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06.01 各方盼望成立「慈濟廣播電台」散播清流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一年六月一日

晨,台北義工師姊向上人報告於慈院的見聞。有位老病患,因腳痛而不斷唉聲嘆氣,當她看到台北師姊都七十四歲了,還老當益壯地做義工,令她敬佩得無話可說,不再處處埋怨。而老義工則為她打氣,帶她散步、吃冰棒、講笑話。使這位病患快樂得像個孩子。

上人聽後,盛讚義工們在慈院廣結眾生緣。

上午,上人至慈院治療牙齒。十點多,聯廣公司賴東明先生,陪同新聞局廣電處遲琛處長,及各大專院校任教大眾傳播系的教授們,一行十人,利用東來評鑑各公民營電台之便,特撥冗參觀慈院。

廣電處長及專家學者,向上人建議設立「慈濟廣播電台」,以便慈濟清流普遍流布全省各個角落,達到慈濟精神淨化人心的宏效。

上人當即請教:設立一所電台需耗資多少?教授們估計約需一千萬元。並提及近日來評鑑各電台,發現民間頻道摻雜極多藥品廣告,對民眾精神的提昇少有助益;希望能有一所電台,真正給予民眾精神教育,而能提供這項最佳社會服務的對象就是「慈濟基金會」。

上人感謝貴賓們的關愛,言日後如設廣播電台的因緣成熟時,定委請專家學者前來指導。

十一點多,上人至病房探訪病患,鼓勵下半身癱瘓的患者,抱持信心努力復健。上人說:「奇蹟都是伴隨著積極樂觀而來的。」

有位醫師請教宣師父:「有人問往生後,若捐贈器官供醫學研究,是否會不得超生?因為聽說人要全屍才能超生。」宣師父說:「肉

體是四大假合的假體,生命一旦不存在,全屍與否就不再重要了。何況捐贈器官是遺愛人間、造福人群,乃是大功德一樁,全屍才能超生的說法,只是大家的訛傳罷了!總之,有捨心就是功德,有功德即能超生。」

下午,台北蔡邵照馥師姊前來,向上人報告五月二十五日的新加坡之行,她參加了靜蓮師姊於新加坡佛教圖書館舉辦的「慈濟之旅幻燈交流心得會」,當天與會人士四十多位,現場並以簡體字的「靜思語」一百本和來賓結緣。

晚上,台南吳達雄、黃勝璧等三十多位委員偕慈誠隊員,帶兩部遊覽車來訪,欲參加明日的全省委員聯誼會。

上人指示,由於時序入夏氣候燠熱難當,加之暑假期間旅遊人潮驟增,在上個月的聯誼會中,由於天熱人多,有老人走失、有人昏倒急診、也有參觀慈院的訪客,妨礙醫護人員施救,這些情況在在令人擔心;無論上人或者是委員,皆有著極重的心理負擔。深怕稍有閃失即造成各方人員的困擾,因此決定暫停辦理慈濟列車三個月。希望南部委員在這段時間也能費心配合。

上人並告誡台南委員和慈誠隊員,不可參與民意代表的選舉,也不可與利益團體有關;希望大家自重自愛,以保持慈濟這股清流的形象。


▲隨師行記

1991.06.02 養安陳鵬飛院長自述由迷轉悟的經過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一年六月二日

晨,來自屏東、高雄、台南、台中、桃園、台北等地區上千位會員朝山,入精舍後由愉師父領眾迴向。個個誠摯懇切,令人動容,普願世人日日行善,時時守真,方不負此時虔誠的心志。

今日為全省委員聯誼會的日子,來自玉里、瑞穗的十五位委員師姊,凌晨三點即開始準備今日所需的三千六百份飯盒。慈濟大家庭的團隊精神,在師姊們迅速分工各司其職中展現無遺。

上人與黃永存、簡乾成、黎逢時師兄討論慈誠隊務。上人指示,男眾委員應全部加入慈誠隊;慈誠

隊章程需盡快擬定。又今夏六、七、八月慈濟列車暫停辦理。

維力張董事長夫婦,特攜來每月自所售出的素食油、麵撥出的建設基金,六月份共六十餘萬元,恭呈上人,賢伉儷的發心令人敬佩。

十點多,上人於法華會上開示:「初朝山時,天色未明,外境一片幽暗,大有前途茫茫,不知何去何從之感;然而大家肯發心走在慈濟道上,精進勇猛的自凡夫地走向菩薩道,內心一片光明,抵達目的地--精舍後,天地也為之大放光芒,一片明亮。希望大家記得今日朝山時的歡喜與虔誠,若能時時以這分心念待人處事,則煩惱不生,常保歡愉、平和,如此離聖人之境不遠矣。」

十一點,上人於慈院第一會議室,參加慈誠隊全省幹部聯誼會,共有四十二位隊員代表出席。會中決議,各地慈誠隊員可組隊回慈院當義工;各地區慈誠隊聯絡人名單應呈報管理中心;慈誠臂章的分色卡,將由簡乾成師兄寄送到各分隊,以供隊員辦識……等等事項。會中討論熱烈,足見護法金剛們參與的熱誠。

上人於會中對大家開示,慈誠隊乃代表慈濟團體為社會樹立形象,隊員們必須自清自愛,以保持慈濟清流的特色,千萬不可有個人的企圖心和私人利益,也不能有政治訴求及色彩,絕對禁止為選舉拉票、助選。

中午,臺中縣長廖了乙、豐原市長王阿脾、縣議員張淨分、中縣建築師公會葉理事長等九人,於慈院院長室拜會上人。

廖縣長表示,希望邀請上人六月底返鄉弘法,為即將畢業而不繼續升學的國中生開示。上人表示,「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大家共同的心念,本應義不容辭的應邀,但因上半年行程已排滿,無法應諾,權宜之計,將由基金會副總執行長王端正先生安排委員及慈誠隊員前去現身說法。

下午一點,全省委員聯誼會於紀念堂舉行。今天艷陽高照,暑氣逼人,但仍阻擋不了慈濟人的熱誠,各地會員一波接一波的湧來,精舍、慈院處處可見熙攘的人潮。

上人於會中開示:「世間最有價值的,不是財富與地位,而是純潔、誠摯的愛,它是至高無上的。有愛,家庭才會美滿,社會才能和睦,國家才會富強。」

「所謂修行,即是修身養性,端正行為,其最終目標是自愛愛人。目前國外有許多的天災人禍,如中東戰爭及孟加拉災變等,使得上

千萬人流離失所,受盡苦難;反觀臺灣物質富裕,生活安樂,大家應再培養愛心,發揮救人的力量,則台灣即是寶島,即是佛菩薩的淨土。」

會上,多位貴賓上台發表感言,其中屏東養安醫院陳鵬飛院長,敘述自己加入慈濟五十天的轉變一一由一個人人畏懼的兇院長,變成大家樂於親近的和藹長者。為了感恩上人,陳院長將原擬購置養安醫院成立四十週年紀念品的一百萬元,捐給慈濟作為建設基金。他的女兒也在今天捐出一百萬元,父女倆人有志一同,十分令人欣羨。

