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有情

九月很好

◎林清玄

月亮與颱風

快中秋了,陽曆是九月。

孩子的自然課本,要做九月天象的觀察,特別是要觀察記錄月亮,從八月初記錄到中秋節。

每天夜裡吃過晚飯,孩子就站在陽臺等待月亮出來,有時甚至跑到黑暗的天臺,仰天巡視,然後會看到他垂頭喪氣的進屋,說:「月亮還是沒有出來。」

我看到孩子寫在習作上,幾天來都是這樣的句子:「雲層太厚、天空灰暗,月亮沒有出來,無法觀察。」

最近這幾天,連續幾個颱風來襲,月亮更連影子都沒有,孩子很不開心,他說:「爸爸,這九月怎麼這麼爛,連個月亮也看不見!」

「九月並不壞呀!最熱的天氣己經過了,氣溫開始轉涼,是最美麗的秋天、有最好的月亮,只不過是這幾天天氣差一點而己。」

我告訴孩子,颱風雖然是討厭的、有破壞力的,但是颱風也有很多好處,例如它會帶來豐沛的雨量,解除荒旱的問題;例如它會把垃圾、不好的東西來一次清洗;又例如讓我們感受到人身渺小,因此敬畏自然。

「既然不能觀察月亮,你何不觀察颱風呢?」

「好主意!」孩子歡喜的說。

我看到他的作業簿上,寫著詩一樣的記錄:

「風從東西南北吹來,
雲在天空賽跑,
雨勢一下大一下小,
傘在路上開花。」
颱風的美,可能也不輸給月亮。

月亮永不失去

中秋節沒有月亮真是掃興的事。

我想到,我們在乎的可能不是月亮,而是在乎期待的落空,否則每個月十五都是月圓,大部分人都沒有什麼感覺的。

生活實在太忙了,一般人平常抽不出時間看天色,中秋幾乎成為唯一看天空的日子,我們準備了月餅、柚子、茶食,就在表示我們是多麼慎重的想看看月亮,讓月亮看看我們。

好!月亮既然不出現,也就算了,我們吃吃月餅、嚐嚐柚子,在夜暗中睡去,明天再開始投入忙碌的生活,期待明年中秋的月亮。

其實,月亮是永不失去的,月亮看不見只是被雲層所遮蔽,並不會離開它存在的地方。這是為什麼佛教把「自性」說成月亮,見不到月亮的人,只是被雲層所遮,並不是沒有月亮。

可惜的是,我們一年才看一次月亮,有多少人一年裡看見一次自我的光明呢?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真正了解或知道我們,如果連自己都不能尋找生命的根源,不能覺知自我的光明,就連自己也不能自知了。

理論上,人人都知道月亮隨時都在,實際上,很不容易去觸及那種光明。也不是不容易觸及,而是不願去實踐、不願去發掘,很少去走出戶外。

孤單之旅

在這個寂寞的時代,沒有人能完全的互相了解,即使是知己、最親密的人,也難以觸及我們的內在世界。

因此,每一次的人生,就是一段孤單之旅。

我時常在想,由於生命的孤單和不足,這人間才會分成男人和女人、父母和子女、朋友和敵人、丈夫和妻子,如果是在一個完美與圓滿的世界,一個人己經很夠了。

也因為這種孤單和分裂,我們之間永遠不能互相了解,對於自己的心如果能了解、能坦誠面對,也就夠了;對於別人的心意,如果能了解一部分、不互相對立,也就很好了。

生命之所以有這麼多不同,有著各種因緣和關係,是希望我們能從孤單中走出,試著去知道生命的不足。

也由於孤單與不足,才會有一些更高層次的東西觸動我們、吸引我們、帶領我們。

生命的觸動

生命的觸動是多麼必要呀!

當某種語言觸動了我們的思維,那就是詩歌或者文學。

當某種顏色觸動了我們的眼睛,那就是繪畫。

當某種聲音觸動了我們心靈,那就是音樂。

當某種傳奇或故事觸動了我們,那就是戲劇呀!

當某種情感觸動了我們,那就是愛;當某種愛提升了我們、那就是慈悲;當某種慈悲被觸動,就可以吸引我們、帶領我們,走向生命圓滿的歸向。

心地明明,乾坤朗朗

在現實的生命,沒有什麼是圓滿的,有時平靜、有時狂喜;時而寂寞、時而熱鬧;或者歡欣、或者悲哀。

在現實的宇宙,沒有什麼是完美的,有時風和日麗是狂風暴雨的預示;有時雲天晴美是地震颱風的前兆;有時呀!不測的風雨會在午後的大晴朗後出來。

我時常在想,這變動不居的宇宙是不是我們變動不居的心識之映現?如果心地明明,是不是就乾坤朗朗了呢?

我找不到答案,唯一知道的是,颱風來的時候,如果我們把房子造得堅固一些,我們依然可以在平靜溫暖的燈下讀書。

悲傷與唱歌

生命不免會唱悲傷的歌。

但唱過歌的人都會發現,我們唱的歌愈是憂傷就愈是能洗淨我們的悲情。

「悲傷的唱歌」和「唱悲傷的歌」是很不同的。

不管是悲傷,或者是唱歌,都只是人生的一小段旅途。

好的悲傷和好的唱歌都會令我們感動,感動是最好的,感動使我們知悉生命的熾熱,感動使我們見證了心靈的存在,感動使我們或悲或喜、忽哭忽笑,強化了生命的彈性。

能悲傷是好的。

能唱歌是好的。

悲傷時好好悲傷吧!

唱歌十高揚的唱歌吧!

大不了

有幾個朋友同時來向我訴苦,他們都在同一個辦公室做事,關係不良、錯綜複雜,但他們分別是我的朋友。

他們相互之間看到的都是缺點,可能是距離近的緣故。

我看到他們的都是優點,可能是距離保持的緣故。

連續接幾個電話下來,感覺就像是看「羅生門」一樣,每一個都是真相,每一個也都不是真相。

對每一個朋友我總是說:「別那麼在乎,天下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事!」

總統死了,會有新的總統;國家分裂了,會有新的國家;何況是小小的辦公室呢?

真的,不必太在乎,不必太執著。天下沒有大不了的事!

