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人人多一點雞婆

◎陳柏州

患者的家屬笑了!
雖然每星期只有短短四小時的服務,
但他們已感到滿足,
因為有人給他們支持、鼓勵和陪伴,
他們可以利用這短短的時間稍微休息或抽身,
不再感到孤軍奮鬥的無力感。

「『空氣怎麼會這麼新鮮?哇!花朵真好看!……』對長年臥床的重癱患者來說,能夠吸到一口戶外空氣、欣賞大自然的花草美景,是一件奢侈且難得的事。聽到他們驚奇且衷心的讚歎,才發現,平常我們輕易擁有的都應該珍惜,能夠欣賞一朵綻放的花朵、聆聽小鳥的吟唱都要感恩呢!」

花蓮慈濟醫院居家護理師林金蘭,一見面就分享這分「珍惜心」,說要感恩生活中唾手可得的平常事。

童年住在台南龍崎鄉下的林金蘭,喜歡回高雄大寮山上的外婆家,她往往得走一整天的路,走得全身發軟,一雙小腿既痠又麻。發起喘息志工服務兩年來,一路跌跌撞撞,她發現,這股耐力與堅持竟來自兒時走路的經驗--只要有恆心,即便用雙腳也一定會到達目的地。

累計至今,喘息志工的服務對象已經有二十五位。對每位案家狀況如數家珍的林金蘭,在居家服務過程中,按摩、復健、捶背、換尿袋……信手拈來熟巧動作自然流露。

兩年來,她感念最深的,是參與喘息服務的所有志工。「有了志工的投入,才能讓照顧患者的家屬獲得適當的休息,患者也因此能擁有更好的照顧品質。」



民國八十一年國內推廣居家護理,當時在慈院急診室擔任副護理長的林金蘭,報名了衛生署在台大醫院舉辦的長期居家護理訓練,回到慈院後她即擔任居家護理師至今。

一頭栽進居家護理實務近十年的林金蘭,接觸個案無數,常看到臥床或半臥床的患者出院後,家屬因欠缺完整的照護知識,患者回院率相對提高,病情更隨之加重;有些家屬不得要領,累得腰痠背痛甚至倒下;有些家中必須騰出人手日夜照料,打亂了原本的生活步調,生活品質下降,經濟也陷入困境。

林金蘭說:「像重癱臥床的人需要灌食、倒尿、洗澡、翻身、拍背、抽痰等,每個環節都要細心照料。看到照顧者每天重複做這些工作,身心疲憊,犧牲了他們正常的社交,生活幾乎與外界隔絕,讓人心生不忍。」

「如果不能為這些家庭做一些事,將來一定會後悔!」兩年前,這樣的念頭在林金蘭心中出現。她開始發起「喘息志工」組織,以花蓮慈院的中風、頭部外傷、糖尿病、脊椎損傷、呼吸道疾病等,需後續照顧的半癱與全癱患者的家庭為主要服務對象。

喘息服務(Respite Care),是源自一九七0年美國對失能及心智障礙的非機構式服務;提供主照顧者一個短暫、間歇性的照護協助,紓解他們照顧上的負荷。

「目前我們的喘息服務包括提供患者身體衛生護理、洗浴、如廁、餵食及陪伴等。」聲音雖細但動能無限的林金蘭,於居家護理部張貼招募志工海報開始,逢人就說地親身傳播鼓吹,也透過電話、電子郵件宣傳理念,並邀請識與不識的朋友共襄盛舉。

萬事起頭難。除了志工招募不易,喘息服務如何進行?時間

多久較適合?照顧者的需求是什麼?收案對象如何評估?志工背景、專長、特質如何建檔分類?訓練課程如何擬定?……一連串的問號在林金蘭的腦中盤旋回繞。



首次招募志工時,林金蘭原先構想以專業護理人員為主,但他們受限排班無法同時來參與,且要自備交通工具、利用自己的休假、沒有任何補助津貼……而有實際上的困難;然而,卻有四十五位來自各單位的成員,包括醫院護士、技術員、復健師、行政人員,以及民眾報名參加,這讓抱著有多少人就做多少事的林金蘭相當興奮。

