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恂恂君子,藹藹仁風--訪司法院長林洋港先生

◎楊歆

現宰官身為度世而來

司法院長林洋港先生,和慈濟的淵源可謂由來久矣,這位被慈濟人暱稱為「我們林院長」的他,不僅是位和藹溫厚的長者,他做事的高瞻遠矚與明快魄力,更使他成為具有擔當的政治家。他那折衝無礙的辯才,草根性十足的台灣國語,在中央行政首長中獨樹一幟,塑造了獨特的「林洋港魅力」,風靡全國,令人心儀不已。然而最令慈濟人感佩的,是他在省府主席和內政部長任內,全力協助慈濟取得建院用地。

猶記慈院啟建之初,草創惟艱,其中尤以土地問題最費周折。每每瀕臨絕望時,都賴貴人相助,總能峰迴路轉,呈現轉機;從第一次破土的國福里預定地,到新生南路的慈院現址,莫不是如此。這位貴人,正是林洋港院長,他都巧妙地扮演了關鍵者的角色。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說:「應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現宰官身而為說法。」上人稱頌林院長是現宰官身度世的化身菩薩,真是允當極了。

受感動全力協助慈濟

林院長何以對慈濟這般護持呢?元月十九日,他在司法院接受洛城華語電視台「慈濟世界」主持人何日生的訪問時,林院長談到他和慈濟結緣的經過:「民國六十九年,我擔任台灣省政府主席的時候,有一次在花蓮縣吳水雲縣長的陪同下到慈濟功德會訪問,發現他們對社會人士捐獻的善款一介不取,絕不作為生活支出。各界的捐款,完完全全用在所有病苦無依的病患身上。而且把每一個需要幫助的對象,都建立檔案資料,就地請當地的委員定期追蹤複查,有效達成救助目的。」

當日與上人雖然交談不多,但從大家快樂而具信心的眼眸裡,林院長深刻感受到上人和追隨他的弟子們,是為了弘揚佛陀慈悲的精神而奉獻一切。慈濟功德會秉乎「誠正信實」的態度作事,比之政府辦理的貧病救濟工作更為普遍,更有效率。林院長委實大受感動。「以後,慈濟的會員愈來愈多,支援他們的力量也愈為普遍強大;我很耽心他們一有成就之後,會不會就此鬆懈、墮落和腐化?沒有!一直到今天,仍然保持他們純潔、犧牲的一貫作風!」林院長說。

民國七十年間,上人為建院用地屢受挫折,到省府敬謁主席,「法師談到他籌建慈院的動機;一為東部地區缺乏現代化的綜合醫院,急病重症患者必須輾轉送到台北或西部的大醫院,以致延誤就醫時機;一為早先看到難產的山胞婦女,因為繳不起八千元住院保證金而被醫院拒收的悲慘境遇。法師說,在東部籌建一所設備良好的綜合醫院,為貧病無依的病患服務是他的心願、也是他的責任。聽到這裡,我就沒有話講了。我只說:『好!我一定會協助!』」

上人的悲心和宏願,消除了林院長先前的疑慮,決意護持到底。於是出面商請國防部予以協助,承當時國防部宋長志部長的熱心幫忙,建院用地順利得到結果。

論效率政府自歎弗如

七十三年,林院長已調任內政部長,四月廿四日應邀來花蓮為慈院主持破土典禮,會中,他坦率的指出他的憂慮;這麼龐大而耗資鉅多的醫院,會不會因經費不濟,中途被迫停工?即使硬體設備完成,可有優秀的醫護人員肯來東部服務?「後來證明我的疑慮是杞人憂天,

慈濟醫院的硬體設備不僅比原訂計劃提早完成,而且台北大醫院的醫師同時受到法師的精神感召,每週固定撥出時間到慈院服務。」

七十六年十一月廿八日,林院長首次蒞臨開業後的慈院訪問,驚訝的發現慈院護理人員的態度非常親切,且有很多自西部來的委員義工自費到花蓮服務;另外,免收住院保證金的制度已經徹底實踐,甚至對家境貧困,付不起醫療費用的病患,還給予打折或免費優待。整座醫院看來朝氣蓬勃,充滿活力。

