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行.慈濟心

◎決明

慈濟精神是一股無形的教化力量,它不但能堅定人向善的決心,更能滌盡凡塵的無明草,啟發良知,讓人心得到澄澈。如今這股清流不僅遍佈在社會各角落,更如一泓清澈的泉流般,引進校園,將這把善的種子,根植於年輕的莘莘學子心中。

慈濟之旅撒下善種

海洋大學普賢佛學社團接觸慈濟不過短短一年的時間,雖是初冒的新芽,但在委員師姊們不斷勤加灌慨下,正逐漸成長茁壯;而該社團一年一度的成果展--普賢文物展,今年更以展出慈濟四大志業文宣刊物為主,將慈濟精神廣佈於校園內,希望接引更多有緣的同學同霑法益。

去年五月,海洋大學兼任講師--任職於李佳穎師姊公司的洪英正師兄,因緣匯聚下,安排佳穎師姊到校座談;沒想到一場會議下來,同學們聽得法喜充滿,反應十分熱烈。同年十月,普賢佛學社特地舉辦一次「慈濟之旅」,除了社員參加外,更開放給其他同學自由登記,五十個名額很快即告額滿。

此次的「慈濟之旅」由王譽潔師姊負責帶領他們至醫院、護專、精舍作一趟參訪和巡禮,讓同學們實地深入瞭解慈濟的發展歷程。返程後,有一些原本非佛學社社員的同學,因著參加慈濟之旅,亦加入該社團。一趟意義非凡的知性之旅,多數同學均表示不虛此行;蕭道誠同學說:「我們不光是去看,而是看了以後應身體力行,對社會有所回饋。」

海綿般吸取法雨甘露

為了讓這些顆菩提種能扎根,譽潔師姊責無旁貸地負起往後的推展工作。經常利用下班後匆匆趕到基隆海洋大學和同學聚會,並且帶去最新一期的道侶、月刊、書籍;另外亦舉辦座談會,安排委員到校現身說法,解答學生的疑難雜症;念茲在茲,其用心可見一斑,現任社長劉人傑同學說:「對於我們這一群慈濟的出生之犢,王師姊可謂用心良苦,常常我們有什麼家族聚會,她一定克服百般困難,趕來參加,為的只是希望多傳遞一些慈濟精神,讓我們不致於與慈濟脫節。」

不僅如此,為了讓同學體受另一種不同的生活經驗,師姊還帶他們去訪貧;尤其探視樂生療養院,更令參與的同學們內心受到震撼,久久無法平復。聽他們訴說著自己的故事,經病痛錘鍊而昇華的心靈,照亮每個人的內心深處。侯岐明

同學表示:「當我們知道他們籌建佛堂的艱辛時,更覺得自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有福報接觸佛法、認識慈濟,怎能不珍惜呢!」

關懷社會,普獲師生認同

慈濟精神得以順利地在海洋大學推展,除了學生本身外,老師,教官的認同也給予學生們莫大的鼓勵。普賢社的指導老師--航管系主任曾國雄教授,是洪英正師兄的老師,當洪師兄向他介紹慈濟時,曾教授不僅認同,同時極力推薦將慈濟精神帶入校園。「慈濟之旅」時上人的開示,令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上人告訴我,『佛學』侷限於窮究經典,限於知的認識;而『學佛』則是要學佛的精神,身體力行實踐佛法。今後我將指導學生,從實踐中開啟智慧,將觸角伸向關懷社會的曾面。」曾國雄教授說:「站在老師的立場,我鼓勵學生在他們有限的能力中,如何發揮救人、助人的功能。」

有次譽潔師姊與同學行過校園,一位教官迎面走來,看見他們,即對同學言道:「佛學社的同學們應該向慈濟委員學習,踐行利益社會人群的工作,讓胸襟更開闊!」

普賢文物展廣介慈濟清流

普賢社每年舉辦一次社團成果展,往年皆著重於學術、宗派等的展出;今年社員們一致決定,展出內容以慈濟四大志業為主,讓慈濟這股清流,沁入校園。

普賢文物展的目地,除了提倡人間佛教外,更要建立人間淨土。譽潔師姊發心為他們帶去四大志業簡介文宣資料、預約人間淨土海報外,更發心請購二十餘萬元的「靜思語」、上人所有著作如「清淨的智慧」、「人有二十難」、「三十七道品講義」,以及T恤、陶罐等,作為義賣之用。

從五月十一日至十三日,三天的展出期間,每天均吸引五、六十位師生前來參與,台北及當地的委員師姊亦前來支援,對來參觀的同學或老師更深入講解慈濟精神。這期間,活動中心的主任原本對展出事頗有微言;師姊們除了向他介紹慈濟外,並送一本靜思語和他結緣。隔天他又來到現場請購書籍,態度轉為友善,並詢問是否有需要配合之處;另一位僑生,在參觀完現場後,莫明的淌下淚水,原來他一直認為佛教是悲觀的,在認識慈濟之後,才恍然覺悟佛法是生活化的,端看如何去踐行。而上人的大悲睿智創建慈濟世界,更令他敬佩不已。

和風輕撫學子心

除了靜態的展出外,十三日晚並有一場「愛的座談會」,由李佳穎師姊主持,邀請黃永存師兄主講。黃師兄除了以過來人的經驗和同學分享他的人生歷練外,更勉勵同學要有「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使命感。至於如何克服來自學業、家庭與社會各方面的壓力,應以「念茲在茲」、「走前腳放後腳」的態度,持平常心善解,不要將所碰到的問題全部覆藏在心底。末了,他再次勉勵同學能學習普賢菩薩的精神,行而不怨,任勞任怨。在熱烈的氣氛中,圓滿譜下文物展的句點。

在師姊們努力的開墾下,海洋大學這顆善的種子已經萌芽,相信只要殷勤呵護,生根茁壯之時指日可待;我們欣見慈濟精神又在另一處土地上成長著。

▲校園清流

慈濟園綻紛陀利華--護專人文課程開展自性

◎慈濟人文室

慈濟護專為培育才智德慧兼具的優秀白衣大士,於專業科目外,另有人文課程之設計。

八十學年度開設「慈濟人文」課,總導師係上證下嚴上人,任課教師係總管理中心林副總執行長、王副總執行長、及慈濟人文室洪素貞老師。課程的設立目標有五:

一、使學生除了學習護理專業知識與技能外,也能夠培養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

二、培養學生的愛心,啟發學生的良知與良能,使成為真正聞聲救苦的醫護人員。

三、讓學生有正確的人生觀與社會價值觀,養成付出奉獻的精神,關懷病苦,服務人群。

四、培養學生宗教情懷與正確信仰。

五、喚起學生的責任感與使命感,了解以慈悲喜捨為內涵的慈濟精神。

課程內容涵蓋慈濟四大志業--一頁頁成長的歷史,一步步艱難的歲月,一幕幕感人的故事,一場場動人心弦的義賣活動;慈濟的人與事交織出一篇篇可歌可泣的樂章,它們是「慈濟人文」的教材。

