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特寫

難捨能捨--葛濟捨

◎曹麗雲

台大醫科畢業、外科醫師、紐約病理科醫師、
企管碩士、企業家、財務顧問、電台財經節目主持人……
他,擁有一張人人稱羨的漂亮履歷表。
四十歲那年,當規畫的人生目標一項項達成後,
「我想要的一切都已經擁有,為什麼感覺竟是那樣的空虛!
往後的三十年,我要的是什麼?」
找不到人生的著力點,
他夜不成眠,陷入了「中年危機」……

二000年九月,國際慈濟人醫會年會首次在台灣舉行。活動期間,三百多位來自十二個國家的醫護人員,只要學員長一聲「慈悲喜捨」,便立刻集合精神抖擻地回答:「誠正信實」;默契之好、配合度之高,至今仍令人津津樂道。

領導有方的學員長葛濟捨,除了流利的中英文雙聲帶外,善接變化球的溝通能力,更是讓人留下深刻印象。

兩年多來,濟捨變了;除了「變髮」--西裝頭變成慈誠三分頭外,最大的變動是,為了做好美國總會副執行長之職,從美東搬到美西,將在長島住了二十年的家搬到南加州。而不變的依然是那分愛慈濟、敬上人的精進菩提心。

一張漂亮的履歷表

濟捨本籍浙江,一九五一年出生於高雄岡山。父親是退役的工程師,母親是位相夫教子的傳統女性,在此單純祥和的家庭成長,濟捨得天獨厚,不僅聰慧而且神采俊逸,行止從容大度。

他擁有一張令人稱羨的漂亮履歷表--台大醫科畢業、外科醫師;二十年前移居美國,改讀病理醫學,成為紐約西奈山醫學院病理科主治醫師,編寫過醫學健康書籍。除了醫療專業外,擁有企管碩士學位的他還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財務顧問,也曾於美國僑聲電台主持財經節目。

夫妻鶼鰈情深,總是出雙入對,擁有一對子女,家庭幸福美滿。濟捨的人生,可說是一帆風順,人人稱羨。

但他卻說:「在四十不惑之年,所規畫的人生目標一樣樣達成後,我常於午夜夢迴中驚醒,想起四十年來所努力追求的學位、金錢、名聲、地位……一切都擁有後,為什麼感覺竟是那樣的空虛!想到往後的三十年,自己要的是什麼?如此輾轉,反覆思量,再也不能入眠……」

濟捨自嘲那是「中年危機」。

十年前,在一次返台的飛機上,眾人皆睡,唯獨他和一位忙著寫資料、氣質高雅的女士沒睡。濟捨和她閒聊間,聽到她談起「慈濟」。

當時濟捨對慈濟一無所知,只因看到那位自稱「慈濟委員」的人,說起慈濟是那麼用心和投入,而且臉上泛著莊嚴的光芒,便將身上所有的現金掏出來,請她代為捐給慈濟。

當她向濟捨要住址、姓名,以便日後寄收據時,濟捨拒絕了。她告訴濟捨,慈濟每一筆善款都要入電腦,開收據是慈濟「誠正信實」的精神。

「誠正信實」四個字,第一次映入濟捨的心田。

走出中年危機

兩年半後,太太慈喜加入慈濟手語隊,她邀濟捨一起參加一個慈濟茶會,並告訴他,演講者是黃思賢。

「黃思賢?」似曾相識的名字,原來是飛機上巧遇的慈濟委員,曾向他提起慈濟美國分會執行長黃思賢很會「說慈濟」。

正巧當時黃思賢奔走美國各地演講,濟捨在長島茶會聽了一場,往後只要有黃思賢的演講,他一定前往聆聽;並漸漸體會到,慈濟是一個「捨與行」的團體。

「慈喜在加入慈濟手語隊後,不但改掉了急躁的脾氣,待人也變得更柔軟。」笑稱自己是受益人的濟捨說:「剛接觸慈濟時,覺得這是一個女性化、有愛心的慈善團體,我只要定期捐款,就是發揮愛心。然而當參與慈濟工作深入了解後,才知道這是一個修行的道場。」

為了更了解慈濟,濟捨夫婦一起回台參加隨師行。看到許多人將遇到的人生疑難雜症請教上人,上人總是用簡單、淺顯的話,解開對方的心結,讓濟捨更敬佩上人的智慧如海。

隨師行後,濟捨再也不敢說

自己讀過幾遍靜思語;而是在每次讀後,反躬自問:我做到了嗎?

濟捨第一次參加慈濟海外賑災,是到大陸貴州發放、義診。晚上心得分享時,他看到志工們邊流淚邊感恩能走入慈濟、參與救人的工作。他剛開始深感不可思議,到後來也同感「哭的感覺真好」!

「濟捨原是以知識分子的角度在看事情--他觀察到生命的苦難,及種種生活上的無奈,卻沒有選擇餘地的苦楚。」帶領此一賑災團的德旻師父說:「他是很有福報的人,一直生活在美國的天堂,一切人間的美善他都擁有,如非參與賑災,怎會想到世上的暗角,還有這麼多苦難的眾生?在貴州心得分享時,他就哭了;回精舍向上人報告時,他也哽咽到良久不能言語。」

因投入而深入,濟捨體會到上人對眾生的慈悲大愛,以及慈濟人無所求的付出,他在慈濟找到生命的著力點,從此擺脫空虛,走出「中年危機」。

捨事業全心投入志業

一九九七年,濟捨接任長島聯絡處負責人,夫妻倆決定結束經營多年且很成功的事業,全身投入慈濟志業。長島聯絡處在濟捨夫婦用心推動下,很快地於一九九九年升格為長島支會。

為了因應美國慈濟會務的快速成長,讓全美近八萬名慈濟人能得到更好的服務及輔導,二00一年初,上人慈示在洛杉磯設立「慈濟美國總會」,任命曹惟宗為執行長、葛濟捨為副執行長。