林院長感慨的說:「我擔任國家公務員已經三十幾年,我們握有政府的職權、政府的預算,論人力、物力和權力,都勝過慈濟功德會不知多少倍,但是兩相比較之下,時常讓我感到慚愧,談到工作精神和效率,我們政府實在不如他們。舉例來說,政府想要在某地興建乙座垃圾焚化爐,有經過十數年尚不能完成的情形。因此,我一方面非常佩服他們,一方面也常常給自己作反省警惕。」

朝野同心,明天會更好

眼看上人和追隨他的弟子們憑著熱誠、堅定的信念,凝聚社會各界的力量,繼續推動慈濟的志業;護專將在今年夏天產生首屆畢業生,醫學院則預定在八十二年正式招生。林院長欣慰之餘,對於往後慈濟將成立全省醫療網、設置慈濟大學等一連串的後續計劃,林院長表示他有十足的信心,「慈濟的成就,在社會上有目共睹,是我從事公務員生涯中,少數讓我感動的民間慈善團體之一,相信他在民間的評價也遠遠超過政府。」林院長對於外界邀請他參加開業剪綵、主持開工破土儀式一向婉拒,但只有兩次例外;一是慈院破土,一是七十七年十二月應邀為台北分會靜思堂主持破土典禮。

最後,林院長語重心長的說:「我們的人口愈來愈多,各方面的問題也愈來愈複雜,光靠政府的力量、社會部門的服務,一定有力有未逮之處;假如能得到民間力量的配合,我們政府對民眾的服務一定可以做得更好更完善。做為一個公務員,若能時時效法證嚴法師他們的慈濟精神,相信會比現在受到人們更多的信賴和尊敬。」

上人亦說:「『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社會是我們大家的,不足的部份應該由我們民眾幫助政府建設,而不是什麼事都推給政府。慈濟的工作,就是普天下或社會有不足或缺失的地方,我們將其填滿

、補足。」與林院長的說法,不謀而合。

眼睛看得到都會去做

林院長一家人也都是慈濟的謢法菩薩。

么弟林峰平早在七十四年七月間,來台中分會聆聽上人開示後,即出任彰化地區的委員,長女公子林明瑩與姪孫女林慎(她的祖父是林院長的堂兄,林慎稱院長為「叔公」),也在七十八年春,姑姪雙雙出任委員,一時傳為美談。至於林院長伉儷,推自七十四年,林慎擔任勝勝師姊的幕後開始,就已是慈濟的長期會員了。

林慎師姊現在台北松山商職任教,並受聘於慈濟護專,每週教授四節數學。自幼親炙長輩風範,長期接受他人格道德的教化薰陶,印象中最深刻的有兩件事,正足以反映林院長他善良敦厚、熱心助人的性情。林慎師姊說:

「我讀小學時候,家鄉有位患了精神分裂症的窮漢,每次都撿拾人家丟棄不要的煙蒂起來吸,叔公看他可憐,就拿錢請我的祖父買一整支的新樂園香煙(內有十包)送到這窮漢家裡。又有一回,我叔公看見他隨地拾起西瓜皮就地啃將起來,立刻請我的祖父再買一個大西瓜送給這位漢子。那時,叔公大學才畢業未久,手頭也沒什麼錢,居然毫不吝惜的布施出來。我祖父問他:『阿港仔!你的心怎會這麼好?』叔公的回答令我永遠難忘,他說:『只要眼晴看得到,值得我同情的,我都會去做!』」

其次,是林院長擔任台北市長時候,集集家鄉有位年輕人北上經商,不料錢財被竊,連返鄉的盤纏都沒有著落。聽說鄉親林洋港正在做市長,走頭無路下,叫了一部計程車直驅市長公館求援。林市長代他付了計程車錢,歡喜熱絡的請他進門,招待他吃了一頓異常溫馨的晚餐後,又囑司機送他到車站,買了一張火車票送他回家。這位偏名「頂真」的青年感激得五體投地,一再敦請林慎的祖父務必代他向市長致謝,這件事才在親族間傳揚開來。

