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慈濟精神出發建設一個嶄新的中國
◎慈承
慈濟遠赴大陸賑災,受到海峽兩岸的矚目。
直接、重點的賑災方式,透過親手遍布施,把愛傳送到災民手中,
不僅讓四十年的隔閡為之破冰解凍;
尤以慈濟人強烈的向心力所呈現的團體之美,更讓外界刮目相看。
在賑災工作告一段落後,
接受本刊訪問的海基會陳副董事長、中廣唐總經理,和企業領袖們,
一致推崇「慈濟精神」
陳長文/慈濟有股無形的力量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副董事長
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秘書長
大陸以往發生天然災害,都以自力支撐。唯去年之百年罕見的嚴重水災,由於災區遼闊,災情慘重,乃破例公開表示願意接受國際社會的援助。
我們非常樂見其政策的改變,事實上,尋求巿援並不可恥,而台灣地區同胞本著「人
飢己飢、人溺己溺」的胸懷,立即發起賑災勸募,對大陸同胞及時予以救援,也是極其自然的反應。
台海兩岸同胞隔離四十餘年,彼此血濃於水的感情,無時不在。只不過因政治經濟形態的對立,很難找到一個溝通的機會。自政府開放大陸探親以來,民間交流頻仍,但均屬個人行為。此次水患發生,或許就是佛家所說的「緣」吧!它讓我們同胞的手足之愛可以充分發揮出來,這在兩岸關係的發展上,自有其不凡的意義。
慈濟功德會以民間的立場和力量,到大陸做重點、直接的救災,在各方面的成效均非常大。因為處於目前兩岸情況,政府出面救災,事實上容有未便,縱然施為,恐亦未必為大陸當局正面接受。故以民間立場辦理,殊稱允當。尤其證嚴法師慈悲為懷,慈濟精神以救人濟世為本,與紅十字會強調的「愛心溫暖社會,以服務造福人群」的宗旨相同,都是推廣善行義舉,真純誠摯,講求利他的菩薩心腸的本然表現。
慈濟賑災,除了送去有形的物資外,還帶去溫暖的關懷和精神的支援。最重要的,還有「愛」與「善」的種子,讓大陸同胞了解,人與人之間不是所謂「唯物」的,人們本具有善根愛心。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理念。此優良文化傳統,自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孟以來,就是中國人安身立命最重要的精神所在。禮運大同篇的理想就是我們努力實踐的指標。慈濟「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慈悲精神,必將在大陸產生共鳴和回響,我們期待它開花結果。
兩岸隔離四十多年,造成隔離的原因,今天繼續存在著,那就是信仰的制度截然不同,台灣海峽的隔絕只不過是有形的,真正無形隔絕我們的是「意識形態」。政府也很希望透過民間的交流化解彼此的歧見。
灣目前社會的生活,是幾千年來中國人空前未有的安定、繁榮。對中國人而言,我們可以讓大家了解,中國人也能有民主的政治體制,自由的經濟制度,多元社會的宗教信仰。對世界而言,我們可以讓大家了解,中國人是可以富足的、可以繁榮的,並不是注定我們要貧窮、落後、無知。
兩岸目前在政治上沒有著力點互相交流,因此民間的交流就顯得相當可貴而重要。慈濟超然、踏實的賑災活動,成果斐然,倍受肯定。我們觀察慈濟一向在國內的許多活動,大家都表現出無與倫比的動員力量。尤以賑災募款,在短短的時間內有如此巨大的回響。其中必有一股無形的力量,希望此一無形的力量往社會各階層擴而大之,並結合其他團體,如紅十字會,為共同的目標努力,使全台灣、全大陸,甚至,行有餘力,讓全世界的人都能生活在互助、關懷的幸福之下。
唐盼盼/播種工作要繼續
中國廣播公司總經理
大陸世紀性的澇害,慈濟成就了一個歷史性的工作,除了救災,也為台海兩岸的交流關係成功的向前邁進一大步。
經過幾個月的辛苦、奔走,終於把賑災工作做得圓滿實惠。我們知道,發放了白米、現金、棉被、衣服、種子、肥料,還在安徽、江蘇、河南蓋了堅固現代化的「慈濟村」。
中廣記者王憶慈曾親自到災區去採訪,他說房屋蓋得太漂亮了,在當地產生了無比的震撼。他們對慈濟印象深刻,認為是確實在做事的團體。還提起賑災團林碧玉、蔣科尼的名字,念念不忘。
台灣和大陸血濃於水,是親近難分的,他的苦,就是我們的痛;他的貧窮落後,富足安樂的我們又何忍坐視?
