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家的慈善觀
洪敏昌:行善不光是捐錢
◎撰文/黃秀花
過去,洪敏昌總認為企業家只要捐款給慈善團體,
就算盡了社會責任;
參與慈濟後,
他發現光是捐錢還不夠,
還要真正投入,才能體會箇中味。
洪敏昌的辦公室裡,掛有一幅「禮運大同篇」的書法作品,似乎隱約透露出他對大同世界的嚮往。
多年來,洪敏昌一直在尋覓這樣的理想境界,卻始終未可得;直到有一天他置身行善隊伍中,才猛然悟到:原來「桃花源」就在自己心底,就在自己的一念之間。
前一分鐘才剛開完會,後一分鐘他又急忙趕赴花蓮面見證嚴上人,總是行色匆匆的洪敏昌,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為何還願意撥出時間行善呢?
「只要有決心,即使再忙,也一定能找出時間來。」洪敏昌表示,企業家是社會的一分子,關心社會、投入社會公益,才能提升社會整體的生活品質,企業也才能得到良性的發展。
危機
省思社會責任
出身於台灣松下集團的洪敏昌,優渥的家境是他成長過程有利的後盾,從求學、結婚、出國留學、到回國接掌國齊實業公司,一路上雖小有波折,但還算走得順利。
然而,對鎮日為事業奔忙、馳騁於商場,有時他也不免感到空虛:「賺了錢,除了可以打麻將、打球、喝好酒、買名貴的珠寶和衣服,還能做什麼?」而立之年時,他曾認真思考過:「如果有一天我往生了,墓碑上可以寫些什麼?」
四十歲時,家族企業中有一公司出了問題,他請示父親:「是關起來?還是繼續經營?」
「這家公司有一千多名員工,對於他們的家計生活一定要負責到底,否則變成了社會負擔,那才是一大罪過!」父親提醒他,企業家除了做生意賺錢外,還要承擔「社會責任」。
洪敏昌第一次想到社會責任的問題,他記起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曾說:「企業不賺錢才是不負責任!」他對這句話的體悟是,企業家賺錢繳稅支付政府是應該的;假如經營不善,反造成社會負擔,才是有愧於商業道德。
但,要救一家經營不善的公司,可能要比開一家新公司難上千百倍。為了挽救頹局,他每天早上五點半起床,工作到晚上七、八點。每每從板橋工廠開車回淡水,好幾次在回家路上,想到公司就有回天乏術的無力感。想著想著,不禁悲從中來……
夜裡也常因惦記著公事而無法入眠,由於睡眠品質不佳,常常一梳頭,大把頭髮就掉下來。這樣煩心的日子大約持續有一年之久。
公司在他的勵精圖治下,一方面加強內部管理,重塑新秩序;一方面解決存貨問題,並開發新產品。不久,公司的業務逐漸有了起色。
度過危機後,他深入檢討,發現公司內部存在管理上的問題。表面上雖人才濟濟,但各部門間卻各自為政,彼此缺少配合。因此,他決心徹底改造,凝聚大家的向心力。
他以足球賽作譬喻說明致勝關鍵在於團隊精神,也就是說,比賽除了比球技外,真正比的是分工合作和團隊默契。
轉變
重視人性管理
在人格養成上,洪敏昌受父親洪建全的影響至深:「做人重品德,做事重品質。」當他學成歸國第一天到公司上班時,父親在員工面前介紹他,講了三十分
鐘,強調的就是「商業道德」。
而早在民國六十二年,其父便創辦了「洪建全文教基金會」,倡導「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的理念,推動音樂圖書館、創辦兒童文學、出版書評月刊、鼓吹民謠、校園民歌、贊助文藝團體等。
提撥幾千萬元成立基金會,在當時是一筆不小的數目;洪建全並嚴禁各關係企業與基金會有財務往來,更不得以基金會作為節稅工具。
