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心血都是愛

◎慈璧

血濃於水的同胞愛

十月十三日,懷著興奮的心情搭上國泰班機,不禁想起去歲赴日作臨終關懷的探討時,慈嬿師姊投保了一千萬元的意外險;此番都不用保險卻很自在。顏師姊笑稱:「怎麼沒有?慈濟一百多萬人為我們保全險更安全哩!」可不是嗎?我們此行正是代表一百六十多萬會員的託負,要送愛心給大陸災胞。

十月十四日一早,首先在官渡鄉破土,接著再至兩處奠基,然後用自全椒招待所送來的便當午餐。午後又分成二組趕至其餘地點奠基,一路上風塵僕僕,只見各個工地都插著:「團結協作,奮戰六十天」「百年大計,質量第一」,「文明施工,確保安全」的標語,讓人印象深刻。災民從自個兒家裏搬來桌椅讓我們使用,他們自己坐小凳子,有些則是席地而坐。圓鍬也是攜自農戶家中,原本個個表情木然,也不知是歡喜還是不歡喜;及至後來,大概已感受到慈濟團體遠自的這份同胞愛與無所求的關懷,有的人已會主動和我們打招呼。在我們上車後猶依依不捨的揮手道別,正應了上人所說的血濃於水的同胞愛呀!

十月十五日是發放,分成六組出發,我是第五組,成員有:德恆師父負責發賑災款,由他親手將善款交給災民祝福他們最恰當了。李正富居士夫婦發給衣物,而顏師姊與我則核對名冊上的名字與蓋章。大概大陸地區久已不曾使用圖章,老一輩的阿公阿婆將它寶貝似的珍藏著,有的以粗紙層層包裹再放進火柴盒裏。當我牽起他們的大拇指蓋手印(他們習慣用食指)時,觸摸到的是粗糙的生出厚繭的皮膚;那一剎那是既心酸又感恩。我們福報大,有幸生長在寶島台灣,設若

不是從事慈濟的工作,上人教導我們隨時可以伸出援手作個能救人的人,那裏有機會來此呢?

一片餅乾,無限溫情

我們這一組的首站是蔡集,由顏師姊恭讀上人致災民的一封信之後,才開始發放。第二站是古河鎮,由我恭讀上人的信函;第三站是黃麗華師姊。到了第四站原應由德恆師父恭讀,但他太謙虛了請顏師姊代讀,可是顏師姊又說她太善感,怕哽咽不能成聲,而我人胖肺活量大,最後就由我來代勞。第二次恭讀上人的信函時,藉著微弱的燈光照明,自己讀著讀著……淚水竟在眼眶裡打轉。回想起上人每一想到大陸的災胞,就食不知味、寢不安席,不斷的為他們的苦況而傷心落淚。我們全體慈濟人秉承上人「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不分海內外,同心協力響應,先由身邊的會員開始呼籲,及至街頭義賣、聯誼說明會、定點義賣等等,竭心盡力,其中又有多少感人的小故事,在慈濟世界流傳著。

在第二站古河鎮發放完約十點多,地方幹部從我們含情的微笑與溫柔的言語中,已經感受到我們此來是出自一片真心的關懷,既不為政治目的也不是傳教,甚至連「阿彌陀佛」都不敢說;所以他們主動的請我們下去和老百姓閒聊,真出乎我們的意料之外。大家將特地從台灣帶來的餅干糖果送給老人品嚐,只見他們滿布皺紋的臉上現出難得的笑容,又伸出一雙粗糙的手和我們緊緊握著,一再的點頭稱謝。以下是我們之間的對話:

「老奶奶,我們是您在外的晚輩,現在您有困難,特地回來看望你們。洪澇是天災,沒什麼啦!何況我們的上人證嚴法師非常關心災情,才派我們來幫助你們!」

「謝謝呀!你們真是太好了,真不知該怎麼報答?」

「你們給我們太多了,沒有東西可以回報;我想回家拿自種的花生來送你們好嗎?」另一個災民這樣說。

「謝謝你,不用了,你的好意我們心領了。你們的生活也要依靠花生來補充營養,留著自己用吧!」「請多保重身體,已秋涼了!發給你們的錢要好好的用它。等兩個月後,房子蓋好了,就有自己的家了。請放寬心接受我們的一份愛,祇要你們平安健康,我們就很高興了。」

最真誠最實際的愛來自慈濟

我們都帶了饅頭和小菜,準備就地用餐,但拗不過當地主管官員的熱忱,他們也了解我們不希望他們動用公家經費作無意義的應酬,因此一再解釋祇不過炒幾盤青菜和我們一起用餐而已。雖然一再推辭,而他們情意拳拳,依然堅邀不已。不得已祇好勉強在餐桌上用餐了。

飯後大夥兒再至會客室聊天。有人提到我們的衣著很傳統高雅,在配上繡花鞋更對襯,顏師

姊解釋它是一件「柔和忍辱」衣,不是隨便就能穿上身的。需得發自內心的付出而不求回報,脾氣要好,凡事要忍耐。並得經過我們的上人認可擔任委員,才能穿它。

「這衣服在台灣時髦嗎?」

「很流行,也有很多人讚賞。」

「要是你們發脾氣或做錯事怎麼辦?」

「那麼我們要趕快改呀!我們的上人希望我們做到不貳過。」

「在大陸好像穿旗袍的不多,都是穿長褲。我們好奇的問道。

「因為要下田勞動,所以只有高階級的人才穿;繡花鞋也因為不適合工作,穿的人已經很少了。」他們解釋著。

在和主管官員閒談中,話題轉入顏師姊踏入慈濟的源起,與她十年來全副心力投入慈濟志工的感受。老兵師姊一一對答如流,令他們深受感動。其中一位主管對她說道:「妳很活躍,妳做的功德也很多!」沒想到「功德」兩字會出自他們的口中,顏師姊藉此機會提到上人關懷災民的慈悲心,與慈濟人街頭巷尾勸募,為此次賑災所投注的心力。

最後,他終於吐露了心聲:「這次的大水災,得到港澳和台灣同胞充分的支持,發揮同胞愛來幫助我們,但最實際最真誠的是來自慈濟基金會及時的濟助……」說話時兩眼含淚,另一位眼眶也是滾動著淚水;見此情景,我們同樣也深受感動啊!

