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

知識與智慧

◎證嚴上人

人常憑著知識在生活,
欠缺清明的智慧,
因此,
待人接物滿心煩惱,
人我是非無法分辨。

人人都有與佛同等的智慧,
只是被重重欲念與煩惱障蔽。
欲找回智慧本性,
當斷除煩惱,啟發良知、發揮良能,
並以布施、持戒、忍辱、
精進、禪定為方法,
則智慧自然顯現。




▲社論

愛的防疫網

震盪兩個月的SARS疫情終於趨緩,人們卸下了戴口罩、相互隔離的身心負擔,台灣也從世界衛生組織的旅遊警示名單中除名。這一場前所未有的災難,帶給我們許多刻骨銘心的反省。

今天的醫療儘管已發展出尖端科技,對微生物病菌的飄忽多變仍然束手無策,顯示貴為萬物之靈的人類,也有渺小脆弱的一面,這是一大震撼。

在安和樂利的現代社會,人與人原本互惠共存,沒想到SARS在彼此間畫下鴻溝,自私、冷漠或出於自我防衛,但也嚴重扭曲了人性。一些病毒受害者的家庭不只天倫夢碎,也因受到排斥歧視而失業,生活陷入困境。疾病威脅之外還有人情的打擊,這是另一大震撼。

面臨這兩大震撼,SARS的醫療防疫網即使做得再好,也只能求得一時的安全,因為這個網難免百密一疏,我們需要的是無形的愛心之網,給第一線的醫護人員強力支持,給病患和被隔離者關懷協助,如此才能產生信心,共同努力度過這場新世紀的災難。

回顧疫情爆發以後,大眾傳播媒體的報導一度顯示災情失控,不少醫護人員一個個犧牲,民眾陷入無盡的恐慌,奉少出門、少與人接觸為上策。然而,卻也有眾多的義工不畏病毒的威脅,志願到疫區服務,甚至送餐給被隔離的民眾。

我們要說,這小眾傳播傳送的撫慰與關愛,是更底層的防疫網,支撐防護措施趨於周延,人心趨於安定。

慈濟志工在這場防疫行動中,也發揮很大的力量。在疫情高峰階段,台灣北、中、南、東區均分別成立協調中心,供應醫療單位口罩、面罩、隔離衣等必要物資,也持續供應醫護人員、病患、隔離民眾素餐達六萬四千餘份,總共動員的人次超過一萬四千人。

此外,深入社區的慈濟志工,也邀約地方鄉親一起虔誠祈禱,在一場場名為「愛灑人間」的聚會中,希望人們的悲心、柔軟心被喚起,膚慰苦難蒼生,在祥和的氣氛中,以共同的念力化解惡念結善緣,祈求娑婆世界展現溫暖光明。

在這近三千場的聚會中,我們充分感受到心連心眾生一體,這分共鳴是平日紛擾忙碌的生活中難得體會到的。同時間發起的齋戒,是藉淨化身口意,反省警惕眾生同源,我們應當學習謙卑,尊重其他生命,這對SARS的可能病因是濫殺野生動物尤具啟示性意義。

不論是物資的提供或精神上的安撫關懷,我們都在編織愛的防疫網,每個人都可加入,以不忍心為經、以感恩心為緯,這樣織就的網就能紮實連綿,維繫我們的生命慧命於不墜。





▲心靈交流道

心靈交流道

好文章如好友,心煩時開臆解悶,失意時驅愁釋懷,
字裏行間,有歡笑、有溫暖,句逗篇章中,有真情、有大愛……
《心靈交流道》是交會談心的好所在,
不論是心情的回餽或是意見的參考,都竭誠歡迎您來分享。
來函經刊登,將致贈慈濟出版品。

我參與了隔離衣製作

此次因SARS疫情,我有機會到慈濟高雄志業園區佛堂,參與提供醫護人員所需的隔離衣製作。

從第一天到現場,眼見原是眾人共修聚會的場所,竟搖身一變成為成衣製造廠--無論是裁剪的裁床,或生產線上的平車、拷克,臨時黏貼在地上的延長線,以及後半部的品檢和包裝……皆令我肅然起敬。在慈濟菩薩道上,當眾生有需要幫忙時,總會有人義不容辭、挺身而出,奉獻一己之力。

在參與製作隔離衣的兩個星期當中,每天都令我充滿歡喜和感動。每日精心準備午、晚兩餐,外加點心、茶水的香積志工;每天從早上八點忙到晚上九點的生產線領班志工;每天工作十一個小時,從不缺席的慈濟會員;還有些人儘管不懂裁縫,也都積極找尋能參與的機會,不論品檢、包裝、剪線段或打掃等工作……

大家各司其職,合心協力,只希望能夠提供第一線的防疫醫護人員,多一層安全的保護。

高雄 明鈱

感恩有機會付出

阿德雷得(Adelaide)是南澳洲的首府,離墨爾本約八個半小時車程,是一個友善、幽雅、寧靜的城市。旅居在此的台灣鄉親共約六、七十戶。早期的台灣移民,秉持著同胞愛,相互扶持,讓新來的移民家庭一一安頓下來,二十年來這股風氣一直持續著。定居在此的台灣鄉親們,也以身為阿德雷得一分子為榮。

今年母親節前夕,為響應慈濟澳洲分會籌募N95口罩、耳溫槍等籌備活動,莊瑞穗先生打電話邀我到他家聚會。當我抵達時已有十二位同鄉出席,會中大家熱烈地建議討論,短短兩小時的會議結束後,大家便分頭去勸募。於是我們在兩週內將款項募齊,而且出乎意料地比我們預期的高出很多。

旅居在此的鄉親能發揮同胞愛,在短時間內完成這項善舉,讓我深為感動。儘管大家旅居海外,卻心繫家鄉,竭盡所能為台灣的SARS病患和醫護人員們盡一分心力,也盼望SARS能早日被控制下來;更向所有慈濟志工表達一分由衷的敬意,因為您們的愛心和付出,也讓我們在阿德雷得的鄉親,藉此機會分享到這分溫情。

澳洲阿德雷得 陳秀麗

人間佛教

四月中旬大愛電視台為恭祝印順導師九八嵩壽而播出「印順導師傳」,適巧最近正在研讀有關原始佛教諸課題,看完電視後更加感懷導師的悲心教化,為了人間受苦眾生,不畏各方抨擊,努力還原佛法的真諦,並以多病的身體在顛沛流離的時代,仍孜孜不倦地傳揚佛法,使迷失中的人們對人生的意義和目的有所依歸。

認識慈濟以來,從最初單純的仰

慕,而後接受考驗而成長,到現在進一步的了解和衷心的信服,是段波折的心路歷程。

當我終於想通了「無我」,體會到「無常」,又因「四聖諦」和「緣起法」而覺醒,我才進一步看到慈濟推動「人間佛教」的緣起和「化小愛為大愛」的必要,這不是求福報,而是因為體會到人生之苦而後自然而生的清淨願心。如果人生只是來受苦,而沒有學習、成長和付出,那真是白走這一遭了。

印順導師一直為迷途的眾生指引明確的方向,而慈濟正是因導師的教誨和上人的堅持而開拓的菩薩道。在參與慈濟活動中,我了解到自我的渺小和虛幻、認識了無常,知道自己擁有的不長久,如此還需計較什麼呢?

