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小語】心門開,逆境容易過;心門不開,煩惱時時來磨。
法入心,行於外
元月二十九日到三十一日接連三天,來自台灣、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的慈濟醫療團隊,於緬甸仰光市苗道醫院舉行義診,服務一千七百多位病患。義診前,志工協力清洗地板、刷洗牆壁、擦淨窗戶,連椅子也擦得光亮如新且排列整齊,展現尊重病患的人文精神。
在大陸四川,地震後慈濟人長駐當地,帶動在地人投入志工,而今一顆顆人文種子已見茂盛;地震後第一個農曆年節,他們探望老人家,並於大年夜邀孤老無依者團圓圍爐。
「心中有法,就能走入人群。慈濟人年節假期慈善腳步不息,以身作則帶動人文,牽引出人人本性之善。」早會時,上人勉眾警惕時日飛快消逝,「法入心、行於外」,懷抱大愛行遍人間。
慈濟愛,在昆明
雲南昆明年輕企業家張俊明,經常往來香港做生意,於香港接觸慈濟後,來台皈依上人,發願把慈濟種子帶回昆明;於是在當地邀約三十多位企業界友人開始做慈濟。
其中之一杜偉,十三歲時開始擺地攤賣鞋,一路打拚創立自己的鞋子品牌;雖然事業有成,卻因花天酒地,與太太相處如「冰」;直到接觸慈濟,夫妻關係才漸有改善。
為了做慈濟,杜偉不但戒菸、茹素,更將員工餐廳全面改成素食。在杜師兄工廠食堂工作的賈學珍今年六十歲,人稱「賈大媽」,是苗族人,雖然不識一丁,卻愛看大愛台、做慈濟。平日下班後,她背起竹簍沿路回收資源,撿一個寶特瓶換人民幣一角,累積起來作為當地慈濟人山區助學金。
「縱使不識字,她卻很懂道理,分秒不空過付出。這就是法能入心且真正受教,令人感動。」上人讚許賈大媽的勤懇精神,也感恩這群昆明志工有漢族、苗族、彝族,大部分不曾見過師父,靠著大愛台、慈濟刊物摸索做慈濟,跌跌撞撞卻不退轉;實在難能可貴。
位於海拔兩千六百多公尺松花壩水源保護區的大哨村,是昆明最窮困的地方之一,慈濟志工經過三次訪視,元月十四日於冷冽寒風中,致贈村民棉衣、棉被、米糧、食用油等物資。
「心中有愛,聞聲救苦,能為人間帶來溫暖——讓燠熱之地,有一股清涼;讓寒冷之處,能感受到溫暖。」上人感恩當地人力雖少,仍勉力推展志業,並於日常生活中用心體會、實踐善法。
心門開,煩惱斷
精舍知客室,一位師姊偕先生及孩子來見上人。
師姊家中店面日前遭搶,事發時她獨自一人在場,每當回想起被搶時的情境仍感驚懼,但很快調整心態;唯先生深表自責,令人擔心。
「事過未久,難免記憶猶新;只要意識再度浮現,就以『過去了』自我警惕。」上人開導師姊;復勸其先生,錢財乃身外之物,要感恩所幸妻兒沒有受到傷害。
「因為社會人心未淨化,才有心懷不軌的人;因此更需致力於淨化人心。社會上多一個人付出,就少一個人為非作歹。」
上人教示,心能輕安自在,困境就容易過。「心門打開,就能提升智慧,時時造福;心門不開,就會時時拿煩惱折磨自己。」
目前分類:慈濟月刊第 508 期 (41)
- May 13 Wed 2009 20:46
【靜思小語】心門開,逆境容易過;心門不開,煩惱時時來磨。
- May 13 Wed 2009 20:45
話說「宗教諮商師」
話說「宗教諮商師」
◎撰文‧余德慧(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教授)
宗教師扮演著信念的引導者、傾聽者與助人者角色;
與一般心理諮商師不同之處,在於信仰的扶持、虔心的深入與教義的啟發。
一個取得宗教與文化訓練的碩士,出社會後並沒有一定的職業等著,所以比一般具有專業的學科學生更迷惘。為了協助畢業生有更寬廣的就業空間,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對社會尚未正式承認的「宗教諮商師」做了些許的嘗試與努力。
一般而言,宗教所的訓練多走學術路線,以博士學位為起碼要求;但是近年觀察顯示,畢業生並不一定對博士學位有興趣,且所上的訓練方向也不在於熟習宗教經典,而是著重於「宗教實踐」。因此,宗教師是個可以考慮的行業。
在社會遭逢艱難困境時,宗教人員是民眾最容易親近的人,也是民眾心頭苦水的傾聽對象。然宗教人員不必然是專職的宗教人,如法師、牧師、神父、乩童……等,也可以是具有宗教素養的宗教諮商師。
一般國外的宗教諮商師,多由神職人員接受心理諮商訓練,可以在「傷痛之處」為人服務,如病房諮商、宮廟諮商(解籤、問卜等諮詢)、教堂諮商(包括告解、消災解厄儀式等)、監獄諮商(與犯人談話諮商)等。宗教師可以扮演信念的引導者、傾聽者、助人者,這部分功能在現代社會日益重要,甚至大過於傳統的弘法功能。
宗教諮商師與一般的心理諮商師不同之處,在於信仰的扶持、虔心的深入與教義的啟發。台灣佛教並未刻意發展這一領域,但是從慈濟宗門的社會履踐觀點來看,卻是遲早要通達的路。
舉例言之,慈濟人文志業發行的各種解憂紓困的宗教諮商書籍,慈濟志工的生命史乃至證嚴上人的著作,無不指向宗教諮商這條明路。
慈大社工學系的純寬法師、羅鮑柏老師的教學研究,也都指向這個領域——純寬法師在心蓮病房,一方面關懷癌末病人,一方面結合宗教與臨終工作的教學;鮑柏老師對覺性社會工作的濃厚興趣,也鼓舞著宗教所的師生。
另外,宗教所的盧蕙馨老師,長久研究慈濟人的行善轉化;而本人長期開設「宗教療癒」、「自我轉化」等課程,使慈大的宗教所有足夠潛能發展宗教諮商師的課程規畫。
我們希望在爾後三年內建立起「宗教諮商師」學程,無論是慈濟人或是各宗教學派的學子,只要有興趣皆歡迎來聽課,一同進入宗教進修與實踐的浩瀚領域。
- May 13 Wed 2009 20:44
寰宇慈濟
寰宇慈濟
【台灣】
關懷白雪旅社大火
馬國家屬見證愛無界限
「火災當天,透過馬來西亞外交部確認後,當地慈濟人就來關懷;來到台灣,慈濟志工又一路陪伴,萬分感動與感謝……」三月四日,台北白雪旅社大火罹難的三位馬來西亞籍旅客家屬,感恩慈濟志工關懷。
位於台北市太原路的白雪大旅社,三月二日凌晨發生大火,造成七死一重傷慘劇;罹難者中有三名馬來西亞籍女性遊客,慈濟人接獲社會局請求,四日前往殯儀館膚慰來台處理親人後事的家屬。
其中一位往生者的姊姊,看到妹妹遺物悲從中來,激動傾吐傷痛:「我不要這樣帶妹妹回家,妹妹不可以離開我們……」志工周游素貞緊握她的手、摟著肩,輕聲安慰:「妹妹已經成為天使,你要放寬心。」
聽到妹妹成為「天使」,姊姊心情稍微和緩,志工趕緊讓她喝幾口水,幫她擦乾淚痕、把凌亂的頭髮重新綁好。
「孩子還不知道媽媽發生意外,該怎麼跟孩子說?」師姊安慰她:「往後妹妹的小孩還需要你費心照顧,要堅強。你傷心,孩子會比你更傷心。」
一旁往生者劉女士的先生聞言,雙手掩面,壓抑的情緒再也止不住。志工上前拍拍肩膀,輕輕的動作,是無言的陪伴與關懷。
另一位往生者今年二十七歲,媽媽和妹妹傷慟欲絕。媽媽說:「她很乖巧,外婆很疼她,到現在還不敢讓外婆知道……」說到傷心處又號啕大哭。
志工不斷安慰:「接下來還有很多事要處理,你要照顧好身體;如果你太傷心,女兒會走得不安。我們一起為她念佛……」
晚間,志工來到家屬住宿的旅社關懷,致上急難慰問金。劉女士的先生表示:「我是天主教徒,太太是日蓮教友,這次在台灣見證到佛教的大愛。」
劉女士的大哥表示,妹妹很喜歡台灣,這次和朋友來台旅行,卻不幸發生意外,感謝大家關心。「我們會堅強,母親還等著我們回去。也請旅社老闆娘不要太自責,要好好活下去。」一番話讓在場志工感動不已。
三名往生者的遺體經火化後,由家屬帶回馬來西亞。連日來,陪伴家屬處理後事的台灣旅社公會理事長徐銀樹說:「還好有慈濟志工的關懷與安慰,讓家屬感受溫暖;也讓人看見台灣社會的愛和希望。」
(撰文/李碧霞 攝影/莊炯坤)
陽光‧綠蔭‧天倫樂
中區志工與長者週六之約
穿戴整齊的老人家,在院內大廳排排坐好,等待慈濟人帶他們去公園曬太陽。「坐好喔!我推您出發囉!」阿公阿嬤坐上輪椅,由志工推向陽光。
每月第二個星期六,慈濟志工與台中市北屯區華穗護理之家的阿公阿嬤有約;有時帶來團康表演,有時邀請年輕學子相伴,有時到戶外散心,四年關懷不間斷。
華穗護理之家的院民多是老人家,或不良於行、或失智,或生病無法與人溝通;也有少數中年人,甚至還有嗷嗷待哺的黃毛小兒,因為身體障礙,被安置在這小小天地裏。許多院民不曾有親友探望,因此對於慈濟志工每月探訪,相當期待。
二月二十一日一早,志工來到院前公園清掃落葉。九點半左右,推著輪椅上的阿公阿嬤向公園出發。老人家開懷得手舞足蹈,期盼心情完全表露;有些人雖不能以言語表達,卻報以微笑,或緊握志工雙手不放。
公園林蔭下,志工設計拋接球、吹泡泡、投數字等過關遊戲,讓阿公阿嬤回到童年。有些老人家更像孩子般開心玩起吹泡泡遊戲。志工也感染到這分歡喜,老少相互比賽:「把煩惱通通吹走,只留下快樂!」
玩著玩著,志工的溫言軟語惹得一位阿嬤眼眶泛紅:「你們——真好……」阿嬤以模糊語句,努力將感動說出口。志工也緊握她的手,替她拭去臉頰的淚珠。「要常常活動喔!活得老還要活得好!」
八十五歲的林老爺爺精神奕奕,反應靈活;他和老伴十年前住進護理之家,老伴四年前往生。「我以這裏為家,最喜歡慈濟人來了!」
護理之家社工陳秀華說:「慈濟人長期關懷的效果顯著,真的很高興有你們陪伴;每月第二個星期六,也是我最期待的日子!」
此次有三十多位志工前來,其中包括得過腦膜炎、手腳不靈活的志工余松權;罹病後他一度意志消沈,後來參與慈濟志工,立志為社會付出。太太被先生的決心感動,夫妻同行,推著輪椅幫阿公按摩,就像服侍自己的長輩般。
老人如同秋天,一番雨、一番寒,病一回、老一回。「別忘了,下個月我們還會回來喔!」志工們誠心許下承諾,也祝福阿公、阿嬤能將今日的歡樂延續下去,天天平安喜樂。
(撰文/林麗逢、黃美玉、陳明荷、江秀洲 攝影/蕭金墩)
【新加坡】
關懷精神障礙家庭三載
「汽水哥哥」垃圾減量
「家裏現在乾淨很多,真棒!是什麼原因呢?」
「弟弟有打掃,也有把垃圾拿去丟掉。」
「沒有用免洗筷了?」
「我去打包餐盒時,沒有跟他們拿筷子和湯匙。」
「汽水哥哥」對答如流,讓志工吳育瑾非常感動——這正是志工三年來一再三叮嚀的事;有精神障礙的他,聽進去了。
二○○六年八月,慈濟志工來到位於循環路(Circuit Rd)幽靜社區的陳家。門窗緊閉、室內昏暗,前門被雜物阻塞,只有後門可以出入;屋內瀰漫著濃烈的體味、食物酸臭味還有霉味,到處一片狼藉。
六十多歲的陳老伯和患有精神疾病的妻子育有三名子女,長女、長子也都有精神障礙,病情嚴重的女兒長期住在精神病院,家計全靠小兒子在工廠上班以及政府福利金過活。
初訪後,志工將改善陳家居住環境列為首要任務,取得家屬同意帶了工具前往打掃。沒想到準備動手清理時,哥哥情緒失控大吼大叫,充滿敵意;志工只好作罷。
經過兩個多月陪伴,志工帶陳老伯到慈濟義診中心看診、為他理髮;知悉哥哥喜歡喝可樂,三不五時帶汽水來與他聊天;終於化解哥哥的敵意,讓慈濟人走入家門。
志工忍著惡臭,以及蟑螂螞蟻飛竄、蛆蟲蠕動的考驗,經過兩次大力清掃,終於把陳家的前門打開了,也看到哥哥日益友善的目光。
隔年元月,陳老伯心臟病發作往生,慈濟人協助處理後事。爸爸走了,留下哥哥和不曉人事的媽媽;志工持續關懷、定期造訪,期能陪伴「汽水哥哥」走入人群,融入社區。
陳家母子全靠外食,產生許多垃圾。吳育瑾特別印了資源分類海報,貼在廚房顯眼處;每次拜訪,都不厭其煩教他們垃圾減量、注意衛生。
今年二月二十二日,志工再度準備了掃把抹布等用具,各就各位進行居家清理。以往協助打掃時,汽水空瓶壓扁後總可裝滿四大袋;這次志工發現,空瓶連一袋都裝不滿;往日堆滿碗碟的水槽,現在僅有兩個杯子及一個小碗沒洗,櫃子裏也不見泡麵空碗或保麗龍餐盒。哥哥顯然聽進志工的話,同時也改掉大量喝可樂的習慣。
見陳家母子的頭髮粘膩,志工姚依珊面不改色為他們剪出清新髮型;也是第一次來的葉韋圻,看到陳媽媽在抹好的地板上就地方便,二話不說拿了拖把,再次清理。
大夥兒邀請哥哥一起拖地,教導他如何將拖把扭乾;只見他依樣畫葫蘆抹起地來。
「你喜歡我們來嗎?」蔡榮富師兄問。
「喜歡!」汽水哥哥表情不多的臉上,綻開了笑容。
三年的善巧引導,終於讓這家人打開緊閉的心門,好話入心。未來仍有長遠的路需要陪伴,但助人與受助者,心中都有著滿滿的溫暖。
(撰文/林翠蓮、吳育瑾 攝影/蔡榮富)
- May 13 Wed 2009 20:44
單純盡心,世界大不同
單純盡心,世界大不同
◎口述、相片提供‧郭淑娟 撰文‧邱淑絹
捐髓救人,表面上是付出,
實際上卻是受髓者成就了我。
來不及與他見面,
我心裏有遺憾,卻不後悔……
一九九四年三月,慈濟在高雄萬壽山舉辦捐髓驗血活動,捐款慈濟多年,偶爾受邀參加活動的我,也隨緣加入。看到文宣上說明,捐髓需要住院三天;我心想,自己向來與獎項無緣,這份「大獎」應該不會落到我身上吧?
五年後,任教的幼稚園剛開學不久,就接到慈濟志工來電,說我配對成功。我很驚訝:「這怎麼可能?」
再進行一次血液比對,等了三週,確定是我;下班後到慈濟志工林榮宗醫師的診所進行後續檢查。一切就緒後,我心想,接下來該怎麼向家人、學校說明?
健康檢查後,我被安排在十一月抽髓,扣掉假日需請一天假。當我把假單遞給主管時,他擔心捐髓會傷害我的身體,問我:「你是要去救人,還是要去被救?」
當時一般人對捐髓還是不了解,周圍知道的人幾乎沒有人贊同;甚至有人問我:「你有沒有想過,萬一他康復後去危害社會該怎麼辦?」我想,一個曾經受過病痛的人,好不容易被救回來,還有可能去危害社會嗎?
反對聲浪不少,這更讓我體悟到上人所說:「做,就對了!」該做的事情想太多,反而成不了事。
善行的蝴蝶效應
由於和我配對成功的病患住在台北,當時的作業方式,捐者需要到患者就診的醫院抽髓;所以我瞞著家人北上,只說要參加研習。
從未住過院,對於要全身麻醉抽髓,有些害怕;但慈濟人卻是如此用心——我任教的學校就在小港機場旁,師兄師姊們仍堅持送我搭機;隻身抵達台北後,有很多人來關心陪伴,稱我為「菩薩」。
我吃素,師姊們想盡辦法烹煮素食料理、燉補湯給我吃。抽髓完成那天,我有輕微發燒需睡冰枕,加上抽髓處疼痛睡不著,當我翻身時,病床旁的她們立即起身關心,幾乎徹夜未眠……
能被素不相識的人如此照顧,住院三天,我幾乎天天感動得落淚。台北的同學每晚來看我,深受感動,因而後來也加入志願捐髓行列。
當時我被抽二十針,回家後有些不舒服,但又無法請假,因為代課老師的費用要自己付。一位師姊知道了,隔天開始為我煮補湯,每天帶去學校給我喝;我很訝異,因為我並不認識她。一週後,學生家長跟我說:「師姊很忙,你請她不要煮,換我來煮!」
回學校上課後,代課老師也說:「你去捐髓救人,所以我不能跟你收錢。」最後,他免費為我代課……
這些回饋都是從沒有想過的。讓我領悟,縱然只是小小善行,也會產生蝴蝶效應,為自己帶來好因好緣。正因為如此,我更想走進慈濟世界。
無罣礙,不容易
十八年前,我在國小當代理老師,同事林秀霞是慈濟委員,我透過她每月捐款給慈濟。當時僅止於捐款,並未深入了解慈濟事。
三年後,我考上公職幼教老師,分發到小港任教。林秀霞師姊建議我就近在那裏招募會員。我告訴她:「我的個性不適合!」
直到一九九七年底,我才試著對較熟的同事募款,對方很高興說:「我懶得去劃撥,正等著人家來跟我收款。」我信心大增,開始隨緣勸募,直到隔年捐髓前,共有二十二戶會員。
捐髓時,師姊們的關懷付出感動了我,我因此表明,自己也想穿上藍天白雲志工服。她們鼓勵我:「有願就有力,你一定可以的!」
回高雄後,有位本來不認同「靜思語教學」的同事,知道我去捐髓,決定成為我的會員。那年十二月,教聯會找我分享捐髓心得,我才真正走入慈濟,並接受一年培訓,終於在二○○○年受證為慈濟委員。
慈濟三十四周年慶時,我穿著旗袍回花蓮參加骨髓相見歡活動,那些曾經照顧我的師姊們,看到我已是慈濟大家庭的一分子,都很開心!
