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共此情

口罩遮掩不住的愛

◎慈勁、林惠鴻

籠罩在SARS陰影下的香港,
病毒,讓疏離的人心更加疏離,
口罩,讓冷漠的面容更加冷漠。
身在香港的慈濟志工,能為惶惶的人心做些什麼?

時序驚蟄,大地萬物悄悄自冬眠中甦醒,也陸陸續續換上新衣,花園裏的杜鵑怒放,彩蝶兒飛舞其間不得空閒。

然而香港居民無心也無暇欣賞,只因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在各個社區流竄著,疫情未能有效控制,病例不斷攀升。

有人因此足不出戶,導致精神有點迷惘;有人潛意識拒絕接受任何相關訊息,怕面對死亡的威脅而產生焦慮。

「小姐,我來拿口罩的。」

「對不起啊!婆婆,今天的口罩已經全部賣完了,明天再來好嗎?」

「可是,昨天妳說會預留……」

「明天再來好嗎?」

「明天真的要留給我好嗎?記得打電話通知我,記得喔!記得……」

在超市附設的藥局一隅,老婦的語調從失望轉而無助,進而哀求,為的只是那每人每天五個簡易口罩的購買配額。

在旁購物的我聞之不禁心酸落淚。我能為這群老人家做些什麼呢?我不斷地問著自己,那老婦的身影一直盤旋在心頭揮之不去。

回想自己當年,獨自帶著親朋好友關注且懷疑的眼光離開台灣,來到大家都不看好的香港開創事業。當同儕感慨著功利社會人情薄如紙的同時,我卻沉浸在濃濃的港式溫情與呵護中--麥嬸每星期的老火湯、柏哥的加料三明治、蓮姊的超大型便當、陳伯的家庭飯盒、芝姊的藥物速遞、風哥的噓寒問暖、吳伯母代煮晚餐、計程車司機的殷殷叮嚀、路人的一抹微笑、慈濟人的扶持……無不溫暖著異鄉遊子的心靈,自己宛如眾人的掌上明珠,受人呵護、寵愛著。

四千多個晨昏在關愛中流逝,我能為我第二個家鄉做些什麼?一塊大石重壓在我的心頭。

心的依靠--靜思小卡

餐敘中,志工們天南地北、七嘴八舌地討論著,美伊戰事、SARS的威脅、口罩短缺……人心的惶恐,有些無奈,有些……

「口罩短缺,口罩短缺……」美芳喃喃地念著。「對了,募集口罩,啟發善念」、「一張靜思卡,一分祝福」、「一通電話,一分關懷」……一個又一個想法拋出來,大夥兒精神為之一振,所有的陰霾一掃而空,各項活動也有了雛形與共識。

雖然景氣低迷,經濟不振,但大夥兒堅信「信己無私,信人有愛」,訂下了工作目標,並分頭進行著各項籌備工作,諸如靜思卡的製作、口罩的選購、善款的募集、運輸的安排、受贈對象的選定……

「妳這樣裁剪,太慢了……」

「每張靜思卡都代表著我們的一分祝福,所以,要以最虔誠且恭敬的心來製作。」

慈立在製作靜思卡的同時也娓娓道出她的心聲;數年前,她回花蓮參加營隊,常住師父以靜思卡與大家結緣。而這張靜思卡一直被保留至今,每當受挫折時,總會取出自勉一番,再昂步向前……志工們聽了這段分享,無不更加小心翼翼處理著每個製作過程。

華燈初上,一彎明月早已高掛天空,星兒一閃一閃,彷彿催促著人們快點兒回家一般。然香港分會裏依舊燈火通明。

「弟弟,你們先吃飯,別等我了……」

「阿華,冰箱裏……」

志工們紛紛以電話告知家人將稍晚回家,只因大夥兒由新聞媒體中得知,病例不斷增加,醫護人員除了工作量激增,心理的壓力更不在話下。

心疼著最前線醫護人員的辛勞,恨不得每個人再多出一雙手,多做一些靜思卡;大家深信靜思祝福卡,將是減壓的最佳良方。

身的保護--口罩發送

募集口罩的消息傳出後,有會員主動致電分會,表示要捐兩千個口罩,不久即親自送來,並說隔天還有五千個會送到。

一位來自台灣的郭太太捐贈一千兩百二十個口罩到會所。她表示,母親是慈濟會員,二月底大圍會所啟用當天,她剛好和母親坐車經過,母親叮嚀她知道了慈濟的家就要常來。藉此因緣,她親自送來口罩,並發心成為會員,她更表示如果還有需要,可隨時再送來。頓時讓大家心中增添了許多溫暖!

