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

無處不在

◎證嚴上人

自我膨脹,
習於「一指神功」指揮他人,
這樣的人,使人不願親近,
既難合群,
也得不到他人的敬愛。

縮小自己,
小到如微塵,
則海闊天空,
不僅不礙人的眼,且能深入人心,
人人心中,都有你的位置。

自大,會礙人的眼;
謙遜,才能入人心的心。
懂得縮小自我,
事事皆能放下身段、彎腰去做,
人格形象將「無處不在」。

▲社論

擋不住的愛

本月是慈濟馬來西亞分會成立十一周年慶。回想當年,慈濟志工篳路藍縷,在族群、宗教、文化均和華人社會有所不同的異鄉,開始深耕慈善、醫療、教育、文化志業,至今已在近三十個城鎮間織起愛的聯絡網,真是值得讚歎與祝福。

馬來西亞幅員遼闊,慈濟志工常需奔波到偏遠地區關懷貧病。他們靠著單純的心念、樸實熱忱的作為,一步一腳印地走過來;目前有一千多位志工,並朝充實專業知識努力,例如學習對癌末病人安寧療護,使愛的服務有更多著力點。

和馬來西亞相同,慈濟各個海外分支會聯絡處,多是從一個種子志工的發心開始,對貧苦個案付出身體語言的膚慰。這分不為私心的愛的行動,感動了其他人加入,才逐漸形成團體,成為人間溫情的美善匯流,在每個人的心靈激盪出愛的共振。即使外在環境艱難險阻,他們都能像水隨方就圓,發沛為種種利他服務。

從台灣到海外,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慈濟分支會在歡度周年慶,在共同走出來的菩薩道風光和記憶中,共同勉勵更精進;慈濟志工在世界各地撰寫著人間不一樣的歷史--不是擾攘混亂的政治、經濟、社會變遷史,而是人性昇華的心靈文化史。

慈濟世界雖因地區分布而有不同的服務模式和經驗,但也因各行各業的人士加入,開創異於傳統的助人救人新契機。

例如:這幾個月來,慈濟醫院為東南亞的幾樁罕見疾病個案進行高難度手術,包括為連體嬰、罹患巨大型齒堊質瘤、纖維性再生不良腫瘤、或罕見遺傳性腦神經系統退化疾病的兒童進行矯治復健……

能對遙遠國度求救無門的苦難人家伸援,要歸功於「國際慈濟人醫會」志工深入世界不同角落義診,以「救人救到底」的精神轉診後送。

光看這一頁醫療服務史,集結數不清的志工與醫療團隊的人力合作,就令人感佩不已。救身也救心,這些病童的雙親備受煎熬,得到撫慰支持後,對未來也恢復活下去的信心和希望,甚至因感恩,也發願做志工。

愛的力量相因相成,所以證嚴上人說,世間有一股力量擋不住,就是愛;那是所有人本性具有,但也需要教育來啟發--在這個畢業驪歌處處聞的季節,送給所有畢業生愛的期許與祝福。

▲心靈交流道

心靈交流道

好文章如好友,心煩時開臆解悶,失意時驅愁釋懷,
字裏行間,有歡笑、有溫暖,句逗篇章中,有真情、有大愛……
《心靈交流道》是交會談心的好所在,
不論是心情的回餽或是意見的參考,都竭誠歡迎您來分享。
來函經刊登,將致贈慈濟出版品。

女兒的週記

擔任慈濟志工以來,我不勉強家人和我一樣接受慈濟,只希望以身作則,身邊的人能感受到就好。而我在書桌上擺著一本本《慈濟》月刊,讓家人隨時取閱;我深信其中的一句、一頁或者一篇故事,也有可能啟發出善知,而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女兒的「生活週記」裏,有一方角落名為「人生資糧」,我常在上面看到出自於慈濟書刊中的靜思語,或是一些勉勵的話,不禁讓我又喜又安慰而紅了眼眶。

看著女兒在週記裏寫道:「活在當下--有些人對這句話有點誤解,以為就是把握時間好好去玩。但我認為這句話的意思是,每天過得很實在,做些有意義的事,就算下一刻死了,也不會有遺憾。」

十六歲的孩子能有這樣的認知和認同,我不禁莞爾,更有一種安心。

苗栗 詹素銀

兒子的震撼教育

翻開四四九期《慈濟》月刊,當傑博和諾文狄兩位小朋友變形的臉映入眼簾時,內心沒有驚恐,卻為他們小小年紀,卻要忍受病苦折磨而不捨;同時也替他們能有「改頭換面」的機會感到慶幸。

欲詳讀全文時,兒子推門進來,坐在床沿不語。我想,八成又在思考如何說服我讓他買新版的遊戲機吧!我故意拿著月刊翻閱,他被傑博的照片所吸引,驚訝地問我:「媽,他的臉怎麼了,怎麼會長這樣呢?」

我簡單地敘述:菲律賓的傑博是位早產兒,還有水腦症與顏面畸形,因為家境貧困,沒錢就醫,幸好碰到慈濟志工,帶他來到大林慈濟醫院就醫。

見他盯著圖片久久不語,我問他:「有沒有覺得,我們四肢健全,就是很大的福報了?」

他仍然低頭不語,當抬起頭來看著我時,眼眶微微泛紅,說:「我真的覺得好震撼喔!」我繼續問:「有沒有覺得跟他們比起來,我們富有太多了?」

「嗯!以後想買東西時,我就會想想他們,然後把錢存下來,幫助有需要的人。」兒子心有戚戚焉地說。我誇兒子愈來愈懂事,給他

一個愛的擁抱。回房時,他不忘向我借月刊去細細品讀。

感謝《慈濟》月刊,讓我適時做了一次機會教育。

台北 鐘貴音

讀「趕出心裏的鬼」有感

讀完四五0期《慈濟》月刊「晶瑩童心」之「趕出心裏的鬼」,心裏頗有感觸,因為我就是「被鬼嚇大」的。

受到篤信民間信仰的家人影響,我從小對「鬼」有一分莫名恐懼感,不僅夜裏不敢一個人去上廁所,連大白天上學必經的棺木店都不敢正眼看它,總要快步衝過。

成年後,怕鬼情形依然未見改善,反而被媒體上更多繪聲繪影的靈異之說,弄得更加疑神疑鬼。一直到加入慈濟,參與助念和急難救助,恐懼的心才漸漸撥開雲霧。

記得幾年前接到師姊電話通知,要立刻前往殯儀館助念。路途中內心矛盾交戰,光是「想像」等下可能會看見的情景,就足以讓雙腳顫慄了。

到了殯儀館,看到一群志工,發毛的心稍稍安定。那一次火災意外,造成數十人遇難,認屍現場一片哀悽;當家屬傷心昏厥那一刻,我只想到給他們一個可以倚靠哭泣的肩膀,至於恐懼何時撤離,就不得而知。