雖然當下得知,接受我骨髓的病患已經往生,讓我有點遺憾,但我並不後悔——表面上是我救他,實際上是他來成就我,讓我下定決心要走慈濟路。
捐髓後,我也開始參與勸髓工作,才發現原來有人會拒絕捐髓,甚至有人答應後又反悔。
一位先生答應捐髓,但因受髓者的身體狀況不穩定,抽髓時間拖了半年未定,他為了排假而困擾,拒絕捐髓。我去他家中關懷,太太表示先生身體不好、孩子還小,萬一有任何差錯,全家生活令人擔心……當時我沒有堅持勸進,但後來他還是捐髓了,在相見歡會場見到他,他表示捐後很少感冒,氣色也變好了。
另外一位捐者家住小琉球,我們坐船去拜訪他,媽媽不答應兒子捐髓,說:「我沒有男孫,若兒子捐髓後再生女生,我就要找慈濟問罪!」志工無法保證,也就沒有勉強。大約過了半年,聽說他還是偷偷去捐髓,後來也如母親所願生了男孩。
勸髓過程讓我體悟,要讓別人心無罣礙、圓滿成就一件事情,真是不容易;我也更加感恩,當初自己沒有遭遇太多阻礙就能順利完成捐髓。
●
十年前九二一地震發生時,我沒有機緣深入災區;去年四川震災發生後,六月底接到電話詢問賑災意願,當時我正準備調校,雖然明知會很忙碌,但我沒有多想,七月七日就出發了。
多年來,只要人家給我機會付出,我都會以一念單純心,盡力完成。去了四川後,在慈濟所看所學的都應用上了,面對不同的人、見識了不同的生活習慣,也實際融入其中,我的視野開拓了,也擁有不同的人生經驗,很慶幸自己當初的決定是對的。
上人說:「換一個工作,就是休息。」我很認同。在教聯會,我承擔文書任務,在社區則負責讀書會導讀、社區愛灑及親子成長班課務等,雖然工作很忙,但換個時空、換個場景,再辛苦也是可以熬過來。我這才發現,人需要磨練,雖然心裏難免有掙扎,但一旦拒絕了,許多機會可能不再出現。
志工服務中也曾遭遇挫折,但得到的卻是從來沒想過的。我愈來愈感受到,人生不要有太多雜念,簡單一點好——日日把握因緣,做就對了!
- May 13 Wed 2009 20:43
為花姨網住親情
為花姨網住親情
◎撰文‧陳慈寶、陳仁德 插畫‧蘇芳霈
「只要再見兒子一面,我就滿足、甘願了……」
年近九十的亞花阿嬤,終於實現十多年來的心願。
「來了嗎?來了嗎?」午後,靜謐的雙溪毛糯痲瘋病院五十三號病房,傳出何亞花阿嬤焦急詢問聲。
行動不便的阿嬤推著輪椅助行,在病房繞了一圈,口中喃喃說著:「不是說今天一定會來嗎?為什麼還不來?」
病房裏身著藍天白雲制服的志工,一邊向外張望,一邊安撫她:「就快來了,花姨,他們一定會來的。」
終於,一對夫婦帶著兩個男孩走來;引頸盼望的志工們連忙奔進房告訴阿嬤:「來了來了,他們真的來了!」
千里相逢
佝僂著背、八十八歲的亞花阿嬤在志工攙扶下,顫巍巍地走出來;看見眼前正是朝思暮想的兒子,喜得直張嘴說不出話來。
古潤福是阿嬤唯一的兒子,才出生不久,就因阿嬤罹患痲瘋病而被迫分開。十多年前,長大成人且事業有成的他,憑著一張兒時相片找到媽媽。
母子相認自有一番喜樂,但沒多久,古潤福因工作帶著妻兒遷居紐西蘭;剛開始每隔一、兩年就會回馬來西亞探望母親,後來漸漸斷了音訊。
慈濟志工林吉靈每每到病院關懷時,總是仔細傾聽阿嬤的心聲,知道阿嬤這輩子最牽掛的就是兒子。「如何幫花姨找到兒子,讓她享受天倫之樂?」成了他心心念念的一件事。
前年七月,志工到阿嬤的小木屋幫忙打掃,發現一疊從紐西蘭寄來的明信片和名片。林吉靈如獲至寶,馬上打電話到紐西蘭,輾轉找到已定居澳洲的古潤福。
為了讓遠在異鄉的古潤福與阿嬤再續母子情,林吉靈每月到痲瘋院關懷時,必定拍下志工與阿嬤互動的相片,透過電子郵件傳送給古潤福,轉達阿嬤想念兒孫的心聲。古潤福也會寄來生活照,請林吉靈轉達他對媽媽的關心。
相隔天涯的母子,在志工鍥而不捨的用心下,竟能每月一次透過網路「相見話家常」。
雙手緊握
一個星期前,已聯繫好要帶妻兒回來探望母親的古潤福,突然斷了音訊;直到這天早上還是聯絡不上。志工擔心臨時有變卦:「萬一他們不來,花姨一定擔心又失望。」
相見時刻,古潤福走到媽媽身邊,輕拍她的肩膀,笑著說:「你的頭髮很好看,是誰幫你剪的?」不待回答,他又摸摸自己的頭髮:「看!我的頭髮也是短短的,和你的一模一樣。」
古潤福的稚氣逗得大家都笑了;歡笑聲頓時驅散了原有的疏離感,一家大小圍繞在花姨身邊。
「我真怕看不到你們。如果不是慈濟的師兄幫忙,我要去哪裏找你們?」這一刻的相逢,讓花姨感到無比珍貴;她緊握兒子的手,慈祥的眼神不斷地在兒孫、媳婦的臉上逗留,彷彿要把親人的面容深印腦海裏。
「只要再見兒子一面,知道他一家平安,我就滿足、甘願了……」花姨說。
●
「今天看到花姨一家團聚,我真的很開心!」林吉靈說。
透過網路通信,古潤福和林吉靈從陌生人變成可以談心的朋友。古潤福感激志工對母親愛的膚慰,誠摯地說:「我不能常常回來看媽媽,我做不到的事,你們幫我做到了。」
他緊握林吉靈的手,期待每月依然可以透過網路與母親「相聚」。
一股熱流從掌心傳送到心底,林吉靈震撼了——想起兩年來跟隨志工來到痲瘋病院,不知握過多少雙阿公阿嬤的手;每當握著他們的手時,對方反而更有力地回握。
「我來送愛,反而得到更多的愛。」阿公阿嬤的手,傳遞一分關懷和力量,讓林吉靈學習到「愛不能放棄」,也發願要用雙手去握更多人的手……
再見了!很親很親的人
◎撰文‧陳佩莉
看到這麼多素不相識的臉孔,全心全意幫哥哥打掃老家,裕發感動莫名:「等哥哥出院回來,看到乾淨的家,一定很開心!」
「我有一個很親很親的親戚中風住院了,家裏只有一個相依為命但精神有問題的外甥;需要慈濟幫忙,可以請你們過去看看嗎?」
接獲這通激動又無奈的求助電話,志工趕緊前往了解狀況。
近鄰救命
古晉鬧市的一角,單層排屋整齊地排列著。走入其中一間屋子,映入眼簾的是厚厚的灰塵、交錯的蜘蛛網、堆積如山的酒瓶和書報雜誌,神龕上擺放著陳年祭品,龕下滿是佛書,廚房有數不盡的食物包裝袋……
這個「不像家」的家,初見令人驚訝不已。
「我哥哥從小身體狀況不佳,雙手有點萎縮,沒辦法使力工作。父母在世時,這個家還有人打理,老人家不在五、六年,就變成這個樣子了!」向志工求助的沈裕發娓娓道出。
五十二歲的沈良發略懂中醫,平常替人看診賺取微薄的生活費,親友也不時接濟。同住一個屋簷下的外甥沈福華已經三十三歲,外表看似正常,亦能與人對答如流,但實際上精神恍惚,常常喃喃自語。他的父親早年離家、母親往生,唯有投靠舅舅。
眼見甥舅倆生活困苦,鄰家阿姨每天都提供午餐。一天,她發現送去的午餐原封不動,而且沈家門戶緊閉,以為甥舅倆出遠門了。幾天後,遠在美里的親人因連日聯絡不上他們,拜託她過去察看。
一進門,才發現沈良發已中風倒地,而外甥不懂得如何處理,任他躺在地上;這對甥舅就這樣沒吃沒喝地度過數日。鄰家阿姨見狀,立即送他入院。
志工動員
沈良發住院期間,志工多次探訪和關懷,也為他準備了輪椅、拐杖和尿片等;為了讓他出院時能有舒適的養病環境,二十多位志工趁著假日來到沈家,展開清掃任務。
「這個丟掉好嗎?」
「我們把這裏清洗乾淨好不好?」
「好!好!好!」對於志工的詢問,福華一律點頭回應;志工反而不敢輕舉妄動,趕緊聯絡沈裕發前來協助打點。
沈裕發看到這麼多素不相識的臉孔,大家全心全意來幫忙,感動地說:「等哥哥回來時,看到家裏變乾淨了,一定會很開心!」
志工戴上帽子、手套和口罩,開始埋頭苦幹。雖然人人灰頭土臉,依然笑臉盈盈,連福華也一同加入打掃行列。
在前廳老舊的櫃子裏,志工翻出了一口古老的箱子。沈裕發小心翼翼打開,發現裏頭有老母親的珍藏品和舊衣,還有雙親的黑白結婚照;端詳了好一陣子,彷彿回到兒時記憶,直嘆「物是人非」。
「我們可以來幫忙嗎?」三位中學生表示想加入大掃除的陣容。志工說:「歡迎你們!沈叔叔是你們的鄰居,來幫助他,發揮鄰里愛,真是太好了!」
●
原本期待沈良發回到窗明几淨的家好好休養;沒想到他在入院一個月後,病情急轉直下,撒手人寰。慈濟人前往助念,並全程陪伴入殮、火化、海葬等儀式。
「阿哥,有那麼多慈濟人陪伴著你,你真的很有福報。放心去吧!」佛號聲中,沈裕發以聲聲叮嚀,送別了這位「很親很親的親戚」。
- May 13 Wed 2009 20:42
天堂裏的美麗人生——葉慈薈付出補缺憾
天堂裏的美麗人生——葉慈薈付出補缺憾
◎撰文‧賴怡伶 相片提供‧葉慈薈
掙脫二十多年婚姻暴力枷鎖,
她為自己訂下目標,一定要摒除恐懼,追求快樂。
第一次穿上志工服,看到鏡中的自己,她流下淚來:
「過去穿得花花綠綠,卻被生活折騰得不成人形;
現在回歸樸素,才人模人樣……」
成長在繁華港都高雄,芳華正盛的葉慈薈和她的姊姊們,是眾人矚目的嬌點。
已屆婚嫁年紀,葉慈薈的爸媽一心希望她能嫁給好人家,積極為她物色相親對象。「媒婆說有五張照片可以選,可是爸爸早已決定好了……」
對方大她將近十五歲,擁有美國印第安那大學博士學位,「我不願意,但決定權在爸媽手上。爸爸說,你的個性這麼強硬,就該嫁給年紀大的人,才會疼你!」
那個男人非常優秀,拿了三個博士學位。但是對於未來,葉慈薈還是感到疑惑,私下拿著他的姓名去算命。
「算命先生說他很難相處,將來會很辛苦,要我好好考慮。我把結果告訴姊姊和同學們,他們都建議我逃走。但,有突然逃走的新娘嗎?」
●
那年夏天,葉慈薈硬著頭皮嫁了,卻在結婚的第一天就見到丈夫的真面目。
「他和弟弟意見不和,一見面就把弟弟毒打一頓;第二天和哥哥講話,也是三句話不到就呼巴掌。當時我想,第三天被打的,很可能是我啊……」
和先生赴美時,葉慈薈已經懷孕。「我們的思想不同,他覺得我太幼稚,我覺得他很固執,常常吵架,講不過時他就動手打人!」
孩子生下後,夫妻的爭執愈演愈烈。「有一次我抱著孩子煮綠豆湯,他要吃東西,我請他自己出去買。他大吼:『那我娶太太要做什麼!』順手就把整鍋綠豆湯潑過來……」為了保護孩子,葉慈薈因此燙傷了。
生活猶如陷入煉獄,葉慈薈不是沒想過要逃開,但是為了孩子,再痛苦她都隱忍下來。
遠離恐怖婚姻
先生完成學業後,在德州找到教職,葉慈薈也跟著在當地開餐館,開始新生活。然而,三天一大打、兩天一小打的生活卻沒停過。
只要一不高興,先生就會把餐館的東西砸壞,對小孩的教育也是不停打罵。鄰居看在眼裏都很心疼,主動幫忙葉慈薈的餐館生意。
耶誕節即至,葉慈薈為了答謝朋友幫忙,在餐廳設宴款待。剛開始用餐時,就聽到很大的巨響。「我出去一看,一支刀子已飆到關公像上!我嚇得大叫,大家也嚇壞了。」
先生大鬧宴席,甚至打算縱火,被警察拘留。葉慈薈惶惶不知如何度日,也不敢回家,在外流浪了好些日子……
不忍葉慈薈日日驚魂,朋友勸她向法院訴請離婚。幾經思索,她求助於娘家,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辦妥離婚手續;法官並規定,前夫永遠不能接近她十呎以內。
出法院後,葉慈薈想到二十年的痛苦壓力一夕間得到釋放,跪在路口痛哭;也自問:未來該何去何從?
