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衲履足跡
1999.09.21 天地同悲
◎撰文/善慧書苑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一九九九年九月二十一日《農曆八月十二(二)》
【靜思小語】人生無常,國土危脆,無數生命財產轉眼崩毀。
悲嘆世間無常
凌晨一點四十七分,地震發生,眾人皆被震醒。上人走出寮房,關心眾人安全。大殿中佛龕上的燭火已捻熄,但大殿燈光全亮,上人馬上指示燈光關小。因地震停電,此時所用是發電機的電力。
上人藉著壁燈微光來到知客室,慈誠隊員聚在外準備待命。知客室的櫃子倒地,物品散落一地,電視機也掉落地上。上人讓慈誠隊員入內幫忙櫃子復原,自己則走到外面巡視,關心地詢問後面寮房是否安好?慈誠隊員表示一切平安。
此時西蓮院傳來輕輕的呼喚聲,上人聽到了,走出廊道,微光中見二樓走廊欄杆上趴著好幾位出家眾,有人說:「上人!我們這裏都沒事!」
上人提安全照明燈繞到大殿前巡視,一切安好。關心慈濟醫院與及玉里分院的狀況,但電話一直聯絡不上,上人心憂,叮囑所有手機打開。
隨後訊息陸續傳來,慈濟醫院及玉里分院幸好無恙,上人稍感安心。台北委員翁千惠來電報告,台北慈濟人都平安。為讓大家安心休息,上人走入寮房,此時已是凌晨兩點四十五分。上人一夜未合眼,一直注意電視上的災情報導。
用完早餐約六點五分,上人走出齋堂直接來到慈誠大樓視察,交代陳清波師兄:還會有餘震,大家工作要小心;電動門想辦法改為手動,以便緊急應變。
六點半左右,負責靜思堂旁竹軒搭建工作的朱以德、洪武正師兄等人入精舍,上人心痛地說:「我一直提醒大家『人生無常』,台灣位在地震帶,大家要居安思危,結果現在真的……」上人悲傷得說不下去,隔了一會兒才繼續:「真的是人生無常、國土危脆!」
沈痛心情難言喻
近一個多月來,鑑於土耳其大地震災情慘重,上人在許多場開示裏不斷呼籲大家要居安思危,要知福、惜福、再造福。正當慈濟人還在為「台灣愛心動起
來--馳援土耳其,情牽苦難人」募款活動中所見的人生百態感嘆欷噓時,沒想到台灣也發生規模不亞於土耳其的「集集大地震」。
「雖然台灣有很多愛心人士,但是從人口比例來看還不夠。面對大災大難唯有以大愛與大福來化解。」志工早會裏,上人以無比沈痛的心情說道。
除了說明目前各地災情及慈濟人動員情形外,想到南投山區到現在還一直聯絡不上,上人憂心地聲音都哽咽了。
雖然凌晨已以電話確定慈濟醫院平安無事,上人仍掛心,早上七點二十分匆匆前往慈院。
一一關懷住在急診室、心蓮病房的病人以及醫院同仁後,來到靜思堂。上人疾步走向國際會議廳,見參加營隊的慈濟醫學暨人文社會學院新生正安然地聽課,未加打擾,隨即又到五樓志業中心辦公室,確定大家平安後,走向慈濟醫學暨人文社會學院及竹軒工作現場。
醫學院人員及建築物都無事,立在綠林裏的竹軒也安然穩立,昨晚住宿舍的學生雖受驚嚇,但都平安。少數基金會同仁及學生家住災區,上人請他們留下家中住址,將請赴災區援助的慈濟人前往了解狀況。
上人整天心情都相當沈重悲痛,穿梭在慈濟各志業體時,不斷請旁人設法以行動電話聯絡災區慈濟人,而精舍也隨時將各地傳回來的訊息告知上人。上人連走在路上也手不離電話,邊走邊聽師兄姊報告災情及救援狀況,叮嚀大家除了積極投入災區救援工作,也要注意自身安危。
初步救災指示
下午兩點左右抵達慈濟技術學院,上人才踏出車門,張芙美校長等人即刻迎上,表示一切安好,上人因此未做停留,立即趕回精舍坐鎮。
辦公室裏非常忙碌,不是忙著接聽電話,就是急著進行聯絡。上人時而以手撫按疲累的雙眼及眉頭,但一聽到災區慈濟人來電即集中精神接聽,除了安撫關懷並給予指示。
綜合今日上人指示如下:
一、花蓮本會成立總救災中心,台中及台北分會成立救災中
心,各災區成立服務中心
二、救災同時要注意自身安危
三、全省暫停援助土耳其與科索沃的募款活動,全力投入地震救災工作
四、南區慈誠隊支援中部災區
五、台北、台中的提款機因停電無法運作,從花蓮分別送一千萬現金到兩地進行慰問金發放
六、除家中有傷亡的災戶外,也致贈慰問金予倉皇逃離家園的災民;至於物資,只要災民有需要就無限量提供
七、慈濟醫院緊急組成醫療救援小組赴中部災區
八、北區人醫會支援中部災區醫療作業
九、速購帳棚、睡袋、屍袋到災區
十、大愛電視台隨時播出慈濟救災訊息
▲衲履足跡
1999.09.22 共苦難.同哀傷
◎撰文/善慧書苑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一九九九年九月二十二日《農曆八月十三(三)》
【靜思小語】慈濟要長期陪伴受災者,早日脫離惶惑,穿越人生的坎坷路。
今晨志工朝會,上人以極度悲痛的心情,帶領大家為大地震亡者致哀……