如今,我仍然不確定這世上是否有鬼魂存在,但只要有苦難的地方,怕鬼的枷鎖再也不能纏縛我助人的雙手雙腳。

台南 林秀芬

想再聽一遍

我在新星國小擔任「說故事媽媽」,剛開始時都是說一些寓言故事;可能是我講得不夠精彩生動,總覺得孩子們興致缺缺,讓我有很大的挫折感,幾乎想要放棄。

有一天,順手拿起《慈濟》月刊,看到「上人說故事」專欄,讓我心中一喜,迫不及待地等到第二天和小朋友分享,沒想到小朋友出奇地安靜聽講,故事說完了,還要我再講一遍,真讓我感動莫名。

原來在孩子們小小的心靈深處,也需要善知識的灌溉與滋潤。感恩上人、感恩《慈濟》月刊,希望未來的日子裏,有更多的善知識陪著孩子們成長、茁壯。

新竹 黃銀秋

【更正】

.第四五0期三十四頁「大學生響應救人工程 為血癌患者注入生機」文中,募得血樣筆數誤植,應為一千一百九十八筆。

.第一百三十三頁「山裏娃兒有志氣」中「公里」誤植,應為「里」;住在綏陽縣大陸槽鄉的女孩「胡成旭」誤植,應為「周成旭」。

▲無盡藏

人人齊心,為愛的教育導航

◎證嚴上人

當今社會的紛擾令人憂心,
改善社會風氣,少不了你我的一分力量。
學校、家庭、社會與媒體用愛導航,
引領下一代走往正確的方向,
用智慧經營有價值的人生,
社會才能充滿希望。

六月間,慈濟教育志業體--大學、技術學院、中學與小學舉行畢業典禮,溫馨莊嚴的會場中充滿了感恩,也充滿了愛的叮嚀。

畢業,是人生中一個重要的階段。看到師生之間離情依依,流露出真誠的情感;看到那麼多孩子在學校裏學得智識,學會做人做事,也學會感恩、付出,我為他們撥穗、頒獎時,感到很開心,也很安慰!

這群年輕學子,有的即將要升國中、高中;有的要考大學、研究所;還有很多人將投入社會、為人群付出……儘管揮別過

去讓人不捨,但未來將是人生進階的開始,應該感到歡喜!

慈濟興辦教育,不求回報,只期待年輕學子走出校門,不論是繼續深造或就業,都能「自愛」且「愛人」,將「愛」與「感恩」的人文視為終生之志,在社會上善盡本分、發揮所長。

每一株新芽,
都是未來菩提林中的大樹。
感恩師長用心耕耘,
讓孩子獲得智識、學會自愛自律。

每一株新芽,都是未來菩提林中的大樹。

感恩家長對慈濟教育的肯定與信心,將孩子送來東部,讓他們在此安心學習、接受教育,也培養出自立自強、獨立生活的能力。

感恩師長們懷抱著熱忱和理想而來,發心立願,用愛教育、用生命投入,呵護著每一株幼苗,讓他們在此長養旺盛的生命力,獲得智識、成長慧命,將來能為人群付出。慈濟中學的老師們每天與學生一起生活,他們比學生早起,陪伴孩子同桌進餐、整理寢室,摺疊棉被……教導衣食住行的禮儀,讓孩子們養成規律的生活、培養好的習慣;啟發孩子們的愛心,在社區裏做環保,或到孤兒院、老人院關懷、到醫院當志工……孩子們在師長的帶動下,學會關懷、學會付出愛。

我由衷感恩師長們發揮父母心,用愛自己孩子的心來為天下的孩子付出;發揮菩薩心,暫時放下小家庭,來到東部培育英才;發揮老師心,完成教育使命。

感恩全球慈濟志工給我力量,為了搶救生命而建醫院、為了成就慧命而蓋學校,不知流了多少汗、出了多少力!學校蓋好了,他們的付出並沒有停止,繼續發揮人間菩薩的愛心,扮演著慈誠爸爸、懿德媽媽的角色來陪伴、疼惜著孩子。這分情,很真、很純、很深厚。

少年的心,有時候煩惱多多,不敢向老師表達,也不敢對父母說。他們把懿德媽媽、慈誠爸爸當成最貼心的朋友、最知心的長輩;心中的煩惱只要向他們傾訴,就能得到及時的膚慰與陪伴。

家長、老師以及慈誠懿德爸媽的這分大捨與大愛,令人感動;這也是學校教育能否成功的關鍵。

無明風吹得人暈頭轉向,
人生道路那一條才是正確?
社會、家庭用愛引導,
學子才能走出迷惑、增長智慧。

教育孩子,不光只是傳授知識,還要教導他們明禮義、知廉恥,懂得如何生活、如何與人相處,能夠明辨是非。

慈濟小學的孩子,遠遠地看見人走過來,就會合掌敬禮;馬來西亞慈濟幼兒園的小朋友,三、四歲的年紀就懂得做餅乾義賣助人,問他們「辛不辛苦?」他們說:「我們做好事不怕辛苦,做愛心餅乾義賣,要給師公蓋教室……」小小尖兵,愛心真大!雖然是童言童語,卻表達出內心純真的愛與智慧。

還有台南大愛幼兒園的小朋友,他們從「大愛劇場」看到口足畫家謝坤山的故事,有感而發:「我們有好手、好腳,要趕快做好事。」「我們要做愛心食品義賣,給師公去救可憐的小孩。」他們還畫了海報,帶回家請爸爸媽媽「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啟發父母的愛心,實在很有智慧!