離婚後,葉慈薈賣掉餐館,安頓兒子到聖地牙哥念醫學院,也為自己往後的人生定下目標:「一定要摒除恐懼,追求快樂!」
找回「人」的生活
在台灣曾接觸過慈濟,葉慈薈認同慈濟理念,決定將收藏的古董變賣,款項捐給慈濟。「因為一無所有,才是重新開始的起點。」
她到一家餐廳當領班經理,工作忙碌,薪水還不錯;工作之餘,也投入慈濟德州分會當志工。
第一次穿上志工服,看到鏡中的自己,她忍不住掉淚:「過去穿得花花綠綠,卻被生活折騰得不成人形;現在回歸樸素,才人模人樣。」
她告訴自己:「今後我要做歡喜菩薩,到處給人歡喜!」
兒子醫學院畢業後,在聖地牙哥找到工作,葉慈薈也隨之搬到這個美麗的天堂都市。起先參與加州爾灣地區的慈濟志工活動,後來承擔起活動組長責任,帶動慈青一步步熟悉志工服務。
度過悲慘人生後,葉慈薈決定珍惜當下,認真做慈濟。心中的缺憾,也在志工服務和兒子的陪伴中,慢慢彌補了起來。
積極帶動助人隊伍
聖地牙哥位於加州南方,一年四季氣候宜人,以「全美最舒適之城」聞名,吸引許多人移往居住,成為人口第二多的濱海大城;但當地慈濟志工人數很少。
二○○三年開始,葉慈薈承擔起慈濟聖地牙哥負責人重責。「我曾經打了二十把會所的鑰匙,卻都沒有人要,真的很洩氣!」
為了招募新志工,葉慈薈透過志工聯誼搭配《靜思語》和上人開示,接引大眾進慈濟門;並開展許多功能組,讓人人各司其職。希望每位志工都成為重要分子,有責任感也願意投入。
「現在二十份鑰匙都發出去,代表我們已經有二十位委員了!」葉慈薈高興說著。
二○○七年十月,聖塔安那焚風引起加州大火,延燒到聖地牙哥的郊外住宅;曾經的人間仙境,那時卻上演逃難景象。
「我整晚都睡不著,一直在想:怎麼做才能讓倉皇逃難的居民,安身且安心?」眨眨眼睛,葉慈薈加快說話速度,邊開車邊談起當時慈濟人動員的情形。
看到大地之母受毀傷,聖地牙哥慈濟人不僅努力膚慰災民,給予適切的關懷與援助,更在環保路上精進,為保護大地盡心力。
從急難救助到社區活動,聖地牙哥慈濟人的足跡也延伸到墨西哥,關懷提娃那市瑪瑞塔慈濟小學的學童與社區貧戶。也因此感動了許多人,而能在這個天堂都市中,慢慢培養出一支奉獻助人的深藍隊伍。
學習對鏡中人笑
性格有點急躁、要求有些嚴格、開車有點沒方向感,但總是能帶動氣氛、以身作則、分享時充滿感性的葉慈薈,現在已全然脫離了婚姻枷鎖,是一位活力無限、渾身上下流著慈濟血液的全職志工。
常見她不停講著電話、發送電子信件、叮囑細節,儼然就是聖地牙哥聯絡處的大管家,活動力源源不絕,總是笑臉迎人。
「原來的我,可不是這樣。」葉慈薈笑說,以往,只要一緊張或忙碌,她的臉色就不自覺變得難看;當別人做得不好,她會直接說:「你錯了!」無形中給旁人很大的壓力。
「我的個性向來好強、『鴨霸』,剛開始推動組務時,常沒經過大家同意就決定事情,一意孤行的結果,就是引來怨聲載道……」
葉慈薈感恩善知識的提醒。「劉明山師兄告訴我,修行就是就要聽別人的意見,開會氣氛要好、要達成共識,才是雙贏。每次開會時,他和王曉惠師姊分別坐在我的左右兩側,當我講錯話或語氣不好時,一個拉我褲子、一個踩我腳,提醒我適可而止。」
葉慈薈的強悍,部分來自過去婚姻關係中弱勢者的自我保護。走入慈濟後,她開始學會尊重每個個體,學習傾聽。
她請人在活動中側錄她的表情,當回去放映時才驚呼:「啊!原來我當時是這樣生氣、這樣大聲。」她也常看著鏡子練習微笑、修正語氣。「希望將來透過電話,就能將笑意傳遞到對方心裏。」
「現在是有點改了,但進步空間還很大……」如今,葉慈薈卸下聖地牙哥聯絡處負責人的身分,承擔了和氣幹事的職位,「很感恩師兄師姊包容我的個性,讓我做更多事情,也是在磨練我!」
對她來說,永無止盡的志工路,將是自我修練的最佳道場。
- May 13 Wed 2009 20:42
巨人老師林裕發 最後一堂身教課
巨人老師林裕發 最後一堂身教課
◎撰文‧凃心怡 相片提供‧慈濟大學實驗國民小學
五年前的一個早上
您默默的將我們扛上肩膀
心中的不諒解化為您責任的重量
幼稚的行為讓我們彼此受傷
無理的唱反調不知讓您瘦了幾兩
卻阻擋不了我們即將打開的心房
原來您一直為我們遮風雨擋太陽
今天您悄悄的離開
就像當年您悄悄的來訪
分開才知分不開
十年的約定該怎麼辦
您把我的未來悄悄埋下燦爛
我想牽起您的手闖天關
我從您身上學會堅強勇敢
我會實現夢想給您看看
現在的我 只想抱住您用力不放
——花蓮慈小第四屆畢業生陳璽宇,
寫給在天堂的林裕發老師
每天清早出門慢跑,林裕發老師總是將運動服上衣紮進褲子、拉齊衣肩,一絲不苟。
太太傅靖雅建議他,不妨將衣服拉出來,跑起步來較輕鬆自在。但他卻搖搖頭:「不行,出門會遇到學生,平常都要他們把衣服紮進去,所以我自己也要做到。」
聽到這番回答,傅靖雅感到溫馨:「他那時已經癌末了,即使生病,還是要維持身教。」
●
傅靖雅跟林裕發在大學相識,結婚至今剛好十年。但是泰半時間,他們都是相隔兩地——她大學畢業,他剛好研究所畢業;他到高雄當兵,她則到台北上班。退伍後,他找到台北的工作,她卻因為父親生病回到嘉義。
邁入禮堂後,他選擇回到嘉義與妻子共處,但傅靖雅卻又在此時考取阿里山上的國中任教,兩人變成假日夫妻。好不容易她從山上轉調下來,他竟要遠赴花蓮執教……
「那時只要我一句話,他就會留下來。但當年他隨著教聯會到花蓮慈小參訪,這裏就一直是他憧憬的所在,所以我要支持他。」
六年前,林裕發放棄工程師工作進入花蓮慈濟小學任教,傅靖雅則獨自留在嘉義工作、照顧公婆。雖然在此之前,林裕發的教職經歷是零,但連比他更早投身教育工作的妻子都認為,他天生就是吃這行飯的人。
傅靖雅說:「小學階段是人格發展最重要的時期,品德教育不是一朝一夕,而他絕對是可以勝任這番重擔的人!」
每週四的星光教室
林裕發擁有一百八十八公分修長身形與壯碩體格,私底下,家長與學生都暱稱他為「巨人老師」。但人高馬大的他,卻擁有一顆細膩的心。
他對教育十分投入,每週四是班上的「清作業日」,舉凡未訂正、未寫完功課的學生,放學後都要留下來,全部完成才可以回家。
有時到了晚間八、九點,孩子還在教室裏埋頭趕作業。家長在校園裏等待雖然心急,卻沒有人敢去拜託求情。「老師也陪著孩子餓肚子,直到最後一個孩子寫完功課,他才用餐。」
家長何媽媽說,林裕發不僅要求學生,自己更是著重身教:「老師以身作則,折服了所有『疼孫』的阿公阿嬤,以及『惜子』的爸爸媽媽;沒有人敢從老師手中把孩子『救』出來。」
每天八、九個小時的相處,師生感情親密,當學生課業陷入低潮,他不曾責難,而是留下學習落後的學生,在夜幕低垂的空盪教室中,重新以粉筆畫滿黑板,一對一把學生教到會。
有些孩子課業表現不理想,卻有戲劇跟舞蹈天分,他就讓這些孩子在學校的兒童劇競賽中,擔綱主要演出者,並賦予彩排的主導權,增加他們的自信心與自我肯定。
他也注意到一週兩堂體育課,對精力充沛的小學生似乎不足,因此當班級表現良好,他就帶著全班到戶外打球;打躲避球時,還會要求男生向女生投球必須用左手……
這樣一個以愛為基礎,實行嚴謹教育的老師,讓每個孩子不得不愛他、敬他。
「只是老師講話有時候會台灣國語,學生就趁這個機會笑話他……」一群家長談起這件事,不禁笑開。而老師不但不惱怒,還樂得跟大家同歡。
班規第一條:不說謊
林裕發所帶的班級,班規第一條即是「不能說謊」,服儀、品德是他所重視的。偶爾,在靜默的上課時間,會傳來他震撼整棟樓的吼聲。「如果我們的行為有偏差,老師兇起來的樣子,真是有夠可怕!」
班上一位女學生曾遭排擠,林裕發在家庭訪問中告訴她,若同學做錯事,第一時間要跟老師報告,讓老師處理;若悶著不說,等於是讓對方有機會變得更壞。
「這樣你了解嗎?」女孩害羞的點點頭,輕輕「嗯」了兩聲,卻始終沒抬起頭來。
林裕發將身子微微向前傾,聲音溫柔且堅定的說:「當別人跟你講話時,你必須抬起頭來,眼睛看著對方,這是禮貌;回答必須明確清晰,這是尊重。」
提起這段往事,女學生的家長心中仍充滿感恩:「那個時候,我就知道把孩子交給這樣一位老師,可以完全放心。」
林裕發注重與家長的溝通,曾經,為了讓一對分居兩地的父母,對孩子的教育理念達成共識,他分別與爸爸、媽媽各通話三個小時;曾經,因為孩子的紛爭導致家長心結,他特地找一則小故事,讓學生帶回家看、也讓家長閱讀,藉此排解。
林裕發說:「唯有師、生、親三者並行,才能給孩子完善的教育。」他把教育當成生活重心,即使是半夜十二點,家長也可以來電溝通。
不放棄,也不執著
在花蓮任教四年後,林裕發跟著他所帶的第二屆畢業生一起離開校園——二○○七年夏天,他轉調台南慈濟小學,也回到嘉義家人的身邊。
無奈半年後,傳出他罹患肺腺癌的消息,醫師預估大概只剩半年壽命。
「為什麼是我?」但這個念頭沒有維持太久,在拜讀《水懺》後,林裕發找到答案。
「悟達國師十世修行,修持高深的他,也避不了業力來現。這是累生累世的業報。」他和太太很快跳脫震驚,積極接受治療。
「我們一直抱持著最壞的打算,」傅靖雅說:「他漸漸把家裏的經濟棒子一點點的教會我,也安排大小事宜。但另一方面,我們又以最有希望的態度去面對。」
確定病情後,夫妻倆在第一時間辦理留職停薪,毅然決然到花蓮慈濟醫院接受治療。
下了車,屋前一大批人等候著,都是聞訊前來的學生跟家長。「看到老師,我都笑不出來;反而他比我還樂觀,就算戴著口罩,都可以看到他大大的笑容。」家長何媽媽回憶。
養病期間,曾有人問林裕發:「你做好心理準備了嗎?」他仍維持一貫的招牌微笑說:「絕不放棄,但也不執著。」他認為,生命雖是如此短暫,但慧命不死,他還有下一站的任務跟使命。
林裕發維持一貫的正知正念,以生機飲食調養,每日慢跑運動,也學習氣功;閒暇時間就留給前來探視的學生、家長,也陪伴太太。
不捨同事在忙碌的工作中抽空來看他,每次運動結束就繞回慈小,展露笑容告訴大家他很好。看著運動到汗流浹背、膚色白裏透紅的他,沒有人相信朗聲笑著的裕發老師,病情正在急速惡化。
連最了解病情的傅靖雅,也常被先生一如平常的生活與好氣色給振奮,「一直到最後,雖然他的身體會痛,還是保持微笑。我一直相信他會好起來。」
有愛相伴,人生無憾
住院期間,同事每天送來精力湯,家長協助料理三餐,學生則透過電話慰問、下課後前來探望、逢年過節齊聚祝福,給予最貼心的精神關懷。後來夫妻倆回嘉義陪伴父母,還有家長每天從新莊搭客運來回,長達一年多的時間奔波,只為了協助照顧他。
「裕發常跟我說,他何德何能讓大家如此付出?」同樣身為老師,傅靖雅知道先生內心的感動:「他常跟朋友分享,如果現在是他生命最後一刻,他死而無憾。」
養病這一整年,是他們夫妻最珍惜也是最長的相處時光,幸福的笑容時時漾在兩人臉上。為了支撐這個病倒的巨人,傅靖雅鼓勵他:「上人說,老師是學生生命的引航師,因為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未來;但我們也要當自己生命的引航師,懂得面對這場病。」
二月二十八日凌晨,傅靖雅挽著先生的手睡著,不久就被枕邊人拍醒,她知道離別的時刻來了。
「我呼吸不到空氣,可能不行了……」林裕發喘著說。傅靖雅則把握分秒將心底的話告訴他:「你真是個菩薩,是我的驕傲。你跟那麼多學生和家長結好緣,是我的模範,我會好好跟你學習。」林裕發看著妻子,會心一笑。
「萬一結果不是我們所希望,我們要彼此相互祝福。」林裕發依然是會心一笑。
傅靖雅跟著他笑,吐露夫妻情誼:「我愛你。」這時,林裕發才鼓足力氣,大聲以同樣三個字回應。不久,他心跳漸漸和緩,最終停止,瀟灑自在離去。
回想最後那幾個鐘頭,護士曾進來拍他:「如果聽到聲音,請張開眼睛。」當時他還猛地張大了眼,那股力量是如此強韌壯大,令人震撼。
「他知道大家都在祝福他,不想讓大家失望。」傅靖雅說,往生那天傍晚他還說著笑話,直到最後一刻仍抱持樂觀態度;能見到他如此心不貪戀、意不顛倒的告別人世,相當感恩。
一位師姊陪伴在側,也是這樣形容:「林老師下台的身段,真漂亮!」
●
六年前,就讀慈小五年級的沛緹問剛來學校教書的林裕發:「老師,您有幾個孩子?」
面對這個問題,林裕發展露一貫的笑容:「我有二十八個,你們就是我的兒子和女兒。」
所以在林裕發往生後,沛緹告訴媽媽:「我要參加老師的告別式,以老師小孩的身分送他最後一程。」
林裕發的告別式和追思會在三月中旬舉行,散居各地的學生與家長,紛紛放下課業、工作,專程來送他們敬愛的老師一程;無法請假的,像是家翔的父母,就選擇在週末帶著孩子來回驅車十四個小時,前往嘉義拈香。
慈小老師王佩茹認為,老師給孩子的教育,不只是課本上的知識,本身的人格特質影響孩子最深遠。「裕發老師遇到考驗時,總是抱持著面對、解決、放下的態度——迎頭面對,不花費時間在負面情緒上。即使面對疾病與死亡,也是如此。」
生命在最燦爛的四十一歲結束,但直到人生的最後,他仍是個老師——以正向正念的人生態度,為所有人上了最後一堂課。
【師恩難忘】
◎撰文‧陳慈卿(喻涵媽媽)
二○○五年八月,喻涵要升五年級的時候,是我們母女相處得最不好的一年。我的管教方式讓她急著要逃離這個家,寧可去花蓮和阿嬤住,也不要跟媽媽在一起。
為了找尋一個避風港,花蓮慈小是她最佳的選擇,只因為慈小的老師不會打人。
孩子選擇離家,雖然讓我心痛,但我相信,只有慈濟的環境,才能幫我找回女兒。而我也是在接觸慈濟後,才開始學習如何當媽媽。
第一次見到裕發老師,是在進入慈小就讀前的面談。我好像看到救星,直覺他一定可以幫我找回女兒。整個面談過程,我幾乎都在心裏懇求菩薩幫我,而裕發老師就是我的菩薩。
一個學期後,喻涵因為無法適應花蓮生活,開學前就轉回台北。來不及和老師道別,我充滿愧疚,深怕傷了老師的心;但看著四處逃竄的女兒,我的心更痛。
孩子回家後變懂事了,我們珍惜彼此相處的時光,常常打開心房聊天,孩子有困擾也會請教我。真的很感恩裕發老師,幫我找回孩子。
老師示現病苦的這一年多,啟發我凡事包容、行善行孝要及時,要隨時為生命的終點做準備……這一年可說是我人生的轉捩點。
裕發老師,有很多人因為您改變一生,您可以安心快去快回,再來完成今生未完成的功課!