只有對人世間更加寬容的對待,給予不幸的人安慰和幫助是重要的,是對自己存在價值的肯定;並非彰顯自我的偉大,而是讓別人多得到一點溫情,給自己多一分歡喜。螢光雖小且稍縱即逝,卻能為漫漫黑夜帶來幾許光明,更何況眾志成城,慈濟的效率和團隊是有其道理和必要的。

慈濟教導的佛法在生活中處處遍是,只是它簡單到令人忽略到它的存在。慈濟不單是美好的表象而已,更是一個對人生的了解和態度。所有參與慈濟的人都應在行動上自律,內心則應保持柔軟與寬容,多讀書、勤探究,以了解佛法的真義,進而落實上人提倡不分宗教、種族、國家、團體,「無我執、無法執」的大愛精神。

美國奧蘭多 小卒

大林春暖

記得第一次到大林慈濟醫院,是在南下的高速公路途中,好友突然發燒感覺不適,當時心想既已在嘉義路段,就決定到大林慈院看病,也可順道去參觀一下。

由於當天是星期假日,我們只得掛急診,在急診室外等候時受到志工親切的問候,雖然以前從未照面打招呼過,感覺卻彷彿是早已熟識的老朋友般。

現在,我們只要路經大林,總會拐到慈院去喝杯咖啡稍事休息。有次母親與妹妹們搭我的便車回南部,我依例準備在大林休息,並吃過中餐後再上路,妹妹們十分不解我為何喜歡到醫院這種地方歇腳,直至親自去了一趟,她們才體會到我的感受。

大林慈院不僅是個醫病的地方,整個軟硬體給人的感覺是平靜且放鬆的,對我們這種長程的旅人來說,不啻是個身心靈的中繼站。

新竹 張惠禛

生命的價值

每次轉到大愛電視頻道,就忍不住思索「活著的價值與意義」。每回的洗禮,都有很深的體悟。其實,人無論往什麼方向,最後都不免一死,不如守本分,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看到「草根菩提」節目感觸尤其深刻,每位主角似乎都有自己生命中的遺憾,但也都能將悲憤化為力量而付出,因為「付出」,改變了生命,換來充實和喜悅的人生。

原來生命是可以簡單而有意義的;原來無償的付出也可以自在快樂。我想這應該就是有「捨」有「得」的真諦。這股善的影響力已經不斷將我身心的污穢沖刷、洗淨,並讓我重新看待「生命的價值與意義」。

台中 林夏楓



▲無盡藏

這樣的人生最精進

◎證嚴上人

不論多麼勞累、多麼辛苦,
仍舊不放鬆、不懈怠,
堅守理想勇往直前,
分秒不空過、步步踏實做,
無怨無悔地為眾生付出,而且做得歡喜;
如此豐富、寬廣、深刻的人生,
就是精進人生。

生命有限,慧命無窮。在慈濟世界中,有許多忍苦耐勞的精進人生,他們雖然很辛勞地付出,心中卻只有歡喜沒有苦;他們不只改變了自己的人生,也影響了許多人的心靈世界。

保護地球、愛護人生,是造福;
與世無爭、甘於淡泊,是智慧。

大愛電視台「草根菩提」節目報導過一對老夫婦,先生年輕時是個軍官,社會地位崇高;但夫妻倆生活得十分淡泊、節儉。

老夫婦沒有子女,幾十年來習慣一天只吃一餐、不曾買過漂亮衣服,也不曾花錢享樂;即使房子破爛需要整修,或牆壁需要重新粉刷,都是兩位老人家親自動手做。

他們在生活上省吃儉用、淡泊無慾,內心卻有一分堅定的追求,那就是--付出愛心,因此雙雙投入慈濟,不僅受證成為慈濟委員、榮董,還經常結伴到醫院當志工或在街頭做環保。

鄰居們十分好奇:「你們住得那麼差、吃得那麼差、穿得那麼差,怎麼還有能力去幫助別人?」

他們說:「慈濟是助人的團體,人多力量大,不僅能幫助台灣,還能將愛的力量擴大,幫助世界各地貧困苦難的人。你看,世界上有那麼多孩子因為飢餓而瘦骨嶙峋,多可憐!相較之下,我們的生活已經過得很好了。」

這對精進的夫婦,他們保護地球、愛護人生,不僅與人無爭、與世無爭,還在付出的同時,與人結了許多好緣;他們充分發揮了人身的使用權,這樣福慧雙修的人生實在是年輕人的好榜樣。

努力拓展生命寬度,
用心挖掘生命深度。

台北中和有一處慈濟環保回收站,每天清晨四點多,便可看到一群志工集合在一起,將原本亂糟糟的回收資源整理得井然有序。這個環保站的負責人林居士,以專業理念來推行環保回收工作,鼓勵鄰里左右用心投入。

林居士認為,環保志工惜福愛物,若能再多花一點時間整理,就能將回收物的價錢提高許多。因此,帶動志工用心分類,將紙類回收分為大白紙、中白紙、花紙、報紙、紙板等等……同樣的回收量,卻能賣得兩倍左右的價錢。

像這樣一位努力拓展生命寬度、用心挖掘生命深度的志工,過去的人生卻很迷茫,成天和一群酒肉朋友沉迷在聲色犬馬之中。然而,自從踏入慈濟、開始茹素之後,那些朋友自然而然地慢慢遠離他,留下來的都是跟他同心同道同志願的朋友。

