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衲履足跡

◎撰文/善慧書苑

重點摘要

人多意見多,在團體中與人共事,如何才能在和諧氣氛中順利推展工作?

同樣在病中,心情各不同。有面臨截肢仍勇敢樂觀的小女孩、愁眉深鎖的乳癌病人,還有活潑逗趣的「開心」婆婆……身雖病若心不病,生活仍然充實有歡笑。

「父母很辛苦……一定要健康……」這是罹患白血病的大陸十四歲馮小弟弟的心聲;台灣青年一念清淨愛心,成就了感人的跨海髓緣。

▲衲履足跡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一日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一日農曆八十六年十月初二

「柔語」化剛強

晚間,舉行中區慈誠隊手語比賽,五個中隊分別派出三十名師兄,現場各抽出十名作為出場比賽的隊伍。這樣的比賽方式,是希望師兄們都勤練手語,而非只挑少數幾人來練。

抽籤氣氛有些緊張,每位師兄都不知自己是否會被抽到。中區慈誠隊大隊長羅明憲說道,這一、兩個月來,師兄們只要稍有閒暇,即找個角落勤練手語,也常相聚一起練習,培養默契。在練習過程中,不但軟化了剛強的心,調和了聲色,也加強了團隊精神。

慈誠隊員及委員坐滿會場,許多慈誠隊員的家屬也坐在樓上加油打氣。比賽曲目為「度化人間」、「綠遍天涯香四方」以及「感恩」,評審由六位資深委員擔任。

師兄們比起手語,雖不如師姊們典雅柔美,但格外有著純樸憨厚或天真逗趣的風味,更加吸引人。會場氣氛熱情歡躍,上人也頻頻點頭,喜樂難抑,「我真幸福啊!弟子們不論男女心地都這麼敦厚、柔軟,這真是淨化人心最好的力量!」

羅師兄報告前三名得主,並勉勵大家,「得名者不驕,把讚美當警惕;沒有得名者繼續努力,下次再來!」

上人表示,若由他來評分,每隊都是高分,因為大家比起手語都是那麼純真可愛!「一般是以第一名為最好,但聽說大陸上海的醫院等級,是以一等為劣等,三等為優等,可見世間之事不定名、不定相,只要已盡心盡力地表演,就是最好的名次。何況參加比賽不在於競爭高下,而在於訓練團隊精神,這也是慈濟文化所在!」

上人發予每人的獎品是靜思語桌曆及「想師瓶」--小小玻璃瓶內裝有相思豆、稻穗、寫有靜思語的小石頭。「我這一生對珠寶沒有興趣,獨獨偏好相思豆,『想師』音近『相思』,希望你們天天翻開桌曆,天天記得師父的叮嚀,把靜思語落實於日常生活中。稻穗飽滿時是低垂的,你們待人處事要謙恭柔和,不可大男人主義,這份獎品可是物輕意重呀!」

▲衲履足跡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二日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二日農曆八十六年十月初三

「教育」前提

未來社會能否清淨美好,端視我們如何教養下一代,因此,身負「教育」重責的老師們,亦肩負興國安邦的重大使命!慈濟教師精神研討會中,上人除了感恩老師的辛勞,也表示:「老師們以愛心投入教育,克服種種困難來啟發學生的良知良能,也間接薰陶了學生家長,使我覺得未來的社會還是很有希望!」

「現今青少年犯罪年齡逐年下降,這是患了『缺愛症』--需要別人來愛,卻不懂得愛人與自愛,在不平衡的心態下傷害別人也誤了自己。」

古云:「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上人感嘆今日尊師重道觀念逐漸式微,老師的教育方式若稍為嚴厲,動輒遭到檢舉告發,有些學生因此有恃無恐,行為更加偏頗,老師也就難以管教而深感無力,這種惡性循環實對社會風氣影響甚大!家庭、學校及社會教育三者應合而為一,共同努力,才能培養身心健全的下一代。

上人強調,教育學生首重身教,「老師教育學生,要先教育自己,平日常自我反省,掌握正確的人生宗旨;若不注重修養心性,自己的心先迷

惑了,要如何為學生解惑呢?」

「為人師表不能迷信,否則會影響學生也跟著迷惑顛倒。只要掌握人生正確方向,心正自然邪不侵;若心虛、心疑,則煩惱不斷。」

「何謂正信?所謂『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遇事不如意,切勿氣餒,應坦然接受,以智慧解決問題。正信的人因縮小自己、無私付出,所以能海闊天空、輕安自在。教育工作是『捨』的志業,若能盡力付出大愛而不求回報,必能軟化學生剛強的心靈!」

▲衲履足跡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三日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三日農曆八十六年十月初四

最簡單實用的妙法

即將離開臺中分會驅車北上,上人在例行的「感恩時刻」中,關心弟子們的修持,「菩薩道路漫漫長長,大家發心行在這條路上,是否已掌握正確方向?心念起伏是否在適當範圍內?」

上人強調,人與人之間的煩惱,往往發生在繁忙紛亂之際,因為心一急,臉色、態度就不好了,或一味要求別人,一旦對方無法順從己意,種種煩惱就產生了。

「知足、感恩、善解、包容,是最簡單也最實用的妙法。在團體中,不要光看別人行為不當之處,而是要管好自己,好好地檢點自己心中是否起貪瞋癡慢疑等煩惱?是否排斥別人?如果發現有此情形,便要立即改善。」

「切勿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心中耿耿於懷,起埋怨、氣憤等煩惱;否則,當犯錯者已懺悔得清淨,你反而將這個惡業種子種入意識田之中了。所以,要訓練自己見到別人犯錯時,能起憐憫心,耐心地輔導他回歸正道。人生有限,除了要把握時間趕緊改掉不好的毛病之外,還要時時培養好的習慣,使之成自然。」

上人懇切叮嚀:「師父的責任是領導大家走在正道上,假如我回過頭來,看到跟隨的隊伍很整齊,我會很安心;但是如果有人偏離了正軌,我會很難過,心中猶如滴血般痛苦。所以,你們一定要將心照顧好,這也是你們自己修行上的成就!」

勇敢的小女孩

九月初中橫落石造成二死十一傷,其中有位謝小妹妹腿部嚴重骨折,到目前為止已動過十多次手術,上人北上途中,前往慰訪。

一走入病房,躺在病床上的小女孩立刻喊了聲:「師公!」上人非常驚訝,「你怎麼認得出我呢?」小女孩露出甜甜的笑容,指著手腕螢光念珠上的上人法照。

站在病床邊的謝太太說,她當時帶著三個孩子到梨山遊玩,遇到落石,孩子都受了傷,以這個女兒傷勢最嚴重,醫師評估女孩患有慢性骨髓炎,若治療情況不錯,將來尚有行動的機會,最壞的打算則是截肢。

