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有情

一味

◎林清玄

烏鐵茶

有一位朋友,獨自跑到木柵的觀光茶區去經營茶園,取名為「烏鐵茶區」。

據說,他是接下了一個患病農民的茶園,原因是自己很想做出一些自己喜歡的茶,讓自己喝了歡喜,朋友喝了也歡喜。

「你喜歡的茶是什麼?」

「中國的兩大名茶,一是烏龍,一是鐵觀音,烏龍清香,鐵觀音喉韻好,這兩種茶是完全不同的。我在少年時代就常想,有沒有可能使兩味變成一味呢?就是把烏龍與鐵觀音的優點融合,消除他們的缺點,所以把自己茶園取名為烏鐵茶園。」

「使兩味合成一味」可能只是朋友的理想,但他在實驗的過程中,卻創造了許多滋味甚美的茶來,也由於有一個渴盼創造的心靈,他理想的茶雖未出現,對於人生,對於茶,已經有了全新的體驗。

他說:「當我心中有使烏龍與鐵觀音合一的願望時,事實上那種茶已經完成了,雖然還沒有做出來,終有一天會做出來。」

我是在朋友種的井然有序的茶園,看到潔白的小茶花,不禁想起禪師所說的:「家舍即在途中」,當一個人往理想願望邁進的時候,每一步歷程其實都與目標無異,離開歷程,目標也就不存在了。

問題是,歷程的體驗與目標的抵達雖是一味,由於人自心的紛擾,它就成為百味雜陳了。

一味,不是生活裡的柴米油鹽,而是內心的會意。

一味,不是尋找一種優雅的生活,而是在散亂中自有堅持;在夏日,有涼爽的心;在冬天,有溫暖的懷抱。

生命裡的任何事都沒有特別的意義,在平凡中找到真實的人,就會發現每一段每一刻,都有尊貴的意義。

雀舌鷹爪

經營茶園的朋友,嫌現在的茶做得太粗,於是用手工採茶,用手工製茶,做出一種最好的茶,取名為「蓮心茶」。

「蓮心茶」只取茶最嫩的茶芽製成,一芽帶兩葉,卷曲有如蓮子的心。

以茶芽製茶古已有之,《夢溪筆談》說:「茶芽,古人謂之雀舌麥顆,言其至嫩也。」《貢茶錄》說:「茶芽有數品,最上曰小芽,如雀舌鷹爪,以其勁直纖鋌,故號芽茶;次曰揀芽,乃一芽帶一葉者,另一槍一旗;次曰中芽,乃一芽帶兩葉,另一槍兩旗,其帶三葉四葉者,皆漸老矣!」

蓮心茶必須在春天,氣候晴和的早上去採,這時茶樹吸收了昨夜的霧氣,茶芽初發,一芽一芽的拈下來。

朋友說,現在的農夫覺得這樣採芽太費工了,不符合成本效益,使得雀舌鷹爪徒留其名,早已成為傳說了。

「但是,最好的總要有人去做,縱使被看成傻子也是值得的。」朋友說。

是的,最好的總是要有人做,我為朋友那種真摯求好的態度感動了。

他每年只做幾斤蓮心茶,只賣給善飲的人,每人限購二兩,他說:「最好的茶只給會喝的人,但是不能太多,太多就不會珍惜了。」

法也是一樣吧!這個世間有許許多多的法,法味都不錯,但最好的總要有人去做,即使被看成傻子也是值得的。

體會茶的心

不過,做茶也不能一廂情願,而要體會茶的心。

朋友有一種很好的茶,叫「月光茶」,是在春天的夜間,用探照燈採的。他用探照燈在夜間採茶,曾被茶山的人看成是瘋子。

他說:「有一天,天氣很熱,我自己泡一壺茶喝,覺得茶裡面還帶著暑氣,心裡想,如果在有露水的夜裏採茶,茶在夜露的浸潤下,心情一定很好,也就沒有暑氣了。」

想到就做,竟讓他做出像「月光茶」這樣的茶來,喝的時候彷彿看見月光下吐露著清涼的茶園。心胸為之一暢。想到「凍頂烏龍」之所以比「烏龍」好,那是因為終年生於雲霧風霜的極凍之頂,好像能令人體會茶裡那冰雪的心。

我們與茶互相體會,與人間的因緣也要互相體會,做為佛教徒的人時常會覺得高人一等,自以為

是眾生的母親,但是反過來想,我們已經在輪迴中受生無數次,一切眾生必都曾是我的母親,這些在過去世中無數無量曾呵護、照顧、體貼、關愛過我的母親啊!如今就在我的四周。

一切的眾生為了生活,得不停忙碌的工作;一切眾生為了呵護子女,要累積財富;以致他們沒有時間全力修行佛法,但,不能修持佛法的母親還是我最親愛的母親啊!我願他們都擁有最美好的事物,也願她們一切幸福。

如是思惟,心遂有了月光的溫柔與清涼。

不可輕輕估量

朋友來看我,知道我喜歡喝茶,都會帶茶來送我,因此就喝到許多未曾想過的茶,像桂花茶、紫羅蘭茶、菩提葉茶都還是普通的,有人送我決明子茶、芭樂葉心茶、荔枝紅、柚子茶等等,各種奇怪的加味茶。

今天,一位朋友帶來一罐人參烏龍茶,聽說是烏龍茶王加美國人參製造的,非常昂貴。

我說:「如果是很好的烏龍,就不會做成人參烏龍茶;如果是最好的人參,也不必做成人參烏龍茶。所以,所謂人參烏龍茶,應該都是次級的人參與烏龍製造的。」

朋友聽了哈哈大笑。

我說,這是實情,因為最好的茶不必加味,凡是加味茶,都不是用最好的茶去做的。

朋友是來告訴我,某地又出現一位新的禪師,某地又出現一位新教主,某地又有一位宣稱證得大圓滿境界,由於是以神通經驗來號召,信徒趨之若鶩。

他問我:「你看這是真的?還是假的?」

我說:「你管他是真是假,我們只要照管自己的心就好了。」

他又問:「為什麼台灣社會,近年來每年都會出現這樣的人呢?」

我說:「你覺得呢?」

「我覺得是社會競爭太厲害了,有一些人循正常的管道奮鬥,不可能成功,最快成功的方法是自稱教主、祖師、證得某種境界,因為這既有名有利,也不需要時間、不需要本錢,只要會演戲就好了。而且群眾也無法去做檢驗,就像我要和人做生意,總會先調查他的信用,過去的經驗有跡可循,可是這社會上自稱證果登地成就的人往往是無跡可循的。你認為我的看法怎樣?」

