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愛的詮釋

◎靜淇

幸福人生系列講座三月十六日上人於新竹清華大學開示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趙主任委員、新聞局張主任秘書、新竹市童市長、各位法師、各位貴賓、各位大德:阿彌陀佛!

試著為六種愛作詮釋

今天我以最虔誠的心站在這裏和大家見面,由於新竹是台灣學風很盛的地方,況且在這享有最高學府美譽的清華大學的大講堂裏,更加使我內心感到惶恐與壓迫感,但也衷心感激行政院勞委會、新聞局為淨化社會而舉辦「攜手同心、展望未來」幸福人生系列講座,證嚴即由此因緣得在此與各位見面,真使證嚴萬分感激。

有人說台灣是貪婪之島,但我卻認為台灣是一個充滿了愛與愛的精神的寶島,只因國外人士對台灣有了誤解,所以今天我要和諸位談談「愛」,試著為愛稍作詮釋。

現在的社會缺少不了愛,人生要幸福也不能欠缺愛,如果硬要說台灣有病,在國外人士的眼中為什麼會成為貪婪之島?追根究底毛病只有一樣——缺愛症。欠缺了愛才會發生毛病,有了這個毛病才讓別人有種泛濫之愛的氣氛,所以目前我們亟待補充,為愛詮釋。

愛有很多類,曾經有人說佛教徒應該要講慈悲,不要說愛,因為出家的開頭是要「斷欲去愛」,把所有的欲念都斷除,遠離情愛,才能去出家修行。但我卻常常說愛,

所以今天我要把愛分類,好好的來解釋,我把愛分成六類,共有六種不同的名詞——大愛、淨愛、自愛、私愛、貪愛、濫愛。

台灣的腐敗出自人為因素

首先我來解釋什麼是濫愛,「貪婪之島」是目前外國人形容台灣的一個名詞,這也難怪,因為台灣在外表上讓人覺得非常的貪婪。

不久前有位從美國回來的教授,他來精舍談話中說:「我是美國人!我不想當台灣人。」我覺得很奇怪,明明他是台灣人,為什麼卻一直強調自己是美國人?我問他說:「你明明是台灣人,為什麼說是美國人呢?」他回道:「師父,你知道嗎?在國外,人人對台灣都有一種腐敗、貪婪的感覺,我如果聽到任何對台灣的批評,我就很失望,所以我不想當台灣人。」

我說:「原諒我直話直說,即使你以後三代都住在美國,還是無法變成美國人,因為儘管再傳三代、五代,你們的膚色還是黃色的,絕對無法變成白種人,所以你永遠都是台灣人。」

我再問他說:「為什麼你對台灣這麼失望呢?」他說:「太腐敗了。」我問說:「是什麼原因使它腐敗你知道嗎?」他回道:「人為。」我說:「人會使台灣腐敗,人也可以使台灣淨化啊!只要大家能夠共同一心來淨化,台灣就可以很快的變成一個清淨美麗的寶島啊!」

我又說:「人最怕的就是只會批評,你說你很關心,單是關心還不夠啊!應該投入整理亂象的行列,今天的台灣,人使它有這份亂的感覺,有這份貪婪的感覺,我們就該用心來美化它、淨化它啊!」

我和他談了一個上午,他也認同我的看法,他覺得很有道理,台灣是我們生長的地方,這塊土地這麼美麗,我們不來淨化,叫誰來淨化呢?所以他很高興的表示決定要回來台灣,回歸台灣,培育人才。

由此可見,台灣目前的生活很富裕,很多人在富裕充足的物質生活中,欠缺了精神文化,心靈空虛而亂了生活的秩序。我所說的「濫愛」,也就是超出了我們所該愛的範圍而去愛。

少數人的貪婪毀滅了村莊

比如說我們的國家需要我們來愛護珍惜,但是有些人卻忘了自己的本分,而去「濫」,濫砍、濫丟……。環境需要我們去保護,有些人因為一個貪念,而罔顧水土保持,濫砍濫伐,把山上的樹木、砂石,砍得挖得滿目瘡痍。

昨天李總統到花蓮,他除了巡視東部地區的基層建設外,聽說也到瑞穗鄉的紅葉村去。紅葉村在去年的一場颱風中,整座村莊被洪水砂石淹沒,雖然村人逃得快,但田園家產全被夷為平地,一直到現在