- May 13 Wed 2009 20:41
一時困境 互助就能安度 安心就學方案關懷逾五千弱勢家庭
一時困境 互助就能安度 安心就學方案關懷逾五千弱勢家庭
◎整理‧編輯部
金融危機,動搖家庭經濟根本。
師長有心,將學生的困境當作自己的責任,找尋社會資源;
志工關懷,拜訪四千多個家庭,展開及時且綿長的陪伴;
家長立志,再苦也不讓孩子輟學……
傍晚,就讀國中的姊姊尚未放學,兩個小兄弟開始洗米煮飯,等待媽媽從工廠下班後就可以用餐。
家務事對這三個孩子而言,從來不是難題,聽從姊姊的分配,他們將家裏打理得有條不紊;衣服破掉時,就讀小學六年級的男孩還可以踩著古老縫紉機將破洞補好。
姊姊成績優異,是全校前三名,繪畫比賽更拿首獎;兩個弟弟也以姊姊為榜樣努力念書,希望未來能當企業家和工程師。如此認真的精神,讓媽媽麗香很安慰,但她卻發愁:辛苦工作,卻還是籌不到孩子課後輔導的費用……
住在南投縣草屯鎮的這家人,四年前男主人病逝,麗香到工廠做工養家,薪水微薄,但生活儉約還過得去。最感念的是娘家媽媽一直愛護著她。「十年前九二一地震時,我正在上大夜班,當時電力、道路斷了,擔心孩子們在家如何是好,幸好媽媽把他們帶到車上安頓……」
孩子們懂事孝順,為麗香分憂解勞,唯獨無法解決經濟困窘。校方向慈濟提報,志工家訪後提供急難救助金,暫度一時難關。
麗香說,一路走來,堅決的信心支撐著她度過種種苦難;看到孩子成績優秀、體貼善解人意,不論多辛苦,流下的汗水都是甜的。「慈善機構和善心人士的幫忙,讓孩子一天天成長;希望日後我們也能夠回饋社會。」
逐戶家訪
彌補學費背後的生活難題
經濟不景氣、失業問題嚴重,擔憂這波經濟衝擊造成的社會問題,可能影響學子就學,政府擴大辦理特殊境遇家庭扶助、失業勞工子女就學補助;各慈善機構提供獎助學金,校方也積極尋找社會資源或提供工讀機會,避免學生因家境失學。
儘管如此,並不是每位有需要的學子都符合申請要件。二、三月各級學校開學期間,慈濟推動「安心就學方案」,慈濟教師聯誼會老師和訪視志工主動拜訪全台近千所校園,與校方合作協助生活有困難的學生家庭。迄三月下旬獲得七百多所學校提報五千四百件個案;麗香媽媽和孩子們就是其中一戶。
慈濟志工逐戶家訪評估補助,繳付學費;深入訪視後,發現即使付得出學雜費與營養午餐費的家庭,生活上仍有難解的問題——有打零工維生、子女眾多者;有父親在監、子女無依者;有主要勞動力被裁員或生病、頓失經濟來源者;有單親家庭、由母親獨立扛起家計者……
師長用心了解學生處境,與家長溝通後提報慈濟,確實找到需要關懷的角落,提供長期生活補助,或包括註冊、修繕、醫療、喪葬等急難補助,有些暫不補助但列為居家關懷戶。
台中市南屯區、獨自撫養兩個女兒的廖女士說,慶幸一路走來遇到很多好人、得到幫忙。租屋七年來,房東體諒她的狀況,有時連續幾個月交不出租金也不曾催促;她也感恩暑假期間娘家幫忙照顧孩子,讓她專心賺錢養家。
雖然從事家庭清潔或大樓打掃等零工,工時不穩定,但她努力找尋工作機會,盡可能自立、自助。志工讚許她是最勇敢的媽媽,列為居家關懷戶,將長期陪伴協助孩子完成課業。
家住台中的林女士提及,從事房屋仲介服務業十幾年的先生,已經好幾個月沒業績了,使家庭經濟到了極限,連孩子的學費也成了問題,人生從未遇到這樣的窘境……
志工表達會協助解決眼前就學困境,林女士靦腆的低下頭。志工安慰她,景氣不好只是暫時,等待時機回轉、生活穩定了,也可以回饋。
家長對於大環境無奈、缺乏信心,是志工家訪時的感受。台中市北屯區北新國中校長周承淑感謝慈濟的付出,也表示這段時間會幫助孩子們心理建設,體諒父母的經濟壓力;只要不怨天尤人,總會度過難關,也藉此教育學生人生無常,福氣不是一輩子都能享用,要懂得惜福。
心靈關懷
紓解潛在的家庭壓力
相較於都會區失業率升高、企業實施無薪假等現象波及子女就學,在以農業為主的台東縣和苗栗通霄、苑裡、台中日南等鄉鎮,居民生活向來儉樸,金融危機並未使校內經濟困難家庭增加,加上政府全額補助中小學生營養午餐費,家長多能自行負擔低額的學雜費。
但多校師長不約而同對志工提及,單親和隔代教養比例偏高,在台東偏遠學校甚至達三分之二;這些家庭多半不懂得尋求社會資源,孩子也缺乏關愛與引導,校方雖憂心學生身心狀況,但問題複雜難以處理。
台中大里立新國小全校有四十多位學生參加課後托育,王弘德校長感嘆:「看到老師記錄這些孩子的家庭狀況,不是單親就是隔代教養,讓人心疼;幸好政府補助課後托育費用,否則這群孩子放學後沒人指導課業,經常是班級的趕鴨隊!」
台東八十一歲的原住民陳阿嬤,以老農年金和種菜的微薄收入扶養三個孫子,生活拮据。當志工送來助學金時,髮蒼視茫的阿嬤輕嘆:「很累……」出生日治時代的她不會講國語,只能以簡單的母語和孫兒溝通,語言隔閡形成代溝,照料起來備感吃力。
獨力照顧四個孩子的黃女士,先生家暴經法院判定離婚;她目前服務於大賣場,上班時間不穩定,入不敷出,孩子的學費也壓得她喘不過氣。
志工主動到學校為孩子註冊,也陪伴孩子參加慈濟新芽課輔班。黃女士感念慈濟志工在她身心疲憊之際注入暖流,只要有空檔就會來課輔班當志工。她說:「幸好有慈濟給予經濟及精神支持,不然受傷過後的心,不知何去何從。」
苗栗志工何素娥表示,從校方提供的資料,沒有大量就學困難的狀況;但金融危機影響社會各階層,許多家庭出現潛在的壓力。如何協助紓困、提升心靈,是慈濟人努力的方向之一。
●
目前全台每月接受生活補助的慈濟照顧戶以及居家關懷戶、獨居長者,約一萬五千多戶;再增加這一波「安心就學方案」新增的個案,各社區志工訪視任務增加;但只要師長提報,志工一定家訪關懷,「教育孩子是大家的責任,哪裏有需要,我們都樂於協助。」大里志工徐金燕說。
台中志工陳麗秀表示:「繳不出學費,孩子難免承受同儕間異樣眼光;家長因為生活困境,情緒低落。都需要以同理心和耐心來傾聽。」
透過關懷與協助,也許心境的轉換,可以救一個家庭,也讓社會減少一個危機。
資料提供╱林秀香、林淑懷賴淑美、鍾惠怡、林素月、黃秋玲、黃祥慧、鄒秋蘭何素娥、簡春微、簡麗真、林富美、張麗雲、魏淑貞李委煌、葉文鶯、邱如蓮
‧從學校到家庭‧
外籍單親媽媽 期待新屋飯菜香
◎撰文‧林素貞 攝影‧林成章
三月春雨連綿,難得晴朗好日子,菲律賓籍的阿真要搬家。
台中沙鹿這棟五樓的透天厝,每層樓雖然都是租給像阿真一樣的外籍人士,但彼此並不相識。三坪大的房間,有一張床鋪、衣櫥、小冰箱與小電視,是她和兩個孩子的棲身之所;昨晚她已迫不及待打包,今早七位志工一人一袋就將家當全部搬下樓。
阿真的兒子就讀沙鹿國小,經老師提報慈濟「安心就學方案」,志工才了解阿真不為人知的辛酸史——曾受家暴,社會局介入保護;如今她在工廠上班,獨自撫養年幼的孩子。
工廠老闆娘好心將中午飯菜打包,讓阿真帶回當晚餐;校方也協助照顧孩子直到阿真下班;但週六時,兩個孩子只能在家看電視,等待媽媽回家。
新住處位於巷道中,看到眾人浩浩蕩蕩走進來,里長也熱心上前幫忙。新家擁有廚房及衛浴設備,讓阿真很欣慰,孩子樂得在書桌前坐下,客廳又有現成的桌椅可以招呼客人,一家人都很開心。
「有了廚房就可以開伙了!」但阿真無言以對。每月三千五百元的房租,是和朋友合租分攤的,實在沒錢購置瓦斯桶……志工廖石豪當下二話不說,撥起電話叫瓦斯。看著爐火生起,阿真笑了,也溫暖了每個人的心。
住在隔棟的鄰居前來問候,得知阿真的情形,答應只要能力所及,一定幫忙照顧小孩、教導功課。阿真不識中文,語言溝通有困難,遑論看懂孩子的家庭聯絡簿;現在有熱心的鄰居幫忙,真是一大福音。
志工鼓勵阿真主動跟鄰居打招呼、多互動,彼此照應,因為「遠親不如近鄰」;也祝福她有了新家,能揮別陰霾,迎向陽光。
- May 13 Wed 2009 20:40
台東環保火車頭 賴阿柳做出幸福滋味
台東環保火車頭 賴阿柳做出幸福滋味
◎撰文、攝影‧林素月
自從做環保後,賴阿柳脫胎換骨——
以前穿著亮麗旗袍,現在穿「惜福衣」;
以前做裁縫時,手拿最重的是熨斗,
現在回收資源再重,她都想扛上車……
走進賴阿柳的家,目光即被屋內琳瑯滿目的回收物吸引,食、衣、住、行樣樣不少,宛如一間五金雜貨店。
「這些都是我的傳家寶。雖然是撿人家不要的,但只要修一修,就可以再度發揮良能。」
兒子在學校擔任老師,看到媽媽如此惜福愛物,也以此教育學生。賴阿柳說:「所以,親身落實環保,其實就是一種傳承。」
賴阿柳自一九九三年起開始投入環保工作。「自從做環保以後,自己好像變成女超人,『黃金』多重都會想辦法扛上車,身體鍛鍊得更健康,每個細胞都像在跳舞。」她手舞足蹈說:「上人說:有願就有力。發願做慈濟,無形中力量就產生了。」
失學少女,深情妻子
六十七歲的賴阿柳,出生於台中北屯鄉下;小時腸胃不佳,乾瘦如柴,在學校常腹瀉,影響上課心情。
一次運動會,賴阿柳參加接力賽跑,因為身體瘦小,褲子在劇烈奔跑中突然鬆落。「當時太尷尬了,輸了比賽,還被同學責罵,自尊心很受傷。從此不願再上學。」提起小學五年級的學歷,她仍覺得後悔。
休學後,賴阿柳除了四處做農事,也跟著父親到建築工地做雜工。由於身手敏捷、工作認真,被親戚請去看顧小孩、幫忙家務,直到十七歲那年,離家至彰化幫傭。
一九五九年的八七水災,讓她見證生命無常——豪雨不斷,大肚溪潰堤,湍急的洪水淹沒整個中部鄉鎮,二樓以下的房子全遭滅頂……
千鈞一髮之際,賴阿柳被人從洪水中拉起,安置在一棟三樓樓房中度過漫長三夜。站在樓上往下看,村民、動物皆載浮載沈於濁水中,耳邊不時傳來呼喊求救聲……年少的她內心顫慄著,生命是否到此終止?
災後離開洪水蹂躪過的純樸鄉鎮,賴阿柳來到台中學做女裝;三年學成後被聘請為裁縫師,日子過得安逸穩定。
從事裁縫工作,她把自己打理得優雅亮麗,身著旗袍的美麗身影,吸引了當時在空軍官校念書的蘇進南。
婚後與夫家人同住屏東,先生經常輪調台南、高雄、屏東三地。孩子相繼出生後,賴阿柳的生活更加忙碌,夫妻聚少離多,先生逐漸背離當初結婚時的誓言。
賴阿柳得知實情後,柔情勸導先生;而先生也有悔意,決定主動遠離是非地,請調至偏遠的台東空軍志航基地服務。一九七五年,全家人跟著東遷後山定居。
為了減輕先生家計負擔,賴阿柳到裁縫店拿衣服回家做;及至孩子們長大赴外地求學,她開始承租店面經營裁縫生意。精湛的手藝、誠實的態度,使得門庭若市;卻也因為工作量過多,不分晝夜趕工,賺了金錢卻賠掉健康。
病中善種,三年萌芽
一九八九年,賴阿柳因病住院治療,無意間看見一本小小書刊。端詳著封面身著海青的法師,賴阿柳心中有種很特別的感覺;順手拿起,書名寫著《證嚴法師的慈濟世界——花蓮慈濟功德會的緣起與成長》。
恭敬翻開,映入眼簾的是一位莊嚴的比丘尼,感覺好似親人;細嚼一字一句,才知世間竟有如此悲懷興濟的人,以帶病之身籌創功德會、救拔苦難眾生。當時,賴阿柳憶起年少時洪水中的呼救聲,不由得流下淚水……
出院後裁縫店依舊忙碌,但慈濟功德會、證嚴法師卻如影隨形,盤繞她腦海。
一日,慈濟志工林歲回收途中,詢問她有沒有報紙可回收,能賣錢給慈濟去救人。一聽到是「慈濟」,她馬上回答:「有,很多!」
林歲邀她到花蓮慈濟醫院當志工。剎時,她腦海中浮現書中所描寫工程浩大的醫院……想到住院時不經意的一瞥,竟種下善種,在三年後萌芽,她不禁眼眶一溼。
「在醫院當志工,看到生、老、病、死,看到人們面對病痛侵襲,無招架之力,當下體會『身』是不淨物。」醫院志工歸來,賴阿柳自我期許要善用人身使用權,也發願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
凝聚人氣,荒地成福地
一九九三年,賴阿柳開始在社區裏進行資源回收工作。
當時分類觀念並不盛行,她利用自家騎樓做起。雖然遭遇諸多阻力,但她和先生傻傻的做,一有餘暇便四處收集回收物,整理累積到一定數量,再把變賣所得交由志工楊粉匯到花蓮。
兩年後搬到長沙街國宅,剛好住宅旁有塊空地,「如果能用這個點來帶動環保,邀約有志一同的社區民眾,共同護持善的道場,不知有多好!」
但空地雜草叢生,又不知是公有或私有地,她逐一找大樓管理委員會、市公所、縣環保局、里長協商;幾經討論,終於取得暫時使用權。在志工合心協力整理下,終將這片荒地開闢成慈濟在台東第一個環保站。
有了點,卻因為民眾對環保認知不足,少有人響應。賴阿柳告訴自己,只要願意承擔,一定能將環保點設在人人的心裏——使人們由地球資源的消耗者,變成資源的保護者。
她放下裁縫店生意,開始走入社區、學校、鄰里、機關團體,宣導資源分類回收理念;足跡踏遍台東成功、長濱、綠島、利稻,池上、關山及市區大街小巷。
「阿柳師姊做事認真正向,只要有機會給她宣導,不論多遠她都願意;縱使坐船到綠島,也不曾聽她喊累。她就像磁鐵一樣,把社區民眾的心都吸進來。」長期跟著賴阿柳一起宣導的志工楊粉讚歎不已。
人氣匯聚福氣,十四年下來,台東地區的環保志工從最初不到十人,到現在已有四百多位,回收點也由零擴展至近三百個點了。
●
「一做環保身體好、二做環保智慧高、三做環保無煩惱、四做環保是非無、五做環保尚惜福、六做環保是修行、七做環保減垃圾、八做環保消災禍、九做環保子孫福,十做環保心淨度。」喜歡唱歌的賴阿柳,在每一場環保宣導都會唱起自創的「環保十好」,這首歌可用黃梅調、歌仔戲或捕魚歌旋律隨意哼唱,阿公阿嬤也能琅琅上口。
雖然學歷不高,但做環保最大的學問就是「做就對了!」賴阿柳說:「地球承載萬物,需要人人用愛膚慰,才能保有藍天白雲、天寬地闊的景象。我們要懂得感恩、尊重、愛,不要再讓大地受傷害了。」
「若非那場病,我的人生也不能像現在這樣豐富多彩……」如今裁縫店已收起,雖然還要帶孫子,但在台東環保站裏,依舊能看到賴阿柳和先生的付出身影。
她也善用裁縫長材,讓資源回收來的舊衣新穿,或改造成隨身手巾和抹布。在她眼中,任何資源都是寶。
賴阿柳笑說:「生命認真過,慧命就會成長。做環保也要時時清除心中垃圾。只要心靈快樂,心無煩惱,就是極樂淨土!」
- May 13 Wed 2009 20:39
異國伴侶 街頭修行——何普、林麗華重拾相守初心
異國伴侶 街頭修行——何普、林麗華重拾相守初心
◎撰文‧賴怡伶 攝影‧顏霖沼
一九五一到一九七九年,
美軍駐紮台灣的二十八年間,
帶來大量西方資訊與流行商品,進步與富裕令人嚮往;
身形高大、輪廓鮮明的美國大兵,與不少台灣少女譜出異國戀曲。
一位台南理髮小姐,愛上了美國黑人大兵,懷著身孕隨夫走天涯,
三十多年的「美國夢」,交織怨與恨;
直到今天……
黑白剪影,一對年輕儷人充滿笑意的幸福神情,這是三十年前林麗華挺著大肚子拍下的婚紗照。當年她十八歲,對於未來沒有太多想像,只有叛逆和不懼一切的勇氣。
自幼生長在台南新營鄉下,家境不好、長輩們又重男輕女,身為長女的她,小學沒畢業就被安排拜師學藝。林麗華回憶:「阿嬤說,查某囝仔讀冊無路用,去學剃頭!」
後來她經朋友介紹,到台南美軍空軍基地旁的理髮店工作。工作之餘就是玩樂,也因此認識了黑人大兵何普(I.W.Harper Junior)。兩人交往半年後決定結婚,此時林麗華已懷有身孕。
回憶起當年結婚的決定,林麗華說,儘管周遭親友都說她大膽,遠嫁美國而且對象還是黑人,但她堅持己見,就這樣抱著剛出生的孩子離開台灣,隨夫走天涯。
難跨隔閡,美國夢碎
「剛到美國才下飛機,小孩大哭。先生便責怪我:你什麼事都不懂,不該來美國啊!當下我就想回台灣了,可是身邊沒錢、語言又不通,只好忍耐下來。」此後不論是在夏威夷、舊金山或是聖地牙哥,林麗華的美國生活充滿委屈和忍耐。
先生何普來自美國南部阿肯色州鄉下,因為家境貧窮,加上黑人的身分倍受歧視,十六歲便進入軍校就讀。
一九五一年起台灣接受美援,大批美軍開始駐紮台灣;包括基隆港、台中清泉岡、台南空軍基地、左營海軍基地等美軍駐紮的地區,俱樂部、酒吧林立,帶來繁華與商機。一九六八年派駐台灣的何普,因此認識了從鄉下到城市討生活的美髮小姐林麗華。
一九七一年底,何普奉命回國,在舊金山、夏威夷、聖地牙哥之間輪流駐防。為了維持家計,他認真工作,不停加班和上夜班賺錢,同時也持續進修學業,一路攻讀到準博士。
長期接受軍事威權教育、官拜海軍少校的何普,習慣用高壓命令下屬;這樣的態度使得上下關係緊張且單向。當工作上遇到壓力與挫折,他選擇用酒精來麻醉自己,也將這樣的氣氛帶回家中。
夫妻倆因生活壓力、溝通不良,經常吵架。「他常喝得醉醺醺,一回家就罵人。如果我反駁,他便說我沒讀書、沒資格跟他說話,一定要我聽他的……」長久下來,為了保護自己,林麗華也練得一副「與夫對罵」的氣勢。
「有時候被他兇得太嚴重,小孩又不聽話,我打兒子出氣,他就出手打我,並威脅要叫警察抓我回台灣,讓我不能再看到孩子……」林麗華說。
三個孩子是父母感情失和的直接影響者——大兒子學會酗酒、脾氣暴躁,二兒子因吸毒肇事入監服刑,小兒子則在朋友影響下,學會吸食大麻。
面對失序的夫妻和親子關係,林麗華數度想自殺;但是一分對孩子的掛念,她不斷隱忍。「我曾想,是不是上輩子做了很壞的事情,欠債這麼多,這輩子都還不完?」
痛苦昇華,走出怨懟
林麗華剛到美國時,曾在酒吧工作五年,之後自己開設理髮店。為了避免和先生正面衝突,下班後她經常在外閒晃。
有一回,先生又喝醉酒,兩人在家中爭執;被經營家具店的慈濟委員張純蓉得知,邀她到家裏吃飯。飯後,張純蓉邀約林麗華參加慈濟讀書會,並拿出證嚴上人開示錄音帶與她結緣。
「兩個月後,她又原封不動拿來還我,說自己應該聽不進去也聽不懂啦!」張純蓉回憶。
隨著認識時間增長,彼此更為熟稔,兩年後,張純蓉再度把錄音帶交給林麗華。這一次她認真聽了,深受感動,也思考自己能為人群做些什麼?由於有理髮專長,每逢慈濟發放、義診,她便隨同前往義剪。
除了一念善心受啟發,更重要的是習性的改變。林麗華說:「以前爭吵時,只要我回嘴,先生就會罵個不停。純蓉師姊教我不能硬碰硬,也不要繼續造口業。後來聽上人開示:『口說好話,如口吐蓮花;口說壞話,如口吐毒蛇』,我學到不但不能說壞話,還要和顏悅色。」
日後只要遇到爭執,林麗華就在心中默念佛號,或是打開大愛台聆聽上人開示。「不回應,久了先生覺得沒趣,開罵的次數愈來愈少了。」
她在理髮店放了幾本英文版的慈濟刊物,供客人翻閱;遇到客人有困擾時,她善用「靜思語」規勸,還將客人給予的小費以對方名義捐出。
每天清晨四點半,林麗華必定起床聽上人開示。她從小由奶奶扶養長大,奶奶常說做人處事的道理;上人讓她想起了奶奶,開示更給予她力量,讓她能歡喜的展開一天的生活。如此日日薰陶,更深刻的改變了她的個性。
林麗華也學習將對先生的怨懟轉化成正向思考:「先生努力工作為家庭付出很多,我應該把家裏打掃乾淨、盡好妻子的本分,讓他安心上班;如果他要大小聲,那是他的事情。雖然我曾經痛苦想要尋死,但現在可以吃飽飽,又有餘力做志工,應該要感恩。」
酒國清醒,人生轉彩色
投入慈濟後,林麗華發現許多志工以單純的心投入資源回收,淨心救大地。由於環保工作沒有技術與時間門檻,只需行動力,因此她下班後不再到處閒晃,轉而投入環保工作,常常一做就是四、五個小時。
「你是軍官的太太,居然跟流浪漢一樣撿回收物?」剛開始,林麗華曾遭鄰居質疑;也屢遭警察關切:「天下哪有這麼笨的人?開這麼好的車來撿破爛!」即使如此,林麗華仍把握時間付出。
「改變他人前,要先改變自己。」在張純蓉的建議下,個性強硬的她開始關心先生,勸他不要再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並在床頭放了英文版《靜思語》,期望先生看了會多加思考。
無奈何普無法了解太太的用心,直到一場無常來臨,彼此的心才愈來愈靠近。
「My whole world is bad!」何普在一次健康檢查中,意外發現罹患二期攝護腺癌,他形容自己的人生瞬間從彩色變成黑白。
住院十多天,林麗華悉心照顧、準備三餐,逐漸改善夫妻關係。
林麗華鼓勵何普收看大愛台。經過一段時間,具心理哲學背景的何普漸漸了解慈濟,也意識到:「I must change my way(我必須從改變自己做起)!」
何普過去就常回收物品囤積家中,只因為「那些東西看起來還很新,還可以用」。志工張純蓉與他分享慈濟環保理念、邀請他加入志工行列。他雖然答應,心中卻很懷疑:環保所得真的都拿來救濟貧苦嗎?
