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就一張人情網
◎撰文/何貞青
【慈濟三十三周年慶.接棒系列】
不管外在環境如何變遷,
委員角色功能如何轉變,
綿密的人情關懷,
依舊是慈濟最動人的特質。
從厝邊頭尾相邀做善事,到推動社區總動員……時代的推移,在人們身上烙下印記;添了皺紋的容顏、益增智慧的眼神、洋溢熱情的活力;老中青三代慈濟委員,穿著同一襲深藍的柔和忍辱衣,走在破舊巷弄裏、走進發心會員家、也走過了一個又一個苦難的國度。
草根性.人情味
「早期慈濟,從領米式賑濟活動開始,是屬於鄰里間相互幫助的舊社會慈善性質。由於當時不習於對外宣傳,加上地域交通限制,在人員、資源的累積上較慢,初期發展仍限於地區性的慈善救濟。」(註)
提著菜籃的婦女,吱吱喳喳聚在市場一隅,口耳傳頌著花蓮一位出家師父的善行大願;於是每天五毛錢的護持,成為慈濟世界的濫觴。那是民國五十五年,美援停止、台灣經濟在困頓中剛要起飛的年代。
當時,生活僅算小康的主婦們,憑著一股「想幫師父做好事、救濟窮人」的信念,拿起募款簿走出家門,一邊探訪貧戶,一邊勸募濟貧基金。雖然人力財力不足,慈善工作有地區性限制,但是,跟著上人山高水遠去訪視,日曬雨淋地募款,每一天都是值得紀念的日子。
那創業維艱的時期,不只是記憶中令人緬懷的過去,隨著募款募心的歷程,淳厚的人情
關懷亦隨之發酵,一分跨越己身悲喜的社會關注,在這些深具草根性的資深委員身上初始綻露,爾後日漸奠基出慈濟「尊重生命、關懷眾生苦」的信念風格。
當年硬朗的姿態,或許已隨時光淡去,但那象徵慈濟傳統精神的身影,卻從最初的開始,一直映照至今。
小茶會.話家常
「民國六0年代以後,台灣社會型態從傳統農村進入工商業社會,交通的發達、空間的擴展,讓慈濟得以快速成長。到慈濟醫院籌設時期,每天存五毛錢的捐款模式,已不敷建院及社會需求,委員的角色功能也漸漸轉變……」
民國六十八年慈濟醫院的籌設,宛若一道
催化劑,吸引更多有心之士的投入,他們四處奔波,成就的不只是一座醫院,還讓更多人認識這一方福田;民國六十九年北迴鐵路通車,接著航空路線蓬勃發展,快速流通的資訊,更讓慈濟之名跨越後山,會員大幅成長。
「上人這麼瘦弱,卻撐起這麼大的志業,看了都心疼,可是光掉淚是不行的,要把眼淚化為力量!」這幾乎是七0年代初加入慈濟,如今成為中流砥柱的中生代委員心聲寫照。
翻出親友舊識的住址,就著模糊的印象找去;在公車上對著陌生的乘客談慈濟……一對一介紹,總是太慢了,慈濟小型茶會於焉登場!別小看這彷如農會家政班的聚會,只要一些茶點、一個舒適的場地,再加上一群喜愛現身說法的婆婆媽媽,慈濟世界的溫馨點滴就這麼漾開在每個心田裏。
籌募建院款項、接引更多人投入,可說是此期委員最重要的目標及工作,他們多是經濟無虞、時間充裕的家庭主婦,「逢人講慈濟」是共同的特色,不論在菜市場、辦公室、喜慶婚宴,凡有慈濟人即有道不盡的慈濟事。
訪視、募款經驗豐富的委員,諮詢的功能也在不知不覺中產生。上人法語是取不盡的良藥,在委員、培訓之間流傳不已,於是當人們
有了更寬廣的視野與胸襟,生命的豐厚也已遞補了所有的悲苦和失意。
這種相濡以沫的分享歷程,讓委員與培訓委員間發展出如親子、手足般的情感,慈濟獨特、溫馨的人才蘊育,就在這一場場茶會、訪視活動中成形。
組織化.重任擔
「七0年代後期至今,因為與社會互動頻繁,慈濟委員的身分已從單純的家庭主婦,轉換成公眾角色;如何讓更多人了解慈濟,對委員是很大的挑戰,因此不僅內涵與識見必須增長,面對群眾的口語表達也相形重要。」
民國七十五年,慈濟醫院啟業、文化志業中心成立;民國七十八年,美國分會靜思堂落成,醫療、教育、文化、海外分支會陸續發展,慈濟漸漸邁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多元化的社會提供了慈濟拓展的空間,為因應這一切,組織架構的出現實屬必然,慈濟內部功能組也於這段期間陸續成立,在運作、分工、動員上更具精密、效率。
活動不再限於募款、訪貧,動輒上萬人的幸福人生講座,早非四、五十人的小型茶會可比擬;資源回收、國際賑災、社區志工……樣樣需要推廣宣導;每一項新領域,莫不仰賴委員深耕拓展。
身居功能組幹部、活動主力的中生代委員,大都能感受工商社會的變動,掌握快速流通的訊息,抓住慈濟發展的脈動,以便與更多專業人士互動。
例如大愛電視台成立後,遍布全省的影視志工就成為當然的眼線與先鋒。經過媒體專業人員的培訓與指導,戲稱提筆比拿鋤頭還重的人,已開始磨練筆鋒;原先對影像一竅不通的人,也專業地扛起攝影機走在最前頭,忠實呈現慈濟各項訊息。
