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靜思晨語

「人」的教育

◎證嚴上人

教育的目標,
不在提升學子社會競爭力,
而是引導他們學會做好一個「人」。

要提升學子生活教育--
日常起居如規如矩、儀態端莊,
慎守本分、自愛自律;
活出人的形象。

要提升學子人文素養--
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
當放眼天下、體會真實人生,
知福惜福、知恩報恩;
發揮愛人良能。

▲社論

道德的馨香

本月初敏督利颱風襲台,異常的豪雨氾濫成災,又一次土石流崩瀉,橋斷路淹,洪水滾滾侵入家園的噩夢重演,在中部造成的損害,和五年前的九二一震災相去不遠。

風雨無情,令人興無語問蒼天之慨,然而,看看那些不畏風雨救人,送去熱食衣物,提供醫療服務,且跋涉進入泥濘髒亂的地區協助清理的志工菩薩,又令人肅然起尊敬與感恩之心。

是何等因緣與「人溺己溺」的情懷激盪,使數以萬計的慈濟志工能快速動員七千多人次,在種種救援工作上各司其職,環環相扣,在最短時間內進入災區,安撫災民的傷痛。

人間的苦難造就了菩薩,人性中利他的至情流露無遺;有些志工即使自己家中亦遭濁水污泥肆虐,仍忙著出外救災。「上天有好生之德」的古諺在此可以改為「菩薩有好生之德」,從天上回到人間,回到人與人之間,啊!原來生命力量來自於人們的互助與互愛。

大自然的變化無常難測。在滿目瘡痍大地上,救人者雖如螞蟻,但組成的雄兵卻為暗夜帶來希望,是重砌家園的堅實倚靠。這力量只會愈來愈強,因為這次救災有許多九二一「震」出來的志工,當年是接受幫助的受災戶,如今加入愛的循環幫助別人。

證嚴上人說:「那怕土地多髒、環境多臭,只要有愛心,也會飄散那一股道德的芳香。」這句話用以讚揚菲律賓慈濟志工,從馬尼拉前往偏遠的呂宋島,發放物資給敏督利颱風(當地稱「伊美」颱風)的受災戶。台灣這次的救災亦綻放仁愛的馨香,這是在台灣媒體中少見的美善的人性圖像。

現代人常以道德多元化為理由,避談道德。然而,真正服人的道德不是教條,是人人本具的愛,不是為自身利益的小愛,而是關懷他人,且發為無數行動的大愛。助人者無須多言,以其勇於進入災區暗角的身形,就足以感召其他人跟隨。

以今日的生活環境而言,這看似簡單,沒有高深道理的愛的行動,毋寧是天地間最大的教化力量。愛不只及於人,包括不製造人心相互傷害的無形災難;也及於對受創大地的疼惜,我們不應該再為貪圖享受,無盡地開發山林了。

▲心靈交流道

心靈交流道

好文章如好友,心煩時開臆解悶,失意時驅愁釋懷,
字裏行間,有歡笑、有溫暖,句逗篇章中,有真情、有大愛……
《心靈交流道》是交會談心的好所在,
不論是心情的回餽或是意見的參考,都竭誠歡迎您來分享。
來函經刊登,將致贈慈濟出版品。

省下飲料錢助人

五年內,台中縣東勢遭受九二一與敏督利颱風兩次重創,我家住在大甲,當媽媽邀我與她同去東勢賑災時,我一口就答應了。

志工們分成好幾個隊,到不同地區關懷和發放;我穿上雨衣、戴上帽子,搭車前往泰昌里東崎街。遠遠看到家家戶戶正在清理被泥沙覆蓋的家,門口堆滿了浮木、家具等廢棄物。

這景象令我很震驚,但居民沒有被擊倒,彼此互助打氣。

我們一家一家的慰問,其中有位單親媽媽帶著兩個女兒同住,鐵門被大水沖壞了,屋內一層厚泥等待清理。「九二一過了,又碰上這次的水患,我們還真『幸運』啊!」

這位媽媽得了乳癌,剛做完化療、身體虛弱,卻很勇敢樂觀;當我們送上應急金時,她感動得說不出話來。我們提報了這個個案,讓師姑、師伯日後繼續關心。

看到這麼多人受災,心裏感觸很多,覺得自己太幸福了!師公曾說,我們不知道是明天先到或者無常先到,所以要把握人生,作人間菩薩。因此,我應該盡可能去幫助別人,當我想買飲料的時候,就多想想那些受災的民眾,把錢省下來、存起來,幫助需要的人!

台中 易詩怡

愛的連線

慈濟志工一連幾天守候在南投體育館,服務由直升機救援出來的敏督利水患受困人家。

七月七日這天,陳阿嬤帶著四名幼小的孫女脫困,滿臉疲憊。「為了生活,女兒隻身到埔里基督教醫院當看護,四名小孫女留在家鄉翠華村讓我照顧,我也必須四處打零工貼補家用……」

山裏斷訊,無法聯絡到女兒;現在,阿嬤只想趕快到埔里和女兒團聚。

當大孫女一個數字一個數字念出媽媽的手機號碼時,賴師兄隨即撥打出去,但一直無人接聽;直到我們陪她們在南投客運車站購票的時候,女兒總算回了電話,母女倆終於可以互報平安了。

賴師兄向站務員確定到埔里的車程後,叮嚀女兒接人的時間和地點,同時也拜託司機先生代為照顧祖孫五人,到達埔里車站時,一定要提醒她們下車。

雖然豔陽高照、熱浪逼人,目送她們離去後,對她們的祝福一路伴隨我們步行回體育館,這股助人的快樂心情,持續一整天。也祈願受災的同胞們,早日走出陰霾!

南投 廖佩貞

掘啟善念之泉

身為大愛台的忠實觀眾,每每聆聽上人開示後,心中總有深深的感觸--社會這麼亂,我能做些什麼?於是我在年初加入了志工行列,沒想到我的生命因此更形豐潤。

我參與了快樂兒童精進班活動,看到班媽媽們設計活動時的用心,我不禁汗顏!任教九年,我那逐漸消退的熱忱再度被喚醒,也了解為什麼稱孩子們為「小菩薩」,因為他們給了我們很多機會自我修正,磨鍊耐性與包容的氣度。

以往我常為了幫姪子們洗碗等小事生悶氣,現在我學會了感恩,也真心疼愛這些孩子,懂得珍惜難得的因緣。

上個月,我開始為慈濟勸募,對象以同事及鄰居為主。剛開始很不順利,我一度覺得挫折、沮喪,甚至充滿疑惑。

當我問自己:為什麼要做這件事?頓時釋懷了!別人的質疑正是我不了解的地方,促使我更主動深入了解慈濟;我也體會到募款的目的不在於金額大小,而是開啟那顆善良的心。這些被啟發的善念,就像一口源源不絕的井,讓社會湧現無限希望與生機;而我們所做的,正是「點亮心燈、把愛傳出去」的工作啊!