上人聽了,心疼地打開蓋被,看看小女孩的腿傷,只見整隻右腳都打上了鋼釘。上人輕壓她的腳趾,「有沒有感覺?」小女孩笑著點頭。上人再問:「你會不會擔心呀?」小女孩依然笑得很甜,搖搖頭說:「不會!因為師公說過,外表醜陋沒有關係,只要內心漂亮就好了!我以後要念慈濟護專,長大當個護士!」上人頗感安心,鼓勵她說:「對!心漂亮就好!不管以後如何,都要很勇敢地面對哦!」

謝太太表示,事發當時,臺中張碧珠師姊冒險救人,除了在現場協助救出她的孩子,之後還不斷到醫院關心女兒治療情形;當女孩轉到北部醫院,她仍多次來探訪,也請臺北的師姊經

常來關懷,使他們感到溫暖有依靠。

三重聯絡處成立

台北縣繼雙和、海山、汐止等聯絡處成立後,三重聯絡處亦於今日成立。聯絡處場地由張正鎰、王美珠夫婦提供,他們分別是榮董與委員,有感於三重地區缺乏聚會定點,對推動會務形成諸多不便,因此收回租約到期的房子,提供成立聯絡處,更加凝聚三重地區慈濟人。

上人於下午三點多趕到會場參加慶祝典禮,當初從花蓮將慈濟種子帶來台北下種的幾位資深委員--靜銘、靜鴻、靜鈺、靜暉,也來到會場。當年上人每到台北,皆以靜銘師姊住處為聚會地點;經過二十多年歲月,如今已有約七十坪的聯絡處,當地慈濟人也由少數漸漸凝聚為多數。

上人強調不要輕視任何小事,小事好好做,才能成就大事;並引述一則佛典故事--佛陀成道之後,有回來到舍衛國弘法,波斯匿王看佛陀這麼年輕,不相信佛陀以幾年時間就可證得正覺。

「正覺是心靈的境界,和年齡大小沒有關係。」佛陀告訴波斯匿王,世間有四事不可輕視:一、王子雖小不可輕視;二、龍子雖小不可輕視;三、火苗雖小不可輕視;四、沙彌雖小不可輕視。

上人尤其深刻記得,早年募款是十元、二十元點滴匯集起來。有回靜銘師姊請示上人,有位會員家住北投,每月捐款二十元,但她卻得花上五十元計程車費去收款,是否乾脆不去收,由她自己付這筆款項。上人認為,募款重在接引會員的心,萬萬不可就此斷了別人的良善發心。

一粒種子播種入土,需要陽光、水分等因緣,才能發芽成長,結成纍纍果實。「只要發起一念善心,持之以恆,便能衍生無量福報。如果不將愛心種子種入土,即無法有來日的成就。所以,要謹慎重視這一念心呀!」

上人將「想師豆(相思豆)」贈予資深委員們,希望她們多來關心這新成立的道場。最後,上人切下祝福聯絡處成立的「生日蛋糕」,慶祝典禮就此完成。

上人走出聯絡處,發現門外滿滿都是會員,原來因為場內空間有限,他們在場外藉由電視螢幕觀看典禮進行。上人走入場中向會員們致意,許多人伸手和上人握手,上人好不容易才走出擁擠人群,上車前往臺北分會。

懷念林徽堂師兄

十月十二日,慈誠隊失去了一位好兄弟--林徽堂師兄因肝癌往生。晚間慈誠共修會上,周政雄與黃思賢師兄說起林師兄的事蹟:

林師兄進入慈濟的因緣來自母親,當初他的母親希望改變兒子不好的習氣,於是帶他來臺北分會見上人。「師父呀!我向您說起的不孝兒子就是他呀!他的弟弟很乖,但他卻很不聽話!」「不會呀!我看他很乖呀!」

後來林師兄向人說起,他自小從未得到別人肯定,唯有上人讚歎他,使他印象很深刻。

當時在分會聽了上人兩個小時的開示,有人問他感想如何,他說:「師父所說的道理,我國小就知道了!」「既然早就知道,是否做到了呢?」這句話從此放在他心上。

不久,林師兄的母親因肝病往生,依願葬在花蓮山上「看得到慈濟的地方」。林師兄因而感到行孝的時間實在太短,為了感念母恩,遂全心投入慈濟。每次看到上人,就猶如母親在面前;每當上人責任沈重,他唯一的念頭就是如何分擔上人的重擔。

師兄原本即罹患的肝硬化,五年前

惡化成肝癌,仍勉力為慈濟建設工程監工。慈濟三十周年慶的時候,雖然他腹水嚴重,仍然全力投入籌備工作,周年慶前一天晚上還趕工到凌晨。

「林師兄給我的感受是,他心心念念都是慈濟!」周師兄說。

林師兄生前表示要把最後一口氣留著和精舍的師父告別。在他命終前幾個小時,雖然昏迷,血壓和脈搏都很正常,直到精舍德慈師父來到,告訴他:「你的道心要堅定!我相信你愛慈濟的心堅硬如石!」他就此放下,血壓和脈搏急速下降,在沒有痛苦的情況下安然往生。

師兄姊依林師兄之願,為他助念的佛號不是「南無阿彌陀佛」,而是「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因為他不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只想儘快回來慈濟世界;他也發願將遺體捐給慈濟醫學院。他的父親及妻子、女兒看到他莊嚴的遺容,都感到很安慰。

周師兄說道:「我覺得唯有真正『大捨』才會有『大喜』。林徽堂師兄的往生,是件非常莊嚴而不悲傷的事。雖然我們感到不捨,但他還會回來,我們應該將懷念林師兄的心化為行動--努力做慈濟,就是對林師兄最好的懷念。」

說起這位弟子,上人亦感依依不捨,但也非常欣慰,「他臨命終時,心無顛倒,意不貪戀,仍清楚記得要再回來慈濟,他真的是用全生命來愛慈濟呀!生是死的起點,死是生的開頭,生死是件自然的事,不足以畏懼;最重要的是慧命的意識是否清楚,若糊塗往生,將來必也是糊塗來生!」

▲衲履足跡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五日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五日農曆八十六年十月初六