仍無法復原,必須遷村。

你們知道嗎?要建設一座村落,是要經歷多少年代、多少心血才能建立起來的呢?一大片的綠地,只有幾十分鐘的時間就變成了一片淒涼的溪埔地。記得那次颱風我人正在台北,一聽到這個消息馬上趕回去,發揮救災的工作,我親自到現場去,說實在的真是令人不忍心再回頭看。

為什麼整座村莊會在幾十分鐘之內夷為平地呢?我曾問過村長,他站在災區上,手指著對面那座山告訴我說:「法師,你看!就是那個地方,那個地方所有的樹都被砍掉了,不但是樹被砍掉。連大石頭都被挖掉了。」

一些商人把大樹砍掉改種檳榔樹,雨一來,水土無法保持,一陣大雨就更無法收拾了,不但造成了重大的災害,也毀滅了一座村莊,這就是人的貪婪之愛。

就在紅葉村被毀滅前的一個月,花蓮也有一個叫做銅門村的村莊,被山崩所掩埋,那也是在颱風時,短短的幾分鐘之內山崩地裂,整座山陷下來,掩埋了數十條的人命,一座村莊就這樣消失了。

這場災難過了兩日,全部的道路都中斷,慈濟委員們不顧自身的安危,跋山涉水的趕抵現場,看到怪手把一具具的屍體挖出,有些屍體斷成兩截,腸肚都流出來了,令人慘不忍睹,那是為什麼呢?同樣也是砍樹、挖土、炸石所引起的啊!這也是貪婪之愛啊!

少數人的貪心造成了多數人悲慘的下場,那些罔顧道德良心的人,錢是被賺走了,卻留下了災害的禍根,而那些受害的人都是貧窮苦難的人。

濫愛的風氣破壞社會秩序

我認為如果我們都能好好的保護台灣,化開那份貪婪之愛,昇華為淨愛,不知該有多好。大家拿出愛心來愛惜我們的環境,保護我們的生活品質。

台灣目前最大的問題除了濫砍、濫挖之外,便是垃圾問題,由於大家的生活水準提高,日常的用品不斷的在淘汰,很多半新不舊的東西被丟棄了,也因此垃圾愈來愈多了,這也表示我們欠缺了愛心,不懂得去愛惜可以發揮功用的物質。

比如說一套沙發,每個家庭都要求提高生活水準,為了要追求潮流,提昇生活品質(展示面子),就把原本還可以再用的沙發丟掉了,你丟掉了這套沙發,不只多了一堆垃圾,也表示你不知惜福,因為你還要再花錢買新的啊!

不只是沙發,有些人因為虛榮心作祟,想要住得更好,就把房子換來換去,改來改去,敲敲打打之後又是一堆磚瓦石礫,不只花錢又增加垃圾,這就是社會的垃圾問題。這些都是欠缺了愛心,想把空虛的心,用物質來彌補,其實物質永遠也無法填補凡夫的心。

正因為物質填不滿人的心,所以心會空虛貪婪。不只對物質貪婪,更不會分辨善惡,有了貪求不盡的心態,這個愛就是濫愛了。本來人應有智慧用心選擇,是好的、善的才是我們選擇愛的目標。

看看目前的社會,很多人不會去分別善惡,不會選擇好的、善的去愛,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很多人在公眾場合上,互相爭鬥,露出很惡劣的態度,大聲的吵鬧,像這種不好的形態,我們應該趕快摒棄制止。

有句話說:「五百人當軍,五百人當賊」,有些人對善良的人很尊重恭敬。另有些人卻不會遠離惡的形態,跟著那些人大聲叫,大聲的附和,像這樣不擇善惡就叫做濫愛,這種愛,附和惡態,易亂了社會秩序。

孔子說:「賢賢易色」,意思也就是說,我們如果能把愛女色和

愛物質的心換成愛賢人的心,那就正確了。不過遺憾的是我們不會去愛賢人,也不會去保護好人。只是盲目的跟著那些大聲喊大聲叫的人,這也是愛,但卻愛偏了也愛濫了。這種濫愛的風氣一開,不惜損人,唯圖利己……,難怪國外的人士,會把台灣視為是貪婪之島。

環境是大家的,社會也是大家的,我們要好好愛惜它,要愛惜它就必須尊重好人和賢人,我們應該服從好人賢人的領導,如此,我們的社會才能在和睦祥和的氣氛下發展。

人心的貪愛造成社會不安

再來說「貪愛」,在佛教中人的心理有三種大病,那就是貪、瞋、癡。諸位,貪是人的缺點,凡夫有那一個不貪心呢?貪欲之心人人皆有。有句話說:「人心不足蛇吞象」,蛇有多大呢?象又有多大呢?人的貪心就像是這條蛇一樣想要把整隻大象吞下去,自不量力,多辛苦啊!

