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靜思晨語

施慈為樂

◎撰文/證嚴上人

佛陀說:一切法,以施慈為樂。
用慈處事、以慈付出,即是人生一大樂事,常得法喜充滿。
抱持歡喜心布施,可得五種功德:
長壽--
幫助病人解脫痛苦者,身心得安穩,可以延壽命。
端正--
柔聲軟語、親切笑容扶持貧困者,面容得端正,人見心歡喜。
安穩--
以歡喜心布施,付出無所求者,即可心無牽掛、平安自在。
大力--
發多大的心,就得多大的福,立多大的願,就得多大的力量。
辯才無礙--
智慧從人事磨鍊中得,身體力行為人付出,精進不懈,自然智如泉湧,辯才無礙。



▲社論

共築美好願景

在這個高度商業化的時代,人們習慣以交易的心情,來看待所付出的金錢、勞力、時間、心智是否獲得回報;然而,付出與回報又往往不能等量等形齊觀,世人多少的憂愁怨惱皆由此生。

當有一群人不計較付出、不在乎獲得,以能幫助他人為樂,且相互薰習激勵,發揮的大愛精神如泉湧,無遠弗屆,這不是奇蹟,而是人們可能開發的共同願景的實現。

大乘佛教以利他的菩薩道作為修行指標,自覺而後覺他,重視個人的修心養性,自求開悟解脫煩惱。到了佛教現代化的今天,佛教組織以入世的服務,提倡心靈改革,已成為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社會團體,而在家佛教徒透過團體修行,亦展現信仰實踐的新風貌。

獨特的個人何以能融入團體中?深受資本主義影響的現代人可能會抱持懷疑,但在佛家「心佛眾生皆是一體」的信仰中,卻一點也不困難。《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已為我們勾勒這樣的美景:「一切展轉皆起慈心,利益安樂,無損惱意及嫌恨心,各各歡悅,於自所受,生於喜足,不相侵陵,互為饒益。」而證嚴上人更諄勉弟子:「一個團體的美,美在每一個人。慈濟團體的美,美在參差不齊。」

個人的成長過程、性格、社會背景儘管各有差異,但在以「大愛與感恩」為單純信念的慈濟團體中,卻如百江匯大海,各自挹注不可忽視的力量,使歡喜與溫情充滿人間的共同願景更為鮮明可期。

新一代的管理學者彼得聖吉在他《第五項修練》的全球暢銷書中說,「願景」是一種內心真正關心的事,參與某些社會活動的人,如願意奉獻,不僅只是投入,且會覺得必須為願景的實現負完全責任,願景的驅力使他們展開行動,有人以「生命意義的本源」描述這個能使人們奉獻,並實現願景的強大能量。

為共同願景奉獻的境界是:我願中有你,你願中有我。主角不是你我,而是共同願景,它向人們啟示最大的生命意義,那就是不斷發揮己身所具的良能和慈悲心,使人們不再相互侵略競爭,而是相互幫助,同享心靈的安樂。

許多社會人士很好奇於像慈濟這麼大的志工團體如何維繫,「共同願景」的生成與堅持是重要的動力。近幾個月來,我們看到國際賑災以接棒的方式,迅速集結海內外人力,救援中南美洲的災民,無非是慈濟人心靈共同願景的點滴實現。

如是觀之,這分共同願景化為多少人間的美善行動,將長遠不可限量。



▲心靈交流道

心靈交流道

好文章如好友,心煩時開臆解悶,失意時驅愁釋懷,
字裡行間,有歡笑、有歡笑、有溫暖,句逗篇章中,有真情、有大愛……
《心靈交流道》是交會談心的好所在,
不論是心情的回餽或是意見的參考,都竭誠歡迎您來分享。

生命之歌

【編語】

少年十五二十時,是生命力最熱情澎湃,也是最莽撞好奇的年紀。因為熱情澎湃,所以容易被感動;因為莽撞好奇,所以也容易被煽動。「青春重奏」是由大人和小孩合奏的生命之歌,在變奏的青春歲月裏,用心彈出的一首愛的進行曲。

近年來由於社會高齡化現象,老人問題一再浮現檯面;針對此,慈濟委員除了受理報案外,更主動訪視需要關懷的獨居老人。「與菜共舞的阿公仔」,即是慈濟人長期照顧的對象之一;阿公仔知足達觀的生活哲理,更讓慈濟人從互動中習得了經驗與智慧。

為了加強對偏遠地區民眾的醫療照顧,「玉里小鎮新醫院」--慈濟玉里分院在三月十五日啟業了!慈濟醫院將出動三十五位專科醫師支援看診,並開放夜間及週六、週日的門診服務。

