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的人關心苦難的人
【全球愛心動起來】
地震過後,慈濟全省各據點人潮川流不息,或來捐贈物資,或來布施善款;響不停的電話聲,不是詢問捐款帳號,就是問:「我可以來當志工幫忙嗎?」
人人都想為鄉親盡分心力,於是繼為土耳其震災募款後,慈濟人再度走上街頭,呼籲--平安的人關心苦難的人。
【心繫鄉親】
二十四小時內成行
九月二十四日下午,洛杉磯慈濟義診中心五位專科醫生,搭乘長榮航空班機返台參加醫療救援行動,五位醫師分別是來自洛杉磯的許世雄(小兒科)、許明彰(家醫科)、陳新豐(內科)、
紀初鄉(內科)和鳳凰城的江顯楨(外科)。
他們在接到出診通知後二十四小時內就成行,當在洛杉磯機場大廳做醫藥物資及器具的最後檢查時,每個人的專業看診器具都記得帶,可是提到個人環保杯碗筷時,大家都傻住了!
許明彰醫師說:「我腦中祇想到受傷居民可能需要用到的醫藥物資,卻忘了自己也要準備喝水及吃飯用具!」接著,他又幽默地說:「可是我有帶手電筒喔,看病人較方便!」(美國洛杉磯.曾慈慧)
從印尼趕來
赴印尼洽公的台商吳坤連,在旅館房間看到電視播報台灣發生百年大地震,立即衝向機場,幾小時後便抵達台灣,趕到新莊災變現場,將身上所有美金投入慈濟愛心箱,並幫忙搬運各界送來的救援物資。
吳先生看到堆積如山的物資急需大卡車載到中部重災區,立即拿起手機聯絡貨運公司。傍晚,三輛大卡車開來,吳先生掏錢要付款,司機們堅決不肯收錢,並幫忙搬運。
吳先生與友人一直在現場協助,他說同胞有難,當然要放下生意趕回台灣幫忙。吳先生邊搬運邊掉淚,哽咽地說:「災情這麼慘,現在我的心情只有『心痛』兩字能形容!」(台北.楊倩蓉)
數天未闔眼
東星大樓倒塌的深夜,家住七堵的李先生正好在附近和友人泡茶聊天。地震發生後,外面發出轟然巨響,他連忙跑出來,看到慈濟人在災變現場搭起帳棚成立救災中心。李先生自告奮勇擔任廚師,幫忙烹煮食物,一待下來就是數天,幾乎不曾闔過眼。
他說:「我沒有專業技術可以協助挖掘,也因為失業一個多月而沒有錢布施,但是我能夠煮東西給救援人員與災民吃!」
四十多歲的李先生說,活到現在,好的與不好的都經歷了,人生不過如此,能助人的時候就要趕快助人。(台北.楊倩蓉)
賑災心切
「王小姐,您能不能借我兩萬塊錢?」慈濟文化中心工作人員接到一位媒體記者的電話時,心中頓覺驚訝,仔細一問,原來對方急著為受災同胞盡一分力,但因採訪新聞分身乏術,加上信任慈濟會妥當運用善款,因此請工作人員先幫她墊錢捐款。
第二天,這位媒體記者不但親自來到台北分會奉還兩萬元,又在愛心箱投下了三萬元。(台北.張月昭)
【珍惜平安】
露宿兩天後
台中朝陽大學陳同學在租屋處被地震驚醒,隨著大家湧到鄰近中興大學的廣場,沒想到中興大學宿舍也全部傾斜。陳同學與朋友在廣場露宿兩天,商家臨時將帳棚由兩千元漲到五千元,學生根本沒錢買,飽受寒風侵襲。
陳同學搭客運回到台北後,立刻與母親將家中放置已久的零錢罐送到台北分會。陳媽媽說:「女兒沒回家的這兩天,我實在吃不下、睡不著。現在女兒平安回來,我很珍惜這個福分,要趕快幫助受災的人。」陳媽媽捐錢後又自家中拿了許多毛毯來,因為女兒說中部居民都不敢睡在屋內,很需要禦寒物品。(台北.楊倩蓉)
菜蔬有情味
定居日本群馬縣的阿桂,台灣的家人也在這次地震受傷,尤其弟弟斷了腿。阿桂聽說日本慈濟人要發起募款活動,想起日籍公婆與自己種的菜可以用來義賣。公婆表示願意免費供應蔬菜,讓阿桂的朋友廖淑美送到東京,再由秀香拿去義賣。
阿桂在自己家人受災的情況下,仍然關懷其他災民。而秀香平日就常幫人義賣蔬菜,如今又表示再多的菜也願意幫忙拿去賣,並且要捐出自己店內九月及十月的營業額。(日本.慈教)