這幾個月的志工經驗,我體驗到「福從做中得歡喜,慧從善解得自在」的真義,自己竟是最大的受益者!很高興成為慈濟人,珍惜付出的機會、讓愛傳出去,我想這應是上人創造慈濟的初衷吧!

嘉義 黃郁方

司機先生感恩您!

內湖區環保志工每週三舉辦夜間環保活動,我參與的是康寧路一段十字路口的環保點,位置醒目,對於帶動社區居民一起投入很有幫助。不久前,環保點發生了一件讓我感動的小插曲。

一天晚上,我們正忙著分類資源時,有位計程車司機匆忙走來,手上拿著一個紅包袋遞給師姊,他說想幫忙慈濟救助敏督利水患,「麻煩你們了!」話說完、等不及師姊請教他的大名,就轉身開車離開,很快地隱沒在車流中。

這種為善不欲人知的精神,讓今年剛加入慈濟委員培訓的我,受到很大的震撼--因為身著藍天白雲制服的慈濟人讓他信任,所以他願意託付我們付出。當下我警惕自己,日後當我穿上藍天白雲制服時,要永遠記得它所代表的意義。

有幸目睹這場溫馨互動的我,好想大聲說:「司機先生感恩您!」

台北內湖 黃玉芳

【更正】

.第四四九期「割愛為了送愛 台灣小朋友幫助伊朗小朋友」文中,作者「蔡寶鳳」誤植,應為「蔡鳳寶」。

.第四五一期「全家人的頻道」文中,「慈濟資源回收所得的三分之一,轉作大愛台基金」誤植,應為「慈濟資源回收所得全部作為大愛台基金。」

▲無盡藏

呵護人間溫情,莫踏大地傷口

◎證嚴上人

「踏地怕地痛」--放輕每個腳步,疼惜每一寸土地,
這是何等慈悲的情懷。
當大地受創、人類受災,
更需要細心用愛,疼惜人與大地。

莫踐踏土地的傷口,要呵護人與人間可貴的溫情。
愛,能滋潤大地、滋潤心地,
撫平大地的裂痕,
讓受創的人心再生希望的新芽。

一項針對台灣社會發展趨勢的調查報告顯示,民眾和鄰居往來的程度比以前下降;其中東部人和鄰居往來最密切,北部人則多居住在高樓大廈,和鄰居互動最少。

過去有句話說:「遠親不如近鄰」,現代的社會也需要「復古」--恢復傳統社區的溫情。談「情」,不一定是血緣之情,而是

清淨的「覺有情」;若能在社區裏提倡敦親睦鄰,讓周遭孤苦無依的人能得到細心的照顧、在急難來臨時相互幫助,社會就會處處充滿溫暖。

左鄰右舍一家親,
關懷周遭孤老無依者,
重拾傳統社區的溫情--
這正是現代社會所需要的。

高雄新興區一間廟宇後方,有部破舊箱型車停放了十多年,車裏住著一位六十多歲的老先生,患有重度癲癇與痛風,因為言語表達不清,難以謀生。

鄰里對他很照顧,十多年前看他無以為家,湊錢購買了這輛箱型車讓他充當房屋住;居民與管區員警常來探視,送一點飯菜,或者帶他就醫。曾有交通隊人員要來拖吊他的「家」,但都被居民勸阻,保證他不會妨礙別人。

慈濟志工兩年前發現老人的處境,開始關懷他。老先生的個性溫和,見到人都會打招呼;有段時間,他的體力變差,無力打掃環境,人家送來的食物吃不完,放在鍋子裏臭了;小小的空間裏囤積許多東西;車頂破了、爛了……

慈濟志工擔心他的環境衛生,徵詢同意後為他清理「家園」--將發臭的物品丟棄,從廟宇接水出來清理鍋碗瓢盆與衣物,載他去理髮、洗澡……鄰居也幫忙把洗好的衣服拿回家脫水,或者出借曬衣架。

志工問老先生,為什麼不去住安養中心?他說,那邊沒有認識的人,這裏鄰居對他很好,里長也會來巡視。

這位孤老人家雖然無親無戚,卻有鄰居發揮愛心照顧,這樣左鄰右舍一家親的互動多麼溫馨!由此可見,現在社會不盡然是人情淡薄、人心冷漠。

就像七月上旬敏督利颱風帶來水災,災區也傳出溫馨故事。

台中太平有位七十多歲的榮民爺爺,他罹患癌症,而行動不便。大水來得又快又急,住在隔壁的昔日軍中同袍趕緊過來,把他背上閣樓避難。

水退了,慈濟志工來探望爺爺,費了好大力氣才小心翼翼將爺爺背下來,安放回床上。志工很好奇,那位英勇救人的同袍年紀也很大了,如何將又高又壯的爺爺背上樓?

住在隔壁的爺爺說,當時情急之下,來不及考慮自己有多少力量,也不知道是怎麼把他背上去的,「現在看了,腳都軟了……」

這種鄰居之情、同袍之愛多

可貴啊!慈濟志工平日落實社區關懷,提倡敦親睦鄰,就是希望帶動這分人性愛的光輝;人與人之間,只要有這分清淨無染的「覺有情」,處處就會有溫暖。

災難時刻,
平安的人幫助受難的人,
愛心彼此感染、相互伸援--
這正是受災人們所需要的。

社區裏不只平時要發揮互愛互助的精神,災難來臨時,更要邁出關懷的腳步,沒有受災的人幫助有難的人,就近援助鄉親。

敏督利颱風水患期間,苗栗、台中、彰化、南投、雲林、嘉義、高雄等地都有災情傳出,自七月三日到十一日,約有七千兩百多人次慈濟志工,投入勘災、關懷、發放、義診、打掃等工作。

台中太平有位慈濟委員的家裏也淹水了,她平時賣素食維生,看到這麼多人受災,感恩自己一家人都平安,決定先放下家務,邀集志工製作熱食、便當;才一個上午,就提供了五百多份餐點,送給社區居民與救難人員。

一位東勢的慈濟委員家裏也受災,但她認為還有更多人需要她幫忙,因此取得家人諒解後投入賑災;災後第四天,慈濟法親再回過頭來幫忙她打掃家裏。

大水退去,道路搶通到那裏,慈濟人的足跡就到那裏--只要聽說那裏有鄉親受災,走在泥濘道路上、費盡力氣跋山涉水,盡力將關懷和物資一併送到。

即使是路斷橋毀、褲子上沾滿污泥,他們仍不以為苦,聽到受災的人們說:「一見到慈濟人,心就安了。」就是他們心中最大的安慰。

災難時刻,愛心也會相互感染。慈濟人深入偏遠之地找尋受災戶,居民熱心指路,甚至引導前往;許多平日駕著四輪傳動車遊山玩水的車隊朋友們,也幫忙將便當和物資緊急送入柔腸寸斷的災區。

世間處處有溫情,菩薩無處不現身;我們看到的,不正是一群一群的菩薩湧現在人間?

