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師行記

1992.02.01 美籍麥貴格教授關心慈濟醫學院專程東來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二年二月一日

過去四天內,上人走過屏東分會、台中分會、台北分會、環島一周與全省慈濟人共進年夜飯,並贈送每位慈濟人一份印有「佛心師志」的精美小紅包,小紅包裏面的錢是上人去年一年來出版書籍的版稅。上人曾說,這份「紅包酵母」表示智慧財,希望所有慈濟人在新的一年都能大發功德法財。

據說,許多師姊都將上人的紅包視如功德酵母的至寶,將其深鎖在保險櫃中。

今晨氣溫頗低。六點多,多位慈誠師兄、委員師姊已陸續來到分會,向上人送駕。上人率同隨行人員搭七點二十分火車返花。一下車,直奔慈院,因為自紐約來的麥貴格教授已約好在慈院會合。

美籍的麥貴格教授係紐約某醫學院的副校長,在本會慈濟醫學院籌備委員陳幸一教授的引薦下,認識慈濟的世界。對慈濟一直深表支持與讚歎。

不巧飛機慢分,加上其他事情的耽擱,直到下午二點,麥教授方在陳教授陪同下與學生王仙宇小姐一起來到精舍拜見上人。

身為外籍教授,麥教授對中國學生的教學仔細,研究報告非常注重,每次來台都不忘追蹤學生的研究進展,學生們亦對這位外籍老師非常敬仰。不僅為他取了個中國名字--麥貴格,並刻了一枚中文名字的圖章送他,師生之情令人感動。

去年十一月十七日,上人正式頒發聘書,聘請麥教授擔任慈濟醫學院的諮議委員。趁著來華之便,麥教授聽說慈濟醫學院開工在即,今日特地來花拜見上人,提出他籌備醫學院的心得與注意事項供上人參考。這分真摯的關懷透過王仙宇小姐的翻譯,溢於言表。

臨走時,麥教一再誠懇地表示,希望盡其所知,對慈濟醫學院的籌備工作能有所幫助。

▲隨師行記

1992.02.02 精舍蓮花池的故事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二年二月二日

這半個月來,常住二眾弟子忙完了本會的冬令活動,緊接著又投入掃除,每天一個定點,將精舍裡裡外外,做一次歲末總整理。

雖然,每天連續的洗洗刷刷,辛苦自不待言,卻沒有一個人喊累,每個人只擔心自己做得不夠多,這些行為表現正是上人所說的:「修行是兩個人三把刀,於工作中互相切磋、磨鍊,做到人圓、事圓、理圓。」

下午,大師兄一聲招呼,常住二眾集中人力清理前院的蓮花池。原本長出青苔的石頭被刷得紋理斑斑可見,使得假山奇石,顯出另一番韻味來。

涉水走在水中,不禁想起二十多年前,師兄們追隨上人在此披荊斬棘,親手建造這一方人間淨土的情景。

腳下的蓮花池,正是上人帶領師兄們搬土疊石親手砌起來的,等到水池做好,收工洗手,上人與師兄們才發現,原來雙手因長時間浸泡在水中,不知何時十隻手指已經血跡斑斑了。

當年,上人決定將水池砌成台灣全島的形狀時,可曾想像過二十多年後的今日,慈濟精神已經宏揚於全島,並且逐漸推展到國際間了。

大家站在水中一邊幽默的喊:「我洗台中、你洗台北。」有位師兄接著說道:「我將花蓮洗得最乾淨了。」水管中流出汨汨的清水,一如慈濟清流,希望能滌淨大地污穢,塑造出台灣成為淨土。

▲隨師行記

1992.02.03 南北慈濟人趕回精舍與上人共度除夕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二年二月三日

今日是除夕,就屬廚房最忙碌了。中午,廚房即準備了精緻菜色與大家結綠。

下午開始,台北多位師姊攜家帶眷,陸續回來與上人團圓過年。今年高雄也來了數十位慈濟人,希望與上人共度除夕夜。

年夜飯,常住席開二十桌,一位榮董滿心歡喜的表示,已經很多年不再像今年一樣度過這麼有氣氛的年節了。

包括火鍋圍爐、應景的年糕、發糕、餃子一樣也不少。餐後,上人走過每張桌子,送給每人一份紅包。有幾位榮董很高興地表示:「幾年來一直擔任送紅包的角色,已經有好多好多年,沒有人給過我紅包了。」只有上人廣潤如慈母的懷

抱中,每個人頃刻都成了慈濟道上的稚子。看他們恭謹的從上人手中接過紅包,忽然想到有人常說:「慈濟是天下第一家,而上人即是慈濟世界中的大家長。」

曾院長賢伉儷參加過慈院舉辦的圍爐團圓後,立刻趕來參加精舍的同樂會,並帶來一台大大的烤箱參加同樂摸彩。上人同時送給曾院長一份紅包。

慈院外科蔡伯文主任、急診室趙凱主任亦專程入精舍向上人拜年,骨科醫師于戴九夫婦也來此聚餐。興致高昂處,夫妻雙雙引吭高歌,一曲未盡,熱烈的掌聲已充塞滿堂。

同樂會在北區慈誠隊大隊長簡乾成師兄與「慈濟世界」主持人慈韻師姊聯合主持下,熱烈的進行著,常住提供了一百七十份獎品助興,上人亦提供一份特別獎,予今晚的幸運兒。

一直到安板時分,大家才意猶未盡的結束同樂會。接著鐘聲悠揚,鼓聲口隆口隆,聽來格外引人思緒。時光催人老,舊的一年即將過去,不禁想起上人這些日子來的殷殷叮嚀:「過年只是一天就過了。我們要時時謹慎過每一個日子,將每一日的腳步踏得穩紮,走得實在,才是最重要的。」

▲隨師行記

1992.02.04 大年初一,上人依例到慈院慰問值班人員及病患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二年二月四日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

今天是大年初一,上人上殿領眾作早課。課誦畢,精舍二眾弟子向上人禮拜賀新年。上人勉大家當更精進行於菩薩道上。

晨間,慈院內科副主任黃呂津回精舍向上人拜年。上人詢及胃腸科患者人數是否增加?上人說:「中國人一向有『節氣』之說法,加上逢年過節飲食容易失當,恐怕胃腸科的醫師得辛苦些了。」