「應該提供什麼樣的喘息服務?志工需要什麼樣的訓練?如何與案家需求配合?……剛開始,吃飯的時候想,睡前也在想,有時一個人邊想邊做到三更半夜,小孩還小需要照顧,先生有時也會抱怨我:為什麼要淌這混水?」來自家庭的壓力動搖不了林金蘭,然而初期工作推展上的不易--訓練場地無著落、師資難覓、欠缺經費……一度讓她備感挫折、沮喪,所幸以智慧及毅力,一步步化解困難。

在慈院專業護理師、醫師與物理治療師的合力下,先是傳授喘息志工認識居家常見疾病、觀察生命徵象,協助病人上下床位與翻身擺位等肢體運動,鼻胃管等管灌配方以及呼吸胸腔運動、抽痰等等,更包括意外預防處理、身體清潔舒適技能等;林金蘭則分享喘息服務的意義、志工服務倫理守則等。讓參與的志工不僅學到各項照護知識,也學到溝通技巧與自我情緒的管理。

接著,按照志工的能力、可服務的時間與合適的個案,四到八人為一組,在資深護理志工隨組協助下,於民國九十年六月十九日展開服務。

啟動後的喘息服務,慈濟技術學院師生在物理治療系及護理系老師帶領下主動加入,利用週休二日進行服務;而第二梯次志工招募時,更吸引了六十位志工報名。目前,喘息志工群已近百人,每月約八十到一百人次投入服務。



第一次帶喘息志工到案家服務,林金蘭會先讓志工與病患家庭相互熟悉,並當場示範患者需要的服務。

為了完整記錄喘息志工成立運作的點滴,林金蘭還自掏腰包添購筆記型電腦、照相機與攝影機。一次家中遭竊,小偷偷走了這幾樣值錢的設備,林金蘭心疼的不只是電腦與攝影機,更是硬碟裏儲存近一年喘息志工心路歷程的紀錄,包括設計好的各種表格、喘息志工受訓過程心得、家屬的意見等。

「這些都是我平常做到三更半夜,一字一字打下來的心血。」足足難過好長一段時日,曾盼小偷歸還檔案的林金蘭才願意接受現實,重新來過。

「患者的家屬笑了!雖然每

星期只有短短四小時的服務,但他們已感到滿足,因為有人給他們支持、鼓勵和陪伴,他們可以利用這短短的時間稍微休息或抽身,不再感到孤軍奮鬥的無力感。志工跟家屬間也像朋友、家人般關愛、相互體恤。」

這樣的苦心,林金蘭覺得很值得。當志工將一位長年臥床的張媽媽抱上輪椅推到外面的公園時,她深深地呼吸著新鮮空氣,衷心讚歎每一朵盎然的花朵。一位長期照顧脊椎損傷先生的黃媽媽說:「如果你們早點出現,相信我先生可以進步得更好。」

喘息志工介入後,緩和了被照顧者與家庭成員間的關係,病人因而獲得更好的照顧品質;相對地,再住院率也降低,無形中節省患者家庭的醫療支出與社會成本。林金蘭感到欣慰的是,兩年來喘息志工出入平安順利,還傳遞了人與人之間的互愛與同心。



在大愛電視台與地方媒體的報導下,林金蘭接到民眾打電話到醫院鼓勵,也有其他縣市的人表示要加入喘息志工,「但我都告訴他們,若能在自己的社區就近照顧,免去舟車奔波最好!回想小時候大家相互幫忙的農村社會,很讓人懷念,但時代進步,人與人之間感情變得淡薄,若能在社區推動喘息服務,社會就會更安定。」

慈濟醫院的喘息志工已走過兩年時日,如今政府與地方衛政、社政單位更積極介入推動喘息服務(註);未來,喘息志工的服務將會因應民眾需求而轉型,「只要多一點雞婆」,林金蘭相信自己和喘息志工都可以再做得更好。

