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衲履足跡

2002.01.01 心靈無盡藏

◎撰文/善慧書苑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二00二年一月一日《十一月十八(二)》

【靜思小語】無私的愛,發自於內心的誠正信實;而展現於外的行為,不離慈悲喜捨。

跨國界的救命團隊

時逢二00二年新曆歲首,人與人見面互道「新年快樂」,喜洋洋的景象洋溢「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氣息。

來自七國、五百多位國際慈濟人醫會醫護人員和家屬,齊聚花蓮靜思堂參加圓緣典禮。上人親送每人福慧紅包、想師香包及佛手小玉飾,也為九十位人醫會成員皈依,期許大家能為世界上遭受病苦的人付出。

來自印尼當格朗縣的Sumarsudi醫師上台心得分享時,以軍人立正禮向佛陀致敬;他提到,十歲時正逢第二次世界大戰,沒有經歷過所謂的童年,這幾天與慈濟人共聚一堂,找回童年的快樂,也發現原來還有手語這種溝通的語言。最後,他並以中文道出:「上人,我愛您!」

「無私的愛,發自於內心的誠正信實;而展現於外在的行為,不離慈悲喜捨。」上人表示,在慈濟的大愛世界裏,心靈沒有國界、種族、宗教的分別。「我送給每個人一隻佛手,就是希望病人的苦難來到各位的手上,都能獲得拔除。期望人醫會能打破國界的限制,成為世界性的大團隊。」

午後,上人開導一位向來貼心的弟子,希望能解他的心結,圓滿人事、成就慧業。上人說,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是要合心,心量開闊才能廣招來眾。「這幾天國際慈濟人醫會在花蓮舉行,我與印尼、菲律賓等國家的成員雖然語言不通,但是心靈契合;他們進入了我的心靈世界,彼此的心合在一起,才能相互讚歎,成就志業。」

「做慈濟事一定要合心、和氣、互愛、協力,這種互愛協力不能有界限,否則有形的幅員擴大了,無形的心量反而縮小。」上人表示,心量大、心思簡單,就不會把他人倒的垃圾堆在心裏,「『人我是非』是破壞慧命的種子。一些雞毛蒜皮的事不要放在心裏,也不要一直苛責人家不對,才不會破壞自己好的基因,阻礙慧命的成長。」

上人表示,要做到「統領大眾,一切無礙」,就要相信自己無私、相信人人心中有愛,才能對每個人都付出同等的愛。

「『愛灑人間』歌詞裏一句:他們不忍地球受毀傷。除了有形

的大地外,還包括心靈的大地;而『他們』指的就是佛菩薩、天主、真主、聖母……還有你和我。」上人說,人的生命會老化、形容會枯槁,然而只要每個人的愛心啟發出來,慧命將無窮無盡。



▲衲履足跡

2002.01.03 化解惡念,結善緣

◎撰文/善慧書苑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二00二年一月三日《十一月二十(四)》

【靜思小語】唯有廣結善緣,才能天下無災、社會吉祥、年年平安。

長期灑愛在人間

上人在志工早會中,細數阿根廷與賴索托慈濟人在當地付出的情形,以及澳洲森林火災,感恩慈濟人在全球各地天天結善緣。

阿根廷經濟解體引發社會暴動,短短幾天內已換了多位總統;儘管社會混亂,上人讚歎當地慈濟人仍堅守菩薩的崗位,持續關懷貧困的工作。

「當地有許多人窮困又失業,孤兒院裏棄嬰很多,這些孩子有時一天吃不到一餐,慈濟人長期前往關懷,為他們帶來白米拌馬鈴薯,這是孩子們最好的一餐,也是最高興的日子。」

「孤兒院的孩子很喜歡讀書,但是環境讓他們無法如願,慈濟人號召當地在學青年去教他們寫字、整頓儀容等等,並帶他們到老人院與長者互動,啟發他們的愛心。」

上人表示,慈濟人在台灣的足跡非常密集,而阿根廷才二十位慈濟委員、幾十位慈青,卻能夠取於當地、用於當地,帶動華人落實社區服務,實在難能可貴;台灣慈濟人應該要知福、惜福,還要更努力。

在南非的賴索托,慈濟人在耶誕節拜訪孤兒院院童,赤著腳的孩子一下子擁有了新衣、新鞋,童稚的純真歡笑從他們臉上綻放出來……

「只要有慈濟人的地方,貧困孤寂的人不論是何種族,總有慈濟人會去擁抱、去愛護、去給他們急需的物資。」

澳洲發生十五年來最嚴重的森林大火,慈濟人緊急為救災人員供食。上人有感而發表示,看到國際間的災難,每個人都要好好提高警覺;國家、社會的祥和安全,人人都有責任去維護。

上人說,要天下無災、社會吉祥、歲歲年年平安,必定要化解惡念結善緣,在人與人之間相互「灑愛」。



▲衲履足跡

2002.01.04 「人」的文化

◎撰文/善慧書苑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二00二年一月四日《十一月二十一(五)》

【靜思小語】提升人性的真善美,要從深入淺出的人文教育著手。

阿富汗今昔

時年二十八歲,慕法心切的玄奘大師,為誠求大法、志在西遊,於唐太宗貞觀三年(西元六二九年),從長安啟程後,一路歷盡艱難;於貞觀四年越過大雪山(興都庫什山)山脈,進入梵衍那國(梵衍那國都城故址,即現今阿富汗境內的巴米揚)。

這段六百多里的雪山山路,是到達印度國境前,最艱苦、最危險的最後一段旅途。及至步入梵衍那國,該國國王特親率文武臣僚,恭迎於城外,當即請入宮中供養。大師在宮中住了數天,才得辭出,巡禮聖蹟。

據大師所述,可知當時的梵衍那國佛教鼎盛,多建寺院與塑佛像,臣民且歡喜齋僧濟貧。

當美國開啟對阿富汗的戰火後,阿富汗的歷史頓時為舉世所關切,成為媒體熱衷探討的專題;尤其以上引自玄奘大師《大唐西域記》所載的「梵衍那」一段,更為人舉證歷歷,表示阿富汗也曾是佛教興盛之邦,巴米揚並且是古時新疆絲路通往西方羅馬帝國的必經要地,駱駝商隊多在此地休息,補充必需的物品。

