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有情

墨趣

◎林清玄

在日本,朋友帶我去參觀一個「書道」的教室,他們正在辦展覽,在教室的四周全掛滿了書法,是用漢字寫的,每一幅書法的尺寸都一樣的,長三尺、寬一尺半。

更有趣的是,所有展出的書法都只有兩個字,就是「墨趣」。但字體的差異極大,有大有小,有豎有橫,而且正、隸、行、草無所不包。

那些書法字體雖無所不包,而且也知道全是學生的作品,從字面上看來,卻彷彿看到每一幅字都是用盡全力似的;我們中國人形容書法之美,常用「力透紙背」、「鐵畫銀鉤」、「龍飛鳳舞」,這些毛筆字全含於這幾個形容詞。可以看出都是練書法有一段時間之後的作品。

主持的人向我們介紹,這一次的展覽全是同一次上課的成果,他們規定學生在一小時中只寫「墨趣」兩個字,除了紙張的尺寸之外,其餘的完全自由,但是每個人只有一張紙,寫壞了不准塗改,人人只有一次機會。

為什麼做這樣規定呢?

主持人說:「那是為了讓學生了解思考和專注對於寫字的重要。一小時寫十個字是容易的,但一小時只寫二個字就難了,通常學生會坐在紙前思考很久,落筆時就非常專心,往往能寫出比平常時候境界更好的作品。」

在事前也並未對學生說明要展覽的事,事後把所有的作品展覽出來,學生便可以互相觀摩,看看同樣寫兩個字,別人用什麼態度和心情來寫,並且可以從字的安排來看見字體與空間的關連性。

「空間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人在寫字時了解

到空間之美,在生活上就很容易從各層次了解到空間的美了。」主持人對我們說。

當我們知道,在這個書道教室中學書法的人大部分是中年人,更令我感到吃驚。他們利用空閒時間來練書法,不只是把字練好而己,而是確信書道有靜心的作用。所以一般日本的書道教室不僅教寫字,也教靜心,每次把文房工具鋪在矮桌子上,學生先對著白紙靜心一段時間,才開始寫字。

「心靜則字好」那位白髮蒼蒼的書道教室主人嚴肅的說,透過翻譯,聽起來就像格言一樣。

據老先生說,他們也時常做別種形式的教學,例如讓學生不經過靜心就開始練字,使學生了解靜心對於書道的重要;或者讓學生在一小時裡寫一百字,用以和一小時寫兩字做比較,使學生了解專注思考的重要性。

「一直到學生體會到『靜心』與『專注』的重要時,他才可以正確了解到『空』並不是一無所有,我們寫的是『書』,而介於字與字間的空才是『道』。」

從書道教室出來,我的心中頗有感懷,書法原是中國的產物,可是在我國正逐漸的沒落,甚至連小學的書法課都要取消,在日本竟然還如此興盛,那是由於他們把普通的寫毛筆字和『道』相結合,並使其有了一個深遠的思想與藝術的內涵。

我想到多年以前,與畫家歐豪年一起到東京,歐先生由於寫了一手好字,大受日本人崇敬,許多人為了請他在書上題字,甚至排隊買他訂價上萬元的畫冊。

但是,歐豪年先生告訴我,多年來,他寫字、畫畫的工具全是購自東京銀座的「鳩居堂」,是由於我們在紙筆墨製造上實在遠遜於日本。我曾與歐先生同赴鳩居堂,那是一棟專賣書畫用具的大樓,有選自世界各地的筆、墨、紙、硯,看得人眼花瞭亂,感嘆日本在短短數十年間,成為世界經濟與文化的大國,不是沒有原因的。

在全世界地價最昂貴的銀座,有專賣筆墨的百貨公司,也可見書道之盛。

日本禪宗大師鈴木大拙曾指出:所有的日本藝術和日本文化最顯著的特色,全是來自禪道的基本認識,而且禪道所把握的從內而外展現生命藝術的能力,正是東方人氣質中最特殊的東西。

說真的,我十分羨慕日本人在接到中國禪宗

的棒子之後,把禪無所不在的溶入生活與藝術之中,像建築、園藝、戲劇、繪畫、書法,乃至詩歌、飲茶、武藝等等,到處都是禪的影子,我們甚至可以說是日本的美學就是「禪的美學」。

在生活裡也是一樣,日本人似乎不論貧富,都十分注重生活與空間的細節,即使在深山的民居,也都是一絲不茍,纖塵不染,頗有禪宗那種純粹的、孤寂的味道。

我想可以這樣說,日本禪雖傳自中國,主體是中國禪的傳襲,但他們在「用」的方面做得淋漓盡致,這一點,實在令人自歎弗如的。

從日本回來後,我每次寫字面對棉紙的時候,就會想到「一小時寫兩個字」和「一小時寫一百個字」是大有不同的,這就好像是人生的過程,散步與快跑也是大有不同,舒緩一些、專注一些、輕鬆一些,總是對人的身心比較有益。

我也想到,「靜心」與「思考」不只對於書道有用,人應該使靜心與思考成為本分,成為生活的一部份,接待每一刻的時間就好像接待一位遠來的貴賓,要靜定心神,清除雜念,把最好、最純淨、最優美的心情拿出來款待名叫「時間」的這位貴賓,因為他和我們相會只是一剎,立刻就要遠行,並且永遠不會回來接受第二次的款待了。

若寫字,有這種好心情、慶祝的心情、迎接貴賓的心情,那麼每一個字都會有道的展現,每一個字都有人格的芳香。

一個字,就足以顯示個人生命與萬有空間的莊嚴。一朵花,就足以顯示整個春天的美麗。一角日光,就足以顯示宇宙的溫暖與輝煌。一片落葉,就足以顯示秋天裡飛舞的涼風與蕭瑟。一片白雪,就足以顯示了,大約在冬季的一切訊息呀!

大地原是紙硯,因緣的變遷,則是筆墨,就在我們行住坐臥的地方,便有墨趣。

宇宙萬有的墨趣,正是禪的表現;尋常生活的墨趣,則是禪的象徵。

在每一個靜心的地方、思維的地方、專注的地方、觀照的地方,禪意正在彼處。

人人關於生命的紙都一樣,長三尺,寬一尺半,只有一張紙,只有一次機會,寫壞了不准塗改,所以我們應該坐下來想一想,再來著墨呀!

