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靜思晨語

做個提燈照路的人間菩薩

◎證嚴上人

寒冬即將過去,大地萬物正等待春暉普照,燦然展現蓬勃生機。

在這充滿希望的時刻,虔誠感恩諸位大德護持慈濟志業,由衷祝福大
家:

人人傳承智慧心燈
家家充盈福德法財

智慧心燈--
光明、清淨又溫暖,能照亮自己的心地,更能為苦難的世界點燃無窮的希望。希望大家發大心、立大願,做個提燈照路的人間菩薩,為長夜漫漫的娑婆世界,開啟無量的光明;為辛酸煎熬的苦難眾生,照亮永恆幸福的道路!

福德法財--
雖無形,但恆久堅固;世間財雖有形,卻短暫易逝。若能勤修三無漏學、廣行六波羅蜜,不僅家庭平安吉祥,更能促進人心淨化、社會祥和安定!

但願人人手牽手、心連心,開啟光明大愛、長養智慧福德,從「自我淨化」做起,為「淨化人心、祥和社會、天下無災難」繼續努力。

千言萬語,道不盡無限的感恩!新春伊始,敬祝

歲歲平安
年年吉祥



▲社論

天增歲月人增智慧

隨著時代背景的演變,過年的方式和意義也在不斷改變。如工商業社會的人們簡化往昔的歲時祭儀,許多人出國度假旅遊;也有許多人追求心靈的桃花源,以感恩的心情發願立志在菩薩道上更精進。

在慈濟世界過年,沒有自我的單純享樂,只有對貧苦眾生加倍的關懷給與。從年前一個月開始,精舍及全省各分會、聯絡處便忙著為一萬多位照顧戶「辦年貨」,細心打包後發放,並以豐富的素齋招待他們提前過節。

新年期間的慈濟醫院,不僅醫護人員照常排班,來自海內外的志工亦不間斷服務,上人和常住師父並親往醫院向病患賀節祝福。慈光與愛心普照,使得慈濟醫院比平常增添喜氣。

在慈濟世界過年,令人深深體會除舊布新須向內求,「清淨身口意,利樂諸眾生」是何等莊嚴神聖的使命。而這項使命原是貴為人身的自性呼喚,在證嚴上人歲未的殷切叮嚀,與點傳心燈的無量祝福中,更震撼慈濟人的心靈。

每年的歲末行腳,上人皆不辭勞苦地和全省各地的慈濟人聚會,一一為他們或者配掛蓮花中國結項鍊,或者送蓮花燈,同時也給每個人一個「福慧紅包」。最後,上人並點燃大家手中的蠟燭,此象徵人人心中常保清淨光明,並以連綿不絕的燈火,照亮人間黑暗的角落,為處於淒寒的人們帶來溫暖。

對許多慈濟人而言,上人給予的歲末祝福,是生命中最莊嚴的儀式。蓮花與燈是有形的標幟,也是無形的橋樑,慈濟人由此體會亙古的佛心,以及以無窮願力慈悲濟世的師志。

在心燈燦然成海的那一刻,很多人都流下感恩與懺悔的淚水,感恩在此人心動盪的時代,有幸走上慈濟這條寬闊的菩薩道;懺悔的是過往的生命顛倒癡愚,浪擲多少寶貴的時光,不及不畏塵勞盡形壽的上人於萬一。

世界人難得以此真情相見,亦難得在此年的跨越中共同發願,發願不論人事如何變遷,菩薩心志永不退轉。而眾人心手相連,是個人力量的泉源。

上人在歲末聯歡會中對眾開示,慈濟雖已邁入第三十一年,但過去猶如在打地基,未來仍有待眾人秉持「拓荒者」的精神,提起更大的勇氣與毅力,救度無數苦難眾生。

虛空浩渺,三十年的時間在天地間猶如一瞬,由此,慈濟的隊伍雖然浩盪長,我們不能以此自滿。只有不斷地自我惕勵,勇猛精進,以有限的時間換取菩提資糧,才不枉入佛門卻空入寶山。

