▲靜思晨語

從我踏出第一步

◎證嚴上人

心念偏差毫釐,
將使社會脫軌、惶惶不安。
掌握住心的方向,
就可造就亮麗人生與幸福家庭。

人人本具善良愛心,
方向正確,全力去做就對了;
不要擔心力量微小,有起步就能耕耘出一片福田。

莫小看第一步--
種子發芽茁壯,日久成林成蔭。
莫輕視己能--
江河大海源於滴水,粒米方能成籮。
莫畏宇宙浩瀚無際--
當點點微光匯聚成燈海,就可照亮每個黑暗角落。

▲社論

水流任急境常靜

教育,不是立竿見影的短線工作,而是日積月累的長期陪伴工程。《管子》說:

一年之計莫如樹穀,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

一樹一穫者,穀也;一樹十穫者,木也;一樹百穫者,人也。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樹人不僅比樹木困難,所花的時間也比樹木長久,更重要的是:所付出的心力要比樹木來得要更大。

證嚴上人創立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將近三十九年了,四大志業、八大腳印,無不以「淨化人心、祥和社會、祈願天下無災難」為己志。而這三大願望的實現,無不應從教育著手。

隨順著四大志業的發展因緣,十五年前慈濟護理專科學校創辦了,就是慈濟技術學院的前身;五年後慈濟醫學院成立了,就是現在的慈濟大學。兩校共同的理想與目標是:以「慈悲喜捨」為校訓;以「尊重生命,肯定人性」為宗旨;以「品德教育、生活教育、全人教育」為目標的優質教育。

這十多年來,台灣教育環境驟變。重專業、輕人文的急功近利作為,讓教育險象環生;大學教育從嚴或從寬、重質或重量,政策上爭論不休、搖擺不定。於是,教育的理想節節敗退;標新立異、利誘入學之風襲捲。台灣的教育環境陷入了「動盪與變革」的迷霧裏,處在「破壞與建設」的爭議中。

正因為如此,加深了慈濟教育志業堅持教育理想的重要性與育才使命的任重性,讓我們更堅信上人「優質教育」哲學的可貴和必要。

正因為不受「世俗化」與「功利化」的影響,堅定不移地奉行上人辦學育才的崇高理想和「優質教育」的哲學理念,慈濟大學與慈濟技術學院歷史雖短,但人人稱譽的口碑已傳:不僅專業的教學和研究有水準以上的表現,對學生人文涵養的重視也讓各界津津樂道。而今慈濟教育從幼教到研究所,學程完整、精神一貫,上人訂下的教育完全化目標不僅已經完成,深耕教育的理想也已然茁壯了。

突破、創新、精緻、卓越,是慈濟教育志業長期努力的方向;教學評鑑化、研究卓越化、交流國際化、人文慈濟化,已列為短中程目標;重視「生活教育」、「人品教育」與「尊重生命教育」的獨特學風、教風與校風已蔚然形成;畢業校友在職場上的表現普受肯定和讚賞,足見學校重視人文教育已卓然有成。

二十一世紀是人類決定光明或黑暗的世紀,二十一世紀也是人類希望或絕望的世紀。作為人類希望工程、慧命工程與深耕工程的教育,我們應該有「使命必達」的決心,也應該有「理想必須堅持」的毅力,為帶動人類的希望、致力締造更厚實的美善人文而勇往邁進。

▲心靈交流道

心靈交流道

好文章如好友,心煩時開臆解悶,失意時驅愁釋懷,
字裏行間,有歡笑、有溫暖,句逗篇章中,有真情、有大愛……
《心靈交流道》是交會談心的好所在,
不論是心情的回餽或是意見的參考,都竭誠歡迎您來分享。
來函經刊登,將致贈慈濟出版品。

關鍵時刻

數年前,家庭遭到突如其來的變故,我失去丈夫、經濟來源,而唯一的孩子,在青春期隱藏著些自卑與怨嘆……悲傷脆弱的我,不知如何幫助他走出來。

一天,一位慈濟師姊來到我家,幫我湊足孩子的學費,也讓我們有因緣認識慈濟。後來孩子參加了校內的慈青社,有機會關懷貧困家庭及老人,才發現原來社會上有著太多需要關懷的困苦人;孩子漸漸改變了人生觀,也學會知足與惜福。感謝慈濟人的關心與鼓勵,重新給了我一個好孩子。

人生路上難免會遇到考驗,每當我遭受挫折煩惱、情緒變得慌亂無章時,便想起上人和悅的容顏和諄諄善誘的話語,彷彿對我說:「凡事皆有因果,明白因果業力的可怕,就不會造作惡因;種下好因,便得遇好緣。」想著、想著,我決定把煩惱拋諸一旁,不讓它來控制我。如此一來,心境不但平靜下來,心胸更豁然開朗。

前年,我參加慈濟歲末祝福,從常住師父手中接到福慧紅包,上面寫著「感恩與祝福」,我望著這五個字流下了淚--微不足道的我,在人生最低迷時,有人對我施予祝福與關懷,這一分愛令我多麼感恩與感動!也警惕著我要時時關懷他人。

然而,我只是個平凡人,能夠為他人做些什麼呢?現階段有能力做環保時就盡量付出,餘暇縫製些小東西和大家結緣。我深信布施不分多寡,而在於那一分發願吧。

台北 心福

醜小鴨的覺醒

微風徐徐,感化院入夜後只聞蛙鼓蟲鳴;斗室裏的氣氛似乎沒有那麼熱鬧,我靜靜巴望著山下的夜景,心中不禁深深感嘆--曾經多麼快樂的我,一時糊塗,誤把犯罪當表現,把自由換成了枷鎖。

在這段與世隔絕的日子裏,生活似乎沒有了刻度,尤其沒有親人陪伴,濃濃的鄉愁反覆煎熬,心情愈來愈糟糕。

來到感化院的第六天,收到家裏寄來的信,字裏行間寫滿鼓勵的話語,成了我的精神寄託。回想幼時在媽媽懷抱中熟睡的感覺,頓時心又飛到未來,想像著家人用熱情的雙臂擁抱我,歡迎我回家……我很慶幸有個溫暖的家庭。

過去,我太放縱自己,才會讓壞習慣左右著,哀愁也愈積愈多;看了證嚴法師的書之後,加上每天靜坐,我慢慢了解到善與惡,也學會分辨是與非。書上說:「有形的牢獄或許有其年限,心中的折磨才是一輩子。」我不應該囤積悲傷的情緒,因為一味怨懟著過去的腳步,只會換來更深沉的愧疚感罷了!