然而,「繁華靡麗,轉眼成空」,那兩尊「金色晃耀,寶飾煥爛」的立佛,已滅於神學士政權的砲火硝煙。昔日金碧輝煌的寺宇,經過兵亂與京城異地後,變成滿目廢墟。

昔日唐朝玄奘大師所見「伽藍數十所,僧徒數千人」的梵衍那,成為「今日寮廓,鐘聲罕聞」的阿富汗,在天災與人禍交逼之下,造成現今數百萬難民潮。

慈濟援助阿富汗難民的第二波物資發放行動,分別取道阿富汗北邊的烏茲別克與南邊的伊朗入境。兩團十多位先遣人員,今齊聚精舍會商並聽聆上人行前叮嚀。

上人看無辜的難民們離鄉背井,翻山越嶺,辛苦逃難的情景,實在非常不忍心;也感恩愛德華博士以及謝景貴等人,之前即赴阿富汗了解情況,「那時尚是美軍進行空中轟炸的時候,局勢如此危險,實令我日夜為他們操心。而現在又豈能放心?因為阿富汗地面仍留有許多地雷,大家此去進出千萬要小心。」

「救人最重要的是:自己也要平安!」上人一如慈母,提起衣食住行日常生活須小心的種種事項,祝福大家:「平平安安出門,健康快樂回來!」

《經典》雜誌總編輯王志宏敬呈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委託出版的《認識南島》童書版,表示將再出版《中國少數民族誌》。上人表示,文化工作應以「人文」為敘述重點,即「人的文化」是首要考慮,舉凡對人間有貢獻的真人實事,都可深入探討。

上人說,地球上除了人類,還包含動物、植物等等;生命沒有貴賤之別,但因具有破壞地球的強大力量者是「人」,若要全面關懷地球,就得從「人的文化」去著手,藉助文化教化的力量,提升人性的真善美。

「表現手法要『深入淺出』,既要有深度、內容,又要使人易於了解、能做得到,才能真正達到教化的目的。」



▲衲履足跡

2002.01.05 六和敬

◎撰文/善慧書苑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二00二年一月五日《十一月二十二(六)》

【靜思小語】人與人之間能和樂愛敬,所做的事就沒有困難。

多一分愛,少一分災

「就整體世界而言,物質文明雖在進步,人性文明卻在倒退中,純樸的人性之美不復以往。如何回歸倫理道德的本源,實是當今重要的課題。」上人在二00二年全美董事會議中說。

上人對迢迢自美返台與會的

各分會負責人表示,美國慈濟人自九一一事件後,關懷、陪伴受難家屬至今;全球慈濟人也發起長期性的「愛灑人間」運動,希望能在大災難之後,喚醒人人有警世的覺悟,從而啟發愛心、帶動虔誠祈禱。

澳洲森林大火尚在延燒、祕魯為大水所困、美國南部陷於大雪之中……上人慨嘆「眾生共業」所致,地球各角落明顯在崩壞中,一旦善的福業未能勝過惡的罪業,就只能眼看人間漸次滅於壞劫之中。

「當今要務應更致力於『拯救地球』!」上人表示,慈濟三十多年前即說「救世應從救心起」,淨化人心的工作也從無中斷過,在善惡業拉拔的末法時代,多一分愛心,就少一分災難。

「我的心非常著急,不論是為了現在居住在地球上的我們,或是為了後代的子子孫孫,我們都得好好疼惜地球,才能永保幸福、平安的日子。」

上人並以佛陀之教「六和敬」致勉--

「戒同和敬」,希望人人守持戒律以潔身自愛,安分守己,不要有非分的妄想;

「見同和敬」,以無所求之心來做慈濟,彼此的意見要謀得一致,才能成就志業;

「行同和敬」,在執行事務時,方向要相同,不要各自為政,各走各的;

「身慈和敬」,愛灑人間要由近及遠,相互以慈心來行動,多喝四神湯,也要多擦慈濟面霜;

「口慈和敬」,說話要慈言愛語,不要口出惡言,也不要大聲嚷嚷,破壞團體的和諧氣氛;

「意慈和敬」,起心動念要謹慎,語默動靜要有慈悲的形象。

「諸位是同師同道同志願者,彼此互為師兄弟,因緣甚深,期盼能珍惜這分菩薩道上同行的因緣,常相叮嚀要將慈悲的愛提升起來,互勉做到『六和敬』;人與人之間能和樂愛敬,所做的事就沒有困難。」



▲衲履足跡

2002.01.06 小鎮的生命盤石

◎撰文/善慧書苑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二00二年一月六日《十一月二十三(日)》

【靜思小語】愛心堅固,方足以守護生命。

遙念「鴻德」因緣

歲時節氣步入「小寒」之後,今日卻無陰寒的氣息,陽光照得人滿身溫暖。就在這樣惠風和暢的晴朗天候裏,玉里慈濟醫院在民權街的新院區,正式動土興工。

社區媽媽載歌載舞以迎嘉

賓,小孩們以八部合音唱出清亮的天籟,亦有著功夫裝的少年們輪番擊鼓更添旺盛人氣。上人感恩大家對新醫院的關心,顯出一股溫暖的人情。

追溯史頁,慈濟二十幾年前每月在玉里發放,上人都會親自前往。在玉里開設「鴻德醫院」的曹葦醫師,是慈濟委員陳靜枝的先生,他不僅參與每月發放義診,當地清寒病人經慈濟轉介,也都可以在鴻德醫院接受免費診治。

「幾年前曹醫師到花蓮慈濟醫院住院。他跟我說:『師父,鴻德醫院跟您很有緣,假如有一天……我希望將鴻德醫院交給慈濟,讓慈濟來照顧玉里的民眾。』我安慰他說:『放心吧!關懷、尊重生命本來就是慈濟的職志,我們一定不讓你操心。』」

「無常的日子來臨,曹醫師往生,鴻德醫院也因此成為玉里慈濟醫院。三年來,經過總院的用心規畫,扮演守護當地民眾生命盤石的責任。」

玉里慈濟醫院於民國八十八年三月啟業,除提供門診、住院服務外,更有二十四小時急診服務,也承接當地社區健康營造中心;假日更動員醫護人員,深入山區為偏遠地區民眾進行義診。