在此次聯誼會中,別開生面的,由五位懿德媽媽和十二位護專同學,成立「小小菩薩菩提園」,為來賓照顧一百八十位的小朋友,帶他們做團康,使家長得以專心參加聯誼會,而會場秩序也得以維持。

今日,上人正式向大家宣布夏季暫停慈濟列車。除了不忍委員們承擔帶團的心理負擔,天熱人多地窄,加上精舍新建工程刻在進行,訪客的安危是首要考慮的因素。在上人周到的設想下,方才做出這個決定,但願能取得各界關愛慈濟人士的諒解。

▲隨師行記

1991.06.03 上人獎掖人才,護士賴惠玲將獲公費深造進修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一年六月三日

晨,來自彰化、員林的一百多位會員由洪謝雪委員帶隊朝山入精舍。

上午,上人對台北、台中義工委員強調,慈濟列車目前暫停辦理,各地的委員正可利用這段時間,在當地多舉辦慈濟茶會,千萬不可因此懈怠推廣慈濟精神的工作。

台中蔣師姊回來慈院複診,特

地入精舍拜謁上人。上人告誡其應以健康為重,不要再帶團四處跑道場朝山。蔣師姊靦腆應諾。

晚上,慈院家醫科王英偉主任、賴鈺嘉醫師夫婦、公衛賴惠玲、陳秀如護士,偕同林純霞入精舍拜謁上人。

賴惠玲剛考取臺大公共衛生研究所,實屬難得。但因非常喜愛慈院的工作環境;故而為是否前去攻讀而躊躇不決,王主任惜才,特陪她前來向上人請示。

上人非常讚賞賴師姊的上進,鼓勵她向人事室申請「進修公費」(慈院員工國內外進修公費),這樣不但能進修,而且日後完成學業即可返回慈院服務。賴師姊將是慈院第一位公費進修的護理人員。

賴醫師向上人報告,如果我們的巡迴醫療能夠依循貧戶資料,前去為貧戶做居家醫療服務,則慈院的社區服務將成為台灣首創。目前,只有瑞典做到這種醫療服務。

上人十分讚許賴醫師的提議,指示家醫科可選幾個巡迴醫療點,試著做做看。

上人雖非醫務專家,但有著前瞻的觀點,認為慈院可提供社會最需要的服務,即使成本加重,依然以造福人群為標的,而賦予醫師們極大的發揮空間,莫怪乎優秀又具仁心的醫護人員皆願在慈院全力以赴了。

▲隨師行記

1991.06.04 上人勉北港念佛會會員走入正信的菩薩道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一年六月四日

晨,北港念佛會近百位會員來訪,大家肅穆的禮佛,聆聽常住師父簡介慈濟志業,充分表現出正信佛教徒的氣質。一行人是由北港委員蔡沈宗香師姊,陪同北港法輪寺的淑定法師、燈慧法師、真性法師、良慧法師領隊前來。

上人對大家開示,北港媽祖享譽台灣,但媽袓是有信無教的民間信仰,傳聞她是位孝女,常在海上救度落難的漁民;唯史籍上並無文獻記載,也未流傳經典可供後人參閱,因此無法門可修。而佛教則是「有教無類」的正信,旨在教育出悲智雙運的菩薩,所以佛教徒應在佛法中,求取純真的精神,以走上解脫的菩薩道。

上午,護專張芙美校長、靜原師姊入精舍,報告護專第一屆畢業典禮的籌備事宜,並就是否設立「慈濟榮譽獎」一事,請示上人。「榮譽獎」草擬的甄選要件有:畢業成績五育第一名者;在慈濟四大志業中,有特殊貢獻者;其他代表慈濟的榮譽,經提名通過者。

上人指示:「榮譽獎」可設立,不過應審慎考核入選資格,如無合乎標準者,寧可從缺,因為這是一項殊榮。

上人另示靜原利用暑假期間,為「慈濟人文室」企畫草案,以便下學年能對學生傳授宗教課程。

▲隨師行記

1991.06.05 一椿離奇的車禍闡示「定業不可轉」之理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一年六月五日

晨,上人與台中義工座談。義工們向上人報告一樁離奇的車禍,有輛小汽車停靠在路邊,引擎未熄火,也沒拉上手剎車,竟會在無人駕駛的情形下悄悄滑動,閃過停在前面的廂型貨車,穿過紅綠燈號誌,轉向街道,進入騎樓,撞倒正在修理機車的師傅,並從他的身上輾過,方才停下來。這位修車師傅被送來慈院急診時,已經奄奄一息,除了腰部的外傷縫了七針,目前尚留院觀察其他傷勢。

義工們嘖嘖稱奇,紛紛請教上人,為何會發生這種不可思議的事?

上人開示:「這是無情找上有情,即是所謂的『定業不可轉』,由此可知業力的可怕。一般人在平安無事時,總是不知珍惜現況,老埋怨自己的命不好、環境差,當厄運臨頭時,方才知道原來平安的生活,就是一種福報。」

義志工們又報告,許多人以為慈濟醫院是「慈悲」的醫院,病患自會有人照顧,所以很放心的不來看護住院的親人,這種情形常造成護士與義工的困擾,山胞病患尤其缺乏親人照料。

上人示:向大家宣導醫護人員的工作範圍,是義工的責任。義工要讓病人和他們的家屬明白,慈悲的醫院是救治病患,而陪侍病患則是家屬的責任。

上午,台北安迅電腦公司莊忠訓總經理,率三位員工東來,由陳紹明副總執行長陪同,前來拜見上人。

莊總表示,非常敬佩上人的濟世精神,願意為慈濟志業盡心力,也期望能在電腦業界推廣慈濟精神;此行希望上人慈允接受該公司刊物的訪問,俾向公司客戶介紹上人的偉大情操。

上人言:「慈濟志業永遠歡迎有志者的參與,因為『志業』就是志願的事業,而志業的成就,需靠大家的集思廣益。隻手難擎天,譬如我有心培育人才,但我不是教育專家;我有心辦好醫院,救治病人,但我並不是醫學專家;而今天醫院、學校都能設立、運轉,發揮良好功能,這些全是匯集大眾的力量與智慧所成。」

