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有情
覺悟戰士
◎林清玄
我們都認識寺廟裡與佛堂裡的菩薩,並且對之虔誠禮拜。但是我在禮拜菩薩的時候,常會想到菩薩是沒有定相的,如果我們不能認識菩薩的心,萬一有一天在街上遇見穿西裝打領帶的菩薩,不知道認不認得出來?不知道還能不能謙卑恭敬的禮拜?
穿西裝打領帶還是好的,假如他穿牛仔褲,我還能認識他嗎?在佛陀的時代,許多修行的人常穿「糞掃」衣,假設有一天我們穿著很華美的衣服,一副寶相莊嚴的樣子,突然在街邊跑出一位穿糞掃衣的菩薩,我是會看見他的「糞掃衣」呢?還是能看見他的菩薩心?
因此,我偶而會思及,認識佛堂裡的菩薩是重要的,但認識活生生的菩薩,可能更要緊;對佛堂裡的菩薩有恭敬心和謙卑心是簡單的,對街上的菩薩生起同樣的心就艱難了。這應該是印光大師為什麼說:「要看人人是菩薩,只有我是凡夫」的意思了。
這當然是一個很好的觀點,使得我們佛教徒時常稱人菩薩,於是有時候到道場去,會聽到「老菩薩」、「小菩薩」、「大菩薩」互相稱讚的聲音此起彼落,真可以說是「一屋子菩薩」了。
對於一般人的應許為菩薩不是始自今日,禪宗
公案裡有一則說,從前有一位金牛和尚,擔任寺裡的典座,每至齋時,總是自顧自提著飯桶在僧堂前作舞,一邊叫大家來吃飯:「菩薩子,喫飯來!」「菩薩子,喫飯來!」傳說寺裡的僧人聽到了都會心有所動,使許多人得到了啟發。
可是後來的禪師對這個公案看法並不一樣,雪竇禪師就曾評述「菩薩子,喫飯來!」說:「雖然如此,金牛不是好心。」
有人問白隱禪師說:「叫人家做菩薩,叫人家吃飯這是好事,為什麼雪竇說不是好心呢?」
白隱說:「因為金牛和尚提的飯桶是空的。」--這真是一個很好的棒喝,當我們被叫喚為菩薩時,都感到非常開心,但我們很少想到「這個飯桶是空的」,我們何德何能讓人叫為菩薩呢?
然而,長慶禪師的看法和雪竇不同。
僧問長慶:「古人道:『菩薩子,喫飯來!』意旨如何?」
長慶說:「大似因齋慶讚!」
有人問白隱禪師說:「長慶禪師說的『大似因齋慶讚』是什麼意思呢?」
白隱答說:「誦一次食畢偈就知道他的意思了:『飯食已訖色力充,威震十方三世雄。迴因轉果不在念,一切眾生獲神通』」--這是站在金牛和尚的角度來看,是說他在內心裡祈願一切眾生吃了他煮的飯菜,都可以得到轉化,成為真正的菩薩。當我們稱呼眾生為菩薩時,也是因於這樣深切的願望呀!
其實,金牛、雪竇、長慶、白隱的看法都可以合起來看,確實,菩薩行雖然不易,卻也不是那麼遙遠不可捉摸的。只是當我們在稱呼別人為菩薩時,心裡應有真心的願望;而我們被呼喚為菩薩時,則不應由於欣喜而迷失了,要來了解菩薩最基本的心行。
菩薩是「菩提薩埵」的簡稱,菩提,覺、智、道的意思;薩埵,眾生、有情、勇猛之意。
菩薩,又譯成覺有情、大覺有情、道眾生、道心眾生,意即是求道的大心人、求大覺的有情眾生。
凡是發起勇猛求菩提心的人,希望走向自利利他覺行圓滿的人;凡是以智上求無上菩提、以悲下化無量眾生的人;凡是有未來成就佛果的願望,現在正修諸波羅蜜行的人,我們都稱為「菩薩」。
對於那些心量特別大的菩薩,志求無上菩提的大乘行者,我們稱為摩訶薩埵、摩訶薩、菩薩摩訶薩、菩提薩埵摩訶薩埵、摩訶菩提質帝薩埵等等。
佛教經典裡,曾以各種不同的名字稱呼菩薩,我們在這裡舉出一些較有代表性的:開士、大士、聖士、上人、無上、力士、無雙、不思議、大自在、大功德、大道心、法王子、成就覺慧、最上照明、普能降伏、最勝萌芽、……等等。從這些譯名,
我們可以聯想到菩薩的一些特質。
古往今來,我們固然給菩薩各種不同的異名,但到了近代這些名稱都固定了,往往不能給我們重重的一拳,有一次,我聽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說,他把菩薩譯成「覺悟戰士」,心裡覺得十分感動。
宗薩仁波切的意思是,現代的修行者走向菩薩道比從前的人難多了,原因是現代的生活複雜,煩惱繁多,時空擾亂,現代人的菩薩行幾乎不可能平順,因此發心於菩薩道的人要有如戰士一樣搏戰,才可能真正進入菩提道的大門。
從「薩埵」的意思來說,我們時常忘記其中的勇猛之意,而勇猛也是菩薩極為重要的特質。
我們發起菩提心,有菩薩的願望並去實踐它,最需要有勇猛的心,要有向複雜的欲望、熾烈的煩惱、起落的生死奮戰的勇氣,那就像一個戰士上前線一樣。
當然,上前線的戰士會遭遇到很多情況,可能花許多力氣去攻佔一個據點,發現裡面並沒有敵人;也可能在沙灘登陸時,發現已被千軍萬馬包圍了。可能不發一槍一彈,已經橫越千里;也可能彈盡援絕了,發現一寸地都還無法前進。
不管是什麼情況,作戰的準備是一點也不能輕忽的。
記得服兵役的時候,有一個重要的作戰推演,叫做「退回攻擊發起線」。一個戰士每天都是站在攻擊發起線上,但如果作戰無功,就要退回攻擊發起線重作準備。準備什麼呢?對「覺悟戰士」,就是更充足的覺悟態度、更深切的慈悲資糧、更有力量的智慧武器,唯有覺悟、慈悲、智慧,才可以讓我們面對煩惱、痛苦、生死時無所畏懼。
覺悟戰士的覺悟、智慧、慈悲是來自兩個重要的認識:
一是同理心,對眾生有一體感,知道有任何一個眾生未得度、有一眾生尚未圓滿,心情若有憾焉,這是由於認識到每一眾生都是我,我也是眾生的一分子,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攝,就是根源於這種同理心。
二是平等心,知道眾生的佛性平等,只要透過覺悟,都可以走入菩提願海,終致成就,我對待任何一眾生的心正是與供養諸佛菩薩的心平等無二。對任一眾生不起一念非親友想,不起一念非父母想,不起一念非菩薩想,這才是真實的平等心。
如果一個人有了同理心、平等心,那麼他不做菩薩也就很難了。
如果一個人有了同理心、平等心,就可以走出佛堂、大開心眼,認識那些穿西裝打領帶,甚至牛仔褲、糞掃衣的菩薩了。
如果一個有同理心、平等心的覺悟戰士,他不管到什麼戰場、面對什麼煩惱,也都可以心無罣礙、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了!