「很好!」我說:「我還是覺得最好的茶是不用加味的,最好的法也是一味,對於加了許多味的法,與對待加了許多味的茶一樣,要謹慎,不可輕輕估量!」

然後我們泡了一壺人參烏龍茶喝,不出所料,不是最好的茶葉,也不是最好的人參。

風格的芬芳

在南部六龜的深山裏,有一種野生茶,近年已成為茶界樂道的茶。

野生茶聽說已生長百餘年的時間,是日據時代,或是清朝種在深山裡而被人遺忘的茶樹,由於多年未採摘,長到有一層樓高。

也野生茶的神奇就在於每一棵的茶味都不一樣,有獨特的風格,例如有一棵有蜂蜜的味道,一棵有牛乳的味道,一棵有蓮花香;這不是加味,是自然在茶葉中長成的。

因此,採野生茶的人要帶許多小袋子,每一棵茶樹採的裝一袋,烘焙時也要每一棵分開,手工精製。這費時費力做出來的茶,自然是價昂難求,有時有錢也買不到。

我在朋友家品嚐野生茶,果然,每一棵都很不一樣,我最喜歡帶有蓮花香的那一棵,喝的時候,一直在尋思,為什麼茶葉會自然長出蓮花的香味呢?為什麼會每一株茶的味道各自不同呢?

我想到,一棵樹在天地間成長狀大,在時空中屹立久了,自然會形成一種獨特的風格,這風格既不會妨礙它做一棵茶樹,但卻有與一切茶樹,完全不同的芬芳。人也是如此,處於法味久了,自然形成風格,這風格不會使他異於常人,而是在人間散放了不同的芳香。

寒天飲茶知味在

與懂茶的人喝茶,有時候也挺累人,因為到後來,只是在談對於茶的心得,很少真的用心喝茶,用的都是舌頭。

有一天,一位素來被認為會喝茶的朋友來訪,我邊泡茶,邊說:

「今天我們可不可以完全不談茶的心得,只喝茶!」

朋友呆住了,說:「我光喝茶,不談茶,會很難過的。」

我說:「我們過於講究茶道而喝茶,會忘記喝茶最根本的意義,喝茶第一是要解渴,第二是興趣,第三是有好心情,第四是有好朋友來;對茶的研究反而是最末節的了。」

然後,我們坐下來,喝茶!

那時候覺得趙州的「喫茶去」!講得真好。

雪夜觀燈知風在,寒天飲茶知味在,除了專心喝茶,我們並不做什麼。喝了幾盞茶之後,朋友說:「今天真好,我現在知道茶不是用舌頭喝的了。」

我想到,法眼文益禪師被一位學生問道:「師父,什麼是人生之道?」

他說:「一是叫你去行,第二也是叫你去行。」

是的,什麼是飲茶之道,第一是叫你去喝,第二是叫你去喝。

什麼是佛法之道,第一是叫你去實踐,第二也是叫你去實踐。

「有沒有第三呢?」朋友說。

「有的,第三是叫你行過了放下。」

這金黃色的茶湯啊!這人生之河的苦汁啊!這中邊皆甜的法味啊!

一味萬味,味味一味。

喝時生其心,喝完時應無所住,如是如是。

▲專題報導

給大地一分愛

◎陳淑伶

【預約人間淨土(1)】

由慈濟基金會與金車教育基金會聯合主辦的「預約人間淨土」活動
今年以「環保綠化」做為活動主題
共包含九項系列活動
已於三月七日起,在全省各地陸續展開
希望藉由這一系列活動,喚起社會大眾,以「綠化的手,慈悲的心」
共同做大地的園丁

「一朵蓮花種在心田,萬朵蓮花開滿人間,慈光點亮心中燈,和風吹醒夢中人,預約一片淨土,淨土人間,淨土在身邊……」

從思想的淨土到生活的淨土

去年三月,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與金車教育基金會,首度推出以改善社會風氣為訴求的「預約人間淨土」系列活動,以長達三個月的時間推展淨化人心、家庭、社會的系列活動,在社會上形成了一股清新安定的清流。

回溯活動所展現的成果,遠見雜誌評此活動為九一年台灣最大的群眾運動;慈濟會員在一年內增加近八十萬名,並獲得第一屆中華民國社會運動和風獎的肯定,從根建立人間「思想淨土」的理念,在社會上持續發展著影響力。

有鑑於此活動已漸在社會大眾間建立良好的公益形象,今年,在同樣的活動名稱與精神原則下,慈濟與金車基金會,再度推出第二階段預約人間淨土活動,延續原活動改善社會風氣的工作--思想的淨土,以環保綠化工作為主題--生活的淨土,盼能激發民眾付出愛心,愛惜我們的環境,提昇我們的生活品質。

用綠化的手做大地的園丁

天空破洞了,誰不傷心青山流淚了,誰不悲情

現代的女媧那裡找
地球的園丁何處尋
一顆真心一顆樹,萬顆真心一片林
綠化的手,慈悲的心
你我都是補天的女媧,大地的園丁

近年來,愈來愈多的訊號顯示,我們生存的地球正一寸寸無情的被吞噬與破壞,而元凶竟是生長於其間的人類;一九八八年「時代周刊」的風雲人物,當選者竟然是瀕臨毀滅的地球,引起世界各地相當大的震撼;地球已發出不平之鳴,人類的自私無知、濫墾濫伐,將己身逼向毀滅的地步。

我們已知道,全球生態正以一種很快的速度逐漸在病變,南極上空因臭氧層的缺乏而破洞,衣索匹亞的大飢荒,孟加拉南部和中國大陸世紀性大水災,花蓮瑞穗紅葉村及秀林銅門村,在一場颱風中,被洪水砂石掩沒,頃刻間家園夷為平地……,噩耗如戰鼓頻催似的發出強烈警訊,我們該覺醒到:濫砍濫伐、罔顧水土保持,所帶給人類無盡的禍害。如何讓生態免於再受威脅,已是二十一世紀人類所要付的基本義務。