社會上不得安寧也是源自貪念,看看綁架、搶劫或是詐欺……,幾乎每天都看得到聽得到。記得有一段時間,許多人都蠢蠢欲動,想要離開台灣;我都會問他們說:「為什麼你們這麼不安定,想要離開台灣呢?」

他們都會回答:「好惶恐哦!師父,我曾經聽朋友說他接過恐嚇、勒索的電話和書信了。」也有人說:「曾經有人當面要我拿出多少錢來,否則要我小心。」諸如此類的事情我常常聽到。難怪很多人覺得台灣很不安穩,其實,不安是始自人心的貪愛。

我會告訴他們說:「這種不安定是因為社會傳播媒體的渲染,每天打開報紙,所看的不只是怵目驚心的案子,而且還把行兇作案的過程分析得非常詳細,讓人看了身心難安;有時打開電視,也很難得看到祥和溫馨的場面,每個地方都是大聲小聲的吵鬧,不是摔麥克風就是砸椅子,確實讓人看了很心痛難安。」

我都會向他們強調:「佛教說眾生共業,我們要社會安詳樂利,就必須善人共聚一起,這個社會上如果善人多,就會光明吉祥;假如善心少了,社會就會如同在漫漫的長夜中。人若處在黑暗長夜裡,只要風吹草動都會感到驚惶不安,貪愛是黑暗的無底洞……,所以我常

呼籲人人把光明面的淨愛一點一滴的累積起來,如此社會就能夠破曉而光明了。

記得將近一個月前,感覺台灣好像突然安詳多了,因為報紙、電視上的頭條新聞幾乎都是在報導中東戰爭,國內的亂象在新聞傳播媒體上出現較少了,所以有人就向我說:「師父,我覺得台灣好像比較平安了。」曾幾何時,中東戰爭結束了,我們又可以發現,傳播媒體上又出現了此起彼落的爭吵聲,拍桌子、丟椅子的場面,以及燒搶擄掠、謀財害命、爭風吃醋、擄人勒索的新聞不斷,人們又開始覺得惶恐不安了。

什麼都不知道時心最安

總而言之,社會如果被扭曲,人如果對醜惡的事知道得太多就會心生不安。而會使心不安的原因,也是人為的心去製造了社會的不安,假如什麼都不知道時心就能安,什麼都知道時心就會不安。

比如在慈濟醫院中,最近有兩件個案,一件是父與女,另一件是母與子。諸位,你們都知道天下父母心,有那位父母不愛子女呢?他們把子女的生命排在第一,把自己的生命排在第二。尤其現在的人,子女生得較少,所以對子女更加呵護與珍惜。

今年年初,在高雄有二戶人家,他們各開一部轎車,回花蓮娘家。其中一部車子,由先生開車,上面坐了他的女兒和妹妹、妹婿一家人,另外一部車子坐了他的太太、兒子和其他的親戚。

當他們要從娘家回高雄時,一上車,他九歲的女兒告訴他說:「爸爸,你開車一定要小心,要開慢一點,安全第一,千萬不要開快車哦!」他爸爸回答說:「妳放心吧!爸爸開車是最安全了。」他女兒一直叮嚀他,他也一直安慰女兒要放心。

結果他車子開得太快,突然撞到了一棵椰子樹翻車了,這位先生受了重傷,女兒死亡,妹妹一家人也受傷,一部車子六個人,送到我們醫院時一死、四重傷,一輕傷。

這位先生送到醫院時昏迷不醒,在加護病房幾天後出來了,他一醒來就馬上找女兒,太太不忍心告訴他真相,只告訴他女兒受傷而已,希望他好好養病,他說女兒如果死了,他也不想再活下去。

其實他女兒的屍體,已被他太太運回高雄,冰在冰櫃中,希望有一天能夠讓先生再看看女兒一面。整整十天,他先生住在慈濟醫院中一直認為女兒沒事,也就安心養病了,當太太的也忍著哀痛,強顏歡笑安慰先生。

