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營造人才培育計畫」的簡介

簡介為六星計畫中由文建會推動之「人文教育」面向的社區發展計畫;起緣於行政院2002年將社區營造工作納入「挑戰二○○八國家發展重點計畫-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的施政計畫中,並試圖將文化、創意與品質做為經濟發展的基礎,甚至將文化轉為經濟產業本身;而文建會為深化社造人才培育,於2002年起委託專業團隊成立「專案輔導管理中心」及「社區營造中心」,協助文建會推動各類營造人才培育課程及計畫的推動。以下為本計畫的目標與範疇簡述─

  1. 本計畫自新故鄉計畫期就已奠定以下的推動目標:
    • 協調各部會相關政策計畫,設計社區人才培育之整合性支援課程。
    • 辦理「學習型社區」觀念之系列宣導及推廣活動。
    • 委託民間團體研究建立「社區協力機制」。
    • 辦理中央及地方文化行政人員的培育課程,並建立地方行政人員互聯網。
    • 辦理社區經營管理與企劃人才培訓初階課程。
  2. 辦理各種社區營造相關人才培育課程,強化年度社造基層組織推動生活六大面向工作,宣導社區總體營造理念,培育社造操作人才、培訓、座談及研討會等相關活動,藉由社區操作、文史、藝文活動企劃及導覽人才培訓養成,建立認證制度,激發社區自主意識,永續經營發展,促進社區與企業、民間組織或藝術團隊多方結盟,串連社區增強國內社區經驗交流研習。
  3. 本計畫推動乃以年度各面向推動民間社團組織負責人、社區工作者、縣市行政承辦人員、基層鄉鎮組織承辦人員、村里組織等社造推動人員,以觀念引導及案例交流,由生活六大面向養成全民愛鄉服務社會精神,營造健康社區新空間。

★「社區導覽解說人才培訓」計畫簡介

為宣揚社區文化特色,推展文化旅遊觀念,鼓勵民眾體驗文化生態之美,補助縣市政府規劃辦理「社區深度文化之旅」活動,務期透過各縣市政府文化局與在地社區的協助,帶領民眾參觀當地具有特色的人文景觀、自然生態、文化產業等,藉以活絡各縣市及社區的活力,並帶動文化資產保存觀念及社區文化建立。在辦理過程中,除鼓勵社區參與路線規劃、訪客接待等工作外,並積極辦理社區導覽解說㆟才培訓課程,深入介紹社區文化、歷史、古蹟及生態等知識,創造在地就業機會。

★「社區藝文人才培育」計畫簡介

由於藝文活動的推展,特別重視「人才」與經驗之延續,文建會規劃「社區藝文獎助計畫」及「社區藝文深耕示範性計畫」,針對社區藝文及文史工作提供補助,目標在於鼓勵社區重視生活品味的經營,並透過集體的力量深入挖掘與轉化地方文化特色,為文化積澱提供助力。期望能在社區出版、社區技藝傳承、村史調查、社區展演、祭典活動、團隊培植、影像記錄等方面,發掘別具創意與示範性的作法,鼓勵其永續經營,並對其他後進社區發揮啟發引導之作用。

★「文化服務替代役之訓練及運用」計畫簡介

2000年,兵役制度出現重大變革,為了解決兵源過剩問題及兼顧役政公平,「替代役」政策把役男們送到社會各個角落裡,文建會負責辦理「文化服務替代役」,每年培訓約一百名社區營造替代役㆟員。讓文化服務替代役役男投入社區總體營造的主要目的,在於藉助役男的熱情、活力以及專業知能,促進民眾認識所屬社區、建立社區意識,凝聚社區共識、實踐由社區居民自行營造所屬社區環境,使各㆞方的社區均可發展成為具有獨特風格的優質生活圈。另㆒方面,也讓年輕的役男們直接參與社會的發展,與社區同步成長。

 

以上內容部分摘錄自以下資料:

《新故鄉營造計畫》,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2─2004年
《台灣健康社區六星計畫政策說明書》,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5─2008年

葉方良 Rex-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培根計畫」緣起與內涵

配合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新農業運動」,水土保持局推動「培根計畫」培育優質人力資源,主要是結合在地現有組織及人力,辦理在地人才培訓,凝聚農村整體發展的共識,鼓勵農村居民充分參與家鄉的規劃、設計與建設過程,加強居民對「家鄉」的歸屬感,打造共同願景,營造充滿活力與生氣盎然的農村。