用世俗的眼光看我,也許覺得我是隻籠中鳥;我卻覺得自己是隻

醜小鴨,等待著覺醒時刻,重新展開希望的翅膀,飛向未來。

彰化 小唯

付出的幸福滋味

從小失去父親的我,常自怨自艾,覺得自己是不幸的人。

隨著年齡增長,我漸漸有了助人的願望;雖然內心深處仍免不了自卑心作祟,但這絲毫不能阻擋我超越自我的決心。當聽人說老師的工作就像菩薩一樣,可以造福很多人;於是我努力讀書考上師範大學,當下真的好高興,因為我離心中的渴望更近了。

然而,我一直跨越不了心底那個障礙。每當夜深人靜時,自卑心和自信心開始交戰,這樣的矛盾使我遲遲不敢踏進慈青社--因為我認為慈青是要把歡樂帶給別人,像我這樣不愛笑、一點也不開朗的人,怎麼能勝任呢?

不知是不是佛菩薩聽到了我的心願?大三那年,我終於和慈青社結下法親之緣。從社區的居家關懷、資源回收、親子成長班到寒暑假花蓮的志工營,我深深感受到那猶如「一家人」般的溫情;這些愛的溫暖,溶化了我冰冷的心,使我得以將熱情分享給需要的人。

上個月我到花蓮慈濟醫院當志工,記得第一天到病房服務,我注意到一位老伯,他非常不快樂,不時向我們抱怨醫師的不是;可是幾天後,他停止了抱怨,取而代之的是和我們說些做人的道理和人生經驗談。當他說話的時候,似乎忘記了身體的疼痛,專注地和我們分享他的智慧;有一瞬間,我彷彿是在和過世的父親聊天呢!當我為他送上午餐,他微笑說:「真爽快!有這麼多好心人陪我,心情有夠好。」

那一刻我終於明白,我不是一無所有--我有生命、有青春的熱情和活力;只要有心,我也可以幫助人。

台北 宜庭

社會新鮮人的一百元

大學畢業後,身為慈青的我決定開始募款。和以前的同學聯繫,很感恩全班幾乎半數都願意成為慈濟會員。

一次,和許久未見面的同學聚餐,我們聊到慈濟,我問她:「你要不要每月捐款做好事?」她說:「有!我媽媽每年幫全家人捐款給慈濟啊。」

我說:「可是,你可以『自己』做好事,每月捐一百元也是做好事。」她很驚訝地說:「一百元也能做好事?」我說:「是啊!點滴愛心匯聚起來,就形成一股很大的助人力量。」她說:「一百元也能做好事,很容易啊!」她馬上動筆填寫捐款資料表。那個當下,我非常感動。

一般人以為六、七年級的我們,是一群自私冷漠的年輕人,但每當我跟同學募款時,他們總是欣然接受、熱情付出,有些人甚至說:「一個月少喝幾杯飲料就可以做好事啦!」

有句《靜思語》:「布施不是有錢人的專利,而是一分虔誠的愛心。」我從募款的經驗中印證:布施不僅僅是事業有成之人的付出,也可以是社會新鮮人的投入喔!

台北 陳宜樺

▲無盡藏

用生命教育生命

◎證嚴上人/主講 編輯部/整理

現代人思想脫軌、輕視生命的現象,
令人擔憂,
如何幫助年輕一代轉迷思為慎思,
學會「管理生命」?
關鍵在於「生命教育」。
生命各有不同型態--
富有、貧窮、健康、殘疾……
當生命與生命交會,
看見苦難,悲心啟發,智慧苗自然萌芽。
用生命真實故事來教育生命,
就是實實在在的「生命教育」。

和大家分享一則溫馨的親子故事--

美國北加州宋亮生醫師,利用假日帶著八十一歲的媽媽投入慈濟義診活動中。宋媽媽是一位氣質優雅、態度謙和的老人家,雖然心智隨年紀退化,但親切又純

真。她端坐在人群中,對著進進出出的病患招呼:「來坐啊!」

然而,只要兒子一離開視線,她就會驚慌起來,像是走失的孩子在尋找媽媽一般。宋醫師對待媽媽,也像是爸爸在呵護著小女兒,問她吃飽了嗎?接著餵她吃一口水果。母慈子孝的天倫景象,令人感動。

宋醫師和太太也互敬互愛--為了讓先生專心看診,宋太太日夜陪伴在婆婆身邊,照顧她洗澡、更衣等起居。週末假日,宋醫師當起媽媽的「保母」,讓太太喘口氣,也能回去陪伴娘家的老人家。

宋亮生醫師工作之餘,投入義診為人群付出,實踐了「志為人醫」的志願;在家庭生活裏,也善盡為人夫、為人父、為人子的義務,擁有圓滿的家庭生活。這樣的人生,真是名符其實的「亮」麗人「生」!

「反哺報恩」是做人的基本道理,也是應盡的義務。

引導孩子懂得
「管理生命」、「管理情緒」,
才能真正幫助他們掌握人生方向,
不致偏差而招致危險。

常聽一些父母嘆道:「只要孩子不讓人操心就好。將來是不是會養我,都不要緊……」父母只求孩子平安,不敢奢求他們善盡人子本分。

然而,孝順是人的根本,若不教育孩子知恩感恩,懂得管理生命、管理情緒,孩子的人生可能會逐漸偏向,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又如何能期待他的人生獲得平安呢?

最近看到幾則新聞報導,令人怵目驚心--一位年輕人威脅要殺害阿嬤,好取得遺產繼承;日本青年透過網路,相約集體自殺;也有年輕人過不了情關、失控殺人……

這些年輕人因為思想脫軌、失控,所以傷害別人、造成社會人心惶惶不安;也因這一念之差,斷送了自己寶貴的人生。如此不但沒有反哺盡孝,更傷害到父母的心。

現代社會這種不顧家庭、不顧社會,輕視生命的現象,實在令人擔心。

反觀社會上也有許多人珍視生命,分分秒秒都用得很紮實,即使歷經磨難,仍然不放棄。

三十二歲的馬來西亞吉隆坡青年梁德鴻,正是這樣一位生命

勇士。他十五歲時罹患「僵直性脊椎炎」,日益惡化,二十歲起無法再走路,就此臥床十多年。雖然忍受著治療與疾病之痛,但他很樂觀地說,因為得了這種病,才有與眾不同的經歷;他也很幽默地說,自己從小到大都不愛唸書,現在躺在床上天天讀書看報,不出門即知天下事。

人生雖然無常,但梁德鴻以病為師、轉念以對,因此海闊天空;他堅信「明天永遠會更好」,無論受了多少磨難,他都很珍惜這個身軀,因為這是父母賜予的;他也從不喊痛,以免父母聽了傷心。

父母及兄嫂不放棄梁德鴻,梁德鴻也絕對不說灰心的話讓家人難過,反而用「自愛」來報恩。整個家庭就像合唱出一首「生命之歌」,即使日子再怎麼艱難,仍能譜出無憂而輕安的樂章。

這樣一個真實的生命故事,充分彰顯出生命的價值,實在是現代年輕人很好的學習典範,是最好的「生命教育」素材!

