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愛點燃他們心中的盼望

◎謝寶慧

《外蒙特別報導之五》

根據慈濟兩度派員前往實地瞭解,目前外蒙零歲到一歲的嬰兒有七萬七千人,其中百分之廿五至三十都在飢餓狀況之下,體重達不到預期的標準;全國更有近二萬名無父無母、無親無戚的孤兒,和六萬名單親兒童……。

面對這些令人憂心的數據資料,外蒙人民也想透過自己的力量掙脫、突破目前的困境,但實在無力自救才會向外求援。

台灣小朋友援助外蒙小朋友

自從台中的郭鎮元、鎮宇兩兄弟賣「專心」和「自我檢查功課」,要給上人援助外蒙古的小朋友後,即不斷的有許多小菩薩效法鎮元、鎮宇:有些人說要考前三名;有的要賣「聽話、自動和快樂」……不一而足,這分清淨無染的赤忱之愛,是不需經過任何學習的真情感流露。

上人感慨的說,如果生在台灣,外蒙古的那些小朋友不就像眼前的這些孩子般,要捐錢給師公建院、救人嗎?「我們應該要啟發孩子心中的善念,讓生活在富裕環境中的小孩心中有愛,並且感恩被救的人。如此才是真正愛的教育,而不是一味地疼惜、縱容與寵愛。」

因此,上人也希望這次活動,能以「小朋友援助小朋友」的方式,讓生長在寶島的孩子節省每月的零用錢,長期認養一萬名飽受飢寒脅迫的外蒙孩童,從而帶給台灣小朋友愛的新啟示。

此次援助外蒙,仍將秉持「直接」、「重點」與「尊重」等三大原則,不談政治、不傳教、不宣傳,而要深入民間,真正了解民生疾苦,選擇最需要幫助的人、務必讓濟助物資,點滴不漏地送交外蒙人民手中,以傳輸台灣同胞的愛心與祝福。

緊急輸送營養品及禦寒衣物

由於外蒙地理位置邊遠,加上天候、交通和語言等障礙,發放工作的艱難是可預期的;也因上列因素的限制,屆時將無法派遣太多工作人員前往,因而更希望藉著當地紅十字會、婦女委員會、國家兒童中心的人力,和慈濟功德會彼此密切合作。

第一階段的目標,將以救急為先。給予他們目前最需要的奶粉、營養補給品和禦寒衣物。

第二階段,協助外蒙人民學習謀生技能,使其從蘇聯解體後,社會轉型過度時期的經濟困頓中,自己站起來。

第三階段,慈濟精神的推展,讓他們懂得自救救人。

配合紅十字會第三梯次向外蒙輸入白米、醫藥品的救援行動,慈濟已將統一公司所捐贈的一千四百五十箱嬰兒奶粉(每箱六罐,每罐淨重一千一百公克)。,價值新台幣二百八十二萬元,於十二月四日清晨,在基隆港碼頭裝運出港;十二月九日已抵達大陸天津港,現正由鐵路轉運至外蒙古。

原則上,此批物資於十二月下旬到達外蒙首都烏蘭巴托紅十字會的倉庫後,慈濟派出的工作人員也將抵達,著手從事物品的分發事宜

孤殘與貧困單親孩童為援助重點

目前暫訂奶粉濟助的單位包括:

(一)紅十字會所提供的機構、學校:有聾啞殘障學校、聾啞幼稚園、孤兒學校及其他孤兒收容單位五百九十四名孩子。希望能提供每個孩子一箱奶粉,讓他們有基本營養補給品,可維持體能所需至明年春天。另外,零歲至三歲的嬰幼兒療育中心一百二十八名嬰兒,這些奶粉對他們來說,是目前最迫切需求的,則給予他們每人兩箱。

(二)婦女委員會所提供三百戶單親困難家庭和

子女眾多的貧戶家庭。希望每個家庭都能獲得一箱奶粉。

(三)國家兒童中心所收集的三百個孤兒和遊童資料,亦將比照上述方法,一人一箱。

惟以上機構所提供的名冊,需再經本會派往之工作人員詳細評估,務必落實救助十六歲以下,生活極困、生活有危機的孤兒及單親家庭,且未受政府照顧者。

另外對於外蒙古零下廿幾度的冰寒中,小孩在蒙古包內無衣禦寒的情況,上人已請黃華德師兄,就近在大陸依零歲到十六歲年齡層的孩子,依三歲、七歲、十二歲、十六歲四個階層,平均訂製一萬套衛生衣褲、棉質外衣褲、帽子和襪子,以及兩人一床毛毯計五千床,直接送往外蒙。屆時配合奶粉和紅十字會的白米,一起分發給急需的人。

至於分發物資的方法,在學校和機構部分,將親自把物品送給孩子;而婦女委員會和國家兒童中心所提供各三百戶的孤兒家庭、單親貧困家庭,限於當地的氣候和交通狀況、前往發放的人力有限,因而除了生病者、年幼的孤兒和老人仍由本會工作人員一戶一戶親自送往外,擬將六百戶家庭分成六區,採定點發放方式。

一人一小分力量,他們就能站起來

一般人愛的對象,大多只限於周遭的人,而宗教家以「人」為本,泯除國界、種族,能力所及,只要有苦難的地方,把援手伸向那個地方。上人說:「愛有多大,福就有多大,只要付出我們的一點力量,即能廣結天下眾生緣,去拯救天下眾生命。」

全蒙古的總人口數不過是二百一十八萬人,而慈濟有二百五十萬會員,只要每人一分小小的心力,即能幫助他們從頹疲的艱難中再次振起,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專題報導--千手千眼作環保

一種新的生活習慣

◎張瓊齡

《千手千眼作環保》之一

環境,是一個整體;
挽救地球,不能單靠少數人的力量
而是分布在世界各個角落的每一個人
重新調整自己的心態,改變生活與消費習慣
返璞歸真,不要讓物質控制了我們的生活
而每一個人在照顧好自己的環境之後,再以
實際行動去協助他人,並且把握時機,邀人共襄盛舉
讓更多的土地得以清淨,如此「自覺覺他」的結果
就是一整片寧靜安祥地的收復

環境,是一個整體,自古以來,每個世代的人類對環境的認知,永遠是有限的,永遠有方高深莫測的空白,要靠想像、猜測來填補。

今天,科技文明將全體人類帶到一個高度危險的狀態--臭氧層日漸稀薄;工業廢氣散入大氣層,致地表溫度逐漸提高;石化燃料燃燒後的氣體形成腐蝕性酸雨;工業、家庭廢水未經有效處理、海底探測不慎引起原油外洩,造成海洋污染、核能外洩污染……。

透過科技文明,人們誤認為亙古以來,對環境保有的那方空白,已經越來越小,甚至可以予以忽視。

跟先人相較之下,後人對於環境,的確擁有更多的認知,然而,與環境自身的豐富性相較,人類所知,依舊是鳳毛麟角。但是人類恣意向環境予取予求,製造出種種並不是自然存在於環境中的東西,教環境本身也無法自救……