九月很好

九月是很好的月份。

中秋月圓、雲淡風清、溫和爽颯。

真的,九月是很好的月份。

最近的那個颱風也過去了,九月很好。

▲校園清流

伴行崎嶇少年路--慈濟精神根植內湖國中

◎林錦貴、張月昭

「就像鵝鑾鼻的燈塔,可以照亮船行的方向,慈濟世界是一盞照亮生命的明燈,可以堅定人生的信念……」內湖國中輔導室主任周仲煜如是說。

生命,是一條迂迴曲折的路,有時平直順暢,有時崎嶇坎坷,重要的是,每個人都要親自去走屬於自己的路。

而在這漫漫旅程中,青少年時期是最容易誤入歧途的階段;位於台北市東郊的內湖國中的學子們,是其中的幸運者。由於慈濟社團的成立與活動,慈濟委員陪伴他們行走這段崎嶇坎坷的人生旅途,使許多徘徊在歧途邊緣的少年矯正方向,走回正途,在人生過程中有了重大轉折。

證嚴上人將民國八十一年視為慈濟的國際年與教育年;慈濟在校園的發展,尚屬萌芽階段,內湖國中的經驗,可算是「慈濟精神進入校園」活動中,相當成功的範例。

校園撒播快樂種子

內湖國中的慈濟因緣,源自民國七十九年慈濟委員郭馨心,進入該校訓導處,擔任傳遞公文的行政工作。一如所有慈濟人,她也有「好東西要與好朋友享」的心理,而熱切地想將慈濟世界美善的果實,與同事們分享。

在學校的同意下,過完年後的元月七日週會時間,邀請慈濟委員陳美羿、喬秋萍兩位師姊,前往該校,對全校師生演講。這一次講話,使大家對慈濟的印象深刻,並引發多方面的好奇與興趣。尤其是未參加週會的行政人員錯過了因緣,事後更向郭師姐殷殷探尋慈濟的奧秘。

此後,郭師姐在工作之餘,便努力向同事、老師們介紹慈濟,並拿了許多慈濟月刊、道侶、錄音帶等慈濟的書籍、資料,供同事、老師們閱讀流通;使得慈濟的訊息,很快的在教職員間廣為傳佈。

馨心師姊人如其名,非但有一顆柔軟善美的心,而且態度和藹可

親,隨時都笑瞇瞇地,很自然地散發出一股讓人喜歡親近的特質;而且腹中蘊藏許多慈濟的小故事彷彿挖掘不完,因此在校園內,時常有人拉著她問:「奇怪,看妳笑口常開,時時都容光煥發,到底有什麼快樂的秘訣?」「有空多說一點慈濟的故事給我們聽吧!」

於是,無數的小故事就此源源不絕地進入他們的耳朵,深植在他們的心田。許多人會把心事告訴她,同事間或家庭中有什麼心結,也請她排解,進而希望能前往花蓮,更深入地挖掘慈濟人的快樂泉源。

在郭師姐熱心安排下,一次慈濟列車上,就有三十多位內湖國中的教職員及眷屬前往花蓮參訪。回來後,他們見了面,都會互道「阿彌陀佛」,樂意宣說慈濟,也喜歡拿這句祝福的話相互祝福。

從愛智社到慈濟社

由於工作上的地緣之便,郭師姊常見到許多犯規的學生被「請」到訓導處。先是基於一念不忍,她會為被罰的學生們求情;久了之後,覺得可為這些犯過的孩子們介紹慈濟,多講一些慈濟人的真人實事,引導他們走向善途。

而她最常講的就是洪金蘭師姐早期的叛逆及改過向善的故事,另外勝勝師姐的善解巧喻、林傳欽殘而不廢奮發向上的故事,都成了鼓舞學生們的最佳模範,有些學生看了林傳欽的故事及照片,甚至會當場流淚……。悲心一起,少年們尚未全然乾涸的心田,就更容易接受慈濟甘露的灌溉。於是,慈濟的故事及書刊文字資料,也成了學生們的最愛。

郭師姐在校內推動慈濟非常積極,若知那班老師請假,或那班有空堂,她就會與該班導師商量,徵得同意,由她去跟學生們說慈濟的小故事。由於她的人緣很好,老師們也都肯定慈濟,而且知道學生們愛聽,聽後有些還會在生活中實踐,產生圓滿的結果;所以老師們也很樂意把時間交給郭師姐運用。

在郭師姊耐心耕耘下,因緣在暑假過後成熟。八十學年度上學期開學了,訓導處在排聯課活動時,她鼓起勇氣向新上任的訓導主任陳志泰提議:「能不能讓我也成立一個社團,講慈濟世界的美善故事給同學們聽?」

沒想到這個試探性的要求,竟獲得了陳主任的支持而一口應允,於是「慈濟社」的前身,--「愛智社」,就此誕生了。

「愛智社」在一、二年級各成立一班,由學生自由報名參加,郭師姊除了自己講外,還廣邀委員、慈誠隊,前往演講四大志業、現身說法、訪貧記事、志工心得……,將人生體驗、做人做事的道理,透過各種各樣的故事,以愛心與智慧啟發學生們的清淨本性,並鼓勵他們在日常生活中身體力行。

一學期下來,學生們都很喜歡聽,也樂意接受;有許多學生因而改掉多年積習,除去心結,在學校或在家中,與同學師長或與父母兄弟姊妹,能如朋友一般坦誠相交,彷彿無形中搭起了一座心橋。

「愛智社」一學期的成績,獲得學生、家長及學校的一致肯定,因此在第二學期,又在一年級成立了兩班,同時在校方同意下,更名為「慈濟社」。

由於慈濟精神對學生的影響成

效卓著,學校輔導室此時便與郭師姊商討,進一步請慈濟委員輔導十一位行為特殊的應屆畢業生--採小團體輔導的方式,成立「勵志社」,希望能在他們畢業前,為他們種下慈濟精神的因,或能因此改掉習氣,導正人生的目標。

「缺愛」的孩子逢甘霖

由於這些學生畢業在即,依學校所排的週五下午課程,共只有八節課,於是郭師姊便請了周元師兄及林錦貴師姐一起協助輔導,希望能以人力換取時間,集思廣益,盡全力幫助這些即將踏入社會的學生,找尋到正確人生方向。

今年三月初,勵志社的活動開始,孩子們在輔導室的小活動室中,有坐有躺,姿態百出,甚至有的故意起鬨或互相打鬧嬉戲,影響活動進行。

面對這些身材壯碩、面貌清秀,行為卻流露出桀驁不馴的學生,師兄師姊們心中不免感到十分沉重,但仍牢記上人--「用菩薩的智慧來教育子女,用慈母的胸懷來愛普天下的孩子」的開示,仍然以無比的愛心與耐心,帶他們唱歌,講許多故事來吸引他們;同時進一步深入了解他們的興趣與家庭背景。