但因建築物老舊,每逢雨天總是全院戒備。前年碧利斯颱風整夜狂風大雨侵襲,讓醫院三樓玻璃全破,院外風雨如晦,院內風雨不止;幸經同仁們徹夜全力搶救,才不致影響對病患的醫療照護。為提供鄉親更好的服務,遂另擇新址建院。

上人表示,守護生命的磐石必定要很堅固,才能減輕患者的病苦,讓生命得到保障。「很期待玉里慈濟醫院新院區早日興建完成,陪伴大家生活得更健康!」



▲衲履足跡

2002.01.09 穩扎穩打的建設

◎撰文/善慧書苑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二00二年一月九日《十一月二十六(三)》

【靜思小語】慈濟志業相生相成,善的循環不斷,此即「法輪常轉」。

法輪常轉

「也許有人會疑惑,為何慈濟要一直建設?這麼快速又這麼多,是否穩扎穩打?」上人與慈濟大學校長藍忠孚、技術學院校長張芙美等人談及教育理念,強調「慈濟志業皆因應時代需要,並藉此推動淨化人心而發起;在推展志業的過程中,啟發更多愛心參與,善的力量愈聚愈大,就能承擔更多服務眾生的志業……

整個環節過程,善的循環不斷,就是『法輪常轉』的意義。」

上人說,很多人在接觸慈濟後,修正以往錯誤的想法,建立正確的人生觀,以及圓滿幸福的家庭,這就是一種導引人們走向善良風俗的「社會教育」。

上人期待慈濟教育志業體從幼稚園到博士班,必須透過整合完成「一貫教育」,使教育志業很單純化地建立秩序和系統。

「我們是為千秋百世的未來立法,所以要積極整合腳步,落實與奠基培養品學兼美學生的教育理想;若能如此,則我們所做對後人可說是一大貢獻啊!」



▲衲履足跡

2002.01.10 分秒不空過

◎撰文/善慧書苑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二00二年一月十日《十一月二十七(四)》

【靜思小語】「把握當下」是發心,「恆持剎那」是恆心。

遠離心靈障礙

清晨時分,精舍會客室白紗窗外,陣陣清風拂來,吹著有繁瑣枝葉的林木如揚風濤,綿綿密密地響著「沙……」之聲;至於樹葉疏落者,則「啪啦、啪啦」似雨點擊地。大自然景致隨剎那逝去的光陰悄悄變化。

上人有感時日遽逝,該做的事尚很多,更加想要好好「經營時間」:「我必定要爭取時間,將事情做得更好更快,所以稱今年是『分秒不空過年』!」

慈濟即將在泰北興學辦校,上人在觀音殿與當地數位幹部座談建校事宜,說明學校的籌畫建設不易,除了一時的發心外,更要有恆持的愛心與耐心。「我們希望能教育出『希望種子』,所以寧可量少質優,才能全心貫注在孩子的生活輔導上;種子優良,就有無量優良的果實。」

「泰國是佛教國家,佛教徒在佛教國家做事少有障礙,最大的障礙就是心靈障礙。」上人表示,人圓、事圓,理才能圓,修行不是獨善其身,而是藉由付出來修心。「跟我們不認識的人,你們都不怕辛苦,願意冒險去付出愛;對於身邊的人,更要心包太虛,將愛灑向周遭。」

上人感嘆,凡夫心的貪、瞋、癡中,最大的罪魁是癡,也就是無明。「沒有癡,就不會有瞋恨心,不會發脾氣、不會計

較、不會有人我是非;沒有癡,就不會有貪,因為智慧明朗,知道人生無常,既然是無常,還要貪多少才夠呢?」

「把握當下就是發心,恆持剎那就是恆心。心中有了感動要快快發心,發心之後必定要持之以恆。常聽捐髓者分享:『救人的感覺,真好!』的確,人生真正的享受,是人與人之間無形的愛。」

上人期許泰國慈濟委員從自己做起,摒棄癡念,開啟智慧之門,在當地好好建立慈濟人內在誠正信實、外在慈悲喜捨的形象。

「泰國有十八位委員,也就是十八顆種子,每顆種子種下去,好好用心照顧就是一棵大樹,年年就有纍纍果實。」

用心寫歷史

「在電視畫面中,阿富汗乾枯的土地上寸草不生,一位爸爸蹲在地上挖草根,因為他們現在只能靠草根維生……看了實在很心痛!」

午後,在花蓮慈院慈濟部進行志策會,上人與各志業體高階主管們再次強調:「今日的付出,就是明日的歷史,從二00二年開始,大家要更抓住時間,不能浪費分秒!」

「此刻慈濟阿富汗賑災小組正在烏茲別克,準備通過友誼橋進入阿富汗。同行的騎士橋組織愛德華博士是基督徒,我本來問他是不是留在美國過耶誕節,等過完節再進入阿富汗?他說:『流民受災,沒有節日,也無法休息;我們以救人為職志,不能有節日,也不能休息!』多麼感人啊!」

上人表示,近幾年來天災人禍特別多,澳洲發生十五年來最嚴重的森林大火,慈濟人雖無法和警消在第一線滅火,但仍拿著鍋子、鏟子在第二線協助供食;馬來西亞去年底淹水災情嚴重,慈濟人前往勘災、發放,雖然整個人幾乎都陷在泥沼中,卻仍在進退兩難的情況下設法前進災區。

「還有美國慈濟人到薩爾瓦多援助、馬來西亞慈濟人到印度賑災……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幾百萬名慈濟人,不只守在自己的國家關懷救濟,也展開跨國的援助工作。」

上人表示,歷史是人創造出來的,人也可以改變歷史,慈濟的泰北三年扶困計畫協助建房、輔導農業,使難胞在居所安定後,慢慢開展新生活。而今的泰北慈濟村,已可見電視、冰箱、摩托車,有的人家甚至有小卡車,大多數的居民都取得泰國籍,有了工作權,不再是失去國籍的孤兒。

「慈濟人志同道合,天天都在創造奇蹟、創造歷史,所以更要抓住時間和空間,分秒都不能空過。」



▲衲履足跡

2002.01.14-01.15 人間苦難,不忍聞

◎撰文/善慧書苑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二00二年一月十四~一五日《十二月初二(一)》

