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靜思晨語

賢聖三法

◎證嚴上人

賢聖三法是學佛者達到賢聖境域的方法:

一、賢聖戒--學習賢聖首先要持戒律、守規矩,依正道而走,培養端正誠懇的品格。

二、賢聖三昧--三昧就是定心,唯有去除貪、瞋、癡,不受外境、名利所誘引,才能一心不亂、守住清淨心念。

三、賢聖智慧--要修得賢聖的智慧,必須存誠厚德,不可投機取巧,脫離修行的軌道。

人人皆應照顧好自心,保護純真、淡泊、誠實的心念,否則慾念生起,不僅自欺欺人,甚至會敗壞清淨的慧命。

而學佛者透過戒、定、慧的修持--時時謹慎、時時用心,持守戒法、學習定心、發揮智慧,方能成就賢聖的果位。




▲社論

「貧窮」的愛

新的一年,有許多新的展望,新的一年,也有許多舊的回憶。

在「新」與「舊」之間,禪宗曾有一段「去年貧,不是真的貧,還有立椎之地,今年貧,才是真的貧,連立椎之地也沒有」的回憶,又以「我有一機,瞬目視伊,若人不會,不識沙彌」的展望,來說明生活中處處充滿禪機,如果不能把握,就不懂得生活。

禪宗的故事,把回憶徹底的「貧窮」了,一點雜念也不生;面對未來,充滿新機,也充滿挑戰,一切顯得生意盎然。

所有生命壽終正寢的一刻,宛如證嚴上人說的「被膚」之時,生命在一無所有,「貧窮」卻喚醒生命的本來,彷彿一層傷疤褪去,新的皮膚完好如初,一點也不勉強。

也許過去的一年,過得好,過得壞,都過去了,但細細思量,一年功過,仍覺得不夠好得多,原因總是生活太富裕了,日子太舒適了,自我太多了,生命力太弱了,因此太多自我,太多習氣,太多業障,每個人都生了病,只有「好好讓自己貧窮一下」--捨己、忘我、無私無我的奉獻自己的真誠與能力,才能真正斷除自己的習氣,自己幫助自己,也幫助別人。

一年來,慈濟的「一步六腳印」,每一步都像苦行僧,每一步都走得艱難,走得辛苦,但正因為那種艱難與辛苦,人生才有歷練,才捨得下,去經歷那種心志上「一無所有」的貧窮,與「窮然後工」的自由自在。

苦行的意義,不是為了吃苦,而是了解苦,了解苦以後,生活的橫逆風雨,不引以為苦,也不苦了。

不苦的日子裡,苦盡甘來,才有生命的意義。

佛教說:「心如工畫師」,對每一個人,新的一年裡,「往者已矣,來者可追。」像《紅樓夢》裡的「好了歌」,能「了」就好。新的一年,也是「心」的一年,「用心」地去生活,一步一步走出自己的人生,活出自己的慈悲,體貼生命的智慧。同樣地,要知道《心經》裡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當所有慈濟人追隨證嚴上人的腳步,在他的話語中,唯有慈濟的事業,也那麼刻骨銘心的指出方向,在明心見性中落實。

因此,新的一年遠離顛倒夢想,在用心中,把所有的夢幻結束。一如《法華經》的「化城喻品」中,一群求道的人,走到中途,累了、渴了,突然間出現一座幻城,他們在其中「渴飲息樹」,等休息飽了,幻城不見了,再繼續求道的旅程。

其實,慈濟的事業,是一種道業,它累積的是慈悲、平安與智慧,是一段艱難但安心的路途。新的一年,慈濟人會攀登一座更高的山,會踏上更寬廣的路,必須更多的前進,更多的反省,更多的用心,一如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發願:「若不能證悟無上正等正覺,誓不起身」,慈濟的志業是一種願心,積沙成塔,終必成就。




▲無盡藏

一步八腳印

證嚴上人主講/弟子靜淇恭錄

【聯誼會講話】

國曆八十六年二月廿三日
農曆八十六年元月十七日

記得去年我站在這裡向大家說,
我走一步,你們要走六步,一步六腳印--
慈善、醫療、教育、文化,以及骨髓捐贈、國際賑災。
現在我要說--一步八腳印!為什麼是八腳印呢?
因為今年開始我要再呼籲「社區志工」及「環保」。

諸位大德,阿彌陀佛:

剛才董小弟和他的父親一起上台分享心得,真的是父子情深啊!