現代社會父母親多忙於事業,難以兼顧家庭,與孩子相處的時間很少,親情難以穩固。如果父母能轉換「有一缺九」的觀念,不以賺錢為優先;而是「有了十,可以付出一」--生活有剩餘,懂得為社會付出;也把時間留給孩子、建立良好的親情,這就是知足而有福的人生。

現今代人的學歷普遍提高,心卻很迷茫--被無明風吹得暈頭轉向,以致對人情義理生疏,是與非分不清……這分迷惑與不解,正是「心靈病毒」,往往容易使人做出傷害別人、毀損自己的事而不自知。

人生方向若偏差,差之毫釐、失之千里,未來社會風氣更令人憂心。為人師表,一定要有使命感,照顧好學生的慧命,引導他們正確的人生方向。有了智慧,就能產生「抗體」,不受「心靈病毒」的感染。

力量用對方向,
就是亮麗的人生;
用錯了方向,將步入黑暗陷阱。
「媒體」若能發揮正向影響力,
也可以成就社會教育。

家庭、學校教育孩子正向發展,社會也要肩負起教育責任。「媒體」,是社會教育的一環,是引導人心走向的一大力量,因此在傳播訊息的同時,也應善盡教化人心的功能。

大愛新聞報導,有一對母子「同窗」--兒子重度殘障、手腳不靈活,母親到校伴讀,擔任孩子與老師之間的橋樑。母愛多偉大啊!她的孩子雖然殘障,卻肯用功,媽媽的心裏應該是安慰

的。

反觀有些孩子,雖然身體健康,心理卻很脆弱,經不起社會的誘惑,父母為孩子心靈的不健全而傷心,多苦啊!

還有一則報導,十來歲小男孩的祖母罹患運動神經元疾病,成了「漸凍人」,他為了回報阿嬤照顧他的恩情,每天放學後便馬上回家,餵阿嬤吃飯、貼心地在阿嬤身邊講悄悄話,彈唱阿嬤以前愛唱的歌來娛樂她。這個年紀的孩子正需要朋友,也比較貪玩,他卻能用心照顧阿嬤,這就是「孝」啊!

這樣的新聞,多感人啊!這是存在社會的真人實事,可以鼓舞人心,多值得報導啊!

媒體工作者若能心中有愛,將傳播學識與人文素養--也就是功能與良知結合起來,如此,每一分心血的付出,自然會讓人看到人性之美、感受到人生的希望。

然而,現今一些媒體偏失方向--隱「善」揚「惡」,所呈現的幾乎都是社會的不安、人心的病態與痛苦,彷如築起一道高牆,牆內充斥著病態與亂象,讓人誤以為這就是社會的全貌;民眾看得心煩意亂,心靈如同感染病毒飽受傷害,失去生命的方向,在其間撞得頭破血流。

媒體的方向稍有偏差,就會變成傳播「心靈病毒」的媒介,影響社會風氣。所以,期待媒體不要媚俗,為追求利益而譁眾取寵、製造紛擾;應提起道德勇氣「有所不為」,進而負擔起文化與社會教育播種與耕耘的角色,傳播有益人心的正向生命價值觀。

人生,將力量用對方向,就是亮麗的人生;用錯了方向,這一生就將步步走入黑暗的陷阱。「媒體」切莫成為社會病毒,而應將傳播的「功能」提升為教化的「良能」,引導人人走向正確的方向。



讀書,就是要讀出懂得端端正正做人、真正為人群付出的一條人生路。

生在台灣的孩子大部分都是有福的,父母給予無微不至的愛,師長教育做好人、做好事,還有社會大眾群策群力發揮愛;因此要懂得感恩父母恩、師長恩、眾生恩。懂得感恩、能夠自愛,才會擁有可愛的人生,也才能讓我們的社會更美好。

當今社會的紛擾令人憂心,改善社會風氣,少不了你我的一分力量。有祥和的社會,才有幸福的家庭;社會的希望在教育,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環環相扣、缺一不可;期待人人為教育盡心盡力!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五月十五日至六月十六日,講於花蓮)

▲主題報導

照見人間真善美

◎撰文/莊淑惠 攝影/顏霖沼

在慈濟,有這麼一群志工--
自掏腰包購買攝錄影器材設備、上課充實專業技能,
親身深入社區實作拍攝。
他們是「映象志工」,大部分從非專業到專業,
以記錄好人好事為使命感,
作品散見在大愛電視台新聞、節目、公益廣告,
也呈現在社區活動中,
可說是淨化人心工程的無名英雄。

「好事應如花香,隨風愈傳愈遠;
慈濟的文化工作,就如這朵朵芬芳的花、如這陣陣和風……」
證嚴上人以此作喻,期盼慈濟文化漸深漸廣,
散播清流於全世界,使大愛的理念遍植人心。
因此,映象志工不畏風吹日曬,跟著慈濟四大志業腳步,
為人們互助的美善事跡留下印記。
他們說:
「記錄就是見證。見證了人間菩薩的善,
就應記錄這些美善,而且去感動別人。」

感動,一直是慈濟人最熟悉的一種體會,
對映象志工來說,亦是如此--
文化工作從一個人做、號召很多人參與,
到每個人都願意將精神理念和專業技能、珍貴器材,
與同志同道之人分享;
可以想見,透過志工的感動與反思之後,
所記錄下來的美善故事,是多麼撼動人心了!

「映象志工」的鏡頭永遠對準別人;
而鏡頭後的他們,是怎樣的一群人呢?

▲主題報導

留住眼下這一刻,就留住歷史

◎撰文/莊淑惠 攝影/顏霖沼

《全球第一號》

「一個人的視野有限,希望有更多人來記錄與分享美善訊息。」
十八年前,空照專家黃錦益踏入慈濟,
成為慈濟第一位專業攝影志工,
保留了大量珍貴史料,
更將技術與精神傳承給映象志工。
「慈濟的傳播文化是要救人的慧命。」
對於上人「淨化人心」的期許,黃錦益體悟深刻……

慈濟歲末祝福台中分會現場,會眾欣賞著手語隊表演,電視牆正播放舞台上演出者的特寫。

分會外,停放了一部戶外實況轉播車(Outside Broadcast,簡稱 OB車),車內溫度很低,壁面滿布螢幕、儀表及電路裝備。

「一號機角度有點低喔,三號機鏡頭 pan到底,二號機給中間那位師姊一個特寫……」黃錦益在這小型副控室裏,用無線電對講機與會場內各據一方的映象志工對話。他雙眼專注看著四個不同場景的螢幕,將志工拍攝的畫面剪輯並切換至會場內的視聽設備,立即展現在會眾面前。

休息時間,志工們集結在這三坪不到的轉播車裏,黃錦益一改平日溫和形象,態度嚴謹地針對志工所拍的影像提出建議:

「錄影時要專注在鏡頭上,如果鏡頭跑掉了,不僅觀眾看不到動人的影像,慈濟歷史也流失了。」黃錦益認為,為慈濟留史要盡量完整,亦即將眼下這一刻的點點滴滴記錄下來。

不能只有我一人 號召「千手千眼」

一九八六年,花蓮慈濟醫院落成,台灣空中攝影專家黃錦益受慈濟委員請託,發心拍攝慈濟園區空照圖,開始與慈濟接觸。他與妻子陳英珍後來皈依上人,法號分別為「濟宇」與「慈暘」。