由於兩岸血緣相近,具有十七萬餘筆志願捐髓者資料的慈濟骨髓庫,成了大陸血液疾病患者希望的寶庫。「重生的喜悅」,有著兩岸合力搶救生命的感人故事;而帶動大陸民眾響應志願捐髓風氣,則是故事之後引發的效應。可見,只要肯付出愛的行動,愛將會迅速地蔓延開來。

強震後的一個月,帶著大批援助物資的慈濟志工「走入地震後的哥倫比亞」;在緊急援建災民收容中心、發放糧食、舉辦義診的同時,慈濟人也展開了雙臂,擁抱、親吻那災難後的容顏。

「願真主阿拉賜福給所有慈濟人!」長期的關心,是贏得友誼的開始。一九九五年十月,印尼慈濟人因長期施藥予肺結核患者,而與當格朗縣貧民結緣;三年後,因暴動而凝聚的當地台商力量,繼元月份五萬份米糧發放之後,再次以大型義診回饋當格朗縣九千多名貧病村民。

如何捐贈遺體?

本人今年八十二歲,雖然目前還沒發現什麼嚴重要命的病,但從頭到腳通身的小毛病層出不窮,自知去日當近、來日已少,究竟哪一天大去,終究是不得而知。可是若干年來,每值午夜夢迴,乃至孤獨無聊的寂靜時刻,總不免想到:「每個人畢竟都有大去的一天。」於此,不免聯想到許多未來的問題。

關於個人死後的捐屍問題,貴刊已在前些期談到,有若干規定和辦法,可惜我非貴刊的長期讀者,無從得知。至於以電話洽詢,似乎不可能三五句話可以講清楚的,不知有什麼文宣資料可供參考?

我在二十年前,就有此想法,且已寫好遺囑交付兒子收存,但不知自己大去之時地,誠恐一時來不及處理,可惜了一具可以利用的廢物。

南投 黃我石

【編按】這位老先生的問題我們已轉請中區慈濟委員就近服務。也歡迎對遺體捐贈有意願之讀者,向慈濟全省各分支

會、聯絡處索取「遺體捐贈志願書」;欲進一步了解詳細情形者,可逕向慈濟醫學暨人文社會學院解剖學科(電話03-8565301轉7081)洽詢,或上慈濟基金會網址http://www.tzuchi.org.tw查詢。

事過境遷

前年,有幸擔任公司內部刊物的編輯工作,身為慈濟的忠實讀者,忍不住抓住這個機會闢了「慈濟心燈」專欄,每月從《慈濟》月刊中摘錄出重點與同仁分享。

有一陣子,正是自己情緒最低潮的時候,和同事起了一些摩擦,不自覺地掉入心魔中,一次次變得醜陋異常,現在回想起來,那段日子真的是太不可愛了。每個月看著月刊,受著心靈的洗滌,竟仍看不到自己的迷失。

事過境遷,重新閱讀著自己整理出來的重點:

「人與人之間難免有人我是非,然而智者會將是非視作教育,化成待人接物的智慧。若是愚癡之人,縱然別人是在教育、關心他,也會當成是非。」

離開那家公司已一年多了,最後悔的是這麼一個可以和大家分享法語的好機會,不經意地斷送在我的手中。雖然我了解不同的人事際會有不同的人生歷鍊可以分享,但自己對環境的不知珍惜總覺遺憾,或許須在經歷許多之後,才知道對現在的珍惜。

永和 戴若梅

用愛解仇

拜讀一月十七日中國時報第十三版「慈濟散播大愛,印尼人感動」一文,隻字片語稱頌慈濟慈善團嘉行義舉。

文中報導「慈濟慈善團秉持著大愛的精神到印尼發放米糧。團長德悅師父說,大愛是關懷、是包容、更是尊重,慈濟人透過肢體的撫摸與觸碰,能夠消弭種族間的隔閡與仇恨,慈濟的大愛已成功地為印華間開啟一扇交流的大門。……此行並非只有台灣的慈濟人參與,還有美國、馬來西亞、澳洲、西非黃金海岸的志工們,帶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大愛精神,不分種族、不分地域,共同關懷印尼貧民……」