當然,這又是以人的角度來看,其實,即使人被毒化的環境滅絕了,環境依舊存在,只是換了相貌而已。

環境保護其實是「人類自救」

所以「環境保護」其實是「人類自救」行動。

常有人嘆道:西方先進國家的環保工作起步早,人民環保意識高。殊不知,物質文明程度越高,環境惡化越早。今天,西方國家汲汲號召全球防治,是因為他們終於驚覺:原來環境是一體的!原來核污染是會越境侵犯的!原來臭氧層會破洞!他們於是展開「自救」。

然而,只做一名狹隘的自救者是不夠的。西方先進國家之所以能夠在二、三十年間,將自身環境有效地整治,是因為社會上有許多懂得自省的人,一旦覺醒之後,便積極付諸行動,願意重新調整自己的心態、生活習慣與方式,在工作崗位、專業領域上發揮功能,空閒時並投入各種義工行列,一直不斷地發揮大愛,努力挽救每一條垂死的生命--不僅是人,動植物、山川土地,也都有其生命。

目前,在西方國家,有不少素食主義者,不見得是基於宗教因素。單從生態學、人道主義的觀點來看,平均每十公斤的穀類飼料,才能餵出一公斤的肉類;他們認為全世界十分之九的人類,都生活在糧食不足的陰影下,實在不該浪費糧食在餵食家畜,只是為了滿足口腹之慾。即使不能素食,至少可以少吃肉類,因為目前肉用動物為防疾病,均注射大量抗生素,其排泄物又是水源、土壤污染的來源。

營養學家也指出,一個人一天有五十公克的蛋白質就夠了,實在沒有必要過度攝取,長了贅肉後又花錢去減肥。

「自覺覺他」是根本之道

只是,單靠這些有心人,並不足夠,與其讓先知先覺者不斷地收拾善後,不如啟發更多人的本心,根本地縮小殘局的範圍,這就是「自覺覺他」。

在環境保護行動上,「自覺覺他」是解決問題的重要關鍵。為了自覺,我們有必要將環境問題的重要癥結做一省思;為了覺他,我們必須把握時機,邀人共襄盛舉,實質的行動參與,是最佳的現身說法。

儘管歐洲早在二百年前已開始管制工廠的黑煙、污水,然而,當時只是基於不喜歡這些污物,尚未覺察到生態變化的危機。人類真正基於環保意識,從事工業污染防治、城市污染綜合防治、自然保育、區域、全球防治,也不過是近三十年來的事。

這三十多年裏,人類投注在研究、整治、宣導、教育、懲治環境問題的物資、財力、精力,也許無法與龐大的軍事工業、太空競技媲美;且因著環境毒化而犧牲生命、健康的人,或許也敵不過一個世界大戰的死傷。然而,前蘇聯車諾比的核子災變越境污染,使得鄰近的北歐諸國餘悸尚存,賠償事宜仍糾纏不清,但人們久已不復論及二次大戰丟在長崎廣島的兩顆原子彈,造成當地環境的質變戕害。隨著東歐、蘇聯解體,冷戰時代畫上句點,全球環境問題取代國際安全體系,成為國際社會的新寵焦點。

據說,人類有史以來最多領袖出席的會議,是今年六月十四日於巴西里約熱內廬落幕的「地球高峰會」,共有來自全世界一百七十六國政府代表團及近千個民間機構參加,其中有一百一十八國是由元首或總理親自率團出席。

環境與發展是世界焦點

而這次會議的主要議題,是環境與發展--討論範疇涵蓋了全球環境保護、經濟發展與未來子孫之福祉。

官方召開「地球高峰會」的成果,是通過了「里約宣言」和「二十一世紀行動方案」,並簽訂防止氣候變遷和保全生物種類兩個條約,同時陳述保護森林的原則。

非官方部分的「全球論壇會」所強調的理念,則是將環境問題與其他社會、文化問題結合起來,諸如:女權保障、兒童福利、貧窮問題、人口控制、原住民權益、宗教信仰、都市空間、教育、藝術、文化、貿易、非洲問題、道德倫理、戰爭、世界語、西藏問題、科技發展、決策模式、母乳推廣、社會安全、人格發展、人際關係、中藥、文明、殘障者等等。

這些問題,重新以「環境與XX」的型式出現,除了因著環境問題是當今的焦點所在,也因為環境議題本身的繁複性,使得人們必須跳脫傳統污染防治與自然保育的格局,從廣泛的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國等關係,描繪環境議題的形貌,重新定義環境問題。

做好本分事,是挽救地球第一步

「挽救地球」--一個相當龐大、艱鉅的歷程,每每教人望之怯步,其實,說穿了,也就是每個人達到「做好分內之事」的自我要求。

尋求一個潔淨的地球,也就是分布在世界各個角落的人,在照顧好自己的環境之後,有餘力便去協助他人,讓更多的土地得以清淨。這樣的力量發揮至極的結果,就是一整片寧靜安祥地的收復。

所以,認清自己是誰?扮演的是什麼角色?還有,身在何處?是基本問題。

絕大多數的慈濟人生活在台灣,在台灣的慈濟人,要從這塊土地救起;而遊居世界各地的慈濟人,就從當地救起--這是慈濟濟貧原則,在挽救地球的行動上,同樣適用。

站在分擔全球環保責任的立揚來反觀自身,台灣算不上全世界的污染大戶。以一九八七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為例,美國佔居全球排放量的四分之一,台灣則是0.四八%;又如破壞臭氧層的氟氯碳化物,一九八九年台灣每人每年平均用量是0.三六公斤,是美國人的三分之一。

以相對的角度來看,我們所分擔的國際責任雖不算大,然而,台灣內部的污染密度卻極高,造成的環境壓力在全世界是數一數二的。

「所有環境問題,都是因為人口問題而引起,能減少人口,可以說已解決了一半的問題。」這是馬以工教授在(如何健康地生活在不健康的環境中)一書的前言中所提到的。

人的一生,也是一部垃圾製造史

我們所居住的這塊三萬六千平方公里的島嶼,已承載了二千零四十萬四千人「八十年七月統計資料」,人口密度達每平方公里五百六十九人。或許,單是這樣的數據,還不能教我們深刻感知這塊土地的負擔有多沈重。舉例來說,台北市每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高達一萬零七人,台北縣一千四百八十五人。根據今年六月的資料,台北縣市戶籍人口總數為五百八十三萬七千五百九十五人,若把全省到此工作、就學但未設籍的人口列入,大台北地區的人口數將超過七百萬人。也就是說:全台灣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匯集於此。

再與外國相較,瑞士是世界上環保工作做得最好的幾個國家之一,其土地面積比台灣稍大,然而,總人口數只有六百五十萬,人口密度是一三三人,僅有台灣的四分之一。

由此,可聯想到,解決環境問題,也會牽涉

到區域均衡發展,都市計畫等面相。

對於已經來到世間的生命,我們尊重且珍愛,並感恩擁有難得的人身,得以遊化人間。假如,我們真的有心關愛天下的人,就不要製造過多的人口。沒有子嗣的人,並不需遺憾,因為這意味著有更多的時間、精力來發揮大愛。其實,這世界上的每個孩子,只是經由父母接引到世間來,有那一個是屬於父母的?