某次,慈濟人邀請何普一同前往墨西哥提娃那市(Tijuana)瑪瑞塔(Morita)慈濟小學發放;當他將獎學金親手交到孩子手中,終於了解平時資源回收所得確實都用來幫助這群貧窮的孩子們接受教育。
眼見做環保聚少成多的力量,何普更積極投入,每日抽出四小時做環保,休假時更高達十小時,連在家喝酒的時間都沒有了。
「我已經找到人生方向,不需再靠酒精麻醉自己。做環保的過程中,我體會到『付出無所求』的快樂,希望可以為世界帶來好的影響。」何普說。
加入志工後,何普常有機會向人介紹慈濟,為此,去年十一月他專程到台灣參加慈濟「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只見他透過翻譯,每一堂課都勤做筆記,期望將慈濟法髓帶回當地深耕。
何普總是隨身翻閱《靜思語》,將之當成生活指南,啟發自己對生命懷抱熱情和智慧。
「慈濟是一條正確的道路。我不知道這一生能改變多少人,但是我相信,只要能改變一個人,就有可能影響很多人。」
他也在服務中找到人生價值。如今,環保對他來說不僅是做好事,而是發願要善盡的責任。
修補裂縫,重建親子關係
何普罹患癌症後,夫妻倆驚覺「人生無常」,終於找到人生共同的目標,積極投入志工服務,把握時間做環保。
他們將家中小小的庭院變成暫時堆放回收物的空間,塞得滿滿也做得滿心歡喜。然而對於孩子的沈淪,兩人仍有許多掛念。
「過去,二兒子因為吸毒而躁動;現在在獄中環境單純,可以讓他仔細思考人生方向。」林麗華每週寫三封信給兒子:「我抄寫英文靜思語寄給他,一寫再寫,就像電唱機一樣,希望他總有一天會聽進去……」
何普也修正自己的溝通態度:「過去我太獨裁,不曾用心傾聽孩子的心聲。現在我要用最大的愛心,陪伴他們尋找生命的定位,再困難也不能放棄。我不能代替他們決定,卻可以分享經驗。」
何普感恩林麗華作一個好榜樣:「她從自己開始做起,讓我看到生命可以過得更有意義!她影響了我,我也對孩子有信心。」
何普目前在監獄服務,他表示過去信奉威權管理,「在慈濟則學會了慈悲。也才知道,原來學習溝通、信任對方、原諒過錯,讓人有意願投入,做起事來才會更有效率!」
如今,何普、林麗華投入「青少年重生計畫」,在夜間為逃家、蹺家的孩子提供熱食,傾聽他們的心聲。兩人將對孩子的愧疚與愛,轉移到這群孩子身上,讓他們能夠因此重回正途。
●
黃昏的彩霞淡掃過聖地牙哥的天空,晴澈的天蓋泛紅趨紫。
林麗華開著大貨車穿越熱鬧街坊,在一家超市倉儲區的垃圾子母車前停妥。晚風颳來有些冷,她打開一處鐵絲網門,熟練地將幾片散落的紙板運上車,繼續前行。
城市的另一處,何普則是一身輕便,從一台陳舊鏽綠的軍車中下車。頭戴迷彩軍便帽、胸前繫著工作圍裙,何普染色的手套上拿著小刀,劃開紙箱壓扁,動作俐落。見到相熟的慈濟人,他更微笑露出一口潔白的牙齒,相當醒目。
何普自酒國中清醒,林麗華從痛苦中昇華,在聖地牙哥的大道上,這對異國伴侶,經歷三十多年的痛苦折磨後,終於摒除學歷及語言的隔閡,返回當初相伴相守的初心,不只彼此更加了解,也發願攜手為環保而努力。
(資料提供/歐如意)
- May 13 Wed 2009 20:38
比賺錢更歡喜的事——李秀湄的抉擇
比賺錢更歡喜的事——李秀湄的抉擇
◎撰文‧鍾淑芬 攝影‧張萬
過怕了貧窮日子,她成了別人眼中的「女強人」,
將工作視為人生目標、將賺錢當成生活樂趣。
然而,婚姻挫折、生活壓力,
逼她走入「八大行業」。
浮沈燈紅酒綠二十多年的酒店「媽媽桑」,
如何洗盡鉛華變成志工?
朋友都說我是女強人、事業心重,做任何事都抱著『只許成功、不准失敗』的決心。沒有錢,我就沒有安全感……」
一九五二年出生在雲林鄉下,國小畢業後,李秀湄便因家貧外出工作,當時她小小的心靈只有一個想法:「我要努力賺錢,不要繼續過窮苦日子。」
雖然是家中么女,上有七個兄姊疼愛,但李秀湄提早走入社會,思想比同年齡的孩子成熟;她夜以繼日拚命工作,豐富的人生歷鍊加上做生意獨有的風格,讓李秀湄在工作上交出亮麗的成績單,不到二十歲便有「女強人」的封號。
二十一歲那年她走入婚姻,原以為人生找到了可靠的港灣,沒想到卻在愛情路上觸了礁。
家變,體悟金錢不是萬能
婆家經營小吃頗負盛名,婚後,李秀湄跟著先生在台北西門町賣木瓜牛奶、自助餐,日子雖然忙碌,但她甘之如飴。
一個因緣下,日本有間百貨公司聘請婆婆駐店販賣台灣小吃,此後她和婆婆兩人輪流到日本做生意,夫妻聚少離多。
李秀湄不在台灣的日子,先生獨自經營生意,收入也任其揮霍;受朋友影響,他開始四處鬼混,之後更染上賭博惡習,短短時間內,家中經濟從小康變成負債。
得知消息後,李秀湄趕緊向日本老闆請假,迅速搭機返台。夫妻見面後相互指責,即使後來李秀湄態度軟化,先生仍舊不領情的對她拳腳相向;而這時,她意外發現先生有外遇,後來先生更拋家棄子,留下一堆債務。
李秀湄收拾起內心的傷痛,將三個孩子交由婆婆照顧,獨自返回日本工作。與孩子道別時她心想:「錢賺得再多,也不能維持家庭的圓滿。只要孩子能平安長大,有一天我要做些有意義的事!」
養家,沈淪滾滾紅塵
日本小吃店固定的收入要養活自己,又得寄回台灣養孩子、替先生還債,根本無法應付;二十八歲那年,李秀湄選擇到收入較高的日本酒店兼差。
在燈紅酒綠酒店生活中,她勉勵自己絕對不要失去信心,再難走的路、再艱困的考驗,相信終有柳暗花明的時刻。
苦日子一過就是八年。之後,孩子日漸長大,需要母愛照料,於是她辭掉日本的工作回台灣。
在求職路上四處碰壁,一位友人跟她商量:「你是做生意的料,我們一起合夥開間休閒理容院吧!」
李秀湄猶豫了很久,不想重操舊業,但是在現實的經濟壓力下,她只好答應,回故鄉雲林開店。
當了老闆後,李秀湄負責管理店裏的小姐。親自為她們料理三餐、整理打掃,甚至離職的小姐生產,她也幫忙坐月子;因此小姐們都稱她「阿娘」,大家認真工作,沒多久就為她賺進可觀的財富。
很久沒嘗到有錢的滋味,李秀湄很怕眼前的一切轉眼落空,所以努力打拚;當時她心中除了賺錢還是賺錢,她告訴自己:「絕對不能讓這好運溜走。」
入門,媽媽桑變身志工
二○○四年某天,李秀湄在朋友家巧遇來收善款的嘉義慈濟志工萬菊虹,她表達想做志工的心願;就這樣,開始跟著張淑幼師姊做環保。
理容院的工作,每天要到凌晨兩、三點才能休息;但是為了做環保,李秀湄犧牲睡眠時間,清早七點多就來環保站報到;有時下班得晚,乾脆直接將車子開到張淑幼家門前小憩。
不僅把握時間做環保,舉凡助念、香積、福田、醫療志工……她都盡可能參與。
原本將工作視為人生最重要的任務、將賺錢當成生活樂趣的她,竟然有如此大的轉變,讓店裏的小姐百思不解:「阿娘是走火入魔了嗎?為什麼捨得放下手邊工作,去做沒錢賺的慈濟事?」
「我開店只是為了賺一口飯吃,醫院志工服務讓我看到,當人的一口氣上不來時,賺再多的錢也花不到。」她和酒店小姐分享志工心得;而這些人生智慧的累積,也促使她更把握每一次付出的機會。
二○○五年,她報名慈濟培訓委員課程,希望能穿上慈濟委員旗袍接受上人授證;但因為從事特殊行業,她勢必得在職業與志業之間做出抉擇。
從小窮怕了,好不容易能改善環境,「做酒店一個月有二十多萬收入;但是做志工讓我的人生有了目標、生活更充實,擁有金錢買不到的快樂。到底要如何抉擇呢?」為了這件事,她連續幾個月輾轉難眠。
雖然心頭的結未解,李秀湄仍如常地跟著師兄師姊出門做志工,有時間就到台北看看孩子,並和他們分享做志工的法喜及心靈成長;孩子都知道媽媽在慈濟找到人生的第二春。
兒子看出母親的憂愁,於是勸她:「路走到盡頭,轉個彎還是會有出路。我們都長大了,也有不錯的工作,您就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吧!」
孩子貼心的一句話,把李秀湄從死胡同裏拉出來,她知道自己該選擇哪條路了。
回到店裏,她宣布:「我的生命中不能沒有慈濟,很感恩您們跟阿娘一起奮鬥,希望以後有機會能在慈濟道場相遇,您們就能體會我今天所做的抉擇。」
就這樣,李秀湄結束經營十年的休閒理容事業,從此心無罣礙地走在菩薩道上。
●
結束事業,李秀湄找到一份養護中心的看護工作,希望將自己在擔任醫療志工時所學的技能和知識充分運用。
「養護中心的老人家,有些已經失智,有些是重症的阿公阿嬤,需要幫忙挖糞、換尿布。剛開始照顧時有些不習慣,但是我轉變心念,把阿公阿嬤當成父母親來照顧,如此一來,自然能放下身段做任何事。」
曾錯失一次受證機會,二○○七年底她終於迎頭趕上了。
眼前的她已經五十七歲,舉手投足間散發寧靜之美。
從付出中,發現自己竟然被那麼多人需要,李秀湄肯定了自我生命價值;也用愛為自己開拓出一條既寬且深、充滿心靈能量的道路。
- May 13 Wed 2009 20:38
找到生命責任:自愛愛人
找到生命責任:自愛愛人
◎口述‧洪鈺玲 撰文‧陳芊岑 插畫‧羅方君
年幼時父母相繼往生,像一片揮之不去的陰影,時時籠罩心靈。
自責、叛逆、自殘……深深的遺憾,如何彌補?
就讀國中的他,一出生父母就離異;爸爸在他小學五年級時再娶,越南籍的後母生了一個小弟弟後,爸爸的健康開始走下坡終至去世;不久,後母帶著弟弟離開了,他再度失去父母之愛……
去年暑假,我參加兩梯次慈青志工營隊,在居家關懷時遇見了他。他和我一樣,從小就沒有爸爸媽媽疼愛,我知道那種痛苦;一方面心疼他,另一方面,卻覺得他很幸福,因為他有師姑師伯的關懷與陪伴。
我曾想,如果在我小的時候,也有慈濟進入我的家庭,或許我的人生道路就不一樣了。雖然這個遺憾很深,但「只要緣深,不怕緣來得遲」,現在我已經走上慈濟路,不論未來人生路有多遙遠,我都不再感到孤單害怕!
失去
無父無母的童年
在我四歲那年,爸爸因為工作不慎,誤觸高壓電而往生;之後,媽媽帶著兩個姊姊和弟弟北上謀生,唯獨留下我在鄉下陪奶奶生活。
奶奶經常有意無意責怪我:「攏係你剋死恁老爸!」讓我覺得父親的死,是自己的錯。
小學時,我總是瞞著奶奶偷偷打電話給媽媽,問她:「什麼時候才可以帶我去台北?」媽媽的答案永遠是「下學期」,我也因此盼過一個又一個「下學期」。
媽媽不堪長期負荷家中經濟重擔,精神逐漸出現狀況。就在我九歲那年,她在台北喝農藥自殺;所幸救回一命,被送回鄉下休養。
我很擔心媽媽的身體,卻又為她能回到我身邊而感到開心。
有一天,我在窗外聽到媽媽的呻吟,打開房門,只見她躺在地板上抽搐。親戚幫忙將媽媽送去醫院,我整個人愣住,久久無法回神,被奶奶打了一巴掌。「為什麼你沒有發現媽媽要自殺?她把農藥放在包包裏,你怎麼會不知道?」
幸好媽媽的命又被救回來了。但不多久,她又帶著姊姊和弟弟回到台北工作。
一年後,媽媽的精神狀況仍舊很不理想,奶奶決定帶我去台北探望她。上台北這件事令我開心不已,用心準備了許多禮物要送給媽媽。
出發前一天,叔公突然提早到學校接我。我很高興,想說奶奶真好,這麼快就要帶我去了,整路笑嘻嘻跟著叔公回家。
沒想到回到家裏,奶奶的一巴掌又打了過來。「笑什麼!你媽媽已經死了,你還笑得出來……」
聽到媽媽過世的消息,我的腦袋一片空白,連怎麼上車、怎麼到台北都不知道,只知道一路上一直哭。
人說:「無父也有母,無母也有父。」那年我才十歲,怎麼會就此無父也無母?
遺憾
再也等不到「下一週」
媽媽往生後,奶奶決定舉家搬到台北,由叔叔收養我們四姊弟。
終於到了朝思暮想的台北,我卻覺得沒有想像中的好,因為媽媽已經不在了。
升上國三那年,奶奶中風了,半身癱瘓,只能躺在床上。叔叔請了一位外傭來照顧她,外傭不堪奶奶長期打罵而走了,姊姊接手照顧一段時間後也放棄。
在四個兄弟姊妹裏,奶奶對我最兇,但我們的感情也最深。為了方便照顧奶奶,我搬到她的房間,每天幫她換尿布、餵飯、洗澡;除了上學,其他時間幾乎都陪在奶奶身邊。
一年多後我升上高三,叔叔為了讓我專心準備大學考試,又請了一位外傭來照顧奶奶,我才搬回自己的房間。
雖然奶奶有人照顧了,但她對我仍是相當依賴。每天放學回家經過她的房間,總會聽到奶奶的呼喚,但我卻快步走回房間,因為厭倦、怕了,壓力很大,我想要擺脫奶奶。
有一天,我餵奶奶吃東西,問她:「高興嗎?」她似乎不太想要回應我。我再問一次:「奶奶,我餵您吃東西,您不高興啊?」她才說:「每次叫你,你都不理我……」
當下,我覺得自己真不孝,趕緊告訴她:「下週考完試,我再來陪您好嗎?」
等考完試那週,我又因為貪看偶像連續劇,沒有履行對奶奶的承諾;我在心中安慰自己:「下週再去陪她吧!」
沒想到,奶奶等不到下個週末來臨,突然離開人世。
考上大學後,我搬離了家,住到學校宿舍。為了早日獨立生活,我努力念書爭取獎學金,但人際關係卻出現問題;與室友相處不好加上經濟壓力,我竟然出現自殺念頭。
我到學校諮商中心接受輔導。高中就學會的抽菸、喝酒,此時也更加依賴它們了。
付出
把「怨」化成「感恩」
「可以把對奶奶的小愛化作大愛,去照顧其他老人。」在學校社團博覽會中,我想起一位親戚曾經這樣告訴我;於是我走向「慈青社」,希望參與服務老人的活動。
大一暑假來到花蓮慈濟醫院服務,在內科加護病房擔任志工。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每到探病時間,總會看見一大群原住民家屬在外面等候,與一位老奶奶孤獨的情況形成強烈對比,因此我很常去陪伴這位老奶奶。
老奶奶需要洗腎,必須經過家人同意;醫院打電話給家屬,沒想到奶奶的兒子竟然不願意來看她。我不敢相信——竟然有孩子不要自己的媽媽!