上人並謙言:「毋需對我做個人採訪,我只是盡本分,做我該做的事。如要報導慈濟精神和志業現況,可參考現有的慈濟文宣資料,以及和有關的工作人員聯繫,相信他們能提供完整的訊息,給你們的刊物發表。」

莊總非常感謝上人的指示,表示願意以專業素養幫忙電腦程式的設計,使會務作業更臻完善。

▲隨師行記

1991.06.06 平凡的老人有不平凡的愛心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一年六月六日

今天是本會農曆四月份「藥師法會」暨貧戶發放日。總計當日花蓮地區發放金額為四十五萬八千二百元,白米四千九百五十六台斤,接受救濟貧戶二百四十七戶。除了救濟金外,常住師父另提供麵線、雨傘、爽身粉,及由菜園所採得新鮮高麗菜與貧胞結緣,在送者大方,受者實惠的歡悅氣氛中,場面溫馨感人。

上午九時,烈日炎炎、熱氣逼人。常住師父抬出早已備妥的清涼仙草冰,讓大眾消除炙熱暑氣。花蓮師姊為準備今日午餐,與熱騰騰的炒菜鍋奮戰,雖然個個汗水淋漓,卻仍笑意盈盈,不得不讓人佩服慈濟委員的勇猛精進。受濟的阿公阿婆及來訪的會員,若是知道一個小小飯盒的製作,蘊含無限的慈心愛意,想必會更知福感恩吧!

例行的義剪、義燙,在花蓮新美都及今日美容院髮師的服務下,讓座中的阿公阿婆耳目一新,年輕好幾歲。

慈濟醫院派出家醫科林昌錦醫師支援義診,林醫師悉心地為貧戶診病;病例中以長期慢性病症居高。熱心服務的公衛室護士陳秀如利用空檔時間,為大眾講解吸菸對人體健康的傷害,現場並以「吸菸娃娃」作示範,在生動有趣表演中,提高大眾對菸酒的戒心。

把功德迴向給全省愛心人士,

祈祝家家平安健康的藥師法會,在上人的親自主持下,現場沐浴在一片祥和莊嚴的梵唄聲中。上人以「國土危脆,四大苦空」闡示近日來世界各地天災四起,苦難橫竄,皆因地水火風四大不調所引起,而天怒地變全源於人心的渙散與道德之淪喪。

面對孟加拉遭受一連串的災厄、死亡,上人呼籲大家再度發揮人傷我痛的精神,伸出援手,走出國際性關懷,當場立即得到善心人士熱烈響應,收得善款近十萬元。

會後,佝僂又視力不良的七十九歲老先生曾金包,在老妻及愛女陪伴下來到精舍,堅稱只要面謁上人,頂禮三拜就好。曾老先生見了上人,喜不自禁地掏出善款七十五萬元,這是他十年來在樹林鎮青龍嶺上,日復一日地燒茶水、與路人結緣得來的功德金。他表示,回去後仍要繼續燒茶水,不但可廣結善緣,又能為上人募款,誠然一舉兩得。老夫婦衣著簡樸、生活勤儉、卻淡泊無為,大愛忘我地慨然捐贈、參與志業建設,令在場人士敬仰不已。

▲隨師行記

1991.06.07 上人回答泰國比丘法師,慈濟為佛教的慈濟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一年六月七日

泰國比丘章積法師帶領行化僧團,自港搭機來訪,一行人中包括十位比丘,四位短期出家的式叉摩那及兩位男眾居士。同行的淑一法師今早與上人面晤,談及亞洲佛教現況,及慈濟對台灣社會的深遠影響,法師並就心中疑惑向上人請教。

法師問:「社會大眾對法師是否有崇拜現象?」

上人答:「佛說一切無常,我只是盡心盡力把事情做好,從沒有想過是否會被崇拜。」

法師問:「佛教以僧團為大,你走了後,誰來接棒?」

上人答:「有人說慈濟後繼無人,但我相信,有朝一日我不在,大家會做得更好一一因為我在,大家會說慈濟是證嚴的,我若不在,大家就認為是自己的,所以我一直不斷呼籲是佛教的慈濟,不是證嚴的慈濟。」

晤談歷經一小時才結束。當晚淑一法師以幻燈片介紹泰國社會現況及其營辦的佛陀園地所收容的孩子的生活起居及教育宗旨。

根據圖片及說明,泰國境內有三萬餘座廟宇皆建築宏偉、金碧輝煌。全國有三十餘萬出家人,每日托缽在外,但泰國卻國弱民窮,社會治安不良,販毒不斷,暴力犯罪層出不窮,平均每四十五分鐘就會發生一件犯罪案。在一個看上去佛法盛行的國度裏,卻守法精神淪喪,道德墮落,其原因何在?實在值得令人深思。

佛陀園地的孩子,不是棄嬰就是問題家庭的孩子。由該園地收留後,教以耕作、煮食,在凡事自力更生下,讀書時間甚少,甚而以沙

作紙,以樹枝當筆,物質缺乏,至此令人噓唏!也不由得慶幸生長在台灣的我們,既得正法,又生活在富裕的寶島,相較之下,實是人天福報啊!

看完幻燈片,上人吩咐常住師父以五萬元與佛陀園地小朋友結緣,並安排一行人下一站之行程與車票。

▲隨師行記

1991.06.08 上人蒞臨宜蘭聯誼會開示,盛極一時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一年六月八日

晨,台中義工師姊向上人報告,玉里有位重傷病人轉來慈院,據說他與妻子感情不睦,兩人協商騎機車決鬥,結果妻子當場死亡,他則重傷昏迷。做母親的聞訊趕來,見兒子還在急救,生死未卜,一時焦慮憂愁,引起心臟病發作,為這個不幸的家庭再添變數。

世間事無奇不有,聽聞個案中的當事人如此不愛惜生命,不珍惜因緣,而造成妻死夫傷母病的悲慘狀況,實在令大家感嘆。由此更顯見佛法需要廣布世間,教育眾生不顛倒、明是非,如此類似這樣的慘劇才不會再發生。

八點零五分,上人率十七位常住眾,搭火車前往宜蘭,參加宜縣委員聯誼會。尚有花蓮九位慈誠隊員與六十四位委員隨行。

抵達宜蘭火車站時,宜縣委員及慈誠隊員,整齊有序的在月台上列隊恭迎上人蒞臨。接著,由紹良師兄駕車,送上人前往宜蘭運動公園、冬山河參觀。緊跟於後,隨師行的車隊達三十輛,每遇路口,皆能見到慈誠隊員充當臨時交通警察,指揮來往車輛,以避免車隊造成交通阻塞,慈誠隊員是時時在發揮功能,「護法金剛」名不虛傳。