口罩的發送分三階段,總計送出三萬多個:第一個階段是慈濟經常關懷的照顧戶與機構;第二階段是落實於會所附近的社區;第三階段則是收治病患的七間醫院。

身的保護--口罩、心的依靠--靜思小卡,都象徵著所有慈濟人的關懷與支持。

「他們都說這是一場及時雨呢!」慈涵捎回受贈單位的心聲;「快遞公司資助全程運費,我們可採購更多的物資了。」慈肯傳回另一個好消息。

「您好,請問要到新田圍村,要走那條路才對呢?」志工們拿著地圖、推著小車,推敲著路線,為了儘速到達目的地,於是問著路人。

路人轉身指著身後的斜坡說道:「由這條斜坡向上走,那群咖啡色的建築物就是新田圍村了。」道了謝,推車上路,路人走了幾步又回頭說道:「路很陡,妳們可要小心喔。」志工們交換了一個眼神,感恩地告訴他:「我們會小心且安全地將所有愛心送到目的地。」

志工們將一盒盒口罩擺放桌上的同時,引來附近居民的圍觀,他們的眼神充滿好奇與質疑。志工們解釋著,這是免費口罩的派發,也是全球慈濟人的祝福,期望大家能同舟共濟,共同度過這個難關。

原本圍觀的人群漸漸化成一條長龍,井然有序地領取口罩,口中不停說著:「多謝!多謝您們的祝福。」「是啊,我們要共度時艱。」「對,疫情很快就會受到控制了。」

一聲聲的感恩、一句句正面的回響、還有幾位長者眼帶淚光的臉龐,令志工們更加緊手頭口罩發送的工作。

愛的鼓勵--聲音光碟

慈濟第一批送去靜思卡的威爾斯醫院,護理人員從三月十五

日即被限制住在醫院八樓,不能離開、不能回家、不能休假,幾乎所有醫護人員都是透支生命在搶救病患。

謝牧師說,醫院氣氛凝重,有人死去,有人氧氣不足、神智不清,有人把氧氣管拔掉,滿地是血……許多護理人員打電話到電台哭訴,她們知道自己的使命,也知道隔離她們是為了避免疫情擴散,但每天面對的都是高傳染性的人、隨時都可能被傳染的環境,她們的內心承受了極大的壓力!

當關懷的腳步來到了「心靈綠洲」--隸屬於醫院管理局,為五萬餘位醫護人員提供關懷及輔導的機構,心理醫師羅淑兒憂心地對我們說:「已有兩百餘名醫護人員因公染病,他們都必須接受高度隔離,且大多數全身乏力、無法動彈。」

「我們還能為他們做些什麼?」香港慈濟人思索著。

為膚慰因工作而染病的醫護人員,我們提供了「心靈綠洲」一批光碟機,以及愛灑人間光碟、大自然聲音光碟及心理醫師的錄音光碟等。

採購光碟機時,原本老闆說價錢已經很便宜了,後來他見我們都穿一樣的衣服,便好奇地詢問:為何需要這麼多的光碟機?當我們告知是要送給因感染而被隔離的醫護人員,讓他們能在音樂聲中放鬆心情、舒緩壓力、早日復原時,老闆立刻表示要以成本價供應。

為確保每部光碟機都能發揮功用,我們也展開了測試工作。

燒飯、洗衣、料理家務、聽音樂,對我們這群女性志工來說,易如反掌,測試音響,還是生平第一遭。高齡七十餘歲的蔡麗輝,不惜舟車勞頓,轉幾趟公車,到分會參與檢測光碟機工作;雖然她被分派到拆箱,但還是做得很歡喜。

整個動線在有效的整合下,出乎預料地快速;每個人都很用心,並小心翼翼地檢查,每個步驟都不馬虎。真是用心就是專業啊!

截至四月二十二日,香港SARS疑似案例達到一千四百三十二人,醫護人員即占了將近三分之一;在疫情尚未完全控制,香港慈濟志工這分膚慰人心的使命將會持續下去。





▲主題報導

看得見的超人氣

◎企畫、撰文/李委煌

【慈濟志工發展趨勢】

二00三年四月二十五日(農曆三月二十四日),慈濟成立三十七周年紀念日,也是邁入第三十八年的起點。在長久耕耘下,當今社會提起「慈濟」,很多人會立即聯想到「志工」。

的確,志工是慈濟的主體,也是最大的人力資源。其中,經上人授證的「慈濟委員」及「慈誠」是骨幹,全球有兩萬四千多人;而三萬名環保志工以及社區志工,則是慈濟樹上繁茂清翠的枝葉。

《天下》雜誌二00一年針對台灣民眾做了項「美感大調查」,在「台灣最美的人」票選中,「證嚴法師」名列第一,第二名則是「慈濟人」。

「慈濟人」三字代表什麼?它給社會大眾表徵了什麼樣的形象?