為了宣導骨髓捐贈、大體捐贈,醫療志工得深入探索醫學新知,才能擔負解說之責、協助義診或捐髓驗血活動;就連訪貧,也因配合時代要求的專業性,必須定時上訪視課程,向專業社工人員學習輔導會談技巧。
近年來,慈濟對風災、氣爆、空難等大型災難的救助行動,常吸引外界傳播媒體高度關切報導;落實社區志工後,從參與學校教育輔導、協助鄰里舉辦節慶晚會,到配合區公所推行環保……慈濟的公眾形象日益鮮明,社會責任也愈顯重大。
因此,慣常基層工作的委員,原或怯於上台演講,一旦升任組長,面對會務宣達、對外發言的壓力,便勇於承擔,不再退縮;參與國際賑災的委員,不僅要適應第三世界國家的落後與不便,甚至自動勤學外語,訓練溝通技能與應變能力……種種因應志業發展需求而生的責任與使命感,促使一位位家庭主婦蛻變成長,成為足堪負起重任、獨當一面的慈濟代言人。
慈濟對委員們的意義,也不再限於宗教精進付出的層次,而是另一種終身學習的課題。
新血輪.添動力
「近幾年社會型態轉變快速,慈濟步調也加快。大批新進委員、專業人才的加入,讓慈濟的發展漸漸趨向團體分工、適才適所,呈現出一種年輕、活潑又多元化的風格。」
隨著慈濟觸角延伸至各領域,各功能組蓬勃發展,活動日益增多,在在需要新血輪投入組織運作。
近年,新進委員人數大幅成長,他們不一定全是佛教徒,但認同慈濟理念,在團體中找到發揮的空間,積極、俐落的行事特質,更讓志業推廣的腳步加快了速度。
這些新進委員很大比例是上班族,無法像舊委一樣全心全職投入,時間被分割的情況下,多在各自擅長的領域發揮功能。例如:有些喜歡手語團康,有的擅長靜思語教學,有人具美工天分,有的喜愛活動企畫……以往委員事事親躬、全面包辦的運作方式,漸漸被取代。
此外,新委的觀念與思考模式,恰是現代社會的表徵,他們清晰的行政組織概念、科學化的做事方法,均切合現代人要求的效率與速度,不論在觀念推廣或活動策畫、執行上,都能與時俱進,群眾接受度自然也高。
「慈濟必須不斷有專業人才的加入,才能趕上時代潮流。」十多年來,接引許多新委的羅美珠說:「讓每個人在這個團體有所發揮,是未來的方向;不管才華如何,最重要的是一顆認同慈濟的心。」
「慈濟就像一棵大樹,我們這些老樹根有責任去保護、等待初發心的幼芽,將慈濟精神當作養分,傳送給這些新委。」張舜華說。
而面對新、舊委員之間的差距,新一代的委員其實也有許多感受。「資深委員豐富的精神層面,以及勇於承擔、樂於配合的特質,都是我們學習的典範。」全省慈青學長會總幹事蔡宗宏表示。
有些新人具有高度理想與熱情,做事衝刺得很快,一旦受挫卻也容易退轉,不若舊委們穩紮穩打,一路走來始終如一。新竹地區慈懿會總幹事、也是新生代委員江淑怡表示,「舊委對於慈濟精神的擇善固執,以及道心的恆持,在在令人感動!」
一般而言,新委著重自我理想的實現,比較強調如何將事情做好,所展現的理性、自信,和舊委溫文謙遜、著重人事圓融的形象,大異其趣;而大時代的脈動,造就不同世代的人格特性,能兼容各族群差異,將之轉化為發展契機,正是團體延續的關鍵與祕訣。
註:此部分言論乃採訪慈濟醫學院副教授盧蕙馨老師,其本身亦為慈濟委員,對慈濟發展有深刻研究。
▲專題報導
牽引
◎撰文/何貞青
【慈濟三十三周年慶.接棒系列】
每一株善的種苗,
都在超越自我的悲喜情愛下,
牽引出一片盎然。
若說慈濟是兼容各色花卉的園地,那麼,必定是色彩斑斕的花園。
不同的人生際遇、不同的個性特質,在此交會融合,踏入這片領域的每一步,都是精心耕耘的歷程。
當夫妻中的一方超越自我的悲喜情愛,總不忘回頭牽引那猶自徘徊的另一半;當一顆慈濟種子在家庭中發芽,或可想見濃蔭成林、兒孫嬉戲的景況;即使素昧平生,因悲苦而結緣,也無礙於生命在此重生;而遠颺異國的種苗,更緊緊抓住故鄉的泥土,衍生另一片綠意盎然……
於是,每一則平淡而真情的傳奇,都化成似錦繁花,供人駐足、欣賞,或者,走入其中。
牽手走在菩薩道
為了想要一個兒子,林金貴勤跑道場、四處求神問卜。一日,她來到靜思精舍,證嚴上人聽完她的煩惱,卻只叫她隨著委員去訪貧。
原先有些疑惑的林金貴,一接觸貧苦個案,心下登時雪亮:「世上苦難這麼多,我竟只看見自己的煩惱!」這下,她毫不遲疑地,把長久以來的心結拋到腦後,專心投入慈濟。那是二十一年前的事。
邱國權發現太太突然固定往花蓮跑,還四處看個案、招會員,不由得感到納悶而想一探究竟。個性急躁、脾氣又衝的先生,竟然有興趣跟到花蓮,林金貴自然樂意萬分,「可是,第一次回去差點被他嚇死!」
