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慈濟月刊第 508 期 (4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龍與龜 相遇在海中


◎撰文‧子魚 插畫‧林倩如








海很遼闊,天也遼闊,小龍在遼闊的海裏游啊游。

小龍很小,大概一個箱子大小,牠順著洋流,自由自在往北游。

偶爾,在夜裏看看滿天星星;偶爾,在黃昏看看夕陽晚霞,日子過得很舒服。


小龍只有一個希望——到遙遠的北方旅行。


海很藍,天也很藍,小海龜在蔚藍的海裏游啊游。

小海龜很小,人類拳頭般大小,牠迎著海風,自由自在往南游。

偶爾,追追小魚;偶爾,吃吃小蝦,日子過得很快樂。

小海龜只有一個希望——

平安快樂的長大。



一個悶熱的下午,小龍和幾隻小魚無聊的玩耍著,突然發現一隻烏賊,小龍頑皮地追上去;從沒見過龍的烏賊嚇壞了,噴得龍滿身黑墨。看烏賊一下子潛入水裏逃走了,小龍很掃興。



一個悶熱的下午,賊鷗在空中發現小海龜,牠俯身衝刺,像一枝箭射過來,衝破水面,濺起水花。但失手了,沒有抓到小海龜。

小龍很悠閒,整個海面也顯得很悠閒,牠輕鬆的往北游;小海龜很害怕,整個海面也顯得很害怕,牠拚命的往南游。牠們相遇。小海龜大聲驚呼:「救命!賊鷗要吃我!」



賊鷗飛得高高,準備轉身俯衝,想到小海龜的美味,口水快要流出來,牠相信這次不會再失手。

小龍發現危險,趕緊遮住小海龜:「快!快游到我身體下面,那裏賊鷗抓不到!」

賊鷗看見小龍,心想:「哎呀!不妙,是龍,不能惹,還是放棄吧!」便生氣飛走了。



「安全了,小海龜,可以出來了!」

海天又是一片蔚藍。小海龜伸出頭:「謝謝小龍救命!」

「我要去北方,順著洋流走,想去北極看看冰山。」小龍說。

「我要到南方,我喜歡溫暖,只想平安快樂長大。」小海龜說。

小龍與小海龜告別了,各自展開長途旅行,往自己想去的地方前進。



一百年過去了——

小龍見過冰山、遇見海豹、看過藍鯨。歷經冒險,終於又搭上強勁的洋流,想要回南方,享受溫暖的熱帶氣候。牠在大海裏游啊游!

小海龜生活在熱帶海域,平安快樂長大,已經是一隻老海龜了。牠想要回到北方出生地,也在大海裏游啊游……



海是蔚藍的,天空是遼闊的,小龍和海龜在大海裏相遇。

「我記得你。」老海龜先認出小龍:「一百年前,要不是你救我,我早被賊鷗吃掉了!」

小龍在老海龜四周游幾圈,仔細看、慢慢想:「我記得!你就是那隻小海龜。唉呀!你怎麼長這麼大!」

「我們上次見面,是一百年前的事了。」老海龜慢慢說:「一百年來,我不但長大,還變老了。」

老海龜緩慢伸長脖子,仔細打量小龍:「為什麼你沒變?不但沒老,甚至沒長大!」

「從我一出生,就這麼大了!我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小龍回答:「我只知道,我們這支龍族,每一條龍都不會老、長不大,還不會死呢!」

「唉呀!好羨慕,可以長生不老……」老海龜縮回脖子說:「你到底是什麼龍啊?」

小龍聳聳肩回答:「我是保麗龍!」

葉方良 Rex-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靜思小語】以清清淡淡的心過日子,就有平平安安的福度困境。


感恩前行

上檔中的大愛劇場「千江有水千江月」,演出台南志工黃勝璧的故事。師兄成長於貧窮農家,父母鎮日勞碌於農事,家中眾多兄弟姊妹自幼即幫忙農事、家務,甚至無法正常就學。

於高雄靜思堂舉辦的南區合心訪視幹事會議,上人表示這是當時台灣農村子弟普遍的生活型態,家庭貧困、三餐難以溫飽者大有人在;相對四十年前的台灣社會,現代人生活普遍小康,但民眾對經濟不景氣感到憂心。

「台灣也曾經歷過貧困,要感恩走過數十年平安順遂的日子。其實現在經濟並非壞到人人生活不下去,只是許多人心靈難以承受財物一夕成空的打擊。故此時首重安定社會人心,只要心能安、重拾勤儉美德,即能安穩過生活。」

上人表示,心靈健康,就沒有過不去的苦。「以清清淡淡的心過日子,就有平平安安的福走過困境。社會上每一個人的心平平安安,低迷的景氣很快就能復甦;請大家安心!」

自然懂理

各地的「草根菩薩」——環保志工們,秉持「做就對了」的信念,日日以單純心念投入資源回收、分類工作。二十八日在屏東靜思堂對合心組隊開示,上人以草根菩薩的堅定心志勉眾,莫在繁多事務中忙忙碌碌,使心念浮動,慧命卻沒有成長。

「人心如果浮躁不定,就像同搭一艘船的乘客驚慌奔跑,十分危險。期待大家安定心念,以正知、正見行正道。」

慈濟人是「學佛者」非「佛學者」;「佛學者」鑽研經典文句,「學佛者」則是身體力行佛法。上人叮嚀:「要將法理體會入心,提升智慧,莫稍遇困厄即惶恐迷茫,以致偏離正道。」

上人表示智慧高低非關學歷,就如許多年長的環保志工不識字,卻能夠體會道理,以行善、行孝為本分。「這就是『自然懂理』。道理通、事即通;人圓、事圓,理就圓。」

安心為本

屏東慈濟人曾在三個月內,全面拜訪每一位慈濟人了解其現況。與屏東組隊及功能幹部溫馨座談,上人肯定此一做法,期待每一區的法親能作彼此的護法,相互鼓勵提起使命。

「既然決心跟隨師父,受證之後要道心堅定、承擔使命。身處末法濁世,好不容易讓道心萌芽,不要遇困境就退轉,使慧命夭折。」上人殷勉要持續用心投入,慧命方能成長。

「只想指揮別人,卻不願意受人指揮,易生貢高我慢之心;用『一指神功』指揮他人,這一隻指頭可能會指錯方向,導致錯得最離譜的是自己。」

上人強調要真正投入人群,方能見苦知福;深入人間經藏,才能體悟人生真理。

葉方良 Rex-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靜思小語】身外無魔,心魔作祟;法水入心,魔境遠離。

貧與富,存一心

高雄縣長來訪,談及景氣不佳,社會上出現許多心理偏差者影響治安。上人表示,要加強心理教育。

「貧與富其實在於心態。景氣不佳,使社會痛苦指數增加;但一些人的痛苦並非生活陷入貧苦,只是存款數字減少,擔心未來不夠用而煩惱不已。」

上人指出,受金融危機衝擊最大的是歐美家庭,他們習慣貸款購屋、購車,注重生活享受;一旦失業繳不出貸款,不動產亦遭查封,生活立即陷入困境;反觀台灣,民眾普遍有儲蓄習慣,影響相對較輕。

縣長表示,縣府計畫提供農地,讓失業返鄉的子弟耕種維生。上人說,有土地就可以訓練農耕,除了學習有機耕種,也建議結合環保教育,才能讓大地生生不息。

「比起經濟危機,我更憂心全球天災頻仍,使糧食供應失衡,許多國家人民陷入飢餓中。」上人提及去年五月緬甸風災後,慈濟發放稻種、肥料助災區迅速復耕;在南非,慈濟人正帶動祖魯族婦女耕種自給,進而幫助比自己更窮的人。

上人建議縣府在輔導青年投入農耕的同時,也鼓勵他們自立後助人,仿效國外「食物銀行」概念,提供收成幫助三餐難以為繼的人。

心清朗,路正確

「不怕責任重,只怕沒有人一起扛。師父一無所有,每一位弟子就是我最寶貴的資產;若人人慧命成長、身體健康,能幫忙扛擔重任,師父就是最富有的人!」

與高雄幹部座談,上人籲請大家照顧好自我身心,且關懷他人。「不只要關懷『身』,幫忙生活匱乏者;最重要的是『心』的照顧,心靈發生問題,會導致生理病變。」

晨起見高雄天空一片灰濛、能見度不佳。上人以此為喻勉眾:「心靈要維持清朗,莫因堆積垃圾、沼氣上升而致濛濛霧霧,看不清、辨不明正確方向。」

感嘆現代社會人心不能務實,遂衍生種種問題。上人請大家提高警覺,面對心態、行為偏差者,要結合各方力量共同關懷。

法入心,不迷茫

高雄區四合一幹部精進聯誼,上人再言金融危機讓許多人心生惶恐、不安,其實只要人人把心安定下來,克己、克勤、克儉、克難,必能安度困境。

從前年開始,上人即倡導「克己復禮」;去年且提出「清平致富」理念,皆是教導大眾降低欲望、儉樸生活。而今面對景氣低迷,更要奉行清淡平實的生活態度。

「即使真正陷入困境,也能透過人與人之間互助、關懷而度過。最可怕的是心靈起風暴,導致社會動盪不安,則難以平撫。」

上人強調景氣不佳是一時的,心一定要照顧好。「即使失業,也不應失志——要自我尊重、自我立志;運用此一空檔,用心投入志業、用心聽法,把握分分秒秒做中學、學中覺,知福、惜福、再造福。」