保境安民
一位先生帶著太太、孩子來分會捐贈三十萬元支票,當他寫下「彰化縣竹塘鄉永安村東陽路二永祥巷七號保安壇」的冗長捐款人姓名時,承辦人員都很好奇。
這位先生表示,他是永安村土生土長的彰化人,雖然離鄉多年,總難忘懷村中「保安壇」的裊裊香火。此次震災,他有親友住在國姓鄉,幸好都在千鈞一髮時刻逃出受損的房子。因此他用「保安壇」的名義捐款,希望保境安民的「保安壇」繼續守護當地鄉親。(台北.張月昭)
彷如電影情節
捐贈十一箱共六百六十個睡墊的陳春永表示,因為不放心住在南投信義鄉的父親,地震當天清晨全家四口從台北趕往南投將父親接下山,
回程看到許多人露宿在外,身無餘物,真是令人不忍,所以回來後立刻將公司產品捐出來,救助受難鄉親。
陳太太提及災區慘況,她的兒女也補充說:「現場就像電影『火山爆發』演的一樣,很慘!我們在這裏平平安安真的很幸福!」(台北.婁雅君)
【助人最樂】
泰北老兵
清邁省熱水塘安養院裏收容傷殘的老兵,慈濟每月定期前往關懷。二十四日,志工送去安養金、中秋禮金及月餅時,老伯伯說他們都看到電視了,紛紛詢問台灣的狀況,並為災民感到憂心。
聽到志工轉述台灣災況,許多老伯伯竟激動得哭了!雖然台灣離他們很遙遠,但在他們心中卻別有意義,不只在經濟生活上照顧他們,在心靈血脈上也是相繫的。
「我們又老又病,幫不上台灣同胞什麼忙,只能捐點錢盡分心,祝福大家都平安!」泰北熱水塘安養院的老兵說。於是邁著危顫顫的步子,有的拄著柺杖,還有踩著義肢、用傷殘的手抓著鈔票……一個個爭著排隊要捐錢。短短數十分鐘,院內七十餘位老人及員工就捐了八千四百五十元泰幣。
「對不起呀!我們只是一些又窮又病的老人,只能捐這一點點錢而已。」七十六歲的胡老伯眼裏閃著淚光說。
雖然捐獻的不多,但這些老人的心意,其實就是對台灣最大的祝福了。(泰北.何貞青)
阿獅老伯
年近八十的王阿獅,雙手殘障,以販賣口香糖與仙楂果維生。他攜帶剛從銀行領出的五萬元,來到台北車站前,請師姊幫他從背包中取出投入愛心箱;他的舉動,吸引了不少民眾的注目,也使得捐款更加熱烈。
三十多年前,王阿獅因車禍失去雙手,曾在救濟院待過,深刻體會亟需救援的無奈心情。只要在報紙上看到有人需要援助,他便會立刻按照劃撥帳號捐贈自己一點一滴存下來的錢。這次台灣發生大地震,他毫不考慮就捐出多年來的積蓄。
王阿獅將錢投入愛心箱後,一轉身又開始叫賣口香糖與仙楂果,儲蓄下一次的善款。(台北.楊倩蓉)
多明尼加的黑人朋友
去年中美洲多明尼加遭颶風侵襲,慈濟派遣人員前往勘災,結合當地居民組成志工團體,深入各災區發放。因此與慈濟結緣的黑人朋友--艾力克,聽說台灣發生大地震後,立即偕同他的友人,捧著募款箱到市區商店與菜市場向來往行
人勸募。
他們高喊:「去年我們最危難的時候,台灣人千里迢迢來救援我們,現在他們需要幫助,我們也應該義不容辭伸出援手!」艾力克表示,這幾日募款所得將交給當地慈濟人代為捐助台灣受難民眾。(台北.楊倩蓉)
非裔照顧戶
南加州分會每天出動四十至五十人次的志工,從早上八點到晚上十一點,分兩班在分會輪值接受捐款,並幫助華人查詢在台親友的消息。
有位非裔的慈濟照顧戶捐贈二十美元,他說,知道台灣是慈濟的故鄉,而慈濟幫他走過艱難的路途,因此向工作單位請了半天假,專程趕來捐款,為台灣災民盡一分心力。(美國.曾永莉)
義賣鹹菜
花蓮市綜合市場一位賣「鹹菜」的太太,一大早就到市場擺攤,看到慈濟人在市場中募款,她說也要義賣鹹菜賑濟災民。
聞言,兩位慈濟醫學院的老師幫她將鹹菜裝袋,學生們則幫忙到市場內義賣,很快地,一桶又一桶的鹹菜就這樣賣完了。
這位太太說,地震當天早上,才和家人到山裏採收,晚上就發生大地震,菜園面目全非,當下她就決定:要將菜全都捐出來,義賣救人!