當時高雄到花蓮都是搭金馬號公車,一坐就是九個多鐘頭的山路,邱國權受不了車子左彎右拐,跑到前座跟司機大吵起來,雖然最後平安到達,邱國權仍氣憤地對太太撂下一句:「你到底帶我到什麼鬼地方?以後打死我都不來!」不過,身穿短褲、拖著木屐、口中嚼著檳榔的他,一進精舍,就被莊嚴儉樸的氣氛震懾住;他想,這道場看來很正派,就任由太太去吧!「不過,要我跟著做慈濟,那可得看心情,不高興時我也會念念她,畢竟是『吃自己的飯,做別人的工作』,無利可圖嘛!」
當時,邱國權事業並不順利,加上脾氣暴躁,很難跟人相處,最後只好開起計程車。
想到先生一事無成、習氣又重,自己撐起一個家也著實辛苦,林金貴常忍不住就跑去向上人哭訴。上人提醒她:「妳太能幹,而他卻太閒了,要學會放手,讓他試著去承擔。」
所以林金貴開始打起邱國權主意。不過,先生脾氣這麼倔,怎麼引他進門呢?「當然是用『拐』的啊!」
為了帶他去看照顧戶,林金貴撒起漫天大謊:「我們去訪視有交通補助哦!反正你開計程車,要不要來啊?」一聽有錢可賺,邱國權果然很努力載大家去訪貧,一點都不知道自己領的工資,都是太太自掏腰包。
義賣活動,林金貴亦如法炮製,不知情的邱國權樂得數鈔票,她只能在一旁苦笑;不過人心畢竟不是鐵打的,看多了貧苦眾生相,悲心還是會被慢慢啟發。接著,太太如願以償生了男孩,他因為有子萬事足,也就不再那麼計較了。
然而,看著林金貴長常背著幼子,騎摩托車收款、看個案,連美容事業也漸漸放下,邱國權不滿的心再度升起,決定去向上人興師問罪。
「你有車子、有房子,現在又有兒子,接下來你打算怎麼辦?」上人這句話有如當頭棒喝,幾年來妻子辛勞的身影掠過心頭,自己卻渾渾噩噩、一事無成……「好!我知道該怎麼做了!」
接下來十五年,夫妻倆合力開了一家佛教文物專賣店,把大部分時間拿來專心做慈濟。
慢慢地,邱國權暴躁的脾氣、不良的習性都改了,他與妻子在高雄為慈濟志業開疆闢土,成了大家口中的「慈濟狂」。
「人的習性很難改,是上人的德念及悲心感化他。」林金貴總把先生的改變,歸功於上人的教化;但若不是當初善意地拐騙,以及耐心地等待,或許就見不到這對夫婦同行菩薩道的身影了。
生生世世的法緣
「人與人相聚都是一種緣分,尤其在慈濟,每一分法親情誼,都值得珍惜一輩子。」慈濟北十一區區組長羅美珠說。
謙稱自己只是一個小學畢業、平凡家庭主婦的羅美珠,具有一股溫暖、平易近人的特質,會員遇上問題總會找她傾訴,「帶人最重要的是一顆真誠的心,並且以身作則。」很多人就是這樣一路跟著她成為委員。
李美鳳記得第一次到台北分會,是因兒子處於反抗期而傷透了心,百無頭緒中只想找個人諮詢,沒想到一看到羅美珠溫和的笑臉,她就開始哭不停!從此,只要一遇到問題,第一個打電話找的就是羅美珠。
「羅師姊遇到我,從此就沒好日子過了!」李美鳳開玩笑說,因為每次傾訴就是一、兩個小時,羅美珠總是放下手邊工作耐心傾聽,直開導到她心平氣和為止。
抱怨久了,愈來愈覺得好奇,為什麼羅美珠會有這麼大的胸襟與耐性?仔細觀察,這才發現羅美珠可不只解決她的問題,募款、訪視、辦茶會……慈濟例行活動填滿羅美珠的時間,可是她卻從未因忙碌而忽略對求助者的關懷。
「原來,這就是慈濟委員啊!」對慈濟並不了解的她,在羅美珠身上體認到一分溫暖的特質,因為尊敬、因為感動,同時想像羅美珠幫助自己一樣去幫助別人,李美鳳也加入培訓行列,並於民國八十五年受證為委員,離第一次見面,羅美珠足足陪伴了她六、七年。
這樣的例子在慈濟委員中不勝枚舉,每一位新委的產生,都是資深委員以言行身教灌溉培育而成,而陪伴他人的過程,更是一種生命分享。
社區分組後,羅美珠與李美鳳雖分屬不同組,但她還是常接到李美鳳的電話,請教一些芝麻綠豆小事,摸不著邊際的羅美珠,許久才知道,原來李美鳳只是想聽聽她的聲音。
「很感謝在慈濟接觸過的每一個人,讓我藉事鍊心,產生智慧。」因為這樣的心念與胸
襟,加入慈濟十六年的羅美珠,目前帶出來的委員已有四十四位,更延伸到了第四代。
「當一個慈濟人,生命是非常豐富的。」她說。
阿嬤在美闢疆土
海外推動志業的艱辛,是身在台灣的慈濟人難以想像的。
在美國,許多老人家隨著兒女移民,因為語言不通只能在家看電視,但身為美國第二位推動慈濟、大家暱稱「阿嬤」的林王秀琴,可就不一樣!她不僅自己走出一條慈濟路,還把
兒女與許多專業人才也帶進來。在她的帶領下,因而產生北加州支會五千多位會員的盛況。
阿嬤所住的地方,--矽谷,是全美尖端科技人才匯聚之處。十五年來,她以上人的一句話「做就對了」,感動無數高科技人員。她,是怎麼做到的?