夫妻倆在德宣師父邀請下,一九八七年加入隨師行列迄今,記錄上人行腳開

示與慈濟會務發展;也因此,他堪稱「第一號」的慈濟映象志工。

黃錦益說,早年,上人希望他將慈濟影像留下紀錄,以作為史料保存;一九九五年力霸友聯頻道(東森電視台前身)提供時段給慈濟製播「慈濟世界」節目,影像紀錄遂從史料保存的功能,跨向媒體弘法的角色。

隨著慈濟志業範圍愈來愈廣大,黃錦益發現:「光靠我一個人記錄是不夠的。」也因上人的一句話:「天下米一個人吃不完,天下事一個人做不完;要將功能轉化成良能,帶動更多人來做。」黃錦益開始邀請各地志工投入影像記錄,宛如「千手千眼」,記錄慈濟脈動。

黃錦益為他們安排影視培訓課程,邀請專業人士教導;這樣的「準備」竟在九二一地震後派上用--慈濟在中部重建區援建五十所希望工程學校,全台映象志工首次整合,分工至各校區拍攝紀錄片,為台灣災後重建留下珍貴史料。

十八年來擔任攝影志工,黃錦益一直不吝惜購置各種專業器材,以提升拍攝品質。一年多前,他自購OB車,一改過去單機攝影的模式,採多部攝影機在不同角度取景,更能完整、立體化呈現慈濟活動實況。他也藉此培訓更多映象志工學習拍、攝、導、播,使其勝任大愛電視台拍攝任務;最終也能落實在各社區,把地方上的慈濟人文記錄、傳承下來。

追隨上人十八年,黃錦益學到「放大心量」;他為有心學習專業的映象志工廣開「私塾」,因此獲得「校長」的尊稱;也因他總是笑容可掬,「笑長」的封號不時可聞。他的慈濟精神和專業技術,讓全球映象志工獲益良多。

▲主題報導

為慈悲的容顏作見證

◎撰文/莊淑惠 攝影/顏霖沼

《看見生命力》

陳聰哲與葉秋松為籌募大林慈院建院基金,
在上班地點高雄楠梓地政事務所打掃廁所及做資源回收。
兩個大男人的善行透過陳財德的鏡頭和大愛台的播送,
引起回響,陳聰哲受邀演講,推廣環保理念,
被選拔為「優良市民」……
「記錄就是見證。我見證了人間菩薩的善,
就應把這些美善記錄好;
當這畫面感動了我,我相信也可以感動別人。」
裝潢師父陳財德說,
為好人好事留史,一切都是「如是我聞」。

這天,陳財德幫住進新家的獨居老人黃福才裝窗簾。

二十多年前,四噸重的鐵架掉下來,造成黃福才下半身癱瘓,成為慈濟照顧戶;在志工鼓舞下,他參與環保工作,每天清晨五點出門,繫好尿袋、騎著電動車、拉著小拖車,沿街撿拾回收物。

一九九八年、黃福才的故事成為大愛台「勤耕福田」節目題材,陳財德因飾演年輕時的黃福才,而與他熟識。如今,陳財德已是映象志工,拿起攝影機繼續記錄黃福才如何勇敢面對受傷後的變化、如何比一般人辛苦地打理生活,還能做環保回饋社會。而陳財德常被親眼所見的畫面,

感動地流下淚來。

最近,陳財德為「勤耕福田」拍攝住在鼓山區的慈濟照顧戶陳淑鳳。

陳淑鳳行動不便,口齒也不太清晰,先生於六年前往生,她獨力撫養一雙兒女,一家三口住在不到十坪大的房子,除領取政府與慈濟補助金外,尚以做回收來貼補家用。此外,她還在兒女就讀的學校當志工。

志工陳勤聰平日關懷陳淑鳳,因此陪同陳財德到訪錄影。客廳空間狹小,攝影機不得不逼近陳淑鳳,但她仍自然地面對,幾度真情流露,落下眼淚。

陳淑鳳說,她雖窮,但省吃儉用,每個月捐三百元給慈濟,「以後我有能力,也想穿上藍天白雲的慈濟志工服。」

初訪結束,陳財德對陳淑鳳說:「以後可能常來打擾妳,我想拍攝妳在家、當志工的情況……」陳淑鳳說:「沒關係,希望我的故事可以鼓勵其他人。」

「我把每一個拍攝的對象,都當作是自己的老師。」陳財德認為,映象志工常可以看到別人的苦難與人生無常;他也常反觀自省,這些苦難若發生在自己身上,可以安然接受嗎?甚至,可以將自己的生活與隱私,毫無保留跟大家分享嗎?

當映象志工流淚比流汗多的陳財德說,捫心自問的答案,常讓自己感到汗顏,也讓他更加尊敬這群他所記錄的「生命的導師」。

從一竅不通到熱愛專業

陳財德原本完全不懂錄影,卻一頭栽進這個領域,光是要看懂攝影機操作說明書,就花費了好大一番心力。

「說明書多是用英文寫的,我一邊查字典,一邊學習操作,

也常拿家人當練習對象。我學會錄影,完全是苦練出來的。」

高雄映象志工辦公室緊鄰大愛台南部新聞中心,志工常支援拍攝慈濟活動或人物新聞,四十三歲的陳財德常以新聞中心為家,頗具新聞人員的專業精神。

某天凌晨四點,他在睡夢中聽到消防車呼嘯而過,馬上睡意全無,打一一九詢問火災地點,並趕去現場拍攝;天亮後,慈濟人前往火災現場關懷災戶,並發放棉被、衣物與飲食,整個過程均被陳財德記錄下來,並在大愛新聞中播出。

除了支援大愛新聞,陳財德也負責高雄靜思堂工地文化的記錄。為了拍攝靜思堂的工程歷程,陳財德尋遍附近可以拍攝的好角度,設定了九個定點,「像學校的水塔上、十六層高的大樓頂樓、人家的辦公室、貨櫃上面……只要天氣不錯、雲彩很美,我都會去走走看看。」

