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師行記

1993.09.01 復興電台調頻網即日起開播慈濟世界節目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三年九月一日

在佛教中,農曆七月原是吉祥月、歡喜月。回溯至佛陀時代,佛弟子於每年四月十五日起舉行結夏安居,三個月期滿,修行功德圓滿,修持悟道證果的人很多,因此佛陀心中歡喜。

上人言,假若每位佛教徒都能像志工菩薩一樣,每天走入暗角為眾服務,發願日日精進、利益人群,則大家同為人間菩薩,日日歡喜。當一顆顆純真的愛心,赤裸裸的呈現在病房區時,病人臉上展現了愉快的笑容;而病人滿足的表情,往往令志工們將良能傾囊而出,樂此不疲。上人示:「真誠的付出,心中的喜悅是恆常的,帶回家去的也是無盡的愛。」

八時半,上人對慈院護理人員開示:「菩薩的美在於擁有慈悲、良善、柔軟的心腸;在我眼中,護士無異是白衣大士--觀士音菩薩的化身。護理工作可說是符合宗教力行精神的一份工作。何謂宗教?宗--是做人的宗旨;教--即生活的教育。透過付出奉獻,獲得實務教育。」

「護理工作是神聖的,但要讓工作熱忱持之以恆並不容易。因為類似的工作做久了,往往對病人的痛苦亦麻木不覺;愛心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職業倦怠的心態,這分倦怠,展現於聲色之中,使病人除了原本身心的苦楚,又增添一重心靈創傷。」因此,上人強調,愛是生命的原動力,唯有心靈愛的泉源不斷湧現,才能洗淨病人的傷痛。「你們的愛正如這股清流,源源不斷,所以我再度發願:盡速設

立醫學院,培育以佛心視眾的大醫王,加上具備菩薩情的白衣大士,共同以堅毅恆常的慈悲心,為病苦的眾生拔苦予樂。」

「在佛教中,有所謂的『四攝法』,也就是菩薩四大教育--布施、愛語、力行、同事,放到你們的生活中來應用。布施--發揮所長,耐心教導病患自理保健的方法;力行--不使壞於人,人與人之間相聚乃是有緣,當互相砥礪精進;愛語--聲音可以令人歡喜,亦可令人憂傷煩惱,所以對於病人要能輕聲柔語,投以無微不至的關愛,給予安穩、使其不恐慌,能夠安心的接受治療;同事--難得相聚於慈濟大家庭,彼此要好好珍惜,共造一個好的因緣。」

思及病患時刻在承受著病苦的煎熬,上人不禁語音哽咽:「普天之下沒有我不愛的人,你們也是我所愛的,希望你們能感受到這分愛,轉而去愛病人。縱然病在他們的身,我卻是痛在心裏,多麼希望能親臨病床一一為其解痛分憂,然而事實上,這分『神通』須靠大家共同來分擔、實現,因為人人皆可成為觀音菩薩的化身。其待菩薩的愛能夠充滿於慈院,流傳於社會每個角落。」

自即日起,復興電台晚間六點十分至七點時段的『慈濟世界』節目,將加入調頻網(FM)與原有的調幅(AM)同時播出。此舉得以實現,是甯午康總台長的大力促成,以利廣大慈濟聽眾收聽。

▲隨師行記

1993.09.02 志工以悲智雙運撫慰病人,將其悲苦的心,轉化為歡喜自在心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三年九月二日

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之心推己及人,這就是志工的心。然而身為志工,切莫被個案的痛苦、悲悽、孤伶無奈的景態所動轉,「志工要能悲智雙運,適切的紓解、安撫病人孤寂的心,將其悲苦的心,轉化為歡喜、自在、快樂的心。」上人於晨間對志工開示。

九時許,展開暑期青少年兒童學佛夏令營成果會報及分析討論。自八十一年起,兩年來的寒暑假共舉辦了四次營隊,這次首度由本會主辦。年初甫由護專十二位同學先組成訓練小組,密集策畫,至開營前才陸續招募一百七十一位輔導員、大專生一百五十位,舉辦營前集訓。由於尚屬試辦階段,沒有前例可循,所幸團隊所發揮的包容力甚大,令工作人員於學習中成長,亦能保有彼此情感的交融。

由於輔導組、活動組、器材組、進修組、生活組各有不同的工作領域,因此輔導人員皆期待冬令能舉辦成長營再學習。隨後敬呈上人五本活動全程檔案,讓以後的人員能有所參考。

護專人文室主任洪素貞老師(靜原)表示,在活動中孩子們展現苦幹、實幹的耐力,以及圓融的毅力,看到這麼多的歡喜人生,實是真切的生活教育。

午後,上人抵慈濟部,參與例行

策動會議,討論優秀人員獎勵方案。會中,上人強調獎勵乃為鼓舞醫護人員為病患真誠的付出與關愛。「慈院建院的精神即是以病人為重,研究的目的,是真正為病人研究,而非為研究而研究。」

▲隨師行記

1993.09.03 勉大專志工立志並要力行,將慈濟的光明點燃世界每一個暗角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三年九月三日

跋山涉水,只為撫慰山巔海隅、孤寡獨居的阿公阿嬤;大專志工每星期固定的探訪,是老人們倚門衷心期待的。然而,歡樂的時光易逝,雖為時短暫,但因親身經歷,更令大專志工深印腦海、謹記在心。此即上人所言「實相的教育」。

某同學在大一時曾因同學的一句:「難道你父親以往的荒唐和過錯,你都能忘掉不再恨他了嗎?」從此竟讓恨在心中滋長、萌芽,心如陷入地獄,開始了抱怨及反抗的行為舉動,甚至用身體的健康為賭注,逼迫父親再度捨妻棄子離家。而她「獲勝」後果更是洋洋自得,無視於父母的感受。直到參與慈青志工隊報到的第一天,仍舊是一付桀驁不馴、叛逆的模樣。經由數日來親身體驗志工菩薩行的實務後,今晨勇敢的當眾懺悔,娓娓訴說盤桓心中已久的心結與仇恨。