▲專題報導
捨與得之間--大陸賑災義賣心得座談會
◎陳淑伶
為了彼岸遭受紅澇之苦的災胞,慈濟人響應上人「一粒米中藏日月,半升鍋裡煮山河」的呼籲,全體慈濟人從北到南,從大城市到小鄉村,全面發起賑災義賣和街頭勸募,投入人力之多、勸募方式之特別,涵蓋地區之廣泛,可說是空前的了。上人說:「愛他們,就是佛法。」每個人卻感受到「其實是救到自己的心」;因為面對街頭眾生相,有贊同、有指責、也有阻撓,各種的試煉與考驗,不正是我們修行的增上緣嗎?更因為走入街頭接近群眾,而接引許多有緣人進入慈濟;又基於共同愛的目標,慈濟人的情感相互融通交流;才發現原來慈濟人才濟濟,在你我周圍富有才藝的人比比皆是;更讓我們感動的是從小菩薩、貧戶到殘障者,從路上跑的計程車到店家商號,大眾無不發心響應,匯為一股愛的巨流。活動行近尾聲之際,且讓我們靜下心來回顧,究竟得到怎樣的啟發與成長。
時間╱十一月二十四日上午十時地點╱慈濟醫院第一會議室主席╱林智慧出席者╱
陳金海、黃朝南、慈涵、林徽堂、黃永存(台北)周淑卿、卓梅玉、林碧珠(桃園)蘇美華、邱惠貞(台南)鄧淑卿、黃麗照(花蓮)盧麗玉、蕭素琛(屏東)陳昭和、靜傑(高雄)林慎(南投)、張莊桂桑(澎湖)、黃金受(基隆)、王壽榮(嘉義)、范春梅(台東)、邱蘭芳(彰化)林木溪(宜蘭)、曾海洋(新竹)
⊙林智慧:此次為了響應大陸賑災,各位師兄師姊投入了全部心力,在街頭巷尾勸募,每個人都做得很辛苦,也很歡喜。上人說:「街頭勸募,就是把街頭當作修行的道場,做到去我執、滅我相」,相信所有師兄師姊經過這次街頭勸募的體驗,一定獲益不少。今天因緣殊勝,我們全省各地都有委員代表回來參加座談會,希望大家暢敘見聞,把這次街頭勸募的心得,提供給我們所有慈濟人分享。
街頭當道場,市井好修行
⊙黃朝南:慈濟委員從來不曾在街頭巷尾拋頭露面過,第一個走上街頭勸募的應該是慈誠隊北四中隊了。當時我們想,若僅向慈濟人募款,所得有限,因此決定上街頭推銷愛心,在北市各大小夜市進行勸募。
有一天,當我們在通化街募款時,遇到一位外省籍同胞,他不僅不響應,見到師兄手捧功德箱,就一臉怒氣衝過來,打算將箱子撕毀,不讓我們募款。師兄都很有修養,不和他起衝突,仍舊合十微笑向他說:「阿彌陀佛!」最後,他見我們意志堅定,無法阻止,就悻悻然走開了。
總之,此次的募款活動,讓我看到人生百態,更體會到上人所說的:「繫緣修心、藉事練心、隨處養心」的道理,今後將時時提醒自己,隨順因緣,從環境中來培養心性。
⊙黃麗照:為了響應義賣活動,有位師姊將家中所有金飾、珠寶捐出,設置一較精巧的攤位擺設。因為經驗不足,物品事先都沒有標上底價,任人發心。一位小姐在精挑細選後看中最精緻的一項飾品,一看未標底價,只投入一百元轉頭就走。
原先師姊是以一萬元購得的飾品,竟被這位貪小便宜的小姐賤價攫去她的愛心,只見師姊脹紅了臉,內心正在交戰掙扎,當時她念頭一轉:「就算和她結緣,讓她種一個善因吧!」她把這口怒氣吞下去再消化掉,只片刻間,又恢復了微笑的神色。
街頭義賣讓我們深深體會佛經所說:「眾生相即有眾生見。」每遇煩惱時,即以上人法語注入心田,突破自我。
⊙林智慧:我們常會說要將我執、我慢去除,卻很少具體去踐行,如今有市井街頭這麼好的道場,正是修行的大好機會,所謂「自造福田,自得福緣」。
⊙陳昭和:眾所皆知,高雄地區的政治氣候相當特殊--黨外氣氛濃厚。為此當我們提出大陸賑災活動時,往往我們所聽到的回答是:「台灣已救不完了,還要救到大陸去!」而委員之間意見亦相當分歧,賑災工作遲遲無法展開。上人曾因此特地將高雄委員召回本會嚴加教誨,希望我們能摒棄一己成見,共為此神聖的歷史任務努力……。
正如大家所言,只有走入人群才可以發現眾生相。有一位前來買物品的人,聽到我們要賑災,馬上破口大罵;師兄師姊們只得陪著笑臉向他說「阿彌陀佛!」誰知等他罵累了,原本價值五十七元的東西,他只丟下五十元,東西提著掉頭就走,令人感嘆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啊!