印尼暴動頻傳的今日,但願慈濟大愛能夠化解印華間仇恨和衝突,在發放的同時不僅受惠印尼人,也嘉惠印尼當地的華人,期使印華間達到和諧。

台北 蔡雲雀

交流

萬分感謝您們惠賜的「月刊」,從中受益匪淺。對證嚴法師慈悲喜捨、般若精進的精神,十分敬佩;特別是慈濟的精神,已在大陸上廣為流傳,架起了海峽兩岸人民的溝通交流橋梁。謝謝您們!並祝貴刊越辦越好,普度更多眾生。

江蘇 田克忠

在我平凡的生命中

有太多的感觸,在我心中真實的走過,九年前喪子,因緣際會進入慈濟,種種的心酸苦楚都在一次又一次的上人法語中化解。

雖然我年紀尚輕,但心靈的交戰卻像身經百戰般,刻骨銘心,任何走過的體驗,都是生命的腳印,是難以抹滅,不是光看書就能體會,而是要用自己的身心去面對境界的考驗,留下的才是最真實的體悟。

很慶幸自己,因生命中有慈濟才有很多的可能發現,也讓我平凡的生命裏,有不平凡的願與力。

屏東 陳慧華

【更正啟事】

第三八七期第八十頁「愛,是成全與祝福」一文,倒數第五行「若離於愛,何憂可怖」,應更正為「何憂何怖」。因編輯誤植,謹向作者及讀者致歉。


▲無盡藏

愛如井水,源源不絕

◎主講/證嚴上人 恭錄/靜淇

為善如同掘井,
只要把井挖開,
即使汲取再多的水,
仍會汩汩不絕地湧出。

行善不能等!為善如同掘井,只要把井挖開,即使汲取再多的水,仍會汩汩不絕地湧出,怕的是不去掘井。

布施,並非有錢人的專利,佛陀時代有一句話說:「最大的布施功德,是出自內心最虔誠、最歡喜的布施。」

不是
擁有財富才能布施,
只要
以虔誠的心盡力付出,
就是最大的功德。

佛陀在世時,印度社會有條不成文的規定:不管是印度教、婆羅門教,……只要是修行人,皆可由在家居士供養。

佛陀成佛後,國王、大臣、長者亦紛紛設宴供養佛陀與眾比丘。然而,佛陀認為應該讓一般百姓也有機會供養、接近他們,便對大眾說:「從今以後,不分階級地位,大家都可以供養。」

有一天,眾人議論紛紛:「佛陀又回到王捨城了,我們趕快來供佛吧!」其中一位做苦工的窮人,與眾人一樣有虔誠供佛的心,然而回家打開米缸一看,卻是空的。他心想:我到底要用什

麼東西供佛呢?東翻西找,終於找到一小包已經快發霉的玉米粉。

「怎麼辦呢?家中就只剩這樣東西了。」他把玉米粉和水揉成三粒丸子,用月桃葉包起來放在火上燒烤;東西煮熟之後,抱著一顆最虔誠的心,來到眾人聚集的地方。他看到大家端出最好的美食,每碗缽中都裝著滿滿的飯菜,並高舉著期待佛陀與眾比丘一到,能接受他們的供養。

「大家供佛的東西都那麼豐富,而我的卻這麼寒酸,又是不新鮮的東西,哪有資格供養佛陀呢?」手中捧著月桃葉丸的工人心裏想著,於是看到佛陀後又把手放下來,頭也隨之低下。

佛陀看到此景,走到他面前伸出手說:「來,你不是要供養我嗎?」這位工人內心好感動,淚流滿面地把三粒玉米丸獻給佛陀。佛陀與眾比丘接過眾人供養的食物後,便坐下用餐。

眾人問那位工人:「你月桃葉裏麵包的是什麼東西?」

他回道:「是快發霉的玉米粉做成的丸子。」

大家都責怪他怎麼能用這種東西供佛。這件事很快就傳到國王和大臣的耳中,他們馬上趕到現場,卻看到佛陀吃得很歡喜、很滿足。「可以讓佛陀吃得這麼歡喜的人,功德一定很大!」於是,他們紛紛拿錢要給這位貧苦的工人,求他分一些功德給自己。

工人說:「我只有這些東西可供佛,哪有什麼功德可分給大家呢?」

眾人紛紛表示:「只要你接受我們的獻金,就表示你所供養的東西中有我們的一份,如此你的功德就可分給我們了。」

工人覺得很疑惑,就去請教佛陀。佛陀回道:「可以啊!你可以收下。」

工人又問:「那我要如何把功德分給他們呢?」佛陀說:「你把錢和東西收下,讓眾人歡喜,這種隨喜也是一種功德。」

由此可知,並不是擁有很多錢才能做好事,只要以虔誠的心付出、盡一分力量,功德就很大了!