「四十年前八七水災,我也受過人家幫助;今天我們家人都平安無事,該換我去救別人了。能救人,是件很好的事!」(花蓮.張端容)
樂生病友
「這些都是我們省吃儉用的棺材本。」病友金義禎老先生在樂生療養院先後發起為土耳其震災募款活動,共募得十多萬元,其中,在朝陽舍重癱病房就募得好幾萬元。
金義禎說,朝陽舍是民國六十七年證嚴上人為樂生病友設立的病房,為的是讓那些失去生活
能力的痲瘋病友能得到妥善照顧;除此之外,慈濟也每個月撥款援助病友生活所需。後來雖在病友要求下停濟,但是慈濟志工仍然每個月前往關懷,數十年來都沒間斷過。
「有些人說,慈濟只救國外,不救國內,這真是天大的誤會,我們就是最佳的見證!當我們陷在病痛、冷落、窮苦的困境中,是慈濟伸出援手救了我們!」病友們說。(台北.賴麗君)
哪怕只是微薄力
「我從報紙上看到土耳其許多災民被壓在倒塌的石塊下,到現在那畫面還留在我腦海中,所以就把身上僅有的五百元捐出來。」
九歲那年,張龍得了類風濕性關節症,全身肌肉萎縮,至今已臥病在床三十七年。他曾經是慈濟的照顧戶,現在卻成了慈濟會員,其實他的生活並不寬裕,捐出的善款是省吃儉用存下來的。
「我曾經三餐不繼,病痛讓我差點想自殺,是慈濟幫助了我,現在土耳其發生那麼大的災難,我也應該伸出援手,哪怕只是一點微薄的力量!」
張龍說,十多年來,慈濟對他的關心從沒間斷過,不只澎湖的師兄姊常去關懷他,連台灣的慈濟人也常常去看他;去年,還接獲慈濟委員陳勝雄從台北寄來的一部電視機,讓他感動不已。(澎湖.賴麗君)
【愛心不老】
眷村老爺爺
我們在榮家旁的眷村募款,老爺爺八十幾歲了,聽到我們說:「五元、十元都不嫌少哦!」
他突然搖搖手說:「不夠、不夠,五元、十元怎麼夠呢?我要捐更多!」說完弓著背,踩著蹣跚的步伐去拿錢。
看著簡陋的居家環境,可知他生活清苦,我們想如果他能捐一百元就很不容易了。沒想到他一陣摸索後竟掏出一張五百元大鈔,「慈濟幫助我很多,現在我也可以盡分力。」
原來,獨居的老爺爺曾是慈濟照顧戶呢!(花蓮.何貞青採訪)
好事廣宣揚
我是一個七十歲的老人家,前陣子我到德國去看兒子,從電視上得知土耳其大地震,死傷慘重,所以一回台灣,就跟慈濟委員說我要捐錢,並且想幫慈濟做勸募。
這幾天我除了跟女兒們勸募外,還跟老同學募款;起初同學都聽不進去,我不死心,一直跟他們溝通,我說:「對我們而言,五百元做不了什麼,但是捐給慈濟可以做很多善事。」我還推薦他們收看大愛電視台,他們看了之後很感動,都紛紛響應捐款。
我們家樓下現在正在施工,我也常常向工人提起土耳其大地震的事,他們聽了也都很願意捐。
就讀小學的孫子放學回家途中,看到慈濟人在募款,把身上的零用錢全都捐出來,他回家告訴我:「奶奶!我把您給的零用錢都捐給他們!」
雖然我平常很忙,但我都會利用空檔勸募,因為只要我們肯盡一點心力,匯集起來就是很大的力量。(台北.賴麗君採訪)
八瓶康貝特
「請發揮愛心、救助土耳其,十元不嫌少。」
依照往昔,老先生一早就至市場買菜,卻見一群藍色旗袍身影的人在不斷吶喊著,趨前了解後就把身上僅剩的五十元捐出來。一會兒,一位笑瞇瞇的老婆婆向勸募人員走來。
「剛剛我老伴兒回去說他只捐了五十元,我說這樣太少了!」話畢,老婆婆便從口袋裏拿出了兩張千元大鈔投進愛心箱,滿臉笑容地離去。
沒想到過了幾分鐘,老婆婆又出現了,手上還提著八瓶康貝特,「你們趕快喝,我要看你們在我面前喝完喔!」站在烈日下募款的志工,頓時心頭竄起像母愛般的溫情。(台中.范毓雯)
【小小童心】
媽媽笑了
我今年國小三年級,我和小我一歲的弟弟在熙攘的人群中緊跟在母親身旁,因為穿著黃色志工背心的媽媽,除了背著一年又八個月大的妹妹外,手裏還捧著勸募的愛心箱。
爸爸在今年七月十日因胃腺癌往生後,家中出入更多穿著藍色衣服的叔叔、阿姨們,不斷地和哭紅著雙眼的媽媽講話。不過,媽媽今天看起來特別有精神,在菜市場一直跟別人說什麼「十元不嫌少」……她也和穿著藍色制服的叔叔、阿姨一樣汗流浹背,但是媽媽卻對叔叔、阿姨說:「我從不知募款這麼辛苦,所以我更加感謝證嚴上人與慈濟人。」
媽媽終於露出了好久不見的笑容。(新竹.范毓雯採訪)
不騎木馬
當鄧金水站在竹東鎮人聲鼎沸的黃昏市場勸募時,眼前走過來年約六、七歲大的三位兄
妹。
「伯伯,您們在做什麼?」稚嫩聲好奇地詢問鄧金水。
在竹東高中任教的鄧金水立即告訴三位小朋友募款的緣由。