引導孩子看見生命苦難,
啟發其悲心與行動,
能自愛且願意為人群付出,
這就是「生命教育」。

面對複雜的社會百態,如何幫助下一代產生足夠的力量,擁有心靈免疫力?關鍵就在「教育」,從家庭到學校帶動「生命教育」,才能導迷思為慎思,讓年輕人走向正確的人生軌道。

教育要從小開始。家庭是人們受教的第一步,父母要以身作則,作為孩子的模範;學校老師要善用智慧,啟發孩子心中的悲憫之苗,讓他們看見不同的人生樣貌--體會到在暗角裏原來還有貧窮、殘障、生病的苦難人,需要我們付出關懷。

在馬來西亞慈濟幼兒園,老師們很用心,先透過影片讓孩子們見識到社會各個角落的真實人生,再安排到殘障院、老人院進行戶外教學。

在殘障院裏,孩子們看到和自己年齡相仿的院童,卻因身體殘缺,無法自在活動,也少了雙親呵護;相較之下,很知足也很感恩,感謝爸爸、媽媽將他們生得健康,讓他們擁有幸福的家庭。

在老人院裏,孩子們自動自發,每三個人「認養」一位老奶奶、老爺爺,為他們按摩、搥

背、餵飯等。他們問老師:「為什麼爺爺、奶奶的孩子不照顧他們?」還說:「我長大後,要將爸爸媽媽留在身邊,因為沒有爸爸媽媽,我會哭……」雖是童言童語,卻很真誠。

慈濟小學的孩子們,關懷在花蓮慈濟醫院接受分割手術成功的菲律賓雙胞胎莉亞和瑞秋,在去年九月成立「慈幼社」,每天在撲滿中存入零錢,作為這對姊妹未來的教育基金、營養品費用。

除了照顧國外的孩子,慈小學生也關懷台灣貧病困苦的孩子。他們和住在禪光育幼院的大哥哥、大姊姊們相約定期見面,帶禮物去分享、和他們玩成一片。也到貧困人家關懷,看到居住環境髒亂惡臭、小朋友沒有床鋪睡……慈小學生於是動手刷洗傢具和餐具,年紀雖小卻做得有模有樣。當一片烏黑的牆壁,經過一雙雙小手通力合作展現亮麗,彷彿也讓人看到慈小學生心中的大愛,為社會帶來光明希望。

這些「生命與生命相遇」的真實故事,就是最深刻的「生命教育」。

當孩子面對社會百態發出疑問時,我們要用這些「生命與生命相遇」的真實故事給予啟發,培養他們的悲憫心及智慧之苗;從知福中培養感恩,從惜福中培養關懷,從造福中培養智慧,才能走上人生的康莊大道,讓真善美在世間循環。

生命教育,就是要教育孩子懂得尊重別人、也尊重自己的生命;瞭解人與天地萬物,是休戚相關的「生命共同體」。

在慈濟環保站,有許多小朋友來當志工。問他們:「撿垃圾要做什麼?」他們回答:「做資源回收,是為了淨化地球、保護大地。」這就是大人身教的帶動,讓小小心靈知道要愛護地球、做環保,為大地付出。

家庭、學校與社會教育環環相扣、缺一不可;當孩子的悲心啟動,智慧苗就能萌芽。

一棵大樹源自一顆種子,愛的教育正如毫芒,需要長期陪伴、耕耘,讓種子萌芽為幼苗、長成大樹,進而結出纍纍果實;果實中的種子,落地生根,再化為一棵大樹,如此循環不息、蔚然成林……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也是社會的希望。請大家多多用心培育!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十月六日至十五日,講於花蓮靜思精舍)

▲主題報導

學而行動之——慈濟教育‧躍動人文

◎編輯部

幼兒園的小女孩,腳步輕輕走下樓梯,
「小心走路,才不會踩壞螞蟻的家。」
大學校園裏,蚯蚓離開了草坪誤闖馬路,
學生經過,彎腰幫助牠們「回家」。

午餐時間,小學生穿戴圍裙口罩為大家服務;
大學生上學校餐廳用餐,食畢清洗自己的餐具;
中學生一律住校,第一件學會的事是洗衣服。

慈濟校園裏,不只從課堂學,還要從「做」中學--
學基本的食衣住行;學負責任、盡本分;

學而行動之,熱愛生命、志為人群付出;
讓生活有品質、生命有價值。

十月,慈濟教育志業發展屆滿十五年,
從幼教、小學、中學而至大學、研究所,
學生獨特的氣質文化,有目共睹。
「小學教育,要將幼童基本生活規範打穩基礎;
中學教育,要教導少年建立正確人生價值觀;
大學教育,要引導青年力行自己的本分與使命。」
是證嚴上人對教育志業的期許。
且讓我們一起來驗收這
「生命教育」、「人品教育」、「生活教育」的成果……

▲主題報導

第一堂課--學生活、做好本分事

◎撰文/賴怡伶 攝影/林炎煌

【慈濟教育‧躍動人文】

在這裏,孩子學到的才藝不是心算、鋼琴或舞蹈,而是茶道與花道;
不給每個孩子一樣玩具,而要他們一起玩、共同完成一項任務;
不幫孩子穿衣摺被、收拾用品,而讓他學著動手做,做好分內事。

上午八點,陽光金黃。

身高只到大人腿際的台南大愛幼兒園小朋友,穿著海軍領的制服,與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手相牽,提了一袋一袋的物品,搖晃鵝步而來。