天增歲月人增智慧,願有心人值此歲時交替之際,發願深入人群服務,增長菩薩的智慧。



▲甘露清涼

虛空有盡,我願無窮

◎證嚴上人

【全省歲末祝福聯歡會開示】

大家經常說,要生生世世跟隨師父,我是--
「虛空有盡、我願無窮」啊!
我永遠都要做個「拓荒者」,不斷地開路,
接引無量無數的眾生共行菩薩道。

時間過得真快,又是歲末祝福的時刻。

日子一年一年地過去,我們的「年紀」一直增加,「生命」卻不斷減少。《普賢菩薩警策文》有云:「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生命不斷流逝,就像魚兒賴以生存的水愈來愈少;我們怎能不自我警惕?怎能不把握每分每秒生命的使用權,不斷地付出、再付出?

以「愛」舖成菩薩道

娑婆世界多苦多難,佛陀為了救度眾生,倒駕慈航來人間,

示現修行、悟道、轉法輪……等過程,從成道到入滅,整整四十九年,不惜身命、竭盡精神,不間斷地講經說法、應機教化眾生,啟發人人發揮良能,在人生道上相互關懷、扶持。所以,學佛必定要行菩薩道,才能到達成佛的目標。

慈濟這條菩薩道,是所有慈濟人用「愛」一步一步、一寸一寸地舖出來的。從花蓮開始,擴展到東部、北部、西部……,並延伸到海外;如今,不僅台灣各角落都有慈濟人孜孜不倦地發揮生命良能,為台灣同胞服務奉獻,世界各地還有許多慈濟人不斷地付出,不斷地濟貧、教富。

富有的人雖然衣食豐裕,可是不一定覺得幸福,物質缺乏的人,雖然生活困難,則未必感到痛苦;關鍵在於「心」。心中有大愛,就能擺脫小我的煩惱,發揮良能為眾生服務,活得踏實、自在;這就是「人間菩薩」,也就是「佛心」。

救世必先救心,人心若不淨化,苦難將無法終止。慈濟的目標,就是啟發每個人的清淨本性--佛心,將紛亂苦痛的娑婆世界,轉化成祥和清淨的淨土。

為眾生「提燈照路」

慈濟走過三十年的路,坎坎坷坷,走得非常辛苦。不過,我走得很心安,因為慈濟的所作所為,正是遵循佛陀的教導;我走得很踏實、很有信心,因為有你們大家支持我、與我同行。我相信,這條路走下去,永遠不孤單。

如今,正是邁開大步、開創新局的時機。過去的三十年,就像在打地基,不論是慈善、醫療、教育、文化,或骨髓捐贈、國際賑災,都奠定了穩固的基礎;未來,期盼大家繼續秉持「拓荒者」的精神,提起更大的勇氣與毅力,開拓更寬廣的菩薩道路,救度無數苦難眾生。

菩薩道遙遠漫長,如何才能克服重重挫折與考驗,精進不懈、貫徹始終?唯有發大願、立大志,激發人人本具的無窮潛能!

每年的歲末聯歡,都會為大家「點心燈」,希望藉著有形的燭燈,點亮人人心中無形的心燈--啟發清淨的智慧與慈悲。

當我為諸位點燃蠟燭時,心中正在呼喚你們--發大願、立大志吧!做個提燈照路的人間菩薩,為長夜漫漫的娑婆世界,開啟無量的光明;為辛酸煎熬的苦難眾生,照亮永恆幸福的道路!

團結和睦有妙方

剛才大家舉燭齊眉時,一片金黃色的燈海,多麼美啊!