一個人如一根柱,眾人齊靠則成一面牆;

慈濟志工多,但它既不僅只著眼於效率,也不怕人多手雜:十個人可成之事,百人共做亦是美事。

隨著志工群的不斷成長,許多微妙而有趣的發展,也愈是顯而易見--

像是景氣差,不少人面臨生計挑戰,志工人數不減反增;過去以家庭主婦為主力,現今上班族志工、男性志工比例愈來愈高;原本慈濟志工幾乎是委員、慈誠的專有名詞,近十年增加了環保志工,尤其在九二一地震之後,社區志工更是成長快速……

慈濟志工像是「酵母」,在社會各個角落默默發酵與滋長;慈濟人的服務身影,暖化了不少社區冷漠;而日益增加的志工參與,亦激發起更多人對善的省思--做好事,其實不難!





▲主題報導

不景氣,賺個好人緣

◎李委煌

【慈濟志工發展趨勢】

「顧腹肚攏嘸赴,那有閒做志工?」
有趣的是,景氣雖差,投入慈濟做志工的人不但有增無減,
甚至還以倍數成長,
難道做志工真有什麼「好康」的?

在這個功利社會裏,時間幾等同於金錢,付出無所求、奉獻無回饋,實在不是件划算的事。

尤其近年失業率持續攀升,許多人面臨著待業、轉業、關廠、遷廠、解僱、資遺、提前退休等窘境;幸運者牙一咬撐了過去,運差者則適應失衡甚或罹患憂鬱。

慈濟志工當然也受到大環境不景氣的影響,但同樣的境遇,卻是兩般心情。因為,從志工服務中,順境讓人學會感恩、惜福,逆境也讓人懂得淡泊、隨緣。

慈濟志工共同的理念是:愛心無關景氣,付出只是「願不願意」;而且,「志業」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即便失業也不會失志。

失業不失志

去年十月找到大樓管理員的工作後,家住北投的吳兆中,隨之結束他兩年多來的「奶爸」角色;失業後當家庭主夫需要適應,同樣地,返回職場也需要勇氣。

對多數男人而言,做奶爸少能做出成就感、專業感,但吳兆中除了周旋在尿片、沖奶、洗衣、擦地、煮飯間,他更積極投入慈濟資源回收;從做志工中體悟到的生活哲學,成了他多年來不自棄的動力,生活依舊忙碌豐富。

吳兆中說,自己眼方耳大,過去朋友常篤言他會有錢,不意他「不但失業,而且在撿垃圾」……然而,他自己可不這麼想,他認為「撿垃圾」

其實是在為大地做環保,能讓資源再生,他反而覺得自己真的「很富有」!

對不曾參與的人來說,做志工等同「做白工」。吳兆中的觀點卻相反,他認為當志工就像當學生,其中的經驗像是一趟心靈之旅;做志工並非奉獻或付出,而是得到學習機會。

他說,一個人失業已相當苦悶了,若再自我設限、拒絕外界,難保不終日憂鬱;倒不如在待業期間走出屋外、擁抱人群,除了可以結交朋友、增廣見聞,也不致與社會脈動脫節。

一般人多認為管理員是退休老人做的,懂得修理重機械、領有技術執照的吳兆中,年紀輕輕就擔任大樓管理員,親友難免有意見,但他仍舊隨遇而安,也做的用心、歡喜。

原本大樓住戶看他年輕,都猜想他一定做不久,然而每天八小時的工作,他卻常忙了十幾個小時才回家。大樓共有一百一十戶住家,他帶動大家做環保,甚至希望一步步推動「大樓志工化」,讓住戶間互助互愛,生活更美好。

由於手巧,吳兆中也會幫住戶修理水管,居民感謝他的義務幫忙,送來紅包,他就將錢悉數匯入大樓管理基金。

過去月薪四萬多,現在不過兩萬餘,但吳兆中心頭卻是富足得多;過去三、四年,他因痛風折磨只能暫以零工為業,那種連走路都辛苦的挫折經驗,讓他益發珍惜當前能做事的機會。

現在,回到家裏若是半夜,吳兆中便扭開大愛電視台聆聽上人開示;若已近清晨,則跟著「法華經序」做早課,生活簡單自足。

另一位更年輕的志工林長志,今年才三十一歲,失業已近三年,他坦言長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令他懊惱又憂慮。

猶記得九二一地震時,他隨著慈濟志工進入東勢災區,突見一母親跪在地上對往生的稚子哀號,當下生命無常之感驟然湧現,他惕勵自己要珍惜親情,不再令父母傷心。這三年來,他藉做志工來調適心情。