依慣例,大年初一,上人必親到慈濟醫院發紅包慰問值班的醫護及行政人員。因此,上午七點五十分即抵慈院急診部,值班的陳護士

長歡喜的向上人賀年。上人一一親手致贈紅包,人人臉上洋溢著愉悅之情。從急診部、門診、實驗診斷科、供應中心、開刀房、加護病房到各層樓護理站,外科蔡伯文主任並陪同上人巡視病房。上人所到之處,重人相互報喜「師父來了!」個個合掌侍立,期待上人慈光普照。

曾院長以院為家,每年春節必留守慈院,今日院長伉儷也代表院方,分贈紅包給全院值班員工。社服部亦配合志工隊到各病房分贈紅包和禮物給住院病患。

返抵精舍已近晌午。精舍內外一波波的人潮來往不絕,都是回來向上人拜年的慈濟人。

前花蓮縣長陳清水入精舍拜年,一再讚歎上人為眾人服務的精神。

午後,國際松下電器公司的洪美惠師姊偕夫婿陳勝雄醫師、及友人和平醫院內分泌科張裕泰醫師夫婦拜謁上人。上人感謝陳先生的護持,使洪師姊得免後顧之憂,盡心力推動慈濟志業。

勞委會員工福利處楊松德處長夫婦及張課長夫婦,也來精舍拜年,並代趙守博主任委員致贈一只大花瓶。楊處長談及八十年度該會和新聞局與慈濟合辦的「幸福人生」講座非常成功,影響所及,今年的勞資糾紛事件竟減少許多。楊處長笑說:「這是勞委會有史以來花最少的錢,卻獲得最大的功能與效果的活動。」上人聆言,微笑的點點頭,感恩大家的厚愛。

晚,台北委員林勝勝師姊闔家回精舍向上人拜年。師姊的大女兒麗勳就讀臺大醫學系六年級,今年二月底將赴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實習三個月。上人殷殷叮嚀,在國外要自我照顧身心,好好學習當個良醫。

稍晚,曾院長夫婦及公子曾漢民醫師前來拜望上人。上人和曾院長父子談到台灣醫界之近況。直到鼓聲頻催,闔府才告辭歸去。

叩鐘偈一如往常般響起,又是一年的開始,心中默祈:日日是好日,年年是好年;彌陀聲不斷,吉祥又如意。

▲隨師行記

1992.02.05 三位副總執行長奉命赴日參觀「殘障低能兒教養院」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二年二月五日

靜思精舍遵循百丈清規--「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所以日常生活忙碌異常。一年當中也唯有利用農曆初二到初九計八日,禮誦無量義經及法華經一遍。每天早晚兩堂課誦,上人必會親臨大殿領眾修持。

大年初二回娘家是中國人的傳統習俗。今天,全省慈濟人從四面八方齊湧入靜思精舍,向慈濟世界的大家長--上人拜年。

十點整,由美國回來的許淑卿女士偕同夫婿王苔和醫師入精舍拜望上人。許女士的尊翁即是當年護持上人在花蓮落腳修行的許聰敏老居士。

李宗吉老居士闔府回精舍拜年。李氏一家三代皆為慈濟人,自從七十四年加入慈濟大家庭後,每年年初四是老居士的生日,全家人一定朝山進入精舍,為父親祈福祝壽。上人常讚歎言:李老居士忠孝仁義具足,李家的純樸家風,堪為慈濟家庭之楷模。

李老居士於去年底,將位於新店六千多坪的土地,捐給慈濟基金會。

總管理中心三位副總執行長王端正、陳紹明、林碧玉奉上人之命,利用春節由王本榮醫師、宋篤志夫婦、杜張瑤珍委員等人陪同,前往日本東京近郊參觀「殘障低能兒教養院」的建築及醫療儀器設備。他們將搭下午五時四十分飛機赴日。林小姐特返精舍向上人告假。

慈濟醫院婦產科黃莉文主任及趙琇玲醫師和小兒科陳瑞霞醫師由王錦珠組長陪同回本會拜年。上人鼓勵黃醫師等人,臨床服務與學術研究並行。

下午三點四十分,上人搭衣上殿,領眾禮誦無量義經。

▲隨師行記

1992.02.06 葉淑美師姊向上人報告在馬來西亞推動慈濟的概況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二年二月六日

叩、叩,輕脆的板聲劃破了清晨的寧靜。眾人把握一年一度的殊勝因緣--上人領眾禮拜法華經,大殿內外、中庭站滿虔誠的佛弟子,剎那間,猶似靈山會上菩薩雲集,祥雲毫光遍滿精舍。

上午,在馬來西亞推展慈濟精神的葉淑美師姊及其友人韓菲小姐來訪。她們帶來轉載中國時報周刊官鴻志及林清玄報導慈濟文章的當地刊物--「光華日報」,並報告當地的推展現況。

馬國為集合多種民族的國家,人民大多信奉回教,又因生活水準落後,收入低微,所以募得的善款

有限。但最令葉師姊感動的是當地的會員們能在微薄的薪資中,每天貯存馬幣五分給慈濟,甚而有人因一日忘了投,而當夜輾轉難眠,待想起後投下,方才安然入夢」亦有專程由遠地搭船來的,只為了捐輸一角錢。種種令人感動的故事,不勝枚舉,也讓葉師姊深切的體會到貧中之富的意義。師姊說:「雖然處理這些銅板,比較耗費時間,但他們的那分真心付出,實在令我感恩。每當推展不順時,只要想到這些有心人的支持、愛護,心中便會浮起一股暖意,覺得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上人頻頻點頭說:「對他們這分難得的付出,除了感恩,並要有無限的歡喜與祝福。他們的五分,猶如我當初的五毛錢一樣,正因為有當初的小力量,才會有今日國際性的慈濟世界,所以對越小的力量,我越是感激。」

葉師姊又言:「有一位靠每日在工廠收垃圾維生的先生,原本工作時,既不認真又相當馬虎,後來在檀香寺正巧播放慈濟的錄影帶,聽到上人一句法語『擔任職員,不可偷人的時間』,而改變了整個做人態度,工作積極勤奮,充分利用時間,彷如換了個人似的,令周遭的人訝異不已。」上人回道:「能拳拳服膺一句利益語,並身體力行的人,就是有智慧的人。」