【靜思小語】心繫天下、情牽眾生;天下災難與每個人息息相關。

病房見聞

即將行腳出門歲末祝福的上人,上午赴花蓮慈院探望幾位病人。

病房中,一位小男孩和一位小女孩甜甜地叫著「師公!」上人走近摸摸他們的頭問:「幾歲了?」小女孩回答:「五歲!」男孩也舉起五根手指頭說:「我也是五歲。」

「你們來這裏做什麼?」小男孩說:「我來照顧爸爸。」小女孩說:「我來跟阿嬤作伴。」

小男孩說爸爸得了口腔癌,「我知道不能吃檳榔,不要抽菸,也不能喝酒,因為我爸爸就是吃檳榔、抽菸、喝酒,才會生病。」

小男孩口齒伶俐地說出這番道理,上人讚歎陪在旁邊的志工及護士衛教成功。

巡過病房,上人來到大廳,看到一位將近百歲的人瑞阿嬤坐在輪椅上,由一位同樣白髮蒼蒼的阿嬤推著。上人上前關懷:「阿嬤,妳怎麼了?」人瑞阿嬤說:「老了,就是老了啊!」

上人問照顧她的那位阿嬤:「她是妳的什麼人?」「喔!她是我的鄰居。她沒有什麼親人,我就幫忙照顧她。」

「阿嬤照顧阿嬤,多溫馨的畫面啊!她們之間沒有親戚關係,卻能以愛來照顧隔壁的獨居老人,可見天地有情、人間有愛啊!」

聲聲嘆息

下午返回精舍,上人關懷志業體同仁們工作情形,並略問及志工在海內外救貧扶難現況。

天地災變多,慈濟國際賑災的腳步幾已走遍全球各角落,所

見的各種特殊災情,真令人慨嘆,舉凡颶風、水患、地震、火山爆發、龍捲風、旱災、瘟疫、海嘯、火災……人間天災見識多,更充分印證佛經所言「世間無常,國土危脆」之理。

上人輕聲嘆息:「天下災難就如同發生在我身邊,天下災難與我息息相關。」心繫天下、情牽眾生,一聞人間苦難事端,上人嘆息連連,一聲更沈一聲……



▲衲履足跡

2002.01.16 與眾合心

◎撰文/善慧書苑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二00二年一月十六日《十二月初四(三)》

【靜思小語】種子若輕輕飄浮地上,一陣雨來就流失了;必定要植入土中,才能生根茂盛。

是非止於你我

水藍色的天幕在海洋之上大幅橫布,海天一色的壯闊場景,更顯得朝雲分外淨白。晴日美好,上人之歲末祝福行程來到水田處處的宜蘭縣境。

此行另有委員、慈誠及榮董之授證,上人欣見授證者多,表示衷心歡喜與感恩。

「有苦難的地方,就有慈濟人付出的身影,在國外,人們讚美穿著『藍天白雲』出入險境救苦救難的慈濟人如天使般純真美善,是『藍衣天使』;但依佛教說法,我們可稱慈濟人是『藍衣大士』。」

上人表示,大士就是菩薩,菩薩覺悟人間苦集滅道之理,因此建立「投入人群拔濟苦難」的人生價值觀;既授證為委員與慈誠,就要自許以慈悲之眼觀天下眾生相,以智慧之耳聽天下眾生聲--這就是菩薩超然而神聖的使命。

菩薩既與人群分不開,上人叮嚀大家,入群處眾之間,要做到與眾合心。至於如何做到「合心」?就要能免於人我是非的干擾。

「人多口雜,若經不起雜音,就容易起煩惱而萌生退轉心。我們要用心聽人說話,不要將話聽作是非;聽到是非,也不能傳是非。對於不順眼的人要感恩他以身示教,讓我們知道什麼是不好的形象,而切莫明知故犯。」

上人說,在團體中能常自我

警惕,不受流言擾亂自他,也能懷感恩心面對人事,就能過得輕安自在,與人相處和睦親愛,自然做到了「合心」。

在新任幹部布達會議中,上人以種子譬喻,「種子必定要植入土中,並且生根萌芽,才能往上生長茂盛;若輕輕飄在地面上,一陣雨來就流失了。既然真心發願生生世世行走在菩薩道上,就要自我負責,不應稍不歡喜或因一點不順心,就從此在團體中消聲匿跡。」

上人提起苦難的阿富汗已屆嚴冬,流民們的生活好比置身在冰山地獄,教人看了心痛!「我們生活在溫暖的台灣,如此有福,更該珍惜所有,發自真心相勉為眾付出,而不要以一顆浮動的心虛度光陰。」

上人強調,慈濟人是累世深緣,這分濃濃的法親情誼,就好像刀切不斷的流水,期待大家在此共同成長,讓菩薩基因深植於慧命中!

美好人情

與宜蘭作別,氣候已變,海上的天色換成淺灰;在水氣彌漫的灰雲下,上人等一行取道濱海公路北上。

才下台北分會,就有幾則溫馨人事,由委員帶著當事者,親自來向上人說明。

一位婆婆總嫌棄媳婦種種,令媳婦相當苦惱。

後來,媳婦因投入環保而日沐於上人智慧法語中,除改變自己煩惱不已的心地,並將三年來車縫口罩所得,為婆婆圓滿榮董。

今婆媳相伴前來,由她們彼此扶持如母女的模樣,可見之間的嫌隙早成過往雲煙。

再說,有三位兄弟檔的慈誠隊員,他們的妻子也投入慈濟,由長嫂以下,分別是已授證委員、培訓委員、環保志工。

一家三代共十六人同堂而居,由三位媳婦輪流煮飯,天天三餐共用,其樂融融。有人問,若孩子們吵架怎麼辦?賢淑的長媳說:「就罵自己的孩子。」

另外有對夫妻,先生自加入慈濟後更會體貼家人,但他妹妹與妹婿結褵十年,妹婿有賭博、嗜酒等惡習,夫妻婚姻生活並不如意。

他不忍妹妹總是在吵鬧中過日子,遂善巧方便度他們夫妻倆加入慈濟,更將自己的第二個兒子過繼給膝下無子的他們。

如今,妹婿已戒除不良嗜好,夫妻倆皆在今年授證,小孩相貌堂堂,甚得人愛,今帶來四個撲滿,「要給師公蓋學校、蓋醫院、救人!」

諸多親切質樸的人情故事,教上人洗盡舟車勞頓之累;明日開始,「感恩二00一年,祝福二00二年」--三十多場次的全省歲末祝福行程,將逐日南下舉行,一場復一場。



▲衲履足跡

2002.01.17-01.19 菩薩的淨土

◎撰文/善慧書苑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二00二年一月十七~十九日《十二月初五至初七(四~六)》