沒想到當他講完後,當中的一位小朋友就囁嚅地說:「我們沒有很多錢可以捐。」說完,便將原本父母親要給他們騎木馬的零用錢全數投進愛心箱裏。
「那你們就沒辦法去騎木馬了?」
「我們不玩了,讓伯伯去救人。」(新竹.范毓雯)
【全新嘗試】
去賭城募款
二十二日下午,接到怡瑩的電話,說十多位普利多利亞的慈青要到一個很特別的地方募款--凱撒賭城。
我們捧著愛心箱進入賭城餐會場地,眼前所見盡是身著華服的人們。眾多賓客有說有笑,我卻感覺不到絲毫歡樂,因為此刻台灣災民正身處苦不堪言的環境裏。
表演節目進行到尾聲,主持人突然答應我們
上台進行勸募,林師伯簡短的呼籲換來大部分人士的掌聲,當場就有賭場經理、大陸富商捐贈鉅額,帶動捐款的氣氛;於是,我們一桌桌去募款,大家慷慨解囊,有的甚至捐出「籌碼」,令我們驚喜不已。(南非.陳煒岱)
遇見病人
走出密閉的醫療空間,我與慈院同仁捧著愛心箱走上街頭,體驗全新的感受。
剛從中正路與中山路交叉口出發,一位交通警察急忙地朝我們衝過來,我心頭一驚,是不是我們哪裏不對了,他要來糾正我們?結果他掏出錢來塞進愛心箱後,又匆忙地走回去。原來他因為正在執行職務,所以必須在最短時間裏完成捐款動作。
後來走到一個巷子口,我四下張望有沒有人要捐款時,後面突然有人叫我,回頭一看,原來是曾讓我進行髖關節置換手術的病人。我還沒開口,他就說他知道我們正在為土耳其災民募款,然後很高興地把錢放進愛心箱,這對我而言真是一個奇特而溫馨的經驗。
除了動態的遊街之外,慈院同仁也在定點進行勸募,而且為民眾做一些簡單的醫療檢查,像是量血壓、骨質密度測試。這些同仁都非常賣力和投入,最重要的是每個人臉上都帶著親切和藹的微笑。(慈濟醫院院長.陳英和)
【出人意料】
我可以做什麼
來自美國維吉尼亞州的珍妮佛,經過新光三越百貨,掏出身上的美金投入愛心箱。走了幾步路,她又折回來,帶著濃厚的外國口音說:「我已經把錢捐光了,請問我還可以做些什麼?」
師兄邀她加入募款行列,於是金髮碧眼加上爽朗笑容的她,跟著慈濟人大聲呼籲路人捐款,遇到外國人就發揮母語功能上前介紹,站了一天都不顯疲累。
珍妮佛說,地震後大停電,她以為會發生搶劫,因為在美國就曾遇到這樣的情形,沒想到台灣秩序良好,還有很多人立刻展開救援,讓她很佩服。數天前走在街上,看到慈濟人為土耳其募款,她沒想到距離土耳其遙遠的台灣,竟如此關心當地災民,所以她也義不容辭加入慈濟這次為台灣災民勸募的行列。(台北.楊倩蓉)
掏出檳榔
一位身著內衣、沒穿鞋子、騎著一部滿載雜物老舊自行車的男子,在愛心箱前停了下來。他
左掏右摸身上所有口袋,師姊恭敬地將愛心箱捧在他的面前;結果男子從口袋裏取出的竟是一顆檳榔,只好將它含入口中,騎著車子走了。
不到一分鐘,這名男子又回到愛心箱前,從口袋裏取出了錢,分別投入三個愛心箱,然後興致勃勃地詢問如何加入慈濟會員,才滿心歡喜地離去。(台中.黃筑綺)
警察招手
當林虹言站在郵局前募款時,對面派出所的警察竟向她招手,起先她不以為意,沒想到警察還是一直招手,林虹言嚇了一跳,心想是不是犯了什麼過錯,不過,她還是鼓起勇氣向派出所走去。
「是不是不能站在郵局前募款?」林虹言不解地問警察先生。
「進來!進來!」警察先生轉頭就進派出所。
「我們要捐款啦!」見到每位警察都自動掏出錢來,林虹言才會意過來。(台中.范毓雯)
【有心不難】
請幫助「地震」
我們所在的定點並不是中國人聚集的地方,墨西哥人、黑人、越南人及其他國籍的人比較多一些。慈青們雖英文能力沒問題,但或許害羞又較沒經驗,剛開始成績落後師姑們許多。
看著守候另一個門的師姑,即使英文不是很好,但擦著滿臉的慈濟面霜--微笑,就是有吸引人的磁力。看著看著,我索性也放下攝影機和相機,加入慈青的勸募行列。
我也有些緊張,當開口說「Please help Turkey earthquake victims」時,好幾次竟忘了「難民」及「土耳其」,變成「請幫助地震(please help earthquake)」,許多人用奇怪的眼光看著我,也令慈青們笑翻了。(美國洛杉磯.陳安俞)
洗車募款
我們幾個慈青開車前往洗車場的路上,心裏想著:第十街正下著大雨,會 不會到了四十一街就沒雨了呢?唉!當然不可能……
到達洗車場,竟然看到Surrey區的慈青出現!Surrey區是距離溫哥華最遠 的一區,早上我們打電話告訴他們溫哥華是陰天,活動可能取消,然而他 們還是開了一個小時的車子來了!真令人感動!