如今,他將環保當成家業,在太太的支援下,提供一塊土地專門作

為環保回收站,每天和志工們在這裏做得很開心。他還將環保理念帶回家鄉埔里,帶動鄉親參與。

感恩環保志工以雙手來膚慰、擁抱地球,讓垃圾減量,讓大街小巷變得乾乾淨淨。他們將垃圾變成黃金,黃金變愛心,愛心化清流,環繞全世界--以環保資源回收所得支援大愛電視台,讓全球都能接收到大愛清流,這股力量非常重要。

從被救的人變成救人的人,就是精進,
人生也將因此開展出康莊大道。

馬來西亞吉隆坡有一對貧苦的母女,老婆婆和女兒全身上下長滿一粒粒像葡萄般的肉瘤;許多人看了都很害怕。慈濟人不但不怕,還鍥而不捨地以行動和溫言軟語關懷她們,試圖化解這對母女長久以來的自卑心態。

終於,她們克服了心理障礙,開始在巿場上擺攤賣辣椒,發願要從困境中自力更生站起來。

剛開始,巿場上時常會有好奇的目光投射過來,但是她們很自在,總是對過往行人展露出笑容。漸漸地,一般人都能接受她們異於常人的外貌,也願意來購買辣椒,讓她們能夠維持生活。

因為被慈濟人的愛所感動,駝背的葡萄阿嬤在母女生活有著落之後,發心投入慈濟環保回收。每天生意結束,便在巿集裏撿紙箱、回收資源,雖然她行動有些遲緩,卻很用心地堅持去做。

這對母女從被救的人,變成救人的人,這是不是精進呢?人生,只要方向正確,並且堅持精進向前,就能為自己開創出一條康莊大道。

然而,社會上還是有些人一輩子生活在自私的心態中,他們的人生道路狹窄,與人互動常因執著於一己之私,不肯退讓而產生摩擦,不但損害社會、損害家庭,更損害自己。

人生,能捨棄私心,才能走向康莊大道。何妨打開心胸,擴大生命的寬度,讓這條人生大道上有你、有我的愛心共成就;人人合心、和氣、互愛、協力,力量匯聚就能開創出無限美好的世界。

善盡自己的本分,是持戒;
毫不保留地付出,是佈施。

SARS疫情帶給人類極大的考驗。

新聞報導,有些醫學院學生家長,因為擔心自己的孩子到醫院實習會遭到感染,紛紛向教育部提出陳情,希望能暫時取消實習規定。

聽到這樣的消息,真令人感到可惜。醫學教育應該要培養勇敢、有愛心的大醫王;此次 SARS疫情是最好的機會教育,能讓醫學院學生經由訓練、實習,明白如何在病毒擴散之際保護好自己,投入去救

人;明白在將來漫長的醫療道路上,當承擔起救人的使命,而不是恐懼、退縮。

人生無論在任何一個領域,都要堅守崗位、向前精進,如此才能成功;父母親如果只是一味害怕孩子受傷害,如此反而讓孩子錯失接受時代考驗的機會,實在可惜。

令人感到安慰的是,有一位就讀醫學院六年級的慈青,她在 SARS疫情蔓延之際,積極投入慈濟台北分會當志工,踏上了全民防疫的第一線。

當社會上一片聞煞卻步之時,她很勇敢,認為這是受醫學教育最重要的一刻,因此把握機會付出;如今已向醫院報到,接受實習訓練。

善盡自己的本分,是持戒;毫不保留地付出力量,就是佈施。

人生這條漫長的道路,處處都是考驗,要作一個成功的人,應時時提高警覺、把握住正確方向,堅持走下去。

莫讓行為變成社會的SARS,
莫讓思想成為心靈的SARS。

人的心不能有絲毫偏差,否則,在行為上,將變成社會的 SARS;在思想上,將變成心靈的 SARS。顧好自己的心靈,增長善念,還要及時把這分愛心善念普及他人。

高雄有位阿嬤,從小罹患小兒痳痺,又曾經遭遇車禍,所以行動不方便,必須依靠枴杖行走。但是她有一顆慈悲心,知道慈濟在推動齋戒,就和幾位志工租了一個度面,開設一間素食館,將每天營業所得全數捐出--她們開店不為賺錢,只為推廣素食、只為付出。

當初阿嬤的兒子不忍母親如此辛苦,所以告訴她:「等妳不需要依靠枴杖走路,我就支援妳做。」阿嬤想:「我現在若不把握時間去做,人生不就白白地浪費了?」因此她每天清晨三點就推車出門,一方面可以放下枴杖,一方面可藉由推車搬運東西。

阿嬤用心克服一切困難障礙,不僅感動十二位好姊妹天天來洗菜、切菜;就連房東也利用工作之餘投入她們的行列,幫忙搬東西、買東西、打雜……並且風雨無阻天天接送阿嬤回家。

看到這樣的人生,真是令人又敬又愛。



什麼樣的人生才能真正滿足?觀念、方向正確,做得踏實、分秒不空過,這就是最歡喜、最滿足的人生。

能夠對自己的身心下功夫,無怨無悔地為眾生付出,且做得歡喜;如此豐富、寬廣、深刻的人生,就是精進的人生。

(中華民國九十二年六月五日至十七日,講於花蓮靜思精舍)





▲聞思修

轉念

◎慮皇

僵持的氣氛在空氣中凝結的剎那,我立刻反省到:
「非得要力爭到底嗎?
要讓這突發事件將心情推落谷底嗎?」

轉了兩次車,花了兩個多小時,才從山區來到城市,準備繼續搭客運車返家。一上車,疲憊不堪的身體就整個癱在「總統座椅」上,閉上雙眼,只希望再張眼時已抵達熟悉的生活圈。

才一眨眼功夫,突然有人叫醒我,原來是客運公司的服務人員,我還摸不著頭緒,就聽見他對我說:「請你先下車,讓這位小姐坐,你搭下一班車。」

「為什麼?」我直覺反應說。

「這輛車專為你一個人在00交流道下,你一定會被其他乘客罵。」

這時我才稍稍會意,原來客運公司為了多搭載些旅客,總是在長程旅途中再設幾個小站,而今天很不巧的,整部車的旅客只有我一人要在小站下車;更不巧的是有位旅客要趕搭這部車,在沒剩餘座位的情況下,服務人員希望我能讓座,換搭下一班車。