和平、統一、均富是大家共同的希望。中廣愛心園基金會「送愛心到彼岸」,也曾捐贈了四十三台冰箱給合肥市衛生局,作為疫苗儲存之用。基金會董事長李蝶菲小姐在大陸接受訪問時,曾以「兩岸合則中國肥」來形容這種期待。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我們願意幫助他,是真誠的、友善的。大家都希望中國進步、中國富強。而中國的進步、富強、統一、現代化,都需要慈濟的精神力量。
希望慈濟在大陸的工作不要停,且要越做越廣,細水長流的把慈濟精神帶進去。
中廣新聞網、流行網以及亞洲之聲,對大陸廣播效果相當好,蘇州、南京、北京、哈爾濱,甚至內蒙古都收音清晰。廣播的傳播力很大,我們很願意配合慈濟來做節目。
證嚴法師的話是入世的,合情合理的,我印象很深的是自立早報的一篇文章,一位婦人很喜歡念佛、拜佛、跑道場,把家庭忽略了。先生很生氣,大罵一頓。婦人向證嚴法師哭訴說,「他不懂佛法,連師父都誤會了。」證嚴法師告訴她:「是妳不懂,是妳誤會,學佛是先要把自己的本份事做好才對呀!」
像這麼正確的觀念一定要讓大家都知道,所以今年慈濟的「預約人間淨土」活動,中廣一定傾力配合。希望把台灣建設成一個真正的人間淨土,進而把這種精神傳播到大陸去,讓所有的中國人都能蒙受慈濟的恩澤。
若兩岸能因慈濟的努力而統一,則不久的將來,諾貝爾和平獎一定會頒發給證嚴法師,這是中國人之幸,也是中國人之光,我們深深的期待著。
王文洋/中國的希望在慈濟
南亞塑膠第四事業部經理
台塑企業石化工程中心經理
去年大陸洪水為患,台灣同胞發起賑災活動,特別是慈濟,更深入災區,做最直接的、最需要的救助。
儘管有少數人抱持著不表同意的看法,但我相信,證嚴上人的慈悲、智慧和遠見是超乎常人的。不忍眾生苦是其一,更重要的,在賑災的背後,還有一個更大更長遠的目標,那就是對中國,甚至對整個人類的關懷。希望能夠把愛的種子種下去,發芽、成長,造成一個愛的世界。
幾千年來,每當改朝換代,則中原板蕩,人民流離失所;所以聖主明君、桃源風光,為人民所歌頌和嚮往,其背後的意義,正說明人民不被尊重,生活艱困難言。
台灣自荷蘭人佔領,再歷經鄭成功父子、滿清、日本,紿終在戰亂和腐敗的政治,或異族統治之下,沒有東西吃,難怪台灣人見面就問:「吃飽了嗎?」
台灣光復後,也走過一段相當悲苦的路。但經過多年努力,總算步上安定富庶的局面。甚至物質的享受已豐富到泛濫的程度了。
我十三歲時被送到英國讀書,一個不懂英語的黑頭髮中國男孩,受盡了同學的欺凌嘲弄。所以小小年紀就體會到什麼叫做「種族歧視」。
回國以後,我很欣慰,至少覺得有一個屬於中國人的土地,是有史以來,最繁榮、最安樂的階段,我們要珍惜,不要任意去破壞它。而且要想怎樣利用現有的基礎,來創造中國人真正的將來。
我們要從過去悲慘的經驗、悲慘的歷史、悲慘的教訓中學會如何站起來,不要讓我們的子孫,遭受像祖先一樣的命運,要抬起頭來,讓中國的悲劇成為過去。以後中國人才能在世界上立足,這才是海峽兩岸最重要的共同課題。
拜識上人已一年多了,我深深的敬服他。而且一直努力的要把慈濟精神引進台塑的企業體中,我相信,對公司、對員工,都有莫大的助益。我更希望慈濟的這股清流能成為台灣的主流,大陸的主流、甚至世界的主流。
要替中國人創造幸福,要從心連心開始,這次很多團體到大陸賑災,最能得到他們的心的,要算是慈濟了。因為慈
濟送去的,除了有形的物資外,還有「心靈食糧」。
中共絕不能忽視這個台灣最有意義的團體,有兩百萬忠心耿耿的會員的團體,且不斷在成長茁壯的團體。希望他們也來深入了解,深入體會慈濟之美,同時從慈濟的精神出發,台海兩岸同步努力,建設一個嶄新的中國。
總之,中華民族的希望在慈濟,這是我的由衷之言。
洪敏弘/盼兩岸皆成慈濟世界
國際電化商品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建弘證券體系總裁
非常樂見慈濟的愛心登陸大陸。
自大陸發生水災,我們企業內部馬上開會,研究如何回應,決定以三個公司名捐款新台幣一百二十萬元,請紅十字會轉交,聊表關懷之情。
後來由大嫂簡靜惠及妹妹洪美惠處得知,慈濟也發起賑災活動。於是呼籲員工同仁捐獻一日所得,因為救災急如星火,透過不同的管道,則災民獲救的機會更多更快。
雖然一日所得數額不大,但給全體同仁一個參與的機會,許多人捐的都超過一日所得,表示「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愛心人皆有之。
這段時間,有各種不同的聲音出現,例如:台灣都救不完了,還救到大陸去。但我知道,慈濟在台灣的各項工作並沒有因賑災而停頓或影響。況且海峽兩岸乃是同胞一體的。近幾年來,探親活動頻仍,我也去過幾次,過去在書上讀過的地理文物都能親身去經歷,感到無比的親切。
賑災濟貧的工作,先父洪建全先生生前一直都在做。後來台灣民生富裕,許多知感恩圖報的人,競相加入慈善行列。大嫂自美回國後,乃改變方向,積極策劃成立文教基金會,以另一種方式和內涵來回饋社會。
但是這次大陸的水災實在太慘重了,因此我們參與救災,雖然捐款是不足掛齒的小數目,但匯入慈濟的功德海中,積少就能成多。
去年,證嚴法師榮獲麥格塞塞獎時,我正在菲律賓,聞訊無限歡喜,覺得與有榮焉。證嚴法師的德望已獲國際人士的肯定,難怪他登高一呼,在短短的幾個月內,就籌募到四億多元,足見慈濟動員力量之巨。
據聞慈濟精神已隨賑災進入大陸,且有人加入成會員
,若他們能來台參訪、交流、觀摩、見習,再回去推動,正如「給他魚吃,不如教他釣魚」,啟發大陸同胞「自救救人」的良知良能,兩岸都能成為慈濟世界,豈不美哉!