⊙蘇美華:說到街頭眾生相,曾遇到一件令人為之氣結的事。有一次在義賣時,有位先生見到我們的功德箱,便投入一百元,後來再仔細一看箱子上寫著「大陸賑災」,他臉色大變,又向我們討回一百元
。照理說既已將錢投入,又怎好意思再取回來呢?街頭所見,真是無奇不有。
⊙林智慧:一般人誤以為出家人才需要修行,事實上修行是表現在日常生活中。愛心箱雖然小小的,但是如果不將「我相」破除,拿起來就有千鈞萬擔般重。
有一位委員的先生是某大公司的負責人,當我們剛剛發起街頭勸募時,他壓根兒不敢露面參與,因為公司員工眾多,深怕在街頭被員工認出。後來,在基隆廟口勸募時,他考慮再三覺得「外放」到他縣,不會遇到熟人,也許比較安全,就報名參加。
在熙來攘往的街頭,他感到侷促不安,把募款箱捧得高高的,把臉藏在箱子後面。師兄們就開玩笑地對他說:「捧這麼高,要讓人練習投籃嗎?」後來只得讓他舉標語牌。手舉牌子站在街頭近兩個小時,他想:「應該沒問題,不會遇到熟人了吧!」就慢慢的將牌子放下,豈知才一露臉,迎面走來的竟是公司的員工--「董事長,你在做什麼?」他滿臉通紅,尷尬地說不出一句話……。
隔天到公司,「董事長參與慈善愛心活動」的消息,全公司的人都知道了;原來在員工心目中一向木訥嚴肅的老闆,竟是個慈悲的仁者,此後大家對老闆更加的敬重與愛戴。
上人曾言:所謂修行主要是「修心於內而顯著於外」,心在內沒
有人能看見,唯有藉著行於外的整齊來顯示外在的清淨。目睹街頭眾生相,我們更能體會到唯有將「我執、我相」破除,才能真正落實慈悲心。
人間溫情處處聞
⊙周淑卿:桃園地區共分三組,也都曾在不同的地點舉辦義賣;龜山鄉是一個靠山的鄉鎮,一般在晚上六、七點以後幾乎就沒有公車,車輛行人都減少很多。起初我們對要在當地義賣相當沒信心,但鄉長一聽我們要去,就說要派專車接送我們,相當熱誠,結果,一場義賣會下來,人人都增加許多會員。這個經驗讓我體會到我們的勸募工作,要從小地方紮根,任何一個機會也不要放棄。
⊙黃麗照:花蓮早就籌畫要義賣,只是為了顧及本會在此地的形象,在未得到本會許可前,不敢貿然行動。在此地義賣有一特色是全省其他地區所沒有的,那就是精舍的常住師父、慈院同仁、老委員們都投入義賣中,尤其常住師父們也曾製作滷味參與義賣。常常我們會奇怪為何東西愈賣愈多--因為許多發心大德,看到慈濟辦義賣,都會主動提供物品加入義賣陣容。
魏伊屏師姊曾提供十三箱的衣物義賣,為了換取現金,只得賤價拋售,看得大家心疼不已。最後有位台北師姊發心將衣服悉數買下,打算冬令發放時,捐給貧戶過冬;如此不僅達到賑災心意,更讓貧戶度過一個充滿愛心的冬天,實是兩全其美。
另外,有一老人是我們的長期照顧戶,當我們去他家複查時,一進門,他就跪在地上大哭,激動的說:「我知道上人在救大陸災胞,他們比我還可憐。」並且一再表示希望求上人法體健康,可救更多苦難同胞。因為我們義賣的地點大多在市場,許多當地貧戶,大家互有認識,在市場碰到了也會主動捐助賑災,投下一百元;看到這麼多貧中之富的人,實在令人感動。
⊙邱蘭芳:上人說:「穿上這件柔和忍辱衣,就要注意左肩擔的是佛教的責任,右肩擔的是慈濟的形象,胸前掛著的是自己個人的氣質。」所以我們在彰化義賣時,每個人都很注意言談舉止;因為個人有好的氣質,團體才有形象可言。一位女士見到慈濟委員服裝整齊,始終面帶微笑,溫柔的向過往行人解說慈濟發起賑災的理念,她看得是既讚歎又感動,堅持要請委員師姊吃中飯。飯後,大眾合唱一首「祝福您,無量壽」回送給她時,她感動得當場再捐三萬元,這種快樂就算用再多的金錢也買不到啊!