原來,美國地域遼闊,沒有交通工具幾乎寸步難行,加上如果語言不通,對外聯繫更是一大問題。不會開車、不會英語的阿嬤,只要接獲急難或長期個案提報,總是央請兒女或一些工程師擔任司機兼翻譯,載她四處訪視。
看著滿頭華髮、身材弱小的阿嬤,憑著一股愛心四處奔波,總是跑在急難現場親手發放,用簡單的英語安撫災民。漸漸地,這些原本只是擔任司機的年輕人,不知不覺也捲起袖子陪著她上山下海,做起慈濟來。
阿嬤就是以這樣的實際行動,感動不少人,而她平日對委會員的關懷更讓人感到貼心。她常常以電話向會員傳遞活動訊息,有時遇上會員家有問題,除了當場安慰,還細心做筆記,下次見面總不忘再問候一聲,小小的舉動,讓對方感動不已,心也凝聚得更緊了。
沒有傲人學歷,不會講令人折服的長篇道
理,阿嬤小小的身影,永遠走在前頭,接引一顆顆感動的心進入慈濟。
三代都是慈濟人
民國六十九年,五十八歲的陳黃金色在美容院得知慈濟,隨即加入善行;不過,她是偷偷參加的,不敢讓先生知道,就怕他反對。
沒想到,經營塗料生意的先生,在和她回花蓮參訪後,不但支持她,甚至為了提供慈濟各項建設所需的塗料,還帶她去歐洲考察百年建築。民國七十六年,先生因病往生,留下了遺言,要她把四個兒子帶在上人身邊,繼續做慈濟。
孝順聽話的兒子,平日雖非常支持她參與慈濟活動,但因忙於接手父親遺留下來的工作,在志業與事業之間難以取得平衡。
「你們父親開了一口井,我們要時時打一些水給飢渴的人喝,井裏的水不但不會少,反而會變成更清澈的活泉。」她勉勵兒子,並提議將每年公司盈餘提撥部分捐助慈濟;公司許多員工也因她之故而成為慈濟會員。
繼初步的發心喜捨,她接著鼓勵孩子待事業基礎穩固,在時間許可下多多參與慈濟活動,找尋自己可以發揮的領域。所以,老大、老二積極參與國際賑災,大媳婦也跟在她之後受證為委員,遠赴上海經商的小兒子,更因地利之便,多次參與大陸勘災發放工作,連孫子也加入慈青。
「我告訴兒子們,投入時間的多寡無妨,細水長流、延續不斷,才是最重要的。」由於陳黃金色的帶領,讓一家三代都成了慈濟人;扎根於這個慈濟家庭的因緣也愈結愈深,現在仍在繼續蔓延呢!
X世代的慈濟觀
「為什麼無論誰對誰錯,你總是先向對方道歉?」江淑怡的同事曾不解地問。
從慈青到出任慈濟委員,幾年來在慈濟世界養成的習慣,總讓她學會先反省自己,放下身段與脾氣,帶著善解的心去看待周遭人事,不論是對所帶領的培訓委員,或是職場上的同事。
隨著教育水準提升,現代人接觸社會層面廣闊,幾乎個個都是極具自信又理性的知識分子;然而學識愈高,所知障反而愈深。新生代委員面對這個不再如以往傳統封閉的環境,也無法再單純以宗教訴求或勸人行善的方式來推廣慈濟。
然而,傳揚慈濟精神畢竟是委員的責任,如何廣結善緣,讓人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認識慈濟,就考驗著新生代委員了。
「個人價值觀的認同問題不必討論,畢竟這是思想自由的時代。」江淑怡說:「最重要的是從自身修養做起,將慈濟理念落實在日常生活,別人終究會看到我們的努力。」
凡事盡本分,盡量顧及人事圓融,是江淑怡面對職場同儕一貫的態度。或許因為多數人慣常展現鋒芒畢露、稜角分明的一面,她的平和內斂反而呈顯不同風格。許多業務往來的人,透過她而認識慈濟,因為了解而成為好友,最後主動加入會員。
在這多選擇的社會,有些人認同慈濟,卻不一定加入,江淑怡則表示:「一切隨緣就好,別讓人起煩惱心,慈濟精神是不會被時間淘汰的!」
▲專題報導
恆持
◎撰文/楊倩蓉
【慈濟三十三周年慶.接棒系列】
從小小感動到大大發心,
從小小精舍到全世界一百二十多個據點,
因為許多人的「堅持」,
慈濟世界才得以點滴成形。
談起初發心,幾乎多數的慈濟委員都異口同聲地表示,「靜思精舍」是他們決定踏入慈濟的第一步。
感動,來自於小小的靜思精舍與上人瘦弱堅毅的身軀,更來自於簡樸的常住生活。而證嚴上人的身教與言教,同時也啟發委員生起知足、感恩之心,起而追隨上人濟世救人的悲願。
其實,慈濟從一磚一瓦,到全省醫療服務網的鋪展、海內外分支會及聯絡點林立;從四大志業跨步八大腳印;從三十年前僅有數十戶的照顧戶,到今日長期援助近四千戶個案、兩萬多人……許多人的「堅持」,是慈濟世界得以點滴成形的重要原因。
感動的理由
「道場這麼小,咱來籌錢起大間的,好嗎?」王成枝猶記初到精舍便對上人如此提議。上人表明精舍空間已經夠用,希望能將錢用來濟貧。「聽到這些話,我內心真正感動著--慈濟需要錢,全為了救人!」
「父親是醫師且是虔誠的佛教徒,高中時代我曾聽人論及基督教醫院設備完整,便問他為何台灣不見佛教醫院卻只有基督教醫院?父親告訴我,四0年代以前台灣人生活貧苦,三餐不繼的人很多,哪有錢蓋醫院?等經濟起飛之後一定會有佛教醫院。」童鈴釵把父親的話放在心上,後來定居在芝加哥的她,得知慈濟
在台灣創建醫院,自然護持到底。
楊美瑳的朋友帶她到精舍聽上人開示,「我終於了解為什麼慈濟可以吸引那麼多人加入,因為上人講的道理非常實際、有用,每句話都印證到我的人生經驗,跑了那麼多道場,我終於找到得以依循的方向。」
原是為了替往生的婆婆覓一道場做法事,不意接觸慈濟,開始學佛之路。林勝勝表示,一般人上香多半求自己願望實現,但是燒完香心願卻未了;可是上人的心願,不為自身利益祈求,唯向內在世界開拓,所以不像一般人患得患失。她說:「學佛最重要的是轉化觀念,布施時間、金錢和心力,在付出中產生自信。」
企業家林景猷與妻子陳幼卿圓滿榮董後又出任委員,雖在公司是呼風喚雨的大老闆,一旦做起慈濟事,林景猷照樣放下身段。他說,感動來自慈濟人的惜福觀--凡是可以再利用的東西一定重複使用,平時節省下的錢拿去救人。與其享福,不如惜福、造福。