雖然當時濟捨恭敬地答應了上人派給他的任務,但想到總會設在洛杉磯,要扮演好副執行長的角色,勢必要搬離住了二十年的長島到洛杉磯,濟捨說:「我有一點擔心慈喜不同意,因為她的家人都在紐約。」

「我跟旻師父說出我的擔憂。他告訴我:人的一生當中,能為理想做事很難得,而理想能以行動付出是幸福的。旻師父還親自打電話給我太太,請她支持我。」濟捨表示:「我實在很有福報!因為慈喜不只成就我要做的事情,而且隨著我一起做。」

「濟捨脾氣好、修養好,給我很大的空間。」慈喜還透露了一段他們之間的小故事:「我們搬到加州後,他常常七早八早起來煎蛋、做早餐。有一次我嫌他煎的蛋太老,不好吃,他不但沒生氣,第二天反而起得更早,蛋也煎得更嫩些。」

「問他為什麼起得那麼早?他竟說,不早一點起來,我就沒機會為妳做點事了!」慈喜充滿幸福地表示:「他的修養和貼心讓我非常感動。」

單純心面對複雜人事

「上人派我擔任副執行長那個晚上,我睡不著覺。我並不擔心面對挑戰,而是想到在還沒有建立愛的存款前,如何去凝聚大

家的力量?又如何去推動總會的工作?」濟捨說出他當時的煩惱。

上人則慈示他:「對內要細心、對外要簡單,用愛把大家的心凝聚起來。」

「對內要細心,我能夠了解;但對外簡單,我就不太能夠了解。」濟捨說:「繁複的人事,怎麼能夠簡單?我反覆想了一個晚上,到清晨四點才入睡。」

「後來我想,是因為我太在乎到一個陌生的環境裏,會有很多人注意我的一舉一動,而產生了一些煩惱心。這才體會出上人說『對外簡單』,其實就是以一顆真誠、單純的心,去面對人事物。」濟捨很堅定地說:「對外簡單,不正是『菩薩道直故』嗎?」

「『用愛把大家的心凝聚起來』,其實也是慈濟最重要的內涵。愛不是用嘴巴講的,而是要用行動去表示。所以我經常提醒自己,要讓周圍的人感覺到我的真誠和關心。」濟捨誠懇地表示:「無論推動任何事,我一定會對整件事作充分的說明,讓大家感覺到我的真誠。從接下這個工作後,我一直都本著這個原則去做。」

千金難買的智慧

談起做慈濟印象最深刻的事,濟捨首先提到援建薩爾瓦多大愛屋。

「薩爾瓦多援助方案,由美國總會負責。當初我們預估成本時只計算了材料費,未將人工和行政費用考慮進去,所以動工時的花費超過了原先的估算;後來,我們想到的解決辦法就是在材料上做變更,希望盡量把成本降低到預算範圍內。」

濟捨向上人稟報,上人卻不同意。上人說:「這個房子的設計太不人性化了。如果是你,你要不要去住?」

「我跟上人說,可是這樣子會增加成本。上人卻告訴我們:要以災戶的需求作考量,而不要以省錢為考慮;建大愛屋就是要建到讓當地災民願意住,而且住得舒適。」

原本也是為了省錢,大愛屋的電只接到屋外的電線桿。「因為我們想,如果居民有錢時,不會在意接電到房子裏的那一點費用;如果沒錢,就算我們幫他們接進去,他們也不會用。」濟捨說。

此舉,又未獲上人同意。「上人說,災戶如果有需要用電,一定會想辦法解決電費;可是我們做的,一定要做到設計完善,隨時可以用。」

上人的細膩指點,讓濟捨拳拳服膺。「我原先以為尊重生命只是醫療上的名詞,實際上尊重生命是包括了生活和精神上的尊重,最重要的是維護生命的尊嚴。上人真的是面面顧全,真正的尊重生命!」

薩爾瓦多慈濟一村快蓋好時,因為薩國政府限於稅制,無法同意慈濟建大愛屋「免稅」;然而上人卻非常堅持要免稅。濟捨說:「我當時想如果薩國政府不免稅,我們就不建慈濟二村,災戶不就沒房子住了嗎?這樣好像不是很慈悲!所以我勸上人做一些妥協,譬如先蓋以後再退稅。」

「上人則耐心跟我們解釋:務必讓薩國政府非常清楚我們所堅持的原則、為什麼要這樣堅持的目的;慈濟來建大愛村是為薩國人民,也希望帶動薩國政府官員一起做。假若薩國政府真的為他們人民好,一定會慎重考慮而同意。如此,不但嘉惠災戶,也能嘉惠未來在薩國做慈善工作的非政府組織。」

「上人的眼光真的非常遠大!而他的智慧正源自於深層慈悲。」為薩國蓋大愛屋的經驗,讓濟捨覺得自己很幸運能跟著上人做慈濟事。「雖然我是不支薪的志工,而且所有的開銷都是自付,可是在為慈濟工作的過程裏,所學到的是『千金難買的慈悲與智慧』。」

濟貧同時還要教富

九一一驚爆事件發生,慰問

金發放的方式,又是另一個例子。

「那時候受災的大概五、六千人,受傷約三千人,再加上周圍被波及的人,總計約一萬人。我們本來計畫慰問金的發放是:往生者家屬五百元,受傷者三百元。結果上人指示,不管是往生或是受傷的,通通都發一千元慰問金。」