水土保持局自2005年開始,持續辦理農村營造人力培訓,藉由培訓來培養社區的在地居民成為有概念有技能的規劃者,從認識鄉村的條件及特色開始,逐步的從概念到實作,完成打造鄉村的目標。此培訓計畫以鄉村為培訓基地,以社區需求及特色為本,為社區量身定作適合課程,以協助鄉村社區打造安居樂業,且具發展潛力的生活環境。

同時為建立在地人自我管理社區,並輔導在地人參與農村規劃工作,同時為考量各農村發展情況不一,資源取得迥異,以及居民自主能力的不同,而對社區的培訓重點分成「關懷班」、「進階班」、「核心班」以及「再生班」, 對個人培訓重點規劃「農村再生專員班」,讓有意願營造故鄉願景的農村,能透過此一人力培訓,邁向自立自主實踐之路。

★「農村再生」政策緣起

簡單地說,農村再生就是要把農村社區「改頭換面」的一項大工程,目的是要協助農村整體環境改善,讓逐漸喪失的農村生活及文化特色,活化再生。農村再生條例的立法目的與特色如下─

  1. 農村再生條例草案以現有農村社區為核心,目的在突破農村長期窒息性的發展瓶頸,照顧留在農村社區的弱勢農民,還給農村一個尊榮,進而引導外出的子弟回鄉團聚,期望打造讓都市人流連往返的富麗新農村。
  2. 提出制定「農村再生條例」,期望透過法案做為執行的依據,推動農村朝向產業、土地活化利用、環境、社會、文化與經濟等多整體性發展,強調農村社區內部之活化及整體環境改善,促進農村的活化再生,重建人與土地和諧共處的生命秩序,打造成為富麗新農村。
  3. 本條例提出整合性農地整備之創新機制,將生產與生活空間整體規劃與調整,經整備後,農村生活空間將集中於農村社區範圍內,做有秩序與計畫之發展;至生產之農地則可集中於農村社區之周圍,完整作為生產使用,積極維護生產環境,解決目前農舍凌亂散布之現象。

本條例為因應整體農村發展之需要,運用整合性規劃概念,以現有農村社區為中心,強化由下而上的共同參與制度,建立農村整體再生活化,並強調農村產業、自然生態與生活環境之共同規劃及建設,注重農村文化之保存與維護,以及農村景觀之綠美化,是本條例之重要精神。

★「農村再生培根計畫」簡介

自2008年起培根計畫之人力培訓課程於關懷班、進階班與核心班外,另再增設「再生班」,使曾參加過水土保持局所辦培根計畫關懷、進階、核心班之社區,透過再生班別的開設,使農村居民不再只是檢討面對的現況,而是以更積極的思考方式來重新評估在地農村的發展方向,進而切合需求地勾勒出農村未來藍圖,使農村重新散發出光輝,也促使工作機會再重新回流到農村。

此外,培訓出具溝通管理、農村規劃、建設、經營、電腦文書能力之「農村再生專員」,也是「培根計畫」的重點之一。針對推動農村再生政策培訓出「農村再生專員」,除協助農村全盤了解農村再生條例之相關執行方法外,並以持續課程陪伴、問題討論的參與模式,與農村居民共心協力的撰寫出具社區願景、形態、居民特性與需求的農村再生計畫。  

 

以上內容摘錄自下列網站資料:

  1.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官方網站
  2.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農村再生專屬網

葉方良 Rex-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習社會」與「終身學習」

學習社會的教育理念是結合終身教育、終身學習與成人教育理念而形成的。而學習社會的觀念,最早開始於1968 年哈欽斯(R.M.Hutchins) 出版的新書「學習社會」中,提出以尊重人性出發,闡揚學習社會理念,主張反省當時的教育制度及社會典章制度,每個人均可在透過博雅教育,使社會每個人都能分享學習資源並融入學習環境,以完成自我改造與自我實現。

在臺灣的終身學習政策始於1984年,由楊國賜首先有系統地在《社教雙月刊創刊號》中引介終身學習的觀念。此後,終身學習與終身教育的觀念在國內逐漸引起較多的討論,直到1994年,第七次全國教育會議將推展終身教育列入重要議題,而行政院教改會並於1996年的第三期諮議報告書中,確立終身教育為未來教育改革的核心。1998年教育部定為「終身學習年」,發表「邁向學習社會」白皮書,明確宣示:推展終身教育、建立學習社會。(陳茂祥,2004)