喪禮宜簡約莊嚴

有兩位委員的先生於近期病逝,今晨分別帶著兒子來見上人。其中一位委員請示該如何辦理先生喪事。上人表示,喪禮簡單隆重即可,過度舖張對往生者沒有任何意義;在喪葬期間,家屬最好全面茹素,也用素食來祭拜,以慈悲護生之心祝福往生者。

傳統觀念認為人往生後應該入土為安,並且要聲勢浩大、熱熱鬧鬧地辦場喪事,可是,另外一位委員將先生火化處理,這是家族中有始以來的首例。她起初擔心會招來反對聲浪,沒想到告別式之後,整個家族都非常歡喜,有些長輩有感而言:「時代不一樣了,現在的喪禮應該像這樣簡單隆重地辦,不該再像以前一樣用那種吵吵鬧鬧的方式,真的沒有必要!」師姊還帶來喪禮的照片,上人看了看,覺得場面的確簡單又莊嚴。她的兒子則呈上一筆捐款,感恩上人開闢慈濟這方福田,讓母親能夠在此歡喜耕耘。

對弟子的牽掛

慈濟人多、事多,難免讓上人擔心多多。資深委員靜瑢師姊及其夫婿協助印尼籍鼻咽癌女患者辦妥就醫手續後,開車回家途中,被酒醉駕車者嚴重撞擊,夫婦皆受重傷,已送往醫院救治。

自昨天中午聽聞這個消息後,上人就一直掛心著,今於幹部會議上,感傷地說:

「慈濟人都非常有愛心,不管哪裏有人需要救助,總是奮不顧身立即前往,但是萬一發生什麼意外,真是情何以堪呀!我這一生有兩大負擔,一是時間不夠的負擔;另一則是情感上的負擔。雖然出家人辭親割愛,但我偏偏走入滾滾紅塵,不斷放拉長情、擴大愛,有情有愛就有煩惱啊!雖然我天天感動、感恩慈濟人無所求地付出,卻也時時牽掛著大家的安危。

希望大家出門的時候,一定要對自己的安危多用心,免得師父操心!」

寧為慈誠

北區第一至八區委員聯誼會中,慈誠隊藍吉師兄上臺現身說法,坦言過去一段荒唐的歲月--

藍師兄入慈濟前,沈迷於六合彩,賭遍全省,也曾做過道士,四處為喪家做法事、收驚、牽魂等,以不實手段騙取不少錢財,雙手除了大拇指外,皆戴滿金戒指,脖子上也掛著十兩重的金項鍊,衣服動輒十幾萬,隨身帶著三支大哥大。

自從有位師兄帶領他走入慈濟,他有了很大的改變,如今從事油漆工作,也已成為慈誠隊員。雖然有些朋友取笑他竟然「仙人」不做,跑去當慈誠隊員,藍師兄卻覺得走入慈濟後,生活更踏實。

然而畢竟習氣難改,他於培訓階段,有回菸癮難忍,跑入廁所偷抽菸,不料被人發現而大聲吆喝「廁所失火了」,使他感到無地自容,從此根除抽菸習慣,虔誠遵守十戒,當個規規矩矩的慈誠隊員。

上人讚歎藍師兄很有勇氣,願將自己過去錯誤經歷坦誠告白,以喚醒其他迷茫的人。

用奶瓶罐作撲滿

晚間,好幾位小菩薩拿著紅包或撲滿,排隊呈給上人,協助慈濟從事醫療或教育建設。

就讀小學的賴國安,父親是慈誠隊員,為了鼓勵賴小弟弟勇於行善,告訴他:「你若募到一百包水泥(一包一百五十元),我就帶你去分會見師公!」小弟弟聽了非常高興,沿著住家街道向左鄰右舍勸募,並將資料詳細記在筆記本上。

上人摸摸小弟弟的頭,翻開本子看看,「你募了幾包水泥呢?」「已經六十二包了,還差三十八包呢!我會再繼續努力!」

三歲的小女孩在媽媽陪同下,帶來一個裝滿銅板的透明奶瓶罐,瓶子上貼著紙條,寫著「捐建兒復中心」。

小女孩的媽媽說,她從小罹患良性纖維瘤,起初在肛門發現纖維瘤,之後蔓延全身,不知動過多少次切除手術,現在連口腔也長滿了,無法同一般人一樣正常進食,只能用鼻胃管灌食,最近才練習喝些流質食物。

小女孩把玩著上人給的果凍,純真地說:「我會向果凍說再見的!」上人聽了非常心疼,「唉!從小就這麼受苦!」不禁憐惜地摸摸小女孩的頭,祝福她平安快樂。

▲衲履足跡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八日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八日農曆八十六年十月初九

昨日甫行腳回來,聞說慈院有幾位病人期待見到上人,上人今日提早出門到慈院。

病中心情各不同

林副院長先引領上人來到心臟科病房,探望東南亞有史以來年紀最大的「開心」病人。這位九十歲高齡的葉老婆婆,由玉里一家地區醫院轉介而來,經診斷為冠狀動脈阻塞,由本院心臟外科陳復銓醫師主刀完成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目前恢復情形良好。

看起來身子骨頗為硬朗的老婆婆,神情矍鑠地半臥床上,完全不像才動完心臟手術四天的病人,她的幾位子女圍繞床旁。見到這樣的情景,上人歡喜地上前牽起老婆婆的手說:「真好福氣呢!孩子都那麼孝順,總共幾個孩子呀?」老婆婆比了七的手勢說:「七個。」

「七個都是男的啊?」

她的女兒在一旁補充道,還有三個女兒。上人逗她:「哇!偏心哦,要比十啦!」老婆婆咧開嘴笑了起來,歲月在臉上刻畫的紋路,掩蓋不了滿臉的安詳滿足,上人也不由得讚歎:「真是一個福壽雙全的阿嬤!」

由臺北來此住院的乳癌病人林太太,照顧她的先生在開車送小孩回臺北途中發生車禍,導致手臂骨折。屋漏偏逢連夜雨,林太太萬念俱灰,向師姊們表示想見上人。上人來到心蓮病房,一旁照顧的父親立即扶她坐起,林太太愁眉不展、神情木然。上人安慰她:什麼事都要自然看待,不要緊張,不要煩惱……,她緊緊握住上人的手,似乎由上人的手找到依止之處。

接著又探視幾位病人。蔡先生遠遠看見上人到來,輕輕呼喚母親說:「上人來了!上人來了!我們坐起來與上人合照。」「開喜婆婆」就在兒子細心裝扮下,包上她的花色頭巾,開心地與上人合影。

