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
真空生妙有
世界萬物皆由「四大假合」而成,四大分離,則一切皆空;然而「空」中又包含微妙的道理,即是--清淨本性。
佛陀透徹宇宙人生真理,教導大家於物質不起貪念,於權勢名利勿生愛慾,於生老病死無憂怖恐懼。
可是一般人往往被外在的境界影響自己的情緒,甚至捕風捉影、無中生有,使心念起伏、動盪不安;這就是煩惱的源頭。
外境幻化無常,無須執著,若能去除我執,洗淨心垢污染,反觀自性,即能悟入圓融中道;若執迷不悟,就會起惑造業。
學佛應體解真諦,看開一切事物,去除煩惱,此即是「真空」;於人事中雖然不離是非,但只要將是非昇華為教育,就是「妙有」。
能無所求地為人群喜捨付出,就是「真空」;喜捨之後所得到的歡喜,就是「妙有」。
所以,人生沒有「所有權」(真空),只有「使用權」(妙有);能以四大假合之身發揮良知良能,造福人群,增長智慧,即是「真空生妙有」。
總之,萬物皆無「實相」,只有「名相」。唯有觀天地世間一切無常,破無明情結迷執,方能輕安自在,在日常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社論
生死無憾
慈濟醫院本月起開設安寧療護病房,對癌症末期病人予以身心靈的整體關懷,這是結合醫療、社會、心理、宗教等資源的「全人照顧」,更為細緻地關照病人臨終需求,使生者與死者皆有「臨死情知」的坦然,更有「生死情牽」的無憾。
在中國人一般的觀念裏,死亡是神祕、令人畏懼且不祥之事,除了年長者被認為福壽雙全,而得善終外,死亡均代表生命的幻滅、此世的無奈,與人事不得圓滿的傷痛。對癌症患者而言,在死亡的陰影下掙扎求生,或者家屬善意的隱瞞死亡的宣告,雙方均蒙受身心的極大煎熬。
由於有臨死的恐慌與茫然,加上對生命的眷戀,有未了的心願,以及對親人的牽掛。癌症病人所需的照護便不同於一般病人,在醫療上如何減輕其痛苦,在肉體已變形毀壞的情況下,如何尊重其自主的意願,不強加不必要的醫療,使其保有最後的尊嚴,對一向具有權威形象的醫護人員均是極大的挑戰。
更重要的是,如何給予病人精神心理上的支持,是否告知即將來臨的死亡,對親屬關係緊密的中國人而言,醫護人員和家屬之間的情感溝通,甚至予以協助,都是何以需要安寧療護的關鍵所在。
三十年前,英國桑德絲醫師創辦全世界第一家專門照顧癌症末期病人的醫院,其動機是不願像許多醫生一樣,遺棄忽視癌症病人,如對病人說:「你是重要的,因為你是你,即使活到最後一刻,你仍然是那麼重要!我們會盡一切努力,幫助你安然逝去,但也會盡一切努力,讓你活到最後一刻。」這些話反映出對生命個體的尊重與情感支持。
慈濟醫院的安寧療護,除了延續此項人道精神外,其特色為由醫生、護士、社工員、心理師、志工組成,且由醫院延伸到住家,有居家照顧的服務,有人間大愛的關懷。視病如親,發揮大醫王與白衣大士慈悲救苦的精神,原就是我們自創院之初的自我期許與努力的目標。
而志工和社工人員,亦長期累積實務經驗,陪伴病患度過病苦的階段,以溫暖的慰安為其解憂,甚且幫助他們重獲親情的滋潤。在生生死死的循環中,我們視此照顧為人生重要的學習功課,由此體驗生命無常,面對生死相繫應有的灑脫自在,與眾生出於同源的謙卑與相互疼惜。
透過安寧療護的徹底學習,我們期望對生命有更深入的覺知,對愛有更大的付出,使生死兩無憾。
▲慈濟訊息
讓大愛遍滿天下
◎證嚴上人/主講 弟子靜淇/恭錄
【聯誼會講話】
國曆八十五年七月七日
農曆八十五年五月二十二日
慈濟的教育目標是將「大愛精神」普遍於社會、推廣於天下,
因為我最大的心願是--淨化人心、祥和社會、祈求天下無災難。
諸位大德,阿彌陀佛:
剛才慈濟醫院幾位同仁上台與大家分享傾吐心聲,我聽得好感動,也好安心!