另外還有人送飲料、冰水讓我們解渴;有位幕後還提供自己種的龍眼義賣,師姊們到龍眼園裡幫忙,雖然採得汗流浹背,仍是歡喜無限,千斤龍眼一擔挑,也挑起了對災民的愛心。
⊙王壽榮:剛剛花蓮師姊講的東西愈賣愈多,我心有同感。本來我們根本不知該賣何物,想不到義賣消息一發佈出去,馬上有會員願捐贈五百雙球鞋,使我們信心大增;紛至沓來的物品竟將我們擺設的攤位,堆得琳琅滿目。
有位經營百貨用品的會員,不僅義務提供各類物品讓我們義賣,為鼓舞士氣,還在每個功德箱裡先投入六百元表示好彩頭。後來義賣結束了,我們正在收拾準備離去,他說:「請你們稍等一下。」又買來一箱高級水梨慰勞大家,使我們領受到人們處處有溫情。另有一位店東,見我們義賣,感謝的說:「我雖不認識慈濟,你們好心,我要
比你們更好心。」馬上見善隨喜。也有一束捧花輾轉賣了五回,賣的人有愛心,買的人更有愛心,大家在付出愛時,都是滿心歡喜。
無論我們到那裡義賣,總會有諸多發心大德主動提供物品參與義賣,靠山有山產,靠海有海產,不僅如此,他們還會主動告訴我們該如何賣才會暢銷。
⊙黃金受:在基隆廟口義賣的那一場,我遇到一件相當感人的事,至今仍歷歷在目。那天,當師兄們手拿勸募箱走過街頭時,一位四肢萎縮的殘障者,匍匐於地販售口香糖,遠遠地見到師兄手捧功德箱,就朝著爬行過來;師兄以為我們擋住他的財路,忙側身向旁,想不到他仍舊跟著爬過來,後來我們才發現他手上拿著五十元,原來是要響應賑災。這位青年「身殘心不殘」,充分發揮人性愛的光輝,很多師姊都感動得當場流下眼淚。
⊙黃朝南:當我們在遠東百貨前面募款時,隔壁一家元祖麻薯的店員,看到許多上了年紀的委員師姊,從早到晚都站著向人微笑勸募,她不僅提供茶水,又請我們吃麻薯;當我們要離開時,又追出來捐錢。更有一位不良少年,飆車呼嘯而過,問清楚我們在做什麼後,不到五分鐘,又飆車出現在我們眼前,從口袋裡掏出一把錢投入捐款箱裡,他笑著說:「平時惡事做絕,總得做些善事彌補。」然後又像一陣風似的狂奔而去。還有位警察要來取締(因為我們不知道事先要報備
),聽說是慈濟為大陸賑災在勸募,他捐了錢就走,連取締也免了。可見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股善的泉源。
童心好比清涼月
⊙林智慧:人間溫情處處聞,不僅大人發心,許多的小菩薩也來共襄盛舉,這份赤子之心是最可貴、也最令人感動的。有位家住新莊的九歲小女孩,為了賑災,利用暑假期間打工賣豆花,賺取工資幫助災民,還有台中的郭鎮元、鎮宇兩兄弟,節省一年的零食費用,也是要響應賑災,在此次賑災活動中,這些孩子為善不落人後,踴躍發心,真讓我們覺得這個社會有希望。
⊙卓梅玉:我有一位會員的女兒,今年才兩足歲,媽媽常向女兒講述慈濟許多感人的事蹟,小菩薩慢慢受到薰陶。在一三六期的「慈濟道侶」曾刊載一張照片,災區一個老婆婆手抓小魚,表情痛苦喃喃唸著:「沒有家了!沒有家了!」我的會員就指著照片對她女兒講起大陸的水災。從此,只要有大人帶小朋友來到他們家,大人說大人的事,小菩薩便拿著道侶向小朋友勸說:「這個老奶奶好可憐啊!你要不要幫助他們呀!」看來愛心已在孩童稚嫩的心靈裡扎根了。
⊙蘇美華:這一點我也深有同感。記得有一次,一位阿公帶著孫子從我們面前經過,老人一看是大陸賑災,馬上別過臉去;孫子卻拉拉阿公的衣角,表示他想投錢,老人無奈只得給他十元。這位小菩薩興高采烈地跑過來,師姊問他:「小朋友,你知道我們是要做什麼嗎?」小菩薩馬上抬起頭說:「我知道!是大陸賑災,老師曾向我們提過,說大陸的災民很可憐,所以我們一定要幫助他們。」天真無邪的赤子心,讓人看得心裡暖烘烘的。有時候過往路客,穿得最體面華貴的,並不一定是最有愛心的人。
⊙林慎:南投是出了名的風景區,所以除了市場的義賣外,也在九族文化村辦了一場義賣。佔了天時地利人和之便,也辦得相當成功。其中還有位會員,因有事未能前來,特捐出五條金飾義賣,以金塊換磚塊,為災胞建屋庇寒。
那天在現場,看到有位小朋友抓了一把零錢,依序投入每個功德箱,當師姊向他說:「阿彌陀佛!功德無量!」時,他很不好意思,一溜煙跑開了;還有小朋友自告奮勇幫忙義賣玉蘭花,起先很靦腆不敢大聲叫賣,到最後也勇敢的站到前面來:「諸位叔叔、伯伯、阿姨!請奉獻愛心,幫助可憐的災民!」甜甜的嗓子、熱切的眼神,更能啟發大人的善心。
找到進入慈濟的大門
⊙林智慧:布施不是有錢人的專利,愛心卻是每個人都擁有的,真正富有愛心者,能夠積極發揮良善的功能,一分歡喜心,即是無量的功德。慈濟二十七年來首度走上街頭勸募、義賣,除了籌措賑災經費,另一方面也是藉此機會散播慈濟的精神,對社會的淨化盡一分心力。雖說慈濟的會員已有一百七十餘萬人,但是仍有許多人不得其門而入。這次因為我們勇於突破自己,無形中接引許多人走入善門,這也是功德一件啊!