▲專題報導

法語點滴--慈院志工篇(1)

◎周淑美輯

【獻給你.愛心】

無論是病患、家屬或者訪客,每一個到慈濟醫院的人,都會對身著橄欖綠背心的志工,留下深刻印象。他們笑臉迎人,出自耐心、愛心,主動關懷、殷勤撫慰;對病患布施身體,布施愛語,使其忘卻身苦,心無所畏懼。慈院因為志工而煥發著蓬勃朝氣,病患因為志工而對生命重燃信心,醫護行政人員因為志工而知所感恩與回饋。

這群來自全省各地的志工以委員、慈誠隊員為主幹,人數超過六百餘人,他們在快樂付出的同時也印證到佛法,事理圓融,因之生命獲得提昇。志工的體驗,使每個人都更精進行於菩薩道上,不知懈倦。

志工是慈院軟體中的軟體,志工的故事,說不盡、寫不完,本刊試著從上人與志工的對談、志工的沿革組織與特色、志工特寫、志工心聲等各個角度來談志工。下期繼續探討志工的一天,各個單位看志工,希望能略窺管豹。

順逆皆自在

志工:有一位病人本來是老師,存錢想買房子以備將來結婚之用,不料錢被朋友騙了,他為此精神分裂,這次騎機車出車禍,被送到醫院住院,給家裡帶來很大的負擔。

上人:佛法常說要「看開」,看開才不會被感情纏住,這位年輕人因為看不開,不但毀了自己,也害了家人。

我們要有平常心,平常心就是面對順逆環境都能很自在;我也常說「多用心」,不是在感情上多用心,而是對世間之事多用心,才有智慧與勇氣突破。

志工職前訓練

志工:我第一次來做志工,什麼都不懂,聽說要探視病人,我就馬上行動,自己先去;才到病房門口就受到病人歡迎,可見志工的形象已經受到肯定。

我發現其中一位病人不愛說話,花了許多時間,才明白他是因為車禍住進醫院,我勸他放寬心,病人只是點點頭。

後來,才知道前一梯次的志工已問過他同樣問題,我太冒失了,應該先翻閱慈濟服務隊「個案輔導資料檔案」才對,當我了解個案的撫慰過程及背景資料後,再重新到病房服務,效果就非常圓滿。

上人:志工的職前訓練和撫慰病人前的準備工夫很重要,在探視前,需先了解個案、病人的情緒……等各方面,才能與病人溝通,也可避免因不恰當的問話而刺痛了病人的心;或有「昨天才問過,今天又來了」的干擾,病人會覺得煩;除了誠懇服務外,凡事要多用心。

多關心多體會

志工:我從澎湖專程來花蓮做志工,二年前我有三個願望,除了參觀慈濟醫院外,還想看師父,並為父親捐病床;這次來做志工,這些願望都實現了。

我覺得醫院除了一片祥和的氣氛外,在設計上也很符合心理學,比如內科以藍色為底,感覺海闊天空,病情可以很快復原;外科以綠色為底,翠綠樹蔭代表生命力不斷地延續,似乎在鼓勵病患,不要因為一時發生事故,就覺得人生沒有希望;產科以粉紅色為底,代表喜氣洋洋。

上人:很難得、很用心的年輕人;我常說「用眼睛聽,用耳朵看」,意即要「用心」。醫院裡各科採用的顏色都有它的意義,這一切都是因你肯用心的探討,才體會的出。

不會枯竭的水源

志工:六樓病房有位出家師父,很擔心住院費用,不曉得出家人住院是自費,或是免費?

上人:出家人住院不收費,但若他們願意自行付費,我們會將他繳交的費用轉入基金會,做循環運用。這位出家人我去探望過,當時他正在休息,我就沒打擾他;經向醫師請教,醫師說他得了癌症,病情相當複雜,身旁又乏人照顧,希望大家儘量找時間去關懷他。

救「病人」的醫師

志工:在急診部,看到一位老人來求診,說是胃痛;當時,年輕的趙醫師一面用手緩緩的按著病人的肚子,一面觀察病人的表情,輕聲的問:「是這裡痛嗎?」好像病人是自己的親人般,病人一看到醫師溫和的態度,心就安定了。

上人:趙醫師很年輕,大家都叫他「凱哥」,這是多麼親切的綽號;常有人向我誇讚趙醫師急診做得很好,但是,他卻說,還要再給他一段時間,他要努力做得更好。這就是進步中求更進步,你們要多學習他的精神。

騎機車戴安全帽

志工:今天早上,急診部的車禍病患特別多,病人多數趕著上班,又不戴安全帽,一不小心就造成不可

收拾的傷害。

一對年輕夫妻騎摩托車出了車禍,先生斷腿,太太懷有三個月身孕,不知能否保得住。還有一位十二歲的小女孩被車撞到,有半身不遂之虞。看到這一幕幕悲慘的景象,好像置身人間地獄一般。

上人:在車禍中,不戴安全帽是造成嚴重傷害的原因之一,所以十戒中有一項是戴安全帽大家要牢記、奉行此戒,不可疏忽。對於送來急診的病患及家屬,也要觀機痘教,加強他們戴安全帽的觀念。

孤獨的孩子

志工:某家育幼院於週末帶院童去果園採柳丁,因為坡路很陡,車子翻了,其中五位院童受了傷,被送到醫院來。

我們已經通知社會服務室去了解,看是否須要幫忙。育幼院有基金,也有照顧人員,一切不用我們擔心;但是有位院童十五歲,每當有人與他說話,他馬上頭一低,好像很自卑或很自閉的樣子。

這位院童,父母離婚,母親走了,家裡五個小孩都在育幼院裡長大。住院時,父親來看過他。看他雖沉默,卻很有活力,除了不愛說話,對任何事都很好奇,反應也很快。

上人:那麼活潑的孩子,應該不會是自閉症,可能只是較孤獨,你們要多鼓勵他,給予心理輔導及關懷。

醫師護士一樣急

志工:在開刀房等候處,一位先生抱怨找不到廁所,又沒有開水,我馬上帶他去上廁所,並想買牛奶請他,但他只要開水,我就倒一杯溫開水給他。

原來他的太太在開刀房內接受手術,進行了五個多小時,他等得又急又累、又餓又渴,所以非常煩燥。病人住屏東,曾在高雄動過手術,這次是第三次開刀。

我安撫他,請他有困難儘管找穿志工背心的人員;同時也告訴他:「醫師、護士在開刀房內站了五、六個小時,他們也都沒吃飯,正全心全力地救治你太太!」他聽後恍然大悟,表情完全柔和下來。

上人:志工要多關心在開刀房外等待的眷屬,據我們所知,這位太太是接受顯微縫合手術,醫師必須很細心、很花時間的為病人開刀。

所以,可以告訴家屬,以前開了三次刀還未好,是因為太急了,已經送來這裡,就要有耐性的讓醫師細心動手術。

誰先進開刀房

志工:一位因車禍而腳受傷的病患,從早上七點多等到下午四點仍未排到開刀,他的子女與太太都等得不耐煩。我趕快安慰他們:「今天車禍人數很多,嚴重的病患須先送去開刀,您還未排到,表示傷較輕,情況還不錯。」雖是這樣說,心裡仍不斷為他唸佛,終於很快就輪到他了。