上人慈示:「人性本善,怨恨並非與生俱來。旁人一句不經心的惡言,卻造成人生方向的逆行,成為一生的憾事,傷害之大,足為我們的警惕,實應時時用心、辨明是非。」

新誕生的慈濟護專懿德母姊會的懿德媽媽們,今日返回精舍聆聽上人的教誨與期許。上人慈示,四年來懿德媽媽們的辛勞,在孩子們身上顯現成果,教育當局亦給與極高的肯定。「此乃緣於諸位平時教導女兒們待人接物及生活上的禮儀,以身作則潛移默化的引導。從孩子們身上散發的氣質真是人見人愛,時時透露著誠懇與真切。見到我們的孩子個個文質彬彬,令人欣慰。回顧四年來時路,甘苦皆有,但終究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來時路雖坎坷,卻是踏實且值得。期待我們團體的成員要能時時心存感恩,感念過去開路的人。」「懿德媽媽肩負的並非學術、理論的傳授,而是身體力行、以身作則的模範。凡有形看得到的一舉一動,皆為教育,團體中彼此相處要有互相尊重、彼此謙讓的精神,不宜出現自我為大的意念,臨事亦要有自動補位的理念,發揚柔和忍辱的精神,一眼觀時千眼觀,但求動作一致,如此不論資歷深淺都能同步學習,以達上求下化的境地。」

午後二時,上人抵慈濟部,進一步瞭解孟加拉、尼泊爾兩地的水患情形及當地人文景觀,以便派代表團前往實地瞭解災情,並進行賑災評估工作。

國際扶輪社台、港、澳三區總監黃其光先生,專程前來邀請上人於明年度國際扶輪年會的大會上,向來自全球一百八十多國家代表演說、宣介慈濟,讓全人類都知道台灣有個愛心的大磁場。

晚,大專志工傳心燈,同學一一傾訴心中的感受與志願:「願盡心力傳承慈濟感恩、知足、犧牲、奉獻的精神。」「將慈濟的光明點燃世界黑暗的角落。」上人勉眾「立志」並要「力行」,為社會、為人群,時時刻刻做個好志工。

▲隨師行記

1993.09.04 待人要善解、感恩、包容,在行好事中過好時光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三年九月四日

晨,與大專志工座談,上人希望大家好好的把善種子植於心田。「每個人都是自己心靈的園丁,要照顧好心地,莫任其荒蕪。若心地雜草未除,如石上撥水,無法滲透於內。所以要能自覺、反觀自性,以這善良、無色彩的愛,滋潤灌溉心田。」

上人勉眾,時時把握愛心散播四周,「人在那裡,愛就在那裡發揮,隨分隨力、盡力盡分,充分發揮我們的良能。」每個人發心願力都很大,上人表示,面對天災人禍的國度,需要各行各業的人共同為苦難的人們付出,幫助他們有能力自力更生。

八時半,何國慶師兄陪同柯錫杰夫婦入精舍拜會上人。

何國慶師兄請示上人,加拿大分會現址已不敷使用,目前正積極尋覓新址。上人示:「凡事隨緣即是自然,不宜刻意強求。結好人緣,自然有好地方。反之徒有地方而人緣不足,則空洞無實質意義。在海外拓展會務要切實做好扎根工作。」

何師兄之子恩豪,在參與了暑假大專志工行後,深覺福中人更須惜福、再造福,發願返回加拿大將盡全力幫助父母推動慈濟。上人欣言:「放假時不要讓時間在無所事事中空過,應用在『同事度』,幫助青少年朋友度過心理煩悶期,防止惡念異行發生。精神、心靈須放在助人、服務社會、利益人群上。用自己感受到的慈濟文化行同事度化。」「待人要善解、包容、感恩;在行好事中過好時光。」

午後二時,天下雜誌殷允芃小姐陪同立報發行人兼社長成露茜小姐來訪。她們同為新聞人,面對當前的社會問題,頗有無力感。上人以大專志工歷經親身體驗,為照顧戶洗刷、打掃……,每個人人生價值觀改變了,天天都沐浴在感恩歡喜日子。殷允芃表示,目前台灣社會許多人因價值觀的混亂而惶惑,但在慈濟總令人覺得心安。期待下一回一同參與志工行列,並撥冗至大陸看看慈濟在海外援助的實例,感染慈濟村的溫馨和安適。

三時,東方雜誌社社長鄒易達先生,陪同遠從西南非前來的政府官員參訪慈濟。基於對慈濟四大志業的認知瞭解與肯定,他們希望慈濟能在西南非設立聯絡處,以慈濟經驗溫潤當地人心。

稍晚,前智光商校院長慧哲法師,帶領同參佛友及弟子前來參訪慈濟世界。一路參觀過來,法師對醫學院及護專的環境、設備稱讚不已,尤其是護專佛堂寧靜、素雅、莊嚴,令人起歡喜心。上人並向法師講述慈濟辦學理念,近期並預計在學校內設立禪堂、花道、茶道教室,以培養學生術德兼修。

▲隨師行記

1993.09.05 慈濟是匯集眾人之愛來愛普天下人類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三年九月五日

由於七、八月天氣酷熱,唯恐過多人潮在炎熱氣候下,發生中暑等意外事件,停開兩個月的慈濟列車於九月份始恢復。一早即有提前一天到達的南部地區委會員入精舍參訪,聽取大專志工們的心得分享。

九時許上人抵慈院,順道欣賞脊髓損傷協會會友習作成品。上人關切的詢問會友們學習的情形和展望。爾後上樓探視兩位資深委員,兩位雖然年歲已長,臥病在床,然精神、笑容依然健朗,歡喜接受上人的祝福與叮嚀。

日本三普公司主管巡視紀念堂屋頂銅瓦進度後,向上人表示目前安裝順利,進度亦增進中。並以廊柱的材質問題和邱主任做面對面的溝通,討論可行性和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午後,全省聯誼會在慈青的帶動下,會場熱絡,笑聲不斷。山地歌謠、生命之歌、溫暖滿人間、慈濟歌選……貫穿會場,縈繞人心。適逢農曆七月,民間俗稱「鬼月」,有鑒於一般人在此期間多有迷信行為,上人因此告訴大家七月是吉祥月、歡喜月的由來。同時七月十五也是大願地藏王菩薩的紀念日,上人勉眾應學習地藏王菩薩發大悲願心,獻身宗教,濟助苦難眾生,使之離苦得樂。

今年暑假,本會為兒童、青少年、大專青年、教師舉辦了一系列學佛營隊及志工隊,以期落實佛法生活化,讓學員在實務、理論中解行相應,豐富人生經驗和生命的體悟。

上人示眾:「凡夫的缺點在『知可用之處,但不知不可用之處』。看看學員們不論小學、中學、大專乃至教師,在參與、力行中成長,重新調整人生未來的方向。」上人勉大家要時時抱持造福的心,有心就有力,有心幫助別人就是救自己,能捨即能得:「慈濟之愛是愛全人類,將眾人的愛匯集來愛全球的人。尊重生命不分國籍、種族、區域,將愛散播志全球需要的地方,如今台灣人已是『能幫助別人,而不必被人幫助』的有福之人。有朝一日,這股發自台灣源源不斷注入國際社會的大愛,終能洗去『貪婪之島』的惡名,換來『愛心之島』的美譽。」