性情寬厚本自天成

「我叔公的道德修養實在沒話說!」林慎師姊透露,「遠在叔公擔任南投縣政府行政課長時代,體諒嬸婆白天要上山下田、造林種稻,工作十分辛勞,晚間,他自動幫嬸婆帶孩子。於是,我們那棟老厝就出現叔公背著孩子,搖搖晃晃在燈下課讀的畫面。峰平叔公非常調皮,有一次騙說客人來訪。叔公一聽趕緊鬆開綁在身上的背巾,將孩子卸下來放在床上;然後穿起襯衫、著上皮鞋,快步走向客廳。卻老半天不見人影,峰平叔公才捉狹似的道出原委。叔公聽了並不生氣,只說他非常忙碌必須利用時間看書,請弟弟不要再捉弄他。然後不慌不忙的脫下襯衫皮鞋,又回到書桌前面用功起來。」

待人寬厚,是林院長一以貫之的作風。林慎師姊又透露了一則故事。「去年總統大選,有大批記者連日守候在他的宿舍採訪消息,當時春雨連綿,天氣又濕又冷,叔公體諒他們從事新聞工作的辛苦,不忍心見他們在此遭寒受凍,吩咐屬下熬熱薑湯讓他們喝了去寒!」

林夫人有雙最美麗的手

成功的人物,背後必定有一位賢慧的妻子,林院長自不例外。夫人陳合女士過去在家鄉養雞種田,就像一般鄉下婦女。其後,隨夫搬到台北潮州街公館,依然躬自操勞

,不改勤儉本色。婆婆的衣服是自己一針一線親手縫製的,三餐飲食也是自己上市場採辦,親自張羅料理的。七十二年間,上人到時任內政部長的林公館拜望,眼見這一切,大受感動;無論公私場合,一再盛讚林夫人有一雙世界上最美麗的手。

對於夫婿從行政課長、雲林縣黨部主委、南投縣長、省建設廳長、台北市長、台灣省主席、內政部長、行政院副院長一直到司法院長,一路扶搖直上,政績輝煌,魅力四射;林夫人的世界絲毫不受影響,她的家庭生活單純如故。每當有人問起,林夫人總是說:「我是鄉下人,沒讀什麼書,不懂得人情世事,先生外邊的事也不便參與過問;凡是吃的穿的,我替他準備好,讓他安心做事就是了!」

林院長和夫人感情彌篤,明瑩師姊舉例說:「媽媽生病了,爸爸晚上連覺都不敢睡,到了辦公室,還一直打電話回來問媽媽,稀飯有沒有熬熱吃?吃了多少?真是關懷備至。要是爸爸在家,媽媽就不肯出去,儘量在家陪爸爸!」

賢伉儷侍奉長上體貼入微、曲盡孝道,在兒女的眼中,一樣『沒有話說』,「每天上班前和下班後,爸爸一定到爺爺奶奶的房裡請安,吃飯時就坐在老人家身邊,幫他們挾菜,魚肉必定一一剔除魚刺才送到碗裡。飯後,爸爸還陪爺爺奶奶聊天、說笑,討他們歡喜。明瑩師姊說,「奶奶晚年住院期間,爸爸天天到醫院探望,奶奶安享九十二歲的高壽才去世。」

林家的長媳朱秀惠師姊也說:「婆婆做家事一向勤快,我一邊要安頓小孩,還來不及收拾,婆婆就做好了。我是大而化之的人,婆婆全不在意。我坐月子時,也都是婆婆一手包辦的!」有幸成為林家的媳婦,朱師姊充滿了幸福與感恩。和先生既是同鄉,又是初中同學,高中時唸不同的學校,就寫信筆談,成為筆友。大三暑假拜見雙方的父母,「原先,我的心還忐忑不安,但是見面後,他們的仁慈親切很快祛除了我的緊張;就這樣,我成了林家的媳婦。」師姊任教於金華國中,膝下育有一女三男,長女六歲,男孩依序是四、三、一歲。