⊙范春梅:有位慈誠隊師兄因為此次的義賣,特地跑去找二十多年來未曾聯絡的朋友,向他介紹慈濟,請他響應賑災,朋友欣然接受,不僅響應賑災,還加入會員,兩人的交往比以前更密切了。可見法緣很長,而世俗的友誼很短。
⊙陳金海:義賣品中,上人演講的錄音帶及《靜思語》這本書是每場義賣中不可少的「稀世珍寶」。對於那些會翻閱《靜思語》的人,我都會額外的再為他「服務」--個別再向他介紹慈濟。有心人聽了當然心領神會,並且很樂意加入慈濟,一場義賣下來,會員亦增加不少;平均每個委員,都增加了二、三十名會員。
⊙盧麗玉:佛陀時代的王舍城,有三分之一的人民見過佛陀,另有三分之一只聽過佛陀的名號,其餘三分之一的民眾連名號都未聽過,更不要說見到佛陀了。同樣的,對於「慈濟」,有些人是如雷貫耳,因為報章雜誌時有所聞,但是「慈濟」究竟在何處,如何才能加入,卻始終不得其門。有次,一位年輕人從我們攤位前走過,不久又折回來說:「慈濟?是否即是花蓮的慈濟功德會?」委員們忙點頭,年輕人興奮的說:「慈濟我已找了好久,卻始終找不到,如今竟然無意間遇到!」對這位有心人,我們都感到欣喜萬分。年輕人立刻加入成為會員。
慈濟有愛,萬物有情
⊙邱蘭芳:家住東勢的曾貴麗師姊,眼看著每個人都主動提供物品參與義賣,也下定決心要襄助賑災。但家中只種了一棵玉蘭花,平常花也開得不多,她就回家向玉蘭花樹祈求道:「玉蘭花呀玉蘭花!現在師父要賑災,我沒有什麼東西好
義賣,希望你多開一些花,好讓我摘去義賣!」隔天師姊起床一看,整棵樹全開滿了花,聞著濃馥的花香,真是欣喜異常;一連盛開六天,天天採摘,竟也讓她賣得一萬五千多元。這真是不可思議,連草木也發揮愛心,響應賑災。
⊙范春梅:說到草木有情,我也有一則故事可以提供。我們台東位於台灣的東南端,從地理位置上來說是屬於「後山」,由於地處偏僻、民風未開,因此,我們在勸募上稍感困難。而義賣活動也遲至農曆中元節才展開第一波的行動。
首次義賣的物品是素粽子,從摘粽葉、包粽子到蒸煮,完全由我們親自動手做。尤其是摘粽葉,因為竹子長得堅挺高峻,要摘葉子,大概只能藉助梯子了。沒想到等我們一切準備就緒,要開始工作的前幾天,突然刮起颱風,所有的竹子全部彎下腰來,節省我們許多力氣。想不到連自然界的草木竹子也起了慈悲心來幫助我們賑災。萬千情意,一分功德,盡在不言中。
⊙林智慧:上人曾言:「心田要多播下善的種子,多一粒善的種子,就可減少一些雜草。」我們周遭的萬事萬物,有靈有情的都來共襄盛舉,身為萬物之靈的我們,又怎能不發揮良善的功能呢!眾善雲集,才能濟我同胞呀!
善盡其才,發揮功能
⊙蘇美華:在台南舉辦園遊會時,有位會員寫得一手好字,就當眾揮毫,也有師姊一身好手藝,素粽、麵線全上場了;還有一位湛然寺的淨心法師,親手以棉紙製作朵朵精巧、出塵的蓮花參與義賣,想不到一張棉紙到了他手中就有千變萬化之妙,來往民眾的眼光都看呆了。要不是大陸賑災,我們怎能發掘這麼多有才藝的人才呢!
⊙林智慧:慈濟圈裡真的是人才濟濟,沒有這次賑災的機會,我們還看不出好的人才就在我們身邊呢!談到人才,台北有位玉雙師姊,本是裁縫師,為響應賑災,她絞盡腦汁以多年的裁縫經驗,縫製細膩無比,可比美行家的蓮花髮飾義賣,真是賣的人有愛心,買的人更有愛心。
⊙林慎:不僅義賣的項目琳琅滿目,更還有許多愛心人士,為了吸引民眾而獻藝表演呢!像家住南投的賴玉坤居士,率領樂團義演算是別開生面了;還有他的弟弟也將可當拐杖又可當椅子的多用途杖椅提供義賣;而福和橋下蕭陳治老菩薩以細線為人挽臉,使將要失傳的手藝,又重現眼前。好像民俗技藝大匯演哩!
⊙邱蘭芳:我們彰化也有一位沈憶香小姐,巧手慧心編織的中國結本要留作嫁妝之用,因為響應賑災,她不僅全數捐出,又努力的編織了好幾十個中國結參與;每個義買的人都愛不釋手呢!