洪敏昌/賑災方式創下典範
中華民國工商建設研究會理事長
國齊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大陸的水災和台灣不一樣,台灣山高地小河短,水來得急也去得快,復建較容易。而大陸的漫漫長江,有些地方水位心窪地還高,一發生洪害就不可收拾。
去年的水災,為保工商業區,而犧牲農業區。農村生活本來就苦,這下子苦上加苦,自然就更令同情了。
證嚴上人發起賑災,當然義不容辭就該響應。我們是利用員工朝會時提出呼籲,同仁回響相當熱烈。有人建議把每個人的「額外獎金」直接撥入賑災專戶,但我認為不妥,捐款要出自個人發心,不可勉強。因為自種善因,將來才能自得善果。
內人徐秀華女士參與慈濟多年,為這次大陸賑災,也會同她們慈濟的師姊們,設攤義賣三次,非常辛苦。我發覺,捐錢固然值得贊許,但能實際參與、投入工作的人則更了不起。
秀華是我姊姊洪美惠的幕後委員,非常有心推動慈濟,時常辦茶會或送書給同仁。現在普騰和國齊一千多位員工中,已陸續加入成為長期會員,希望有一天,公司能成為慈濟世界,則大家都有福了。
多次到大陸,感到很痛心,四十年的不同體制,台海兩岸脫節太大,尤其是教育,差距更遠。大陸同胞最可憐的不只是生活的苦,而是沒有受教育的無知的可悲,這也是我們要幫助的一環。
證嚴上人直接的賑災方式,已創下一個最佳的範例。且在大陸建敬老院、福利院、醫院、中小學,可說老有所終,幼有所養,面面都兼顧到了,我們自當鼎力支持。
個人現任中華民國工商建設研究會理事長,建研會成員為目前國內大中小企業菁英,我們自許為新生代企業家,大家都有一股熱忱,要為社會奉獻一己之力。
我也努力的把慈濟精神帶進建研會來。工商企業界因有慈濟的理念將可提升其層次。欲思回饋,也有一處最恰當的福田可資播種,但願--有願必成!
▲專題報導
現在是最好的時機
◎靜憪
此行到大陸賑災,出發前,大家的心理已預備和時間競爭、和氣候對抗;果然,遇上他們三十年來的大酷寒。正印證了當地流行的俗諺:「大澇之後必有大旱,大旱之後必有大寒」,可見氣候變化也是循著歷史的軌跡前進的。但每個工作人員都以無比的毅力,來完成是項工作。這力量自何處來呢?第一,上人一生「為佛教、為眾生」,悲願宏深,我們身為弟子,自當「以佛心為己心,以師志為己志」來完成上人交付的使命。其次,有台灣兩百萬慈濟人的愛心作後盾,工作起來一點也不辛苦,只覺得身心輕安。
在此次賑災工作中,首先要感謝三省四縣政府的支持和配合。例如息縣的劉縣長,靠著一支對講機,半夜動員所有幹部將未運到的物資運到,已運到的物資立刻作分配、包裝;甚至每件棉衣都摺得整整齊齊、綑得紮紮實實的。固始也是動員幹部們連夜趕製領取衣被之名條裝封。如果他們的政府官員沒有和慈濟人同樣的共識及毅力,可能工作無法在短短的幾天內完成。
再來要感謝大陸廠商們的支持。各個棉衣廠能在短短的二十多個工作天趕出四萬套棉衣;在當時大雪擋路,連卡車都叫不到的情況下,居然能夠排除萬難,順利送達,這不能不說是一項奇蹟。可見廠商們也有一份愛心,願意為災民全力付出。此外,也要感謝發心為棉衣製作慈濟標幟的陳瑞昌師兄全家,假如每套衣服都能穿上十年,而熨燙上去的標幟能夠維持兩年不脫落的話;「慈濟」兩個字就已經印在災民的心坎裏了。
慈濟直接發放物資給災民,確實造成很大的震撼與迴響。每當委員師姊朗讀上人致災民的一封信時,都看到他們感動得流淚。這回,我們不僅將大家的愛直接傳遞給災民,連「阿彌陀佛」的佛號亦種在他們的意識裏,使佛法在大家的心田裏滋養。在息縣,曾經有一大群災民圍著我說:「我們永遠永遠都不會忘記你們!」我問:「我們是誰?」他們說:「台灣慈善。」我說:「不對!是台灣佛教慈濟功德會。」接著,我教他們唸「慈濟」,唸「上證下嚴上人」。四萬多個災民已有一萬多人親自來領取賑濟物資;相信,慈濟的種子已經在他們的心底生根、發芽了。
慈濟在河南的發放工作,不只省級單位重視,中央也很矚目。當全椒慈濟村舉行啟用典禮時
,安徽省電視台也來到現場拍攝新聞,這對安徽省官民不無啟發的作用。記得該省民政廳長曾親口對我說:「所有來賑災的團體中,就屬你們慈濟做得最為紮實。」
大陸目前正面臨轉型期,這情形很像民國六十年代的台灣,出口貿易倍數成長,經濟起飛,國民所得大幅增加,一下子擺脫貧窮,躋身富庶國家之林。大陸現在也趨向改革開放,在沿海地帶成立數個經濟特區;而我們政府自民國七十六年開放大陸探親以來,返鄉探親的人潮不僅帶進大批的外匯,同時帶進了文化思想,影響大陸同胞甚鉅。慈濟於此時從事賑災工作,在時間上掌握得恰到好處,在方法上給當地官民很大的啟示;推動慈濟精神,散播慈濟種子,此其時矣!
賑災工作只是暫時告一段落,還有許多後續工作要進行。像興化的慈濟村還沒辦理移交,固始和息縣的住房正待動工,興化的教育也有待推動。尤其是教育,蓋學校只是充實硬體設備而已,最重要的是如何推動慈濟精神。希望對政府能夠答應,每年安排一次集會請委員師姊到該地說慈濟。莫小看僅僅只有一次集會,因為種下的因,會有無限的成果。剛剛談到大陸正面臨轉型期,許多年輕人和省級民政單位,均有意從事慈善的工作;如果能在各個地區從各級學校挑選出有志青年組成慈濟青少年團,一步一腳印來推動慈濟精神,就可以救到他們的心。我認為,給予物資支援還不夠,推動慈濟精神比什麼都重要。
走過災區,舉目所見,盡是貧窮落後的景象,我時時得克制自己,不讓淚水流下來。想到災民冒著酷寒,穿著極單薄的衣服,從凌晨一時出發走路來領取賑濟物資;他們何苦如此呢?可見這些物資對他們是多麼的重要。因此,我建議我們可以提早做「冬令救濟」。透過事先規劃,從年初開始下訂單訂製棉衣,包括熨燙慈濟標幟在內,提早作業,而在新曆十、十一月間運到目的地發放,時間充裕又不會遇上大雪。當災民在寒冬拿起棉衣穿時,望見慈濟的標幟,相信心頭會湧起一股暖流的。
今天,我們已把賑災的成果帶回來,除了有形的房屋、棉衣被外,更多是無形的雪中送炭,將大家的關懷和愛帶給彼岸的同胞,也把「慈悲喜捨」的精神落實在神州土地上。感謝所有善心人士的大力捐助,搭起兩岸間愛的橋樑;更要感恩上人明智決定到大陸賑災,讓我們每個人在菩薩道上得有成長的機會。
▲迎接微曦
洛杉磯記者招待會答客問
◎馮馮
有記者問我:「學佛是不須做慈善的,只須唸佛打坐修行就能成佛!」「唸佛一聲罪滅河沙」,何必行善?