慈濟醫院已經十週年了,剛才曾文賓院長很懇切地邀請大家在八月十七日來參加慈院十週年慶典。曾院長是從慈濟醫院第一張設計圖開始就參加籌建的行列,直到現在都很用心地投入;更讓我感恩的是,他一直對我很有信心。
當初建院時,真的很辛苦,不少人認為我不自量力,當時不但沒錢、沒人,也沒經驗,憑什麼建醫院呢?好多人不敢相信我。曾院長和慈濟醫院前任院長杜詩綿先生,當時都是台大醫院的副院長,他們信任我,對我沒有絲毫懷疑,把寶貴的時間、智慧、力量,都投注在慈濟醫院的籌建直至啟業,並且全心全力帶領慈濟醫院成長茁壯。
某年颱風天,她翻牆趕往慈院加護病房,整夜留在那裡守護病人。
剛才我們也聽到慈院護理部高夏子督導的心得分享。她真的很有愛心,記得某年的颱風天,她下班回宿舍後,突然停電,她很掛心病人,即使宿舍門已鎖上,仍翻牆趕往慈院的加護病房。還好慈院有自動發電設備,她看到加護病房中的病人平安無事,總算比較放心,當晚就守在加護病房內。高督導的這分愛心,我一直記在心上。
更令我感恩的是,她要結婚時,向男友提出一個條件--結婚後不能離開花蓮--慈濟,否則寧可不結婚。諸位,她的確是真心為慈濟奉獻啊!
剛才謝美玲護理長也上台分享心得。她雖然出國唸書,但只要放寒暑假一定回來投入工作,她把慈濟當成自己的家,這分敬業精神的確是很可貴。
記得去年五月份慈院護士節晚會及年終望年會時,她在臺上都主持得有聲有色;一眨眼一年過去了,現在學校放暑假,她又回來了。她雖然在國外唸書,但很快就可以得到碩士學位學成歸來,繼續為病人服務。
我每天都很感恩,感恩曾院長還有全體同仁以大愛的精神投入工作,
分秒發揮救人的功能!
佛教以「慈悲」為中心,不分種族、國家,只要真正有需要,就該儘量付出愛心。
慈濟四大志業中,慈善工作是從三十年前就開始了。相信大家都已參觀過三十周年志業成果展,其實,展現在諸位面前的,只不過是慈濟人所做的萬分之一而已。
謝護理長剛才提到她在國外時,曾聽人說慈濟沒有把台灣救好,就救到國外去。還好,她身旁的基督徒朋友告訴她,慈濟不僅救台灣也救國際災民的作法是對的,因為宗教的大愛應該普及天下。
佛教以「慈悲」為中心,尊重一切生命,愛護天下萬物,更何況是人呢?所以,我們不分種族、國家,只要真正有需要,我們就會儘可能付出愛心。
今天早上六點多,我接到來自南非的電話。接電話時,我向他說聲:「早啊!」對方卻說:「師父,我們還沒睡啦!」原來,當時是當地的晚上十二點多。
我問他:「為什麼這麼晚還沒睡?」他說,他們三天前到南部的東倫多發放生活物資給貧困黑人,才剛回來,要趕快向師父報告。我告訴他,發放過程的錄影帶已經在「慈濟世界」電視節目中播放了,他們做得非常好。
他又告訴我,東倫多離他住的地方有幾千多公里。可見他們是如何不辭辛勞地發揮愛心!
諸位,慈濟在南非所做的救濟工作,完全是「取之於當地、用之於當地」,假如說有從台灣付出些什麼,那也只有--愛心。
我鼓勵他們,不論到那一個國家,一定要回饋當地社會,如此,才能受人尊重、讓人疼惜。
目前,慈濟大愛已經散播在世界二十一個國家(設有分、支、聯絡處),慈濟人在各僑居國從事濟貧教富工作,並且將募得的基金有慈善與建設二類,建設基金即匯回台灣;而慈善基金即運用當地從事各項救濟工作時,只是以「台灣慈濟」的名義,此舉無形中也提升了台灣人在當地人心中的形象。
另外,曾由台灣直接救濟的國家有十多個,如衣索匹亞、盧安達、柬埔寨、尼泊爾、泰北……,這些都是因為發生了重大的災難,所以慈濟緊急去救援。
看到小男生的遭遇,他決定回家後向爸爸說:「感恩您,我愛您!」
最近是暑假期間,總共有十個營隊、四十梯次、五千多位學生在花蓮活動,舉辦這些營隊也是教育啊!短短幾天的活動中,學生智慧、良知的成長,比他們在學校中上課還要快。
上個梯次的大專志工隊中,有位大專生分享心得時說,他在慈院看到一個九歲的原住民小男生,很用心地照顧因酒精中毒而住院的爸爸,但他的爸爸卻很討厭他,小男生餵爸爸吃飯,爸爸會把飯推掉,甚至打他,但小男生仍無怨無悔地服侍爸爸。
這位大專生很不忍心地問小男生說:「爸爸常常罵你、打你,你會生氣嗎?你恨他嗎?」小男生說:「不會啊!我怎麼會恨爸爸呢?」
