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特別報導

呂宋島,連續四個颱風之後

◎撰文/李委煌 攝影/蕭耀華

【菲律賓風災救援】

菲律賓呂宋島,
距台灣只有一個多小時飛機航程,
每年夏秋之交侵襲台灣的颱風,
絕大部分都會先掃過這裏。

儘管每年呂宋島平均有
多達二十個颱風登陸,
但像今年十一、二月間,
兩星期內遇上四個颱風的情形
實在罕見。
土石、巨木、泥流
一路從山上奔騰到海岸,
以村鎮為河道,
沿路奪去人命與房舍。
總計死亡與失蹤人數約一千八百人,
八十多萬人流離失所。

自然的力量重新刻畫了城鎮地圖;
有人因此改寫人生,
有人就此畫下生命句點。
大地的傷痕怵目,
大雨依舊時下時停;
人心的傷痕、生活的變貌,
是慈濟志工陪伴的開始。

連續四個颱風重創菲律賓呂宋島之前,丹尼洛(Danilo F. Ete)是位快樂的三輪車伕。

家住英方達鎮一處近海小村,今年三十七歲的他,以汗水勞力為妻小撐起一片天;無奈多年前以七萬五千披索(約台幣四萬四千元)購買的機動三輪車,卻遭風災土石流沖毀。

英方達鎮位在呂宋島東岸的奎松省,雖然颱風在呂宋島司空見慣,但丹尼洛從未見過如此嚴重的災情!英方達全鎮近七萬人口超過八成受災,一百多人死亡或失蹤,道路、橋樑毀損,對外交通中斷;房舍、農田被厚泥覆沒……

「現在是真正失業了。」丹尼洛無奈地說,以前每月尚有三千披索收入,但短期內他不會再有七萬五千披索,可以去購買另一輛三輪車。

既得從頭開始,擁有大學文憑的他,想去首都馬尼拉尋找謀生機

會。只是現在橋斷路毀,對外交通只能靠渡船或直昇機。

受災後無所事事,他索性當起志工,義務為來鎮裏勘災的慈濟志工領路、扛物。「Boy Scout!」丹尼洛調皮地比著V型手勢,表示自己是「日行一善」的童子軍。

來不及重建又遭巨災

從十一月十八日起,兩個星期內,呂宋島東部連續遇上四個颱風--

中颱「梅花」(Muifa)、輕颱「莫柏」(Merbok)帶來大雨引發洪災;接著威力不算大的熱帶氣旋「溫妮」(Winnie)卻帶來嚴重土石流,造成近千人喪生或失蹤。菲國政府因此請求國際伸援。

雪上加霜的是,十二月一日溫妮前腳甫踏離,中颱「南瑪都」(Nanmadol)卻在隔天緊跟進來,災民尚不及重建家園,就被迫逃離……

風災重創奧羅拉(Aurora)、奎松(Quezon)兩省,其中以里爾(Real)、英方達(Infanta)、納卡(Generel Nakar)三個相鄰小鎮災情最嚴重。總計一千多人死亡、近六百人失蹤,十七萬餘戶房舍受損,八十八萬人流離失所;估計財物損失超過二十億台幣。

一九九四年十一月在首都馬尼拉成立的慈濟菲律賓分會,在菲律賓已有十年慈善救助經驗。針對這次風災,志工在十二月三日晚間召開緊急會議,決定翌日深入各重災區勘察。

由於災區對外交通中斷,水退後又宛如泥城,處處淤泥土石擋道,救難人員與物資運送極為困難;只能靠直昇機、救難艇,或以軍人徒步背負進入。在航空公司協助下,慈濟志工連續五天搭乘直昇機進出重災區。

從機上俯視蒼翠山林,只見一道道土石流落痕,像是一條條大地的膿傷。被濫砍的各式原木,隨著暴雨自山上傾瀉而下,所到之處堪稱千軍萬馬、無堅不摧,撞倒房舍、帶走人命,最後淤塞在海岸。原本美麗的海岸線,此刻堆滿了原木、樹枝、巨石與連根拔起的椰樹,讓人不勝唏噓。

「這次土石流嚴重的情形,真是前所未見!」在風災頻繁的菲律賓住了五十年、經常出入災區賑濟的慈濟志工李偉嵩,還是第一次親睹如此嚴重的土石流禍害!

乘直昇機深入「泥城」

災後數日不時飄著雨,當山區漫起大霧,志工所搭乘的直昇

機無法降落,只得折返;然幾乎每天還是會設法進入災區,靠著大卡車、機動三輪車接駁進入泥濘災區,或發放物資,或義診。

災後第三天,在居民丹尼洛和他朋友桑尼(Sunny Abalos)義務嚮導下,慈濟志工再度深入英方達。

英方達鎮是個低窪盆地,暴雨夾帶大量黃土、石塊與原木沖刷下來,全鎮幾乎都「泡」在爛泥裏。幾天下來時晴時雨,加上人車往返頻繁「攪動」,整片泥濘災區像是永遠都乾不了……政府估計,英方達鎮的清理工作,恐需耗時六個月至一年。