感恩全球慈濟人在各個角落為苦難人付出,上人勉示在忙碌付出的同時,也要自我精進。

「聽法要用心,由耳根聽入意根、存於心識。心能入道,人生才不致迷茫,不知何去何從。」

迷茫人生,稍遇不順遂之事即求「改運」、「消災」等。上人教示,此生劇本乃自己過去生所寫,業緣果報半點不由人。

「身外無魔,實是心魔作祟。若心不能安,潛藏於心靈深處的心魔就會趁隙擾亂,使人『走火入魔』,導致精神疾病。」上人期許人人能「悟、入」佛之知見,才不會陷於迷茫而團團轉。

葉方良 Rex-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靜思小語】面對逆境,相信因果;智慧善解,不生怨懟。

用法解心結

農曆年前,台南志工陳碧蓮去醫院照顧公公途中車禍,自己也住院療養;當時先生蘇國昌重感冒發高燒,無法到醫院照顧父親和太太,慈濟法親遂動員前往照料。

有鄰居說,可憐啊!夫妻倆都投入慈濟,竟然過年前家人連續住院,運途很不好……蘇師兄卻感恩幸好有行善使「重業輕受」;而且太太平常做兩份工作,住院方有時間誦《三十七道品》、《無量義經》。「人在逆境中,腳步要走得更快!」是夫妻倆共同心聲。

與台南慈濟人座談,上人感恩慈濟人發揮法親之愛,更感動於蘇師兄的善解。「慈濟法親是『福從做中得歡喜』,發自內心的愛甘願付出、投入照顧;而蘇師兄是『慧從善解得自在』,用智慧解釋這一連串事件,心無罣礙,自然不會心生怨懟。」

目前大愛台「靜思晨語」播出《水懺》「十一遍使」部分,正述說驅使眾生造業的緣由;上人請大家把握機會每日聞法,知道自心煩惱的起因,方可開解心結,篤定前進的方向。

「苦、集、滅、道四諦是世間真理。『苦』必有因,是『集』合許多原因而受苦難;這些原因離不開人——人與人之間對立、排斥、攻擊等,累積許多不好的緣,生生世世不只不解仇怨、尚且不斷結冤,自然受苦無盡。」

因此佛陀接續講說「滅」諦,教導眾生滅除無明癡念,智慧明朗、不再結怨連仇,才能徹底解脫苦難。

「僅是拜佛祈求消業障,卻不肯修正習氣,就像兩造起衝突請來第三者調解,彼此間卻不肯認錯退讓,冤仇仍然無法可解。」

上人引述《水懺》所說「九結」、「十纏」,指出人人都有明淨的如來自性,只是被煩惱無明所纏。「舉凡貪、瞋、癡、慢、疑,與愛、憎、怨、恨等等,皆是纏縛佛性的繩索。」

凡夫被許多煩惱纏綁,因此迷茫不安,遇事即慌亂無主;上人提醒大家要「戒慎虔誠」。「無論遇到什麼困境,要讓心穩定下來;心安自在、運用法理,心念才不致起伏迷亂,使邪魔惡法趁虛而入。」

智慧領路人

與台南合心、和氣組隊座談,上人慈示更落實「四合一」,且要加強對內關懷。

「即使有天時、地利,仍須『人和』。大家腳步合齊、朝同一方向邁進,就像牽手建起一座橋,讓人人安然度過。若無法與人合心、和氣,就難以真正落實『為佛教,為眾生』。」

推動「四合一」成效,以菲律賓最佳;上人讚歎當地慈濟人真正凝聚起合心、和氣、互愛、協力,這是資深者以身作則帶動所成就。

「帶動者並非叫人做事,而是要帶頭一起去做。若總是彼此計較,說話自然無法使人信服。」

投入慈濟沒有退休之時,上人敦示「多做多得」,若自認資深就自我停頓,不僅一無所得,道心亦將中斷。

「帶人者要以智慧陪伴、成就別人的道心,自己更要去做;有做有得,方能成長慧命。」

葉方良 Rex-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靜思小語】付出真誠的心、懇切的愛,就能凝聚團體人和之氣。

長情大愛

一路往南行,從台北慈院、台中慈院來到大林慈院,在各院的醫療報告中皆看見人間難堪病苦,亦可見醫護團隊為搶救生命投注心力,與彼此尊重、感恩的醫病情。

「生、老、病、死每一階段,皆需醫、護;志為人醫、護理人員,就要用心守護人群。」與大林慈院醫護同仁座談,上人殷勉有志一同,樹立大愛醫療人文。

「只要人人凝聚最誠懇的心和愛,就能讓人一進慈院,心靈即感受『人氣』——人之和氣。」

聽取各科醫師分享如何扭轉病情的案例,上人欣言,這其中包含豐富的情與愛,且是超脫的長情與大愛。

「能轉危為安,從『最苦命』轉變為『最好命』,除了病患本身生命力強韌,實歸良醫之功。生命脆弱,如風中之燭;要在風中守護燭火不熄,需要藝高膽大,以充分細膩的愛心療護,才能延續生命之火。」

上人期待每一位同仁,都能以慈濟人文精神在崗位上用心付出。「即使是後勤的供應室,若稍有閃失,也可能危及病人生命;醫院每個角落的每一位,缺一不可。」

面對日益龐大的診療需求,上人勗勉,慈濟人不說「辛苦」而言「幸福」。「能付出實為有福。歡喜甘願,就能輕安自在!」

有心不難

與雲嘉幹部座談,上人提及早年在台北講《藥師經》期間,開始提倡器官捐贈;當時一般人難以接受此觀念,且有往生後八至二十四小時不可移動遺體之說,批評紛起。如今,器官捐贈遺愛人間,已挽救許多生命;大體捐贈也在國內打開風氣,提升醫療教育品質;骨髓捐贈更使全球許多血液疾病患者重獲生機。

「佛法非迷信,是智慧、超脫的道理。學佛,要學得真正開闊心胸,不執著、無罣礙。」

當年花蓮慈院啟業後,各地委員為帶會眾回花蓮親見這所善款成就的醫院,事前召集會眾、統計人數、購退票等手續,十分「磨」人耐性。

「但是為接引人間菩薩,大家都自我克服困難,一路堅持,努力摸索出路。」上人言,早年與弟子們是以緣相繫,大家總是想盡辦法減輕師父的負擔,有心就「有法度」。

上人期勉大家行路的方向要正確,且要「傳功夫、搏感情」,像早年委員一樣,再如何也要設法照顧別人的心、帶領人走上菩薩道,共同成就長情大愛。

葉方良 Rex-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靜思小語】消除煩惱障礙,得到歡喜自在。

相信自己

將離開台中分會,上人於感恩時刻表示,受金融危機影響,有些人遭遇困境致心靈迷茫。「心不安,自己不相信自己,一味外求,就容易行往旁門左道,引邪入身。」

上人指出,人心不安如同暗室無光,佛法是無上正法、是透徹的真理,就如一盞明燈,能導引回歸正知正見。

「無上甚深微妙法從佛宅中來,旨在開啟眾生菩提心。《無量義經‧十功德品》云『菩提大道直故』——菩薩道是筆直的康莊大道,亦是人生的正確方向;只是讀經不能拯救眾生,當身體力行菩提大道上,救拔眾生脫離苦難。」

堅持自力更生、不作經懺的修行方式,上人坦言一路行來雖有寂寞之感,卻是為了拯救眾生身心之苦而勞勞碌碌;亦期勉慈濟人承擔使命,作「不請之師」,時時救拔人間苦難、致力安定人心。

懺悔罪障

《法華經》中描述「常不輕菩薩」,對其所見的每一個人恭敬作禮,不輕慢任何一人。

於彰化靜思堂對眾開示,上人表示「常不輕菩薩」是發自內心恭敬、尊重每一個人,因為人人皆有與佛同等的清淨本性。「慈濟人亦然。對任何人皆要感恩、尊重、愛,時時廣結好緣;且要用心深入法,成長慧命。」

明亮無塵的大圓鏡,能清楚照映各種境界;當境界過去,鏡面亦不留痕跡。上人言,人人心中都有一面大圓鏡,就是清淨智慧。「要殷勤擦拭心鏡,不使沾染塵埃;心清淨,智慧即能顯現。」

引述佛陀開悟之際的話語:「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上人指出,大地眾生皆有佛性,然凡夫「一念無明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使覺性蒙塵;起心動念不離貪、瞋、癡,因而衍生許多煩惱,層層覆蓋心中的大圓明鏡。

上人提醒,無論遇到何等逆境,都是過去生所寫劇本;清楚因緣果報,就能坦然接受。

「每天早晚課念誦的回向文:『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普願業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亦即修行要從懺悔、發願開始,最終才能『世世常行菩薩道』。」

上人表示,「三障」為煩惱障、業障與報障。煩惱障即貪、瞋、癡等無明障礙,業障指五逆十惡之業,報障則是惡趣三途——地獄、餓鬼、畜生之苦報。

「眾生皆是帶著三障而來,以致無明煩惱不斷障礙;加上過去生所結惡緣,自然容易遭逢橫逆、不順意之事。」上人表示,無論是貪、瞋、癡念,還是無明煩惱的執著,統統都要消除,如此才能真正脫離苦海,「普願業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

「難得人身、行於菩薩道上,就要立志為人群付出。福與慧,是從人群中磨練造就而來的;消除心中的煩惱障礙,才能得到歡喜自在。」

葉方良 Rex-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靜思小語】無論力量大小,用心盡力投入,匯聚點滴之愛,終能成就功德海。