慈善、醫療、
教育、文化四大志業,
都是由大家的愛心
匯聚而成,
不是來自個人的力量,
却也不能少
任何一個人的力量。

剛才經過餐廳時,看到一群來自屏東、高雄、台南等地的慈濟人坐在裏面,我便走進去問他們:「有沒有四處看看啊?」他們回說:「有啊!」「歡不歡喜?」「歡喜!」慈濟為什麼有這麼多事物讓人看了歡喜呢?這些都不是來自一個人的力量,卻也不能減少一個人的力量,慈濟是集合大家的愛心才能成就的。

慈善、醫療、教育、文化四大志業,都是由大家的愛心匯聚而成,每個人都是一滴永不乾涸的水,點點滴滴都流入慈濟的功德大海中。

謝景貴居士前天剛回到台灣,一個多月來,他一直在中南美洲協助賑濟工作。去年中美洲瓜地馬拉、宏都拉斯、多明尼加、薩爾瓦多等國發生颶風災情時,慈濟立即全省動員,發起捐贈舊衣的活動,總共募到一百多個四十呎貨櫃的衣物。委員很用心地整理募來的衣物,隨即送到中美洲發放給當地的災民。

今年元月二十五日,南美洲的哥倫比亞發生芮氏六級的強烈地震,造成上千人傷亡、萬人無家可歸,有百分之八十五的房子全倒或半毀。美國地區的慈濟人立刻走上街頭勸募,為中南美洲的災民購買糖、油、糧食或醫藥用品。雖然他們做了那麼多事、救那麼多國家的人民,可是對外只用一個名稱--台灣慈濟基金會。只因慈濟的本會在台灣,台灣是他們心靈永遠的故鄉。

我常常告訴海外慈濟人:「身在國外,千萬別讓外國人瞧不起;要取諸當地、用諸當地,做個令人疼惜的人。而要讓別人疼惜,首先得做個能愛人、疼惜別人的人。」所以,海外慈濟人與台灣慈濟人一樣,不管任何地方有災難,一定馬上展開援助行動。

慈濟三十三年來,就是以這分虔誠的心去付出。我常說慈濟世界是「大愛、感恩」的世界,眾人一起付出,不斷地為社會建設。希望這分愛能不斷地持續下去,將愛的種子散播到地球的每一個角落。

但願在新的一年,我們都能用這分愛的心,為未來發願--願能付出大愛,讓社會祥和、平安;也願今年是最祥和的年、家家最幸福的年、人人最平安的年!

(民國八十八年三月七日講於慈濟全省委員聯誼會)

心能造作一切業 由心故有一切果 如量種種諸心行 能得種種諸果報
心為一切巧畫師 能於三界起眾行 為心所使遍諸趣 處處受生無窮已
《正法念處經》

心為繫縛解脫本 是故說心為第一 為善則能得解脫 造惡不善則被縛
如是心意使眾生 流轉行於三界海 愚癡愛結自在故 心使眾生流轉行
《正法念處經》


▲聞思修

一枝草一點露

◎撰文/慈玫

人最大的匱乏不是來自外在環境,
而是未開發內在的美好資源。

朋友送我一幅由衛星遙攝的台灣地圖。狀似蕃薯的台灣島,浮在深藍靛綠的海水中,從東北角到南端的實心,被濃密綿亙的山林所覆蓋,淺色的平原幾乎是沿著島嶼邊緣,塗上幾抹而已。

較寬闊的嘉南平原東西長度,大概也不及同緯度從台灣海峽到太平洋距離的三分之一。而東部花東縱谷,細小如深山泉澗,難以想像古早的人如何翻山越嶺來到此地。

一直以為腳踏堅實土地的我們,其實是被哺育在海洋中的綠色搖籃裏。每回坐飛機來往花蓮台北間,俯望晃漾的大海,總覺人的渺小,生命不過須臾畫過虛空。

現在看這幅台灣衛星地圖,忽然發現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是如何命脈相連。千萬年的時空流變,我們為何同時選擇在此棲身?

實實在在的生命,縱然短暫如電光石火,我們的存在卻需仰賴彼此的溫熱,才能感覺活下去的希望。

但是,在講究高科技生產效率、人變成獲得名利工具的現代社會裏,我們已看不到整體的生命背景,只看到自己的問題,連周圍的親人也可能視為仇敵。

從前舊社會很少發生的事,如父母和子女、夫妻、

兄弟、翁媳之間的相互殺害,最近頻見報端,當事人都是被瞋恨心驅使鑄成大錯。令人感到駭異的是,一個年輕母親在自殺前竟忍心加害她深愛的幼兒,目睹一個無辜稚嫩的生命步向死亡。

為什麼?為什麼難得人身的寶貴生命,轉眼輕賤如塵土?為什麼無數先人胼手胝足耕耘,畫下美麗句點的生命,到了這一代,換成留下一連串的問題?