由於泥軟黏稠,志工即使穿著及膝雨靴,仍舊「舉步維艱」,不時得用兩手幫忙,才能「拔出」深陷泥中的雙腳,還得小心避免雨靴和腳分開;短短幾條街道,志工走得狼狽不堪、氣喘吁吁。

偶爾路況稍好,就搭三輪摩托車(tricycle),在滿是爛泥的道路上推進。有時爛泥實在又深又黏,輪胎陷入動彈不得,志工只得下車踩入泥裏,幫忙司機將「擱淺」的三輪車轉向或推動,才能繼續勘災行程。

赤腳扛著重物的桑尼,表情突然一陣古怪,他停步將右腳抬出泥面,示意丹尼洛看看他的腳板。丹尼洛發現了插在他腳上的鐵釘,毫不遲疑地為他拔出釘子。兩人旋即又赤腳走入泥濘,繼續帶領志工前進……

就像丹尼洛和桑尼一樣,風災後許多人連雙拖鞋都沒得穿,成天赤腳行走在爛泥中,也因此不少人被藏在泥裏的木板、釘子刺傷,甚至被蛇咬傷。

兩天後,十二月八日,志工們搭乘直昇機重返英方達鎮義診。為避免村民足部受傷感染,醫師們特別準備了許多破傷風針劑。

這天的交通工具是「推土機」--四位女醫師坐在推土機裏、三位男醫師站在推土機的鏟子上,就這麼克難地抵達義診地點。

乘坐推土機義診的經驗實在難得,內科醫師江前驊服務一天

下來不禁擔憂著:「災民不僅身體有病痛,而且生活完全被影響。今晚,他們該如何度過呢?」

土石貫穿村莊,帶走人命與房舍

為了方便勘災,志工許文煥與楊國英在英方達鎮一處濱海小村住了一晚。村子緊鄰著浩瀚太平洋,原本也是一處渡假勝地,如今一樣的旭日朝昇、一樣的浪濤拍岸,只是橫陳的原木取代了昔日的美麗沙灘。

整個村被一條土石流沖出的「河道」穿過,然後往海洋方向而去;約五十棟房子被沖往海裏。站在空盪盪的河床上,地主阿貝多(Alberto Cingriano)感傷地指說:「以前那有一間、這也有一間。」但現在連一塊混凝土都找不到,只堆疊著一望無際的原木樹幹……

阿貝多說,光是這個小村,就有約三十人死亡失蹤。

沙灘旁一處隆起,上頭插著十字架。村民說,日前一位晨起散步的老人,在原木間發現一具遺體,明顯是遭土石流沖刷而下,再經石塊巨木不斷撞擊,已是面目全非、臟器掏空,活像是一張薄紙。老人好心,遂將遺體就地掩埋……

伊娃(Eva Reguyal)就住在海灘不遠處,大水猛烈沖來掏空地基,整座雙併住宅硬生生塌了下

來。目前,她的先生赴外地工作,希望早日存錢重建住房;她與孩子就住在原來養雞的小竹舍裏,塑膠布勉強擋風作牆。她樂觀地說,自己擁有棲身之所還算幸運,有些災民卻是一無所有。

風災重新刻畫了大地,教人為此「鬼斧神工」震驚。風聲嘯嘯地吹往出海口,徒留村民與志工的慨嘆。

危屋、停課的教室裏,暫時棲身

里爾鎮位在英方達鎮南方十公里,距馬尼拉約兩個多小時車程,搭乘直昇機三十多分鐘即抵達。

此鎮三萬七千人口中,有近八成受災,死亡或失蹤者更高達三百五十人。十二月七日在鎮長阿森尼歐(Arsenio P. Ramallosa)簡報災情後,社工人員諾拉(Nora F. Sollestre)陪同慈濟志工深入鎮裏勘災。

路旁一處山丘,因土石鬆滑而裸露成整片黃壁,遭壓毀的陋屋仍住著一家人。「沒辦法,沒有地方去。」婦人彎身走出屋外,紅著眼眶無奈地說。

由於住家和災民收容中心還有段距離,她選擇待在危房裏,只是一遇下雨天,全家就得趕快走避到安全的地方。

整片已禿黃的山壁,就這麼聳立在屋後,望上去直教人怵目驚心,也讓人擔心他們未來。

家住附近的維歐麗塔(Violeta O. Azogue),由於房子由竹編成、屋頂由椰葉搭遮,無力承受外力重擊,整個屋內堆滿石塊黃泥,無法再居住,目前只好暫擠鄰人家。

志工來到海邊一座小學校,儘管校內滿布黃泥,但相較而言,仍算是個安全的收容中心。教室內桌椅拼湊成床,附近幾戶人家就這麼克難地暫住著。教室外掛滿成堆衣物,只見老人家或照顧稚齡小孫、或在一旁折疊衣褲,壯年人則外出工作或返家清理。

風災重創後百廢待興,校內老師說,室外全是厚土,室內課本與教具全沒了,災區教育恐需停擺好一陣子。至於到底要停課多久?他們心頭也沒個底;尤其許多學童失去了雙親,目前由政府安頓或親友收容。

