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異國伴侶 街頭修行——何普、林麗華重拾相守初心
◎撰文‧賴怡伶 攝影‧顏霖沼

一九五一到一九七九年,
美軍駐紮台灣的二十八年間,
帶來大量西方資訊與流行商品,進步與富裕令人嚮往;
身形高大、輪廓鮮明的美國大兵,與不少台灣少女譜出異國戀曲。
一位台南理髮小姐,愛上了美國黑人大兵,懷著身孕隨夫走天涯,
三十多年的「美國夢」,交織怨與恨;
直到今天……


黑白剪影,一對年輕儷人充滿笑意的幸福神情,這是三十年前林麗華挺著大肚子拍下的婚紗照。當年她十八歲,對於未來沒有太多想像,只有叛逆和不懼一切的勇氣。

自幼生長在台南新營鄉下,家境不好、長輩們又重男輕女,身為長女的她,小學沒畢業就被安排拜師學藝。林麗華回憶:「阿嬤說,查某囝仔讀冊無路用,去學剃頭!」

後來她經朋友介紹,到台南美軍空軍基地旁的理髮店工作。工作之餘就是玩樂,也因此認識了黑人大兵何普(I.W.Harper Junior)。兩人交往半年後決定結婚,此時林麗華已懷有身孕。

回憶起當年結婚的決定,林麗華說,儘管周遭親友都說她大膽,遠嫁美國而且對象還是黑人,但她堅持己見,就這樣抱著剛出生的孩子離開台灣,隨夫走天涯。

難跨隔閡,美國夢碎

「剛到美國才下飛機,小孩大哭。先生便責怪我:你什麼事都不懂,不該來美國啊!當下我就想回台灣了,可是身邊沒錢、語言又不通,只好忍耐下來。」此後不論是在夏威夷、舊金山或是聖地牙哥,林麗華的美國生活充滿委屈和忍耐。

先生何普來自美國南部阿肯色州鄉下,因為家境貧窮,加上黑人的身分倍受歧視,十六歲便進入軍校就讀。

一九五一年起台灣接受美援,大批美軍開始駐紮台灣;包括基隆港、台中清泉岡、台南空軍基地、左營海軍基地等美軍駐紮的地區,俱樂部、酒吧林立,帶來繁華與商機。一九六八年派駐台灣的何普,因此認識了從鄉下到城市討生活的美髮小姐林麗華。

一九七一年底,何普奉命回國,在舊金山、夏威夷、聖地牙哥之間輪流駐防。為了維持家計,他認真工作,不停加班和上夜班賺錢,同時也持續進修學業,一路攻讀到準博士。

長期接受軍事威權教育、官拜海軍少校的何普,習慣用高壓命令下屬;這樣的態度使得上下關係緊張且單向。當工作上遇到壓力與挫折,他選擇用酒精來麻醉自己,也將這樣的氣氛帶回家中。

夫妻倆因生活壓力、溝通不良,經常吵架。「他常喝得醉醺醺,一回家就罵人。如果我反駁,他便說我沒讀書、沒資格跟他說話,一定要我聽他的……」長久下來,為了保護自己,林麗華也練得一副「與夫對罵」的氣勢。

「有時候被他兇得太嚴重,小孩又不聽話,我打兒子出氣,他就出手打我,並威脅要叫警察抓我回台灣,讓我不能再看到孩子……」林麗華說。

三個孩子是父母感情失和的直接影響者——大兒子學會酗酒、脾氣暴躁,二兒子因吸毒肇事入監服刑,小兒子則在朋友影響下,學會吸食大麻。

面對失序的夫妻和親子關係,林麗華數度想自殺;但是一分對孩子的掛念,她不斷隱忍。「我曾想,是不是上輩子做了很壞的事情,欠債這麼多,這輩子都還不完?」

痛苦昇華,走出怨懟

林麗華剛到美國時,曾在酒吧工作五年,之後自己開設理髮店。為了避免和先生正面衝突,下班後她經常在外閒晃。

有一回,先生又喝醉酒,兩人在家中爭執;被經營家具店的慈濟委員張純蓉得知,邀她到家裏吃飯。飯後,張純蓉邀約林麗華參加慈濟讀書會,並拿出證嚴上人開示錄音帶與她結緣。

「兩個月後,她又原封不動拿來還我,說自己應該聽不進去也聽不懂啦!」張純蓉回憶。

隨著認識時間增長,彼此更為熟稔,兩年後,張純蓉再度把錄音帶交給林麗華。這一次她認真聽了,深受感動,也思考自己能為人群做些什麼?由於有理髮專長,每逢慈濟發放、義診,她便隨同前往義剪。

除了一念善心受啟發,更重要的是習性的改變。林麗華說:「以前爭吵時,只要我回嘴,先生就會罵個不停。純蓉師姊教我不能硬碰硬,也不要繼續造口業。後來聽上人開示:『口說好話,如口吐蓮花;口說壞話,如口吐毒蛇』,我學到不但不能說壞話,還要和顏悅色。」

日後只要遇到爭執,林麗華就在心中默念佛號,或是打開大愛台聆聽上人開示。「不回應,久了先生覺得沒趣,開罵的次數愈來愈少了。」

她在理髮店放了幾本英文版的慈濟刊物,供客人翻閱;遇到客人有困擾時,她善用「靜思語」規勸,還將客人給予的小費以對方名義捐出。

每天清晨四點半,林麗華必定起床聽上人開示。她從小由奶奶扶養長大,奶奶常說做人處事的道理;上人讓她想起了奶奶,開示更給予她力量,讓她能歡喜的展開一天的生活。如此日日薰陶,更深刻的改變了她的個性。