「父親深受松下幸之助的影響,堅持辦企業的人應該把力量放在『本業』,不該去做不實在的財務投資。」洪敏昌承襲其父剛正不阿的性格,堅持不涉足投機事業。是以,初掌公司之際,即訂下「誠」、「勤」、「智」的踏實經營理念。
對於回饋社會之事,他也從未間斷過,只是過去總認為企業家只要捐款給慈善團體,就算盡了社會義務;直到這幾年來,因深入了解慈濟後,觀念才大為轉變。
「光捐錢是不夠的,要真正去做,才能體會箇中味;並且愈投入,心靈會愈有充實感。」洪敏昌指稱,「禮運大同篇」中明白地勾勒出社會的均衡發展和原則,包括經濟的、文化的……,各層面的理想境界都點出來了;這正是慈濟一直在努力的目標;而他期望將這股精神帶入事業經營中。
曾參與大陸賑災的他,對於慈濟的「重點、直接、尊重」三大賑濟原則,深表認同;他說:「『重點、直接』在管理上的意義,是運用最有限的資源做最大的效益,很符合經濟利益;而『尊重』是一般人最易忽略的。」
他指出,從農業、工業至資訊社會,人類的生活型態發生重大改變,新的領域裡,市場趨勢已從供應者導向消費者;同樣在公司裡,領導者也不再如過去權威式下決策,而必須尊重部屬們的意見。
因此從去年起,他便在公司推行「分層負責」的管理模式,授權各部門主管更大的自主空間;相對地,他對主管的要求亦嚴,囑咐他們下決策要精確。另一方面,他則提倡「社內創業」,鼓勵員工入股新的關係企業,共創利潤、共享成果。
洪敏昌強調「人性管理是二十一世紀極重要的管理觀念!」在工作上雖有高低職權之分,但基本上每個人都是平等的,所以尊重及雙向交流是必要的。
亂象
致力經營大愛
從基層工讀生做起,已跟隨洪敏昌十五年,現任稽核室課長的張美煖便說:「董事長很重視平等,對主管要求嚴格,但對一般員工很好。我剛進公司時,他還要求大家叫我的名字,不要直呼『妹妹』。」
以往洪敏昌性子急、又嚴肅,員工因懼怕而不敢親近他。張美煖說:「當年公司發生危機時,他常常開會到一半就開始發
脾氣拍桌子,而且走路很快,也很少笑,每次大家看到他要搭電梯,都趕緊閃避!」對於員工的反應,洪敏昌也有自知之明,私底下還調侃自己:「我有長得那麼醜嗎?」
幾年前,他受太太徐秀華影響走進慈濟,剛硬的外貌及內心開始起了變化,慈濟「四神湯」一點一滴在他心中發酵,使他由內而外散發出柔和的氣質,連從前對他敬畏三分的員工也感覺到了。
「他現在和藹多了,跟大家比較沒有距離,很多人都這麼說。」張美煖表示。
因參與慈濟的訪貧工作,讓洪敏昌有機會接觸到社會的另一面,人生觀和價值觀因而改變,對財富也產生不同的看法
「一個人對物質的需求其實是有限的,超過了就只是數字的累積而已;反過來說,該考慮的應該是自己想追尋什麼?」洪敏昌的腦海中,反覆思索的是如何改善社會整體的生活品質;他並期許自己由「企業人」轉變成「社會人」,為慈善公益多付出。
去年,台灣百名富豪排行榜中,不見洪敏昌的名字,他輕鬆而欣悅地表示:「我不認為自己比別人不努力,也不認為比別人做得不好;但,人生不應以數字作為評斷的標準,最重要的是要問自己是否盡力?又為社會付出多少?」
鑑於人們生活富足,卻未相對地提升生活品質,反倒造成價值觀扭曲及社會亂象叢生,讓洪敏昌醒覺到:社會要祥和,必須藉助文化來陶冶人的性情,而文化則需靠長時間的培養。基於此,他積極參與慈濟「大愛」紀實片的籌畫和資金籌募,促成中視頻道播出兩季二十六集的節目,並發行錄影帶;他認為「台灣有許多真人實事的溫馨故事,都富優良的文化內涵,可以激勵人心!」
不再執著金錢追逐,一心想行善助人的洪敏昌,現在顯然活得更自在了!