一路看下來,社工諾拉觸景傷情地說,她家就在鄰鎮英方達,也遭土石所毀;但她職責在身,災後工作特別繁忙,每天僅能睡兩小時,根本沒時間回家清理。

然而,她知道這樣的付出是有意義的。諾拉說,有些機構發放,是將物資隨機拋出,常造成分配不均或爭搶混亂;那些站在泥巴裏排隊等待領取的災民們,不免因此跟她抱怨。而慈濟發放

都是根據實地勘察結果,針對亟需地區發予村民領票,再由志工親手將物資交給災民。因此她相信災民不會有白跑一趟、卻拿不到物資的情形。

行經河道旁,見七、八位年輕人正蹲著吃飯。眾人將米炊熟,然後剝下香蕉樹幹皮當碗,大伙就這麼用手分食了起來。他們說,災後每天就吃著政府或慈善組織發送的沙丁魚罐頭、泡麵與白米,物資奇缺。

泥中有你,泥中有我

儘管災情慘重,但令志工欣慰的是,當地人天性樂觀,生活所需不多,即使遭遇意外,少有

愁容或哭泣,可見生命的韌性。

隨同慈濟志工到英方達義診的西班牙裔醫師荷西(Jose Luis Portero)說,在災區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災民們的笑容,「這實在令人難以置信!」他驚訝地說。

一樓仍泡在爛泥裏,村民就在二樓吹風乘涼;若住在收容中心,大伙就投籃球、下棋打發時間;土石與斷木散落的潺潺溪流旁,婦孺們群聚洗衣、洗澡或玩耍,遙見志工來訪,開心地揮揮手……

沿著泥水走來一對母子,母親手上掛著個籃子,裏頭賣的是魚,兒子跟在後面提著水桶,賣的則是雞肉,真正是所謂的「沿街叫賣」。

風災過後已一陣子,儘管災民門前的污泥愈積愈厚、儘管覆於村落的黃土泥濘依舊,但志工每一次前往勘災或發放,都會發現家園「形象」愈來愈清楚,甚至家裏仍在掘土沖刷,門外已開始賣起零食、水果或白米……一

股社區商業活動氣息,又悄然開始恢復。

志工施季東在爛泥中不慎摔倒,一旁正鏟著泥、沖著地的村民趕緊請他進門清理;慈濟人醫會醫師盧尾丁的手機在涉水間不慎掉了,不久後有村民撿到送還;而望著志工舉步維艱、氣喘吁吁地走著,一旁赤腳行走的村民,還會指引那邊泥水較淺。

當志工重返英方達鎮義診,直昇機甫降落災民收容中心空地,即見到丹尼洛在不遠處揮舞著手;知道志工這天會再來,他清早便自村裏走往這兒,足足等了兩小時才見到大家,接過志工隨身一堆藥品,他趕緊領著醫師前往義診現場……

志工雖說是來勘災與賑濟,卻獲得了許多善意與笑容。社工諾拉聽了志工的感言,俏皮的回答:「那你們可以跟我們學習囉!」語畢,便笑了起來。

只要有笑聲,未來就有希望。

震驚災變,更憂慮仇恨

總是要等到大地反撲後,人們才透過慘痛代價,認真思考環境保護問題。

針對此次慘重災情,菲國媒體、政客吵得沸沸揚揚,歸因於山老鼠的「非法砍伐」,造成水土嚴重流失。

非法砍伐在當地猖獗已久,在這次災禍後,政府下達禁令,未來二十五年間全國將不准墾伐山林;媒體也報導,濫伐的幕後黑手是多位華人老闆。志工在前往奧羅拉省丁格蘭鎮賑災的途中,即看見一幅幅掛在牆上譴責華人伐木公司的白布條,上面寫著要他們為這一切償命。

志工黃騰緯說,這些教人無比沉痛,如果仇恨擴散開來,是否會讓社會掀起不安與對立?而所有投入賑災的志工們也懷抱著無限希望,願意由自己做起,持續為菲國苦難人投予關懷援助,共同愛護這片土地。



志工許文煥在英方達勘災時得知,納卡鎮有位原住民隻身從山上步行五公里到英方達求助,支離破碎的山路讓他花去整整三天才抵達。領了兩公斤的米後,折返家園又需另一個三天。教人聞之心疼。

事實上,政府、民間慈善團體每天都有發放,災民尚不致斷糧停炊;但最教人憂慮的是,災區居民多賴捕魚、農耕或伐木營生,此刻沿岸淤塞著大量原木,難以出海;伐木工人也因禁令失去生計;無數農田蓋滿厚泥,經豔陽曝曬後逐漸乾裂,除了大麥與地瓜外,將難再種植稻米。

他們的未來,該何去何從?