他們走往洗石子步道,步道上有一字排開的垃圾桶,上頭串著各色圖片,用大字寫著:「保麗龍」、「塑膠瓶」、「紙類」。

一位爸爸蹲下身來,拿出袋裏的廣告冊子交給孩子,問:「這是那一類?」

孩子思考了一下,動作熟練地將之放到「紙類」的桶子裏。

「欣儀早!」志工一邊拿著欣儀的環保小冊子蓋章,一邊問道:「今天爸爸陪欣儀做環保啊?好棒喔。」

「師姑早安!」就讀中班的欣儀害羞地站著,雙手合十鞠躬;爸爸在身邊微笑著。

其他孩子錯落走過,拿出家裏的回收物,自動自發地分類,正確又專注。

九點,環保課開始。

中班的孩子團團坐在木質地板教室裏,看著慈濟環保志工以布偶表演驕傲小猴子的故事。有的孩子傻楞地聽故事,搶著舉手回答,有

的孩子雖然坐定了,卻還像毛毛蟲一樣扭動,一邊張著耳朵聽台上講些什麼。

從親自動手做開始

孩子宛若一張白紙,幼年是建立人格與生活常規的時期,即使是一句話、一個動作、一個經驗故事,都會在其心版上刻下痕跡。

慈濟教給孩子的才藝,不是心算、鋼琴或舞蹈,而是茶道與花道;不給每個孩子一樣玩具,而要他們一起玩、共同完成一項任務;不幫孩子穿衣摺被、收拾用品,而讓他學著動手做,因為這是他自己就該做好的分內事。

孩子用完午餐,捧著自己的餐盤碗筷到廊外的小洗手台,拿起菜瓜布仔細洗就起來,洗淨後瀝乾擦拭;接著扛著被子,魚貫進入教室,鋪整好開始個人的休眠。

午後一時許,孩子紛紛醒來,少數幾個還躺成大字型睡得流涎流汗。起身的孩子將被褥摺成四疊、方方整整,老師輕輕搖起還闔著眼睛的孩子……錯落成一副午寐可愛的景象。

讓孩子學會做簡單的家事,如摺棉被、洗碗,雖然只是很小的事情,但人生的規矩、生活的規範,就是從小處、從幼年開始建立。

有別一般幼兒園於才藝認知導向的教學,台南大愛幼兒園成立三年來,在生活教育上的落實最讓家長稱許。

「年幼的孩子真的是『做中學』--要從親身操作中才會懂理。」幼兒園園長李慧莉說,創園之初,她從坊間到慈濟教師聯誼會編印的教材都參考過了,「但是,這些教材都強調字的含意,比較適合大孩子,而不適合幼幼班的孩子。」

於是,她與老師們加強讓孩子在生活中實踐、理解生活常規與進退節度,並且以愛的教育耐心與孩子溝通。

生活實踐教學中,「環保」是最顯成效的一項,不僅直接影響孩子的觀念,也帶動家人一起參與。像幼兒園每週五的「環保日」,家長跟著孩子一起做環保;平常的生活中,也有家長因為孩子的提醒,外食時不再使用免洗碗筷,而自備餐盒餐具。

龔品瑄就讀中班,家裏經營一間工廠,每個月須花一、兩萬元處理廢棄物。

有一天,品瑄在工廠裏有板有眼地做起垃圾分類,讓奶奶驚異不已,「連孩子都會做分類了,那我們呢?」便邀集了廠內工人來學習。

雖然只是簡單的分類動作,垃圾卻大幅減量,垃圾處理費用也減少許多,此外還多了一筆資源回收的收入,可以捐助社福機構。

訓練用心與專注

十點,大林大愛幼兒園的大班小朋友把玩具收拾好歸回原位,拉著玩伴的手到走廊排隊。

「知足、感恩、善解、包容!」

「合心、和氣、互愛、協力!」

班長一應,隊伍一答,孩子們喊著整隊口令,認真地舉手量出行列距離。

進入教室,氣氛有些不同。孩子們繞著地上的線走圈圈,「靜走」五分鐘後,等到每個人都調理好自己的氣息,才開始上課。

今天茶道課要教孩子從基本的「奉茶」做起。自願為大家示範的兩位小女孩,一人端著小托盤擱著四杯茶,一人跟在後頭放掌輕輕行進。端盤的女孩到了盤坐端正的男孩身邊,緩緩屈膝,後頭的女孩將茶杯挪至男孩面前。男孩雙手合十,微頷道:「感恩!」

志工媽媽跟在身邊叮嚀著行儀,其他等待著的孩子則靜默看著行列。不久,孩子們皆以茶籤細切著碟內的茶食蛋糕,學著優雅專注的食儀。

園長廖淑茶認為,「靜走」能幫助孩子轉換動態活動與安靜上課的情緒;玩玩具時分工的過程、排隊時一再整隊,「都是為了將孩子強烈的自我意識泯除,習慣團體生活與合作。」

「茶道課程,不教孩子們複雜的泡茶程序,但在奉茶過程中,重視每個細節儀態。『用心』、『專注』,就是我們要教給孩子的內涵。」廖淑茶說,孩子還將奉茶的禮儀帶回家,客人來了會主動泡茶請客人喝。

尊重、友善每個生命

看似嚴肅、規範甚多、層層把關的慈濟生活教育理念中,其實是引導孩子回歸初心的過程。

看過慈濟賑濟阿富汗難民的影片,台南大愛幼兒園小朋友楊珊燁手上握著媽媽給她的熱呼呼麵包,咬下去前有點遲疑,「媽媽,你買麵包給阿富汗的小朋友吃好不好?他們好可憐喔……」

下午四時的陽光已經拉出長廊斜影,孩子在大草坪上盪鞦韆、爬繩梯,仍絲毫沒有倦容,有的則蹲在地上研究著花木生長,看著小小毛蟲爬過。在觀察自然中,孩子們了解生態,也初觸「尊重生命」的概念與行動。

楊珊燁某次下樓梯時,腳步放得很輕盈,也要媽媽一起做,媽媽百思不解。「因為地上有螞蟻啊!走輕一點,才不會踩壞螞蟻的家。」下樓後還蹲下身,仔細看看成列的蟻陣。


「這件事情讓我印象很深刻,孩

子教我看待萬物的另一種方法。」媽媽黃如韻說。

今年升上小二的楊嬿庭是楊珊燁的姊姊,也曾就讀台南大愛幼兒園。媽媽說:「姊姊上小學之後,老師說她純真善良,很主動服務,而且做得很高興。」

楊嬿庭跟媽媽說:「懂得付出的孩子最有福,能幫助人的孩子最快樂。」因為這句「靜思語」,讓她把在幼稚園學到的習慣,一直延續到小學;還帶動班上同學,將人人不愛的掃廁所工作,化為正向的榮譽服務。