房地所有權歸屬災民所有

十月十六日早上,參觀三處老人院,其中一處四周都是棉花田。這兒是棉花盛產地,看到爆開的雪白棉花,棉絮隨風飄揚的情景,好美啊!對於一向生長在亞熱帶台灣的我們,著實大開眼界。途中,一部部滿載稻草的鐵牛車急駛而過,上面有紅布條寫著「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返抵招待所已午後近一點了。

龔會長和我們一起享用在全椒的最後一餐,會中,他用充滿感性的語調說道:「對慈濟的愛心我深受感動,但這份愛也帶給我很大的壓力和動力。慈濟到全椒賑災,我們美國的華僑都知道,必須日夜趕工把它做好。今早王會長就親自到各個工地巡視監督,大家都覺得責任很重;但一定要在六十個工作天完成,以備明年元旦你們來主持啟用。」又當面承諾房屋絕對交給災民,房地所有權歸屬災民所有;遷移或轉讓得照會功德會同意。林碧玉師姊也代表我方答謝對方的協助配合,賑災團才能迅速達成任務。餐會上的氣氛有點依依不捨,會長與我們眼眶都微濕了。「愛」的力量何其偉大啊!

這次賑災工作能夠順利圓滿達成,必須感謝先遣部隊:蔣科尼師兄、陳瑞昌師兄、孟月秀師姊與許玉摘師姊。他們造冊清楚,總務辦理得有條不紊,替我們節省了不少時間,實在由衷感謝。



▲專題報導

賑災花絮

◎編輯部

大陸民眾,終歲操勞,雖是壯年,普遍已現老態。見到氣質端莊、神采飛揚的慈濟委員,不禁好奇的問道:「你們信這個(指佛教)的,好像比較不會老!」發放時候,雅美師姊扶著滿面風霜的老婆婆,笑問:「您老多大年紀啦!」「五十六歲!那您又是多大!」老婆婆反問。「四十八歲!」「您還是小姑娘啊!」老婆婆臉上露出不勝羨慕的神色。

***

因行程關係,委員利用一天空檔相偕參訪九華山聖地。九華山有竹籐編的山轎供遊客乘坐。眾轎夫見師兄師姊到來,忙著上前招攬生意,大家自忖何德何能?怎堪消受?予錢又不受,只是抬著空轎緊隨不捨。慈璧師姊見狀,動了惻隱之心,原想小坐片刻,就給錢走人;不料一坐上去,轎夫就拔腿疾奔,卻教慈璧師姊嚇得花容失色。眾人調侃她好像迎神賽會上乘轎出巡的媽祖,師姊百口莫辯,勝勝師姊趕緊安慰她:「你就發願來生先渡這兩位轎夫來慈濟啊!」

卻說師姊返台後,一直感到愧疚難安,特意回到花蓮向上人跪求懺悔。上人面諭,像林智慧亦被轎夫糾纏不已,她靈機一動,趕緊脫下外套置於轎內,權充坐人。上人直稱讚她:「有智慧!」卻教慈璧師姊又上了寶貴的一課。

***

遊罷九華山,返回南京玄武飯店。電梯忽然故障,好半晌,秦基雄師兄急著對眾師姊說道:「快來幫忙!我大悲咒唸了三遍都沒有用,請你們繼續加油!」勝勝師姊調皮的說:「大悲咒既然失效,只好請

出往生咒了!」一會兒,電梯果然往上超「升」了。

***

在大陸,抽水馬桶設備算是超級享受,一般鄉間普遍仍使用毛坑,一堵矮牆以內挖了四個洞,四壁通風無阻,夜間入內,但聞遠處蟲鳴唧唧,抬頭恰見斜月晶瑩,幽輝半室。所謂「廁所文學」,可能即由此發軔。慈濟委員初來乍到,彼此坦誠相見,難免忸怩不安,久之亦習以為常。老式毛坑,一次可容四人進去,各忙各的,倒也縮短不少等候的時間。勝勝師姊每次方便,都見靜映師姊不偏不倚,恰恰座落在右邊,不禁相顧大笑。勝勝師姊笑對靜映說道:「好似文殊師利菩薩護佛陀的法。」

***

災區非澇即旱,大水過後兩個多月了,天上滴雨未下,大地被驕陽烤得唇乾舌燥,龜裂成一片片。馬路上卻又黃土飛揚,汽車過處,揚起塵沙滾滾。何國慶師兄登上一部吉普車,就坐在駕駛座旁邊,由於路面太過顛簸,何師兄弓著身子,雙手握緊座位前面的鐵桿,隨著汽車的上下跳動,身體也一上一下跳躍著,後座師姊都笑說他那樣活像是「騎馬」。

***

安徽人稱國語叫「普通話」,他們的方言鄉音特重,尤其上了年紀的老人,對談起來好像雞同鴨講,每每牛頭不對馬嘴,鬧了不少笑話。慈韻師姊訪問一位老婆婆對慈濟跨海來幫助他們的看法。老人家直說:「好耶!好耶!社會主義好耶!」慈韻居然聽成——「三民主義好耶!」心想這位老婆婆真有學問,也知道有三民主義,還傻傻的問道:「好在那裏?」經人指點,才恍然醒悟。忙對老人說道:「我們是從台灣來的慈濟功德會,我們的上人上證下嚴法師非常關心你們,派我們來慰問你們……」這句話成了當天的「標準用語」,每人都說了不下數十百遍。

***

在全椒,緯度高,氣候較冷,師姊們都在旗袍外面罩一件藍色毛衣禦寒。歸途於香港過境轉機。靜映師姊順手將毛衣擱在椅背上忘記帶走,回到原處也忘了找尋。慈韻師姊拎著毛衣對靜映師姊大發嬌嗔:「您好現實哦!天氣不冷就不要毛衣了!」眼看這一幕,勝勝師姊忽然領悟到,我們此次從事大陸賑災,就像這件毛衣一樣,那裏有苦難的眾生需要我們,那怕是萬水千山立刻送來溫暖;對災民,我們也是抱著無所求的心態,何曾要求報償?正與孔子所讚歎的——君子「用之則行,舍之則藏」的說法不謀而合。

***

在開工典禮上,抗災救災協會介紹我方人員時,一律稱先生,如林宗明先生、林雅美先生、林智慧先生……輪到林碧玉時,居然稱呼「小姐」,

大夥兒不禁會心微笑。蓋林師姊尊奉師命,數次赴大陸與對方談判,白天四處勘察災區,晚間還要召集對方開會到深夜十二點,每天曉行夜宿,使對方不得不強打起精神陪同到底。她的積極果斷、衝勁十足,宛然女中丈夫。師姊們都在問:「她是鐵打的身子嚒?為什麼一點都不知道疲倦?」

***

十四日早上於官渡鄉丁拐村舉行聯合破土典禮後,立刻兵分二路,兼程趕往其餘地點參加奠基儀式。一路上黃沙滾滾,吹得人白髮茫茫,每個人衣服、髮上全都灰濛濛一片。義工老兵顏惠美師姊一向梳著長辮子在慈院服務病患,在此為求形象整齊劃一,亦和其他師姊一般挽起長髮梳成慈濟頭。甫到目的地,尚來不及抖落滿身灰塵,立即投入工作。風塵僕僕的面貌,竟被災民誤以為是白髮老人,數稱「老奶奶」不迭,而小巧玲瓏的靜映師姊倒被喚做「小姑娘」,令人啼笑皆非。