無數盞燭燈會合在一起,能照亮深濃廣闊的黑暗;無數人的愛心凝聚在一起,能化解一切仇恨與苦難。

慈濟世界的美,就是美在人多而和睦,同心協力為眾生服務奉獻。俗話說: 「人多是非多」,不過慈濟人有妙方--「善解、包容、感恩、知足」。

人與人之間相互善解,就不會把人事當是非,而能將是非當教育;能善解,心才會開闊;心開闊了才能包容;有包容心,作任何事都能「甘願做、歡喜受」。因為能夠天天歡歡喜喜地為人群付出,所以慈濟人常彼此這樣說:「多謝你哦!好在有你,我才有機會做得這麼歡喜,感恩你啊!」

因此我常說:在慈濟世界中,充滿感恩與祝福;生活在這麼美的環境中,怎會不知足?

「慈濟世界」是所有的慈濟人所共同創造的,的確是需要你、需要他、需要每一個人。我知

道你們都很愛師父,師父也愛每個人、更感恩每個人!

「六度三學」成就圓滿人格

剛才你們排隊一個接著一個到我面前時,我一手牽著你們的手,另一手將燭燈放在你們的蓮花燈座中,同時送你們一個「福慧紅包」。

「福慧紅包」裡有六個五元硬幣,總共三十元,含有很深的意義:六個硬幣代表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三十元代表三無漏學--「戒、定、慧」。

六波羅蜜就是「六度萬行,是行菩薩道不可缺少的資糧,也是六種度化眾生的工具;具足六波羅蜜,就能萬行莊嚴,救濟無量眾生。

「戒、定、慧」則是成就「人格」的必備要素--守好做人的規矩,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就是「戒」;守戒就不會犯錯,不犯錯才能心安,心安就有定力;有定力,才能化解煩惱、開啟智慧。所以,具足戒、定、慧,才能擁有踏實,幸福的人生。

紅包裡面的錢雖然不多,可是所有紅包累積起來,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這些錢,絕對不是基金會的錢,而是我的著作版稅,包括《靜思語》、《靜思、智慧、愛》、《歡喜自在》……。

這些書的版稅,我整年一直累積,就是為了在此時送給大家,表達我對每個人的祝福與感恩。

淨化人心從自己做起

農曆新年即將到來,對於過去一年全球所有慈濟人的大愛所付出的種種,除了感恩以外,還要與大家相互勉勵,把握現在趕緊立志發願,必須善用未來一年的時間,好好地充實自己、利益人群。

我的願望仍然是--「不求身體健康,只求精神明睿;不求事事如意,只求勇猛精進;不求減輕負擔,只求力量增加。」因為我要繼續努力達成未了的心願--「淨化人心、祥和社會、祈求天下無災難。」

雖然不知這個心願什麼時候才能完成,但是我們要有信心,今天無法完成,還有明天;今年無法完成,還有明年;縱然今生不能完成,還有生生世世無限的歲月可以繼續努力。

社會祥和,我們才能幸福;天下無災,我們才能平安;而唯有「人心淨化」,才能社會祥和、天下太平。

淨化人心要從自己做起,自己的心清淨了,才有能力淨化別人的心。

剛才你們每個人到我面前時,都感動得流淚;感動不如行動啊!希望諸位趕緊提起勇猛的決心與毅力,勤修「六度」「三學」,清除貪、瞋、癡、慢、疑等種種習氣,讓自己的「身、口、意」一日比一日更清淨。

永遠做個「拓荒者」

大家經常說,要生生世世跟隨師父,我是--「虛空有盡、我願無窮」啊!我永遠都要做個「拓荒者」,不斷地開路,接引無量無數的眾生共行菩薩道。

慈濟即將邁入第三十一希望所有慈濟人也能秉持拓荒者的精神,將慈濟世界拓展得更寬廣、開闊,讓「淨化人心」的力量更加豐沛強大。

千言萬語,說不盡對大家的感恩。祝福諸位福慧雙修,功德無量!