「我們也教導孩子:人與人之間的感情無論是喜悅或生氣,都要適當表達出來。透過溝通的過程,孩子之間的互動良好,也影響了家人之間的溝通。」園長李慧莉說。

她分享了兩位家長美好的經驗--

有一天,媽媽和就讀小班的孩子一起洗澡。媽媽洗頭時不小心把水濺到孩子眼中,孩子輕拉媽媽的手說:「媽媽,肥皂泡泡噴進我的眼睛了,我不舒服。」媽媽迭聲道歉,焦急探看孩子的眼睛有無大礙;孩子輕輕安慰媽媽說:「沒關係,我還是會一樣愛你的!」

一位不擅言詞的小朋友,上了幼兒園之後,常將「謝謝媽媽」與「我愛媽媽」放在嘴邊。媽媽先是驚異,接著反思自己和婆婆的關係,逐漸將從孩子身上學到的感恩心,傳遞給忙於家務的婆婆;婆婆很受感動,遂將添衣加飯的關懷話語不著痕跡地表達。

一日,這位媽媽特意煮了一頓早餐給婆婆,竟惹得婆婆淚眼婆娑說:「這是我五年來第一次吃到你煮的早餐啊!」昔日怨憎冰釋了。

懂得面對挫折、負責任

曾有家長在參觀台南大愛幼兒園、了解慈濟教育理念後,語重心長地對園長李慧莉說:「我很認同你們的教育理念,但我要問一個問題:你把我的孩子教得這麼好、這麼懂禮,但如果他到外面被人家打了,他是要還手?還是要呆呆地被人打?」

這位家長認為,孩子在受到欺負時應該要還手,以保護自己。「因為現在的社會就是這樣,我覺得這裏的孩子出去後會被人欺侮……」

李慧莉說:「遇到挫折傷害時,如果每個人都以暴制暴,社會就會更暴戾。我希望孩子在遇到這種狀況時,會先告訴對方:『你這樣打我,我很痛,你為什麼要打我?請不要打我!』如果能講道理,就用講道理的方式,如果情況真的危險,當然也要懂得躲開。」

李慧莉說了一個不久前才發生的事--一個孩子打翻了水壺,同學群聚在身邊又是指責又是告狀,孩子哭得老慘。老師蹲下輕聲對傷心的孩子說:「先不要哭,冷靜想一想:水打翻了,現在我們要怎麼辦?」

同學們七嘴八舌提供意見,得到的結論是:把地板拖乾淨。

事後,老師問孩子,水壺是怎麼打翻的?

孩子說,是因為蓋子很難蓋。

孩子意識到打翻水並非全因自己粗心,而懂得思考什麼事是在自己能力所及的範圍。

老師並引導其他孩子思考:「如果打翻水壺的人是我、又被同學指責,感受如何?」

李慧莉說:「訓練孩子懂得分寸、懂得同理心,而不是過度保護孩子;應該讓孩子去面對他自己的責任。」回到之前那位家長的疑慮,李慧莉說:「我希望你的孩子以後是個人際關係很好、懂得如何處理難題的人,而不只是跟爸媽求救。」

把「成長」這項工程交給孩子自己,我們能做的就是給他一個充滿愛的環境,為他準備人生最寶貴的第一堂課--學做人。

▲主題報導

「教」重於「管」--幫孩子學會好規矩

◎賴怡伶

【慈濟教育‧躍動人文】

不守紀律的孩子,引導他了解團體中個人整齊的重要性;
生活容易脫序的孩子,提醒、帶領他「做到為止」;
個性倔強的孩子,耐心溝通,啟發他懂得同理、尊重他人。

朝會時間,花蓮慈濟小學學生排隊進禮堂,嘰嘰喳喳的講話聲音在老師規範下寂靜下來,打直身體、手放膝認真坐定,顯得很有精神。可是,還有幾個孩子不聽,在座位上嬉鬧故我……

朝會結束,剛才那幾個不守秩序的學生,被老師帶到室外練習排隊。

最牛性的學生當排頭,老師在一旁指導正確的踏步擺手動作,只要有人動作不確實、腳步散漫,老師便耐心地一再提醒修正。十來分鐘後,老師點了點頭,滿身汗的孩子們散隊跑回教室,留下那個帶隊的孩子,老師與他細細說了五分鐘。

「不守團體紀律的孩子,就讓他們知道紀律的重要性。讓最調皮的孩子負責整隊,往復過程中,就知道隊伍整齊需要大家的用心,少一個人都不行。如果孩子的表現好,自然要給予鼓勵,他才能把榜樣學起來。」慈小老師笑著回覆我臉上的疑惑,沒有絲毫不耐。

學合群,學進退

現代社會生育率降低,養孩珍稀,不少孩子都是在寵溺的環境裏長大,自我意識較強;需要適當地引領他們同理、尊重他人,而能合群懂禮、知進退。

校長楊月鳳表示,個性頑拗、易與人起衝突的孩子,更需要老師的耐心對待、找出最適宜的溝通方式,讓他們了解群體生活的分寸與規律。


茶道課上,一個剛轉學來的男孩在安靜幽雅的教室中坐如蛇扭,左右張望,不時大聲發言插話,與班上其他專注而靜定的孩子明顯差異。老師對此狀況並不特別注意,

倒是與他同桌一左一右的兩個女生,不時對著他以手指按住脣間,微笑示意噤聲。

「新進入慈小的孩子,因對環境不適應或不熟悉慈小規矩,舉止或有格格不入之處。奇妙的是,班上學生會自發地良善引導與糾正,藉同儕影響來轉化氣質。這比起老師的規訓還有效。」楊月鳳笑著說。

而在改善性格的過程中,與家長的溝通聯繫也是一項重要工作,讓生活教育可以從學校持續到家中。楊月鳳於新生訓練與家長的座談時這麼提到:「在社會、學校、家庭的三者互動之間,家長與老師的密切聯繫,是讓學生狀況穩定的重要因素。我認為,所有學生都是任何一位老師的學生,擁有每位老師的關懷引導;所有家長都是任何一位學生的家長,要關心每位慈小孩子。」