慈悲與大愛的心懷,讓人不畏懼、不停歇,聞聲救苦、向災難處走去!

大地健康,人才能平安;
敬畏天地、順應自然,
愛山造林、使之休養生息--
這正是受創的大自然所需要的。

災難中處處可見的互助之情,令人感動;然而,看到民眾受災受難的景象,卻讓人心痛。

台中縣和平鄉有位越南籍媽媽,當土石流沖洩下來時,她手裏抱著三歲的女兒,呼喚未滿六歲的稚兒:「快逃!」小男孩太害怕了,緊緊抱著媽媽的腿不肯走。剎時,滾滾而下的黃泥漿將媽媽下半身淹沒,也將男孩掩埋了……母子三人動彈不得,媽媽的喊叫聲驚動了鄰居趕來搶救,當救難人員挖開土石時,孩子已經回天乏術,而媽媽的腳踝受傷、腳趾骨折……

這分失去親人的慟,情何以堪啊!大地的傷害、人類的災難,該如何預防?

災難過後,不僅要居安思危,還要敬畏天地;若能好好地思考災難禍源從何而來,順應天地之自然運作,則地球的生態、人類的生活,就能美好而平安。

九二一大地震過後,台灣中部地區山林受創、土質鬆動,需要修生養息。然而各種觀光建設卻持續進行,遊覽車每天來來往往,載來大批觀光客,不僅帶來噪音和環境污染,更遑論對脆弱的山區道路帶來多大的負荷?一遇豪大雨,人們就難逃土石流的災難。

大地母親不斷地受毀傷,她依然忍辱負重,守護、孕育著這片土地上的萬物。但願人人以虔誠的心戒慎省思,對大地生起尊重恭敬之心,敬畏天地、順應自然,好好地愛山造林,讓大地調養好被人類破壞的體質,這就是愛護土地最好的方法。

佛經中說:「踏地怕地痛」--因為疼惜大地,所以放輕每一個腳步。這是何等慈悲的情懷!期待大家多為天下蒼生苦難多著想,莫將眼光放在眼前,處處為自己的利益而爭。

大地能恢復健康,人們的生活才能平安。



愛,能滋潤大地,也能滋潤心地。期望天下祥和無災難,人人過著幸福快樂的人生,每一個人都要細心用愛,疼惜人與大地;不要去碰傷人與人的心,更不要踐踏土地的傷口。

人生有愛,就有希望。再乾涸的土地,一旦有愛的滋潤,裂縫中也能長出新芽。

請大家多用心!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七月九到十九日,講於花蓮靜思精舍)

▲主題報導

互助,讓我們再站起來

◎整理/編輯部

【關懷敏督利颱風水患】

民國四十八年的「八七水災」,是老一輩人對於「災難」的深刻記憶。那時,日本南方海面的艾倫颱風把東沙島附近的熱帶低氣壓引進台灣,使得中南部豪大雨不斷,短短幾日台中地區降雨量幾乎達到年平均雨量的一半;突如其來的洪水,使得逾千人死亡及失蹤,政府收容人數達三十萬人,房屋倒塌約兩萬七千戶。

今年七月初,這個老一輩台中人難忘的災難記憶,居然捲土重來。



敏督利颱風暴風圈七月二日離開台灣,引進的強烈西南氣流為中南部帶來豪雨--短短四、五天,中部山區累積雨量一千六百多毫米,相當於當地半年雨量,高雄縣桃源鄉更達兩千毫米,逼近當地全年雨量總和……

暴雨釀成中南部地區嚴重的洪水與土石流災害,至少

造成四十一人死亡與失蹤、近萬人被迫疏散;農業損失高達八十五億,超過二00一年七月桃芝風災的八十億。

尤其中部地區,五年前遭受九二一地震重創,三年前的桃芝颱風釀成巨大土石流災害,此次敏督利颱風帶來的水患,再度讓居民心驚。「從來沒有經歷過如此恐怖的景象,比當年的八七水災還可怕!」住在潭子鄉豐興路、八十七歲的周老先生說,七月三日清晨,山上急湧而下的洪水由屋後破門而入,淹沒了一樓,幸好全家人抱在一起,才沒被大水沖走。

住在台中市東山路一段的李太太也餘悸猶存地說,早上七點多,在樓上突然聽到嘩啦嘩啦的水聲,「起身一看,發現馬路變成河流,汽機車漂浮在水面上!我趕緊叫醒家人,大家爬過了後牆,通知左鄰右舍逃難。」

介於太平市與大里市交界處的大里溪下游,溪水夾帶淤泥從堤防最低的地方洶湧而出,直接灌入溪旁民宅,住在大里市德芳南路的居民只有幾秒鐘思考,不約而同往巷子高處跑;大約只有五分鐘,黃濁溪水就上升到腰部。

太平市也因溪水暴漲而嚴重受災,家住東平路的游先生與母親、弟妹和姪女四人被沖到距離家園兩百公尺外載浮載沉,所幸抓住浮木、撿回生命。家當毀了,身上穿的衣服還是台中友人給的,遇到慈濟志工,他只能無奈地說:「請幫幫忙啊。」

七月三日晚間九點,百餘位中區慈濟志工聚集太平市,分頭到受災較為嚴重的東平里與建國里致送應急金。一片黑暗中,志工就著機車車燈,望向滿目瘡痍的民宅與工廠,淤泥堆積如一座座小山,讓人舉步維艱,也深刻感受到洪水的衝擊力。

一隊隊宛如在夜裏行軍的慈濟志工,就著手電筒的微光,努力找尋需要幫助的人。遇到站在路邊的住戶陳先生,他說家人全撤到親戚家避難,家當來不及搬,又怕宵小

闖空門,只好和整排住戶輪流排班、守望相助。陳先生收下應急金,並且高興地說:「明天國軍就會來幫忙打掃了。」



慈濟在此次水患的急難救助工作,自七月三日上午八點啟動--慈濟台中分會成立「救災指揮中心」;之後隨著各地災情傳出,陸續在東勢、太平、霧峰、埔里以及南投體育館成立服務站,以熱食供應、應急金與物資發放、協助災戶與學校清掃、關懷醫院傷患為主。至七月十一日救災指揮中心撤站,志工仍持續蒐集災戶資料,進行短中長期經濟補助評估。