「此刻我整個心都空了……說任何話都無法表達內心的哀傷!讓我們以最虔誠的心,來為亡者致哀!祈求在這次災難中的往生者能靈安自在;我們也虔誠為傷者祈求,希望他們能趕快脫離傷痛,心早日安定下來!」
不論是台北或中部地區,所有慈濟人二十四小時輪流供應災區飲食,高雄、台南的慈誠隊也即刻北上投入南投縣的救援。
「早上我接到一通電話,高雄委員負責南投縣中寮災區救援,所有的救難機構都還無法進入的災區,慈誠隊已有一百五十人冒險去做緊急救援。但是餘震不斷,他們把慈濟旗插在地上,看到旗子動了,知道又有餘震就趕快退開!這分毅力,勇猛精進,令我很感動!」
因為災區都已斷水斷糧,南部地區慈濟人源源不斷送來飲水及乾糧。上人擔心下雨讓在外露宿的災民受寒,因此屏東、台南的慈誠隊緊急運送帳棚到斗六、南投地區。「我對全省慈濟人發出訊息--不論是吃的、帳棚或是日用品,只要災民需要,慈濟要無間斷、無限量地供應。」
所以南部的慈濟人,一批批開著車輛、載著物資,奔馳在高速公路上,天黑了、路不通,仍想盡辦法突破難關,「實在是很
感恩,也讓我好擔心。但是更擔心的是受災受難的人,傷者還陷在瓦礫堆裏,如何爭取時間趕快救出來?」
「感恩我們醫院的院長、副院長也爭取時間,立刻成立醫療團,昨天下午四十位醫護人員帶著儀器及急救品,到達中部地區,立即投入醫療援助。簡副院長帶一組人員,很晚了還到東勢、神岡救援,雖然道路不通,他們還是突破困難趕到。另一批人,昨晚也投入仁愛醫院幫忙治療傷者。」
「也很感恩人醫會從昨天早上十點多開始就在台中集合,分成七個點,在重災區設立醫療站。現在又加上慈濟醫院的四十位醫護人員,對受傷者應該有一些幫忙。」
災後,有人問:「慈濟要幫忙到什麼時候?」上人說:「一直幫忙到一切完備。慈濟人要長期陪伴這些受災者,讓他們早日脫離惶恐及家人傷亡的悲痛。」
上人語重心長地說,不久前在南部行腳時,有委員說有人看到慈濟人在為土耳其地震災民募款,氣沖沖地指著委員的臉說:「你說,土耳其在哪裏?災害在哪裏?你指給我看!為什麼台灣不救要去救國外!」
「聽到委員這麼說,我的心一顫!被救是不得已的,被救真的是很悲痛!看看現在,屍體遍地,南投縣政府向我們求援,問是否能給他們一千個冰櫃儲存挖出來的屍體。一時之間,我們要去哪裏找這麼多冰櫃呢?這還是最保守的估計!所以我常說,我們要發願做一個『能救人的人』。」
「我對台北的慈濟人說,受災者突然之間逃出來,什麼都沒帶,現在最需要錢,要趕快發急難救助金。委員自行湊錢,也只湊到幾百萬而已。我說:去銀行領啊!她們說銀行沒開,而且停電電腦當機,提款機也領不到錢。」
「更麻煩的是沒有地方買東西,因為停電很多商店的門打不開。台北、台中都是如此,所以昨天我趕快請人從花蓮銀行領現金,緊急送到台北、台中,儘速發放給受災者,讓他們可以買一些臨時用品。」
這次的救援行動,真的是整個台灣的慈濟人都動員了,委員加上慈誠隊有兩萬多人,還有志工投入。上人再次深切叮嚀大眾:「世紀末的大劫難,竟然出現在台灣!這兩個月來,我不斷地說要居安思危。大家真的要發揮大愛,齊心付出。真的,人生無常,要常常提高警覺,這分愛要時時不離心!」
▲衲履足跡
1999.09.23 感同身受
◎撰文/善慧書苑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一九九九年九月二十三日《農曆八月十四(四)》
【靜思小語】災民不能休息,慈濟人也不休息。
震出真情大愛
「整天從電視看到的畫面,只能用一句話來形容:『慘不忍睹!』真是非常不忍心。這樣的心情,就好像四十多年前父親往生時,我的心整個都空掉了,想哭但哭不出來……」
上人在志工早會裏提及此次台灣震災,以極度痛心的言詞表達內心複雜的情緒;既為災民受難而悲傷,也從地震後諸多現象觸發許多思考。
「台灣九二一集集大地震」造成的重大災情已成世界矚目的焦點,國際救難組織紛紛組隊前來災區協助,許多國家發起捐款援助行動;而台灣社會各界輸困救災的真情更是動人……
大眾對災民投注的人道關懷,令上人十分感動,這種「生命共同體」的共識正是「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的情懷;然而,上人也感嘆:「為什麼平常平安的時候,大家不能把愛心充分發揮出來,卻要等到大災難來臨時,才能普遍發揮人性的真情?」
上人以慈濟援助土耳其震災,而今土耳其組隊前來救難為例說,這種愛的交流展現出人性至美的境界。「人生最醜陋的是仇與恨,最美的是愛與情,唯有真情才能消除仇恨。但願每個人在這次災變過後,繼續保持相互關懷的愛心,實踐『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大愛胸懷!」
前往中部災區
目前災區現場救援物資堆積如山,有效的調度與整理是當務之急,又有生活衛生等亟待解決的問題,在在令上人憂心;而中部縣市的慈濟人受災情形如何?大家是否急於救災而甘冒生命危險深入災區?種種不安縈繞上人胸懷,決定即刻赴台中分會了解詳情!