▲隨師行記

1993.09.06 因慾望、貪念而起爭奪心,是社會亂象之源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三年九月六日

今晨自高雄、台南遠來七部遊覽車的會員,參觀精舍環境之後,聆聽上人開示。「現今社會只能用一個『亂』字來形容,而亂是來自個人慾望無窮,貪念起則產生爭奪心。如果人人能付出愛的關懷,則造福人群猶恐不及,哪還有餘力滋事生亂呢?如今社會的新生代--大專青年志工們正形成一股清流,汨汨流入社會各角落裡,奉獻愛心、付出熱心以換回真情,實是社會的希望。」

吳伯雄部長夫人剛從尼泊爾回來,偕同音樂家郭孟雍教授,帶領七十餘位合唱團員前來參訪。郭教授承諾,將以《靜思語》為題材,著手編些鄉土意味濃厚的樂曲,並準備用歌劇方式,闡揚人文精神,可能需要常回來精舍感受取材,另讓台北藝術家合唱團多接觸慈濟精神所在。

慈濟先鋒部隊就要到尼泊爾、孟加拉災區勘察,以確切評估災情,吳夫人表示:「探勘人員尤需注意飲食衛生,當地氣候變化很大,時有陣雨,幾乎沒有設置排水系統,所以豪雨一來形成水都,住屋大部分是鐵皮或樹皮的建設,可用家徒四壁來形容,水溝的五顏六色,蚊蟲很多,水質不佳,是疾病的來源。」

上人言:「台彎是個天堂,台彎人要知福惜福、再造福。內心充滿了滿足才是最快樂的人生,人間處處都需愛的付出,好事不能少我們一個,有了永恆的愛,即時時有如身處天堂。」

今日文殊院百餘位同學特來參訪精舍。文殊院乃佛教青年團體,其每

年的參訪寺廟行程,都安排前來精舍與大眾結緣。

午後,甫自美返國的李明亮教授,今入精舍面見上人。李教授在美國新澤西州醫院的工作已經辦妥離職,今後將可全心投入慈濟醫學院的推動,廣招人材,培養未來的良醫。另又提及,慈濟在國際間已頗有知名度,外國人士對台灣印象有了良善的一面。

九月兩隊賑災小組先入精舍向上人告假。此行赴大陸,除了圓滿八十年大陸賑災工作之緣,接著即馬不停蹄趕赴目前江西、湖南最新災區,探勘災情並收集資料回來參考。尼泊爾、孟加拉隊伍九月中旬出發;外蒙古探勘則定於九月上旬出發,此行並有慈院院長曾文賓伉儷同行,由於外蒙正流行黑死病,此病於台灣絕跡甚久,年輕一代醫師並無實務經驗,因此由院長親自前往外蒙了解狀況,上人較擔心兩位老人家在攝氏零下氣溫之適應能力,院長則表示:「為善競爭之心,並不輸於年輕人」,信心滿滿,勇氣可佩。

香港的聚點已在上個月正式啟用,負責人唐慧齡師姊向上人報告一個月來的活動,和香港曾志偉到養老院慰問老人及籌備慈濟茶會等;而在工作分配上有祕書組、文書組、總務組、財物組,行政組又分少年團和志工組。另外香港中文大學已確定頒贈上人社會榮譽科學博士學位,不論上人親至與否,皆授予此頭銜。

▲隨師行記

1993.09.08 以莊嚴的心共修,就能締造莊嚴的道場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三年九月八日

今日上人北上宜蘭。火車慢慢進站的當兒,只見車窗外排列整齊的隊伍恭迎上人蒞臨,當地師兄、師姊期盼這天許久,迫不急待的前來等候。車子來到宜蘭縣三星鄉柯林村,正是李正富師兄所捐贈的相思樹林地,此處交通四通八達,離市中心約十五分鐘車程,上人讚歎此地風光秀麗,可暫時搭建臨時場地,往後就有個定點可共修。

上人勉眾:「雖然臨時搭建的場地簡陋,但也要用莊嚴的心在此共修,擁有莊嚴的心,則能締造莊嚴的道場。」

「佛陀修行之時是一個普遍擁有宗教信仰的時代,流傳至今世,則應該將佛教視為人生的宗旨、生活的教育,菩薩不離人間,人間也要向佛法精神學習。」上人對宜蘭委會員開示。

針對本月份將派員赴大陸外蒙、尼泊爾、孟加拉,上人示:「日據時代之後的台灣接受『美援』的救助,現今,我們不僅能夠自力更生,更有餘力幫助人,因為有福才有辦法幫助人,今後台灣也是『台援』的福地。」「佛陀曾言:善業共聚,風調雨順;人心亂,則氣候也不穩定。社會祥和有賴大家付出愛心,所以救濟要先『救心』,一切的一切皆是心態而起--萬念從一念心起,心的趨向則表現於行為。」

▲隨師行記

1993.09.09 衛生署指定慈濟統籌國內骨髓資料庫的成立與運作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三年九月九日

將赴孟加拉、尼泊爾兩國災區勘察的人員徐詳明、伊格小姐,入精舍向上人告假。

伊格小姐出生在尼泊爾,來台灣有三年的時間,此行邀其為團員做語言溝通的橋梁。上人以慈濟救災的三項原則--直接、重點、尊重告知,也希望伊格小姐能秉持公正、誠懇的愛心做評估。此行目的主要是了解災區現況、聯合國救援的方式、以及受災前後的生活狀況比較,災民、貧民如今怎樣過生活、對醫療的需要程度、住屋安全問題和水災、旱災、霍亂的起源……等。

華視新聞主播李艷秋小姐今日來訪。最近其製作一系列「人物」專輯節目:第一單元專訪人物是俞大維先生,第二位是總統李登輝先生,第三位則是上人及慈濟世界。

全國醫界期盼組早日成立台灣地區骨髓庫,在衛生署的協調下,由慈濟接下籌備骨髓庫的重任。慈濟有三百多萬會員,豐厚的人力資源是眾望所寄。林副總執行長向上人報告,由於中華民國血液基金會已進行一萬一千左右人類組織抗原的檢驗,而血液基金會願意提供這一萬一千多位名額給慈院,如今距離兩萬名基本建檔數已不遠。

林副總執行長表示,必須讓捐者明白捐髓前後的身體反應狀況,並由各大醫院配合,讓捐髓者透過志願卡的方式,再由醫院安排檢驗時間和地點,透過分工合作可深入各角落做服務。

▲隨師行記

1993.09.11 眾生相有如一面鏡子,可以使我們觀照自己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三年九月十一日