 ★「終身學習」的目標

「終身學習」不同於傳統學校教育,它沒有開始與結束的時間,而是個人有意安排與進行的有意義的學習活動,強烈反對教育和學習的工具性價值觀,學習機會越超越年齡、性別、職業和地位,讓學習者普遍共享。最重要的,它強調激發學習者去進行不斷的學習。因此,「終身學習」的目標如下:

  1. 在個人的層次上,它需要幫助個人的發展。
  2. 在經濟層面上,它要能發展、創新、提昇生產力、促進經濟發展。
  3. 在社會進步的層面上,它要能強化民主素養、開展社區生活、促進社會融合。(陳錦煌,2003)

 ★「學習型社區」與「社區學習」

所謂「學習型社區」初步定義為:一個可透過學習方法達到自給自足的社區。這種學習不只是課堂上的學習,而是活到老學到老的過程 ;跨越學校的圍牆,家庭及社區均是學習的範圍;能整合社區中官方及民間的學習資源,提供一個處處可學,時時能學的社區終身學習體系。

「社區學習」其積極性的定義應該是:多少個人或團體正為解決社區難題而學習。從消極被動、滿足個人成就的學習,轉換成積極主動,解決社區難題的學習,才是真正的「社區學 習」,這樣的社區才可以是學習型社區,也是讓社區達到自給自足的根本方法。(陳錦煌,2003)

 

 以上內容摘錄/參考自下列著作與資料:

  1. 《學校資源與社區終身學習之研究》,陳茂祥(朝陽大學通識中心主任),2004年
  2. 《文建會網站學院case智庫─社區總體營造‧終身學習與社區總體營造》,陳錦煌(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3年10月出版

葉方良 Rex-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社區教育學習體系計畫」簡介

為依據行政院2004年7月13日「挑戰二○○八:國家發展重點計畫-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滾動式檢討報告會議」所辦理的政策計畫。而在《邁向學習社會白皮書》(教育部, 1998)中,明白體認學習型社會的建構要從基層社區開始推動,因此建構社區教育學習體系,乃成為實踐終身學習社會理想願景之基礎工作。據此,本計畫的目標包括:

  1. 完成以社區或鄉鎮為單位之學習需求調查,作為本計畫推動方式之重要參考。
  2. 建構社區教育學習網路平台:整合現有社教機構、社區大學、圖書館及各級學校等學習資源,提供民眾取得學習資訊。
  3. 提供多元學習機會,以增進其教育視野及教育素質表現之目標。
  4. 完成社區教育學習體系之建立:透過示範社區操作及相關輔導及獎勵,期達成整合地方資源及社區組織,發展落實社區主體性之教育學習體系。  

而在這個計畫的推動策略上,則明訂了以下的方案:

  1. 學習需求的調查與分析:包含學習需求的調查、學習需求的分析、學習資源資料庫的建立等。
  2. 成立「社區教育學習體系深耕輔導團」:包含社區教育學習體系深耕輔導團的成立、輔導團的諮詢與輔導、協助宣導政策理念、績效評鑑與回饋修正等。
  3. 示範社區教育團隊的遴選與輔導:包含示範社區教育團隊之遴選、示範社區教育團隊之輔導、評選獎勵活動、辦理觀摩研習活動等。
  4. 建立網路學習平台:包含建置社區教育學習之網路平台、製作E化教材、推廣網路學習。
  5. 社區教育學習資源的培力:包含辦理社區教育種子教師培訓、辦理國外觀摩考察、舉辦學術研討會、行政人員的培訓等。

 

★「學習型社區行動方案」簡介

在《邁向學習社會白皮書》(教育部, 1998)的「推展學習型社區行動方案」中,明示學習型社區的目標、方法與步驟如下:

【推動目標】

  1. 加強社區教育的實施,促進社區學習體系的建立。
  2. 聯繫社區相關的組織,以整合社區的學習資源。
  3. 培養社區各種活動人才,以發揮社區自主的活力。
  4. 增進社區學習的機會與風氣,以塑造社區學習的文化。

【推動方法】

  1. 配合社區特性,推動及培養社區讀書會團體。
  2. 發行社區學習通訊,方便社區民眾瞭解和參與。
  3. 成立社區學習指導中心,擔負社區學習活動的樞紐。
  4. 選拔社區楷模,提供優良的學習典範。
  5. 結合社區機構,組織學習促進會,全面提升學習的質與量。