今年推出的「預約人間淨土」--環保綠化篇,活動標的,即是著眼於推廣環保護生觀念,珍惜地球萬物資源,並落實全民綠化工作,以留給後代子孫自然的空間。

因此,整個活動將透過研討會及系列演講,推廣民間自發性綠化工作,並鼓勵民眾善用自然資源,促進身心健康;透過親子植樹認養活動及機關團體綠化環境樹苗提供,共同創造清新綠意的生活空間;透過義賣品的流通,推廣預約人間淨土祥和的生活理念,義賣所得,將捐作慈濟教育基金;透過紙資源回收工作,提醒民眾惜物愛物的觀念,以減少樹木的砍伐。

培養小樹護老樹,綠化大地淨人心

活動從三月七日起展開,將持續進行至四月廿二日地球日止;三月十日下午三點,已於台大校友聯誼社召開記者說明會,藉著傳播媒體的報導,將訊息傳遞出去,籲請全省的民眾共同參與綠化環保的工作。

三月七日的「老桐樹生命之旅」,與新竹市政府、陸正紀念基金會、救國團新竹團委會合辦;藉著移植一棵新竹市區內的二百年老刺桐樹,宣示我們對宇宙萬物生命的尊重,並推展地球生態保育的理念,提醒人們在追求建設成就的同時,莫忘記自然生命的價值與循環。

三月十一日下午二時,在台大校友聯誼社舉行的「樹快樂人就快樂--綠化生活環境研討會」,與遠見雜誌社合辦,邀請政府及民間學者專家,包括台大園藝所教授李哖、台北市政府公園處處長林進益、陸正基金會負責人陸晉德、台大環工所教授游以德、中華民國室內設計協會理事長黃永洪,共同研討政府、企業及個人如何同步綠化。藉由專家們的討論,對政府綠化成果的檢討及建築物綠化空

間,同時提出建言,為全民良好的生活環境尋找方向。

三月十二日植樹節當天,也舉辦了一項「淨心樹木造福田--植樹節聯合植樹紀念」活動,於慈濟護專舉行。花蓮各級機關、學校團體及各界代表,共同參與,響應綠化活動。上人並親至會場,對大眾開示:「人生就像種樹,要培養小樹,但也不要忘了照顧老樹;種樹除了可以綠化大地,更能淨化人心。」護專學生將負責日後樹木的養護工作。

青山綠地我的家,親子有情樹有愛

而預約人間淨土的演講會--青山綠地我的家,將於三月二十九日下午七時至九時,及四月十一日下午二時卅分至四時卅分,於台中市立文化中心與台北國際會議廳舉行,分別邀請環保署署長趙少康及環保綠化專家學者主講,藉由他們對現實情形提出綜合的分析與呼籲,使民眾能瞭解、配合而至實踐,共同為建設淨土而努力。

四月三日當天,「親子有情樹有愛」的植樹認養活動,將於全省同步展開。主辦單位特別選在兒童節前夕舉辦,是希望民眾由對環保綠化工作的共同重視與參與,以及親植樹苗的呵護與照顧,來增進親子感情,養成對生命的尊重,讓親子有情天地所培育的幼苗,能茁壯成長為遮蔭護土的大樹;讓環境保育的觀念,從下一代子孫開始扎根。

這項活動的時間從上午九時開始至十二時,地點分別為:台北市--木柵動物園、台中市--市立公園、高雄市--萬壽山、台南縣--公九公園、屏東縣--復興公園、桃園縣--建國國中。當天上午七時卅分開始,在各活動現場受理登記,以家庭為報名單位,額滿為止,參加者需自備小鏟子。報名時同時發給認養卡,植樹者每月至少需前往探視除草一次。歡迎各地民眾屆時前往參加,共為綠化盡一分心力。

體貼物情,回收廢紙救林木

在全球資源有限,紙張消耗量卻不斷增加的情況下,把廢紙回收製成再生紙使用,已成為世界各國的趨勢。根據資料顯示,再生紙的製造過程中,除了不必砍伐樹木外,更能減少百分之七十五的空氣污染、百分之三十五的水污染;不僅可節約能源,也能降低污染。況且每製造一公噸紙張,約需消耗二十棵高度八公尺、樹徑十六公分的原木,每棵樹要長到如此,平均約需二十年到四十年的時間;臺灣一九八九年平均每人消耗一百五十七點八公斤的紙張,排名世界第十五位,而根據台北市政府的調查,台北市垃圾成分中廢紙約佔百分之三十五點六,亦即有一千公噸以上的廢紙被人送入掩埋場,這些若能製成再生紙,不僅能減少對自然資源的迫害,更能降低環境污染。

有鑑於此,「知福惜福再造福--回收廢紙救台灣林木」的活動,將於四月十九日上九時至下午四時,在全省七個地區舉行,內容包括廢紙集中回收及生活環保展示。紙資源回收地點為:台北市

--光復國小、花蓮縣--花崗國中、台中市--東峰國中、桃園縣--成功國小、台南縣--建興國中、高雄市--文化中心、屏東縣--靜思堂、文化中心。

再生紙可說是廿一世紀的良心用紙,假如您也想為環保工作盡棉薄之力,就請從現在開始,首先在居家或辦公室設置紙箱,按白紙、報紙、牛皮紙類及混合紙類分開處理,將日常生活的廢棄用紙存入箱內,四月十九日當天就近將收集的廢紙送至上述任何一個活動地點,加入環保的行列。當日全省紙資源回收所得,將捐作慈濟醫學研究中心的建設基金。

廢紙回收所製成的「再生紙」,有下列諸多優點:一、可減緩全球森林資源砍伐速度,保護生態環境。二、可延長垃圾掩埋場的使用年限。三、可節約能源減少污染。四、可減輕眼睛閱讀之疲勞。因此,朋友們!何不一起來響應環保,使用再生紙呢?

