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再撒一把種子--美國分會德州支會成立緣起

◎良貞

《慈濟慧命的發展5》

從思遠居士發心在美國成立分會,到思賢居士於加州洛杉磯買下靜思堂這個據點,慈濟的種子,不斷的在異國的土地上種植生根。惟以美國幅員遼闊,靜思堂偏處西岸一隅,發展受到侷限,未免美中不足。

就在美國分會靜思堂剛剛慶祝成立週年不久,南方的德州(面積有台灣的十九倍大),也成立了「慈濟美國分會德州支會」。從此,慈濟在美國本土的發展將由點而線,從西岸到東岸,兩地的緣緊緊的牽繫在一起;可以預見的,在不久的將來,慈濟將由線而作全面性的發展,全美各個角落,都會飄揚著慈濟的芬芳。

德州支會的成立,是因緣俱合的美事。

德州支會的成立,得由一對夫婦說起。

被我慢擋在門外二十年

黃太山、莊素卿夫婦移居德州休士頓九年,在他們胼手胝足努力下,目前擁有八家美式速食連鎖店和一家貿易公司,是年輕華僑在美創業成功的典型。

莊師姊認識慈濟已有二十多年,在台灣時就曾做過幕後委員,幫忙勸募之外,也曾參與貧戶調查的工作;即使到了美國,莊師姊依然發心不輟,只要勸募到一定的金額(如美金五千元),就寄回本會。三年前趁著返台省親的機會,皈依上證下嚴上人座下,法號「慈銘」。

回美後,師姊在菩薩道上愈為精進勇猛,希望盡一切努力引渡夫婿進入慈濟世界,只可惜他依然無動於衷。

黃居士坦承,過去,他誤認為一般民間信仰即是佛教,他是六尺之軀且事業有成的大丈夫,怎能低下頭來接受女人支配?且要做善事,也得等到子女成就,經濟穩固,無牽無掛的時候再來奉獻。因此,雖然不反對太太從事慈濟工作,卻限制了她的時間,讓慈銘師姊有揮灑不開來的感覺。

慈銘師姊耐心等待先生二十年,這段時間,她用心良苦,常常在有意無意間,把一些慈濟的簡介、上人開示說法的錄音帶等文宣資料,放在先生看得見的地方。要是夫妻一同出門辦事,她就堅持要開她的車子,這樣,他就別無選擇,只能與她一起聆聽上人開示的錄音帶。即或全家開車長途旅行時,亦是如此。先生雖也覺得上人的法講得真好,對太太每每拿起佛經或慈濟月刊閱讀,便廢寢忘食,甚至流下眼淚,也感到十分好奇。但因根深蒂固的「拜佛信教是女人家的事」的觀念,不自覺的關緊通往慈濟世界這道大門。

慈濟營養餐醞釀支會成立

終於,在一個偶然的機會,因緣總算成熟了。原來黃先生在去年年底,新加入一個由當地三位華僑自組的小型高爾夫球俱樂部,其中成員之一的張世勳先生,他的岳父母即是林宗明(濟清)、連麗香(慈秀)夫婦,兩人在談論間提到慈濟,黃先生才發現林宗明夫婦,也透過可能的管道在尋找他的妻子-慈銘。趕忙拿出花蓮本會捎來的書信,印證確實,連自己也感到很不可思議。

為了安排雙方見面,張先生進一步邀請當地一些平日熱心公益的華僑-周政賢伉儷、林學仁伉儷以及林明德先生等一同聚餐。大家一見如故,話題總離不開慈濟。

濟清居士坦白道出,在加入慈濟這個大家庭之前,個人只想獨善其身,直到回國探親時,才發現台灣有太多同他一樣,不願去關心社會,這激起他對社會的一分責任感。就在此時,適逢多年好友黎逢時師兄向他介紹慈濟工作,濟清居士抱著姑且一試的心理,多次參與義工的行列。他欣喜的發現,上人開創慈濟這條菩薩道,主要在啟發

良知,發揮良能,為社會注入一股清流。因此,夫婦倆一起踏入慈濟世界,這一年來,日日做得法喜充滿。

眾人皆被這對菩薩道侶的真誠和歡喜所感動,紛紛表示願意加入慈濟行列。這真是一場心靈的饗宴啊!