蘭陽平原風光明媚,處處可見稻浪翻風,與紅瓦古厝及靛藍晴空相映,好一幅田園景象。

其中,綠水蕩漾的冬山河景緻更是清朗宜人,只見上人漫步河畔,時而輕撫由宜蘭石土砌製的圓柱,時而低首俯看堤階上,由小朋友創作的繽紛馬賽克地板畫,時而遠眺冬山河兩岸碧水,信步流連欣賞

。而河畔的草地及看台上,皆有委員陪侍左右,隨著上人的足跡而亦步亦趨,大家對上人的向心力可見一斑。

當上人參觀冬山河時,微風送爽,清雲遮日,一掃連日來的暑熱,濟擁師兄向上人報告:「宜縣委員、慈誠隊為了祈求上人抵達時,天氣能較涼爽些,大家自六月五日至六月八日誠心持齋,祈望老天配合。」上人言:「上天受眾人的虔誠所感動,今日果然以『香雲蓋頂』示現。」

中午,於蘇澳原林寺用餐,席近五十桌素宴,約有五百位慈濟人相聚一堂,和樂融融的氣氛,令人嚮往。

任教於三星國小的李月華師姊,攜來其班上五年級同學所寫「給師父的一封信」作文本,童稚的心靈,毫無保留的寫出純真的感受,如「雖然沒見過師公,但想必師公一定很和藹可親」、「師公曾交代老師不要打我們,老師生氣時,一旦想到師公的話,她就放鬆緊繃的臉,原諒我們」、「班上同學非常入迷聽慈濟故事,學會了布施」、「每次上課老師都會說真實的故事,覺得師公很偉大,這星期六期待見到師公的真面目,也希望師公講過去的故事給我們聽」……,篇篇流露孺慕之情,令人讀罷不禁莞爾。

餐後,李正富先生請上人前往察看他於宜縣所擁有的土地,盼能提供作為分會用地,以回饋鄉里。

下午二點,抵達設於羅東商職樂群堂的聯誼會場,夾道迎接的委、會員熱烈鼓掌歡迎上人蒞臨。

會場樓上樓下皆坐滿賓客,宜縣佛教界的四十多位諸山長老、宜蘭地方首長、慈濟榮董及來自台南、台北、花蓮、台東等地的委員、慈誠隊,皆遠道前來,共襄盛舉。據估計今日共有三千五百人參與盛會,連場外都擺設兩台電視轉播現況,供未能入場的來賓觀看。

上人於會中開示:「宜縣委員十分用心的安排行程,讓我飽覽了蘭陽平原的湖光山色,尤其在冬山河看到彌足珍貴的宜蘭河石,令我不由自己地伸手撫摸,希望後來之人,因我手撫過的石柱,而與我結緣。」

上人時時發願與眾生廣結善緣,其好人緣真是其來有自。上人亦

常強調人圓,方能事圓、理圓,待人處事圓融,志業才可推展,才能有所成就。吾人實應努力學習上人的精神,以期做「好人」,人格成,佛格即成。

聯誼會於五點半圓滿結束,會後宜縣委員與上人合照。之後轉往薛張寶春師姊處,上人對宜縣慈誠隊開示:「泰國有三十多萬出家人,三萬多間寺廟,但其國內人心惡亂,有許多人生活在如垃圾堆的環境中,所以,我一直強調佛法生活化,菩薩人間化,將慈濟精神應用於日常生活的每一刻中,落實佛法則人生幸福又美滿。」

此次活動的總策畫林木溪師兄,向上人報告,自六月十三日起,每星期皆有宜縣兩位委員及兩位慈誠隊員回慈院當義工,目前輪值表已排至十月三十一日。

一行人搭六點多火車返花,花東委員同行。一天緊湊的行程,雖令上人疲累,但見到委員們的用心及努力,欣慰之情不言而喻。誠如上人所說的,慈濟二十七年來,一步一腳印地走過嶇崎長路,自三十位會員而至現有的一百三十多萬會員,皆是師徒以戒慎之心,不斷努力的結果。

感恩上人也敬佩委員們的奉獻,才有今日的慈濟康莊大道供大家行走。

▲隨師行記

1991.06.09 不為自身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一年六月九日

上午,一位來自台北的溫姓男子,年約五十多,身著汗衫,腳穿拖鞋,帶領女眾數人來訪。溫姓男子等人表示,有極其重大的事必須面見上人。見了上人,該男子用勸慰口吻,執意要上人放棄慈濟志業工作,潛心修行,否則以上人的上根利器,將因照顧眾生而耽誤道果。

了解對方的來意後,上人委婉地表示感謝。上人心繫眾生,為了慈濟志業,日復一日的透支體力,投注所有的時間與心神,他老人家嘗言:「設若一心自修可以證得十地果位,而因為做慈濟,我只能得五地果位的話,我仍無悔無憾!」一一「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身求安樂」,上人無盡的菩提心行,豈是一般人能及能行?

▲隨師行記

1991.06.10 從一個誤傳,證實正法易被曲解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一年六月十日

今早上人傳意,要大眾上午八點在會議室集合。上人明日即將北上,臨行囑咐是他老人家例行的公事。不料傳話人竟誤傳為九點,致上人等候多時;以為弟子怠慢師長,不重言諾,常住師父及學法女共五十餘人,連忙恭謹跪在上人座前請罪。上人示:「過去百丈禪師,只是晚起幾分鐘,耽誤大眾時間,就感覺罪過難當,何況一小時的延誤?還好弄清楚是誤傳。古云:『江水可動,僧心不可動。』我希望大家以今天的事件做為警惕一一從一個誤傳,證實正法易被曲解,假法易被宣流。淵遠固然可以流長,源愈大,水愈多,流愈長,但愈是末端的水愈少,你們要多用心啊!」

及午,年青佛像石雕家詹文魁,攜其七月六日擬在台北展出作品的邀請函來訪。其佛像雕刻的風格和以前比較起來,愈趨人性化與生活化,具濃郁親和感;與上人呼籲的「人間菩薩化,佛法生活化」理念相契合。上人建議他以台灣現在的佛教風貌為內涵,替台灣佛教藝術留下歷史。

黃昏時,密宗宗喀巴佛學會會長堪布仁波切等四人,由立委覺安慈仁陪同參訪精舍。由德宣師父做嚮導並介紹慈濟志業緣起及經過。

▲隨師行記

1991.06.11 至三芝「琉璃工房」參觀玻璃雕藝術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一年六月十一日