一年多來,陳財德出入這些地方,已經像家一樣熟悉,他說:「只要誠懇說明來意,學校總務單位與大廈管理員都願意幫忙。」

陳財德專做地板、窗簾工程,平日不是抬頭裝窗簾,就是低頭貼地板,工作很辛苦,以往多藉菸酒來放鬆身心;現在,他菸酒全戒了,還學會攝影良能,發揮影像的力量。

這幾年建築業不景氣,陳財德的生意也大受影響;不過,他並不抱怨,反而高興有更多時間做慈濟,從中找到人生的使命。

「在一些小事上,我看見了慈濟人的偉大。記得在一個寒冬,志工到療養院致贈禦寒衣物給精神病患,拍攝時,我心裏閃過一個念頭:志工臉上的神情,就像是佛教經典中描寫的菩薩,而我見證了這群菩薩的善,更要將這些美麗畫面記錄分享。」

▲主題報導

「忘我」的滋味

◎撰文/莊淑惠 攝影/顏霖沼

《娘子軍角度》

常在新聞現場,
見柯德桂背著沉甸甸的攝影器材,
不斷地轉換拍攝角度。
完全不懂電腦和英文的她,
靠死記螢幕和鍵盤位置、
對照剪接公式,學會剪輯……
每天凌晨送完報紙、掃完高速公路交流道,
略事休息後,時間幾乎全部投入志工服務。
柯德桂責任感重、凡事要求完美,
人家喚她「拚命三娘」……

「師姊,妳在我後面做什麼?我怕機器會打到妳喔……」彎下腰取鏡的大愛台記者問。

「原來,這角度也可以拍啊。」蹲在記者身旁的柯德桂說:「我不會拍,想學你怎麼取鏡頭。」

「喔,是這樣啊。來,師姊,這個角度也可以拍……」

常有人問個子嬌小的柯德桂:「妳怎麼這麼大膽,敢拿著攝影機在街上跑?」她笑著說:「沒辦法啊,能全職、全時投入影像記錄的人不多,我只好硬著

頭皮承擔囉!」

柯德桂投入文化志工是從筆耕開始,而後基於對影像的好奇心,自一九九九年開始學拍攝;沒有攝影機的她,使用別人的器材練習。柯德桂說,初入門,完全不知要拍什麼,也不知該如何訪問,「我常跟著大愛台記者出任務,模仿他們的拍攝角度,把握機會請教。」

「那時因為專業理念不足,我們很容易涉入報導的情境中無所自拔。」柯德桂說,二000年象神風災,她在災情慘重的基隆七堵採訪,聽著受災戶淚流滿面地敘述悲慘遭遇,她悲從中來,跟著哭了起來;待回過神來看負責攝影的志工是否有拍到畫面,才發現那位志工早已跑到屋外哭得不知如何是好。

柯德桂能拍、能剪也能寫,帶領基隆區映象志工承擔記錄工作,勤快、耐操、耐磨,累積出厚實的經驗。有人問她,慈濟活動很多,雷同性也高,該如何拍出與眾不同的畫面?柯德桂說:「感動不是隨時有的,但如果深入了解慈濟精神與理念,到那兒都可以看出動人點。」

兼顧媽媽與志工角色

個性常是「幫人幫到底」的柯德桂,也深入慈善訪視工作,「做訪視要深入案家生活,同理他們處境,才能替他們尋找社會資源,來解決生活困境。」

柯德桂常能獲得案家信賴,也因此記錄到更多的細節與故事。前年,柯德桂製作了一部紀錄片「殷伯伯小屋」,內容是基隆慈濟志工為罹患胃癌的殷伯伯與兩位智障兒子翻修危屋;去年年初,殷伯伯生病至新竹就醫,慈濟人也跟著過去關懷。

當殷伯伯病重彌留時,

柯德桂等人也在身旁。「伯伯跟我們說:你們都是好人……。」殷伯伯往生後,柯德桂協助處理後事,甚至撿骨、捧骨灰罈,並安葬南港國軍公墓。

這動人的故事,除了曾在大愛新聞播出,也在「人間菩提」節目裏出現。今年初,基隆社區歲末祝福活動中播放這段故事,柯德桂的母親才知道女兒做慈濟如此投入。

五十歲的柯德桂是單親媽媽,為了承擔家計、照顧兒子,與爭取更多時間做慈濟,她調整作息,改在夜間工作--每天凌晨兩點起床送報,接著打掃高速公路交流道,上午十點回家休息一下,之後便是「慈濟時間」了,然後忙到晚上十一點才就寢。

朋友認為打掃高速公路很危險,而且又要兼顧工作、家庭和志工活動,過著蠟燭兩頭燒的日子,難道不覺辛苦嗎?柯德桂說:「做慈濟後,了解人生本來就無常。每天早起工作就當作做早課,而且我喜歡照顧別人,這讓我有踏實感!」

柯德桂可以說是隨時都在做慈濟;在路上看到車禍傷患,旁邊站滿圍觀群眾卻沒有人付出行動,她常是第一個伸出援手的人。柯德桂說:「隨時隨地都可以做慈濟;看到人有難,可以忘我,但不可以忘記。」

從這裏尋得生命熱力

這是一對夫唱婦隨的全職志工。
二00一年納莉風災,
張阿英撐傘站在先生林宜龍身旁,
免得雨水淋濕攝影機;
兩年後,她獨當一面,
扛著攝影機穿梭在興建中的新店慈院工地,
記錄工程點滴與慈濟人文。
張阿英認為,女性細心和耐心的特質可以掌握到細膩的畫面,
讓影像有骨有肉、有血有淚,更具生命力。

拿著攝影機的張阿英,充滿了慈濟人的生命熱力與自信;然而,聽她談起過去種種,有如天壤之別。

張阿英常生病,人家感冒幾天就好,她卻是一、兩個月不見起色,常跑醫院,成了一個「藥罐子」;看到別人身強體健,就感到自己的軟弱與無能,懷疑起生命價值,「我常覺得自己是個很沒用的人,甚至想過自殺……」

一九九八年,張阿英加入靜思讀書會,晦暗的心靈從上人的著作中逐漸找到出口;「人生的價值,不是擁有多少,而是付出多少。」這句話,讓她的生命轉向,將心力從自己的身上,放大到眾人的身上,開始積極做慈濟。

九二一震災後,先生林宜龍為大愛屋及希望工程記錄。那段時間,她看到林宜龍的改變:

「那種天真、無厘頭的個性,變得易感、替別人著想,很容易落淚呢……」

孩子都已成年、生活靠房租收入也應付得過去,張阿英和林宜龍決定成為全職慈濟志工,固定到希望工程學校記錄重建過程。張阿英幫忙拿攝影腳架,也幫忙採訪,跟了一段時間後,發現學校裏有很多動人故事,從中增廣不少見聞,讓本來很怕曬黑的她,竟也樂於投入經常要在戶外曝曬與奔波的攝影工作。