全方面的關懷與照顧,孩子在環境濡染中自然可以養成良好習慣,接受良好禮節。

相信孩子有一天會做到

茶道、花道教室裏正進行人文課,當兩班學生舉杯品茗、拿花凝視著,一個孩子坐在離教室遠遠的中庭地上不願上課,老師蹲下身與他慢慢溝通;但執拗的孩子持續尖叫、擰著不起身,老師繼續好言好語,溝通半個小時之久。

一年級教室裏,孩子們上著英文課,但在旁邊一間空教室,老師輕輕握著兩位淚眼而倔強孩子的手,傾聽他們訴說爭執經過。

在孩子學習到自律與配合團體活動之前,需要老師耐心溝通與叮嚀,慈濟小學很重視這個部分。


學生們提著美術用品包穿過走廊往美術教室走去,一一坐定;只見班導師帶著一名怯懦的小男生走進教室,交給美術老師,「他沒有帶美術用具,不敢來上課……」笑容中帶有歉意。

美術老師心平氣和地對其他沒帶用具的學生說:「連續幾次都沒有帶用具,要怎麼畫畫呢?」

「學生在生活規律上的脫序,要由老師一再地嚴格提醒,讓他們明白自己的錯誤,而不是由家長來收拾殘局。」校長楊月鳳說:「孩子上課沒帶用具,就請他在聯絡簿上記錄下來,一方面自我警惕、提醒下回一定要帶,另一方面也讓家長了解:孩子得為自己的課程與作業負責。」

「我們對孩子很嚴格。」一頭白髮、說話中氣十足的楊月鳳認真說道:「我所謂的『嚴格』,並不是體罰孩子、或要孩子做與他所犯的錯誤不相關的事;而是教孩子將他沒做到的事情『做到為止』。他若做不到,我們便努力再努力、一教再教,相信孩子總有一天會做到。」

活潑又不失分寸

中午,慈小孩子穿上圍兜、餐帽、口罩,宛如整潔小廚師,為排隊打菜的同學服務。行伍中,學生以手勢表示分量多寡,流動的隊伍有安靜的秩序,只有匙碗相碰的聲音。在這之前,必有學生端飯打菜,恭敬奉上老師桌前,老師則端坐回禮感謝。

仿古的禮樂情節在慈小教室每日上演,而家長最能感受到孩子日益的轉變。

放學時間,孩子們三兩玩鬧著、在草坪上奔跑,滿臉笑意。開車的、騎摩托車的家長早在校門口拎著鑰匙引頸盼望。孩子慢慢晃到校門,還與朋友依依難捨;有的孩子甚至在家長催促下,老不情願地哭了起來。

李松錡的爸爸在側門等著接他

回家。李松錡剛從板橋轉學過來就讀三年級,雖然才開學沒多久,李爸爸已在生活間感受到孩子的改變。「慈小的生活教育做得很好。以前孩子在家是小霸王,凡事得順著他,現在他已經會主動說『謝謝、請、對不起』了,看到長輩也會稱呼,這是過去的他不可能做到的。」

一年級曾正也是從台北轉來的,曾媽媽說:「孩子在學校參加社團,回家注重生活習性,每天都很快樂!」她也強調:「學業成績要靠自己努力,但培養品行的環境難求。」

孩子受環境化育的程度比想像中還快;一個就讀台北私立名校的三年級男生,在校成績優秀,但沒有生活能力。「他是一個口令一個動作、木訥寡言的孩子。」徐秀雯受孩子父母之託,帶他轉學來念慈小。

剛轉學只一個星期時間,孩子父母激動地與徐秀雯分享著,孩子如何熱烈地談著學校的生活,討論班上事情的細節,心情是多麼愉快。「他的心開了,再也不害怕說錯話了,看到老師都會快樂地說:『老師好!』」

夕陽西落,每位學生與老師、同學敬禮道再會,一臉滿足地回家了。空曠的操場、水池、菜園、沙坑、蝴蝶步道、社團教室,明天仍等待著孩子,在花蓮的大山大水中度過愉快而充實的童年。

▲主題報導

服務,我的年輕本色

◎撰文/賴怡伶 攝影/林炎煌

【慈濟教育‧躍動人文】

今天,我們來上一堂「校外教學」--
病房裏,遇見生命酸甜苦辣,學習傾聽和同理,體悟生命真諦。
社區裏,遇見形形色色人們,學習放下羞怯,了解人們的差異與需要。
拜師學藝,從「付出」開始。

慈濟醫院兒童病房內,午歇剛起。秋天下午的光線照得整間病房亮晃晃的,拉開窗簾可看到靜思堂的人字型屋簷,以開展的氣質迎向還揉著眼睛的三歲男孩。

穿著慈院志工制服的張惠淨走到男孩的床邊,微笑著說:「你好啊!睡醒啦?」

小男孩右手拿著葡萄巧克力嚼,左手扎著針管與繃帶,楞楞地望著她,有點疑惑與怕生。

不一會兒,男孩與張惠淨玩起猜拳,「剪刀、石頭、布!」他眨著大眼出拳凌亂,玩得煞是高興,最後還握拳、點點大拇指表示「感恩」……男孩的媽媽和一旁陪著聊天的志工都笑開了。

十月的第一個週末天氣乾冷,「愛鄉志工」吳筱筠與三十位同學起了個大早,搭車前往吉安鄉東昌村,進行「社區健康日」活動。

「十點了,上場表演囉!」在廣場上,她穿著土耳其藍T恤,與其他志工伙伴坐在色彩鮮豔的彈力球上示範「骨盆底肌肉運動」,隨著輕快的音樂前後扭動、拋接著球。

爺爺奶奶站在場邊,專心看著這群年輕孩子舞動,一邊拍打手掌,做著剛學會的手部健康操。廣場邊的每個健康篩檢站,幾乎都有穿著同樣T恤的學生為民眾服務。

張惠淨、吳筱筠,相仿的年

紀、同樣面對升學壓力,分別在慈濟中學、慈濟技術學院的求學過程中,不約而同選了志工服務這條路……

【在付出中,肯定自己】
我總覺得自己不是很優秀,
但當志工讓我相信,自己可以做很多事。

慈濟中學結合慈濟志業體系,提供三類志工服務機會,名為「菩提志工」--包括病房服務的醫院志工、資源回收與環境清潔的福田志工,以及維護校園綠化環境的生態志工。「菩提志工」今年已進入第五屆,本學期共招募一百一十五名,其中以醫院志工為最大宗。