▲慈濟訊息

邁開大步再創新局

◎證嚴上人/主講 弟子靜淇/恭錄

【聯誼會講話】

國曆八十五年一月七日
農曆八十四年十一月十七日

慈濟已經三十年了,
這三十年完全是「用愛鋪著路走過來」。
未來還有無限寬廣的路要去開墾,
如果有心要和我一起走這條路,現在正是時候……

諸位大德,阿彌陀佛:

很高興今天大家共聚一堂,更高興有這麼多位壽星,接受大家同心的祝福。

剛才有四位慈濟醫學院學生,上台與大家分享義賣青蛙卡、到慈院當志工及參與居家關懷的心得。他們提

到在居家關懷時,在一個幾坪大的屋子,看到一對生了十三個小孩的父母,整天酗酒,不懂得教育孩子。我們可以想像得到,這樣的家庭是多麼悲苦、無奈!

我聽到他們的心得分享聽得很高興,
真是聽到耳裡,甜在心中!

醫學院學生不怕髒臭,幫孩子們洗澡、洗衣服,還把屋子內外整理得乾乾淨淨。他們都是未來的醫師、公共衛生人員或醫事技術人才,將擔負維護人群健康的使命;雖然目前尚在求學階段,但已經把愛心充分發揮出來。這分清淨的愛展現出未來的希望,所以我聽他們的心得分享聽得很高興,真是聽在耳裡,甜在心中!

聯誼會剛開始時,護專學生表演舞台劇「沈默的母親」,表演得入木三分;台上的演員哭,台下很多觀眾也哭了。這齣戲所表達的主要意義是:世間有兩件事不能等,一是「做好事」,二是「孝順」。這兩件事,一定不能「慢慢來」。

現在的青少年有時會反抗長輩,甚至抱持「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的心態,常常傷了父母的心。慈濟護專的學生,在慈濟精神的薰陶下,以戲劇表達對行善以及孝親敬長的體會,我看了覺得很欣慰。

剛才我們也看到慈誠隊表演手語歌--原本剛強勇健的男眾,卻能表演出如此自然、柔軟的手語動作。我們不難想像,他們在家中必是賢夫良父,夫妻、父子間必能彼此體貼關懷,充滿溫馨的親情。

慈濟人不論身處那個國家,
都會「就地取材」幫助當地需要幫助的人。

慈濟的美,美在那裏呢?美在無所求地付出、再付出!就像澳洲吳照峰委員報告當地慈濟人回饋社會的情形。

澳洲是個美麗的地方,社會福利制度很好,但是有些醫院的醫療設備比較落伍。當地慈濟人盡心盡力幫助這些醫院增購急需的儀器,關懷院中孤寂的病人;由於他們確實是無所求地付出,所以獲得院方及病人的尊重和感恩。

總而言之,慈濟人不論在任何地方,都會盡力幫助當地需要幫助的人。就像剛才上台表達感恩之意的留學生楊雅菁小姐,她一個人在美國讀書時,服用成藥導致胃痙攣,整整十六天難以進食,美國當地的慈濟人得知此事後,趕緊陪同醫師帶著藥去看她,並持續關懷,直到她康復為止。

他們不但白天去探望楊小姐,晚上也帶著電毯和熬好的稀飯去關懷她;這分無微不至的愛,就像媽媽照顧自己的孩子一樣。

所以,不論任何地方,只要有慈濟人,就有光明和希望。

美國慈濟人也曾幫助不少在旅途中發生意外的台灣同胞。例如去年二

月的大峽谷墜機事件中,有九位台灣旅客傷亡;消息剛披露,慈濟人立即趕到事故現場,協助處理往生者的後事,照顧就醫的傷者--二十幾位慈濟人輪流照顧了十幾天,並因應家屬的需要提供各種協助。