大家穿著雨衣,高舉「Car Wash for
Turkey(洗車募款援助土耳其)」的牌子。雖然一次次獲得冷漠的回應,但也有一輛輛車子在這陰雨天開進來洗車……終於天空轉晴,太陽露出笑臉,雖然大家已經相當疲累,還是堅持將活動延長半個小時。
我們希望今天的洗車募款可以幫助土耳其災民,也期望傳達一個訊息給來來往往的人們:「We should care about the world(我們應關心這個世界)!」(加拿大溫哥華.林孟學)
一捐再捐
「他捐出的一百元,是我們第一筆募到的善款。」許錦鳳說,這名男子一 直跟在他們身邊,詳細詢問土耳其受災情形,然後,又從錢包掏出錢來捐 。
「你要記得留下車錢,不要全都捐出來了喔!」許錦鳳提醒他說。
「沒關係!這是小錢,沒關係!」講完後就離開了。
隔了一段時間,一個熟悉的身影出現在愛心箱前,捐了四百元。許錦鳳說 :「你是剛才那位先生?對不對?」
剛被認出時,他還笑著否認,後來索性跟著志工們一起勸募。如果遇到冷 漠不理或嚴辭詰問的民眾,他便會安慰受挫的志工說:「沒關係!沒關係 !」
當火車進站,在剪票進月台之前,他說:「我要走了,下次見!」就在大 家揮手道別時,他迅雷不及掩耳地回頭再投下六百元,然後笑瞇瞇地揮手 說再見。(花蓮.張旭宜)
▲特別報導
【九二一集集大地震】慈濟關懷援助一覽表
┌----┬-------------------------┬--------------------------┐
│ 地區 │ 受災情況 │ 援助狀況 │
├----┼-------------------------┼--------------------------┤
│ │.松山區「東星大樓」倒塌,已知五十七人往生、三百零│.於松山饒河夜市口及新莊民安國小、黃禹圖書館成立救 │
│ │ 六人受傷 │ 災中心 │
│ │.士林區富農超商大樓龜裂,四十四戶災民全撤離,部分│.提供熱食予救難人員和災民 │
│台北縣市│ 投宿親友家,約六十人暫安置於社子國小 │.提供災民日用品、毛毯和睡袋等 │
│ │.新莊市民安路「博士的家」倒塌,已知三十七人往生、│.協尋受災親人,院訪傷者,陪伴家屬認屍、助念 │
│ │ 一百二十一人受傷;中榮街龍閣大廈,一死二傷 │.致贈慰問金(往生者每人兩萬元、傷者每位五千元,以 │
│ │ │ 下同) │
├----┼-------------------------┼--------------------------┤
│桃園 │.八德市福星裡一平房水塔倒塌,壓死一人 │.關懷災民,致贈慰問金新竹 │
│ │.中壢市龍岡路一棟大樓火警,一死二傷 │ │
├----┼-------------------------┼--------------------------┤
│新竹 │.中華路二死一傷;竹北鎮四人受傷 │.為救難人員準備早、午餐 │
│ │ │.關懷傷者,為亡者助念,並致贈慰問金 │
├----┼-------------------------┼--------------------------┤
│苗栗 │.卓蘭鎮內灣裡七十五間房屋倒塌,一百一十九間房屋半│.關懷傷亡者及家屬,並致贈慰問金 │
│ │ 倒或傾斜,三人往生,二十九人受傷;後龍鎮二人往生│ │
├----┼-------------------------┼--------------------------┤
│ │.五權南路「德昌新世界」住宅區E棟大樓下陷;練武路│.於台中分會成立救災中心 │
│ │ 富台新村旁樓房倒塌;大坑地區橋樑、房屋塌陷;已知│.運送傷患、安置遺體、安撫家屬、為往生者助念 │
│ │ 一百一十三人往生、一千一百一十二人受傷 │.供熱食予災民與救難人員、發放物資 │
│台中市 │ │.安排無處可歸者到臨時收容所安頓 │
│ │ │.關懷災民,致贈慰問金 │
│ │ │.北區、中區、南區及美國「慈濟人醫會」陸續加入救援 │
│ │ │ 行列 │
├----┼-------------------------┼--------------------------┤
│ │.大里市「金巴黎」社區、「台中奇蹟」與「台中王朝」│.協助交通指揮,方便救難車隊通行 │
│ │ 大樓倒塌;竹子坑民房倒塌;張三雅砌集合住宅倒塌;│.供應熱食予災民、救難人員 │
│ │ 已知全市七十八人往生 │.關懷傷患、撫慰罹難者家屬,致贈慰問金 │
│ │ │.設醫療站 │
│ │ │.照顧國外搜救隊員生活起居,協助搬運屍體 │
│ ├-------------------------┼--------------------------┤
│ │.太平市頭汴坑多所房屋受損;「元堡天下」與「宏總天│.關懷災民,致贈慰問金 │
│ │ 地」大樓倒塌;已知全市八十二人往生 │.在收容災民的坪林軍營、太平體育場烹煮熱食、供應民 │
│ │ │ 生用品 │
│ ├-------------------------┼--------------------------┤
│ │.霧峰鄉多所學校、民宅倒塌;已知全鄉六十八人往生 │.供應熱食、民生用品 │
│ │ │.設醫療站 │
│ ├-------------------------┼--------------------------┤
│ │.潭子鄉聚豐村、新田村死傷數人 │.前往關懷受災戶,致贈慰問金 │
│ ├-------------------------┼--------------------------┤
│台中縣 │.豐原市向陽路聯合市場鄰近十多戶民宅與永照大樓傾倒│.協助挖掘、運送傷患、管制交通、供應熱食 │
│ │ ;南陽路一棟大樓倒塌;已知全市一百四十九人往生 │.關懷傷者,協助往生者的家屬尋找親人遺體,為往生者 │
│ │ │ 助念,致贈慰問金 │
│ ├-------------------------┼--------------------------┤