視病猶親,以病為師

台中慈院醫療報告中,同仁展現視病如親之愛及對醫療工作的使命感;上人讚歎大家以真誠之愛守護生命,人人皆為值得流芳文史的人品典範。

在社會功利潮流中,不少原本以搶救生命為職志的醫護人員,漸漸忘失「救生」的初發心,為「生活」而投入醫療。上人感恩慈院同仁志同道合、恆持發心,以團隊之愛救治、照護病人。「人人懷抱救人的使命感,善盡專業與良能付出,則無事不成。」

結實纍纍的大樹,從一粒種子而來;上人請同仁要感恩創造這個美好環境的慈濟人。「從民國六十八年慈濟籌建醫院以來,無數志工不輕己能,擁有多少力量就盡心力投入;匯聚起人人點滴力量,成就一片功德海。」

上人期勉醫師要具備神聖、超然的品格,不只在醫學院課堂上用心教育,也要在醫院中培養人品典範。

「在慈濟,也有品格超越且尊貴的『大體老師』以身教育——許多慈濟志工生時身心投入愛人、救人的志業;生命最後捐出大體,成就醫學教育。這分破除迷執、對生命灑脫的態度,值得學習。」

上人表示,每一位「無語良師」,皆是無私的大愛奉獻,超越「三界」。

「大體老師超越欲念牽絆、超越對物質執著,心無罣礙、自在安詳的以身體教育醫護人才,培養其超越的醫療人文,實為社會作育英才。」

上人期勉同仁更進一步提升生命價值觀,以誠懇大愛為病人付出、尊重病人,建立醫療人文。「視病如親,也以病為師。如此謙卑的人生,將發揮無限奈米良能!」

心甘情願,承擔使命

「人人心靈的欲念造成『欲界』;一切有形物質構成『色界』;無形無色卻能造作一切的意識,構成『無色界』。凡夫欲望無止境,使三界如火宅,眾苦煎迫。」

上人以龐大的「太空垃圾」為例,說明人的意識若受欲念污染,會使有形的物質世界污濁不堪、日漸敗壞;唯有淨化人心,讓人人懂得疼惜大乾坤,才能緩和四大不調的災害,保障人人生命與健康。

即使「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上人言,既已堅定志向行入人群,仍努力使慈濟四大志業、八大法印步步踏實,引導人人合心、和氣、互愛、協力。上人以此與醫護同仁共勉。

「在搶救生命時,縱使面對種種壓力,仍要心心念念為天下眾生;甘願承受每一分秒的壓力,共為守護健康、守護生命、守護愛而努力!」

葉方良 Rex-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靜思小語】作自我生命導航師,不任由「命運」,要積極「運命」。

腳踏實地,清平生活

華人自古即有勤儉儲蓄之美德,如《後漢書‧肅宗孝章帝紀》提到:「古者急耕稼之業,至耒耜之勤,節用儲蓄,以備凶災,是以歲雖不登而人無飢色。」亦有一句閩南語俗話——「好天要積雨來糧」;顯示古人未雨綢繆的智慧,指出平日勤奮工作、節省耗用、積蓄財物,可應不時之需。

與中彰區四合一幹部座談,上人指出,相對許多國家受金融危機之害難以衡量,台灣影響較輕,實莫過度驚慌。

「面對經濟衰退而害怕自身難以為繼的心態,正如《地藏經》中描述地獄眾生在鐵床上受罪,『一人亦滿、多人亦滿』,即因每個人都只覺得自己最痛苦。」

經濟的漲跌起落有周期性,上人表示在此時刻,應冷靜反思過去的生活是否虛華不實、是否恣意享受而不顧後果?「應把握此時機自我教育,回歸腳踏實地、克勤克儉的清平生活;人與人間要相互扶持,整合力量關懷、幫助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共度這波景氣低迷。」

景氣衰退導致企業裁員,許多家庭頓失經濟來源,也影響孩子註冊就學;慈濟在全台推動「安心就學」計畫,幫助經濟陷入困境家庭的孩童安心就學。

「助學」本是慈善志業項目之一,上人叮嚀志工落實社區、加強通報系統,關心是否有孩子輟學。「寧可誤救,也不錯失救任何一個個案;這是慈濟慈善志業一貫的精神。」

除盡塵埃,寶藏現前

眾生皆有佛性。但是人自出生後,隨著年齡增長,後天的物質誘惑愈來愈多,就愈來愈難保持清淨單純的心性。

上人引古德詩偈「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表示,人人皆有與佛同等的清淨本性,差別只在「覺」與「迷」。

「凡夫的心宅門戶緊閉,黑暗無光,易受引誘、污染,使灰塵無孔不入;智慧心光未明,無明煩惱不斷產生,層層塵埃覆蓋清淨本性。」

上人譬喻,就像考古學家從地面下挖掘出千年古蹟一般,凡夫累生累世的煩惱無明如灰塵,年年積累、覆蓋,能夠淹沒整座城鎮。

「清淨本性沒有消失,只是不斷被煩惱灰塵污染、埋沒。只要向內心深掘,挖開層層沙土,就能見到寶藏。故應時時提高警覺,守護心念,不受外境迷誘。」

佛典記載一則故事——藥師要求徒弟出外採藥,徒弟空手而回,表示天地萬物無不是藥;藥師再要求徒弟採回「不是藥」者,徒弟仍然空手而回,表示舉目所見皆非藥。

「世間萬物,知其物性、懂得運用,則萬物皆藥;若不識藥理、不懂得運用,則萬物皆不是藥。」上人以此開示,只要用心,生活中無處不是法;何須心外再求法、頭上再安頭?若執迷不悟,差毫釐即失千里,將斷失菩提根。

「佛陀時代,提婆達多唆使五百比丘脫離佛的僧團自立門戶,破和合僧,處處與佛對立。佛陀將入滅時,憂心正法不能久住,曾言『獅子蟲自食獅子肉』,指出佛法的衰頹會從內部開始。」

上人言,佛陀在世時就有提婆達多障礙佛法,遑論當今末法時代;慈濟人既然有緣同師、同道、同志願,要守志不動,依教奉行。

早年上人曾問弟子:師父說法,大家是用一隻耳朵聽,還是兩隻耳朵聽?師姊們稍作思考回答:「用兩隻耳朵聽。」上人言:「難怪是一耳聽,從另一耳漏掉。」她們趕緊改稱:「是用一隻耳朵聽……」上人回應:「只用一隻耳朵聽,所以一知半解。」

「師父長年以來,不厭其煩的為大家一再述說法理;若弟子邊聽邊漏,或是一知半解,實辜負師教。」

上人說,以前要靠近師父身邊才能聽到師父說話,否則就要靠錄音帶聽講;現在只要每天早起打開電視或電腦,「靜思晨語」就在家中流轉。

「若能用心接受,生活中處處是法。聞法入心且溫故知新,就能修除習氣,由『迷』轉『悟』。」

行人間路,悟真實法

「在有限的生命,人人隨著過去生所寫的劇本演出。若能及時覺悟『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時時結好緣;逆境現前,也能心寬念純地面對,將惡緣轉為善緣,則每一秒鐘都在消業。」

與台中、彰化地區慈濟人談話,上人強調,「法若入心,業障自消;心念若正,沒有過不去的難關。」生在人間,應積極「運命」,而非任憑「命運」;要作自我生命導航師。

慈濟四大志業、八大法印,都是為人群而設立,旨在拯救苦難、淨化人心。上人指出,慈善呵護眾生、醫療搶救生命、教育成長慧命、人文淨化人心。

「慈濟人做中學、學中覺,傳承靜思法脈,行在菩提大直道;這條慈濟菩薩道平坦寬敞而安全,直指成佛之道。」上人教示,委員、慈誠不是受證得道,要持續付出才能有所得;若中途退道心,難以造福與增慧。

「要照顧好自己的心、把握實踐正法的機會。做得到、能實際體會到的法,才是真實法,也才能真正利益眾生。」

葉方良 Rex-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靜思小語】做得到,才是法;做不到,無法度。

調伏心欲,淨化意識

清早於關渡志業園區會客室,再延續昨天的「三界火宅」話題。座中有師兄表示,自從聽聞上人教導,一改過去不斷投資、擴充產業的作風,也因此減少投資風險與得失煩惱。

上人表示肯定,但也叮嚀要有正確心態。「將來景氣轉佳時,看到其他人獲利,要心無罣礙,給予祝福。」

調伏心欲,不隨金融數字起落,是一門不易修學的功夫;上人祝福師兄們朝此方向努力。「意識有煩惱,如同受大火燃燒般痛苦,別人看不見,自己也控制不了,造成精神壓力,甚而引發憂鬱、躁鬱等疾病;不可不慎。」

上人表示,修得心清淨、意識沒有污染,「無色界」清澄明朗,即得至高無上之法。

「做得到,才是法。若只是聽經、誦經,佛教名相懂得多,也能對人說法論理,自己卻做不到,也是『無法度』。心中有佛、行中有法,才『有法度』。」

上人強調生活中隨時有法,把握當下、時時付出,分分所得皆是無量法財。

慈濟道場,安心所在

離開台北,經新竹向南行,抵達台中東大園區;建築委員及建築師團隊報告工程規畫事宜。

為了淨化人心、祥和社會,慈濟建設醫院、學校、人文中心、環保站、靜思堂等度眾道場;儘管盡力做到水土保持、維護自然原貌,但終究還是開發。上人表示,內心亦為傷害大地而深切自責;然而看到這些人間道場發揮搶救生命、守護慧命、守護愛的良能,亦感欣慰。