這位大專生聽了很震撼想到自己與爸爸之間……,趕緊打電話給自己的爸爸。原來他的爸爸很疼愛他,他想要什麼,爸爸就給他什麼從來不曾拒絕。當他看到小男生如此乖巧孝順時,感到很愧疚,趕緊打電話回家給爸爸,爸爸一聽到他的
聲音就問他:「你星期六就要回來了嗎?回來前不要吃太飽,爸爸要準備一桌好吃的菜為你接風。」
他聽了爸爸這些話,好感恩啊!平常爸爸對他好,他都不知感恩,甚至常和爸爸唱反調。看到那位小男生的遭遇,他決定要鼓足勇氣向爸爸說:「爸爸,感恩您!我愛您!」
諸位,這就是智慧、良知的成長啊!這正是慈濟的教育成果。
另外一位大專生,第一天在慈院當志工就在急診室看到小生命來到人間的景象--一位婦人即將生產,請慈院派救護車去;車子出發沒多久,又接到電話說婦人在車上已把小孩生下來了;不久之後救護車將這位婦人載回來,只見婦人與嬰兒間還連著臍帶。大專生看到這一幕,深刻體會到孩子和母親間的親情是如此密切。
他在加護病房中,又看到很多昏睡不醒的人,全身插滿管子,實在很無奈!甚至有些年齡和他差不多的年輕人,因車禍而昏迷不醒,他看了之後深深體會--母親生育孩子是多麼辛苦,撫養孩子長大成人不知要費多少苦心,可是很多年輕人不懂事,沈迷於飆車、吸毒……,不但傷害自己,也傷害父母的心;報父母恩首先必須照顧好自己的身體,而想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一定要先照顧好自己的心。
這正是慈濟的教育啊!並非只有醫學院、護專才是慈濟的教育志業。慈濟的教育目標是將大愛精神普遍於社會、推廣於天下,因為我最大的心願是--淨化人心、祥和社會、祈求天下無災難。
慈濟大愛進入柬埔寨,幫助柬埔寨人民自立自救
想要天下無災難,首先必須社會祥和、人心淨化;善業凝聚就不會有天災、人禍,沒有天災人禍,家家才能幸福。孔子也說過,修身、齊家之後才能治國、平天下,想要天下太平,必須人人先從修身做起,也就是:人心淨化,才能過平安的日子。
最近大陸又發生水災,有五個省災情很嚴重,這就是天災啊!而人禍就如同柬埔寨,今天早上從柬埔寨回來的工作團人員告訴我,柬埔寨目前仍是內戰不斷、百業蕭條。
從前年開始,慈濟的愛心進入了柬埔寨。當時由於嚴重乾旱,百姓受飢荒之苦,所以慈濟決定去幫助他們;經過實地勘察、審慎評估,發現最好的援助方式是幫助柬埔寨人民自立自救。
當時有位榮董尹先生,捐給慈濟一部一千八百千瓦的發電機,適逢柬埔寨馬德旺省急需發電機,尹先生同意將它送到馬德旺省,可惜規格太大安裝困難,尹先生又發心送去兩部六百千瓦的發電機;這兩部發電機將可供給三十萬人口使用,最近已安裝好
了。另外,那部一千八百千瓦的發電機也將設法安裝。
發電機試車啟用典禮於六月二十八日舉行,由於機器是在新加坡買的,所以必須由新加坡技術人員去試車,可是因為赤棉又到處流竄,他們臨時決定不去。雖然無法真正試車,但柬埔寨總理十分重視此次典禮,所以仍如期舉行,總理從首都金邊搭乘直升機前來參加,並親自剪綵。
慈濟人真是「有大愛就有大勇」,即使有危險,仍決定依約成行。團員平安回來後告訴我,還好發電機已安裝好,否則原來蘇聯製的發電機已經老舊漏油,再過幾個月就無法使用,到時候,馬德旺省就會陷入黑暗中。
慈濟隊伍浩蕩長,但願每個人都是這個菩薩隊伍中的一分子。
諸位,為什麼台灣能風調雨順、平安無難?因為大家都很有愛心,福業多自然可以消滅天災,再加上人人有愛,當然人禍就減少了。我們能平安過日子,有充足的力量去幫助別人,不是很好嗎?
我們要抱持感恩心啊!沒有苦難的人,我們那有機會種福田呢?所以我們不但要感恩,還要繼續努力發揮愛的良能。
有人告訴我:「慈濟已經三十年了,我很後悔三十年前沒和您一起做。」我回答他們:「沒關係,現在開始將有無數個三十年,等待你們和我一起來做!」
諸位,慈濟隊伍浩蕩長,但願你們每個人都是這個菩薩隊伍中的一分子,讓我們在菩薩道上勇往前進!
祝福大家福慧雙修、輕安自在!
- May 19 Tue 2009 00:45
1996年07月 356期-A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