今年暑假最後一梯大專志工隊,於今日圓滿活動。每一梯次結束,上人總有分感懷。「我們同志同道,同有一顆愛心,也曾經同踏菩薩道,這分菩薩道侶的親情是源自生生世世的締結。『一切唯心』,只要你們將這一念心照顧好,那麼,你們永永遠遠都是慈濟的菩薩,也永永遠遠都是我的孩子。」於晨間早會上,上人依依地對坐在跟前的慈青訴說著,心中的叮嚀與愛卻是訴說不盡。

學子們雖然離開了學校的教室,卻走入慈濟這所宇宙大學,共同修習人生的科目,這是學校教育無法提供的;無論是到醫院當志工或做居家關懷,使他們感觸甚多,真正體會娑婆是苦,他們所發抒的心得,每每真情流露,令人激動淚湧。「我氣我媽媽拋棄了我。我能愛病人,卻不能愛我媽媽,這實在是強烈的對比。現在,我放下心中的氣憤,我想我可以原諒我媽媽……」「精舍有『家』的感覺,精舍是我永遠的家。」「從來沒想到自己是被父母捧在手上慢慢帶大的,原本以為大家都是和我一樣,住著大房子,出入有司機送,家裡有管家照顧。來到這裡才知道許多和我同樣年齡的人,卻有不同的人生……」「不要認為自己有充裕的時間,當親人還在的時候,即要好好珍惜。」

「眾生相有如一面鏡子,從鏡中可以看到我們自己;能藉著外境,好好觀照自己,即是『藉境修心』。你

們回去後,只要將心照顧好,那麼,你們即擁有菩薩的眼睛、菩薩的耳朵、菩薩的腳,當然也擁有菩薩的心啊!如此即能將這分菩薩的大愛,帶至社會上每一個角落。」上人殷殷囑咐大專志工們,切要將心照顧好,人生方向才不致於有所偏差。

「『慈濟』是普天下人的慈濟,四大志業不是我釋證嚴一個人的,而是屬於全人類的。」天下事需要天下人共同合作,上人認為只要把有能力、有愛心的人集合起來,就能去為生活困苦、精神空虛的人付出。因而期許著這群慈青菩薩,於富有的物質享受外,更不要忘了將內心豐富的愛付予他人。

早上八時半,榮董李正富先生,陪同張姚宏影女士,及中華搜救協會籌備處主任委員范里夫婦,到精舍拜訪上人,目前慈濟已與衛生署簽訂一項合約,將設立「空中急救站」,可透過直昇機接送病人至慈院診療。范先生有感於山難、海難的事件日益增多,故以民間的立場組織搜救協會,希望能得到慈濟的支持與認同,與慈濟共同發揮這分力量。

隨後上人前往慈院出席獎學金頒獎典禮。典禮結束後,於慈濟部與評審教授們一同用餐。

▲隨師行記

1993.09.14 知錯能改最美,勇於發露懺悔就會進步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三年九月十四日

一早,上人親自為將赴大陸的第六梯次訪問團送行。

早餐時,北區慈誠隊師兄請示上人有關隊員間的紀律原則,上人示:「誠如孔子言:『君子溫而厲,威而不猛』;隊員之間相處宜相互包容,但要不失原則。」

暑假時兩個月來舉辦的大專志工、大專學佛夏令營、教師學佛夏令營、兒童學佛夏令營,其中部分學員因而改變了想法及領悟人生的意義,返家後的表現截然不同。其中有對由洛杉磯回來的姊妹,將在花蓮所學的做人禮節帶回洛杉磯現身說法,因此感動了許多人,他們的祖父今日特別到台北分會向上人致謝。提及二位孫女有一百八十度改變,在夏令營中她們學會感恩、知足、善解、孝順父母、把握時間。上人讚歎:「在短短的六天中,她們感受到的和對病患所付出的那分關懷,可能比修行幾十年的體認還深刻。」

九時,上人和有關人員談及慈濟兒童發展復健中心的建築及未來應注意的事項。最近常聽到有關骨髓移植的種種,上人表示:慈濟以救人為第一,骨髓捐贈並無礙己身,但卻能使他人生命再續,因此呼籲大家尊重生命,響應骨髓捐贈。

一群大陸及台灣的醫師及教授到台北分會拜見上人。北京醫院李果珍教授、天台醫院戴院長、阜外醫院劉玉清教授、大連醫學院郎志謹教授、天津總院吳恩惠教授、空總徐家興教授、高雄榮總楊副院長、台北榮總放射科張政彥主任等人,由江春松榮董一一介紹,上人也向他們介紹在座的委員師姊及有關大陸賑災和護專懿德媽媽的角色,在座教授頻頻點頭,希望慈濟精神能在大陸上發揚。結束座談前,上人致贈每位教授慈濟文字資料及年鑑。

晚上九時,上人向慈誠隊北區第一中隊開示:「無論做任何事都要用心,教導別人也要用心。父母皆望女成鳳、望子成龍,以身作則的身教才是最重要的。知錯能改最美,能勇於當眾發露懺悔就會進步。」

▲隨師行記

1993.09.15 路走得到、手伸得到的暗角,都要付出愛心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三年九月十五日

北區一至十組委員精進今日在台北分會舉行,中午行堂由一百名慈誠隊員擔任,午齋亦是由慈濟隊員負責,上人對這群護法金剛稱讚有加,不論是菜色、分量,皆準備的恰如其分,上人極少到餐廳用藥石,今天特別到地下三樓餐廳用餐,大家都顯得欣喜萬分。上人向參加精進日的師姊們開示:「回家後要感恩師兄,慈濟大家庭就是如此溫馨,大家以愛心結合,一起創造慈濟家庭;若每個家庭都能像慈濟菩薩家庭一樣,則社會就能淨化。佛說人人平等,佛性相近,若能彼此相互感恩,這股清流不斷湧出,充滿無量的愛心,即能成就真善美的慈濟世界。」

早餐畢,上人對住宿台北分會六樓的同仁開示:「到慈濟工作要記得最初的一念心」「慈濟文化是闡揚社會的光明面,可以影響社會風氣。每天都要吃飯、做事,雖然千篇一律,這是人生常理,在慈濟的環境中說慈濟話、做慈濟事、面對慈濟人,遇到逆境要站穩;做好本分事,吸收慈濟精神再推動出去,是最重要的。」