現在社會環境令人憂心,道德理法不斷滅失;上人表示慈濟在此一時代要負起使命,安定人心、疼惜大地亦疼惜眾生。

「現代人口密集、交通便利,然而人心距離卻愈益遙遠。須主動積極,使佛法走入人間,讓人人互愛互助。人間菩薩招生,即是要引導人人從善門入佛門,淨化、安定心靈。」

除了落實社區道場、以正法導引社會大眾,上人亦期待將佛法精神從台灣放射到全球。

「圓圈、緣圈,牽繫因緣方能深入度化。不必等待他人來求助,慈濟人要做『不請之師』、『不請菩薩』,為天下苦難人拔苦予樂!」

葉方良 Rex-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靜思小語】心寬念純,時時做好人、行好事、走好路,自能平安有福。

誦經解理,非關消災

晨間在關渡志業園區,上人與幾位志工談話,提及俗云「七分精神三分病」。

「有的人身體狀況尚佳,檢查出病後,很快就倒下了。這往往是因為心念不斷在恐怖的想法中翻攪,實是『心理病』大過『生理病』。」

上人表示,有病就要看醫師,莫以為只靠誦經,就可以化解病痛,不要固執也不要迷執,放心將病交給醫師。

「生老病死的自然法則,對於任何人都是平等的,沒有人逃得過,要坦然面對現實。假如執迷不悟,身體有疾病、心靈又有無明之病,再高明的醫師都無法醫治『煩惱無明』。」

明白因緣果報,就能安然自在面對一切。上人叮嚀:「身病尚可治,心病難根除。須以正信安定自心,若心恐慌而誤入迷途,將使身心皆病。」

有些人生病,雖被醫師判定病情不樂觀,卻日日付出,做得渾然忘我;甚至後來檢查發現腫瘤消失了。上人認為:「心門打開,不執著、不惶恐,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使人產生免疫力,所以愈做愈健康。」

究竟有沒有消災解厄之法?上人直言求不可得;人人隨業而來,自身之業尚無可轉,遑論為人「消災」。即使行善積福而上生天界,享受快樂的生活,也是「消福」而無法「消業」。

上人強調,唯有反求諸己——就如個人吃飯個人飽,習氣自修、福緣自造。

「人與人之間,有時只是起一個念頭、說錯一句話,就會惹來災難。所以,平常要修好自己的心,培養包容、寬廣的大愛,自然不會與人結惡緣。逆境現前時,心能安穩面對,無形中就能消業。」

上人籲眾,莫畏苦而祈求避禍,應知因緣果報,坦然接受過去生所寫的劇本;隨緣消舊業,莫再造新殃。

「大家如果相信師父,就應該心志堅定跟著師父走。常常聽你們唱『敬請上人莫憂慮』,其實,看到弟子沒有跟上腳步,差之毫釐、失之千里,我真的很憂慮……」上人憂慮弟子雖入人群付出,受法卻無入心。

「人生沒有所有權,只有使用權,這就是慈濟人的生命價值觀。凡事看得開、放得下,自然心安不迷。」

藉事練心,自造福緣

人生苦短,即使富甲天下、權傾一方,實如夢幻泡影,終究無法帶走。與關渡、石牌、淡水、天母、劍潭等地區功能幹事座談,上人教示:「一般人所追求的快樂,大多構築於紙醉金迷的享受上,容易樂極成悲,更容易因此患得患失。」

一顆石頭與寶石本質相同,但是價格天差地別;但若糧食匱乏、飢餓難堪之時,一條番薯實比寶石來得珍貴。上人舉此表示,價格數字皆為人定,而人間類似此顛倒之事,不勝枚舉。

「佛陀為眾生開啟心門、指引一條康莊大道,若眾生仍然迷茫——忙忙碌碌、汲汲營營,心門不開,遇逆境時就會惶恐,妄求消災解厄。」

入法要從「行道」開始。上人指出,投入慈濟不為求福報、得財富;然若藉事練心,開啟智慧,身體力行師父教導——安定心靈、清平生活,確實能辟除災禍。

「即使與我們無緣無故的人,也要使之平安幸福;見到苦難眾生,如同身受其苦痛,為之救拔,這就是佛心、菩薩心。心中有佛、行中有法,在行道的過程中見苦知福、自我警惕,即能悟、入佛之知見。」

上人開示,善惡皆是人為,一念善造天堂、一念惡造地獄,要時時多用心,照顧好身口意。「若身、口、意向善清淨,平心靜氣的面對逆境、逆緣,自然在分秒間消災、消業。」

守持戒律,日日消業

與樹林、三峽、土城、新莊、泰林區功能幹事座談。上人言及早期資深的委員,即使沒有受過教育而不識字,她們一心一志跟隨師父,直到年老仍精進不退;反觀現在人學歷高,卻難調伏,即便發心立志,也不一定能恆持。

人類自恃聰明,發展各種高科技,卻仍無法逃躲無常災難、難脫因緣果報。上人表示:「現在的人知識高,卻忽略道德、不辨善惡。人人雖有與佛同等的智慧覺性,然一念偏差,就會錯用知識毀害人群。」

慈濟人志為人間菩薩,以共同的理念,行走這條筆直、寬敞、單純的道路。上人殷勉既已發心,就要守於志向、擔負使命,無論面對法親或人群,都要循循善誘,相互扶持。

「人與人之間相處,常有摩擦、衝突,並非『八字不合』,而是『脾氣不改』。若能心寬包容,自然能體諒、原諒人。待人處事時時運用知足、感恩、善解、包容『四神湯』,自然能解惡緣、結善緣。」

上人以「心寬不傷人,念純不傷己」敦勉大眾:「若心不寬,開口動舌、舉手投足容易尖刻傷人,甚至還聯合他人群起攻之,此行為實不足取。若念不純,則會將別人無心的話語當作是對己的批判,自我傷害。」

若人人勤於修身,修除煩惱習氣,培養心寬念純,就不會讓無明繩索纏繞如來真性。「人人單純一念心,做好人、行好事、走好路,自然一切平安。心寬念純、守持十戒,則日日都在化解惡緣結善緣!」

葉方良 Rex-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靜思小語】欲念無涯,污染宇宙;無私付出,天下祥和。

貪欲無涯,三界火宅

「佛陀是『三界導師』。所謂三界,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清晨多位志工及人文志業同仁來向上人請安,師徒間溫馨談法。

「欲界,是人人的欲心所成——娑婆世界的眾生充滿貪婪之欲,種種苦難實起於人心;貪如水、瞋如火、無明癡念如風,將惹來大三災、四大不調。」上人表示,會迷茫而祈求消災、求福報,也是欲念驅使。

「色界,即有形有色之物質世界。人的貪欲從何而來?就是對物質興起欲望,追求無度。至於無色界,指的是意識、心識;人所造一切業,都從思想產生,無論興念付出助人,或對於物質的占有欲念,都在心思中造作,善惡的因子存在第八識,生生世世跟隨。」

上人進一步表示,世間一切惡都不離「欲」,這念欲也不離「色」;而隨著虛榮心識作祟,人不斷追求更高價格的物質、追求更好的享受,即造禍端。

「買東西要比名牌,買房屋要比奢華……心靈有欲求,求不得即累積煩惱;故云『三界如火宅』。」

人的欲念無涯,若不斷盲目追逐,將使整個宇宙受污染。上人勉眾將「欲念縮小到零點、大愛擴大遍虛空」;人人提升智慧、控制欲念,就能減緩天下災難。

搶救生命,守護慧命

上午來到台北慈院,聽聞醫護同仁分享後上人欣言,每一科室皆展現堅強的專業素質,更呈現出醫療人文,實令師父有信心而且安心。

台北慈院加護病房滿床,每一位病人又需要格外用心照料,醫護人員的辛苦可想而知,上人感恩大家以愛付出。

「生命脆弱而寶貴,因此,搶救生命、守護健康的醫療工作實是辛苦。用自我生命走入病人的生命中搶救生命,就是醫療的使命與承擔。」

上人感恩同仁以「守護生命、守護愛」的醫療使命投入,不愧「大醫王」、「白衣大士」稱號。「大家在醫療崗位上救生命,志工菩薩則是救慧命。能夠同時搶救慧命與生命,即是福慧雙修。」

葉方良 Rex-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靜思小語】面對逆境,不畏懼、不逃避,就不會被惡緣引誘,陷入險境。

了生死,知因緣

台南張祺雄師兄,上週晨間從房間走到客廳,突然倒下,送醫已回天乏術。因全家皆是慈濟人,早已決定大體捐贈,遂送返慈濟大學。

「『生死灑脫、輕安自在』說來容易,一般人要做到卻很難。但他們夫妻倆都學佛,知道生死乃人生自然法則,行入慈濟以來自我磨練,不只聽到、想到也真正做到。雖然送走至親至愛之人,卻能了無牽掛,唯言感恩。」

晨間與人文志業同仁談話,上人表示,佛法就在生活中,生活不離法、法不離生活,才是真實的人間佛教。

「親子、夫妻之間皆為因緣聚合。再如何情難斷、意難忘,往生者已緣盡捨此投彼,不要用情感纏住他;要將這分情緣轉為歡喜緣,讓他安心歡喜的面對新階段人生。」

日常生活中,與所接觸的人衍生種種情感牽纏、無明煩惱,不脫「八苦」。上人言,生、老、病、死四苦,為人生自然法則;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四苦,則是由自己心靈產生。

若認定為善、付出,就能保得平順安樂,上人表示,此乃不明因緣果報之理。

「在投入慈濟事中,要體會因緣果報。面對逆境,莫被色、受、想、行、識五蘊的熾盛煩惱所糾纏。遠離顛倒妄想,才能達到《心經》所言之『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的自在境界。」

