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心流泉--兩頭鳥的故事
◎靜暘
從前,在雪山下,有一隻「兩頭鳥」,為了安全,約定輪流睡覺,一頭睡著,另一頭便醒著。這隻兩頭鳥,雖然共有一個身體,卻有不同的思想;一頭常作善念,名稱迦嘍嗏,另一頭常作惡想,叫優波迦嘍嗏。
有一天,在樹林裏飛翔,輪到優波迦嘍嗏睡覺,忽然從樹上飄落一朵香花。醒著的迦嘍嗏心想:「看牠睡得那麼熟,還是不要叫醒牠,反正,我吃牠也飽。」於是,就默默的把那朵香花吃了。
過了一會兒,優波醒來了,覺得腹中飽滿,從口中吐出的氣息,充滿香味,就問迦嘍嗏:「我在睡覺時,你是不是吃了什麼香美可口的食物?我怎麼覺得身體安穩飽滿,感到很舒服。」「是的,你睡覺的時候,有一朵香花飄到我的眼前,因為肚子餓,心想,反正我吃和你吃並沒有差別,就獨自把它吃了。」迦嘍嗏回答。
優波聽了,從內心深處起瞋恚嫌恨的心,心想:有好東西吃,也不叫醒我,你等著瞧吧!下次吃些壞東西害死你!
過了不久,兩頭鳥經過一個樹林,優波看到林間有一朵毒花,生起一個惡念:「害死你的機會來了。」就對迦嘍嗏說:「你現在可以睡覺,我醒著,幫你看守。」
等迦嘍嗏睡了以後,優波一張口就把毒花吃進肚子裏,沒想到牠的恨意惡念,不僅毒死對方,自己也一命嗚呼,臨死前,優波真是悔恨不已!
這個小故事蘊含著大道理,曾在兩年前,於「慈濟世界」廣播節目中播出,和聽眾們結緣,帶給大家一些啟示。回憶當年,跟隨柯大姊學習廣播節目時,總是努力的汲取一些小故事做為材料,如每期「佛心流泉」中所引述的小故事,也都是當時點滴彙集起來的,除了從上人的開示裏用心吸取摘錄外,也時常拜讀林清玄先生的作品,「兩頭鳥」便是「清涼菩提」其中的一篇,是記載在「佛本行集經」的故事。佛陀講述這個故事是要告誡弟子,瞋恚心是多麼可怕的愚行;所謂「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對一個修行者而言,不得不「慎之!戒之!」
「兩頭鳥」的故事,像徵著「善念」與「惡念」,就繫於剎那間;由於優波心存邪念惡想,逞一時之仇快,欲毒死迦嘍嗏,卻忘記兩個頭共用一個身體,毒死對方,自己也活不了。
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人人何嘗不是都在扮演著「兩頭鳥」的角色?善與惡、夢與醒、覺與迷,好似不同的兩齣劇本,如果拿錯劇本,整部戲都走樣了。當善念覺醒的時候,你所扮演的是聖人、是菩薩的角色;當惡念迷夢升起時,貪、瞋、癡三毒即刻將你推入地獄,如同箭速。
上人經常苦口婆心的叮嚀弟子:「修行最重要的是時時刻刻保持一分善念,對人對事以善解為要。」並且也常說:「天堂和地獄都是用心和行為去造就的,不要怕天堂和地獄,怕的是心的偏向。」正是「一念善心起,諸事皆吉祥;一念噁心起,種種皆遭殃。」最佳的證明。
- May 13 Wed 2009 21:08
1991年01月 290期-G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