【行動步驟】

  1. 進行社區人才與資源的調查,積極培育種子人才,並建立社區人才檔案。
  2. 根據社區需求,結合社區內所有的學習機構共同規劃活動,充分運用各種資源。
  3. 選定適合地點成立終身學習場所,作為學習、交流資訊與心得的重要地點。
  4. 善用社區願意奉獻的居民,建立義務指導人員制度,協助需要幫助的學習者。
  5. 有效整合各種相關的團體組織共同策劃各類教育與訓練活動,建立完善的社區學習體系。
  6. 聯合辦理機構,共同評選學習表現優良的個人與團體,分別表揚社區中學習的個人、學習的家庭與團體。
  7. 透過遠距教學,方便全民參與學習。
  8. 開發終身學習教材光碟型系統,推動國立社教機構聯合資訊網路。
  9. 強化社教機構終身學習功能,提供社區民眾參與學習。

葉方良 Rex-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社區大學」的發展概說

社區大學的興起,主要來自民間教改人士的倡導,並與當時社區總體營造的推動、社區意識的被喚醒、及終身學習運動的興起有密切的關係。當時社區大學的構想,源自於1994年台大數學系黃武雄教授的倡議,期望可以活化人民居住的社區,培育現代公民參與社區議題,並且打破學習的門檻。其次,自1994年開始,來自政府與民間兩股勢力相結合而積極開展的「社區總體營造」運動,激發了社會民眾的社區意識,進行社區環境改善與生活品質的提升,也促進了社區大學的興起;其三為政府在1997年所展開的終身學習運動,發佈「邁向學習社會白皮書」,訂定「終身學習年」等,也加速了社區大學的興起。

社區大學在前述三大勢力的激蕩下,第一所在1998年首度成立-臺北市文山社區大學,激起了全台各縣市的跟進與仿效,由一所增至2007年的78所,參與的學習者達10萬以上人,其發展相當的快速,影響力也與日俱增,成為臺灣一股不可忽視的社區學習體系。

★「社區大學」的基本特色

社區大學為成人教育終身學習之一環,由地方政府設立辦理,提供十八歲以上之成人就讀,入學無學歷限制,利用夜間及假日上課。社區大學的課程設計,是以社團活動課程打開並發展人的公領域,以生活藝能課程改造私領域的內涵,而以學術課程作為重建世界觀的基礎,養成人思考根本問題的態度;其基本特色如下:

  1. 兼具高等教育及成人教育性質。
  2. 以滿足民眾終身學習需求為主。
  3. 教育目標旨在培養現代公民應具有的能力。
  4. 課程分為學術、社團活動及生活藝能三類。
  5. 強調民眾批判思考能力的培養。
  6. 以「社區」為名,重視與社區的結合。
  7. 在入學資格及入學方式均具彈性,學員無入學資格限制, 入學采報名方式,不必考試或甄試,符合全民教育及終身教育的理念。
  8. 無修業年限的規定,符應終身教育的理想。
  9. 辦理方式采公辦民營,節省龐大的教育經費支出。
  10. 發展由下而上,先由民間人士的提倡,進而獲得地方政府的支持, 最後始獲得中央的認可,而完成法制化工作。
  11. 不分學系、課程的修習具彈性。 

★「社區大學」於社區學習體系扮演的角色

張菀珍教授(2004)提出社區大學在社區學習體系的關鍵角色有二:一是推動學習行社區終身教育指標的行動者;一是規劃社區行動學習的促進者;而讓社區大學成為社區學習體系發動機可以從下列三個面向著手:

  1. 社區大學成為「社區學習中心」。
  2. 社區大學成為「發展社區地方產業的教育中心」。
  3. 社區大學成為「社區參與式行動研究的諮詢中心」。

而為達成上述三項效能,就必須具體落實以下工作項目:

  1. 與公立社教機構和民間組織團體進行資源整合與拓展。
  2. 課程內涵包括社區公共議題,並以凝聚社區議事促進社區發展為目標。
  3. 參與社區產業發展、學習文化培養、弱勢族群照護等議題討論,以凝聚共識,並提出社區問題解決方案。
  4. 辦理各項社區總體營造、社區產業發展、公益服務、文化藝術與運動休閒活動,以提供社區居民終身學習機會,並引導社區發展,培養社區居民熱愛鄉土的情懷。
  5. 以社區參與式行動研究建立社區各項資源及檔案資料庫,發展出社區各項學習與行動
    的諮詢系統網絡。
  6. 結合學者專家資源培訓社區志工使成為走入社區推動社區行動學習的種籽人才,落實規劃社區行動學習的促進者之功能。