他太太也極盼志工幫助她,想想辦法能讓她先生在了解真相後,不會有很大的刺激,每天我們的志工都去看他,用佛法的精神開導他,後來他的太太再也忍不住了,向她先生坦白的說明女兒已去世了。

她先生當時手拿著唸珠,正在唸地藏經,想把唸經的功德迴向給他女兒,祝福女兒早日恢復健康,忽然聽到這個消息時,竟在床上打滾,呼天搶地,把唸珠扯斷,把地藏經撕破,因為他失去了理智。後來我們的委員趕快進入病房,用了很多方法安慰他,好不容易到了那天下午他看開了、想通了。他說這也是一分親情眷屬之愛,就因為是他女兒死了,不知時都很平靜,知道了他的心才會那麼痛切。不過,他聽了義工們的勸導之後,他知道要化小愛為大愛,為他的女兒捐款、遺愛人間。

看看醫院有那麼多的病人,有人一受傷就無法再清醒過來,有些人長年臥病在床,受盡病痛的折磨,他想通了,生死只不過是一剎那間,死是一種解脫,所以他為女兒祝福。

另外一個個案是一位母親,騎著摩托車載著八歲的兒子,她為了閃避一輛轎車,竟連人帶車衝落甘蔗園中,結果她的脊椎斷了,兒子當場死亡。

等到她醒來時,也是在找兒子,家人騙他說兒子一點事也沒有,已經去上學了。所以她很放心的在醫院養病,逢人就說:「幸好我看到汽車時,趕快往甘蔗園一閃,以我的身體保護我的兒子,還好他沒事,只要兒子沒事,我受再重的傷都沒關係。」

將近一個月了,她的頭和全身都用釘子固定著,每次有人探望她時,她都會侃侃樂道:「以身護子,兒子沒事平安,去上學了。」不知內情的病友會問她:「怎麼都沒有看到你兒子來看你?」她總是會回答:「他很好啊!我現在頭髮被剃光,全身被釘這樣不好看,為了怕破壞我在兒子心目中的形象,所以我不讓他來看我。」

直到今天她還不知道,昨天我去醫院,義工們向我說:「師父,那位女士還不知道兒子已經去世,每天都很高興的坐輪椅下樓來門診,聽義工向病人精神講話。」

諸位,這也是愛,不過他的愛是愛在他孩子身上,他不知道孩子已死亡,所以每天高高興興的養病,「不知道」就是安心。這和我剛才所說的,我們知道了太多,才會覺得台灣很亂,是同樣的道理,其實我們從新聞媒體上所知道的消息,也不一定全部正確。

如果什麼都不知道,那我們就會覺得很平安,覺得很歡喜,社會上少數人的貪念,竟造成了多數人的不安。

真愛是付出而不是佔有

諸位,我們如果用佛法的精神,就可以填滿這個貪念,如果欠缺佛法,貪愛就永遠不能滿足。比如說:慈濟有四大志業,大學教育是其中之一,確實花蓮是個辦教育的好地方,相信很多人都去過花蓮,那個地方實在是山明水秀,空氣清新,人情純樸。

縣政府已爭取要在花蓮設立國立大學,而我們慈濟也要在那裏設立一所慈濟大學,在設立大學之前,我們現在就先已籌備要建醫學院了。

我們要建立大學的預定地,現在因為受到佳山計劃的影響,所以土地會有些變更,花蓮縣長很關心

,他很希望慈濟大學能趕快成立,這對政府設置國立大學也有幫助。

年初,縣長到精舍來看我,向我說:「大學預定地是不是可以換個地方?」他列舉了三塊土地問我的意思,其中有塊土地是在鯉魚潭附近,風景非常美麗,總共有近百甲,當中也有省林務局的土地,他們都很樂意提供,早日促成建大學的理想。

有一天,我繞了鯉魚潭一圈,看看那些山和那清澈的潭水,實在是念書的好地方。不過我看了之後,在車上即提出我的看法說:「這個地方用不得。」委員們問我:「為什麼?是不是師父不喜歡那個地方?」

我說:「我太喜歡了,就是因為我太喜歡它,所以不忍心佔有它、破壞它!因為我一向呼籲國人愛國土,保護環境,既然我們生長在這個國家,就應該愛這個國家的每一寸土地。我們生活在空氣中,就應該要去愛這個清新自然的空氣,讓它保持自然。」

