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花姨網住親情
◎撰文‧陳慈寶、陳仁德 插畫‧蘇芳霈
「只要再見兒子一面,我就滿足、甘願了……」
年近九十的亞花阿嬤,終於實現十多年來的心願。
「來了嗎?來了嗎?」午後,靜謐的雙溪毛糯痲瘋病院五十三號病房,傳出何亞花阿嬤焦急詢問聲。
行動不便的阿嬤推著輪椅助行,在病房繞了一圈,口中喃喃說著:「不是說今天一定會來嗎?為什麼還不來?」
病房裏身著藍天白雲制服的志工,一邊向外張望,一邊安撫她:「就快來了,花姨,他們一定會來的。」
終於,一對夫婦帶著兩個男孩走來;引頸盼望的志工們連忙奔進房告訴阿嬤:「來了來了,他們真的來了!」
千里相逢
佝僂著背、八十八歲的亞花阿嬤在志工攙扶下,顫巍巍地走出來;看見眼前正是朝思暮想的兒子,喜得直張嘴說不出話來。
古潤福是阿嬤唯一的兒子,才出生不久,就因阿嬤罹患痲瘋病而被迫分開。十多年前,長大成人且事業有成的他,憑著一張兒時相片找到媽媽。
母子相認自有一番喜樂,但沒多久,古潤福因工作帶著妻兒遷居紐西蘭;剛開始每隔一、兩年就會回馬來西亞探望母親,後來漸漸斷了音訊。
慈濟志工林吉靈每每到病院關懷時,總是仔細傾聽阿嬤的心聲,知道阿嬤這輩子最牽掛的就是兒子。「如何幫花姨找到兒子,讓她享受天倫之樂?」成了他心心念念的一件事。
前年七月,志工到阿嬤的小木屋幫忙打掃,發現一疊從紐西蘭寄來的明信片和名片。林吉靈如獲至寶,馬上打電話到紐西蘭,輾轉找到已定居澳洲的古潤福。
為了讓遠在異鄉的古潤福與阿嬤再續母子情,林吉靈每月到痲瘋院關懷時,必定拍下志工與阿嬤互動的相片,透過電子郵件傳送給古潤福,轉達阿嬤想念兒孫的心聲。古潤福也會寄來生活照,請林吉靈轉達他對媽媽的關心。
相隔天涯的母子,在志工鍥而不捨的用心下,竟能每月一次透過網路「相見話家常」。
雙手緊握
一個星期前,已聯繫好要帶妻兒回來探望母親的古潤福,突然斷了音訊;直到這天早上還是聯絡不上。志工擔心臨時有變卦:「萬一他們不來,花姨一定擔心又失望。」
相見時刻,古潤福走到媽媽身邊,輕拍她的肩膀,笑著說:「你的頭髮很好看,是誰幫你剪的?」不待回答,他又摸摸自己的頭髮:「看!我的頭髮也是短短的,和你的一模一樣。」
古潤福的稚氣逗得大家都笑了;歡笑聲頓時驅散了原有的疏離感,一家大小圍繞在花姨身邊。
「我真怕看不到你們。如果不是慈濟的師兄幫忙,我要去哪裏找你們?」這一刻的相逢,讓花姨感到無比珍貴;她緊握兒子的手,慈祥的眼神不斷地在兒孫、媳婦的臉上逗留,彷彿要把親人的面容深印腦海裏。
「只要再見兒子一面,知道他一家平安,我就滿足、甘願了……」花姨說。
●
「今天看到花姨一家團聚,我真的很開心!」林吉靈說。
透過網路通信,古潤福和林吉靈從陌生人變成可以談心的朋友。古潤福感激志工對母親愛的膚慰,誠摯地說:「我不能常常回來看媽媽,我做不到的事,你們幫我做到了。」
他緊握林吉靈的手,期待每月依然可以透過網路與母親「相聚」。
一股熱流從掌心傳送到心底,林吉靈震撼了——想起兩年來跟隨志工來到痲瘋病院,不知握過多少雙阿公阿嬤的手;每當握著他們的手時,對方反而更有力地回握。