因此行匆促不同尋常,且明天開始依規定有中秋假期三天,上人到本會各處室與同仁道別,哽咽地告訴大家,在此非常時期,希望大家犧牲休假好好守在工作崗位上,全力協助救災工作,這也算是為災民誠摯奉獻。同仁們沈重地聆聽上人叮嚀,並請上人不要擔心。
上人及隨行眾搭九點零八分自強號火車北上,於路程中,不斷電話聯繫建築簡易屋事宜,表明基本設計必須包含衛浴及廚房設備。
中午在台北火車站候車南下時,上人把握時間與王端正副總執行長及北區慈誠、委員幹部黎逢時、林雅美等人,重點指示救災原則。「災民們至今露宿在外……」上人忍不住又是一陣鼻酸,語音喑啞地說,災區民眾住宿問題亟待解決,以及可能引發疫病流行,必須趕緊全面消毒……「這回台灣震災慘重,我們要徹底陪伴災民,陪到他們困難解決;他們不得休息,我們就不能休息。」
上人並交代大家,要挨家挨戶做好北區災民造冊工作,以備未來後續援助計畫。
二時許,搭乘往台中的自強號火車,因鐵路某些路段受損,於彰化下車後,轉搭復興號火車往回坐到台中。就在這不同往常的行程中,於鐵軌旁的空地首度看到零星散落的災民帳棚,帳棚外就地擺設簡單的炊具,其他雜物凌亂放置地上,其景其情透露著劫後餘生的無奈與不堪。
抵達台中分會,入眼所見皆是趕著救災的人,以及堆積如山的賑災物資。
「慈濟人都平安嗎?」甫在二樓坐定,上人便問:「埔里平安嗎?」
「委員們都平安,只是屋子受損。」
「東勢呢?」
「也平安,一樣只是屋子毀損而已。」為讓上人更放心,有人提高聲音說:「所知的都平安!」
上人感到安心,慰勞眾人:「大家辛苦了!平安就是福!」
得悉很多災民住在帳棚,上人表示這實在不是辦法,如今已在積極找人建設簡易屋;雖有初步設計構想,但重要的是必須有建地才行,所以直接來台中了解土地事宜。話說至此,上人十分感嘆地說,不久前行腳全省,才教大家要「提高警覺,居安思危」,未料真的發生空前大災難!唉……
慈悲要建立在智慧上
中區幹部羅明憲及林美蘭等人,圍著上人報告各地災情及處理情形。上人指示此次救災要設法做到消毒防疫、衛生設備、蓋簡易屋等;至於熱食供應,各地慈濟人必須做好人力支援,也要緊急協調工廠大量供應環保碗應急,避免使用保麗龍碗而加重災區環境問題。
聽說重災區中寮鄉已有慈濟人在當地發給慰問金,並且要分會馬上再送幾百萬現金過去。由於天色已暗,上人憂心大家安全問題,立即阻止:「現在開車送到當地已是晚上八、九點,這樣實在太危險了!況且那麼晚了,怎麼發錢呢?明天早上再去!」
慈濟人每在災難之時奮不顧身前往災區救援,最令上人掛心。「現在大家都要冷靜下來,理智地處理事情!」上人叮嚀再三:「自己的安全也要顧好,不要救人反而變成被人救!我不是來『推』大家行動,而是來『擋』大家不要做危險的事!」
陸續又有師兄姊從災區回
來,向上人報告:南投縣國姓鄉,已送米過去,現在還要再送睡袋、帳棚、米、鹽;仁愛鄉、信義鄉,空投物資;中寮鄉,危屋四百多戶,占全鄉百分之八十,慈院簡守信副院長等人在此義診,據說感冒患者多;台中縣東勢鎮,無名屍很多,委員們前往助念及關懷……
上人心痛災民的苦況,也感到救災之路是多麼漫長、艱鉅;而看到慈濟人不眠不休救災,人人因疲倦而眼睛通紅,更是於心不忍。「大家都先去休息吧!睡眠不夠如何做事?總是自己要先健康、平安,否則怎麼去救人呢?」
待幹部陸續離去,已經晚上十一點了。上人到一樓大廳,又見滿室人潮,人來人往忙碌穿梭不停。有一批慈青正要上山,上人趕快阻止:「這麼晚了不可以去!明天早上六點再出門。」
上人在大廳徘徊,看看幾面看板上標明的全省慈濟人支援地區,再走到指揮中心及捐款處,看看針對此次震災設計的「電話記錄單」及「物資出單」,上面記載著各地傳報的所需物資以及送出的物資數量等明細。
行至新闢不久的後方辦公室,還有二十多人在討論整合人力資源的表格形式。上人聆聽片刻後指示:人力資源必定要有好的規畫,否則再多人也不夠用;災區有些物資已太多,不要再送去,可以協助整理調度堆積在災區的物資;往後還有建設簡易屋等重要工作要做,大家要量力做事;位於深山的災區,可以商請山青來領取物資,不要冒路況不熟的危險強行上山。
叮嚀大家去睡覺後,上人又步向大廳。從大廳裏堆放的形形色色物資望去,大門口也高高低低地放著眾多物品。原先不斷傳來從各地運載物資前來的車子停車、開門、關門、開車的聲音,現在已經沈寂多了。
忽有一輛大貨車開來,上人走過去了解,原來是台南慈濟人送來睡袋、尿片、衣服及小瓦斯等,師兄姊卸完貨後還要連夜趕回家。「就留下比較需要的睡袋及尿片吧!」上人說,如此一來切合災區的需要,二來也節省卸貨的時間,可以儘早回去。
「回去告訴大家,帳棚可再送來,其他就不要再載過來了!開車要小心啊!」這輛台南來的大貨車,帶著上人的叮嚀上路而去。
如何讓人力分配及救災工作更有效率與紀律?上人一面思考一面緩緩走上樓。再過四十分鐘,就是另一天的開始了。
▲衲履足跡
1999.09.24 救災不只一時
◎撰文/善慧書苑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一九九九年九月二十四日《農曆八月十五(五)》
【靜思小語】從急難、安頓到重建,我們要陪伴災民到最後。
紀律第一
時為農曆八月中秋早晨,一樓大廳人山人海,來自全省的慈濟人三兩群聚會商,或忙著搬運物資,這幕嘈雜景象並非歡慶佳節到來,而是共同參與救災救人的行動。如何整合人力做最有效的運用,充分發揮應急應變的能力,著實考驗中區委員及慈誠隊幹部的智慧。
中區慈誠大隊長羅明憲在大家前往災區現場工作前,集合所有人力作隊伍整編。上人致勉大家,並再三叮嚀注意事項。
上人強調,慈濟救災必定要在完善規畫下陪伴災民到最後,所以大家要考慮自己的體力與安全,才能很穩健地走完這條長遠的救災之路。「不論被救或救人的人都讓我牽掛;大家要好好照顧自己,千萬不要令我擔心。」
團隊行動尤須注重「紀律」,若我行我素,不僅少了團體的庇護,也會造成大多數人的困擾。有鑑及此,上人提出「紀律第一」的聲明,「現在山上仍然餘震不斷,路況不好,大家路也不熟,強行入山實在非常危險,所以切記不可單獨行動!何況若在半夜上山,很容易發生意外。」
現場人員將依工作分成各小組,每小組有負責帶領大家行動的資深幹部。上人指示各負責人要做好照顧組員的角色,帶多少人出去就要帶多少人回來,並且出入災區要小心飲食及衛生,要平安健康地回來。