媽媽過世後,我和叔叔嬸嬸住在一起,心裏一直有疙瘩。以前生病時,叔叔他們半夜帶我去掛急診,我覺得理所當然;但現在看到老奶奶的情況,我覺得自己好幸福,至少生病的時候,家人都在身旁陪伴著我。
叔叔嬸嬸撫養我們長大,為什麼我還會怨他們?如今「見苦知福」,我真的很感恩家人不曾讓我一個人面對病痛;對叔叔嬸嬸的感受,此後也漸漸改觀。
自愛
就會有人愛
在我內心深處,常常覺得自己不受喜愛——爸爸媽媽不要我,還拖累姊姊得幫忙賺錢養我們,連我自己都不喜歡自己。
來到慈青社,我開始嘗受到被人疼愛的感覺。剛開始,我很排斥稱慈濟師姑為「媽媽」,因為我愛我的媽媽,她的地位是沒有人能夠取代的。直到有一次,慈濟媽媽說:「上人要我們愛普天下的小孩,將每一個小孩都當成是自己的孩子。」我很受感動,有一家人的感覺。
有一次聽林勝勝師姑演講,她說:「順境要有無常觀,逆境要有因緣觀」。想到自己在宿舍的人際關係很差,其實是自卑而排斥與人溝通;為了突破這個僵局,我勇於開口、放開自己,情況果真漸漸改善。
以前,總覺得自己是一陣佛、一陣魔——穿上慈青制服像菩薩,脫下制服還是會抽一點菸、喝一點酒。升上大三後,我承擔慈青社副社長,也告訴自己一定要把這套制服穿入心。
上人告訴我:「能夠自愛,則分秒都有人愛;若不自愛,那麼佛在面前也沒用。最重要的是自己愛自己。」此時此刻是開始,我期許自己要持續自愛且愛人。
最近,一位好朋友的父親往生,她一直覺得父親的死是自己的責任。我以過來人的經驗開導她——就在那一刻,我發現自己不再因為父親的死,心靈蒙受陰影。
如今的我,早已拋棄自殺的念頭,更懂得珍惜生命;也不會再把父母往生的事,怪罪在自己身上。因為我知道,活下來的人,有責任要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
- May 13 Wed 2009 20:37
一口井全村命脈
一口井全村命脈
◎撰文‧賴怡伶 攝影‧蕭耀華
甘肅武威市涼州區大甘溝村,有十幾戶人家,日常生活就靠這口井,打了幾百米深才有水源;旱象連年,滴雨未落,這口井,等同於全村的命脈。
沒有水井的村落,只好向有水源處尋去、向山外頭的村落提去、甚至越過鄉縣買去;而這少許珍貴的水也僅供飲用,遑論灌溉農作物。
甘肅山頭缺乏植被,水土流失,連原有的苦鹹水也乾涸。部分地區生態環境脆弱,加上乾旱、低溫凍害、冰雹、暴雪等氣候現象,傷害農田、地質、畜牧業,被聯合國糧農組織專家認定為「不適宜人類居住的地方」。
當地廣種薄收的農業型態,即使政府給予補助,但因自然條件過於惡劣,收效甚微。二○○一年起,政府實施「異地扶貧搬遷工程」,將甘肅山區貧困農民遷移至有水源可耕作處居住。
八年來累計遷移二十八萬人。搬遷後,原山區實施退耕還林、封山禁牧等措施,增加植被覆蓋率,期能紓解生態惡化的程度。
在靖遠乾旱貧村,仍有超過兩萬人等待機會遷移下山,改變向老天計較著一口糧、一口水的困苦生活。
地球人口暴增、生態飽受壓力,是否將有愈來愈多的地方「不適宜居住」?人們又該遷向何處?
從甘肅的處境感受一滴水的可貴,更當居安思危,以實際行動珍惜天地所賜予的分毫資源。
- May 13 Wed 2009 20:37
遠離蕭索 馬海宮品味幸福
遠離蕭索 馬海宮品味幸福
◎撰文‧賴怡伶 攝影‧蕭耀華
孩子們做完功課,擠在電視機前聚精會神,
父親馬海宮倚在炕上小憩著,品味眼前氛圍。
若笠村人紛紛往山下遷,
來自向陽村綻灣社的馬海宮一家七口,卻是村裏的「新住戶」。
未來是否遷去劉川,馬海宮還在猶疑,
但此刻他與家人,享受著久違的幸福……
今年的農曆春節,對馬海宮一家人來說,特別不一樣。
佝僂著背,眼睛渾濁不清的馬海宮,聽清楚了他期待已久的來客聲音自大門外傳入,趕忙從正房裏走出,滿口歡迎,緊緊握著客人的手,一抹微笑掛在嘴邊。
那抹笑意,久久不散。無論是在炕邊喝茶抽菸,還是在門外交握雙手聽鞭炮響著,甚至是女兒牽著他的手、帶著一袋饃饃探訪故友……在這位久受疾病與貧困纏身之苦的農民臉上,現出一種滿足的神色。
那是春節時間故舊來訪的歡迎,也是農耕休息闔家團聚的幸福;更多的是,從全數移民、空曠寂寥的若笠鄉向陽村綻灣社土胚老家,遷移至鄉公所所在處若笠村,入住磚造新家的喜悅。
劉川鄉慈濟新村的新居,仍模糊的在想像中漂浮;但馬海宮一家人,從搬離偏僻山村向陽村起,便展開了新生活 ——或許也和度日無虞的距離,更靠近了一點。
這一戶病老殘幼
目送全村離去
用水泥、磚瓦、木樁架起的房子,刷得雪白的牆壁、貼覆整齊的磁磚地,和貼著磁磚山水畫、大門牌匾上掛著「五星示範戶」——若笠村這間看來殷實的農戶,舊主人已下山追尋新生活,馬海宮一家七口,是搬入不久的新主人。
「今年首次在若笠村過年,環境好得多;在向陽,做啥都不方便。」馬海宮對於新家是萬般滿意,更點出了舊家向陽村的蕭條。
來到馬海宮曾住的向陽村綻灣社,一座山頭像個饅頭似的,圓弧突出在蔓延的山脊上,就像地標一般。聚落順著山脊散開,凝神一看,都是塌了屋頂的老房、深鎖的磚房、蔓草叢生的院落,渺無人煙。而馬海宮居住了數十年的土胚房,是整個聚落中最不起眼,但無野草進逼的一戶。
向陽村綻灣社原本住著兩百戶人家,因為乾旱難以生活,陸陸續續移出了一百五十戶,僅剩五十戶。四年前,政府將全村挪移到劉川鄉來窯村米糧社,搬遷蓋房所需的一萬多元自備款,大多農民都想盡辦法咬牙付上,因為旱災歉收情況愈來愈嚴重,不遷實在不行。但是馬海宮,卻連付上這一萬多元的能力都沒有。
馬海宮年輕時,跟大多數青壯農民一樣,在農閒時下山打工,在縣城工程隊做過抱磚和水泥的小工。但他接連罹患白內障與青光眼,無力就醫,加上這幾年關節炎愈趨惡化,再也無法出外打工。
不到五十歲的馬海宮,倚靠高齡七十餘歲的老母親完成農活;他的瘖啞妻子長年在外打工。僅依靠這分微薄收入要養活一家七口,相當吃力,因此馬家被政府列為「特困戶」。若笠鄉全鄉像馬海宮這樣的特困戶有三十九戶,家中或孤老、或沒有勞動力、或患有殘疾,生活窘迫,由政府每月發放麵粉、物資與現金。
當綻灣社全社都搬遷後,馬海宮一家更顯貧困和淒涼;偶有親戚前來幫忙,大多時候獨自面對貧窮生活,以及孩子逐年長大上學的經濟壓力。慈濟志工訪視時,看到這家「病、老、殘、幼」的處境,為了四位子女的未來,將其納入劉川鄉慈濟新村遷村戶名單中。
去年年底,政府為節省民政訪視的人力資源支出,將馬海宮一家先行安置到若笠村已搬遷農戶家,並給予土地數畝。馬家的新生活,已提早開始了。
從窮村搬到次窮村
至少有人煙
將門板上已經褪色的門神年畫撕下,用指甲仔細摳去黏渣,馬家大姊馬文轉在除夕當天,代替父親為門楣梁柱貼上春聯。
母親長年在外工作,家中缺乏男丁,馬文轉是主要的家務勞動力,也因此遲至九歲多才念小學、十五歲畢業,學歷晚了同年孩子一截。
即使家境貧窮,馬海宮沒有忽略女兒求學的能力和動力。去年馬文轉上中學,開學第一天,偕同父親和二妹馬文莉帶著行李、拉驢車自向陽老家出發,前往學校辦理註冊住宿手續。「不懂的要問同學、老師,要好好學習……」馬海宮對馬文轉諄諄教誨,擔心女兒離家讀書的心情全表露在話語當中。
馬家舉家搬到若笠村後,馬文轉又可以回到她掛念的家庭中,兼顧功課並照顧全家人。「我喜歡若笠,上學方便,朋友也認識比較多……」這個做事幹練勤快的大女孩,話語間有農村女孩的害羞。
在忙碌的除夕夜,做晚餐的是奶奶、文轉和文莉三人。自外地歸來的母親無法幫助家務事,原來是膝蓋受傷了,正疼著,常在炕上休息。她憂鬱的神色和瘖啞的聲音,因病苦而享受不了春節快樂的氣氛。
清秀文靜的文莉是好幫手,幫奶奶提水、幫姊姊做飯、幫忙家裏幹農活,自動自發。此刻她為春聯黏上糨糊、拿掃把清掃地面;愛漂亮的三妹馬文燕,則綁著兩個大花馬尾,在院落裏和新認識的朋友踢著沙包,偶爾和人來瘋的弟弟馬文奇追逐玩鬧,點燃未燒盡的鞭炮碎燼,笑語銀鈴。
坐在炕邊的馬海宮,靜靜地看著這一切,臉上依然掛著安詳的微笑。問及來到若笠的心情,他說:「人都還不熟,需要再多認識。而親戚朋友都去劉川了,過年沒法去串門子,就靠打電話了!」
是否嚮往劉川的生活呢?馬海宮思考了一下,語句中透露著遲疑和矛盾。「劉川地方好——可是什麼都要錢,種地澆水要錢、買肥料要錢……但在若笠這地方,靠天吃飯,澆水不用錢。我是再也不想回老家了,地種不出來,實在是沒辦法了。要搬遷,我也要評估自家的情況……目前是若笠好。」
爐火上的水咕嚕嚕滾著,馬海宮抽完菸後,再斟上一杯茶……未來的變數,豈又是他能夠料定的呢?
看電視學新鮮事
馬家的夜晚時光
若笠村的生活,對於偏遠山村長大的馬家四姊弟來說,許多都是新的體驗。大年初一的舞龍舞獅「社火(傳統民俗,祭祀、迎神會上的雜戲與雜耍)」,一家子人扶老攜幼都出動了,在雪地裏、廟門邊看得兩眼發怔;除夕夜,打開新買的電視,吃完長麵、大肉、饃饃的孩子們,看著全國聯播的春節聯歡晚會,一邊嗑著瓜子,眼神不願離開。
對於遙遠的劉川夢,馬海宮或許還在揣想;但他只想把握眼前能給家人的幸福——花費上千元買電視,便是一個讓人無法理解的奢侈選擇,但馬海宮自有理由。「剛搬到這兒,我就拿著政府給我的補助款,買了台電視給孩子們看。因為上學時同學都會討論電視的劇情,我的孩子們在向陽沒電視看,和同學討論不上,我很心疼。有台電視,知道外界發生了什麼事,孩子也能學些新東西。」
如今孩子回到家中,吃完飯後寫畢功課,就是闔家看電視,就寢時間晚了一些。內向的馬文莉簡單吐露感受:「在這兒可以看電視、買東西方便、新朋友也多……我覺得很高興。」
生活即使貧困,一家人的心還是緊緊相繫。馬海宮神秘的微笑中,藏有把握踏實生活、珍惜現在所有的心情。「心靈富足」的魅力,已讓仍為特困戶的馬家脫離貧苦之境。
飄著細雪的除夕夜,滿懷知足的馬海宮一家人,並不孤單。
- May 13 Wed 2009 20:35
有水就是福地 移民遷村 扭轉貧窮宿命
有水就是福地 移民遷村 扭轉貧窮宿命
◎撰文‧賴怡伶 攝影‧蕭耀華
勤與勞無助於大旱連年,農家辛苦幹活,仍吃不飽穿不暖,
困境何止是貧,更關乎生命存續。
十年來慈濟援建水窖,改善了「吃水難」的窘境;
如今天不下雨,居民只能指望移民遷村,
扭轉代代貧窮的宿命……
一整片鮮豔的紅色,和摻雜其中的金色和其他彩色,是過年前靖遠縣城中心鹿鳴園市集最主要的顏色。在這個距離甘肅省省會蘭州一百三十公里遠、人口四十六萬的小縣城裏,春節氣息正濃烈。
讓鹿鳴園火紅的,是滿地的「福」字春聯,還有各式吉祥話與年畫海報。已經熱鬧了一週的年前市集,生意火紅,掛了整街的大紅燈籠下,人們趕辦年貨買齊瓜果,絡繹不絕;當場揮毫的幾位書法名家,為引頸企盼的顧客寫下來年的期待。
大紅席捲了整個縣城。然而當車顛簸搖晃地往縣城西南的那片山頭開去,紅色一點一點褪去,土黃,這片土地真正的顏色,霸氣的占領所有視線,也幾乎要占據重重大山所有的季節。
深居在這片大山的靖遠縣若笠鄉居民,生活依著這片土黃而起,然而隨季節褪失的綠意,這片土黃也快將他們的生活吞噬……
十年九旱,土地荒漠化
莊稼難生,水貴如油
眼前這片望不盡的黃土大山溝,在數千年前曾是森林密布、溫暖溼潤的良美佳地;包括甘肅在內的中國西北地帶,氣候合宜、自然資源豐富,是華夏文明發源地,周、秦、漢等前朝帝國建都城於此,發展農耕畜牧,人口逐漸增長。
漢朝後,潮溼溫暖的氣候轉趨乾燥寒冷,加以農耕社會墾殖山林、水資源被大量取用,自然生態逐漸無法負荷,土地荒漠化,形成今日西北地區大規模的乾旱地帶。
海拔一千八百米以上、山大溝深的靖遠縣,最典型的乾旱區域就在若笠鄉,年平均降雨量兩百四十毫米,蒸發量卻高達一千八百毫米,已經預見了山禿地荒的情景;加上年降水量分配不均,集中在七、八、九三個月,故十年九旱。
若笠鄉苦絕的重山中,仍住著一萬六千多人;為了多向老天存點水,幾乎每個人都在生活中訓練出一套「節水經」——
為了蓄水,農民房子半邊蓋,院裏挖上水窖,在下雨時節收集雨水逕流,為旱日存口水喝。每日自水窖打上水,一盆水可拿來和麵粉做饃饃、洗臉洗手、洗衣服;即使已經混濁骯髒,還要給牲口喝,滴水不浪費。
在當地,「水貴如油」並不是一種誇張的形容,而是確實發生的情況。若笠鄉原本降雨就少,又經歷六年大旱,只得依賴遠在四十八公里外的縣城供水車給水;一車水裝有六至八立方,一立方的水平均八十元,將近在縣城打工三天的收入,卻僅夠一家四口人半個月的基本用水。
若笠人耕耘蜿蜒的大山陡坡,日日為生計而奮鬥。由於缺乏灌溉水,只能種土豆、扁豆、玉米等旱地作物。耕種時鋪上「地膜」減少水分蒸發,讓農作能長得好些;春耕夏收期間,每日拉著驢和農具,翻鬆土地、蹲拔雜草,沒有一日休息。
即使這麼努力,若笠人近十年來仍無法豐收,只因老天不下雨,農穫一年比一年少,不夠賣、賣相不好,甚至連收了做來年種子都不夠,更甭提收入了。沒有收入,青壯年外出打工,卻因為缺乏教育,只能從事收入低的勞務;想要擺脫做工處境,栽培孩子就學念書,一付上學費生活費,家庭經濟馬上陷入困境……一般家庭況且如此,若家有「殘病老幼」,更難改變生活處境。
水窖改善飲水困難
天不下雨無可奈何
一九九八年起,慈濟志工在甘肅省展開抗旱扶貧工作,在通渭縣、會寧縣、東鄉縣、靖遠縣、永靖縣、廣河縣等地援建水窖。
至今在靖遠的高灣、若笠、靖安三鄉,已完成兩千八百九十口水窖;繼續在興隆、北灘、永新、雙龍四鄉,興建三千零二十一口水窖。
水窖解決居民長年以來的生活吃水難題。門口就有一口慈濟水窖的馬宗菊,滔滔說著:「這幾年大旱,得到山溝的泉眼處找水。路窄,靠人力挑,每天都要挑上一回;冬天時甚至要到泉眼處挖冰,將冰揹在背上,綁著帶回家。有了水窖,冬天下雪、夏天下雨,將雪與水鏟進水窖裏,至少大半個季節就不愁吃水苦了!」
十年來,慈濟在甘肅援建水窖的工程不曾停止,累計援建水窖超過一萬六千口。然而,就在志工於靖遠勘察水窖的過程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
靖遠縣「慈濟項目辦公室」王益主任說:「慈濟人發現有些村莊僅剩一兩戶人家,深入了解得知,由於長年乾旱無法生活,村上稍有能力的人都搬下山了,留下來的多是生活極貧困的。在勘察了幾口建好卻儲不上水的水窖後,便開始思考:水窖做好了,天不下雨也無可奈何;要是以後更乾旱,他們的生活又該怎麼辦?」
要徹底改變農民的生活困境,唯有搬遷一途。慈濟志工經過審慎評估及與當地政府多次討論,決定合作興建兩百一十戶慈濟新村,村址就選在「移民鄉」——靖遠縣劉川鄉。
黃河提灌工程
使旱地生綠洲