災民收容中心旁的空地,直昇機緩緩上升,村民紛紛轉頭閃避螺旋槳揚起的風沙;機艙裏的志工們,隔著小窗與丹尼洛揮著手告別。隨著丹尼洛的身影愈來愈小,慈濟對災區的中長期援助,將持續展開……

災後復建,五管齊下

◎撰文/葉秉倫

針對呂宋島風災,慈濟志工多次勘察後,鎖定奎松省英方達、里爾和奧羅拉省的丁格蘭(Dingalan)三個鎮作為急難救助重點;發送居民急需之食糧、飲用水與生活用品,並提供藥品與義診。

災後半個月--十二月十六日,慈濟首次大型發放在里爾鎮展開,發給兩千兩百戶實用物資。

雨勢拖延了發放車隊的速度,當車隊駛抵村落入口處,一無所有的村民特別找來了樹枝揮舞,面帶笑容喊著:「歡迎!歡迎!」看著他們赤腳站在泥濘中冒雨等候,教志工感到不捨。

李偉嵩說,災民家當遭毀,因此慈濟在發給每戶十公斤白米、醬油、麵條等食糧外,又準備了叉匙、杯子、鍋子、盤子、水桶、肥皂、棉被及衣服。此外,災區衛生不良,加上在地醫師也受災,民眾普遍有腹瀉、感冒或受傷等問題,因此二十九位慈濟人醫會醫師同行,診療了八百四十八名病患。

這次發放過程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兩輛擦得閃閃發亮、載著一萬公升清水的消防車。因為災區自來水系統完全癱瘓,即使山泉也因混濁度太高無法飲用,只能仰賴慈善組織送進礦泉水;但這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因此志工安排水車供水。

消防車還沒駛進發放現場,村民大大小小、老老少少,捧著大大小小的塑膠容器緊跟在後;還想盡辦法騰出手來,搖擺著樹枝表示謝意。

從民眾的神情可以看出,乾淨的用水是目前最需要的;台灣慈濟本會已於十二月下旬,船運一台淨水器及一萬包由慈濟自行研發、打開包裝即可食用的糙米飯,抵達馬尼拉港。而菲律賓志工正積極募集雨鞋及鏟子,屆時一併送往里爾鎮。

針對里爾鎮的災後復建,慈濟已擬定五項計畫進行中,包括:消毒與清掃--安排挖土機及卡車清掃;淨水--提供淨水器;義診--評估設立醫療站;發放--購買居民急需的雨鞋和清掃用具;建設--為災民重建家園。

▲文化頻道

一條通往「日日歡喜」的大道

◎撰文/莊淑惠、張翠菱、廖信吉、萬麗枝、高月白、楊安心、李麗、陳明欽、曾美姬 攝影/林炎煌

【慈濟人文志業中心大樓啟用】

波光粼粼的淡水河,雲霧靄靄的觀音山,
關渡平原上,一碧萬頃的良田棋布,
慈濟人文志業中心靜靜在此矗立。

杜鵑花、七里香、大榕樹、綠草坪,
蓮花池、表演台、涼亭、木板步道,
志工一手打造,勾勒出綠意與氣質。

工程人員及慈濟香積、景觀、文化志工,
把成就感和幸福感都種在這裏了;
宛如鋪設出一條大道,護航著慈濟人文志業,
引領著無數人們通往一條「日日歡喜」的大道……

台北市大度路兩旁是綠意綿延的關渡平原,住在北投的慈濟志工陳麗華,如往常般騎著機車往關渡方向前進。快到路的盡頭,她指著眼前一棟大樓愉快地說:「慈濟人文志業中心在關渡落地生根。有著優美線條、氣勢莊嚴的建築造形,很像這裏的新地標。」

儘管時序已入冬,十二月的暖陽驅走了寒意。預計二00五年元旦啟用的慈濟人文志業中心,工程進入倒數計時,慈濟志工抓緊時間,戴緊斗笠半瞇眼,手不停歇地進行景觀工程。

拉著水管澆花的志工周財旺,指著新栽的小本杜鵑叢開心地說,明年三月就會開花;想像春天來時,杜鵑朵朵綻放雪白粉紅,將為人文中心增添色彩。志工林進興說:「那邊是楓樹、靠近圍牆的是梅花。現在雖然是光禿禿的,但明年花季一到就會開花!」

藍天白雲下,成排的樹像是擺好姿態的舞者,等待燈光一開,展現曼妙舞姿。

無論從任何一個方向望過去,都可以發現慈濟人付出的身影;慈濟人把美麗的心全種在這裏了!為人文志業中心「輻射大愛」任務歡喜催生,為「淨化人心」使命盡力付出。

一千人次動員,只是暖身

人文中心基地一千五百坪,建築結構採鋼骨鋼筋混凝土(SRC),樓高七十一公尺;整座建築將觀音山、關渡平原、陽明山美景自然融入。未來這裏將是慈濟電子與平面媒體,向世界傳播大愛的發射站。