上人:車禍病患太多,雖然已經開放六間開刀房,加護病房也一直拓展,仍然不夠使用,權宜之計,也只有依傷勢、病情輕重,安排開刀順序,所以是傷勢較重者先送進去。

也是我的孩子

志工:一位小朋友車禍後,來醫院做第三次補皮;他的媽媽已往生,他跟舅舅住在一起。

我問他想不想洗澡,他說:「我不能離開床。」我說「沒有關係,在床上也可以洗--我幫你擦澡,會很舒服。」又說:「你比我小兒子還小,不要難為情!」

於是,我將塑膠布鋪在床上,幫他剪指甲和擦澡。清理乾淨後,他看起來舒爽極了。

上人:把那小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清潔他的身體時,其實也是乾淨了自己的心地;這個愛的動作讓他的身體清爽,更讓你的心地輕安。

服務人群即是感恩

志工:有一家四兄弟,原住台東,紛紛遷居台北工作、成家,這次台東建醮,由大哥漏夜開車載著三位弟弟及一位弟媳回台東;不料在清晨三點多車子爆胎,發生車禍,經路人送往某醫院,途中大哥即往生,其他人被轉送到慈濟醫院。

三個兄弟都是外傷,唯一的女眾沒有外傷,但是白天迷迷糊糊的昏睡,到了晚上就亂叫,直到昨天才稍微安定下來。

上人:不論在急診、復健部或病房裡,看看那些病人,再回顧自己,我們都會感恩自己的健康;感恩要表現出來,如何表現呢?就是服務人群,以健康的身體去發揮救人的服務功能,而不是只用嘴巴講。「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我們既得人身,又聞佛法,就該好好把握因緣,力行菩薩道。

偉大的阿嫂

志工:昨天在泌尿科病房,看到一位七十歲的阿婆大便失禁,我們想要幫她更換乾淨的衣褲和被單,因為阿婆太胖了,我們三位志工合力,仍搬不動他的身軀,只好請「阿嫂」來處理,「阿嫂」一個人就為她換好了。當時我覺得「阿嫂好偉大」。

下午,阿婆的病情轉為危急,我好難過,回到精舍一直為她唸佛,希望她能好轉起來。

上人:能把普天下的長者,當作自己的父母一樣照顧、替她們祈福,真是功德無量。「阿嫂」在醫院裡發揮了很大了的功能--她們維持醫院的整潔,解決病人的困難,她們的技巧這麼好,都是長久付出的結果。並不是她比妳們有力氣;所以,我們應該用恭敬、感恩心去看待「阿嫂」。

時刻記得師父

志工:初入慈濟時,先生很反對,而我雖來慈院當志工,回到家後仍有些習氣未改。

有一天,又與先生起爭執,先生說:「去把妳的資深委員請來,順便也把組長請來。」當我向上人提起此事時,上人說:「說不定那天也要把我請去了。」當下,我警惕到自己的驕慢心未改,如何穿柔和忍辱衣?後來凡事都要求自己先柔和下來,於是與先生再也沒有起爭執。

上人:回到家裡要把師父的眼睛掛在牆壁上;出門時要把師父的眼睛放在口袋裏--時時提醒自己注意聲色,這樣才不會說出不好聽的話,擺出不好看的臉色。

▲專題報導

志工的組織沿革與特色

◎凌雲

【獻給你.愛心】

醫院,在一般人的概念中,是生死匯聚之處,非逼不得已決不輕言上醫院,即或到醫院探病,亦須挑個好日子;然而在慈濟醫院卻有這麼一群身著橄欖綠背心的志願工作人員,他們不畏艱苦,不避忌諱,每日穿梭於病房、各科門診及其他各角落,在醫護人員與病患之間,扮演著溝通與服務的橋樑,他們即是--慈院的志工。

志工,正式的名稱應為「慈濟服務隊」,即是所謂的「慈濟志工服務隊」。他們來自全省各地,有著不同的生活背景,因為「愛」,使他們齊聚一堂,不計代價、辛勞,付出一份「心」去服務病患。

六年來,溫言軟語、慈顏悲懷,隨著志工的足跡遍及醫院各角落,上至病房、門診,下至餐廳、縫紉部門,無不留下他們溫馨的步伐;他們將中國人不善言喻的愛,以活潑生動的具體行為,發揮得淋漓盡致。這股愛的泉流,已遍灑慈院。

篳路藍縷開拓服務大道

究竟這一股龐大的愛心泉源,是如何匯聚而成的呢?這要追溯到民國七十五年慈院啟業前。時醫院實施二週義診,當時來就診或參觀的人潮相當多,因此許多委員師姊相繼回到醫院幫忙。義診結束後,八月十七日,慈院正式啟業,對於這所匯聚善心人士愛心,一磚一瓦來處不易的醫院,便有多位師姊想奉獻己身之力在這裏;現在人稱「志工老兵」的顏惠美師姊,便是其中之一。

對於推動慈濟服務隊功不可沒的顏師姊,當時擬打算赴日深造,後來於義診時間,親眼見到受病苦煎熬的病友們茫然無助的神情,激起她服務病患的摯誠,暗自思量應如何才能給病患最大的幫助?於是毅然決然放棄深造的機會,和

其他幾位志同道合的師姊們,篳路籃縷拓展出屬於服務隊的大道。

慈院啟業之初,無論人、財各方面,均相當不足,如何開源、節流,是當務之急;而慈濟世界中最引人稱道的,便是有許多默默做事,且人才濟濟的志工,醫院中只要能幫得上忙的,志工莫不欣喜搶著做。由於杜故院長詩綿之夫人-杜張瑤珍女士,先前即曾於台大任志工,對於供應室如摺紗布、棉球等,莫不駕輕就熟,因此,一開始幾位常回到醫院的師姐們,便和杜媽媽學著如何捻棉球等。

後來,顏惠美師姊和杜媽媽及當時婦產科楊朝融主任之夫人,三人組織成隊,相偕走入病房慰問病人。他們面露微笑,態度親和可人,帶給病人一股清新的生命力,頗受病人歡迎,也因此和病人之間,建立良好的情感。

正式成立服務隊

創業階段百事待興,當時醫院僅有約一百名員工,人數少難免會有照料不到之處,自然亟需各種人力支援;顏師姊她們想到,只要不牽涉醫療方面,都可以幫醫師、護士分擔。故此後她們不再單純地只探望病患,更加入其他瑣碎的事務。而後,又陸續有委員師姊投入此項行列。