董小弟因車禍導致顱內嚴重出血,全身癱瘓,昏迷了八個月,他的父母、妹妹每天分三班輪流在他耳邊呼喚,醫師、護士與志工也盡力醫治、輔導,他終於奇蹟似地醒過來,如今已可坐在輪椅上,也可用簡單的語言和人談天說笑。

剛才我走到他面前,他講了一些話,不過講得不太清楚,透過他爸爸轉述,才知他說的是:「師公,您好!師公,我愛您!」

董小弟握住我的手,我要他再用力握,他說「嘸甘!嘸甘!(閩南語,不忍心之意)」,這個孩子多體貼別人啊!而且他也很希望能當志工幫助其他病人,真是心地善良的好孩子。

若不是因為「愛」的力量,我們哪有可能看到今日的他呢?不過最主要的是,他心中的愛和善念,增強了他的生命力。

所以,周圍有愛的呵護,內心也有愛的滋長,裡外互動,相信他一定可以很快恢復健康。

慈院心蓮病房有廚房、客廳、
庭院,能讓全家人一起陪伴
病人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

剛才我們也聽到心蓮病房陳世琦醫師和大家分享心得。所謂心蓮病房,就是一般醫院通稱的「安寧病房」,住的都是癌症末期病人。

人忙忙碌碌一輩子,到了最後關頭,總希望全家都能陪伴在身邊,心蓮病房就是為此而設計;甚至醫護人員及志工也是「全隊」投入、「全程」陪伴、以及身心靈「全人」照顧。

陳醫師提到一位已經往生的陳老先生,我曾見過他,是一位勇敢又有智慧的人。有天我到心蓮病房區,看到陳老先生坐在輪椅上和大家說笑,我拍拍他的肩膀問:「你來看朋友嗎?」他說:「是啊!我來和他們聊天。」我問他住在哪裡的病房?他說:「就是這裡啊!」住在心蓮病房,意即他

也是癌症末期病人。

他說:「趁現在還能動還能說,趕快和他們聊天,真歡喜啊!」過一會兒,他說想休息,他的兒子恭敬地推他回病房。當我到其他病房區慰問病人再回來時,看到他坐在病床上,我問他是不是很累?他說是啊!確實有些累。

身旁的志工向我說,老先生很喜歡蘭花,一位護士接著說,他種了一百多盆蘭花,都搬到醫院來了。我問都種些什麼蘭花?一說到蘭花,他的精神就來了。

老先生叫他兒子陪我到病房外的庭院看蘭花,還一一介紹品種,真是爸爸有興趣,兒子很用心--父親生病住院,兒子就把蘭花搬到醫院來,讓父親開心,可見他有多用心啊!

昨天是陳老先生往生後第四十九天,志工告訴我,老先生臨終前,知道自己時日無多;他的心很寧靜,安詳地等待生命終點的到來,家人也虔誠為他念佛。他真是個有福的人。

這次是最後的見面,
我相信我再見到她時,
她已經又是慈濟人了。

前幾天我到慈濟醫學院的大體儲藏室,當時正好在處理一具遺體,這具遺體是慈濟醫院餐廳的阿嫂。

這位阿嫂家境不錯,先生是工程師。也許你們會覺得,這麼幸福的人怎麼會去醫院當阿嫂呢?

她曾告訴志工,她很愛慈濟,可是不知從哪個管道進入慈濟,正好慈院在徵求阿嫂,她想只要能進來慈濟,就可以做很多好事,因此她進來慈院,在廚房做得非常好,只要有她在的地方,就可以聽到開朗的笑聲。

四年前她罹患乳癌住院,手術一星期後出院,休息了半個月就來慈院上班,有人問她為什麼不多休息些日子?她回道:「人生的時間有限,身體的使用權不用,多可惜啊!」

去年,她的病又發作了,連醫師看了都覺得不樂觀,但她還是開朗地住進心蓮病房。

有天我去看她,她說:「師父,我很對不起您!」「什麼事情對不起我?」「我現在不能煮飯菜給您吃了。」因為有時候我到慈院開會,中午會留在慈院用餐,所以每當她知道我來時,就會很用心地為我準備飯菜。

我說:「傻孩子,安心休養吧!為師父做事的時間還很長呢!」她問:「還會有機會嗎?」「生命無窮盡,心中要自在,來來去去都能做事啊!你安心吧!」她聽了馬上說:「師父,我看得開,您放心!」她還反過來安慰我呢!