有些人也許被生存的困境擠得喘不過氣來,但人的最大匱乏不是來自於外在環境,而是未開發內在的美好資源。

這美好的資源來自大自然的啟示,那就是不貪與慷慨地給予。有一句台灣諺語說:「一枝草一點露。」一枝草的存活,只需要一點露水;露水來自大自然無私地眷顧,萬物均霑雨露,甘霖普降人間。

小時候聽長輩講這句諺語,知道其大意是勸人不要灰心氣餒,天無絕人之路。成長過程中,聽聞許多貧賤出身、奮鬥有成的故事,更覺古人講的話都是真實經驗累積的道理。

然而,當大部分人住在車水馬龍的水泥公寓裏,離大自然越來越遠時,對這句來自農業時代的用語,不知道還能體會多少深意?

我在欣賞這幅台灣衛星地圖時,內心止不住地驚歎:我們住在全世界少有的美麗地方,在幾個小時的距離內,就可到達層巒疊嶂的森林,或浩瀚無垠的大海。而我也忽然明白,其實我們沒有理由比祖先更驕傲,大自然的力量永遠比我們的更堅定持久,我們的生命,不過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而已。

汐止林肯大郡倒塌,土石流也開始漫掩至人煙稠密的都會區,許多山林因過度開發受創,這些來自大地的警訊,已讓我們不得不重新思量:「一枝草一點露」不是教我們天真地期待,或是任性地要求恩惠,而是要我們比前人更謙卑,與大自然和諧共處。

對大自然的尊重,不能逃避對他人的尊重,因為每個人都是大地的兒女,來到世間,都肩負永續經營所居住的土地的任務。

最重要的是,我們必須同舟共濟,集合不同角色的分工,才可能達成群體的進步與福祉。心念若對他人有猜疑、怨恨、分別,對方必有感受,不是反擊就是遠離。

不肯予人滋潤的人,何能要求受到別人的滋潤?

若是眾多菩薩雲來集,所灑下的人情甘露將滋潤無數人的心田,與山林海洋的呼吸同聲息。

真心祝禱台灣永遠成為這樣的福地。




▲聞思修

生活是一種體驗

◎撰文/靜淇

每天我們都
在體驗、在學習、在成長。

如果生命是一張藍圖,生活就是經由腳踏實地的各種經驗所建構的世界,因為生命是向前無限開展,所以生活也需勇敢面對陌生環境及事物,那是嘗試,也是冒險。

記得第一次出國是去韓國,在七年前的仲秋時節,奉上人指派參加妙喜法師一手創辦的慈濟精舍--南陽養老院落成啟用。由於妙喜法師主持的藥水寺與靜思精舍有姊妹寺的雲情法緣,讓我有機會置身秋風颯颯的北國異地,漫步在深山、古寺,盡情地流覽遍地的紅楓。

雖僅三天兩夜,那紅葉落地的無聲嘆息,以及寒月映古剎的禪靜,卻觸動了我心深處!人生旅程何嘗不是如此匆匆,但又在剎那間畫下永恆。我真正體驗到,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的道理。

是啊!學習其實是一連串的體驗。箇中的感受,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沙利文教有學習障礙的海倫凱勒識字,從不曾責備過她,百教不厭,也不灰心。有一回,她拉著海倫的手,在手心寫著Water,然後握她的另一手伸進井水。哇!她學會了,「這活生生的字喚醒了我的靈魂,帶來了光與希望,帶來了喜悅,使靈魂自由。」海倫回憶說。

學習過程中,總會經歷酸甜苦辣,總得去體驗,那是為自己學習,是要讓自己成長的。成長的道路必須要自己走,無法替代。人際關係也是如此,如果人際關係經常起衝突,何不試穿對方的鞋,感受他的立場呢?如果夫妻或親子間的關係疏離,何不牽著對方的手,勇敢說出你的愛呢?