是年九月,原在長庚任志工,人稱「婆婆媽媽」的沈阿葉、呂沈瓊雲母女,亦來到慈院,同時邀請於長庚負責管理志工的人士前來傳授經驗;讓原本處於摸索階段的志工,有一參考的模式,爾後更能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漸漸地,加入志工行列的師姊愈來愈多,至年底已有二、三十位師姊不定時回到慈院服務病患,志工的組織已略見初坯。後來有鑑於慈院業務日益增上,人手不敷所需,同時也為了讓花蓮地區的人士有服務鄉里的機會,社會服務室於同年十二月一日正式成立志工服務隊,並定名為「慈濟服務隊」。十二月七日向本地招募第一期志工,並且施以職前訓練,讓他們了解志工的精神與角色、工作須知、簡單的醫護小常識等。

首期共招募到約一百五十餘位,無疑是為慈院增加一股強大的助力。十二月十五日第一期徵募的志工開始投入分組工作,為志工注入一批新血輪,舉凡支援服務、病房服務、社工服務……,院內所需支援的工作,志工皆全力因應,協助醫院整體作業的運作。同時也讓慈濟志工,正式步上軌道。

各地見賢思齊建立組織

慈院的一磚一瓦是所有慈濟人心血的結晶,它就像是初生的嬰兒般,需要大家愛心的呵護。位居慈濟心臟地帶且委員人數冠於全省的台北地區,亦於七十六年五月,在靜暘委員的大力推動下,展開台北志工的籌設工作。

經由靜暘師姊不斷的鼓吹,招募到約五十餘位,由於毫無經驗,特別禮請台大醫院專人前來指導,予以三天職前訓練,讓大家瞭解志工的角色與功能--身為志工,就要像部活字典,深入了解醫院各硬體、軟體功能。

爾後再由志工依自己時間安排

,一個月到醫院服務三天或一星期。如此持續半年多,後來靜暘師姊發現因志工服務的時間不定,常有斷層之虞,乃改弦易轍,以台北委員的組別來分,訂定各組回去任志工的時間,由組長自己調派人手;每一梯次約十位左右,其中有無經驗各佔一半,彼此相互學習成長。

從錯誤中學習經驗,從經驗中學習成長,台北志工從「做中學」,不斷地修正腳步。時至民國七十九年,志工重新改組整頓,分為十五組(後因人數過多,再改為十六組),並推選陳錦花和慈璧二位師姊,肩負起志工的帶隊工作。改組後最大的特色就是嚴格執行輪職時間表,有計畫地將志工組織逐步建立起來。

正當台北志工於七十六年開啟外地委員自行籌組慈院志工的先河時,與台北比鄰而居的桃園,亦感受到這項工作乃刻不容緩之事,故在是年十二月,楊金雪委員當仁不讓在當地招募志工,組團投入服務的行列。

另為了廣招志工,延攬人才投入慈濟永不後悔的服務大道,七十七年顏惠美師姊特地至台東,藉著教授插花的因緣,盼能接引更多人。皇天不負苦心人,在顏師姊與台東范春梅師姊二人不遺餘力,大力推展之下,終於在是年八月正式成立台東志工隊,每個月有三天的時間可回慈院服務。隔年,台中亦起而效尤成立志工服務隊,至此,志工的組織已大致底定,這一股龐大的愛心洪流,不斷地流注於院區各角落,除了溫慰病患的心靈,更給予醫護人員莫大的助益。

後來,由於慈院二期工程逐漸完成,同時因應急診室人力不足的問題,從八十年開始,志工服務隊加入一批新血輪--護法金剛慈誠隊師兄,協助較粗重如抬病人、推病床等工作。是年六月,成立未久的宜蘭慈誠隊為善競爭,結合委員師姊組成宜蘭志工服務隊,投入服務行列;未久,北區慈誠隊亦於七月時籌組服務隊;十月,南區慈誠服務隊亦告成立。眾善匯聚,愛心滿溢,志工服務隊正以穩重茁壯的步伐,昂首向前。

此外,為落實佛陀與樂拔苦的精神,同時亦為傳遞慈悲濟世的人文精神,精舍常住師父於八十年八月起加入志工行列,除履行志工的角色,扮好醫護人員與病患之間的溝通橋樑外,並期望能貫徹慈悲喜捨的精神,奠定未來慈院創設「臨終關懷」的基石;另外,在慈濟精神逐漸流注校園,學生廣受薰陶下,大專學生並組成志工服務隊返回慈院,親身體受服務的經驗,亦

是慈院志工服務隊的一項特色之一。八十年暑假,由交大、清大、台大、興大二十餘名大專學生首開先鋒,後來又陸陸續續有學生利用寒暑假回去任志工,為院區帶來一股活潑年輕的朝氣。

身穿迷你袈裟

不可否認地,穿著橄欖綠背心的志工已成為慈院特色之一,帶給慈院另一種活潑的色彩。一位錫蘭的法師曾說過,這是一件「迷你的袈裟」,穿上這件背心,就會覺得自己責任重大、神聖。在醫院裡,志工就像是活動的服務台,無論走到那裡,必須要能隨機應變,應付各種情況發生。

志工是一群以服務精神為內涵的志願工作者,上人曾闡示為何稱「志工」,而不叫「義工」--所謂「志工」,乃是指志願服務的工作者,是出自內心的真誠,不求目的、不計報酬,當作自己的責任;是一種全然奉獻、無私的工作,因此有別於「義工」,必須要把服務的工作當成生命追求的重心。

慈濟服務隊成立的目的,即是希望能夠結合社會大眾,共同參與慈濟醫院的服務工作,以啟發慈悲喜捨的美德,進而能發揮佛教「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因此凡年滿十六歲至七十歲,身心健康、無不良嗜好、具有服務熱忱者,均可申請參加。

十方雲集,為善競爭

慈院志工與其他醫院的志工組織形態略有不同。他們絕大部分來自全省各地,如台北、桃園、台中、台東、高雄等,必須按月排班才得以輪流返院服務;而由花蓮本地招募的志工,或因善念,或想體驗人生,而進入這個服務團體中,相互學習。他們各有各的職業,不同的生活背景、不同的年齡及性別,然而,卻有著相同的善心與善念。這是慈院志工最大的特色之一。

加入志工服務隊,除了要有一顆服務的善心外,更需秉持著慈濟精神、宗教慈悲的情懷為病患服務,因此來自全省各地的志工,除了花蓮向當地招募外,大多由慈濟委員或幕後委員組成,每一位志工把這一份無酬志願工作當做是一種榮譽。歷年來投入這項服務行列的人數不斷地增加中,從民國七十六年的兩百零三人,增加至八十一年五月止的一千一百人,幾乎成長五、六倍之多,其中北區五百二十人,中區一百二十人、南區二百四十人,花蓮一百二十人、宜蘭台東共九十人,上述人數尚不包括已報名但未輪班者。