「我來送愛,反而得到更多的愛。」阿公阿嬤的手,傳遞一分關懷和力量,讓林吉靈學習到「愛不能放棄」,也發願要用雙手去握更多人的手……
再見了!很親很親的人
◎撰文‧陳佩莉
看到這麼多素不相識的臉孔,全心全意幫哥哥打掃老家,裕發感動莫名:「等哥哥出院回來,看到乾淨的家,一定很開心!」
「我有一個很親很親的親戚中風住院了,家裏只有一個相依為命但精神有問題的外甥;需要慈濟幫忙,可以請你們過去看看嗎?」
接獲這通激動又無奈的求助電話,志工趕緊前往了解狀況。
近鄰救命
古晉鬧市的一角,單層排屋整齊地排列著。走入其中一間屋子,映入眼簾的是厚厚的灰塵、交錯的蜘蛛網、堆積如山的酒瓶和書報雜誌,神龕上擺放著陳年祭品,龕下滿是佛書,廚房有數不盡的食物包裝袋……
這個「不像家」的家,初見令人驚訝不已。
「我哥哥從小身體狀況不佳,雙手有點萎縮,沒辦法使力工作。父母在世時,這個家還有人打理,老人家不在五、六年,就變成這個樣子了!」向志工求助的沈裕發娓娓道出。
五十二歲的沈良發略懂中醫,平常替人看診賺取微薄的生活費,親友也不時接濟。同住一個屋簷下的外甥沈福華已經三十三歲,外表看似正常,亦能與人對答如流,但實際上精神恍惚,常常喃喃自語。他的父親早年離家、母親往生,唯有投靠舅舅。
眼見甥舅倆生活困苦,鄰家阿姨每天都提供午餐。一天,她發現送去的午餐原封不動,而且沈家門戶緊閉,以為甥舅倆出遠門了。幾天後,遠在美里的親人因連日聯絡不上他們,拜託她過去察看。
一進門,才發現沈良發已中風倒地,而外甥不懂得如何處理,任他躺在地上;這對甥舅就這樣沒吃沒喝地度過數日。鄰家阿姨見狀,立即送他入院。
志工動員
沈良發住院期間,志工多次探訪和關懷,也為他準備了輪椅、拐杖和尿片等;為了讓他出院時能有舒適的養病環境,二十多位志工趁著假日來到沈家,展開清掃任務。
「這個丟掉好嗎?」
「我們把這裏清洗乾淨好不好?」
「好!好!好!」對於志工的詢問,福華一律點頭回應;志工反而不敢輕舉妄動,趕緊聯絡沈裕發前來協助打點。
沈裕發看到這麼多素不相識的臉孔,大家全心全意來幫忙,感動地說:「等哥哥回來時,看到家裏變乾淨了,一定會很開心!」
志工戴上帽子、手套和口罩,開始埋頭苦幹。雖然人人灰頭土臉,依然笑臉盈盈,連福華也一同加入打掃行列。
在前廳老舊的櫃子裏,志工翻出了一口古老的箱子。沈裕發小心翼翼打開,發現裏頭有老母親的珍藏品和舊衣,還有雙親的黑白結婚照;端詳了好一陣子,彷彿回到兒時記憶,直嘆「物是人非」。
「我們可以來幫忙嗎?」三位中學生表示想加入大掃除的陣容。志工說:「歡迎你們!沈叔叔是你們的鄰居,來幫助他,發揮鄰里愛,真是太好了!」
●
原本期待沈良發回到窗明几淨的家好好休養;沒想到他在入院一個月後,病情急轉直下,撒手人寰。慈濟人前往助念,並全程陪伴入殮、火化、海葬等儀式。
「阿哥,有那麼多慈濟人陪伴著你,你真的很有福報。放心去吧!」佛號聲中,沈裕發以聲聲叮嚀,送別了這位「很親很親的親戚」。
- May 13 Wed 2009 20:43
為花姨網住親情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