人生的理想也有賴一點一滴力行才能實現。世界拳王阿里很小就想出人頭地,闖出個人的一片天空。他的心得是:「我們都很想一口氣抵達終線,但是我知道那不是一蹴可幾的,如果要保持領先地位,就必須花時間和工夫。」人沒有一天是休息的,每天我們都在體驗、在學習、在成長。


▲聞思修

愛的咖啡

◎撰文/林幸惠

以「愛的語言,情的呼喚」品味人生。

上人曾說,夫妻相處之道,要多用「愛的語言,情的呼喚」;但現代人不敢把愛說出口的,相信為數不少。

曾經,有位太太抱怨結婚多年來,夫妻關係一直在柴米油鹽中僵化,變得無話可說、無溝可通。她覺得自己已盡到妻子最大的責任與努力,每天把丈夫最愛吃的水果削好、愛喝的咖啡泡好,放進冰箱隨手可取,數年來如一日;可是卻覺得自己愈來愈像家具,在家中的角落呆置。

於是,我建議她何不改變一下,把咖啡親手端給丈夫,並說聲:「這是愛的咖啡。」

第二天,她打電話給我,焦慮地訴說當她端咖啡站在丈夫旁,手卻一直發抖,語不成話。丈夫問她:「做什麼?」她居然只說:「這是咖啡。」丈夫說:「我知道啊!」僵了一會兒,她終於放棄說出「愛的咖啡」,因為不習慣說愛。

有人說,愛要失去,才會叫人珍惜。我二嬸因為丈夫的外遇及常年洗腎的折騰,累積了沈重的委屈及怨恨。有一天,二叔終於回家,放下一切悉心照顧她,她還是把自己囚在沮喪的情緒裏,無法歡顏。

後來,二叔為了扶她,不小心跌倒而往生,她兩淚蒼茫地怨自己來不及向他說出愛,也來不及低首感恩。從此,悔恨就伴著她的生命長流。

歷史沒有如果,人生也不能重新選擇。當愛有了比較、批判、控訴時,也不能理直氣壯地講道理,上人說:「贏了道理,輸掉感情,划不來。」只能從對方的錯誤中,找出自己的責任來。

畢竟,婚姻的主菜就是愛,愛的本質卻又是生滅無常,唯有彼此包容與諒解,珍惜在一起的緣,才是感受幸福的不二法門。

平淡或不美滿的婚姻就像一杯缺愛的咖啡,需要被肯定、被寬待;是愛、是怨,全流轉於一念之間。


▲青年節焦點

青春重奏

◎企畫/賴麗君、婁雅君、范毓雯

成長是一連串的生命過程,從嬰幼兒、少年、青年、壯年到老年,每個階段互為影響、承續,無法切割、分離。

在迎接青年節到來之際,青少年問題則更令人深深隱憂。根據高等法院民國八十七年十一月統計資料顯示,每一萬個青少年就有近一百人犯罪;其中,少年刑事案件「殺人罪」犯罪人口,更從民國八十二年的四十七人,攀升到民國八十六年的一百二十九人,短短四年間上升了二點七倍。

了解大部分孩子的犯罪動機,不難發現--懵懂的心,常在一念之間,脫軌而出。當抓不住孩子躁動的情緒、抑制不了孩子衝動的行為,是不是就表示無能為力了?

別忘了,生命是孕育於大地的,當大地給予了一定的滋養,成長自會漸漸顯現。孩子行為偏差的背後成因,也許不是一個單純「缺愛」即

可解釋,但無可否認的,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愛」確是一項不可或缺的元素。

古人因易子而教,傳為佳話;何不讓我們的愛,也豐富到身邊識與不識的每個孩子身上!也許,我們沒有能力使每一個孩子都不犯錯,但至少我們可以設法讓孩子少犯一點錯,或者提供犯錯的孩子改變的契機。

從孩子轉變的契機中,我們更了解到--除了愛的給予,孩子本身的力量也是不容忽視的。沙漠裏可以盛開美麗的花朵,無法選擇成長環境的孩子,同樣可以開創屬於自己的美好未來!

種下一顆善的種子,但不要期待它何時發芽、成長,等待一天因緣成熟了,它自然會綻放出屬於自己生命的美麗。




▲青年節焦點

變奏的青春

◎撰文/賴麗君

竊盜、吸毒、行搶、殺人……
何以會和這一張張稚氣的臉龐畫上等號?