「我本來打算去踢館的。」林大棟出國留學前即飽讀經書,浸淫於佛經義理,留學一年後,聽說慈濟在北加州成立聯絡處,曾有人說慈濟是「修福不修慧」的團體,他決定登門一窺究竟。「沒想到,看了那麼多慈濟人在世界各地濟助貧戶的錄影帶,以及身體力行後的現身說法,我終於體悟:佛法是做出來的!」
做一棵萬年青
所謂「發心容易,恆心難持。」如何克服來自個人、家庭及大環境的種種問題,在菩薩道上心不退轉,是許多慈濟人必須面臨的課題。
「想想上人為了建醫院所遇到的各種阻力,我就覺得自己的挫折實在不算什麼。」很多委員常常只要看著上人的法相、流一流淚,內心的委屈、不平也就過去了,因為上人是他們賴以支撐的精神泉源。
皈依佛門甚早的何瑞真,熱衷朝山、參加法會,加上自恃「我去學佛很好」,先生表面沒有反對,事實上對她跑遍台灣,甚至到海外求法的行徑,暗自氣在心中。
加入慈濟最初三、四年間,何瑞真也是一頭栽進,先生終至不再隱忍。「上人教我們先把家庭照顧好,一家和樂再去做慈濟,所以無論慈濟的事多忙,我總是先把家人安頓好。有時出門收善款、開會,為了趕在孩子、先生回家前煮好晚飯,一進門顧不得洋裝濕透,就往廚房鑽。」
發願以慈濟為終身志業而辭去教職的林秀芬,曾因為面對眾多的人事,習慣以犀利眼光看缺角,而灰心喪氣地退後。
「上人是我生生世世的導師,但我一定要和這些不完美的人共事,同行菩薩道嗎?」每當林秀芬質疑時,志願堅定的先生便提醒她:「藉事鍊心」;有時,甚至以嚴肅的口吻說:「我們年齡不老不小,正是發揮人生功能的好時機,若因一點挫折就懈怠,殊勝因緣何時再具足?」她知道應在人事中磨鍊心性,不是躲到深山當自了漢。
用心投入海外志業的魏杏芬和曾敦化夫婦,也遇過人與人間觀念不同和缺乏支援的挫折。「做慈濟為什麼要做得這麼艱苦?」她曾難過地抱怨。先生提醒她:「是你自己心甘情願要跟上人做慈濟的,三十年來,有人鼓勵上人,上人這樣做;沒人鼓勵上人,上人也這樣做!」
有先生的加油打氣,魏杏芬說:「現在並不是什麼問題都沒有,只是那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的智慧有沒有比昨天更增長?內心有
沒有比昨天更清淨?」
「淨因成長,智慧圓融」是劉銘達在做事中的成長,身為委員不管對內、對外,每個人來自不同的成長背景,如何藉由溝通、互信、互愛,逐漸凝聚共識、摒棄我執,其過程也促成了內心的淨化。正如黃藹貞所說:「最令我受挫的其實是內心的黑暗面,例如猜忌、不信任別人,一旦覺醒了便會反省初入慈濟的那一分心,所以能夠繼續前進。」
「我不能沒有慈濟!」六十多歲的陳明其參與慈濟十多年了,他感謝慈濟豐富了他的後半生。面對長江後浪推前浪,他說,花開花落,樹葉由抽芽、青綠到掉落,都是自然的循環,「我們可以選擇的是:要做一朵玫瑰花或是一株萬年青。」如果因為自己老了,觀念和新一輩的難以溝通,就腳底抹油,不是很可惜嗎?
「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慈濟可以做的事太多了,我們可以去找沒人做的做,那個地方需要我,就去補位啊!」陳明其說,在修行的路上,這一切都只是過程,有風有雨有霜雪有大霧,這就是人生。
※
看了上述許多例子,或許您仍好奇:面對諸多阻礙與挫折的慈濟人,何以能夠很快轉化自己的心念與習氣?
「加入慈濟後,因為心變軟了,所以處處感動;因為意更堅了,所以事事感恩。」這是大多數慈濟人幾乎都有過的體會。
▲專題報導
燈燈相續
◎撰文/證嚴上人
【慈濟三十三周年慶.接棒系列】
一盞盞永不熄滅的心燈,
可以發出無量的光明,
照亮暗角的眾生。
慈濟人作為提燈照路的人間菩薩,
所要傳承的精神就是--
力行「慈、悲、喜、捨」四無量心,
為普天下眾生付出。
每一位要皈依的弟子,我總是給他們一句話:「以佛心為己心,以師志為己志」。佛心,就是大慈悲心;師志,就是人間菩薩的實踐。
佛心人人都有,但是有的人學佛,只學到利益自己、獨善其身。真正的佛心,是要為人群付出愛心。看到他人有困苦,心裏很同情,就是愛心,也是佛性;但是否人人都願意進一步去付出呢?有愛心就必須用行動表達出來,才能利益群眾。
為了把人人本具的「佛性」啟發出來,我用「募」作為目標,不斷推動志業才有機會「募愛心」;慈濟開展的慈善、醫療、教育、文化四大志業,就是把人人點點滴滴的愛心凝聚成「大愛」的實踐。
我常說,所謂「宗教」,是人生的宗旨、生活的教育,應注重實踐而不只是理論的鑽研。
如果我只是一直「講經」,沒有開路給大家來「行經」,如何幫助大家踏踏實實地福慧雙修?慈濟是以社會為「道場」,以「行善」來做人間菩薩,四大志業、八大腳印就是修行的「路」。三十三年來,我不斷闡揚「慈濟精神」,什麼是慈濟精神?就是佛陀所說的慈、悲、喜、捨。這四無量心是「理」,「理」看不見,必須透過人去實踐;慈濟的四大志業即是「事」,讓大家在「做」中體會佛法,以事會理。
救濟貧苦使之安樂,是「慈」;醫療服務拔除病苦,是「悲」;文化事業給人歡喜、淨
化人心,是「喜」;奉獻無所求的教育志業,是「捨」。慈濟志業就是四無量心的具體實踐;引導人人用心為眾生付出,就是我們的目標。
「佛法生活化,菩薩人間化」,佛陀是在人間成就的,離開生活和人群就沒有佛法可修。
所以,慈濟委員要具備三件事:右肩擔起佛教的精神--慈悲;左肩挑起慈濟的形象--力行菩薩道;胸前掛著自己的氣質--時時為自我的行為負責。委員長期以來一心無二志,不只把救人當作本分事,更在人群中磨鍊心性,在菩薩道上相互切磋琢磨、相互成就,把人圓、事圓、理圓的圓滿境界當作成佛的目標;這就是真正的修「行」,也就是佛法所說的「人格成,佛格即成」!