▲新新人瑞
二度蜜月
◎撰文/蕭本增(已退休工人)
我是一個六十八歲已退休且重度聽障的工人,子女長大後各自婚嫁,所以對妻子說:「老婆,我們有福了,開始二度蜜月吧!」
雖然沒錢買華廈名車,不懂名牌、不知美食,但我倆卻相親相愛、甘苦與共,生活在自然淡泊中,滿足、感恩、自愛、自強。
動能強身,靜可養心,兩種活動我們都喜愛。
爬山接近大自然,接受晨曦甜露,吸收自然營養,遠看山景,心曠神怡,欣賞鳥飛、蝶舞、蟲鳴、花開,都能使我們歡笑快樂。上山打羽毛球,結交球友增加人緣,以及健康的香功運動,或是看機場飛機如鳥般飛起飛落,也是一大樂事。
也曾在山上煮物共食--地瓜、綠豆稀飯、湯麵等,樂在其中,不知不覺便過了半天大自然的生活;回程再順便買些蔬果,回到家準備午餐,同進同出如新婚夫妻般甜蜜。
靜的方面,我們也有共同嗜好:看書、寫字、種樹、栽花。因為生在貧窮之家沒有進過學校,到近年來才有時間學習看書、寫字,夫婦倆特別珍惜這些難得的學習機會,因此特別用心學習,而感到有成就、福氣。
讀書能知天下事,吸收名人點滴,欣賞書中名山古跡,也能知道仁義道德、辨是非、明因果。看慈濟刊物惠我最多,最欣賞的則是證嚴上人的《靜思語》,有益於人的好書我皆愛贈送他人,所以曾買十多本分贈親戚好友,因為好書功能大,可以改變思想,以及做人做事的態度。
我們的晚年就是在這動靜之間,享受平常、自在又快樂的生活。
▲新新人瑞
孝順之道唯「用心」
◎撰文/江月娥(國小退休老師)
「又逢中秋月圓人圓時,你有多久沒回去探望父母了……」
瞥見報上醒目的廣告詞,想必牽動不少遊子的心絃。每逢假期,銀髮父母企盼子女回巢、承歡膝下,卻常見年邁的父母忙於張羅,幾天的興奮,往往只換得滿身的疲累與人去樓空的寂寞。
有人形容:「孩子回來,好像沾醬油一樣,沾兩下就走了。」兒孫滿堂固然可喜,但相信老人家內心深處,必定更企盼能坐下來,和自己辛苦拉拔大的兒女聊聊、談些體己話。
我們家上有婆、下有媳,幾十年來情逾母女,和樂融融,在此願提供一些隨時可行的小祕方供參考:
一、小動作贏歡心:幫父母梳頭、剪指甲、縫掉了的扣子、脫了線的衣裳,偶爾附在耳邊說句貼心話、擁抱擁抱。
二、溫馨小卡話感恩:生日、父(母)親節、紀念日,在別緻的卡片上,寫些感性話語,大聲地在子孫面前念給他們聽。
三、愛、關心、尊重:銀髮老人最怕孤單、寂寞,子女不妨抽空陪吃頓飯、安排家聚、並邀請赴宴、熱誠接待他們的朋友、大小事請教出主意……
四、鄉親、鄉誼、舊時情:陪伴遊舊居、訪老友、看老照片,往日情懷正是撫慰老人心靈的良藥。
孝順之道無他,唯其「用心」而己。現代人往往忙於經營下一代的親子關係,而忽略了與上一代的溝通,上人說:「太陽光大,父母恩大。」別忘與年華老去的父母、公婆,一起開啟心中那扇快樂之門窗!
▲竹林禪話
戒菸
◎撰文/惟法
戒菸的種種方法,
只不過是給不想戒的人一種藉口;
想戒的自然就戒了,
戒的本身就是方法及過程。
記得多年前,一位蘇太太(現已出家)請了一部《般若心經》與我結緣,開啟我研究佛學之途;次年,我皈依三寶。
有一天,大姨子也替我請回一套《法華經》,同時囑咐我至少要讀一遍。她說這套《法華經》共分七卷,是一位居士助印結緣,份數不多,只有七本精裝本,且印刷精美。思念來處不易,並感恩她親自送經,豈有不讀之理?
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我一向做事不喜歡拖泥帶水,研究佛學也是這樣,總認為不該在枝葉上作文章;當時我正熱衷禪學,舉凡《金剛經》、《壇經》、《淨名經》、《心經》等般若系統的經典,都是我的最愛,尤其是禪宗公案以及祖師語錄,像在公案中看到祖師們對當機者說:「你就是佛!」好像這句話一說,自己不必做什麼就立地成佛,真是過癮。
看禪宗公案或祖師語錄就像看武俠小說,故事中的主角,永遠都是武功最高的。其實,看得過癮,只是替別人高興,自己卻沒有到達同樣的境界,在現實生活中,仍然煩惱不已。當時我心中有一個大疑團,難道古代的人要比我們多善根,為什麼輕輕點撥就「大徹大悟」,而我們卻執迷不悟?
但是,我仍然深信一定可以找到正確答案。
就這樣過了好長一陣子,想到既然承諾人家要讀
《法華經》,便不能失信於人。於是真正靜下心來,終於讀完全本,同時也印證心中的疑惑。
在《法華經》中,也看到「龍女」立地成佛的過程--牠先由龍轉化為女眾,再由女眾轉化為男眾,端立於蓮座之上,寶相莊嚴,佛光普照,一縷清香,祥雲萬朵,羅漢、菩薩眾四周圍繞擁護,在他方世界廣說法華。
經文裏還說,當時在座諦聽釋迦牟尼佛說《法華經》的大阿羅漢及諸大菩薩們,眼見龍女成佛,都表示難以置信……
打從我初中三年級,當哥哥由陸軍官校預備班第一次放假回來,把軍用香菸送入我手中開始,那菸癮就伴隨了我四十年歲月。由於越來越多人認為,二手菸害人不淺,於是我在家中的地位就越來越往外移,必須到屋外去抽菸。
還記得那時我正想加入慈誠隊的培訓,但加入慈誠隊一定要嚴守「慈濟十戒」,自己還在抽菸,怎麼辦?要做慈濟還是要香菸?