前人種綠樹,後人享蔭涼

綠化工作需要政府與全民共同投入,台灣四十年來,因森林的濫墾濫伐而導致水土流失極為嚴重,自然界物種快速滅絕,花蓮紅葉村與銅門村事件的慘劇,即是因為沒有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為了拯救日漸減少的森林,並美化生活環境,主辦單位特別免費提供約一萬株的樹苗,供各公私立機關團體申請,希望藉由「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的身體力行,為自己及子孫留一片青蔚的空間。

此外,主辦單位並特別製作系列甚具實用及教育意義的義賣品,包括預約人間淨土紀念T恤、證嚴法師靜思語、靜思語錄陶塑手工花盆,義賣時間從三月十二日至四月二十二日止。上述義賣品均可至全省六十六家三商行百貨公司義買;若需大量訂購,則需至花蓮本會暨台北、台中、屏東分會。義賣品價格均為一百五十元。至盼你我共同投入推廣心靈淨化與環境綠化的工作。

種一棵歡喜樹,養一座茂密林

一個人,一顆心,種一棵歡喜的樹
萬個人,一顆心,養一座茂密的林
當綠色生命,在大地常駐
有情的花樹,造一個呼吸的地球
一個人,一顆心,種一棵歡喜的樹
萬個人,一顆心,養一座茂密的林
當世間過客,種下百年樹
剎那化為永恆,留下一個長生的地球
愛聽鳥語多種樹,愛看美景多種樹
愛惜子孫多種樹,種下一個呼吸的地球

台灣是我們生長的地方,這塊土地我們不淨化,靠誰來淨化呢?我們怎麼忍心再對美麗的寶島摧殘蹂躪?生長在這裡的每一分子,就有責任負起環境保育的工作。加一分體貼,知一分物情,讓我們大家拿出愛心來愛惜我們的環境,保護我們的生活品質,淨化人間有情,共同來預約一片人間淨土。

▲專題報導

溫馨接送情--為新竹刺桐老樹搬新家

◎決明

【預約人間淨土(2)】

讓老樹公公繼續活下去

三月七日上午十點,在眾人歡欣與祝福聲中,老刺桐樹爺爺一步步移向新厝-三民公園,期待在另一片土地上繼續繁茂滋長,庇蔭我們的子子孫孫。

這是今年「預約人間淨土」-綠化篇系列活動的第一項活動-老桐樹生命之旅,藉著移植一棵兩百歲的老刺桐樹,宣示我們對宇宙萬物生命的尊重,同時讓國人了解到在經濟建設突飛猛進的此刻,「尊重生命、綠化人間」的重要性。

俗語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當我們看到一排排的綠樹因道路拓寬或工程興建而被砍伐殆盡時,我們的心中隱隱作痛;或者看到一條筆直的馬路,為了中央一棵老樹而另行繞道時,我們暗自歡喜慶幸。在經濟高度發展的今天,當經濟建設與環保綠化工作有所衝突時,究竟孰重孰輕應如何取捨,常是見仁見智的問題。

位於新竹市救國團團委會旁的一棵刺桐老樹,最近亦因市政府的

公共設施開發,而面臨被砍伐或移植的抉擇。由於此地市政府已決定開發為新竹市綠十四地下立體停車場,同時也已經開始施工,最近卻因老刺桐樹的去留問題未決,而被迫停工。那棵老樹據專家估計,約生於清朝乾隆年間,距今已有兩百餘年的樹齡,體積大、樹幹粗,早被政府列為文化資產。最後,市政府拿出魄力,決定移植老樹。

為了保護文化資產,新竹市政府原已編列二十五萬元預算移植此樹,並與多家業者商談移樹問題,不料多數業者認為責任重大、經費不足的情況下,紛紛打退堂鼓。

為移植老樹實施交通管制

配合今年「預約人間淨土」活動,係以環保綠化為主題,活動的執行長孫慶國先生在獲知此消息後,便主動與市政府聯絡,並聯合對推動生態環境綠化教育工作不遺餘力的陸正文教基金會、救國團新竹團委會,共同聘請學者專家研商移樹問題。經討論後決定利用刺桐樹正處於冬眠期間,移植至新竹市三民公園,盼能以專業知識及經驗,加上善心人士的愛心,延續老樹的生命。

為讓移植工作能順利進行,早於十天前(二月廿七日)便為老樹先行斷根,再由老師傅一鏟一鏟用手挖出直徑寬達五公尺,深二公尺,以稻草覆蓋包紮成重達一百噸的宿土球,對於老樹的事前移植工作,可謂細心周詳;以往在台灣一般移植工程中,大部分均是砍下茂盛的枝椏,把生長茂盛的樹砍成光禿禿的樹幹好像電線桿一般,然後再進行移植。也因此常會造成不良甚至枯死的現象;即使存活下來,要想恢復原樹的蓊鬱茂盛,總得等上好多年。因此一般人對移植不甚重視;而此次的移植工作,主辦單位完全保存老樹的原形,可說是一大創舉。

為了護持這項有意義的活動,台北二十一組委員各自派代表前往新竹,會同新竹委員來到現場共襄盛舉。現場沿途早有新竹市警察局的警員於周邊要道待命,以備實施交通管制;馬路兩側聚集了參與的小朋友、學生及民眾,而由學生組成的舞龍民俗技藝團,更列於最前側,準備到時溫馨接送老桐樹時的前導工作;附近的居民莫不抱著嫁女兒的心情,歡送老桐樹的離開;雖然天空下著細雨,然而人人興奮異常,風雨澆熄不了摯熱的心。

剪枝除葉一步步移往新居

九時半,所有的移植器具、輔助器械全部定位;九時五十分,一粒代表喜氣洋洋的大紅彩球被吊車高高吊起;十時正,在敬香、鳴炮之後,老樹搬新家的活動正式展開。新竹市長童勝男致詞時表示:「此項活動可說始創了兩項金氏世界記錄,其一樹齡高達兩百年;其二球徑尺寸、重量無人能比。希望藉著這項活動,提醒大家重視生命、愛惜生命,珍惜我們的生活品質;也盼望國人能共襄盛舉,共同來提昇我們的生存品質,讓社會更美滿。」

當貴賓代表眾人拉下彩球的剎那,兩輛於旁待命的起重機立即執行這歷史性的移植任務。師姊們圍繞四周,齊聲高唱:「祝福你、無

量壽……」來祝福老刺桐樹能綿延不斷繁衍下去。原本預定半小時可以完成移植的工作,卻因樹木過於巨大及宿土球體積龐大,兩輛六十噸的起重吊車大費周章,一次又一次地花了將近三倍的時間,才緩緩吊起老刺桐樹。

看著老樹一寸一寸地往上升,人人心中欣喜吶喊著:「加油!再往上點!快到平板車了!」

待刺桐樹移到車上後,大家又再次遇到另一個問題。原來樹高二層樓,由原地遷往三民公園的新居,路程約一公里,沿途電線、電線桿林立,想要毫無阻礙前進,恐非易事。主辦單位在與電信局溝通後發現,該地區供給全新竹市的配電,若是貿然將電線剪斷,新竹市將陷入一片黑暗中,為免顧此失比,大家決定在不損害樹木生長的大原則下,決定將高出的旁枝剪除。一路上就在走走剪剪,停停走走,亦步亦趨的漫長等待中,老桐樹逐漸移往新居,在另一片的土地上,繼續生根發芽,生生不息發揮功能……。