好消息要與好朋友分享

林學仁先生是位非常優秀的會計師,正計劃回台省親,聽完濟清居士一席話,便想利用此次機會,親自到花蓮參觀大家口中稱譽不絕的慈濟世界。再加上濟清居士甫參加靜思堂週年慶歸來,得知紀媽媽(靜暘)此時也在德州為兒子舉行訂婚儀式,便提議何不利用此次機會辦一場說明會?大夥兒聽了這個提議非常興奮及贊同,便決定分頭去籌備。慈銘師姊便去電花蓮向上人請示。濟清夫婦也同紀媽媽及加州分會連繫;一致決定將此次慈濟說明會,就訂為慈濟美國分會德州支會成立說明會,日期為西元一九九一年元月六日下午兩點,假台德商會舉行。

接下來的日子,黃太山夫婦及濟清夫婦,天天有打不完的電話;除了與花蓮本會透過傳真機與國際電話請示支會成立事宜外,也分頭電告親友們這個好消息。每個人聽了皆十分讚歎,紛紛表示願意將此好消息再轉告其他人。過去德州地區華僑知道慈濟訊息者,皆盼望慈濟能擴展到德州,讓他們有回饋故鄉最方便最可靠的途徑,這個願望終於實現了。

由於黃先生的全心投入,他以企業家清晰的頭腦,冷靜而有效率的籌畫全部作業,工作進行得格外順利。慈銘師姊由衷感激地說:「這次要不是濟清師兄的當頭棒喝,先生不知還要走多久,才找得到這條菩薩大道。」

濟清夫婦的意外收穫

意外的收穫、豐盈的法喜,也同樣發生在濟清、慈秀夫婦身上。原來,賢伉儷忙於慈濟工作,逐漸減少在美國與兒女團聚的時日,為此招來孩子們不少的怨言。今天支會在此成立,不但已出嫁的女兒一家,包括兩歲多的小外孫女,一起在女婿經營的建築公司裏,忙碌地趕印慈濟的資料及說明會海報。牙牙學語的小外孫女很盡職地趕忙從母親手中接過已印好的文件,再轉交給外婆裝訂。這一幕情景,正意味著慈濟的薪火相傳。

兒子們也由於親自參與,扭轉了對宗教的錯誤觀念。過去只要碰觸到宗教,兒子們總以不切實際為由,馬上轉移話題。尤其擔心他們穿上海青禮佛,萬一被洋鄰居看到,會誤以為這家東方人在做什麼法術。濟清居士夫婦以因緣未到,原諒孩子們無理的請求,但心中不無遺憾。

這回舉辦說明會,由於會場須要一個指示牌,濟清便邀長子育德,一塊去買材料。育德揣測父親的美工眼光可能不是「普通」的理想,便答應幫忙製作。父子倆於近乎攝氏零度的氣溫下,一起在車庫裏工作兩三天。過去,父子倆聚少離多,難有機會相處這麼久及這般快活,育德直覺地認為這一切均是慈濟的賜與,怎能不心懷感謝呢?因此化感恩為具體行動,積極參與籌備工作;甚至取消了與新婚妻子到加州旅行的計劃。慈秀師姐還看到育德在睡夢中不斷稱念「阿彌陀佛」的佛號,夫妻倆自是喜不