情感相互交融
⊙林智慧:上人曾言:「有願才有力。」因為大家有此共識,願意為災胞重建家園,因此才能產生龐大的力量,想盡辦法籌募款。同時因為義賣的關係,師姊間聯絡得更密切,從來沒有一次像這回大家手牽手、心連心為著共同的目標凝聚向心力,情感這般融通無阻的。人人發揮團隊精神,讓此次賑災,能圓滿達成。
⊙黃金受:基隆是一港口,因此靠海為生的人頗多。近來大陸海盜船日益猖獗,台灣的漁船被搶的事件時有所聞,在他們心中總有解不開的心結存在;所以當我們推動賑災募款時,難免有推展不開的感覺,
許多市民很不能理解為何我們要去賑災?反彈的聲音壓過贊同者。不過,總要盡人事,寧知不可為而為之,正是磨鍊心志的大好時機。
基隆在全省來說,委員不及十位,就像慈濟的沙漠,正在努力墾荒中。為了進行義賣,許多久已不曾出現的老委員全部出動,以實際的行動鼓勵我們這些後學晚輩。一位已屆七十高齡的老菩薩,每場義賣都到現場,雖因體力透支,身體不適,依然隨身攜帶藥物控制,務必堅持到最後一刻鐘。她這份愛的鼓勵,正是我們最大的精神支柱。
⊙黃朝南:我們每天晚上於街頭勸募完畢後,大家總會聚集在林徽堂師兄家,清點募款所得。林師兄家住合江街,也就是台北的慈濟巷,附近的師姊們常會送來熱騰騰的點心給我們當宵夜,她們親切的招呼,讓我們感受到點點滴滴的溫情,就算到了半夜一、兩點,大家都還熱烈的談論著今天的所見所聞,根本捨不得回家,一方面是歡喜有人捐獻,一方面也是享受這股愛的氣氛。
⊙張莊桂桑:我們澎湖有一對同修委員,這位師兄在不久前因為中風臥病在床。聽到我們響應大陸賑災義賣的活動,非常歡喜,希望自己也能前去高雄參與大型義賣會,貢獻力量。願一發出,他就開始練習走路,不可思議的,中風竟不藥而癒,這個例子讓我們信心大增,深深感到發多大的心,即有多大的願,更加堅定投入慈濟的行列。
⊙陳昭和:大家一定早有所聞,高雄區的委員向來意見頗多。十月初,我們首開先例辦了一場大型的愛心園遊會。為辦好活動,委員們摒棄成見,發揮了前所未有的團隊精神,不負眾望的將園遊會辦得有聲有色。
當活動結束時,現場未留下任何囤積的物品,而環境亦清理得乾淨無比。
有一位會員見現場未留有任何紙屑,很懷疑的問我,我便指著一位頭髮泛白,手提垃圾袋正彎腰撿起一張廢紙的慈誠隊師兄說:「你知道他是誰嗎?他是屏東農專的教授。」身為慈濟的一份子,每個人都是無怨無悔的付出,這便是慈濟人可敬之處。
⊙王壽榮:嘉義地區的委員絕大部分是上班族,當決定發起賑災時,只能從同事、朋友開始勸募。沒想到同事們的反應竟是:「把他們養得肥肥的,再來攻打我們是不是?」無情的冷水,潑得我們險些招架不住。
後來聽說全省各地皆在辦義賣,而在嘉義知道慈濟的人不多,我們抱定破斧沈舟的決心,不計較別人的冷言冷語,決定以宣揚慈濟精神為首要,籌募賑災款為次,推動各項義賣勸募活動。以前由於大家都在為事業奔忙,很少有見面的機會;如今為了將義賣活動辦好,聚會的次數增加,無形中促進委員間的情感交流,因為大陸賑災讓委員們的腳步一致,更加團結。
劃去心中的障礙
⊙林木溪:宜蘭的勸募分為三個階段進行,初期只侷限於會員,後來顧慮到會加重大家的負擔,就開始街頭勸募。起初每個人都很恐懼,不知如何踏出去,結果包括我們的委員、慈誠隊員、幕後和他們的家屬在內,每個人都越來越高興;參加的人也從原來的三人增加到四、五十人。
每週三晚上,師兄師姊先集合分組再依地圖設計路線,然後挨家挨戶勸募,直接把福田送到每人家裏;成效也相當顯著,預定進行到十二月底。
在義賣方面,我們一位李美慶師姊發心捐出她的攤位義賣,所以在人力物力方面都不成問題。幾十場義賣下來,才發覺每個人都是人才,家人也對慈濟愈為肯定。
⊙張莊桂桑:不要說外人聽到大陸賑災,會起反彈心理,就連我自己剛聽到時,也覺得納悶,慈濟本身的建設尚需龐大的經費來完成,為何還要去賑災呢?何況是一筆龐大的經費。直到慈院五週年慶時,回到本會聽得上人談起災情報告,完全信服上人的大慈悲大智慧,我們澎湖路途雖遙遠,勸募大陸賑災一定要跑得比別人快。
勸募過程中,免不了會有阻礙,也曾被人譏笑腦筋「阿達」,有的師姊甚至當場哭了;但是我們相互激勵,絕不能為外境所轉,如果今天不勇敢跨出去,以後就踏不出第二步了。有了這一份共識後,大家擦乾眼淚,繼續勸募。
當陳文全師兄打電話來,邀請我們參加高雄「港都慈濟情」的義賣園遊會時,在短短的一天內就收到善心人士捐獻的三十箱特產義賣。十月六日,我們趕搭飛機到高雄佈置會場,人地生疏,怎麼賣呢?大家心裏都沒有個譜,就趕緊四處打電話,結合鄉親來買。無形中把慈濟的精神散播出去;同時推銷了我們慈濟人的形象和氣質。就菩薩道來說,每個人都上了最寶貴的一課。
今日的工作是明日的歷史
⊙許玉摘:我曾參與第一梯次的賑災發放,為替災民祈福及祈求災情降低,所有賑災團員全面素食。當我們將發放金很恭敬的交給他們時,一位年輕人很感慨的說:「活了二十多年,今日才真正感受到做人應有的尊嚴。」無形中,我們將愛的種子播撒在彼岸同胞的心田,我們只有付出,對他們何曾求回饋?一趟大陸之行,讓我深刻感受到生長於寶島的我們,是何等的幸福呀!