可是聽到後面那句「會被罵」,心中的無名火不由得燃燒起來,馬上拉高嗓門回問:「我會被罵?誰會罵我?我也是花錢買票,依照你們的規定排隊上車的。」如果當時有鏡子,我可能會被鏡中自己氣憤的臉孔嚇著了吧。

僵持的氣氛在空氣中凝結的剎那,我立刻反省到:「非得要力爭到底嗎?一定要讓這突發事件將心情推落到谷底嗎?」於是,我從座椅起身並走下客運車,目送這位旅客搭乘這班車離去。

這麼寒冷的天氣,天空又不斷飄著細雨,沒上班的我大可安穩地躲在溫暖的被窩,為什麼清早五點就摸黑出門,在城市與山區間往返共轉六趟車呢?因為昨晚臨睡前接獲友人的電話,說以前的老鄰居阿婆一週前在山裏的故鄉往生,告別式就在今天早上。八十幾歲的阿婆待我情同親生母親,老人家往生前不能見她最後一面,無論如何我都要趕去靈前為她拈一炷清香,送她一程。

阿婆留給我的是許多溫馨的記憶,我卻差點在參加她告別式後的返家途中,為一點小事與人爭執,連一點點小方便都不願意成就他人,這實在是有違阿婆的本意了。

雖然是為了拚業績,服務人員大概心底也過意不去,一邊安撫著我說:「另一班車很快就來了。」一邊頻頻走到沒有遮棚的街道上,心急地望穿路的盡頭,試圖在迷濛的雨中搜尋車的身影。

看著服務人員沾滿雨水的頭髮和漸濕的衣裳,我告訴他:「沒關係啦!」心裏則默默向他道歉:「對不起!請原諒我剛才的壞臉色和火爆口氣。」並感謝阿婆在臨別前又授予我這寶貴的一課!





▲同心共濟弭消疫

走過瘟疫,因為心連心

◎企畫、撰文/編輯部

SARS病毒減緩,不是因為人們「戰勝」了它;
而是因為人們漸漸「了解」了它。
疫情獲得控制,不是因為人們的相互指責;
而是因為很多人流汗付出、甚至犧牲寶貴生命所換來。

這波奪去台灣近百條人命、衝擊人心的SARS災難,
從另一個角度看,也為人類帶來了深刻的反省,
再一次凝聚了人們的愛。
就是這張愛之網,密實地防護著人身與人心;
這張網,由醫療院所人員、防疫人員、病毒專家、志工、
市井小民、海外僑胞等,共同付出愛心所織就。

人類是否真的進入了「後SARS時代」?
端看戒慎的防疫精神是否持續,
以及人類面對微生物、面對病毒、甚至面對大自然的態度是否改變。

強化人與人之間的合心、和氣、互愛、協力,
學習謙卑、感恩、尊重大自然,
應是瘟疫中,給人類最重要的啟示。




▲同心共濟弭消疫

防護物資跨洋來 關懷祝福無盡意

◎李委煌

今年四、五月間,SARS疫情全台急速延燒之際,
共有八十七間醫療院所及公私立機構,獲贈慈濟防護物資;
這「有求必應」的防護物資從何而來?
來自全球五大洲二十八國……

每年五月是慈濟的周年慶,許多海外志工遠在半年前即已陸續安排休假並預訂機票,準備返台;今年因SARS疫情取消了許多活動,然而大家「身在海外心繫台」,無不設想如何對疫情盡分心力……

從SARS疫情爆發至今,全球慈濟志工支援台灣物資--光口罩就約一百萬個;其他還有耳溫槍、額溫槍、防護面罩、隔離衣等,共來自世界五大洲二十八個國家。

這些物資運返台灣後,由慈濟基金會統籌,就全台各醫療院所主動提出之需求,供第一線醫護人員防護使用。一度極缺乏的口罩、防護面罩與隔離衣等防護裝備,台灣志工甚至就地取材DIY,以急智緩解當下窘境。

迄今,慈濟SARS防護物資已提供遍達台灣包含離島八十七所醫院暨機構。

一聽到台灣傳出SARS疫情,
全球慈濟志工紛紛致電詢問:
「我能幫什麼忙?」

長年僑居美國的李坤華,是

內華達州拉斯維加斯的慈濟志工。三月,香港初爆發SARS疫情,由於孩子預計六月前往工作,李坤華在醫護友人建議下,直接向口罩工廠採買了五、六千個專業級口罩,準備供孩子與其同事未來使用。

一個月後台灣疫情緊張,李坤華立即將手邊這批口罩送往洛杉磯,委由美國慈濟總會運入台灣應急。

從台灣醫護友人口中得知,隨著SARS疫情擴散,平日毫不起眼的口罩變得奇貨可居,價格也隨之水漲船高,有錢還不一定買得到。友人向她表示,原先只適合使用約八小時的口罩,因極度缺乏,他們醫院只得將使用過的口罩,置於紫外線下照射五個小時後重複使用。

得知窘境,李坤華不禁悲從中來,只能在美國盡力採買口罩。但廠商供貨有其限制,李坤華甚至動員包括哥哥、嫂嫂在內十二位志工輪流採買。

為了持續援助台灣,李坤華邀集當地志工上網查詢口罩商並詢價,經與三十多家廠商聯繫後,終於找到三家仍有存貨;其間,也曾有廠商承諾三天後可提供五千個口罩,最後卻只拿到兩百四十個,口罩之缺可見一斑。

像李坤華在拉斯維加斯的採購,其實只是全球志工動員之一角。在美國,慈濟總會副執行長葛濟捨,就號召了包括洛杉磯等十七個分支會與聯絡點的志工,共同伸援台灣;此外還有來自大洋洲、南非、歐洲、亞洲等地志工的愛心。

葛濟捨同時身兼洛杉磯義診中心執行長、全美慈濟人醫會召集人,因此包含全美在內的海外口罩等物資採購事宜,都由他統籌協調,與各地醫護志工聯繫。他說,一聽到台灣傳出SARS疫情,全美各地都有人來電問:「我能幫什麼忙?」於是,有人捐款請慈濟採買援助物資,也有人買好口罩後直接送來慈濟……

鑑於各地口罩價格不一,

葛濟捨建議大家不妨捐款,由慈濟統一採購。家住賓州的一位女士,立刻寄來捐款支票;墨西哥的林姓台商,本欲提供六萬餘個口罩卻找不到合適管道,他想到了慈濟,在葛濟捨的聯繫下,如願將這批口罩送至台灣。