而上證下嚴上人的智慧語錄、經典演講,更是『慈濟人文』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智慧泉源。

透過此一課程,我們希望教導學生明瞭慈濟精神在個人生命中的地位,進而在不斷遷流的生命歷程中,掌握圓滿小我生命與完成大我濟度的契機。

本學期林副總執行長以「人有二十難」與「降伏十魔軍」為教材,引導學生作分組報告與討論。經由學子的心靈與眼光,我們看到慈濟的種子正在春天的土地上,一顆顆生根冒芽,故而擇取二篇,請慈濟月刊披露,以饗慈濟道上所有偕行的道侶。

慈濟人文室

【啟發佛性世事無難】

佛法的真理在於使世人都能夠「知道、明道、行道」佛陀曾說:「人有二十難」而這二十難包括:行難、言難、心意難。

物慾衝擊迷失本性

在今日社會中,無論中外,都遭受到一股物慾洪流的沖擊。人在高度科學發明與物質享受中迷失自己,家庭倫理、道德觀念,根本地被動搖了,於是人人爭名奪利,個個昏頭脹腦,人們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麼;表面上豪飲狂歡,內心卻空虛苦悶。

佛法中提出,人人要平心靜慮,快樂不在外界,幸福在自我心中,唯有透過靜思熟慮、少欲知足、捨己為人,自己才能快樂,一切苦腦才會息滅。所以,我們要先坐下來,靜靜的省察自己、認識自己、磨鍊自己,才能有堅強的意志、聰明的智慧、充分的勇氣,去面對一切困難,完成偉大的事業和人格。同時希望能啟發我們善良純潔的心性,能為自己努力奮發,又能為廣大的人群服務獻身,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為他們解脫苦難,讓痛苦減輕到最小。

掬一口性靈的清泉

「人有二十難」一書的特色,在於引導一個人發現真正的自己,從虛妄的自我觀念中解脫出來,從許多成見和刻板觀念中走出來;深望人人修慧斷邪、進德修善,培養正確知見及了悟覺醒人生真諦。

而其內涵,不但有精神省發的價值,而且是淨化心胸,滌盪緊張與焦慮的法門,能開闊心理生活空間,增進創造智慧的開展,同時更是一口性靈生活的清泉。接受如此的洗滌,能使恬靜自在的本性再度活絡,胸襟開闊,讓自己對生活適應游刃有餘。

本書以深入淺出的體裁,且是透過自己親嘗體驗後才寫出來的,有濃厚的實踐性和可讀性,且活潑生動,頗能引人入勝;更重要的是要一個人充分地覺醒過來,看清自己、接納自己,不被物慾所牽,不被色相所迷,依照自己的根性因緣、自自在在的生活,好好的綻放生命之華。

人只有自己肯定自己才有喜悅、才有微笑、才有生活的實現、才有圓滿的人生。反之,如果每天乞求別人的肯定與讚美,貪婪的追求財富和名利,自己也就變成物慾的奴隸。

當你看完了這本書,若有理解,那只是地圖而已,不是真正的旅行,要想實現,只有自己了。宋朝無門和尚說:「從門入者不是家珍,從緣得者終成坯」。

每一個人的根性因緣各殊,悟道之途和生活的實現總不相同,只有「自悟自度」,依著自己的因緣實現,才能契合如來的佛心,綻露生命的微笑。

除滅我慢清淨心田

凡人的缺點就是心易浮動、煩雜,因為現今社會功利主義彌漫,人的心態多現實化、理想化,往往已失去祥和輕柔,而產生貢高我慢,使社會失去原有的安詳。

很多人都知道的龜兔賽跑,就是個明顯的例子。兔子明知自己具有腿長快跑的天分,但是牠浮動的心及野性驕傲,使牠不滿於現狀,似乎想再追求些刺激,來肯定自己;於是找了烏龜來比賽跑步,由於天分的優異,使得牠開始時領先烏龜,但後來又因牠的傲慢,認為即使自己睡一覺起來再跑,都會贏得烏龜的。因此,牠就很放心的休息了,這時後的烏龜,仍努力不懈的完成比賽,到達終點,而待兔子醒來時,為時已晚,勝利已經不屬於牠了。

所以,凡夫常有貢高我慢之心,如果要超越它,則在心境上必須非常清淨,將我慢、雜念心去除,培養一分寬宏慈愛心;除滅我慢,則是難亦非難啊!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好好自我警惕,反省自己是否有瞋、嫉、貢高、我慢的行為?講話是否太大聲?是否自以為高人一等?如果有這些心態、行為,則要趕緊把它降伏下來,能夠如此,就會像一畦已經除過草、施過肥的田地一樣,必能收穫豐碩的稻穗。

廣學博究理事通徹

上人在書中指出,現在社會每一個人想學的東西都很多,要能夠專心地學習是很困難;能夠專心,又能真正用心去深入研究,就更難了!平常人只講究「廣學」,想學的事物很多,一天到晚心不能精,行不能專,整天都想著其他花樣,可是卻沒有一項真正做得像樣,所以有句俗話說:「十學九不成」,雖然學得多是「廣學」,而缺點就是少了「博究」。

從前有位研究航海學的人,若提及有關航海之事,他都瞭如指掌,例如遇到大風時,海水湍急,怎麼駕駛控制?他都能指導得很好,自己也非常引以為傲,充滿自信。

事有湊巧,當他們入海不到一個月時,正航員病了,且越來越沉重,終於不治。船上的人失去支柱,一時間大家心裏都有說不出的恐懼。這時,那位研究航海學的人,自告奮勇的說:「怕什麼,有我在,駕駛航行沒有問題的。」眾人在無可奈何之下,只好委託他來駕船行駛了。

這位研究航海的人,身負重任後,耀武揚威的坐在駕駛台上,指揮這,指揮那的,倒也像個經驗豐富的模樣。但當遇到海水回漩時,便把持不住,本應向外行駛,他卻駛向急流之中。結果,船隻被急流吞沒了,滿船的人都成了犧牲品,沉入海底了。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有理論而無實際的經驗,與「知而不行」是一樣的,做任何事都需要耐心、專心!真有耐心,即使是件艱苦的事,也能夠一路到底的學下去,能專心研究便能「一理通、萬理徹」--一種道理精通了,其他的道理也都觸類旁通;處理事情也就更能得心應手了。問題就是因為我們無法專心,所以無法對道理瞭解得很透徹。

觸事無心消遙自在

上人說:「『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這句話人人都會說,但是偏偏在生活中,儘和一些人與事過不去。時間分秒不停的流逝,而我們的心,卻常記掛著以往的人我是非,一直在那不停的打轉,這就是煩惱的凡夫心。」本來應該單純逍遙自在的生活,卻讓煩惱痛苦給影響。如果人人都能觸事無心,那麼社會將會和平、安詳。

從前有位居士,問法於一寺廟住持。住持使喚一老僧端水果來招待,待住持與居士暢談後,住持又使喚這老僧帶居士去用膳,並陪居士用餐。這時居士按耐不住的問老僧:「那位年輕的住持,為什麼對你如此的使喚,不尊重你呢!」老僧說:「住持叫我端茶已經很好了,如果叫我燒茶那就麻煩了;至於端水果就對我更好了,因為沒叫我種水果,種水果的學問就大了;現在更好了,叫我陪你吃飯,你看,我不就有一份豐盛的飯菜可享用了嗎?」

如果每個人都能像這位老僧一樣,不記掛人我是非,把事簡單化,那麼生活自然輕安快樂,能觸事無心,才能消遙自在啊!