由於擔心自身專業不足,無法將慈濟歷史作最好的保存,張阿英和林宜龍參加大愛台的錄影培訓課程,並且支援新聞拍攝。後來新店慈濟醫院啟建,需要專職志工長期記錄,夫妻倆便承擔此項任務;每當上人巡視工地,他們將施工重點、最新進度和工地故事呈現給上人和建築委員們

參考。

剛接慈院工地文化記錄任務,張阿英經常陷入瓶頸,尤其是剪輯影片時,常找不到可諮詢的對象,讓她感覺無助與茫然。兩年來,隨著慈院工程進展,她的拍攝能力也逐日進步,畫面愈來愈動人,「我的影音能力是從這裏磨鍊出來的。」她期待每一部影片,都能蘊含著慈濟人文精神。

過去常進出醫院求診的張阿英,為了記錄新店慈院建設歷程,再次在醫院裏穿梭;她如何看待這樣的生命轉折呢?「曾懷疑過生命價值的我,在慈濟找到了鼓舞與力量,希望這些影像作品,也能影響別人獲得力量、讓社會多更多愛。」

▲主題報導

草根文化人 引領風潮

◎撰文/莊淑惠 攝影/顏霖沼

《鏡頭影響力》

麵包師傅張明坤先是拜師學藝,
接著貸款買數位錄影機;
即使為了等待一個畫面,
在太陽下曬一整天,他也不喊累。
「因為慈濟很美,
所以要用最好的器材記錄下來;
為慈濟留歷史,等同記錄了社會的美好,
這給了我很大的成就感!」張明坤說。

今年五十歲、看起來草根味濃厚的張明坤,住在高雄仁武鄉,白天是麵包師傅,晚上在夜市擺攤賣麵包。他一向喜歡玩家庭攝影機,九年前開始轉拍慈濟活動,並且拜師學藝。「老師問我學錄影要做什麼?我很認真地說:為了做慈濟!」

僅有國小學歷的張明坤,學習意志強旺,在學會錄影後,花了三十萬元買專業攝影機,還曾瞞著老婆標會,請老師郭立初到日本幫他買數位錄影機。「老師特別從日本打電話來跟我確認:『你會不會後悔?』我很堅定地說:絕不會後悔!」

早年加入慈濟,張明坤是從環保入門,因此,他對環保題材比較感興趣,而且深入。

高雄仁武鄉八卦寮環保站裏,有人拆腳踏車的鐵線與馬達

裏面的銅絲,有人拆錄影帶和安全帽的塑膠外殼;志工們精細專業的分類與分工、愛物惜福的環保精神,成為學校師生觀摩、實做的環保教室。多年前,張明坤以八卦寮環保站為主題,從企畫、拍攝到剪輯、配上閩南語解說的旁白,總共花了兩個月完成一支環保錄影帶「垃圾變黃金」,畫面呈現了環保志工投入分類、回收物送往大型回收工廠,到最後鋁罐重製成一條條鋁磚的過程。

這支錄影帶在學校與社區推廣,引起回響。環保站負責人陳清雲說:「影片中介紹了如何回收玻璃瓶與分類,一度造成環保站玻璃回收物的爆滿,可見影片的影響力。」

罹患先天青光眼的環保志工邱淑惠,靠著雙手碰觸回收物,依照形狀、材質做分類;熟悉、有效率的身手,教人看不出她雙眼已盲。張明坤除了記錄邱

淑惠做環保的身影,也深入她的生活,拍她如何煮飯、做家事、照顧家中與鄰居的小孩。邱淑惠的故事登上大愛台後,很多媒體爭相報導。

近一、兩年,張明坤非常喜歡拍大愛台公益廣告「蔬果真善美」,並獨鍾少見的香菇種類。他從市場詢問到產地,常一大清早起床,從高雄仁武出發前往宜蘭、東勢、埔里等地,在光線最美的晨光中捕捉美麗的菇影。為了營造出明亮新鮮的美感,他在菇寮裏打燈,將一朵朵在養殖盆中恣意開展的香菇,留在鏡頭內……

張明坤加入慈濟後,檳榔不吃、菸也不抽了,也改茹素;熱心公益的他,只要慈濟有義賣活動,他就做蛋糕或麵包贊助。太太本來對他花錢買昂貴機器感到不解,但聽了上人開示,也看到先生的改變,因此逐漸放開心胸,她說:「做慈濟,張明坤可以不吃不睡,而且,要多早起床都不用人催。」

在地的聲音 貼近的關心

白天,尤啟峰是貿易公司主管,
下了班便扛起攝影機,深入社區角落尋找題材。
今年六十三歲已屆退休之齡,
不過,有個願望支持他充滿活力地繼續做下去。
這個願望是--善用在地資源為社區居民保存人文紀錄,
讓人人對身處的環境有親切感和參與感,共同來關心社區。

過去,社區人們透過口耳相傳,掌握生活訊息;如今,隨著時代演進,傳播媒體發達,小型電子攝影機普及,讓紀錄片拍攝愈來愈平民化。人們藉由社區媒體的記錄功能和力量,傳播和溝通社區裏的訊息與故事,實具有「在地」感情。

一場北區文化志工的共修活動中,播放尤啟峰三個月來利用公餘,為培訓委員沈素容攝製、名為「韌命」的十五分鐘紀錄片。

鏡頭帶著觀眾與沈素容到醫院作化療、去會員家收善款、到聯絡處插花、供佛、在新店慈院當香積志工;面對肺癌復發的挑戰、戴著毛線帽與口罩的沈素容,神情堅定地對著鏡頭說:「我要活下去,我不能死,我不要作一個沒有用的人!」

在場的人無不被沈素容的生命力所震撼、感動著;有人淚流滿面,急問沈師姊目前的病況;也有人想要索取光碟片,送給患有癌症的親友,找到活下去的力量;更有不少影像或文字志工向尤啟峰請教:這題材是怎麼找的?花多少時間製作?需要多少人參與?