去年八月二十九日,華興補習班員工赴美旅遊,在亞歷桑那州發生車禍,有人往生、有人輕重傷,在美國的慈濟人也立即搭飛機到事故現場,從頭到尾幫助處理一切大小事情。

幾天前,慈濟世界電視節目也播出美國、台北、桃園三地慈濟人,同心協力將在美國遭遇車禍而癱瘓的蔡先生,運送回國療養的感人畫面。

所以,慈濟人不論身處那個國家,都盡力幫助當地需要幫助的人,並「就地取材」--帶動當地人的愛心,共同出錢出力來濟弱扶困。

慈濟開啟人人的愛心,
匯集成一股大力量,幫助許許多多的人。

社會上有少數人以為慈濟人只在作國際賑災,不了解慈濟為台灣所作的種種服務奉獻。其實,慈濟的根在台灣,近三十年來,慈濟人不間斷地致力於開啟人人的愛心,共同幫助社會上每個角落的困苦眾生;就像剛才慈濟醫學院學生所說的,他們在居家關懷中,深深體會到慈濟是在啟發每個人的愛心,把點點滴滴的愛凝聚起來,匯集成一股大力量,幫助許許多多的人。

也有同學談到他們在街頭義賣青蛙卡的心得。為什麼李校長要帶著學生去義賣卡片呢?除了可以匯集花蓮民眾的愛心力量,共同成就兒童發展復健中心;也可以讓這些學生了解,當初慈濟人為了建設慈濟醫院和醫學院,是多麼辛苦地籌募經費,希望這些孩子能夠知福、惜福,好好地用功讀書。

慈濟醫院曾文賓院長伉儷,也在上個月的聯誼會那天,帶領院內同仁到街頭義賣青蛙卡。後來,他們告訴我義賣的經過--

院長說,他們在市場門口義賣,好多人看偌他都主動前來購買,所以他賣得好歡喜;還告訴我他太太很「黏人」呢!人家已經發動機車離去了,她還把手放在機車的把手上,為他介紹義賣青蛙卡的目的。院長夫人

一聽院長這麼說,趕緊告訴我:「師父,我是希望大家一起來做好事,如果有人不了解義賣青蛙卡的目的,就失去做好事、種福田的機會啊!所以我一定要詳細地告訴他。」

我又問同仁們參加義賣有什麼心得?他們回答:「現在才明白當初建慈濟醫院時,委員們募款有多麼新苦--請別人拿出兩百元來買一套看得到、摸得到的卡片,都已經很不容易了,何況當初委員們空著手請別人捐錢來建醫院,那種辛苦不知大上幾百倍,所我們我們應該惜福、感恩!」

我聽了這些話,真的很感動!義賣卡片不但可以讓大家共同耕耘福田,對於義賣的人而言,也是機會教育。

聽到王居士描述他們一家人的生活方式,
我感動的流下淚來。

剛才上台分享的慈誠隊員王一郎,一家都是「模範慈濟人」。

上個月我去台北時,慈誠幹部向我報告一年來的工作成果,提到王居士的感人事蹟--王居士在市場擺攤賣「米苔目」,一家人生活得非常簡樸,很多吃的、穿的、用的,都是「資源回收」來的;作生意賺的錢則盡量省下來,兩年內捐給慈濟兩百四十多萬元。有人問他為什麼不把錢存在銀行?他回答:「我把錢交給慈濟更有意義!」我聽了很感動。

後來王居士本人親自向我描述他們一家人的生活方式時,我感動得流下淚來。

你們知道王居士一家人怎麼生活的嗎?他一大早就出門賣米苔目,收攤後和其他慈誠隊員一起做資源回收,若看到還能穿的衣服就帶回家;一家人穿的衣服都是資源回收來的,即使是小菩薩,也願意穿撿來的衣服、鞋子--已經三年沒買過衣服、鞋子了,而且懂得存錢給我建醫院、學校。家裡的家具很多也是撿回來的。

他們一家人不但穿的、用的是回收來的,甚至吃的東西也是--豆漿店要收攤時,總會剩下一些豆漿、飯糰,店家知道他生活很簡樸,就問他要不要這些剩下的東西?他說:「當然要啊!把這些帶回家,就可以一天不用煮飯了。」你們瞧,王居士多惜福啊!