早課後,上人開示:「要細心、細行--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要細心至掌握自己的起心動念;莫輕小,莫輕少,滴水聚成河,粒米積成籮。當常自省、懺悔再精進。」

搭九點零八分的火車北上,十二點十分抵達火車站,師兄、師姊們早已列隊相迎,各個笑顏逐開,歡欣之情溢於言表。隨即驅車至榮董何國慶家。

至何府門口,一眼望見「嚴制」二字,上人進去為何父上香。何家大小見到上人駕臨,立即合十跪地頂禮。他們很感動,也很感謝師兄、師姊們的助念,從早到晚佛號不斷,讓他們整日都在安心祥和的氣氛中。

上人示:「對於往生者,最重要的就是為他念佛。由師兄、師姊們帶動,你們跟著念,大家共同一心地念佛,雖然沒有禮請法師來誦經,但因為你們與師兄、師姊是法親,彼此有感情,有感情才親近,

一起助念就有真功德。」公祭當天,慈濟委員穿著整齊的制服參加告別式,儀式莊嚴、簡單而隆重,上人言:「光是這樣的儀式、形態就能度化人,能令人感動並改變對佛教的觀念。能讓人感動就是功德,而大家柔和的念佛聲能讓人心靜,這是誠的表現,也是一項功德。」

下午二時至文化中心,王端正先生及金車執行秘書林偉賢主持「愛的綿羊回娘家」活動企劃的討論會,由林祕書報告企劃內容,鉅細靡遺,顯見用心深遠。林祕書由於策畫活動與慈濟接觸頻繁,不禁被慈濟人所感動,更為用心投入,足見慈濟人同化力有多強。

上人列席聽取報告,因與王惕吾老先生有約在先,遂於會中先行離去。

四時許,委員師姊建議上人至三芝鄉參觀「琉璃工房」,以為紀念堂作室內設計的參考。這是電影導演張毅及名影星楊惠珊等人將從影的絢爛,提升為藝術的追求。

張毅先生親切地招待,並一一解說作品,其中有一件作品是《法華經》經文的玻璃板雕刻,以玻璃為材料,燒出有如寶石般的色澤,典雅中另有巧思,上人將參考此方式來雕刻經文。

來到二樓工作房,一股熱氣直逼而來,原來玻璃熔化需要攝氏一千零五度的窯爐,爐口溫度通常維持攝氏四百度,加上夏季的暑氣及太陽西曬,他們要忍受到「三熱」--還要樂在工作中。上人言:「在此工作的人員一定要有『耐力』,這也是修行啊!」

他們從事創作工作,求質不求量,張毅言:「在創作的過程中,失敗乃是常有的事,但是我覺得失敗很好,這對我們是一項體力、耐力和智慧的考驗。」

上人言:「你們工作時是一種投入,當作品完成時所得到的歡喜就是享受。有時雖然作品失敗,但

心靈卻是成功的。你們的手工作品有活生生的感覺,不像機器製品,缺少了那分『人的氣息』。」

物有情嗎?一只玻璃藝術品中,蘊藏著豐富的生命力,難怪上人談不殺戒中,除了戒殺、護生之外,更提醒弟子愛惜物命,並以身作則,使紙張四度重生,且讓我們時時自勉「化腐朽為神奇」吧!

▲隨師行記

1991.06.12 興建中的台中分會工程飽含了愛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一年六月十二日

今日是農曆初一,大眾著海青向上人頂禮。

一早,慈敏師姊就帶榮董李先生伉儷來拜見上人。李先生幼時家境清寒,曾經過年時向人借貸米糧,卻求助無門,遂發憤圖強,如今事業有成,極欲捐出宜蘭相思林地設立分會,以造福鄉梓回饋社會。

六月八日上人至羅東開示時,曾順道看地,當時李先生即再三探詢上人的意願,上人回答:「這塊地真的很美」,其時,李先生感動得眼淚直流。得知上人北上,立即請慈敏師姊陪同來謁上人,表達獻地的誠意。他說得知上人喜歡,他歡喜得落淚,自稱是憨人有憨福。

上人說:「福是跟著你的心而來。將來有多少人因為踏上這塊土地而得度,你就有多少功德。」

李先生表示:「第一次聆聽上人開示時,上人告訴大家:『我沒錢,也沒有力,只能捐出一條命。』令我深深感動。而今,我只是捐出了土地,但是我的命還在呀!我所能做的是如此微小,不及師父所付出的。」豁達的見識,足見李先生睿智深厚。

中午十二點抵達台中分會,午餐後,張子貴師姊引見交大研究所工業工程系畢業生黃兆民,他將竭盡所長為慈濟盡一分心力。

伍慶雲、呂裕豐、蔡博文等建築師向上人報告台中分會的工程進度,並商討台中的土地狀況,以備將來台中分會發展之用。

上人指示:「若是找尋的土地,於運用時須砍樹伐林,開發山路,則不予考慮。因為我一向呼籲要注重水土保持,保護自然資源,所以,絕不可為了要建設而破壞山林。」上人視察興建中的台中分會工地,目前工程的進度已到一樓的夾層澆灌水泥。伍建築師向上人說明

整個工程的情況。由於大家期待分會早日完工,台中師姊感謝工人的辛勞,每日準備好幾頓點心,冷熱兼備,慰問有加。所以大家做得非常歡喜,甚至主動地選用比原設計還要粗的鋼筋,因為他們感受到慈濟人口一定會比預期的超量。

愛的力量,使工地的工人都感受到了,可知台中師兄、師姊們對慈濟的一片摯愛。「台中是慈濟的心臟」,上人曾如是說,這股欣欣向榮的力量,是汩汩的生命之泉。

▲隨師行記

1991.06.13 上人蒞「安君兒幼稚園」開示,大眾同霑法喜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一年六月十三日

一早,驅車至南投拜謁師公,這是每月例行之事,也是上人尊師重道的身教表現。

下午二點,假安君兒幼稚園禮堂,召開中區委員聯誼會。由於台中分會正在興建中,而台中會務蒸蒸日上,為讓慈濟精神能夠更緊密的帶動,委員們四處尋求適當聚會場地,欣喜張董事長慨然應允,才能成就這樁因緣。