能禁,盼望多年的「慈濟家庭」,現在終於圓滿建立了。

僑胞盛情,鼓舞信心

有關成立支會新聞稿的發佈,其中亦有一段趣聞。首先,黃先生與休士頓國際日報賴主任電話連絡時,黃先生的台灣國語,倒讓賴主任誤將「慈濟」聽作「廚具」,正奇怪黃先生何以改行賣廚具了。此一笑話經由彭炳進博士很感性地解釋成-慈濟就好比廚具,將「愛」經由各式各樣的廚具烹調後,皆能變成一道營養的慈濟大餐,讓許多需要關懷的人,皆能分享到這分營養,真是有道理啊!賴主任有感於慈濟精神的偉大,出乎意料的,連續以廣大的篇幅詳細介紹慈濟,並呼籲僑胞屆時別錯過了這場盛會。當天說明會亦調派該報優秀記者前來採訪。

會場所有文宣標語,皆出自本地畫家趙青坪先生之手。平日瞭解趙先生個性的人,皆非常驚訝趙教授肯於最短時間內,為慈濟義務寫下這麼多的句子。據趙教授賢伉儷一再表示:「能為佛陀做事,是他們的榮幸,更何況慈濟這個團體為大多數人所尊重敬佩,身為一個佛

弟子理應護持。」道不盡華僑熱心贊助的故事,甚至有些人打電話給籌備會,希望能讓他們贊助當天的餐點、飲料、水果等。僑胞的盛情,著實感動了工作人員,更帶給所有人辦好這一場盛會的信心。

忘記疲累,歡喜說慈濟

期待已久的日子終於到臨了,一月五日下午開始,紀媽媽率領新訂婚的兒子偕同準新娘到來,接著加州來的委員-慈璽、思賢、王作成、林幸惠等皆搭乘四小時的飛機長途飛來會合,大家見面,合掌道聲「阿彌陀佛」,「師兄、師姊」的稱呼此起彼落,讓人深刻感受到慈濟這個大家庭的溫馨。

德州支會工作人員就此次說明會議程請教遠道來的佳賓,或許從未有過經驗,德州支會的工作人員皆十分緊張,紀媽媽以「慈濟人上台演說從不打草稿,所說的皆是真人實事,該輪到誰上台,大家都會當仁不讓地上台做見證。」這一席話,讓所有人吃下定心丸。

晚上,所有遠道來的師兄師姊均下榻於王作成先生的大姊自己開設的旅館,雖然每個人經過長途飛行,身體均疲憊不堪,卻捨不得放棄這短短幾個小時的機會,不是談論上人的慈悲和願力,就是慈濟的近況,每每說到個人的習氣經上人的調教洗滌後,轉苦惱為樂受,人生境界為之開闊起來,每個人皆情不自禁地流下感恩的淚水。堅定地表示要共同珍惜這份好緣,生生世世追隨上人行菩薩道。離天亮不過幾個小時,該是好好睡一覺,充好電來迎接明天的盛會,真是說不完的慈濟話啊!

找到家的感覺真好

一月六日清晨,休士頓地區春雷乍響,大家都在響雷聲中清醒,正當煩惱這場雨不知會不會影響今天下午的說明會時,忽然想起上人的教誨:「將心念意境,保持開朗清明,周圍的環境,不也是美而善嗎?」大雨也隨著心境的寧靜,漸漸停歇。

上午九點,每個工作人員準時到達會場,大家以最短的時間做清掃、佈置的工作。當時每個人搶著工作做,掃地的人只要掃帚一離手,掃帚便不翼而飛被其他人搶去了。佈置的工作出奇地迅速。到了下午一點多,一些華僑發心的餐點之類也送來了,佔滿了會場另一個

角落,也成為另一種別出心裁的會場佈置。

離開會時間愈近,人潮不斷地進來,原本大家預期今天來參加的人,會因本地玉佛寺的活動受到影響,但眼見會場大爆滿,大家受到鼓勵,個個歡欣鼓舞。原來玉佛寺法師們得悉慈濟精神將帶到德州來,便呼籲該會會員不要放棄這大好的機會,並推派宏意法師前來助緣。這份美意,深深地烙印在所有工作人員的心底。

由於每位慈濟委員時時刻刻面帶親切和譪的笑容,輕柔地「阿彌陀佛」聲,接引與會人士,加上會場佈置得十分莊嚴,感覺好似回到思念多年的故鄉,不但融化了他們久經風霜的冷漠外表,也溫暖了他們需要關愛的內心。