他們雖然生活得很簡樸,卻是和樂融融,因為全家人有共同的心--愛心、慈濟心。他們疼惜物資,讓很多別人丟棄的物品繼續發揮功能,所以他們生活得很健康、心靈上很富有。多有福的人生啊!

人生的富裕有兩種,一種是「富中之富」--不但富有物質,而且富有愛心;若是「富中之貧」--雖然財產多,卻欠缺愛心,常感孤單、空虛,這樣的人生多可惜啊!

另一種是「貧中之富」--生活物質並不充裕,但是知足常樂,心中充滿了「愛」;王居士就是這樣的人,不求生活過得富裕舒適,只希望全

家都能平安健康、孩子乖巧有愛心;多有價值的人生!

諸位,像這樣美好、感人的真實故事,慈濟世界中到處都是;我很希望你們都能在慈濟世界中多看、多聽、多了解,把這分真善美的精神帶進自己的生活中。

只要有心,一定可以撥出時間;
只要有願,不怕沒有力量。

慈濟已經三十年了,這三十年完全是「用愛鋪著路走過來」。未來還有無限寬廣的路要去開拓,你們如果有心要和我一起走這條路,現在正是時候,慈濟醫院大林分院、兒童發展復健中心都需要我們一起完成。

曾有人告訴我:「師父,慈濟醫院已經建好了,我現在才進來慈濟,太遲了。」真的已經遲了嗎?我要告訴諸位:絕對不會!現在正是重新起步的時候,在這新的一年,慈濟要邁開大步再創新局!

希望大家共同來創造人間最美、最動人的歷史,千萬不要白來人間一趟。只要有心,一定可以撥出時間;只要有願,不怕沒有力量。

讓我們一起踏上第三十一年的慈濟路,開展慈濟志業新氣象!

祝福大家福慧雙修,功德無量!


▲慈濟訊息

如是我聞--一通電話

◎靜淇

二十一歲的珍妮正值花樣年華,卻比同齡的女孩多了分滄桑,認識她是個很偶然的機緣。

珍妮的哭泣

一個月前的某天,清晨四點多,好夢正酣,一陣刺耳的電話鈴聲劃破了滿堂靜謐,拿起話筒,聽到一個女孩子的聲音,表示要找某某先生。原來是一通撥錯號碼的電話。

本想掛斷電話,但仔細聽對方的聲音,彷彿正在哭泣,我關心地問她發生了什麼事?需不需要我幫忙?

也許是真誠、溫和的語氣觸動了她的心,她在電話那端痛哭失聲。等哭夠了才告訴我,她的男友另結新歡,已經好幾天沒回來了,她想要自殺。說著說著又哭了。

一聽到她有意尋短,剎那間睡意全消,猛然從床上坐起來。感謝她對我這個陌生人的信任,從五十分鐘的談話中,我不但撫平了她激動的情緒,也清楚了她的故事。

為愛不惜一切

家住中部某鄉下的珍妮,在家中是么女,父母親都是出賣勞力的人,從小她就不太喜歡讀書,尤其在四個姐姐出色的成績比較下,她明顯遜色多了。

功課的壓力加上父母親的比較心,上了國中之後,她變得叛逆、霸道,也經常翹家、翹課,與一些死黨鬼混在一起,從此展開了「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的迷失人生。

父母親對她也從最初聲淚俱下的規勸、到嚴厲的打罵,最後只好「有生當作沒養」,任其自生自滅。

她像一匹脫韁的野馬,愈跑愈偏愈遠了。十六歲那年,認識了一位大她五歲的男孩,為了愛情,她不惜和家人決裂,離家到台中和他同居。

五年來,她為他懷孕、為他墮胎,為了生活,她到KTV當服務生,過著日夜顛倒的生活。而他呢?女友一個換過一個,現在新的女友又懷孕了,這就是讓珍妮痛不欲生的原因。

珍妮又說,男友不但會動手打人,且吃喝嫖賭樣樣都會;有錢時在外樂而忘返,沒錢時就回來翻箱倒櫃。

「孩子,回家吧!」

聽完她的哭訴,我告訴:「孩子,妳還年輕,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回家吧!回到父母親的身邊。」

她說知道自己錯了,很想回家,可是又怕父母不原諒她。我應允幫助她,請她留下她及父母親的電話和地址。

往後的日子,常常和她聯繫,發現她其實是個善良、單純的女孩;而她的母親對我也從剛開始的誤解、不信任到現在的接納。

相信只要我鍥而不捨地努力下去,結局會是圓滿的。祝福你,珍妮!