那段期間,葛濟捨每天都忙得焦頭爛額,這邊還在緊急採購口罩,那邊又聽說台灣亟需隔離衣、防護面罩、溫度計……

海外僑胞或捐物資或捐款;
航空公司免費或低價空運回台;
報關行小姐、航警局員警代付關稅……

全美各地志工除自行採購防護物資外,也接受善心人士捐贈,然後在洛杉磯、紐約、休士頓與舊金山等地匯集後,再委由各航空公司免費或低價空運回台。

由於物資入境需報關繳稅,一位從事報關工作的施小姐,捐款六十萬台幣作為慈濟物資進口時抵繳關稅使用;而中正機場航警局張姓警員也主動代付一萬兩千元繳納關稅……

五月五日上午,紐西蘭志工將八千四百個N95口罩打包成二十五箱,準備空運回台;在機場巧遇二十五位台灣旅行團團員,在大家熱心協助下,就這麼一人一箱,免費運回台灣。

香港瑞融老法師及其弟子們關心台灣疫情,捐贈高等級防護面罩、口罩、防護衣等,價值超過十萬港幣;在同屬感染集中區的香港而言,這是一項高難度的善行。一位洛杉磯日裔人士捐兩百萬台幣、一位邁阿密善心人捐十萬美金,支持慈濟防疫;澳洲布里斯本慈青與志工靠洗車、募款,捐了台幣近五十萬元;澳洲墨爾本與菲律賓義賣粽子籌募慈濟「防疫基金」……

中美洲與歐洲多國慈濟志工,匯款請美國志工代購SARS防護物資;口罩管制嚴格的南非,志工一樣盡力採購了兩萬餘個N95口罩;而本身備受疫情影響的大陸慈濟志工,也在上海、廈門、浙江等地籌集了上萬件防護衣及護目鏡送回台灣;其中兩間上海加工廠全體員工甚至「義

做一日」趕製產品……

大宗物資的募集固然叫人感動,零星的捐贈一樣貼心。

一位法國僑胞的愛心善念穿越了千山萬水後來到台灣,志工收到他寄來的三盒外科口罩,發現已被重物壓扁;盒內附了一封信:「口罩三小盒,海外僑胞願與您們一同抗SARS!」

曾有國小三年級學生,用撲滿存下的零用錢捐贈了一個N95口罩;也有人購物獲贈一個N95口罩,卻捨不得自己用,趕緊送來慈濟委託志工代送給醫護人員。

來自全球的愛心口罩,有美規、歐規、澳規、日製、韓製、巴西製;有罩杯式、摺疊式、鴨嘴式;也有特別採購的小孩尺寸、女生尺寸……規格款式雖各不同,可以確定的是,每個口罩都「得來不易」。

往年此時,
他守在機場接待來自全球各地的志工;
今年,
他迎接的是海外志工傳遞來的愛心物資……

家住桃園的楊慶鐘,是慈濟北區慈誠隊副大隊長,今年五月最令他感慨,因為往年此時,他都守在中正機場隨時接待全球各地返台的志工;而今年因SARS疫情,他迎接的卻是來自全球志工的愛心物資。

翻開他記錄下的「全球物品接送單」:日期、地區、航班、物品、數量、接送地等等,每一筆資料都寫得清清楚楚。

第一批物品接應時間是四月四日,當時台灣SARS疫情尚未

爆發,來自美國北加州的七千多個口罩,供慈濟花蓮本會及馬來西亞、新加坡分會防護用。

四月下旬台灣疫情急速升溫,幾乎從五月一日起,足足一個月,每天都有口罩、體溫計、防護衣等物資自全球各地空運回台;楊慶鐘於是偕同桃園地區志工,輪班赴機場接送這些愛心物資。

一個看似簡單的接應物資任務,要做得好其實並不容易。由於物品數量或大或小、要送的地點不一,因此志工準備有大卡車、小卡車、廂型車與轎車等多型車種因應;即便必須運回花蓮,志工也一定親自開車送達,審慎恭敬地處理這滿載全球愛心與祝福的物資。

「就像是及時雨一樣,無論收到的援助物品是多是少,都覺得好感激!因為這都是捐贈、委託者對慈濟的信任。」因此楊慶鐘心裏所想的,就是用最快的速度,將物資送交到醫護人員手裏。



六月,台灣SARS疫情趨緩,口罩、防護衣等供需也趨正常,此時一箱迢迢來自南美洲厄瓜多的口罩,緩緩寄抵花蓮靜思精舍。德宸師父說,箱外貼滿密密麻麻的郵票,上頭註記著西班牙文與英文的說明。「雖然口罩來得有些晚,但這箱遠渡重洋、歷經時空滄桑的口罩,卻令人感到很溫暖。」

這些防護物資從採買、裝箱打包、飛越重洋、入關、歸類整理,到透過慈濟志工的手親送到醫護人員手中,過程就像是場接力賽,大家或不相識,或不同國度,然為台灣加油祈福之願,將彼此愛心連上了線……

全力做後盾--DIY防護面罩

◎劉雅嫺

除了海內外志工全力提供口罩給第一線醫護人員,台灣慈濟志工也動腦筋DIY製作防護面罩。

「SARS已經讓醫護人員疲於奔命了,這時我們能幫上忙一定得幫。防護面

罩製作挺簡單的,就是瑣項很多、程序複雜了點,這對忙於照顧病患的醫護人員來說,是很難再去兼顧的。」台北中山區慈濟志工吳啟明說。

由志工賴嚮鐘發想的簡易防護面罩,經醫療院所鑑定適用性後,五月底即動員兩百位文山、松山區志工,大量製作了一萬五千個,提供給萬芳、景美、北醫、三重等醫院醫護人員。

而台大醫院醫工室人員也依使用者建言進一步動手改良。為了解新式防護面罩的製作方式,慈濟先派種子志工前往學習,再動員志工加入製作行列。

台大醫院醫工室楊秋宏詳細為志工解說新面罩的製作步驟:「頭部海棉還是使用軟性的比較舒服,但可否請您們製作時,先請材料廠商為海綿上背膠,這樣比較不容易脫落。但可能需要多一點花費……」

「您們能安全使用最重要,多花一點經費沒有關係!」志工回應。

「穿脫的部分,之前是用鬆緊帶,但因為每個人頭部大小不一,有護理人員反應不是很理想。因此我們改用活動式魔鬼黏,可自行調整頭圍大小,但製作的步驟會複雜許多,還要多麻煩您們了!」