為什麼會有「開喜婆婆」的稱呼?是因為她戴上頭巾,十分神似電視廣告中的開喜婆婆,於是這個名號便在心蓮病房傳播開來。開喜婆婆生病已有二十幾年,都由兒女們寸步不離地照顧,此次也是由兒子蔡先生放下手邊工作,全心全意照顧母親,那分對母親的體貼讓人動容,上人歡喜地拍拍開喜婆婆說:「真是好福氣,兒子那麼孝順!」

離開心蓮病房,轉往兒科探望不滿四歲的「泡泡龍」小弟弟。罹患「先天性大泡型表皮溶解症」的小弟弟,身上水泡再度發作,全身上下都是紅紅爛爛的傷口,劇癢難耐,見人就抱怨「癢癢!」上人愛憐地以糖果逗弄他,他甜甜地說:「謝謝師公!」稍後上人在嬰兒室,看到慈院骨科陳英和主任之夫人,於昨日才生下的女兒,白白胖胖健康強壯。人生境遇如此懸殊,令上人不由得嘆息……

「免疫基因實驗室」成立

慈濟骨髓捐贈資料中心成立「免疫基因實驗室」,原寄存美國的十萬多筆驗血標本全數回歸免疫基因實驗室,未來實驗室將以最先進的鑑定法,自行完成驗血標本的檢驗配對工作,今舉行實驗室啟用典禮暨記者會。

上人主持啟鑰儀式後,實驗室主持人李政道博士帶領大家參觀實驗室,簡略介紹各項設備。

李博士曾任美國紅十字總會總部免疫基因實驗室主任,為國際知名的免疫學權威。他表示,實驗室引進世界最精密的分子生物學DNA分型檢定法,骨髓捐、受雙方免疫基因的配對準確率可提高至百分之九十九,與過去的血清學分型檢定法僅百分之八十的準確率相較,可望大幅提高骨髓移植配對成功率。

李博士也表示,將於一年內在臺灣及大陸成立臍帶血庫,嘉惠更多血液疾病患者,因為嬰兒臍帶血移植後排斥作用低,成功率相當高;不過由於臍帶血量少,治療對象將以病童為主。臍帶血來源是產婦生產後剝離的臍帶,可在每人出生後即保存下來。

記者們提出綁匪陳進興、高天民投書威脅社會大眾之事,請問上人看法。

上人語重心長地說道,目前最重要的是從淨化人心、教育正確人生觀念做起,「我不斷呼籲社會大眾要向看人生的光明面去看、把愛心發揮出來,但這不能只靠我,必須大家一起來做,尤其媒體工作者要多關心社會光明面,不能只注意負面的現象。」

「媒體多報導社會好的一面,人心就比較能夠穩定下來,人性光明面也自然會被帶動起來;如果媒體報導的都是負面現象,看不到光明希望,人心就會浮躁不安了。」上人也希望記

者們深入認識慈濟世界,「有空常來,多了解慈濟人到底做了些什麼,不一定要訪問我。」

▲衲履足跡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九日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九日農曆八十六年十月初十

「對」與「不對」

一對委員夫婦來見上人,對於該地慈濟人意見分歧、方向不一致,頗覺困擾,有些人因而退出慈濟。上人開示道,既然大家同行菩薩道,就要以菩薩的心態來相互感恩、善解、包容;彼此的法親情誼鞏固了,才能顯現慈濟之美,感召民眾投入大愛行列。所以委員要先從自身做起,自己的心安定了,才能照顧好會員的心。

上人又說,大團體方向一致才能齊步走,方向不一致則窒礙難行。該地慈濟據點成立未久,慈濟精神尚未落實,希望大家放慢腳步,不要太急切,最重要的是先凝聚大家的心。

「大家做事要相互取得共識,心量要放寬,一定要相互配合。所謂『不對』,如果只是輕微的『不對』,卻把它當成嚴重的『不對』,就是自己不對;運用智慧相互配合就沒有不對,不去配合就會有不對。希望大家隨時使用『四神湯』,不管遇到任何事都要先善解,化解心中無明情緒。」

有形珍寶不如無形愛心

來自臺北、桃園、臺中的一千多位會員齊聚靜思堂,聆聽上人開示。

上人談起在臺北「珍情畫意」珠寶展示會場上,見到耀眼無瑕的翡翠、珍珠、各色寶石,感到這個地球真是蘊含著豐富的寶藏,而這些東西都是由喜愛珠寶的人所捐出來,他們以歡喜心割捨所愛,實在不簡單啊!

「這些礦石原本藏在地裡,經雕琢裝飾後,變成有價值的美麗珠寶。不過人如果沒有一顆很圓滿的愛心,即使擁有再多有價值的東西都沒有用。」

上人舉例,柬埔寨的金礦、寶石礦非常豐富,但這個國家還是很貧窮,而且隨時面臨戰爭威脅,為什麼呢?是因為有些人心中缺愛、充滿貪欲,不斷挑起戰亂,使這塊充滿寶藏的土地,竟變成地球上赤貧國家之一。

菩薩行基本原則

中、東區五百多位培訓委員及慈誠隊員齊聚靜思堂國際會議廳,上人殷殷叮嚀,沒有經過菩薩道,無法到達成佛的目標。要當菩薩,條件很簡單,就是「大愛」。人人本具愛心,只是很多人把愛深藏心裡,沒有啟發出來,所以心念偏差成為自私自利,也就是一般的凡夫知見。

菩薩自度度人的方式有千千萬萬,但不離六項基本原則: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布施」是慈濟的基礎,行菩薩道一定要布施。「持戒」也很重要,慈濟人的「十戒」缺一不可,錯失任何一戒,人格就不圓滿、團體也不和諧,所以慈濟人要堅守十戒。

十戒不只在口頭上背誦而已,更要在日常生活中身體力行,如果對十戒不慎重,缺乏品格操守,要當菩薩就難了。

「忍辱」也不簡單,不只大事要忍,小事更要忍,小事不忍會誤大事。人事是非,不用太認真,不過好壞要分清楚,什麼該忍,什麼不可忍而必須設法解決,要用智慧加以判斷。

「人與人之間若沒有『和』,力量能很強盛嗎?人人心一定要和,力量才大。」上人語重心長地說,慈濟團體美在心和、力齊,大家年底就要授證了,如果心不和,力不齊,受證之就後會很辛苦,陷入愛慈濟卻煩惱重

重的掙扎中。

從會員、見習、培訓到受證,至少為期兩年,上人提醒大家,這是自己選擇的路,要很甘願地向前走,不要停滯。「既然已踏出第一步,就要步步精進,把握因緣凡事投入。做了才有心得,有心得就能定下心來,體驗到法喜禪悅。」