原來,這些孩子有的是單親家庭;有的是父母太寵,有求必應的天之驕子;有的是素行不良,被家人視為大麻煩而放棄的……,幾乎個個都患了「缺愛症」,也沒有人願意繼續升學。

為爭取和孩子們相處的時間,拉近彼此的距離,第二次,林錦貴師姊等人訂了十幾份便當,帶了飲料,提早在中午到學校與他們共進午餐閒話家常;周師兄並帶了電子琴去教他們唱歌,先教了一首劉德華的「來生緣」大受歡迎,此後,電子琴便成了每堂課必備的「教學用具」。周師兄也教他們簡單的英文、為他們取英文名字、教他們唱英文歌曲……。就這樣,在吃飯、談天、說故事、彈彈唱唱間,自然的情況下,與他們打成一片;寓教於樂,他們也相當受益。師兄姊們並買了許多慈濟的書籍送給他們,以最真,最誠的心,接納、關愛他們。

到了四月份,勵志社多了三位名單外的孩子,看他們長得眉清目秀,只是不愛唸書而已。他們喜歡去電視台參觀,周師兄就安排在四月十四日中午,由他及顏永芳師兄、林錦貴師姐,載了十二位孩子,去參觀中視綜藝節目「歡樂一百點」錄影,內容中有「吸菸的害處」等情節,便為他們做機會教育。

執起佛珠念佛

在中場休息時,孩子們發現了林錦貴師姐手上戴的一串菩提根念珠,好奇的拿去傳看把玩,大家都很喜歡,林師姐當場答應下次上課時,送他們每人一串。

五月六日,當林師姐帶著佛珠走進輔導室時,出席率盛況空前,讓她嚇一跳!帶來的十三串佛珠不夠發,林師姊答應下次補足;並送他們每人一本「慈濟清流少年心」的小冊子。每個孩子接過佛珠,都高興地撥著佛珠,念起佛來。

林師姊見他們那麼喜歡,即以慈母的心聲,輕輕對他們說:「孩子,你們知道如果你們出門時,媽媽最擔心的是什麼?」他們齊聲回答:「怕我們做壞事!」「對的

,阿姨的小孩年紀跟你們差不多,所以我能體會媽媽的心情。你們再不久就要畢業考和聯考了,要聽話,在家裡好好唸書和念佛,不要到處亂跑好嗎?」孩子們點點頭。林師姐於是把「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心、「地藏菩薩」的大願和「普賢菩薩」的大行、「阿彌陀佛」的無量光、福、壽,簡單介紹讓孩子們知道,讓他們隨自己歡喜去念。

喚回孩子迷失的心

勵志社有一個孩子「阿榮」告訴林師姐,他的媽媽中風住在國泰醫院好幾個月了。林師姊要他常去看媽媽,阿榮卻回答:「我爸和我哥會去看她!」於是林師姊決定邀約社裡其他同學,找時間一起去探望阿榮媽媽的病。

在同學們去探病之前,周師兄特地先撥空,買水果前去國泰醫院探望阿榮的媽媽,了解狀況。

黃媽媽虛弱地躺在床上,頭髮在開刀時剃掉了,才長出短短的一層毛髮。周師兄說明來意,剛開始,黃媽媽閉著眼睛假寐,對他不理不睬,任由他站在床邊自我介紹、說了一大套話後,才睜開眼。原來,他以為阿榮又闖下什麼禍事,老師要跟她報怨他的惡行劣跡,因此充耳不聞。直到弄清楚周師兄的身份、勵志社的梗概及阿榮的改變後,才流著眼淚說起阿榮的狀況。

阿榮是家中的么子,最得媽媽的寵愛,但自她發病迄今,只去看過她一次。黃媽媽語中雖透露出些許心酸與無奈,卻沒有絲毫抱怨,反而頻頻探問阿榮的近況及身體。慈母的心,令周師兄感傷不已。

五月十六日,郭師姊、林師姊和訓導處陳主任,帶了十一位學生、分乘周元、陳楨雄及何崇嚴師兄開的三部車,先到汐止天主教仁愛修道院,慰問院內收容的十多位貧病無依的老人。

看著住院的老人、臥床不起的阿婆們,學生很有禮貌地向他們問好。住院的阿婆看到這群孩子,高興的說:「老師帶你們來的嗎?真乖。」師姊們也適時地教育學生:「這些臥病的老人,也曾經年輕過、漂亮過,只是歲月無情、人生無常。你們要珍惜生命,把握青春時光,多念書,多做有益的事。」隨後,他們一行人轉往國泰醫院探望阿榮的媽媽。

到六樓病房,阿榮的媽媽斜躺在病床上,她以微弱的聲音喊著:「阿榮!阿榮!」當阿榮走近時

,媽媽以嗚咽、微弱的聲音說:「阿榮,你要乖呀!你有沒有吃飯?」病榻中的母親,尚不忘關懷兒子的溫飽,這一幕親情的流露,竟令站在旁邊的同學阿政,泣不成聲。最後阿榮去擁抱媽媽,同時也忍不住地哭出來。當場也有許多同學跟著掉眼淚,良久對病人說:「伯母,您要好好養病。」在病房裡,構成一幅極感人的家庭倫理畫面。

愛的種子,蔚蔚蒼蒼

此後,勵志社孩子們的改變非常大,不但抽菸、翹課似乎成為過往雲煙,以前他們在班上當老大,上課會帶頭起鬨、唆使別人打架鬧事,現在反而會排解糾分,維持班上的秩序;而且每個人都一改常態,把奇形怪狀的長髮,理成標準的學生頭,言行舉止也中規中矩,甚至會規勸其他行為偏差的同學;在班上起了很大的正面影響。

更可喜的是,父母離異,生長在單親家庭中的「阿昌」,以前打架鬧事總是跑第一,和哥哥兩人都很讓媽媽擔憂。有一次,阿昌遭人誤會而被打傷,卻能挨打不還手,用「忍」的功夫來化解愁恨。

事情發生在五月中旬的某一天,阿昌被同學誤會而被打得鼻血直流,郭馨心師姊聞訊,立刻趕到醫務室去看他。郭師姊得悉原委後問他:「你有沒有還手?」他說:「如果是以前,還沒有遇到慈濟的叔叔阿姨的話,我就會還手。可是我已經聽了將近一學期叔叔和阿姨的話,現在決不會再打架,尤其是看到戴在手上的佛珠,我更要學習『忍』的功夫……哥哥已經讓媽媽傷心了,我不能再讓媽媽傷心!」

阿昌的英文老師患有心臟病,上學期曾因他在班上發動起鬨而被氣昏,現在見他在上課時默默地撥著念珠,好奇問起。莊老師了解了阿昌的改變後,告訴他,他去年的英文老師葉老師,已調去東引,今天曾回到學校。阿昌懊悔的說:「我以前實在是很不懂事,欺負他剛畢業,年輕、沒經驗,經常在班上帶動起鬨、想點子整他,真的是很不應該,我要去像他懺悔……」得知葉老師已走了,自己畢業在即,恐怕沒機會向葉老師道歉,使阿昌憾悔不已。這個一向逞勇好鬥的孩子,在一念間已完全改觀,他的表現,使莊老師甚為驚喜。