我的答覆是:請細讀佛教經論吧!哪一本佛典有說過那樣的話?哪一本佛經不是說「六度萬行以布施為先」?不是說救苦救難、濟眾度仁為第一功德?不是說修行以慈悲布施為第一要務?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是修行的六大途徑,所謂六度萬行,佛說就是以布施作為最重要的一步。大小乘經典都有此六度萬行以布施為先的記載。哪曾有經典教人「不須行善」「只須唸佛」「只須打坐就可成佛」,這種論調顯然並非出自正信的佛教。余也不慧,迄未看到佛經教人勿須行善……
大寶積經說「布施可得智慧」,此語就更發人深省。
修行從戒定生慧,因為禪定能除去無明,所以產生大智慧。可是一般人很少知道布施也可得大智慧。
布施出發點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大慈大悲是無我忘我的,擺脫了名利自我的一切私欲障礙,心地慈悲則無牽無掛、無憂無慮,充滿法喜,充滿佛性大光明,自然產生大智慧,這也是進入禪定的一種法門。故此大寶積經說「布施可得大智慧」,可惜很少學佛人注意到這一點。
阿彌陀經也說得明白:「善男子、善女人,不得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這意思就是說,持念佛號,也還得積有行善功德才可往生極樂世界,可惜世人大都忽略了這一段經文,而誤以為無須行善,只須唸佛就可往生極樂世界成佛作祖。
假如都不行善,光「唸佛一聲」就可「罪滅河沙」,那麼,佛說「因
果」何為?我懷疑「唸佛一聲罪滅河沙」並非佛說,因為佛陀說法時並無叫人唸衪,我認為該句亦可能是後人竄改佛經插入去的。若依此句,就都可以不必種善因了,只須唸佛一聲就可消除一切惡因了!我不敢置信這一句違反佛說因果的「名言」,我認為該語的用意是鼓勵人信佛唸佛而已,並無教人無須行善之意,不幸已被曲解及作為不必相信因果、不必行善的依據!我認為,此兩句「唸佛一聲罪滅河沙」必然有它的先決條件--「行善」,否則它就是偽託之說,我不相信它是佛說。因為依它的八個字來看;是完全不符合佛陀原始教義的。
有人說:「慈善是社會機構與政府應做的事,不應是佛教的責任,佛教的功能是精神的,是超出世俗的,是教人成佛的。」
說這種論調的人,顯然只看到佛教的「皮相」,而並未深入研究過佛教的本旨「大慈大悲」,更不知佛教並非「出世」而是「入世」、「救世」的,更不知佛菩薩以眾生為念,以救度眾生出苦為志。
什麼是佛?什麼是菩薩?覺悟者就是佛,「悟時是佛,迷時是眾生!」慈悲有情濟度救苦救難者就是菩薩,人人都可即心成佛,人人都可成為大慈大悲的菩薩。不幸眾生不了解真義,大都只向迷信求異能神通!捨本逐末,不求正信,不行慈悲!
又有人說:布施以法施為第一,只要教人信佛學佛法就是最好的布施,才是正道。你們建什麼醫院開什麼醫學院,都非正信,你們為什麼不多蓋廟宇多開佛學院呢?那才是法施的正道呀!佛陀時代也沒建醫院呀!病是業障呀,為什麼要去醫治它?
我的答覆:佛陀當時被稱為「醫王」,衪不但以佛理醫治眾生的心,教人自力解脫苦惱,衪也同時醫治眾生的「身」上疾病,佛陀行醫的紀錄,散見於各經典,多得不勝枚舉。
若照愚人迷信的看法,那麼,佛陀當年行醫治病,難道也非正道了?若非正道,衪為何要行醫呢?衪就是要以大慈大悲,醫治眾生的身心,使之安樂,使之因得身無疾病而安樂感動向善,實在說,治病正是一種正信正道的方式。身有惡疾所苦,心怎能安?道心如何產生?衣食足而後知榮辱,身心安而後善念生!
慈濟今天開醫院,服務貧病,正是秉持佛陀與觀音菩薩的一貫大慈大悲救世出苦的正信正道!慈濟開醫學院與醫學研究中心,正是一種有遠瞻與積極的正信造福眾生的作為!慈濟醫學院將來會派遣所培養的醫生到第三世界及最貧苦的國家地區去救助貧病、救苦救難,救活了在病苦掙扎的病人,同時把佛教基本觀念灌輸,佛教的大慈大悲精神,將會由慈濟而傳播世界,感動眾生學佛行善,這可不比徒託空言的「講話」更收宏效?
證嚴上人的這種遠見與慈心悲懷,我已可約略窺見,我認為是完全符合原始佛教佛心的!
說到建立佛學院,當然也是重
要的;慈濟已經列有計劃,要將慈濟醫學院擴大為全制的「慈濟大學」,將有各種學系,其中也有宗教學系,包括佛學研究院。這一點最獲我心,我常覺得,佛教到處有廟宇,卻沒有醫院;到處有佛學院,卻沒有醫學院與全制大學來培養各種人才。好不容易才有證嚴上人來率先創立醫院與醫學院,更將發展為大學,我怎不雀躍歡喜,怎不樂於追隨呢?
至於說佛陀時代並無醫院與大學,今天就不該建立,這是更不通的。佛陀時代,並無噴射客機,也無電視機,今天也該廢除這些東西了?佛陀時代是在兩千六百年前,那時代的醫藥教育都是師徒以口相傳的,那麼,今天我們也應只以口口相授下去了?