志工表示:「我們沒有實際使用,有些問題還真無法發現哩!您們千萬別怕我們麻煩,一定要告訴我們需要改進的地方。」

「新的設計,還多了一層防水布。這也是醫護人員反應給我們的:因為幫病人緊急插管或急救時,血液、飛沫常會噴到身上。所以我們在下擺多設計一截軟性的防水布,讓他們可塞或黏在隔離衣裏,多一道防護,也更安全。還請您們

多幫忙!」

「我們一定會盡力做到每一項需求,畢竟安全的防護才是最重要的。」

……

結束解說過程,醫護人員不斷地向志工說:「真不知如何表達我們的感謝,您們總是那麼細心、不畏麻煩地為我們服務。感謝您們!」

「看到醫護人員眼眶泛紅、激動不已地直道謝,我們是既感動又心疼。他們所承受的壓力我們無法想像,但他們卻不認為志工為他們付出是應該的。他們的感恩,直讓人想再為他們多做一些什麼。」這是參與面罩製作的志工們一致的心聲。

匯集雙方愛心與智慧製成的防護面罩,台大醫護人員好評不斷,並推薦給其他醫療院所使用,包括長庚、和平、陽明及三軍總醫院等。

台大醫院護理長施瑞珍就此表達了護理人員對志工的滿滿感謝。她說:「之前慈濟志工為我們送愛心便當,接著又不眠不休趕製防護面罩,這次抗SARS之役,若沒有這些志工當我們的後盾,給予各醫療院所支援,這一役勢必會更辛苦。」

和平醫院護理長請求志工協助製作防護面罩後,也說:「真的很感恩慈濟人,從封院開始陪伴我們到現在,真謝謝您們!」

志工洪美惠年輕時曾擔任醫護人員,她表達了個人觀感。

「站在第一線的醫護人員,他們也會驚慌、害怕,願意留下來與病毒奮戰的勇氣,不是一般人能夠想像的。他們告訴我:『面對生死交關的時刻,我們不是因為無懼而選擇留下,而是因為--當我們有能力去幫助別人而不去幫助,那需要更多的勇氣。』聽到這樣的告白,怎能不感動?我不只欽佩他們,也更希望能以志工的身分給予他們最深的關懷與祝福。」

SARS疫情漸獲控制,人們也漸漸回復生活常軌,不變的是,那曾在志工與醫護人員間交流的溫暖。





▲同心共濟弭消疫

針心織出真情防護

◎劉雅嫺

縫紉機達達達達,每天連續十三小時運轉;
人潮來來往往,日夜三班制趕工;
十五天密織出一萬兩千多套隔離衣帽,
一針一線密密縫,都是獻給醫療人員的真情防護……

達達達達……此起彼落的裁縫聲在偌大的空間裏回響。

手上俐落地平整布料、拿捏角度、對準邊口後下針車縫,腳下隨著速度、規律地控制著踏板。一氣呵成的動作,將專業的架勢表露無遺。

七十多台縫紉車、上百位穿梭其中的人們,編織成一幅忙碌的畫面。溫馨隨著陽光溢滿一地……

【緊急召集令】
裁縫車、志工 迅速報到

五月十五,一通電話從慈濟花蓮本會撥接到高雄分會。

「花蓮、大林慈濟醫院醫護人員隔離衣需求量大,但供應不足,能不能請高雄地區的志工幫忙製作隔離衣、帽呢?」

「當然可以啦!」電話這頭的慈濟會員湯吉美高興地回答:「高雄有幾位志工是製作成衣的專業人士,技術上沒問題的,但細節得找他們來好好商量一番。」

在SARS防疫期間,這通來電開啟了志工對醫護人員表達關

心的機緣。湯吉美笑說:「但我們絕沒想到會是這種擁有百餘人的專業規模。」

製作隔離衣的消息首先傳到志工陳素娟耳裏,她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個影像,便是從事成衣加工多年的陳庭論與張五妹這對夫妻。陳素娟說:「這次『工程』大大仰賴他們夫妻的專業,有了他們主導,大家彷彿吃了顆定心丸。」

再加入精於木工等其他專業的林文魁、韓玉銅、王國雄三人,整個製作的需求與流程就在大夥商討間有了清楚輪廓。

製作地點在高雄志業園區佛堂,那裏因SARS取消了多場活動,剛好可以利用;原料是不織布的材質,由志工黃華德免費提供,也不需擔心;裁剪台雖得自製,但把會議桌加上木板,併成再大都沒問題。

「唯一擔憂的,便是人力與裁縫車了。」陳庭論說:「這是一場與時間的競賽,隔離衣愈快製作完成,醫護人員便早一天多

層防護。人力與機器的多寡,是決定我們可以擁有多少生產線的關鍵。」

志工們決定以發布消息的方式來募集人力與裁縫車。沒料到才短短兩三天,就有多達百餘人報名,裁縫車也是一台接一台運入--除了車縫直線的「平車」,連專門收邊的「五針拷克車」、專釘扣子的「釘扣車」,共七十餘台報到就位,遠遠超過志工的預期。

「不論認不認識慈濟,大家一聽說是要做給醫護人員的隔離衣都蜂擁而來,有縫紉車的搬縫紉車、有製衣專業技術的排開時間站上生產線、技術不是十分純熟的專管品檢……有了這麼多的支援,那一字排開的架勢,讓大家充滿了信心、更充滿了感恩。」陳素娟說。

【生產線全開】
品管超嚴格 用心都是專業

五月二十五日六條生產線同時開工,第一關的裁剪台上出現了一個難題。

「不織布比一般布料多了一層防水膠,當裁切機器過熱時,這些布便會沾黏在一塊無法使用。」陳庭論表示自己從事成衣業那麼多年,還是頭一次碰到這狀況。

「還好專營代工剪裁的許振坤二話不說鼎力相助,利用最利薄的刀片切割,同時不斷噴灑上防鏽油降溫,才順利解決了問題,讓生產線不至於停擺。」

包括裁剪區、領料區、生產區、品管區、成品區與機器維修區共六大區域,畫分出明確生產動線後,志工們動作起來就更順暢了。

坐鎮裁剪區的除了陳庭論,當然還有他的妻子張五妹。兩人默契十足的動作,既專業亦表露了夫妻間的情深。

「這牽布、整布的工作,看似簡單卻大意不得,否則一失手就是好幾百套衣物的失誤呢!」張五妹說:「布要拉得平整,裁切起來才會漂亮;還要細數正反面的數量、這匹布和下匹布的色差等等,都是細微卻得注意的地