 

以上內容部分參考/摘錄自下列著作與資料:

  1. 《臺灣社區學習體系的發展、特色與問題》,黃富順(中華民國成人及終身教育學會理事長),2004年。
  2. 《社區大學成為社區學習體系的發展動機》,張菀珍(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助理教授),2004年。

葉方良 Rex-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習型社區」的建構基礎

學習型社區具有兩項特質:一是居民針對社區發展需要,進行有規劃、有意義的學習,且能具體行動,以幫助社區發展;一是以社區為學習資源,突破傳統二元對立的教與學的關係,針對社區議題在行動過程中學習。

「學習型社區」的建構,則是透過理念宣傳、學習人才的培育、組織學習型團體等運作,以學習團體間良好的聯繫協調與組織運作、資源整合方式來進行。另外,「學習型社區」的建構,還須注意:

  1. 學習體系的建立是否兼顧個人與社區發展?
  2. 是不是可以提供終身學習?
  3. 能否建立社區民眾想要參與的欲望?
  4. 建立可批判與溝通,且具約束力的公共領域。
  5. 讓學習過程具有對話、反思、實踐、轉化與解放的特性。

★「學習型社區」的操作策略

張菀珍教授(1999)根據學習型社區的終身學習理想,在落實以「學習型組織」為基礎的前提下,針對「學習型社區」的實作策略,提出了以下的建議:

  1. 邀集社區領導人舉辦「學習型社區」研討會以凝聚共識。
  2. 舉辦「終身學習工作坊」研習營造共同擬定建立學習型社區的理論與實務。
  3. 進行社區居民學習需求問卷調查作為設計學習課程與活動之依據。
  4. 發展出學習型社區終身學習計劃方案與居民進行溝通修正。
  5. 設置社區學習資源中心與學習諮詢顧問。
  6. 設立整合性的社區內、外部學習網路。
  7. 行銷「學習型社區」理念與計畫形成全民運動。  

而林振春(2001)教授則根據教育部「學習型社區行動方案」的理念分析與意涵,提出終身學習社區的操作策略:

  1. 從事社區終身革習資源的調整建檔與統整。
  2. 統合相關人士組織社區終身學習推動委員會。
  3. 建立社區居民終身學習的共同願景。
  4. 學習型組織的推動,首要建立居民對於學習型社區的共同願景。
  5. 建立終身學習資源與資訊中心作為推動據點。
  6. 籌組終身學習義工團以擴大影響。
  7. 以民眾的學習需求作為規劃社區學苑課程的依據。
  8. 引進社區外的教學資源以強化社區學苑的吸引力。
  9. 結合社區內外各種公私部門的資源以強化競爭力。
  10. 不斷進行反省。

 新港終身學習中心

「學習型社區」是結合社區居民之力所進行的團體學習,圖為「新港終身學習中心」。


新港巡迴圖書車

進行「終身學習」的最佳場域,不是在學校中,不是在補習班中,而是在社區中;圖為鼓勵學習,送書到家─新港巡迴圖書車。


居民自力營造的鐵路公園

透過學習、參與,消除佔用,創造公共空間~居民自力營造的鐵路公園。

以上內容摘錄自下列著作:

  1. 《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學習型社區理念及其行動策略》,師大書苑,張菀珍,1999年。
  2. 《學習型社區的推動策略與實施現況》,林振春,2001年。
  3. 《文建會網站學院case智庫─社區總體營造‧終身學習與社區總體營造》,陳錦煌(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3年10月出版

葉方良 Rex-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妳知道什麼是北投石嗎?

北投石的功效有哪些?

為什麼北投石岩盤浴與一般岩盤浴的功效會差十倍以上?

妳不可不知神奇北投石

助你健康排毒、養生塑身、長保美麗不可或缺的神奇小物

以下就由wen帶妳來認識這大自然給我們的美麗小物

 

【北投石的歷史軌跡】

 

  • 明治三十八年(1905)岡本要八郎於北投溪發現
  • 1912年11月20日,國際礦物會議於蘇俄Petersburg召開,正式發表並命名為HoKutolite
  • 1916年日本玉川溫泉再度發現蹤跡
  • 1923年日本裕仁皇太子親蒞北投溪探勘,並且在善光寺庭院中,屹立一座「岡本翁頌德 碑」,這也是對北投石發現者的敬仰
  • 1952年日本列為文化財產保護法,針對開採與竊取有嚴苛的處罰
  • 2004年台灣正式立法成為稀有保育礦石。