真正的威脅則在於:凡人的一生,可說是一部垃圾製造史。

物質文明越發達的地區,因著人文、社會、藝術……等活動的頻繁、複雜度增高,所要涉及的物件、器械、技術,遠遠超過落後地區。

本省各大都市的垃圾量驚人,一個高雄市超過整個高雄縣的製造量,台北、台中、新竹的情況相同。所有的縣,皆有大量垃圾由各鄉鎮自行處理,其中以台北縣最為嚴重,然而每日可處理的垃圾量,竟然只有十分之一(新莊市的垃圾風波,大家仍記憶猶新)。各市鄉鎮一旦消化不了,便只有越境傾倒了。

這其實並不稀奇,西方「先進」國家,遠渡重洋,將工業廢料運往開發中國家,以經濟成長、貨物進口為交換條件,造成當地國土、人民的危害,已是舉世週知事實。工業技術發達的國家,極盡享有物質文明的便利舒適,把自己的國家整治得清淨怡人,卻把棘手的工業廢料運到開發中國家。開發中國家為了經濟利益,卻賠上了乾淨的土地與人民的健康。

今天,西方人在自我反省著,單是基於其自身利益,得力促全球防治,因為區域性的環境破壞,最後仍會導致全球環境體質的改變。

不要讓物質控制我們的生活

針對科技文明所造成的環境污染,西方國家還是走高科技的救治路線,期待開發出新的技術、能源,以解決現有的問題。

然而,縱使發明了低公害的生產技術,大家如果因而任意使用,環境問題仍然不能解決。舉氟氯碳化物來說,其無毒性、安定、方便,但不易分解,致使它在大量散入大氣層後,造成臭氧層破壞的問題。渺小的人類,實在不知此事是否會一再上演?

或許,不該讓物質過度地控制了人的生活。

物質,是因人要求更好、更多、更美、更方便、更……而產生的。而普通人自然存活的必需品,除了乾淨的空氣、潔淨的飲水、適量新鮮的食物、安全的一席之地、便利的排泄處所外,其他物質,均是可有可無的。

物質大量製造,消費成為習慣,人們就以為自己的基本生活必需品增加了。事實上,大多數的東西,都不是非要不可的。

愛惜物命,資源將可生生不息

物質,本身無所謂好壞,東西到了善盡物命

的人手中,可以生生不息,一直保持著資源的狀態:一只玻璃杯,可以喝水,也可養魚;可以種植物,也能當打擊樂器;可以當筆筒,也能夠拿來畫圈圈;不小心弄破了,送進回收桶裏,下一次它可能變成了鏡子或窗玻璃--它可以不是垃圾!

當我們在購買物品時,如果能把「將來要怎麼處理」的問題考慮進去,相信會減少許多不必要的消費行為,連帶地,環保單位也就不必耗費四分之三以上的經費,去處理垃圾問題了。

「要環保?還是要經濟發展?」這是台灣目前的矛盾情節。而據國際輿論報導,先進國家的思潮已經走到了這樣的地步:未來,一個國家或公司的興衰與否,在於誰能掌握對地球環境有益的產品、科技,也就是說,誰能做出保護地球的產品,誰就能大發利市。

得知這樣的趨勢,對我國由產業「中進國」成為環保「先進國」,實有莫大助益。

民國六十九年,專司各工廠事業機構廢水處理的「水美工程企業公司」成立,在當時環保意識初萌的台灣社會中,的確可用慘澹經營來形容。歷經了十二年的努力,一方面移入西方技術,一方面因應國內環境需要,創發出一套適用的本土化技術,又以此經驗進軍東南亞市場。目前「水美」經營的觸角遠至東南亞、香港、菲律賓。由於技術與國際環保科技同步,今年初更榮登全球二百五十個頂尖工程公司的排行榜。

環保環境,現在開始還不晚

或許,有識之士會因為我們無法從西方國家的慘痛經驗中吸取教訓,又眼睜睜地步上別人已逐漸棄離的路徑,而感到痛惜不已;或許,熱愛這塊土地的人,在深入檢視種種文化、環境宿疾病灶之後,會頓然興起身世飄零之感;或許,在理智上可以接受凡事需待因緣具足,在情緒上還是會憤慨何以我們不能更早覺醒。

但是,從現在開始,把環境問題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範圍裏面,袪除自認是萬物之靈的貢高我慢,重新以大自然的一員自居,觀照娑婆世界--還來得及,真的。

⊙附記

本文之寫作參考資料如左:

環保小百科 台英出版社
資源回收指南 台灣地球日出版社
如何健康地生活在不健康的環境中 十竹書院
大國民雜誌 1992年9月號、11月號
新環境月刊 1992年10月號
環保與經濟雜誌 1992年7月、8月、9月、10月號
環境教育季刊 1992年14期、15期
天下雜誌 1992年7月號、10月號
中國環保季刊 1992年10~12月號
生活環保雜誌
光華雜誌 1992年11月號

▲專題報導--千手千眼作環保

紙的輪迴

◎林秀美

《千手千眼作環保》之二

佛教中,蓮花象徵極樂淨土與生命的再生,
含有清靜、莊嚴、新生、辭榮出塵等涵義。
而廢紙回收製成再生紙的過程,
與蓮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相類似,
充分展現其生命的希望與再生,
具有生生不息的時代意義。
在環保意識日益高張的今天,
藉著蓮花高尚的生命情操,
是否帶給世人更多的省思和啟示,
進而做好紙資源回收
與再生利用的實際生活課題。

「我繞了鯉魚潭一圈,看看那翠綠的山和清澈的潭水,風景非常美麗,實在是念書的好地方!但是這個地方用不得,因為我太喜歡,所以不忍心佔有它、破壞它。」

當慈濟醫學院尋找預定地時,有人提供花蓮鯉魚潭附近的一塊地給證嚴上人,上人卻毅然做了割捨的抉擇,希望保有這片清新自然的湖光山色。

上人表示,我們生活在台灣,應該愛護這裡的每一寸土地。山坡地如果用來蓋學校,就必須砍伐樹木、挖掘土壤,如此不但破壞景色與清新的空氣,更會破壞水土保持,危及居住的安全。「大家應該拿出愛心來愛惜我們的環境,保護我們的生活品質。」

廢紙回收再利用拯救森林資源

今天,在時代巨輪的迅速轉動下,所謂的文明進步,一日千里,無論是企業用紙、到處充斥的廣告傳單,以及增張後的報紙,都促使用紙量急速驟增,而大量砍伐樹木。

據統計,台灣一九八九年,平均每人消耗157.8公斤的紙張,排名世界第十五位。而每製

造一公噸紙張,約須消耗二十棵高度八公尺、直徑十六公分的原木,每棵樹木平均需要二十年到四十年時間,才能長成。如今因為人類的濫伐,熱帶雨林目前正以每秒減少一個足球場面積的速度在消失之中,十分驚人。