「喚醒社區民眾關心社區」,是尤啟峰對慈濟「落實社區」的另一層詮釋--讓人們了解慈濟在社區裏做什麼,帶動民眾關心身邊所發生的事情並積極參與。於是,這兩年來,他每三個月將志工所拍的影片剪輯精選成主題報導,利用慈濟中正萬華聯絡處

作為攝影棚,以新聞播報的形式錄製;不論攝影、場記、燈光,或剪輯、配樂都是由志工承擔,藉以培訓志工的執行能力。

以新聞方式呈現的社區報導,除留下志工的足跡,又可作為社區活動時播放的影片。尤啟峰說:「透過主持人介紹,民眾了解慈濟投入社區的種種作為。」此外,影片中有中正、萬華當地美麗的街景,也是很可貴的紀錄。

一九九六年投入映象志工行列,如今尤啟峰會拍攝與剪輯影片,現在更嘗試製作深度社區報導,鎖定焦點為人物故事。「人物故事最能打動人心!當初我也是聽了很多慈濟人現身說法,將感動化為行動,才從社區志工變成委員。」他希望這些自拍自剪的影片能在社區發光、發熱,影響更多人!

直擊急難現場 發掘人性本善

在發電廠上大夜班的呂桂樹,
車上放著藍天白雲制服和攝影器材,
隨時待命拍攝新聞;
隨身攜帶筆記型電腦,一有空就剪輯影片。
以前,呂桂樹遊山玩水,留下美麗的畫面;
一九八九年成為慈濟映象志工後,鏡頭中多了生命的意義。

一九九八年華航空難、二000年新航空難,住中壢、在林口火力發電廠擔任大夜班技術人員的呂桂樹,因地緣關係,均在第一時間抵達現場記錄;平時,他就像大愛台的「地方特派員」,隨時支援拍攝即時新聞……

「那次一聽到大愛台通知空難消息,趕緊向公司請假。開車往機場的路上,已經聞到燒焦的汽油味……」呂桂樹說,二000年十月三十一日那晚,象神颱風帶來大風大雨,他沒有雨衣,臨時找了一只塑膠袋套在攝影機上,進入封鎖區記錄災情;而慈濟志工守候在機場,煮薑湯給救災人員與罹難者家屬暖身,這溫馨的畫面也被拍攝下來,天亮後託人送去大愛台趕製播出。

隔年的納莉風災,北部災情嚴重,位於台北市南港的大愛台未能倖免,片庫、攝影棚全被大水淹沒,因此在林口設置臨時攝影棚,不少映象志工從災區拍得畫面後,直赴攝影棚和主播一同播報新聞。「這給我們志工很大的挑戰!」呂桂樹說。

不同一般媒體播報的災難新聞內容,映象志工的拍攝重點,往往放在患難中互助、關懷的人性光明面,鏡頭更是鎖定社區裏默默付出的可愛、可敬、可貴的小人物上。

完成尋人任務

二00三年,大愛台推出「映象志工社區報導」節目。呂桂樹除了提供作品,也協助影片

剪輯工作,能力因此提升不少,更懂得用影像去傳達想法、說故事。

呂桂樹拿出一支慈濟人關懷中壢榮民之家的影帶,回想當年:「第一次去榮民之家拍攝,榮民伯伯不願意入鏡;經過長期互動、關懷,和榮民伯伯建立了融洽關係,才能拍到志工與榮民打成一片的畫面。」教他深深感動的是,志工姜春惠帶著兒子幫榮民伯伯擦澡、洗腳,親切的態度就像對待至親一樣。

他直覺可以深入採訪姜春惠,便至他家拜訪,發現他這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精神來自於父親的身教;為了教育下一代敬老尊賢,他也帶小孩到榮民之家當志工,學習關懷、尊重長者。呂桂樹特別跟拍了三天,結合先前志工拍攝的部分,完成這支具有教育意義和人物深度的「愛的傳承」影片。

最令呂桂樹難忘的一次拍攝任務是,兩年前,中壢一戶人家發生大火,兩名小孩重度灼傷,送進加護病房;他拍下災情畫面後,也前往醫院關懷。訪視志工急著要幫這兩名小孩聯絡在外地工作的父親,呂桂樹急中生智,將影帶送去大愛台時,請新聞主播特別呼籲這名父親趕緊回家。大愛新聞播出後,果然這位父親得知訊息趕到醫院。

災後第三天晚上,呂桂樹上班前繞去醫院探視,發現小孩傷重不治。他便在家屬忙著辦理手續、心緒惶然之時,承擔為往生者助念的任務。

這幾年,呂桂樹也為往生者製作紀念影片與喪家結緣。他說:「相信這些影片可以帶給家屬心靈的平靜。」不擅言詞的他,透過影片卻告訴人們許多……

▲主題報導

大膽起步 門外漢變高手

◎撰文/莊淑惠 攝影/顏霖沼

《數位化未來》

「我是來到慈濟才學會錄影,
現在會一點剪輯技術也是為了慈濟,不是為了謀生。」
銀行界退休的何敏宗,經歷四年的歷練,
從影視工作的「門外漢」,成為中區映象志工聯誼會負責人,
他的數位工作室是不少志工學習剪輯的教室。
「回想當初,真的很大膽!」
何敏宗希望能為慈濟與社會留下美善的文化紀錄,
歡迎大家一起來投入!

這天,豔陽高照。何敏宗打算到台中潭子志業園區相思山上一座瞭望台,拍攝園區全景。

步道長滿雜草,幾乎已看不路徑。他背著小型數位攝影機,手拿腳架,身手矯健地抵達丘頂瞭望台。從上往下看,綠油油的野草地和園區工程全部收進鏡頭裏。

回到家中的工作室,他馬上將所拍影片輸入電腦,透過剪輯軟體的處理,展現不同視覺效果。電腦桌上還堆著幾支影帶,是映象志工拍攝的慈善個案訪視帶,等著他精剪成五分鐘的影片,將送至靜思精舍向上人報告時使用。

何敏宗播放出一部剛剪輯好的作品,是豐原區慈濟志工為住在神岡鄉的關懷戶劉先生打掃居家的拍攝帶。劉先生在家裏囤積廢棄物達十八年之久,垃圾已塞滿大門,每日出門,必須從垃圾堆上方的洞口爬出來,髒亂和惡臭更引起鄰居的不滿。近六十位志工花了七個小時、動用八輛回收車,清出滿坑滿谷的垃圾,並將回收所得一萬多元

交給劉先生。

原本數小時的影片,經何敏宗用電腦剪輯軟體處理成五分鐘,再配上字幕、旁白與配樂,緊湊的節奏讓人快速掌握這個故事的精神。

目前業界仍普遍使用類比系統剪輯方式,不少映象志工則已開始使用數位剪輯;數位化的好處即是,一個人可以多工完成影音製作。像何敏宗僅用一部電腦與混音器,便可完成剪接、字幕、配音與燒錄。