台中志工卓雲與妻子李玲,在南投體育館慈濟服務站支援多日,卓雲說:「中部受災民眾的生命力很強,度過了九二一、桃芝等災難,這次水災受損雖然嚴重,但各界動員也很快。只是,實在不忍聽聞土石流的災難一再重演。」

南投體育館是空中救援隊的基地,現場愛心群聚,國軍、社會局和衛生局等人員敏捷而辛勞,卓雲夫婦眼中所見,盡是感人的畫面。

志工攙扶著直升機從深山救出的居民下飛機,代拿行李,或接送到慈濟服務站休息與進食,或載送往車站搭車,轉往他處投靠親友。志工蕭秀容說,很多鄉親送茶水、煮點心來慈濟服務站,讓下了直升機的居民能果腹,甚至還有外地人遠道來捐款、捐米。

互助的人性光芒,是不少志工在救災過程中最大的感動。災後連續兩天關懷東勢災戶的劉秀鳳說,看到好幾戶人家合力清理家園,甚至外地的親友也來幫忙,「那家有難這家幫忙,這樣的情意真的很難得。」

東勢災後一片泥濘,路上積滿泥漿、石頭、樹枝等雜物,一般車輛難以通行。越野吉普車運動協會會長楊志成,帶領「飛鷹」、「山賊的店」、「大車輪」等車隊共十四部越野吉普車支援,運送慈濟志

工和物資進入災區。志工楊絮惠提到讓她印象深刻的一幕:「車隊在最緊要的關頭出現了,幫忙慈濟將熱騰騰的便當送給災民;彼此不認識的人合作救災,讓我很感動。『愛』真的可以拉近人的距離,也可以讓大家更堅強。」

往仁愛鄉霧社等山區道路滿布土石泥流、崎嶇難行,埔里志工蔡鳳寶說,多虧「駱駝車隊」的四輪傳動車伸援。車隊成員之一黃朝順民國八十五年賀伯風災就協助慈濟志工勘災,九二一震災時也進駐埔里兩週,之後的桃芝和此次水患都與慈濟有互動。他說:「駱駝車隊隊友常常遊覽於山水之間,支援慈濟勘災,不過是一種回饋山水的心情而已。」



「平安的人幫助受災的人」是證嚴上人給予志工的指示。志工賑災期間,親眼看見河床改道、田園流失、住屋受損、人命傷亡的景況,更能感恩自己的平安,珍惜擁有的幸福;對於「福氣」、對於「付出」,有更深刻的體會。

埔里志工為了感恩國軍清理的辛勞,協助仁愛鄉公所製作可口午餐;七十多歲的阿嬤幫著做菜,她說:「家裏沒有受災就萬幸了,能夠來當志工實在很幸福。」

東勢災後第二天,志工為曾淹水達一點五公尺的東坑街災戶送來便當,聆聽他們述說家具全毀、沒水沒電、甚至連換洗衣物都沒有的窘境,石于芳不禁跟著掉眼淚,她說:「回程時,坐在卡車上淋著大雨,內心卻充滿感恩--真的,施比受有福。」

一場水患,讓人目睹台灣環境日漸脆弱的抵抗力,該如何與大自然和平共存?災難過後,值得深思自省,並以身體力行;期待「萬物並生方是美,天地和諧才是善」的遠景,早日到來。

(劉玉鳳、林慧華、沈珮騏、黃美姍、林瑋馨提供資料)

▲主題報導

東勢山城,不倒的社區生命力

◎撰文/賴怡伶、馮麗雪、林翠眉、洪伶蓉、王桂蘭、張素貞 攝影/林炎煌

【關懷敏督利颱風水患】

九二一地震重創了東勢美麗山城,
歷經五年重建,東勢人憑著勤奮打拚的精神,
已然擺脫悲情,重現山城樸實秀麗的風貌。
卻沒料到,一年一度的豐梨盛季,
遇上了四十年來最大的惡水浩劫。
災後,社區處處展現的互助情與鄉土愛,
見證了東勢人樸實而強韌的生命毅力。

遠山離離,風和天清,溪流潺潺,蟬聲高鳴。盛夏七月是孩子課業歇息的日子,也是東勢居民另一個忙碌的開始--空氣中飄浮著甜熟的果香,觀光果季也熱鬧開展;高接梨成熟的七月,是東勢人期待已久的日子。

位處台中縣東部的東勢鎮,是中央山脈與台中盆地之間的丘陵區域;受大安溪與大甲溪水土潤澤,氣候宜人,水氣濕潤,境內廣泛栽植高經濟作物,是個適宜人居的客家山城。

民國八十八年的九二一地震,讓這美麗的山城遭受重創;歷經五年重建,靠著東勢人勤奮打拚的精神,今日已然擺脫悲情,山城重現樸實秀麗的風貌。

東勢人從來沒想過,今年七月初那個走走停停的輕颱,不僅打消了每年一度的豐梨盛季,還帶來一場惡水浩劫……

七月三日清晨.水漫客廳的那一刻

七月六日,水災後第四天。天氣炎熱。東勢市區內已不見淤泥,但車行過後仍揚起一道黃沙。

沿著路,居民在門外勤快地洗

滌著沾染沙泥的家具--再生的櫥櫃、藤椅、餐具,驕傲地挺立在豔陽下蒸發水珠;無奈躺在垃圾堆中的,是淚濕而不堪辨識的文件。無事的孩子們,則直直看著擎著沙鏟,成列走過的國軍隊伍。

轉進另一條馬路,但見十數人捲袖穿膠鞋,正忙裏忙外地刷掃著;這裏是東勢慈濟委員姚淑娥的家。九二一地震過後,她因房屋損壞而搬家,購置的新居而今又遭逢水患,她忙於災區救災,直到此刻才聚眾人之力,著手清理家園。

一樓客廳經搬空清掃,已露出磨石子地的原色;牆上卻還留著約膝蓋高、惡水淹過的痕跡。個頭嬌小的姚淑娥,指著一樓的佛龕,回憶起七月三日清晨,水漫客廳的那一刻,還是心有餘悸。

「雨下得很大,水勢來得很快,家前面的路已經變成湍急的河流。不只是屋外湧入的水,家裏所有水管也幾乎都在冒水。我一時間慌了手腳,就趴在佛龕上哭,求菩薩讓雨停了吧……」