為了便於作業上運作,服務隊並依全省行政區域劃分若干隊,每隊設隊長,綜理分隊排班、聯絡報到、在職訓練及工作檢討等各項事宜。早期因服務院區範圍不大,因此每梯次回院服務的人數約十五至十八人左右,如今由於二期工程陸續竣工,門診人數增加,使得志工出現人力不足的現象,後來才增加至現今的二十八人,同時每梯次配合五至十位的慈誠師兄,以應服務所需。

各地區因性質不同,志工回院服務時間的長短亦有異。如台北地區因志工人數快速成長,從開始的

一個月服務七天,進而縮短為三天,至今需二、三個月才輪得到一次;台中因路途遙遠,每次回去即服務七天。

正當其他醫院極力招募志工之時,慈院的志工卻須遠道而來而且排班才輪得到,這亦是慈院志工的特色。

以行動護念病苦

志工們對待病患細心的照料、熱忱的服務、溫藹的態度及愛心,以成為慈院有口皆碑的特色。除了造福難以計數的病患外,更成為其他醫院學習效法的對象。他們服務的內容,可分為四大項:

(一)文教服務:由於慈院是社會愛心的匯聚,一磚一瓦皆是來自十方善念的布施,因此,每日前來參觀者絡繹不絕。接待來賓、引導參觀,志工皆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另外協助各項訓練.行政文書、總務、活動圖書館等工作,亦是文教服務的工作。

(二)門診服務:對於初診的病人或是年老不識字者,志工們均親切地予以協助就診.如掛號、義診協助、病歷傳送及收受整裡,急診室、開刀房、血液透析室、加護病房之病患及家屬服務。

(三)病房服務:時時探訪住院病患給予關懷,及特殊病患的陪伴、餵食並鼓勵復健練習;推送病患接受檢驗、治療,並協助病房環境整理及書記工作。其中在對病人物理上的照顧,如餵食、幫病人做口腔清潔、洗浴淨身、翻身、拍背等,配合醫護人員作業;而給予病人情緒上支持,如傾聽、交談、安慰或陪伴等,均是志工在病房的服務項目。此外,另一項最受病人歡迎的,即是病房團康活動。人在生病時,心靈最為脆弱且情緒易於波動,志工歡樂的氣氛正可以撫慰他們寂寞的心靈。也因此志工生動活潑的病房團康活動,頗能引起共鳴,深受病人的歡迎。

(四)支援服務:協助維護院區交通及環境整理工作。支援供應各科室、門診、病房、開刀房所需的各種不同材料用品;協助縫紉補綴工作、廚房備餐的工作。

不斷充實服務內涵

舉凡有形的工作如除草、洗菜、換床罩等,無形的工作如對病患的慰問關懷、精神支持等,這些看似細微的工作,透過志工們柔聲細語、親切熱情的參與,不但增添醫院的活潑色彩,更能協助提昇醫院的服務水準。

此外,俗語說:「每逢佳節倍思親」,為了讓無法返家與親人共享佳節歡樂的病患,亦能過個歡欣的佳節,不論是端午、中秋、甚或農曆春節,細心地志工們必會帶著一份溫馨的祝福,來和病榻中的病友,共享歡樂時光,讓他們忘記身軀的疼痛。

六年來,志工服務的項目不斷增加,觸角也由對住院病患的關懷,延伸到出院患者的居家關懷。八十一年,慈濟志工服務隊在志工老兵顏惠美師姊與社服室共同規劃下,訂定五大工作要項--(一)加強圖書回收,(二)佛堂弘法活動:藉此活動傳佈病人正確的宗教觀念,讓病人能藉著參與念佛,喚醒自性觀音

,懂得如何去付出、關心他人,(三)出院病患居家關懷,(四)配合下鄉醫療,推動社區環保,(五)ICU設站輔導等;將來還將成立臨終關懷服務。使慈濟志工服務隊於國內各相關團體中,更見其特色與意義。

為了充實志工服務的內涵,並加強服務的臨床經驗,充實醫療知識,慈濟服務隊透過社服室、公衛室、宗教室等單位安排配合下,均會定期舉辦在「在職訓練」各種研習課程,舉凡急救訓練、輔導實務、溝通技巧、病歷整理、臨終關懷……等,讓志工在往後的服務過程中,更能駕輕就熟。

另外,經驗心得的分享與傳遞,亦是有益於提昇志工服務的品質與成長。志工珍惜三天返回慈濟服務的機會,美其名「打佛三」,遞送病歷或轉送病人曰「跑香」,為病人沐浴曰「浴佛」。在每一梯次的服務過程中,志工均會將所見所聞,及所碰到無法處理的事項,於返回精舍後,當夜彼此聚會一處,提出檢討與分享。同時早晨於精舍中庭,上人均會撥冗與志工座談,為大眾解惑釋疑,使志工們行菩薩道的體悟得與佛法相印證,而堅定自己服務他人的心願。況且現在慈濟志業諸務紛繁,上人負擔沉重,眾人少有親聆教益的機會,而因為擔任志工的機緣,得以當面請法,因此志工無不寶愛珍惜。某志工師姊說得好:「回來慈院當志工,可以放下一切俗務,一心學佛行菩薩道,多好啊!」

自我提昇的歷程

擔任志願工作人員需有一基本原則--要有任勞任怨、犧牲奉獻的精神。即或對方態度倨傲不恭,認為接受幫忙是理所當然者,也應心存感謝,因為如果沒有被服務的眾生,何來服務的機會?所以志工要能發揮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的菩薩精神,給予病患最好的照顧,正所謂貫徹佛法六度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的精神。

慈院志工服務隊最大的特色,乃是在於每一位志工以佛教徒的精神,將佛法的教義印證於服務病患的過程中,不畏污穢、不辭辛勞,對待病患一視平等,無分別心、無所求的付出,將老者視為堂上活佛般供奉,真正落實「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精神。

「當志工的滋味,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有形無形中獲得充實感,是無法用言語形容的。」多位志工表示,在服務的歷程中,經常面臨人生的生、老、病、死,反而對外在的煩惱、無明,看得很淡,藉此領悟到生命本質的崇高與人生真實的哲理。所以志工經驗其實也就是自我境界的提昇與心靈淨化的過程。

▲專題報導

篳路藍縷開拓服務大道--速寫志工簡美月

◎陳淑伶

【獻給你.愛心】

詩云:人間有味是清歡。什麼樣的生活才是最有價值的生活呢?是絢爛瑰奇?還是平淡中見真味?對於慈院全職志工簡美月師姊而言,表面上她的生活一成不變--每天往返於慈院與家中--似乎平淡無奇,然而實際上在平淡之中,卻有另一番他人體受不到的甘味。

穩重、踏實,不善於言辭,是美月師姊予人的第一個印象,每次看見她時,總不外是在詢問台忙著為需要的病人辦理轉診服務、整理病例、抄寫文件,或是在三樓志工服務隊辦公室,埋首於一堆文案中,趕著做報表、畫表格。在一般人眼中認為煩瑣的工作,她做得有條不紊,而且甘之如飴,無視於外在環境的吵雜,完全沉醉於這一份義務的工作中。