上人開示:「從前慈濟以慈悲為出發點,現在要以智慧來維護。想擔任慈誠隊員或慈濟委員,男眾要守八戒,女眾成為委員要有半年的觀察和訓練。進入慈濟不是祇修福不修慧,要用智慧,做該做的事,佛法不離世間覺。慈濟今天的工作,是明天的歷史,所以要印好端正的腳印,讓後來者一步步循跡而進。做事不要有閃失,要負起因果,大家要很自重,不要隨便說、隨便做。我們是『修行』不是『休行』,是『修養』不是『休養』,福慧雙修是雙足進步走,不進步就會『休』掉了,好人不要埋沒,讓人人的善行印在慈濟的歷史上。」

鄧春治師姊、蕭惠特師兄等委員上台現身說法,與眾人分享參與慈濟的心得。安君兒幼稚園的張董事長亦列席旁聽委員現身說法,自覺受益頗多。他說,慈濟的團體使人一改往昔「佛教徒是消極的」的觀念,讓他覺得台灣有救了!而林園長亦表示,他們用慈濟的精神教

育小朋友,釘一個小木箱,讓小朋友隨喜捐獻,培養愛心。

當上人蒞臨時,沒有午睡習慣的日語班小朋友列隊歡迎,用十分鐘的時間學說「阿彌陀佛」,由於不黯國語,有時聽起來像唱歌的「ㄅㄛㄇ一ㄙㄨㄛ」,令人愛憐,赤子的清純表露無遺。

上人感恩道:「思想要往上學習,教育要往下扎根,而以愛來落實教育的根基,不要讓偽善的人毀了佛教形象,要恢復佛教的真面目一一菩薩道。」上人復構想在慈濟醫學院興建一棟「小菩薩之家」教學大樓,讓小朋友匯聚零用金贊助興學,將來他們也有享用的一天,如此正是愛的循環。

▲隨師行記

1991.06.14 慈濟委員幫助趙姓夫婦化小愛為大愛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一年六月十四日

早上即將趕回台北,台中分會的眾師姊細心的為眾人準備午餐--壽司。此時,謝許雪委員帶一會員趙太太來拜見上人,趙太太談及她如何調適喪子之痛和處理孩子後事的情形。

她的孩子就讀高中二年級,於體育課打棒球時,被球擊中胸部,由於沒有護胸保護,竟然英年早逝。孩子的父親覺得此么兒是家中最孝順的孩子,突然去世,致使他哀慟不已,無法自拔,並對校方很不諒解。

當初他們都沒有宗教信仰,不知什麼是正信的佛教,但她經由一位老師的轉告,便開始素食,並且念佛、誦地藏經迴向給他的兒子。慈濟委員聞訊,即主動前往她家慰問和助念。趙先生在極度哀傷的情緒中,不免排斥如此做法;委員們耐心地開導,並經常去看望和協助料理後事;反倒是校方不曾有人出面。趙先生問:「校方肇事後都不曾來關心我們,你們憑什麼而來呢?」委員回答:「我們是依著愛心而來。」無所求的付出,感動了夫妻倆,也引導趙先生對正信佛教有了認知。

上人示:「校方不是不敢去,而是尚不知該如何處理這件事,況且他們也因愧疚而難過不已,應該要去體諒他們,而非責怪他們。至於妳對兒子去世後的處理方式都是很適當的。」

隨後,一路風塵僕僕,趕到新店看地。興建中的台北分會仍然無法跟上會員的快速成長,長久之計,仍需要更寬闊的聚會用地,此乃李先生發心欲捐贈地,恭請上人勘察地形,以便日後使用。

下午五點回到分會,上人與李氏夫妻談話,突然看到李太太手中沒有念珠,遂將在三義隨緣請購的念珠贈予倆夫妻,正好念珠一串大一串小,配合兩人的手。李太太不禁透露她昨晚夢見上人送她一串念珠,結果今天果然美夢成真,正是上人所言的「心誠則靈」啊!

李先生與上人談話中,一再表達捐地給慈濟的誠心,並感謝妻子的同意,得以捐地,夫婦倆均感到莫大的歡喜。他鼓勵太太多參與慈濟的活動,說道:「你盡量去參加,我盡力去賺錢,只要你告訴我上人那邊建設需要錢,我就將錢送過去,你趕快加入慈濟行列。」李太太面露笑容,欣喜接受,上人道:「世界上愛的共同標幟是微笑,而一位賢妻良母就是成功的委員。」

李先生白手起家,刻苦出身,雖然在台北、宜蘭都擁有幾片廣大的土地,然而居家卻僅有三十多坪,他坦白的告訴上人:「剛才雖然路過我家,但不好意思請上人至寒舍坐坐,因為居家簡陋,壁紙都是好幾年才換一次。」

上人聽了不僅感動,且讚歎李先生自奉儉約,樂善好施,上人希望大家向他看齊,說道:「工作要勤勞,享福要節儉。」李先生是知福、惜福、再造福的典範。

晚間,台北第十三組的委員向上人報告中和的一個個案:案主陳茂松,約四、五十歲,雙腳因中風而無法站立,於是自暴自棄,喪志酗酒,在床上躺了三年,產生厭世之念,曾經自殺未遂。

陳先生因不良於行,於是在床上吃喝拉睡,任意大小便,還將大便擲於牆上,所使用的床鋪及棉被全已發黑,以致鄰人都過其門而不入。

當五位慈誠隊員及六個委員師姊獲知後,即冒著大雨,帶著打掃工具,駕著「賓士」及「瑞典國寶」的名牌轎車去打掃陳宅,當時曾引來許多鄰人的圍觀,咸認不可思議,天下竟然有這樣的事。

慈誠師兄們不畏污穢,親手刮洗擲於牆上都快變成化石的大便,並以幽默的口吻說:「陳先生你是卷髮的美男子。」使陳先生心開意解,接受沐浴潔身,才使人和環境都煥然一新,而這是犧牲一天假期的成果。

經由委員們的不斷探訪,耐心輔導陳先生聆聽上人開示錄音帶及「慈濟世界」廣播節目;他聽到上人說:「若有一件事須要一百人才能共同完成,然而現在卻只有九十九人,而無法使它圓滿,那唯一缺少的一人一一就是你。」這句話震撼陳先生的心靈,從此不輕己能,發奮復健。在委員們第七次去探望他時,他已經能前來開門迎接;現在居家整潔,還有一位朋友與他同

住,照顧起居,左右鄰居也會就近訪視。看著案主日益「心寬體胖」的形態,得知他已走出昔日的陰霾,迎向人生的光明面。

師姊們喜形於色的描述,讓眾人也分享一則「愛的人生」的故事。上人欣慰道:「我們聽她們的講述,可能沒多久就忘了,然而他們身歷其境,雖然事隔一段時日,所有細節仍栩栩如生地印在他們腦海裏。親自經歷過的事件永遠是自己的收獲。」