下午四點四十分,上人在委員一日精進會上開示:「心力真是不可思議,願有多大,力就有多大。」「地藏經云:為人植福,他人七分中才得一分。慈濟的工作是眼睛看得到、路走得到,手伸得到的都要去付出,而所付出的是分分己獲。」因此上人勉眾互相感恩,自我鞭策。

晚上北區榮董聯誼,由大專志工黃芳淇介紹志工的點點滴滴及帶動唱,引發台下榮董溫馨及快樂的氣氛;看到慈濟的第二代,令人相信社會未來充滿美好而有希望的。

七點十五分,赴大陸參加興化小學啟用典禮的工作人員來電報告:揚州鑑真醫院派七名醫師到興化慈濟村義診。上人是鑑真醫院的榮譽院長,鑑真醫院在此之前曾以慈濟名義在全椒慈濟村義診。

▲隨師行記

1993.09.16 生死是人間自然之事,要將小愛轉化為對眾生的大愛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三年九月十六日

早上八點,上人例行南下前往台中分會,下午一點三十分在台中分會主持中區慈濟人每月聯誼會。三點五十分,到彰化為台中委員游素貞師姊的先生拈香,並鼓勵游師姊及其婆婆和二個孩子。

游師姊的先生陳世明,剛踏入培訓慈誠隊的行列,法號濟立,是位顧家又孝順的好父親和具有愛心的慈濟

榮董。此次因意外往生,慈誠隊的師兄為他助念又更衣,讓他母親很感動。上人慰其母,「失去一個兒子,卻得到更多的兒子。」他的女兒也說:「爸爸!您要快去快回,再來做慈誠隊員。」

生死是人間自然之事,慈濟人如往生者的至親般陪伴在旁,顯現出法親的可貴。

晚上十點,華視播出「紅塵中的蓮花」,報導慈濟志工的服務精神。

▲隨師行記

1993.09.18 先做好榜樣,再引導家人加入志工,才是成功的慈濟人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三年九月十八日

下午一點半,於台中分會講堂舉辦南區委員暨培訓委員聯誼會,有中醫師公會理事長兼慈濟榮董身分的陳神發師兄、台南委員郭秋華師姊上台現身說法。

陳神發師兄自言是白手起家,名利雙收後漸生貢高我慢的心態。以前他都很早就結束門診,若有病人在門診時間外的時候求診,都會被他不客氣的回絕;待了解慈濟後,他以延長門診時間來服務病患,而且有時病人半夜兩點求診,他也親自去看病人;現在一家三代都是慈濟榮董。

郭秋華師姊以前因做鈷六十治療,使頭髮全部掉光,體重降至四十九公斤,如今恢復健康又能再梳起「慈濟頭」;郭師姊自我鞭策,未來要用身體力行以回報大家。

接著是慈濟大專青年聯誼會(慈青)活潑生動的表演。上人開示:「先做好榜樣,再引導家裏其他成員出來參加志工,才是成功的慈濟人。目前半個地球都有慈濟人,最近尼泊爾、孟加拉、湖南的災難都很需要救援,希望大家一起發揮救人的功能。」

五點三十分,上人為大專志工及夏令營輔導員開示:「記得把慈濟精神帶到校園。要和我貼心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自己的心照顧好。」

▲隨師行記

1993.09.19 能做一個「救人的人」才是真正的好人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三年九月十九日

台中分會小小菩薩精進日上午九時報到,首先以帶動唱把氣氛營造出來,隨後進行尊重生命、龍口含珠、環保回收、腳踏實地……等單元。下午一點,二、三百位小朋友分十二組學習禮佛、朝山、三皈依、迴向、折廢紙、四大志業……等,以寓教於樂的方式,讓小朋友吸收

良性教育。

三點三十分由六位小朋友上台演講,有位小朋友說到感動處不禁流下淚來。四點五十分上人向小菩薩開示:「醫院、護專、醫學院,都是大家捐錢蓋的,你們將來若要做醫師、護士,現在就要用功。去年外蒙古的小朋友很多沒有飯吃」也沒足夠的衣服穿;你們很有福,能夠幫助他們度過難關。父母恩大,回家後要感謝爸媽,聽爸媽的話。在學校要聽老師的話,還要感恩廚房的『生活爸爸』、『生活媽媽』(生活組負責香積的慈誠、委員),大家要做一個能救人的人,才是真的好人。」

之後,遠到外蒙古了解黑死病情形的工作人員,來向上人報告當地黑死病傳染的情形。

▲隨師行記

1993.09.20 與人相處要能包容不排斥,心才不會因煩惱而七上八下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三年九月二十日

七點十分,上人在準備驅車北上之前,向台中分會的委員們開示:「慈濟這條路已經開闢得很廣,不論我是否常在,你們都要繼續做,締造更多的慈濟菩薩家庭,像這樣每月一次的精進要漸漸延伸到每天、每分、每秒都很精進,才培養得出下一代慈濟人。許多委員的孩子也都出來當志工,要影響孩子首先要先塑造好自己的形象,謹言慎行把自己的『家譜』譜好。」「緣可造、業不可轉,大環境是緣,能結好緣就不會造惡緣。對人微笑是造好境,與人相處要包容不要排斥,除外在表現不能有看人不順眼的舉動,內心也不能有看人不順眼的念頭,如此,心才不會因煩惱而七上八下。」

台中委員們將每月上人要自台中北上的那一天訂為「感恩日」,大家很踴躍發表內心的感恩及發露懺悔。上人說「此種真情流露可以洗淨內心的垃圾,使心一次比一次清淨。」

▲隨師行記

1993.09.21 慈濟文化是清淨園地,讓做好事的人留下「菩薩家譜」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三年九月二十一日

早上九點,大陸訪問團在北區委員組長、幹部會議上報告他們的心得後,上人開示:「我很感恩所有慈濟人。心常感恩的人就不會有煩惱、不會不知足;心存感恩才能感同身受--這就是我長期投入志業而不感厭倦的原因。最近尼泊爾和孟加拉發生的災難比當初大陸安徽、江蘇、河南省還嚴重,孟加拉已有十幾萬人感染瘟疫。慈濟的志業路很長,大家應抱著一分不怕辛苦,一分成就志業的心,把每個腳印深深印在慈濟的歷史上。」

接著上人又向台北分會的工作同仁們開示:「慈濟文化與其他文化不同,現下社會風氣失去禮節,很多是為反對而反對,想示威就示威;慈濟世界的真善美,看是千篇一律,但能真正深印在每個人的心中。我們要讓善事點滴不漏的留下來,使社會有良性循環,人心得到淨化,以輔助社會教育。求真求實是我們的共識,應讓慈濟刊物成為最清淨的園地,也讓做好事的人留下菩薩家譜。」