擔任慈院志工已近六年的時日,加入慈濟更長達二十年的歲月,回味這條慈濟路,如嚼菜根般,清香溢遠。婆婆林美玉是功德會早期三十位會員之一,因此,她嫁至夫家後,自然而然成為婆婆的會員,協助整理善款;爾後更經常隨著婆婆出入精舍。待小孩稍長上學後,她幾乎天天到精舍任志工,與慈濟結下一份法親之誼。

從精舍志工到醫院志工

對於慈濟醫院,美月師姊有一種難以言喻的特殊情感,看著慈院從無寸土寸金中,以聚沙成塔的方式、眾志成城的毅力,得以昂首闊步,邁向第六個年頭,這其中是無數人付出心血的成果。

猶記得民國六十八年,上人在尋覓土地時,她和先生林瑛琚,便經常輪流開車負責接送;翻山越嶺,走過山巔水湄,幾經波折困難,如今才得以見到慈院巍峨屹立,「或許是我的福報大,才讓我有此機緣,先是參與醫院覓地的艱難過程,後又水到渠成地至醫院任志工。」回憶那段時日,美月師姊喜悅中不禁摻雜著淚水。

在醫院籌建過程中,師姊經常出入其中;醫院啟院前準備實施二週的義診,但因院區尚在施工中,到處凌亂不堪,適逢暑假,師姊便

動員全家到醫院清掃,手拿鐵板跪在地上,一一清除黏在大廳地板上的混凝土,全家人忙得腳酸、手起泡,卻沒有人喊累、喊痛……。

而義診期間,美月師姊亦天天到醫院報到,當醫護人員忙得不可開交之時,她悄悄遞上一份自己的心力;爾後醫院啟業,在上人的理念:「醫院是匯聚無數善心人士的愛心而成,絕不可浪費絲毫。」避免耗費過多人力下,她便義無反顧地來到醫院幫忙,從精舍的志工轉而任慈院的志工。

堅定意志突破病苦難關

然而,剛加入慈院志工的那一段時日裡,並非全無阻礙。在高一時,美月師姊即感心臟不適,然當時缺乏醫療常識,全然不在意;婚後生育三個孩子,才覺身體狀況有異,至台大醫院就醫,乃發現是先天性心臟病,需要馬上開刀,「我想是佛菩薩庇佑我,醫生對於我罹患心臟病,卻能生育三個孩子,並且全在家中待產而未發生意外,頗為我慶幸。」

民國六十三年動完手術,休養一段時日後,她仍然照常到精舍幫忙,先生當時即提醒她:「不要太勞累!」如今,她轉往更忙碌的醫院志工工作,先生更是力勸她,她委婉向先生說:「這是我自己選擇的道路,只要堅定意志,秉持熱忱的初衷,又怎會有衝不破的難關呢?」就因為這一份毅力,她任志工六年來,不僅從沒缺席過,而且愈做愈覺獲益匪淺。

由於醫院草創之初,社會服務室僅有一位專職的工作人員,在未上軌道之前,事情繁瑣無章,她便幫忙分擔如行政文書及溝通協調方面的事務;另外如協助出家眾就醫、開立證明文件、收取善心人士隨喜捐款等,均由她負責。因天天來的緣故,逐漸地與醫院員工熟稔,後來醫院事務方面只要有任何異動,皆會主動告知,她儼然成為慈院的一份子。

慈濟服務隊的拓荒者

當慈濟醫院逐漸步上正軌後,院務迅速成長,亟須更多人力支援,七十五年底,「慈濟服務隊」正式成立。由於新手初來乍到,在對醫院不甚了解的情況下,美月師姊便移師坐鎮於詢問台,一方面應付各種突發狀況,另一方面指導新來的志工,快速進入服務工作。

服務台的工作常會碰到各種不同的狀況,更需善用智慧才能圓滿處理。有人抱怨時,師姊必須一一予以排解;有人讚歎醫院醫護人員、志工師姊的親切可人時,她則表達了感恩。但是在服務的過程中,難免會碰到挫折、委曲,該如何自處呢?「只要堅定服務的意志,相信必能從挫折中找到突破,從失敗中求取經驗,再通過種種考驗,安然度過險阻;更何況我還有許多事要做,事情過了就算了,何必記掛於心!」美月師姊笑著說:「有時候真的碰上委曲時,回家我也不敢和先生講,怕先生煩惱呀!」

美月師姊可說是慈濟服務隊的拓荒者之一,無論是對於服務隊的成長,或是醫院的一些行政運作,她皆能了然於胸。七十六年三月,慈院開始辦理轉診服務,當時一方面由於院內人手不足,找不到適當人選,再者能省一分開支就多節省一分,因此,這項轉診服務就只好借重於美月師姊,除了她正好坐鎮於詢問台地利之便外,更重要的是經驗豐富,了解慈院行政運作,但是師姊仍謙虛地說:「其實辦裡轉診服務,對我而言是太吃力了點,然而我們醫院與其他醫院不同,一磚一瓦當思來處不易,所以目前我也就只有盡力而為了。」

助人一分,多得一分快慰

目前,她更負責志工值勤資料的登記與整理,每月作出詳細又一目瞭然的月報表。同是協助文書處理的志工江惠珍師姊說:「美月師姊做事認真而且負責任,她的細心無人能出其右。」而美月師姊卻搖搖頭說,這僅是本分事罷了,能做就盡量做。另外,今年志工服務隊推行五大工作項目,其中之一就是圖書回收整理、編排,這項工作亦由她負責。

自認為不善於言辭,而且身體狀況又不甚好,因此她的工作絕大

部分偏向於靜態的文書工作;以前當上人巡病房時,她亦曾跟著去,後來有幾次和其他志工師姊到病房帶團康,然而或許是本身心臟曾動過手術,她每每感到身體不適,因此動態的病房服務只好暫停。對於教少變化的文書工作,是否會覺得煩雜呢?她說:「其時都是一份志願的工作,任何工作只要能抱持『多幫助人一分,就能多得一分快慰』的心態,做什麼都是一樣的。」萬物靜觀皆自得,只要以一分平常心待之,何處不自在呢?美月師姊即是如此。

醫院每天八點上班,然而她每天七點半左右即來到醫院,直到醫院下班才走,六年如一日,且風雨無阻,除非有重要事情,否則絕不無故缺席,醫院中的員工皆有其一定的休假日,然而對美月師姊而言,什麼是「休假」,她早已忘記了!有一次她開玩笑似地問副總執行長林碧玉說:「我什麼時後才可以休假,可以計畫去渡假呢?」