法入心,有法度

北區一位高齡師姊,雖不識字,卻能年年接引出新發意慈濟人;她自言是將師父所說法「吞入腹肚底」,如此即能「有法度」。

與北區合心組隊座談,上人以此勉眾聞法入心、用法度眾。「這位老菩薩走過人生種種坎坷,雖不識字,卻很有智慧;接受法之後,知道因緣果報之理,無論面對何等境界,心皆能靜定。」

上人感嘆凡夫心就像封閉許久的暗室,即使身邊有善法也充耳不聞,任由煩惱覆心。「若將心門關起,心底只有『我』而沒有別人,難以領受善法。打開心門,以開闊心胸投入人間、關心天下事,自能領會世間無處不在的法理。」

凡夫都是帶業而來,無論善惡業緣,總是無緣不遇。上人勉眾了解因緣果報,即能安然面對一切善惡境界,在這條正確無誤的大道上,努力精進。

「遭遇逆境,不畏懼、不逃避,以自在心面對,隨緣消舊業,就不會被惡緣引誘,再造新殃。身外無法可求,愈迷、心愈狂,將稻草當作麻繩而緊握,實在很危險!」上人再次叮嚀心要「靜寂清澄」、付出無所求,境界現前時才不會迷茫。

知懺悔,正心念

在修行路上險入歧途的師姊再次來見,上人肯定她能勇於現身說法,勉其將心放寬自在。

「分享者自心要放得下,莫罣礙『我』是否會被人輕視。若聽人懺悔過去種種,卻心生輕慢,亦非真行道者。」

人生無常,步步有陷阱,己身何時產生病理變化都不可知,身外之事更難逆料。上人勉示:「要安住己心,心正念正,對準正確的方向前進。把在親緣小愛間牽纏的心靈,開闊到能夠包容一切虛空的大愛,就能自在無煩惱。」

佛弟子犯錯或心有迷惑,佛陀為之說法,並制立規戒以免其他人重蹈覆轍;上人提醒大眾,應感恩迷途知返者勇於現身說法,讓人人吸取教訓,自我警惕。

「慈濟人務必心中有佛、行中有法。可以運用的法才是真實法;只要心清淨、無私、無所求,就不至於心外求法。」

《法華經‧方便品第二》:「舍利弗!云何名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故,出現於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於世。舍利弗!是為諸佛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

與北區和氣組隊座談,上人教示,佛陀是為了「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而來人間。「佛陀開啟眾生心門,指出康莊大直道;然而眾生是否因此『悟、入』,願意步上大道?關鍵在於自己。就像師父每天說法,不開心門接受,則永遠不知法。」

大愛台每日播出「法譬如水」節目,乃上人以淺白說法詮釋《水懺》經文;上人叮嚀大家應用功早起聞法。

「開、示由佛陀,悟、入靠自己。師父盡力為大家開示,能否了解取決於每個人自己。要多用心啊!」

葉方良 Rex-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靜思小語】時時結好緣,處處化惡緣,則分秒消業中。

念精純,傳法脈

「真理無法以肉眼得見,亦剖析不出,需要人去實踐。」與宗教處同仁談話,上人表示,理想、理論在還沒有做出來之前,都是空談。

「師父給我『為佛教、為眾生』六字,我信而不疑,終身奉行。要開啟心門,體悟佛法;莫停留在『我知道』,而是要行入人群,在做的當中,去蕪存菁,淬鍊出精髓。」上人深勉同仁用心投入,深入慈濟精神理念。

慈濟人文就是「大愛」,上人強調每一項志業都須用心,堅持精神主軸,才不會走樣。「如醫療為的是救人,一定要有付出無所求的精神,即使虧損也要堅持品質;若悖離此精神理念,就可能對人造成損害。」

上人期許所有靜思弟子都能在「靜寂清澄」的心境中,志願堅定,守之不動。

消化苦,真工夫

「不論遇到任何境界,都要用『無不都是好因緣』的感恩心態,去接受磨練。」上人說,在慈濟道場,沒有時間感到挫折,只有不斷勇猛往前的毅力。

「吃到苦,把它消化掉,就是真功夫。」凡夫之間,難免有是是非非,上人勉勵同仁用智慧面對人我是非。「對『是非』見怪不怪,其怪自消——不去計較,就能化解是非。」

從志工身分轉變為職工後,不乏有人認為當志工比較快樂。上人指出,當志工時,心裏若有不舒服,就以「今天沒空」為由而不做。「但在志業體,再艱難的工作都要承擔,這才是修行的道場,也是自我的練腳石!」 

心向善,萬物調

一九五七年蘇聯發射全球第一枚衛星,人類邁入「太空時代」;半世紀後的今天,二月十日美國與俄羅斯兩國衛星在西伯利亞上空相撞,碎片四散。而這一撞,也使科學家發現,「太空垃圾」小至太空人的牙刷、大至廢棄的人造衛星,居然超過五十多萬件。

「人心貪婪,故無所不爭——爭地、爭權、爭霸……不僅污染大地也侵犯太空,使得『本來無一物』的虛空,如今『處處惹塵埃』。」十六日早會時間上人嘆言,人類自認「人定勝天」,實是自造危機。

佛陀說「一切唯心造」,可見心念力量之大。上人表示在宇宙虛空中,人類非常渺小,然而人心能造一切惡、也能造一切善。

「心向善,天、地、人調和,萬物皆調順;若心生惡念,則惡事叢生。」上人勉眾造福人間、庇護地球,讓地球的生命更長遠、更健康,才是全人類之福。

無所求,心清淨

志工早會後上人啟程行腳,下午抵達台北,在關渡慈濟志業園區與大同區慈誠委員座談。一位師姊當眾發露懺悔,表示因家中諸事擾心,至某道場拜求化解,幸及時醒覺而退出。

上人隨後教眾,眾生隨業而轉,即使是佛陀成道之後,仍要接受過去生的業報。

「佛陀曾因走路時被樹枝刺傷,紅腫發燒,竟至昏迷。覺者佛陀尚須為宿業受報,何況凡夫!凡夫帶業而來,此生遭遇種種苦,皆是過去生寫好的劇本;當惡緣現前,要甘願面對。」

業障是否能消?上人表示唯有「覺」。

「了解無論是好緣、惡緣,皆是過去生所造之因,因緣成熟自會現前。既來之、則安之;只要用自在歡喜的心去面對,時時與人結好緣,處處化解惡緣,則分秒都在消業中。反之,心有不甘又起妄想雜念,就會業上增業。」

人生「八苦」,除了「生、老、病、死」苦外,還有「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蘊熾盛」苦。上人指出:「若不相信因緣果報,遇種種不如意就祈求消災解厄;一直想要『求』,求不得就會苦。」

上人表示此生無所罣礙,唯擔憂弟子們的慧命是否增長;靜思弟子要懷抱「靜寂清澄」之心,回歸清淨自性,也就是無所求;凡事以智慧判斷,提起正信、不生疑惑。

「我無法以一人之力擁抱蒼生,期待大家用心做師父要做的事、去愛師父想要愛的人。師父的手伸出去,大家也要伸出手,一手牽一手,往正確道路前行。」

葉方良 Rex-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靜思小語】為善,時時讓人感恩;造惡,時時讓人煩惱。

入法要深,結緣要廣

花蓮慈濟醫院供應中心林智惠護理長,二十多年前從台大醫院退休後來到花蓮,以資深的護理背景、豐富的行政經驗,兢兢業業帶領同仁堅守崗位。

供應中心三十多位同仁,每天須準備近一百刀手術器械,向心力與工作默契極佳,是全院「滿意度最高」的單位。林護理長今年已經八十三歲,即使子女聲聲催促,仍不退休。

早會時間上人欣言,她當年承諾師父一定要守護在供應中心,用信心、愛心把年輕人教好、帶好,讓師父免煩惱。

「她真的信守承諾,且二十多年如一日。假如人人都能看重自己的良能、提起使命,不輕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就能創造有價值的人生。」

昨天一天之中,有四位大體老師走完人生旅程,陸續回到花蓮慈濟大學,為成就醫學與教育奉獻軀體。

其中,六十二歲的台南教聯會幹部張祺雄師兄,退休後十多年來夫妻兩人全心投入志業,每次上人行腳至台南,都能見其隨師在側。因血癌病逝的中和地區劉宗助師兄,歡喜、認真做環保,自在面對疾病並發心捐大體。趙鯁師姊亦是慈濟委員,兩個兒子皆是慈誠,大體今晨自彰化送抵花蓮。

雖生不同年,卻同日而去,上人流露出對弟子驟逝之不捨,卻也安心於靜思弟子能把握生命,盡形壽在人群中廣結善緣;到了人生最後,奉獻身體做大利用。

「當知人生不久常,人命在呼吸間,『如露亦如電』,一閃就過去了。短暫人生中,『入法要深,結緣要廣』。」

膚淺的人生,裝不了什麼法,上人期勉大眾要有深廣的人生。「一生要活得有價值。為善者,令人時時感恩;造惡者,時時為他人帶來煩惱。要珍惜得之不易的人身,善用使用權;人生道上,來去皆自在。」

放下執著,心無罣礙

「其實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執著。未檢查出病之前,不察身體有異樣,日子仍過得輕安;發現有病,就多了一個罣礙,那就是執著。」上人勸勉一位日前發現罹患癌症的師兄,生、老、病、死乃生命自然法則,要寬心、自在面對每一天。