***

由六位常住師父榮譽董事、慈誠隊員與慈濟委員組成的龐大賑災團,各個服裝整齊,男眾精神煥發、女眾氣質嫻雅,每一出現,立刻引來眾人欣羨的眼光。十三日下午抵南京機場,正列隊等候出境時,兩位年輕的地陪(即嚮導),好奇的走過來問靜映師姊是屬於那一個團的?師姊答稱:「我們是來自台灣的佛教慈濟功德會,此行正為全椒賑災而來!」年輕的女孩摸摸師姊身上的『柔和忍辱衣』讚歎道:「我接待過無數個台灣來的觀光團,從未見過有一個團體像你們這麼高雅端莊,好像大學教授吔!」

***

林碧玉師姊素來嚴謹,穿上深藍色西裝,不怒而威,自然流露出一股凜然不可侵犯的氣質。行至興化探訪災民時,她微笑彎腰,對一位老婆婆殷殷詢問災情,熟料老婆婆從椅子上一彈而起高舉右手直呼:「我愛社會主義!我愛共產黨!我愛我們的政府!」林師姊一時未會意過來,又殷勤問了一次,老婆婆依舊喊口號如儀。原來老人見一群人到來,以為上級視察,將林師姊誤會是「高幹」,大家引以為笑談。師姊聞知,唯有報以苦笑了。

***

兩岸隔絕既久,一樣的用詞卻有不一樣的解釋,不免又製造一樁樁的笑料。何國慶師兄內急,禮貌的問在場的工作人員「洗手間」在那裏?「您稍等一下,馬上就送來!」何師兄還在納悶呢!對方已經恭恭敬敬的捧來乙只注滿清水的臉盆,還提著熱水瓶體貼的倒入熱水,而熱呼呼的毛巾也在一旁侍候著。「我是說『廁所』在那裏?」何師兄忍不住好笑,經對方指點,好不容易才解決內患問題。



▲校園清流

老師的心是菩薩的心——慈濟精神在校園

◎慧吉

受當前社會風氣之影響,學校教育也趨向功利,課堂上僅傳授功能,而忽略良能的啟發;所謂「差毫釐而失千里」不免令人擔憂。鑒於此,有識之士們亟於將慈濟這股清流引進校園,以補充學校教育的不足。然而「十年樹人,百年樹木」,教育不是立竿見影,一蹴可及的;但,總是一個種子、一分希望。「校園清流」將陸續報導慈濟精神在各級學校推動的情形。

把慈濟清流引進校園

慈濟精神有如一股清流,能夠啟發良知,發揮良能,使人心得到澄清和淨化。不管是二十幾歲的年輕人,以至六七十歲的老者,因接觸慈濟方覺今是而昨非,重新做人的例子比比皆是。而孩童未遭社會污染,心地一片純潔,如果能將慈濟精神帶到校園,在人格養成中賦予慈濟真善美的教育,那麼我們的社會就更趨祥和美好了。

曾有人以此請示上人,上人以

為由他向各級學校傳播慈濟,可能力有未逮;不若校長、老師們來接受慈濟精神的陶冶,再將這把愛的種子帶到校園,由校園扎根做起,更能收事半功倍的弘效。

於是,許多「慈濟」老師,很用心地把慈濟精神,從「言教」擴及「身教」,讓學生們體會;並且教導孩子們把慈濟精神運用在日常生活中。

更可貴的是,有許多會員,她們有孩子在學校求學,便經常主動承辦「媽媽成長班」、「親職教育班」、「媽媽導護」等等社團活動。

由於她們深深感受到「慈濟」的美;知道這股清流足以滌清人們心中的煩惱。為此,她們自然而然地在所辦的社團活動中,把慈濟精神帶給參與的家長,使許多人得以同霑法益。

身教言教善導學生

天母國小的蕭春梅老師,她帶中年級的學生。看著天真可愛的小朋友,打從心底喜歡。每次上課,蕭老師會講許多慈濟小故事,也把上人的法語,深入淺出地教給他們。

非常出乎意料地,每個小朋友對蕭老師講過的小故事和上人的法語,都能夠心領神會。

有一天,蕭老師因為某件事情遇到困擾,感到心裡很不高興。結果就有小朋友在聯絡簿上寫著:「老師: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希望您不要再生氣了。」

學生能夠用老師教過的好話來安慰她,那是多麼感到安慰啊!

樹林國中廖玉慧老師,是一位只問耕耘,不問收穫的「慈濟人」。「上人教誨我們,要從聲、色調習自己的一舉一動,在任何時候、任何場合、任何情境,都要和顏悅色,柔聲細語。」

廖老師除了自己遵循上人的教誨外,也特別關注學生們的生活教育。例如,她要求學生從愛護公物、課桌椅做起,教導孩子們惜福,懂得「愛惜物命」。結果,學生們都能夠接受並照著廖老師的話去做。

自閉症學童開啟心扉

內湖國中郭心馨師姊是訓導處的行政人員。在聯課活動中,組織「愛智社」,每星期三下午,邀請慈濟委員到校上課。

由於慈濟委員們大都是身為人母,對孩子的心理相當瞭解;更重要的是,她們有愛心、有智慧,又有說不完的慈濟小故事。因此,參加這個社團的學生,非常踴躍。

在上過四星期的課後,郭師

姊請學生們上台發表心得。沒想到孩子們對所聽過的故事,都記憶猶新,而且能夠說出它們的涵意。

更不可思議的是,有一位自閉症傾向的學生,參加這個社團之後,竟然能夠上台講了十幾分鐘的話,一改常態,令她的導師訝異不已。

這樣的結果,類似一項奇蹟,但是以慈濟人的眼光來看,卻是很平常的事情。

師父對我們說過:「要以菩薩的心來教育兒女」,而菩薩的心也就是「無所求的心」。我們對孩子付出無比的愛與慈心,又不求其回報,他們自然感受到這股溫暖。

心中有愛的人,不會禁錮自己於象牙塔中。

媽媽成長班經驗分享

林淑貞女士有兩個兒子就讀於天母國小。

由於她深深感動於上人的智慧與慈濟精神的美,因此有一股無形的力量推動著她,想把這份善的訊息傳播給更多的人。

於是,她加入「媽媽成長班」,和許多家長結善緣。舉凡需要有人出面處理的大小事情,她都義不容辭地承擔下來,熱心地為大家服務。

漸漸地,許多媽媽們自然而然感受到「慈濟人」與眾不同。因此,在安排課程時,林淑貞女士建議邀請慈濟委員來現身說法,馬上獲得一致通過。

最可貴的是,「成長班」有許多不同的專家、學者來演講。到了學期終了,學員們舉辦「經驗分享」座談會時,大家都有同一觀感——就是最讓她們受用的,是慈濟委員的現身說法。原因無他,委員們平實的演講,真正做到「教人之為善勿過高,當思其可從」的道理。