方。」

缺線少布的就到領料區提領;裁縫車出了問題,找維修的志工柯尉文,瞧他對每一台機器了如指掌的模樣,就知道絕對沒問題。和太太何芙蓉全程投入的他說:「來幫忙是應該的!」那自己的事業怎麼辦?「不急,這個比較重要。」

品管區負責把關的工作,審查嚴格,連小小的缺口都不行。品管的志工說:「這要給醫護人員用的,怎能容許有缺口?就算是被針給勾破的一個小縫都不成。」

超嚴格的品管,讓生產線的眾人直呼:「連這麼小的縫隙都檢查得出來?太嚴格了吧!」嘴裏嚷嚷著,手下補救、修改的動作可是一點也不馬虎,因為他們也認同要給醫護最完善保護的承諾。

人數最多的是生產區,六條生產線各有一名班長領軍,專長那項先告知,班長會安排合適的工作。

班長之一的梁玉雲說:「其實班長最重要的任務,是關心每一位組員的狀況,不只是工作進度,更需注意的是他們的身體。」

「大家都珍惜這付出的機會,若不提醒他們休息一會兒,沒人肯放下手邊的工作。有時勸他們起來動一動、用個點心或喝杯水,他們還會討價還價地抱怨說:『這是要給醫護人員的,不快點做怎麼行?不要休息了啦!』我們只得搬出『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等等道理來勸說。」

陳素娟也笑道:「由於這次報名參與的志工眾多,每天都有超過一百多人湧進來幫忙,便形成了『搶』工作的畫面。這時要勸他們休息,更是不可能,他們總直嚷著:『我一起來位置就會被搶走了!』這下,任憑那些班長怎樣保證,都難以勸他們離開一分一秒了。」

【捨不得休息】
早到晚退 多幫一小時也好

「工作趕是趕,安全還是最重要!」陳素娟說:「這機器雖是人控制的,可還是沒長眼!有兩位志工就因為趕工而不小心被車針給扎進了指頭,還真讓大家擔心又心疼!」

「真不好意思!」直道歉的是被針扎到的陳美卿,她的指頭上還留有一道傷口。「我是太心急了,才會不小心扎到手,所幸傷口不深,可以自行將針拔出。讓大家擔心真的很過意不去,但也提醒了我,真的是安全為要。」

陳素娟說:「另一位志工王綠雲就沒那麼幸運了,針穿透了指頭,還趕忙到醫院才拔了出來。最讓我感動的是,她們兩位受了傷,但經過包紮之後,又都回到工作崗位上報到,她們說:『比起醫護人員在第一線面對SARS的危險,這點小傷算不了什

麼,多一個人幫忙,就能早一刻完工。』」

動人的畫面,在針線穿引之間不斷呈現。陳素娟說:「有志工專程從澎湖趕來幫忙;也有人每天得花一個多小時的路程,準時來報到;還有更多人因為先生、孩子的體諒,等於是『捐』給了我們,從早上七點半到晚上九點都在這兒趕工……每個人都緊緊把握住這分難得的因緣,不論是一小時、一天,只要撥得出時間,就一定來幫忙。」

經營成衣的老闆娘林密,除了自己來當志工,也號召廠裏的員工一起來。她說:「我們每天接觸的就是這些縫補工作,這個時候不來幫忙,更待何時?」

「她們每天下午四點加入『戰局』,離實際下班時間還有兩個小時,這段時間的薪資照發,

老闆娘的貼心,讓她們事業、志業都兼顧了。」陳素娟說。

「接引她們一起來當志工,還是得顧人家的生計。」林密表示:「但她們也不會因為下班時間到了便離開,一樣和大家奮戰到晚上才收工,這種奉獻的精神是再多金錢也無法衡量的。」

【最佳後勤補給】
點心時間 強迫「動一動」

前線熱呼呼地忙著,後勤補給工作也不得閒。香積志工們不僅餵飽這些製作隔離衣的志工,更是高雄許多醫療院所的最佳支援。

清晨五點,志工們以雜沓的聲響開啟忙碌的一天。主廚是曾在五星級飯店服務的呂清潭,精湛的手藝、講究的食材,加上完美的配色、健康的宗旨,烹調出一道道可口的佳餚。

腰部受傷、至今還綁著護腰才能上工的呂清潭說:「SARS肆虐,如何讓大家吃得健康是第

一要件。少鹽少油、新鮮食材、多樣菜色,希望能藉由每一種不同食物,提供不同的營養。」

「在給醫護人員的餐點方面,我們多選用經悶熱後不會變色的食材來製作打包。此外在烹調上,便當菜和現場吃的也略有不同。清淡的菜餚,雖在大熱天裏嘗起來較清爽,但顧及醫護在忙碌、壓力大的情況下能開胃,因此摻雜一些重口味的主菜,讓平時沒吃素習慣的人,比較容易接受素餐。」

「製作隔離衣志工的餐點,由於都是現場食用,不必擔心悶熱擠壓等問題,花樣更形多元。且考慮到大家『坐下去就不知起來休息』,我們還特地在早上十點、下午三點安排了兩次點心時間,『強迫』他們起來動一動、休息一會兒。」

志工陳幼卿說:「這強迫的效果頭兩天不怎麼管用,直到有志工靈機一動,採用『哀兵政策』,拿著麥克風對那些埋頭苦幹的志工呼喊:『你們不來享用這些辛辛苦苦做的點心,香積志工會很傷心的!』這才起了效果。」

「最好的肯定,不外乎是吃光光囉!」陳幼卿說:「看到大家享用時滿足的表情、再來一碗的模樣,相信所有香積志工都能忘卻準備的辛勞。還有聽到我們製作的便當在醫護人員間頗受好評、每日預定餐點的人數持續攀升,都是給香積志工們最大的鼓勵。」

「志工還會細心地在給醫護人員的每一個餐盒上附上靜思語或祝福卡。」志工郭麗永說:「其實這也是大家做愛心便當能夠這麼歡喜的原因之一--透過餐點,我們向醫護表達的不僅是有形的物資關懷,還有無形的關心與祝福。」