註: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或身心障礙者,可向設籍地之衛生所及長期照護管理示範中心申請居家服務,服務內容包括家務服務(衣物洗滌修補、居家環境改善、家務文書服務、餐食服務、陪同代購用品、協同就醫等)和身體照顧(協助沐浴、穿脫衣物、進食、餵藥,以及肢體關節活動、翻身、上下床、拍背、陪同散步、協助使用輔具等);受理單位將視其家庭收入、失能等級,核定服務時間及補助金額。




▲主題報導--喘息志工

年輕的心,踏實的經驗

◎邱淑絹

這是一項艱難的服務。
要面對的,往往是體力透支、挫折、沮喪、無奈與嘆息的家屬,
和一個個不知是否有明天、喘息著的微弱生命。
然而,一群雙十年華、生命燦爛如花的年輕學子,
善用所學盡情地付出,體驗到生命的充盈與滿足。

陽光燦亮的早晨,莊詩盈和同學騎乘著機車,轉拐在街道巷弄間;依約前往位於鬧區外的張家,服務他們二十一歲、因車禍全身癱瘓的大兒子。

莊詩盈一行人是慈濟技術學院五專部護理系四年級學生,一年前在系主任蔡娟秀的帶動下,參與了慈院的喘息志工;他們利用星期假日定期至案家,為長期臥床的重症病患進行護理服務。而物理治療系學生在老師施教諭的支持下,每學期也共同認領一個個案作為服務對象。

那天,年輕的心聚集一起,道出了他們心中踏實的經驗。

為案家服務的內容有那些?

林泰慶:我們主要是做物理治療,如伯伯的手舉不起來,就幫他把手舉高;也協助他坐、躺、翻身,或者從輪椅移到病床上。由於照顧者沒學過物理治療,不知如何使力,我們也教她以較省力及不會受傷的方法去照顧病人。原本伯伯沒辦法動,坐立平衡不是很好,現在看到我們,手就會舉起來,不像之前都沒有反應。

戴喬雲:做身體評估、護理照顧等。如一位伯伯有氣切,我們幫他抽痰、擦澡、按摩;還有做復健,如手指棒、腳熱墊等,主要加強下肢肌力跟手部關節攣縮的運動。

江筱婷:幫伯伯扣背、拍痰、擦澡,幫阿姨清理家務。一開始阿姨都很客氣,我們只好拚命告訴她:「有什麼事情

要做,我們可以幫忙。」漸漸地她就比較放心交給我們。有次,阿姨生日快到了,我們特地集合全組人員去幫她過生日。

溫曉菁:阿公是中風的病人,已過了治療的黃金時間。剛去時他坐的不是很穩,一開始是訓練他坐的能力,之後移到輪椅,再訓練他起來走路;慢慢地,只要有人扶,他就可以起來走路了。

陳柏陵:服務一段時間後,案家對我們產生信任感,就會慢慢放心把事情交代給我們。像有一位伯伯長期臥床、泌尿道感染,常需進出醫院;阿姨常腰痛不舒服,會託我們帶伯伯出門看病。

從服務中學習到什麼?

莊詩盈:第一次去案家時很陌生也很緊張,很怕幫不上忙反而給別人帶來麻煩;後來想到這是一件好事,做就對了,去除這層心理障礙後,做起來並沒有想像中難。

老師會到案家教我們技巧和方法,這和在課堂上同學相互練習很不一樣。通常去案家前,我們會再復習一遍,避免做錯或不小心傷害到病人。別組還有同學學到如何砍柴呢!因為那家人經濟狀況不是很好,每次煮飯、洗澡都要砍柴、燒柴、生火,讓去服務的同學體驗到不同的生活方式。

戴喬雲:學到傾聽陪伴的技巧。

江筱婷:學到看事情的心態。服務前,我的個性容易怨天尤人;在案家身上,我覺得自己擁有很多。之前,我們幫阿姨過生日,唱生日快樂歌後,我對她說:「媽媽,生日快樂!」阿姨很高興。可是我卻從來沒為媽媽過生日、講很貼心的話,那時我真想回去跟媽媽好好表達我對她的愛。

陳柏陵:學到溝通的技巧。沒做志工前,我跟家人代溝很

深;面對案家,我們卻都很能聊得開。從案家身上,也學到做事情要看得開,不要強求,也不要去怨嘆。

遇到挫折如何面對?