葉師姊並提及檀香寺(峇央峇汝佛教會)的梁家誠居士,對慈濟非常護持。他預定於今年六月初帶領當地信徒參訪慈濟,做進一步的了解。另外妙香林的傳持法師、香山寺的恆馨法師都非常護持慈濟。

中午,春源鋼鐵王玉德協理伉儷入精舍拜年,王先生表示:「進入慈濟團體的人都是好人,即使是壞人也會被師父感化為好人。能夠參與慈濟紀念堂的建設工程,是我此生最大的榮幸。」

▲隨師行記

1992.02.07 上人勉一青年莫為沈迷電玩耽誤一生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二年二月七日

慈濟基金會所屬各個分會及醫院,今日正式上班。

七點廿分,上人對三十多位志工及高雄林永祥師兄率隊的四部遊覽車會員開示:

「今天起,大家將陸續返回工作崗位,很感謝各位委員及慈誠隊回來精舍幫忙,也恭喜各位在這幾天中結了許多善緣。因為有你們散播慈濟愛的種子,才能使周遭的環境充滿愛的氣息,讓社會因此變得更加美善。」

春節期間,前來精舍參訪的人潮絡繹不絕,師兄師姊們常因鎮日招呼客人而致聲音沙啞、腿酸腳麻,但是他們臉上的笑容及熱誠的態度卻絲毫不減,讓遠道而來的人一見歡喜,充分表現出慈濟人的精神及熱忱。

而志工們也發揮他們愛的功能,在新春伊始,將充滿愛心與健康

的種子散播到病房,決不因逢年過節,而稍稍停止愛的付出與關懷。

上人說:「全靠委員們不辭勞苦,上山下海,以誠以正的精神來付出,用最誠摯的心來幫助最需要幫助的人,才能讓慈濟由點至線到面的發展與延伸,這分付出的精神一直令我很感恩。」上人鼓勵眾人,發揮自己的功能去造福人群。

上午,高雄陳弘都師兄陪同一位青年和他的母親來拜見上人,這位青年智商極高、天資聰穎,一直是資優班的學生。小學時即能幫讀高中的姊姊解答數學題,因覺得學校課業太簡單而不再用心,轉而沉迷在電動玩具中不能自拔,其母為此傷心、煩惱不已。

上人慈祥的對該青年言:「若以偏差的行為來達成自己短暫的快樂,而讓別人為之擔憂,那就不是『真快樂』。人生的路要很清醒的走,你既說不忍見母親傷心,又無法克制打電動玩具的欲念,這種掙扎的心是會阻擋了自己前途的,若能戰勝掙扎的那一念,忍下那口氣,自然會覺得海闊天空。」上人再三勸勉他:「多培養一點志,不要讓電動玩具這種死板的東西來耽誤一生,更不要讓母親為我們擔心;人生無常,母親能跟我們相處多久?莫待無常一到,才後悔莫及。」

上人以「爭志不爭氣」來鼓勵年輕人,年輕人虔敬答應上人,並雙手挽起長跪一旁,早已泣不成聲的母親向上人道謝而退。

開設快樂美容院的郭怡君師姊,帶著女兒及二位設計師來向上人拜年。其中一位設計師因本身技術好、顧客多,又常在美髮比賽中得名,但其內心並不快樂,她表示:「常有忐忑不安的感覺。」

上人云:「放下得失心,培養感恩心,感恩周圍的人,給自己一個好的工作環境及工作氣氛。技術好和顧客多是良性循環,你要用感恩心提升自我,當你在替人美髮時,也要同時替人美心。」

▲隨師行記

1992.02.08 春節六日期間慈院共拯救一千五百三十一人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二年二月八日

猶記得除夕那天,委員們紛紛由各地趕回精舍與上人圍爐,吃團圓飯;而轉眼間,已是大年初五了,委員們也在初三後陸續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時間無聲無息的流逝,常讓人無端感到心驚:「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當勤精進,如救頭然,但念無常,慎勿放逸」--普賢警眾偈。自是我輩學佛者所當警策力行的。

上人於七點廿分向志工開示:「通常人人都喜歡過好年,而我卻喜歡過好日,要如何過好日呢?只要能做好事,即是過好日,因日日好日,月月好月,則年年是好年了。」上人開示後,由志工們一一報告在慈院服務病患的心得。

李明忠師兄:「未進慈濟前

,在過年期間為避晦氣及身,決不去醫院探望病人,不論親戚或是朋友,都一定避開。可是在進入慈濟後,體解佛法,知道在八大福田中,看病功德為第一,此後觀念完全改變,只要有親朋好友不適,再遠也一定去慰問,並傳遞慈濟的精神,以上人的法語做為問候與鼓勵的強心劑,無形中,反而與對方建立比以前更好的感情,而在醫院做志工時,和大家到病房做團康活動,讓病人快樂。其實這不只是病人感到快樂而已,我們也因病人開心、歡喜的表情而內心充滿更多的安慰與溫馨。正如上人所言:『病人的笑容是最真最美的。』」

上人:「平常心即是自在。莫因迷信而不去探問病人,要抱著心包太虛,量周沙界的包容心來對待才是。也唯有在他人最需要我們時,去幫助他們,才是最美、最有意義的。所以每一天都要抱持著一分平常心、包容心,學佛要學得自在,莫學得將執著的繩子綁住自己。」

八點半,上人抵慈院,先到六東病房問候病人,於十點轉至院長室,由曾院長向上人報告院務。

十點半,慈院同仁於地下餐廳舉行新春團拜,上人特前往致意,祝福同仁們日日好日,年年好年。院長亦向同仁報告自八十一年二月一日至六日的過年期間,慈院急診及假日門診計一千五百卅一人,幸而慈院人力充足,醫護人員又能犧牲假期充分配合,所以都能及時給予完善的治療。

下午,台大醫院鄒蘊慧督導,假第二會議室向護理科同仁演講。

海軍洛陽軍艦由汪艦長、高輪機長帶來現金二萬、白米二百三十公斤、麵粉一百一十公斤」此乃船上二百多位海軍官兵集資捐給慈濟。本會致贈感謝狀及小叢書簡介各三百份,另上人之書各二本,以茲感謝。

五點,前護專校長楊思標伉儷來向上人拜年。

▲隨師行記

1992.02.09 上人勉眾「為人處世爭志莫爭氣」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二年二月九日

四大志業無限延展,上人肩負的責任日益沈重、艱難、每日皆有綿密不輟的事務等他處理,難得今晨稍有空檔,上人對常住眾開示:

「年關將近時,我們都會打掃屋宅、除舊布新,大家若能在平時便用心整理環境,就不會將事情積壓到眼前時才去做,也不會在年底時格外忙碌。修行主要在學得一分慇勤,這分慇勤即是每天都要清掃,不只是清掃身外環境,更要清掃心地風光。」

「人人都期待過好年,我卻心向過好日。要過好日,就要做好事,若是天天都做好事,那就能夠天天歡喜度日。而要能做好事,就一定要先做好人,有好人,才會有好事」所以,我們一定要學會自我教育,培養一分愛心去愛別人,能夠存有愛人的心態,去做利益他人的工作,這就是好人。」

上人提醒常住眾為人處世要有「爭志而不爭氣」的觀念,立志與爭氣只在一念之間,要將習氣轉變為好習氣,中間難免有一分掙扎,面對這分掙扎,即要用志氣來克服。

上人語重心長的提醒、告誡,無非在教導弟子們要時時反省,督促反觀自性,真正力行於慈濟美善的菩薩道上。

台南曾麗容、胡淑照母女帶領一部遊覽車的會員前來,入精舍時適逢上人開示,眾人屏息凝氣,動作輕緩地列坐兩旁,專注聆聽上人法語,稍後並由德宣師父介紹慈濟志業及精神,大家均深感此行收穫良多。

下午,魏滿子、靜映委員帶華航曹、何兩位小姐來見上人,此次三位副總執行長得以順利赴日考察,曹小姐等人幫忙甚力,她們十分欣喜有機會和慈濟人結緣。

香港佛教青年協會十多名會員在李康年帶隊下,前來參訪慈濟,希望將慈濟精神回香港推展。

▲隨師行記

1992.02.10 慈濟護專畢業生普獲社會肯定與歡迎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二年二月十日

晨,上人於中庭對常住二眾及台中志工開示。上人讚歎志工們於一元之始,就抱著一分喜捨的歡喜心造福病患,並鼓勵大家「自作使人做,見做歡喜」,他強調由於大家的歡喜付出,使八十年成為慈濟的豐收年,除了四大志業的擴展外,並能圓滿大陸賬災工作,幫助許多受災的同胞,在無所求的心態下,大家已經烙下歷史的足跡了。

「拿到好的種子,還要及時去播種、努力去耕耘,才不會平白可惜這顆種子。」上人期勉大家在肯定自己的努力與享受豐收之際,仍須再以嶄新的心向前邁進,讓歡喜付出的心永遠持續,為天下眾生服務。

下午二點,護專張芙美校長及七名老師,入精舍向上人拜年。張校長報告第一屆畢業班同學,在各地醫院的工作態度及服務精神,均深受服務的院方及病患重視與喜愛,她們被誇讚對病患富有愛心,同時能感化工作同仁,帶動工作氣氛。

上人微笑的說:「老師是一個『因』,學生就如同一顆種子,而懿德媽媽即是『緣』,因為有好因緣,所以慈濟護專的學生有如沐浴在春風中,安定快樂地成長、茁壯,畢業後他們的工作態度受到肯定是『果』,帶給我們有所成就的感受就是『報』--從有種子到周遭環境的影響以至成果的呈現,這一連串的循環,就稱作『因緣果報』。」

五點十分,台北委員李游秀帶江玉元、江淑慧父女拜謁上人,同行尚有陳沼濤等十多人。

江先生在台北三芝鄉有塊山坡地,曾與法光寺上如下學法師商議建蓋佛教大學,但法師於一月底圓寂,江先生希望該地能交由慈濟來

建設。上人表示:「應先尊重上如下學法師的弟子,是否續承師志,完成建校?」

江小姐請教上人:「修行是入世好?或是出家好?應如何選擇?」上人回答:「修行若為逃避人世間的煩惱而出家,那不如選擇在家即可,因為這種出家與在家並無差別。選擇出家,就要有擔負如來家業的勇氣,出家人的身分較超然,看法較客觀,出家後再走入世法較方便--因為貧富同視,容易有帶動力。以我個人來說,因為『擇善固執』,心念堅定,不容易被他人左右;即使遇到再大的逆境,也不退縮,例如當年明知建蓋醫院艱辛無比,我仍義無反顧,難行而行,所以出家是捨棄小家庭,而獻身於如來家,為天下眾生努力及付出,它的意義與責任是很深遠的。」

江先生聽完開示後,恭敬的說:「也唯有像上人這般大智慧、大慈悲,才能有無限開闊寬廣的包容心,讓大家有機會植種福因。」

▲隨師行記

1992.02.11 台大晨曦社同學投入慈院志工行列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二年二月十一日

二十五位台大晨曦學佛社慈濟組同學,把握春節假期,投入志工服務的行列。他們穿著螢光鮮黃的社服,為精舍帶來活潑的朝氣。上人於晨間座談會中,鼓勵、提醒同學們:「社會需要年輕人!而經過數十年的歲月後,年輕人也會成為老年人,希望大家能夠在活力充沛,智慧充足、學習能力最佳的時候,好好愛惜光陰、多多學習,打穩做人的基礎。」

上人並付予學生兩項任務」學說台語及行四攝法--,希望他們走入醫院,體會真實的人生,好好培養如何愛人、如何發揮慈悲的精神,藉由踐行,做個真正的佛菩薩。

語言是人我彼此感情溝通的工具,但時下年輕人都不曾去了解老人家因語言不通,而造成內心的苦悶。因此,上人籲請同學要發心學說台語,以便在安慰本省籍的阿公阿婆時溝通無礙,若是盡講說他們聽不懂的話,則表示對老年人不禮貌、不敬重。

四攝法即有施、愛語、利行,同事。上人表示:「先前在學佛社所學的是名詞與理論,如今正可將它運用在實務上。名詞容易忘記,真正付予行動後則牢固踏實。」最後,上人諄諄教示:「希望你們用心、細心、再加上耐心,布施出你們的力量和笑容。要學著輕聲柔語,別人才會喜歡聽你說話。你們彼此要『同事度』--互相勉勵,你入他心,他入你心,你對著我,我對著我,我對著你,笑嘻嘻,大家快樂無比。」說畢,大家跟著上人比畫「當我們同在一起」的手語,隨即學生們踏上快樂的志工行。