「一萬個家庭乘以一千元,就是一千萬美金。我們一下子能募得到那麼多錢嗎?於是,我趕緊打電話請示上人,希望上人能夠改變心意。我向上人解釋,雙子星大廈很多財務公司,員工年薪都是十幾二十萬,甚至上百萬。他們那麼富有,不會差這一千元。」

「但上人的回答是:就是因為他們有錢,在剎那間變得一無所有,所以我們才要發這筆慰問金讓他們可以應急。我一聽傻住了!怎麼跟我們的想法正好相反!」

濟捨說,事實證明上人是對的!「當時我們以為每一個人都會來申請,而且每一個申請的人都會把錢用掉。事實卻不是如此,美國總會後來幫助了三千戶受災家庭,總共花費兩百多萬美元。」

「來申請的人,除了原本就貧窮的人、因災變而失業者、外裔人士外,也有律師、有財務公司副總經理,那一千元對原本較富裕的人來說,的確是非常重要的應急金;幾天後不但有人把一千元歸還,甚至還另外再捐款。這不正是上人所說的『教富』嗎!」

為人醫志工催生

二00二年二月一日,濟捨接任洛杉磯慈濟義診中心執行長。

義診中心於一九九三年成立,至今十年。濟捨表示,以義診中心四千五百平方英尺有限的空間,每年大約服務一萬多人次的病患,差不多已經飽和了;如何讓現有的義診中心更上一層樓、為求診者做更多的服務,是一項挑戰。

於是兩年多前,添購了牙科醫療巡迴車,就像義診中心的延伸,能夠到達比較遠的地方義診,如加州中部的佛瑞斯諾 (Fresno)、北加州的萬佛城,甚至南達聖地牙哥 (San Diego) ,到墨西哥邊界的提娃那 (Tijuana)跟墨西加利(Mexicali)服務。

如今,醫療巡迴車所做的義診,也到了飽和狀態。濟捨於是進一步深思:怎樣才可以做得更深入?他想,或許可以在一些定點設立像衛星式的醫療站,來做比較長遠的服務。

除了慈濟美國總會的會務、義診中心的推動外,全美各地人醫會也是濟捨要用心、用力之處。

濟捨認為要推動人醫會,必須要建立人醫會的組織、成立人力資源資料庫。他開始馬不停蹄地到各分會,如德州、北加州、芝加哥、紐約、新澤西等地,辦

茶會說明人醫會的意義、人醫會做的工作,以及目前人醫會的運作狀況,皆得到不錯的回響。

「德州分會的修碧師姊、北加州的美娟師姊、芝加哥的慈恩師姊……他們都願意承擔各分會人醫會總幹事的職務。」濟捨滿懷歡喜和感恩地說:「每一個分會成立了人醫會後,都積極在招募有愛心的醫師和醫療志工。」

有人看到濟捨努力為人醫會的醫護志工催生、增產,不禁打趣地說他似乎改行當起「婦產科」醫師了!

濟捨為美國慈濟醫療志業的用心溢於言表,本業醫師的他,談起對醫療志業的展望,可說是「滿腹經綸」。為了苦難病患,他那為天下眾生的慈悲大愛,如清泉汩汩湧現。

上人說:「有機會能捨、願意捨,就是有褔報的人。」慈喜、濟捨這對有褔報的慈濟道侶,正如上人所賜給他們的法號一樣--慈悲為懷常歡喜,濟世救苦煩惱捨。





▲飲水思源

婉君和她的「開喜婆婆」

◎葉文鶯

「阿彌陀佛來接您的時候,您想坐白蓮花或紅蓮花去呢?」
「粉紅色卡水!」
這是心蓮病房一對婆媳的對話。
其實「死亡」這件事也曾讓婆婆驚慌失措,
然而,在婉君用心且全心陪伴下,有了改觀……

每當被人問起名字,這位眼睛大又亮的年輕女孩喜歡捉狹地強調,她可是「『婉君表妹』的婉君喔!」話雖如此,經常穿著牛仔褲,頭髮挑染後夾著晶亮髮夾,笑時連眼睛也會笑的李婉君,並不活在瓊瑤式的風花雪月裏。

三十一歲的婉君,生活裏有很多現實問題必須面對與承擔。婆婆癌症末期,先生在台北工作,她將兩個分別才兩歲、五歲的女兒交託娘家父母,隻身南下專心照顧在大林慈濟醫院心蓮病房住院的婆婆。

隨侍在側,婉君不但是婆婆心目中的孝順媳婦、開心果,更常客串病房志工隨時助人,有病人臨終前甚至還叫著她的名字,說:「我會保佑妳」。

開喜婆婆洗貴妃浴

乍暖還寒的三月天,乘著午間日光暖和,婆婆答應去洗個毫不費力,而且從頭到腳底的泡泡浴。護士推來自動洗澡機床架,三、四位志工協助換床。

「老大姊也來幫妳洗澡,好嘸?」正拉著病人床單的志工陳貴枝說。

陳貴枝長病人六歲,曾以自己遇人不淑的經歷與內心轉折,與這個尚未解脫婚姻之怨的「老小妹」分享,希望她也打開心門,原諒辜負她的另一半。斷斷續續進出醫院一年來,兩位老太太已結成莫逆,並以姊妹相稱。

包括媳婦、護士和志工五、六人,洗臉、洗頭加上全身搓洗按摩,像在服侍貴妃沐浴;為了避免病人著涼,還開了兩盞烤燈。

婚前從事美髮工作的婉君幫婆婆搓洗頭臉,洗好後用布巾將頭髮包起來,看著身體猶泡在溫水中的婆婆,婉君笑了出來,說:「媽媽變成開喜婆婆了!」婆婆一聽,嘴角似有浮力向上揚起。

婉君很有本事逗婆婆發笑,更絕的是在她自己也放聲大笑後,卻又故作正經提醒婆婆,「我們是淑女呢!笑的時候最好『文文仔』笑,眼尾的皺紋兩三條就好,妳看妳笑起來起碼五六條!」經媳婦這一說,婆婆又顧不得究竟會出現幾條魚尾紋了!