今年七月,大樓主體工程趨近完成,志工開始進行停車場工程。

林蔭下,十來位慈誠隊隊員用菜刀或剪刀將草皮分割成小塊,送交停車場上的志工,一一放入在植草磚的縫孔內;還有一批志工負責踩草,讓草皮與泥土緊緊相黏。

場邊,小型音箱播放慈濟歌選,志工們隨著節拍,輕快地踩著草皮:「嘿!好像在跳踢踏舞呢!」「不,是三步舞曲!」

大樓旁的靜思林,間歇傳出咕咕鳥鳴,深綠色身影跳躍樹梢。「是啄木鳥。」一位志工肯定說著。「不,好像是烏秋。」另一位也蠻有自信地回話。然林葉茂密,只聞鳥聲,難見其影求證;蟬兒也時常在葉間唱起奏鳴曲。秀麗的自然環境,孕育著生態之美;在蟲鳥相伴下,約六萬個磚孔在談笑間植入草皮。

共計一千人次志工動員完成停車場工程,然而這只是「暖身」。七月下旬,景觀工程動工

前夕,志工張世問、工地主任林奎伯、裝潢設計師許俊偉等多人,沿著施工路線審慎比對工程圖表。當時地面盡是黃泥,南面鷹架未拆,前方人行道有石板待鋪……

工事多、工期只有五個月,志工們再度迎向挑戰。

手腦並用,打造活動工具車

風雨來臨的日子裏,志工穿著雨衣執行任務。「前兩天風沙很大,被吹得全身是沙、滿臉刺痛,今天下雨,舒服多了!」

幾位年逾古稀的志工健朗地穿梭在工地,有人不忍見他們淋濕了,叮嚀著:「辛苦了!風雨這麼大,有沒有帶衣服來換?」「有!我們做起事來一點都不累,好舒服喔!」

有人好奇打聽:「你們都是退休後出來參與慈濟的吧!」老人家笑呵呵地回答:「我們沒有退休,我們還在做。退了不做,就真的休了。」「其實,我們是無業遊民--沒有業障、自由自在!」說得大家都笑起來了。

園區裏有一部感覺熟悉但造型奇特的推車--說它熟悉,因為外型像極了小時候沿街叫賣的「醬菜車」;說它奇怪,因為裏面掛滿了耙子、圓鍬、水管……它就是志工們口中的「戰車」。

這部「戰車」的「發明人」志工趙世鎮說,常看到志工們為了要拿某一種工具跑來跑去,浪費時間和體力,便計畫把所有工地裏用得著的工具,統統裝在一車,取用方便。「七月間,關渡慈濟園區的廚房、齋堂拆除,我就利用那些拆下來的鐵架、木板,請志工幫忙焊接,工具車就這樣完成了。」

這部長兩米半、寬一米二、高一米八的工具車裏,擺滿做土木、水電和景觀工程所需要的工具;令人驚訝的是,還有空間可放茶水、環保杯、安全帽、斗笠

和手套,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幾天後,這部工具車又多了車頂,可以放折疊式鐵梯,旁邊加裝了塑膠簾幕,「就算下雨,工具也不會被淋濕!」趙世鎮還做了一部較小型的工具車,「如果出勤志工少,用小的就可以;如果志工多,就推大的出去。」

景觀之美,美在巧思與用心

景觀設計以多功能使用為目標,與人文中心建築體、自然環境相映成趣,而且充滿巧思。

位在建築體後方的戶外表演台,十二月上旬連鎖磚已鋪好;兩處階梯各有兩位年輕志工搭配,正在做最後的抹平粉飾;只待水管噴洗過後,那一粒粒潔白明亮的小石子將如明珠般嵌在壁上,向來往訪客行禮。

十米寬的圓形講台可供講演,也是各種活動或表演的好處所;木板步道上設置有戶外咖啡座,可以在這裏讀書或休憩。以步道、看台的位置來說,大約下午兩點以後,大樓的影子可使這裏一片蔭涼。

蓮花池可當蓄水池用,池中或瀑布或噴泉,與蓮花、蓮葉掩映成趣;擋水牆邊種植爬藤植物愛玉,當它爬滿牆壁時,可美化環境,更可淨化心境。

趕在烈陽高照之前,大樓兩側的植樹工程趕忙進行中。堆高機怪手一前一後挖啊推的,挖出一個大小深度適中的坑;約一、兩層樓高的大樹苗,靠吊車司機熟練的功夫,將它們一一搬運到土坑上。一旁的志工們扶著樹苗,一面就土坑位置調整:「前面一點、靠中間一點、好!直了,請放下!」將樹苗植入後,再用鏟子將土仔細鋪平。

種樹過程看似簡單,卻需要耐心、毅力、用心,更要注意整體美。幾天前,新種的幾棵樹中有一棵特別矮小,志工為了整體美,還是重來一次--鬆土、挖洞、保護樹根、拔出、移栽、再挖新坑、搬樹苗、植入、填土……

如今,老榕、松柏、紅楓、櫻花,正以動人之姿迎接來眾。

大愛電視台總監,也是人文志業中心的建築設計師姚仁祿提及,大樓後方有一株老榕樹,是二00一年「一0一三.一人一善」慈濟愛灑人間晚會的活動現場。「大樓動工前,一群志工不需要指示,自動將老榕等植物移栽到後方。待大樓工程接近完工時,志工們又靜靜地、不需要別人交代,把植栽移回大樓四周美化環境。由此可見志工的用心!」