尊重生命只為老樹也有情

上人曾言:「我們不妄想在樹大成蔭時在樹下乘涼享受,我們唯一的責任是小心栽培,讓樹木生長茁壯,使後代能遮蔭乘涼。」在現今一片森林被濫墾濫伐聲中,老桐樹何其幸福,有這麼多人前來和它結緣。而為了延續它的生命,更花費多少的心力與金錢,「我們所以這般大費周章地來移植一棵有兩百年歷史的老樹,主要在表達對萬物生命的尊重,並推動地球生態的理念,點燃人人心中的愛苗,預約人間淨土。」孫執行長說。

誠如紀媽咪所言:「要讓生命再生,需花費多少人的心力,然而要毀滅它卻只在一剎那間。」相信老刺桐樹爺爺一定不負眾望,在春暖花開時節,再次欣欣向榮蔚為亭亭華蓋,庇蔭後代;更希望藉由這項活動的宣示,激發大家愛護生命、尊重生命的理念,共同以誠摯的心、炙熱的情,喚起人們生態環境保護的觀念,美化我們的環境、提昇我們的生活。

▲專題報導

樹快樂.人就快樂--綠化生活環境研討會

◎編輯部

【預約人間淨土(3)】

主辦單位/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遠見雜誌、金車教育基金會
時間/八十一年三月十一日下午二時至四時三十分
地點/台大校友聯誼社三樓A室

主持人/王力行(遠見雜誌總編輯)
主講人/李哖(台大園藝所教授)    
林進益(台北市政府公園處處長)    
陸晉德(陸正基金會負責人)    
游以德(台大環工所教授)    
黃永洪(中華民國室內設計協會理事長)

主題/政府、企業、個人同步綠化

一、政府如何做綠化?成果如何?
二、公司企業、個人、家庭,如何簡單而有效地做綠化?
三、都市建築如何做綠化?

綠化工作需要全民的投入

⊙王力行:

愈來愈多的資料顯示,台灣生活空間品質正逐年下降中,四十年來,因不肖商人對森林的濫墾濫伐,導致水土流失極為嚴重,自然界的物種已逐漸消失殆盡,如何拯救我們生存的空間,社會上已有許多的團體開始關切這個問題。然而綠化的工作需要政府與全民的共同投入,如何做綠化的工作呢?今天我們很榮幸邀請到政府首長與專家學者共同來參與這項研討會,他們將針對政府、企業、以及個人,如何有效同步綠化,提出寶貴的意見。

首先我們請主辦單位的二位執行長為我們致詞:

心淨則國土淨

⊙王端正(慈濟文化志業執行長):

此次活動雖是慈濟與遠見雜誌、金車教育基金

會合辦,事實上很多構想,均是來自金車教育基金會,在此很感謝他們。

所謂「心淨則國土淨」,然而,看看我們現在的國土已經不淨了--空氣污染、水污染、青山流淚、天空破洞……,這種種都是人為造成的,看到這種情況,難道我們不覺得悲情、傷心嗎?

此次預約人間淨土活動,特別以綠化環保為訴求重點,主要是提醒大家,綠化環境要大家一起來,每一個人都有責任與義務來保護環境,因為環境是大家共有的。人,來自自然、依賴自然、使用自然、進一步征服了自然,但最後還是要回歸自然,自然與我們是一體、密不可分的。

想想水源被污染、樹林被砍伐,最後受害的仍是我們人類,如何將被污染的環境改造成清新的環境,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藉著這項「樹快樂、人就快樂」的研討會,希望學者專家能提供寶貴的意見,同時將此次研討會的成果,提供有關單位參考,讓民眾一起動手美化我們的環境。

建立人與自然的倫理關係

⊙孫慶國(金車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自從八年前金車舉辦兒童夏令營以來,從每年的問卷調查中得知,小孩對大自然的喜好,且受到來自大自然的影響,最有效益。

美國國家公園的一份報告說:大自然不但能治療人心,且對人心也有鼓勵和鼓舞的功能,今天要想人心淨化、社會淨化,我想首先要先淨化大自然。

綠化除了有保持水土、清淨空氣的功能外,更能降低溫度、吸收噪音,甚至是修心養性的休閒活動。因此環境綠化對未來人類的生活品質、休閒活動、有密切關係。

政府這幾年來不斷提倡文化建設,我希望中國傳統文化除了固有五倫及第六倫的群己關係外,能再加一倫--人與自然的關係,讓我們居住的台灣,能真正成為美麗的寶島。希望透過這樣的活動,喚起大家的環保意識,也希望政府更重視綠化活動。

開放民眾認養公園與行道樹

⊙林進益:

對於綠化工作,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有「樹旺,

人更旺」的觀念,相信一定可以推行得很順暢。

以台北市的行道樹來講,政府每年花在行道樹上的預算,就有好幾十萬,然而許多位在商店門口的行道樹,卻被偷偷砍掉了;更有店家為了要使廣告更加顯眼,不顧一切將行道樹殘害。這一、二年來,我們不斷灌輸店家「樹不旺,生意也不會旺」的觀念,砍樹的現象才逐漸下降。

以綠化市長自許的黃市長,努力想將台北市建設成像新加坡、名古屋一樣,環境美化。但基本上台北市與上二地的條件不同,新加坡是填海新生地,土地掌握在政府;名古屋是戰後經過重劃的都市,土地取得也較容易。然而在台北市,土地是最高的預算,如八十年度預算,其中土地取得就佔了二十二億之多,所以在台北推行綠化,土地昂貴是最棘手的問題。

早期的庭園與自然景觀已不復見,如今我們只有開闢公園了。目前為止,全市五百座公園中,已開發的有八百八十三公頃,尚有七百餘公頃正待開發。同時為了維護整個公園與行道樹,我們將劃分成責任區,每一責任區除了有專職的人員負責美化外,更開放給市民或企業認養。

認養不是政府在推卸責任,而是讓大家有參與感,才會去愛它,等到二、三年後,看看自己的成果,或許會發現,我們居住的空間變溫暖了。

綠化工作應作系統處理

⊙游以德:

其實綠化工作應作系統處理,對象為都市開發(包括建築物、公共設施)後剩下的空間,才做綠化計劃。以台北市二百七十二平方公里而言,僅有極少數的綠化空地,因為建築物、公共設施已佔了絕大部分。