醫院見她如此精進,曾打算列為正式工作人員,她卻對義務工作情有獨鐘:「比我精進的師姊多的是,我是抱著感恩心在做,跟本不算什麼!」「她真是位發心的菩薩,待人誠懇、真誠,一直默默付出,不善於表現。」志工龍貴英說。「做事認真、誠摯,風雨無阻」,是其他志工對美月師姊的的印象。

伉儷同心同志同道

先生林瑛琚師兄亦是慈濟的志工,除了經常參與慈濟的活動,並以相機為慈濟歷史做記錄外,他亦經常機動性的到醫院服務,九點到公司上班之前,他會先到醫院;晚上又到急診室幫忙,夫妻倆同心同志又同道,「先生是在我幕後推動的大功臣,若非他的護持,我怎能全心投入志工的工作中。」美月師姊感恩的說。

「感謝我有個好婆婆,引導我走進慈濟大家庭;感謝父母及自家弟妹,是他們無推辭地幫我照顧小孩,才能讓我放心的為慈濟多做點事。」這是她頗感安慰的一件事。

六年漫長的歲月,卻彷彿如昨日般,日子在不知不覺中流逝。在醫院中看遍人間生、老、病、死、苦痛,美月師姊將凡事看開,不再執著、計較一些表相的東西,所謂「蝸牛角上爭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蜉蝣人生苦短,何苦汲汲於名利,何不充分發揮人生良能!

六年來所獲得無形或有形的收穫,非親身力行,無法體受。「猶記得婆婆去年住院就醫時,許多志工師姊來探望、關心她,往生時師姊們亦來助念;這一分法親之誼是用錢也買不到的!直到今天,還常有師姊提起婆婆呢!」

人在年輕的時候,總免不了為將來的一生打拼、奮鬥,在經歷過一番挫折、痛苦後,才能顯現出人生的真義來。簡美月選擇了慈濟這一條永不後悔的菩薩大道,她自謙所做的一切不過是微不足道之事,何足掛齒。然而在她的一言一行中,卻讓人感受到她的真誠;更印證了菜根譚裡所說的「醲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異非至人,至人只是常」。平淡中更見真章,美月師姊流露出清香致遠的芳馨,如空谷幽蘭般。

▲專題報導

原來我很幸福--志工心聲(1)

◎黃鳳月

【獻給你.愛心】

期盼參與志工行列已久,終於成行,也許因第一次,也許唯恐智慧淺薄、能力不及,心情有些惶恐。

外科病房眾苦匯集

在資深的師姊說明與帶領下,來到五東,五東是外科病房,患者以車禍、意外傷害及一般外科居多。不久前因父親車禍住院廿天,因此對於外科病房有些認識,心理有所準備。

拿著慰問卡到病房,當看到全身百分之七十遭燙傷的患者時,心中不禁湧出無限痛惜與不忍;病患看出我的心情,反而安慰我說:「已經好多了,醫師護士都很好,雖然還是很痛,但我還算幸運的,因為被燙傷的面積雖大,還好燙傷度不深,現在就等傷口好些再做部分植皮手術就好了!」是一個年輕男孩,工作時因鍋爐壓力過高,鍋蓋爆開而燙傷。

之後,又看到好些個燙傷患者,幾乎各個都有令人印象深刻的燙傷原因和療傷過程,其中有兩個特別令人難以忘懷。

一個是十五歲的山地男孩,住院已久,全身除臉部的傷勢較輕微

外,幾乎體無完膚!左腿截肢,因無毛細孔,無法排汗,臉上露出痛苦的表情,由媽媽負責照顧他,也許是生活環境的不同,感覺上,他並沒有受到媽媽悉心的照顧,十五歲的小男生,在一般人的家庭中,將受到父母如何的呵護與照顧!或許還會大聲咆哮,抗議父母過多的安排,向父母爭取自主權的年齡哪!而今他的身體受到這麼嚴重的傷害,內心多麼需要人家的關懷?身苦心不能再苦下去了,這正是慈濟醫院志工與社工們盡力在做的。我為他的遭遇感到難過,也為他慶幸,還好受到慈濟醫院的照顧。

剎那間被剝奪使用權

另一個是四十多歲的婦女,雙腿被一鍋滾沸的沙拉油燙傷,皮都爛了,她卻很開心的對我們說:「還好是燙到我!家裡開自助餐廳,正等油沸要炸雞捲,被我剛退伍的兒子不小心打翻了,我正在旁邊,走避不及。還好是燙到我,如果是燙到我兒子,那可怎麼辦?」她一再的重複「還好是燙到我」臉上笑盈盈的,我們聽的人含淚陪著她笑。這顆慈母心哦!院內大慨就屬她痛得最快樂了!

花東地區車禍居全省之冠,車禍造成的傷害時刻都在提醒我們正視無常觀,尤其病房裡在在可以看到剎那間改變整個命運的事實。

六十多歲的老伯哭嚷著:「我剛才明明好好的騎車去買東西,你看!東西都還在,卻讓我少一截腿回去,我不要!」;二十出頭的女孩大聲哭鬧:「好痛!好痛呀!」惹得雙親與姊妹哭成一團;十六歲小男生和同學共騎一部單車撞斷鼻樑……等等,不勝枚舉。加上猝然發生車禍,有的家屬尚不及趕來或根本沒有家屬可以照顧的,病患需要安慰照顧,家屬更需要給予信心鼓勵。在忙著安撫與照顧的同時,早先的惶恐情緒已消失不見了。

而車禍或意外傷害中最嚴重的,就屬脊椎神經受損了,癱瘓後如何面對新的人生?重建過程必然是辛苦萬端的。看到患者與家屬那雙無耐淒苦的眼神,總覺得慰問的話語有些多餘,只能以實際行動如幫忙按摩、擦澡,或者用輪椅推出去走走、和他們聊天,化解他們心中的苦悶,在病人最痛苦無助的時候,伸出友誼的雙手。

三天時間一晃而過,總覺得為他們做得太少。當然下一梯次的志工會繼續為他們服務,不過心中總有些許惆悵。

感恩病患示現苦相

身病是苦,無明煩惱更是苦。當我看到那車禍後腦部清醒,頸部以下全部癱瘓的年輕女子時,心底大大的震撼了。上人說:「人生唯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言猶在耳,而眼見年輕的生命,被無常大鬼硬生生的剝奪了使用權;自認足夠堅強的心,突然有想哭的衝動。

曾經,自認為以我的學歷、才能,而願意捨棄都會的工作,回鄉下田,之後更長期委屈自己在家當褓姆,這樣大的犧牲,大家應該認為我是一個好媳婦、好太太才對。卻在這一刻,一面為這位患者的境遇傷心難過,同時也為自己感到歡喜慶幸。無常何時到來無人可預知