「付出無所求,心中常懷歡喜、輕安自在,這就是禪。做應該做的,不做不該做的,就是智慧。」上人勉勵大家培養開朗包容的心,日日歡喜,處處結好緣,永不後悔走進慈濟。

▲衲履足跡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十日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十日農曆八十六年十月十一日

札西慈忍喇嘛讚歎

達賴喇嘛的弟子--札西慈忍喇嘛,在法音喇嘛及臺大佛學研究中心恆清法師陪同下,到花蓮參訪慈濟各志業體。

首站來到靜思精舍,由常住僧眾引領參觀,透過法音喇嘛的翻譯,札西慈忍喇嘛驚歎:「沒想到臺灣的比丘尼做這麼多事!這些都是佛陀要我們佛弟子做的。」

與上人會晤時,札西慈忍喇嘛先致贈長條型紗巾「哈達」,表達敬意,讚歎上人所教所傳,不只是理論,更是身體力行的模範。上人謙遜地表示,慈濟志業是眾多有心人共同成就,不是他個人做出來的。

有史以來,西藏佛教沒有傳比丘尼戒,無法成立比丘尼僧團,今年達賴喇嘛訪臺期間,對臺灣比丘尼僧團印象深刻,因此特別派弟子來臺觀摩,深入了解比丘尼戒律及傳戒細節。

札西慈忍喇嘛表示,此行來臺的心得,可以用「驚喜」二字來形容,他對臺灣比丘尼的言行威儀、學習精神及對社會的貢獻,印象非常深刻,許多比丘尼都是接受過高等教育、已有良好的學識基礎之後,才進一步探究佛法,在吸收佛法精髓後又能深一層應用,投入社會服務的工作。

上人表示,臺灣的自由環境與社會背景,給予比丘尼很大的發展空間,使大家能夠實踐佛陀教誨。

透過翻譯,聽上人分享當年出家及創建慈濟、推動大愛的心路歷程後,札西慈忍喇嘛有感而言:這和達賴喇嘛的理念不謀而合--以佛法修習內在,對外則投入社會、致力於利益眾生之事,這才是真正大乘佛法的行者。札西慈忍喇嘛並期盼將來上人與達賴喇嘛能有因緣會面。

▲衲履足跡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十二日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十二日農曆八十六年十月十三日

解惑

臺北孫淑妙師姊陪同貞德圖書總經銷羅賴堂先生及一位年輕女士來訪。羅先生響應慈濟醫療建設,發心捐款十五萬元,並捐贈兩千本漢英、英漢辭典,與慈濟護專、醫學院學生結緣。

羅先生感嘆從事圖書工作很辛苦,必須具備一股衝勁才行。上人提醒:「圖書是人們精神食糧,圖書工作者提供什麼食糧,社會大眾便吸收什麼養料;如果所散發的是毒素,亦會被吸收而中毒,這可是害人不淺呀!所以從事圖書工作必定要謹慎小心!」

結伴前來的女士,剛加入慈濟不久,過去她在家人眼中是個很壞的媳婦--結婚典禮結束後,先生的長輩們清點禮金,這位剛過門的媳婦便爭著查看禮金,想要知道有哪些同學來參加婚禮,大約包了多少禮金。這個舉動使她在公婆心中留下壞印象,往後她更變本加厲與公婆結下惡緣。

她認識慈濟後,受到薰陶,試著

努力改變自己,但仍未能得到公婆原諒。為此,她跪在上人跟前,傷心地說:「我雖然很想改善與公婆的關係,但是他們不接受,我向婆婆下跪求她原諒,她還是不肯……」

上人慈慰道:「公婆之所以還不能接受你,是因為你還沒培養到『心甘情願』的程度,一旦你將好的行為都做到『習慣成自然』,他們一定會有感受,你只要盡心去做就對了!」

「既然過去是自己不懂事,就要常去道歉,而且不只在口頭上道歉,也不是下跪就可以了,要真正發自內心,在日常生活中一切動作都表達真誠的懺悔。總之,只要耐心、長期地做下去,必能得公婆原諒!」聽上人一番勸慰,女士臉上憂愁總算化為笑容。

▲衲履足跡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十三日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十三日農曆八十六年十月十四日

神奇的木屐

晨課中,上人以一則寓言故事說明「見利忘義」之害--

一個小男孩與母親兩人相依為命,家境貧苦,在母親患病後,生活更是雪上加霜。小男孩去向富有的叔叔借錢,不料叔叔很吝嗇,小男孩淚流滿面不斷哀求,叔叔才勉強借他一點點錢,只夠買一帖藥,無法讓母親完全康復;小男孩只好再去向叔叔借錢,這次叔叔連門都不肯開,無論小男孩如何哀求,叔叔就是不肯見他。

小男孩掛念母親沒人照顧,只好回家去。他邊走邊哭,不小心撞上一位老公公,老公公問明小男孩哭泣的原因之後,就送他一雙神奇的木屐,告訴他,只要穿著它走幾步,地上就會出現金銀財寶,但滿足所需後若繼續用它,身體將不地斷縮小。

小男孩用這雙木屐使母親恢復健康並改善家境後,就不再用它。過了一段時間,叔叔發現小男孩有一雙神奇的木屐,就把它偷走,整日不斷地踩著木屐,變出許多金銀財寶,但身體也因此不停地縮小,最後只剩一粒砂子那麼大……

上人表示,人生道上一步差、千步錯,平時若沒將心照顧好,即使得到好機會,也會得意忘形而害了自己。知足守本分,才能過著安穩的日子,若是見了利就忘了義,去說不該說的話、做不該做的事,眼前雖得到短暫的利益,但品格已受損,將來終究會自食苦果、後悔莫及。

▲衲履足跡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十五日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十五日農曆八十六年十月十六日

一念救一命

陳乃裕、陳芳文兩位師兄,向上人報告骨髓資料庫第七十六例配對成功個案--

受髓者大陸廣州十四歲旳馮小弟弟,起初身體不適時只當是小病痛,仍天天抱病上學,即使很不舒服,老師叫他在家休息,他還是強忍著,考試經常考到九十多分。他的好學與上進,贏得了老師的疼愛和同學們的尊敬。當他被診斷罹患血癌的消息傳出時,老師、同學都很震驚,父母更是哀傷;而高達一百二十萬人民幣的龐大治療費用,對甫遭裁員的父親更是一筆不知從何籌措的天文數字!