【靜思小語】菩薩不是土塑泥雕,而是當下的你我;世間多一位菩薩,就少一位苦難眾生。

毫芒的力量

「新曆年已過去半個月,舊曆年也即將來臨,現在正是『新年頭,舊年尾』的時候。在這農曆年前夕,我用滿滿虔誠的心感恩大家,同時也帶來滿滿的愛祝福大家。」

在台北分會以及慈濟關渡園區三天歲末祝福會上,見眾多新發意菩薩加入委員行列,上人歡喜慈濟家庭多「添丁」,認為「世上多一位菩薩,就少一位苦難眾生」,敦勉新委員們當深明災禍出於人心之理,務必要用心推動「愛灑人間」,向人間散播愛的種子。

「菩薩不是土塑泥雕,而是眼前當下的你我。從慈濟遍布全球的國際賑災中,儘管無法一一分辨出苦難的人各屬何種族,卻能很容易地看出有同一種人出入其中--那就是身穿藍天白雲的慈濟人。」

上人讚歎,慈濟人聞聲救苦,現身救難,是真正「菩薩人間化」;慈濟人力行佛陀教法,將佛法用在生活中,修正自己的習氣,化解人際之間的衝突,這就是「佛法生活化」。

「『合抱之木發於毫芒』,一顆種子落地生根,經過陽光、雨露的滋潤,漸漸茁壯長成結實纍纍大樹;每一個果實又生長無數種子,每一粒種子又能長成一棵大樹,千年百年將生長無量的果實與種子。」

上人表示,新授證的委員,是慈濟的新生力軍,也是愛的種子;授證後要以菩薩自勉,向覺悟的道路邁步,去為普天下苦難的人付出。「希望各位把握因緣,接受陽光雨露的滋潤,好好令自己這顆種子發芽、茁壯、成長,變成一棵覺悟的『菩提

樹』。」

上人強調,當今人心浮動,往往一念偏差便鑄下錯誤,希望大家能更積極去愛灑人間--彼此合心、互愛,用愛去布種,讓人人心中有愛,社會自然祥和,天下也就無災難。

「台灣是愛心很濃厚的地方,有愛心的人就是有福的人;地方上有福的人多,當然就是塊福地,依佛教說法就叫作『菩薩的淨土』。」上人期待大家顧好自己的心,步步踏實,往善的方向前進。

黃貴全老先生的大愛

歲末祝福活動空檔,來見上人的人潮川流不息,其中有位黃貴全老先生,從那「別有淨土在人間」的樂生療養院,專程來到台北分會參加歲末祝福,並親致善款給上人。

黃老先生今年九十四歲,三十多歲時染患痲瘋病,四十三歲住進樂生院。在他七十歲那年志願擔任志工,從清晨二時許,即起身為重殘患者倒尿桶、換尿布、洗衣服、洗馬桶、打飯、餵食、擦澡、餵藥等等;如今雖已老邁,身子也已佝僂,但他二十多年來如一日,依然每天樂在忙碌,以能照顧病友為本分事。

幾年來,黃老先生即從平日生活費中省吃儉用存款捐給慈濟,這次再度來捐款,上人見他憨厚木訥,問了幾次為什麼要捐?只見他支支吾吾半天,才說道:「就是想做好事!」

有人問他,難道不想留些錢為自己辦後事嗎?他未暇多想,回答得乾脆:「我對慈濟很了解,知道這樣做是對的。我在療養院過了好幾十年,幫助過許多往生者的後事;我往生後,自然也會有人幫助處理。」

「信己無私,信人有愛」,老人家性情如此質樸,上人十分感動,真摯地向老先生致意:「您節省自己來幫我蓋醫院,您很有智慧啊!」

多情苦

有三位婦女境遇相仿。她們向上人表示,本來因婚姻失和準備離婚,還動念輕生,但在慈濟委員前來家中「愛灑」後,已打消種種愚癡的念頭,希望能與先生同行菩薩道。

上人慈祥叮嚀這三位太太,夫妻之間要惜緣惜情,要為孩子負起責任,給他們完整的愛,不要動輒就要離婚。若想要接引先生入慈濟,必定得先從自己做起,顧好自己的心,不要反反覆覆,情緒無常。

「多情是苦」,一位為情而心煩意亂的先生,與妻子同來見上人。這先生曾有段外緣,也與對方生了個孩子,雖然兩人已經分手,現在與妻子感情也融洽,妻子甚且代為撫養對方的孩子,但這位先生的內心卻一直很記掛對方,總想探問她的近況如何。

上人慈示,對於家庭的感情要專一,要珍惜太太。過去是一場錯誤,從此應該要很警惕自己,切莫再做不對的事。若真正關心對方,必定要完全斷絕那段情,將關心放在心裏,誠心祝福對方能找到適合的人。

這先生默然頷首,身後的妻子則靜靜地拭淚。上人再言:「人生要追求純真的愛,不要迷失於污染的愛。過去已經完全過去,不用再提也不必再想,夫妻兩人為了孩子、為了自己幸福的家,要努力好好重新開始!」

心繫阿富汗流民

十八日晚,宗教處主任黃思賢等一行八人遠從阿富汗歸來,人人頭戴淺褐色大圓盤帽,頸繫藍紋圍巾,這圍巾在阿富汗當地,可充作頭巾禦風寒。

「聽說再冷酷的人到了阿富汗,也會激動難過得想哭……」上人一句話,挑起大家的共鳴,紛紛紅著眼眶或淚落難抑地述說當地苦難情景:「許多流民連個帳棚也沒有,隨地挖個洞,上覆塑膠布,就在洞裏生活。每個人的衣服都是那麼單薄、破爛,在攝氏零下的低溫,那冰封雪地的環境,真的會凍死人!」