戴喬雲:有位阿姨很開朗活潑,照顧先生很細心,不太放心交給我們服務。同學們就開會腦力激盪,決定把我們能做的事一條一條念給阿姨聽,像是買東西什麼的也包括在內,讓阿姨放心地讓我們做;另外就是製作交接本,讓每週去的同學都可翻閱本子了解先前的狀況。

莊詩盈:有位男孩子年紀跟我們差不多,卻是植物人,我們這群女孩要幫他服務,他剛開始很排斥,要幫他做口腔護理,他鬧彆扭咬緊牙、不張開嘴巴,光是這個簡單的護理就要做個半小時。更別說是幫他洗澡了!真的蠻尷尬的;後來我們就想說我們也是半個護理人員了,要以同等心去看待病人,這樣就不會不好意思了。可是,男孩子顯然不太願意,剛開始洗澡時他都會臉紅,但也沒辦法說不要,頭就側一邊。於是我們試著跟他溝通,告訴他不用那麼害羞,這沒什麼關係。雖然他不會回答,但還是要像正常人一樣和他說話。他後來就比較自然了,到最後,還讓我們念報紙給他聽。

什麼事曾經讓你感動?

戴喬雲:剛開始照顧伯伯,他不太理我們,眼睛都閉著;現在做完服務後,伯伯眼睛會眨一下或是點頭,讓我們覺得很有成就感。

江筱婷:有次我們一邊聊天,一邊幫伯伯按摩,阿姨突然跟伯伯說:「親愛的,你不是說要照顧我一輩子嗎?現在你這樣子要如何照顧我?」當時,伯伯整個表情變得很激動。看了心中真是百感交集。

謝茜茹:看到家屬對待病人的那種態度,讓我好感動!家屬不會去管要照顧患者多久,也不管要如何費心地付出,就是全心全意地照顧,一切只希望讓病人得到最好的。

陳嘉銀:老師的精神最讓我感動,我們是每個星期輪流去,但他每個星期都去。

服務後的心得及體會?

莊詩盈:看到和自己年紀相仿的青年全身無法動彈、無法說話,只剩下臉部喜怒哀樂的表情,所有理想抱負都已遠去,心裏很感慨。現在我更珍惜與家人的互動,也更珍惜時間、珍惜生命。以前我總認為要服務群眾,必須等到事業有成;現在我體悟到志工是每個人生階段都可以做的,若等年老退休時才做就太晚了。

戴喬雲:我認為行善要及時,能運用所學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自己心靈獲得更多。另外就是對父母要及時付出孝順的行動。

江筱婷:要珍惜身邊的一切事物。小時候我跟爺爺奶奶住,與父母不會很親,現在會去反省跟家人相處的態度,還有對家人的關心。人生真的很無常,不知下一刻會發生什麼事情,所以想做

什麼事,就要現在付諸行動。

謝茜茹:對人付出是不容易的,不論是對人或是對自己,應該堅持去做該做的事,而且要多做好事。

陳譯今:沒有人願意生病,服務案家後,讓我省思到以後面對病人的種種問題,例如:將來進入職場後,應該如何幫助病人?怎麼去看待他們的疾病?

陳隆鈞:要助人還是要多讀點書,如果自己沒有很充足的知識,助人的範圍就很有限。

林泰慶:我學到凡事不要光看結果,不能只看到結果好才去做,而是要在過程中盡自己的最大力量、用心去做。



學生志工投入喘息服務,走來或許有甘有苦,但之間相映共存所碰撞出的火花,是熱切且真實的。

最好的人格養成教育

◎邱淑絹

一場和學生的對話,讓慈濟技術學院護理系主任蔡娟秀,在校內成功地推動喘息志工服務;讓年輕學子勇敢參與的大膽創舉,顯映了背後的用心。

「我們除傳統的護理照護,如傷口護理、清潔等外;還有復健、衛教、家人心理調適,及社區資源協助等。」蔡娟秀表示。

護理系學生在二年級時已學過基礎護理,包括舒適、清潔、擦澡及打針等;三、四年級又陸續上了有關疾病及復健方面等課程,譬如擺位、翻身、運動等。雖然醫院實習課程五年級才有,但蔡娟秀安排四年級學生參與喘息服務,主要是想讓他們在還