⊙林智慧:從八月四日起,家住新莊以賣早點維生的施陸村師兄發起義賣後,全省義賣即如雨後春筍般迅速在各地展開。這些日子來,義賣的場次將近百場,所有慈濟人摒棄我執、私見,發揮了長情大愛,全心全意投入活動中。許多名媛貴婦、企業界的董事長,全然拋棄身分地位,當街義賣呼籲,對過往行人鞠躬哈腰,這是多麼不容易的事。
把街頭當道場,於市井中修行,破我執、滅我相。成就完美人格,雖然挫折重重,但是上人曾言:「沒有人扯後腿,練不出腿勁」,多一分試煉,增一分能耐。要能「繫緣修心、藉事練心、隨處養心」,慈濟人能禁得起千錘百鍊,菩薩道上才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街頭義賣雖近尾聲,但落幕並非結束,而是另個里程的歷史,大家的努力必將在慈濟的歷史上烙下深刻的足跡。
▲專題報導
和風撫過大地
◎釋德宣
楔子
泱泱美哉中華,綿綿錦繡河山,多少故國夢,一一影現中。
從小到大,書本上讀過多少炎黃史跡、歷史地理。尤其近年來在靜態、動態的畫面上看過多少祖國風情。然而,總覺得遙不可及。河山再美,也僅止於畫面;故國夢遙,仍是難以想像。
當我們從飛機窗口俯瞰了蜿蜒的長江流域,看到了民謠中傳唱的「連綿的青山百里長」,一直到下了飛機映入眼簾的是大大的「南京」兩字,甚至隨著團體上了大巴士走在南京市街道,經過長江大橋,耳邊聽著接機者熱心的介紹:「左邊是長江,右邊接連運河。」幕色自四周籠罩而來,心裏百感交集,一切如真似幻。
但,我們確確實實踏上神州土地,大巴士載著來自台灣濃馥的民族情、同胞愛,也載著來自台灣的慈濟暖流。
紅塵赤子心,灑滿天下愛
人身難得,正法難聞,棲身慈濟世界已屆十載,感恩之心,與日俱增。多年來,隨著上人的腳步,見聞過多少貧病窮苦的眾生,一張張孤苦無奈的臉,因慈濟的滋潤,而得溫馨、飽暖!看過多少豪門富戶,雖然富甲一方,心理卻徬徨無助;也目睹過多少在企業界叱吒風雲的董事長,然而當他長跪在上人座下,卸下了名利外套,拋開了權爭勢奪,臉上一片清淨祥和,他是上人的弟子,我們的共同稱呼叫「慈濟人」。一位外來的修行者曾在上人面前衷心讚:「慈濟人不把慈悲掛在口上,慈濟人是以行動來詮釋慈悲的真諦。」而慈濟人的共同心聲是:「參與慈濟,穩賺不賠;一是賺來盈盈功德,二是賺來一份充實的歡喜心。」
經云:「直心是道場」,慈濟人以一分直心傻勁,慈悲為經,智慧作緯,編織出愛的菩薩網,布覆天下有緣人。
我們是來看台灣同胞的
在江蘇省興化市的陸橫村,一位老婆婆坐船划了一個多小時的槳,在寒風颼颼中等了一個多小時,只有一個心願:「我是來看台灣同胞。」
一群在工廠上工的姑娘,相偕請假,來到慈濟村建地上等候;她們既不是為領賑濟金而來,也不是來此找工作謀生的。「我們是來看台灣同胞的。」一位姑娘笑著說。
汽艇行過李健河,只見兩岸的群眾佇足圍觀,好奇的大眼分明是為著:來看台灣同胞的。
當一份份印著慈濟標誌的棉被、棉衣送到災民手中,慈誠隊師兄伸出友誼的雙手,緊緊握著災胞佈滿老繭、乾癟的雙手,真誠的獻上祝福:「祝你快樂。」
送給災包的棉被比我們平日用的還大還要輕柔溫暖。只願這份暖暖的愛陪伴他們度過無數個漫長的嚴冬。
在全椒,一對老爺爺老奶奶,參加了南屏鄉敬老院的破土,兩老在晨霧中相偕走了七、八華里路到官渡鄉,見到賑災團團員激動的拉著常住師父的雙手,老淚縱橫的說:「我只想再看看你們,我已經四十年沒看到出家師父了。」
一份份血濃於水的同胞愛、慈濟情,盡在握手與揮手之中。
老人的樂土,兒童的天堂
此行在安徽省全椒縣,為十所收容五保老人的敬老院開工,也為兩所小學、一所中學動土奠基。
中國是禮儀之邦,中國人最美的是傳統倫理,慈濟最常談的也是「敬老尊賢」的美德;當賑災團鼓勵來此上工的年輕朋友,以一份為長輩建新屋的心情來興建敬老院時,汪縣長也附和著,要他們時常回來敬老院關心、探望長輩,現場多位年輕人微笑應允。而當慈誠隊師兄牽著一個個六十歲以上的爺爺奶奶(五保老人),一起為新家破土時,他們風霜斑駁的臉龐,露出滿足的笑容。感覺溫暖的慈濟情,有如慧日破諸闇,衝破濃霧,灑在老人的臉上,也印在老人的心上。
爺爺奶奶!祝福您們--年年健康如意,日日平安自在。
官渡鄉的中、小學教室,已在洪澇之後全部付諸大水;六百多位學生每天得由家裏提著小板凳去上課,桌子是兩個三角型的木架,上面再墊一張木板,就是克難式的桌椅了。這些痛苦,不僅都將成為過去,慈濟在全椒興建學校的創舉,全部融入學生們一致歡呼「歡迎,歡迎,熱烈歡迎!感謝,感謝,衷心感謝!」中--果然,童稚的呼喚是人間最真最美的聲音。
上人常言:「善人聚會的地方,災難會相對減少。」賑災團只希望同學要時常抱著一分助人自助的歡喜心,也祝福全椒縣從此不再有災難。
著白衣紅裙的小朋友,為外賓繫上了紅領巾,是表示他們真誠的歡迎。榮董及慈誠隊師兄彎下腰來讓小朋友繫上領巾,一位榮董愛憐
的抱起小朋友在她天真的臉龐親了一下。小朋友仰起頭來由衷的說道:「我好喜歡你們來,我好喜歡看你們。」