當然啦,就有多位媽媽們因而成為慈濟會員。

一位老師,也是慈濟會員;自己從「靜思語」中得到許多珍貴的「寶」,於是不厭其煩地,每天在每個小朋友的「家庭聯絡簿」上,寫一句靜思語;讓家長在簽名字的時候,每天至少可以看到一句法語,天天可以「拾寶」。

她的用心,使許多家長得以認識慈濟,參與慈濟。

無獨有偶的是,一位慈濟委員,她有三個孩子,分別就讀在不同的年級;她每天在各個孩子的聯絡簿上,寫一句靜思語,讓孩子的老師也可以得到上人的法寶。

法語增長教師的智慧

埔墘國小的連秀英老師和林秀蘭老師,她們曾經帶著多位老師同仁回花蓮;大家都感佩上人的慈悲與智慧。現在,她們每天在辦公室的黑板上,寫一句靜思語,讓全校的老師都能看到。

汐止國小的陳美羿老師,她是「慈濟教師聯誼會」的召集人;對慈濟精神的推動,不遺餘力。更因為她是一位充滿智慧的老師,在同事之間,許多人都受到她的啟發,而得到心靈的充實與自在。

她在學校擔任輔導工作,除了輔導學生外,更以上人的法語開導同事、家長。輕輕一句話,往往有四兩撥千斤的效用。

有位家長在公司與同事起爭執,心裡很不好受,煩惱的向美羿師姊訴苦,並說:「如果她再惹到我頭上來,我就給她好看。」

美羿師姊聽了,輕描淡寫地說:「他當他的導演,你幹嘛那麼熱心去當他的演員?」

那位家長聽了,恍然大悟地說:「對啊!我幹嘛跟著別人錯誤的步伐團團轉呢?」

上人時常教導我們,凡事包容,凡事善解。但是當逆境現前的時候,就要有那份智慧去轉變境界。

智慧從哪兒來呢?

美羿師姊受到上人的薰陶,慈濟精神已使她有非常清晰的思維理路;不管面對什麼樣的境界現前,她都能圓滿地化解。

同事們知道她是慈濟委員,這麼富有智慧,也都樂於和她親近,現在,她在校內已有三個幕後了。

向下扎根預約人間淨土

不管是對學生的教誨,在「媽媽成長班」的現身說法,或是在「教師進修班」的演講,我們都祇有一個目標——把慈濟「真、善、美」的精神傳播向十方。讓這股清流,發揮最大的功能,化解人們心中的煩惱,使每個人都能夠「智慧現前」。

前面所提的,祇是許多「慈濟人」努力的一鱗半爪,還有許多慈濟人默默地工作著。要使慈濟精神在校園裏生根、壯大,使「人間淨土」早日來臨,我們需要再加把勁,發揮團隊力量。

到目前為止,「慈濟教師聯誼會」已經辦理過無數場演講,包括教務會議、週會演講、教師進修班、媽媽成長班等;努力撒播善的種子,只希望將慈濟精神帶到各個校園扎根,並使其蓬勃發展起來,蔚成全民風氣,以促進「人間淨土」的早日實現。



▲校園清流

笑在春風裏

◎林秀蘭

埔墘國小有幾位委員老師
用心在學校推動「靜思語」
把慈濟法船駛進校園
翻錄上人法音
認捐愛的綿羊
師生們踴躍參與,樂在其中

自強活動埋下善的種子

民國七十九年三月八日,埔墘國小教師一行一百零七人,在黃校長及校長夫人帶領下,參觀護專、醫院以及精舍。當時正逢上人身體不適,出來和大家見面後,即由宣師父述說慈濟四大志業。

花蓮之旅的前一天早上,本校張玉妹老師,把她多年來到世界各國自助旅行買回的飾物帶到學校來,要委託我們在火車上義賣,把義賣所得全數交給慈濟。

結果當天早上,即搶購一空,大家更以高出幾倍的價錢購買,張老師對於義賣的所得非常滿意。

火車上,美羿師姊影印自集的「拾寶」和許多老師結緣。當時校長及夫人見了之後很是歡喜,尤其校長夫人更視為珍物,要我們把完整的一份送給她。

歸途中,我們把自強活動費用所餘的款目,購滿一百本「靜思語」,以一個家庭一本,分給每位老師。校長覺得「拾寶」、「靜思語」都很好,要我們回到學校後,每日一句寫在辦公室的黑板上。

靜思語錄風靡全校

委員連秀英老師的先生——宋老師寫得一手好書法。為了保存方便,以及可以更換,我們就請宋老師為我們寫靜思語錄,寫在書面紙上。這些句子,大部分摘自美羿師姊所集的拾寶以及靜思語一書,選擇適合大眾的句子。

這些靜思語錄,每星期更換兩次,張貼在辦公室後面的白板旁,老師們每天簽到或看重要事情時,都會看到它。當時,有的老師還拿著紙和筆在紀錄呢!

我們並把書面紙上的靜思語錄整理在紙上的五十條,請黃淑真老師謄寫,在靜慧師姊及多位老師贊助下,影印了兩千份,並請當時連秀英老師班上即將畢業的學生裝訂成冊。

有位慈誠隊師兄,很用心的把它打成一張鉛字,以方便閱讀。我們又影印一百多份,放在簽到簿旁,老師們主動的索取,有的老師甚至於放在桌墊底下,希望能天天看到它,以提醒自己。

教室中,有些老師也把上人的法語當成了教室的標語。

慈濟法船駛向校園
學校已經有很多老師在聽師父的錄音帶,或聆聽慈濟世界的節目。有一位謝秀雲老師,每天定時的收聽「慈濟世界」節目,到了學校後,在生活倫理課時,就會點點滴滴的轉告給小朋友們,並教小朋友們學習如何布施。

她告訴學生:「你們剛開始會不習慣把零用錢或買可樂的錢捐出來。但是沒有關係,只要你買東西時,一想到救人,就存一元下來,生活與倫理時間過後,慈濟法船開時,交到老師這裡來。這樣子每天收,老師雖然比較麻煩,但是只要你們交得快樂,老師就快樂。」