佛陀當年雖無設校,但是衪在說法中不斷教育弟子們,還不就是等於今天的大學教授授課?佛陀帶著弟子到處行醫,不就似今天慈濟的巡迴醫療隊?(記得多年前我曾投稿提議慈濟設立巡迴醫療車,慈濟後來也做到了,未必是我一人的建議,可能是人同此心吧,我真歡喜!)
說到「只建佛學院就夠」「那才是真正法施」,我認為這些都是目光不夠的看法!佛學院是講佛學的,講因明學、講哲學、講名相、講源流、講文字學、講方法、講派流、講歷史、講辨證法……是一個高等學術機構,對於續佛慧命,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與必要,無可否認。
但是,佛法最重實踐!不能只空講理論!佛法尤其重視實踐持戒、精進與慈悲布施!理論的布施固實重要,實際的救苦救難、救貧救病,在今天而言,我看是「法施」的一種,我看是與理論布施同屬重要,互相為用,互相扶持。對於極其貧苦病苦的眾生,尤應先施予湯藥醫療飲食衣著,使之脫出苦難饑寒凍餒!
說到建廟宇,我認為,道場絕不能缺乏;必須有道場以利弘法,也必須有莊嚴佛像,使眾生易起信心。但是,道場不宜過分奢侈豪華,只要莊嚴就好,雜阿含經記載,佛陀告誡不得建造華麗廟宇,不得設像膜拜,正是衪擔心眾生會惑於外相而忘本性,轉而以相求道。
從古至今,佛教都在大造華麗廟宇與華麗佛像,這已是違反了佛陀原教。但是,眾生無明愚昧,不見外相不肯生信心,於是佛教不得不違教而去建華麗廟宇與佛像,這是很不得已的,並非佛教本意!佛教的華殿巨像,用意在於使人見而生信,不幸眾生大多數人視之為觀光勝地與迷信偶像。可見凡事都有正負兩面效果。但願遊山逛廟的眾
生之中,也有若干人從外相與假象接觸到佛法真義吧!
廟宇通常是拜佛與講經之所,卻不便舖設病床(除非是在戰時或天災人禍之際,改作臨時醫院)。廟宇也缺乏場地與設施來做醫療工作,我認為現代化的醫院是有必要來建立的!廟宇也不能用來做醫學化驗研究之所,怎麼可以在莊嚴的大雄寶殿化驗或解剖各種病症?在佛像之前驗尿驗大便驗血或培養病毒?
佛學院研究人心的病源與對治的佛法,醫學院則研究人身的疾病與醫藥對治方法,醫學研究中心則進一步研究預防方法與醫藥,都是有必要的!人有靈有肉,有身有心,有生理、病理、有心理、有精神領域,佛陀當年是針對眾生的身心而下醫療之方,衪並沒有忽略人身疾病,為什麼我們今天卻要只顧治心而不治身的疾病?
說到病是業障,我不能推翻此說。無疑地,病有些是前生業障,但是,恐怕,現代醫學觀點來看,大多數是今生的業障居多。舉例說,吃不潔食物引起腹瀉,吃了太多高度營養食物,如肉類等等引起心臟病與高血壓中風,濫交引起性病傳染或愛滋病,不慎的輸血也會傳染了愛滋病,酗酒引起肝癌心臟病..種種疾病,都需要以醫學醫藥來治療,也電要醫療的不斷研究病因與對症下藥。用醫學來治病與保健,有什麼不對?為什麼硬要把一切病都諉過於前生業障而不予以救活?那是佛陀的原意嗎?我認為絕對不是;為什麼我們不應醫疾病,為什麼不可以透過醫療教人消除今生的業障?醫治或救活一個愛滋病人,就是行了一分慈悲愛心,也是教育了病人、改造了病人;同時也無形中教育了社會,讓社會知道同性戀與吸毒和不經輸血會傳染愛滋,這種貢獻不比把一切疾病推諉為前生業障強些嗎?
佛陀當初說法提及因果,也有提及前生業力今生受報,須知那是佛陀要以之警戒世人勿去作惡犯惡,並非叫人不可去治病行醫。不幸今天很多人曲解了佛教原意,竟把佛教拖向迷信之途?
也有人仍然堅持講經說法與開辦佛學是唯一的正信法施途徑,其他都非正道。
我的答覆是,法施固然是三種布施的首善,但是,法施是不是限於講經說法的方式呢?除了以言為教,以身、以行、以善、以財施、以無畏施、以醫療為施,救苦救難,不也都是法施嗎?為什麼一定要侷限於講堂上的說法?真正最好的法施,在我看來,不是文字與語言理
論的填鴨,而是大慈大悲的愛心善行!在無形中的薰陶感動,使眾生奉行佛法;人人慈悲,人人推廣佛法慈悲博愛?
我絕不反對講經說法,不反對佛學院,但是我認為各有弘法利眾的功能,各有必要!
就有人說:「教會做慈善,會鼓勵社會貪心與依賴心理,不事生產,只靠救濟。」「很多人上天主堂,只是為了去取得救濟食品、衣物、奶粉。」
我的答覆是:佛教與天主教都是以慈悲博愛來教育社會眾生,並沒有鼓勵貪焚!少數人未明佛理或教義,只為領取救濟品而去上教堂,這種情形是常見的。但是只是極少數人,並非人人如此!可說是大多數人在受惠之後,當有能力以後,都思回報社會,都要幫助別人,就算那些一時因環境所迫而貪圖救濟品的少數人,也常常會反省醒悟而貢獻力量來幫助他人,宗教愛心的感動,遲早會發芽的。慈濟的用意,是解厄救難,亦是要推廣愛心慈悲,希望慈悲的波浪,一路傳遞下去,成為浪潮,遍及人間,使人間成為充滿慈悲愛心互助的淨土?
有人說:你們慈濟人,不好好唸佛不修行,只顧做社會慈善工作,已經不像是佛教團體了,你們這與政府福利機構又有何分別?你們證嚴法師不唸佛不遘經,這也算是佛教嗎?你們和他將來是去不了極樂世界的!