沒進醫院實習前,多了解病患在家裏可能遭遇的問題,往後在醫院做衛教時,對病人可以有更實質的幫助。

「像泡手、修指甲、做口腔清潔,就是要讓病患能舒舒服服、乾乾淨淨的。學生會很驚訝地發現:原來這也是一種護理動作。」蔡娟秀進一步說明。

五專部護理系四年級兩百多位學生,幾乎每個人都主動參與過這項服務,蔡娟秀規畫由十個學生負責一個案家。對於人數較多的分組方式,她說:「學期期間十八週、每週四小時,學生輪流去,較不致疲乏;且多人一起做,也可以有分享的機會。」

蔡娟秀認為,學生畢業後到醫院服務,若太單純沒有經驗,只能以醫療導向去照顧病人,然而病人往往需要的是精神上的鼓勵和支持;有了喘息志工的經驗,他們和病患或家屬可以做更好的溝通。

每接到一個新個案,蔡娟秀初期均要求學生自己去病患家,等服務回來,她再參與討論。「志工活動本來就著重揣摩,學生去敲別人的家門,必須想辦法知道可以幫別人做些什麼。畢竟一個好的護士要能善於溝通,並且細微地觀察別人的需要。」

學生參與喘息志工已有一年半多的時間,原本設計是只服務一學期,但因時間太短,學生好不容易和案家建立起的感情,令他們相當不捨,因此主動建議將服務調整為一年,好全心全意地服務案家。

因為這樣的課程設計,一年多來,師生之間的感情相對地增長;對此,蔡娟秀安慰地表示:「我去案家時,也會跟學生指出許多他們沒看到的問題,令他們了解學理的力量,才知道課業上要更用功。」

除了專業領域的提升,蔡娟秀認為對學生最大的幫助還是在人格的養成,「人文教育中,對人的體察、對生命無常的認識,是沒辦法經過課堂或是看個電影就能體會的,同理心也不是一、兩天就可以養成的,唯有透過實際的參與,學生才會知道個中道理。」





▲主題報導--喘息志工

週末午後之約

◎陳柏州

從緊張得直冒汗到像親人般陪伴,
服務重癱患者可真不是件容易事!
利用週末午後,
志工不僅學習到助人技巧,也體會到不同的人生際遇。

阮真「雅沙西」吶!

喘息志工年紀最大的,要算是七十歲的慈濟委員蘇芳玉了。

早在花蓮慈院開業時,蘇芳玉即在醫院擔任志工,當時她還得一邊上班,一邊照料長期臥床的婆婆,為她翻身、擦澡、更衣與餵食。所以她能充分體會照顧患者的辛勞,在同理心驅使下,因而挽起衣袖,為年紀比她小很多的患者按摩、推輪椅,甚至翻身、擦澡。

「我的個性就是喜歡去服務。但要先顧好自己,有健康的身體才能為別人服務。」說起話來氣韻飽滿,有著一副好嗓音的蘇芳玉笑著說:「人生七十又開始!別人常對我說:『妳功德無量!』我說:『我沒有功德,只有學習成長。』」

蘇芳玉曾為四個案家提供服務,僅有一位年紀比她大,其餘三位都比她年輕。負責看顧九十歲阿嬤的媳婦還帶著小孩,蘇芳玉服務時也順便幫媳婦帶孩子,好讓她外出辦辦事、透透氣;另三位服務對象男女都有,蘇芳玉一樣幫他們換尿袋、推輪椅、擦澡與按摩。

「我想有心最重要,替人服務就是要讓對方歡喜,我服務時都忘記自己的歲數了……」碰到不能講、也不太願意講話的患者,蘇芳玉說:「我就儘量跟他講話,問對方:『這樣按有沒有感覺比較好?』希望他的心情能夠改善。」