我想很多師兄此時都在心中盤算,最好是魚與熊掌兼得--香菸慢慢戒,慈濟照樣做。不料,證嚴上人說:「慢慢戒,就不用戒了!」
也不知為什麼?或許是與上人的緣分特別深吧!追隨上人的心願,油然而生,自決定加入慈誠隊,奇怪的是,菸癮好像突然消失了,用不著經過先嚼口香糖、吃瓜子或花生等種種步驟,菸就戒了!
這次戒菸,給我很大的覺醒--戒菸的種種方法,只不過是給不想戒的人一種藉口;想戒的自然就戒了,戒的本身就是方法及過程。
龍女成佛的故事,是佛陀慈悲在教導我們,眾生皆有佛性,個個都能成佛。心靈的解脫不在死後,而是當下就從煩惱習氣中自拔出來,那就是見性成佛。禪宗嘗說:「一燈能滅千年暗。」即使暗了一千年,只要點燃燈火,立刻就亮起來。
除掉煩惱習氣就像戒菸一樣,就看自己願不願意戒。證嚴上人說:「願有多大,力就有多大。」您不覺得古人要比我們「願心懇切」嗎?所以「願要大,志要堅,氣要柔,心要細」,才能成就法身慧命。
在慈濟世界裏,我找到了答案--真正去做,就對了!就像學靜思語的小學生一樣,他們說:「師公的靜思語,我做到了耶!」他們從來不虛假--光做表面;也不分別--我為什麼要做?為誰而做;他們心無染著--只是真正地去「做」。如此,才是真正的覺悟者!
▲我的動物朋友
校有酷狗
◎撰文/蔡純青
一輛輛校車駛入大門,迎接下車學生的,是面容嚴肅的教官,銳利的雙眼,正逐一檢視學生的服裝儀容;突然,教官低頭看了身旁兩隻狗一眼,霎那間浮現一絲笑容。學生因而戲稱「教官與狗」是本校校園美景之一。
剛進入這所高職任教,耳朵聽到的是老師們督促校方抓走可能咬傷人的流浪狗;眼睛看到的是抓走一批癩皮流浪狗,又有一批狗進駐本校。抓不勝抓,而抓狗時的哀嚎聲,淒厲地響徹校園,除了心痛亦不知能如何?
上校狗「阿胖」是第一隻由流浪狗晉身為豢養狗;土黃毛長、勢利眼是牠的特徵。自從有兩顆梅花的教官餵養牠,從此便以教官室為地盤,即使常調動的教官,屢次改朝換代,阿胖絕對只跟從有梅花的教官。不只如此,只有早上提食物餵牠,才會熱情歡迎你,其他時候除了教官,任何人呼喚牠,連理都不理,偶爾抬起狗眼,看你一下,連姿勢都不動,讓你又氣又好笑。
「美人尖」是教官室第二霸主,此母狗在兩次清潔隊圍捕後,不知如何地脫離險境,尋回本校。最後一次遭捕時,已懷有身孕,再回來時,肚子已消去。同事月琴老師不忍美人尖如此歷險,不時地搜集同事的便當殘餘,從此也豢養起來。
在一次參加慈濟花蓮尋根行,觀察到慈濟委員將大家的紙餐盒回收,重疊紙盒,收集食餘。因此我也督促學生,每日午餐確實回收,並將食餘餵養校狗,此環保兼尊重生命的舉手之勞,得到普遍的響應。行政人員在學生放假時,也去買狗飼料餵食,維持狗兒們的生命。全校愛狗行動從此展開,學生與同事們一起聯手照顧進駐本校的流浪狗。當然這一些護狗的行動,若不是校長的愛心默許,怎能在辦公室內外進行餵食?
今年暑假前,本校共有十一隻狗,因著這些狗受到照顧,以及地盤性特點,校園的流浪狗不會無限制增加,再也不會聽到清潔隊抓狗的哀嚎聲,也給了學生尊重生命、啟發愛心的生活教育。
當你來本校拜訪,踏入校長祕書室,若映入眼簾的,是一隻秋田犬賴皮地在辦公室吹冷氣,不用懷疑,那正是「校有酷狗,心中有愛」的明證啊!
- May 19 Tue 2009 14:44
1998年10月 383期-C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