「生命長短無人知,但人人都可以把握每一天,讓生命更寬、更深。」師兄年輕時為事業打拚,也有一番成就,人生可謂順遂,賺錢亦不忘助人,投入慈善亦致力做環保;上人肯定這樣的人生確實很廣並有深度。

許多環保志工帶病付出,做到把病忘記了。上人以此相勉:「若太看重身體,照顧得太好,遠離一切,就像室內蘭花,禁不起日曬雨淋。反觀野生松樹,任憑風吹雨打,還是很強壯。」

上人期勉師兄面對現實,看得開、放得下,如此每一天都會活得快樂、健康。

心寬念純,從事見理

澳洲東北部昆士蘭省因連日大雨成澇、維多利亞省則因森林大火釀災,水火並起,令上人憂切。 

透過網路連線,澳洲墨爾本慈濟人十四日同步參與精舍志工早會,詳述百年罕見重災——大火延燒面積達四十五萬多公頃,已有一百八十一人喪生、七千人無家可歸;志工擬於明天前往災區發放睡袋,並評估後續是否進行大型賑災。

「即使離師父那麼遠,能愛我所愛的人、做我想做的事,就是我的手、眼;最重要的是,彼此的心貼在一起。」上人感恩慈濟人合心、協力走入災區,撫慰災民身心。

稍後與人文志業主管談話,上人以墨爾本慈濟人與精舍視訊連線、報告救災現況為例,強調同仁要把握時間,深入法髓。

「雖然相隔千里,兩地有時差;但早會同時聞法無秒差,同步溝通如在眼前;這就是天眼通、天耳通與神足通。」上人表示,在慈濟隨時可以現「神通」悠遊諸國、悠遊在菩薩的境界,要很珍惜,時時打開心門接受法。

慈濟四大志業是化城,抑或是慈濟精神的代表?上人針對此問說明,世間一切事相皆為化城,然精神理念是實質。

「慈濟每一項志業都很重要,但它是永恆的嗎?世間沒有永恆不變的東西。慈濟志業全球運轉,需加快腳步,不斷提升『質』。就如醫療志業是為搶救生命,即使虧損,也不放棄任何一條生命;教育志業是為成就慧命,要不惜一切培養人才。」

上人表示,真理就是真理,沒有矛盾;若有矛盾,是在事相上,因人的想法互異。對事莫流於評論,成了「雞蛋裏挑骨頭」。

「雞蛋裏面沒有骨頭,但孵出的小雞卻有骨頭。能說蛋裏有骨頭嗎?種子發芽、茁壯成小樹,再變成大樹、結出纍纍果實;明明樹是從種子生長出來的,但若解剖種子,並不會發現樹。」

上人勉眾心寬念純,從事見理;莫以批判做學問。「有益人群的事,趕快去做就對了!」

葉方良 Rex-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靜思小語】物資是讓人在生活中必須而利用,並非出於欲念「想要」而擁有。

惜福愛物,克己為人

早會時播映「草根菩提」節目畫面,雲林斗南八十歲環保志工何劉碧雲阿嬤的巧手智慧讓眾人驚歎連連——裁剪破被單做出漂亮靠墊;破掉的長絲襪改製成短絲襪;學生褲改製成提袋、回收電線車成袋邊;用破的雨傘布製成時髦的短雨衣……

現代人過度浪費,物資容易購得也輕易丟棄;還有人為了趕流行而購物,一旦退流行就棄置,實是虛榮心作祟。上人教眾效法碧雲阿嬤愛物的美德。

「世間物資,是要讓我們在生活中必須而利用,並非出於欲念『想要』而擁有。必須的物資,就要珍惜它、愛它;用壞了、用舊了,也要像碧雲阿嬤一樣疼惜物命。在有智慧的人手中,永遠沒有廢物。」

雖然倡導勤儉,然上人強調並非要人慳吝不拔。「勤儉的美德,是能克己為人——克服自己的貪欲,為苦難眾生付出。若只是汲汲營營賺錢,守財不捨,連對自己都很刻薄,這樣的人生也很苦。」

三十多年前花蓮有位校長,退休後在學校當工友,住在學校旁的工寮,有空還拾荒增加收入。當他年邁病重時,校方提報慈濟幫忙,志工協助送醫;除了為他繳納醫藥費,每月也定期探訪、提供生活補助金。

「老人在醫院往生,院方請慈濟人整理老人遺物,結果發現一綑由報紙包著,再用破布、破衣服一層一層綑綁的物品;層層解開後發現是儲金簿及印章,才知道老人生活如此困乏,卻每月匯款給在海外的兒子;到人生最後,銀行裏還有一、二十萬存款。」

相較於此高學問而看不開的人生,上人表示,碧雲阿嬤雖然沒有受過教育,卻有高智慧,年輕時運用萬能的雙手勞作,年長後又能做環保,愛人愛大地,實是人間之寶。

「以物質滿足心靈,虛華不實,像一朵迅速凋謝的花。能夠踏實守分打拚,發揮潛能、用愛付出,人生才有意義、生命才有價值。」

法髓入心,不隨業轉

慈濟委員紀靜暘分享閱讀《證嚴上人思想體系探究叢書》心得,表示上人以《水懺》、《無量義經》及《論語》教導慈濟人,是因為《論語》中有做人的基本道理、《水懺》經文說明因緣果報,《無量義經》則是教導人開闊心胸、化小愛為大愛。

上人肯定其理解無誤,且強調修習佛法必要知因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報;還要跳脫情執,以大愛無私之心付出。

「大家要覺醒:『付出』是應他人的需求、盡自己的使命而做,並非為求消災而做。」上人叮嚀眾人要深入法髓,心念才不至於隨著境界所轉而偏差迷茫。「無求心自安。如果心有所求,稍微遭遇不如意,就會有依賴神、鬼的心態,十分危險。」

靜暘師姊表示,上人如此忙碌,弟子應自淨心意,養成日日跟隨法的習慣,就不會偏離正道;心懷感恩、報恩,就能自愛。

上人接言,師父無法時常牽著弟子的手前進,何況慈濟人的使命是要再去牽引其他迷茫的人;希望法親之間做到「同事度」。

「凡夫帶業來人間,難免遇到挫折。只要甘願面對,不起雜念煩惱,事過境遷業亦消;反之,心有不甘,再結煩惱惡緣,將使業力延續,業障更難消!」

導正偏差,提升品格

與楊月鳳校長、蕭亦鳳老師、曾裕真老師等人談教育,上人強調,學校教育若只灌輸學識,缺乏品格教養,未來社會令人擔心。

「教育本應導正偏差,若父母只是希望孩子將來名利雙收,盡一切力量供應、照料生活而至寵溺地步;而學校教育又無法導正,讓孩子毫無生活自理能力,這已經談不上智慧,甚至談不上知識,實為無知。」

上人表示如此的教育不僅是原地踏步,且是往下沈淪。「若教育自亂陣腳,整個社會的價值觀即敗壞而難以導正。」

慈濟學校以「慈、悲、喜、捨」為校訓,上人堅持要教育出有「人文」的人才,而非跟隨一時潮流的「文化」。

「人文,是『人品典範、文史流芳』,我們要教育孩子能發揮淨化人心、利益人群的良能,品格值得流傳於世。雖然孩子各有不同的理想與人生方向,師長要隨時鼓勵及引導,不使偏差。」

葉方良 Rex-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靜思小語】息滅瞋怒大火、愚癡無明狂風,還要疏導貪欲洪流,心靈才不會釀災。

「貪」是災難之因

「人常言『人定勝天』。現今地球面臨水深火熱的景況:天降豪雨、森林大火釀災……如何能以人力阻止?」

早會時間,上人談及澳洲南部維多利亞省受百年最強熱浪侵襲,野火失控;英國則陷入大雪災,交通癱瘓;中國大陸十五省市乾旱,糧食減產;印尼則遭豪雨侵襲……

「世間四大不調的災禍,實源自人人一念心。人類若不警覺——瞋火不息、欲水氾濫、癡風不止,持續破壞地球,終將與大地同覆滅。」

上人言,人心瞋怒如火;人人心火交聚,就像在大太陽下用放大鏡聚焦,將造成高溫燃燒。

「人心貪婪欲念則如滾滾洪水,會掀起千尺浪、萬重波。如水患、土石流,即是人心貪婪造成——因為欲望無盡,為了滿足所需,不斷砍伐森林、破壞水土保持……一切都是欲念使然。」

續言人心「癡念如風」。上人指出:「現在社會上常說『金融風暴』,就是人心無明癡念所造成,因無知而釀禍。」

就像走到十字路口要停、看、聽,多用心才能保安全;上人籲請大家從天下災難中提起警覺。

「瞋怒是火、欲念是水,加上無明風力助長,造成不可收拾的水火災患。若人人徹底懺悔,以法水洗淨內心貪、瞋、癡,才能使天地四大調和,消弭災難。」

看見裂縫新芽

美國奧克拉荷馬州日前遭受多個龍捲風及暴雨侵襲,造成八人罹難、四十多人受傷。十二日早會上人感嘆天下災難不止,欲使氣候調順,要先淨化人心。

「但願慈濟人不只以『無量大悲救苦眾生』,更要作『眾生真善知識』,耕耘畝畝心地良田、廣布善種子。」

去年五月十二日四川大地震後,慈濟人長期在災區陪伴、膚慰,接引在地人加入志工行列;其中包括許多小志工,他們在服務中學得懂事、貼心,能孝順父母、關心老人家。

十四歲的趙澤峰是家中獨子,個性驕縱,常對家人大呼小叫,甚至因為爸媽不買遊戲機給他而摔砸碗筷。地震後,澤峰到慈濟設在洛水鎮永興公園的服務站當志工,幫忙香積、義診,服務老人家;從此漸漸改變對待家人的態度,回家會幫忙打掃、煮飯,更帶動外公外婆一起來做香積。