化煩惱為智慧

現今社會的變化紊亂,使得人心惶惶,大部分人都在追逐名利,貧富懸殊日趨加大,許多有錢有勢的人,常仗著惡勢力為所欲為。因此人們拼命的爭權奪勢,夢想能一夜致富;於是,許多人開始違背法律的約束,從事不法之事,犯罪做案頻頻增加。這難道是我們大家所期望見到的嗎?而今如果我們要使得國家與社會繁榮、安康,就須消除一切不好的習慣,從我們社會上每一分子做起。

我們身為慈濟人,應該從平日中吸收到許多好的形象及正確的觀念,我們要將所學所知,影響周遭的人,這樣大家彼此影響,我們的土地自然能成為一片淨土,大家循規蹈矩處事,必能打下穩固的根基,社會自然能繁榮、安康。

佛陀告訴我們:「觸事無心難」,人生本是在很單純、很逍遙自在的情況下生活;凡夫卻將它複雜化,因而產生許多煩惱和痛苦。我們應該腳踏實地的工作,拋棄比較心與不實際的幻想,多用心來關心周遭的人,付出愛心,不要一味的投住於以往的人我是非。這樣不就能生活輕安、快樂了嗎?

再談及我們現今社會科技突飛猛進,大家都拼命想跟上時代的腳步,於是廣泛的學習許多東西,卻無法深入研究探討,這樣真正遇到問題時,就無法迎刃而解了。因此,平時多學習一分經驗及知識,就如同多得一分智慧,且專心徹底的學習,一定能有所成就。除此之外,我們更應該化煩惱為智慧,化有心為用心,學習了解自己及他人,凡事開闊心胸,處之泰然。把自己所學貢獻給社會,培養寬愛、仁慈之心對待每一個人,時時自我警惕、反省自己,那社會的亂象自然會消除,變得祥和而美滿。

日常生活中啟發本具佛性

俗語說:「心誠則靈」,一個人如果想修行,只要有這一股誠心

,並且踏實的去修,必定能修成正果。古語說:「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佛曰:「眾生皆有佛性」,眾生的本質是慈悲的、平等的、民主的、博愛的。換句話說,一個人活在世上,為的是什麼?修身養性又是為了什麼?我們可以在佛學上,深入探討,而領悟其中的道理來,至於人生的真相,簡單的說:「既身為人,一則享受了前世修來的福報,再則為獲得再『修行』的機會,以使自己的『靈性』更上一層樓。」

時代在不斷的進步,一切均在提昇和改變中,佛教的宗旨,在普濟眾生,饒益群命。如果我們隨時將佛法的真理,運用在日常生活中,尤其現在身為慈濟人,又是一位護士,隨時都有急需要被幫助的病患,我們應該付出愛心與耐心,讓這社會到處充滿溫馨,那麼一切不是很美好嗎?

(二一丁:萬惠萍、賴東玲、張秀娟、朱伊箐、龔美珍、吳幸娟)

【降伏憂愁魔軍】

「降伏十魔軍」中,第二魔軍是「憂愁」。

患得患失苦惱無量

上人開示,凡夫常因患得患失,而致心境無法澄澈,這種患得患失的心態,徒增無量苦惱憂愁,心靈隨著境遇的變化而起伏不平。其實吾人如果沒有「得」的心理,自然就不會有「失」的煩惱。人生活在最平常、最平淡的日子裡,心理最為安定;因為他沒有患得之心,相對的,便沒有患失之苦。

五蘊熾盛心難寧

世間的苦,大略有幾種現象:

三類七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所求不得苦,這是佛法中的七苦。經上說了這七苦,接著說:「總略言之,五蘊熾盛苦。五蘊熾盛是總苦,七苦是別苦。」如總、別合起來說,就是平常所說的八苦。

這其中「求不得苦」主要是對外物所生的,或是財富、或是名位、別人擁有的,自己卻沒有,盡力去追求,求又求不得,由求不得而引生愁苦,這種苦極為普遍。

又如年老了、兒女長成,都要獨立自主而去,不再有孩童時依依膝下的那種情景;昔日常相伴的眷屬逐一散去,知心的朋友一個個相繼死去;老朋友越來越少,年輕一代生存在另一天地中,與年老者格格不入,孤寂的悽苦無處傾訴,這也是老年悲哀之處。

身苦心苦:經上常說:「憂悲苦惱」,一般來說,這都是苦,沒有太大的差別。「憂」是意識上所

感受的苦。而內心某項事物無法獲得,或得而復失所衍生的不稱意感--如權威的喪失、經濟的耗散、眷屬的分離、年華的消逝、名譽或其他蒙受損害、這類的憂苦稱為「悲」。而口渴、饑餓、冷熱、肉體受創傷等,直接由生理關係所引起的,就是「苦」。「惱」是由生理所引起,苦到極點,劇烈的痛苦,內心焦急如焚,嚴重起來,吃不下、睡不著、坐立不安,名為惱。

空虛與幻滅的感覺:文明的進步、物質的豐盛、醫藥的昌明,甚至政治修明、天下和平,而人類內心深處,所有的虛幻不安,還是難以解決的。

不滿足與不安定:有:一、慾望的求不滿足;古語說:「慾壑難填」說明了苦的一面。欲就是五蘊--色、聲、香、味、觸,五種境界的希求,人多希求物欲,不但求多而且求好。二、事物的求不安定。

遇境隨緣精進四攝

要如何解除憂苦呢?