自稱以前很「鴨霸」,對別人很霸道,不尊重別人的「阿榮」表示,以前在學校是師長同學眼中的「壞學生」,喜歡耍老大,若有人看不順眼,就跟別人打架,互相報復。參加慈濟後,聽了許多故事,也看了很多事情,現在變得比較會思考,比較講理,也比較有主見,知道如何去對待別人及做事的方法,知道做什麼事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因此比較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做事情也會一步一步來,不會想一步登天。

「阿榮」表示,他以前總認為父親對他有成見,從小看到他就像有仇一樣,經常起衝突,因此總是避開他,在外面混到深更半夜要睡覺了才回家。現在父子間會互相容忍,畢業後每天在家裡,已可以和父親自然的相處而不會起衝突。以前的壞朋友來找他,他也盡量疏遠,不會跟他們出去,因此家裡的人都很高興,常訝異地說:「怎麼變這麼多?」

但是,「阿榮」自己則強調:

「現在的我跟過去的我,等於是不同的一個人,以前逞強好鬥,只想擴張勢力,處處想比別人大,要別人怕我,現在思想變了,知道打別人別人會痛;懂得容忍,也會想去幫助別人,讓別人快樂。」

阿榮說:「參加慈濟對我的幫助真的蠻大的,,想到自己也在做好事比以前快樂多了。以前過一天算一天,現在會開始做一點計畫:我不喜歡讀書,哥哥在當廚師,我也想做做看,如果有機會,這會是我的人生第一個工作,我一定會好好做人……。不會再胡思亂想,現在我也會向家人介紹慈濟,他們也能接受了!」「我希望學校能多辦慈濟的活動,讓學弟、學妹們也都能參加……。」

感謝慈濟人的付出

「有願就有力」,「要怎麼樣的收穫,先怎麼栽」;在無限的愛心耐心的敲扣下,慈濟的師兄、師姊們,敲開了內湖國中的大門,也敲開了少年們的心田,盡情接受慈濟甘霖的滋潤,將沙漠灌溉成慈濟綠洲,他們在這所校園中所播下的種子,已蔚蔚蒼蒼,茁長成林。

在四月及五月學校的兩次週會中,內湖國中邀請了周元師兄作「教孝月」及「誠實心,快樂心」兩次專題演講。平時週會因不得不參加,大家都存著無奈的心應付了事,但周師兄現身說法的演講,因內容豐富且生動有趣,深深打動師生們的心,講完後熱烈的掌聲,歷時數分鐘才停。

在三年級導師陪著學生去畢業旅行期間,郭師姊也請了不同的慈濟委員填補了所有的空堂。

他們幽默風趣的將豐富的人生體驗,濃縮成數小時的精華,講給同學們聽,孩子們君均感受益無窮,並將心得及運用在實際生活上的成果,寫在週記上。學生們的反應極好,導師們也為同學們的收穫及轉變,而感到高興。

為了感謝慈濟人的辛苦付出,及對學生們的實際協助,六月底,在全校的結業典禮上,校長郭水恩先生特別邀請周元師兄及林錦貴師姊與會,頒給他們「感謝狀」。二人婉拒不了,才以慈濟團體名義代表接受。這也是郭校長到任後,首度如此鄭重其事地頒發感謝狀。

沒有領導人的支持,內湖國中的慈濟活動,將不可能推展得如此順利,郭校長是很大的助緣。

郭校長調來內湖國中才二年,

在他勵精圖治下,近來校務有相當顯著的進步,郭校長強調,教育目的,在使學生求知、向善,「能挽救一個頑劣的壞學生,勝於培養一個成績優異的好學生」,因此,校方原來也成立有一個「春暉輔導小組」,負責輔導行為特殊的學生。郭校長非常強調以教育本身的力量去幫助、輔導學生,原不贊成宗教的力量進入校園;不過,目前慈濟的成就,使得它現在對於「宗教勸善」的功能,已有改觀。

郭校長表示,在慈濟委員個人努力下,已有成果呈現,由於她們並未明顯傳教,而偏重於品德的勸導,再加上委員他們的坦誠、愛心、耐心、慈悲心和積極的態度,綜合而言,對學生已產生有效而正面的影響,對其中幾例個案改變影響尤大,在「春暉輔導組合期間,正好有慈濟這股力量的加入,對學生很有幫助。」

讓仲夏燠熱的心休憩

由於慈濟委員對青少年的輔導成效卓著,有口皆碑,因此該校輔導室再度商請郭師姊在暑假期間,舉辦兩梯次「暑期慈濟社」由在校學生自由報名參加。每梯次五天,名額定為三十五人。第一梯次時間為七月二十七日至三十一日,第二梯次自八月三日至八月七日,報明時需附交家長同意書。另外,該校也有十都位導師報名,自願擔任義工,在活動期間到校照顧學生。

因為學生們上午需參加學校的暑期課業輔導,所以「慈濟社」的活動時間,排在下午一時三十分開始。夏日炎炎,正是每天最酷熱難當的時候,學校原預期不會有多少同學參加,不料,報名結果出乎預料的踴躍,甚至有許多家長也報名,並在活動時帶了親朋好友的小孩,頂著午後高張的火傘,揮汗參加。

「慈濟社」的課程分為四個主題--「快樂的泉源」、「清心與自在」、「談改過與遷善」、「愛的真諦」,第五天的活動為回饋與分享,由參加活動的小朋友現身說法,將他們的心得及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感想說出來。每個小朋友都能即席將多日來所聽到的故事,經消化吸收後,複述出來。師兄、師姊們也準備了許多書籍與同學們結緣。

在十天兩梯次的活動中,共有三十位慈濟的師兄、師姊們參與,完全不同的演講者與內容,使學生們有豐富的體會。從他們心得感想的字裡行間中,處處流露出他們真誠可愛本性及對慈濟的渴求,並希望把在慈濟中獲得的好處,與別人分享,進而共同實踐,共創至真、至善、至美的人間淨土。

內湖國中的「慈濟功德林」,是由很多力量匯集而成的,除了郭校長外,還有許多學校老師及慈濟委員辛勤灌溉的助緣,但一切仍得感謝郭馨心師姊播下慈濟的因。

心蓮綻,馨香滿園

郭馨心師姊自十七歲就參加一貫道,有三十年的資深學道歷史。自靜修女中畢業後,就一直在私人貿易公司工作,由於資歷深、經驗豐富,甚受公司倚重,而升任外銷工廠的主管,待遇優厚。