「乎恁多謝啦!」婆婆被送回病床時,溫柔地向老大姊等志工致謝。

「洗得爽快嘸?」婉君問。

「嗯。」

「是啊,洗一洗比較爽快,要不然咱一年才洗一次,對嘸?」婉君裝作無意,卻忍不住暗笑。

「一年洗一遍?欲驚人!嘸啦!」明知媳婦又在開玩笑,可是有外人在場,婆婆真的擔心別人誤會,趕忙澄清。笑看婆婆自我辯白,婉君更開心的是老人家這天精神好、頭腦清楚。

粉紅色蓮花卡水

「媽,雖然身體愈來愈不聽話,但是腦筋要愈來愈清楚喔!」

「媽,暗號咧?」

「阿彌陀佛!」婆婆正玩弄護士用橡皮手套吹成的汽球,以開展她纖瘦的指頭,使彼此不受壓迫,同時認真聽著媳婦講話,答得不假思索。

「媽,這就是阿彌陀佛。我們常念阿彌陀佛,祈求祂那天到來時能來接引,好嗎?」婉君自婆婆床頭取下一張小小的佛像,湊到她跟前。

「好啊!人老了自然走到那裏。」老人家笑瞇瞇,對往生去處一點也不擔心。

「阿彌陀佛來接您的時候,您想坐白蓮花或紅蓮花去呢?」

「粉紅色卡水!」婆婆答得毫不遲疑。想像著航向另一世界的工具,竟也足以讓她高興半天。

婉君說,婆婆喜歡粉紅色。她的小女兒長得活潑可愛,婆婆替她取了綽號叫「椪粉」,也就是粉紅色的意思。

其實「死亡」這件事也曾教婆婆驚慌失措。約在半年前,婆婆住院時聽見隔壁病床的對話。

「到這裏住院,就是癌症末期已經沒辦法醫治的病人……」無意間得到的「宣判」,老人家傷心淚流不止。

於是,除了服侍婆婆生活起居,婉君也設法幫助老人家面對生死。

「我本來也不懂,都是想到什麼問題就向志工請教。」婉君說,婆婆能接受佛法,因此她以「輪迴」的觀念告訴婆婆,不要戀棧日漸衰敗的身體,每個人都有個往生歸處;而如果婆婆的心願是往生西方,念佛一定可以幫助她到達阿彌陀佛的淨土。

自從婆婆建立了往生的目標和信心,活著的每一天便不再存有恐懼。婉君也常以婆婆的經驗,與其他病人分享。

一位阿嬤也將西方淨土視作最後歸宿,不過她對婉君說,她老了又不識字,不知能否順利到達極樂世界,「婉君,妳能不能帶我去?等我們到了那裏,妳再坐車回來。」

「好啊!如果您先到了那裏,也要記得幫我登記喔!等我在世間的責任完了,我也要去。」就這樣,阿嬤也安了心,臨終前還念著婉君的名字,說要保佑她呢!

「千斤萬擔,子女可以幫忙負擔,但是身苦病痛,要自己承受。」不久前,病房住進一位老太太,當女兒告知她病情,老太太也是放聲大哭。那晚,竟是婉君的婆婆隔著布簾婉勸。

公婆情感接著劑

臨終病人若能獲致心靈的平靜,才有可能走得了無牽掛。婉君嫁入婆家便知悉公婆之間的嫌隙。

「公公過去不顧妻小,而且對他們施予暴力,婆婆一個人帶五個孩子又要做粗工。當孩子生病,公公不但沒拿錢給孩子看病,還說那是女人家的事。雖然我也覺得公公不對,但身為媳婦不能對公公不敬。」

婉君以平常心對待公公,在婆婆病情轉壞之後,更鼓起勇氣充當兩老情感裂痕的接著劑。有一天,婆婆病危被遷至廳堂,她看得出公公躊躇著趨前探視,那時,她去拉起公公的手走近婆婆身邊。

「媽也跟了您一輩子,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祝福她吧!」

「媽,爸現在已經懺悔了,請您原諒他好不好?」婉君接著

對婆婆說。

記得那天,公公連吃飯都在掉淚。

「我先生小時候體弱多病,今天能夠長大成人,我最應該感恩婆婆,因為有她,我才擁有一個好先生。現在我回來照顧婆婆,等於是幫我先生孝順媽媽,也使他沒有後顧之憂。」

「娘家爸媽也都支持我回南部照顧婆婆,這段時間都是他們幫我帶小孩。」說到這裏,婉君或許是思念孩子與感恩父母的情緒交疊,竟有些哽咽了!