一位女性志工說,她也曾突然被通知解雇,若非在慈濟學會樂觀思考,而且從付出中得到肯定,她可能早就一蹶不振……

穩定了不穩定感

據慈濟統計,不景氣的這兩

年,新授證的慈濟委員、慈誠隊員人數卻成長了兩倍,數字背後的意義頗值得探究。

「俗話說:呷菜脯也能過三頓」,台中慈濟委員林美蘭認為:「心態健康與否才是關鍵,景氣好壞並不會影響愛心的付出。」

她強調,慈濟志工達官貴人有之,草根平凡人物更多,這些人心思單純,懂得知足與感恩,即使一天僅有一碗飯,也願意分享半碗予他人;而投入志工讓他們體會到,分享之心不但可生歡喜,也讓生命的視野更寬廣。

「七、八十歲的老太太,也許已視糊髮白,但她們一樣能走能做……這種畫面看在年輕人眼裏,豈有理由消沈?」林美蘭說,在志工服務裏,大家對人生都有了全新的檢視,也有更堅定的付出動力。

本具的一分愛心,加上對慈濟的肯定與嚮往,一些有心人平日苦於沒時間付出,反而在失業或事業低潮期,找到機會全心投入志工。「環境不景氣沒關係,沒錢一樣可以出力」,這樣的健康心態,反過來也穩定了個人、家庭或是社會的不穩定感。

不景氣時,有許多人進來慈濟做志工,而原本已是志工者,也為不景氣下的人心波動注入一股穩定的力量。

桃園慈濟委員溫素蕊說,每月收善款的同時,也是關懷會員及其家人近況的好時機,一個個家庭就是社會的小縮影,不景氣的浪潮也會在此顯現,正是志工給予支持的時刻。

台北慈濟委員林勝勝表示,她常和會員互勉:環境不景氣未必是壞現象,因為順境常讓人遺忘了感動,刻苦反教人深悟與珍惜。

或許,在大環境不景氣之下,志工發展現象正回應了時代與人心需要--透過服務,人人發掘了本性中的愛與慈悲,從此彷彿成了掌握自我命運的「魔術師」,即便面臨逆境,也能坦然自在以對。



做志工最重要的特質就是「愛」與「願」,這兩字讓吳兆中參了許久,直到走入慈濟,他才漸有深悟。

他說,「愛」字拆開,就是「心放在感受之間」;「願」字拆開,則是「生命原來的那一扉頁」。有愛有願則不論處在順境或逆境,皆能自在;反之,若是缺乏這分志工精神,則生活中將處處充斥「礙」與「怨」。

若您正值待業低潮,不妨也像他們一樣,利用生命「空檔」期轉個心念,學習做志工。隨著慰訪貧戶,會懂得知足惜福,因為「原來有人比我更苦」;到醫院當志工,會體會到健康的可貴,因為「生命只有使用權」……

大社會不景氣,個人生命千萬別隨之跌落谷底;平日工作付出為賺錢,做志工為人群付出,賺得的是「好人緣」。


//缺圖,45頁,標題「近四年新任慈濟委員與慈誠成長圖」





▲主題報導

週「修」二日

◎李委煌

【慈濟志工發展趨勢】

上班族工作花去了一整天,怎還會有時間做志工?
「我總有下班時間,還有輪休啊!」
一天同樣只有二十四小時,
上班族志工卻像是比人多了一倍。

現代上班族大多「週休二日」,然而許多人卻是愈玩愈疲、愈睡愈累,最後心神便擺盪在「週一倦怠、週五期待」之間。慈濟上班族志工則「週修二日」,將服務人群當作休閒,愈「修」愈感到歡喜。

另類「度假」

林傳義,職業是百貨公司保全人員,兩班制工作全年無休,甚至偶遇輪值全天班,當天更須工作十二小時。這樣的工作型態,上班得排班,休假也得排假,很不方便臨時調動。

對一般上班族而言,工作時間像是被綁住似的,打卡成了一種動彈不得的命運;但林傳義不僅沒讓它成為限制,反而善用了排班與休假特性,預先將未來做志工的時間安排好--三、四月份各有六天排休,他全都選擇到慈濟「度假」--五天回花蓮慈濟醫院當志工,一天在社區做資源回收。

昨晚值班至

夜間十一點,今天下午兩點才上班,一早林傳義就來到慈濟台北分會,繳納會員交的善款。對他來說,午班工作像是多了個上午假,他利用來做環保、交善款,時間安排得很充實。

事實上,不只三、四月份排休而已,林傳義加入慈濟多年來,幾乎都將休假排做志工去了:每年,他會安排八至十次到花蓮、嘉義大林慈濟醫院當志工,每次約四、五天;每隔一個半月回靜思精舍當志工,每次約三天;再加上社區資源回收工作或機動勤務……算下來,的確所有排休全「修」了!