謝老師,每天有恆心的說與做,生活倫理下課時,只要一提起「慈濟法船要開了!」學生們很快的主動的就排起隊來,手中拿著可愛的銅板。

現在,謝老師有時忙得忘了,學生還會主動的提醒她:「老師!慈濟法船該開了!」

有一天,我從該班走過。謝老師要我進教室收取功德款。當我走進教室時,全班同學都鼓掌並說:「謝謝林老師,功德無量!」我感動得不知有沒有向他們說:謝謝你們,功德無量。

他們師生之間彼此都很貼心,所以學生們很乖,也很聽話。

老師們入寶山歡喜掘寶

每天「慈濟世界」節目,我師兄發心錄下來,讓我把它帶到學校,聽過後並寫下大要,也順便拷貝一份;一份在同事間流傳,一份則給同事們翻錄。

同事們翻得很高興,有一位說:「真希望我的先生也能參加慈誠隊,全家變成慈濟家庭。」從那時開始,她幾乎常聽中午的慈濟世界節目。有一位這麼說:「師父說的法怎麼都應用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位說:「師父的話句句都是那麼的誠懇。」

現在約有十位老師會主動的向我索取錄音帶去翻錄。雖然大家都很忙,翻錄的速度較慢,但他們非常的用心,也翻得很好;真的!只要有心,人人都有無限的潛能。他們的用心及辛勞,使我感受到必須充分利用這些稿子。

那些稿子連同錄音帶送到三組瓊心師姊那兒,讓委員們再聽一遍,免得誤解上人的話,並請本校王祝美老師指導剪貼、分類。不求什麼,只是做得很歡喜。

愛的綿羊散布校園中

本校慈濟委員連秀英老師,是位有心又肯做的人,她做起事來兼具獅子的勇猛及駱駝的耐力,真使人佩服。這一次「預約人間淨土」活動中,認捐愛的綿羊,若不是她的堅持,是不會圓滿的。她說:「上人不希望我們做事半途而廢。」因此她勇猛的做下去。

當她從慈濟世界中聽聞「愛的綿羊」消息後,即請我師兄帶兩隻回學校試試學生們是否踴躍參與?結果兩隻綿羊放在一年級的兩個班級中,在連老師的解說下,學生們非常熱烈的參與。

第二天,她又請我師兄帶回一百隻。帶回來後,她請示校長,校長不表贊成,連老師和我真的很煩腦。我們試著交換角色來設想:假如我是位即將退休的校長,這件事臨到我頭上來,不知道就算了,知道了我一定反對。因為收錢是件敏感的問題,小學生述說又不清楚,

會惹很大的麻煩。

連老師說:「不管了,這是給學生播善的種子最好的機會,絕不能放過!如果有過失被記過了,我願一個人承受。」於是我們到各個班級,經過各班教師的同意,我們暗地裡推行。心想:不要讓校長起煩惱心,圓滿後才向校長懺悔。

連老師告訴我:「我們守住一個原則,讓學生把零用錢拿出來,勿讓學生再回家索錢,並且我們趁機會指導學生錢財四分法。」為了怕老師們對慈濟不了解,我們只好親自到各班去解說。當時也有幾位老師共同來響應解說工作,他們是利用各班上課前的幾分鐘。

到了各個班級,我們把上人教導的財產四分法,轉告學生們不妨將零用錢分成四等分,一份是給父母親買禮物的;一份是給外公、外婆、爺爺、奶奶,在他們生日或去探望他們時,買他們喜歡吃的東西的;一份是給自己買書籍簿本或零食;另一份就是布施。

指導學生布施,也就是做好事。除了錢施之外,幫助同學,在家做個父母喜歡的好孩子也是做好事。因此從實施到結束,從沒有一位家長打電話到學校詢問關於綿羊撲滿的事。

解說時,有的級任老師站在教室後面聽,覺得這個活動很好,也紛紛和學生們一起來響應。有的老師每天省下二十元的買菜錢,有的省下每天兩趟公車錢,有的則省下每天其他的花費,把省下的錢帶到學校和學生共同投入綿羊。有的老師把錢投入綿羊時,會幽默的拿起綿羊告訴學生:「我們的愛心愈來愈重了。」

一百隻綿羊,五隻在海山國小和大理國中,幾隻在北市西門國小和幼稚園,其他的很快就在校內圓滿了。很快的,有的班級一隻綿羊餵飽之後,還要第二隻、第三隻。因此只好再拿回二十隻綿羊,一共是一百二十二隻綿羊,已逐一回到埔墘國小來。

本校三年一班王明婚老師的班級,一個多月下來,已養成習慣,仍繼續善行。自己找個撲滿天天存入,他們一個個將成為我們慈濟的小會員。

在推展的過程中,難免會有幾隻綿羊遺失,看老師和學生們難過的樣子,就勸他們:「拿的只有一個人,我們全班都是好人呀!何況我們的錢被偷走,愛心並沒有被偷走呀!」孩子們開心的笑了。

埔墘國小福報大

今年本校考運特佳,有兩位通過校長甄試,四位通過主任,另外三位考上研究所。其中兩位是台大研究所,一位是師大研究所。

有一天,校長在開朝會時向大家報告:「各位老師,今年校內大家的考運特別好,大家要考的趕快去考……,阿彌陀佛!」校長的那句「阿彌陀佛」說得真是好聽。

記得去年本校創校三十週年慶時,正逢下雨天,那天早上在開朝會時,校長半開玩笑的說:「你們那些慈濟人,如果今天運動會開不成,我以後再也不去慈濟了!」

那一天,聽說為了校長的那一句話,很多老師持唸大悲咒和觀世音菩薩聖號。果真在運動會開始前,雨真的停了;雨並沒有淋濕學生和來賓,而運動會也如期舉行,且進行得很順利。

我們的大家長——黃則永校長,真的很有胸量,他包容了我們,我們由衷的感恩他。



▲校園清流

播種之後

◎蕭春梅

天母國小的蕭春梅老師
謹記:人的心地就是一畦田
把慈濟的善美故事帶進教室
將上人的法寶改稱為「好話」
努力播種,慇懃耕耘
一年半後
他們的心地風光又如何呢?