何敏宗原在銀行界服務,四年前退休後擬到美國依親,卻在身為慈濟委員的妻子施美珍鼓勵下,加入希望工程記錄工作,還用退休金買專業攝影機、電腦剪接與音控設備,投入完全陌生的專業領域。

慈濟伴唱帶有聲有影,唱到流眼淚

何敏宗平日除了拍攝、剪輯慈濟大小活動影片,最具特色的作品即是慈濟歌音樂帶與伴唱帶。

三年前,台中分會舉辦社區活動,大家看著字幕唱慈濟功德會會歌,當時懂得一些影像剪輯技巧的何敏宗覺得「很落伍」,於是,利用電腦將歌詞與圖片結合,看字幕唱歌的同時欣賞美麗的影像;後來嘗試加入動態的影像,在社區活動中播放時,人人驚豔不已。

喜歡唱歌的何敏宗,對音樂頗具鑑賞力,為了傳達歌詞意境,他親自到大雪山或武陵農場向自然界取景,再用電腦做特效。「一枝草一點露」這支音樂帶,是參考一部法國的生態紀錄片「小宇宙」;影片中,水珠在葉面上瞬間蒸發,雨水隨風灑在水池上,多了意境與想像空間,耐人尋味。

即使是平面照片,何敏宗也透過不同視覺動態效果,讓平面看起來跟影帶一樣,「這樣比較生動好看。」於是他將大愛劇場「牽手人生」主題曲,配上早期上人與弟子們下鄉訪貧的老相片,以及今日全球慈濟人服務的身影,為這首歌帶來不一樣的面貌,在社區裏廣受歡迎,還有越南、澳洲、加拿大等國慈濟人向他拷貝。何敏宗說,志工曾至拘留所關懷大陸偷渡客時播放這支音樂帶,有不少人邊聽邊流淚。

何敏宗記憶深刻的一次拍攝經驗是二00一年的桃芝風災。他扛著攝影機、淋著雨,拍攝竹山地區土石流災情與災民受災情況,鏡頭下的見聞,透過大愛新聞SNG直播,立即進入到全球觀眾的眼耳裏。「有一戶住家,一塊體積比門窗還大的石頭躺在屋裏,而門窗卻沒有破損,眾人嘖嘖稱奇。面對這無法解釋的現象,讓我強烈感受到大自然不可知的力量與人類的渺小。」

▲主題報導

過去、現在、未來

◎撰文/莊淑惠 相片/花蓮本會提供

《慈濟影音文化發展歷程》

將每一個善念、每一個奉獻身影,
皆寫進慈濟藏經,攝入大愛鏡頭;
這就是--為時代作見證,為慈濟寫歷史。
當慈濟美善訊息透過大愛台傳向全球,
並發展出獨特的內涵與影響力之際,
讓我們細數這些年來的一步一腳印、勾勒未來面貌--

清流的源頭

一九六六年,慈濟功德會成立。隔年,《慈濟》月刊創刊。

慈濟草創時期,負責為歷史留下影音紀錄的人是德慈師父;從一九七二年到一九八二年,這十年可說是慈濟影音文化的發韌期。

慈濟現存最早的影音畫面,是德慈師父所拍一九七三年第一次至台東海山寺義診;還有同年娜拉颱風在花東釀成災情,慈濟人用遊覽車接送災民至台東介壽堂領取物資,畫面中可見災民井然有序地排隊上車。

「早期慈濟活動以訪貧、義診為主。我自行摸索拍攝技術,一年後,逐漸懂得要怎麼拿穩鏡頭、畫面該如何規畫。」德慈師父說。

一九七六年,德慈師父隨上人進行全台貧戶複查,身上背著一台攝影機和三台相機,分別是拍黑白相片、彩色相片與幻燈片。

德慈師父說,當時使用的器材是拍電影專用的八釐米攝影機,「每一次拍完的底片膠卷,需送到日本沖洗,再寄回台灣。

只要有人數較多的會眾來參訪精舍,就用放映機播放出來給大家看。」

在晃動、模糊、無聲的早期畫面中,窺見七0年代慈濟人下鄉濟貧的匆匆身影,也從人物衣著、交通工具與環境,感受那年代篳路藍縷的艱辛氛圍。

然而因為時代久遠,老相片在歲月的蠶食下褪色了、殘破了;加上靜思精舍多次翻修擴建,這些影音資料在物件搬移時散佚,留下來的史料有限。

德宣師父在一九八二年後接下記錄工作,並隨上人行腳撰寫《慈濟》月刊的「隨師行記」專欄。

「一面要記錄文字,還要抽空照相、錄影,僅能隨順因緣記錄下來,因此錯失了很多珍貴的畫面啊!」德宣師父說。

八0年代,台灣電視從黑白跨越到彩色,德宣師父當年所拍的影音畫面,已是有聲有彩的世界,他所使用的攝影機也可同步收錄聲音。

德宣師父拍攝到的重要畫面,有花蓮慈濟醫院預定地的整地工程;重大活動如慈院動工,則由專業人員來拍攝。德宣師父表示,為了讓更多社會大眾了解慈濟建院的用心,慈濟於一九八

三年首度對媒體發布新聞稿。

一九八六年慈院啟業時,台灣空拍專家黃錦益受邀拍了一張慈濟園區空照圖,也因此和妻子慈暘進入慈濟奉獻專業。

當年,慈濟對會眾傳播主要以報刊和廣播為主,黃錦益拍攝的相片,是《慈濟》月刊、《慈濟道侶》半月刊重要的圖片來源;而影帶主要作為史料保存。

八0到九0年代,台灣國民平均生產毛額突破一萬美元歷史關卡,股市狂飆,大家樂賭風興起,社會因經濟高度發展,人心浮動,亂象叢生,台灣也被稱為「貪婪之島」。

一九九五年,台灣有線電視法通過,電視台紛紛成立,百家爭鳴。慈濟志業也在九0年代走向國際化,足跡記錄在黃錦益的鏡頭中。

一九九五年十二月一日,力霸友聯頻道免費提供時段,「慈濟世界」節目因此開播,此為慈濟文化志業步上影視媒體的開端;慈濟「視聽部」同時成立,聘用專職工作人員製播節目,有心投入影像記錄的志工群也應運而生。

當年十五分鐘的「慈濟新聞」很多來自志工提供拍攝帶,由專業人員後製完成,映象志工至今仍為大愛台重要的支援。

期待清流成主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葉方良 Rex-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