大批人馬出發赴災區後,陸續有從災區現場回來的師兄姊向上人報告發放慰問金、關懷災民及普查災戶資料等事宜。上人指示,台中人力有限,且幾天來難得休息,可說疲倦已極,所以煮食工作可由外地慈濟人輪流負責,中區慈濟人繼續從事關懷及造冊工作。
走訪災區
九點,上人與隨行眾到市區察看災情,並探望設定點供應熱食的慈濟人。
尚未看到倒塌的樓房,就先在路邊的公園、停車場、學校操場等處望見許多帳棚。現在是大白天,鮮少見到災民在帳棚附近,只在一處游泳池外牆邊見到一些災民正洗滌衣物。
來到大里,將自家充作熱食供應站的素蓮師姊表示,大里共有十五個定點提供熱食,每個定點原本提供約五百份便當,現在因為許多災民另謀住屋或暫時投靠親友,所以便當數量漸漸下降。
地上擺著爐灶及大鼎,師姊們忙著洗菜、切菜及炒菜,炊膳空間如此簡易卻要應付大量餐食,實在很辛苦。上人慈示大家,救災工作來日方長,如今重要的是安撫災民心靈及建設簡易屋,炊煮之事可鼓勵左右鄰居來幫忙以帶動愛的氣氛,或讓災民有機會自己來做,復原的速度會更快。
來到「金巴黎社區」災難現場,三部大型挖土機正在斷垣殘壁中作業,師兄姊在此為救難人員供應飲水及乾糧。上人叮嚀他們注意篩檢過期食物,尤其曝曬陽光下的鋁箔包裝飲料如果變質,必須交給有機肥製造業者回收,以免有人誤食而腸胃不適。
接著來到霧峰,在一家生鮮超市店門前,慈濟也設立熱食供應站,飯香四起,正準備約兩、三千個便當,要分送軍警及災民。上人亦教他們慢慢卸下這個任務,讓其他人接手,將人力投注在繁雜的災後重建工作。
在「議員會館」義診的慈濟人醫會醫師向上人說,大部分患者是腸胃病、感冒,也有人害怕得睡不著。
安身才能安心
返回分會已是午時,台中縣政府工務局長翁文德等人來訪,表示縣府願意提供境內包括豐原、新社、霧峰、石岡、大里、太平及新社等處的土地,供建造臨時住房。上人除言及災區衛生問題亟需解決以防疫病流行,並表示慈濟早有興建簡易屋的構想,只盼政府協助提供土地,使災民早日有安身之處。
上人再三致謝縣府提供土地,並強調:「安身才能安心,為使災民身心安頓,造屋工作必須即刻展開!」
在工務局技正丁文進引導下,上人乘車前往探看縣府提供的土地。
行往太平的路上,山坡道灰塵滾滾,狹窄路面有眾多車輛大排長龍,原來不遠處的一江橋已斷裂,又有些技工正在路側忙著吊水管;加上紅紙橫幅大字寫著「物資救援車」的大小貨車南來北往地行駛在災區路徑上,遂造成嚴重的塞車現象。
新社正覺寺、豐原廣福宮都是慈濟熱食供應站,上人來此慰勞大家。石岡水庫閘門附近是縣府提供的土地之一,此地風景絕美,壯闊的河川響著淙淙的水聲,對岸是一脈碧綠的山色,無論晴雨晨昏必然展現不凡的風華。上人不忍青山綠水因人煙來到而遭受污染,表示此地不宜興建太多屋宇,唯有割愛才能保護美好山河。
入晚,集集鎮長林明溱前來台中分會拜訪上人,感恩慈濟人全力賑災而不顧自己的房屋也受損
嚴重。「第一個來集集幫忙的,就是慈濟人!」林鎮長不斷讚揚慈濟人。上人言,人類本是生命共同體,大家理應相互幫忙。
林鎮長此行也為災民臨時住房而來,他說提供災民物資是短暫濟急,長期解決困難必定要謀求住的保障。「現在災民住在街上,萬一下雨了怎麼辦?」鎮長的憂慮正是上人的心聲,上人表示,慈濟有心興建簡易屋,但必須先有土地才行,且雖是臨時住屋,也需要相當的居住品質。
議定明天赴集集探看土地後,送別了林鎮長。各災區回來的師兄姊又紛紛向上人報告當地情形:南投體育館內,滿滿都是各方愛心捐出的尿片;中寮有父子三人主動來說帳棚不是長久之計,願意提供土地興給慈濟建屋;東勢物資多得沒處放……
災情雖然悽慘,但台灣民眾展現「以善為寶」的真摯感情,讓人動容不已。
▲衲履足跡
1999.09.25 行在受創大地上
◎撰文/善慧書苑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一九九九年九月二十五日《農曆八月十六(六)》
【靜思小語】政府與民間同心協力,震災的創傷才能及早復原。
有驚無險
昨日晚間,上人曾到大廳探望大家是否都已平安回來,未料聽說有三部車失去聯繫,讓上人非常緊張,幸好終於在十一點多聯絡上,人車不久也安全回來,上人才鬆了口氣。
原來,昨天長庚醫療隊聽聞東勢雪山坑已能通車,亟需物資補給,遂邀慈濟人同往。午後五時許,慈濟三部車聯合這群醫師共七、八部車同時出發。山路上,軍方以交通仍不通暢而勸阻大家前行;回返途中,得悉有百多人口的三叉坑部落非常需要醫療診治,遂轉往義診,在部落大約停留兩小時,因此延誤回程時間。
今日清晨五時許,上人下樓來到大廳,聽同行的廣播組美蘭師姊述說端詳。上人感嘆大家常救災心切而冒險躁進,「此時慈濟人必須發揮安撫、穩定人心的功能,所以自己也要保持冷靜與安全,才能去幫助別人。」
美蘭言及曾在東勢停屍間採訪,有戶人家有六位大人往生,遺下三個幼小孩童,想及自己父親往生之事,不禁為孤兒們無長者依怙而悲從中來、泣淚如雨。
美蘭又提起,之前曾到員林採訪,遇到一位外籍年輕人,他一看到慈濟人就走過來,含著眼淚以中文說:「謝謝你們!」原來他是來台灣留學的土耳其人,
上個月土耳其發生地震時,他與家中失去聯絡,心裏非常著急,後來知道慈濟人到他的國家救災,感動之情無法言喻;此次台灣也發生地震,土耳其派遣救難隊二十多人前來,他義無反顧擔任翻譯。
上人再次強調,此刻災民的心境非常悲痛,慈濟人必須發揮安撫的力量,但若自己不平安,如何去救人?「但願大家注意自己的安全,否則再有昨晚的事,實在使我煩惱啊!」
整裝出發
此刻聚集分會者共八百多人,有慈濟人也有臨時前來幫忙的民眾,以及慈濟人醫會的醫護人員。早飯後,在分配路線出發赴災區前,上人依例為大家行前叮嚀。
對於慈濟人不顧自身安危投入救人工作的愛心,上人表示感恩,也敬佩這分人間活菩薩的精神。「但是,我們除了有愛心以外,也要守紀律,才不會亂了腳步。」上人提到昨晚的「失蹤」事件,「只聽說『路通了』就上路,也不管那時已經傍晚五點多,天色漸暗,路又不熟,實在很不保險。」「你們平安,我才能依靠你們的力量來做更多事!」
一番叮嚀後,各就各位整裝待發,上人及隨行眾也夾在出發的人群中,大家向著不同的方向分路而去。上人此行依然是探察慈濟服務定點及建屋土地。
首先來到南投體育館。此處收容眾多災民,除有慈濟人外,並有其他慈善機構,媒體記者也很多,場內停著許多輛SNG車,慈濟大愛電視台也在其中。上人甫下車,即見一輛大卡車滿載礦泉水,正由慈誠隊員以長龍接力方式,一箱箱地卸下來放在地面上。從大家揮汗搬運的景象,再看看現場層層疊疊的各類物資,可想而知這些物資光是上下車就要動員多少人力與時間來搬運!