為了我,爸媽四處奔波、變得很憔悴,
我覺得很對不起他們……

姓名:阿正
年齡:十五歲
犯罪紀錄:竊盜、毆打同學,少觀所收容中

我爸爸是公務員,媽媽是家庭主婦,妹妹是品學兼優的好孩子,唯獨我是家中的頭痛分子。人家說,歹竹出好筍,但是我爸媽萬萬沒想到,像他們這麼好的人,也會生出我這種孩子來。

上國中後,我結交到一群愛玩的朋友,他們大都比我大幾歲,我常常跟他們一起打電動、撞球、飆車……,和他們在一起既好玩又刺激,每天下課後都跟他們出去瘋,玩到三更半夜才回家。

剛開始夜歸時,爸媽擔心得無法睡覺,半夜一點多回家,媽媽紅著眼眶問我:「你去哪裏?連一通電話也沒打,還以為你被綁架了,急得要命!」

我毫不在乎地說:「只是和幾個朋友出去玩而已!」

爸爸很生氣地說:「你怎麼這個樣子,枉費大家為你擔心!」

我知道他們又要開始念了,趕緊跑到房間把門鎖起來。

後來,我常跟朋友玩通宵,隔天才回家,也不去上學。爸媽很傷心,因為我都講不聽。我根本不想理會父母,只想到玩,反正我不會念書,以後大概也沒什麼指望,乾脆趁現在好好玩。

因為每天打電動、撞球要花很多錢,家裏給的零用錢根本不夠,於是有人提議去偷廟裏的香油錢。

我很害怕,但朋友說:「只是借用而已,以後有錢再拿回去還。」由於第一次偷東西,緊張得差點尿濕褲子,後來看見警察拿著警棍來捉我們,才知道早被發現通知報案,嚇得兩腿都軟了。

爸爸到警局將我領回,回家後把我痛罵一頓,叫我以後不准跟那些人在一起。這句話不知講過多少次,但是我聽一聽就忘了,還是常跟他們一起玩、一起蹺課。

不久前,因看不慣一位同學老在背後講我壞話,於是找朋友一起揍他,原只想給他一點顏色,讓他以後不敢亂講話,沒想到就被捉進來,不知道會不會被判重刑,我好害怕!

爸爸為了我,常常上法庭、四處奔波、沒辦法工作;媽媽為了我,身體變得很差。每一次他們來看我都很憔悴,我覺得很對不起他們。以前我不愛念書,現在我好懷念和同學一起上課的日子,好想再回去念書,好想回到爸媽身邊做個好孩子。

失手
我每天都做惡夢,夢見他來向我討命……
我真希望這一切都不曾發生過。

姓名:小同
年齡:十二歲
犯罪紀錄:過失殺人,少觀所收容中

我是因為過失殺人進來少觀所的,我真的不知道對方是怎麼死的,我只想教訓、教訓他,讓他以後不敢欺負我,但他卻死了。

他是國三的學生,仗著在學校混得很「大尾」,就喜歡欺負人。每天上學,我總是提心吊膽,就怕他像幽靈一樣突然出現,神不知、鬼不覺從背後冒出來,然後用手繞住我的脖子,一邊冷笑、一邊說:「俗仔!你好像又沒繳保護費了。」

「我……我沒錢!」

「沒錢?跟你老爸要啊!別人都是天天繳,只有你沒把我放在眼裏!」

「大……大仔,我不敢……」

若繳不出錢,免不了挨一頓拳頭,臉上掛彩,我流淚求饒,他卻誇張地大笑,罵我沒種,我簡直恨透他了!

每次被欺負都不敢告訴老師,因為怕被欺負得更厲害;也不敢告訴爸爸,因為爸爸一定會覺得我沒用,恐怕又遭一頓打罵。如果媽媽在就好了,我好想媽媽!

媽媽自從和爸爸離婚之後,就很少回來看我,爸爸每天忙著工作,很少關心我,偶爾念我就說:「你怎麼像豬一樣笨呢?」可是我就是不喜歡一天到晚背東西,只愛打電動玩具,因為它可以忘記許多不愉快的事,可以將討厭的人當作魔鬼,砰、砰打死他。

那天我正在打掃教室,他又來向我勒索。我不給,他打我一拳,不知哪來的勇

氣,我拿著掃把往他身上瘋狂地劈。他痛得大叫,其他一些不相干的學生覺得好玩,也加進來「插一腳」,終於,他不支倒地。

「老師來了!」聽到同學的喊叫,大家四處逃竄,後來警察來學校捉人,我就被送往警察局,當時以為錄錄口供便沒事,直到警察說對方已經死了,我才開始感到害怕!我不是故意的,只想嚇嚇他而已。