為了有限的森林資源著想,廢紙回收再生利用,實是全世界刻不容緩的環保問題。

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潮流的趨勢,廢紙回收再生利用的觀念,國外經過多年的推行,已呈現相當好的成績。

美國環保署於一九八八年十二月,制定了「聯邦政府採購紙張及紙品須含回收廢紙」之指導方針,並於次年六月開始實施。日本厚生省則自一九九0年四月起,將該單位發行的刊物、影印、筆記及電腦報表等事務用紙,全部改用再生紙;其他地區也隨之跟進。歐洲、西德,亦在一九八六年十一月發佈「廢棄物之減廢及處理法」,目前德國已有37%以上事務用紙使用再生紙。甚至在森林資源豐盛的北歐瑞典國家,其再生紙商品也很容易出現在文具店和超級市場中。

讓紙還魂再生中國古已有之

其實,再生紙並非外來的文化,我國早在明朝「天工開物」一書中,即有「還魂紙」的製法說明。

由於中國北方缺乏可造紙的竹木之材,因此用廢紙去朱墨浸瀾後再製,是常有的事,較用原料製造省時而且省力。這昔日所謂的「還魂紙」,在今天來說,就是「再生紙」。

今日的再生紙,是將使用過的廢紙回收處理,製成再生紙漿,以取代原木紙漿所生產出來的紙業製品。

再生紙的使用具有下列諸多優點:

1.因減少對原生紙漿的需求,可減緩全球森林資源的砍伐速度,保護生態環境。

2.據台北市政府調查,台北市垃圾成分中,廢紙約佔36%,若將其回收再生,即可延長垃圾掩埋場的使用年限。

3.再生漿的製造過程,可減少75%的空氣污染、35%的水污染,消耗較少的能源及減少大量的固體事業廢棄物。尤其是不經漂白製漿過程,所製造出原色的再生紙,對環境的污染傷害將更少。

4.因其顏色為米色,閱讀時較不反光刺目,可減輕眼睛的閱讀疲勞。

由此可知,使用再生紙不但可節約能源,減少自然資源的消耗,並可降低環境污染;對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空間影響極大。

使用再生紙,價格不是優先考量

國內在一九八五年,也由永豐餘造紙公司推出首批百分之百以廢紙製造的再生紙。然而由於

當時國人環保意識尚未開展,市場上一直乏人問津。

直到一九九0年,才在環保團體大力的呼籲下。逐漸獲得消費者的認同,打開市場的一角。同時,各級政府機關也紛紛舉辦再生紙推廣活動,期使內部公文、表單,改用再生紙。各公民營企業亦不落人後,如中油、永豐餘,均全面使用再生紙,某些電腦公司的電腦報表紙、公司行號所用的影印紙,以及知名作家如三毛、張曼娟、馬以工等人所出版的書籍,遠見、光華、慈濟月刊等雜誌,以及由巨門推出的筆記簿、活頁紙、稿紙等系列文具用品,都響應再生紙製品。一時之間,再生紙的使用量迅速成長。

儘管如此,但今天國內再生紙的推廣,仍只是停留在一個水平面,無法突破瓶頸,繼續成長,以趕上先進國家的腳步。究其原因為何?

在國外,到處可見的再生紙商品售價,雖然並不比原生紙漿製造的紙張成本售價低,但消費者仍然願意購買,乃是由於一般消費者對資源回收環保觀念的認知,普遍都能體會--瞭解生產者為了作好環保及回收資源的辛勞,並認同污染者付費、廢棄物清理者應給予獎賞的理念。

再生紙早已深入歐洲人的生活中。根據永豐餘陳廠場表示,越先進的國家,使用再生紙的情形愈是普遍,無論旅館裡用的衛生紙、便條紙以及政府機關使用的電腦報表紙、影印紙,俯拾皆是。

而國內的情形,則是消費者在購買再製品及售出廢棄物時,處處呈現討價還價、斤斤計較的情況及心態。

殊不知,廢棄物回收的原料雖然比較便宜,但回收處理廢棄物原料所需增加的額外費用,以及因生產率低而增加的成本費用,也都相對的提高;因此,價格較高,是可以理解的。

徹底分類是紙類回收的關鍵

在環保聲浪中,廢紙回收是一個相當重要的項目。回收的廢紙必須經過再製,循環使用,才算是完成整個的回收工作;因此,全面推展再生紙的使用,是不容輕忽怠慢的,否則回收便前功盡棄。

再生紙除了顏色不及原生紙外,其餘各項物性並相差無幾。為了證明再生紙的品質觀念,國內業者又設計了一系列再生紙情緻文具,包括筆記本、日記本、信封、信紙等,獲得消費者的青睞,澄清了「再生紙是劣質的」錯誤觀念,藉此拋磚引玉,希望再生紙製品能在國內全面推展。

根據資料統計,一九九零年台灣廢紙回收率約有百分之五十八,高居世界首位。但為何用來製造再生紙的比例卻不高,尚須向國外進口廢紙?為何造紙廠拒收國內回收的廢紙?

探其原因所在,即是因國內回收廢紙的分類「不夠徹底」,使得製造成本大幅提高,而令廠商望之卻步。而廢紙回收分類的徹底與否,又是

決定再生紙品質的關鍵所在,若品質不佳,將更影響銷售市場,亦是廠商所不願為之事。

基於以上原因,造成回收商的滯銷,這些屯積的回收廢紙,也只有變成一堆堆的垃圾了。像這般惡性循環,如何讓國內再生紙的推展不步上軌道,實在值得大家努力。

唯有做好廢紙分類工作,才能提高再生紙的利用價值,進而改善我們的生活環境品質。

廢紙分類回收再製的過程,環環相扣,必須彼此相輔相成,才能做好全部工作。為讓紙的生命生生不息,必須設計出一套完整良好的回收系統。

回收過程的第一個步驟就是「分類」。

國內一般將廢紙區分為白紙類、混合紙類、報紙類、及牛皮紙類。白紙類包括筆記書寫紙、電腦報表紙,可再製文化用紙、廁衛用紙。混合紙類包括雜誌、書籍、影印紙、傳真紙、再生紙,可再製為文化用紙和紙板。報紙類包括報紙和電話簿,再製成新聞紙或紙板。牛皮紙類包括牛皮紙袋和紙盒,再生為工業用紙。

必須強調的是,非紙類品及複寫紙、蠟紙、沾有油漬之紙、合成紙製品、鋁箔包,都是不能回收的。唯有徹底的分類,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