由於會員人數激增,縱使電腦程式系統年年換新,仍不敷使用,每到年底結算,工作人員總是異常忙碌,夜以繼日的以手寫開具年度收據,上人體恤工作人員的辛勞,卻又愛莫能助。當交大詹天賜教授參訪精舍,了解此作業情形後,即發心重新設計一套適用的新系統,以解決委員和工作人員的困擾,今日詹教授又為此事而入精舍。

雖然上人不懂得電腦,但卻表明了慈濟的立場是以誠以正,要求帳目登記清楚,會員資料正確明白,點滴都不能遺漏與誤差。詹教授提及,在開過系統設計的討論會後,交大管科系主任黃教授曾言:「來慈濟開會最愉快了,他們都認真為工作上的問題作討論,我首次看到工作環境這麼差的地方,卻有著對工作最投入的人!」

上人引喻佛教「蓮花化生」之說,讚歎工作人員們為上品上生的人--「能在辛苦的環境中,無怨無尤地工作下去,並歡喜接受,此即是上品上生!」

▲隨師行記

1992.02.12 專家學者為籌備慈濟醫學院提供心力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二年二月十二日

慈濟醫院已在今年邁入第六個年頭,上人為了配合醫院及醫療網的發展,近幾年來,極力籌備慈濟醫學院,一來希望培育慈濟世界的大醫王,薰習出有慈濟精神的醫生;二來希望有更多的良醫參與慈濟醫療網的發展。因此,上人一再叮嚀管理中心,不僅硬體的建築要及早開工,軟體的企畫、人才的網羅也要逐步進行。

也因此,在海內外,常接獲愛護慈濟的專家學者,熱心向上人提供籌備建議書。今日兩位遠從台北來的公共衛生博士,專程相偕前來拜見上人,其中的陳博士還曾親身參與本會大陸賬災的運作計畫;另一位楊博士則特地前來提供他對醫學院籌備的建議書,上人一再表示:「希望兩位對慈濟醫學院的籌備多來關心與參與。」而兩位博士俱表示只要慈濟需要,他們願盡其所知,竭力幫忙。

為了醫學院未來的發展,上人是求才若渴,只盼每個來參與慈濟工作的人,都覺得沒有白走這趟人生。

▲隨師行記

1992.02.13 吳成文博士蒞臨慈院做專題演講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二年二月十三日

法華經的誦持已於昨日圓滿。有人勸止:「師父呀!您太勞累了,要多休息!」上人雖因口腔潰破,開口動舌皆痛楚萬分,但他以年初所發的三願自勵--不求身體平安,只求精神充足,智慧敏睿;不求事事如意,只求毅力勇氣足夠;不怕責任重,只求增加力量。今日早課依然準時上殿為眾做晨語開示:「我曾說過:『痛來時要痛快痛快,痛才會快快過去』,只是因為嘴皮破了幾個洞就想休息,那麼毅力何在?若碰上更大的事情,要如何去突破難關呢?所以我必須克服疼痛,做該做的事,」由於咬字困難,聽在眾人耳中的柔和聲調已有些許含糊,上人一向以誠正處事,既不食言,也不食願,說到做到,正是他老人家一向的為人原則。

十時許,林微堂、文素珍等委員向上人報告澎湖訪貧之行。上人得知當地智障者特別多,且因討海為生,生活不易。憫念他們真是共業所聚,不顧口舌潰破的疼痛,深切詢問貧戶們的狀況,並且指示應加強注意的訪貧事宜。

十一時,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研究所所長吳成文博士伉儷,偕其母親晤見上人。吳所長此行除了召開「成立國家衛生研究院規畫作業巡迴座談會」,並應研究中心邀請做一專題演講。吳母對上人甚為崇仰,當得知所長要帶她來見上人後,即非常欣喜,昨夜更是興奮得睡

不著覺。

夜,台大晨曦社的同學恭請上人正坐中庭,觀看他們表演。首先,引言維摩詰居士傳心燈的緣起:「我們是新發心的菩薩,希望向上人學習,也希望師父能將心燈傳給我們。請求師父發慈悲……。」四周燈光乍滅,上人手上的燭光亮起,一位同學代表跪捧燭燈,候接傳點,在這心燈交燃的神聖時刻,人人皆屏息而望。在同學們柔綿的感恩歌聲中,燭火依序,最後,人人又捧上心燈一一頂禮上人,並獻聚上人座前。上人幾度隱隱落淚:「多麼感動人呀!一盞心燈傳出去,卻是盞盞心燈點亮回來,令人覺得前途光明!」

最後,上人一一發給每位同學印有「佛心師志」,代表廣發智慧財的小紅包,在授受的當下,上人注入了他難量的慈悲和智慧,並期待著每盞心燈都可無限地點燃更多的心燈,不斷不斷地接續下去……。

魏李瓊火因老菩薩今日將位於白河鎮五甲半的土地權狀呈交上人,期能提供慈濟作建設運用。

▲隨師行記

1992.02.14 李明亮教授應聘慈濟醫學院籌備處主任委員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二年二月十四日

將接受基金會禮聘,成為慈濟醫學院籌備處主任委員的李明亮教授,今日由王端正、陳紹明兩位副總執行長陪同晤見上人。

李教授專程由美歸國,他告訴上人:「在國外有人對我說:『台灣富有的人非常多,錢都到處亂花,而上人卻有能力將這些錢集中起來,投注於社會福利事業上,若能由你將這些錢好好地運用,是大家的福氣。』這句話深深地感動了我。」

上人表示,創設醫學院是基於培養良醫的一分使命感,深信在李教授學德並重,深具國際觀的帶領指導下,必定能為醫學教育開拓一股清流。

為協助李教授熟悉了解往後的工作環境,另由王端正、林碧玉兩位副總執行長為其解說醫療志業的管理、人事及有關事項的運作情形。

下午四時,前新聞局長邵玉銘先生攜家人入精舍,邵先生十分關心慈濟志業的發展,懇切地表示願在教職餘暇以義工身分替慈濟盡力。

▲隨師行記

1992.02.15 猜育法師率苦行僧團參訪本會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二年二月十五日