劉川鄉之所以能發展,靠的全是三十公里外的黃河水灌溉。一九七○年代中期,政府展開「黃河提灌工程」,透過大型泵站及長達數十公里的水管溝渠,將黃河水抽提、運載到地面平整的劉川鄉,並撥地鼓勵山區農民遷移至此開拓。
隨著提灌水利工程漸趨完善,劉川至今三萬多餘人口,八成居民便是從靖遠、會寧等地山區搬遷下來的。
由於有水可灌溉耕種,不僅玉米、土豆等糧食作物收成大增,更能種植西紅柿、桃子等經濟作物,農民收益迅速增加,並積極發展畜牧業;加上鄰近白銀市及靖遠縣城,打工方便,三五年內便能達到脫貧目標。
基於移民的良好成效,靖遠縣政府先後移民六批,安置了兩萬多人。也由於劉川持續發展,遷移成本提高,近年來山區農戶要有一定經濟條件才能搬遷,於是最貧困的家庭依然留在山上,即使勉強下山,租房又是一筆負擔。
慈濟新村即以貧困戶為主要對象,蓋屋供地,減少他們貸款負債的生活壓力,可以專心打拚,展開新生。慈濟志工高明善說:「遷村首要的條件,是政府提供有水灌溉的田地。劉川水田收成好,居民可留在鄉村耕耘,也可利用農閒就近打工。」
由於遷村計畫,高明善來到甘肅,幾次走訪下來別有感觸:「看到零星住著的幾戶人家,無論離水源或耕地都要走一段路。房子雖暖卻破舊,也因鄰居都搬走了,生活更顯落寞。如果給居民新的環境,轉捩歷代貧困宿命,下一代才有希望。」
移民新村興建中
各方善緣助脫困
劉川慈濟新村從二○○八年三月底動工,迄今建好五十餘戶房屋主體;陽光下,灰色屋瓦閃耀著餘暉,整個社區顯得整齊又美觀。
遷村工程需要諸多因素配合,水電、灌溉、交通、教育……為此,「慈濟項目辦公室」成立,政府派員專職負責慈濟水窖及遷村工程,亦已展開社區規畫以及農民培訓。
「劉川一畝地,勝過山上七畝地。但水田種植需要搭配農業技術、灌溉栽培技巧,和山上偏向粗放、靠天吃飯的傳統類型完全不同。而過慣農村生活的人,可能不適應新村公共設備、不注重維繫環境清潔,這些公民素質需要透過教育來宣導。」慈濟項目辦公室主任王益說。
去年夏天若笠鄉派過兩支隊伍,到劉川學習水田耕作。王益說:「不只給他們房、給他們地,還要教他們怎麼將這些條件發揮最大效益,才能脫貧。在劉川生活開銷大,如果學不會技術、沒有收入,更加添經濟負擔。」
慈濟項目辦公室人員工作範圍廣及靖遠縣數個鄉鎮,得抓緊興建時程、工程要求品質高,工作量相當重。曾經,為了勘察水窖工程,他們返家鄉卻過門不入;上山循戶查訪,因為大雪而受困數日才得以回返;甚至匆促出門,穿鞋子都不成雙……
對於這些工作軼事,王益笑笑地說:「和慈濟人相處久了,明白你們做事的用心;我和同仁們認為自己不僅是做慈善事業,更是在盡社會責任。只要每個人願意花一分心來幫助最貧困的人,那他們就有機會脫離貧窮。」
慈濟新村預計今年十月建成啟用。屆時遷入居民歡欣鼓舞的模樣,一定更勝春節熱鬧氣氛;且讓我們一起期待。
劉川鄉•慈濟新村小檔案
住戶背景:預定遷移的210戶、共929人,來自若笠鄉11個村、58個社;人月均收入低於250元人民幣,居住地極度缺水威脅到生存。
社區規畫:位於來窯村米糧社,占地兩百畝;每戶平均面積一畝,包括磚木結構平房主屋和廚房,其他區域則為住屋綠化、廁所、豬羊圈等;公共設施包括人行道、綠化區、中心廣場、學校、衛生所、村委會等。新開墾農地約1400畝,距離社區不超過3公里。
- May 13 Wed 2009 20:35
踏上希望夢想地 少女淑琴的鄉愁
踏上希望夢想地 少女淑琴的鄉愁
◎撰文‧賴怡伶 攝影‧蕭耀華
遠赴大城市念書後,淑琴對於家鄉的感情更深了——
在故鄉山上,路上遇見的人泰半相識,都能談上幾句話;
在山下都市,人來人往卻是陌生孤寂……
但她明白母親遷居山下的期待,那會是改變貧窮的機會。
對於家鄉的眷戀,
即使再捨不得,終究還是要捨。
若笠鄉皮袋灣村村口有一棵老樹,拉著一條紅色的布簾,上頭寫著:風調雨順。
這句話,像是村民最大的期望,也像最大的諷刺——因為多年來的氣候異常,已經讓這兒的農作經年歉收,生活快過不下去了。
不過即使日子再苦,農民們仍是放下憂慮,在屋內外貼上專屬春節的金墨紅紙,寫滿祝福與期望;穿著新衣、手提禮物,趕忙串門子、走親戚;外地打工念書的年輕人也回鄉了,一路上車塵漫漫,到處都是拜年問好的人們。
馬宗菊的家中,卻少了點熱鬧的氣氛。大門沒有掛燈籠、貼春聯,即使見到來客還是熱烈歡迎,卻過得與平常日沒有不同,甚至更為蕭索含蓄。
問起原因,馬宗菊聲音又有些哽咽。「高齡八十多歲的婆婆三個月前過世了,我很悲傷,春節沒心情慶祝;大兒子在廣東打工,當時給奶奶奔喪耗盡車費,所以春節沒有辦法回來,我也很掛念……」
家戶團圓的春節,正是馬宗菊思念得更緊的時分。然而提到了劉川慈濟新村,卻又滿溢著歡喜與感謝。「能搬去劉川,我既期待又高興,那裏有水田,耕種有收成,且大部分親戚朋友都在那兒。你們給我們的幫助這麼大,我很感謝啊!」
大兒子張克爽不在,兩名就學的孩子返鄉陪伴馬宗菊。二兒子張亨通今年將要從天水市的專科學校畢業,進入就業市場;女兒張淑琴升上高一,赴白銀市就讀。
黃土高原兒女的求學之路,是否也和山上的農耕生活一般,路途充滿坎坷?
十歲學會幹農活
在陡坡荒田上行走讓人心慌害怕,但穿著新衣的張淑琴一派輕鬆自在,彎腰挑起粉碎的塑料地膜,以免妨礙來年播種耕耘。她的身影在群山大景間,顯得特別渺小。這層疊山巒間的斜曲梯田,便是張淑琴自小生長的地方。
「我從十歲開始幹農活,但幫不上什麼忙,主要還是念書;不過每到暑假收割麥子、豆子時,我和哥哥一定幫忙。初中時我每週從住宿的若笠中學回家,幫媽媽下田除草……雜草很多的,比莊稼長得更高。」
一早起床,張淑琴先打掃庭院、做饃饃(以麵粉製成的麵食)帶去田裏吃。農村孩子的生活從來不是「只要念書就好」,尤其對於年幼就失去爸爸的張淑琴來說,看著媽媽拉拔兒女長大,無比辛苦,因此幫媽媽的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先生二十八歲觸電身亡,馬宗菊奉養公婆還要撫養孩子,即使生活艱苦,她也咬牙撐下。「孩子從小到現在的吃喝,全都是我勞動換來的。公婆年紀大做不動了,家裏什麼事情都得靠我;還好孩子都乖,聽話。」
長子張克爽為了減輕母親負擔,初中畢業後就到南方都市尋求打工機會;張淑琴和二哥全靠大哥這份薪水及母親向人借貸來完成學業;一年多前,慈濟開始提供補助,略紓壓力。
張克爽時時惦記著家人,「一天三十元的工資,自己用還可以,但是給家裏的話就不夠了。」他曾經不戴手套工作,只為了省下一年約三百元的手套花費:「手磨破也沒有關係,錢留下來就是了,給弟妹當生活費。」聽在家人及旁人心裏,又是多麼心疼?
「我們的困難主要就是缺錢,孩子上學沒錢,連書都領不上,學校也不給賒,只好靠自己東湊西湊,才湊成學費。現在家裏的錢全都給孩子念書了,平常捨不得花用……」馬宗菊栽培孩子不遺餘力,就是不想要他們重蹈辛苦生活。
三個饃饃的激勵
經濟條件的窘迫,時時出現在張淑琴的求學生涯中。還在若笠中學住校時期,每週日下午,張淑琴帶著饃饃返校,每天三餐就是饃饃配白開水,吃得飽但是吃得差,和同學比還是有些自卑,她總是默默找角落吃飯。
「她就是懂事,貼心,但我聽了心裏難過……」馬宗菊說著說著掉淚了,張淑琴還噘著嘴,不讓淚水潰堤。當時的她,只能認真念書來回報母親的用心,和彌補經濟條件的差距。
「寫作業時,我就想要比同學們強,所以我要認真,才能超越別人。」趴在床上,一字一字刻下英文筆記的那個好強女孩兒,去年考上高中,到離家八小時車程的白銀市念書去了。
農田沒收成,倚賴借貸以及長子離鄉打工養家,成為馬宗菊心中沈重的壓力,也讓張淑琴時時耳提面命自己得節約點花。
在田裏,張淑琴凹著手指頭,算了算她在白銀每日生活開銷:「在若笠中學時,媽媽給我帶饃饃上學,但在白銀沒辦法。在學校食堂吃一頓飯要四元,但外頭賣的湯麵只要三元,所以我都盡量吃這個。我聽同學說還能夠更省一些,一天只吃兩餐、只花七元!我盡量節省了,同學聚會我都不去,也不吃零食,但平均一個月開銷還是要三百元以上……」
跟在若笠鄉一天花不到三元的情況相比,白銀縣城的消費水平讓張淑琴很是咋舌;而與都市同學的生活、讀書型態相比,她心中生起更多複雜感受。「在白銀,什麼都不適應。家住白銀的同學,幾乎家中都有台電腦,而我只有在電腦課時才能夠碰到。學校晚自習沒有老師管,同學就是拿著手機聽歌、玩遊戲,沒什麼人在讀書的。」
張淑琴無法融入都市孩子的生活圈,但也有自己的好朋友:「幾個朋友多是和我一樣:住宿、沒電腦、沒手機。週末的時候,就是和朋友們一起洗衣服、念書、去外頭逛一逛,跟同學打鬧一下。不過看來看去,我還是喜歡老家,皮袋灣村。」
白銀縣城富裕繁華的風貌、都市人們富足享樂的生活,與張淑琴似乎通通無涉;這個天旱不雨,人皆紛紛搬離的不毛之地,才是她內心最深的鄉愁……但母親的心,早已向著劉川而去。
皮袋灣村美好記憶
皮袋灣村原有一百二十多戶人家,近半數已遷出。「如果家裏有錢,加上孩子打工掙來的錢,一下子就可以搬完了;村莊另一頭也只剩五戶沒有搬……」數算著皮袋灣村的遷居史,馬宗菊恨不得自己也是其中一分子。
馬宗菊對於劉川的期望,根源於親戚朋友在那兒脫貧致富的經驗。「想搬去劉川,已經想很久了,但我們自己沒有本事搬出去,也沒有錢……」
在許下新年新願望時,張淑琴期待來年過得愉快;張亨通期待順利畢業,到南方找到好工作;馬宗菊卻低聲的說:「現在這個老房子,下雨時會漏水;我只希望在劉川有個新房子住、有個水田可以種,也不奢望什麼了!」
馬宗菊對遷居劉川慈濟新村的期望,來自於對生活經濟務實面的考量;而張淑琴對皮袋灣村的眷戀,則來自故土故人的熟悉親切。「我對整個皮袋灣村都有感情。大家有親戚關係,跟我年紀差不多的,多是我的堂兄弟姊妹,隨便走走遇見人,都能說上一兩句話;不像在白銀,街上人多熱鬧,但大家都陌生,說不上話,心裏更覺得孤單。」
對皮袋灣村的每條山路都清楚、每個人都叫得出名字的張淑琴,到了都市裏,心仍向著農村,連喜歡的作家,都是擅於寫西北農村風景的賈平凹。但她明白母親對遷往劉川的期待,「到了劉川,家裏經濟就能比較好了,媽媽也不用太過操煩錢的事情,我回家也方便。即使捨不得這兒,也還是要捨啊!」
走出大山,張淑琴的都市求學之路,只能靠自己拚搏適應。但馬宗菊一家的生活處境,則因為劉川遷村的希望與夢想,而有了掙脫苦窮的機會……
- May 13 Wed 2009 20:34
告別苦旱地 王守廣遷居記
告別苦旱地 王守廣遷居記
◎撰文‧賴怡伶 攝影‧蕭耀華
賣了驢子,租車拉上全部家當,
王守廣毅然決然帶著全家,離開熟悉的故鄉遷下山。
六年來天不下雨,日日耕耘、年年絕收;
即使外出打工,杯水車薪難養活一家。
離開故居,日子依然辛苦;
但新房是重新打拚的開始,也是脫貧夢想的起點……
除夕前兩天下的一場小雪,籠罩了靖遠縣若笠鄉的起伏山頭,為這片長年黃沈的大山增添幾分層次。但薄薄的一層覆雪,不能為土地增添多少蓄水,幾日的日照就蒸發了。
就要過年。料想著在農閒時出外打工的農民王守廣,應已返回老家若笠鄉升陽村王卷社——手提著自縣城買回、過年招待親友的瓜果,並帶上給四歲兒子王濤的小玩具,回到住了三十多年、土胚打成的舊家;水在炕旁燒,和老父親閒聊,看著孩子玩耍、妻子準備年菜……
春節,是農民一年來最重視的日子,終年勞碌,只有此時能單純享受著歡愉團圓的氣氛。
但來到王卷社,不見炊煙、不聞驢嘶,一派廢村景象。走到王家老屋,卻是大門深鎖,門拴上,春聯斑駁。一庄子人去了哪裏?一家子人去了哪裏?
雖下苦工 一無所獲
「我們去年十月就搬到劉川,租了一個小房子住。因為舊家屋梁的椽子已經腐爛,快坍了,不搬不行;再加上庄子上的人幾乎都搬走了,只剩下一戶人家。我從小在這長大,看到這景象,淒涼啊。」
再度回到舊家,王守廣和過去打工返家的心情完全不同;擦拭玻璃,他望進荒蕪的老家,像望進了自己過去三十年來的旱地生活……
王守廣的爺爺輩,原生活在舊家旁邊的窯洞裏。
將門板輕輕推開,窯洞透進了光。狹長的洞壁內燻得老黑,原先的暖炕蒙灰了,農具靜置著。王守廣在這兒出生,是父親王維均三個孩子裏的老么。
「窯洞特好,冬暖夏涼,一家子生活燒飯全在這。不過後來家裏人太多,窯洞小、住不下。那時候山上收成好,稍有積蓄,父親另外蓋了土胚舊房子,住我們一家。」
位於若笠鄉海拔最高處,整個王卷社都是王氏宗親,最多時有二十幾戶人家。王守廣也說不上自家是從哪一代人開始住在王卷社的,無從形容父執輩風光情形,但對於成長過程中與土地奮鬥的經過,卻是辛酸道不盡。
六○年代的若笠雨水充沛,糧食上繳給國家外還有剩餘;縣城黃河邊上的女孩家,為了一袋小麥、土豆(馬鈴薯)就嫁過來了。這般光景,到七○年代後期就不行了;八○、九○年代因為氣候變遷,長年乾旱,若笠農民生活全方面陷入困難。
連續六年的大旱,讓王守廣這幾年的生活,愈來愈不好過。
他認真照顧莊稼,早出晚歸到田裏拔雜草,一日不曾鬆懈;但去年收成麥子時,斷穗的麥梗在田裏,讓父親看了心酸:「天旱了,收成差,連老鼠也來吃!靠天吃飯啊,家裏還有兩口毛驢要餵……」
收成不夠吃,甚至也無法滿足來年播種所需,農民只得離開老家和田地,走出大山,掙個溫飽。
告別至親 下山掙錢
每年八月收成後,王守廣就收拾行囊、告別家人,獨自坐車下山到縣城附近找零工打。他沒有特殊技術,先前在建築隊打工,只能承攬挑磚頭、拌水泥這類工作;勞力付出,一天僅三十五元工資。
「湊合著過了,咱們農民就靠打工掙幾個錢吧!」王守廣說,每個月幾百元人民幣的工資,扣掉食宿,買點穀種、生活必需品,能攢下的也不多。
王守廣的太太杜穎,在山上照顧公婆及兒子三人,成日也沒閒過。「農家總有忙不完的事:一大清早,帶著饃饃就下田除草,中午趕回家煮飯、餵牲口,忙完再回田裏。常忙得滿手起水泡、累得倒床就睡。」
夫妻異地打拚,數年來還是攢不了幾個錢,磚房修不上、農車買不起,生活過得無限艱辛。
這樣苦的生活,究竟有沒有改變的可能?王守廣的盼望,全在王卷社村民陸續搬遷、甚至姊姊都遷去的那個富美佳地:劉川鄉。
王守廣說,八○年代政府分配一些劉川的地讓農民認領,姊姊便跟著姊夫遷居山下建房、開墾。「這二十多年間,他們種水田十幾畝、又種西紅柿(蕃茄)等經濟作物,還養羊、豬,生活過得比我好得多了!」
大旱經年,王守廣不是沒想過要搬。但如今,劉川鄉生活條件升高,移民遷居成本也逐年提高,經濟情況較好的人才得以搬遷;留下的,除了農民「故土難離」的心態,更多是無力負擔。
遷離故土 傍黃河邊
去年,王守廣夫妻終於拋棄山上的一切,賣了驢子、租車拉上全部家當,豪賭似的毅然決然遷往劉川。到底有什麼決定性的因素呢?