慈濟人共同的心願是:淨化人心、社會祥和、祈求天下無災難。希望大家發心立志,點亮心靈深處的明燈,讓這分光明從自我到家庭,而到周圍,甚至整個社會,隨著你們到每個地方、每個角落;讓片片愛心合在一起,在每個黑暗的地方散播光明。人人的愛心都奉獻出來,這個世界一定是祥和、光明的。
▲上布施
生命不朽
◎撰文/賴其萬(慈濟醫學院副院長)
這是一個生命的結束,
也是一個生命的延續;
延續的生命藉著這群新生代的醫師,
將回饋到更多病人身上。
去年八月結束在國外二十三年的生涯回到台灣,兩個月後,我以慈濟醫學院副院長的身分,參加了醫學系三年級解剖學大體啟用儀式。
在莊嚴肅穆的誦經聲中,站在每具大體旁的四位醫學生恭敬地打開蓋子。當學生看到在往後幾個月將教導他們複雜人體解剖的「老師」時所呈現的嚴肅神情,以及家屬再度見到往生多時的家人而淚流滿面的激動表情,最是令人難忘。
會前學生因有機會與大體老師的家屬們聚餐,而從家屬口中得知一些大體老師的生前事蹟;另外,家屬為捐贈者所寫的生平簡介,也置於大體實驗室內,使學生對這即將與他們共度整個學期的大體老師有更人性的認識。
當學生與家屬向「老師」行深深的鞠躬禮,而後學生再向家屬行禮時,我不只聽到家屬激動的泣聲,也感覺到自己的眼角已慢慢地濕潤起來。
典禮完畢,李明亮校長和我一一向家屬握手稱謝,我已淚眼模糊說不出話來。這是一個非常感人的場面,誠如司儀所說的「這是一個生命的結束,也是一個生命的延續」,延續的生命將藉著這群新生一代的醫師,回饋給其他的病人。
當家屬再度目睹摯愛親人的遺容、傾聽學生的感恩追念時,嗚咽之聲不絕於耳;
突然,一位小朋友看到祖父的照片出現在銀幕上,大聲叫出「阿公!」
很快地,我在慈濟醫學院已
過了一學期,而學生的大體解剖學也結束了。按照慈濟醫學院的傳統,上完解剖課以後,學生需將大體一針一線地縫合回去,並細心地將遺體以白布包起來、穿上壽衣,再將學習心得寫成一封信給大體老師,最後由醫學院舉辦一場遺體入殮、火化、入龕暨感恩追思儀式。
為了配合住遠地的家屬,我們選擇在星期日舉行,三月十四日上午七時開始入殮,整個儀式一直到下午五時許才圓滿結束。
我與解剖學科曾國藩教授代表院方說了幾句對家屬致謝並向學生鼓勵的話以後,每組四個學生在家屬的環繞與精舍師父的誦經聲中,將大體老師慢慢地移入棺木,並獻上鮮花以及感恩信。而後師生與家屬一起走出解剖學科室,站在開往校門的大道兩旁恭送靈車前往火葬場。
完成遺體火化返回醫學院後,上午十點開始進行感恩追思儀式。李明亮校長首先代表院方向家屬致謝,而後由醫學系十三位代表、護理系一位代表、以及護專兩位代表,分別就該組學生的心得上台與家屬和全體與會師生分享。
每位學生上台的同時,台上也播放大體老師的生前玉照。當家屬再度目睹摯愛親人的遺容、耳朵傾聽學生的感恩追念時,嗚咽之聲不絕於耳;後座有位小朋友看到祖父的照片出現在銀幕上,大聲叫出「阿公」,更使人鼻酸。曾幾何時,我也潸然淚下,不能自己。
他們有形的生命雖暫時消失,但如菩薩般的化身卻永遠存在學生心中;
他們的死亡實現了不朽,人生的價值顯得燦爛輝煌。
許多學生更道出了他們的心語--
「大學一年級時,我們在慈濟醫院心蓮病房就見過大體老師李先生。當時他告訴我們,他患了不治的癌症,非常希望能在死後捐出遺體供學生學習,所以拒絕會破壞他身體結構的治療,以保存身軀的完整。當時我們聽了都十分感動,但做夢也想不到,兩年後我們的大體老師就是這位可敬的李先生。」
「期末考的前一天我讀解剖學讀得很累就睡著了,當晚卻夢見『老師』責備我沒有好好用功,而驚醒過來趕快讀書。想起劃下第一刀時的心情,就想到如果沒有大體老師捐贈遺體,我們就沒有今天的學習機會,我決不能辜負老師的期望。」
「非常感謝學校的安排使我們有機會與家屬認識,才知道這些大體老師的一些軼事,也真正地學到了我們面對的是『人』,而不是『標本』。我們會時時以此提醒自己,也十分感謝家屬能贊同大體老師捐贈的決心。」
「我非常感謝在啟用儀式那天有機會與大體老師的家人聚餐,才知道大體老師與我來自同一個鄉鎮,同組有兩位同學還與大體老師同姓,因此對大體老師倍覺親切,也才更體會到大體老師為醫學教育所奉獻出的大愛慈悲胸懷。」
「生命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人生最大的意義,就是充分發揮生命使用權。」有位同學引用證嚴上人的話,並深情地道出:「大體老師的肉體雖然暫時從這世上消失了,但是他們所延續的慧命以及這分長情卻永永遠遠地在我們心中;他們有形的生命是暫時消失了,但是他們的菩薩化身卻永遠陪伴著我們;他們的死亡實現了不朽,人生的價值顯得燦爛輝煌。」他念完這首自己作的詩之後,激動地在台上跪下來向家屬稱謝。