「我在台北時就想當志工了。」長相白淨、家住北投的張惠淨,目前是慈濟中學高二學生,本著「想當志工」的初衷,高一起就加入「菩提志工」培訓。

當年,滿懷期待進入病房,然第一次服務經驗,卻使她興奮的心情轉為沉澱。

「我到骨科診間服務,微笑跟病人打招呼,卻只見病人無奈、甚至有些不耐煩的表情。我不知道如何繼續跟他們溝通……」面對不帶善意的回應,張惠淨不禁思考:「我們總是安慰病人要樂觀,但我們不是他,怎能了解他的痛苦?就算我們說得再多,有用嗎?」

接著到照護生命末期病患的心蓮病房服務,張惠淨的心情帶著一點點疑惑和沮喪。「但是,當我們圍著圈比手語歌給一位爺爺看,他看著我們,直道感恩……剎時間,我被爺爺的眼神感動了。」

這樣的眼神,在張惠淨腦海中迴旋著。一天,一位因車禍受傷住院的大哥哥向她訴說心路歷程--昔日自暴自棄,但隨著病情好轉,決定重新定位再出發。「當大哥哥說:『以後我也要出來當志工!』時,我想起爺爺的眼神,也才真正了解那眼神透露的,是肯定,也是嚮往;也了解到志工傾聽、撫慰與陪伴的重要。」張惠淨說。

張惠淨一年多來的志工服務從未缺席,將「同理心」視作服務哲學的她,提到這段時間最大收穫,就是體會到「無常」。「因為無常,所以沒有什麼好計較的;也因為無常,所以要懂於把握機會、勇於承擔。」


她將這般領悟實踐在社團活動與生活中--這學期接下「慈少社」社長的職務,也在班上擔任傾聽同

學生活困擾的學輔股長,將服務區域從醫院拉近到生活領域。

「老師給學生很多表現的機會,而且都很關心、鼓勵學生。我總覺得自己不是很優秀,但這些機會讓我相信,我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張惠淨看起來安靜不多話,心思卻頗縝密。

校內外的服務活動,讓張惠淨肯定自己並樂在其中;而在面對課業壓力時,她也意識到「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張惠淨在高一的成績並不理想,爸媽與老師見狀都會給予叮嚀,是不是因為活動太多,荒廢了學業?「從這學期開始,我給自己一個目標--把成績拉上去。」張惠淨說。

張惠淨的大學第一志願是社工系,她自我期許:「參加活動的孩子,功課不會變差!」白素的臉上又有另一種堅毅。

【在服務中,磨練性情】
護理工作要接觸形形色色的人,
我把握在學時每個服務機會,
和人群接觸、訓練自己。

慈濟技術學院護理系「愛鄉志工」師生,結合衛生所與地區小學,為民眾進行一日整合式健康篩檢;也針對婦女、兒童、老人設計四到五天的「保健營」。這學年,包括老師,一個隊伍約有四十人,一個暑假完成了四、五場活動。

護理系四年級學生吳筱筠,今年是第二次參加「愛鄉志工」。她臉上貼了銀亮膠帶,正忙著為身邊的伙伴打扮,笑得好開朗:「我喜歡做服務!來到慈濟技術學院後,我把握每個服務的機會!」

起初因為好玩,性格外向的她接觸學校舉辦的各項活動,除了愛鄉志工、慈院志工,她還是合唱團員,也參加過慈濟人文營。

「我喜歡與人接觸互動,在服務中與人交流與回饋的感受很好!」吳筱筠跑遍大小鄉鎮,去過不同聚落,服務一年多,累積了不少經驗。她說,有些老人家耳朵不好,跟他們說話時就要大聲一些;大部分民眾都看不懂醫療問卷上比較專業的題目,就要用日常語言解釋。

問她怕不怕生?她笑著說:「還好啦!讀護理的人,以後還要面對更多來自不同地方的人呢!這是一個練膽子的好機會。」

「以前的學校沒有服務的環境,生活很單純,放學後直接回家;現在的我,忙得沒有時間回家……」吳筱筠顯得有點不好意思;但她認為,參加活動雖然花去不少時間,但是,從中的獲得卻非常值得!

自認過去性格強硬、不輕易退讓的她,常得罪人。「參加活動、與人溝通的過程中,我學會如何圓融處理身邊事物,也了解凡事都需要大家的合作,性格逐漸變柔軟了。」

吳媽媽看到筱筠性格的轉變和想要顧全學業的努力,也非常支持她繼續做服務;甫上慈濟大學的弟弟,也在姊姊的大力推促下參加志工,「因為他個性害羞,需要與人多接觸!」吳筱筠又爽朗得笑開了。

【在實踐中,建立人格】
課堂外的實踐,打開生活另一扇窗;
輔以課堂上的人文教育,
為學生建立價值觀、形塑人格。

慈濟中學的「菩提志工」重實踐;「人文課程」則宛如「哲學課」,引導學生思考。人文室主任蘇月菊介紹課程內容:「沒有考試,不用樣板教材,透過講述真實故事、生活體驗、靜思冥想、省思對話等過程中,讓學生思索有關生命、品德等價值觀。」

蘇月菊進一步提及:「青少年是奠定價值觀的關鍵時期,師長若無適當引導,容易受到環境的左右。在慈中重視服務的環境誘導下,以及實際體驗的情境中,會促使他們思考;思考後得到的『無常』、『感恩』、『尊重生命』等價值觀,會在他們心中生根;遠勝於書本上的教導。」

負責規畫慈濟人文課程的人文室蕭湘樺,也補充說明:「中學是教育階段中最有升學壓力的時期,志工服務及人文課,打開了他們求

學生活的另一扇窗,讓他們在接受知識學問的同時,也可以付出心力幫助人。」

慈濟技術學院護理系的「愛鄉志工」服務,則是學生專業、人際交流訓練與培養服務情操的結合。護理系主任蔡娟秀談到她所觀察到的現象:「護理系學生生活單純,少有與社會大眾接觸的機會。但未來醫院的工作環境,往往要接觸社會上不同階層的人,若加上工作壓力大,常會有適應不良的情形。」