劉川鄉「慈濟新村」的遷村計畫,點燃了王守廣心中希望的火光——他們被列為預定遷村的一戶。新屋仍在建設中,王守廣特意在工地附近的來窯村米糧社租了房子。「這樣我和太太就可以到慈濟新村打工,即使每天多做一點工,心裏也踏實,因為是為自己蓋房子啊!」
來到米糧社的租屋處,一個偌大荒蕪的院子裏,只建好旁側的廂房,畫分為臥房、客廳、廚房,空間有點局促。王守廣說:「租約打一年,要一千二百元。但這房還是太小,父母親沒法住,只好先住到我哥哥家。」
每月租屋費加上日常開銷,要花兩百多元。「住劉川什麼都要錢。孩子給爺爺奶奶帶,我和太太去打工,一天共賺七十元,掙錢也快得多。一年後,我們就能搬進新家了!」
來窯村米糧社是政府在劉川鄉設置的移民點之一,四年來聚集約七十戶人家,八成居民來自向陽村。國家撥給移居農民每人一畝半的生產農地,並引黃河水灌溉,保障農家生活之本。
然而建房的花費相當大,以每戶一院、一大門、一廂房的建設,要兩萬多元;即使政府資助八千元,農民最初僅能蓋廂房,有錢時再蓋主房。四年來,已有農民蓋起主房,邁向脫貧之路。
王守廣的堂哥也從王卷社搬遷到劉川,等待慈濟新村完工遷入。堂哥年紀較長,難負擔勞力粗活,還是選擇熟悉的老本業務農,租房租地,從頭開始幹起。
劉川,這個讓山上農民勇於冒險、前仆後繼的致富之鄉,也醞釀著王守廣一家人微小的夢想。
重新生根 預見綠蔭
來到慈濟新村的工地,站在粗胚房的庭院內,王守廣和杜穎夫妻倆顯得很期待。換下了山上樸素陳舊的農耕裝束,杜穎燙直的長髮和修長的長靴,搭著王守廣發亮的皮夾克,一身新潮,抱著可愛的王濤,一家人沐浴在夕陽中,滿臉幸福的光輝。
杜穎尤其興奮,說話又急又快,臉上還帶著笑容,其中包括了返鄉思鄉的因素。「我在若笠山上出生,在劉川長大,二十五歲嫁到若笠。我的兄弟姊妹們沒來若笠看過我,交通不方便嘛!但我想娘家人呀,一年也只能來劉川探親一兩次。現在搬回劉川,我三天兩頭往家裏跑;大家說,能搬下來我最高興了!我怎能不高興,我在這裏長大呢!」
「以前劉川房子都是小茅草房,一個村子裏只有一、兩戶人家。水渠拉上了,但還沒有樹和大馬路,也沒有現在這麼多人。」杜穎說著劉川逐年來的發展,接著又稱讚道:「劉川這麼多地方,我都去過都熟悉,但我覺得慈濟新村最漂亮,社區整齊、房子蓋得好,設計也特別美觀,娘家那邊也沒這好!」
王守廣看著太太溢於言表的歡喜,也說出了打算:「搬進新家後,我還是到外地打工,賺錢快;至少劉川離靖遠縣城、白銀市近,回家方便得多。分配的水田就給太太種,她很能幹的。若是在村裏得個好地點,我還想貸款打個小店鋪,做點小生意,或許未來還能養羊養豬……」
藍圖畫得老遠,那麼山上的舊房、老田呢?還顧上嗎?王守廣說:「舊家就不住了,土地的話,種了總是沒收穫,太沒意思了。」
這話聽來現實,但也是最真實的。農民要離棄賴以生息的土地,若不是生活真過不下了,哪願意拔起根、重新扎根?剛搬遷下山的王守廣一家人,期待著春天來臨,土地解凍;春節開工後,他們的人生也能展開新頁!
【從若笠到劉川】
靖遠縣
白銀市靖遠縣海拔1275至3017公尺,為甘肅的農業大縣,黃河上游流經縣域154公里,但18個鄉鎮中有12個鄉位於乾旱或半乾旱地區。
● 若笠鄉
位於靖遠縣西南部,海拔1800至2400公尺,是甘肅省最乾旱的地方;根據天津南開大學研究,地球黃土層最厚的區域即在若笠鄉。
● 劉川鄉
位於靖遠縣西北部,海拔1400至1700公尺,距黃河30公里,屬黃河提灌區,可供十萬畝地耕種。自來水入鄉工程已完成;鐵路、國道、劉白高速公路橫穿全境,交通便捷。
- May 13 Wed 2009 20:33
一畦水田一幢房 甘肅貧農築夢
一畦水田一幢房 甘肅貧農築夢
◎撰文‧賴怡伶 攝影‧蕭耀華
資料提供‧大愛電視台「大愛全紀錄」節目
地跨七省、面積超過四十萬平方公里,
黃土高原,華夏文明發源地。
曾經森林密布,
是溫暖溼潤的良美佳地;
由於山林過度墾殖、氣候變遷等種種因素,
水土嚴重流失,
如今成了乾旱不毛地帶。
海拔一千多公尺高原上,
遍覆逾五十公尺厚的黃土。
其中,甘肅靖遠縣若笠鄉,
是全球黃土層最厚的地方,超過七百公尺;
風多雨少,十年九旱;
僻遠山村,十戶九空——
日子過不下去,
安土重遷的農民望天無語,
忍痛離開祖輩相傳的土地和充滿記憶的窯洞老屋,
遷移異地另謀生計。
僕僕風塵,隴中黃土高原的子民們正展開跋涉,
追尋「一片水田、一幢磚房」的脫貧夢想……
- May 13 Wed 2009 20:33
見證慈悲 力行喜捨
見證慈悲 力行喜捨
◎證嚴上人主講 編輯部整理
生命在歲月中衰退,慧命在精進中成長。
珍惜分秒,守志奉道;見證慈悲,力行喜捨,
人生無悔、無怨、無憂、無求。
人生,總是在分秒中不斷地老去——身體不斷地代謝、細胞不斷地生滅,「是日已過,命亦隨減」,日子過一天,生命就少一天。
生命,在歲月消逝中衰退;慧命,在把握分秒中成長。發一念心,守志立願,即使生命只有短短幾十年,能夠精進善用,就能福慧雙修,創造人品典範、文史流芳的人生。
堅持醫療初心——
有慈懷、縮小欲,
發宏願,任勞不悔,
不論山再高、地再偏僻,
病人來不了,
醫師走進去。
三月十五日,是玉里慈濟醫院成立十周年,也是關山慈濟醫院啟業九周年的日子。
玉里、關山都位於花東縱谷,依傍著中央山脈,景色很美。鎮民山居農耕,生活純樸;由於土地狹長,南北距離遙遠,一旦有急重症,不論是往北送到花蓮市或往南送到台東市,都要一個多小時車程,對病患而言,生命實在沒有保障。
一九九九年慈濟接手玉里鴻德醫院,成為慈濟醫院第一所分院。醫院同仁以院為家,全心投入,也把村民當成家人。有感於青壯人口外移,留在山村裏的多是老人家,日日守在田地勞動耕作;為了配合農民作息,玉里慈院開辦「晨間門診」,醫師清晨六點就開始看診,讓長輩們安心就醫,看完病、拿好藥,還可以從容到田裏工作。
醫護與志工團隊每星期三天走入窮鄉僻壤居家往診——不論山再高、地再偏僻,病人不能來,醫師就邁開大愛步伐走進去;不僅送上醫療,還彌補物質上的缺乏,甚至爬上屋頂幫忙貧戶修理房子等,都是以「慈善心」從事醫療。這必須有大願力,才能任勞不悔、不怨。
二○○三年玉里慈濟醫院新大樓啟用時,全鎮鄉親熱情參與——大樓興建期間,很多鎮民炊粿、綁粽,用樹葉編扇子、做手工藝品義賣;新大樓誚n了,他們就來當志工,煮飯、挑菜、掃地、招呼病人等,把醫院當成自己的家來看顧。
人人用愛編織,親情、鄉情、生命之情緊密連接,成就這所台九線上的大愛醫院。
關山醫院也是如此。九年前,醫院的建築誚n了、招牌也掛起來,卻沒有開業。慈濟接手後,從空蕩蕩的一個殼,到現在醫療設施俱全,全院同仁愛相隨,共同為小鎮付出,醫病一家親。
每次來到關山、玉里,總感覺到雖然這兩所醫院規模不大,但樣樣齊全;最齊全的是那分愛心——人人合心、和氣、互愛、協力,以超越的大愛,體恤病人之苦;不畏山高路遠、窮鄉僻壤,精進前行醫病醫心;並致力於醫學研究,更上層樓。
在一般人的觀念裏,認為花東地區是偏僻的「後山」,人口稀少且普遍貧困;若不是有崇高意志力、懷抱超越的大愛,很難放棄繁華都市的名與利來此付出。然而,玉里和關山慈院當初創院時的同仁,迄今流動率是零;他們發宏願,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日日二十四小時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
這分誓願,來自於「有慈懷、縮小欲」——無怨無悔堅持救人初發心,甘願守在僻遠鄉間。他們少欲知足,心中隱藏著大富——不是富有錢,而是富有愛;這樣豐富的愛,成就了醫療人文典範,實在令人感動、敬愛。
傳承慈悲喜捨——
甘願做,步步踏實,
勤付出,及時行孝行善。
有限人生,無限良能,
人品典範,文史流芳。
花蓮資深慈濟委員簡美月,三月十七日晚間八點嚥下人生最後一口氣,奉獻軀體,成為醫學生的大體老師;這一生真正做到了「見證慈悲、力行喜捨」。
雖然她才六十五歲,但投入慈濟已近四十年。慈濟創立不久,她就跟著婆婆——早期三十位委員中第十號靜得(林美玉)一起投入,因此大家都暱稱她的委員號是「十號之一」。
她和先生林瑛琚很孝順,愛媽媽所愛的人,就是師父;做媽媽喜歡做的事情,就是慈濟。三十歲不到,她就開車載婆婆到處收善款;婆婆年老了,她承接勸募工作,並且投入訪視關懷貧戶。真正做到及時行孝、行善。
美月先天有心臟瓣膜的問題,三十多年前曾在台大醫院開刀;但開完刀不久,她就繼續投入慈濟事。當年交通不發達,訪視工作勞心也勞力,往往要走很遠的山路才能到達照顧戶家中,但她無畏風寒日曬,甘願深入窮鄉僻壤居家關懷。
民國六十八年慈濟開始籌建醫院,建院土地一波三折,她和先生經常開車接送我看地;夫妻倆不辭勞苦、跟著我翻山越嶺尋覓土地,如今才得以見到花蓮慈院巍峨屹立。
醫院啟業後,瑛琚每天一早就到急診室幫忙,直到上班時間到了,再換美月接班,穿上志工背心穿梭院內,幫忙民眾掛號、招呼參觀醫院的訪客、維護辦公室清潔、照顧院內盆栽,日復一日安守著志工崗位。
美月不僅傳承婆婆的大愛,也將這分愛傳給下一代,一家三代精進慈濟路。雖然她的生命只有短短六十五年,後面三十多年可說步步踏實,分秒不空過,力行慈悲喜捨——
投入慈濟,她從沒有後悔,是「大慈無悔」;即使在志工服務中,遭遇諸多困難考驗,仍甘願付出,是「大悲無怨」;身體力行菩薩道,得無限法喜與智慧,是「大喜無憂」;付出無所求,直到生命最後,還將身體奉獻給醫學教育,真正做到「大捨無求」。
這樣淋漓盡致發揮使用權的人生,實堪作典範,在慈濟大藏經永遠流芳。即使師父再怎麼不捨也要捨;祝福她乘願再來,換個健康的身體,繼續精進慈濟菩薩道。
不輕一瞬間——
人生長短難預測,
不怕慢,只怕站;
當下起步,精進前行,
創造深且廣的寶貴人生。
釵h資深慈濟委員就像美月一樣,數十年如一日,力行在菩薩道上——無悔、無怨,見證慈悲;無憂、無求,力行喜捨。
從發一念心開始,他們珍惜分秒,不只捨財、捨物,更捨出時間、力量;無論面對再大考驗,依然守住宏願、付出大愛。
竹北慈濟委員鄧春妹,從小生活困苦,鍛鍊出強健的耐力和毅力,不畏艱難,任勞任怨。四十多歲走入慈濟,今年六十六歲,二十多年來精進付出。
她有四百多戶會員,每一戶都細心照顧,用心撒播愛的種子、培養菩提新芽;因此帶出十幾位委員、慈誠。
二○○七年二月,她在健康檢查中發現罹患腦部動脈腫瘤。她不但沒有被病魔擊倒,還心無畏懼,更加緊腳步、把握有限的時間,耕耘深廣的人生。
這分「一心一志,唯念度人」的精神,就如《無量義經》集選所云:「譬如船師身有病,若有堅舟猶度人」;雖然身有病痛,依然精進不退,將身體視為載道器,度人自度,讓人人都能平安到達彼岸。
高雄慈濟委員李秋桂,五十八歲投入慈濟,一直感慨自己腳步太慢。我告訴她,不怕慢,只怕站;現在開始起步,做就對了。
她不但受證慈濟委員也是榮董;不論是到老人院關懷或是勸募,她什麼事都做,每一步都要跟上大家。她經常騎著腳踏車穿梭在大街小巷做慈濟,哪怕跌倒受傷,也不以為意的說:「傷養好了還是要繼續跑,要趕快做不能停!」
如今她已經七十九歲了,雖然身體一天天老邁,腳步依然穩健,即使要搭公車再走很遠的路去拜訪會員,也不辭辛勞。她說:「辛苦一點沒關係,千萬不能斷了人家的善根。」
她的人生很有韌性,歷經兒子和丈夫相繼往生的無常,依舊用心行善付出。她說,這二十多年來實在「賺到了」,所以菩薩道上要很精進;她總是告訴其他年輕委員:「有事做,別忘了叫我。」年近八十還勤學手語,實在很可愛。
她認為,有得做才能筋骨健康、智慧圓滿。即使如此資深,她還是投入協力,在做中修得「三圓」——人圓、理圓、事圓,「得智慧真明了」,真是一位「資深典範,協力好伴」。
●
人生一切都是時間的累積,即使再短的秒間、瞬間,都不能輕視。
有人說:「我的年紀這麼大,已經到了退休年齡,現在做好事太遲了。」其實,生命長短沒有人能預知,只要分分秒秒妥善運用,就能創造既深且廣、最有價值的寶貴人生;反之,把時間浪費在為非作歹,這樣的人生愈長、造業愈多。
付出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穫。但願人人都能守志立願,發願作耕耘人間福田的農夫,將善與愛的種子播撒得更遠、更開闊。請大家多用心!
- May 13 Wed 2009 20:32
珍惜「水緣」
珍惜「水緣」
根據氣象局統計,去年底到今年二月連續三個月,全台灣降雨量比正常值足足少了將近一半,高雄地區甚至只下了零點五毫米雨量,打破當地測量站設立以來最低紀錄。
幸而三月初,春雷響帶來天賜甘霖,陸續報到的鋒面雨,結束了長達三個多月的冬季乾旱期,也讓全台灣水庫水位止跌回升,暫時紓解分區供水的壓力。
儘管旱情略為紓緩,但人們仍應「思無水之苦」,以戒慎的態度面對氣候變遷下「水大不調」的問題。因為聯合國已提出警告,如果水資源的使用狀況沒有改善,二十年後,全球一半人口將面臨缺水危機,七億人將被迫遠離家園。
像是中國大陸甘肅山區,年平均降水量僅約兩、三百毫米,甚至比不上台灣一日的降雨。當地擁有的水資源僅能勉強供人畜飲用,水比油貴早已是現實,澆灌農作物的用水甚至是以「杯」計算。
降雨量少、蒸發量高,大山上盡是蕭瑟裸露的黃土;一口又苦又鹹的泉眼,往往是一整村人命脈所繫,許多人的青春歲月就消磨在家門口到水源地之間,十幾里的挑水路上。
十年前,慈濟開始協助甘肅居民興建水窖,收集雨水、雪水以減輕缺水壓力;但氣候變遷使生態環境日益嚴峻,有些地區因長年天旱不雨,有窖無水,逼得村民只好另謀生路;慈濟也協助村民遷到有水的地方落戶安家。
黃土高坡上的故事說明「水是大生命」。反觀台灣,很多人不知道我們是全球排名第十八的缺水國;我們沒有揮霍水資源的本錢,惜福、惜水的觀念亟待加強。
證嚴上人一向以身示教,一盆水可以從早晨用到入夜。慈濟的建築亦以能透水的連鎖磚,取代封閉地表的水泥,為的是讓大地能呼吸、讓天降的雨水滲入土壤,儲存為源源的地下水脈。
這分用水哲學,是對天賜水源潤漬蒼生的感恩疼惜。今日科學也證明,冰山、河流、海洋、風雲,皆是地球水循環的一部分。「水大」調和,風調雨順,萬物繁生;「水大」不調,則導致暴風雨、乾旱等極端氣候,受難的還是人類自己。
台灣的乾旱與甘肅久旱,都是人類過度開發,導致全球暖化、氣候變遷的警訊。化解危機的關鍵,在於人們是否能克己修身——以「法」為水,洗去內心的貪念和愚癡,降低欲求與消耗、減少對環境的破壞,讓地球有休養生息的機會,回歸天地人的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