「我現在已經退休,時間彈性大,不限星期六或星期天,可以選患者最適合、最願意被服務的時間來。」稍一清閒,蘇芳玉也會秀出她拿手的點心「馬蹄糕」與人結緣,她用日語「雅沙西」(溫柔)來形容她當志工的心情--只要對方歡喜,自己就會更歡喜。

全家總動員

「如果妳明年還有辦喘息志工培訓,我就加入!」一句採訪時的隨口承諾,讓張旭宜不僅成為喘息志工的一員,更擔任小組召集人,連妻子、妹妹都加入喘息服務的行列。

張旭宜認為,喘息志工是三贏的服務--一般居家護理師往往半個月才會到案家去,可是喘息志工是每星期都去服務,對舒緩病患與家屬的身心發揮很大的作用;對護理師來說,喘息志工就像他們的耳目,可以隨時回報案家的狀況;對喘息志工本身而言,可以學習助人的技巧,也體會到不同的人生際遇。

每次服務時,除了固定成員外,偶爾也會有「隨緣」的同行者,張旭宜說:「像有一次,一位會指壓的朋友就幫患者按摩;而像會彈吉他唱歌、會耍布袋戲的朋友,也曾帶給服務對象很多驚奇。」

看待患者如同家人的張旭宜,常帶著稚齡兒子張逸一同前往案家,胞妹張鳳真與太太年秀玲也一起隨行。「我們每次去服務都覺得很開心。」

起初,張旭宜坦承在患者家會感到不安,尤其雙方靜默時很尷尬,但現在即便全程安安靜靜也不會有任何不安,「那種貼心的感覺,就好像從陌生客人到家人的歸屬感。」後來,案家要移交給學生志工照顧,張旭宜竟依依不捨。他說,原本以為照

顧的關係是長長久久,突然被打斷,就如同自己的親人要讓別人照顧一樣。

服務時,張旭宜也常和家屬溝通照護的觀念,像一位邱阿公二度中風,醫師說要經常給他刺激,但照顧的阿嬤誤解刺激就是要讓阿公生氣。幸好小組成員透過討論,擬出積極作法,並告訴阿嬤「笑,也是一種刺激」,才改變了阿嬤的觀念。

追隨胞兄張旭宜進行喘息服務的張鳳真則說,星期六中午下班後去服務,原本又累又想睡,但在那種氛圍下不但不感到累,回來後竟身心舒暢,而且覺得很有意義呢!

剛開始服務時,張鳳真也曾呆立一旁,做復健時更怕不小心傷到患者,不過看到所照顧的邱阿公已過了復健黃金期,但在慈濟技術學院物理治療系施教諭老師與學生的協助下,竟然可以走路,讓她信心大增。她認為只要持續復健、適度照顧,癱瘓或半癱瘓的病人,身體某部位功能還是可以恢復的。

真誠心最重要

強調自己是邊做邊學的吳惠晶,只要有志工服務就樂於參加,做遍各類型志工的她表示,喘息志工跟其他志工一樣,唯一不同的是:可以和病患長期接觸,即使結案,她有空還是會去看看患者,或打電話問候家屬。

「上人說:普天下沒有我不愛的人。這句話說來容易,試著去做時其實也不難,只要有真誠的心就夠了!」吳惠

晶俏皮地說。

「剛開始服務時,最大的障礙是--什麼都不會,只能站在那邊看。」兩年前加入喘息志工的管惠玲也有同感。她說,慈院居家護理師林金蘭就拉著他們的手做,現在不論是抽痰或洗澡,都難不倒她了。

如何才能把患者當親人照顧?管惠玲認為「做就對了!」她說,與家屬聊聊天、幫家屬打氣,為患者洗澡、按摩,感覺都蠻好的,自己收穫更大。

家住台中,前年一個人到花蓮工作的詹志昌和管惠玲同組。他說當時是管惠玲邀他加入,星期六下班就直接到案家服務。

「剛開始插不上手當然會怪怪的,像換尿袋時,我還沒有辦法突破心理障礙,所以用兩根手指提著尿袋,而不是自在地用手拿,因為害怕而且覺得尿袋很髒,若是聞到異味也會不自在。」