直到七十八年三月,有一回,她在上班巡視場區時,聽到一陣非常柔和美妙的聲音,原來是一位同

事帶了錄音機去工作場所聽。她不在意繼續巡看,卻三番兩次地被那個好聽的聲音吸引回來,於是駐足傾聽,正好聽到一句:「聽經,不只要用耳朵聽,還要用心聽,不只用心聽,還要去做……否則就像一陣煙,風一吹就散了……」恍若當頭棒喝--聽了三十年經,聽的時候固然覺得很好,但只重理論並未實踐,真的就像一陣煙,聽了就忘了。

她迫不不急待地向同事打聽,請回許多慈濟的錄音帶,聽了覺得句句受用,對工作及家庭,都有相當大的助益,而有相見恨晚之憾,因此積極地尋求管道參加慈濟。「既然知道有這麼好的事,我就要趕快追!」基於這樣的心理,馨心師姐七十八年底就出任慈濟委員了。

而由於工作忙碌,常需加班時間太緊湊無法做慈濟,於是馨心師姊便放棄了那份高薪的工作,到另一家小公司任職。不久後,那家小公司從老闆到員工,都已成了慈濟人,她認為該到別的地方再去拓展慈濟了。當時正好她在內湖國中訓導處工作的妹妹要赴美,需找人暫代工友的工作;她想到在新的環境,可以結識許多人,而且學校人多,正是推廣慈濟的好機會,便毫不考慮辭掉了原來的職務,於七十九年十二月一日,接下了「工友」的臨時工作。

由於是臨時的,她更是積極把握每個機會宣導慈濟,她原來只想響應陳美羿師姊在學校推動教師連誼會活動,沒想到她的妹妹決定留在美國結婚、求學,於是馨心師姊的臨時工作,變成長期推動。

如今全校教職員自校長起,有三分之二以上都已成了慈濟會員,有許多班級也都自設撲滿,自由樂捐給慈濟。而許多老師會將「靜思語」寫在黑板上,讓同學們研習實踐,更有老師在畢業紀念冊上,以靜思語題字勉勵學生,宛然一個「慈濟學園」。

郭馨心師姊種下了慈濟的種子,但發芽成長,則賴校內、校外,許多慈濟人默默灌溉助緣。

推動校園清流的助力

自郭師姊開始在校中推廣慈濟以來,前往演講的慈濟委員、慈誠隊員已近百人次,但倘若未得校方支持,仍是不得其門而入,因此「湖中的慈濟人」,是重要的幕後功臣,而他們也給了慈濟極大的空間及肯定。

在內湖國中的慈濟活動中,以該校輔導室主任周仲煜先生支持最力。內湖國中創校迄今將滿二十五周年,周主任是創校元老之一。他目睹內湖國中及學生,在社會整個大環境之變遷下的改變,感慨良多。也因職務的關係,在接觸慈濟的過程中,對慈濟的潛移默化力量感受最深,因此,他主動協助推廣慈濟,積極爭取慈濟委員輔導學生進行小團輔活動,並熱心地應邀在慈濟教師聯誼會中,說慈濟在內湖國中的推展成效,供聯誼會的成員參考。在湖中的暑期慈濟社中,也在墺熱的天候下,盡量抽空參加,對下一代的教育熱忱感人。

他表示慈濟在內湖國中幾乎已生根了,全校師生多少都吸收了一些慈濟精神。尤其是那些特殊的學生,更是從言行偏差、打架鬧事,變成有禮貌、講話有分寸的青年,相信將令他們終生受用;老師間

有誤會、隔閡,也會找郭師姊傾訴,郭師姊都會講些善解故事等,為他們做很好的排解。今後校方將會繼續舉辦慈濟社,藉由慈濟的力量來感化學生、淨化人心。

該校訓導主任陳志泰也表示,慈濟在校園中發揮的功能,對社會的影響非常大。學校的老師們因為排課多、作業多、學生也多,無法一一關心,對學生難免流於職業性或公式化,因此過去學生們對於老師的管教,多半會認為是在訓話、說教或找麻煩。經委員們以愛心及耐心感化後,現在會覺得老師真的是在關心他們,真的是為他們好,因此會虛心接受。慈濟的委員並不傳教,也不是一般的說教,而是講自己或身邊真人實事的故事,灌輸學生做人的道理,學生們都很有興趣而認真聽,獲得的印象及體會,也都非常深刻,因此改變很大,尤其是對行為適應不良的特殊學生,感化的效果更是立竿見影。

陳主任指出,慈濟委員不求回報的付出精神及溝通方式,實在值得學習,尤其是對於來自問題家庭的學生,學校能做的很有限,而慈濟的成果,卻很快可以看得到。「不只是對學生有好處,慈濟委員在週會中的幾次演講,導師們也覺得很受用,反應很好,校長也很肯定成效」;因此,慈濟的活動對於學校而言,他只有一句話,就是「多多益善」。

功志社裏「阿昌」的導師林志貴,以前為了阿昌傷透腦筋,對於他的改變,覺得非常欣慰與歡喜。他表示,阿昌以前是訓導處常客,搗蛋、打架、鬧事,是內湖國中出了名的,二年級時,甚至曾跟管理組長打架。上課不是帶同學起鬨,就是睡覺,三年級起開始有些收斂。參加勵志社後,改變尤突出,非但自己不吵,而且「會維持秩序,班級衝突時,還代表班上出面化解恩怨;快畢業時,還主動幫學校做事、除草、清水溝,同時還拿慈濟的小冊子講給同學聽」。七月初畢業後,阿昌還與勵志社同學邀老師及慈濟委員舉行謝師宴。阿昌現在想半工半讀,很講道理也懂得上進,是痛改前非不可多得的表率。

他表示,慈濟在學校的教化功能,並非只對學生個人,而是對學校、對社會,都有很大的助益,這樣的工作越多人做越好。他建議:應由老師開始學習慈濟的精神及慈善助人的處事態度,才能更快的把慈濟精神擴散出去。

▲校園清流

用愛開啟心門--慈濟清流少年心

◎郭馨心

上人說:「有願就有力」。這句話,真的應驗在每個慈濟人的身上。

乘願走入內湖國中

民國七十九年十二月,一個因緣,我辭去原有的工作,到內湖國中的訓導處,擔任傳遞公文的工作。當時我只希望,能響應陳美羿師姊的教師聯誼會,在校園推動慈濟精神。本來還有一點猶豫--自己是否有能力?但經過陳師姊和羅美珠組長的鼓勵,於是我提起勇氣向前走。

因緣成熟,我成立了一個社團--愛智社。「愛智社」共有兩班,一、二年級各一班,都是自願參加的。在一學期中,分別邀請慈濟委員到校,介紹四大志業、志工心得、訪貧記事、現身說法……。