有些師姊看到上人,默默地淚水直下,大概是不忍災情慘重吧!上人鼓勵她們:「我們是來發揮安定力量的,所以要以微笑面對大家。說心痛,大家都很心痛,我是欲哭無淚啊,但現在要先穩住自己才好。」
行至香積組,大口爐灶冒著熱煙,鍋中菜餚色澤鮮豔地迎接來人。上人與負責炊煮的師姊打招呼,見到端碗吃麵的老伯也親切問好。遇到主要負責人林秀卿師姊,上人叮囑:「目前物資實在太多,應無限量供應災民;但要過濾掉已經過期的物資,保障大家的健康。」
留駐此地已有多天的大愛台新聞部製作人何建明,於引領上人觀看SNG車作業情形時提及,國軍已在災區進行全面消毒;終於,上人對於防疫工作的牽掛可以稍微放下。
行至市內,街上幾處樓房成為斷垣荒墟,留下怵目驚心的景象。往中寮之山路上,土石崩落阻礙交通,兩旁林內遠方散布幾
個帳棚。經過一座危橋,來到民居聚落,可見災民們露天設置往生者靈位祭拜。
九時許,行抵中寮國中,部分校舍已完全倒塌,操場散布著帳棚。
「嚇到了嗎?」「我屋子倒了,但人平安。」老伯伯說。「人平安就好,房子可以再蓋新的。」
還有老阿嬤哭著說,屋子沒有問題,但是受到驚嚇。
「不要怕,事情已經過去了!」上人拍拍老阿嬤肩頭。
慈濟人醫會近十位醫護人員在操場邊提供內外科義診服務,活動中心也有四、五位軍醫,上人走過成堆的物品與醫官們見面,有位師兄說他們也幫慈濟人搬運物資,一位醫官笑著回答:「沒什麼,甘願做、歡喜受嘛!」
美景亦含悲
行車出來,見狹路兩旁滿是成排倒塌的房子,中寮災況堪稱「慘不忍睹」。走山路往集集,進入秀麗無比的山水美景,但路面有崩塌、有斷裂、有隆起、也有下陷,美麗與殘缺並存,則美麗也帶著滄桑。這段山路頗靜,沒有人車雜沓的喧嘩,台電幾位技工正攀附電線桿上搶修電力,他們努力而專注的神情更添此處安靜氣氛。
車入集集,見到拆除危屋的整頓工作已在進行,除有挖土機清除斷垣殘壁外,很多阿兵哥也在深巷內將盆皿盛滿石礫碎磚後,再堆到街口。轉過幾條街,則見有些士兵群聚站立休息,大口喝礦泉水,手還拿著掃帚。幾處空地上,免不了散布著一個個帳棚。上人下車,與隨行眾走在街上,有老者認出上人,感念地說:「辛苦了,還到這裏來。」
走到慈濟發放點,災民正排隊等候領取物資與慰問金,上人穿梭人群之中關懷大家。接著來到香積組煮食所在,很高興地發現給予災民的便當已經使用環保碗,如此就不會因為救災又製造環境污染問題。
集集目前有委員三人、志工兩百人,其中許多人的房子也傾毀,但尚未整理自家即投入救災工作,上人感到心疼,也讚歎大家實是具足菩薩精神!至於支援此地的桃園、台南及高雄慈濟人,也充分流露濃郁的法親之情。
在林鎮長陪同下,上人觀看兩處簡易屋用地。兩處土地皆方正,相當不錯。
揮別小鎮,沿濁水溪旁道路往水里方向行去。遠處向以青翠著稱的九九峰群巒,而今卻如刀削般露出光禿禿的黃土,綠樹不見了,溪中流著黑色的水,看來有些駭人,幸而河畔長著一大片芒草,如一襲絨毛地毯,略微沖淡山水悲情。
自家災情放一邊
來到埔里,街上房屋倒塌也非常嚴重,如中華市場幾乎所有
高大建築都下陷或傾斜,壓垮停在騎樓下的汽車,一輛輛汽車只露出車尾,形成怪異又駭人的景況。
埔里有許多慈濟人也是重災戶,但至今尚無暇檢視自己受損的房子,也無心理會自己的損失,只一心一意為災民提供熱食、發放物資與慰問金等。上人來到聯絡處,看到慈院曾文賓院長等人在此義診,隨後走入香積組,一群師姊正蹲在地上挑撿空心菜,有人站在就地擺設的低矮灶爐邊奮力炒菜,三十多位阿兵哥也來協助。
上人小心走過冒火的爐灶,經過滾燙的大鼎,這般臨時使用的炊煮環境在大熱天要應付龐大的便當數量,可想像真是非常辛苦,長期下來必然疲累不堪。
進入聯絡處,上人看到沈順從師兄即問他家中情形如何?「不能再住人了,但是無妨啦,改天再整理。」沈師兄的回答正是所有受災師兄姊的共同心聲。上人既心疼又感佩地說:「你們真的很難得,從這裏就看得出菩薩的形象!」
上人聚集大家致勉:「天有不測風雲,月初行腳才說『人生無常,國土危脆』,沒想到行腳回去才幾天,台灣就發生這麼大的災害。早上在南投體育館,曾有媒體記者問我,面對災民苦況是否很心痛?我只能說:已經心碎了!」
「原本非常著急慈濟人是否平安?如今見大家都還好,就比較放心。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只要人還在,東山再起的機會仍然很多。常常聽聞『化悲痛為力量』以及『莊敬自強』等口號,現在要將這些口號用於此時此刻。『莊敬自強』慈濟人都做到了,先把自己災情放一邊,堅強地為同胞付出;往後還要鼓勵災民『化悲痛為力量』,才能早日重建家園。」
師兄姊已初步完成慰問金發放,上人指示,接下來要做逐戶心靈安撫,調查清楚災民的去處動向,了解他們居住簡易屋的意願,並且記錄各家生活情形,作為往後救助的參考。
埔里鎮長張鴻銘也有意提供土地由慈濟建簡易屋,與上人交換意見後,由他帶路觀看土地。
回到分會不久,又有南投縣長彭百顯偕建築師白錫旼及南投縣救災指揮中心顧問鄭國樑來訪,除感謝慈濟人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賑災外,並表示可提供幾處土地予慈濟,看看是否適宜蓋簡易屋。地方政府首長們的熱心協助,令上人相當感動。
上人表示,非常期待政府與民間合力,使震災的創傷能趕快過去。雖然重災區在中部縣市,但全省慈濟人都很關心災區復建工作,大家都在問能為鄉親做些什麼?而身為重災戶的慈濟人,雖然自己也是災民,卻幾天不曾安眠地投入救災工作!如今慈濟規畫興建簡易屋,期待災民在身心安頓之下,至少三年之內能無後顧之憂地進行家園重建。
夜已深,忽然聽聞埔里下大雨,上人很著急,如何迅速取得土地為災民建造可以遮風蔽雨的家?這分牽掛全然占住上人心頭。
▲衲履足跡
1999.09.26 患難見真情