如今,詹志昌已經沒有奇怪的感覺,他說:「看到管姊很自在地做這些事情,我就感到由衷佩服,而且想要效法,每到新案家她都打頭陣,是我們這組的靈魂人物。」

擔任喘息志工,詹志昌自覺沒能幫上什麼忙,只能在精神上加油打氣。「看到一些媽媽忙於照顧患者,小孩又在旁邊搗亂時,我們就主動關心小朋友,所以小朋友看到我們都會很開心,而且期待我們下次再去。」

「病人情緒不好的時候,家屬壓力也很大,服務時儘量要讓他們能夠稍微喘息。」潘曉妍說,他們用聊天的方式紓解病人和家屬的心情,也分享其他案家照護的情形來鼓勵他們;如果看到他們心情好、復健有進步,自己也覺得好高興。

到案家服務當成是週末好去處的潘曉妍表示,參加喘息志工能夠將自己的時間做最有意義的運用;而抱著輕鬆愉快心情去服務的廖惠真則說,擔任喘息志工後,覺得雜念與欲望漸漸降低,因為和臥床的病人比起來,身體健康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不再是門外漢

服務於花蓮港務局的郭素玲,兩年前並不知道什麼是「喘息志工」,但收到徵求志工的訊息後,她一口就答應了下來。

那段期間,郭素玲就讀成功大學的二女兒發生車禍,她在醫院足足看護了一個月。女兒醫療時移位不易,讓她體會到,照顧長期臥床病人的家屬,可能更需要別人的幫忙。

「我在醫療看護方面是門外漢,幸好有兩天培訓的密集訓練,其他知識就在實際經驗中摸索。」郭素玲表示,剛開始服務時常讓她緊張得直冒汗,患者的家屬會在旁邊看他們做,「像為患者按摩腳時,怕拿捏不好力道輕重,反而加重患者的病情,若是腳太硬的就不敢按摩;後來知道這樣是不對的,才開始學會動患者的手腳試試看。」

感情就在互動中培養,郭素玲和所照顧的一位阿嬤,如今成為忘年之交,雖然已經往生,「從這位阿嬤身上我學到很多,她對人總是笑瞇瞇

的,沒有因為自身處境而自艾自憐,桃芝颱風來襲時我沒有去服務,她反而打電話來關心我們。」

郭素玲的心得,似乎也是所有喘息志工的體會,她說:「平常我們覺得隨手可得、擁有的東西,有一些人恐怕這輩子也沒辦法得到,因為他們連轉個身都需要人幫助。」

郭素玲說:「高齡的父母身體都很健康,尤其把我生得這麼勇壯,讓我有體力去服務別人,也讓我體會到『施比受更有福』。」





▲主題報導--喘息志工

緊密織成親情網

◎陳柏州

老年化社會來臨,
每個家庭都可能面臨家中成員的看護問題,
對此,家人不應逃避,
要緊密織成親情網,
相互打氣度過難關。

坐在輪椅上的張媽媽,在女兒的家躺了六、七年,從沒有想過有一天還能坐起來,跟病友分享她的人生感觸;經營大理石生意、又要看顧中風失語的婆婆,郭女士雙肩挑著重重擔子;六十五歲退休後的李先生,全職在家照顧八十多歲患糖尿病、行動遲緩的母親……

長夜與白日交替,為了紓解家庭照顧者生理及心理上的壓力,花蓮慈院居家護理師林金蘭結合喘息志工,舉辦了「居家照顧者聯誼會」,希望以團體支持的力量,一起為患者與照顧者的身心復健打氣;圍起一個大圓圈,成員用眼淚、感激分享彼此的心情。

凝聚家人向心力

臥床與行動不便、起居困難的患者,起因不論是中風、糖尿病、跌跤、車禍、病變或年

老等,他們共同的特點是:需要他人看護。

照料這類慢性患者不是三、五星期,可能是三、五年,甚至長達八年、十年。他們不像嬰幼兒的照顧,看得見希望與喜悅,反而隨著時日,逐漸感受到生命正在消退,康復之路似乎愈來愈遙不可及。