過去曾在公司任主管職的他,個性孤僻、不理人也不說笑,指揮員工甚至會口吐「三字經」,當場對人發飆而不留情面,工作之餘就是睡覺、看電視。這幾年做志工下來,不僅變得面有笑容,也會主動招呼、幫忙同事,而做資源回收也成了他下班後的最佳運動。

利用上班空檔做志工,林傳義忙碌得歡喜又自在,遇休假真正在家休息,他反而感到渾身不對勁呢!

志工哲學

像林傳義這般有心的上班族其實相當多,他們甚至輪流請假或累積休假,好方便投入較長期的賑災與活動。

以九二一地震後慈濟援建五十所中部重建區學校為例,為加快工程速度,上班族志工們即是利用週末假日,或是輪流請假、累積休假,到工地做小工或鋪連鎖磚。

周政雄從事業務工作十八年了,今年才四十歲的他,已有十多年志工經驗;雖然每天上下班

須打卡,但由於工作多在月中出差、月底收款,周政雄便善用其間空檔,機動安排志工活動。

同樣做業務的張益城,比周政雄還年輕,十二年前開始做慈濟時,他才二十五歲。由於業務工作時間彈性,九二一地震後,足足有半年時間他都待在希望工程工地幫忙,公司每週一次的業務會議再趕回台北開會。

儘管花那麼多時間做志工,但因為有心而真誠,張益城在公司的業績依舊排名第一。由於做的是藥品業務,他的客戶多是醫師,常聽張益城歡喜地分享人生與慈濟,不少醫師也紛紛加入慈濟會員。

早年他一週約做四個小時志工,現在則幾乎一天二十四小時除睡覺外,生活都是慈

濟。他的哲學觀是:做事業要有志業真誠之心,做志業則要有事業打拚之勁,兩者取得平衡,人生才算圓滿無憾。

也許有人會說:「至少他們工作穩定,但我還有貸款得付哩!」林傳義不諱言,他甚至還負債兩百多萬元,只是參與慈濟後,他不再為錢所困,因為錢總有還清的一天,千萬不要因此想不開。

曾經失意的林傳義說,他有一次在醫院當志工時,為供病理解剖的往生病患助念,望著那安詳、無牽掛的表情與被刀畫開的軀

體,一種覺悟感湧上心頭:「人生還有什麼放不下的?」

心靈充電

當慈濟志工也已十多年的楊麗穎表示,事業上難免遭遇煩憂與壓力,她已習慣將做志工當「休閒」;每每空檔,便將手邊工作「淨空」,好好珍惜單純的志工時光,返家後,也與家人多了些心靈分享與話題。

從中她深切體會到,人生不該只是為生活忙碌,如何讓工作、休閒更有意義,正是她長年做志工的初衷。

李維潔三年前受證慈濟委員時才二十六歲,身為上班族志工的她,很擔心自己因忙於工作而變得冷漠,尤其當時工作與合約有關,合約背後,往往隱藏著商機與廝殺。參與志工服務後,她發覺人間有情有美,工作之餘做志工,生命有了寄託,職場上的人事煩憂也比較容易平衡。慈濟對她來說就像是個「清涼地」,來到這兒做志工,讓她的生命不致失衡。

同為上班族志工的施淑靜說,週休二日對她相當珍貴,參與慈濟後雖然睡覺時間變少,但夜裏的夢卻更甜了。

許多人常好奇,上班族工作花去了一整天,怎還會有時間做志工?其實這就是時間哲學--善於利用,時間似乎「愈用愈多」,因為每分每秒都善加把握。也因為如此,看在旁人眼裏,同樣的一天時間,慈濟志工像是做了更多的事。

將參與慈濟活動當休閒或度假,這種充滿歡喜與意義的另類休閒,讓上班族志工得到「心靈充電」,有助於繼續面對職場的競爭與挫折。那,上班族到底能做什麼志工呢?

有人利用上班前,到慈濟會所擔任清掃的「福田志工」;有人在週末假日擔任「對帳志工」;社區裏可做「環保志工」;晚上有活動可當「文宣志工」……



從小就立願當「好人」的謝景貴,七年前放棄年薪數百萬的工作,在三十五歲時「跳槽」至慈濟服務;一般人薪水是愈跳愈高,他則選擇反其向而行。

那麼多上班族投入慈濟志工,他認為是當前人心嚴重物化後的「反作用力」,也是人們本具的善心在吶喊。

相較於當前社會主流價值,謝景貴以為,志工的利他與奉獻反顯得「稀有」,然而,誰知現今的稀有,不會變成未來的「主流」呢?