偶爾乘著婆婆有其他家人照顧,婉君得以稍微走開,她一定不計勞累奔回台北,陪陪父母、先生和小孩,順便把家裏打理乾淨。

「雖然我也曾經想過再度投入事業,不過目前對我來說,讓每一位家人都適得其所,才是最重要的。」



婉君不但深愛家人,在病房也不吝惜為人服務。記得第一次在心蓮病房遇見婉君,正值她要幫一位女病人洗頭。

在病房照顧婆婆,才一聽說隔壁有病人想洗頭,婉君就閒不住了!「婆婆這邊沒事,我跟她說我想過來幫隔壁一位太太洗頭,她還催我快點來呢!」

護士將洗頭機器推進病房,婉君戴起手套接手。只見她熟練地操控機器,並調整那位太太的病床高度,病人舒舒服服地躺著洗頭,乾淨清爽而且不打濕。

「很高興自己也能像慈濟人一樣在病房當志工。」婉君說,她做美髮工作近十年,幫人家洗頭是她的專業,雖然很多年不做了,不過技術沒有退步很多。

心蓮病房「婉君表妹」的懂事,特別教人記得她今年才三十一歲!

編按:婉君的婆婆已於三月二十九日在家中安詳往生。



▲菩提種子

舞動中國技藝之美

◎劉雅嫺

【青少年志工菁英獎】

羅淑娟,14歲
.就讀花蓮慈濟大學附屬高中國中部二年級,
.慈少社社長,
.義務在慈濟小學指導學弟妹扯鈴。

校長的邀約

打從十歲開始接觸扯鈴,淑娟便以她傑出的表現,深獲青睞。不斷努力練習、加上些許天賦,而被當時小學扯鈴隊的周教練網羅培訓,不久她即從休閒的興趣,轉而成為扯鈴隊的一員。

淑娟說:「剛開始練習時,還頗『痛苦』的,尤其是被掉下來的扯鈴打到時,還真的很痛哩!不過,還好我是從興趣培養起對扯鈴的熱愛,所以忍一會兒,也就沒事了。」

家住彰化的淑娟,曾代表學校參加縣市民俗體育錦標賽,獲得女生個人組第三名,更曾代表彰化縣參加二000年全國全民運動會比賽。

由於父母是慈濟人,到了該上中學的年紀,淑娟在父母的支持下,離家到花蓮就讀。

「當初唯一覺得可惜的是,沒有辦法繼續接受扯鈴教練的指導。不過,我答應教練,不論身在何方,永遠不會減少對扯鈴的熱愛,更不會放棄練習;我希望有一天,能有機會將扯鈴這項中國傳統技藝傳承下去!」

在這個允諾與心願之下,淑娟總會利用課餘時間自行練習,沒想到無意間又遇上了一位伯樂。

「那時的慈濟中學和小學是連在一起的,某個假日,我正在廣場練習扯鈴,正巧被慈濟小學的楊月鳳校長及幾位師長碰見。

楊校長先是讚美了我一番,接著和善地問我:『可不可以來小學教弟弟妹妹扯鈴?』

聽了楊校長的邀約,我是既興奮又惶恐,在連聲應好之後,卻又擔心地問東問西。楊校長似乎看穿了我的不安,直說:『在不影響妳課業的情況下,以輕鬆的心情來指導弟弟、妹妹就行了。』

雖然心中還是十分忐忑,但一想到可以藉由這個機會,實現教練對我的期望、我對自己的承諾,也考驗自己如何去當一個小教練,更可以將中國傳統的民俗技藝傳承……這種種難得的『誘

因』,讓我暫時拋卻了不安的情緒,答應了楊校長的邀約。也從此展開了這非常不一樣的經驗、更多采多姿的學生生活。」

當上小教練

第一次當小教練的淑娟,心裏除了緊張還是緊張。

「我不知道楊校長何時去召集學生的,第一次上課,就有不少人了,原本已經有點慌亂的心情又加深了幾分。

在沒有經驗又緊張的情況下,要去指導和我年紀差不了幾歲的弟弟妹妹,實在是很不容易。我知道扯鈴的技巧,但『指導』的訣竅,卻是全無主意。

還好有以前教我扯鈴的周教練隨時讓我請教,一、兩次之後,我也慢慢地適應了『當教練』。雖然指導學弟妹的進度很慢,但總算是有個樣子了。」

這「有個樣子」淑娟說的輕描淡寫,但背後下的苦心,卻才正是她能收服那群孩子的主因。

「在教他們前,我一定會自己一遍遍地分解所有動作、想辦法以他們能懂的方式來告訴他們;有時連晚上睡覺,我的腦子也無法得閒,總是持續地進行扯鈴的各種動作。

值得高興的是,我的苦心沒有白費,他們都學會了。在扯鈴隊成立兩個月後的發表會上,看到他們傑出的表現、現場觀眾不斷的掌聲,真為他們感到驕傲,而我這個小教練也總算是不負所託。」

小朋友的問題總是千奇百怪,這點淑娟在指導他們的過程中,倒是領教了不少。

「這些弟弟妹妹們永遠有問不完的怪問題!而且有幾個還老愛跟著我,問東問西之外,還會說笑話給我聽,大家的感情就像兄弟姊妹一樣。

不過也別小看他們的『鬼點子』喔,有些是很有創意的呢!我也會把他們的點子偷偷地學起來、再加入指導課程中,大家一起來進步。」

「最有成就感的,是看到他們學會了吧!」淑娟說:「現在,有時候我只要示範過一、兩次,他們就會迫不及待地開始練習;一學會了,就馬上跑來告訴我:『姊姊,這個動作我會了耶!妳看喔!』然後,就會馬上扯給我看。