以環保心造紙;惜福心用紙

據統計,國內文化用紙量每月約為九萬噸,其中再生紙僅佔四百噸,可見市場成長空間還是相當樂觀。

雖然,由於國內廢紙的分類不夠徹底,所造成的成本提高、再生紙的品質不良,以及產品滯銷等問題,使得造紙廠商不願投資的現象普遍存在。

而國內企業推動環保的代表永豐餘,在七十四年生產的國內第一批文化用再生紙,由於國人環保意識未開,致使這批紙在倉庫中滯留了四年之久。直到七十九年初,才在環保團體、新聞媒介和政府機關的推動下,逐漸博得消費者的認同,打開市場一角。短短三、四年間,成長了一百倍,證明再生紙的市場十分樂觀。

國內製造廠商若能以「環保」的心造紙,共同為我們的環境付出一分關愛,相信不久的將來,紙資源回收便可步上軌道,造成善的循環。

「一張紙在我手中,至少有四次生命。我拾取別人丟棄的廢稿紙,利用空白的反面,先用鉛筆書寫,然後用鋼筆寫,最後拿來練習毛筆字。如此反覆使用,等於讓這張紙不斷再生。」

證嚴上人愛護和延續物品生命的用紙觀,是否帶給一般消費者一些反省(改變用過即丟的習慣)?因為任意地揮霍,對人類只有壞處而無好處。

消費者若能加以效法,也以「惜福」的心來用紙,不但可減少許多樹木被砍伐,又能避免製造大量的垃圾,對環保實功不可沒。

有心人的付出,需要您的支持

過去,由於國人儉省的民族特性,凡使用過的廢紙都會收集起來,等候沿著大街小巷叫買的拾荒者,以便換取些許收入;拾荒者也因此從中賺取微薄的生活費;而造紙廠更以廢紙來降低原木漿的成本。在大家各取其利的情況,廢紙回收工作自然而紮實地進行著,無形中也讓紙的生命因而生生不息。

這項樸實感人的傳統買賣方式,隨著物質文明的日漸豐裕而式微。由於紙張用量的大量增加,而沒有多餘的空地堆積;尚且一大疊廢紙僅賣得一點點錢,民眾不願在此多花時間,於是一疊疊的廢紙遂成為垃圾堆。

此時,回收管道似乎亮起了紅燈,但在有志之士的努力呼籲,與實際參與下,已有了一些成果。

慈濟為全面推廣環保,今年四月十九日在全省八縣市舉辦「知福惜福再造福--回收廢紙救林木」活動。當天在各縣市設立九個定點回收廢紙,附近居民皆將家中的廢紙分類綑綁後,帶至各定點響應回收活動,慈濟人當場再做「徹底分類」工作,最後用大貨車運送至各回收廠商。

短短六個小時的活動,共回收一百六十公噸六百公斤的廢紙,賣得十九萬四千元。不但挽救兩千四百餘棵大樹,減少大量垃圾,更以此所得做慈善工作,一舉數得。

活動結束後,慈濟人紛紛在全省各地設立定點,定期或不定期做回收工作,居民從家中將廢紙送到定點回收。或由慈濟人開車挨家挨戶回收,派出車輛包括慈濟人私人的轎車、小貨車,以及七輛屬慈濟人公有的資源回收車。

而國外凡有慈濟人之處,亦皆響應是項活動,盡力做好個人應盡的責任,更重要的是,大家藉著回收工作來鍊心、修養自己。

校園中,如西松國小帶頭響應廢紙回收,每周五上午是該校的資源回收日。各社區也都發揮社區功能,發起回收活動,如新店大台北華城,於每月最後一個星期六為資源回收日。各公司行號在其辦公室中,也都紛紛實行廢紙分類回收,此為善競爭之舉,提昇公司不少形象,惠普科技公司即為一例。

多用一點心,為紙找個家

事實上,一個稍具良知的現代人,應能做到不將廢紙扔進垃圾桶;但處理廢紙卻又成為生活中的一大挑戰。這些整理好的廢紙應如何回收呢?在政府尚未有一完善的回收系統情況下,建議您主動出擊:

一、利用慈濟回收管道。二、目前台北和基隆地區有許多學校極力推廣資源回收,可就近利用。三、集合社區或辦公大樓,聚集相當的回收量,再請回收商來托運。

▲專題報導--千手千眼作環保

一手動時千手動

◎張瓊齡

《千手千眼作環保》之三

民國七十九年,上人應「吳尊賢文教基金會」之邀,在全省多場大型講座中,鄭重地提出環保、資源回收的呼籲,就此種下了今日慈濟世界裏「千手千眼做環保」的種子。

首開風氣的台中地區,已有兩年的歷史;今年八月方投入的高雄地區,則有五個月的經歷。雖說,在時序上有先後之別,在時間上有長短之分,然而,隨著各地區不同的情勢,各地慈濟人自有不同的因應方式,在智慧上的斬獲,縱有殊異,卻是同等地珍貴,在淨化外在環境的同時,也使得內在心靈更加清淨。

慈濟的環保工作,不僅在參與人數上日漸增加,參與的區域也逐漸擴大;在進行的方式上,則由個人式的「去我執、破我相」,延伸到群策群力式的集體「共修」;由慈濟人在社區內帶頭做起,推展到與基層自治單位、市公所清潔隊配合;結合公家、民間的力量,在鄰里間全面做資源回收。

截至今年十一月為止,全省七個縣分境內--台中、屏東、台北、宜蘭、花蓮、台東、高雄,先後有慈濟人發心,擔任古物商與民眾之間的回收橋樑,解決了部分民眾「有心分類,卻無回收管道」的困擾,也挽救了大量可能被視為垃圾丟棄的有用物資,讓它們得以新的面貌延展物命,並為紓解垃圾場的負擔,盡一分心。

至於其他縣分,或許因緣尚未具足,目前還不適合大規模地定點、定時回收,然而,當地慈濟人亦以獨立運作或集合多數人力量做植樹、淨山、居家資源分類;盡量在能力、認知所及的範圍內,響應環保。

台中地區/

慈濟人的環保街頭修行,自七十九年起,由台中地區首開風氣。

七十九年八月,潭子鄉一位小姐在新民商工聽了上人開示後,隨即把上人所言「以鼓掌的雙手做環保」,在居家附近付諸實行。一個月後,將所得成績面呈上人。

次月,上人再訪舊地,把這個事跡當眾披露之後,居於黎明新村的簡素娟師姊,以及服務於東峰國中的楊貴琴師姊,也分頭在社區、學校,展開推動資源回收工作。

基於惜福、愛物的心態,做好自家的資源分類回收,是本分事;而走出家門,在能力所及之處,把一批批可回收再生的資源,從廢棄物中挽救回來,則需要一分勇氣與堅持。

彎腰,出自發心與堅持

黎明新村是台中慈濟會員最密集之處,在曾欽瑞師兄伉儷、楊素梅師姊等人推動下,兩年多來,整個社區的居民絕大多數皆能配合響應,並有義工協助工作。

一般來說,家庭中可回收資源的數量有限,平日善盡舉手之勞,隨時分類並不困難,因此要將居家的可用資源充分回收比較容易;真正需要費時費力去挽救的資源,是類似菜市場、麵包店、雜貨店、五金行等營業場所。這些地方出入的人數眾多,遭人棄置的物資也多,卻不見得能夠有效回收。