姚淑娥的無助心情,被當兵放假返家的兒子給喚醒;母子兩合力將部分家電物品搬到二樓。之後,姚淑娥就坐在樓梯上,「眼睜睜地看著水一直漲起來。」

惡水直到下午開始退去,其間,姚淑娥與其他志工聯繫,得知東勢水患相當嚴重,便將泥濘的家園交給了兒子,與其他志工前往勘災救災。

救災服務站成立.十七條救災路線同步展開

由於中嵙溪水暴漲,挾帶大量土石、漂流物,使得東勢遭逢四十年來最大水患,受災範圍廣泛,尤以東崎路及東坑街最為嚴重。

志工開會研商如何救災,於四日在東勢國小成立慈濟服務站,展開膚慰災民、送熱食、發放應急金、協助清理以及後續關懷等行動;將上人的大愛與祝福帶入災區,希望幫助災民早日恢復正常作息。

兩面大白板、兩張臨時長桌、一張東勢鎮地圖,還有一桌子毯子、飲用水等救援物資……慈濟的救災服務站就位在校園的川堂,志工坐鎮其中,人人忙碌異常,手機響個不停,持續對外保持聯繫、填寫需要表單;白板上則寫滿訪查路線與分工表。

姚淑娥在九二一地震後曾對東勢鎮作過地毯式的訪視,對當地地理環境相當熟稔,此次水災後又即刻投入全鎮災情的勘察,因此很快規畫出十七條救災路線,協調志工分區進行關懷與膚慰。

救災服務站所在的東勢國小,是慈濟在九二一地震後援建的五十所「希望工程」學校之一,此刻正扮演著社區避難所的角色--大禮堂裏安頓著和平鄉自由村三叉坑組合屋的二十五戶人家。

面對來關懷的慈濟志工,受災戶林太太傾吐心聲:「當晚在睡夢

中驚醒時,整個人已泡在泥巴中,放眼望去都是水……九二一大地震讓我們的家園全毀,幸能安住於組合屋;如今又遭巨變,不知明天又該如何?」

一位潘醫師在禮堂內忙著為災民義診,隊伍排成長長一列。潘醫師的女兒說:「我們也是九二一受災戶,可以感受到災民的『心』苦;對於『身』苦,也希望儘量幫忙減至最輕。」

中嵙里便當情.洪流沖不毀重建信心

十一位志工分乘三部吉普車,沿著柔腸寸斷的泥濘道路來到中嵙里萊茵河社區。

這裏緊臨中嵙溪,共有四十戶;志工抵達時,受災民眾正在整理屋內一公尺高的泥沙,軍方亦動員兩百人在此協助復建,阿兵哥們手拿著鋤頭、鐵鏟,冒著大雨忙不停。

時已過午,大家皆未用餐。居民見慈濟人來,喊著:「昨天送麵包的車子來了!我們有吃的東西了!」

志工將車上的一百多份便當、麵包逐一分發,並聯絡慈濟救災指

揮站,再支援三百份便當。

大雨、小雨不間斷,民眾利用雨水清洗包裹著層層污泥的家具、鍋碗、衣物。他們表示,九二一地震後很快就見到慈濟人,現在又見到慈濟人穿梭各角落,「還好有你們,讓我們有安全感!」

一位老婦人在大雨中險遭洪水沖走,全身被漂流物打得遍體鱗傷;飽受驚嚇之餘,又憶起九二一地震喪生於「東勢王朝」社區大樓中的老伴,更是泣不成聲……志工擁抱著她安慰:「心開福就來,兩次大難不死必有後福!」臨別之際,她一再感謝慈濟人讓她的情緒得以宣洩。

黃先生的家被強大洪流沖毀,所有家當付諸流水,卻留下兩、三尺高的泥沙、一堆雜草及橫七豎八的木頭。黃太太心有餘悸地述說著七月三日一早,大水沖進家裏的情形。

當時水勢湍急迅猛,一家人差點來不及逃生,小孫子像是知道大難臨頭一樣,不哭不鬧地跟著大人

在滂沱大雨中逃難。情急之下,先生的腳被鐵門割傷,血流如注,拖了兩個小時才到醫院縫合。

大雨一陣一陣地下,黃先生一跛一跛地拖著沉重步伐從雨中走來,說到傷心處不禁熱淚盈眶。雖然一切得重新開始,但他說慈濟人的陪伴與關懷,讓他又重新生起信心:「沒關係,我會一步一步再站起來;我不會被風雨擊垮,也不會被命運打敗……」

福隆里發放驚.舀水趕不上淹水速度

天空正下著驟雨,大雨打在身上令人感到疼痛。然而,聽說福隆街五十九巷急需飲食補給,幾位志工望著幾乎將橋墩沖垮的湍急洪水,仍不畏艱難地自告奮勇前往。

一行人穿著雨鞋,踩著深深泥濘,舉步維艱地一寸寸前進。當涉水進入不見路面的小巷時,志工林翠眉一腳踩空,幸有東西攀住,才未跌入深不可測的溝洞中。這讓她深深體會到「人」面對大自然是何其渺小,也了解上人為何如慈母般,掛念著災民及救災志工的安危。

走進福隆里東坑路口,滿地盡是泥濘,地上的人孔蓋不斷冒出水來,一旁住家的孩子拿著水桶舀水,就是趕不上水淹馬路的速度。環保局清潔車來回運送道路兩旁堆滿的廢棄家具,一刻也不得閒。

家家戶戶滿屋子泥巴,國軍弟兄出動五百人前來協助清掃,他們個個揮汗如雨,將剷出的泥巴倒在路旁。志工上前為他們打氣,此時,給他們一個微笑、一個問候、一聲加油,無非就是一種鼓舞與支持。

東坑路吉祥社區.災民安心,回饋愛心

沿著東坑路往上走,離山腰最近的幾戶住家土石流最為嚴重,受災戶全家一起打掃,看到藍天白雲的身影,彷彿吃了定心丸。志工上前問候,雙手送上慰問信及應急金,並詢問是否需要生活包、熱食和乾糧?有人紅了眼眶,感恩之情溢於言表;有人像是找不到人傾訴般,不斷訴說著受災的種種。

一位老伯伯收下應急金,顫抖的雙手、驚惶失措的眼神,令人不忍。志工安慰他:「伯伯,我們帶著上人的祝福來跟您『壓驚』,免驚!免驚!」

伯伯的淚水頓時盈眶,激動地說:「每次只要發生災難,你們攏跑最快,真的很感恩你們來關心我……」志工緊握他的手安慰著:「一切都會過去,家人平安最重要,只要人還在,一切都可以重來。伯伯,要堅強喔!」

東坑路吉祥社區的居民告訴志工,當地災情比九二一還嚴重,因為「地震過後,社區僅是牆面龜裂而已,這次卻淹了半層樓高。」樓上的居民驚恐地祈禱水位不要再漫升;這種擔憂與害怕,與地震的瞬間恐懼不同。