人的心地就是一畦田

我在天母國小任教已經十多年了,記得剛剛為人師表時,也同樣懷有一分神聖的使命感,想好好的作育英才,卻發覺老是做不好。因為十幾年的積習,放不下也看不開虛名榮利;而且心很狹窄,無法包容學生的個別差異。明明知道孩子大多數好動,心卻常被情緒牽動著,不會看孩子們的優點,縱然看見也不懂得欣賞,回想過去,竟是混混沌沌一片,直到我踏入慈濟。

上人一再教誡委員,左肩擔的是慈濟的形象,右肩是佛教的責任,胸前掛著的是自己個人的氣質。我既是慈濟委員,首先就要照顧好自己的心,在學生面前表現慈悲、柔和的形態。

從事慈濟工作以後,教起書來更為得心應手,常有靈感湧現出來。我覺得人心沒有淨化,社會也無法安寧。所以,一個教育工作者,應該耐心的傳播真善美的種子,來引導孩子的良知,進而發揮良能。就像菜園裡種了菜,就不易長出雜草;心田裡播下善的種子,就不會滋生無明穢草一樣。

「靜思語」有這樣一句話說:「人的心地就是一畦田。土地沒有播下好的種子,也長不出好的果實來。」

緣於上人這一句話得到的信心,一年半前,我把慈濟的美善故事帶進教室,把上人的法寶改稱為「好話」,幾乎一日一則,抄給孩子,並鼓勵他們寫下心得。沒有奢求什麼,只盼能在他們的心田裡,耕耘出一塊清涼地,同學間能「知緣、惜緣、再造福緣。」

同學們有話要說

一年半後,他們的心地風光如何呢?雖然沒有繁花似錦,卻已見點點新綠——

曾義竹:我喜歡的一句好話是「說一句好話,如口出蓮花;說一句壞話,如口吐毒蛇。」因為我以前動不動就罵人,但是,現在我只要一罵人,就會以那句好話來警惕自己。就像我以前容易罵人,經常被媽媽打,可是現在我沒有挨打,因為我都沒有說壞話。現在我知道台灣的人並不是這麼無情的,像慈濟功德會就是一個例子。

盧安怡:「心地再好,脾氣嘴巴不好,也不能算是好人。」是我很喜歡的好話,也是使我改變最多的一句話,因為以前我嘴巴脾氣不好,為了想做個好人,就得一直努力。當我不高興想發脾氣時,我就想起這句好話,儘量不要罵人。真好,我希望大家除了心地好,脾氣嘴巴也要好,這樣才是好人哦!

黃元彥:有一次和弟弟整理房間,他很不高興,我就告訴他「甘願做,歡喜受」這句話,弟弟就沒有再抱怨了,而且是心甘情願的做呢!

黃曉莉:以前,爸爸、媽媽或姊姊和老師,要我做什麼,我總是很不耐煩;自從老師告訴我一句好話,那就是「甘願做,歡喜受」以後,只要有人要我做事,我都會甘願的做。如果做什麼事情都不耐煩,可能什麼都做不好;不如保持好心情去做,會做得又好又快。所以我們要用歡喜心去做。

王詩婷:有一次,奶奶在生氣的時候,我跟奶奶講:「生氣是把別人的過錯拿來懲罰自己。」後來,奶奶就不再生氣了。

祁靜宜:我最喜歡的好話是「原諒別人是美德,原諒自己是損德。」當別人不小心踩到我的腳,我會原諒他,不再跟他計較。

趙耘伶:有一次,我跟同學吵架,最後還罵了她,她哭了。後來我忽然想到一句好話,「說一句好話,如口出蓮花;說一句壞話,如口吐毒蛇。」我很後悔,就去向她道歉,我們就和好如初了。

何彥廷:有一次,堂弟把該做的功課都做完後,卻沒有好好的利用時間複習功課,而把時間全部用來打電動、看電視。於是我就告訴堂弟「多做多得,少做多失」這句話,並且說出這句話的含義,他聽了覺得很有道理,就請我陪他看書,複習功課。

王克修:有一次我放學回家,看到妹妹把我的文具課本灑得整個房間都是,我本來要狠狠的揍她一頓;但是,老師天天辛苦的找好話給我們抄,我想起了一句好話:「生氣就是把別人的過錯拿來懲罰自己。」於是,我放下拳頭,走出妹妹的房間。

林依萱:我最喜歡的一句好話就是「口說好話,身行好事,心想好意」,因為我覺得這句話是做一個好人的重要基礎。

林書嫻:以前爸媽罵我時,我心裡就會記恨,要不然就會頂嘴。現在,我才知道「人生多一分感恩,就多一分美化」的意思了,所以我現在都不會亂發脾氣了。

許統雅:在我們班上有三個女生,本來我很討厭她們,後來看到老師抄的好話:「去愛一個自己原本怨恨的人,就是善待自己。」自從我心中有愛,現在我不會討厭她們、恨她們了。以前我是很容易發脾氣的人,自從抄了許多好話,得到啟示後,現在我不會那麼容易發脾氣了!

黎訓芳:我在母親節的卡片上寫了一句好話:「生氣就是拿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因為媽媽有時會發脾氣,希望媽媽生氣時,會想起這句好話。我喜歡的好話還有「時時存好心,日日是好日。」

林界同:有一次,弟弟把我最喜歡的玩具弄壞了,又不肯認錯,當時我真想K他一頓,可是弟弟又是無心的。忽然,我想到:「生氣就是把別人的過錯拿來懲罰自己。」後來我也就原諒他了。自從老師讓我們抄了好話後,我以前任性又容易生氣的毛病就慢慢的改正過來了。我最喜歡的好話是「勿輕己能,不要小看自己。」我為什麼會喜歡這句話呢?因為我在聽到這句好話之前,常常以為自己很笨,考試都考不好,乾脆死了,一了百了算了。這句話對準備聯考的大哥哥大姊姊也應該有用處。我想,如果這句好話被那些想自殺的大哥哥大姊姊聽到的話,可能就會打消自殺的念頭吧!

劉貞佑:我最喜歡的好話是「生氣就是把別人的過錯拿來懲罰自己。」每次我一生氣就想到這句好話,我覺得好話可以使人平靜下來,真是不可思議。

許家瑜:好話對好學生有很大的幫助,就像黃奕華,她常對我說:「以前我常對妹妹發脾氣,但現在卻是妹妹對我發脾氣,我就抓住機會,向她說好話,她聽了以後,就不會兇巴巴的,也不會亂打爸爸……。」看!老師的「好話」真厲害,不僅影響到班上的同學,連同學的弟妹都受到影響呢!

黃奕華:老師常常跟我們講一些有關慈濟和證嚴法師的故事,我覺得這些事很有意義,也很感人;希望將來我也能夠成為慈濟人。老師抄的好話,對我幫助很大;以前我的脾氣不太好,常為了一點芝麻小事和妹妹吵架,但自從老師告訴我們這麼多好話以後,我的壞脾氣就逐漸改正了,真是獲益匪淺,我好高興啊!

「好話」使我們師生更貼心

順手抄錄這些赤子之言,做為留念。暑假過後,他們就升上五年級了,希望他們無論何時何地都能「口說好話,身行好事,心想好意」,繼續散播善的種子。

還記得我開始抄錄上人的法寶時,隔壁班的老師是位天主教徒,他也是我們慈濟的會員,看了「靜思語」這本書後,挑了幾則製成標語貼在教室後面;每當孩子們吵架動粗,就要他們當眾朗誦十遍法語,激發他們自我反省的工夫。至於我任教的班級,自從有了「靜思語」的滋潤後,發現孩子們比較懂事、不計較,師生間也很貼心,就舉個例子來說吧!

