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常住寂光悲心隆--記隨侍上印下順師公二三事

◎靜憪

在我國近代佛教史上,最具影響力的高僧,莫過於太虛大師及師公上印下順導師,而師公的佛學思想,絕大部份的教界人士,均認為係傳承自虛大師(也許是主編「太虛大師全書」之因緣,而有此導向吧),實則可由其著作窺之。基本推動的理念各有所指(如佛法確為不共之法),但最終之目標——探究佛陀本懷,力倡大乘佛教菩薩精神,則是渾然匯成一體。這可由師公多篇懷念「虛大師」之大作中,體會一、二。亦可由這些大作中,隱隱約約的透露出對現代佛教之些許無奈,及失去了識見相當之良師益友,共向探究佛法之寂寞,深信「虛大師」若多住世幾年,師公得以時相請益,心情將不會那麼寂寞。

「人間佛教」在慈濟示現

在慈濟世界中,則師公是我們慈濟人的精神堡壘,尤其是在上人的心目中,師公就像是他航行海上的燈塔般,指引著他航向光大佛教的康莊大道。因此幾乎每個月晉見師公,報告會務近況,及擬辦理事項,重大之決策亦經由師公首肯,上人始正式展開;從上人的身上,更啟發了我們尊師重道是何等的重要。

每一次陪同上人,間或有時獨自拜見師公時,他老人家立刻展露出慈祥的笑容,並頻頻垂詢會務近況,時而沈思,時而頻頻讚許;沈思是擔心上人法體越見瘦弱,為法更應保軀,對於上人以無比的毅力,堅忍不拔的精神推動著慈濟的工作,時常輕嘆,以一句「你太辛苦了,身體要緊!」是叮嚀也是勉勵。讚許者是上人帶領著會員日益增加的龐大團體,為佛教對社會所做的貢獻,師公常謙虛的說自歎不如。實際上慈濟推動淨化社會人心之無形工作,與慈善、醫療、教育等工作之成果,間接的是實現了師公所倡言的「人間佛教」的基本理念。師公所言,而弟子實行之,這將提供給後人在研究佛教史上,很好的課題。

在探討太虛大師的改革佛教理念裡,虛大師一再的呼籲佛教界,應積極的從事社會工作,如應推動:教育、濟貧、文化等等,並言出家眾之力量也許不夠,應由在家居士肩負起協助上述工作的責任。

虛大師的願望,在當時因時、地、因緣之不和合而沒有具體的實現,而其文稿是由師公編著而成,但其提倡佛教界積極參予社會工作的理念,卻在上人以無比的毅力推動下,逐一展現。這三位菩薩行者間之法緣傳承,是值得我們大家推敲鑽研的。

著述不懈予後人無限空間

佛教界最近為恭祝師公八秩晉

六嵩壽,而以「印順導師佛學思想與現代社會」為主題,舉辦了若干場佛學研討會及專題演講,邀請專家學者參予。其中大家對於師公未受過正統的教育,而其論述如此之廣且博,深致敬意;然大智慧之覺者,他所體悟之浩瀚佛法,將之有條理、有系統的整理呈現在世人的眼前,使現代或後代的學者,有脈絡可循,並留下一個很大的空間,供大家研討他的論述對於當代社會之影響;深信在未來的幾十年或恆久間,佛學界倘佯其間;佛學界倘佯其間,深入探討亦無窮盡,這又豈能以未受過正統教育而論之?

師公日常生活之平淡,非我們一般凡夫俗子所能遵行,終年三餐所食均無變化,而他仍然甘之如飴。再如藍吉富教授所言,師公從六十五歲到七十五歲之間著作共有十四部,七十五歲迄今的著作有八部;以七十五歲以上之高齡,還著述不懈,佳作迭出,單看這樣的精神與風範,就足以令人欽仰不置了。

平凡中見偉大

我所認識的師公,他從不唱高調,他每一次的教誨,均要我們認清事實,盡佛教徒的本份出這一分力。他偉大的地方也是在他最平實的教導我們,略述幾件曾向師公請示之事宜,以見師公平實偉大的風範。一、有一度甚為困擾我們的事情,是有許多人對於靜思精舍自力更生的方式,認為不如法,而時有議論,帶來相當大的漣漪。是時,因常往台中辦理土地事宜,每到台中,必往謁師公,報告工作近況,因此亦向師公請示,精舍自力更生是否如法?師公開示;時代的演變不同,有時當時佛制的規定並不合時宜,若要探究則連「出坡」整地,亦不可行。因整地除草,難免亦會殘害到生靈,這亦是犯戒呀,以此類推,則任何一種方式,均有不如法的可能;除非均不吃飯穿衣才有可能,而最重要的是因時、地所需正確的選擇,則一定如法。

二、當年為申請設立財團法人,省政府社會處不同意冠上「佛教」二字,僅願同意「財團法人慈濟」,而不同意「財團法人佛教慈濟」;當時,我們積極的向主辦人員爭取而不可得,師公知道了,勉勵我們:只要是行佛教事,不偏離佛教的宗旨,有無冠上其名並不重要。後來在上人拜訪社會處後,此事即獲解決,當師公獲悉如願名實相符時,他只是欣慰的微笑著說:以後你們就要更努力了。

祈願大智慧覺者常住人間

三、有次向師公請示,為何比丘尼對於比丘應持「八敬法」,尤其是比丘尼不能與比丘平行並坐,並且見到比丘必須頂禮請安,這是否正確?師公開示說:以前男女不平等,佛制時之社會背景,就如同中國的女性必須遵行三從四德般,而以眾生平等人性平等說為出發點的話,男女應是平等;再者若以「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之三法印原則,則既身為出家眾,理應尊重所有眾生,不可太過執著不合時宜之舊制,再者若以舊制建立僧團生活,必推行不得。其體悟時空之大智慧,因應實際,實非我們凡夫所能比擬。

近來拜閱師公之「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遊心法海六十年」等等著作,對於師公之偉大心行,更加欽佩。他所體悟的佛法的重點是「教誡論」,是用語言來引導我們、啟發我們,使我們向上。師公說他體認這些,使他信心增強,支持他衰弱的法體,在佛法中奉獻心力;今天適值八秩晉六嵩壽吉辰,但願佛菩薩加被,盡未來際,使師公常住人間,常為眾生之燈塔,指引我們航向般若之彼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葉方良 Rex-YEH 的頭像
    葉方良 Rex-YEH

    葉方良-LINE@商業教學:【盛鐸電商文創 O2O行銷】

    葉方良 Rex-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