空氣要清新、國土要安全,就必須做好水土保持,要做好水土保持就不能亂砍樹林啊!最好讓它保持原始的森林,如此我們才能保持自然生態清新的環境。

我愛自然,我愛清新,我有責任保護環境,所以我不忍心去愛——佔有這塊土地,因為那是一塊山坡地,如果要利用它,就必須砍伐、挖土,如此會破壞了純樸的湖光山色。

有人就說:「師父,很奇怪呢!這麼一大片的土地,要提出給你建大學,你卻不要,以後會不會後悔啊!」我說:「不會,為了愛,為了真淨的大愛,我不該貪啊!真淨的大愛是付出,而不是佔有——貪愛。」

現在的人大多數都認為只要我能得到就好,管他那麼多,既然我們是佛教徒,就要時時刻刻抱著愛國家、愛我們土地、愛我們的環境清新,千萬不要為了一時的貪愛。

貧中之貧為社會製造亂源

再來是「私愛」,諸位,自私的愛實在很苦惱,每一個人都只是愛自己所愛的人。有很多的家庭,就是因為只愛他(她)自己所愛的人,而造成了多少不幸的煩惱啊!有了這份佔為己有的私心,這種愛就是私愛。

自私的愛,往往到頭來毀滅了自己,因為他無法佔有對方,這也是社會上的亂象之一,有很多人為了這份自私的愛,毀滅了自己也損害了他人。

慈濟的名稱雖然是個慈善機構,其實它完全是要撥開自私,而成為大愛。慈濟的任務是救貧教富,貧困的眾生需要我們幫助,富有的人群需要我們去引導。

我常常把貧富分成四種,貧有貧中之貧的眾生,也有貧中之富的人生;富有富中之貧的眾生,也有富中之富的人生。諸位,你們要聽清楚有眾生與人生的分別。

什麼是貧中之貧的眾生呢?貧的意思也就是欠缺,有些人欠缺物質,三餐沒得吃,天寒了沒衣服穿,食衣住行都是欠缺,更有些人除了物質欠缺之外,他還缺乏智識。

這樣的家庭實在是貧中之貧,不但欠缺物質,也缺乏了精神、智識,在我們幫助的對象中,有很多是這種情形的,有些人是先生年紀很大又患了重病,有的是太太身體殘缺不全,或是低能、或是白癡。

比如說在玉里有對夫妻,先生是退役軍人,他退役時領了一筆退役金,想要結婚年紀又很大了,正好他有一位朋友介紹個嚴重的低能女,雖然女孩子已經二十幾歲了,可是只有三歲小孩的智商,什麼都不懂,連自己的身體都無法自理。

這位退役軍人不花一毛錢就娶

了她,結婚之後她只會幫他生孩子而已,所生的孩子也是低能,一連生了四個小孩,他把一個放在籃子,一個背著,兩隻手各牽一個。而他太太只會成天坐在家中,對人傻笑,連衣服都不會穿,類似這種家庭,在我們幫助的個案中有很多。

你們想想這種生活是人生的生活嗎?他們沒有房子可住,一直都是住在橋底下,遇到大雨就躲在大水缸中,我們想幫他蓋個遮風蔽雨的房子,連寸地也沒有啊!像這種生活是人過的嗎?這就是貧中之貧啊!

更有些人一貧就起盜心,到處為非作歹,像這種人不只欠缺物質,也欠缺良心,可以說身心完全欠缺,這也是貧中之貧啊!

受救助的阿婆也能捐鉅款

但是貧也有貧中之富的人生呢!有人雖是家境清寒,卻很有智慧、也很堅強,他們不但不接受救濟,而且還去磨手皮做粗工,也想和別人一樣,做個能救人的人,像這類的人在慈濟裏面也很多啊!