向慈濟骨髓資料庫尋求配對前,他們也曾透過當地骨髓資料庫找到一名HLA配對相合者,可是對方卻不願捐髓,幸好後來在臺灣不但找到配對相符者,且該名二十六歲男子還一口應允抽髓救命。

當十日晚間,陳乃裕與陳芳文兩位師兄經過四次轉機,在不到二十小時之內趕抵當地醫院時,小弟弟的父母激動地掩面哭泣。師兄在隔離室外,

透過對講機告訴小弟弟:「你的希望,我們幫你帶來了,要堅強起來!」小弟弟說:「父母很辛苦,請他們放心……一定會健康,一定要健康……」當師兄放下聽筒,轉身一看,只見採訪的記者已淚流滿面。

小弟弟的父母及學校校長曾來信向慈濟致謝:

「我們唯一不幸的孩子患上白血病,在瀕臨危及生命之際,卻有幸地得到各位伸出援手,給我們唯一可憐的孩子找到相合骨髓。為給孩子治病,一年多來我們傾盡家裡所有,並借盡親戚朋友的所能。迫於無奈,我們商量好賣器官救孩子,慈濟基金會得知我們的困境後,提供移植手術的全部費用……貴基金會這種偉大的無限愛心和無私表現,令我們刻骨銘心,衷心祝願你們一生平安!」

「我校馮同學熱愛學習,熱愛生活,關心他人,具有良好的品格,尤其是他意志堅強,忍受著病痛折磨,頑強地堅持學習……在馮同學經濟極度困難的情況下,慈濟基金會提供移植手術的全部費用……為挽救一位同胞的生命,你們克服了不少困難,跨越海峽獻出愛心,使我們全校師生員工深受感動。近日,多家報紙、電視臺已做多方面的報導,慈濟基金會為馮同學所做的一切,已超出了救一個孩子的意義,我校全體師生、全市人民乃至全國許多地方,都為你們的人道主義精神所感動……,也希望通過你們向供髓者,表示衷心感謝……」

捐髓者憑著一念愛心,將自身骨髓捐給海峽對岸非親非友之人,為一個年輕生命帶來生機,也為一對哀傷的父母帶來希望;上人表達衷心感恩,讚歎這位捐髓者實是功德無量!

▲衲履足跡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十九日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十九日農曆八十六年十月二十日

人生不久長,精進過秒關

慈濟護專懿德母姊會於靜思堂國際會議廳進行研習,安排最後半小時請上人開示,上人提早一個多小時到達會場,坐在最後一排椅子上,跟著懿德媽媽們一起聽課。

隨後上人開示時,提到和懿德媽媽們一起上課學習,感到很高興,「慈濟已有三十二年了,看到各行各業的弟子們,在志業及事業中的成就,也看到許多人身形雖逐漸衰老,但心靈卻不斷成長,讓我覺得很安慰。」

「人生真的不長,扣掉孩童時代及迷失人生方向的摸索階段,一個人真正清清楚楚做事情的時間能有多久?若不把握時間修養品格、積極行善,此生結束時將留給人間什麼呢?」

上人感嘆地說起這兩天在臺北發生的大新聞--白曉燕綁架案兩名嫌犯先後出現,一人自殺,一人正挾持人質與警方對峙了將近二十小時,目前狀況仍持續中,令人憂慮。

「作惡多端的人難道被判死刑或自殺,所造罪業就能一筆勾消嗎?要知道此生肉體生命雖然結束了,但無形的業識還會延續下去,來生將是何種生命、將承受怎樣的果報呢?同樣是人,有人受到愛戴尊重,有人卻是生時被人唾棄、死了人人歡呼,帶給人間截然不同的感覺;使社會不安又讓父母蒙羞的人生,實在一點價值都沒有。」

上人也提起,今早高速公路上一輛客運車與砂石車相撞,十多人當場死亡,多人輕重傷,由此感到不論是人為禍端或意外事故,都讓人無法預料,「人生無常,雖然大家都知道要趕緊修行、多做好事,但是否真的時時刻刻都這樣做呢?時間無形無蹤地流失,生命也是點點滴滴地消逝,若知道該分秒精進,也如此發願立志,卻

沒有真正做到,則永遠都只是一個苦惱的凡夫呀!」

上人表示,正因為深刻體會生命不長久,因此發願在這幾年內儘速將慈濟全省醫療服務網及完全教育建設起來;感恩慈濟人共同為志業、為社會發揮「一手動時千手動」的力量,也感恩在場委員們以媽媽的角色投入教育志業,「大家的責任很重,若想讓未來子孫有個好的社會,我們就要用心於教育上,以真誠的愛來付出、再付出!」

▲衲履足跡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二十日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二十日農曆八十六年十月二十一日

境美,心要更美

兩位心蓮病房病人及家屬們,在志工顏惠美師姊陪同下拜見上人。身材瘦小、容顏蒼白的王先生,發願往生後捐遺體給醫學院研究,並呈上紅包,表示要為慈濟建設盡棉薄之力。

上人讚歎他的勇氣,並慈示:「能發下捐遺體的大願,即是心境解脫的表現。當我們擁有這個身體時,要盡量運用,不可隨意損毀;當使用權不再屬於我們時,就坦然奉獻,讓生命最後的功能發揮出來。」

一旁年輕的劉先生坐在輪椅上,見到上人,瘦削面容洋溢著欣喜。上人勉勵他:「人生要看得開,多向王先生學習,天天自我祝福、歡喜自在!」劉先生眼神堅定地點點頭。他們將在護士及志工陪同下,至風景名勝太魯閣一遊,上人鼓勵道:「那裏的環境很美,不過,心境要比環境更美喲!」

「美體小舖」創辦人來訪

「美體小舖」創辦人安妮塔.羅迪克女士,與臺灣分公司員工及媒體記者一行二十餘人造訪精舍。該企業專門經營天然成分的護膚及沐浴用品,連鎖加盟店遍及世界各國。安妮塔女士除了積極推動人權、環保、保護動物的理念,也致力協助第三世界國家改善人民生活環境。

安妮塔女士身著素色套裝,神采奕奕,她表示從媒體上看到上人所做所為,非常驚訝且感動萬分。上人說:「這並非我一個人所能做到的,而是大家同心協力來完成。愛心是人類的共同點,我們的社會充滿有愛心的人。」

上人讚歎安妮塔女士的公益事業也是不離愛的心靈啟發,安妮塔女士取出檔案介紹其「教育而非援助」的救濟理念,例如至尼泊爾等貧困國家蓋工廠提供就業機會、聚集窮人給予教育、在巴西建學校及醫院。