有個身材瘦小、好動的孩子,上課向來不專心,又喜歡捉弄別人。本來同學都很討厭他,不願和他編在同一組,我就一再灌輸孩子們要「知緣、惜緣、再造福緣」的道理。上人不也說過嗎?「懂得事理的人要原諒不懂的人」,我努力引導他們要學習寬容、接納別人,果真孩子們慢慢看他順眼了,會邀請他加入他們的遊戲;不再劃分界限,結果,也啟發了這個孩子的自尊心。上個月,這個一向被排斥的孩子居然當選「熱心月兒童」,誰說朽木不可雕呢?我真的感到很安慰,也很有信心。



▲校園清流

埋在大地的種子

◎履冰

指出一條向上之路

我們的教育「病」了!不僅病了,還病的不輕。

教育當局欲在教育界推動「誠實專案」,原因何在?不問可知;而學子沈迷於電動玩具、吸食毒品、私生活糜爛,乃至自殺、作奸犯科等問題層出不窮。凡此種種,其實亦僅露出冰山一角而已,卻可顯示病症之複雜難治。

相較以往的印象——「校園像一座象牙塔」、「學生是溫室的花朵」,今日的校園確實不可同日而語。

尤其近幾年來,隨著文化、社會、政治、經濟的劇變,往日單純寧靜的校園已不復可尋,多元而複雜的價值觀念,業已波濤洶湧地激盪著學子的心靈,他們不再以追求知識為唯一取向,而熱切地踏出校園,透過不同的嘗試來體驗生活,尋求自我肯定與實現。但外在的誘因太多,不少人即憂心地指出:學子的理想懷抱愈來愈淡薄,功利取向愈來愈強烈。例如:有人投入股票市場大玩金錢遊戲,及可見出端倪。

教育乃百年大計,國之根本;根本不立,國族焉興?是以有識之士,莫不為此憂心忡忡,亟思解決之道。然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在僵化的教育體制下,欲振衰起弊,真是談何容易。

其實,病症雖繁,病源則一;病源何在?在人心有病,道德沈淪。此亦時代之沈疴。對症下藥,莫若從「救心」開始。慈濟向以淨化人心為己任,如果能將慈濟精神導入校園,讓學子經由道德的修持與實踐,體認生命意義,確立人生理想,並藉著服務人群的行動,擴私我為大我,化私情為長情;亦即體現儒家所言:「己立立人,己達達人」的境界,則必能讓青年學子回歸純潔誠正的生活,卓然挺立於時潮之上。

當然,欲以慈濟精神導正校園

風氣,非朝夕可致,且吾人亦不敢自誇此乃解決教育弊端之唯一途徑,但慈濟能指引出一條向上之路,確實毋庸置疑。再者,知識份子若能參與慈濟行列,將有助於慈濟「質」的轉化與提昇,且慈善、醫療、教育、文化四大志業,無一不需求專業人才,如能從學術界去發掘吸納,則人才來源將不虞匱乏,此為吾人所期待者。職是之故,將慈濟精神於校園扎根,實乃刻不容緩之事。

慈濟尖兵到交大

目前,慈濟在校園的發展,尚屬萌芽階段,就大專院校而言,交大清大堪稱稍具規模,其推動過程累積的經驗,頗值得各校參考借鏡。而慈濟與交大、清華兩校的因緣,得由張子貴師姊身上說起。

七十八年秋季,張子貴(慈泉)師姊考入清華大學統計研究所進修,由於新竹為科技重鎮,學術研究風氣鼎盛,子貴來新竹之前,即自我期許要將慈濟的種子散播在學術界。但當時新竹區與慈濟結緣較晚,委員會員人數不多,有鑒於此,她積極推動委員之間的聯誼,加強大家對慈濟志業的認識,並舉辦每星期的委員會員共修活動,交換彼此的經驗與心得。由於求好心切,子貴每每苦心思慮,而夜裏輾轉反側,難以成眠。

在校園方面,既無例可循,亦孤立無援,拓荒的工作更形艱難;除了同學間的口耳相傳,只有靠著文宣資料的流通來傳遞慈濟的訊息。直到因修課機緣,結識交大應用數學研究所林中聖同學,才打開僵局,林同學一聽子貴介紹慈濟,立刻生歡喜心,馬上利用班會宣介慈濟,結果全班如數加入會員,成為交大推動慈濟的鼻祖。

當時,子貴寄住在她乾媽趙昭子教授宿舍裏,藉此之便,遂常親自下廚,邀請同學來家用飯,她笑言:「吃人的嘴軟,他們當然不好意思吃飽飯馬上就走,總要講講話呀!我正好趁機介紹慈濟,並鼓勵他們參加委員會員的共修。」這一招果然屢試不爽,基於私交之誼與對慈濟的認同,有不少同學便陸續加入,甚至同學們有什麼心結都會來找這位「張老師」學姊「倒垃圾」,就這樣把校園內一顆顆的菩薩心都賺到慈濟來。像黃琦智在文宣方面出力甚多,各宿舍及海報欄上,均可見到她精心製作的海報與文宣資料。其他如蔡宗宏、王智昱、江淑怡、蔡文娟、陳建廷、陳淑芬……等人,均為不可多得的人才,其中蔡宗宏並於今年八月出任委員。

交大的素食餐廳自七十九年成立後立即成為慈濟的地盤,餐廳門口的海報欄總是貼著慈濟四大志業的訊息,不但圖文並茂,且常常推陳出新,同學們不但可以餐餐欣賞慈濟歌曲,還有充足的文宣資料可以取閱,此亦推展過程之一大助緣。此外,佛學社團鐘鐸社亦於社內別設慈濟組,致力於會務的推動。

在地利人和的條件下,同學們除了積極辦小型茶會、慈濟飯、文宣等基礎工作外,更進一步安排慈濟參訪、配合委員訪貧、及爭取回慈院當志工的機會。

一顆顆充滿希望的種子

今年三月廿三、廿四兩日,交大訓導長郭義雄教授率交大師生一行五十多人赴花參訪,上人特為之做了三場開示,不少人的心都被上人「賺」走而皈依座下,因此增加一批工作幹部。同時,以詹天賜教

授為主的交大教授群,更發心長期義務協助基金會及慈院電腦化的工作。此次的參訪,可謂意義深長、因緣殊勝。

返新竹後,眾人齊聚一堂,將現有人力規劃為五組:勸募組、文宣祖、讀書組、訪貧組、力行組,各組設有負責人專司其職。在大家用心推動下,會務有顯著的成效。

接著,今年暑假更籌畫四個梯次的大專志工隊回慈濟服務,成員遍及交大、清大、中興、台大、靜宜、海洋、北醫……等大專院校。

為加強各校之間經驗的交流與心得的分享,子貴發起「慈濟大專青年聯誼會」,九月八日,假「慈濟文化志業中心」召開會議,計有台大、中興、淡江、文化、清華、交通、靜宜、輔仁、竹師、北醫、慈濟護專等校代表三十餘人參加,上人及王端正先生均親臨致詞鼓勵。參與的人數雖少,畢竟是一顆顆充滿希望的種子,我們期待他們回到校園後,能逐漸發揮影響力。