林麗華也學習將對先生的怨懟轉化成正向思考:「先生努力工作為家庭付出很多,我應該把家裏打掃乾淨、盡好妻子的本分,讓他安心上班;如果他要大小聲,那是他的事情。雖然我曾經痛苦想要尋死,但現在可以吃飽飽,又有餘力做志工,應該要感恩。」

酒國清醒,人生轉彩色

投入慈濟後,林麗華發現許多志工以單純的心投入資源回收,淨心救大地。由於環保工作沒有技術與時間門檻,只需行動力,因此她下班後不再到處閒晃,轉而投入環保工作,常常一做就是四、五個小時。

「你是軍官的太太,居然跟流浪漢一樣撿回收物?」剛開始,林麗華曾遭鄰居質疑;也屢遭警察關切:「天下哪有這麼笨的人?開這麼好的車來撿破爛!」即使如此,林麗華仍把握時間付出。

「改變他人前,要先改變自己。」在張純蓉的建議下,個性強硬的她開始關心先生,勸他不要再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並在床頭放了英文版《靜思語》,期望先生看了會多加思考。

無奈何普無法了解太太的用心,直到一場無常來臨,彼此的心才愈來愈靠近。

「My whole world is bad!」何普在一次健康檢查中,意外發現罹患二期攝護腺癌,他形容自己的人生瞬間從彩色變成黑白。

住院十多天,林麗華悉心照顧、準備三餐,逐漸改善夫妻關係。

林麗華鼓勵何普收看大愛台。經過一段時間,具心理哲學背景的何普漸漸了解慈濟,也意識到:「I must change my way(我必須從改變自己做起)!」

何普過去就常回收物品囤積家中,只因為「那些東西看起來還很新,還可以用」。志工張純蓉與他分享慈濟環保理念、邀請他加入志工行列。他雖然答應,心中卻很懷疑:環保所得真的都拿來救濟貧苦嗎?

某次,慈濟人邀請何普一同前往墨西哥提娃那市(Tijuana)瑪瑞塔(Morita)慈濟小學發放;當他將獎學金親手交到孩子手中,終於了解平時資源回收所得確實都用來幫助這群貧窮的孩子們接受教育。

眼見做環保聚少成多的力量,何普更積極投入,每日抽出四小時做環保,休假時更高達十小時,連在家喝酒的時間都沒有了。

「我已經找到人生方向,不需再靠酒精麻醉自己。做環保的過程中,我體會到『付出無所求』的快樂,希望可以為世界帶來好的影響。」何普說。

加入志工後,何普常有機會向人介紹慈濟,為此,去年十一月他專程到台灣參加慈濟「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只見他透過翻譯,每一堂課都勤做筆記,期望將慈濟法髓帶回當地深耕。

何普總是隨身翻閱《靜思語》,將之當成生活指南,啟發自己對生命懷抱熱情和智慧。

「慈濟是一條正確的道路。我不知道這一生能改變多少人,但是我相信,只要能改變一個人,就有可能影響很多人。」

他也在服務中找到人生價值。如今,環保對他來說不僅是做好事,而是發願要善盡的責任。

修補裂縫,重建親子關係

何普罹患癌症後,夫妻倆驚覺「人生無常」,終於找到人生共同的目標,積極投入志工服務,把握時間做環保。

他們將家中小小的庭院變成暫時堆放回收物的空間,塞得滿滿也做得滿心歡喜。然而對於孩子的沈淪,兩人仍有許多掛念。

「過去,二兒子因為吸毒而躁動;現在在獄中環境單純,可以讓他仔細思考人生方向。」林麗華每週寫三封信給兒子:「我抄寫英文靜思語寄給他,一寫再寫,就像電唱機一樣,希望他總有一天會聽進去……」

何普也修正自己的溝通態度:「過去我太獨裁,不曾用心傾聽孩子的心聲。現在我要用最大的愛心,陪伴他們尋找生命的定位,再困難也不能放棄。我不能代替他們決定,卻可以分享經驗。」

何普感恩林麗華作一個好榜樣:「她從自己開始做起,讓我看到生命可以過得更有意義!她影響了我,我也對孩子有信心。」

何普目前在監獄服務,他表示過去信奉威權管理,「在慈濟則學會了慈悲。也才知道,原來學習溝通、信任對方、原諒過錯,讓人有意願投入,做起事來才會更有效率!」

如今,何普、林麗華投入「青少年重生計畫」,在夜間為逃家、蹺家的孩子提供熱食,傾聽他們的心聲。兩人將對孩子的愧疚與愛,轉移到這群孩子身上,讓他們能夠因此重回正途。



黃昏的彩霞淡掃過聖地牙哥的天空,晴澈的天蓋泛紅趨紫。

林麗華開著大貨車穿越熱鬧街坊,在一家超市倉儲區的垃圾子母車前停妥。晚風颳來有些冷,她打開一處鐵絲網門,熟練地將幾片散落的紙板運上車,繼續前行。

城市的另一處,何普則是一身輕便,從一台陳舊鏽綠的軍車中下車。頭戴迷彩軍便帽、胸前繫著工作圍裙,何普染色的手套上拿著小刀,劃開紙箱壓扁,動作俐落。見到相熟的慈濟人,他更微笑露出一口潔白的牙齒,相當醒目。

何普自酒國中清醒,林麗華從痛苦中昇華,在聖地牙哥的大道上,這對異國伴侶,經歷三十多年的痛苦折磨後,終於摒除學歷及語言的隔閡,返回當初相伴相守的初心,不只彼此更加了解,也發願攜手為環保而努力。

(資料提供/歐如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葉方良 Rex-YEH 的頭像
    葉方良 Rex-YEH

    葉方良-LINE@商業教學:【盛鐸電商文創 O2O行銷】

    葉方良 Rex-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