增強適應能力:要解除憂苦,先尋找出憂苦的原因。如治病要知道病的根源,才能對症下藥、霍然而癒。

他力救濟、自力改造:脫離憂苦,世間法與佛法同樣有依賴他力及自力更生二類。例如:我要做一件事,事情並不容易,除運用自力,還要他力的幫助。生理上須醫藥或輸血,心靈上,也有因信仰宗教得救的。

平常心:一個人若持平常心,則無論遇到任何環境及挫折,都能夠安然自在,瞭解世間的形態本就如此,所以不會害怕惶恐或憂愁苦惱。例如:身體不好與健壯之人比較,固然差人一等,但若與殘障病重的人比較,則深感慶幸。

知足常樂,放寬心胸:知足寡欲的人,一定是快樂的人。世間的物質再怎麼追求,也沒有滿足的一天,無限的情愛就是人生苦惱的根源,要去除這些苦,唯有用知足的方法。一個知足的人,雖然睡在地上,但已經覺得很滿足了。「不知足者,雖富而貧,因為不知足的人,心中還有欠缺,有欠缺就是貧;相對於知足者,雖貧而富」。

四攝:一是布施--布施是快樂之本,也是做人幸福的泉源,所以有句話「施比受更有福」。二是愛語:要怎樣與人相處,才會常生歡喜呢?唯有愛語。在日常生活中,使人煩惱、生氣、緊張、鬱悶、惶恐,是什麼原因呢?就是耳朵聽到不好聽的聲音,眼睛看到對方不好看的臉色。三是利行:所謂利行就是一切的行動,必須考慮是不是社會群眾有貢獻。四是同事:我們能以身作則,以這分愛心、誠心及利益眾生的行動來感化他人。

調伏心念降憂愁

我們平常要多多調伏自己的心念,培養正確的人生修養,降伏「憂愁」的魔軍,看淡世間的利慾,得時不貪著、失時無罣礙,這才算步入解脫之門。(二一乙班:林麗雲、廖文貴、謝秀玲、財秀玲、林淑華、呂琇惠、楊幸宜)

▲人物專訪

舞出對斯土斯民的愛--林懷民以舞耕耘家園

◎張輕安

最近,在外文版「時代雜誌」、「新聞週刊」、「今日美國」……等許多重要的全球性新聞媒體中,陸續出現有關台灣現狀的報導;那是行政院新聞局所刊登的國家形象廣告,其中證嚴上人的「慈濟世界」及「林懷民」的「雲門舞集」,同獲新聞局青睞,成為台灣當代人文成就的兩大代表。

證嚴上人及慈濟功德會以「四大志業」對台灣民眾做實質的照顧,以「慈濟精神」從事社會人心的淨化,並積極走向國際急難救助之路;而林懷民及雲門舞集則以舞蹈形態為主的多元表演藝術,來豐美台灣這塊土地及人民,以肢體語言來滋潤基層民眾的心靈;形式雖不同,但都以豐富的內涵及傑出的領導者,對社會造成深遠而廣泛的影響,獲民眾的支持及國際的肯定。

今年,已有二十年歷史的「雲門舞集」在五十場春季全省公演中,特別提供其中五場的入場券,招待慈濟的照顧戶,平日忙於服務社會的慈濟委員、慈誠隊,及默默關懷付出的會員,期望經由慈濟深入民間的觸角,使基層的社會大眾更有機會參與文化活動。

舞出對斯土斯民的愛

在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初期的台灣,對於許多學生及文化活動的「慕道者」而言,看林懷民的「雲門舞集」,是生命中的大事。

六十年代,電視還是有錢人家才買得起的奢侈品;那時候,沒有這麼多服飾、精品店與霓虹燈,沒有這麼多琳琅滿目的MTV、KTV,更沒有現今這麼多樣化的藝廊、舞團、劇社及文化活動,學生最容易滿足的精神食糧即是書籍、報紙。也就在那段時間,林懷民所著的「變形虹」、「蟬」兩本小說,先後成了許多人書架上的珍藏。

十四歲就發表第一篇小說,林懷民猶如葉石濤所說:「以年齡來說,林懷民是個有可怕才華年輕作家之一。他現在不過二十歲左右,而所寫的小說,宛如風燭殘年的老作家,已經有冷酷、敏銳的觀察,枯寂、虛空的世界。……」

然而,林懷民的生命歷程卻是國內藝文史上的傳奇。當大家都在期待他的下一部著作之際,卻等到了他的「雲門舞集」公演。

從寫小說、出國唸新聞,立志當記者到「棄文從舞」,林懷民對於當時的文藝青年,實在有相當大的震撼,對於這些疑問,他說:「台灣已經有太多的人在寫作,不缺我一個,可是舞者太少了。」

然而,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在國外經歷了台灣退出聯合國,以及保釣運動時的悲憤心緒,在拿到學位後,急切的想回國為斯土斯民做點有意義的事情。回國後,卻看到台灣非但仍是個現代舞的蠻荒之地,文化也呈真空狀態,而使自小喜歡跳舞演戲的林懷民,發奮將台灣「舞起來」。

中國人跳給中國人看

民國六十二年,標舉「中國人作曲、中國人編舞、中國人跳給中國人看」的「雲門舞集」,在林懷民領導下成立,為當時風雨飄搖的社會,注入了一針強心劑。首演之夜空前熱烈,而舞者們精湛的專業舞作非但使許多行家眼睛為之一亮,對台灣的現代舞,也有了全新的評價。

在舞台上,林懷民的肢體語言如同小說家駕馭文字般,俐落傳神而寓意深遠,堅實的舞蹈訓練加上豐富的原創力與滿腔的熱情,在觀眾的鼓舞與期待的驅策下,林懷民伸出他敏銳的藝術觸角,在雲門的舞碼中發揮他「可怕的驚人才華」。在視覺上,他集台灣一流的繪畫,雕塑、服裝……等各界菁英的創作於一堂;在音樂及舞蹈素材上,他貫串古今、橫亙東西,融合了中國古老傳統及西方新技巧於一爐,將多元媒體的創作,集文化藝術及聲光娛樂之大成,呈現在觀眾面前。

觀眾從他的舞中,可以明確地看出他心中「風景」的更迭交換、他的思想情懷及他的生命的軌跡;更可以從他所表現的精神內涵中,與他一起經驗中國及台灣的歷史軌跡;隨著他日益關注於生命的原點--台灣,一步步更接近台灣的大地及為台灣打拼的人物,終而根植於台灣。

深入鄉城播下現代舞種子

在年輕人的熱情、衝勁與使命感的作用下,相對於少年時期在小說中呈現的脆弱與蒼白,意外地,在舞蹈與現實之前,林懷民表現出強韌的生命力,在舞台上揮灑出他對民族、對台灣、對社會、對人生的悲憫和觀照,並且企圖肩負起塑造中國人精神生活的責任。

林懷民認為,雲門是一個台灣的舞團,不應只在國家劇院或歐美歌劇院演出,而且雲門篤信文化應該「均富」,尤其在教育、經濟水平一致的台灣,沒有真正的「鄉下人」,也沒有「看不懂舞」的大人或少年,他們希望台灣各個社會都可以有兼具娛樂與啟發性的藝術活動,讓社區的老老少少可以歡聚在一起。