▲隨師行記

1993.09.22 澳洲天主教瑪特醫院院長安琪拉瑪利修女的花蓮之旅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三年九月二十二日

上午,上人結束十天行腳,搭火車返回花蓮。下午一點半,來自澳洲的天主教瑪特醫院院長安琪拉瑪莉修女到精舍與上人會面。安修女有感於慈濟委員吳照峰師姊等人,在澳洲為瑪特醫院的病患付出愛心,六十八歲的安院長很誠懇的用事先準備好的中文講稿特別念了一段字正腔圓的話,她說:「證嚴法師您好!親愛的朋友們大家好!雖然我們是第一次見面,但這一刻卻是我人生中最特殊的機緣,為了要表達我衷心的謝意,所以我學了幾句中文,說的不好的地方,尚請大家見諒。感謝吳照峰和其他志工們出錢又出力,要不是慈濟志工長期支持醫院某些部門的運作,哪能精益求精呢?為此我衷心的感謝大家人溺己溺、人飢己飢的菩薩心腸,願上帝保佑你們、賜福你們!」

對於安修女的誠心,上人相當有感觸:「這種愛是無法言傳的!心中有愛就不分宗教,上帝的愛是博愛,菩薩的愛是慈悲,安修女為追求宗教奉獻終生,很令人感動。」上人也勉勵同行的澳洲會員多親近安修女。安修女接受上人贈一艘慈濟法船別針時,很高興的說她本來就是「慈濟人」了。

吳照峰師姊感恩上人給予勇氣,使她具足毅力與信心,以實現讓台灣人的愛心遠播世界各地的理想,而慈濟也為台灣的形象播下一粒好種子。

▲隨師行記

1993.09.23 讓人人心中有愛,發揮良知良能,是慈濟努力散播的種子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三年九月二十三日

「安琪拉修女遠從澳洲專程來台灣,就是為了要看看慈濟世界的美,當然,慈濟世界的美是事在人為,說起慈濟在澳洲的因緣,是本地一位委員在出國定居前,發願要讓慈濟的種子隨之撒播到當地,並進而發揚慈濟的精神。她在國外孤軍奮鬥,不怕辛苦,以信心、毅力及勇氣把慈濟的種子撒播到那裏。在付出時,最重要的是要很直接的以愛心去擁抱、對待那邊的人,因此,這分真誠才能取得修女及醫院中病人們的信任及歡迎,也因此將慈濟的種子落實在當地。」「安修女為了表示對慈濟的愛,特地去學中文,並以中文唸出她的心聲,這分用心,就代表她的誠意,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誠實及真善』,足見『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由於吳照峰委員是抱著這分心出去,而感動了遠方的朋友,雖然是完全不同的宗教,可是卻是出於同樣的愛心,這即是我平日所說的『清水之愛』。這分清水之愛,不管是由東方流注過去,或西方流洩過來,這些水交融在一起,就是人類所需要的一股清流。」上人於志工座談會上,向眾人說明安琪拉修女此行來訪的因緣及目的。

「我個人並不是很重要,我來這裏,只是要傳達一分愛心,因為慈濟功德會在全世界所做的工作是眾所皆知的,也深受肯定。」安琪拉修女向眾人簡單的發表她的感想。

隨後上人對眾談到自外蒙古及大

陸回來的賑災團所報告的當地狀況。

上人言:「慈濟人日夜不停的在世界各地發揮一股力量。慈濟赴大陸的賑災團,很受當地的歡迎,當地教育局的高級幹部及老師們,都期待並要求我們台灣的老師去講慈濟精神。希望大專學生利用寒、暑假去帶動當地的學生,彼此作教育交流。而『普天三無』這首歌也在當地開始流行,聽說他們不管大人或小孩,很多都一邊唱,一邊流下眼淚。『普天三無』所提倡的境界,其實是人心所嚮往的,只是他們不知已在心中埋藏了多久,而現在藉由我們的因緣,讓潛藏在心中的愛自然地流露出來。賑災前期,我們是先從硬體部分替他們重建,如今則是將軟體傳遞給他們,這就是愛,我們以這分心去感動他們的良知,讓他們發揮良能,這即是我們要散播的種子。」

上人又提及外蒙古急需醫療援助;尼泊爾、孟加拉的水災災情非常慘重……。「這種種救援工作,正待我們伸出援手,以前我們接受『美援』,現在希望能將『台援』伸向全球各個需要協助的地方。」

「只要我們有心,集合大家的力量來付出,相信有心就會有力。」

八點廿分,上人與安修女在會議室談話,修女向上人言:「慈濟人在澳洲所做的範圍雖小,但是卻因為他們熱誠的笑容及真誠的愛心,帶給我們很多的感動,所以想回饋當地華人,給予他們醫療上的幫助。」

上人:「謝謝你們照顧居住在澳洲的慈濟人,我很感動、也很歡喜。慈濟人在那邊所做的事都是應該做的本分事,他們也抱著歡喜心去做,而最重要的是,慈濟人在付出愛心時,能夠心存感恩。」

十點,上人與安琪拉修女抵達慈院,由曾文賓院長及醫學院李明亮院長夫人廖女士帶領參觀醫院,在看到醫研中心種種設備,及院內醫護人員和志工們穿梭於院內為病患服務的情景,安琪拉修女頗有感觸的對上人說:「來慈院的感覺很溫馨,這裏的病人都是面帶微笑,與一般醫院所看到愁容滿面的病患,有截然不同之處。」

安琪拉修女並一再表示,希望慈院能與澳洲的醫院互相交流。

▲隨師行記

1993.09.24 慈濟四大志業超越國際與本土的分際,適用於全人類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三年九月二十四日

「愛的循環,可以將內心的鬱悶消除。」「人生沒有所有權,只有使用權,大家應該充分發揮使用權,讓長情大愛在人間不斷流轉,人生便不會虛度。」上人於志工座談會上對眾人如是開示。

「阿彌陀佛!」安琪拉修女以國語向大家問候:「今天我就要回澳洲,我會將在這裏所看到的一切美好回憶帶回去。慈濟人給人非常和善及溫馨的感覺,尤其是慈濟人的標誌--微笑,極具親和力。我從來沒有想到志工可以在醫院中作這麼多的貢獻;我也可以由你們身上,看到法師對你們的教導及慈濟人的愛心。這次來花

蓮,看了很多,也學了很多,我覺得我們兩個醫院有許多相像之處,所以,我非常希望彼此可以互相交流。你們都是很有愛心的人,我衷心的祝福法師及大家。」安琪拉修女於志工座談會上,對眾人發表此行感想。