在推展回收工作的早期,師兄師姊們經常於早上六、七點以及晚間下班九時之後,前往收集;也曾到工地撿水泥袋;在工作單位裏,則呼籲同仁們做紙類回收。

八十年初,台中「見習慈誠隊」成立後,隊長李朝森師兄積極推動環保工作的宣導、推廣,更將資源回收的地區擴大至台中市、外埔鄉、后里鄉等地。

八十年十月起,台中區慈誠隊正式有計畫地支援回收工作。透過慈誠隊第一小隊長王萬發師兄及林美蘭師姊的策劃,曾益冰師兄負責人員車輛調度,於每星期六下午一點半至晚上九點,固定出動三部中型貨車,七至八位師兄隨車前往定點收載。

每個地區,只要有十戶以上登記願意加入回收行列,便於當地設一定點;到了每星期的回收日,則依路線,先後至各點收載物資。

在台中北區,每周末一點半之前,參加回收的師兄先到漢口路的聚集地會合,為車輛掛好宣傳布條,確認行駛路線及做好人員分配後,即展開當日的工作。由於各定點的負責人,早已將各類物資分類清楚,回收車只要一到站,只需把處理好的物資搬上車,每站停留三至五分鐘,行程緊湊。在后里地區的回收工作,已超過一年半了,當地除了居家式定點,也有許多國中﹑小學投入分類工作。該地區一些早起的老菩薩乘著做早操之便,也沿途撿拾廢棄物。他們認為把垃圾變黃金以助人,是件功德,都做得很歡喜。

綜觀台中地區的資源回收工作,是將「居家分類」和「資源載收」兩個步驟分開,各家平日分類妥物資統一集中到定點後,另有一

批慈誠師兄專是載運變賣工作。宣導﹑分類﹑整理的任務,平日由各地區慈濟人負責,師兄們則擔任古物商與個定點的橋樑。

此外,每週一次的固定收載方式,頗適合住家式定點,可免除物資過多,無處堆放之困擾。

大台北地區/

「這個榮董只會做不會說話!」

由板橋慈濟人集資購買的「環保一號」資源回收車,自去年十二月上路以來,從不聞問駕駛者的身分,也不計較工作的份量、時間一再增加,完全因應實際的需要,搭配慈誠師兄們出勤務,盡可能地發揮「被使用權」。

到了今年九月,才教人無意間發現--經由他載運、變賣的回收物資得款,已逾百萬元!

由點而線,建立回收網

陳蕙民師姐在民國七十九年十二月,聽了一場上人於板橋體育館對眾開示之後,從此與環保資源回收,結下了不解之緣。最初,幾位師姐們先從居家附近的垃圾堆﹑自己的會員家裏,收集一些可回收物質,並在自己的工作單位發起分類回收。

及至回收物數量越來越多,一部小喜美車已不堪負荷時,陳師姐便向相識的幾位慈誠隊師兄尋求支援。獲得了師兄們的有力支援後,更積極向外設置回收定點。隨著回收量的增加,眾人感到有必要購買一部專職的環保回收車,卻沒想到,也因此塑造出大台北地區慈濟人的回收模式。

除了陳師姐,鄭青輝師兄響應資源回收的具體行動,是在自家設立回收定點。成立家庭式定點,乃意味著把偶一為之的行動,化為日常生活的一部份,在社區推展分類回收,標示清楚﹑位於一樓的家庭式定點,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可讓附近民眾依其方便時間,將物資攜來存放,居民的響應度較高。

另一位慈濟會員莊連發師兄,提供居家旁的空地作為定點之用,已近兩年的時間。平日「環保一號」的停放,及執勤師兄的交班處就在此地,莊氏伉儷每每發心提供茶水、餐飲,也因此獲得了「慈濟大飯店」的封號。

除了平日固定的回收執勤,今年五月份起,板橋慈濟人與當地住戶響應度最高的建國里,擬定一個為期半年的資源回收推動計劃。

透過當地里長密切的配合,並在里民大會中宣導,慈濟人成立專門的文宣組針對此次活動宣傳,於每月第三個星期日早上九時起,由慈濟人、當地熱心民眾及市公所清潔隊,共六、七部中、小型貨車、垃圾車,沿街地毯式地回收居家廢棄物資。每部車前,明確地標示了各類回收物;不屬於回收項目者,則由殿後的垃圾車載走。

本項合作計劃,已在十月份正式圓滿,自十一月份起,交由當地里長及里民自行辦理。

由慈濟先行示範推動的任務已達成,板橋慈濟人正在規劃與下一個里的合作計劃,期望由點至線到面,築成全市回收網。

與社區配合,示範推動

中、永和地區的慈濟人,決定走出個人,以團體的力量推動環保工作。在今年三月十九日假永和國父紀念館,舉辦一場環保聯誼會,並請專人演講,釐清環保觀念,教導正確的家中垃圾處理方法,又公開招募環保義工,並購妥「環保二號」,以負責定點物資載收工作﹔不久,「慈濟雙和環報小組」之名也確立,有規劃地進行每一個推展動作。

中、永和地區,自今年五月份投入資源回收工作起,從最初的十三個定點,每星期載收一次,到目前一百五十幾個定點,星期一至星期五,分早上﹑下午、晚上三班制排班收載﹔購進的「環保二號」早已不敷使用,幸有「環保五號、六號」及時投入,在半年多的時間裏,收益也突破百萬元!

目前大台北地區,由慈濟人發心購買專事資源回收之用的貨車,已達七部。「環保三號」主要針對台北市,平日停放於台北分會﹔「環保四號」負責土城地區,而剛剛誕生的「環保七號」,十二月份已在三重﹑蘆洲一帶啟用。

九月份起,本地區慈濟人也著手辦理半年期的示範推動計劃,不過,不同於板橋地區之處,中和慈濟人並非以里為單位,而是選擇了橫切過民有路、民享路……等慈濟人分布最廣地區的「莒光路」,為示範區,整條路沿途兩側設置十一個回收站,民眾可就近配合。每站距離百餘公尺,三人負責一站,總指揮站設於自強國小。

除了定點回收之外,針對自強國小以下無人清理的路段,並進行打掃工作。這項計劃自九月起於每月第三個星期日九時起舉行。原則上,預計半年後由清潔隊接手,屆時慈濟環保小組會召開會議,研商續辦之可行性後再定案。

七月份,雙和環保小組也曾在中和南山福德宮舉辦淨山活動,由於福德宮平日即有將資源回收變賣的習慣,慈濟人將拾得的物資分類妥後,全數交由福德宮處理。

板橋﹑雙和地區,只是大台北地區,辦理大規模資源回收資歷較久的兩個地區,此外在新莊﹑土城﹑五股﹑樹林﹑三峽﹑基隆﹑泰山﹑汐止﹑三重﹑蘆洲等地,也都有慈濟人努力的痕跡。