於是,雲門策劃了「從八歲到八十歲,老少咸宜,雅俗共賞」的節目,舉辦了高達二三六場的「藝術與生活聯展」,他們舞向中南部、舞向城鄉社區,在學校、體育館,甚至在公園草地上露天演出,使各項藝術深入鄉鎮、校園。如在「台北市藝術季」的露天演出,吸引了數萬人,它為鄉鎮居民提供另一種休閒生活的選擇空間,讓廣大的基層民

眾能分享與參與藝術活動的樂趣,將藝術文化細水長流地積聚在民眾心田。林懷民期望來自生活、來自民間、來自鄉土的文化,能夠回歸民間、回歸鄉土,回歸到日常生活中。

「射日」揭開今春五十場公演序幕

縱使在經濟拮据的情況下,雲門依舊循過去的傳統,以舞蹈致力於社會工作。

在今年的春季公演中,林懷民將「射日」這個泰雅族的神話故事,改編成一齣充滿視覺之美的光燦舞劇,做為八十一年春季全省巡迴演出的主要舞碼,搭配青年編舞家劉淑英的得獎作品「少年仔」,及雲門的中國現代舞經典作品之一的「白蛇傳」、「薪傳」中的「渡海」,及美國現代舞大師保羅.泰勒的代表作「光環」--是一套本土味濃厚、適合全家觀賞的節目。以三個月的時間安排五十場全省城鄉巡演,提供全省民眾一場多樣性的心靈饗宴。

這套雲門舞者為八歲到八十八歲的朋友演出的舞作,於三月廿八、廿九日在台北縣八里鄉雲門排練場舉行四場,免費為樹仁、陽光、八里安養院的小朋友及老人們演出,獲得大小朋友們的喜愛與迴響。

在這四場熱身演出後,四月四日在台中市民公園曲棍球場作「射日」春季公演的首演,萬餘台中市民共聚一堂,現場觀眾熱烈共鳴。在深獲好評之際,雲門更於四月十五、廿二、五月廿、廿七及六

月廿五日,在南投、屏東、台東、花蓮、基隆的下午場做五場義演,招待清潔隊員、育幼院童、安養院的老人,並提供給慈濟的照顧戶和平日忙於服務社會大眾的慈濟人觀賞。

慈濟是現今社會清醒的人文聲音

四月十五日傍晚六時五分,林懷民走進南投縣立文化中心,清瘦的身軀矯健如常,燦亮的眼神還是銳利如鷹,抖擻的精神敏睿依舊,正切合他廿年如一日,揹負著雲門舞集在舞台上從事文化薪傳的形像,挺立昂揚。

在簡短的招呼後,這位常恨不得生有三頭六臂,一天有七十二小時的舞者,腳步迅捷地「移」往門廳右邊未開放的入口處樓梯口,問聲「這裡可以嗎?」就在梯級上坐下,開始接受訪問。表演即將於六時卅分開場,由於時間匆促,所有的答案一如他的文字,如高山滾鼓、小河流水般俐落地自他口中淌出。

問:您與慈濟功德會有何淵源?為什麼想到要招待慈濟的照顧戶及委、會員前來觀賞雲門的表演?

答:慈濟功德會許多年來在台灣扮演了極重要的角色,它在亂世中,提出了一個極清醒的人文聲音。在這個物質泛濫的時代中,對內,它提昇了大家的精神層面,對外,它透過慈善活動,如大陸賑災等等,來增加台灣的信心--這不只是一種人類愛的發揮,這種透過苦行及博愛的行動所建立起來的信心,對台灣不只是一種最好的鼓勵,也是台灣最迫切需要的資產,給予台灣非常大的支撐力量。

一個國家,社會的優劣好壞,不在於外匯存底有多少,而是維繫於置身其間的人,對自己立身處世原則的篤定,這才更重要。台灣的外匯存底雖多,但是缺乏精神層面的支柱而顯得杌隉不安;慈濟雖是一個宗教團體,但它透過具體的活動去實現人類的愛,使台灣內部得到精神上的安定與信心,也找到了人類愛的方向。特別是大陸賑災,在兩岸的互動中,慈濟所做的是最偉大、最實際的。

雲門在春季公演中辦五場義演,來招待如家扶中心、仁愛之家、智障兒童及貧窮、殘疾者及孤老的人,也包括慈濟的照顧戶及平日忙於社會服務的慈濟人;因為貧疾孤老的人是最需要社會關愛與安慰的,但是卻沒有機會參與音樂、舞蹈等藝文活動;我希望經由深入民間的慈濟管道,使他們得到精神上的慰藉。

作為人生的花瓣與呼吸孔道

問:雲門成立迄今已二十年,二十年來,台灣社會變異多端,雲門在這樣的社會中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在未來,又希望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答:這些年來,台灣的社會改變雖多,但雲門的藝術性、社會性,從來沒有改變過,我們一直在一樣的地方,做一樣的事。

我們現在最關心的,是台北以外地區群眾休閒生活的貧乏,城鄉的人們收入的差距越來越大,在六十年代還不覺得有這麼大的差距。現在,台北有許多演出可以看,有很多形形色色的東西可供選擇,但是在台北以外的地區,特別是鄉村、小鎮,有

電影院沒有圖書館,有參考書店,卻沒有書店,最主要的娛樂就是電視,或者熱衷於錄影帶。大人在賭博中迷失自己,小孩們在電動玩具中沉迷,雲們希望讓他們都有機會看到另外一個層次的文化活動,讓年輕人見了眼亮,進而對人生產生美好的憧憬;期望成年人觀賞後,能使他們的心靈充實、平衡,使他們的生活產生刺激乃至安慰;而在休息、安慰後,更有力量在生活中奮鬥。因此雲門希望扮演人們生活中的花瓣及呼吸孔道。

提昇藝術層次累積社會正面資源

問:您剛剛談到六十年代迄今的社會變遷,我記得那時候看「雲門舞集」,確是多數學生日常生活中的大事,但有許多人進入社會後,都不再參與這些文化活動,目前雖有不少藝文團體崛起,但也有不少退出、解散,雲門也曾一度暫停,是什麼原因使你們重新出發,並且堅持「文化下鄉」的使命?

答:我們希望透過雲門的努力與作為來刺激社會,重新累積出無形的社會正面資源,而不是負成本!