看到他們認真的神情,高興之餘當然更是感動,也加深了對自己的信心。」

連宏都拉斯總統都稱讚

淑娟精湛的扯鈴技巧,不僅受到師長的賞識、小朋友的愛戴,連來訪的宏都拉斯總統一行人都讚不絕口。

談到那次的表演經驗,淑娟的導師黃小芳忍不住開口分享他們的「幕後小故事」。

老師說:「那時中學要舉辦班際籃球賽,淑娟和同學們心想到小學練習的話,就可盡情演練『祕密絕招』。所以當宏國總統來參觀小學時,淑娟是臨時被『捉來』表演的。」

淑娟說:「我那時第一個反應是:不會吧!我沒帶扯鈴、又穿著便服,怎麼表演啊?心急得

連忙求救。沒想到師長們只說了句:沒關係!扯鈴等會兒自然有人會拿給妳!」

老師笑說:「淑娟緊張的不得了,跑到我身旁、直拉著我說:『老師,怎麼辦?我好緊張!是真的很緊張的那種緊張!』

她還沒緊張完,總統一行人已經來了,只好開始表演。扯鈴一到她手中,那還有絲毫緊張的樣子!看她舞得多美啊!那專注的神情,也讓我開始懷疑眼前這個自信滿滿的小教練,跟剛剛直嚷著不安的小女孩是同一人嗎?

我仍在思考時,如雷的掌聲貫耳,表演結束的她又連忙偎了過來說:『老師,我還是很緊張耶!』」

淑娟不好意思地說:「那時我是真的從頭緊張到尾嘛!不過也挺高興的,因為大家都告訴我:『淑娟,很棒喔!而且妳可能是全球第一位在外國元首面前教他扯鈴的呢!』」

精彩的演出,往往讓人印象深刻、也贏得了許多掌聲,但是淑娟對於台前掌聲並不特別欣喜,因為她最喜歡的還是能夠將扯鈴技巧傳承下去的這分使命。

尤其在互動中,雖然大家看到的是小朋友從淑娟那兒學到了「選手級」的扯鈴技巧,可淑娟卻認為自己的成長比他們還要多。

她說:「從懵懵懂懂到明白如何去扮演一個扯鈴教練,這之中的成長空間是始料未及的。在一次次的分析、講解每一個動作時,不僅是自己在扯鈴技巧上的進步,更磨出了無比的耐心。

除了教導扯鈴之外,我也參加學校的醫院志工服務,並擔任學校國中部慈少社社長。和願意奉獻的同學一起到醫院當小志工陪伴病患,和花蓮師範學院的大哥大姊們合作,到兒童病房說故事或做戲劇表演、到兒童復健中心服務,或是從事社區掃街、義賣或淨灘等活動。

在種種的服務與付出之中,我領悟到做任何事,只要有信心、有意願、有毅力,並且加上包容與耐心,那麼天下就沒有不能完成的事。

今後我會加油再加油,在志工這條路上期許自己更精進,也會繼續舞動中國傳統之美、傳遞中國精湛之技藝。」





▲菩提種子

鏡頭下的使命

◎劉雅嫺

【青少年志工菁英獎】

鄭璟鴻,18歲
.就讀高雄中華藝術學校二年級,
.大愛電視台映象志工,
.用鏡頭傳遞真善美。

不服輸,決定拍出好東西

在巴西出生、巴拉圭成長,兩年前才回到台灣的璟鴻,特殊的成長背景塑造出他獨立、又帶點不服輸的個性。

這種不認輸的性格,曾讓他跟同伴爭吵不斷、甚至拳頭相向;可轉換到當攝影志工的角色時,卻又恰如其分地發揮了他充滿韌性的一面。

璟鴻表示:「『獨立』是在國外生存的條件之一,不僅要訓練自己『打不倒』、更要學習『倒了再站起來』的不倒翁精神。」

「在不熟悉的環境中,因為無法預測將會遭遇到的困境,所以人會變得自我保護、變得強悍。而當時的我或許不懂得收斂自我保護的限度、再加上年紀小,別人言語一激,往往就起了爭執。沒想到我這種不服輸的個性,卻也間接成了我在攝影這條路上的推手。」

從小便對拍拍照照深感興趣的璟鴻,總是手拿著V8到處走走拍拍,巴拉圭僑界經常舉辦的一些活動、晚會,就成了他「練習」的目標。

「從台灣退休的幾位記者叔叔伯伯經常應邀幫各種晚會拍攝紀錄,他們大概常看到我拿著V8東拍西拍,有時遇上了便會跟我聊上幾句。

幾次下來,還見我總是以一副『玩』的心態在拍,就有人忍不住以激將法說:『你若是真有本事,就好好拍出個像樣的東西出來!』

結果我的『不服輸』因子在聽到這句話後全數清醒,當下我心裏就想:『好!我一定拍出個像樣的東西來!』就這樣漸漸認真起來,認真到了欲罷不能的地步、到我想長久透過鏡頭來記錄我所看到的一切事物。」

從鏡頭,看到深刻人生

開始「認真」後的璟鴻,便勤奮地游走在巴拉圭僑界經常聚集、舉辦活動的華人團體間,忙著拍攝、學習。

璟鴻說:「那段時間我成長了很多,尤其是見識的增廣以及待人處世的圓熟。每個團體涉及的領域都不同,雖說我只是負責拍攝,可是無形中就會接觸到不同層面的事物而漸漸成長。當中又以佛光會和慈濟給我的影響最大。」

「媽媽是非常虔誠的佛教徒,跟著她到佛教團體接觸、走動久了,原本剛烈易怒的脾氣,不知不覺地也收斂了許多;加上自己年紀漸長、思想比較成熟了,也明白意氣用事或是拳腳相

向並不能解決問題。」

他接著說:「進入慈濟體會到的,又是更深一種層次的人生觀。參與了國際賑災、走訪那些貧困的地方,看到了原本我的世界裏所接觸不到的貧窮、病痛,那種無法言喻的震撼,讓我懂得惜福與感恩。