上人向安妮塔女士說明慈濟的作為及理念,舉例表示,慈濟曾在泰北設立農場,教導人們耕種,也曾在南非設立工廠,教導黑人各種技藝。

末了,安妮塔女士表達與慈濟合作的意願,希望凝聚更多有心之士,共同為解決世界的貧窮苦難而努力,上人表示樂觀其成,歡迎安妮塔女士深入了解慈濟志業。

「開心」婆婆

午後,「冠心病共同照顧成果記者會」在慈濟醫院召開。慈院自民國八十五年受衛生署委託,結合花蓮四家大醫院及基層醫療院所,針對冠心病病人做預防及治療工作,不僅減少冠心病人復發率、簡化轉診流程,也使許多遠途病人得到及時救治而挽回一命。今日發表兩例個案,其中一例九十歲的葉老太太,為東南亞有史以來最高齡的「開心」病人。

上人到會客室,探視兩位已成功完成冠狀動脈手術的高齡病人,她們將在家屬陪同下參加稍後的記者會。

兩位老人家坐在輪椅上等候,與

家屬們談笑風生。九十歲的葉老太太臉色紅潤,花白頭髮在腦後編成整齊的辮子,看起來有點俏皮。上人趨前握著她們的手話家常,問葉老太太:「出院後還要回去種菜嗎?」老人點頭道:「要!」「回去要種什麼菜?」「種絲瓜。」上人莞爾:「種絲瓜時節不對。」葉老太太呵呵地笑說,她也弄不清楚到底時節對不對。

而何老太太如雲的黑髮,令人實在難以相信她已經八十五歲了。上人問道:「妳還會不會胸痛啊?」老太太中氣十足地說:「不會了啦!醫師跟我說,如果開刀後還會胸痛,他就不當醫生了。」在場的人都被逗笑了,上人拍拍她的肩說:「心臟病好了,人也更年輕了!」老太太笑得樂不可支。上人又環顧圍繞在兩位老人家四周的家屬,稱讚他們孝順,叮嚀他們回去以後要細心照顧好老人家。

▲衲履足跡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農曆八十六年十月二十二日

正信與迷信

「所謂『心靜氣盛,邪魔不侵。』心中有正念、正信,就不會被偏邪觀念所迷惑。」晨課中,上人強調在各種觀念紛亂混雜的現代社會中,必定要時刻用心建立正念。

「很多人覺得心靈空虛,想要尋找一個讓精神有依靠的信仰,不過,當今各種信仰良莠不齊、正邪難分,倘若對『宗教』--人生的宗旨、生活的教育,缺乏正確認知,反而會受到誤導而觀念偏差。」

「最近有一種教派,自稱會幫人看相,又說臺灣在這幾年內會發生戰亂,還有其他大災難!他們告訴信徒要儘快移民到國外。有位先生信以為真,非常緊張,已經開始變賣財產,太太阻止不了,非常無奈,打算帶先生來與我談談。」

「其實,世界上無論哪個國家都有種種問題需要解決,不只臺灣才有,可是偏偏有人刻意發出不實言論來煽動人心,這種現象著實令人擔憂!」

「在信仰的路上,不可好高騖遠或追求虛妄幻相,應該循規蹈矩,在踏實的人事環境中修養品格。在人事中磨鍊,才能成就深厚穩固的品德與智慧,若執迷於人事物以外的空幻境界,實在非常危險!」

「不要懷疑社會將來會怎麼樣,愈懷疑只會愈不安。從我們自身做起,調整好信心,努力發揮良能,帶動人人以愛相待,那麼,這個社會必定會愈來愈好!」

▲衲履足跡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二十二日農曆八十六年十月二十三日

日本「佛國土會」訪慈濟經驗

日本佛教慈善機構「佛國土會」十多位會員,在謝富美師姊與外語隊師兄姊陪同下拜訪上人,他們將住宿精舍數天,參觀醫療、教育志業,並參與精舍發放、慈院居家關懷。

該會會長河野芳郎先生贈送兩幅親筆書法,祝福上人身體健康,並捐贈建設基金。河野先生表示,最初從刊物得知慈濟時,對慈濟成立之初相當克難、三十二年後卻有會員數百萬人,感到相當訝異,因為佛國土會成立十四年來,只有一千多位會員,所以特地來學習慈濟將大愛理念擴及人群之法。

上人表示,慈濟成立十四年時,規模也不大,唯一秉持的原則就是腳踏實地做事,以誠懇的心來啟發、凝聚大眾的愛心。

河野先生表示,日本社會雖然經濟蓬勃發展,但人們的心靈十分空虛,很希望以佛教來安定人心。

上人言,心靈空虛是世界各國的通病,能彌補這種「缺愛症」的並非只有佛教,只要是正知正信的宗教都能發揮這種功能。宗教信仰最重要的是實踐,實踐之後有心得,才能放下煩惱,體會到真正的心靈解脫。慈濟人平日不講大道理,唯有直心、用心、腳踏實地去做,在實踐中自然可提升智慧。

臨行前,同行的角田英雄先生肅然立正,激動地表示,他平日虔誠禮拜觀世音菩薩,對慈濟的菩薩行徑非常感動。上人請角田先生多多了解慈濟,回日本後散播大愛種子,不只禮拜菩薩,自己也來當人間的活菩薩。

訪視工作首重「感恩」

全省培訓組幹部會議,上人提到訪視工作空談理論無用,一定要落實去做,不可過度偏重學術論點,必須深刻了解慈濟文化,以細心、愛心、智慧與尊重的心態來訪查貧戶。

「你們的責任很重大,觀念一定要正確,帶培訓委員訪視貧戶前,應先教育他們:『能去救濟貧困,並非因為我們很了不起,而是因為對方示現苦相,給我們機會去幫助他們。』」

「慈濟的文化是『尊重生命』,在付出的同時也要感恩;若無感恩心,就是所謂的『施捨』,是很不情願或是輕視、草率地給予。我們應該抱持著真正的歡喜、感恩、尊重之心,以溫和笑容與親切言語來用心維持貧戶的自尊心。而且希望大家也要培養一個觀念:所謂『尊重生命』,不只是尊重人類,凡是有生命的眾生,我們都應心存悲憫。」

▲衲履足跡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農曆八十六年十月三十日

大愛清流

今日將啟程行腳,上人在志工早會時,述及此行有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推展目前正緊鑼密鼓進行的影視工作--慈濟大愛電視臺即將於明年元月一日正式開播。

