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心流泉--說該說的話

◎靜暘

「一句不恰當的話,就會使人產生排斥的心,話要講得恰到好處,多一句、少一句都不好。」這是上人叮嚀弟子們的一句靜思語。在日常生活中,待人處世令人傷腦筋的是:往往口一開,「該說的」話忘了說——少說一句;不該說的卻不由自主的脫口而出——多說一句。也因為該說的不說,不該說的說了一堆而後悔莫及。所以,有智慧的人說該說的話,沒有智慧的人可能口不擇言,說話不當;不恰當的一句話,不但得罪人、傷害人,若引起別人的反感和排斥,豈不損人又損己?

「禍從口出」是許多人都有的經驗,想斷除口禍,非要下一番工夫不可,佛弟子修持身、口、意三業中,口有四善業——

一、不妄語——人要「言而有信」、「口出有實」、無法做到的事,不能任意答應承諾,妄語者不能取信於人,說誠實語者能取得他人的信賴尊重。

二、不惡口:惡口者,敗壞人格,令人討厭;培養慈言愛語,理直氣柔,並得理能饒人,「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說好話祝福人,令人心生歡喜。

三、不兩舌:搬弄是非生事端,使人與人之間的感情破裂,是缺德的行為,不道人長短,能隱惡揚善,遠離兩舌,才能得好人緣。

四、不綺語:不違背良心說好聽的話,不為自己利益用甜蜜的口舌迷惑別人,所謂「巧言令色鮮矣仁!」唯有真實語,句句能感動人。

常常有人不守口業,口不擇言,還會強辯自己是個心地善良的好人——只是心直口快,嘴巴不好而已。上人說:「嘴巴不好,脾氣不好,心地再好,都不是好人。」嘴巴說出的話好比是產品,心地是製造產品的工廠,說出來的話(產品)粗野不好聽,能強辯自己有個好心地(工廠)嗎?有時我們受了委屈,表面若無其事,內心的不平怨恨卻如浪濤一般澎湃;如果能夠真正止息內心撞擊的聲音,讓表現在外的聲色是柔和善順,那麼,這個人才真正是個心地善良的好人。

有一則寓言說:「從前有個老實的商人,被某人的花言巧語騙得傾家蕩產,心中懷恨不已,於是發誓來世要使對方吃盡苦頭,方法是:『下輩子,要當他的嘴!』」

「這張嘴,可真的把他的主人整得慘兮兮,肚子餓了,別人招呼他吃飯,卻說:『我吃飽了』;做生意時,顧客上門,這張嘴竟胡說八道,於是生意做不成。想成家,看到了貌美的小姐想要追求她,竟從口中說出一些粗野無理的話,令人退避三舍。凡此種種,這張嘴不斷和主人做對,主人都快發瘋了。這個主人最後一咬牙,採取了一個殺手鐧——從此把你打入冷宮,閉嘴不開口,看你這刁蠻的嘴還有什麼辦法?這時,嘴巴縱有千萬個壞主意也使不出來了,主人也因為如此苦修證悟得道。」

雖是短短的一則寓言,證明俗語說得好:「利刀割體痕易合,惡言傷人恨難消。」更讓我們學佛者警惕「言多必失」的道理。修好口德、謹守口業,這個人在做人做事方面起碼已經成功了一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葉方良 Rex-YEH 的頭像
    葉方良 Rex-YEH

    葉方良-LINE@商業教學:【盛鐸電商文創 O2O行銷】

    葉方良 Rex-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