最後學生們一起獻唱了用寫給大體老師的信所譜成的歌--菩薩的化身--
您輕闔著雙眼,如同熟睡一般。
您安詳的面容,無上聖潔莊嚴。
您身體的病痛,自己默默承擔。
您勇敢的捨身,是菩薩的化身。
我因您的奉獻,獲得寶貴經驗。
我受您的引領,體認人性光明。
我虔誠的發願真心關懷病人。
我願盡我所能,用心搶救生命。
您啟發我尊重生命,您引導我發揮良能。
您我走入神聖殿堂,共同創造愛的循環。
我生生世世直到永恆,
謝謝您,感恩您,謝謝您,感恩您,謝謝您。
透過成全先生的遺志,
她真正領悟出「大慈無悔,大悲無怨,大喜無憂,大捨無求」。
接著幾位家屬也上台說了許多非常感人的話--
李太太含淚追憶當年陪先生在心蓮病房,與醫學系、醫技系一年級的學生談他發病後,如何決定捐贈遺體提供解剖教學的心路歷程。
她說,她先生寧可學生在他的身上劃錯一百刀,也不要他們將來在病人身上劃錯一刀。
她說,先生火化後,部分骨灰安奉在慈濟大捨堂,剩下的骨灰想供奉在先生故鄉的靈塔,當靈塔所屬的寺院住持知道李先生捐贈遺體時,竟對她說要特案處理,不肯收一分錢。
她哭著說,每個人對自己的親人都會有思念不忍之情,但先生想藉著身體來教育醫學生,幫助他們成為濟世救人的良醫,她也無法反對。透過這次成全先生的遺志,她才真正領悟出證嚴上人說的「大慈無悔,大悲無怨,大喜無憂,大捨無求」。
最後證嚴上人上台致詞說,學生的心語令人感動,他也十分感恩家屬與老師們為醫學教育所做的努力,並追憶了幾位大體老師生前與他的談話。
下午四時三十分,進行到大體老師入龕儀式。學生與家屬由大理石作的骨灰罐內取出一小部分骨灰,放入一個非常精製、仿照靜思堂外型的水晶琉璃骨灰罈內,而後各組學生與家屬恭恭敬敬地把這骨灰罈安奉於解剖學科的大捨堂。
在頌經聲中,看著大捨堂大門兩旁的對聯--「大愛澤醫情長在」、「捨身育才作渡舟」,以及學生與家屬莊嚴的表情,心中不覺想到:對剛投入醫學教育行政工作的我,最大的課題就是如何把今天如此莊嚴肅穆的典禮中所表現的尊重生命理念,深植於學生腦海,而能持續地影響他們往後照顧病人的態度,訓練出真正視病如親的良醫。
▲上布施
畫下美麗的句點
◎撰文/彭靜梅
大體老師善盡了人生的使用權,
為生死之間的過度提供更好的存在方式。
通常,睡眠品質關係著另一天的精神狀況。很多時候,如果我們沒有在一日結束前完成該做的事,便很難安心入眠。同理,用心過完一生,才能安心的離去。
頭被鮮花圈圍住的大體老師,好似戴著花環編成的桂冠,
讓人想起「基督受難圖」中的耶穌--他們同樣具有成就別人而捨身的特質。
「真的,就像睡著一樣!」穿著一身白色唐裝壽衣的十六具大體老師,三月十四日在慈濟醫學暨人文社會學院第三屆大體火化暨追思儀式中,安詳地躺在解剖學實驗室的環保棺木裏。
闊別多時的親人,好不容易見面,卻又分別在即;蓋棺前,許多家屬紛紛摘下胸花放進靈柩裏。頭部四周被鮮花圈圍住的大體老師,好似戴著花環編成的桂冠,與「基督受難圖」中頭戴荊棘的耶穌不同,但他們卻都具有成就別人而捨身的特質。
「老師輕輕瘦瘦的。」當學生抱起大體老師,將他們由解剖台入殮進棺木時,竟一點兒也不費力。連這最後的回報,大體老師似乎也不想麻煩別人。
「在啟用儀式餐會上,和老師家人相處才知道老師生前是個樂觀、開朗的人。」和大體老師黃許淑惠相處一百多天的醫學系三年級李政鴻說,當天三十多位家屬專程包車從屏東趕來,由此可見她在親屬心中的地位。
在子女的印象中,黃許淑惠是一位吃苦耐勞、深具中國傳統美德的婦女,因為家境不甚寬裕,加上還要照顧一位小兒麻痹的弟弟,所以長年不停地工作。偶然的機會,和一位慈濟委員到台中分會聽上人的開示,獲知上人為興建醫院亟需籌措資金,竟當下發願要捐一百萬元。
其後,子女們依從黃許淑惠的心願,將與病魔纏鬥近十年的她,由高雄轉至慈濟醫院診治。當先生提到大體捐贈時,她深表贊同,就連病危轉到加護病房,家人詢問她是否想回屏東老家時,她依然堅持留在慈院、捐出大體。
「後來,媽媽實現了捐一百萬元的心願,往生後也將遺體捐給慈濟醫學院,這是她最感驕傲的事。」子女們說。
「婆婆是個好脾氣的人,待我就像自己的女兒一樣。」下肢癱瘓,上下車都要人背的媳婦,
為了來和黃許淑惠送別,一點兒也沒有覺得不方便,幾次乘車時因為人多,為了不妨礙別人,還趕緊奮力用手支撐大巴士的階梯,自己行動。
乍見滿身刺青的大體老師,同學們對生命有了更深的疑惑;
火化當天,沒有親人的送別,只有學生護送這最後的一程。