在蘇澳有位八十幾歲的老婆婆,她被我們幫助已經十幾年了,當時她是因為子亡媳婦出走,與幼孫兩個人接受我們幫忙,等到她的孫子高中畢業能做工時,她都說不要再接受我們幫助了,不過我們認為她的家庭還沒很穩定,情況尚未改善,所以還是繼續幫助她。

這位老婆婆人很慈悲,和大家都處得很好,雖然她很窮,但每個人看到她都很喜歡她,每次到菜市場要買菜,賣菜的人都會送她一些菜,所以到後來她竟不敢上市場,那些賣菜的人看阿婆沒來,以為她生病了,所以把菜送到她家。

阿婆向菜販說:「就是因為你們不跟我拿錢,所以我不敢去買菜。」你們想想看,她多有志氣啊!去年本會收到一筆十五萬元的捐款,看她的名字很熟悉,經查詢結果原來就是這位阿婆,一個平常接受我們幫助的人,竟然能夠捐出十五萬元,本會就派人去訪問她。

阿婆說:「功德會已經幫助我十幾年了,每個月如果給三千元,我就儘量節省,只用一千五百元,把另外的一半存起來,病了捨不得吃藥,餓了捨不得花錢買東西吃,我只希望把它存起來,有朝一日能回饋社會。」她說:「孫子學校畢業後做小工,每個月給我五千元,我把它存起來,一直累積到現在有

十五萬元,捐給慈濟做建設基金。」她說她很高興,十幾年來的心願總算完成了。

諸位,這就是貧中之富啊!你們如果去花蓮,看看我們的醫院、護專、慈濟紀念堂,你們會認為這麼一棟棟宏偉的建築物是誰來建造的呢?在此我要告訴諸位,就是大家點點滴滴的力量匯集在一起,一塊磚、一根鋼筋、一包水泥,如此累積起來而完成的,這其中有很多人的血汗在裏面。

所以我說,水泥與沙石不是混合的,而是用血汗拌攪出來的,很多貧中之富的人生,用他們的力量來造就慈濟世界。

富有不肯捨的人得到惶恐

富,有富中之貧的眾生,這意思也就是說他很有錢,但他卻覺得不夠,也許我這麼一說,你們的腦海中馬上浮起一些人的臉孔,雖然他們很有錢,可是卻一毛不拔,他們有錢,還想要更多,完全捨不得為社會人群付出。

反而是一些家境普通的人很捨得,他們歡喜捨,所以都能得到快樂;有些人很有錢,開著進口的名貴轎車,住最豪華的住宅,但卻很惶恐……。

我曾聽一位榮譽董事告訴我說:「師父,我一位朋友的座車上,一定要準備五十萬元,他本人開車。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做?他說:『我自己開車才安全,歹徒不會向司機下手啊!萬一壞人伸手要錢,交給他,我就安全了。』」

諸位,你們聽聽、想想,如果他能把那常備用的五十萬元,拿來回饋社會,為社會建設文化,建設教育,做好慈濟事業,假如人人回饋社會,社會就不會有這麼黑暗的風氣啊!他常常把錢放在車上,預防別人來攔劫他的車,不知要放到什麼時候。像這種人生又有什麼快樂呢?

這位榮譽董事接著說:「師父,不過我都沒碰過這種事,可能是我歡喜捨,所以我得到的是安全感,不肯捨的,得到的是惶恐。」

有些人有錢的很討人厭,富有的很沒人緣,這又是何苦來哉呢?所以我剛才說過:「人心不足蛇吞象」,其實都已吞不下了,他還要勉強吞。這種人就是富中之貧的眾生。他不會回饋人生實在很可憐。

富中之富的人生最可愛

另外一種是富中之富的人生,他不但富有物質,而且富有愛心,像這種富有的人生真的很可愛。

國外的人士說台灣沒有企業家,只有生意家,這兩種名詞分別在那裏呢?真正的企業家是有企劃的,什麼樣的企劃呢?他知道要如何來安定社會,如何來安穩事業,如何來回饋人群。而生意家就是為賺錢做買賣的商人,他們沒有企業經營的理念。

但是慈濟世界裏面,有很多的企業家,連小朋友他們也有企業的精神,每天拿到零用錢,就會想到要把一半存到錢筒裏,參加慈濟的建設,這些小小的小菩薩,他們也都會企劃啊!甚至有很多的企業家,他們對慈濟的奉獻是無所求的,是出自一分真淨的愛。

一般的人,他們的愛都是私愛與貪愛,只是愛我的家庭,愛我的事業,愛與我有關係的人,他們都沒想到要愛自己的家庭好,必須要先讓國家安定,國家安定社會才能繁榮,社會繁榮,家庭才會幸福,家庭幸福才能人人輕安快樂,這些互動的關係,多數人都沒有想到,大家都是以私愛的心來愛自己,為了愛自己所愛的,不惜去毀滅他人。這種愛對社會也是一種害處。