│ │.石岡鄉多所民宅倒塌;已知全鄉一百六十三人往生 │.安撫罹難者家屬,致贈慰問金 │
│ ├-------------------------┼--------------------------┤
│ │.新社鄉多所房舍倒塌;已知全鄉一百一十九人往生 │.供應熱食、慰訪災民,並致贈慰問金 │
│ ├-------------------------┼--------------------------┤
│ │.東勢鎮住宅大樓「東勢王朝」塌陷,另有一百多戶民宅│.協助搬運屍體、入殮;前往醫院關懷傷者,致贈慰問金 │
│ │ 損毀;已知全鎮四百五十一人往生 │.到收容災民的學校活動中心、東勢林管處、東勢農會、 │
│ │ │ 果菜市場等供給飲食、衣物與民生用品;沿街發放帳棚 │
│ │ │ 、睡袋 │
│ │ │.設醫療站 │
│ ├-------------------------┼--------------------------┤
│ │.和平鄉山區居民斷糧;已知全鄉八人往生 │.運送民生物資入山區 │
├----┼-------------------------┼--------------------------┤
│ │.南投市眾多房舍倒塌;已知全市一百五十五人往生 │.提供飲食、衣物、帳棚、毛毯等物資,分送南投縣市各 │
│ │ │ 災區 │
│ ├-------------------------┼--------------------------┤
│ │.中寮鄉眾多房舍倒塌;已知全鄉一百五十四人往生 │.在中寮國小設醫療站並供應熱食及救援物資,致贈慰問金│
│ ├-------------------------┼--------------------------┤
│ │.埔里鎮眾多房舍倒塌,酒廠爆炸燃燒;已知全鎮一百五│.提供帳棚、睡袋、毛毯、照明設備等並成立醫療站 │
│ │ 十八人往生 │ │
│ ├-------------------------┼--------------------------┤
│ │.集集鎮眾多房舍倒塌;已知全鎮32人往生 │.逐戶探訪、供應民生物資,設醫療站,致贈慰問金 │
│ ├-------------------------┼--------------------------┤
│ │.竹山鎮玉山新城社區倒塌、秀傳醫院倒塌;已知全鎮九│.供應熱食 │
│ │ 十五人往生 │.克服交通問題,將救援物資送達偏遠災區 │
│ ├-------------------------┼--------------------------┤
│ │.草屯鎮房舍倒塌;已知全鎮九十二人往生 │.供應熱食及民生物資,設醫療站 │
│南投 ├-------------------------┼--------------------------┤
│ │.水裡鄉房舍倒塌、對外交通坍塌;已知全鄉四人往生 │.供應民生物資 │
│ ├-------------------------┼--------------------------┤
│ │.仁愛鄉對外交通斷絕 │.以直昇機空運三趟物資至仁愛國中,並運送物資至霧社 │
│ │ │.以車輛運送物資入災區 │
│ ├-------------------------┼--------------------------┤
│ │.信義鄉對外交通斷絕 │.以直昇機空運兩趟物資至同富國中 │
│ ├-------------------------┼--------------------------┤
│ │.國姓鄉房舍受損;已知全鄉七十二人往生 │.入災區關懷,發放物資,醫師出診 │
│ ├-------------------------┼--------------------------┤
│ │.名間鄉房舍倒塌;已知全鄉三十四人往生 │.供應民生物資 │
│ ├-------------------------┼--------------------------┤
│ │.鹿谷鄉房舍倒塌;已知全鄉十七人往生 │.提供醫療服務 │
│ │ │.克服交通問題將救援物資送達偏遠災區 │
├----┼-------------------------┼--------------------------┤
│ │.員林鎮「龍邦富貴名門」坍塌,七樓以下塌陷;已知七│.供應育英國小、員林國小、芬園國小災民熱食、飲水、 │
│彰化 │ 人往生,一百人受傷 │ 日常用品 │
│ │ │.協助指揮交通 │
│ │ │.關懷傷者及亡者家屬,致贈慰問金 │
├----┼-------------------------┼--------------------------┤
│ │.斗六市「觀邸大樓」、「中山國寶」大樓倒塌;已知十│.動員近百位人力加入救災 │
│雲林 │ 七人往生、六十六人受傷 │.供應熱食給救災人員、災民 │
│ │.古坑鄉草嶺派出所後面三十人遭活埋 │.關懷傷者、為往生者助念,致贈慰問金 │
│ │ │.前往勘災,但因道路坍方,兩次無功而返 │
├----┼-------------------------┼--------------------------┤
│ │.阿里山一人往生 │.關懷傷者及往生者家屬,致贈慰問金 │
│嘉義 │.東石鄉一人往生 │.提供力行裡活動中心災民熱食、礦泉水及日用品 │
│ │.嘉義市力行市場二十八間房屋倒塌,十人受傷 │ │
├----┼-------------------------┼--------------------------┤
│台南 │.白河鎮佑昇水泥公司,一名工人往生 │.關懷家屬,至殯儀館助念,致贈慰問金 │
└----┴-------------------------┴--------------------------┘
製表日期:一九九九年九月二十五日
▲銀髮之愛
朝創意出發--梁期遠的七十人生
◎撰文/葉文鶯
流行、創新只屬於Y世代嗎?