我也看到了大愛無國界的真諦,待援的手、溫暖的手;滿足的笑容、助人的快樂,那種傳遞在人與人之間的真實情感、互助互愛。情感流露的瞬間,人心也跟著寬廣起來,我明白了自己的渺小、付出的微弱。那個意氣用事的自已,也彷若在頃刻之間長大了。」

「印象最深的是一次探訪印地安原住民部落的經驗,當地貧乏的醫療資源、欠缺的生活物資,讓我發願在自己有能力時,一定得把握當下、服務人群。」

性格的轉變、思想的成長,是投入攝影前的璟鴻所不敢想像的。他笑說:「現在每每跟朋友提起我的『往事』--那動不動就跟人打架、甚至曾面臨被學校開除的危機,大家都直呼不可思議呢!可見我真的『有進步』喔!」

不只是興趣,更是責任

璟鴻在去年四月跟著父母回到台灣,進入了中華藝術學校就讀。當然他選擇了在他最愛的攝影相關科系--「影劇科」繼續學習。

「對攝影我已經超越了興趣、成了一股責任。尤其在巴拉圭參與救助活動後,透過鏡頭的紀錄,我帶回居民待援的實況,從別人眼中流露出的感動與不捨,在在都讓我明白『這是我的責任』。」

從巴拉圭到台灣,攝影志工之路走來,也有四年的時間。璟鴻說,他也曾經有過幾次放棄的念頭,可每當遭遇困境時,總有一些人、一些事來激勵他,督促他不能放棄。

「想來挺奇怪的,每次當我遭遇到一些瓶頸、難題時,總是適時有一些感動讓我堅持下去。如長輩們一句支持的鼓勵、拍攝到的一個感人畫面,都是使我再站起來的動力。」

「回到台灣後,我在攝影的路上,走得更踏實了,因為我找到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學校裏師長的指導、同學間的相互激勵,都讓我受益良多。我也加入慈濟大愛電視台南部新聞中心的映象志工行列,在志工前輩、攝影界大哥們的教導下,學習到更多專業知識以及做人處事道理。現在攝影對我來說,已成了一條『不歸路』了!」

對於未來,璟鴻有著更上一層樓的企盼。「我希望能夠進入大學就讀,因為所接觸的人、看到的事物,都將是不同的,我一定會有嶄新的收穫。當然,我更希望能夠繼續用鏡頭紀錄世間的種種,並從中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晶瑩童心

仁慈的長壽王

◎證嚴上人

【上人說故事】

長壽王犧牲了王位,換得百姓的平安
犧牲了生命,救助走投無路的人
臨終前,還叮嚀太子心存仁德……
然而,面對殺父仇人,太子真能拋棄仇恨嗎?

從前有一位國王,他不僅對內施行仁政,對外也主張和平。這個國家的人民就像一家人般相親相愛,而愛民如子的國王就像他們的長輩,人人尊稱他為「長壽王」。

長壽王的名聲愈傳愈遠,卻讓鄰國的國王動了貪念,想要發動戰爭,併吞這個祥和的國家。

消息傳到長壽王的王宮裏,大臣們建言:「我們要趕緊備戰,不能讓他國侵略。」

「戰爭很殘酷,無論誰贏誰輸,都將造成人民的損傷;一旦兩國相互殺伐,仇恨幾時休啊!」長壽王向大臣說明:「人生短暫,有緣相聚,要以仁心互愛互諒,何必為了幾十年的性命,或是如浮雲的國土而爭鬥呢?如果有人想要這個國家,不必動用武力,我願意讓出王位,換得百姓的平安。」

長壽王不顧大臣的反對,帶著太子長生悄悄地離開到深山隱居。

新國王不費吹灰之力便取得這個國家,但是他卻擔心害怕:「有朝一日,長壽王會不會回來報復,搶回失土?」於是,下令以重金獎賞,捉拿長壽王。

某日,長壽王在樹下見到一名疲累的旅人。他問旅人:「你全身消瘦,看來很疲倦,你是從那裏來的?」

「我來自很遙遠的國家,身上背負了龐大債務,家裏還有妻小無法過活。我聽說長壽王很仁慈,因此想來請他幫助我……」

長壽王說:「我就是長壽王,我很同情你的遭遇,可惜我已經沒有力量幫助你了……」

對方哭著說:「我的債務無法償還,回去只有死路一條,就連妻小也會活活餓死,我該怎麼辦呢?……」

長壽王安慰他:「你不用悲傷。聽說現在的國王貼出告示,凡是找到我的

人,就能得到千萬兩的賞金。你既然有困難,我就將身軀送給你,快將我綑綁起來去領賞吧!」

「我不能這樣做,您是一位仁者……」

長壽王說:「人生不過數十載,就算我能在這個山林中平靜過日子,終也有老死之時。我曾發願,只要眾生有苦難,就要盡力去幫他。今天乘著我的身體還有價值,就讓我幫助你還清債務吧!」

旅人遵照長壽王的意思,用樹藤將他綑綁起來,帶入皇宮領賞。一路上長壽王所到之處,百姓們看見這位從前仁慈的國王,無不跪地叩頭、哀叫痛哭。

長生太子發現父親被人捉走,一路追趕過來,卻為時已晚,只見父親已被押上刑場,正在交代遺言。長壽王說:「以仁德愛人是做人的本分,這分仁愛之心絕不能受外在逆境影響而動搖……」

長生太子知道,父親這番話是對自己的叮嚀,但他的內心卻非常痛苦:「父親被人殺了,要我如何平復心情?如何才能忘記殺父之仇?……」

為了復仇,他隱姓埋名回到城裏,在一個平民家幫忙種菜。因為他很用心,種出來的菜

非常好吃,一位大臣吃過他的菜讚不絕口,便要他辦一桌酒席,邀請國王來嘗嘗。

國王對於滿桌色香味俱全的料理非常滿意,認為他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便將他留在身邊。一段時間之後,長生太子逐漸取得國王的信任,成為國王的侍衛。