下午一時半,全省大專慈濟組幹部假慈院會議室舉行聯誼會,會中除由上人開示外,並由文化志業執行長王端正先生和同學們座談。

上人在簡申四大志業的概況和意義後,勉勵與會同學「多培養慈悲精神,不管大家身在何處,都要負起淨化人間的使命」。

為了使慈濟青年能夠凝聚、結合,有組織、有系統地貢獻智慧,王端正先生希望大家能多和宗教室做縱的連繫,和委員做橫的連繫。王先生提到:「許多人將宗教信仰視為迷信的行為,而產生誤解,社會人心會浮動,乃因沒有宗教情操。」他表示若能在校園推展慈濟精神,將能改變大家對宗教的誤解。

交大同學以「做好文宣工作,主動舉辦慈濟茶會,邀請委員現身說法,推動校園環保」等實務經驗和眾人分享。慈濟清流注入交大校園,影響層面已由學生、社團擴及教師、職員,而至獲得全校性的反應,目前加入會員的交大人已有五百位。蔡宗宏同學說:「當初交大研究所中只有我一人是慈濟會員,如今所內只有二人不是慈濟會員。」「我不是傳教士,天天向人傳道,我只是做給他們看而已。當你自己改變時,別人亦會深受影響而主動要求加入。」

來自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的苦行僧團三十人,由猜育法師帶領,於今日參訪本會。上人在下午四時由慈院趕回精舍向彼致歡迎之意,並為眾解說推展慈濟志業的因緣:

「三十年前的台灣佛教遭到社會的誤解,認為出家人只是在寺院中誦經禮懺而已,而我深覺佛教慈悲喜捨的精神非常殊勝,不該只表現於口頭,應努力將無形的精神,化為實在的事相,用具體行動對社會做有形的說法」「再者,貧窮、急難的眾生很多,需要有資金協助。而資金來源則需要社會人士共同發揮愛心,因此,慈濟擔負起濟貧教富的橋樑角色,教導有錢的人去幫助窮困的人。」

第三度參訪慈濟的猜育法師表示,他行腳世界各地,看過許多道

場,就以靜思精舍最為殊勝。在現代社會能實行宗教的教理或事業者實不多見,上人的作為是佛教界的好榜樣,他們將用心學習上人的精神。

僧團代表們並關心地請教上人,何以未親自出席領取麥格塞塞獎?上人回答:「得獎是很歡喜、很感恩的事,但因自己一則沒有時間,再則健康狀況不適合搭飛機,三則受之有愧--慈濟志業是大家共同做出來的,由我獨得受獎實在於心難安。」

最後,猜育法師代表該團致贈一尊佛像給上人,上人也回贈一座由常住眾自製的佛陀問病圖塑像。僧團在與上人合影後告辭離去,繼續他們的環島行腳。

▲隨師行記

1992.02.16 上人對全省大專學生代表開示慈誠十戒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二年二月十六日

清晨,天方破曉,窄小的精舍已擠滿熱心的會員,陰雨的天候無法減低大家護持慈濟的隆情厚誼。

早餐後,台大晨曦社同學在中庭為七百多名的會員講述他們在醫院擔任志工服務病患的心得。在懇切中娓娓道來,無不讓現場會員感動得淚水難禁,有人說:「我家的孩子若能像他們該有多好!」「可不可以請那些學生去輔導我家的孩子?」

就讀交大研究所的黃琪智,因開學在即,故先行向上人告假,他說:「接受詹教授的建議,今年的畢業論文將以『慈濟運作的特色』為論文主題。」

上人示:「要好好努力,將來才能真正發揮你們所學。」

隨著一首「禮物」歌曲的結束,台大學生揮別會員,再前往醫院繼續另一項工作。上人接著對會員們開示:

「常聽到很多人說:『師父您好辛苦啊!』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與關心,但更祈望大家以實際的行動支持我,替我分擔一些擔子……。」

慈濟向來秉持誠正信實的態度從事社會愛的工作,因而得到社會大眾的肯定。近年來,慈濟這股清流已流入校園中,許多青年學子紛紛投入慈濟這一個愛的團體,實際參與社會服務工作。今日,各大專院校學生代表齊聚在慈院,為如何在校園內推動慈濟精神及組織慈濟社,特請上人為之訂定入社資格。

十時,上人抵慈院為學生開示:「淨土需要大家一起來完成。佛教本是無緣大慈,菩薩的心無分大小,所以人人都可以入社,但慈濟所做的是世間事,故要遵守共同的規律,慈誠十戒也就是入社的規則--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喝酒、不賭博、不抽菸、不嚼檳榔、聲色柔和、守交通規則、

孝順父母。」

下午,上人於紀念堂對另一波中區慈濟列車的會員開示,二點三十分返抵精舍。

三點三十,臺塑企業王文洋夫婦抵精舍拜見上人。

▲隨師行記

1992.02.17 首屆兒童學佛冬令營於護專舉行開營典禮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二年二月十七日

榮董李正富、李清波夫婦、陳海長及林智慧夫婦等,一早即入精舍向上人拜晚年。李正富居士表示:「以前每逢年節都以菸、酒做為應酬禮物,自從認識慈濟,聽了上人的話,便改以送健康(豆元粉)、送智慧(錄音帶、書),結果不但減少許多交際費,得到正面的回饋更多。」他並送給上人一份新年禮物--認捐醫學院的「分子生物研究中心」一仟二百萬元。

上人示:「捐錢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在於行的付出。捐錢只是修天福,只有真正踐行才是真正超越的菩薩道路。若只一味地捐錢而不去行,則會增添我慢及我相。」

下午,許常吉建築師入精舍向上人報告及討論各項建築內容,包括護士宿舍規畫、紀念堂工程……等。上人仔細聆聽並提示:學生宿舍的停車場要列入規畫,紀念堂的設計要與負責內部設計的大林組互相配合,務必做到有一致性的整體美。

為期三天的慈濟兒童學佛冬令營,今日上午於護專舉行開營典禮,此項活動係基金會首次開辦,共計八十位小朋友參加。

▲隨師行記

1992.02.18 小朋友說:「師公您是超人耶!」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二年二月十八日

晨,上人對志工開示:

「慈濟今年將邁向國際化。醫療要走入國際,除了要有好的硬體設備,不止要有好的醫師、護士、純熟的醫術外,更重要的是我們的特色--志工隊。志工是我們醫院軟體中的軟體,我們不只要求量的增加,質也更需要再提升。」