◎撰文/善慧書苑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一九九九年九月二十六日《農曆八月十七(日)》
【靜思小語】視災民如親眷,以愛心耐心溫暖災民的心。
不忍災民成難民
南、北區六百多位慈濟人將往中部各救災中心幫忙,上人依例在晨間作行前叮嚀。「慈濟本是一個大家庭,一處有難,各方支援,這就是『患難見真情』。」
上人表示,慈濟人陪伴災民度過緊急階段後,現階段從「安身」與「安心」兩方面同時進行。「安身指的是建設簡易屋,必須把握時間趕快辦妥建地事宜;至於安心,就是關懷災民心靈,視災民為親眷,以愛心與耐心來穩定他們惶恐不安的心情。」
隨後上人與林碧玉副總執行長、慈濟營建處同仁及幾位有營造專長的師兄,商議簡易屋空間配置。上人表示,簡易屋雖是暫時棲身之所,卻要使災民有「溫馨的家」的感覺。「災民們剎那間流離失所,身外已受損,不要再令其內心受傷,所以要以相當的居住品質來溫暖他們的心,不要讓他們有住進『難民營』的感覺。」
基於人性化的考慮,每戶都有房間、客廳、廚房及衛浴,並且要能防熱防潮、擋風遮雨;每戶十二坪,採兩戶雙併式設計,使採光及通風良好;屋墊高、稍離地面,以利通風並防濕氣;路留四米寬,鋪以地磚而非水泥或柏油,如此既使大地有呼吸的空間,也便於三年後土地能完好歸還。
上人步下一樓大廳,洪武正師兄報告,各區熱食供應站漸漸撤退後,中區委員即逐戶全面關懷災民的生活情形;得知台中一所育幼院百多位幼童目前只有地下水可飲用,於是贈予礦泉水。
上人聞言甚感安慰,再次提醒師兄以台中市為中心,按部就班擴大範圍,逐戶進行全面關懷,隨車帶著帳棚與水,災民有需要便交給他們。
餘震釀災
近八點上樓來,突然一陣天搖地動,上人輕呼:「喔!很大,很大啊!」當場有人判斷至少是五級以上的餘震。上人掛心餘震將引發另一波災難,立即再下樓,指示留守分會的師姊們馬上打電話聯絡各地區是否有新的災情。
消息一一回報,方才是六點八級的餘震,有些地方平安無事,有些則再受重創,大廈倒塌壓住救災人員。上人透過電話叮
嚀所有聯繫上的幹部:「還在災區現場幫忙的人,先暫時撤退避開餘震的危險。千萬要小心!」
就在此時,台中市長張溫鷹女士前來分會,市長有心提供市區土地予慈濟建簡易屋。相談片刻後,市長偕上人驅車參觀土地。
今日仍要再看幾處台中縣及南投縣境的土地,路途中,不斷有各地慈濟人回報餘震災況,其中最慘重的是民間鄉倒了一棟十二樓高的大廈。
上人在車上聽聞電台報導災情,此次餘震帶來相當嚴重的破壞,除有房屋毀損或傾頹外,路斷橋毀的訊息也不絕於耳。街上時傳救護車及消防車「喔嗚,喔嗚……」的聲音,益增一股緊張迫人的氣息。
往東勢路上,原先暢通的道路出了問題,於是當機立斷改走鄉間小路。入豐原、走后里……一路看盡稻田青青,在沒有「斷垣殘壁」的村莊裏,小橋、流水、三合院依然構成美麗安詳的圖畫。然而,車子甫入東勢鎮新豐街,一棟棟傾倒的房子進入眼簾,可怖的形狀逼人面對殘酷的事實。
這段迂迴的行程著實費了不少時間,待抵達設在東勢國中的慈濟救災中心,時間已過正午。此處除有慈濟提供熱食,其他機構如長庚醫院以及日本最大醫療團體「德州會」,也有醫師留駐在此,他們都將持續服務一個月。
在工務局丁先生引導下,大熱天裏看了東勢、新社、南投、民間等幾處土地,於向晚時分又到集集,由林鎮長陪同再看其他地點。當車子回到分會,路上街燈已經非常明亮了。
▲衲履足跡
1999.09.27 菩薩的毅力
◎撰文/善慧書苑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一九九九年九月二十七日《農曆八月十八(一)》
【靜思小語】跳脫受災的心情,一心一意只為救人,這不僅是大愛,也是菩薩的毅力。
菩薩從地湧出
上人為建屋奔走鄉野村落,委員們忙於助念、發放及煮食;災後六天,中區委員終於能全體聚集,報告災況及心得。
此次慈濟人為災民、救難人員提供熱食,一天大約要做幾千份甚至上萬份便當,龐大的工作量使許多委員拉傷手臂,睡眠不足也使得兩眼通紅。由於災區現場已陸續有其他機構接下提供熱
食的工作,上人這兩、三天特別到各救災中心教委員們邊做邊收,希望在短暫休息後,以全副精神投入下階段災民心靈安撫及普查造冊的工作。
有委員言及自己雖非受災戶,但眼見自小熟悉的鄰居罹難,內心的痛楚不可言喻,但仍打起精神投入救災工作。從國外回來幫忙賑災的慈濟人表示,原本在海外正呼籲援助土耳其及科索沃,現在卻變成為台灣募款,面對人生無常,心情很難過。也有當地師姊對於慈濟人從南北趕來協助救災,大家不分你我相互照應,感受到濃濃的法親之情。
「雖然至今仍然難過得欲哭無淚,但此時此刻我們必須很鎮靜、很堅強地從事這分艱鉅的救災工作!」上人聽聞大家報告後,略提自己此番來到台中的心情是「化悲痛為力量」--災情的嚴重程度,使他不能陷入悲傷之中,也不能多想其他,只能一心一意、盡心盡力為災民奔走。
提及埔里慈濟人不顧自己受災而以救人為先,上人感到心疼也欣慰:「慈濟人就像菩薩,雖然自家也損失慘重,但仍跳脫受災的心情,只想著要去幫助別人。這種超越平常人的愛,就是大愛;超越了一般人的毅力,就是菩薩的毅力!」
上人形容這些愛心深弘的慈濟人,就如法華經所言的「菩薩從地湧出」--中部地區受災嚴重,全省慈濟人立即湧進此處,不眠不休忙著救災,這豈非從地湧出的菩薩!這分無私的大愛,就是菩薩的「覺有情」。
平常心受助
震災至今已經第七天,許多受災的師兄姊直到現在仍然忙於救災,尚未回家仔細看看受災情形,遑論整理家園。上人關心一位家住埔里的師兄:「現在生活過得去嗎?」
「我們夫妻有三個孩子,孩子在外讀書,只要他們安心讀書就好,其他都可以不必費心。」
上人知道師兄的家事實上已經倒塌了,不放心地再問家境到底可好?