「做志工?要有錢、有閒才有可能吧……」面對這樣的疑問,上班族志工用實際的付出,提出最有利的反證。

下班後那兒去?大家一起做志工去吧!





▲主題報導

不只是婆婆媽媽的事

◎李委煌

【慈濟志工發展趨勢】

男人多有服役經驗,在部隊裏,
吃大鍋飯、睡大通鋪、一個口令一個動作,
讓人恨不得明天就退伍。
慈濟,一個同樣組織化、得遵守戒律、
統一吃素穿制服、活動時同睡木板通鋪的團體,
是怎麼吸引這些大男人來當志工的?

現代女性大多是職業婦女,奔波於家庭、事業間;而在女性角色轉變間,聰明男人亦懂得調整聲色、姿態,以期樹立新好男人指標。

許多人都說,先生或爸爸加入慈濟志工後,思考格局變廣、懂得得理饒人、理直氣和……連帶改善了原先停滯或冷漠的婚姻關係與親子互動。無論如何,身為一家之主的男人,投入志工後的感動,往往也連帶影響到整個家庭。

褪下剛強形象

男人投身慈濟志工,就某方面而言是個有趣的現象,因為男人多有服役經驗,在部隊裏行住組織化、遵守紀律、吃大鍋飯、睡大通鋪,一個口令一個動作,讓人恨不得明天就退伍。

然真退伍進入社會後,不知怎的,他們竟又加入了另一個組織化、得遵守戒律、統一吃素穿制服、活動時同睡木板通鋪的團體--慈濟。

與當兵不同的是,他們個個甘願而歡喜。

在慈濟做志工,沒有「退伍」問題,許多人甚至發願要「生生世世」投入。除了對事業的那股拚勁外,少見男人會那麼「執著」。

七年前,官拜少將的楊冠新跟著「慈濟列車」到花蓮參訪,一路上聽著志工們分享,有人談及父母罹病、日漸衰老,自己卻未能克盡孝道;也有人提到擔憂家計、公婆、婚姻、子女等問題,

講到傷心處,更是不遮掩地痛哭流涕……

他心想:這些人跟我一樣平凡,也同樣有許多煩惱,為何他們在照顧家庭之餘,還能撥冗奉獻呢?愈去揣想,就愈覺得自己渺小,思索自己畢生從戎,從未想過什麼服務人群的事……

高中畢業時父親往生,老家在澎湖沒什麼經濟來源,身為長子的楊冠新只好報考軍校。回想服役期間,隨著部隊東奔西跑、兩年一調,不但弟妹無法照顧,對母親也無法盡孝,婚後小女兒在澎湖出生,他也無法趕回陪伴妻女……

長年帶著內疚心情,在接觸慈濟後,楊冠新決定提前退伍。褪去軍裝後,他開始積極參與慈濟活動。

關懷柔和了聲色

剛參加慈濟時,男性志工間的彼此關心,令楊冠新相當動容。

他說,這些男性志工像兄長般關心他,即使來家裏小坐,也不忘問候家人的狀況;而細瑣如服裝、相處等問題,都不吝以過來人經驗與他分享,讓他很快地摸著做志工的樂趣。楊冠新的心,在做志工中日漸柔軟。

而除了受到志工們的關懷激盪外,他也為所關懷的對象震撼。

他曾在花蓮慈濟醫院當志工時,看到一位病重的流浪漢被送進來,由於全身發臭,令人退避三舍;然而他念頭一轉:「若今天自己的家人淪落至此,我將做何感想?」像是尋得了說服自己的理由,他隨即著手幫忙清洗,再交由護士處理。

流浪漢的指甲與長髮又黑又髒,那個畫面至今令他印象深刻。往後在為老榮民洗澡、剪指甲時,他就自在多了。

服役時,少將身分的他可說是一呼千應,然做志工卻是人人平等。「領眾沒什麼,懂得配合人做事才不容易。」

做志工後,過去在軍中的應酬全沒了,但好朋友卻是暴增,因為在慈濟發現的那分男人情誼,沒有兩肋插刀的壯烈,卻有暖暖春陽的溫煦。

而他過去因從軍關係,沒能陪著孩子成長,即使偶爾返家,孩子眼中的爸爸也只是嚴肅形象;當時的他與妻兒聚少離多,親子關係僵硬。在退伍做慈濟後,聲色有了調整,孩子在工作上遇到困境,甚至會找他傾

訴,讓他感到相當欣慰。

機動強、效率高

一樣擔任軍職的余國雄,是空軍基地少校英語訓練教官,年方三十五歲,卻已投入慈濟志工十年。他脫下軍服外的時間,幾乎都穿著慈濟志工服;有趣的是,穿起軍服的他形象剛毅嚴肅,換上慈濟服的他,則顯得親切溫和。