,不好好發揮功能,豈不是白走一趟人生?我慶幸以往沒有浪費使用權,往後會更加珍惜而及時發揮。

第二天早課後,上人在晨語中開示大眾,不要只做一個知識份子,要能將知識轉為智慧,作一個能付出、能轉化煩惱為清淨智慧的人!我想到,我若只要求養尊處優,空有一般知識,無法轉化煩惱,那不會比使用權被剝奪的人更高明。於是,在照顧、安慰、鼓勵病患的同時,從心底紮紮實實的生出感恩,感恩他們示現病相來教育我們要轉煩惱為智慧,積極發揮人生使用權。有位師姊說得好:我們志工雖名為幫助他們,其實是他們為我們療傷,解開我們心中的死結。

體悟無常苦空

以往陪同會員回本會參觀,來去匆匆,未曾深切去體會常住師父們默默付出的精神是多麼偉大!他們平常工作已經非常忙碌,還要日日夜夜,長年累月地為一波接一波的人潮安排準備一切,使得我們從醫院返回精舍後,有如嬌貴的女兒回到娘家一般,輕鬆的享用常住師父們辛苦付出的成果。我為自己在家準備一日三餐之間常有煩言,感到羞愧!何況他們的付出是默默的,不求回報的。

上人常感恩委員、慈誠隊員,一再叮嚀常住師父們要配合、協助。就像勝勝師姊說的,常住師父各個都如同隱形的菩薩,為成就別人,默默地不計辛勞付出。我衷心感念,對常住師父們既敬佩又感恩,無法言喻。

當交通車奔馳在精舍與醫院的路上,聽昕師與顏師姊總是把握時機,對眾人溫婉的開示與解說,也是這次志工之行令人回味無窮的,無論何時何地見到德昕師,都覺得他有如一尊歡喜菩薩,使我們如沐春風,獲得歡喜與舒暢。顏師姊則有許許多多說不完的慈濟故事,使我們個個滿載而歸!

那天,顏師姊在車上,先說了一個早期上人為慈濟「不顧身命打拼」的故事,在大家熱淚滾滾中教唱「菩薩的心」。

上人的心是菩薩的心……

菩薩的心是媽媽的心……

知阮餓,驚阮寒,辛辛苦苦疼命命

菩薩是手是媽媽的手……飼阮吃、牽阮走,辛辛苦苦疼命命……

啊!愚癡如我,直到現在才深切體會到上人是如何愛護我們、疼惜我們!上人唯恐我們凡夫心生滅無常,不僅苦口婆心再三叮嚀,親手牽引我們行慈濟菩薩道,從濟貧教富工作中知所回饋與感恩;藉事練心,從志工工作中體悟無常苦空。上人如此苦心孤詣,還擔心我們計較環境,因而處處安撫,猶如撫養兒女般處處呵護而又時時鼓勵……。如果淚水可以代表我感恩的心,恐怕淚如長江黃河亦不能盡此懷抱,我們唯有精進再精進。

三天志工生涯很快就過去了,心靈上滿載著對上人、對常住師父、對師姊、病患的感恩,在依依不捨中踏上歸途。




▲迎接微曦

洛杉磯聖樂首演回憶錄(四)--慈濟晚會演出記

◎馮馮

鋼琴伴奏講述佛法

我向觀眾致謝,然後到三角大鋼琴前面坐下,撫彈琴鍵,一面彈琴,一面講些佛教的觀念,只講十分鐘。自彈鋼琴伴奏講佛法,我可能還是頭一個吧!

然後我唱「跪禱在佛座下」一曲,此時慈濟合唱團女士們已經再登台,在我後面排列成三排,人人手持一支燭台,燭光是倣造的用電池的,(因為PCC不准用點火的燭光),這一曲是變調數次的新作,也是我用眼淚寫成的一曲。我也請觀眾全體參加合唱「觀世音」,於是又再造成全場投入的新高潮,更多的人在流淚拭淚,我唱到「跪禱在,佛座下,如見母,淚奔流……」我也淚下如雨了!

在全場瘋狂喝采鼓掌的狂濤聲中,我躬身致謝,退入幕後。時間已很晚,我必須趕緊換裝,趕忙唱完節目。幸而李德宣幫我脫衣,否則我真是手忙腳亂,那時黃思賢也從台下到後台來了。他來看我,告訴我全場反應非常狂熱。我也沒時間說話,匆匆換了裝,要趕回台前去,李德宣、李靜誼、黃思賢……還有幾位同仁,幫我扣鈕扣,整理服裝,黃思賢說:「珠鍊子在口袋裡」我卻因慌忙而聽而不聞,沒領會到他把一串裝飾珠鍊放進我口袋,前台倪先生已在催場,我趕快走出去。

這時的我,頭戴金色印度王子頭巾,帽額上插著一支羽毛與金雕花框子紅寶石的裝飾,頭巾拖到肩後。身上穿的是金色真絲手織的印度王子的長袖王袍,腿上穿的是金色的印度王子窄褲,腳上穿的是金色的印度王子鞋子(可是我忘了把珠鍊子從口袋拿出來掛在頸子上)。

扮演印度王子登台

這一身金色的豪華王子服裝,得來也是傳奇一般!我在啟程南來的前三天,才買到的。全溫哥華所有的三十家印度服裝店,都沒有這樣豪華的服裝,因為印度人大多數太窮,買不起。只有一家最大的印度服裝店,也是我找到的最後一家,那印度人老闆娘聽我說要辦一套王子裝,她說有,而且只有這一套,原是做櫥窗陳列招徠客人的,只有很富有的人才買得起去做新郎禮

服的。問她多少錢,她說原價一千九百九十九加幣,太貴,掛了十二年之久,也沒有人問過這一套來自印度克什米爾的王子裝。我是第一個買主,她說印度北方人身材比我高大,不知是否合身?不妨試穿看看。

怎料我一穿上,簡直就是量身訂做的!量身訂做也未必有這麼合身!那雙鞋子也是獨一無二的一雙金色鞋子。前端彎翹起來的印度王公穿的鞋子,而且,完全合穿,正好是我的「七號半」腳大小!那頂金色頭巾,也是好像訂做的一般。雖然略嫌窄了一點點。這不能不說是觀音菩薩早有安排的又一項奇蹟,就像那頂加拿大海軍帽子與那雙排扣子的黑色海軍上掛,一切都顯然是有安排的,居然也買成了這一套王子服裝!那印度店東說難得有人肯買又合身,就賣了耶!免得再掛十二年也沒人問津。

就這樣,我打扮成印度王子,眼睛被化裝得很美,變成名副其實的「美目王子」了(這都是化裝師之功,其實我一點也不美)!當我步出舞台之時,觀眾兩千多人就爆發了空前的驚奇歡呼與雷鳴般的掌聲巨濤!歷久未停!這亦又是一個驚異的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葉方良 Rex-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