近九點,天下雜誌蘇育琪(以下簡稱蘇)小姐訪問上人。

蘇:「慈濟為何會想到要做國際救濟的工作?如何選擇要去幫忙的地方?」

上人:「這是人類的本分事。尤其是宗教家,本來就是以尊重生命為本懷,只要是我們能力所及的,便會盡心盡力去做。世界上需要救濟的地方很多,所以我們是選擇眼睛看得到、耳朵聽得到、腳能走得到,且手伸得到的地方,這就是我們真正要救助的地方。」

蘇:「為什麼作此選擇?」

因為我們的基金得來不易,其中有些款項都是很多人經辛苦賺取所捐的,所以,我們不可浪費點滴捐款,要分分釐釐用在最需要的地方。看看我們的委員,不管到哪個地方,都是自掏腰包的用在救濟上,真正做到『點滴不漏』的原則。」

蘇:「慈濟一直發展到今天,接下來要做的重點在哪裏?是否會特別注重國際救濟方面?」

上人:「四大志業就是我們的重點,不管是國外或國內都是秉持真誠去投入。而不論是在台灣或國際方面,最初都是以慈善工作為愛心出發點。我們的委員散布在世界各個角落,竭盡心力的去發揮救貧濟苦的功能,而在救援的同時,亦給予對方精神教育,啟發其內在的愛心及良能,所以在從事慈善工作時,也伴隨著文化的影響力;而這種影響力展現在日常生活教育,也就是最基本的待人接物原則。至於,慈濟所從事的四大志業則是超越國際與本土的分際,適用於全人類的。」

蘇:「如何啟發自己的良能?」

上人:「最基本、也是人人皆能做的,即是常聽好話、多說好話、多做好事,並常常讓自己在一個美善的環境中成長及薰陶。」

蘇:「對於現在的教育,不知法師有何建議及希望改進之處?」

上人:「現代父母對小孩子,寵愛的成分太多,關愛的成分太少;此外,家長對老師欠缺一分感恩心。而現在的學校教育過度強調功能性知識的傳授,反而忽略了許多日常的生活教育。應從小引導學生口說好話,身行好事,來改變自己,讓他們從孝順父母、尊重師長做起。」

蘇:「慈濟對社會教育所做的事,真的是功德無量!」

上人:「只是盡心盡力。」

十一點半,南非非洲民族議會訪華團等七人,由外交部非洲司高先生陪同至醫院、護專及本會參觀,並與上人共進午餐。一行人於參觀醫院時,順便至醫院做簡單的健康檢查,他們對醫院醫護人員自然流露出的親切服務態度,印象深刻。隨後談到在南非因種族的差異,而不斷存在的一些暴亂問題。

上人言:「普天之下,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應該互相有關懷的愛心,而且,這分愛並沒有種族及膚色不同之分別。天地是很平等的,對於人沒有膚色差異,只有生活環境的差別而已。而慈濟在各地所做的救援工作,即是秉持著愛人的本懷,盡我們的心力去做好我們應該做的事。」

十二點廿分,安琪拉修女與吳照峰委員在德宣師父的陪同下離開本會,臨行前,安琪拉修女向上人言:「願上帝祝福您。」上人亦言:「佛也祝福您」,雖是不一樣的心靈依止,卻是宗教家相同的慈悲心懷。

午後二時,上人至慈院院長室秘書林素慧府上,為其夫捻香。其夫因腦部血管破裂而往生,享年四十二歲,一雙兒女尚年幼,上人勉其要堅強面對生活,才能使亡者真正安心。並提醒她要多安慰公婆。當天有多位花蓮地區及自南部來慈院當志工的委員師兄師姊前去助念,院內員工亦分批前往慰問,同事愛於此顯露無遺。

▲隨師行記

1993.09.25 修行路上,最重要是照顧好自己的心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三年九月二十五日

晨間志工座談,一位志工報告:「在慈濟道侶上看到桃園地區也開始在做資源回收,他們的用心讓我很感動,想到別人能,為什麼我不能?所以也發心努力做環保。在撿紙、撿空罐子時,心中就默念一句佛號;而每次彎下身去撿拾的動作,就視為在朝山般。所以,只要有人告訴我要去朝山,我都會建議他加入資源回收的『朝山活動』。」

上人示:「若是大家都能抱持這種心態做環保,就能達到『步步朝山,日日淨化』的境界。」

上人勉勵這次回來的南區志工:「只要有心,緣就能連結起來,而彼此愈接近、能互相關懷與包容,這分緣就會結得愈深。」

八時半,教育部長郭為藩及六位司長,由總管理中心林碧玉副總執行長陪同,入精舍拜會上人,並對現今教育問題與上人有一席對話。

郭部長言:「台灣目前最大的問題,是人心的問題。」

上人:「隨著時代潮流,社會不斷在改變,我一直呼籲社會人士投入慈善、醫療、教育、文化這四大志業,從長遠的眼光來看,這對社會人心的提升是很重要的,除了能改善時下社會的不良風氣,最終乃是提昇國民生活品質。但是經由熱心的呼籲,響應的人增加,需要做的事也更多時,所碰到的困難相形增多。雖然慈濟真正有心做事,並不懼怕困難。但若能獲得政府單位的實質配合,將更有信心突破困難。」

「慈濟辦護專、蓋醫學院,是希望能啟發學生的良能,來發揮教育的功能,希望能培育出具有愛心的醫護人員,所以除了專業教育之外,我們有懿德母姊用心的輔導學生、用愛的教育來關愛他們。真正的教育是教學生如何去付出良能,將道德倫理真正落實在日常生活中。」

九時半,一行人在上人及醫學院李明亮教授的陪下,參觀正興建中的慈濟醫學院及護專。在護專時,並由張芙美校長向大家做簡報。

張校長言:「對於學生的教育,我們是以救人濟世為己任,是專業知能與道德人心並重的教育,進而達到

關懷本土、服務社區的目的。」「對教育部所撥下的補助款,倘若沒有用到時,我們亦退還教育部,秉持上人所言:『當用則用』的原則,因為這些錢也是來自每個國民所得。」

隨行的楊司長表示:「相信在這樣正確的辦學理念下,護專定能培養出具有愛心的學生,並發揮他們的專業知識來服務病人,也希望護專能建立一個制度,讓其他學校作為觀摩的對象。」

午後二點,花蓮地區委員精進日在精舍舉行,上人開示:「精是專一,進是不退,即是指能專心一致向前精進。希望大家能將雜亂心收攝為精進不退轉心,這是我們的目標,也是一股團結的力量。我常說我們要將眾人的心集合起來,萬眾一心,以慈濟這股清流來淨化人心,改善社會風氣。」