這團從烏茲別克入境阿富汗,為流民帶去可度過三個月寒冬的物資,有麥、豆、糖、油、煤油、煤油爐、醫藥、鞋子及毛毯等。

當地已經下雪了,有時則下雨,冷冰冰、濕濡濡……上人在歲末祝福中,念及遠地無辜流民的無窮苦難,總是悽惻喟嘆:「我天天祈求人們能夠化解對立與仇恨,讓流民們可以早日回鄉重建家園……」



▲衲履足跡

2002.01.20 以真誠的心散播愛

◎撰文/善慧書苑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二00二年一月二十日《十二月初八(日)》

【靜思小語】積極愛灑人間,膚慰人心,才能減輕天災人禍帶來的傷害。

真情動人心

小寒之後十五天就進入一年中最後的一個節氣--大寒,所謂「大寒不寒,春分不暖」,意味著冬去春始來的景象。

今逢「大寒」又是「臘八節」,人們開始除舊布新、醃製年餚、準備年貨,已經隱隱感受到大地春回的景致。

在一片熱鬧、溫馨的氣氛中,上人正與幾位志工談話,突然看到電視畫面播出非洲剛果尼拉岡戈火山爆發新聞--火山熔岩燃著火焰四處竄燒,居民神情木然望著火熱的岩漿吞沒熟悉的街衢,家園毀於一夕,還有成千上萬的居民紛紛逃往鄰近城鎮或鄰國盧安達避難……

看到如此可怖又可憐的情景,上人默然片刻後,不禁慨嘆天地多災難!唯有積極愛灑人間,膚慰人心,才能讓傷害降至最低。

作別台北,上人一行驅車南下。結束新竹聯絡處的歲末祝福活動,車抵台中分會,又聞一則不幸事件。

一位瘦削的婦人由慈濟委員陪伴而來。她的先生是名警察,最近在一次執勤中與歹徒發生激烈槍戰,不幸被擊中要害而往生。

上人安慰她,已遇到的事要勇敢面對,今後要將愛專注在孩子身上,若有餘力則可走出來為社會付出愛心,才不致將心思都放在已故的先生身上,讓這條情索纏得自己無法解脫。

在與先後來訪的逢甲大學董事長廖英明以及新任台中市市長胡志強先生談話間,上人細述美國九一一事件受難家屬、阿富汗戰火下的流民:為災民堪憐的處境感到不忍,也為慈濟人無私的愛表示動容。

「人間最寶貴的是真情,唯有真情才能打動人心!」上人說,凡人的私愛是小愛,範圍狹窄;菩薩的情是生生世世,愛不止於一家人,而是擴及普天下的眾生,所以是「大愛」。

「同樣生活在天覆地載的地球上,大家都是休戚與共、息息相關的生命共同體。就如這次慈濟到阿富汗救援,當地人手一槍,嚴陣以待入侵的可疑分子。雖然語言不通,但慈濟人卻能以柔和的肢體發放物資,那種超乎言語的真誠的愛,獲得大家由衷

的感恩與尊重。所以當賑災團員結束發放將離開時,當地大人、小孩都顯得依依不捨。」

入夜的歲末祝福,上人提到剛果火山爆發的消息:「天災與人禍都出於人心,身在有福的台灣,更該知福、惜福再造福,要以真誠的心散布愛的種子,使大愛包容地球村。



▲衲履足跡

2002.01.21 造福與平安

◎撰文/善慧書苑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二00二年一月二十一日《十二月初九(一)》

【靜思小語】人心的災難常是「無事計較」,自己無端生事,以致庸人自擾。

脫離心靈苦難

「我先生他……」夫婿在娛樂場所結識小姐,發展出一段感情;懷想成為結髮夫妻數十載,而今竟有別人介入,致令半生情義將滅於旦夕,婦人的心悲苦非常,在上人面前傾吐衷情,斷斷續續的語句,時而嘆息連連。

上人安慰她:「他在感情中迷失,也是『苦難眾生』之一!需要你愛的膚慰。不如就用愛來呼喚他--若他回家來,就好好疼惜他;若他流連在外,就隨他去吧,不用記掛太多,照顧好自己的心最重要。」

世間情事委實令人感傷,鬱悒度日的人似乎愈來愈多,尤其當今社會生活緊張,人情冷漠、疏離,使得有「心靈災難」、需要溫暖慰藉的人更添不少。上人在四場歲末祝福中,談到慈濟委員「愛灑人間」之使命,可謂任重道遠,必須與時日競爭,才能以有限的生命歲月去幫助更多苦難的人。

上人說:「慈濟委員的工作就是濟貧教富;每個月風雨無阻到會員家裏收善款,募款也募心,這就是教富。期待人人持續這分造福的愛心,為社會帶來永遠的平安吉祥。」

「教富的目的,在幫助人脫離心靈的苦難,使人在富有世間財以外,也富有功德法財;不僅生活富裕,同時能去助人而得到法喜充滿,這才是真正富有的人生。」上人說,心靈的苦難有多種,當人因病痛而脾氣欠佳、煩躁不已時,需要人以耐心、柔軟心不斷去關懷,讓他感受到人間的溫情,減輕病苦的折磨。

病苦以外,上人表示,人心的災難常是「無事計較」,自己無端生事惹事,以致於庸人自擾。慈濟委員的責任就是要輔導他,教他放眼天下苦難,真實去感受自己的幸福,從而放下比較與計較之心,過一個知足常樂的人生。

「新授證委員胸前都別上『佛心師志』四字布條,佛心是大慈悲心,師志是有毅力、決心行菩薩道。每個人來到人間,要懷抱使命感,多承擔、扛起重任為人間付出,這樣生命的價值才能提高。」

一年將終,一日將逝,上人勉眾,發大心、立大願,在菩薩道上勇猛精進,做一個用心遍撒愛的種子的殷勤好農夫。



▲衲履足跡

2002.01.22 大孝

◎撰文/善慧書苑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二00二年一月二十二日《十二月初十(二)》

