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師行記

1993.12.01 奉持信、施、梵行,是追求永恆解脫的妙法

◎善慧書苑

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一日

「學佛若能終身奉持信、施、梵行三事,就能得到永恆的解脫。」晨,上人在早課中對眾開示:「『信』為道源功德母;信引領我們入佛門,長期照顧我們的道心、長養我們的善根。而『博聞愛道,道必難會,守志奉道,其道甚大』,修行若能守在當下,又能守住信念,就能一心無二志。」「『施』是指布施。只要能利益人群的事,要趕快去做;當人家需要時,我們能及時捨出,這就是功德--當下能做就是『得』。若發心的當下未能及時捨出,就會產生捨不得的心態,而停留在只有發心,未付諸行動的階段。有的人很喜歡布施,但往往在布施之後,認為自己付出很多,應受人重視……無形中有了我慢、自大的不清淨心。」「由此可見,外財的布施容易,而布施內財--功德財,則要靠清淨的『梵行』來規戒。也就是說我們每一個時刻都要謹慎照顧好自己的心念,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以清淨的心,無所求的付出。」

上人表示,學佛者若能時時持守信、施、梵行三事,身心自然清淨、自在,言行舉止也不致偏差。如此一來,說好話、行好事、發好願,就不難了,此即是追求永恆解脫的妙法。

志工座談會時,上人對眾開示:「生命像大海,有時平靜,有時浪潮洶湧;但不論面對何種狀況,我們都應穩穩掌握生命之舵。正如慈濟志業在全省慈濟人共同護持推動下,逐步發展;不管遇到什麼風浪,我們仍應駕慈航,勇往向前邁進。」

為了推展國際賑災及捐髓活動,慈濟人總動員,熱心、踴躍的參與,甚至有許多殘障人士也前來響應骨髓捐贈,「雖然他們自身的生命已遭遇過巨大風浪,但在其生命的航線上,還是不停息地勇往直前。我們常講『勇猛精進的毅力』,而我們這分勇猛精進,和他們那分真正發心力行的行動相較,令人覺得慚愧。我對這些殘障朋友的敬佩,是無法用言語來表達的。」上人言。

此外,對刻在進行的賑災募款,上人提出叮嚀:「希望大家隨分隨力參與,別失落了慈濟的精神文化--和睦。只要做得很歡喜,能把心聚在一起,這就是給我最大的力量。活

動的成功與否,希望大家不要用數目來計量,各人把心顧好,用歡喜、自在的心態來募得『人心』,讓人人的心歸向同一個方向--大愛,這才是我們真正的目標所在。」

「沒有心,很難發揮力量,即時有,也只是一時的力量而已。我們要以長久的心來帶動下去,才能用這股力量去濟助普天下苦難的眾生。」上人再次勉勵大家要同心協力,共同完成慈濟志業。

▲隨師行記

1993.12.02 海外慈濟人的付出,是無比的堅持與艱辛

◎善慧書苑

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二日

下午三時三十分,管理中心專員徐祥明先生,向上人報告十一月十八日到二十五日,前往尼泊爾二度勘災的狀況。

另一方面,由湖南賑災先遣人員傳回的消息得知,安徽省全椒縣的殷副縣長,因為協助慈濟湖南賑災事宜,在過度緊張、勞累的情形下導致胃病復發,經撿查為十二指腸潰瘍及胃穿孔,上人十分感恩殷副縣長的全力協助,並囑德融師父此行代致關懷之意。

四時三十分,在澳洲僑居近一年的臺北委員林勝勝師姊,入精舍向上人報告僑居地的會務活動,林師姊表示,離鄉背井僑居海外,無論語言障礙或生活方式,都需要克服與適應。「在當地推展慈濟有諸多困難,考驗很大,但也由於親身體會,才深深明白海外慈濟人的心力付出是多麼的堅持和艱辛。」