雲門做為一個舞團,只有一個想法,就是--把舞跳好,堅持好的藝術層次,精緻是本分。雲門從開始時「中國人跳給中國人看」,到現在落實到民間去,雲門走過近二十年的遠路。很多人認為跳舞是不事生產的行業,所以雲門的經濟一直都很困難,事實上,全世界所有的藝術性表演團體都不可能賺錢。而社會對雲門的關注與參與,確實也不如六十年代多,因此,雲門還有很長遠的路要走,但是,這些挑戰與困難我們都會設法克服,讓更多人可以看到一點好的舞。

我很不喜歡文化「下鄉」這個字眼,事實上城鄉也不應該有「上」、「下」之分,做城鄉巡迴演出是表演團體的本分,在這些演出中,很多人第一次看到雲門的演出時眼睛都為之一亮,人們沒有了現實的、生計的煩惱,而有了自由的、具想像力的空間。

但是,要使整個社會移風易俗,提高整體的文化素質,單只雲門去做是不夠的,而「慈濟」不只是救濟的團體,還是文化的團體,相信一定可以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耕耘自己的家園」,是很重要的,好事大家一起來做,做所有的事情都一樣,會有挫折,也會有安慰,「雲門舞集」也如同一個行業,最重要的就是-把它做的更好。

文化活動凝聚人際互動關係

問:怎麼做才能將文化活動落實到生活中,提高文化素質?

答:文化活動應該從基層推動,使老百姓自發地產生對文化的渴求,這樣的成效必然比政府由上而下來推動更事半功倍。雲門做鄉鎮巡演的目地之一,就是想把主辦活動的經驗留在地方上,讓地方人士有能力籌畫更多的文化活動。

由於時代的變遷,在社會結構及價值觀改變的衝擊下,多數人都成了孤獨的個體,而沒有國家社會的群體性,每人的生活空間都狹窄到只有自己和電視,人與人之間沒有互通,實在是世界上極少見而令人痛心的現象。在鄉鎮巡演中,單看人們買票

入場,與演出者「同步呼吸」,都會覺得珍惜。台灣地方小、但可以平衡這一點的是--人的思考空間可以無限大,文化活動正可以帶動人們的互動關係,擴大人們的思考空間。

但鄉鎮的文化活動還是需要有人促生,很高興社會上有許多基金會及民間團體已經開始做這些事,除文化活動外,如登山、環保等等都小有基楚。慈濟更是台灣最珍貴的促生力量,有了民間、地方長期經營,使人們自發性地對文化產生自然的渴求,才能對目前的台灣產生健康的平衡。

肢體律動記錄民族史詩

林懷民在花蓮的公演報幕時,特別歡迎泰雅族朋友的觀賞,並特別感謝「射日英雄的子孫」為我們保存了這個神話。這齣林懷民以童話手法改編的最新力作,是專為兒童編作的舞劇,音樂採用李泰祥的「大神祭」,舞台設計則以楚戈畫作製成的幻燈投射為背景,以原住民的神話、音樂、色彩為素材,描繪宇宙的日月星辰、山川植物等等。在自然力與人類的互動中,兼容了「后羿射日」、「愚公移山」的漢族精神,使觀眾在視覺感官及精神上,都獲得了最大的滿足。

事實上,這五齣舞劇都是集雲門精華的代表作,除了「射日」、「少年仔」、「光環」三場新作外,以家喻戶曉的中國民間故事改編的「白蛇傳」,被紐約時報評為「林懷民輝煌成功地融東西舞蹈技巧與劇場觀念於一爐」,是中國現代舞蹈的經典作品;「薪傳」撼人的史詩在國內好評如湧,為歐美舞團所搬演,被國際芭蕾雜誌評為「編舞藝術的經典之作」,一位中學教師更認為「帶學生看一遍薪傳,勝過一學期台灣史的講授」。而從五齣的出場序中,從五十年代的台灣農村生活出發,到明朗愉悅的永恆之禮讚,解不開的大中國情結;一直到憫念先民渡海墾荒的艱危與慘澹,最後落實到台灣草根性文化的瑰麗多彩。正可以明顯看出他的心路歷程及傾全力關注的使命感焦點:民族文化的傳承。

予眾生心靈美的布施

而林懷民與雲門的用心良苦與努力,在舞台上獲得了最多的回應,在各地的演出中都獲得滿堂彩,尤其是在藝術活動一向相當寂寥的花蓮,雲門的首度公演,更造成花蓮市立文化中心啟用以來的大爆滿,數位小觀眾甚至在中場休息時,在場外走道上舞將起來;觀眾們扶老攜幼地來,滿臉滿足愉悅地離去;眾人在「渡海」中感動落淚,身歷其境的老人們更是隨著舞劇而悲悽、而振奮,年輕人也在舞蹈中獲得生命的力量與憧憬。一次的演出已在群眾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而這也就是藝術文化傳承的種子!

在佛教的六度波羅密中,布施功得第一;慈濟的濟貧教富是布施,雲門的義演也是布施--精神食糧的布施。

在汲汲於自由化、國際化的過程中,來自生活、來自鄉土的文化、藝術,如同回歸鄉土,讓文化活動在生活中生根,應是當今社會一項重要課題。

▲喜樂證言

點燈的人(14)--靜蓉委員

◎謝寶慧

靜蓉委員

二十餘載慈濟路上
上人的身教、言教讓她受益良多
如今身體愈做愈勇,精神愈來愈好

農曆二十四日是本會每月的發放日,一早廚房裏喧囂擾攮,師姑們洗菜、揀菜、切菜,為製作中午的便當而忙碌。靜蓉師姑也在其中,熟練的切著苦瓜,和大家天南地北悠然自在地聊著。中午吃飽飯再去找靜蓉師姑時,他們還在忙,廚房裡熱氣四溢。過一段時間,師姑對我說:「你再等一下,我去拿東西。」她的雙手因水的浸漬肌理有些微皺、腫脹,手上的水滴仍然未乾。她回來時,多提了幾袋發放的物品,「這些是要送去給貧戶的。」在她臉上寫下的是中國傳統女性無怨無悔、不撓不屈的堅毅。

誠與正是一生受用的訓誨

現年六十六歲的靜蓉師姑,在認識慈濟之前,依舊保有一般民間信仰習俗,常到「天公廟」、「媽祖廟」朝拜,極為虔誠。大約民國五十七年,經人介紹認識了靜誠委員,靜誠將「慈濟功德會」詳細對她解說。談到做善事,她有著無限的感嘆--從小親歷貧窮窘狀的她,深深體會到那份困頓博天的無奈,因而稍有經濟能力時,濟助貧困的事向來不落人後。但是,畢竟有少數不肖之徒,扮啞巴、扮殘障人士博取人們的同情,因此,她猶豫的說:「用於救濟,區區十元實在不成問題,但是我上當的次數太多了。」「你先到精舍參觀就可知道了。」靜誠委員堅定的說。

師姑回憶道,那時有個人托了五把乾麵條給功德會,於是她就將其放在廚房裡,常住師父問道:「這些麵條要做什麼用的?」「人家要給功德會的呀!」「人家是捐給功德會濟貧的,不是要給精舍的,所以我們不能煮來吃。」「我頭一次聽到常住師父如此說,心裡不免懷疑著:有必要如此嗎?」