慈院前心理輔導師蔣素娥指出,老年化社會來臨,每個家庭都可能面臨家中成員的看護問題,面對此一問題,家人不應選擇逃避,反而要緊密織成親情網,相互打氣度過難關。

家有長期需看顧的患者時,要有人凝聚成員向心力,有錢出錢、有時間出時間,做好看護的規畫,協商由誰擔起主要照顧責任,其他成員則要肯定、體貼照顧者的付出,同時也需安排替手,讓照護患者成為家庭的團隊工作。

一般來說,傳統家庭照顧者往往落在女性身上,若不喜歡這個角色或不甘願擔任此工作,又說不出口、擺脫不掉,累積後會將情緒轉移到被照顧者身上,或投射到子女身上,最後則磨出身心方面的疾病。

「所以要先為自己定位,衡量能夠付出的限度。」蔣素娥認為照顧者要先了解自己的情緒,再試著接納,然後將情緒表達出來並且轉換。「照顧家人也要照顧自己,才不會病人還沒倒,自己卻先倒了。」

長期照顧者也需要有可以談心與體諒處境的朋友,更要懂得安排運動休閒,讓自己能適時紓解壓力。認知上,則不能有「沒有我,病患會很糟糕」的觀念,以避免讓自己操勞過度。

照顧工作要儘量化繁為簡,例如靠簡易方便的輔助器材--復健床、電動輪椅、如廁器等,協助患者自理生活,並規畫安全簡便、省力易操作的環境,以減輕照顧者的負擔。

看護的責任,也不只是服務被照顧者吃飯、睡覺與清潔,而要不時地與他聊天、觸摸,讓患者感受到溫暖與關懷。蔣素娥以照顧自己的媽媽為例,幫媽媽餵食時,她都會跟媽媽說這是什麼菜、那是什麼口味,「貼心,會讓患者感到有尊嚴,自己也覺得快樂。」

減輕照顧者的負擔

在生理復健方面,參與喘息志工居家復健指導的花蓮慈院物理治療師林啟文認為,「每一個病人都有進步的空間,但要看每位患者的狀況而定,依照病症程度與體能來設定復健目標。」

慈濟技術學院物理治療系老師施教諭也指出,有些家屬協助患者復健後,短期沒辦法看到成果,往往會產生挫折,「我就將自己看過的病例跟家屬分享,當

然每個人的病況不盡相同,也不能概括性去比較。」

「復健可以減輕照顧者的負擔,我們樂意看到的是,患者最終能回歸到正常家庭與社會生活中。」林啟文說,若要患者恢復到原來十成的動作與功能是不太可能的,尤其功能障礙會隨著患者年齡的增加而退化,復健也要

看病人有沒有能力,一般來說,像植物人以做好護理清潔工作為重。

在實際的案例上,施教諭看到有些患者因為乏人照顧而中斷復健,一旦活動量減少,連帶就會造成功能退化。

另一種情況是家屬的矛盾情結,患者雖然有進步,但也有相對危險,例如患者活動能力不穩,雖然可以站起來走路,卻會經常跌倒,有些照顧者為了安全理由,往往限制患者活動,使其情況愈來愈糟。

林啟文說,國外的作法是復健走入社區,讓患者能夠就近復健,尤其離家近的社區復健中心,可以免除患者交通奔波接送之苦,成為醫院與患者家庭的聯繫站。

目前國內還沒有辦法達到這個目標,但喘息志工替代社區復健中心的功能不可忽視,不僅可以提升患者的居家生活品質,也減輕了照顧者的負擔。




▲上布施

有限色身,無言身教

◎葉文鶯

十八歲立志出家,
追隨上人修行四十年,
德恩師父對上恭敬、待人和氣,
具有長者風範,
卻又童心未泯。
五十八歲這年,
他終以「大捨無求」,
為有限的色身畫下句點。

「明天太陽依舊升起」是自然的法則,「無常」也是自然的法則;這個簡單卻深遠的道理,不時透過事相警惕我們。

靜思精舍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葉方良 Rex-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