台北市依山傍水,假如沒有工業高度開發,它將會是一個幽雅寧靜、充滿詩意的都市;但是現在我們發現水是髒的,青山不再綠了,如今我們只能將都市中綠化的點、線、面,修補為網狀,將它稱之為「補破網」。

從綠地系統觀念而言,我有二個結論:

一、首先界定台北市綠地最小的需求面積。若有可能的話,再逐步擴大,盼能在有限空間中追求多元化的利益。

二、逐步提昇品質較差的綠地,可從規劃與系統方面來推行。在台北市我們看不到百年老樹,原因是樹木常會因為施工而被砍得光禿禿,猶如電線桿般,甚至被矮化,這些都是推動上的瓶頸。

就結構問題而言:

第一,預防勝於治療。與其等到建築物完成後再來規劃綠地,屆時又將建築物拆除改進綠地,倒不如事先即規劃妥當,何處該預留綠地。

第二,維護原有的自然風貌。若不是屬於建地的空間,絕對不能任意濫砍、濫建或變更使用,如此我們才能保有綠化的空間。

從都市計劃觀點而言:市中心與住宅區推廣綠化的方式是不一樣的。市中心必須能夠代表台北市的風格,在美化與創意方面要多下功夫,能展現氣派與風格者,即使是成本高也是在所不惜;而住宅區則著重於清淨、實用方面。其實若能將住宅區的綠地結合成公園,然後開放給居民認養,不但能享受自己付出的成果,更能提昇綠化的品質。另外,經過中央政府推動舊社區的整頓、更新,亦能讓綠化有效的達成。總之,如何推廣綠化,只不過是技術問題而已,最重要的是要能啟發大家的自發性。

室內槙物促進空氣自然循環

⊙李哖:

在我小的時候,台北是一個很寧靜的都市,青山、綠水、鳥語花香,物質文明雖較差,然而精神文明卻是富有的;如今物質文明提高了,我們卻失去了珍貴的自然資源,沒有青山綠水,也聞不到鳥語花香了。

我首先就室內為何要綠化及如何綠化提出說明。據美國太空總署研究,人若要能在太空中生活很久,密閉的室內一定要養植物,才能讓空氣自然循環。

我們居住的高樓大廈空調系統中,有許多揮發性的有機氣體,對人的身體是有危害的;而綠色植物卻可以吸收這些有毒的氣體,所以室內擺上綠色植物有其必要性,而且可以提昇生活層次,更能培養愛心。家庭中的媽媽若知道如何美化家庭,相信也一定可以將小孩子教好。

在國外,人們將園藝的栽培視為第一項戶外活動。綠化不止單純的可以美化環境、改善生活品質

,還有多項功能;如對殘障或行動不便者,可以藉著種花做為復健運動,達到復健的目的;而低能兒、精神障礙者,可以讓他們藉著搬樹、種花,看著樹木的成長,對他們也有醫療上的效果。

歐洲與日本很流行農田規劃,而且市民可以承租耕田,上班時有專人代管,有點類似我們現在的觀光果園、休閒農場。

植物栽培具實際生活效益

那麼大家要如何來做呢?

假如說從都市計劃、森林推廣、水土保持方面來講,這方面需要很多專家,但是我們首先可以從個人方面著手。個人方面,可以先培養下一代綠化觀念的重要性,今天栽培植物已不是奢侈品,而是生活必需品,它不僅可以美化環境,更能提高精神生活層次。我自己本身投入園藝工作已有十八年之久,現在種花,不只是為美化環境,還有防塵、減少污染、隔絕噪音、隔離不雅的地方等。如高速公路中間的綠島,可以阻擋對面車道的燈光,減少車禍的發生。所以說,植物不只觀賞,還有實際的效益。

以前的人種樹可以有很大的苗圃、環境來栽培,因此樹可以長得很好。台北市往昔僅有三十萬人,假如沒有建築物、汽車、人的踩踏,樹仍然可以長得很好;但是現在地面上舖上硬的水泥、柏油,樹根無處可伸展,而且空氣污濁,樹根本沒有好的生存條件,因此現在園藝就要去研究如何使樹木在這麼不良的環境中,維持長一點的生命。

今天我在這裏呼籲二千萬人齊來種樹!連小孩子也一起來!在歐美他們從小教育起,教室內常有綠化植物;而我們卻常以為花、植物是奢侈浪費品。所以要想全民綠化,首先就必須扭轉這個觀念。

水泥的都市不可缺少綠樹

⊙陸晉德:

我們捫心自問:青山綠水為什麼沒有了?因為第一,人的數量太多,人與大自然爭取生存空間,所以破壞了大自然;第二,人們想追求物質上更大的享受,因為這樣而破壞了大自然。

我嘗想:假使地球上都沒有樹木時,人類會怎麼樣?可想而知,人也無法生存下去。

其實在農業社會裏,人們並不喜歡樹木,因為高大的樹木會遮住陽光,妨礙農作物生長,況且屋舍也不是鋼筋水泥,樹長在旁邊,根深入地下,會破壞到房子,再加上當時有廣大的綠草地,所以種樹並不是那麼重要。

但反觀現在工業社會,都市裡鋼筋水泥林立,連一塊綠地都鮮少看得見,所以我們必須體認樹木對我們是非常重要的。

綠化工作要政府來帶動。政府如何來做綠化?可以從都市、道路、山坡地三方面來做綠化。

都是方面,先想想我們有多少資源可以讓樹木成長;山坡地綠化方面,由於濫砍濫伐,水土流失極為嚴重,因此只要豪雨一來,砂石沖積到河床,河床不僅被破壞,更會造成災害,所以綠化山坡地是有其必要性。

道路方面,行道樹常會無緣無故被破壞,在新竹我只看到道路不斷在破壞行道樹,而且若是種植的地方正好是在商店門口,樹通常都保不住;更何況人行道上又舖上磁磚,根本讓行道樹無處生長。另外為了拓寬道路,行道樹也常會遭砍伐,難怪我們會看不到年代悠久的老樹。我曾看過一棵行道樹被剝了一層皮,讓人看了實在覺得心疼,為了挽救它,我在附近一家一家的問,究竟是誰這麼做,卻沒有一個人承認,事後有人用布將傷口纏住,總算才保住這棵樹的生命。