在停水停電之際,一戶人家看到慈濟人說:「你們來了,不用為我們做什麼事,我們就很安心了。」還有一位受災的阿伯不但不收取慈濟應急金,反而捐出了五百元。阿伯說他也是九二一受災戶,「慈濟在東勢做了這麼多,我都看在眼裏,覺得很感動。」

很多人接到慈濟送上的第一餐熱食,雖然只是簡單的素食,但這分涉水而來、及時的愛心,讓他們抱著志工哭了……

大難後伸援手.喜見社區互助互愛

豐原志工陳明珠七月四日來到東勢服務站,與姚淑娥共同統籌救災行動。

陳明珠發現,東勢經歷了九二一後全台景氣低迷,農忙壓力反而增加,但東勢慈濟委員與社區志工卻逐年增加、動員速度也很快,「在這次水災中展現了『鄉親、土親、人親』的行動力,讓人感動!」

堅強的東勢人,在供水尚未恢復、滿地泥濘、路況不佳的情況下,一待大水退去就著手清理家園,就連親戚朋友也來幫忙,市容恢復得很快;災後三天,大部分路段都已暢通,讓從外地前來支援的她感到放心。

熱心的東勢居民,災後主動挽袖為自己的鄉親付出,這也讓平日在當地深耕慈濟、默默播撒愛心種子的姚淑娥感動不已。姚淑娥說,許多志工是被九二一「震」出來的,因為慈濟在東勢援建三所「希望工程」學校,並且成立關懷中心,積極為鄉親付出。

培訓委員何銘欽住在東勢二十幾年,對當地相當了解。九二一地震時,住家對面的「東勢王朝」大樓受災嚴重,當時他熱心地協助救災、提供應急用品,也因而加入慈濟志工行列。

此次水患,他的家安然無恙,他在第一時間來到服務站報到,協助人員接送與路線勘察,並載送志工前往石岡、豐原等地勘災、救災,成為「全方位機動組」。

陳美嬌九二一時被埋在瓦礫堆中,獲救後隨即被送往醫院,並沒有親見東勢當時的慘況。這回,她的家中只進了淺淺一層水,並不嚴重,「但同一條街,地勢比較低的人家卻水淹及胸。」陳美嬌說。

健康狀況不佳的她,災後開車繞了東勢鎮一圈,看到更嚴重的災情,「渾身起雞皮疙瘩」。由於曾開過砂石車,陳美嬌主動聯絡慈濟,義不容辭擔任起運送救災物資的責任;大水退去後又協助鄉親清掃家園。

葉明潔以賣菜維生,家住東坑街,是受災最嚴重的地區之一;說話聲音輕緩的她,提到當時情景仍

是歷歷在目。「門窗的玻璃都被大水沖破,水很快就淹到胸口,一樓的東西都來不及救……」水退後,葉家門口堆疊著六部房車,全都是順著水勢沖刷下來的。

雖然家中物品凌亂不堪,但葉明潔心繫其他鄉親。她將賣的菜提供一部分給慈濟救災,並在家中開伙烹煮飯菜,供應給受災的鄰居朋友。學佛的她謙稱:「我所做的不多,慈濟為東勢做了這麼多,東勢人更應該互助。」



姚淑娥家中佛龕上的觀世音菩薩,身上的金漆經歷九二一震災而剝落了大半,她和家人買來毛筆、金粉,親自為菩薩重現光彩。「觀音菩薩與兩燭紅燈,一直是我安定心神的力量。」經過兩次災禍,她凝視著燈光說。

山城東勢,是敏督利水災中受災嚴重的地區之一,卻處處可見動人的互助情與鄉土情,見證了東勢人樸實而強韌的毅力。慈濟人的溫暖關懷,也宛如那尊重新上漆的菩薩像,再次守護這片土地……

被愛,讓她紅了眼眶

◎撰文/李玲 攝影/林炎煌

對門的阿嬤說:「水災過後她都忙著幫別人,
家裏卻還沒有清洗,讓人看了心疼又不捨。」
縱使是千推辭、萬感恩,
今天,姚淑娥在志工組長的強烈要求下,
接受自家人的幫忙……

災後第四天,東勢鎮上已大致恢復了正常作息。除了受災最嚴重的東崎和東坑兩條街,還可看到阿兵哥在幫忙社區清除淤泥,以及一些被大水沖毀的汽機車仍在空地上等待認領,街上已看不出溪流暴漲後重創的痕跡。

穿著雨鞋、身材嬌小的姚淑娥,精神抖擻、面帶笑容地拿著麥克風,用響亮的聲音宣布今日救災路線及人力調配。她的頭腦清晰、精力充沛、條理分明,令人不敢相信眼前之人已年近六十,而且已三天三夜不眠不休了。

上人說:「照顧別人,要先照顧好自己;安別人心之前,要先安好自己的心。」姚淑娥自己也是受災戶,但她放下了家園,先為大愛付出。

在志工組長陳明珠的強烈要求下,今天,姚淑娥要先接受自家人的幫忙。她千推辭、萬感恩,希望能以災區為重,最後終於紅著眼眶,接受了大家的好意安排。

遭遇地震、洪災,助人擺在前面

受災好幾天了,淤泥不能不清,環境衛生更不能再拖。十位慈濟志工帶著清掃

工具赴姚淑娥家中,對門的阿嬤看到,又高興又感動得猛掉眼淚。

阿嬤說,平常陳太太(姚淑娥)對鄰居都非常照顧。「水災過後,她一大早就出門,很晚才回到家;都忙著幫別人,家裏卻還沒有清洗,讓人看了心疼又不捨。」

「我年紀大,家裏也要清洗無法幫她。看到慈濟人來幫忙,才知道慈濟人不但照顧別人,原來對自己人也是這麼照顧……」

一位鄰居能為她心疼到流眼淚,姚淑娥平日的為人處世可見一斑。鄰居黃先生也告訴志工,若需要用水盡量去他家取用。他說,能與慈濟人為鄰,好幸福!一有事情發生,慈濟不但動作快,而且非常有效率。

福昌街的房子是姚淑娥九二一之後購買的新居,就像童謠所言:「門前有小河,後面有山坡」,平日風景秀麗,怎知在颱風來襲那天,豪雨直下,上游水大,宣洩不及,剎那間淹水及膝。

她帶大家走到一梯之隔的工作間,指著兩邊靠牆的工作櫃說:「九二一地震時,高處的東西都倒了。後來家具都買低的,沒想到今年又遇到淹水。現在真不知該怎麼決定……」

九二一地震後,東勢災情嚴重,災區停水停電,她為了要將災情傳達出去,趴在床上、點著蠟燭,一字一血淚寫出一篇篇感人的點滴,這些都是珍貴的史料。而今,眼見辛苦完成的檔案都泡了水,她難過地又紅了眼眶。