一天,國王帶著他上山打獵,兩人在山中迷路,與大隊人馬分開了。經過了好幾天還是找不道出路,國王又餓又累,沒有力氣再繼續走下去,便將手中的寶劍交給他,趴在他的腿上睡著了。

這是個幫父親報仇的好機會,但是長生太子卻陷入了猶豫:「父王生前不斷以仁、以慈、以愛教導我,現在這個國王雖然貪婪無道,但是看他躺在我的腿上安睡,模樣和我的父親是那麼相像,他也是人家的父親啊……」

國王連續三次驚醒過來,說是夢見長壽王和長生太子要殺他……

「他雖然暴戾,卻連睡覺都不安穩,可見心中多麼惶恐啊!……」想到這裏,長生太子放棄了為父親報仇的念頭,對國王說:「你安心睡吧!我會在這裏保護你,你不用擔心害怕。」

國王睡著不久又驚醒了:「我夢見長生太子說要原諒我……」他滿身大汗,緩緩地坐起

來說:「這幾年來,我侵占這個國家,又殺死了長壽王,我沒有一天安心過;我好像身墜地獄,不論何時都感到驚慌、痛苦,我實在是大錯特錯……」

長生太子聽到他有懺悔之心,便當場表明自己的身分:「你不用怕,你所懼怕的長生太子就是我。剛才你在我的腿上睡著的時候,我對你還存有恨意,我的心還在起伏,覺得這正是報復的最好時刻;不過,我還是放棄了,因為父親臨終前曾交代我要以仁愛待人,現在的我已經原諒你了……」

國王嚇出一身冷汗,他不斷地懺悔:「感恩你能原諒我,但是現在我們兩人都迷失在森林裏,如果再不能脫困,我們就都死定了!」

長生太子笑了笑說:「我們並沒有迷路,是我故意帶你脫離人群;現在,我可以再帶你出去。」

國王回宮後,召集所有大臣宣布,為了感恩長生太子能以寬恕取代仇恨,他要將這個國家歸還。

大臣們看到太子不但長得一表人才,又和長壽王一樣擁有一顆寬大的心,人人都非常歡喜,也都樂意擁戴新國王。



一念心,可為惡,亦可為善。長生太子雖然很仰慕父親,也時時謹記父親的教誨,但是,面對殺父之仇,心中的恨意難以消除,因此想盡辦法要報復;幸好,最後他終能以父親的仁慈和愛來寬恕對方。

一般人的心總是沉沉浮浮,無法調伏得平靜;煩惱一來,心中的仁愛寬恕不見了,行為方向就偏差。把心照顧好,將污染煩惱一層一層淨化、一分一分去除,便能回歸清淨的本性,行為方向也就正確了。





▲晶瑩童心

寶島四季

◎白文郁 台北縣三芝國小二年七班‧指導老師:胡仁瀚

【小小作家】

台灣是個寶島,春夏秋冬四季分明。

春天陽光初照,和風吹來、百花盛開,山上開滿粉紅、橘色、黃色、白色、紫色……五彩繽紛的花朵,蝴蝶飛舞,好熱鬧。

夏天氣候炎熱,烈日當空,好在台灣有很多海邊可以遊玩。游泳、潛水、在沙灘上堆城堡……徜徉在碧海藍天之中,還可以探索美麗的海底世界,真快樂。

秋天是個豐收的季節,稻田裏黃澄澄的一片,果園裏滿滿的水果,香蕉、楊桃、橘子……農夫的辛苦終於有了代價。

冬天雖然很冷,有時合歡山還會下雪,但是寒冷的天氣更能顯出人情的溫暖。例如:聖誕節、農曆新年、元宵吃湯圓……

春夏秋冬每個季節都各有特色,生活在台灣真是幸福。





▲晶瑩童心

家在陽明山下

◎張熒珊 台北縣三芝國小二年七班‧指導老師:胡仁瀚

【小小作家】

我家住在陽明山下,陽明山的風景很美麗,山頂上有一個火山口,叫作「小油坑」,它會冒煙,還有臭臭的硫磺味。

來到陽明山,除了可以賞花,還可以「泡湯」。「湯」可不是我們平常喝的玉米湯、金針湯。所謂的「泡湯」,指的就是「洗溫泉」的意思,有馬槽溫泉、前山公園溫泉或是各個農莊等,提供大家不同的選擇。

陽明山還有好看的風景、好玩的地方、好吃的野菜,優點多得說不完,我很高興能住在陽明山下,這座山是大自然珍貴的寶藏,我們要好好愛護她






▲晶瑩童心

台灣古早味

◎楊莉羚 台北縣三芝國小二年七班‧指導老師:胡仁瀚

【小小作家】

現代生活有很多電器產品,它能帶給我們生活的便利,卻也會消耗地球大量的能源;因此,現代的東西不一定都是好的。

古時候有很多有趣的東西,例如:跳繩、陀螺、扯鈴、戳戳樂、布袋戲、彈珠等,都是以木頭、竹子、繩子、玻璃等自然的材料做成的,還有很多好吃的東西也都是天然製品,如:爆米香、蛋捲、麵茶、冬瓜茶等,都不含人工色素及防腐劑。

總而言之,爺爺奶奶的生活雖然很辛苦,但是都很健康,我們應該多學學那些樸實樂觀的生活方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葉方良 Rex-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