▲隨師行記

1991.06.15 上人讚賞黃朝南師兄的愛子行忍辱波羅蜜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一年六月十五日

一早,林徽堂師兄和黃朝南師兄至台北分會拜謁上人,並表示他們將前往三芝鄉,幫忙貧戶盧老太太拆遷房子。

黃朝南師兄談及目前就讀國一的兒子,課業的成績極為優秀;某日有位同學因為分數問題和他起爭執,對方認為他無禮,要他下跪認錯,甚至要他磕響頭。他因牢記上人的一句話:「人不要爭一口氣,而要將氣忍下去、吞下去。」果真向無理取鬧的同學下跪磕頭,以平對方的怨氣。放學後,父母見他磕紅的額頭,覺得兒子受了委曲,實在很不忍。

上人說道:「我聽了他如此的作為很感動,僅是國一的學生,就懂得忍辱的工夫,且付諸行動。人不是要爭人事中的一口氣,而是爭在人生道上的一口氣。你們做父母的應該給予讚許,不該責問他為何那麼不爭氣,向人下跪還磕頭。」黃小弟年紀輕輕,卻能夠「難忍能忍」,足堪我等致敬,看齊。

建全公司董事長呂玉虎先生,為鼻咽癌住進台大醫院加護病房,數月前經上人探望他後,病情逐漸好轉,此次聽說上人北上,不敢勞駕上人,特向院方請假,並拒坐輪椅,他說「要站穩給師父看。」他的病情真是好得讓人訝異,上人鼓勵道:「要有信心、毅力。」望著他蹣跚離去的步履,其妻感極而泣,頂禮叩謝上人,眾人為他默默祝福。

十時抵廖慧明建築師事務所,拜會廖老先生及廖博士。紀念堂是慈濟的精神堡壘,為了這千秋百世的基業,上人煞費苦心。如今廖慧明博士發心籌組建築設計小組,號召國內有心人士共同參與,並且將邀請日本的專家前來參觀,提供資料,這分用心令人敬佩、感恩。

下午,假台北士林國中召開北區委員聯誼會。清一色的慈濟人濟濟一堂,分外親切,由靜暘師姊充當司儀。由於新委逐年增加,而分會尚未落成,只好暫時借用場地召開聯誼會,並一一介紹各組組長,讓新任與資深委員交換心得,一脈相承。

上人於會中首先感謝提供場地的校長,因為先有地,才有人,才能成就志業,所以每天都生活在感

恩中。

上人感恩慈誠隊員和委員們為肩挑佛教精神、慈濟形象而改變個人的氣質,進而改變社會的形象,這是從內心流出的一股清泉。

上人接著開示:「有人說台灣治安不良,人心不安。事實上這些現象都是人為的,若人人有正信的宗教--基督教有博愛的胸懷,佛教發揮慈悲的精神,則社會上可以『不治而安』,每一個佛教徒若能將宗教的教化灌輸於日常生活中,則行在人世間的道路上,自然不會偏差。」

「常有人言:慈濟人修福不修慧,而四大志業按部就班,依次成就,若沒有智慧如何成就?所謂『智』是分別是非的知識;『慧』即平等慧。分別智,是要我們知道來人間做什麼?社會欠缺什麼?我們應該彌補些什麼?這即是分別出說該說的,做該做的;分別是與非,不浪費一絲一毫的時間在不該做的事上,能夠因事制宜也是一種節儉的美德。

考慮事情要細心,是非要分別清楚,要照顧好慈濟在台灣蔚成的清流,大家以和為貴,要善用世間智,立出世間事,使今天的工作成為明天的歷史。不要輕視自己,若一件事需要一百人做才能完成,現在只有九十九人無法圓滿,那唯一缺少的一個人,就是你。

要常想『慈濟的美是因為有你,所以須對人包容、尊重。慈濟的缺點是因為我,故而要鞭策自己、努力精進。』大家要有共識,審慎的踏出每一個步伐,讓後人循跡而進,期望大家腳步跟好,人人自我管理,照顧好慈濟團體這股清流。」

上人殷殷叮嚀,苦口婆心的囑咐如同清涼甘露,在每個人的心中交織匯流。

▲隨師行記

1991.06.16 犧牲享受,享受犧牲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一年六月十六日

將正式任職、負責花蓮地區慈濟訊息報導的張月昭小姐於上午入精舍拜見上人。

月昭畢業於世界新專編採科,曾任自立晚報記者四年,後來自行創業做貿易數年。她於四月下旬來精舍小住,在一番觀察、了解後,受了上人的德行感召,和對慈濟志業有賴眾人共同成就的認知,決定

投身本會文宣組的工作行列。

上人對其開示道:「選擇一個能夠讓你『定心』的工作之後,就要全力以赴。志業不比職業,雖然我們的工作量多,工作時間長,大家也都能有犧牲享受、享受犧牲的奉獻精神。從事志業工作,除了能幹、苦幹,還需要有長期的耐性一一熱心其次、恆心更重要!」

▲隨師行記

1991.06.17 忍辱是要忍一口氣,吞下去再消化掉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一年六月十七日

管理中心楊文王請辭,擬再進修三年,以備將來從事教職的需要。

上人問道:「人各有志,是否不能適才適用?讀書雖然很重要,但是時間不饒人;疊磚也無法一下就疊上去。學位拿到後要趕快回來。」

楊答:「永遠都是慈濟人,願努力以赴。」對上人能將佛法做深入淺出的表達,表示無限欽佩。

上人示:「我較重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佛學再深入,不過是文字般若而已;若要領悟,應該要去接觸現實,委員就是將佛法生活化,談忍辱,要『忍一口氣,吞下去再消化掉』,像夫妻間有一方衝出刺傷的話,另一方吞氣化解,使衝突瞬間化解,這叫做生活化。」「佛教說,無明煩惱是一念間的事;學佛是要化解人我是非,將理運用在人事間,如果缺少行動的智慧,只在文字上鑽研會越陷越深,就成了所知障。」

慈師父的弟子方仰忠來慈院協助拍攝五週年院慶特刊,特來慈濟部拜謁上人,報告他即將到中國時報任職。上人勉勵他:「報業人員要為民喉舌,切莫誤導人心;不正確的報導,既不負責任又不道德,現在報紙已經失去公信力記者反而成了社會的壓力。從事大眾傳播工作,記得要有慈濟的精神。」

▲隨師行記

1991.06.18 如何說話才不會傷到病患的心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一年六月十八日