「菩薩不是用錢買來的,而是要身體去力行。自己高興又能帶給人高興就是慈--予樂;替別人解開心結卻除煩惱就是悲--拔苦,如此就是福慧雙修。」

慈濟三千多名的委員,能帶動近二百萬的會員,他們的精神、力量即是源自於上人,上人不止是委員們的心理醫師,更是慧命的導師。

有位師姊自覺近來外緣不斷,

擾得不願煩腦都不行,特來請示上人。

上人云:「願不堅、志不切即會起煩惱,任何事只要盡心、努力做我們該做的事就對了。發心如初,成佛有餘啊!」

第一屆慈濟兒童學佛冬令營的小朋友入精舍展開「尋根」活動,小朋友表示喜歡菩薩,上人觀機逗教,告訴小朋友如何當一名菩薩--

「能救人的人、能幫助人的人就是菩薩,當了菩薩就會人見人愛……。」

午齋,上人親自為小朋友示範「龍口含珠、鳳頭飲水」等吃飯禮儀。天真的小菩薩說:「哇!師公好棒啊!師公您是超人耶!」

活動結束前,上人贈送每位小朋友一個紅包及一本童心映月,並勉勵小朋友們把「佛心與智慧」應用在學校與家庭生活中;小朋友歡喜地禮謝師公,並唱一首「釋迦牟尼佛」歌曲送給上人。

下午,王端正副執行長入精舍,為了推動慈濟精神,把這股愛的清泉分送給每一個人,王先生和上人商討慈濟道侶派報事宜。

上人關心的問題無所不包,尤其是四大志業中的教育志業,特別叮嚀王端正先生在人文課程上要多用心設計。

▲隨師行記

1992.02.19 王本榮醫師和上人談論智障兒教養問題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二年二月十九日

「輔導是一種教育,助人也要有智慧。」每天早晨,上人總會以四十分鐘的時間,和發心服務病患的志工們座談。今晨亦不例外,志工們在聆聞上人的智慧法語後,歡喜出發。

九時,上人抵護專探望冬令營的小朋友。

首屆慈濟兒童學佛冬令營,仍屬試辦性質,所有活動設計無不令工作人員絞盡腦汁。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送入洞房』,為了讓小朋友輕鬆愉快的摺被子,我們設計了一套摺被子的口訣。」負責管理整

個活動的林偉賢師兄,引領上人一邊參觀,一邊解說。兒童學佛冬令營的活動於今日結束。

十時許,抵醫院探慰病患,一位患膀胱癌的患者歡喜地對上人說:「若不是這裏的醫師那麼好,我早就放棄治療了。」

下午,師媽入精舍,報備有十二部遊覽車的會員自台中前來,今晚分住三處,明早將進精舍參訪。慈濟志業雖然需要許多人參與,但上人仍關心眾人安危:「一次不要帶那麼多人來,帶來的人要盡量集中,才不會發生失誤。」

傍晚,王本榮醫師偕家人入精舍拜見上人,並談論智障兒童照顧問題。上人表示:「我們要努力的方向,不是收養,而是教育。」

晚上,負責台中慈濟列車的帶隊委員及慈誠隊師兄入精舍頂禮上人。

發願要當慈濟接棒人的的游若男小妹妹在中庭現身說法,若男穩重的台風,清晰的表達,贏得不少讚歎的眼光。

▲隨師行記

1992.02.20 北縣五百位教師參訪本會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二年二月二十日

本週的慈濟列車頻頻接續,尤其中區比率最高。今晨,七百位會員用完早餐,即齊坐中庭,由台北委員先行現身說法。

利用現身說法的空檔,上人於會議室對台中委員講話:

「慈濟今年將有兩項目標要推展:於外,要將慈濟精神推展至國際;於內,則推展深入鄉間。無論

何種方向,一定要先調整自己的步伐。要記得一項原則--以佛心為己心,以師志為己志。」

十時三十分,台北李憶慧師姊帶北京農業大學靳晉校長、陽明醫院遺傳學研究所所長陳文盛、邱創煥資政女公子邱佩琳、興明工業公司董事長胡孝新、蒙特梭利幼稚園徐始雯、台北金華國小校長金梅仙等人前來拜見上人。

靳校長笑言:「此趟來台灣除了看這裏的農業奇蹟、經濟奇蹟外,更重要的是來看慈濟的奇蹟。」靳校長當場捐出金戒指一枚,並表示希望將「盞盞心燈照神州」一書翻成簡體字,好方便大陸人土閱讀。

陳美羿師姊帶領北縣教師聯誼會教師五百人連同眷屬共七百九十人,早上先入精舍參訪,由德慈師父講古後,再轉往參觀醫院,下午一點於紀念堂,上人為大家開示:

「教育是良心事業,國家培育老師,老師除了要感恩外,還要負起教育下一代的責任。教育孩子前,要先自我教育,老師們一定要以身作則……。」

移居加拿大的慈愉師姊,回來參加懿德母姊會議,離去前特來向上人告假,並秉報在加拿大推動慈濟志業的情況。

上人示:「八十一年是慈濟的國際年,希望你們多用點心推動,田地已經開墾好了,就等你們去播種了。」

回精舍前,又轉往紀念堂工地察巡一番。

▲隨師行記

1992.02.21 省府衛生處長林克炤先生拜望上人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二年二月二十一日

上人一再強調今年將是「慈濟國際年」--將慈濟精神推向國際舞臺,所以掌舵慈濟發展方針的管理中心,需要更嚴密的組織與配合,遂於上午九時召開八室會議,彼此溝通,使力量集中,目標一致,行動一起。上人期許:「,不要為了管理而沖淡了感情,慈濟是一個溫馨的大家庭。」

花蓮省立醫院謝副院長陪同省政府衛生處林克炤處長前來慈濟醫院參觀,並拜訪上人。林處長正在推展下鄉宣導衛生教育,上人認同:「下鄉教育有此必要,但要提升品質。」上人表示:「質的提升不是硬體,更重要的是愛心的啟發。慈濟委員到大陸賬災,因為發燒,去南京最大的醫院打點滴,看到針頭是老式的消毒方式,嚇得不敢打;也有會員提到,在美國有些醫院雖

然設備一流,醫生卻不把人當人看,連殘障的病患都忍不住要爬過去護著病患,可見硬體設備再完善的醫院,如果缺少愛心,就無法把醫療功能發揮到極限。」

林處長參觀慈院感想是:「醫院中每一個人的表情都充滿歡喜和愛,確實應該宣導感恩心!」誠如上人所言,「感恩」是慈濟人的共同語言,若人人有此同感,社會必定是一片祥和。

▲隨師行記

1992.02.22 慈濟獎學金於慈院講堂頒發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二年二月二十二日