篳路藍縷一路行,承擔更多、更精進

東勢居民多以種植水果維生,舉凡施肥、剪枝、接枝、套袋到產收……樣樣都需大量人力,一年四季不得閒。所以

當地慈濟委員不多,只有二十多位。

九二一震災重創東勢,這群委員除了初期投入救災,後續又承擔起三所「希望工程」學校的援建重任;雖然人少事多,大家都以篳路藍縷的精神,砥礪自己承擔更多、更精進。

東勢志工在地方成立關懷中心,號召鄉親相互扶持。如今,東勢共修處經歷三次遷移,慈濟委員人數由當初的二十人,成長到五十多位。

面對這次水災,身為慈濟人的使命感,驅使姚淑娥跨出家門,動員志工去做膚慰災民的工作。她說:「讓自己的心找一個出口,再回來看自己,就可接受及面對事情。」

姚淑娥對東勢鎮大小街道了解甚詳,那條路、那個社區受創多重、需要多少人力,她都一清二楚,可見平時不但落實社區,更深耕全鎮了。

姚淑娥說,在最艱難的時刻,她心中想著上人的一句話:「心中有信,願力無窮;心中無私,其福無量。」一路走來,想想真是走對了。



看到一樓客廳煥然如新,幫忙打掃的志工們個個衣服濕透,姚淑娥忍不住又流下了眼淚。她說:「連過年自己都沒有打掃得如此清潔,真是『不說感恩難』啊!」

她的客廳裏掛著一幅靜思語:「願要大、志要堅、氣要柔、心要細。」東勢地區慈濟會務能發展得如此迅速、救災工作能進行如此順利,姚淑娥感恩所有社區志工努力成就,共同發揮千手千眼的觀世音菩薩精神。

▲主題報導

渴望「太平」

◎撰文/卓瓊英、陳寶滿、徐美月、張彗珍

【關懷敏督利颱風水患】

閃爍不停的紅色警示燈由街道另一頭快速而至,
一一九救護車送來受傷的居民。
慈濟賑災服務站不只是緊急醫療站,
更是民生補給站、心靈舒緩站--
供應熱食、衣物、醫藥,還有溫暖的聲聲叮嚀。
在此,救災人員補充體力,
志工集結又分散到大街小巷服務,
民眾熱心送物資、跟著一起付出。
眾人提起大水來臨那刻依然驚駭,
但是,「只要平安,一切都可以重來。」

週日清晨七點的台中縣太平市,只見居民埋頭清掃,原本是清閒的假日,卻成了家庭清潔日。

逾百位慈濟志工於東平國小中庭整隊,有人手拿鏟子,準備為獨居長輩或貧困家庭打掃家園;有人手持應急金與生活用品,將逐戶關懷。

數十戶受災戶暫居在東平國小,孩子天真地在校園中嬉戲,完全不懂大人愁容是為何。昨天此時,他們才經歷一場意料之外的大水患。

【七月三日,早上七點五十分,大水幾分鐘內洶湧而至,人們速往高處逃生】
庭院成大河
計程車開到頂樓

七月三日清晨,厚重雲層與連夜大雨,讓人感覺天似乎還沒亮。正當許多人仍在睡夢中,頭汴溪水直逼安全水位;不到八點,大水轟轟作響,夾帶泥沙與浮木衝過一江橋河堤,奔流至鄰近的建國、東平、光隆、興隆及頭汴五個里,近兩千戶頓時成為水鄉澤國,低漥地區水位甚至逼近一層樓高。

大水退去後,東平路前段大木材橫滿路面,車子被衝上圍牆,民宅與工廠滿屋泥濘。九二一後重新搭建、聯絡太平與竹子坑的一江橋,橋面欄杆遭大水損毀。

家住東平路的慈濟環保志工洪阿媛說,當時情景可以用「庭院成大河,汽車隨波逐流,計程車開到頂樓」來形容,她的媳婦也經歷一場生死劫難,「她只聽見轟隆巨響,排山倒海的浮木、石塊破門而入,洶湧大水把她衝到牆壁邊,還好及時抓到窗口的鐵條,才不至於被淹沒;她腳踏一塊毀壞家園卻又救命的浮木,才攀爬到二樓撿回一條命。」

中華搜救總隊、梅花救難總隊、國軍、太平市警消單位啟動救災工作。上午十點,當區的慈濟志工動員,在志工林素琴經營的素食麵店烹煮熱食,並送往一江橋附近的臨時定點,供應給災民及救難人員。

梅花救難總隊的黃先生邊吃熱食邊表示,一早還來不及吃早餐,他們一行二十幾人就接到任務趕抵現場,先以抽水馬達協助災民將大樓地下室污水抽出,「現在吃飽了!好有力氣再為災民付出。」

同樣受災的東平里第二鄰盧鄰長向志工表示,這次水災比八七水災還嚴重;她也提到對面街道內有位獨居的伯伯可能受阻無法外出,請協助送些熱食過去。兩位志工馬上帶著一鍋熱騰騰的麵,跟隨還捧著熱食的鄰長,在風雨中前進。

一路上泥濘雜物阻道,好不容易前進到伯伯的住家外,門口卻被一輛翻覆的汽車與枯木擋住,志工拉開嗓門:「有人在嗎?有人在嗎?」鄰居好心探出頭來說:「伯伯已到親友家避難!」

設立服務站
擴大急難救助

臨時定點空間狹小,加上交通管制不便,志工協調後移往東平國小設立服務站。

一鍋鍋熱食持續產出,直接送往大街小巷;志工以竹竿將便當吊著,送給那些受困樓上的災戶;也準備了麵包、乾糧、雨衣、棉被與睡袋發送。

大雨持續降下,一陣陣強風吹拂著滿身濕漉泥濘的居民,臉上雨水淚水交織,驚惶未定的表情讓人心疼。太平市緊臨台中市都會區,人口密度高,近五年內三度天災,包括九二一地震、桃芝颱風以及這次水患;一位婦人在門前清洗家具,一邊流淚一邊告訴志工:九二一地震時房屋幾乎全毀,好不容易重整家園後,又遇到這麼大的水災,真不知道何時才有安定的日子?