自愛是照顧好自己的心念

再說「自愛」,能自愛才會生活得快樂。慈濟世界中有很多自愛的人生,有些人會認為自己為什麼

要讓別人佔便宜,其實真能自愛的人,要常常愛惜自己的人格。

有人說「愛心」,其實愛心並不單指去愛別人而已,它主要的是愛護自己的心,照顧好自己的念頭。把自己的心照顧好,自然你所表現出來的,會讓人家覺得你很可愛,你如果能照顧好自己的心,自然就不會和別人計較;你如果能照顧好自己的心,你就能不斷付出。

真正人間的愛,就是在人與人之間,而人與人之間的愛就是出在自己的一念之間,我的一念之間如果是善的,那我表現出來的完全都是善的人生觀,一念之間如果有惡,與人相處就無法溝通,讓人看到的是不好看的臉孔,讓人聽到的是不好聽的聲音,如此的人生豈不是墮落了嗎?

真正的愛護自己是要自愛,照顧好自己的心,你要當菩薩也是要照顧好自己的心念。

無所求的付出就是淨愛

再來是「淨愛」,淨愛是菩薩之愛,我常說無所求的付出就是淨愛,目前我們慈濟有三千多位委員,他們都是義工,完全是無所求的付出,他們遍布在全省各個角落,委員愈多會員也就會增加。現在我們的會員已經有一百二十萬人。

台灣總共有二千多萬人口,慈濟人就佔了二十分之一,你們說台灣真的是貪婪之島嗎?我常說,多一個慈濟人,就減少一個壞人,多一個慈濟家庭,就減少一個問題家庭。

最近行政院勞工委員會、新聞局和慈濟基金會共同舉辦幸福人生系列講座,其中有我們的委員現身說法,雖然他們所說的並不是什麼大道理,卻是他們的心路歷程,每個小故事都是他們以前錯誤的人生,他們很勇敢地把它公佈在眾人的面前,以前是如何如何的不好,進入慈濟之後又如何來改變他們的人生,這真是很勇敢的現身說法,在佛教中稱為「發露懺悔」,這也是一種功德法門。

上個月嘉義縣長、議長、大林鎮長和農會總幹事到花蓮,他們一直很希望慈濟能在大林設立醫療網,他們要回去時,大林鎮長向我說:「師父,很感謝你給我人生的轉變,上個月我來花蓮時,師父說過要加入慈濟的慈誠隊必須遵守八戒,又聽你在分析八戒對人生的益處,不但能調和人生,也可以淨化人

心。我聽了覺得很有道理,我要使地方淨化,必須先從自身做起,所以從花蓮回去以後,我把香煙和酒都戒了。」我向他說:「不簡單啊!你身為鎮長,上下都要應酬,你把煙酒都戒掉,實在不簡單啊!」

人人守八戒社會就祥和

他說:「實在是不簡單,連我們的總幹事也改了呢!雖然不簡單,但下了決心就簡單了。然而不簡單的地方並不是在於要戒,而是在別人的冷嘲熱諷中能忍下來,不管別人怎麼諷刺、怎麼引誘,我還是把它忍下去,師父,您不是說單單忍還不行,還要把它吞下去再消化掉才算嗎!」他說:「我現在已學會了這種工夫,不但忍而且把它吞下去再消化掉,所以現在我已把煙酒檳榔都戒了,現在已經八戒具足了。」

什麼是八戒呢?佛教所說的五戒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五常,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我另外再加三戒,也就是:一、不能抽煙、吃檳榔;二、不能賭博、玩股票、簽六合彩;三、不能罵人,要當賢夫良父和睦家庭。

諸位,你們剛才進講堂大門時,一定有看到很多男眾站立兩排,他們服裝整齊、形象莊嚴,那就是我們的慈誠隊,每個人都遵守了八戒。人人如果都遵守八戒,我們的社會豈不是很安和樂利嗎?