慈濟委員真是多角色、多功能,不但勸募、探訪貧戶,還要擔任志工、懿德媽媽,真是千百億化身的菩薩。中壢的卓師姊向上人報告一則感人的訪貧記。

有一對老夫妻,老先生過世後,老太太日夜思念竟至病倒,整日躺在床上,親人置之不顧,致委員查訪時,己長褥瘡,且骨瘦如柴。委員不忍,遂委託自己的媳婦每日送去兩餐,為老婦換兩次尿片,將老婦人視如自己的母親般。不久之後,老婦人往生,委員們前來為她助念,而她的親人卻站在門外觀望,並催促著委員們離去,令人感傷悲淒的晚景。

上人讚歎委員們的善行,也感嘆道:「世間有很多無可奈何的事,我們雖想盡心力幫忙,但卻無法越權。不要有無力感,所謂『無力感』是嫌麻煩而放棄,若已盡心盡力,就不妨聽天命了。她畢竟有福報,已種下佛緣的種子。」

來自內壢元智工學院慈濟學佛社的十七位同學,在楊金雪師姊引見下拜見上人。上人為學生開示道:「『慈濟社』聽起來很親切,『慈』就是教富;『濟』是濟貧。富者也有缺憾--人愈富有而無精神中心就會亂了方寸,如果能引導他們的愛心,將會使他們生活更踏實。」

「社會需要年輕人投入,台大晨曦社同學抱著年輕人愛的心態來體會志工生活,看到活生生的人生故事,讓他們有很深刻的啟發和成

長。『善不怕少,怕不做』,年輕人應珍惜可貴的青春,踏穩在善道,不要迷失自己。」上人懇切的叮嚀,透露至深的期許,青年是國家的棟樑,是民族的希望,大家自當好自口阿!

下午一點在慈院二期講堂頒發八十學年度慈濟佛學、醫學、藝術三項獎學金。這是第二度邀請受獎學生到花蓮領獎,希望得獎人能追本溯源,體會這分殊榮是來自一百八十餘萬人的祝福。上人於典禮中開示:「對得獎同學沒有任何要求,唯一的希望是請大家付出愛心。」

頒獎結束後,緊接著是慈院同仁的「慈濟精神精進日」,今日以環保為主題,首先由慈院同仁表演「綠將軍大戰三惡魔」的短劇,趣味中寓意目前面臨煙魔、熱魔、噪魔的侵擾,需要綠將軍--樹木來淨化。

馬以工小姐也在會中演說「環保在生活中的自我實踐」,呼籲大家以良心抵制污染源;而慈院環保社亦與會人士分享成果。上人十分感動慈院環保小組的用心,鼓勵大家以「祇要有我在,地面就乾淨」的意識,愛護環境人人有責,愛要用行動來實踐。

▲隨師行記

1992.02.23 全省聯誼會,五千菩薩雲來集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二年二月二十三日

天氣陰沈,春寒料峭,但慈濟人愛慈濟的心卻不受天候影響,仍然從四面八方湧入花蓮;將近五千位會員,人人懷著朝聖般的心,秩序井然的參與開春的首度全省聯誼會。

在紀念堂的地下室,首先由德慈師、德恆師、德愉師、德念師引領大眾禮拜法華經,一字一拜,虔敬誦念,為普天下的慈濟人祝禱。

上人於聯誼會中感恩四方善士,二十七年來在大家盡心盡力的護持下,慈濟志業已從花蓮到全省,現在更推展至大陸進行賬災,發揮「及時救人」的功能--而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圖。

談到教育志業,上人信心十足、喜孜孜的說道,護專畢業生給人

愛和親切的感覺,所到之處,獲得極多的喜愛和歡迎。而醫學院即將在三月間破土,許多學者都有心回饋社會,甚至為慈濟而回國,大家有志一同,共籌教育志業。

今年一月再度返院服務的林堅熙醫師,在聯誼會上現身說法,陳述離開慈院這一段期間的感受,以及說明為何再度回慈院--。他提到:「把天下父母當自己的父母才是盡大孝。」另外,他於慈院服務期間,曾經在下班時間見到一位因大量出血被送來急診的小孩,外科醫師十分鐘之內即已趕到手術房,做緊急開刀,救回小孩一命,當下讓他深深體會到上人為何不收保證金的智慧與決心。

曾有病患感謝林醫師的仁醫仁術而送紅包,林醫師只收下紅包袋,而請病患將錢轉捐給本會,「可以救更多的人」。他深深體會慈濟是菩薩醫院,所以又回歸慈院。

身為廣告公司老闆的黃文欽先生,因太太乳癌手術後,仍到小學當導護媽媽而感動,而慈誠隊在台大義賣會上的表現,促成了他加入慈濟的因緣,和妻子同為社會而奉獻。

台大蔡麗燕同學以「古錐」的台語,講述同學們在慈院當志工的點滴,並鄭重宣告他們已接「慈濟心燈」,將繼續做好慈濟志業。

在上人強調垃圾分類、資源回收的重要性,「自己製造幸福,將更美、更有福」的呼籲聲中,聯誼會圓滿結束。

喬秋萍師姊帶著同為建築界的夥伴們來拜見上人。有人深為風水之說困惑,請示上人對地理的看法。

上人示:「福人居福地,心歡喜就是福。我初到花蓮之時,聽到一件事:有幾位木材商同行路過某地,正好有人請地理師來看風水,地理師說這地方是龍穴,祖墳在此的人子孫必定飛黃騰達。某木材商聽到後,謹記在心,回去後立即採取行動,將原安置在寺中的祖先牌位,轉移至龍穴地。不久,這位木材商家中橫禍接二連三,後來,他又把祖先牌位請回寺中,家中就逐漸平靜下來。這是因緣和合的事,種如是因,得如是果;不是地理的問題,是個人福分的問題。福人居福地,有福的人,居住任何地方都能平安興旺,能歡喜自在就是福報;心正氣盛邪不侵,心向正則安,不要迷信地理風水。」上人一席話,正說明:一切唯心造呀!

▲隨師行記

1992.02.24 用歡喜心成就功德事業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二年二月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葉方良 Rex-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