▲慈濟訊息

佛心流泉--珠鍊連心

◎靜暘

在我們的祝福和期待下,媳婦順利地產下一個約八磅重,可愛、健康的小生命,取名叫思偉--希望他將來能靜思並效法偉人的精神,奉獻自己、服務人群。

德州支會負責人慈銘師姊帶著當地慈濟人,以及加州的慈璽師姊,一齊前來祝賀。他們異口同聲地說:「小菩薩!快快長大做慈濟。」這也正是我最大的願望。

用愛關懷普天下的孩子

兒媳倆從四年前定居休士頓開始,就以慈濟精神帶領當地的慈濟青少年團。這些青少年熱愛慈濟的心和各地慈濟人相同,也常利用暑假回慈濟醫院當志工。

但是,在帶領過程中,難免有幾個不聽話的孩子讓人傷透腦筋。兒媳曾經打越洋電話告訴我:「媽媽,美國現在有些青少年,髮型服裝都很怪異,並常和朋友玩到三更半夜才回家,讓父母傷透了心。」「媽媽,我們真不敢生孩子了。」

「天下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失職的老師和父母。」我以上人的話鼓勵他們要付出愛心和耐心:「用菩薩的智慧教育自己的孩子,用父母的愛心關懷普天下的孩子。」希望他們能用心去引導那些暫時迷失的孩子。

至於生孩子與否,我覺得隨緣即可,有人為了孩子煩惱,也有人為沒有孩子苦惱,上人說:「開花結果,一切順其自然。如果要花快開,是不會香的;果實想要趕早吃,是不會甜的。勤灌溉、常施肥……時機一到,則花香果甜,兩全其美。」

勤耕福田,代代相傳

我想,人生真正能作為傳家之寶的--是勤耕人間福田,讓代代子孫有福共植。

慈濟家庭裡有不少師姊和我一樣,正享受著含飴弄孫之樂。李師姊告訴我,她的小孫女已經四個月了,她每天都抱著她唱「普天三無」--普天下沒有我不愛的人、也沒有我不能原諒的人。「小娃娃像聽得懂似地對我笑,我覺得好安慰喔!」

我也不例外,抱著孫兒哼的不是搖籃曲,而是「慈濟小菩薩」、「祝福你無量壽」等慈濟歌曲。

生在慈濟家庭的孩子從小植善根,真有福報。又如喜獲長孫的羅師姊,因身負賑災重任,雖然很捨不得離開愛孫,但是想到上人「但願眾生得難苦,不為自己求安樂」的永恆志願時,立即化小愛為大愛,整理行囊隨團賑災去了。

珍貴綿長的珠鍊

女作家雲菁女士形容慈濟人「富有」愛心和智慧,如「一顆珍珠」;而上人像一條「慈悲的線」,把大家串起來,成為一條珠鍊。

對這樣的比喻,上人謙虛地回答:「珠鍊的價值在於顆顆珍珠,珠線只是線,不值一提。」事實上我們都知道,珍珠如果沒有珠線,將散落各處,失去價值。

我深深感受到上人這條慈悲的珠線,不但串連了我們的心,也綿綿不斷地延續到第三代的小菩薩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葉方良 Rex-YEH 的頭像
    葉方良 Rex-YEH

    葉方良-LINE@商業教學:【盛鐸電商文創 O2O行銷】

    葉方良 Rex-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