因此,學生利用課餘時間參與「愛鄉志工」,深入社區與民眾接觸,藉以訓練專業與人際溝通技巧,也能體驗病患的心情及健康需求。

蔡娟秀表示,物理治療系和護理系學生也會配合課程,參加「喘息志工」服務,到患有慢性病或重癱的病患家中進行個別服

務;此項服務讓學生了解病患的生活環境與個別差異、培養同理心;未來進入醫院工作後,不會因工作量大而失

去對待病人應有的親切和耐心。「這是一個很好的訓練機會!」

「以護理專業和親切的態度,照顧、服務身邊的人,是作為護理人員的初衷。在學生們身上,我見到了這種熱情。」蔡娟秀說。

結合榮譽、服務熱忱、專業深化等特質,護理典範的人文情懷,正一點一滴地在這群熱愛服務的青年心中匯聚成海……



一般智識教育或許能在短期內立竿見影,人文教育卻如播種,需長時間等待見證。

蘇月菊主任說:「我們不能保證所有孩子都能在這個環境當下有所體悟,但只要他接收了這些美善觀念,並嘗試思考,他就是我們的『愛的種子』;未來進入社會,便能以善的觀念影響身邊的人。」

人文教育,是人格教育。今日的引導與環境塑造,或許在課堂外長達一生的實踐,才見化育之效。

病房裏的生命教育

◎撰文/林桂慧

嘉芬、志杰、芷均、振諭,四位慈中孩子,
晶亮的眼眸,有著對生命疾苦的不忍,與對人性的關懷好奇;
急欲把滿懷的愛,透過雙手去為病人分憂、拔苦……
這一刻,包括你的、我的、他的生命,在眼前相互激盪。

「媽媽,您可不可以留手機號碼給我?」

「媽媽住在台北的那裏?」

……

從全然的陌生到臨別時讓我抱抱,感覺是那麼親近。兩個「半天」的花蓮慈院志工服務,給了這四位慈濟中學的孩子充實的生活體驗。懿德媽媽的羽翼,踏踏實實地圍繞在他們身上,化解彼此隔閡與生疏,一分濃濃的情誼,就這麼產生了。

向陌生人問好

嘉芬、志杰、芷均與振諭,四位慈中學生,來到花蓮慈院病房區展開志工服務。

四雙晶亮的眼眸,有著對生命疾苦的不忍,與對人性的關愛及好奇;四雙手急欲去助人、去分憂、去拔苦。童稚的自我在此刻已不存在,有的只是成熟及滿滿的愛心、耐心與貼心。

「媽媽,我不知道怎麼開口和病人、家屬說話……」四個孩子一致點頭,看來有相同的困擾。

說得再多,不如親身示範。我對孩子們點了點頭,示意要他們安心。然後走近病患,讓孩子們的心與病患的心連在一起,自然地打招呼、親切地問候、主動找話題、貼心膚慰,把孩子們的手與病患的手握在一起。

於是,祝福的歌聲、歡樂的氣息,就這樣順暢地傾洩而出,病患一張張愁鬱的臉龐,瞬間綻放出陽光;孩子們的靦腆與退縮也逐漸消失,天真與熱情洋溢在病房內。

一位原住民病患在歌聲的吸引下,說他會跳大家所唱的原住民歌曲,有意下床表演;但一抬出自己的腳,才想起還掛著尿袋,尷尬地連聲說抱歉……

生命的悸動

謝師姊緩緩吃力翻身坐起,迎接踏進病房的學生志工。病苦現前,生命的韌性寫在她僵硬的身軀與無畏的雙眸中。

十來歲的童工生涯,缺衣縮食、受欺忍辱、無依無靠;十多年前,乳房發現腫瘤,如今癌細胞轉移至骨頭,疼痛莫名……但她打落牙齒和血吞,擔下所有的磨難,沒有埋怨、畏怯,只是平靜坦然地面對,彷彿苦厄已是生命中的一部分,共生而不可分割。

多麼難得的生命機會教育!四雙眼睛滿載感動的淚水,鼻翼抽動著、紅著眼眶;孩子們吞下了永生難忘的一頁生命史。

謝師姊的女兒說,母親生病後,她才發現自己付出有限,亟欲緊握現今這分稍縱即逝的母女緣。雖然日前考上的中部學校風評較好,但因不能常伴母親身側而選擇放棄……說著說著,悔恨交織心頭,她,淚盈於睫。

慈中孩子也濕了眼眶。在緊咬的脣際,我看到閃逝而過的愧赧,深深的體悟在他們心中激盪,成長的足跡重重刻畫在心底。

反觀自省

瘦弱的身軀、無助的眼神--「心疼」,是我們靠近阿嬤病床的第一個感受。孩子們偎在床邊,你一言我一語地小聲說著:「老婆婆好瘦、好小喔!」大家的心都揪在一塊兒。

「阿嬤!您好一點了嗎?」

「她是原住民,不會說國語,但可以聽懂幾句。」隔壁床的病患家屬代她回答。

同病房的病患和家屬彷彿是老人家的代言人,訴說著她年老病苦、子孫的疏離;讚歎著護士親切、照顧的用心,以及病患家屬的主動協助、人性的良善。

走出病房,嘉芬與志杰低頭不語、芷均與振諭頻頻回頭,悲憫之情溢於言表。

「媽媽,語言不通,我們如何表達關懷的心意呢?」

「那就善用身體語言啊!微笑、眼神、肢體動作、歌聲、輕緩柔和的語調……」孩子們用心聽著。

「阿嬤的子女到那裏去了?」「他們那麼忙嗎?忙到連來看她都抽不出空嗎?」孩子們心底的連串問號,串出了深鎖的眉宇;孩子的憂心找不到出口,只能著急地一問再問,赤子悲心流露。

「朋友散了還可以再找,父母可只有一個,走了就沒有了……」高二的振諭說。他發願往後課暇要多回家探視父母。

這樣的覺悟,對於自我意識強、重視同儕勝過家人的E世代新新人類來說,是極不容易的!可見他們的澈悟。



數日前,在建國花市看到一盆花,色澤與其他不同,相當特殊,但是看起來枝葉並不繁茂,生命力似乎不夠旺盛,怕回家移植存活率不高。

猶豫間,花販對我說,它雖然是草本的花卉,但主幹卻很粗壯,可能是被擠放在角落,生長環境不夠好,與其他花比較起來,似乎不夠開闊。回去種下以後,用心澆水、施肥,幾天以後定會完全改觀。

果然,今天這盆花已經嶄露頭角,不輸其他十幾叢花了。

學生也一樣,每個人都有他獨特與眾不同的地方,在某個時刻看來又生又澀,不怎麼突出,甚至有點枝歪幹斜;但只要我們細心培植、用心教化、耐心導正,就會繁華似錦、枝葉扶疏。

印度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葉方良 Rex-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