十五歲的楊婷,因父母忙於種木耳維生,她常要幫忙家務而感到不耐煩;地震後跟著慈濟人當志工,讓她走出自怨自艾,體悟自己過去實在「錯得離譜」。在慈濟人引導下,現在的她懂得如何與父母溝通,也志願承擔慈濟洛水服務中心清潔工作,常常是最晚離開的志工,但她感覺自己「很幸福」。

「人間福田農夫輪梯接力、以愛耕耘,不只撫平受傷的人心,且在震裂的大地廣布善種子;當菩提心萌芽,就能發揮很大善的力量。」

上人欣言,慈濟人發心作眾生「不請之師」、作眾生「安隱樂處」,故能安定人心;而帶出的這群小志工也不負慈濟人所託,負起關懷、照顧當地孤苦老人之責。

目前慈濟洛水服務中心有十位固定投入的小志工、漢旺服務中心則有五到六位小志工;上人讚歎這些孩子不是一時好玩而來,而是承擔起使命,為善不落人後;而這一顆顆菩提新芽,也將為社會帶來希望。

葉方良 Rex-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靜思小語】能原諒、包容他人過失,但必須明辨是非,才不會變成濫好人。

莫輕小善,勿為小惡

近日澳洲昆士蘭省大雨成災,河川潰堤,釀成嚴重災情;非洲肯亞東部連續兩年乾旱,農作物歉收造成物價上漲,社會人心不安;中國大陸華北入冬以來降水偏少,人畜面臨缺水危機……

「人與大地共生息,地球不健康,就是人類的危機。」上人指出,乾旱無雨,是大乾坤的水大不調;地大不調則會引發地震;風大不調,則形成颶風、颱風。

四大不調的災害已在全球普遍顯現,使無數人受苦難。上人呼籲,人類務必提高警覺,好好珍惜大地。「唯有『人和』——人人心中有愛,受傷受苦的人才能得到安頓。」

加拿大卑詩省芝里華克市元月間遭遇一百二十年來最嚴重水患;當地慈濟人及時前往關懷、送熱食,合心協助受災家庭清理家園。上人欣見人與人之間彼此照顧。

「合眾人之力,即能使受災之地迅速恢復,這就是『人和』。即使天時不調、地大受傷,只要人能和——敬天、愛地、聚福緣,就能使大地恢復生機。」

上人叮嚀,勿輕視小小善,匯聚人人小善就是大愛;小小的惡也可能毀壞人間善種子,甚至帶來災禍。

「心理要順於天理;唯有戒慎虔誠,以敬天愛地之心,在人與人之間匯聚福緣,天地才能調順無災。集天時、地利、人和,就能成就幸福的人間淨土!」

內耕福田,外聚福緣

許多人喜歡到寺院點光明燈,為新的一年求福。新聞報導花蓮新城鄉八位村長,以認養路燈代替「點光明燈」,讓用路人平安。

「不只是自求平安,而是要人人平安,實在很有智慧!」七日早會時上人對此表示肯定,且強調佛陀自心光明,何須凡夫點燈?

「佛前點燈實非照佛像,而是『向佛借燈自照』,照亮內心的自性佛。」上人言,人人內心本具與佛同等的智慧之光,向佛借燈,照亮自心佛性,是謂「明心」;自心若明,進而向外——不只照亮自我前路,同時也可以將光亮分給其他行人,如此人人都能在這條路上安心行走。

「燈如果不向內自照,只是向外照,就如平常雖做慈濟事,但心中沒有法,一旦發生事情,沒有智慧面對,就會很惶恐。」上人勉慈濟人要用心,先自照才能照人;只要敞開心門,讓光線照進內心,前方道路就能明朗。

「『靜思法脈勤行道,慈濟宗門人間路』,靜思弟子平時要向內勤耕心田,儲存豐富心靈糧食;慈濟人間路是向外力行,要匯集眾善、廣聚福緣。若不腳踏實地去走,光是要求道路通達,實為本末倒置。」

即使是螢火蟲般微小的光,也能照路。上人期待人人方向正確,提燈照亮苦難眾生困境;發揮良能付出,讓人人走上平安路,更進一步成為指引別人的明燈。

信人有愛,廣結好緣

醫療志業執行長林俊龍帶領醫發處同仁,入精舍與上人座談。上人勉眾固守情操,以清淨無私一念心,共為醫療志業盡心。

一秒鐘何其短暫,然尚不及一念的快速。上人指出:「在一秒鐘裏,可以轉多少念頭?一個念頭可以決定一輩子、可以決定天下事;而念頭從『心』起,所以要時時多用心!」

上人強調慈濟善款得來不易,是許多人辛苦磨破手皮而奉獻;在職場裏,凡事要「誠意」,用良知、良心付出。

「關山、玉里慈院兩位院長過年時固守崗位,自己值班讓其他醫師休假;潘永謙院長更持續一百零八個小時未歇息。我聽了很不捨,但也慶幸有他們守護生命、守護愛,即使月月都虧損,我卻很甘願。」

上人說,醫院是慈濟人無私愛的奉獻,捐的人無私、用的人無私,就能為人間編織一個美好的大愛之網。

「常有人問我,如何在四十多年間,將慈濟推向國際?我回答:『是過去生結好緣而來。』若結好緣,只要輕輕招手,人就來了。」

上人表示,慈濟人過去結下很多好緣,才能廣為助人;緣有善惡,要以智慧用心分辨,與人結善緣。

「我一生都珍惜好緣,所以普天之下『沒有我不愛的人』、『沒有我不信任的人』、『沒有我不原諒的人』。對人有反感、不原諒人,其實是很辛苦的事;若希望與他人結好緣,就要相信人人心中有愛。」

上人教示,倘若遇到不如己意的事,應相信對方是無意的,不要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鑽牛角尖、只聽聞負面言詞而動怒,這就是少了一分原諒的心,自己有意接受傷害。」

要原諒人,但也不能糊塗,一味當濫好人。上人叮嚀:「人與人之間,要有開闊的心,任何人都可以包容,但是非要分明。愛不是縱容,對於犯錯的人,要耐心引導他改過,再難也不放棄;如此才是廣結好緣,也才能真正助人。」

葉方良 Rex-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靜思小語】福,不是外求得來,是從做中修來。

耐苦耐磨

人生因緣不同,際遇有別;有人一生幸福,不曾吃過苦,有人卻在生活中受盡苦難。

「受盡苦難的人,往往比較耐磨,容易感到滿足。反之,沒有吃過苦的人,因不知福而常嫌不足,這樣的人生才是真苦。」早會時,上人講述雲林北港環保志工袁媽媽的故事。

袁媽媽自小在繼母的虐打中度過;婚後生活依然貧窮,每天只吃兩餐,但夫妻倆齊力為生活打拚,在高雄鳳山菜市場擺攤。

十六年前丈夫往生後,袁媽媽移居北港和兒媳同住;長女鼓勵她投入慈濟環保志工行列,從此讓袁媽媽一掃喪偶的孤單無依感,找到生活目標。

由於長年勞碌,袁媽媽三十歲即飽受關節炎之苦,雙腳布滿多次手術留下的疤痕。「每走一步,疼痛如影隨形,也無法久站,坐在矮凳還得用手挪移位置;但她資源回收分類速度比誰都快。」上人讚歎袁媽媽樂觀面對生活的折磨、多處的病痛。

雖然家境不富裕,袁媽媽自製竹筒,日日存下零錢,終於在二○○○年圓滿榮董。

「雖然她教育程度不高,卻勤於聞法並落實在生活中。實為精進的人生!」上人肯定袁媽媽身在苦中但心靈富足,真正是「福從做中得歡喜,慧從善解得自在」。

「福,不是外求得來,而是從做中修來的。」上人表示,把握分秒無所求付出大愛,就是最有福的人生;人人向這樣精進的人生看齊,大地就不受污染,人與人之間也不會有衝突。

自愛上進

「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是孔子在兩千多年前勾勒出的大同世界;上人於九日早會時勉眾,「大同世界」不是口號,只要人心存善、心思正向,即能共創大同、安和樂利的社會。

「這有賴教育培養人才,而且要以大愛教育。」上人表示教育包含三個方向,首先是家庭教育——從懵懂的幼年開始,家庭裏長輩的生活、言語、行為、思想等,皆是後輩學習的對象,可說是孩子的「模」;所以家庭教育非常重要。

現在的社會生態,易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社會教育不彰;上人期望學校能教育孩子扎實建立生活品德。「幼教與小學就像蓋房子打地基,基礎要穩、方向要正確;中學就是架構鋼筋,結構穩固才能往上增蓋。」

台東高商二年級學生吳詩怡,五年前媽媽往生後,爸爸打零工獨力撫養三名子女;詩怡姊代母職照顧弟妹的生活。國中導師徐仁武鼓勵詩怡讀書,從國一開始義務為詩怡課後輔導數學至今。

詩怡品學兼優,兩年前國中基測是全台東縣榜首,本有機會就讀北一女,但看到爸爸為了籌措學費而辛勤工作,毅然選擇就近讀台東高商,領取獎學金以減輕父親負擔。那年六月開始,慈濟人定期關懷詩怡一家,同時提供生活補助及助學金。

「窮困的家庭中,只要孩子自愛,生活再如何困難,還是有希望。」上人讚歎詩怡是自愛、上進的典範。「一般家庭中,父母將孩子捧在手心呵護,照顧得無微不至,不讓孩子動手家務;這是寵,不是愛。詩怡如此安住本分,十分難得。」