我答覆:證嚴法師與慈濟人唸佛誦經,都必須向別人交功課報備嗎?你怎麼知道我們沒唸佛?什麼叫修行?只有唸佛打坐才是修行嗎?不以眾生為念,做自了漢,是修行嗎?
證嚴上人說法,把佛經的菁華融入了日常生活之中,把修行寄於大慈大悲的慈濟各項工作利益眾生,這才是真正的不著相的修行,無我忘我!請你不妨多多讀讀證嚴上人的說法紀錄文字,例如他講的「三十七道品」「靜思語錄」等等,你就會明白他怎麼樣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說法教人、實踐佛法了,至於能不能去極樂世界,我知道證嚴法師與慈濟人都沒考慮過這一問題,我知道慈濟注重於建設慈悲互助的人間淨土,沒有誰是為了往生極樂世界而行善,也沒有人打算成佛作祖。不過,無相的布施自然會種下善因,自得善報,我想證嚴上人與慈濟人都不望報的。
說到像佛教或不像,那就得請你多下功夫去了解佛教教義了,你不能光從外表的場面來作片面判斷。很多外道也供奉觀音聖像,也有金碧輝煌的豪華廟宇,但是他們並不奉行佛法戒律,只是搞迷信賺錢自肥,你若以為它才是佛教,你就上當了!
說到與政府福利機構的區分,政府機構是政府運用稅收來做社會福利的,而慈濟則是完全依私人志願來發心做慈濟的,並不代表取代政府的福利工作,只是補助其不足。
於是又有人說:曾經看到台灣有一份刊物批評說,你們慈濟會員都是一些大大有錢的人在良心發現
時,以贖罪的心情來捐錢做一些小小慈善換取未來的福祉,其實他們的錢都不知是怎樣弄來的,你的看法怎樣?
我的回答:就我所知,慈濟會員多達一百八十萬人(一九九一年十二月為止的統計),大家出錢出力,共同發揮佛教大慈大悲與人類愛心。這麼多的人捐獻,聚沙成塔,這些人,可說是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很普通的受薪階級或小本生意的成員。很少是超級富豪,(你敢說一百八十萬人全都是億萬富豪嗎?)發表那樣評論的作者,可說是並未深入調查,甚至缺乏常識!我不相信這一百八十萬慈濟人的錢都是昧了良心獲得的,更不是以「贖罪」心情才來做慈善,我認為他們都是受到證嚴上人的感召而來參加慈濟的。
他們人人以無比的愛心捐獻出他們胼手胝足,辛苦努力掙來的血汗錢,只因為他們心中充滿了慈悲愛心,我敢說沒有一個慈濟人是以贖罪的心情來捐獻,以求來生福祉。自然也有少數慈濟人的收入較豐裕,但也都是多年辛苦經營流血流汗掙,省吃儉用,投資再投資,合法又合理的利潤與利息。他們取諸社會,回報社會,這正是一種高尚的美德情操!並非以「贖罪」心情來捐獻及換取來生福祉?
我懷疑那篇文字的作者的動機是否正當,我覺得他有些太武斷,他那樣的文字,是很容易斷絕他人善根的,看了他的文章,誰還敢做慈善?華嚴經說:「勿輕褒貶!」我希望該文作文者好好自己反省一下,佛經說見人行善,己力不及,則讚歎亦有功德!我反過來說:「惡言阻人行善,則惡言亦有罪惡!而且罪加一等!」
有人問:你為什麼登台為慈濟醫學院籌募建設基金,而不去為大陸水災難胞籌款?
我答:慈濟功德會與美國分會已經實行了為大陸水災災民籌款,並且已經派了專人去安徽省災情嚴重的地區,實地直接發放救濟物品與人民幣一百元救濟金給每一位災民,而且,已經捐建一批兩層樓房給災民居住(詳細數字請由慈濟王端正先生解答,我未參與此次工作,不知其詳)。慈濟美國分會也已經在美先後個別募捐了十多萬美元,救濟了伊拉克戰爭的庫德族難民與巴基斯場、孟加拉灣颶風災民。慈濟的救助對象,已經不侷限於台灣或任何民族地區。我可以預言,慈濟在未來的十年之內,就會發展到成為國際性的宗教慈善機構,像紅十字會那樣,慈濟的會員,也將增到一千萬人,遍佈全世界,向全世界服務及弘揚佛法!
至於我個人,真是微不足道,沒有什麼力量,也再無可供義賣之物,只好登台賣唱吧!說到救濟大陸水災災民,我是愧無表現,並未參加慈濟的救災行列。只在加拿大溫哥華參加本地的救災募款。我認為救災是救急,現在救災已告一段落,我就須為慈濟醫學院籌募基金。
一九九一年真是我動盪不安的一年,居然重登闊別了將近三十年
的劇場舞台,這真是難以預料得到的事,息影已多年,誰想到還會粉墨登台亮相呢?這是一個什麼因緣?誰會請一個兩鬢斑白的過氣人物登台?
這話又得再從聖樂創作說起了。
自從慈濟月刊的國內版與美國版發表了拙文「聖樂創作回憶錄」之後,引起不少熱心讀者的熱烈反應,就有人提議叫我公開露面和大眾見見面溝通溝通,有人叫我「現身說法」講經,也有人叫我登台演唱拙作聖樂各曲,以便推銷義賣錄音帶。
把拙作的聖樂錄音匣與雷射唱片捐給慈濟基金會義賣,為慈濟醫學院籌募一些建院基金,這是我一貫的虔誠心願,「隨片登台」則沒此勇氣。因為我有自知之明,不是音樂家,沒受過音樂教育,沒有聲樂訓練,也不是歌星歌手,平素又從不開腔唱歌;何況小時候在小學就被音樂老師譏責為「五音不全」「荒腔走調」,毫無音樂細胞的劣等生呢?一個「樂盲」,不會看五線譜,不懂樂理,不知節拍,從未唱過歌,連哼哼都很少,連講話都嫌中氣不足,怎麼忽然一下子登台演唱呢?