「這兩個月暑假下來,我心裏覺得很踏實,教師們在參加學佛營後,因為自己的體會與收穫良多,都發願要將慈濟愛的種子散播出去,這對下一代的影響是正面的,是善的循環;而不管是大人的感受,還是小孩子的吸收,都是一種成長,吸收後再發揮出來的力量,更是不可限量。還有大專學生,也是在這裏學習到更寬廣愛人、尊重人的方式,除了轉化自己的心態外,也在做志工的同時,發揮了這分愛的付出與關懷。」看到眾人的成長及改變,上人深覺安慰。

「在修行的路上,我們要真正顧好自己的心。人生無常,要好好把握寶貴的生命去付出良能,一旦無常現前,想做已無機會。」因為近日彰化委員游素貞師姊的師兄在巡視工地時,不慎由工地摔下往生,及昨日花蓮地區邱記者之子因腦血管破裂而往生,上人語重心長的以此警惕眾人。

三點半,精舍常住師父德融師、德旻師及管理中心秘書徐祥明先生、宗教室林純霞小姐,以相片向上人報告此次前往尼泊爾、孟加拉及湖南省的勘災情形。

▲隨師行記

1993.09.26 世事難盡如人意,善解、知足才能常樂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三年九月二十六日

「若是天晴,此時應該是接近中秋月圓時,然而近日連綿雨絲,也難料秋節能否見到月娘;賞月者希望明月當空,祈雨者希望普降甘霖。煩惱只因人的欲求無窮,若能善解,則天雨、天晴都能滿足。」上人為專程前來早會的台南會員點出世事難盡如人意,要學善解知足,才會常樂。

上人又指出九月中本會為援助國際救難分派三隊勘察人員前往大陸、外蒙及尼泊爾、孟加拉,實地瞭解受災情形,作為實質救援的依據。在世界災難頻傳之際,台灣正為缺水緊張時,就下了場及時雨,我們實應知足感恩。

宜蘭地區的委員、慈誠隊員利用假日,定期回精舍一日精進。「慈濟的根在東台灣,大家理應更熱愛、更

專心精進,切莫輕視這股清流。」上人勉勵眾人,時間稍縱即逝,要好好運用。「現在除了四大志業外,還有國際救難工作,國內環保、反毒、骨髓移植、教育等問題待倡導落實;一天的時間,五、六項工作要推動,就如一個腳步踏出,同時要印上六個腳印,但這樣的足跡,將長烙在地球的歷史上。」

醫學院的建設工程日益緊迫,為趕赴工地會議,上人提前結束共修會的開示,驅車前往醫院和建築委員們研商工程進度。

適逢星期假日,高雄、台南加上台北兩班慈濟列車,近一千五百人回花蓮參訪,中午齊聚於紀念堂用餐並聆聽上人開示。

▲隨師行記

1993.09.28 秋風起,寒冬將至,湘西、尼泊爾、外蒙,有眾生待援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三年九月二十八日

「華視新聞雜誌」節目的兩位攝影師及記者張嘉君,為配合主持人李艷秋小姐策畫的「人物」專訪單元,一早即入精舍捕捉鏡頭--早課、洗薏仁、灑掃庭園……為慈濟發祥地的一日之始,留下痕跡。

得知上人法體違和,李明亮教授偕夫人前來問候;然而今日滿檔的行程,上人並未因病稍延--日本松田平田室內設計,將於慈院討論紀念堂內部裝潢提案及合作事宜;日前分三隊出國勘災的成員,亦於今日集中會報。

抵達慈院,上人從急診室進入,發現僅有零星的工作人員值勤,患者亦寥寥無幾,原來今天是教師節--國定假日,然而志工一如往昔的值勤,假日有如慈濟人的精進日。

在慈院第一會議室,建築委員們正在與松田平田室內設計會商。由於語言上無法直接溝通、兩國距離遠、文化背景不同等因素,為求掌握慈濟希望達成的效果,日方代表將安排來台一星期進行了解。「慈濟精神的表達力求簡單大方,就如高明的文章多一字嫌過,少一字不足。慈濟雖是緣於宗教,但不希望太強調宗教色彩。設計上可從國際化著眼,但需不失宗教精神,讓人看到就能有所感受,不需多費疑猜。只因紀念堂是整個慈濟精神精華濃縮凝聚之所在,要求上難免嚴格,因而需要多溝通、多了解。」

秋風起,寒冬將至,該如何援助水患後的湖南省、尼泊爾、孟加拉,及提供外蒙醫療和認養兒童?慈濟人齊聚於慈院二期講堂,共商援助方案。上人以「只要有心做事就不怕困難」與大家共勉。此番首度前往完全陌生的尼泊爾、孟加拉等語言文化不同的國度裏,幸有蒙藏委員會隨團翻譯伊格小姐,給予大家翻譯上的協助,並想辦法為大家張羅米飯,雖然十四天中僅吃六頓米飯,所幸大家一心工作,不計辛勞,一一克服困難,完成任務。

三組各有詳盡的書面報告,並有錄影、攝影幻燈輔助說明;湖南湘西一帶水患從山頂沖刷下來,淹沒良田;尼泊爾的災情是百年來所罕見;孟加拉是年年水患;外蒙鼠疫傳染,急需醫藥。逐一報告之後,上人總結:「在援助的方法上必須確立準則,才能落實關懷,善用有限的人力、資源。回想當初大陸眾多災民實不知從何做起,念頭一轉『重點、直接』加上尊重的態度,為救難工作訂下明確的方針。要做能力真能做到的地方。」

徐祥明補充衣索匹亞的情況,世界醫師聯盟在當地聘用的是衣國醫師

,不聘用外國醫師,如此不但可加強當地人的參與,更可以縮減經費,節省下來的經費可用以買車,這在交通運輸困難的衣國內地,有實質的效用。上人示:「只要他們認知正確,應該尊重他們認為最妥切的運用方式。」

▲隨師行記

1993.09.29 未來事不多想,謹慎於現在能付出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撰文/善慧書苑

一九九三年九月二十九日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聽完昨日三組--湖南、尼泊爾與孟加拉、外蒙的勘災會報,上人憂慮現在已是秋風起、寒冬將臨之際,湖南災區原本貧困,今又逢天災,真為他們著急。尼泊爾遭遇百年最大災難,加上長期的貧困,景況淒涼;而外蒙此行適逢初雪飄落,看到孩子們穿著我們今年元旦致贈的衣服,則是雪地中一幅溫馨的畫面。

上人為志工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葉方良 Rex-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