上人言,慈濟志業從慈善、醫療、教育到文化,是循序漸進、環環相扣而成;早年從事慈善工作,發現貧的根源是病,因此發展醫療建設,但有了硬體設備,還需要具有菩薩心的醫護人員,所以再開辦教育志業。

如今,社會亂象叢生,民心惶惶不安,要安定人心,健全媒體是重要方法,因為健全的媒體就像清淨光明的教育,可以迅速有效地淨化心靈。大愛電視臺的宗旨,是弘揚佛陀的精神、傳達社會的清流,呼籲人人將隱藏心中的大愛發揮出來,人人以愛相待,社會就能安定。

午間抵達臺北,在北區委員、慈誠及功能組幹部會議上,上人提及,早年臺灣社會雖不富有,卻很單純,人民多能安居樂業,但隨著經濟愈來愈繁榮,社會病象日益增多,要撫平民眾受傷的心,必須依靠媒體的力量。媒體如刀,利害得失全視操刀者的心態--媒體可以是教化眾生的資糧,也可能成為傷害人心的工具。

建立一個人人有愛、有感恩的社會,是文化志業的重責;慈濟世界愛的故事都是活生生的教材,期待書刊、廣播、影視等所有慈濟文化工作,能將這些美善清流更加普及於社會各角落。

▲衲履足跡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三十日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三十日農曆八十六年十一月初一

救人,真好!

一早驅車前往新竹聯絡處,當地委員、慈誠隊、會員及慈青同學們,

來到聯絡處聆聽開示。上人首先說明,他接下來還須趕往臺中分會,無法在此停留較長時間,不禁嘆言:「人有情,時間卻無情,我這一生對任何東西都感到非常滿足,唯獨覺得時間不夠用。不論是否能追得上時間流逝的速度,我只管朝向目標全力以赴!」

上人接著提及近日從柬埔寨求救信函獲知,該國遭受風災,請求慈濟發放穀種給受災嚴重的兩個省分,以便能趕在農耕期下種,使人民免於缺糧之苦。這些年來慈濟先後發放多次穀種給柬埔寨,也聽說當地曾出現二十多年來未曾有的大豐收,卻因發生內戰,至今依舊民不聊生。柬埔寨自然資源豐富,不幸連年受災,又因部分人心不和,以致戰事頻繁,人民生活苦不堪言。「或許有人會認為何必再去救濟?但世間原本苦難偏多,救度眾生若無毅力與恆心,如何為眾生拔除最深痛的苦難?柬埔寨人民是無辜的,他們長期處於戰亂的危機及受災的苦楚,實在很需要有人給他們一線希望。」

上人也提及,十一月份慈濟骨髓資料庫配對到五例(第七十五至七十九例),其中有三例分別捐到大陸、德國、夏威夷。有兩位捐髓者在慈濟醫院進行抽髓手術,隔日出院後,都到精舍拜訪上人,表達「能救人真好」的喜悅心情。

當上人即將離開聯絡處時,一位已康復的受髓者楊先生帶著妻兒來到,上人見楊先生氣色相當好,一家人和樂融融,不禁有感而言,當初慈濟成立骨髓資料庫,雖然很艱辛,投入數億元經費,如今見到捐髓者付出愛心,及受髓者家庭幸福,覺得一切辛苦都值得。

訪視工作是福田

午後抵達臺中分會。全省訪視幹部研習會中,上人讚歎在場委員們都很有福,因為隨時有機會投入利益人群的工作。上人提及日前有位從英國回來的委員,請求讓英國慈濟人繼續投入亞塞拜然的救助工作;因為英國福利制度很好,當地委員縱使有心要做濟貧工作,也苦無對象,雖然由英國到亞塞拜然的飛機航程需要八個小時,當地委員卻很珍惜這個能親手布施的殊勝因緣。

「訪視工作是一畝福田,唯有親自下種耕耘,收穫才是自己的。臺灣並不算大,訪視貧戶不必像國外慈濟人須長途跋涉,你們更應該把握因緣來耕耘福田!」

上人提醒大家,慈濟是由慈善起家,委員的基礎在於濟貧教富,對於訪視工作應重視及珍惜。委員們投入慈濟,都是以愛心為出發點,但人多便有不同的意見,要用心從不同意見中理出共同目標去實行。「慈濟團體人多,有其優缺點;人多意見多,但是人多力量大。其實,障礙大多來自於自己而不是別人,只要努力調整使自己缺點降低、優點增加,人人就能在這條菩薩道上走得順暢無礙。」

上人還強調,慈濟的救濟方式是靈活而非死板,從事訪視工作過於理智則不圓融、過於感性易受人情包圍,這都是不好的情形。必須悲智雙運,才能順利合作,對貧戶的協助也才能適切合宜。


▲心靈交流道

心靈交流道

好文章如好友,心煩時開臆解悶,失意時驅愁釋懷,
字裡行間,有歡笑、有溫暖,句逗篇章中,有真情、有大愛……
「心靈交流道」是交會談心的好所在,不論是心情的回饋或是意見的參考,都竭誠歡迎您來分享。

小時候家境很困苦,母親要負擔家計、裡裡外外的瑣事,印象中父親無責任感,好賭、嗜酒、脾氣暴躁,經常看他們吵吵鬧鬧,甚至打架。母親雖想改變父親,喚起他對家人的重視及責任感,但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母親一再的容忍,無非是為了這個家。

在別人的眼中,母親是位性情溫和、待人誠懇、刻苦耐勞、非常顧家及孝敬長輩的一位女性;集優點於一身,有時吃了虧,也不願與人計較,凡事都為別人想。作為子女的我,有時看不過去,覺得她太過於軟弱,從不知要為自己爭福利,只有一味的付出。

看過近兩期的月刊,我突然有種領悟,這無非是大愛的表現--不計較,不與人爭長短,默默地付出,甘之如飴;但對母親仍不免感到心疼。

而今我們兄妹都已成家立業,在個人的工作崗位上盡己本分,加上去年家裡經歷了一場風暴之後,父親現也較收斂了些,除了偶會飲酒作樂一番,倒也還會關心這個家。

如今的我雖也為人妻為人母,自覺非常顧家(自幼深受母親所影響,承襲了她的長處),卻也遭遇了嚴重的一項考驗,面臨到婚姻是否要繼續走下去的困境(目前與先生處於分居狀態),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葉方良 Rex-YEH 的頭像
    葉方良 Rex-YEH

    葉方良-LINE@商業教學:【盛鐸電商文創 O2O行銷】

    葉方良 Rex-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