打開塵封已久的相片簿子,看看昔年舊影,又再對鏡瞧瞧自己,白髮蒼蒼,又有些禿頭,變成了「地中海」,早已非當年的少年青春,這樣子怎能登台獻醜?想當年,雖非英俊瀟洒,到底也是年少活潑、臉皮厚、膽子大,誰請登台,都敢去;舞台劇也敢亂演,電影也敢亂拍,穿上了戲裝扮演印度「美目王子」,琥珀大眼睛,加上化裝,強充「美目」。宣傳廣告上亂捧是范倫鐵諾與查理斯杯亞的美目,又說伊麗莎白泰勒。吹噓得不倫不類,沒騙到人,倒先把自己騙住了,從此敝帚自珍,自以為真是「美目王子」。這也是人性弱點之一吧!
「海軍日記」一片中的青年海軍少尉形象,軍帽與雪白的制服,故作風流瀟洒的微笑,稚容仍然可見,這些當年的劇照,都已發黃了。兩部失敗的低成本影片,從未引起廣大注意,可說是鮮為人知,未能成名為明星,遠遯異國,放下了一切虛榮、文學獎、十大傑出青年獎、獎章、獎狀、勳章、讚美、抨擊……都放下了,在這冰雪人稀之國,靠出賣勞力為生,半耕半讀,研讀佛經,與年邁的母親相依為命。二十七個年頭在淡泊中度過了,風霜滿面,多少辛酸?
褪色的舊日照片中的「美目王子」與「海軍少尉」,被宣傳廣告過份誇張的「側影最漂亮的男星--水仙少年」,那張照片猶在,只是朱顏改!如今再也看不到那種青春氣息了,再沒有那種無憂無慮的眼神了。如今只有中年漸入老年的風霜哀愁。禿髮、胖肚子,都是歲月悄悄留下的記錄。記得當年剛來時,被街上的小孩子喊「哥哥」,不久被喊「叔叔」再過幾年,升了級,被喊「伯伯」,如今呢?有一天,一位女店員說:「阿公,你要買什麼?」
自己不自知已老,外面人家卻
早已把你區分了,以這樣的「伯伯級」或「阿公級」形象,還能登台亮相載歌載舞麼?別叫台下笑痛肚皮吧!
必定有人會批評:為什麼一個學佛的修行人也會這樣著於外相。那麼我也不能否認,我仍未能做到無相與忘我,畢竟我也仍是凡夫俗子啊!我仍然珍惜羽毛,愛惜名譽,也仍然不願公開展露任何醜態窘相。
二十七年來不肯公開露面,是急流勇退,也是厭倦虛榮,也是避免世俗應酬,也是逃避熱鬧,也是閉門自修修行,也是自甘淡泊,也是隱遯世外,笑傲公侯,逍遙物外,寄情山水煙霞。寧可破衣拾柴薪,不願為五斗米折腰,寧可不修邊幅出入市釐與耕種勞役,不願裝飾迎逢貴人,更不願公開登台鬻賣色相。當然也還有自慚形穢的心理因素:不願以又老又醜的形象獻醜。
多年以來拒絕了多少人的邀請亮相,婉拒了多少機構的講座安排,甚至拒絕了一些學府的講學聘書。說到劇場,已經三十年來未進過任何劇院看電影,更別說再登舞台了。
為什麼這一次突然要登台亮相呢?只因為這是為了替佛教慈濟功德會,籌募慈濟醫學院與醫學研究中心建校基金!在以前多篇拙文說過,為了支持慈濟籌善款,我什麼都願做,假如有善長仁翁肯捐助慈濟可觀的善款,那麼叫我扮小狗叫或跳我都肯幹。
因為慈濟人在證嚴上人領導之下,所做的一切慈濟工作與對社會的偉大貢獻,都使我無限敬佩,因為證嚴上人與各會員所做的恤孤憐老、救病濟貧,救苦救難,建設慈濟醫院、慈濟護專與慈濟醫學院及研究中心,這一大系列的成就與悲願,正是我向來所最膺服的佛教大慈大悲願行;正是我的夢想而我所無力做到的,我以崇拜的虔誠,願意把自己像小水滴般微弱的棉力,投入證嚴上人與慈濟人的慈悲心願的洪流。
▲校園清流
孩子們的一片淨土--大鵬國小推動環保有成
◎盧春安
垃圾分類做得歡喜無比
不知道是否奉行上人的教誨--「要想改變別人,先得改變自己」,或是慈濟愛的滋潤,無形中轉動了我的心輪;教了二十年的國小學生,以前常常「苦口婆心」加上「聲嘶力竭」,結果仍覺無力感;現在上人的妙法經常湧現心頭,最後,小朋友個個都成了小菩薩。與朋友閒談時,不但常自豪的提起班上這些善良的「愛心小菩薩」,連夢裡,我都夢見他們在做環保呢!
記得九月初,剛剛接下三年十班的導師,不太了解他們的習性。有天,我特地利用早上生活倫理時間,向同學們介紹大陸水災狀況及證嚴上人發起大陸賑災的原則,忽然有個叫蕭世民的學生就問:「是不是慈濟?」我馬上想到上學期,他們也認養了一隻愛的綿羊撲滿,我就說:「是啊!」然後開始敘述慈濟四大志業及大陸賑災,最後說到環保。
沒想到當天下午放學前,打掃過後就有古志翔、張仁聖、吳東易、沙明輝、蕭世民、陳勝祺……十
幾個男生從學校垃圾車裡撿回許多的空罐子,有鐵的、鋁的。我教他們用磁鐵分類,他們很快就學會分類;鋁的先踩扁,鐵的較硬就不必踩扁,男生都做得歡喜無比。
孩子做家長做全校都在做
第二天打掃完,又從垃圾車撿回許多罐子;第三天,我發現有個同學衣服髒兮兮的,問他怎麼了?同學說:「他爬到垃圾車裡撿罐子。」我聽了非常感動,又擔心萬一被利器或碎玻璃割到身體,我要如何向家長交待?因此我規定:「每天只准值日生倒垃圾,空罐子也只能撿看得到、摸得著的,不准再鑽入垃圾車喔!」雖然罐子減少了,但學生也知道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另外,教室也設置一個藍色垃圾桶,專門收紙張、舊本子,另一個紅色桶則裝不能回收的垃圾。紅桶天天倒,藍桶滿了就把紙張用繩子捆起來,然後拿到學校洪妙禎老師的車子。小朋友習慣後,連家裡的紙箱、舊報紙也帶來;有位王健成同學的母親還常提鋁罐、廢紙到教室呢!陳建勛的母親也說:「還是從小養成環保習慣較好,大人常常比小孩馬虎!」郭芸如的母親也說:「她比我還仔細呢!每次我要倒垃圾她就檢查,連一張紙也不放過。」有學生如此,我還求什麼呢?