 

【北投石的形成條件與成份】

 

溫泉沉澱結晶物,受水溫、溶解度、酸鹼度等因素逐漸沉澱結晶在礫石表面及間隙而成屬於安山岩結晶,呈菱形板狀的六面體,為乳白色不透明及黄褐色兩類油脂狀或玻璃光澤溫度範圍攝氏42至60度下沉澱硫酸鉛(PbSO4)、重晶石(BaSO4)。北投石硬度3.0~3.5,比重4.69~4.83。淡黄至棕黄色帶有白條紋,晶體為斜方晶系。主成份為鐳放射線、鉍(Bi)、鏷(Po)、錒(Ac)、釓(Gd)、鏑(D)、鉺(Er)、鐿(Yb)等元素,此外有一些極微量的鑭系稀土族元素群。結晶速度為1年0.05mm-0.1mm。

 

【北投石的驚人效能】

  • 可調節活化T細胞(T淋巴球)功能。
  •  抑制修復P53因子:
  • P53基因最主要的作用是在細胞分裂的過程中起到
  • 監視DNA複製的正確 性,如果DNA複製的過程出現錯誤,
  • P53基因就會強制修復,如果不能修復,P53基因就會強迫

胞自殺。

 

  • 增加SOD(超氧化物歧化)可以提高細胞被活性氧攻擊。
  • 提升細胞膜通透性:生命活動的基礎是指物質順暢通過細胞膜,hormesis可減少細胞過氧化脂質。
  • 增加維持身體健康重要荷爾蒙分泌EX胰島素(糖代謝)、腎上腺素。

 

 

【北投石的驚人效能】

  • 恢復疲勞、健康增進、體質提升、體質改善。
  • 神經系統疾病:神經痛、神經炎。
  • 肌肉系統疾病:風濕、五十肩、腰痠、肩膀發硬。
  • 消化器疾病:慢性腸胃炎、自律神經失調症的消化功能障礙。 
  • 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輕症的心臟病、高血壓。
  • 呼吸器官疾病:慢性咽喉支氣管炎、氣喘。
  • 皮膚疾病:慢性皮膚炎、異味性皮膚炎。
  • 婦科疾病:經期失調。 
  • 脂肪燃燒:減肥美容效果。
  • 新生的細胞增加:細胞再生。

 

引用網址:http://tw.myblog.yahoo.com/stone-salon/article?mid=20&next=13&l=f&fid=6

葉方良 Rex-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本正紅-不用水就可以洗的「岩盤浴」


在日本最近因為健康風潮而興盛起具有排毒作用的「岩盤浴」,剛開始是從北海道所崛起的,使用的是北海道上之國町所產的夢幻的天然礦石,除了排毒作用外,號稱躺在上面就能有減肥的功效,因此現在在日本正大紅大紫,幾乎所有的溫泉設施、SPA、三溫暖等都紛紛引進這個最火紅的「岩盤浴」,也讓我們來看看它神奇的魅力。

 

經過調查,目前日本大約有2000家岩盤浴專門店,複合式商店已無從統計。其中以北投石岩盤浴更以各項研究機構、醫學機構之驗證其所內含的微量礦物有益人體健康,效果約一般岩盤浴之20倍。

北投石岩盤浴除了擁有遠紅外線及負離子所有優點外,配合著北投石及北投石相關商品,讓岩盤浴提昇了養生、能量的整體功能。


 

(圖片源自日本岩盤浴Terra)

 

「岩盤浴」是一種躺在天然礦石的岩盤上的溫浴方法,和一般的三溫暖最大的不同是不使用蒸氣,且室溫較低約40度左右,溼度則保持在60~70%,因此進入「岩盤浴」的浴室中不會有呼吸困難的感覺,對於不適應三溫暖的人也能很輕易地使用。

 

而選用溫泉天然曠石主要是因為它有「遠紅外線」和「負離子」這兩項作用,「遠紅外線」的溫熱效果,其最大的特徵就是能平均地使人整體溫熱,而這個熱會滲透到身體的內部甚至能溫熱代謝率高的肝臟。且透過溫熱整個身體使自律神經和荷爾蒙的活動變佳,讓身體的整個新陳代謝變活潑化。除此之外,「遠紅外線」還有一個很棒的作用,就是「共鳴振動」能將血液和汗中的水份輕搖變成水珠然後再輕爽地流出,讓皮脂線的分泌機能旺盛。其「負離子」則是有讓身體中的鐵活性化,有讓其和氧的結合力變更強的作用,透過紅血球和氧的結合,讓身體組織中更多的氧氣能被搬運去解除身體裡的缺氧情況,再透過防止皮脂的氧化,而改善皮脂線的堵塞,新的皮脂因而能從皮膚表面分泌出來。此外,「負離子」的「界面活性作用」也會讓水的粒子變微細,搭配遠紅外線的雙重作用,讓血液和汗都變微細也變得更輕爽。