晨,上人與義工師姊們座談,提及有人建議慈誠隊宜加制第九戒一一騎機車戴安全帽。上人慈允此項建議,將正式對外宣布,上人慨然長嘆:「有些人把安全帽拿在手上,只為預防警察取締,卻不戴在自己頭上,貪一時涼快舒適的結果,可能換來終身頭戴鐵架之苦。」

甫加入義工行列的羅玉蘭師姊,請示上人:「有一位新婚的太太,因為視力越來越模糊,一直以為眼睛有問題;不料醫生檢查結果,

竟發現罹患腦瘤,而且已經進入末期,真不知該如何安慰她?只能勸她『多念佛,佛會接引你。』」

上人誨示:「不要太過直率,每個人對生命都存有一線希望。告訴她『虔誠念佛,放鬆心情,對減輕身體的病痛很有幫助』較好,要委婉安撫病患的煩惱心,鼓勵他們的求生意念,讓他們明白藉由佛力可以使心平靜,不生惶恐。」

義工們在醫院面對病苦,深刻體會人生無常,進而更能珍惜生命、鞭策自己發揮功能,全省各地義工均極力把握殊勝因緣。台中義工隊不惜路途遙遠,並且爭取每梯次做滿一週時間;如今連慈誠隊也紛紛響應,上人建議:可在周六下午和周日安排義工服務。為了提升義工的服務品質,師姊們不斷安排講習課程,最近請來專家輔導義工們「如何說話不會傷到他的心」,上人讚歎義工們好學精進,精神可嘉。

義工師姊請示上人:「有什麼辦法可以使先生更支持做慈濟?」

上人回答:「守好自己的本分,顧好自己的家,聞法後先改變自己,當自己歡喜滿足時,也要想想是否讓人歡喜、滿足?多存感恩心,既然先生願意讓你出任委員,回來醫院當志工,就已經是你的大護法了。不要執著,用智慧去善盡人事,然後隨緣。」

近午,陳紹明先生、慈暉師姊陪同板橋國泰醫院院長蔡中正夫婦、和甫自紐約返國的陳謝淑貞女士前來拜見上人。

▲隨師行記

1991.06.19 顏惠美師姊用歌唱表達義工的快樂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一年六月十九日

上午,顏惠美師姊向大家報告宜蘭地區志工講習的情況。

宜蘭地區的慈濟人發心每週到醫院當一天義工,顏師姊遂為他們安排講習,參加人數計慈誠隊員六十五人、委員三十五人、幕後委員四十二人。在講習當中不斷舉證實例,並配合幻燈片說明,使準義工們獲益良多。

顏師姊為了帶動義工士氣和鼓舞病患,平均最少每兩個月要編寫一首新歌詞。日前,顏師姊又費神填寫「菩薩道上勇敢承當,完成慈濟四大志業,生命才會發光……」一一「不掉眼淚的蠟燭」,和「快樂志工,快樂志工,天天穿梭在醫院各角落,學菩薩溫言愛語,不求回報來付出……」一一「快樂志工」兩首歌,並由一位年輕義工用心譜曲,詞意深遠,曲調輕快,詞曲相得益彰,貼切表達出做義工的心情和意義。上人欣慰淺笑:「慈濟的『才』庫很豐富--人才濟濟。」

此時,雲林縣教育局和該縣各校校長入精舍,他們前來花蓮參加會議,特撥冗造訪上人。顏師姊向一行人介紹慈院的特色--「快樂的志工」、「不收保證金」等等,一切以照顧病人身心為上,大家聽了極力讚歎。

上人就護專辦學的方針提到,希望讓年輕人能懂得感恩父母、師長,並努力啟發學生們的良知良能,使他們個個都能成為聞聲救苦的白衣大士。

對於上人辦教育的理念和堅定毅力,在場人士都表示無比的感動和佩服。

▲隨師行記

1991.06.20 李永祥居士將赴加拿大推動慈濟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一年六月二十日

發心在加拿大弘揚慈濟精神的李永祥居士,在精舍經過十天的見習後,於今晨向上人請法。

上人開示:「佛陀本生經中記載了許多佛陀求法捨身、捨命的事蹟,佛陀數度往返人間,充分顯示己欲達而達人的精神;我們學佛,就是要學習佛的這分慈悲行儀。」

「佛陀在說法講經時,當場並無文字紀錄,我們如今所看到的經典,是佛陀滅度後,由阿難『如是我聞』將佛法口口相傳,許久之後才結集成經、律、論,而經文中有許多內容是為了適應當時的印度環境而說的。」

「因為時空的變異,由口傳語言化為文字來表達當時的境況,難免會有出入。經典上有些記載是一種譬喻和形容,我們若能以如理智、如量智學佛,就會明白佛法是科學化、合理化、生活化的。

學佛要用平常心,不要穿鑿附會,神化佛法,只要規規矩矩、謹守本分,就會種如是因,得如是果。」

「放棄人間菩薩道就沒有佛法可學,千經萬論都是在教人熄滅貪、瞋、癡,佛陀示現人間是為了淨化人間,人心淨化,當下即是淨土。跟隨我的人要不怕苦,不計得失的付出,我們不可能每天坐著看經書,而是把工廠當作道場,在人事不斷的磨鍊中做到心平氣和,修行從日常生活中做起。」

上人勉勵李居士:「腳步要踏穩,以平常心去推展會務。加拿大成立分會之前先歸屬美國分會,有關事宜亦由思賢居士全力支援。」李居士歡喜信受,作禮而去。

下午,數十位懿德媽媽與護專

畢業班一百餘位同學同返精舍,作一次回顧性的「尋根之旅」。為了答謝懿德媽媽們兩年來的愛心照顧,同學們送媽媽一份別出心裁的禮物一一個個下廚親手做羹湯,來供養這些菩薩媽媽。餐後並由同學們表演餘興節目,但見笑意寫在每個人的臉上,好一片家有喜慶的歡喜景象;明天,又將是慈濟一個歷史性的日子一一為慈濟護專第一屆畢業生舉行畢業典禮,大家都雀躍的期待著。

▲隨師行記

1991.06.21 上人勉畢業班同學時刻懷抱感恩心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一年六月二十一日

晨,護專二專畢業班同學和多位懿德媽媽同作早課,在悠揚的梵唄聲中,接受純淨的心靈饗宴。

早餐過後,學生們快速收拾中庭,分組灑掃、擦拭桌椅。精舍各角落可見粉綠色的身影,處處洋溢著一片朝氣,令人歡喜慈濟護專兩年有成。

八時,上人對畢業班同學開示:「人生最美的就是感恩的心,感恩幫助你的人,也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葉方良 Rex-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