現在學校有好多班都跟著做資源回收,洪老師每天載得不亦樂乎,有時導護老師也會在學生朝會時宣導;所以學期末,洪老師就請慈誠隊直接來學校載,省得再轉運一趟。若能持之以恆,相信學校垃圾會減少許多,慈濟的「惜福屋」也可多蓋幾間了。
有善心也能去難呈祥
除了做環保小尖兵外,小朋友看了慈濟道侶上安徽省全椒縣的災情照片,及安徽省小朋友自備桌椅、腳踩著水上課的照片,都紛紛響應救災捐款。
林朝松小朋友是第一個捐出兩百元的,很不可思議,他的善心也幫助他度過一次災厄。情形是這樣的:十月二十五日放假,他和一群小朋友在家玩炮竹,他們把炮竹放到瓶子裡引爆,過了一會兒仍然沒有動靜,他就拿起瓶子,眼睛對著瓶口瞧個究竟。也許是瓶子被搖動了,炮竹馬上爆開;他一隻眼睛又紅又腫,臉髒髒的,母親帶他去急診,幸好只是眼角膜輕微破裂,三天就好了。我知道這件事後,立刻施予機會教育:「做善事也許可以化解小災,但並不是變成無敵鐵金剛,希望你們處處小心,注意安全。」
功德「有亮」和「無量」
夏平凌是個非常乖巧的女孩,很少買零食,聽到大陸賑災,就把小豬撲滿捐出,總共九百多元加上幾個外國小銅板,我把零頭投到台中分會的箱子,開了九百元的收據給她。
郭芸如小朋友最勤勞,每次在家幫忙洗碗、掃地、擦桌椅……都只得二元或三元的工資,但從九月起到十二月底,她每存滿一百元,就捐款救濟大陸災胞,總共捐了四次以上。
洪慈妤、楊筱音兩位是共用一個小皮包存錢,也是存滿一百元就捐款,有時捐慈濟的建設,有時捐
大陸救災。
陳雅婷小朋友則是全家最節儉的小孩,父母常常稱讚她,她對救災則是有錢就捐,有時五元、十元,有時一百、兩百,可說是為善及時,善於把握時間呢!
蕭世民小朋友最活潑也最熱心,不管是捐款或資源回收都跑在前頭,加上他體型較胖,每次提紙箱或鋁罐都提得滿頭大汗,我看了非常感動。
陳冠名小朋友是班長,不管是品行、學業都非常優秀;但他從不花零用錢,有次,好不容易得到一百元的獎勵,他就毫不猶豫的投入愛心箱。
另外還有陳建勛、鄭志偉、丁曉梅、劉窈伶……等,全班四十一位小朋友,每一個人或多或少的都加入了大陸賑災及環保的行列,因此我常常說:「功德無量!」
有天,一位同學把紙張投入藍桶時,我又說:「功德無量!」大家就說:「老師!有亮啦!」我說:「對呀!你們的有亮,是因為你們心中有愛,可以像太陽普照大地般有亮光;而老師的無量,是因為涓滴成海的道理。你們讓一張張的紙再生,就可少砍一棵樹,一棵棵樹聚集起來就成為森林,森林是水之源,水也是人生命不可或缺的,所以我才說功德無量!」
學生是經由老師在塑造
因為他們才只有九歲左右,所以我每次對他們說話都必須解釋得非常清楚,例如我要解釋:「人生難得」我就說:「當人最好又最有智慧,其他的動物如猴子、海豚、九官鳥……再怎麼聰明也是人教的,機器人、電腦……再怎麼厲害也是人製造的;而且人的慧命因為留下了文化、智慧……所以也非常長。」沒想到他們都記得牢牢的。有次作文,我出的題目是「如果我是XXX」,大家都發揮了充分的想像力,居然有幾個結尾都補了這麼一句:「……不過老師說當人最好,我還是希望當人。」我們做老師的是否更應謹言慎行呢?
但是,最值得安慰的卻是教學生「要有愛心,要幫助困苦的人」,他們也都能牢牢記住。例如:有次作文題目是「新年新希望」,有的希望當舞蹈家,賺的錢一半給父母,有的自己用;有的要拿去救濟窮人;有的希望教鋼琴、當歌星……他們都知道坐吃會山空,也知道孝順父母還要救濟窮人,這根深蒂固的觀念,相信他們長大後也能記得的。
教室兩旁的標語牌,一邊是--「說一句好話,如口吐蓮花」,另一邊是--「說一句壞話,如口吐毒蛇」。他們經過了五個月的耳濡目染,現在也知道「好話」不一定是好聽的話而已,還要有用處;別人訓誡的話並不叫「壞話」,難聽而且會刺傷人心的話才叫「壞話」。
記得上人常說:「要用媽媽的心愛普天下眾生,用菩薩的精神來教育子弟。」現在班上的小朋友雖來自四面八方,也像是我自己的孩子一樣。所以,我的願望是:願我常湧現菩薩的智慧,來教育這些可愛的小菩薩們,也希望他們在未具足充分智慧之前,能「用眼聽用耳看」,事事多用心,這樣,我才盡到為人師表的責任啊!
(本文作者為台中大鵬國小教師)
- May 15 Fri 2009 19:10
1992年02月 303期-D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