八十餘位文化志工見證大樓成長

「能將這些志工們的『用心』全都保存下來,我們很有成就感;因為以後的人,只要翻開這些檔案,看看相片、讀一讀文字,就會知道這裏曾經有一群人、用心做過這麼多的事!」志工陳麗華說。

人文志業中心二00二年底動工,翌年四月起,有八十多位文化志工輪班記錄每日施工點滴。陳麗華負責協調撰稿、錄影剪輯、拍照、美編等志工出勤,並彙整他們的作品。

「要完成文化記錄任務,真的很不容易,而且這是一件最沒有掌聲的工作。」然而,文化志工們用堅定的毅力承擔下來,陳麗華說:「一年多來完成二十幾本檔案,還有映象志工拍攝的影帶,多到還沒算出有幾支……」

翻開文化志工所撰寫的日誌--

「他左手抓住鋼骨,右手拿著安全鎖向上扣住鏤空的鋼樑,像攀岩般一步步往上爬。烈日帶來攝氏三十七度高溫,鋼樑曝曬後溫度高達四十度,工程人員迎著熱氣,小心翼翼穿梭其間。其中一位人員被燙傷,志工露出疼惜的神色:『幫你擦個藥吧!』隔天仍頻頻關心傷口如何……讓這位來自屏東、離鄉背井一人到台北打拚的青年,心中充滿感謝:『好像家中的老母,讓人覺得好溫暖!』……」(尤美玉、羅月美、張德周記錄2003.7.15)

「昨夜一場大雨,園區工地更加泥濘,但為了趕上景觀工程進度,志工們一刻也不敢耽擱。凌晨四點見到他們,臉上沒有昨晚挑燈夜戰的疲憊,『使命必達』是他們

一致的心願。志工徐萬國是有四、五十年鋪磚經驗的老師傅,戴著斗笠蹲在豔陽下的身影顯得瘦小,石板磚緊壓著腹部,踩著快要開口笑的鞋子,顯見多麼吃力!」(曾美姬記錄2004.7.29)

文化志工群中,曾美姬可謂全職投入。去年五月,她第一次走進關渡園區,覺得工地需要一位全心記錄者,便決定試試看;沒想到這麼一試,就試了一年半。

曾美姬像個人類學家,採用參與和觀察的方式見證大樓成長。年屆五十的她身穿藍衣藍褲、頭頂工安帽、腳踩黑色安全鞋,腰間繫著安全繩索,跟著工程人員爬上爬下,把當日工程進度與見聞詳細記載下來。

農曆過年前後那幾天,氣溫特別低,讓工程人員直呼:「冷啊!」為了體驗他們的感受,曾美姬捨下羽毛外套,穿著輕便登樓。十四樓頂四周沒有遮蔽物,強大的風勢吹得她臉頰刺痛、衣服啪啪作響,甚至無法站穩腳步。

然而,此刻的她見證了工程

人員的辛勞。他們正專注地將鋼筋一根根編織成巨大的鋼筋網,等著灌漿;為了方便工作,他們不能穿厚外套,雨衣被鋼筋刮破了,雨水濕透衣服,順著滑落塑膠手套裏,每個人早已淋成落湯雞……

當下全身濕透的曾美姬,完全能體會工程人員所說的「冷」;而現在唯一能做的,是勉強在強風中保護數位相機,以凍僵的雙手,將工程人員的身影與精神留下歷史。

之後,只要天氣變冷、下雨了,她都會為工程人員準備巧克力以補充熱量;工程人員趕進度忙到凌晨,她也會在晨霧彌漫中為大家送來熱騰騰的早餐。

鋼構完成、灌水泥前的日子,曾美姬天天在一到十四樓間爬上爬下,踩在以橫桿釘上五、六片模板的模板樓梯或鋼筋樓梯,深入危險的工地。刺耳的鑽孔機聲音、灰濛濛的粉塵與浸濕衣服的汗水,伴著她度過一個又一個晨昏。

眼見曾美姬藝高人膽大,工程人員打從心底佩服說:「你像男生一樣,膽子好大啊!」

從事成衣業二十年,曾美姬曾經愛美、講究裝扮;如今,為了做記錄變黑變壯、貌似男兒身,她卻雲淡風輕地說:「離開職場年餘,心境已趨平淡;如今,縱有華服三千,僅取一襲藍天,也不損及人生意義呢!」

用敬業成就、因感動投入

人文志業中心大樓為「多角度、多弧度」的建築設計,水泥、鋼筋、木板、鐵條全修整成圓弧形,尤其每一根鋼筋的長度都要算得絲毫不差才能裁切;少見的工法加上這一年來氣候多變,考驗著工程人員。

曾有工頭跟映象志工林連煌說:「慈濟工地難做,但,只要做過慈濟工程,以後任何地方都難不倒我們了!」也有廠商說,慈濟人堅持高品質的理念感動了他們,讓他們也生起責任感。