「老者安之,少者懷之」,從慈誠隊師兄攙扶五保老人開始,到與小朋友共剷起一把土,這一幅幅動人的畫面可以看出,上人的心願已在大陸神州播種,發芽了。
掐指度日,不足用月
看到即將完工的慈濟村,一排排整齊的樓房建築,有綠色色系及紅色色系兩種,屋簷鑲上深紅磁磚,外牆則配以粉紅水洗石,說不盡的美麗莊嚴。最初看到,不禁脫口說出:「這些房子和我們花蓮本地的房子差不多了。」這時,負責全部工程的秦會長立刻問道:「裡面設備有沒有我們這麼好?」言下十分滿足而自豪。負責營建室的林副總執行長曾說:「在全椒縣興建的慈濟村,相信在三、五十年後,不僅仍是當地最美、最時髦的建築,也是最堅固的房子。」
當地的鄉長表示:「慈濟協助興建的災民住房是所有新建災屋中最好的。不僅鋼筋水泥,打地基加上外磁磚、內粉刷,還有廚房,浴廁、豬圈,一應俱全。」不禁想起友人詢問上人,何以要蓋那麼好的房子給災胞?已經超乎當地的水平太多了。
上人答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大家那麼辛苦募集的善款,如果兩三年就化為一堆廢墟,又有什麼意義可言呢?何況生而為人,人人都是平等的,我們怎能厚此薄彼?希望我們為災民興建的房屋,能在五十年後還屹立在當地,讓他們的第二代、第三代永遠記得慈濟人的愛心!」
秦會長向賑災團簡報籌建經過時,曾用了當地的一個比喻:「工程的進度是掐指度日,不足用月。」
也曾聽前幾梯次的精舍師兄敘述,在十月十四日破土奠基當日,六個小組一天要走十四個點,有近有遠,有的組走了三、四個點,當他們摸黑回程時,看到第一個奠基的工地地基又挖了一大片了。
奠基當日開始,每天工作到凌晨三點,秦會長找回來全椒縣所有的年輕人,動員上萬人,一如他們喊出的口號,「搶晴天,戰雨天」、「團結合作,奮戰六十天」、「為災民獻上一片愛心」。
而每位參與施工的人,人人做得眉開眼笑,滿心歡喜。他們大多數是在為自己建新家,難怪到十一月份晚上氣溫已降到攝氏一、二度,他們仍每天工作到晚上十一點才收工。
看著社區建築慢慢形成規模,想著新年就能住進新家、穿新衣、過新年,也難怪人人臉上寫滿了歡喜,準備迎接新生活的來臨。
師父在台灣作法
此行出發之前,即聽說當地氣溫約在一、二度之間,賑災團到達當天,氣溫竟然回升到十多度,兩天來全天都是亮麗的艷陽天,這是慈濟為災民帶來賑災暖流溫馨的又一例證。
安徽省抗災賑災協會的龔會長對此氣候,一再說真的不可思議。還直心的問林小姐:「是不是你們師父在台灣作法?」
上人聞言,笑道:「我那裏會作法,是菩薩團體到了災區,護法龍天也生歡喜。」
無聲的說法
興化往全椒的路途長達八、九小時,興化一位政府官員專程送大家往全椒。
於車上談起,他以前以為出家人是受了什麼刺激,還是沒飯吃才去出家?同行的團員問他:「現在呢?」他回頭側著臉看到我七十五公斤的體型,後面又端坐著一位體重、身高都在我之上,臉色又比我紅潤的德彥師。師姊追問:「我們的師父像不像沒飯吃才去出家?」官員連連搖手說:「不像!不像!」
因車程長,兩位司機輪流駕駛,其中一位有二十多年駕駛經驗,興致一來即談起各省的方言、繞口令,相當幽默。我也隨興學著繞口令。師姊再次笑問:「我們的師父像不像想不開才去出家的。」該官員疊聲高答:「不像!不像!」
上人有先見之明,此行派出了靜思精舍兩位胖子,轉身恰見彥師父垂眼端坐,正是對當地人一種無聲的說法。
全椒縣的大師兄
賑災團從第一天回到全椒縣,就如同回到分會般的親切、自在。
餐桌上,龔會長、秦會長頻頻勸菜,這分親切,也是前面慈濟人辛苦鋪路的結果,他們的談吐、舉止和精神,讓兩位領導不僅了解慈濟,更肯定慈濟。
賑災活動結束後,師姊們熱誠的邀請兩位領導站在中間與常住師父們一起拍合照,兩位一再謙辭客氣的站在角落,並且飄來溫馨的一句話:「我站在旁邊保護你們。」
兩、三天的相處,臨別時,有的團員開玩笑的改口稱呼「龔師兄」「秦師兄」,大家都認定他們兩位是全椒縣的慈濟人,正在那裏推動慈濟的建設工作。
臨上車時,突然聽到有人喊「大師兄」,大家一臉狐疑:「為什麼變成大師兄了?」「因為他住在大陸嘛!」回答是那樣的順利而自然。
後記
曾笑問彥師父,將來如果有人問你去過南京否?「去過。」「在南京做什麼?」「進飯店休息;出飯店上飛機。」此行全程緊湊只有一個目的:去賑災。回程也僅有一個心聲:賑災圓滿。
然而此行帶去的是靜思精舍二十九位修行人,及慈濟世界一百八十萬會員的祝福與愛心。
每一份愛心如一盞慈濟心燈,每一盞心燈訴說著一份無量的祝福,只希望慈濟心燈,燈燈相續無盡燈,讓慈濟之光,照遍有緣人,一如當地高幹所言:「慈濟世界春長在,功德無量世代傑。」
當一行賑災團隨著巴士抵台北分會,全體團員向上人銷假頂禮之後,齊聲高唱:「感恩感恩衷心感恩,感恩感恩感恩上人。」
- May 15 Fri 2009 09:02
1991年11/12月 300期/301期-C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