「女兒跟我說,慈濟人會來。果然,我很快就看到你們。」住在建國里平房的一位女士說,上午不到半小時,水位已達屋頂,全家人用接力的方式,手勾住屋簷、以肩膀當墊椅,一個接一個爬到屋頂上。雖然大水很快退去,但眼看家當完全泡湯,經濟來源僅靠先生打零工維生,往後不知何去何從。她說著說著,不禁悲從中來。「平安就是福,活著就有希望。」志工安慰著她。

天色漸暗,救災工作持續著。東平國小教室已有數十戶民眾暫時安歇,志工八點起每兩個小時輪班守夜。晚上九點,百位志工分二十

四條路線,帶著上人慰問信、應急金和裝有牙刷、毛巾、貼身衣物、礦泉水的生活包逐戶關懷,並告知如果烹煮有困難,慈濟在東平國小備有熱食與乾淨衣物,也提供過夜的地方。

夜漸漸深了,災區更顯得落寞不堪,災戶持續清理著家園,有些人見到慈濟人再次到訪,驚喜道謝;有人婉謝應急金,希望轉贈給更需要的人。

建國里眷村內,三位四十多年毗鄰而居的榮民一同整理屋舍,「晚上有伴,才不會擔心害怕。」他們說:「這麼晚了,謝謝你們還來關心。今天我們午餐和晚餐都沒吃。」志工趕緊奉上飲水與食糧。

十點半,各路志工回到東平國小,針對翌日的香積、發放、機動、交通、倉儲和清掃進行分工,準備展開更有效率的救援。

【七月四日,午後再度降下大雨,居民打掃家園的行動沒有暫停】
解決燃眉之急
供應衣物與醫療

服務站左側桌上,擺置各式各樣分類整齊的乾淨衣物,讓一時回不了家的居民,可快速從中找到自己與家人所需;這些雖然都是舊衣,卻可以解決燃眉之急。

舊衣站前方,慈濟人醫會成立醫務站,幾位居民等不及醫護人員將用品擺置好,即在一旁等候。求診患者多半遭受割傷,傷口有深有淺;也有些人受到驚嚇而血壓上升,或是感染輕微風寒……這些小病痛,此時成了沉重的負擔。

居住在建國里的吳春銀說:「為了逃命,匆忙間只拿了包包,

連鞋子都沒穿,眼見家園淹沒,什麼都沒有了,更別提健保卡……」像吳春銀這樣的案例,一早就有好幾件。

逾百位志工今日動員協助災戶打掃,並持續發送應急金,也發現了許多待援個案,由機動志工開車載來醫務站包紮傷口。

周龍英在大水來時用身體抵擋大門,卻擋不住而跌倒受傷;紀邦杰醫師發現她的傷口很深,馬上請她躺在桌上接受緊急縫合,一位志工在她身旁陪伴安慰著。

黃女士原本貧困又有糖尿病,此次受災更是雪上加霜,人醫會醫師為其診治時,志工也記下她的家庭狀況,作為日後關懷參考。

盧秀妮坐在醫務站旁直掉淚,問及才知家人雖平安,但車輛與電腦全泡湯。她回想起水災當時情景,還是十分惶恐,「但看到慈濟人幫忙的身影,就覺得好感動,自己不再孤立無援。我告訴台北的朋友,不用擔心我,因為這裏有慈濟人。」

閃爍不停的紅色警示燈由街道另一頭快速而至,一一九救護車送來受傷的居民;這處服務站,不只是緊急醫療站,更是民生補給站、心靈舒緩站。

泥濘家具堆滿巷道
重整家園之路正起步

午後大雨滂沱,民眾仍忙著打掃,也因炊具損壞,

無法煮食。志工冒雨分送便當,腳下踩著泥濘,穿梭巷道中詢問著是否需要供餐?回應聲此起彼落響起。戶戶門外都是廢棄的家具,映入眼簾的盡是殘破景象。

來到舊地名「七星」的光興路一帶,小小的騎樓堆滿著靜待清潔的家具。「師姊妳們真好,雨這麼大還出來看我們。」林女士不停清洗著,又說:「大門被水沖壞了,現在只能用窗戶來擋雨。昨天早上水轟轟灌進屋內,我牽起女兒就往上爬,到了高處,全身不停顫抖……」那是害怕、濕冷、也是飢餓,因為剛準備好的早餐還來不及入口,就來了這場駭人大水……

就讀國小五年級的小女兒在一旁幫她盛雨水、提水、舀水,林女士說:「小女兒兩歲時,她爸爸就往生了。我在經濟能力非常薄弱時,只好將十七歲的大女兒嫁出去,希望她能幸福,不用跟著我受苦。」說到這裡,林女士流下淚水。

志工張瓊月、柯素珍側身進入室內探看,不到十坪的屋舍是她們母女遮風蔽雨的家。林女士指著壁上留下來的水痕,再度紅了雙眼。收到了生活包與應急金,她點著頭道謝,「我不知何時才能回報……」志工輕拍著她的肩說:「慈濟人會再來看妳,陪著妳重整家園。」

【七月五日,豪雨特報持續發布,放晴的天空有一股隱憂】
安心就能重新開始
自助助人最可貴

災後第三天的夜晚八點,服務站裏,幾位志工討論著明天的工作。偶爾有幾位民眾走近詢問:「這裏有得睡嗎?」「有沒有我可以穿的衣服?」「有提供小毛毯嗎?」川堂的一角,志工以昏黃的燈光為伴,清洗著災民送回的便當盒。

陳心浣洗著餐碗,她的女兒庭雅幫忙擦拭。「原本就會漏水的家,擋不住來自四面八方的洪水,帶著兩個孩子想逃。聽鄰居說,這裏有便當可以領,也能暫時安頓,所以就直接過來了。」庭雅接著媽媽的話說:「哥哥說他要住在家裏,不想和我們過來。這裏有朋友和我飼養的黃金鼠為伴,還可以和媽媽幫忙洗碗。」

陳心浣說:「在無助的時候,慈濟為我們準備生活所需;志工親切和善地噓寒問暖,好像暖流流入心底。看到這麼多人忙不停,覺得很過意不去,所以跟著當志工。」

「慈濟人都是一雙手一雙腳,我們也是,應該要向志工學習,不要消極,要積極重建家園,努力面對。」陳心浣因此鼓起勇氣,回去清理家園。

在東平國小彎著腰收拾垃圾、回收資源的林世宗,填下自己的資料給慈濟,希望未來也能成為社區志工。「人如此脆弱,而大自然的力量是這樣可怕。當大水急速湧入時,幸有鄰居相助與指引,我和家人才能平安逃到高處。敦親睦鄰真的很重要。」

七十八歲的楊積勤老伯伯和最近從大陸來探望他的女兒楊善迎,也來當志工。楊伯伯雖然行動不靈活,但主動幫著志工點數餐盒數量,還提及昨天見到證嚴上人的心情:「上人好慈悲,遠在花蓮還來中部探望我們,好感動!」

就讀中平國中二年級的彭建偉,拿著掃帚掃地,也順便看顧表弟表妹,讓爸媽和舅舅們能安心整理家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葉方良 Rex-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