 

除了血液和汗變得更輕爽並讓身體的新陳代謝變好之外,其實皮脂腺是皮脂唯一的排出管道,而進入身體中的有害金屬物質都有附著於脂肪的傾向,透過排出老廢皮脂等於也排出了堆積在身體裡的有害金屬物,這個功效可是有經過醫學證明的喔!

 

整體而言,「遠紅外線」和「負離子」讓岩盤浴擁有改善身體冰冷性、改善血液循環、提高自我治癒力、提高免疫力、美化肌膚、改善肩膀痠痛、減肥、防止老化、促進新陳代謝、緩和便秘、排毒效果、消除或減輕壓力等療效。

 

【「岩盤浴」療程方式】

1.在入浴前先喝水(補充使用岩盤浴過程因流汗所帶來的水份不足情況)。

2.進入「岩盤浴」室時,先在浴床上(也就是岩盤上)舖上大毛巾。

3.過程:

  • 先趴著入浴5分鐘(溫熱腹部)
  • 再換成躺著10分鐘(從背部溫熱)
  • 接著再補充水份,之後再重複這樣的循環2~3次,達到充分流汗就可以了。

經由高科技萃取製成之人工北投石,結合遠紅外線及負離子之陶瓷球,加入岩盤床的溫熱,這三種能量匯集產生輻射激效,全身細胞賦活作用。

 

入浴後最好是避免沖澡要更具效果,原因是做「岩盤浴」所排出的汗水是清爽到接近水的汗,這種清爽的汗不會讓體內的礦物質流失,是以所必要的最低限的量來讓體溫下降,因此是「小顆」的汗,這種汗能維持皮膚的保溼性,而且排出的新皮脂可以做成健康的皮脂膜,更能保持皮膚的滋潤,再加上做「岩盤浴」所流的汗是不會有汗臭味的,所以建議只要用毛巾輕輕擦去身上的大量汗水即可,小量的汗水則以自然風乾的方式最理想哦。

引用網址:http://tw.myblog.yahoo.com/stone-salon/article?mid=13&prev=-1&next=-1

葉方良 Rex-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由高科技萃取製成之人工北投石,結合遠紅外線及負離子陶瓷球,加入岩盤床的溫熱,這三種能量匯集產生輻射激效,全身細胞賦活作用。

關於北投石

北投石的歴史

1898年 於渋黒發現了北投石   桜井広三郎

1907年 南米智利産Weisbachite命名   Kolbeck

1907年 於北投渓發現了北投石   岡本要八郎

1908年 発見到北投石裡面的放射能性   岡本要八郎

1911年 現地調査;在渋黒・北投渓   神保小虎

1912年 國際礦物會議正式發表並命名為Holutolite   神保小虎

1913年

1915年 發見到渋黒北投石的蛍光性    大橋良一

1917年 現地調査    佐藤伝蔵・大橋良一

1918年 發表研究結果   大橋良一

1920年 發表於英國倫敦    大橋良一

1922年 日本文部省指定為天然記念物

1952年 日本文部省指定為特別文化財 注意

1952年 日本文化保護法訂定厳格禁止開採與盗取北投石。 

   

P.S.因為北投石是國家的寶物、如果違法的話厳格被罰。

http://www.im.tv/vlog/personal.asp?FID=5611444

不必遠渡東瀛 巨蛋岩盤浴為你服務

其中的岩盤浴是以玉川溫泉的湯花(內含豐富北投石成份)為原料。

連日本濱崎步超愛的私密美容保養之道,愛美的您千萬別錯過.........