剛柔兼具的這些男性志工,可說成了時代新好男人的指標。

台中志工黃元杰,過去個性相當固執,動輒

與太太爭吵冷戰,幾天不說話也是平常事,在他的人生字典裏,根本沒有「道歉」二字。做志工後,在那麼多「好人」間潛移默化,內心逐漸柔軟了下來……現在不但家庭氣氛佳、與兒女關係好,甚至也會跟太太說「對不起」了。

猶記十年前他開始做環保時,知道慈濟人都不抽菸,所以都隱忍著不敢取出菸來,沒想到後來做志工愈做愈暢快,連著菸、酒都戒掉了。

至於經營裝潢工程的志工謝國榮,過去每月發給員工薪水超過千萬元,大家為了領錢只好乖乖聽話,他則因當家而頤指氣使;這五、六年來因積極參與志工,見到身旁其他大男人不是幫人奉茶,就是彎腰做資源回收,言行謙卑有禮,其中也不乏高階將領或事業有成的老闆,這才發現自己太高傲了……

經商的謝國榮,過去凡事講究成本與效益,現在忙著做慈濟的他,錢雖不一定賺更多,但煩惱卻絕對少了許多。

成立整整三十七年的慈濟,早期幾乎多是靠五十歲以上的「婆婆媽媽」用心推展,再粗重的任務也是「女人當男人用」。

這十年來,慈濟的緊急救難、拍照錄影、工程建設、交通駕駛、安全保護、環保搬物、木工裝潢等適合男人服務的粗重工作愈來愈多;許多女性志工都說,遇急難事務時,男性志工的機動性真的沒話說,而且他們的體能、行政規畫、組織效益都做得好,也能夠在夜間執行勤務,不啻為傳統的慈濟娘子軍注入一股陽剛力。



從人心來看,其實愛與慈悲並無性別區分;從社會角色來看,男人們的陽剛也只是外在形象,真正做起志工來,他們投入的程度可不輸女性。

人人平等的志工環境,讓男人容易學習「放下身段」,並體會到「言行雅、聲色柔」才是現代男人的新解,因而在慈濟團體裏自我雕琢得外剛內柔。理解這些,再回頭思考一下,那麼多男人願意彎下腰來做慈濟志工,就不再是個奇特的現象了!





▲主題報導

逗陣來做好厝邊

◎李委煌

【慈濟志工發展趨勢】

九二一大地震一發生,
慈濟志工的快速動員,令人好奇。
仔細研究發現,
其實這是有「撇步」的……

不論對慈濟熟不熟悉,許多人都曾說過,他們常在急難現場看見慈濟志工藍天白雲的身影;新聞記者也說,當他們第一時間趕抵現場,志工們已投入馳援救災……

慈濟志工動員效率高,其背後的「社區化」志工編組方式,是很重要的動員依據。

民國八十六年證嚴上人開始推動「志工社區化」,除方便將關懷落實到鄰里間,也讓志工不必大老遠從三重趕往三峽、從新莊跑到萬華參與活動……

九二一大地震發生後,各災區在地志工的及時動員,即令大眾印象深刻。

志工社區化六、七年來,慈濟人的身影在鄰里間頻繁出現:或為急難關懷、訪貧慰問、資源回收、往生助念、茶會活動、愛灑人間……也因此帶動了不少鄉親加入志工行列。

做環保,身心都環保

家住台中水湳的徐淑玲,對慈濟志工手捧紙箱、街頭募款的身影早有印象,但由於個性內向、不善表達,徐淑玲遲遲未敢加入志工行列;直到聽說慈濟在社區有環保站,她認為自己的個性頗適合默默做環保,便主動跟著社區志工做起資源回收。

缺乏自信的她,在做志工中結交了不少朋友,她所認識的社區志工做起事來都是無怨無悔,跟著這些朋友學習,體會到許多未曾經驗過的觀念與價值,她的心情較過去開朗許多。

除了一週兩天的資源回收,她也參加為環保志工辦的社區讀書會,每週一天研讀證嚴上人的《衲履足跡》;另外柔美的慈濟手語,她也研習了多年;而臨時若有需要,她亦機動參與助念。

「沒有上班不會無聊嗎?」面對這樣的問話,她的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因為她不但很忙,甚至還常感覺時間不夠用呢!對徐淑玲來說,慈濟就像個大家庭,在這兒她多了許多好姊妹,分享對象不再只有先生一人。