這就是慈濟的精神,慈濟的精神也就是出自「自愛」,自愛是人格的昇華。

而淨愛就是沒有污染的愛,也是菩薩之愛。菩薩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他向上求取佛陀的教育,往下是淨化人心,這就是上求下化,他所付出給予眾生的,都是無所求的。

平常我們常說:「倒駕慈航」,像觀世音菩薩一樣,這就是淨愛,清淨的愛——慈悲。大慈就是予樂,大悲就是拔苦,這就是我常說的無彩色的愛。

人傷我痛人苦我悲的大愛

再來是「大愛」,也就是佛覺悟的愛,佛菩薩他們有一份長情大愛,普通的人都把愛縮得很小而短,不但有色彩也有範圍,而佛菩薩的大愛就不一樣了,完全沒有色彩,也沒有界限。

看看佛陀出生在印度,成佛在印度,卻把他的教法流傳到中國,由中國而日本、韓國而緬甸、泰國,只要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佛教的教育存在,這就是佛陀的愛,愛得非常普遍,他視一切眾生如一子,沒有大小的分別,也沒有貧富之差,他不只愛人,一切眾生寸動含靈他無所不愛。我們的委員除了負起救貧教富的責任外,他們還回醫院當義工,在做義工中看到病苦的眾生歡喜,他們也就歡喜。就像是待自己的親人一樣。

我常說:「世間最美的面孔就是病人的笑容。」你們知道嗎?看到病人的笑容,我們也會從內心發出歡喜,這就是人傷我痛,人苦我悲。傷在別人的身上,痛在我的心中,苦在別人身上,卻悲在我的內心,如果能做到這樣,就是大愛,也是清淨之愛。

現在的社會需要愛,但愛也有分門別類,我們應該好好選擇,今天我說了六種愛——大愛、淨愛、自愛、私愛、貪愛、濫愛,我們要如何來選擇呢?濫愛絕對不可取,我們要好好的保護我們周圍的人,愛好我們的社會,維護它的安寧。貪愛我們也應該要捨去,人生到底有多少時間呢?千萬不要為了貪愛而毀滅了自己和他人的人性、生活品質和環境。

我們也不能有那分私愛,愛,就要愛普天下的人,自私的愛也是人生造業的起源。我們要愛,就要選擇自愛,從做人開始,人生如果

不懂得自愛,更遑論學佛,要學佛就必須先做菩薩,要做菩薩就必須先守好做人的本份,人的本份就是自愛,能自愛的人才有真正清淨的愛,有清淨的愛,才會有普遍的大愛。

慈濟清流讓台灣得到安定

孟子說過:「人之異於禽獸者幾希?」你們不要看有一個頭、兩隻手、兩隻腳的就是人,這還不算是人,真正會做人的人,才算是人,所以真正的人生是需要好好的自愛,千萬不要做衣冠禽獸。

希望大家都能把愛認清楚,愛心是愛顧自己的心,並不是我拿多少錢去那裏就是愛心。我們的舉止動作,開口動舌也都要顧好自己的心,心沒照顧好,嘴巴也就會亂講話,心沒照顧好,就會做錯事。一切的行為舉動無不是發自於內心,所以我們要好好地把心愛好。

世界要和平,社會要安樂,只有一樣——愛心。當然,「愛」比我所劃分的六種還多,我只不過是簡單的向諸位分析愛大概有這六種,我們應去追求的是:大愛、淨愛、自愛;而應棄捨的是:私愛、貪愛、濫愛,如此,我們的人格才能昇華。

請諸位拿出智慧來,把我們的社會、國家、自己的家庭、我們自身好好愛護好。

有人曾說:「師父,你已經把醫院、護專都蓋好了,應該休息了,其他的醫療網、大學,都是政府該做的,你別那麼辛苦了。」我都會回答說:「政府是在為民眾服務,社會是大家的,我們應該同心合力來補足政府所沒建設到的,大家合力來做,才能使我們的社會樣樣無缺,使之成為清淨、美麗的寶島。」

慈濟目前在美國、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地都有分會,每次他們從國外惶惶恐恐的回來,都會很安安心心的回去,他們都會把慈濟的種種告訴國外的人,要他們別擔心,因為台灣有這麼多好人和愛心的人士,憑藉這股清流就可以安定社會。

希望大家共同來創造一片清淨的淨土,在此虔誠地祝福諸位大德,人人平安快樂,同時也要向勞委會、新聞局、清華大學、新竹市政府致最深的謝意,有了你們的協助,證嚴才有機會在此和新竹地區的大德見面,非常謝謝,阿彌陀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葉方良 Rex-YEH 的頭像
    葉方良 Rex-YEH

    葉方良-LINE@商業教學:【盛鐸電商文創 O2O行銷】

    葉方良 Rex-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