在日本近年來因為健康風潮而興盛起可將疲勞老化因子排出的「岩盤浴」,源起於日本的玉川溫泉,利用火山產生的地熱,讓全世界只有台灣北投及日本玉川有產的『北投石』發熱,這種有如魔法的天然礦石,現在在日本正大紅大紫,幾乎所有的溫泉設施、SPA、三溫暖等都紛紛引進這個最火紅的「岩盤浴」。 「岩盤浴」是一種躺在「北投石」這種人工天然礦石的岩盤上的溫浴方法,和一般的三溫暖最大的不同是不使用蒸氣,且室溫較低約40度左右,溼度則保持在60~70%,因此進入「岩盤浴」的浴室中不會有呼吸困難的感覺,對於不適應三溫暖的人也能很輕易地使用。


經過調查目前日本大約有2000家岩盤浴專門店,複合式商店已無從統計,每年約240億日幣的營業額,商機無限,而北投石岩盤浴更以各項研究機構、醫學機構之驗證,其中的微量礦物有益人體健康,效果約一般岩盤浴之20倍。


除了擁有遠紅外線及負離子所有優點以外,配合著人工北投石以及人工北投石相關商品,岩盤浴提昇了養生、能量的整體功能,讓岩盤浴具備更多強大的行銷功能。

葉方良 Rex-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r. Donald R. Owen)

EnergÉtioueTM之產品係美國Owen Biosyn’s Inc.所生產,由發展全球高科技生化皮膚醫學權威Dr. Donald R. Owen所領導之研發團隊,此團隊之成員包含 皮膚科 醫師、生物科學家、藥學博士等相關領域之成員所組成。歷經近三十年,並特地前往中國大陸,其間費時四年餘結合中醫學專家,藉由臨床實驗及結合最先進之生化科技與藥學基礎所研發而成返老還童、美妍美肌活化素系列強疫健體皮膚保養健康食品,該項專利產品已在美銷售近三十年,見證者無數。

Beta GlucadermTM是由純天然稀有高等植物的細胞

壁,透過超高精密技術萃取而來的活性成分,用

口服形式誘導出宿主的防禦系統,這種活性成分

能夠活化身體和皮膚的免疫防禦力,來抵抗病菌

的挑戰和環境的傷害。清除因活化後產生的廢物

,刺激巨噬細胞在血流中來執行清除遊離基的

工作,排除體內內部導致皮膚老化的原因。能刺

激藍蓋罕士氏細胞(皮膚的免疫細胞)產生抗體合

成纖維細胞蛋白稱作彈力素及膠原蛋白,使皮膚

增加彈性,24小時全天後持續美白。


本產品透過超高精密之奈米萃取技術,由一

種不含內毒素的高等植物微細分子中精製

萃取,對人體的使用絕對是完全安全無害

每公克β-Glucan須由8~ 10公斤之純天然稀

有高等植物細胞壁輔以奈米技術萃取將分

子體積微小化至100nm以下,彌足珍貴。

成  份:β-Glucan、澱粉、硬脂酸鎂。

量:30/瓶。

使用方法:每日於清晨起床後,空腹以適量溫水食用一粒,服用30分鐘後方可進食;每日飲水請達到需要水量,以平衡新陳代謝。

Beta 1,3 Glucans由醫學實驗及臨床資料得知,無數種Glucans的化合物都是作用在免疫系統上,而且已有研究顯示Glucans是作用在某些確定的細胞體位置上,扮演著一種免疫媒介的角色,這些特殊的成分還能夠幫助身體內部清除過剩的食積、淤血,並能使外部肌膚年輕化,在健康和美容生理上,它已被證明當這些細胞被刺激後,便能夠修復損傷的細胞和起皺的皮膚,及清除修補時所產生的廢物

 

Beta-Glucan之特性:

1.     增強、調節免疫系統之活化,幫助淋巴循環,提高免疫力。

2.     促使全身新陳代謝,改善消化腸道機能,促進腸胃機能蠕動,減少體內重金屬累積。

3.             刺激皮膚的免疫活性,產生凝膠原和彈力素,使皮膚增加彈性光澤。。

4.     提高肌膚保濕功能,調整皮膚表面油脂平衡,促進皮膚深層纖維組織的張力與彈性,使全身肌膚增加彈性光澤。

5.     可強化肌膚對抗紫外線,修補陽光所曬傷之肌膚。

6.     增強機體抗癌與防癌之能力

7.     淡化沉澱色素,還原黑色素的美白功能,修復受損、起皺的皮膚和損傷的細胞,去除皮膚斑點、暗瘡、徹底有效改善全身肌膚晦暗、細紋及疤痕

8.     抗氧化及防曬之作用,抗衰老及延緩衰老。

9.     對於幅射傷害如照射鈷60引起造血系統之破壞具防護作用

10.    在血液中執行清除游離基『Free Radical』的工作,

代謝老化的細胞、清除修補時所產生的廢物

葉方良 Rex-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