進行綠化要懂得方法

還有一個怪現象,就是都市裡常用水泥箱來種花,水泥箱根本不透水,萬一淹水,花就死掉了,大太陽一曬時又會乾死。所以講綠化也應該懂得方法,免得徒然無功。

至於都市建築如何綠化,我有幾點建議:

第一,建議政府要種樹,不妨讓民間共同來參與,既省經費,又因市民的親自參與,大家才會去保護樹木。

第二,在安全島上種植較深入土壤的樹,甚至可成為樹籬。

台大森林、園藝系有很多這方面的專業人才,林務局裡的基層幹部也有很多專家,這些人都值得政府好好去利用。

總之,要想我們居住的都市有樹,道路有樹,就必須喚起民眾保護綠化的意識。

都市建築五種綠化方法

⊙黃永洪:

我所從事的工作是有關建築、景觀及室內設計方面的。現在我就從都市建築如何綠化談起。都市建築的綠化有五種方法:

一、平面綠化:外國人常發揮智慧,利用原來的地形、地物,加以設計,成為美麗的景觀;而我們非但沒有保有原有的風貌,經常是怪手一來,先鏟為平地再說,根本沒有考慮到綠化的觀點,這種損失是相當大的。其實平面綠化是最容易做到的,只要我們能稍加用心留意即可。

二、立面綠化:馬來西亞有一位建築師,將一幢建築物的每一層樓都種一行盆栽,一年後成為一層層的綠皮。遠遠望去,整幢建築物都是綠色的,相當美觀。所以立面綠化對於都市建築的美觀有很大的作用。

三、高空綠化:即屋頂綠化。在頂樓樹則需防漏水,除了樓上的樹可以成長,讓樓下的人也可以舒適居住,這樣才是「樹快樂,人就快樂」,不僅自己可以享受,更能和別人分享。

四、立體綠化:其實只要條件夠,植物在什麼地方都能夠生長,許多國家都設計將花園立體化,如此一來,住在高樓也可以享受花園的樂趣。

五、室內綠化:有些人以為在家裡擺上假的盆栽,就算是室內綠化了,其實過了幾個月,假物表面上就會沾上一層灰塵,連綠色都變樣了,這怎能算綠化?與其擺上假物,不如不要擺;活生生的樹不僅綠意盎然,而且清新漂亮,不過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每家陽台往外凸,盆栽放在上面,一旦澆水,樓下的人就遭殃;而日本人的陽台都是往內凹的,這樣不僅自家可欣賞,也不會妨礙到他人。

以利人、利樹觀點作風水新詮

另外還有一點,風水的問題常會破壞景觀。風水是以前人居住的習慣,與現在生活習慣已截然不同,但現在還是有很多人相信風水,常會為了風水將樹砍掉。

假如說風水先生可以配合現在的生活習慣與環保觀念,重新以利人、利樹的觀點來詮釋風水則對綠化必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力。何況一德、二命、三風水,人何必為了風水而殘殺樹水呢!

預防重於治療,談綠化一定要採取行動,不止個人,企業、政府,都要努力,才能使綠化展現成果。

⊙王力行:

聽完上述幾位專家學者精闢的演說後,相信我們對於綠化的重要性,及如何推展綠化工作,都有概括性的瞭解。我們要將種植植物當成是每個家庭必須的,而不再是奢侈品;綠化工作要預防重於治療,同時也要突破風水觀念,更重要的是,大家能踐行履行,及時採取行動,人人將綠化工作當成是責任與義務。(慈凌整理)

▲校園清流

交一份人生成績單--上人對教育工作者的期勉

◎證嚴上人/主講 弟子慈承/記

諸位大德,阿彌陀佛!

今天是台北市、台北縣、桃園縣、宜蘭縣五百位教師及三百位眷屬來參訪的日子。同時也有台北會員乘坐慈濟列車來,真是殊勝的因緣。雖然春節已過,但仍屬一年開始的第一個月,因此,特在此恭祝各位新年快樂!

又是一年初春,最近以來,春雨綿綿,對大地有很大的助益。去年常聽見南部有旱象,可能今春要廢耕。但據今天早上新聞報導,這場春雨水分充足,已可開始耕作;可見春天的雨水對人們貢獻有多大啊!

人心是一畝田,佛法如甘露水

每個人的心中也有一畝田--一畝心田。世上的田需要水分、需要耕耘;人的心田更需要水分,也更需要耕耘。心田要照顧好,不要讓它長出雜草,並且要施給它足夠的養分,最重要的,是要播下好的種子。

心田的種子要選擇。種子從何而來呢?日常生活中一舉一動、一言一行,莫不是「因」--種子。我們要選擇好的?還是壞的?要選擇一粒菜子呢?還是稻種?或是一顆水果的種子?

心田上播下的種子,還需要緣。緣就如雨露、陽光,有因、有緣,慢慢培養,種子才會發芽、成長。

各位,大家都抱著耕耘心田的心理來慈濟,我很期待每個人都將種子選擇好、種下去,並且用心去照顧,用最好的緣來栽培。什麼是最好的緣?「佛法」的緣就如甘露水,是最好的緣。

事能通理即徹,佛法是教育的泉源

慈濟即是以佛法為目標的宗教教育。宗教有其

深奧的道理,但理是要用在事上的,事能通,理就能徹。有人說,佛法這麼深,如何去探究?如何去追求?如何才能了解?其實,佛法是要發揮在日常生活中。

各行各業若能夠了解佛法,用在自己的行業上,一定能成功。因為佛法是各行各業教育的源泉。

做生意的人吸收佛法的教育,生意一定做得很誠實,且能利益人群。雖然他們賺世間財,但能使社會繁榮。很多企業家,懂得取之社會,用之社會,如此就可以成為奉獻社會的「志業家」。

做醫生的,若有佛教的精神,可以發揮愛心及救人的功能。比如慈濟醫院的醫生,每個人都有慈濟的精神,亦即是佛教道理的教育。因此,他們確實發揮了愛的醫療。

今年過年,各大小醫院都休息,因為花蓮地區假期時車禍事件每每增加,我們的院長就很用心的規劃,全院八百名員工分兩批休假。所以過年期間,有四百名員工隨時待命中。

初一早上,我從精舍來醫院,看到以院為家的曾院長,我們一起從急診處進去,我問護士:「怎麼樣啊?昨天值班嗎?」她們說:「是啊!昨天好忙喔,病人好多,我們忙得不可開交。」我問:「都是些什麼樣的病人?」她們說:「頭破的、腳斷的,傷重的非常多,開刀房開通宵,都沒休息。」

自除夕夜到大年初四早上,車禍急診一千零八十七人,其忙碌可以想見。初五又聽院長報告,門診四百多人,共計一千五百多人。我心想,當初蓋醫院真蓋對了,假使花蓮沒有這間醫院,這一千多位病人怎麼辦?要往那裡去呢?