「我是專業種木瓜,不知木瓜園現在怎麼樣了?如果木瓜園還好,家境就沒有問題;假如出了狀況,生活就會有些困難。」
上人勸他,既是房屋全毀的受災戶,可以依政府規定去登記簡易屋,以後也好再作復建家園的打算。
師兄有些猶豫,上人不忍心慈濟人太敦厚了,只會為人設想卻不顧自己,於是再勸道:「現在是非常時期,真正受災、有困難,就以平常心接受幫助,自己很快站起來,才能發揮更大力量去救人。」
悲極無言說
此次台灣大地震是全世界矚目的焦點,國際間前來採訪的特派員多不勝數,國內記者更是集中心力在災區報導。分會裏有記者來回穿梭,或埋首疾書文稿。
上人回答聯合報記者梁玉芳採訪時,言及到災區最大的感受是「悲極無言說」。
「雖然我的心情與幾十年前父親往生時一樣,都是欲哭無淚,但現在的我已經比過去堅強多了,我告訴自己:『我要趕快做!趕快使災民能夠安身立命!』」
「如今悲痛、心碎都沒有用,唯一需要的是--堅強!我要與慈濟人一起努力,使受災難的人有個可以安居的地方,才能安心去做家園復建的工作。」
問答之間上人表示,佛說「眾生共業」,這句話應該好好地思考。「大愛不是個人的事,必須很多人的愛匯合起來;大愛的氣勢強盛,這分『福氣』就能避災厄、趨吉祥;反之,冷漠的人多,不和心互愛,所累積的惡業就很可怕了。」
夜深,人未靜。上人來到大廳,身影又埋沒在忙碌工作的志工群裏。
▲衲履足跡
1999.09.28 台灣處處有愛
◎撰文/善慧書苑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一九九九年九月二十八日《農曆八月十九(二)》
【靜思小語】即使救災工作漫長艱鉅,「愛」讓我們充滿信心。
夙夜匪懈為建屋
大清早,二樓會議室門縫裏有燈光透出,上人有些疑惑,輕輕推開門,看到潤泰營造的同仁們正收拾桌上零亂的紙張。原來,大家為趕時效,通宵繪圖,設計出上人理想中的簡易屋--有品質又溫馨的小巧住家。上人看那圖勾勒出院落似的景觀,只盼災民早日入屋,不再棲身於窄小的帳棚。
此次台灣地震引起世人關切,許多國家的救難隊紛至沓來,也有募款馳援台灣者,這種「天下一家」的感受,在強震的悲痛哀傷情緒裏尤顯得動人與可貴。「日本災害救援研究所」也組團來了解災情,今拜訪上人時表示,願提供地震學、修復房子等專家來幫忙。
經由藤本紀子小姐的翻譯,對於該所所長伊永勉先生的心意,上人表示感激,為使他深入認識慈濟,上人分析此次震災慈濟人的作法。
到目前為止,慈濟救災可分三個階段,最先是「應急」,為維持災民及救難人員體力,所以在災區附近煮熱食;發給災民應
急金,供他們在匆促逃離家園時,能夠購買必須的日常用品;在發放物資方面,高山地區以直升機空投物品,在平地則設定點無限量供應災民。
第二階段,是為災民蓋簡易屋,與地方政府洽談,希望他們提供適宜土地,由慈濟負責設計、採購建材及發包等工作,期待災民們有個安身的溫馨之家,進而重整家園。
第三階段,則是挨家挨戶進行心靈關懷,也了解災戶的受災情形,以作為未來列入個案補助的依據。
伊永勉所長聽上人說「為使災民們能就近整理自己原來的家園,所以蓋簡易屋的地點,將選擇在市區、接近災民的住家附近」時,說到當年日本阪神大地震,為災民所建的屋宇,之所以曾引起災民不滿,就因地點不在災民住家附近,並且是八間連併每戶八坪,不似慈濟大愛屋注重人性化的居住品質。
上人提到慈濟的救災措施是經驗累積的結果,慈濟以慈善起家,三十四年的慈善工作稱得上是一段遙遠的路程;其後擴及國際賑災,幾年下來,所照拂的貧困或災難國家達四十多個,救災的經驗也因此學習甚多,能夠針對不同的災況、不同的民情風俗,因時因地制宜給予災區人民最需要的幫助。
伊永勉所長表示,雖然他們力量小,但也想盡力幫忙。上人說,人與人之間本當相互合作,就如日本當年阪神地震,慈濟曾前往協助,雖然只是很小的力量,但也在表達一分關心,「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希望大家一起來愛護,有困難則相互來協助」。
台中市長張溫鷹急欲為災民提供安身之所,今晨再次前來帶上人勘察合宜的建屋地點。在赴軍功地區看地的路途中,上人表示若有校舍毀壞,慈濟願意為孩子們興建臨時學校,使國家未來幼苗的教育不致中輟。
行車至大坑營區災民收容所,遇有慈濟人在此訪視災民,上人與師姊們招呼後,隨即進入收容中心。此地設有許多上下鋪式的鐵床,每戶人家依人口數合併幾張床鋪,雖然是克難式的容身之所,但總比睡帳棚來得溫暖、有保障,幾步路之處還闢室充作「兒童輔導室」,並有電視機予大家放鬆心情。
有災民走過來與上人道謝,上人安慰大家,要把心安下來,房子倒了可以重建。臨行之際,
有位官兵特地走到車窗前,充滿感情地望著上人說:「謝謝上人關心……」
人生之無常是如此無情,但無形中也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與張市長告別後,上人南下來到雲林地區,在斗六市楊鎮文市長帶領下,察看雲林科技大學附近幾處空地。