林公館歡樂的泉源

孩子尚小,林公館笑鬧喧嘩之聲盈庭,正是林家快樂的泉源。朱

師姊形容公公和孩子們玩耍的情景是:「祖孫趴在地上玩頭碰頭的鬥牛遊戲,公公甚至讓孩子們爬上背部當馬騎。有一次坐在我女兒旁邊看她畫圖,看著看著,就拿起紙筆信手畫起女兒來了,女兒高興得直呼:『阿公也會畫圖哩!』」

明瑩師姊比較他們當兒女的與當孫兒的,截然不同的『待遇』,「爸爸對子女的管教比較嚴肅,平常都不苟言笑:待孫兒卻很寬大容忍。」林院長則坦承:「聽著孩子的笑聲,就覺得家裡好像充滿了盎然生氣!」

另外,能為林家帶來歡樂氣氛的,就是鄉親來訪時候了。每到水果盛產季節,總有人從南投送來一簍簍的鳳梨、香蕉、荔枝……等等,來拜望他們最敬愛的林院長。也有親戚老遠從家裡拎來土雞;這就是林夫人在公館養雞的由來了。屆時,林院長總要邀他們在家裡喝兩杯……。

勤於治學發為政治抱負

林院長自言他的家庭生活非常單純有規律;看書,是他最大的樂趣。明瑩師姊說:「每晚看完電視新聞,爸爸就鑽進書房看書,像菜根譚啦,還有許多日文書籍。爸爸作學問的功夫非常紮實,每本書一定有眉批,還另外作筆記,字寫得非常工整,我們都不如他。」林院長求知欲旺盛,勤於治學,也是夙負盛名。經史典籍、現代學術,盡在涉獵範圍,經世濟民之道,了然胸中。所以每次發表新職,他都能很快地進入情況,在不同領域裡,得心應手。明瑩師姊說,爸爸會走上仕途,也是天性使然;原本爺爺是希望他學醫的。結果考上台大政治系,在南投縣政府當課員時,村人的對政府的申請書也都是拜託他寫的。

出身農村,利用假日爬山健行,就成為林院長公餘之暇最大的消遣和享受了,像陽明山的產業道路、三芝鄉的曲路小徑都曾印上他的足跡。有一則趣聞,正足以說明林院長的腳下功夫十分了得。據說,在省主席任內,他率同多位廳處長前往花蓮縣秀林鄉重興光部落勘察時,沿途山路十分陡峭,很多人體力逐漸不濟,和林院長的距離也就漸行漸遠。到了半山腰,林院長眼見路況極差,正想找交通處長常撫生談話之際,回頭卻不見人影。林院長開懷笑道:「常處長雖是飛將軍,爬山卻不如我老農。」眾人聽了,皆會心微笑。

真味在淡,至人即常

夫人長林院長兩歲,又是小學前後期同學,他們互相揶揄,彼此調侃,家居生活一團和氣。林院長白天公務繁劇,回到家裡,一顆赤子之心立刻躍動起來,這種氛圍,使人深刻體會到「君子坦蕩蕩」的真正意境。上人曾經讚譽賢伉儷的心胸一片清明澄淨,珠寶箱裡都是稀世奇珍,不像凡夫裝的儘是垃圾雜物。

林夫人幾次想來看上人,總以因緣未俱,未能如願。二月四日,明瑩師姊陪同母親來到吉林路分會面見上人,林夫人身著黑色套裝,薄施脂粉,既親切又和煦,坐在一旁靜靜傾聽上人說話,偶而點點頭表示認同。這位上人口中集眾美於一身的美麗女人,自然流露質樸、貞靜的氣質。林夫人回去後,逢人就說她於某日來分會看過上人,言辭間充滿了興奮的語氣。菜根譚有云:「醲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異非至人,至人只是常。」真味在淡,至人即常,正是林院長賢伉儷最好的寫照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葉方良 Rex-YEH 的頭像
    葉方良 Rex-YEH

    葉方良-LINE@商業教學:【盛鐸電商文創 O2O行銷】

    葉方良 Rex-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