志工姊妹各年齡層都有,因為做慈濟而有共同理念,大家相互關心、學習體諒;偶爾,姊妹們也會打電話彼此問候、訴說心底事,這種內心傾吐,大家就當在做「心靈環保」。

曾經一位志工發生車禍,先生事業纏身,缺乏人手看顧;志工姊妹便決定排班,輪流送飯關懷。她看在眼裏,倍覺感動。

參加志工後,徐淑玲羞澀的生命逐漸熱情了起來,跟著大家一起「壯膽」,她發現自己竟然可以做許多事。

此外,她認識了許多社區新朋友,常聽著大家聊及與孩子的故事;聽聽別人、想想自己,徐淑玲也轉變對孩子的教育方式。

過去,她對孩子的課業成績相當在意,但在志工服務中看見許多孩子天生肢殘、甚或因意外往生,她漸體會到上人所說的「孩子乖就好」、「孩子健康就好」的道理。

社區大小事,事事關心

清華大學教授張維安曾就社會學角度研究慈濟,他認為慈濟志工日常言行比較不像是「個人」行動,而應提升為「社區」行動來看待。

意指,慈濟其實像是個「隱形的社區」,它超越地理、族群與階級界線,志工的行動類似靜態的社會運動或社會改革,並可能對社會秩序與結構產生重要意義。

志工在社區的就近動員,讓「慈濟人」的形象並非在電視畫面裏,也不是來自旁人的「聽說」,而是實實在在地親見其行動,因此感染了許多人同來做志工。

社區化後的志工服務,讓厝邊鄰里得到及時關懷。在張益城所住的短巷裏,就有四位慈誠隊員與三位慈濟委員,任何時刻有事需商量,都有就近的志工可找。

有天,張益城接到志工來電,得知社區有民宅失火,身為萬華地區慈誠隊中隊長的他,人雖在外地,仍立刻聯絡區內志工,趕緊準備好棉被、慰問金等前往關懷。

對於社區,他可說是無事不關心。或許也因為如此,當他晨跑

時,會有民眾主動跟他招呼;回到嘉義故鄉,也有人以「師兄好」問候他……

台中志工林美蘭一個月有二十五天穿著慈濟服,幾乎以台中分會為家,堪稱是慈濟的「公務人員」。鄰居知道她是慈濟人,有人吵架時,甚至還會請她去調解。社區住著慈濟人,似乎令大家都覺得「很安全」、「很詳和」。

張益城說,志工長年的耕耘,在社區並不難發現相關蹤跡。當他走進藥局,發現裏面張貼著證嚴上人的「靜思語」;受邀到小學辦活動,也見到廁所裏貼有「靜思語」;即使到了監理所,抬頭一看,牆上也是「靜思語」……慈濟的「善解」、「大愛」、「感恩」等語彙,在許多社區是愈來愈常見了,也帶動起一股溫馨的文化。

一道關懷網,在鄰里間形成

愈來愈多的社區居民,會主動去電慈濟會所,表達想當志工的意願,而當「環保志工」往往是他們接觸慈濟的初入門。

由於環保工作不分老少、人人可做,即使肢障人士也歡迎,所以參與此項服務的社區民眾最多。近年來受證的慈誠、慈濟委員,一半以上來自環保志工。

鄰里間的志工參與,不但可凝聚情感,亦兼具敦親睦鄰之效,許多人做了一次環保志工後,下次不但繼續來,還邀約親友一塊來。這些環保志工,有人提供貨車載物,有人提供空地堆物,以肢體勞動換來身心舒暢。

張維安教授以為,只要置身「慈濟社區」,就會發現許多志工在「參加前」、「參加後」之間,無論生活習慣或處世脾氣都有頗多轉變;更將心得分享給社區居民。

舉例而言,社區內若有人喜愛抽菸、飲酒、不遵守交通規則、抱怨批評等,身旁志工往往會婉轉提醒;有那麼多志工的「關心」,再不好的習慣,久而久之也不難戒除了。

社區化的志工發展模式,帶出許多像徐淑玲這般默默少語的志工小人物,他們在服務中豐富心靈、歡喜自在,進而影響身旁鄰人,並逐漸內化為一種生活態度。

志工蕭秀珠說,當社區民眾在分類、整理回收資源時,她會播放上人的開示語給大家聽,避免大家因手腳忙、口耳閒而嘰嘰喳喳談起「八卦」來;偶爾,大家在聽說誰失業了,也會代為打聽工作機會,鄰里間漸形成一道關懷網。



一分人與人之間沒有目的的關懷,是志工在社區成長的基礎,尤其當前工商社會人們普遍冷漠,這樣的感情更是稀有而亟需;社區「在地」志工的推展,理念上像是「反璞歸真」的復古服務,期回到早年厝鄰間「夜不閉戶」的社區情誼。

所以,當看到慈濟志工在厝邊出現時,別忘了給他們一個鼓勵與微笑;當然,能夠一起投入參與,更是再好不過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葉方良 Rex-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