花蓮地區/

「從今年三月籌備『預約人間淨土』的活動起,我們就在資源

回收活動做準備了。」

花蓮地區的資源回收,雖然至今年七月方全面展開,然而事前的準備工作,則和四月份的「預約人間淨土」活動,密不可分。四月十九日的回收活動結束後師姊們到市場買菜時,還不時聽到這樣的詢問﹕「什麼時候再辦啊?」

委員義務奉獻的一部份

七月份起,參與每月第一個星期日的資回收工作,成為每一位花蓮委員的勤務之一,有些委員的年紀很大了,無法親自執勤,便由其家人代替。

從最早的五十一個定點,到現今的六十一個定點,全靠林瑛琚師兄利用空檔,騎著機車,一個一個尋找出來﹔實地活動後,再酌情增減或改變定點。挑選的準則是「位於路旁,目標明顯,來人較多之處﹔有一定的空間可供載運的車輛停放,而不影響交通。」此外,在電力公司設一總站,由簡美月師姊坐鎮,負責接聽尋求支援的電話,有兩部車輛隨時處於機動狀態。

由於定點眾多,遍及全市,在人力的調度上,林師兄做了這樣的安排:第二、三、四組女眾委員,負責七、九、十一月第一梯次的勤務;第一、五、六組,則參與八、十、十二月的活動;第七組男眾委員及慈誠隊員,再各分兩組,分別支援兩個梯次。

工作執行方面,則將整個市區,劃分為A、B、C三個區域,每區定點若干交由一組負責,每組至少自備兩部車,自行負責該區域的物資收運變賣工作,「定點部分由師姊負責,師兄們則隨車搬運物資。」

目前,慈濟在花蓮的資源回收工作,僅辦理紙類部分,此乃基於人力有限,先從事單向物資回收以求徹底執行。

猶記活動初期,師兄師姊們除了張貼佈告以示宣傳,甚至還挨家挨戶敲門,請民眾們響應。早期的分類工作,也是由定點的師姊來做。「現在,大約七成左右的民眾能夠自由行分類、綁妥,再送到定點來。」自十二月份起,也打算在活動前一日,以廣播先至住家附近宣傳,以提醒民眾。

除了這些臨時性的回收定點,還有三處常設式的居家定點,林瑛琚師兄並積極到稅捐處、縣政府等公家機關以及學校,呼籲實行資源分類,也有具體的成效。

民眾漸具分類觀念

有鑑於花蓮市的回收工作做得有聲有色,玉里鎮的委員們在參與幾次活動之後,覺得玉里雖然只是個擁有兩萬多人口的小鎮,然而,這項活動本身值得推廣,收益並非重點所在。於是,在組長陳靜枝師姐籌畫下,自十月份起,每月第一個星期日,在該鎮固定的七個回收站,辦理資源回收。首次活動即有將近三十位委、會員、幕後及慈誠隊員參與。

在既定的回收計畫之外,張國棟,余金發兩位師兄,平日也利用公餘載運廢紙,足跡曾遠達太魯閣三棧地區。

本地資源回收的模式,屬於活動式的,也就是各個定點平日並不

堆放物資,只在回收當天擔任附近居民的物資集中點。

由於本區並非大量採取居家式定點的設置,因此每月需要特別提醒民眾前來參與。從大部分民眾已能將物資處理妥再送至定點,可見基本分類觀已具備。

明年度起,花蓮地區的委員們,有意將回收的地區擴大至光復﹑瑞穗﹑鳳林﹑新城等地,回收內容也將納入鐵﹑鋁罐﹑寶特瓶。每月一次的回收活動,則計畫增為每月兩次。

屏東地區/

蔡黃素琴師姊從上人講解「三十七助道品」錄音帶中,認同上人所說的惜福觀念,自七十九年底開始,再居家所在的台糖社區,領頭做回收。這是屏東地區資源回收工作的先驅者。

類似這樣,由少數人平日點滴匯集心力的日子,也持續了一段時日。直至屏東地區慈誠隊成立後,他們不忍見到師姊們每每利用摩托車載運回收物,既不安全,承載的數量也有限,便自動攬下收載工作,此刻,時序已到了八十年八月了。

分類清楚,業者樂受

今年四月份,「預約人間淨土」活動過後,屏東慈濟人的資源回收風氣活絡起來,目前,除了市區之外,在內埔﹑里港﹑東港﹑潮州﹑九如等地,都有慈濟人在當地推展,並負責該地區的收載工作。

屏東市的資源收載工作,除了每月最後一個星期五早上固定到三﹑四個國小之外,其餘皆採定點不定時的方式。也就是當一個集中點的物資到了相當的數量,該點的負責人主動與師兄們聯絡,當天下午,便會有師兄前來收取。

「市區有十幾個定點,我們通常以原有的定點為優先,此外,同一定點中,又以紙類優先載送。」因紙類屬易燃品,基於居家安全考慮,一般住家皆不願久放。

屏東縣部分,內埔鄉的環保回收工作,可說是獨樹一格。

該地區以一個慈濟家庭為核心,家庭本身既有委員,慈誠隊員,又動用其整個家族的力量,把回收、分類的觀念推展開,並善用居家的空地作為總集中站。豐碩的回收成果,引起某環保廠商的興趣,不但願意以多一成的價格收受,且自行派車前來,無須我方送往。

該地區的物資除了分量夠,符合廠商的利益要求之外,其基本分類清楚,也是重要因素。

在居家定點方面,並沒有特別標示其為回收站,只因慈濟人在社區從事回收分類工作時日已久,居民一般多知曉,也已養成習慣。

學校方面,也多因為有慈濟人服務其間,經由他們與校方溝通、推動後,通常校方會很樂意配合,並未特意加強宣傳。物資分類方面,紙類、寶特瓶,民眾通常能自行分妥,其他物質,則多半混在一起,需由定點負責人處理﹔而只要是古物商收受之項目,慈濟人也收取處理,因此在回收見到鐵床、摩托車等物並不稀奇。

除了回收工作,屏東慈濟人也舉辦植樹﹑護樹的活動,以其在聯誼之餘,也做綠化的工作。

「每個地區固定可支援的慈誠師兄,大概有三﹑四位,因此,當有新點產生,而份量又不算很多時,常因人力無法調撥,致使新點流失。」洪清華師兄表示。不過這些點的回收物仍有分類,多由拾荒者接收之,也是回到回收管道。

縱使屏東地區並未發展出活動式的定期環保推廣行動,民眾的環保概念或許不算相當明晰,然而,藉由實質的響應,也的確挽救了許多可再生的資源,減少了垃圾量。將來,或許可朝著加強民眾個人環保概念的方向著手﹔這在社區民眾已養成響應分類回收習慣的地區,應該有其可行性。

宜蘭地區/

宜蘭地區,位於慈濟的根源--花蓮,與慈濟的頭腦--台北之間,單從地利之便來看,在掌握慈濟脈動方面,本地區可說是得天獨厚。

起碼可從八十年六月追溯起,本地區慈濟人已經先在居家方面,隨緣隨機地從事資源分類了,「正式開始回收的時間,應該是八十年底。」吳宏泰師兄說。這是從較有計畫地載收物資變賣的這個步驟算起。