最重要的是,我們的醫生有愛心,他們將佛法生活化,知道當醫生的使命,就是要發揮救人的功能,因此,過年也把心放在病患身上。所以說,當醫生的有慈濟的精神、佛法的教育,就可以當個好醫生。

時時自我教育,窮究人事道理

當老師也一樣,把佛法用在教育上,教育也一定會成功。

老師負責培育下一代。因此老師本身的教育非常重要。在座有五六百位老師,你們一定很疑惑,我們都已經當老師了,為什麼還要教育?

俗語說:學無止境。要傳授給學生的知識,還有我們未學到的,更何況做人的道理?更要時時刻刻不斷的向上追求。

世間的學問縱然廣博,但有一種學問更是無窮無盡的,那就是佛法;佛陀的教育就是無窮無盡的教育。

以我而言,一天到晚沉浸在佛法研究中的人,再給我現在的年齡三倍之多,還是研究不完。單是有形的經典已經浩瀚如大海,更何況還必須去實行。佛法之精深,是幾輩子都研究不完的。

但我們不要以為,佛法無邊,如何研究?如何拿來教育自己、教導學生?太難了。我要告訴各位老師,佛法要生活化、用在日常生活上,一點也不難。

當老師是神聖的工作,國家的興亡、社會的祥

和、家庭的幸福,無不是操在老師的手中。老師如能將下一代教得好,將奠定人類的根本基礎。如教不好,不只是做父母的傷透腦筋,就是社會也會混亂不堪,無法和祥,如此,國家要安和樂利,談何容易。因此,教育是國家的根本,要定國安邦、和祥社會、幸福家庭,老師的責任何其重大!

要怎樣當個好老師呢?要做個好老師,要先從自己做起,先修身、再齊家,然後才能治國平天下。老師自身若沒有修養好,給學生見了,他們也不會尊師重道的。

飄泊舊事,逆境增上緣

二十多年前,我尚未成立慈濟功德會之前,居無定所,四處流浪。後來有一位許聰敏老居士為我搭建了一間小小的屋子,就在現在靜思精舍後面,地藏菩薩小廟的旁邊。

那個屋子約只有十尺長、十二尺寬,一切生活起居都在那兒,是佛堂、是臥室、也是廚房。我一個年輕女孩住那裡,但是有很多人都很關心我,尤其是一些老菩薩們時常來看我。

有一次颱風來襲,一位素來疼我,住在地藏廟修行的平老太太,她是東部發電處處長的母親,她兒子派車來接她回去。平老太太邀我同行,我說:「我只有這一間小屋子,我要守著它。」平老太太說:「妳一個人在這荒郊野外,又是颱風天,我怎麼放心呢?妳不去,我也不走了。」

我聽了好感動,也不忍心。而且在這小地方,萬一有什麼閃失,要如何向她兒子交代呢?只好答應與她一起到花蓮市去。

當年我只有一幅西方三聖像,我請出佛像和一部經,到了外面,一陣強風颳來,把我吹得踉蹌倒地,爬起來回頭一看,小屋子外面的竹籬笆牆在風雨中,竟然倒塌了!我很心疼,可是風雨這麼大,我只好向前走,坐車到花蓮去。

第二天,風雨停了,我趕緊回來。平老太太說:「小屋一定被颱風颳跑了。」我想:牆已倒了,我回去還能有一個小精舍嗎?

人人一根手指,眾力可以轉動山河

回到家,從地藏廟望過去--不但小屋還在,被北風吹倒的圍牆,竟然又正正的站立著!原來是南風把它扶了起來。我的心裡好感動,發願一定要好好的修行,更虔誠的修行。

許老居士的夫人來看我,她說:「你的小屋有沒有損壞?」我說:「沒有,不可思議的是,北風把我的牆吹倒,南風又把它扶了起來。」她說:「那怎麼可能!」仔細一看,果然如此,她感歎道:「人要倒你,天不倒你。」

我一聽這話中有話,就一直追問:「誰要倒我?」她老人家只好說:「地藏廟的人怕你以後也在這裡蓋寺廟,會影響他們,所以心不自在,見颱風來都說:『風啊!快把小屋吹倒吧!』也有人說:『若沒吹倒,我們一人一根指頭,也能把它推倒。』」

我聽到這些話,心裡非常難過,決心放棄小屋出來。

但是,何去何從呢?自棄俗出家後,我吃了很多苦,到處流浪,沒有一個定所。又想到我只是一個弱小的女子,如此被人咒說,要用指頭把我的小屋推倒;但同時也給我一個啟示--當下,我默默的許下了一個心願;將來有一天,我要集合很多的手指頭,發揮善的力量,相信這分力量,可以轉動山河。

要立「志」,切莫爭「氣」

各位!當時我沒有生氣,我告訴自己:不要用「氣」,要用「志」;我立下一個「志」,因為現在人家看不起眼,才會如此待我,我要認真修行,若能修得如願,廣招來眾,指頭也能轉山河!

後來我住在許老居士家。不過出家人的戒律,是不能在在家人家裡住超過七天,所以我心很急,正好遇到一位小姐,她說:「你怎麼在這裡?」我答:「無處可去。」她很高興的說:「來我們慈善寺吧!聽說你地藏經講得很好,你來教大家地藏經吧!」我想這也是一個好辦法,於是就跟著她到慈善寺去。

有一天,我在慈善寺院子裡等著打幫浦洗衣服,有一位約小學一年級的學生背著書包要去上學。慈善寺後面正好是鐵路,火車過去,小朋友突然說:「好奇怪啊!老師叫我們不要走鐵軌,而他們自己都在走鐵軌。」我一看,有三位老師,正走在鐵軌上。

我心裡想:能「說」不能「行」啊!我就問那位小朋友:「那你敢不敢走?」他說:「只要老師敢,我們就敢!」

各位老師們,大家想一想,「只要老師敢,我們就敢!」我們的責任有多麼重大啊!所以大家一定要立志,互相再教育、互相鞭策,要以身作則,才能將學生教好。

不僅當教師,還要當人師

大家都看到慈濟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葉方良 Rex-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