【靜思小語】利用父母給予的身軀,發揚生命的光輝、從事利益人群之事,才是真正的大孝。

百善孝為先

晨朝,上人來到太平鄉華雨精舍探望印順師公上人,感受到戶外冰冷的氣候,上人自然想到為大雪遍覆的阿富汗,以及當地衣食無著的流民。「台灣的冬天,有時也覺得暖和;若是在阿富汗,冰封雪凍酷寒無比,使得流民又變成災民了!」

上人拿出慈濟為九二一援建學校出版的校史專書為師公介紹:「師父您看!這是地基,做得這麼牢固--只是三樓的教室建築,卻用鋼骨包鋼筋再灌水泥。所以才說慈濟之希望工程是千年建築。」

一頁一頁翻閱著,上人滿足地說,諸如慈誠隊帶動地方人士投入鋪連鎖磚等工事,這點滴愛的回憶都是珍貴的歷史。

上人邀請師公:「慈濟之希望工程都蓋得很漂亮,請師父顧好身體,等天氣比較好的時候,我就陪您到每個學校看看。」師公含笑默許。

拜別師公,上人於台中分會再進行一場歲末祝福後,即出發往彰化,在新落成啟用的彰化靜思堂首度舉行歲末祝福。

此次靜思手語隊帶來「父母恩重難報經」之片段手語表演,劇中孩子們從叛逆不孝,到深體親恩敬孝父母,歌曲音律隨起伏的劇情抑揚,呈現一幕幕感人肺腑的畫面,令人思之、念之,低吟再三。

上人開示,許多孩子們因自小生活優渥,養成嬌生慣養的習性,動輒發怒、忤逆父母,使父母傷心與憂慮。為挽救時弊,對症下藥之方莫如提升人倫道德,推動「百善孝為先」的孝道觀念。

「孝道是倫理道德的基石。社會要安定,組成社會的每個家庭必須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家家和睦親愛,才能促進社會祥和。很希望藉著慈濟委員走入社區家庭推動『愛灑人間』,讓人人心中有愛,敬上愛下;人人心理安定,家庭和樂融融,社會必然長治久安。」

上人表示,真正的大孝,並不在於只是敬順奉養自己的父母,應當發揚生命的光輝,利用父母給予的身軀,去做利益人群之事;如此顯揚父母,才堪稱大孝。



▲衲履足跡

2002.01.23 專心就是禪定

◎撰文/善慧書苑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二00二年一月二十三日《十二月十一(三)》

【靜思小語】活在當下,真心助人,做就對了!

若無求心,當下即是

大林慈院宿舍大樓庭園裏種滿山茶花,深紅與淺粉的花朵掩映在翠葉之間,十分優雅有致。「茶花開了……」「好美……」在上人身後,傳來如此輕輕歎賞的對話。

「心美,境就美!」上人總說,心存美善,自然所見無一不美。

於宿舍寮房裏,有位志業體同仁懺悔說,往昔自己的心經常

浮動不安,現在已經定下來了,請上人放心。上人回答,若心老是有周期性的飄浮不定,不僅自己煩惱,也會給大家帶來困擾,所以必定要顧好自己的心,不要時而浮動時而懺悔。

「境界是美是醜,端看自己的心。既是資深同仁,當下的慈濟世界這麼美,就該好好把握。活在當下,真心助人,做就對了;若心能定靜而安,美好的境界自然現前。」

上人的一番話,在場有人深有同感,遂亦表示自己的體會。

慈悅以手語唱著:「三心兩意無定性,若能用心再用心,真正光明在那裏……」另一位靜思手語隊員也說,比手語時,若心思渙散,就會忘記接下來該怎麼比;但若專注、認真,就會比得很歡喜,如處在很美的境界中。大林慈院志工組組長黃明月則說,她與病人交談時,可說是生命與生命的交會,那種彼此的真誠交流,覺得已進入一種無法形容的「禪定」境界中。

「專心的確就是禪定,可惜的是,凡人常是無法專心、不用心;三心兩意沒有定性,如何體會的到禪悅?」



▲衲履足跡

2002.01.25 和敬待人

◎撰文/善慧書苑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二00二年一月二十五日《十二月十三(五)》

【靜思小語】外同他善謂之和,內自謙卑謂之敬。

領眾與服眾

晨起後,上人略巡視台南靜思堂各處空間,「讚仰三寶」之歌聲聲入耳,寧謐的氛圍充滿整個靜思堂,教人精神舒朗,心情開闊。

古都府城是人文薈萃之地,靜思堂既已啟用,上人特召集慈

濟委員及慈誠幹部致勉有加,期待珍惜此共修道場,以「小組關懷,多組活動」,促進彼此間貼心的情誼,培養人才、照顧鄰里,落實「敦親睦鄰,守望相助」的目標,接引更多人投入愛灑人間行列。

「外來者須使之有賓至如歸之感,對於同師同道的法親,更要相互疼惜。」上人表示,南部民情樸素,感情的表達較為純真、草根,欲表達疼惜之情,就得注意聲色的修飾,否則稍一不慎,很可能會傷了人而不自知。「大家相處對待,既要和氣親切,但又不能熟不拘禮,造成彼此情感的隔閡,以致影響團體的和氣。」

「行菩薩道永遠都須向前精進,一旦停滯就是退步,功虧一簣,殊為可惜。應該自勉做到『上台領眾,下台服眾』;責任在身時就好好帶動人,下任了就配合別人做事;若不做『長』或『幹部』就不管事了,這就是『退轉』。」

上人表示,團體之能延續發展,在於大家能以「和敬」二字相對。「外同他善謂之為和,內自謙卑名之為敬。」有容人之心以及成人之美的雅量,人人虛懷若谷、謙遜自抑,做到「和、敬」,團體才會興旺。

上人寄望眾人,放下依賴別人的心態,自我成長去關心別人。

教廷主席來訪

揮別府城南下高雄,在三場歲末祝福之前,梵諦崗教廷社會傳播委員會主席傅利總主教(H.E. Most Rev. John P. Foley)及教宗駐華代表魏神父來訪。

會談中上人提到,正信的宗教間不應分派系,應該互勉以大愛的精神締造世界的和平。美國九一一事件之後,慈濟即邀請所有宗教人士共同為世界祈禱,幸得宗教界的大力護持響應,內心實在很感恩。

主教亦贊同上人說法,表示從報導上人的刊物以及慈濟書籍中,知悉上人初創慈濟時,曾與三位天主教修女相互勉勵從事濟世工作,很高興慈濟之始與修女們亦有關連!