我們不是傳教,大部分是將做人做事的道理、規矩,巧妙的帶入故事中,啟發出學生們的本性,並能在日常生活中力行,改掉習氣,除去心結。在期末的心得報告,有很多感人文章出現:

用愛開啟心門

王怡真:我最受用的一句話是:「君子量大,小人氣大」。在聽這句話之前,我時常生氣,有時只為一點小事,就發怒或心裡不高興。但是老師告訴我們:「當我們肯包容別人、原諒別人時,自己的心胸就彷彿變大,能夠包容一切。」老師講後,我便時時注意、提醒自己,不要成為一個氣大的小人。俗話說:「宰相肚裡能撐船」,所以更要學習肚量大,將來才是一個能做大事業,還能貢獻國家的人。

張崇玫:慈濟老師們所講的故事中,我最喜歡的故事是「蜘蛛與蠶」。內容是說:一隻蜘蛛吐出來的絲,為的是捕捉昆蟲,以求一己的溫飽。而蠶吐出的絲,卻能提供為人類織布成衣的素材,而帶給人更多溫暖。聽了這故事後,馬上震撼了我,為何同樣是吐絲,卻有如此大的差別!一個是利益自己,另一個則是默默耕耘,付出無私的愛服務大眾。

張俊宏:「遭父母怨恨和詛咒的兒女,如同遭受天譴」--我聽

了周元老師說出這句話後,立即受到感動。周老師說他活活的把自己的父親氣死的故事,我聽得大吃一驚,心想怎麼可能會有如此不孝的人呢?後來,周老師遇到證嚴法師對他指點,馬上把心洗了一次,但他孝順已太晚了。

他說這個故事,使我想起從前,我對父母種種的不是,又想起父母對我的關懷和照顧,使我知道孝順要出自內心,孝順要及時,要乘著能孝順父母的時間,多多關愛、孝順。畢竟父母養了我很多年,也該讓我回饋。

黃佳進:以前我的個性衝動,喜歡打架,上過「愛智社」後,就變得很乖,愛打籃球了。

***

更有一位自閉症傾向的學生,一改常態的能在心得報告時,上台侃侃而談,令她的導師驚異不已。

有學生建議我將「愛智社」改為「慈濟社」,因為有些同學會誤會他們參加智障社。此時校方也認為「愛智社」的學生受益不少,也就不反對我們繼續,因此,在第二學期,便更名為「慈濟社」,有兩班,也是和愛智社的教法一樣,另外加一些「手語」教唱。

為迷航的船點一盞燈

此時,輔導室得知慈濟精神帶給學生們的益處後,便和我商討,請慈濟委員輔導國三即將畢業的十一位特殊情況的男同學。因為離他們畢業,剩下一百多天,而且只有八節課,在麼短的時間內,我們只能盡心力的耕耘而已。於是,我邀請周元師兄和林錦貴師姊,幫我一齊來輔導這個小團輔--「勵志社」。

感恩周師兄能應邀,他以慈濟志業第一,職業第二,推掉教授彈琴的課程,到內湖國中來。他每次都帶來電子琴和學生共同唱歌,以拉近彼此的距離,輔導這些有福報的學生,而且每堂課都帶飲料來結緣,並送他們每人一本「慈濟心燈」。

錦貴師姊也很用心,他用輕言柔語愛學生,也送書、念珠、慈濟筆記本,和預約人間淨土的T恤給學生們,還買便當和大家一起共進午餐。

剛開始,學生們吵鬧、嬉戲,流露出一副不在乎的型態;漸漸的,他們有被愛、被關心、被肯定的感覺;他們會把我們當成朋友,更喜歡親近我們。尤其是帶他們參觀中視的「歡樂一百點」的錄影、到汐止仁愛傳教會訪貧、國泰醫院探病,回來後,他們的改變非常大,不但在校園遇到我時,他們會合掌說聲:「老師,阿彌陀佛!」連在車上相處時,也會說:「阿彌陀佛來了!」由此可見,善種已種在他們心田中。

更可喜的是,以前是在班上帶

頭吵鬧的人,現在反而會維持班上的秩序;以前打架鬧事跑第一的,現在會排解糾紛,息事寧人,甚至被人誤會打傷時,還用「忍」的功夫來化解仇恨。因為他們知道了:以前很讓父母親傷心,現在接近慈濟的叔叔、阿姨後,懂得錯了要「改」,不再讓親人傷心。

當畢業典禮離歌唱完後,勵志社的孩子們繞校一周,我在校園跟他們揮手,有幾位還特地跑來跟我握手道別,使我有著依依不捨的離情。

孩子!祝福你們。

孩子們回到家了

另外,我在五月間,即商請輔導室寫了一份簽呈,在暑期中辦一個社團--「暑期慈濟社」,將時間、地點、題目、主講者、協助教師都溝通後,向校方報告;並將報名單給家長簽名。

「暑期慈濟社」五天一梯次,共分兩梯次,有六十多位同學參加,並且有家長也帶了小朋友來旁聽,更有遠道而來的士林高商蘇美滿老師,和福和國中吳麗珊老師前來參觀。

此一小小社團,動員了二十多位慈濟委員,和十多位內湖國中的教師參與。慈濟人表現出豐沛的愛心,而學生們的回饋,也很讓人感動,他們不但體悟到:知足、惜福、感恩、善解的道理,更發願要助人、付出。

從一篇篇回饋表中,可以發現孩子們的心聲是多麼感人。他們更建議寒假也要辦此社團,而且時間要延長,還要做海報宣導,讓更多的人知道來參加。

***

二年十四班翁小蕙:

在這幾天當中,我知道了,在我們身邊,就有許許多多需要幫助的人,也學得了如何去「善解」,如何利用人生幾十年的時間,來充實自己;也知道,只要大家一起努力,必能使這世界重新充滿愛。此外,更重要的一點,那就是讓我對佛教的看法改變了,以往,我以為信佛,也只不過是燒燒香、吃素、拜拜神,或是每天念念經,並且在特殊節日時,到廟裡和大家湊熱鬧;直到我參加了暑期慈濟社後,我才明白,原來佛教不是一天到晚都盡在做這些事,而是,能幫助社會的一些人事,如慰問病人、籌建醫院、淨化人心……等等。此外也告訴我們不要迷信,更不迷自己,使自己變得傲慢自大,使人厭惡,也使老一輩的爺爺奶奶,生病了,不再到廟裡去求神,甚至吃香灰、作法等荒唐的事。

此外,我雖是一個基督徒,而當初參加這活動,也是抱著「聽聽看也無妨」的心來參加的,但,後

來我發現,其實佛教的宗旨,和我們基督教所說的道理也差不了多少。所以以前對佛教徒的拜神明、燒香等的厭惡感,也消失了。

這次活動中,我聽到最令我感動的故事是;有一位曾經讓車子撞過的小男孩,因為腦部受了傷,而經常痛的很難受,因此他常和家人爭吵,在校也與同學處不來。後來遇到了一位慈濟人,慢慢開導他,才使他重拾往日年少時的笑容。

這個故事,我想一定還有不少類似的。人人常說:「久病床前無孝子」,許多人都因為生了大病,而讓自己周圍的人感到難過,而自己也變的脾氣非常奇怪。這故事的主角,因為碰見了慈濟人而得救,但,我不知道,世界上有多少人,因為生病而使自己、週遭的人都不快樂呢?有多少人有病痛而無錢治療!而有些人雖花著大把大把的鈔票來使自己快樂,卻不願撥出一點錢來幫助困在深淵中的人!這世界上的人的心理真是越來越怪,越來越黑了!唉!