甚至有位陳女士會後連打了三次電話給慈銘,最後一次才克制住激動的情緒。原來陳女士不幸自小失去疼愛她的父母,結婚多年,再也沒有娘家可以回去;心中十分羨慕別人可以攜兒帶女回到娘家團聚,自己心想這輩子註定是這種命運了罷!沒想到無意中走入慈濟世界,感受到慈濟大家庭的溫暖,今生終於找到了娘家,有了依歸。

慈濟使我們的人生更圓滿

令人興的奮的一刻終於到來,首先由紀媽媽帶領大家手語教唱「慈濟功德會會歌」,接著由本次主席黃太山先生上台致辭,宣佈這次成立說明會正式開始。並由紀媽媽簡單扼要地向大家介紹與會的慈濟委員。黃太山先生接著向大家表示很高興能將慈濟的種子種在德州,同時也完成了他太太--慈銘一生中最大的心願。慈銘師姊則以「一個人最悲傷的時候,無淚可流;最高興的時候,無以言表」道出她目前的心境,再次感謝先生的投入,使她終於自在地成為慈濟人;也感謝上人開創慈濟這條路,她才有方便法門學佛與服務眾生。

玉佛寺宏意法師也上台為大家開示,說明佛門弟子都是一家人,願佛弟子們相互讚嘆,支援佛教的慈濟志業。這樣才能更發揚佛陀精神,造福眾生。之後,每個委員上台述說學佛的心得,及加入慈濟的心路歷程。

濟清、慈秀夫婦表示「由於加入慈濟,才真正發現自己的人生是這麼圓融美滿,也感於上人精神的感召,決心盡形壽、獻身命,投入這偉大的志業,讓自己的人生也能留下美好的回憶。」思賢師兄以「人生苦短,佛法難聞,明師難求」帶出今生得遇明師的可貴,並道出「行有餘力,則以學佛」來闡明行經重於一切的道理,而慈濟正是力行的菩薩道。

慈璽師姊向佛陀問訊後,向大家娓娓道出過去辛酸的一段人生,幸有上人為她指點迷津,她的人生不再迷航,今天流下的眼淚已不再是辛酸無奈的淚水,而是充滿法喜甜蜜的滋味。並感謝加州的慈濟會員,讓她有機會為大家服務,也希望德州的會員,能共襄盛舉,遵奉佛陀的教理來淨化人間。

無子西瓜銷行到德州

這時候,在場已有不少人聽得頻頻拭淚。王作成先生接著談到他個人也很同情世間悲苦的人,只是無力救拔,而證嚴上人卻能積極地結合眾人的力量來利益人群,因此決心效法上人之精神,貢獻己力。並以妻子之去世,來提醒每個人珍惜因緣。輪到林幸惠委員上台,她以身為慈濟大海的一滴水,鼓勵大家看重自己,積極去開發自己最大的人生價值。

本地的生力軍林學仁先生剛從花蓮參觀歸來,他以所見所聞如實地向大家報告參觀印象,讓大家知道上人替我們做了些什麼?並一再推崇慈濟醫院不僅擁有世界一流的醫療設備,最難得的是醫生、護士及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讓人一踏進醫院,就感覺病已經好了一大半。並希望大家有機會親自到花蓮慈濟走一遭作印證。最後由紀媽媽以轟動台灣及加州的「無子西瓜」繼續銷行到德州,將今天成立說明會的氣氛帶到最高潮。紀媽媽的妙語如珠,生動而幽默,在在說明慈濟人是多麼可愛而有朝氣啊!