有著LKK年齡的梁期遠,
創意點子可不亞於年輕人!
在不斷創造與付出中,
他活得充實有趣、不知老之將至……
七十有三、人稱「梁爸爸」的梁期遠,自公務員退休後,領有終身俸當老本;精進學佛、投入慈濟的林月雲,是他還不算太老的妻;每週見面喝茶、一起聽老歌的,是逐年而減、益發珍惜的老友;散步、做體操、健行旅遊,是他保持身體不快速折舊的祕訣;而早年培養出對攝影、烹飪、書法的興趣,更由於不斷創造與付出,使他活得充實有趣,不知老之將至……
教授料理有一套
梁爸爸提供的食譜,向來只說明作法、列出材料,不註明斤兩杯匙;
他認為口味可依個人喜好任意變化,親自下廚就是要燒出自己愛吃的菜。
狀似小花的薏仁麥片點綴著五穀飯、川燙皇宮菜、淋了醬汁的白切百頁與豆干、應時的涼筍拌沙拉、水煮酸菜青豆蓮子,外加一小碗藕片海帶燒味噌湯;營養可口的午餐,不消主人大費周章,客人即食之有味。
在上海長大、遍嘗美食、經營過餐廳的梁爸爸,其實是個「嘴很挑」的美食家,然而他在自家餐桌上菜,卻反映晚年生活
的滋味--表面看來淡而簡,細細品味豐且足。
說起梁爸爸的廚藝,可追溯至民國五十二年任職省府期間。當時的省主席認為國人飲食習慣既耗時又多鋪張浪費,於是大力推動「速簡餐廳」(即當今自助餐的前身),梁爸爸便負起首家試範餐廳的經營。
「由於對烹飪相當感興趣,所以常去觀摩師傅們做菜。」看久了、加上不斷地揣摩學習,梁爸爸對料理自然胸有成竹。
自慈濟暑期營隊開辦以來,梁爸爸每年都到慈濟護專擔任「香積組」志工,以美味佳餚廣結人緣。
「炒米粉、大補湯是很受營隊歡迎的兩道佳餚;可是在大熱天,一定要替孩子們準備冰品,今天巧克力牛奶、明天珍珠奶茶,再來西米露、水果冰……,天天都要變化。」
在中和聯絡處教烹飪時,梁爸爸以教授家常菜為主,強調促進親子互動。「做家人喜歡吃的菜,既簡單又經濟,也可讓孩子們一起參與;假日偕孩子一起揉麵,特別是都巿的孩子沒泥巴玩,給他們一點麵團,他們覺得好奇,有趣多揉幾回,更帶Q勁兒。」
特別地是,梁爸爸提供的食譜,向來只說明作法、列出材料,不註明斤兩杯匙。他認為可依個人喜好任意變化口味,例如包餃子不一定要加高麗菜,黃豆芽、胡瓜絲也可以,鹹淡更是因人而異。
書法、攝影藝術高
擔任志工無意間開啟他寫書法的潛能,練出興趣後,如今又可免費授課;
攝影的好技術更為慈濟早期建設捕捉到不少珍貴畫面。
「我的書法算是普通,有一回,親子營需要人寫活動標語,我便自告奮勇,因久沒練字,寫得並不好。我想既然要寫就得像樣點,後來練出興趣,從沒想到今天能夠教人書法!」擔任營隊志工,無意間挖掘了梁爸爸另一項潛能;因興趣而自學,梁爸爸已在海山聯絡處免費授課三年。
「我常鼓勵人家別今天寫寫、明天不寫,只要把每次寫好的擺一邊,過陣子再拿來看,一定有進步!中國字具有藝術價值,可惜現代人使用電腦、影印,寫字的人愈來愈少了。」梁爸爸還提到寫書法的附加價值--可排除雜念!「靠打坐我不行,但只要一寫字我便能專注。」
梁爸爸常抄寫《心經》,也常將靜思語及勵志佳句寫在自行裁好的紙上,經特地買來的護貝機一整裝,便成了與人結緣的美麗書籤或卡片;無論誰向他求字,包括書寫活動流程或輓聯等,從不教人失望。
「不了情」、「相思河畔」、「懷念」、「春風吻上我的臉」……音響快速孵出的豆芽,獨具那個年代的含蓄。當梁爸爸拉開音響下方的抽屜,才知道這些來不及數算的CD老歌,也是他的老友之一。