「善解」,是我這些天來聽到最受用的話,雖然只有兩個字,它所包含的意義,卻是無垠無涯的。現今社會上,有很多人由於工商業的發達,逐漸養成了勾心鬥角、彼此懷疑的心理,使得大部分的人,總是常將他人的好意,轉化作一種笑裡藏刀的意味在,尤其像我們這些正值叛逆期的學生,常將師長愛的責罵,以自己的想法來醜化了。如果大部分的人,能以「善解」的心來看這世界,來對待人、事、物,那麼,我相信,一些小部份仍存有惡心或壞心眼等等人類所常犯的錯,也會因為大部分的「善解」而消失;或許,還能讓這些搶劫殺人的人洗手,也說不定。

我對暑期慈濟社有二點建議:

1.可設計一些遊戲,使參加的人體會到有病痛的人,有何不便之處,好來適當的幫助。例如:將眼耳罩住或塞住,試著走幾公尺,以了解如何幫助殘障人士。

2.多到外頭來教導,如到附近的老人院或醫院去慰問。

二年十三班侯繼瑋:

參加慈濟社,我覺得會讓一個人改觀,並且可以修身養性。記得我以前,對自己的環境很不滿意,但是有一位周元老師講出了某某人怎樣的不幸,我才知道,原來我自己是很幸福的。還有:感謝那些叔叔、阿姨,從很遠的地方來為我們講這些道理。

我是一個不喜歡讀書的人,我喜歡唱歌,我從小的志願就是當一位歌星。但是現在我在電視上看到很多可憐的人,所以我又改變,想當一位護士。

參加慈濟社,希望我會比較喜歡讀書,假如以後我真的是一位護士了,我一定要邀爸媽、弟、妹,一起參加慈濟,並且還要告訴他們要懂得惜福,懂得惜福的人才是最快樂的人,還要把愛傳出去。

這次活動中,最令我感動的故事是一位慈濟阿姨所說的:一位十幾歲的護士姊姊,她被一位老先生把菜都弄在她的身上了,尿也弄在她身上,她不但不生氣,還一直安慰那老人家,讓我覺得很佩服,以後我要多學學這位姊姊的胸襟。

參加這活動,讓我覺得最大的收穫,就是與我的家人分享慈濟社裡的事,尤其是我的妹妹,我告訴她很多做人的道理,和那些值得同

情的人的故事,現在妹妹的脾氣漸漸改掉,我們還約定好一起改掉壞習慣。我也告訴了我的媽媽:只要多接觸慈濟,人生會更有意義。真希望能見到證嚴法師。

二年十四班林淑萍:

暑假來上課,或許有些同學會認為坐在教室裡很熱,但我覺得,既然有心報名來上課,也要有心「忍」,何況能聽慈濟人說些小故事來啟發自己,實在很好。

我聽到最感人的事,是慈濟護專的一位護士雖然放假要回家,卻因其他護士不會換鼻胃管,而又放心不下她的病人,於是她拿著鼻胃管請別的護士來學如何用,然而她自己就是實驗品。這是很痛的苦差事,我也不願意的,但是她卻帶著笑臉請她們別客氣,盡量試驗,直到學會,為的是需要換鼻胃管的病人……

這次活動中,我覺得最受用的一句話是,「阿彌陀佛」-從前我有個習慣,見到喪車,路邊發生有關「往生」的事物,都在心中念三聲「阿彌陀佛」,覺得不夠誠心,還會重念,直到滿意為止。但是,我卻不知道它的意思。現在我得到答案,即它的意思是-無量光、無量壽、無量的祝福之後,我的心就更歡喜了!

此外,還有我體會到了「施比受有福」,那天我返校,學校叫我們掃停車場旁的一塊地,堆滿了落葉,我看到同學臉上的表情不太願意的樣子,也許是天氣太熱了,我也熱啊!但是想起能幫助學校、同學打掃一塊地,真是我的福氣,於是我越掃越愉快,掃完很輕鬆。

二年十四班黃彬如:

這次活動中,我聽到最令我感動的故事是:有一位住在板橋的人,他因被硫酸潑到,所以整個臉被毀容,也使他眼皮無法閉起來;而他最大的願望,只是希望眼皮能閉一下,但就是不能實現。這個故事,讓我印象好深,感觸很多,世界上一定還有許多不幸的人,等著大家去幫助呢!

我覺得慈濟社是一個很好的團體,他們隨時在幫助病人,帶給他們歡笑,使病人又快樂起來。慈濟委員真是造福人群。希望台灣地區有更多的人能參加慈濟社,慈濟社也能永遠的維持下去,更希望我自己也能幫助別人、記住知足常樂的

道理,好好孝順父母,成為一位快樂的學生、快樂的現代人。

二年五班吳繼如:

由於我在這次活動中擔任紀錄的工作,所以對整個活動認識十分詳細。我參加「暑期慈濟社」的原因,是我一直對「慈濟」抱有很大的問號,因為我以前的學校衛理女中,是一個十分虔誠的基督教會學校,所以我對佛教可說是一無所知。自從參加這個活動後,我雖然對佛教還是不了解,但我認識了「慈濟」,它教了我許多事,使我覺得這個活動很有意義。謝謝姊姊幫我報名參加,也謝謝郭馨心阿姨能讓我擔任紀錄的工作,謝謝!

我認為每一個故事都令人十分感動,但是真正使人感動而流淚的,並不是那些貧戶,也不是那些孤苦伶仃的老人,而是幫助他們的-慈濟。沒有慈濟的幫助,就不會有那麼多受幫助的人又努力的站起來;所有慈濟助人的故事,尤其是慈濟人願意助人的心,在我心底匯集成一個最令我感動的故事。

這次活動中,我覺得最受用的一句話是:「愛心」--愛好自己的心:再愛別人的心。因為一般人認為愛心只是去同情、憐憫別人,而忘了先愛好自己的心,而我認為,愛好自己的心是十分重要的,因為用一顆充滿愛的心去幫助別人,不是更加表現出「愛心」的意義嗎?