之後,一次對貧戶的發放日,她在廚房裏看著委員

們忙著賑米,不慎有幾粒掉落地面,她覺得很可惜,便俯身一粒粒拾起,拾了一小撮,就順手放進米缸中;才一回身,上人就站在面前問道:「你剛才手上拿的是什麼?」「那是掉落地上的米粒,我撿起來放進米缸裡。」上人慈祥地對她說:「將米粒放進米缸是對的,但是這裡的每一粒米都是屬於貧戶的,如果放進我們的米缸,豈不等於精舍在接受救濟嗎?身為慈濟的一份子,一定要做到『誠』與『正』,即使是幾粒米亦不例外,必須公私分明;救濟的歸救濟。」上人的幾句話,令她當下感動莫名,竟有如此慈悲廉正的法師,「不跟隨她,要跟隨誰呢?」這個令人一生難忘的訓示,靜蓉師姑銘記在心,不敢或忘。

二十五載春秋唯學「認真」

最讓師姑難以忘懷的,是有一回向一個阿婆收十元的功德款,當接過這筆善款後,她恭謹的對阿婆說:「謝謝你,功德無量!」那裏料到,阿婆隨即拿起掃帚,不由分說的對她破口大罵:「我施捨錢財給你,你還說我『無量』,那麼你向人伸手要錢,難道最『大量』?」她沒有任何辯解的機會,便被阿婆用掃帚轟出門外。回到家,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屈辱,伏在床沿痛哭流涕,夫婿劉再傳居士安慰她:「我們即使窮得沒飯吃也不會伸手向人乞討;然而你要知道,今天你的工作是自願自發的,沒有人強迫你,才遇到一點挫折就如此傷心,乾脆明天把本子交還師父,日後也就不再需要勸募了。」

第二天,師姑真的帶著本子到精舍,上人說:「地藏菩薩曾說過: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做慈濟就是要把持這種犧牲奉獻的心。功德會成立至今,不知遭遇多少困難與挫折,如果當初退轉,那會有今天的成果?」一字一句隱隱透露著上人慈悲濟眾的殷殷期盼,她拭去淚水,重新調整步伐再開始。

「跟隨上人二十多年了,我一直在學『認真』。」師姑說。好幾年前在台北有場義賣活動,當時她自覺沒唸什麼書又不識字,不曉得自己能做什麼,因此不想參加。上人感到納悶,每次辦活動師姑都參與,為何獨獨這次例外?他把心裏的難處告訴上人,上人問道:「你會不會燒開水?」「會啊!」「你會不會掃地?」「會啊!」「你會不會洗碗?」「會啊!」「這樣就夠了呀!為什麼要看輕自己呢?」「人生在世,對於我們會做的事,本就應該盡力而為,又何需好高鶩遠,想著自己不會做的事,這樣一輩子也做不成一件事的。」師姑所悟出的這番道理,讓她一直精進在菩薩道上。

世世願為慈濟人

自從慈濟醫院啟業以來,她每天早上七點半左右便到達醫院,和志工師姊們在廚房裏協助洗菜、切菜等工作;遇到精舍有聯誼會或發放日時,必定前去幫忙。以前她的身子相當虛弱,出去拜訪貧戶、勸募、隨隊義診時,常有昏倒的情形,往往義診醫師還未替貧戶診病,就先為她打了一針;而今卻是「身體愈做愈勇,精神愈做愈好」。

師姑的次女文瑛,在慈濟本會已服務十五、六年之久,家人的護持,讓她歡喜地學「認真」的哲學。

沒有任何的要求,也不冀望任何回報,「做人就是能做的時候,儘量去做;若不行時,一聲再見,趕快去,趕快回來,再做慈濟人。」這是靜蓉師姑所堅持的唯一理念;而這更是慈濟志業,一股可長、可久、可大的原動力……。

▲盞盞心燈

千載有餘情--賑災掠影

◎編輯部

興化

第四梯次賑災團於六月七日下午飛抵南京後,即兵分二路,甲組二十九名團員逕赴興化。

八日上午,在東鮑鄉東鮑小學舉行開工奠基典禮,將有八所中小學同時啟建。

圖一為下午團員來到瞿家村,只見慈濟旗幟隨風飄揚,災民趕忙鳴炮歡迎,慈濟村一片喜氣洋洋。

圖二為王副總執行長在唐張村致贈房屋及土地權證予陳姓災民時,詳細解說權證用途,大廳一角供奉乙尊觀世音菩薩,聞聲救苦正是慈濟從事大陸賑災的精神。

圖三為團員手提權證追隨安師父,在朱野慈濟村挨家挨戶致上關懷時,受到災民夾道歡迎的景象。

河南
乙組二十二名團員直奔河南,於八日清晨四點半方才抵達息縣。上午在小茴店鄉杜莊舉行奠基動工儀式。圖一為慈濟人殷勤招呼災民:「這是你們日後要居住的房子,你們也一起來為它動土啊!」災民歡喜舉鏟,在陽光下,鐫刻在奠基碑上的慈濟法船益為耀眼。

圖二為九日在固始動土時,災民扶老攜幼專注聆聽昕師父朗讀慰問函的表情。圖三是在張老埠夾河橋東動工後,災民挽著師姊送到村子口,多位婦女雖微笑著,但已滿臉淚痕;離情依依,令人感動。圖四是茹云師姊在張家湖致詞時,讀到「血濃於水的同胞之情,民胞物與的人類之愛」,不禁哽咽,災民亦有偷偷拭淚的。

全椒
十日下午,兩組人馬於全椒會合。圖一為團員在抗災協會官員引導下,於薄暮中步進柴機總廠賓館。此時由六百名小學生組成的鼓樂隊、腰鼓隊、彩圈隊鼓聲齊作,以迎賓之舞熱烈表達歡迎的誠意。

十一日上午,全體團員赴丁拐慈濟村參加頒證典禮,圖二為昕師父代表上人宣讀致災民的一封信,表達台灣慈濟人綿密的關懷。圖三為慈師父於揭碑儀式後,雙手合十為全椒災民祈福。全椒今年大豐收,油菜總共收成八千二百多市斤,而去年洪澇僅僅收成二千多市斤。家家戶戶喜洋洋,無不感恩慈濟的援助推動。

下午,團員分成四組挨家挨戶致贈權證,圖四為樂陽莊一戶人家於遷進新居後,生下慈濟村第一對雙胞胎

,王副總執行長和榮董杜俊元分別抱起嬰兒,祈祝兩兄弟繼續傳遞慈濟愛的薪火。圖五為住在大潘村的年輕母親將女兒打扮得亮麗耀眼,家家戶戶都像在辦喜事般,等待慈濟人的到臨。走進每家大門,最常聽見的一句話是:「感謝你唷!感謝台灣同胞!」

本會在全椒興建的十所敬老院也即將落成啟用,青瓦白牆的徽派建築,設計典雅,四人一棟,兩個人一間房,每棟房中並有廁所及起居室;上人將為每個老人製備一張木床,一只五斗櫃,每間房一張四方桌,設想周到,俾令老人安娛晚年。圖六為南屏慈濟敬老院。