平時只會打我、罵我的爸爸哭喪著臉來看我,他沒有說什麼;媽媽也來了,沒想到卻是在這樣的場合相見。

在少觀所的日子,我每天都做惡夢,夢見他來向我討命,夢見我被槍決……,我很害怕,不知該怎麼辦?我真希望這一切都不曾發生過。

一念差
我和表弟只是一時衝動,
沒想到就被捉進來了……

姓名:阿木
年齡:十七歲
犯罪紀錄:行搶,少觀所收容中

那天,我和表弟要到外婆家,半路要加油,發現沒錢,我便提議行搶。表弟說他不敢,我罵道:「這麼沒種!我們選比較沒人的地方下手,就不會被發現了。」

其實我也蠻緊張的,覺得路上的人都一直看我,好像我臉上寫著「土匪」兩個字。表弟比我更害怕,一直想臨陣脫逃,但被我拉回來。

等到路上沒什麼人,我們挑選了一位拿皮包的婦女下手,其實也不知道她到底有沒有錢,只是看她落單、沒什麼反抗能力,似乎很好得逞。

當我們慢慢從她後面逼近時,我的心臟跳得好快,手一直冒汗。快速搶走皮包後,那位婦人嚇得大叫,我腦中一片空白,只是一直跑、一直跑,不久聽到後面有人說:「死囝仔!別跑!」原來幾個路人已經追上來了,他們騎著摩托車,我們當然跑不過,一下子就被捉到。

被送往警局時,原以為只是訓誡一下,沒想到會被送到少觀所,也不知道要判什麼刑。

一時衝動造成這種後果,還連累表弟,覺得很對不起他。都怪我平常愛打電動玩具花太多錢,否則那天也不會沒錢加油而行搶。

爸媽對我行搶一事很傷心、也很驚訝,其實平常我還蠻聽父母的話,田裏需要幫忙我都會去,如今犯下這種罪刑,他們鐵定無法接受,一定對我失望透了。

希望我能夠趕快出去,出去後一定把打電玩的習慣戒掉,即使沒錢也會跟家人商量,不會再做亂七八糟的事了。

難拒誘惑
我曾下定決心做個好孩子,
但依然拒絕不了所有的誘惑……

姓名:小偉
年齡:十八歲
犯罪紀錄:吸毒、竊盜,現在花蓮主愛之家接受輔導

打從小學六年級起,我就是警察局、少觀所的常客,什麼假日輔導、保護管束,已經多得連自己都數不清。

記得第一次進警察局是因為想要一部摩托車,便夥同朋友竊車。第二天警察來學校捉我到派出所,那時我很害怕、也很後悔,看見老師來警局保我時,真的很感

動,因為平常我總是處處和她作對、搗蛋,還曾經拿椅子砸她。

後來接受假日輔導四個月,我下定決心改過,做個好孩子,但依然無法拒絕不良誘惑。我開始學哥哥吸強力膠、混幫派,覺得和那些朋友混在一起很「ㄅㄧㄤ‵」,而且可以提高「身分」,這也是我混幫派的主要原因。

小時候父母就離婚了,小學一年級母親再嫁,我和哥哥跟著母親嫁過去,但小學五年級時,繼父不知為何離家出走,我們再度成為沒有爸爸的孩子。

繼父走後,媽媽每天忙著工作,很少關心我們,只會對我們打罵,叫我們不要跟壞朋友在一起;她越罵,我越想做給她看。家裏沒溫暖、學校更是令人厭煩,小學六年級我開始蹺課、逃家,一走就是一年多,吃、住都靠朋友幫忙。

後來曾經回家向媽媽拿錢,她看見我回來一直掉眼淚,開始對我很好、很關心我,要我別再離家;但我怕這種關心維持不了多久,所以一星期後再度離家,也許久久見一次面,可以喚起媽媽對我的關心。

在外面鬼混時,曾做過水電、挑磚,也賣過毒品,那時我已染上安非他命。原本我很怕上癮不敢吸,朋友說,吸一次不會上癮;吸了之後,一整晚都睡不著覺,覺得很興奮,便再也離不開安非他命了。

期間,我又犯下幾起偷竊案,進出警察局、少觀所成了家常便飯。媽媽對我簡直失望透頂,不過也只有在警察局、少觀所,她才能見到我,平常我都躲她遠遠的。

這次進來,是因一年半前竊盜罪被捕,原本要進感化院,幸好法官網開一面,讓我選擇社會輔導機構--主愛之家。其實我是幫人家背黑鍋,後來雖然有點後悔,但因案子已經結束無法更審,只好認了。

在這裏一年半的平靜生活,有時我會想,如果爸媽不要離婚、如果我能和其他孩子一樣平平凡凡地長大,那該多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葉方良 Rex-YEH 的頭像
    葉方良 Rex-YEH

    葉方良-LINE@商業教學:【盛鐸電商文創 O2O行銷】

    葉方良 Rex-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