二年十三班陳怡伶:

證嚴法師的精神值得效法,雖然我不可能自己蓋醫院,但我能出錢讓上人蓋醫院,也算是我自己的一分心。

最令我感動的慈濟故事就是林葉老菩薩,因為他有痳瘋病,住進了樂生療養院,偶而照顧了許多的小孩,而那一代小孩,生了許多的孩子,因此林葉老菩薩升格當奶奶。這個故事給我的啟示是--林葉老菩薩在佛法裡得到了依靠。

我建議慈濟社寒假也能辦個慈濟社,而開學聯課活動也能招收多一點人,這樣就能讓大家也能一起分享慈濟的故事。

各校回響熱烈

八月二十三日,帶了社團的五位同學,參觀讓他們感動的「林葉菩薩」所住的樂生療養院;並且到慈濟台北分會享受「回家」的感覺--因為他們都是慈濟的小會員;我還「預約」將帶他們回到心靈的故鄉「靜思精舍」,及慈院、護專等地參觀,他們都很高興。

內湖國中的慈濟社團經驗,已經在各校間引起廣泛的回響:目前有五股國中的輔導主任劉美鳳,要在該校成立小團輔,我們己商請羅寶琴師姊和吳守中師兄去輔導;暖暖國中鄭聰騰主任要成立慈濟社,已請林秀華師姊跟該校接洽;江翠國中張秀琴老師,也希望能在該校成立慈濟社,並希望週會時請委員現身說法,我們擬請板橋的委員支援;桃園的高純純師姊,也希望在桃園國中成立慈濟社,現正在洽談中;南港國中訓育組長謝麗花,希望在該校成立小團輔和慈濟社,現正代為籌畫中。

內湖國中的社團,仍將繼續不變。

在此希望慈濟清流能源源不斷的流入每個校園,讓上人所說「慈濟精神向下扎根」,能夠落實,也希望所有的學子能分享它的快樂。

▲盞盞心燈

希望之路--全椒敬老院學校正式啟用

◎謝寶慧

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在安徽省全椒縣援建的十所敬老院及三所學校,目前己全部竣工,特選在九月九日「重陽節」當天,舉行啟用典禮。

敬老院與學校的完工,使慈濟自去年八月至今在全椒的濟助工作,暫告一段落;共有六萬餘災胞受惠。

九月七、八兩日,賑災團團員六十三人分批前往參加啟用典禮,並贈送老人棉被、床墊、熱水瓶和「長壽麵」,以及三所學校的學生書包一個、文具用品一套。

十所敬老院和官渡中學、中圩小學、丁拐小學等三所學校,係於八十年十二月七日動工,建築工程今年七月初即已完工,隨即進行內部裝修、粉刷及環境美化等工程。部分敬老院的老人們已先行遷入居住,三所學校也於九月一日開學先行使用。

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八日一早,我們一行人到官渡中學、丁拐小學和南屏、陳淺慈濟敬老院,探望老人並看看同學們上課的情況,教同學們唱感恩歌。

「大家有愛,大家有愛,白雪都溶化……。」同學們依著團員們帶動的手勢比畫,眼裏充滿著對世

事的好奇與期待,然而我們的關切與詢問,所代之的卻是靦典見與靜默;他們認真的將歌詞抄下,我揣想著他們對歌詞的感受,從他們羞怯的眼眸中,不知他們能否體會我們的真心?

敬老院建築係徽派建築為特色,白牆黑瓦,氣勢恢弘,「全椒災民建房協調服務中心」負責人秦榮洲先生說:「當初籌建時,我們到四處考察,後來以徽派建築定案--因為慈濟和全椒所結下的這分緣;希望大家看到敬老院建築,就會想到安徽,就會想到全椒。」

十所敬老院預定收容四百六十四位老人,目前已有第一批二百七十三位老人遷入居住。佔地面積一共十萬七千八百三十八平方米,除住房外,並提供老人一個寬敞的前後院,讓他們種菜、養雞、養豬,做些「己力所能」的保衛工作。

每所敬老院都有獨立的公共餐廳,兩個人一間房,並附有床、櫃、桌椅等;而兩房中間另有起居室及衛浴設備;此外,每院有院長、廚師、會計、保衛四位工作人員,負責照料老人飲食起居;另亦設有醫務室。壯闊的院牆、大門及屋牆,均採防火建材,是全安徽品質最好的敬老院。

根深才能樹茂

九日上午,在官渡慈濟中學舉行學校的開學暨啟用典禮,全椒縣汪世和縣長表示,慈濟的賑災工作,促使該縣經濟、文化、教育能迅速復甦,蓬勃發展,讓災後的老百姓不致因農田廢耕而遷移,這股穩定民心的力量,使整個全椒縣欣欣向榮。本會王端正副總執行長也代表說,教育是國家的根本,根深才能樹茂,慈濟前來蓋學校,建設並非主要的目的,而是希望培養人才,「我們期盼將來世界的科學家、哲學家、文學家,都是從這個學校所教育出來的」,這些學子肩負了深重的時代使命。

學生代表張靜的一席話亦頗震撼人心:你我都是中華民族的炎黃子孫,我們都有共同的願望,希望能早日成為世界先進國家,這明亮的教室、整齊的課桌椅、寬闊的路面、美麗的校園,就是最好的見證和無聲的宣言。

官渡中學的同學和師姊們共唱感恩歌;團員們為小朋友掛上書包並教授他們書包的使用方法;在揭碑儀式、剪綵等簡單的儀式之後,我們一一到教室和老師、同學們話

家常,並將所攜來的「慈濟世界」、「童心映月」、「盞盞心燈照神州」等述說台灣同胞為大陸賑災盡心盡力的感人故事的書籍,贈予孩子們。

此外,團員們亦順道至學校附近的中圩慈濟村訪慰村民,他們熱情地邀請我們到家坐坐,頗有「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的怡然自性。

珍惜這分機緣與情誼

下午二時四十分,在章輝慈濟敬老院舉行十所敬老院的啟用儀式。榮董李宗吉、陳海長先生分別致辭。陳居士一上台便俏皮地說:「各位大哥、大姊你們好!雖然我已六十多歲了,但是我不認為自己老,相信你們也不服老對不對?」立時博得大家一致的掌聲與共鳴。

院民代表許國良先生則說:「我們將珍惜、愛護這優渥的環境,更珍惜海峽兩岸人民這分難得的機緣與情誼。」

團員代表致贈老人熱水瓶、長壽麵。李吳英、林照子師姊和倪伯毅師兄與對方代表共同主持剪綵後,團員們按預先排定的分組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葉方良 Rex-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