由於慈濟大林醫院工地距離不遠,上人亦順路前來視察。在工作同仁帶領下,上人觀看一面洗石子外牆剝落兩公尺長,只要略加修復即可;所幸這次地震為對大林醫院工程造成損害。上人短暫停留後,又繼續看地的行程。
行行復行行,在竹山鎮許文欽鎮長、草屯鎮洪敦仁鎮長陪同下,上人依次探勘鎮長們介紹的土地。途中,也再次領略此次地震帶來的嚴重災害--市街樓房倒塌了,秀傳醫院也因土地隆起而成危樓,更聽聞九九峰土石鬆動,一旦下雨引發土石流,後果恐不堪設想。
災後七天,與親人人天永隔、家產付之一空的災民們,痛定思痛面對善後,所將步上的是更艱難的心靈療傷過程。上人白天奔走建地,入晚回到分會,則關心協助災民身心復健的計畫細節。
在上人的構想中,災民們的境況自是悲慘,露宿街頭的生活環境,實令他們內心鬱悶,是否可以使他們哀傷的心情,得到些許希望?慈濟手語隊藉著手語傳達慈濟歌選的歌詞意境,或能撫慰其心靈;而慈育隊的現身說法可使人體會深刻,可請幾位同是受災戶的委員們分享心得,應該也能啟示災民們--受難的不只自己,而稍解哀愁。
總之,希望因為慈濟人的關懷,使災民們能更體會到社會的溫情,有很多愛心人陪伴在他們身旁。
上人也表示,衷心感恩地方政府的協助與配合提供土地,使慈濟建屋工作順利進行。「將心比心想,災民們的生活環境,真是非常辛苦啊!下雨時,我擔心他們的帳棚滲水、積水;沒有下雨,天氣很熱時,那種塑膠帳棚,又是多麼悶熱!再加上沒有廁所,衛生又要如何解決?」
感嘆之聲,頻頻出於上人的內心深處。然而,「德不孤,必有鄰」,與上人悲心相契的鄉親父老也不少,他們知道上人要蓋簡易屋,故也前來表明願意提供
私人土地。
阿嬤歡喜捐地
位於重災區中寮鄉的一位阿嬤,先生去世多年,她與女兒一起來分會,將慈濟給予的慰問金捐出,並說自己有塊「三分地」,希望捐出來蓋簡易屋。
「無家可歸的人一大堆,多年的鄰居沒有房子住,看了很不忍心。我捐這塊地,看大家要住幾年都可以。我二兒子住台中,我可以去和他住,他也贊成我捐地!」衣著樸素的阿嬤,有著鄉下人親切的氣質。
阿嬤很心疼昨天中寮下大雨,直說很不忍心。
「下大雨,那些人後來去哪裏?」上人問。
「也是在布棚裏,能去哪裏?」阿嬤很無奈。
委員在旁補充說,阿嬤的地是長方形,很美的一塊地,學校預定地就在對面。阿嬤補充一句:「水電『便便』(閩南語,意思是水電都有,不必再設)。」
「若用得著是很好……」上人向阿嬤解釋:「但是,將來他們度過難關,土地要還給你,必須鄉公所出面幫忙……」
「在世間,只有自己住沒意思,要大家一起住啦!再說,我們左右鄰居感情都很好……」幾句話流露了阿嬤的善良與單純。
像阿嬤這樣想捐地給慈濟建屋的人為數不少,如今日上人到竹山鎮,就有位老人家也走來說要捐地。台灣的好人這麼多,所以雖然災區遼闊,重建之路非常漫長,需要的善款何其龐大,但上人充滿信心。「做,就對了!去做了之後,大家的力量自然會凝聚過來!」
▲衲履足跡
1999.09.29 視災難為轉機
◎撰文/善慧書苑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一九九九年九月二十九日《農曆八月二十(三)》
【靜思小語】藉由災變體會世間無常,明瞭人生價值何在,就是大徹大悟、脫胎換骨。
關懷受災弟子
埔里及東勢一帶有多位委員亦是重災戶,最初幾天忙著救災,無心整理家園;而今救災工作可以暫時舒一口氣,上人急於安撫這些家園殘破的弟子們,遂一早出發先在埔里下車,於聯絡處與八十多位委員打氣,教大家體認無常及因果之理,平心靜氣收拾家園,再繼續往後之救災工作,以及無終期的濟貧教富使
命。
「法華經有『從地湧出品』,意謂大地眾生需要幫助,就會有一群菩薩從地湧出來救拔眾生的苦難。在這次地震災害中,你們的精神、毅力及愛心,堪稱為菩薩從地湧出!」
許多委員泣淚不已,感恩上人專程前來,以法雨滋潤大家心田。
「所謂『眾生共業』,少數人的善業抵不過多數人的惡業;唯有聚集眾人的愛心,才能使居地平安吉祥。有愛心的人多,福業就盛;沒有愛心的人多,惡業盛極,災禍自然聚集。所以說,善惡業是兩邊在拉鋸,如拔河一樣,愛心多則福就大,惡念盛則禍事多。」
「每個人都有與佛同等的愛心,只是受後天薰染,純真的大愛慢慢被埋沒。前陣子為土耳其震災展開街頭勸募,委員向人募款時,有人說他要錢不要愛,也不想捐錢給苦難的人。當時我就想,社會有如此冷漠的人,慈濟必須『普遍而深入』地喚起大家的愛心。」
放下惡夢陰霾
上人強調,佛入滅後,由誰來接棒?就是由那些從地湧出的菩薩將佛陀的愛傳給眾生。埔里地區的委員們就是從地湧出的菩薩,自己雖然受災慘重,房子倒了,家人受傷,但仍能暫時跳脫自己的苦難,去為廣大的苦難人付出,
- May 20 Wed 2009 07:20
1999年10月 395期-E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