曾美姬採訪工務所所長王長祿時,從中了解到:「承包單位抱持『工程志業』的心,也就是以『成就善事』的心念把工程做好。如果不是用『志工精神』來做的話,勢必無法完成。」

最讓林連煌印象深刻的是工頭林添枝,「我最早拍他時,他嘴上還留著鬍子。現在鬍子剃掉了,整個人改頭換面!」

四十七歲的林添枝是億川鋼筋工程的班長,很看重自己的工作:「綁好鋼筋就像是顧好建築物的心臟一樣,心臟不好,一切都枉然。」當工程進行至地下室天花板及一樓地面層階段時,林添枝的手不慎受傷,吊著繃帶仍每天來上工。

他說:「慈濟有高標準的品質要求,我時常為了工程失眠,努力思索改進之道;或者利用下班時間,請教慈濟營建處工地主任林奎伯,真的,好感謝奎伯。還有,很欽佩慈濟志工,每天煮飯菜服務工地朋友,他們都沒有領薪水,還這麼努力付出,讓我們很感動。」

他因為來到關渡工地而認識慈濟,成為慈濟會員;後來進一步報名成為見習慈誠隊隊員;最大的改變是脾氣變好了,他說:「我要把太太當知己,把兒子當兄弟。」



有個故事是這樣說的--

有人來到一個建築工地,問一位工人在做什麼?工人回答他:「你沒瞧見嗎?我在挑磚。」第二位工人說:「我在砌一堵牆。」第三個人說:「我在蓋一座教堂。」而最後一人的答案很特別,他說:「我在建造一條通往天堂的道路。」

慈濟文化志業立體及平面傳播媒體即將團聚在人文志業中心,邁向合作的新階段。大愛電視台總監姚仁祿,引用這個故事來說明:「同樣一群人做同一件事,但每個人的想法不同,使命

感也會不同。」

他說,當聽聞上人期許慈濟人文志業中心大樓是一棟「日日歡喜樓」,他生起一分特別的心情,感覺這棟大樓,將是一個通往特別境界的地方。

「這分特別,不是因為建築物本身,而是它所承擔的任務,以及在裏面工作同仁們的使命感。期望慈濟文化志業同仁,能在此以『全球慈濟人事物』作原料,用『愛心與科技』製造,從關渡這個港口轉運到全球,帶領許許多多人通向一個『日日歡喜』的境界,促成更多生命擁有善的轉折!」

▲文化頻道

大愛劇場「七輩婦」

◎撰文/莊淑惠 相片/大愛電視台提供

【大愛電視新賞】

元月十七日起每晚八點首播,
深夜十一點十五分重播。
四十五集劇情,
詮釋高雄六龜
三對環保志工夫妻的故事。
他們各自遭遇悲歡離合,
也找到了維繫家庭的方式與力量,
甚至學習對大地、對社會付出。
真實的人生經驗,
期待帶給觀眾感動與啟發。

故事的開始

美容院老闆娘林金貴,和事業一再失敗的先生邱國權溝通不良,甚至大打出手。

黃麗米的先生邱國榮雖然事業有成,卻發生外遇、經歷喪子,衍生婚姻危機。

林金雀的丈夫黃平洲好賭,她屢勸不聽、百般無奈。

故事的轉折,在於林金貴聽到證嚴上人開示佛教的「七輩婦」--

一、母婦:照顧先生如母親照顧子女般細膩。
二、妹婦:尊重先生如兄長。
三、智識婦:提供智慧輔助先生事業。
四、婦婦:柔和善順相夫教子,勤儉持家。
五、婢婦:任勞任怨照顧家庭。

以上五類屬「良婦」。

六、惡婦:驕慢、惡習不改。
七、奪命婦:不做家務,不守婦道,甚或謀害丈夫。

以上兩類屬「惡婦」。

某日,林金貴再次看到失業的邱國權酒醉,她氣憤地想拿刀殺他,才驚覺自己不但不是良婦,甚至由惡婦變成了「奪命婦」!

她下定決心徹底改變自己,終於漸漸感化了先生;還影響了妹妹林金雀、妹夫黃平洲,以及大伯邱國榮一家人……

製作人的話

.甯宜文:

家庭是社會的基礎,改善家庭關係就能減少社會問題。證嚴上人闡釋「七輩婦」,提示了女性在家庭裏的重要性。

期望這齣戲,能提供時下女性學習如何做一位女人中的女人;也提醒男性珍惜妻子。更重要的是分享一個做人的道理--只要懂得「縮小自己」,家庭與人生就會幸福。

演員的話

.劉瑞琪:

七輩婦就像女人的七種樣貌,在生活中交替出現;而這個觀念能幫助女人更懂得如何調整自己。

我飾演金貴,看見她理直氣壯,無法體諒失意的丈夫,雖然相愛卻彼此傷害,值得嗎?