每一襲在裁縫機前的身影、每一雙在蔬果間的巧手,志工們盡心盡力付出,編織出的不僅是有形的衣物、烹調的也不僅是有形的佳餚,還有更多更多數不盡的溫馨與祝福。

您們辛辛苦苦,我們幸幸福福

◎劉雅嫺

自SARS疫情在南部爆發以來,志工們透過各種管道向醫護人員表達關心,送物資、送加油海報、舉辦愛灑人間等等。其中,素食餐盒自五月二十三日至六月十五日止,已供應高雄長庚、榮總、高醫等六家醫院超過三萬一千份。

「當我們接到來自醫護及家屬的求助電話,說有人因院內餐廳關閉、院外餐廳又不願意送餐而沒有飯吃時,大家真的好心疼。」郭麗永說:「承擔起送餐的服務是一定要做的,危險的環境只要有完善的防護那就是安全了。志工們都明白:我們送進去的將不只是一份便當,而是一分又一分的祝福與關心。」

手心溫熱的便當、膚慰與鼓勵的文字,醫護人員從中看到了志工的用心。

服務於榮總的曾阿玉每天都從志工手中接過一個又一個充滿祝福的愛心便當,她說:「好感恩慈濟志工們每天辛苦地為我們準備餐點,天天變化菜色、用心調配口味,大家都一直稱讚呢!這也讓大家有更多的勇氣與毅力去面對病毒的威脅。我們會再接再厲為病患服務,好讓他們能很快好起來、身體更健康、回家團圓,再度過著更燦爛的人生。」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院長室祕書周建河也代表高醫人,道出對志工們的感謝。「謝謝所有慈濟人的愛心及好多小朋友的加油打氣卡,您們的鼓勵與支持就像一股暖流溫暖了我們的心房。我們一定會努力奮戰到底,大家一起加油!」

高雄長庚的醫護人員也來電表達他們的心意,一位護士哽咽地說:「您們做的便當看起來就好好吃,我們吃得很安心!我們的護士有人一拿到便當,看到您們附上的小卡片就感動地哭了,真的謝謝您們!在這艱苦的時刻裏,有您們的愛心與關懷,我們會有更大的勇氣來努力抗SARS。」

志工蘇友義也忙不迭地分享一張讓志工們淚水直流的感恩卡--

每天,收到您們帶來熱騰騰的便當,對我們來說,不僅是口腹的溫胞,更是心靈的溫暖、繼續奮鬥的動力。

SARS疫情、大眾對我們無形的隔離,其實這些都挺得住,也都會過去,我們相信:只要堅守崗位、做好防護,SARS一定會被我們打敗的。可,有了您們的支持,無後顧之憂地上戰場,是會更勇敢、堅強。謝謝您們的辛辛苦苦準備,讓我們幸幸福福!

更要和您們分享的是,幾天下來,改變了一些同學、同事對素食先入為主的排斥,稱讚好吃外,都說:「以後可以常吃素喔!」

還有便當盒上的靜思語,也啟發大家去想著該怎麼「說好話、做好事、發好願」,現在這三句話,成了相互勉勵的問候語了呢。

感恩您們和許多的小朋友,給我們這麼多的鼓勵,也不捨您們每天準備好幾百份便當的費心。卻還是想撒嬌地跟您們說,看到公告「便當可以延續送到六月十五日」時,我們有偷偷的歡呼呢!

高雄長庚醫院兒童醫院呼吸治療科
二00三年六月一日

為高雄各醫院送餐服務已有十多天的慈濟志工簡明福,說出他最大的體會:「醫護人員真的好辛苦、也好可愛。一聲『您們辛苦啦』、『便當好好吃』,就讓我們倍感溫馨。真的是『幸福』啦!」





▲同心共濟弭災疫

把我從地獄拉回天堂的貴人

◎梁美華口述/徐水整理

在人潮熙來攘往的台北東園市場,一群慈濟志工手抱花束穿梭義賣;在旁的一角,一位面容清秀姣好,臉上有個小酒窩的小姐,笑容可掬地不斷點頭叫賣:「買花、買愛心花喔!一束一百元……」「小姐,要買花嗎?有漂亮的玫瑰花、桔梗、非洲菊……」

站了好久都乏人問津。終於,有位太太停在她面前說:「妳不是仁濟醫院的護士嗎?」那位太太從她手中選了一束粉紅色的非洲菊,她高興地直說:「感恩妳,功德無量!」

她叫梁美華,民國七十九年畢業於慈濟技術學院在職進修班,在花蓮慈濟醫院服務四年,後來因為想家回到台北,在離家近的仁濟醫院服務至今。

今年四月二十九日台北仁濟醫院爆發院內感染封院,梁美華因照顧罹病的同事而成為SARS疑似病例。一趟鬼門關走過,她心中感觸良深--

我是SARS病患,今天能夠重生,是因為我很幸運遇到慈濟的貴人。

十多年前,我離鄉背井到花蓮慈濟護專(現在的慈濟技術學院)念書,異鄉遊子的感觸特別敏銳,總覺得社會很黑暗,沒有什麼人可以信賴。一次偶然機會遇到慈院志工游月鶴,她說如果我假日不喜歡待在花蓮,可以去玉里找她。有一天我就真的去拜訪她。

她到車站接我,還留我在她家過夜;感動之餘,我就把心裏的垃圾一股腦兒全倒出來。「我想在慈濟醫院服務的每個人,應該是很有佛教精神才對,但事實並不是這樣……」

她開導我:「團體那麼大,不可能都是十全十美。慈院啟業才五年,像五歲的小孩,我們不要苛求太多。美華,好好地做,去感受慈濟的真、善、美……」

她的善解感動了我,我第一次發現--沒領薪水的志工,比我們領薪水的員工做的還歡喜、快樂。

在她家,我們無所不談,第二天我要回花蓮時,她還為我準備一個便當。以後她每次來醫院當志工時,都會為我帶東西;我們素昧平生,讓我很感動!她也帶我回精舍,向常住師父介紹我是她的「女兒」,讓我覺得很溫暖,心慢慢打開,對同事的防衛也解除了。

那時我在慈院三西病房服務,常看見委員、慈誠志工很莊嚴、很慈悲,內心就種下一顆追隨的種子。回台北工作後,我天天看大愛電視台,幾乎從不轉台,那充滿真善美的故事常讓我掉淚,甚至看到廢寢忘食;我想走慈濟路是對的,所以開始參加見習委員培訓。

社區內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葉方良 Rex-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