伴著音樂旋律,細看梁爸爸所拍攝或蒐集的相片,覓見他年輕時熱愛登山的健壯、與三五老友談笑的豪情、遍遊海內外的開闊、與老家手足睽違重逢的溫馨、兒子大喜升格當「公公」的喜悅、搭著妻子肩膀時的微笑滿足,以及任何在他眼中值得捕捉的視界……照片展示個人閱歷,同時也反映梁爸爸另一項絕活--攝影。
二十歲即鍾情於攝影、學過暗房技術的梁爸爸,曾出席國家慶典及重要活動擔任攝影記者。「那時候使用的底片,感光度才三十二度,按快門一定不能呼吸,否則一團模糊,拍照完全要靠經驗和技術。」而他這番好技術也為慈濟早期的建設,捕捉到不少珍貴的歷史畫面。
如今,房裏的防潮箱中依然保存早期使用過的幾台古董相機,梁爸爸說:「捕捉好的畫面,快則剎那,慢則需久待;現在年紀大,反應沒那麼快,也就漸漸不再扛那沈重器材了!」每年回大陸探親兼遊山水,他多攜帶輕巧型相機,雖退居業餘,水準不減。
老友相聚樂逍遙
「年紀愈大,老朋友也逐年減少,我們常說,
今天還能見面在一起,就是多『賺』一次。」
「喜歡攝影的人我跟他談攝影、喜歡美食我就談烹飪、喜歡球賽我也可以談球經,我以前吃喝玩樂都蠻精的。」風趣爽朗、興趣廣泛的梁爸爸,早年結交的朋友自是不少,現在仍維持每週見面一次,喝喝茶、聊聊近況或往事、聽聽韻味十足的老歌。
「年紀愈大,老朋友也逐年減少,我們常說,今天還能見面在一起,就是多『賺』一次,而不講『少』一次。」梁爸爸說:「我的朋友也都過得很好。有一位老哥喜歡旅遊、拍照,走遍世界各地,他不拿孩子的錢,也不留錢給子女,自得其樂。」
「另一個朋友住美國,不過馬上要回來了!我笑他在美國簡直是瞎子、聾子、啞巴和瘸子,因為英文看不懂、聽不懂、不會講,又不會開車,走不出去嘛!哈哈哈……講英文要臉皮厚,不能怕,否則去美國受罪嘛!」不絕於耳的大笑聲,彷彿一個小男孩正在取笑他那不敢過獨木橋的窩囊玩伴。
「嗯,老人家若有煩惱,大部分是為了身體和家累,其他欲望就少了。像我們現在,只要三餐吃飽,還爭什麼?錢嘛,不是萬能,但是沒有也不行,只不過任何錢都要來得正當,血汗錢才保得住。」
「我的朋友全不抽菸、不喝酒、也不打牌,要是會賭的朋友跟我們一起,也不賭了。我勸他們,誰找你賭博就是存心贏你的錢,這還是朋友嗎?有人說,只是消遣,輸個幾千塊沒關係。我說要沒關係,把那三五千塊錢拿出來,我們另外找地方消遣去,或者拿去助人。你說,我講的有沒有道理?」梁爸爸發出得意的笑。
平順人生一大慟
「連親生兒子都可以這樣不告而別,對人生無常的道理豈無體會?」
獨子的意外往生,更教他看透生死。
在平順開闊的人生裏,梁爸爸曾遭逢一次大慟--民國八十二年三月,喪失獨子。
「希望破滅了!覺得活著沒意思,原本身體很好,那一個月裏相繼的急性胃炎、胃痙攣,瘦了將近十公斤。我沒哭,就是覺得--難受。」歷經多少夜的失眠,坐不住、睡不著、念經念不下……
「痛苦是你自找的,沒有人能為你承擔,也沒有人會同情你;你表現出你的痛苦,是要人家可憐、同情嗎?但別人也幫不上忙,只有靠你自己。你要清醒!」朋友的當頭棒喝,起了效用。
梁爸爸說,妻子林月雲學佛學得早,對獨子往生的事實很快便能接受,反倒是他一直想不開。
「因為我認為兒子是『我的』,所以才痛苦,事實上沒有一樣是『我的』。每天活在記憶裏是不行的,總要做些自己喜歡的事,大約過了兩三個月,我才漸漸恢復。」
稱呼他「梁爸爸」的人,有基於親切、尊敬,也有貼心為之彌補缺憾之意。林月雲說,曾有晚輩誠意認他們夫婦當義父
- May 19 Tue 2009 18:54
1999年09月 394期-B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