從戲中我體會到夫妻相處之道,也看到自己的影子。先生一直對我很好,但我常將他的愛視為理所當然,也會得理不饒人,而忽略了理直要氣和。

很慶幸能聽見上人的法語,影響了我的生活與對待家人的態度。

.姚黛瑋:

剛聽到「七輩婦」,以我新女性的思維,不太能認同。但實際投入拍攝,會發現很多事情可以有不同角度的思考。

我飾演的麗米委曲求全,為婚姻付出一切。也許大家覺得她吃虧,但我卻認為她是設身處地、為人著想。演出後,我更珍惜和先生的關係,他像是我的朋友,也像人生導師。

過去,我容易被外在環境影響情緒,曾被輕微憂鬱症困擾。詮釋麗米的人生後,我發現自己遭遇到的困難,不是結果,只是過程。

從前的我,總是為未來在做努力;現在,我更懂得要「活在當下」。

▲厝邊頭尾一起來

週日清晨的家庭聚會

◎撰文/梁亦謙、李麗香、鄭淑月、郭秋月 攝影/林炎煌

敲敲你家的門,
牽你的手來愛護大地;
寶特瓶嗶剝響,
每週日環保站頻頻召喚;
這裏是回收物的中繼站,
也是一個親子交流的天地。

週日上午七點多,六歲的嚴珮綺已著裝完畢,等著與外婆、爸爸、媽媽和姊姊前往高雄慶雲環保站服務。珮綺自從學會資源分類後,不但養成週日早起做環保的習慣,連內向、害羞的個性也變得活潑,還能主動上台表演手語呢。

她也在環保站遇見民族國小親子成長班的家長和孩子一同參與。這群小朋友擅長紙張分類、踩寶特瓶,為美好的週日清晨帶來蓬勃的朝氣。


叮咚,喚醒善念付諸行動

高雄三民區慶雲環保站民國九十二年成立,慈濟志工鄭淑月話說從頭:「那時剛搬到三民區,想要在社區中找出願意一同付出的志工,讓愛的氣流在鄰里中蔓延開來,所以每週兩次、挨家挨戶拜訪住戶。」

持續幾個月「按門鈴」下來,鄭淑月發現左鄰右舍都認同慈濟的理念與做法,可是該如何落實並延續這分善念呢?她想到「環保」正是能夠改善環境、讓人體會「付出最樂」的好管道。

環保站最初設在老人活動中心後面,但由於沒有遮棚,下雨時總會淋濕回收物;之後又覓得廢棄的高爾夫球練習場外圍,並獲得同意,在此展開環保工作。

回收日設在每週日上午八點到十點,還記得第一次「開張」時,志工們群集環保站,準備一展身手,卻飽嘗「等待」的滋味--響應的居民寥寥無幾……

但志工不放棄,從自家的左鄰右舍開始宣導,帶動居民將家中回收物送來,也鼓勵他們週日一同來整理分類。

環保站成立三、四個月後,逐漸有成效了!當居民聽到志工踩扁寶特瓶「嗶嗶剝剝」的聲音,紛紛將回收物送來、甚至留下來幫忙,還曾有一天就收到一千四百支寶特瓶。每週兩小時的工作常延長到中午才結束,志工們目送滿載著回收物的車子離去,臉上浮現會心的微笑。

響應,愛護社區不分你我

七十多歲的盧貴美是環保站的長期志工,原本她行動不便,但投入回收工作後好轉許多,大家打趣說:「做環保就像復健一樣,愈做愈勇。」

兒子曾擔心媽媽的身體無法負荷,不願意讓她出門,但是看到媽媽的改變,反而鼓勵媽媽來環保站,志工也貼心準備了小椅子讓她坐。

洪宜珠從屏東搬到高雄,最初人生地不熟,直到志工到她居住

的大樓拜訪,因此受邀投入環保工作。每週二、四、六,她在大樓裏收取回收物,週日回收日則常忙到最後、將環境打掃乾淨才走,還把志工們使用過的手套帶回家清洗。

簡月琴騎車經過環保站,主動詢問:「我也可以來嗎?」投入回收工作後,她結識多位好朋友,還和洪宜珠「為善競爭」,向人介紹慈濟,邀人加入行善行列。

林德川雖稍有年歲,但總是神采奕奕,還帶來盆栽美化環保站;罹患骨質疏鬆症、穿著金屬護腰的林素英,若不是在慈濟高雄分會值班服務,就是來此分類;還有慈誠隊志工幫忙將回收物運往回收場。

里長莊源榮常在回收日捧著小點心來慰勞志工,另一位里長孫啟哲也會送飲料為大家打氣。一位經常在附近出入的居民說,以前練習場總是堆積著居民隨意廢棄的垃圾,如今慈濟不但在此分類,還把環境打掃得一塵不染。



目前,每週至少有二十多位社區志工在慶雲環保站服務,而且不少是全家出動;家人一起做善事,也交流情感。

「每當假日看到大手牽著小手走進環保站時,就覺得我們的努力有收穫,這也是支持我們不斷做下去的力量。」看到愈來愈多人透過行動愛護家園,鄭淑月繼續在社區「按門鈴」,廣邀更多家庭加入疼惜大地的行列。

◎高雄慶雲環保站歡迎您

時間:每週日上午八點到十點
地點:高雄市三民區安吉里慶雲街七十一號對面
電話:(07)3163660 高雄分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葉方良 Rex-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