沒有親人前來送別的一位大體老師生前說過一段話:「我以前只知道賺黑社會的錢,來到這裏才知道慈濟有醫院、也有學校。我想我沒有什麼好報答這個社會,所以將身軀貢獻出來讓這些醫學生實習,這就是我最後的願望。」
因為生前曾是黑道兄弟,讓十五、六歲的護專學生,對他滿是刺青的軀體大感驚訝。「面對的不僅是一位有著特殊過去的大體老師,還有對死亡的陌生和恐懼,都是我們所難以理解的。」張田蓉說出了自己對生命的疑惑。「幾個月相處下來,我們已不再害怕大體老師,反而覺得他很親切。」當天,幾位就像女兒的護專學生,
為曾經教導過她們的大體老師護送最後一程。
被上人祝福「早去早回,乘願再來」的李鶴振,也在妻子陳意美及兒子和多位醫學生的護送下圓了心願離去。「感謝學生圓了我丈夫的心願。」陳意美謙卑地向學生道謝說,丈夫知道自己罹患胰臟癌時已是末期,在就醫回家途中,聽到桃園支會大體捐贈說明會的錄音帶後,隨即表明要捐贈大體。
曾於心蓮病房聆聽李鶴振分享捐贈心得的李政鴻說:「我們很幸運在大體老師往生前就見過他,他所留給我們的愛和希望,將使我以後在醫治病患時,也能同等對待他們。」
「不管火葬或土葬,被蟲腐蝕或被火焚燒,都沒了知覺,還需在乎被人解剖嗎?」
陳柄桂和妻子同時簽下大體捐贈同意書。
「美峰就像能量的泉源,可以供給旁人力量。」本帶著喜悅心情來為妻子送行的陳柄桂,因為被會場莊嚴的氣氛感動,不知不覺竟哽咽了起來,「我是很挑剔的人,但對今天的一切卻相當滿意。」陳柄桂說。
「從美峰阿姨的家人那兒,我們得知她是一位豪爽的人。這幾個月來,我們就像和相識很久的長者相處。對我們而言,她是最好的聽眾,也是最寬大的老師。」葉姿吟說。
原本是富家千金,因經商失敗必須償債,林美峰改以粗衣簡服從事餐飲工作。「尤其自慈院餐廳洗碗盤的阿嫂升助廚再任主廚期間,對原本已有不錯的廚藝更加用心研究。」陳柄桂讚歎妻子精益求精的自我要求。
過去,因為枕邊人「大姊大」的性格,讓陳柄桂疏於對妻子表達情感,直到火化當天聽心蓮病房護士楊純惠說起,才知妻子住院期間,每逢下班時間總盼望他的到來。聽見這番話,大女兒萱佳不禁斜睨了父親一眼,嗔怪地說:「對呀,媽媽是很愛你的!」陳柄桂也十分懊惱說,很希望能再捧著妻子的臉,跟她說說話。
當初不同意母親捐贈大體的萱佳,後來是被父親說服的。「不管是火葬或土葬,被蟲腐蝕或被火焚燒,都沒了知覺,還需在乎被人解剖嗎?」陳柄桂告訴兩個女兒,並和妻子同時簽署了大體捐贈同意書。
如今,十六位甫火化的大體老師,正聆聽大捨堂中不斷傳出的佛號聲。未來,經過此處的人將永遠懷念他們,而他們的過去也不會被人遺忘。不管,靈魂是否因此得以淨化、超升,但可以確定的是,大體老師善盡了人生的使用權,也為生死之間的過度提供更好的存在方法。
恭敬最重要
◎撰文/彭靜梅
今年元月十日,慈濟醫學暨人文社會學院召開第三次「慈濟遺體捐贈聯絡關懷小組研討會」,全省十所醫學院共來了六校解剖學科代表,冀能解決醫界長年遺體來源不足的窘境。
「過去需求單位得到遺體,只把他們當成一般實驗教具,少了人性對待,這怎能獲得外界的信任而來捐贈呢?」和慈濟簽約轉贈的學校之一--中國醫藥學院解剖學科講師顧國棟說,慈濟在遺體解剖中的種種作法,與其說是宗教影響,不如說是一種「教育」;倘若教育部或校方都具備這樣的認知,便能體會捐贈流程其實也是醫學教育中人文素養的重要課題,且不再是獨立於學術外無關緊要的事。
他舉出,該校最近一名簽署同意捐贈遺體的家屬譚一川,即是因為看到該校解剖學科教室外文宣走廊上有關大體老師的生平事蹟,感動之餘即勸說家人響應。「其實我們的文宣走廊是模擬慈濟的作法!」顧國棟不諱言家屬會比較各校環境選擇捐贈單位。
過去也常面臨教學遺體來源不足問題的高雄醫學院解剖學科主任陳世杰認為:「慈濟的作法將對其他學校形成一種壓力,促使外校改善、跟進。」
顧國棟也強調:「慈濟在轉贈過程中給我們很多幫助,包括和家屬溝通或無條件供應壽衣莊嚴遺體等,就連校內慈青社同學也支援各項儀式的進行。」他說這一切正是豐富教學意涵的主要因素,也是推動「在地捐贈」的重要助力。
「各校遺體處理設備不同、行政現實面的限制也不一樣,若要完全比照慈濟作法不免為難。」慈濟醫學暨人文社會學院主任祕書洪素貞強調,慈濟提供的也只是一種參考,最重要的是「恭敬遺體」的精神,才能使家屬和捐贈者安心。
台大醫學院解剖學科專任教授曾國藩表示,宣導「在地捐贈」的對象不僅為一般民眾,全省醫學院校也當自我教育,才可能帶動捐贈風氣。
- May 19 Tue 2009 18:38
1999年04月 389期-B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