另本會援建的官渡中學、丁拐及中圩小學,主體工程已大致完工,預定學生於九月開學即可遷入新校舍,從此書聲琅琅,弦歌不輟。慈濟愛的故事也將永遠傳承下去,圖七為丁拐小學宏偉的外觀。

▲盞盞心燈

細數大陸賑災的第一

◎編輯部

第一場街頭勸募

時間:80、8、11~14

內容:慈誠隊北四中隊在北投擎天崗、陽明山公園、西門鬧區發動街頭勸募。

隊員林徽堂說:上人決定做大陸賑災,正是我們發揮「大愛」精神的時候,而這項工作是專款專用,不能影響到國內的志業,只有走上街頭,向慈濟以外的會員勸募。雖然一天募集到的金錢只有十幾萬元,但我們心中想著:如果可以讓上人少負擔十幾萬元的壓力,這項工作就值得繼續下去。

第一場街頭義賣

時間:80、8、4

內容:汐止區的委員、會員、慈誠隊員在汐止市場、夜市義賣玉蘭花、上人的著作、錄音帶等。

委員陳美羿說:我們大家都很愛上人,聽到上人為大陸飽受洪澇之苦的災胞而擔心流淚,上人的悲願立刻感染到我們做弟子的,是的!救人如救火。記得七十六年秋天,琳恩颱風襲擊汐止,造成水患;居民困在水中等待救援的心情,我們是感同身受。當時心裡只有一個念頭--事不宜遲,趕快!趕快!

海外第一場街頭勸募

時間:80、7、20

內容:發動美國分會的委員、志工青少年團大約八十多人,在洛杉磯十二個定點進行勸募。

美國分會執行長黃思賢說:美國社會對於國際間的資訊傳播相當快速,六月間就有會員和不具會員身分的民眾不斷打電話來問,慈濟做不做大陸賑災?不做,他們就不捐款。因為他們說:「我們只相信慈濟!」我們連孟加拉大水、庫德族難民都在救了,更何況是自己的同胞。為了不願辜負民眾的期望,也為了上人說的,這是消弭兩岸四十年隔閡的大好機會,就毅然決然走上街頭。當時也有大陸同胞提醒我們,災民會收不到賑災款,我們說慈濟是本著誠正信實的精神在做,請他們放心。現在,大家都肯定慈濟,促進血濃於水的同胞愛。

第一場定點義賣

時間:80、8、4

內容:慈誠隊員施陸村夫婦在新莊純正統豆漿店義賣早點一日,所得全部捐獻大陸賑災。

隊員施陸村說:七月二十八日回到花蓮參加精進佛一時,看到上人提起大陸災民所流露出來的悲心,想到上人那麼瘦弱,賑災數額又那麼龐大,我們身為弟子應當替上人扛起重擔。加上我自小生活就很艱苦,現在能得溫飽,一向抱著「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的心想要回饋。原本預定在十月十日豆漿店成立十週年慶時辦義賣,就決定提早在八月四日舉辦。那天做了將近三萬元的生意,打破了我開店以來的紀錄,果然願有多大、力就有多大。

第一個響應的工商企業

時間:80、8、8

內容:南亞塑膠經理王文洋先生的夫人陳怡靜師姊,在該公司舉辦慈濟茶會,向公司同仁呼籲大陸賑災。

發起人陳怡靜說:上人具有深切的悲心和大愛,慈濟做事一向很踏實而值得信賴。上人發起大陸賑災是件好事,就應該護持到底。不巧台塑剛剛捐出一千萬元交予紅十字會轉交大陸賑災,我心裏很著急,就辦茶會請師姊出來呼籲,並在公司同仁間發動募款,希望藉助團體的力量為慈濟籌募賑災基金。

第一梯次賑災評估小組

時間:80、8、11~16

內容:小組成員包括王端正、曾文賓、張君鴻、李憶慧、張月昭,勘察地點為安徽省全椒縣。

總管理中心副總執行長王端正說:佛家講「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大陸鄉下的老百姓都很善良,他們樂天知足,逆來順受,只求活下去,沒有怨尤,沒有其他奢望,他們是我們同文同種的骨肉同胞,我們豈忍坐視不顧?大陸賑災,是慈濟二十七年來最艱鉅的挑戰,我們要藉此因緣,喚起兩岸人民的愛心,將愛的循環帶到大陸,來造就善與福的共業。

第一場大陸賑災說明會

時間:80、8、21

內容:桃園委員、慈誠隊員在龜山鄉公所舉辦委員會員聯誼會,向會員們說明大陸災情並展開勸募。

慈誠隊員楊慶鐘說:當時桃園有很多師兄師姊回到花蓮參加精進佛一,也把上人憫念災民的悲心帶回桃園。大家商量的結果,決定在龜山鄉辦一場委員會員聯誼會,把慈濟發起大陸賑災的消息傳播出去,果然反應相當熱烈,也有會員聽到半途返家拿錢來捐,這是上人的慈悲給我們帶來力量。

第一個一百萬元

時間:80、8、10

內容:慈誠隊北四中隊隊員聚集在陳金海師兄的家開會,決定走上街頭,陳師兄當眾發心一百萬元響應賑災。

隊員陳金海說:上人做事一向深思熟慮,這次發起大陸賑災一定有很深的含義在。我們身為弟子,「佛心師志」常在心頭,自然事不宜遲。而我世代居住在經常淹水的蘆洲,水來時一天都受不了,將心比心,災民的苦就不難想像了。捐錢只是有多少能力就作多少事,最重要的是拋磚引玉,讓我們慈濟人同心協力來迎接這個大挑戰。

第一個發起捐獻愛心屋

時間:80、8、26

內容:榮董何國慶先生參加上人主持的賑災小組會議後,知道上人決定在全椒為災民蓋房子,就開始積極的向建築界募款。第一個響應的是「不動產協進會」理事長殷之浩先生,認捐了五百萬元。

賑災小組副總召集人何國慶說:上人發起在全椒造鎮興建慈濟村,是別具眼光,很有意義的一件事。因為房子可以遮風蔽雨,讓子孫世世代代居住,對災民來說是根本性的實質幫助,對捐獻的人來說,我們台灣同胞對大陸同胞的關懷,化成一列列象徵愛心的房子具體的呈現在那裏,時時都在為我們的愛心作見證,可說意義非凡。

在慈濟村的第一鏟土

時間:80、10、15

內容:第一梯次賑災團在全椒官渡鄉參加丁拐社區的開工奠基典禮。

精舍德如師父說:當下是無限的感恩,感恩上人、感恩受災受難的災民。從事大陸賑災對慈濟是非常艱鉅的挑戰;我們竟然這麼有福報,能夠在此蓋房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葉方良 Rex-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