過年前我曾送她一個福慧紅包,春節過後,我到病房看她,再給她一個福慧紅包。她說會好好珍惜這兩個紅包。我說:「要珍惜的不是紅包,而是心啊!記得要顧好自己的心!」她說:「我知道,我知道。」

大約在正月初七、八左右,當時天氣非常冷,我再去看她,她拉著我的手,她的手有不太尋常的冰冷感,又用另外一隻手按在我的手上說:「我很累……」

我告訴她:「人到了很累的時候,就該萬緣放下,想睡就把眼睛閉上,好好地睡吧!不過你要記得,當你眼睛睜開時,仍是慈濟人。」

我問她聽懂我的話嗎?她愣了一下,說:「哦!我知道師父在對我說什麼,我了解您的意思。」

我又和她說一會兒話,離開時,她緊握我的手,我向她說:「這次妳要向師父說『再見』。」

每次我去看她,要離開時都會向她說:「要記得照顧好你的心,師父要出去了。」可是這次我要她向我說再見,她有點捨不得說,我催了她幾次,她才說:「好吧!師父再見。」

這次是最後的見面,兩天後,她安詳地閉上眼睛了。我相信再見到她時,她已經又回來做慈濟人了。

若想等到養兒育女的責任
完成了,才要發揮良能
為人群服務,實在太慢了。

她在世時,原本就有個心願--把身體捐給慈濟醫學院。往生那天,大家為她念佛。助念完後,救護車把她送到醫學院,我站在慈院慈濟部窗口,看著車子轉彎進入醫學院,我在心中默默地祝福她--她清淨美麗的心靈已經脫離身體,再也不被病痛折磨拖累,她解脫了;她一定會記得師父所說的,眼睛張開時還是慈濟人,我相信她一定會的!

隔了兩天,我進入大體儲藏室,見她寧靜地躺在一個不鏽鋼盤子上,被處理得乾乾淨淨。教授正在做防腐處理,下面有條管子在流水,我問這是什麼水?教授說是體內的水,我看那水好清澈、好乾淨啊!

我真的很感恩這位阿嫂,在生時為了愛慈濟,進入慈院做工友,很用心地付出,讓所有同仁皆大歡喜;病了之後,又願意捐出身體。

那天看完遺體回到慈院開會,她的先生帶著女兒來向我致謝。他們很虔誠地說:「感謝師父,讓她有很好的歸宿,我們很放心。」他先生很感謝慈濟人陪她走完全程,於是捐出親友送來的奠儀,為她做最後的奉獻。

她才四十三歲,人生就是這麼短暫、無常。若想等到年紀大了,養兒育女的責任完成了,才要為人群服務,實在太慢了。人生要把握當下,現在所做的,能讓大家歡喜,這分成果就是我們所得的;否則什麼都沒做,也無所得,豈不空虛過一輩子嗎?

「一步八腳印」是針對目前社會所需要而去推動的,
必須要有眾人的配合,才能達到目標。

今年是慈濟的第三十一年,記得我剛開始做慈濟時還很年輕,真是歲月催人老啊!三十一年的時間對我而言,真是太短暫了,巴不得一天能作四、五天用。

記得去年我站在這裡向大家說,我走一步,你們要走六步,一步六腳印--慈善、醫療、教育、文化,以及骨髓捐贈、國際賑災。現在我要說--一步八腳印!為什麼是八腳印呢?因為今年開始我要再呼籲「社區志工」及「環保」。

近來,我一直勉勵慈誠隊、委員要帶動社區民眾敦親睦鄰、守望互助,希望能帶出整個社區的愛,相互關懷,這是我一直想要推動的。

社會是社區的結合,而社區由家庭組織而成,所以我一直期待每個社區、每個家庭都能很幸福,如此,我們的社會才能祥和。這就是我推動社區志工的理念。

諸位,你們所住的社區,如果有慈濟人在呼籲人人敦親睦鄰、相互關懷,請各位幫我的忙,和慈濟人相互配合,一起來關懷社區。

另外一項是落實環保,救山救海。去年的颱風、水災,都是出在山林濫墾濫伐,以致水土無法保持。

人們正在挪用子孫的資源財產,假如我們多做資源回收、惜福愛物、延長物質的使用生命,就可減少消耗資源,垃圾也可減量,這是急需落實的工作。

在佛教的觀念中,人不只是這輩子而已;去了還會再來,若再來時地球的資源已空,是很悲慘的事。慈濟做國際賑災工作,看遍許多國家缺乏物質、苦不堪言的慘狀,這提醒我們要落實環保、惜福愛物。

環保並不單指資源回收,真正的環保是愛山愛海,愛惜一切萬物。一步八腳印是針對目前社會所需要而去推動的,必須要有眾人的配合,才能達到目標。

總而言之,因為有你們的支持,我才有力量推動一切工作,虔誠祝福諸位福慧雙修,平安吉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葉方良 Rex-YEH 的頭像
    葉方良 Rex-YEH

    葉方良-LINE@商業教學:【盛鐸電商文創 O2O行銷】

    葉方良 Rex-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