全部成立說明會,便在大家高唱「慈濟頌」聲中結束。與會者皆流連不去,有人當場拿出支票要發心,更有許多人想加入慈濟這艘濟世慈航,工作人員面帶微笑地一一從容答覆。據有些常參加僑界活動的人表示,這次說明會辦得非常成功,因為以往的活動,參加的人不是早退就是打瞌睡,像這麼熱烈的情況實在很少見。這次大家的表現可圈可點,反應也意外地熱絡,足見與會人士的良知、善心已被慈濟緊緊地吸引住了。這些成果,讓所有工作人員忘卻多日來的疲憊,也對往後德州支會的發展美景,懷抱無限的信心。

受震撼濟恩百分之百投入

二月五日,濟清、慈秀居士專程陪同黃太山夫婦回來花蓮探索慈濟的精神。首次回到精舍的黃先生揹著攝影機、錄音機,馬不停蹄的捕捉每一個珍貴的鏡頭,記錄了他在慈濟的所見所聞。黃先生說:「看到慈濟世界的點點滴滴,我很感動也很感恩;這種感動絕不是衝動下的情感,而是真正撞擊到我的內心,所造成的巨大震撼!」三年前錯失因緣的黃先生,這次特地回來接受上人授證和皈依。他的委員編號是S2093,法號「濟恩」,正是要他將佛法的種子埋在心底,再帶到新大陸去傳播。

經過數日的盤桓,濟恩居士夫婦大有收穫。「在美國,看過慈濟的文宣資料,對慈濟的認識大概有十幾個百分比,回來後,我的瞭解已經增加到65%以上,自認已經及格。我回來之前抱著一個零或一百的想法,如果不能震撼我讓我受到感動的,我就回去繼續作我的生意;而震撼我的話,我一定百分之百投入。」

第一次受到震撼,是在新委授證會上。上人從座位起身親自為他調整麥克風,「那種感覺,就好像是疼我們兒女入骨的父母親,才會這般體貼周到。」第二次是在藥師法會上,他的鏡頭正對著上人禮佛的

景象,「上人合掌、放掌間的那份虔誠和恭敬,好像他的雙肩扛負的是普天下眾生的煩惱悲苦;剎那間,我淚如泉湧!慈濟,我是跟定了!」在精舍,睡的是普通的硬板床,生活作息完全不同於往昔,濟恩居士卻愈睡愈安穩,感覺花蓮的空氣愈來愈香甜。

德州慈濟人共有溫暖的家

二月十日,賢伉儷結束多日來的參訪,向上人頂禮告假,起身時,雙雙都淚流滿面。尤其是濟恩,他自認在菩薩道上已經遲了,往後必須加倍努力,把台灣這股清流帶到德州,好讓更多的有緣人,接受上人甘露的滋潤。為了推展慈濟工作,濟恩居士試著將美國的華人分成三種類型。一是學者、工程師之類,在美國已擁有一定的社會地位,但是對祖國仍抱有回饋的心;一是早先移民來的老華僑,或許台灣已經沒有親人,卻要鼓勵他們發方便慈悲心;第三類是新移民,又分為二種。一種是攜帶鉅款來美作寓公的人,固然要鼓勵他們發心回饋台灣社會;對另一種來此創業打天下的中堅份子,也要喚起他們的良知來回饋社會,才不枉費來人間走這一遭。

十二日,賢伉儷已返回德州,他們將針對上述三類華僑,設計不同的宣傳重點,在德州這片處女地撒播慈濟的精神,更要將慈濟的觸角延伸到美國的北部和東部,期望各個州都能成立據點,那麼濟就能在美洲發揚光大了。

德州支會暫時借用濟恩居士的辦公室,地址是

1710 DAIRY ASHFOR D#115 HOUSTON TX.77077 TEL:(713)531-8668

目前,他們已經為一位車禍受傷的大陸留學生胡三林伸出援手,並密初觀察往後的發展,以便給予適時的幫助。

濟清居士的兒女、女婿等都利用時間,發心在支會幫忙,這是德州慈濟人共有溫暖的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葉方良 Rex-YEH 的頭像
    葉方良 Rex-YEH

    葉方良-LINE@商業教學:【盛鐸電商文創 O2O行銷】

    葉方良 Rex-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