至此,子貴師姊兩年來的拓荒工作,可以說是交出一張輝煌的成績單。今年六月,她順利自清大畢業,回到慈濟醫學研究中心服務,而接棒的學弟學妹也能獨當一面,表現均令人放心。

清大慧鐘社作據點

清大慧鐘社社長楊健自今年初回精舍參訪後,即發心每日捐出十元作為建設基金,至今從未間斷。本學期更與蔡文娟、陳建廷、陳淑芬等人討論,擬出工作計畫,以慧鐘社為據點來推展校園慈濟工作。陳建廷雖不擅言辭,但他很用心,引薦了董俊秀、陳慶宇、廖財生及其他學校等多位非常傑出的人才加入幹部陣容,清大未來發展的潛力不容忽視。

令人感動的是,他們確實願意不辭辛勞,做好基礎工作,如為了加強文宣工作,特地勞駕新竹區徐順庚師兄(徐師兄自七十九年初擔任子貴的幕後委員後即發心每星期都至台北分會搬運大批的文宣品和錄音帶回新竹,為新竹區發展慈濟的一大助緣。),冒雨專程至台北慈濟文化中心運載數千本的文宣品回校,由同學們將各工作幹部的姓名和電話用電腦印好後,一一貼在文宣品上,再按研究生、大一新生和二三四年級順序,將之分送各宿

舍及寢室,此事費神耗時,他們卻能迅速達成任務,可見用心之誠。

子貴師姊又透露一件鮮為人知的事,一日,廖財生同學請其學妹林怡瑞製作大型慈濟海報,張貼之後,當晚細雨紛飛,蔡文娟(化學研究所二年級)同學在寢室坐立不安,擔心海報遭雨淋壞,半夜十二點多了,便停下實驗,離開實驗室隻身到海報欄探視,不意到此後,赫然發現也有一「癡人」在此徘徊,原來陳建廷同學亦對海報放心不下,故來巡視一番。二人不約而同,不禁相視而笑,看看海報果然濕了,又趕忙找塑膠布遮雨,直忙到凌晨三點多。

懷想當夜二人冒著冷風冷雨,不顧睡眠,只為護持一張海報的完整,斯情斯志,何等真摯!何等虔誠!

另一方面,交大目前將近有四百名會員,在既有的基礎上,也更有能力與慈濟基金會做密切的配合。在蔡宗宏師兄策劃下,鐘鐸社慈濟組於十月三、四兩日,舉行大陸賑災義賣活動,許多的委員師姊師兄亦來襄助,收入淨額達五萬餘元,相當圓滿成功。

同時,子貴師姊功成身未退,編輯「慈濟大專青年活動報導」,不定期出刊,做為院校間的溝通園地,分享彼此的經驗,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盼望各校有心之士參考研究,以發展出適合各校校風的活動方式。

經過滌清的人生觀

當然,如前言所述,在校園推動慈濟的目的,不在募款,而在淨化人心,同學們也一致認為,精舍生活、訪貧與志工的經驗,促使他們反省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對重建人生觀有莫大的幫助。以下,讓我們來聽聽他們的心聲:

蔡秀滿(交大資訊工程研究所博士班):以前我很內向,總是把話放在心裏,現在則學會把自己開放出來。在加護病房時,看到幾位年輕人車禍受傷,因沒戴安全帽而性命垂危,讓我深深覺得生命非常脆弱,要好好愛惜。

葉啟娟(北醫醫技系):在精舍上早課、學撿菜,感覺很好。服務病患時,感到自己確實能發揮學醫的功能,以後,我在學習時,要警惕自己學得更清楚、更透徹。

蔡明憲(清大電機系):能服務別人真是快樂,第一次當志工回家,剛好碰上爺爺白內障開刀,在慈院所學的,恰能用在爺爺身上。第二次要來花蓮,爸爸很贊成,說:「你馬上去,如果不去就不要給我回家。」

蕭明富(台大電機研究所):人心有種種念頭,好壞都有,但在精舍,心會比較寧定;看到末期病患,我想我會學習如何面對死亡。我希望以後從事醫療或教育工作,而慈濟正是我的典範。

張書豪(交大電信系):住在精舍會讓我想到生命的問題,砍柴、撿菜……等事,一般人也許很難察覺其中的意義,而我覺得,這種自然的生活,很契合我的理想。

石如玉(台大中文系):人生的幸與不幸,很難立下斷言,唯有珍惜生命發揮良善的功能,才不致枉來人間一趟。在醫院這充滿病痛的地方,我深深感到人性光輝的一面。

游培勳(交大控工系):聽慈師父講古,體會出「有多大的願就有多大的力」;人生的路,寧願走得慢,但要走得穩、走得沒有遺憾。

陳經忠(交大電信系):訪貧時,看到老先生孤伶伶的,突然覺得,有親人陪伴是很幸福的;原來,幸福可以很簡單,卻值得珍惜。

陳湘繁(台大動物系):我並沒有接觸佛教的背景,來此看見很多新鮮事,和出家師父講話的經驗也很特別。我想,我願意把宗教當藝術來看待。

王俊遠(文化印刷系):我家是佛教家庭,我自覺心智上是很健康的,但來此之後,會更鞏固我的生命理想。

林文堯(交大土木系,人稱「林八戒」):皈依上人之初,由於戒律難守而有點懊惱誤上賊船,但現在我覺得我不是誤上賊船,而是上了「愛之船」。

從這些心聲裏,我們不難窺知青年學子在「學習、服務、成長」的歷程中,慈濟提供了一帖心靈的良藥,讓他們更懂得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提昇生命!

優秀青年投效各志業體

雖然如此,慈濟欲在校園推廣,仍會遇到不少困難,尤其在繁重的課業壓力下,要學子們不斷地捐

時間、捐心力是很不容易的,子貴師姊提及昔日在時間的限制下,學業與志業難以兩全的心境時,即感慨言道:「別的師姊做的法喜充滿,我卻常常『痛哭流涕』,但眼淚擦乾,還是得做呀!」眼見少數學弟妹為了投入慈濟工作,而耽誤許多讀書時間,她以過來人的經驗建議:「讀書是學生的本分事,因此還是必須以課業為重,畢竟世俗學問仍是濟度眾生的工具。護持慈濟就從淨化自己、修養自己、關愛周遭的人做起,勿讓家長師長徒增反感。」

再者,各校間缺少一個完整而嚴密的組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葉方良 Rex-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