社區響應逐漸提升

羅東,不僅是宜蘭慈濟人環保推展工作的發源地,也是向其他地區推展的大本營。在這裏,銘祥合板場提供的倉庫,是慈濟人回收物資的總集中地。此外,宜蘭市﹑冬山﹑蘇澳﹑礁溪等地,也都設有集中站,以供住戶平日堆放物資。

由於總站與各集中站的距離都不是很近,因此,早期物資數量較少時,慈濟人大約每十天自羅東出車一次,到需要收載的集中站將物資載回羅東總站存放。「有時候,其他地區集中站,也會自行將物資運來。」

到目前為止,宜蘭地區的資源載收方式,仍是定點不定時,不過,近來物資有增多的趨勢,每個月的出車率是四至五次,幾乎是每星期載收一次。

羅東總站的物資到達飽和狀態時,師兄們則以自家的大卡車,將報紙類直接送往中興紙廠,每公斤單價高達三元;鐵鋁罐、寶特瓶、廢五金等,則由師兄或師姊駕駛小型車,分別送至古物商處。

「中興紙廠只在上班時間收受

物資,因此我們負責載送物資的人,都必須配合這樣的限制。」吳師兄表示。現今,約有十位左右的慈濟人負責這項收載工作,男女眾各半,參與工作的師兄們多是從事可自由調配時間的職業。

除了從事居家資源回收,慈濟人也隨緣在學校、銀行、電子工廠等地宣導,「中、小學方面,由於政府方面已經示意從事,他們也自有載送管道,我們並不需要多加費心,部分高中,願意將分類的物資交給我們統一處理的,我們才前往收取。」

綜觀宜蘭地區的資源回收模式,長期以來在人員有限的情況下,能維持一個穩定、自足的情況,是因為當地的慈濟人將重點放在「居家響應」方面。

一般家庭物資數量有限,一個社區從推展的初期到中期的過程中,所收取的物資會呈增加的狀態﹔然而,當一個社區的民眾響應到某個程度時,物資數量便呈現較穩定狀態,不致暴增或暴減。從慈濟人出車率的增加,我們可以看出,社區的響應程度在增高。

從宜蘭地區較單純的回收模式,我們得以獲知「居家回收」的成效;然而,在加深民眾為環保而資源回收的觀念釐清上,是該努力的目標。

高雄地區/

高雄地區展開大規模的回收工作,始於今年八月,由楠梓區羅千枝師姊發起。然而,在此之前,不少師兄師姊均已先行零星地從事居家分類回收。

如居住在三民區的謝明月師姊,早於年初,便在居家附近展開回收,也到鐵路餐廳、台汽建國路檢修站等地,收取由幕後整理妥的物資,變賣後,將所得金額附於每月勸募款項後,併入慈善、建設基金。全面性的回收工作展開後,便將這部分的收入,近三民區回收總金額之中。

八月份在楠梓首開區域性的回收工作後,次月,馬上有小港、三民、苓雅以及鳳山跟進;到了十月份,又增加了左營、前鎮、岡山、新興四個地區。截至十一月份,高雄縣市共有九個地區同步,在每個月的第一個星期日上午八時至下午二時三十分,舉辦資源回收活動。

本地區域性的回收工作雖然興起較晚,然而,一旦動員之後,憑著強盛的活動力,在短短三個月內

就能涵蓋這麼大的區域,也是異於其他地區之處。「高雄地區的師兄、師姊能夠迅速地動員起來,要感謝活動組長邱國權師兄的促成。」羅千枝師姊有感而發。

自第一次的回收起,邱師兄即前往現場關心工作狀況,其他區域回收站設立後,更是穿梭期間,給予大家鼓勵,並於活動後周五例行的環保檢討會上,將各區域值得效法之處當眾表揚。對辛勤勞作者,無疑是劑強心針;對遭遇瓶頸者,也提供其他可行管道。

學商出身的湯吉美師姊,除了參與所在苓雅區的定點回收工作,也負責登錄各地區的回收成績。依紙類、鋁、鐵、塑膠等項目按月分別登記,更製表換算因紙類回收而拯救的樹木。自八月至十一月,已有四千五百七十六棵樹暫免於被砍伐。

綜觀四個月(八月至十一月)來的回收狀況,發現:楠梓區的回收總站--陳玄榮師兄的鐵工廠,位於後勤學專路的轉彎處,因其地利交通暢便,大型貨車可順利停泊,廠邊又有一方空地可供平日置放回收物資;且本區其他回收小站,也多位於寺廟口或學校門口,均屬公共場合民眾容易得知訊息來參與,因此成績頗佳。

自去年十二月起,於每月十五日,羅師姊和幕後們舉辦固定的茶會。有感於上人對環保的呼籲、重視,師姊在今年七月份的茶會中,提出從事資源回收的構想,獲得幕後一致贊同後,便立即展開籌備工作,舉凡海報、旗幟之製作、運載車輛之調度、事前宣傳等等,在半個月內完成,活動期間一切費用、餐飲,均由大家發心、結緣。首次活動約有三十位慈濟人共襄盛舉,往後也有四、五十人以上前來襄助。在天時地利人和具足的情況下,難怪楠梓區的回收工作能夠獨占鰲頭。

為人服務是成就自己

鳳山區的回收點原設於中山東路郵局前廣場,然而其腹地有限,停車、倒車皆不夠理想,終於,慈濟人找到了一處更理想的所在--鳳山國中所屬的停車場。洽借的過程也相當順利,不僅三、四部貨車停放迴轉有餘,更可把回收物,依類別堆成一座座小山呢!這個新場地已於十一月首度啟用。回收總站由蔡義芳伉儷負責,十一月份的環保檢討會,也輪到蔡師兄擔任召集人。

自九月份起,由於響應工作的區域已達五區,為了經驗的交流,並收集思廣益之效,遂依三民、楠梓、鳳山、苓雅、小港之序,以該區總回收站負責人為值月召集人,負責邀集相關人員與會並主持該月會議。

左營地區的負責人為鄭武南師兄。鄭師兄在今年四月十九日的「預約人間淨土」活動,曾參與廢紙回收工作,因此做來得心應手。然而,目前該地區僅有三個回收小站,在回收份量不符紙廠的利益標準,因此本地區的回收物資集至總站後,由鄰近的楠梓區師兄們前來支援載運。

岡山地區的負責人黃月華師姊,雖然未參與過類似的工作,然而

,其抱持著服務、學習之心,勇於接下了職務,不僅從中體會到「為人民服務,其實事先成就了自己」,家中的小菩薩到學校去,也向老師倡導資源分類、回收的觀念呢!

此外,同屬於岡山區的梓官鄉,在梓官國小處也設有一集中站,將蚵寮、彌陀、南安三個國小及媽祖廟口的回收物集中,便於紙廠收載。

由於近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葉方良 Rex-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