主教任職部門負責教廷與國際間的衛星連線傳播事宜,在全球約有二十億人能清晰收訊;此行是為各宗教間網路資訊互動事宜來台。

他接受大愛電視台採訪後表示,很高興見識到大愛台亦有相同的價值觀,都一樣在為倫理道德的理念作努力。

上人表示,正信的宗教目標一致,都是希望教育人性、啟發愛心,這是宗教責無旁貸的使命。



▲衲履足跡

2002.01.26 蓮花遍地生

◎撰文/善慧書苑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二00二年一月二十六日《十二月十四(六)》

【靜思小語】在世界遍撒大愛,自心的蓮花也將朵朵綻放。

為「騎士橋」授證

透過電視報導,社會上似有好賭成風的現象,上人憂心台灣將掀起賭風,而致人心惶惶;與高雄區新任委員組長座談時強調,此風不可長,大家要照顧好自己的心,切莫染上惡習。

「投機僥倖的心態,將衍生諸多社會問題。『愛灑人間』要從自己做起,但願大家以己為表率,防非止惡,締造善良的社會風氣。」

甫從阿富汗賑災歸來的「騎士橋」愛德華博士,偕同另一伙伴華特先生向上人報告此行見聞時,略顯滄桑的臉容,有種悲喜交集的複雜情緒。

在本會宗教處主任黃思賢翻譯下,博士說:「前後兩度赴阿富汗賑濟物資,離開時,我們用回教的方式和流民們擁抱哭泣。這是一種難以形容、相互觸碰到對方內心的特殊感受!我們帶去的不止是物資,而是一分濃濃的愛,所以博得他們真誠的感謝。我相信,阿富汗的朋友將永遠記得我們帶去的大愛,以及和平的訊息。」

在今日首場歲末祝福中,愛德華博士與華特先生也上台領取福慧紅包。上人談起華特先生染患風寒,愛德華博士亦有耳鼻病症,但都不顧自己的身體,憑毅力與愛心完成阿富汗發放任務,充分展露「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菩薩行徑。

「娑婆世界意即是惡濁世界--惡是不善,濁是污穢;不善之人共聚之地就叫做惡濁世界。『菩薩所緣,緣苦眾生』,就因世間污穢多苦,所以需要菩薩現身救難。慈濟人在惡濁世界遍撒大愛,這就如同從自心生長心蓮;慈濟世界蓮花朵朵,這就是人間

淨土!」

歲末祝福後,愛德華博士與華特先生表明希望成為「慈濟委員」。上人特別在午後委員和慈誠聚會的公開場合中,親自為兩人授證。如雷掌聲久久不止,兩人向上人頂禮,今後將依胸前掛著的布條所示,秉「佛心師志」矢志為天下蒼生獻身。

「我們現在多了兩位國外的師兄!阿富汗的確需要我們去幫助,這得依靠這兩位師兄去做。我要祝福他們身體更健康,才能做很多事啊!」上人歡欣地寄以無限期盼。

「從十月中旬我們到阿富汗至今已數個月了,身心實已非常疲憊……」愛德華博士坦訴:「但是,物資發放只能幫助他們一時,必須為他們做長期規畫,才能徹底幫助他們。我們必將再回到阿富汗!」



▲衲履足跡

2002.01.27 多一分愛,就多一分覺悟

◎撰文/善慧書苑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二00二年一月二十七日《十二月十五(日)》

【靜思小語】整天懷疑別人投以異樣眼光,就是將虛妄的事拿來自擾,讓煩惱層層疊疊壓在心上。

「土直」與「番」

昨夜在屏東分會進行一場歲末祝福後,今晨,上人就要返花。臨別在即,有位志工前來向上人懺悔,陳述一樁四年前,發生在自己身上「跳到溪裏也洗不清」的謠傳舊事。

上人勸慰,四年前的事已過去了,何苦還放在心上折磨自己?若太在意別人的說詞,雜念太多,常在心裏懷疑別人在說自己,恐怕會疑出心病來,到時可真是煩惱不休了。

「今既來懺悔,即得清淨,就更不該庸人自擾,將煩惱層層疊疊壓在心上。」

「我做人較『土直』啦,所以會很在意別人那樣說!」上人再勸,真正性子「土直」的人,並非將事情重重放在心上,整天懷疑別人以異樣眼光看待自己。能將別人的勸告聽進心裏,事情過了就算了,這才是「土直」;

否則情緒反覆無常,思想鑽牛角尖,這是「番」--不可理喻。

「心裏感到鬱悶,就去找事做,人在忙碌時,自然就會忘記種種心事了。」

在台東的歲末祝福場次,台東聖母醫院鄭雲院長、余修女、艾修女、蕭修女等亦偕同來參加。上人說,很高興慈濟之祈禱會,不論是天主教、基督教、回教等宗教,都能前來一起為世界祈福。

「宗教共同的目標就是『救人、教人』;佛教之大愛、天主與基督之博愛、儒家的仁愛,都是主張為眾付出、教育人群的信念。所以,佛陀、天主或聖母,都是不忍眾生受苦難而來膚慰人間。」

上人強調,授證為慈濟委員就是要將凡夫心轉化成佛心,以培養慈悲大愛的心腸。「多一分愛,就多一分覺悟。覺悟的愛,就是清淨無染的愛。期待大家化小愛為大愛,從周遭親友開始去愛灑人間。」

驅車經關山來到玉里慈濟醫院,懷想一路看盡好山好水,上人甚歎台灣真是塊很美麗的土地;然而,遠地阿富汗的景況,黑風、冰雪、逃難、戰爭、饑饉、寒凍……卻又教上人無法忘懷。上人希望大家用心想想異域的苦難,真切去感受自己的幸福,從而付出愛心,疼惜自己身處的土地,膚慰遠方的災難。

一路向北行車而去,兩側綠油油油菜田旁,夾生許多香港櫻花,清麗的粉紅顏色綻放在紛然雨水中。時雨綿綿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葉方良 Rex-YEH 的頭像
    葉方良 Rex-YEH

    葉方良-LINE@商業教學:【盛鐸電商文創 O2O行銷】

    葉方良 Rex-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