上人強調不論是家庭、社會或學校教育,都要有愛,而且是無私大愛。

慈濟將興建學校稱為「希望工程」,乃因學校教育蘊含未來的希望。「不僅是家庭的希望、社會的希望,也是世界大同的希望。所以,教育必定要為孩子導正方向。」上人指出,徐仁武老師以父母心愛學生,正是大愛無私的教育。

在家庭倫理式微的今日,上人期勉人人用心營造出大愛的環境,負起教育之責。「若家庭、學校、社會教育都能發揮正向功能,文明的社會就在眼前;若人人方向正確、有共同的善念,大同世界亦不遠矣!」

互愛尊重

與宗教處同仁談話,上人期許大家不只對外幫助,也必須多用心於慈誠、委員的對內關懷;建立起愛的平台,即能得人敬重、坦誠以待。

「海內外一旦發生災難,各地慈濟人都能就近援助,以一分懇切的愛為不相識者付出。同仁對於慈濟人,務必抱持感恩、尊重、愛,深入關懷,適時相援。」

《論語》有言「導之以德」,上人表示,欲導正他人,要有情有法。「先說『情』——與人建立起感情,彼此結好緣;接著再說『法』——引導他把握正確的方法。從關懷出發,才能調整人人步履合齊。」

上人指出,合心、和氣、互愛、協力是平行並進,沒有高低階層;然海外有「執行長」的設立,負起領眾、推動事務、培育人才的責任。

「施權同時要負責,有德才能服人。莫起貢高之心,人人須相互尊重、彼此互愛。」上人強調為了法的傳續及志業發展,一定要建立制度、培養人才;期望人人對自己負責,也要對團體負責,愛惜慈濟,也疼惜自己的慧命。

「要捨除自我,為整體著想,廣結好緣,成長慧命。彼此包容解心結,才能使事務向前轉動。」

葉方良 Rex-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靜思小語】疑心生,暗鬼來。心無罣礙,凡事無礙。

警惕無常,把握當下

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三日下午圓寂,世壽八十,以「寂滅為樂」與眾共勉。早會時,上人對於佛教界一代宗師圓寂表達不捨,亦教眾認知人間的自然法則,警惕無常。

「人世間沒有永恆的人生。聖嚴法師八十年人生中,為弘法利生,身行忙碌,然心地寂滅。雖不捨法師離世,然其精神永恆,法身恆留人間。」

聖嚴法師留囑「寂滅為樂」,上人以此教眾:「寂滅之境,就是『靜寂清澄』,是學佛者的心靈方向;更要『志玄虛漠,守之不動』,心地清淨但不離人間,發大心、立大願,利益人群。」

生、老、病、死的自然法則,使得人生有許多無奈。智慧者,於生死見證無常;然而凡夫迷茫,放縱欲望、追逐享受,心靈紛擾難達寂靜,甚至相爭、對立,更造悲苦人生。上人勉眾去除無明,善用有限生命發揮良能。

「雖然人生無奈,卻不可消極度日;要積極把握每一時刻,做有意義的事,化剎那為永恆。」上人殷勉眾人。

一切唯心,正信不迷

台北一對夫妻來見上人,述說金融危機影響工作,加以家中諸事煩擾心緒,遂聽人介紹至某出家師父處,擬以高額費用做法會「消災」,後察覺此位師父言行有異,趕緊離開。

「過去因,結現在果。師父從不曾說,只要拜佛,就會得到保佑;如果能為人『加持』,就不需蓋醫院救人了!」上人強調,要相信因緣果報,當業力現前,並非誦經、辦法會就能免除;要聞法解理、心存正念;心正氣盛邪不侵,自不受奇言異語所惑。

「一切唯心,心無罣礙則凡事無礙。要自我解脫,莫使心靈受困,才不會『自投羅網』。」

上人勸勉師姊,只要身心健康,無須懼怕風暴襲捲;享受的人生虛幻如泡沫,人間最大的意義就是付出;只要生活能歸於「清平」、降低欲念,就能心安踏實安度逆境。

「細刺刺入皮膚的當下,可能一無所感;當觸碰時感到刺痛,就是徹底拔除這根刺的時機。」上人以此比喻業力隨身,當造成痛苦時,正是察覺、拔除的時機。

「不論遇到何種困境,能分分秒秒平安度過,就要感恩——感恩逆境已過,業亦隨減。把心放寬,莫為過去的事糾纏困擾,才不會被業所纏。」上人叮嚀,心莫驚懼,更不生疑,具足正知正見,才不致「疑心生暗鬼」,招來種種煩惱。

醫療之愛,甘願奉獻

二十六年前的今天——一九八三年二月五日,花蓮慈濟醫院首次動土;當時任台灣省主席的李登輝先生上台致詞,以「萬里長城也是從一塊磚開始」致勉。

上人憶述當年建院募款、尋地過程萬般艱辛,尤以歷經兩次動土之周折難以道盡;如今全台六所慈院日日在各地發揮搶救生命良能,當年的苦磨辛酸已化為甘。

大林慈院去年十二月十二日完成首例活體肝臟移植手術——二十一歲女兒捐肝挽救四十五歲父親生命。移植手術後,病患陳先生曾經狀況緊急,幸賴主治醫師尹文耀副院長與醫療團隊全力搶救,終於在今年元月十七日平安出院。陳先生十分感恩,直言尹副院長是其再生父母。

「要成就有愛的醫療環境,一路走來多麼艱鉅,寸寸都是心血!」上人感恩醫療的大愛團隊,甘願用生命走入生命、搶救生命;而無數志工長年募款建設,更守護醫院、搭起病患與醫師之間的橋梁,提升愛的醫療品質。「醫療有志工作伴,才能更圓滿、走得更遠!」

葉方良 Rex-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靜思小語】與其等待別人祝福,不如自己造福;日日造福,日日有福。

四大志業,緣起慈善

四十多年前台灣社會普遍貧窮,慈濟成立之初,致力於慈善工作,希望引導有能力的人發心濟助貧苦,這是「教富濟貧」;如今全球慈濟人在地推動慈善,更進一步強調「濟貧教富」,也就是濟助貧者的同時,引導其打開心門發揮愛,創造心靈富有。

「不論是『教富濟貧』還是『濟貧教富』,皆是要把人人心靈那一念善啟發出來。」與大陸慈濟人談話,上人強調「慈善」是慈濟的根本,務必要用心耕耘;救濟的同時,也要帶動受助者開啟愛心,參與救人的工作。

佛陀時代,一無所有的貧婆撕下衣角布施。上人引此表示,有心就有力量,要讓受助者知道自己並非永遠都須仰賴他人幫助,有心就有一分助人力量;布施不在於錢的多寡,要在人人心田裏種下一粒善種子。

「教富濟貧,乃在教育富有的人善用金錢;濟貧教富,重在引導貧窮人開啟心靈富有,知道自己也有力量去救濟別人。」

上人強調,慈濟是從五毛錢的竹筒歲月開始,才有今日之四大八印。「粒米成籮,滴水成河;只要善人多,凝聚起來助人的力量就大!」

克己付出,有福人生

「希望得到他人祝福,不如自己造福。人人造福,則愛與福日日有餘。」志業體新春團拜三日於花蓮靜思堂舉辦,上人感恩許多同仁年節無休,尤其醫療志業,假期中急診益加忙碌,真的「很幸福」!

春節期間,人人見面時「你好」、「吉祥平安」、「新年快樂」等祝福聲此起彼落。上人說:「若每一天、每一時刻,人人說好話、彼此祝福,世間自然祥和。」

人生富有與否,用什麼標準衡量?上人表示即使擁有數兆、數千億元財產,一波金融危機就化為烏有;反觀花蓮慈小同學雖不會賺錢,上台團拜時,紛紛表示要捐消費券,「讓非洲小朋友有衣服穿、有床睡覺、有玩具玩、有馬桶、有房子住、有很多食物吃、有水喝……」

上人欣言,心中有愛、日日造福,是最好的自我祝福。

「有些人雖不富裕,但生活勤儉踏實,即使景氣低迷也不會受到太大影響,還能為人付出。這才是真正有福人!」

志為人師,導航人生

二○○九年寒假「慈濟培訓教師研習營」圓緣,兩百一十九位培訓教師由上人授證,正式成為教聯會的一員。

「人人心中皆有與佛同等的清淨本性、有透徹的智慧;就如一面不染塵埃的鏡子,高山大地、遼闊大海,都能攝入鏡裏。同理,凡夫心若淨化,則能清楚天地萬物所含藏的道理,明白可為與不可為。」

何以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上人指出,就是因為心鏡被污染,分不清對、錯。

「凡夫懵懂,像是迷途的遊子般,不知何去何從,需要佛陀智慧之法導引回歸正途。老師也要循循善誘,開啟孩子的懵懂,引導人生正確方向。」

現代社會,常見家長不尊師、學生不重道。上人請老師們自我反省:是不是抱著「得過且過、多做多錯」的心態,對孩子放牛吃草?

為人師,是很神聖的事情。上人期許教聯會老師們要有使命感。「既志願在教育,就不能隨波逐流,輕易放棄理想。要謹守教育的使命——不要為生活而教育,要為教育而生活,才有價值。」

上人深勉老師們將所有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來教育。「以父母心,好好教育別人的孩子;用菩薩心,平等對待自己的孩子。能做到這樣,就不會把愛纏在自己子女身上,而能平等教育天下的孩子;這才是智慧!」

葉方良 Rex-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