林師姊說,以往總是運用上人的法語慰導他人,勸人要定下心來,凡事看開。但是當自己僑居海外時,思緒卻常不安穩,不但心定不下來,連書也看不下去。經過不斷的省思後自忖:與其垂頭喪氣的唸佛,不如抬頭挺胸做人,所以積極的在當地醫院做義工,與呂秀英師姊一起慰問病人。「我倆的外語能力不好,與病患經常無法完全溝通,但也因此製造了取悅他們的效果。由此體會到:有時語言並不一定是最好的溝通工具,而真誠的付出,卻能令對方接受。」

上人鼓勵林師姊:「平時的修養好、心平靜,這只是表相;在境界現前時,仍能保持平靜,不被境轉,才是真功夫,才是真正的心行合一。」

▲隨師行記

1993.12.03 難行能行、難為能為、難忍能忍,才是真正的「勇猛精進」

◎善慧書苑

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三日

早課中,上人開示:「人不怕犯錯,只怕不改過。佛陀開八萬四千法門,目的就是以種種方便教法引導眾生去惡向善,努力從凡夫地走向聖人地。所以,只要肯用決心改掉習氣,用毅力轉心輪,不斷追求善,即能超凡入聖,向佛的境界邁進。」「修行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去掉貪欲,內心保持清淨、單純,讓人看了自然升起恭敬心及歡喜心。若能如此,就能度眾於無形了。」

志工座談會上,上人讚歎大家為病患服務的精神,並開示「難行能行、難為能為、難忍能忍」,才是真正的「勇猛精進」。

十時,上人於慈濟部與美國回來的黃水坤教授伉儷會談。黃教授表示,花蓮是其故鄉,看到慈濟在花蓮蓋醫院、辦學校,促進地方的發展,讓東部地區的人民生命更有保障,內心無限歡喜。

上人言:「慈院是為貧病的人而建,其主要功能是以救人為目的;而醫師及護士的責任只有一個,即是用耐心及愛心來照顧病患。」

▲隨師行記

1993.12.04 啟發其良知良能,使人人產生自救力量,才是真正徹底救人

◎善慧書苑

一九九三年十二月四日

晨,上人於志工座談會中告知眾人,目前在湖南進行的賑災行動概況。這次的救災過程,比兩年前更加辛苦,上人言:「只要我們有心做事,即使面臨再大的困難,也一定會抱著『甘願做、歡喜承受』的心來突破它。只要是為普天下的眾生奉獻,就會產生很大的救世、救心的力量。」

此外,上人殷切叮嚀大家要以隨分隨力的心態,參與本月二十六日的「尊重生命,全球齊步走」義賣活動,上人強調:「和合的心,才是無形的力量。有形的『數量』外,我們更希望取得無形的『心量』,所以,不要執著在有形的勸募數量,更重要的是練就出一分和合眾的心量。」

三時,臺中委員薛淑真師姊帶領十部遊覽車,六百多位會員入精舍參訪,上人於中庭對眾說明尼泊爾及大陸湘西水患災情,籲請大眾付出愛心幫助遭受苦難的災民。「有人說:『慈濟一直在救大陸、救貧困的地方,這樣一直救會救不完。』我認為,正因為如此,慈濟的工作才會做不完,而大家的愛心,才會有地方散布及延伸。慈濟是將大家的愛心送到最需要的地方,以真誠的心去付出及幫助那些最需要幫助的人。物質的援濟,只是帶給他們生活上所需,最重要的是啟發良知及良能,讓人人能有自救的力量,這才是真正徹底的救人。『虛空有盡,我願無窮』,希望大家都能發揮無量的愛心。」

四時,在花蓮區委員及慈誠隊共修會上,上人對眾開示:「精進,即是持續發恆長心。一般人常是熱心易發、恆心難持,如果能一直保有恆長心精進,才是難能可貴的修行。」

「所謂『用心』,指的是身口意合

而合為一--也就是說我們的心念,在當下這一刻很明朗,不管周遭環境如何嘈雜,一心只是專注虔誠的做正在做的事。共修是互相鞭策、互相勉勵,也是借重他力來成就自力。期望大家互相警惕,彼此注意身行是否端正,如此,才能彰顯共修的大力量。」上人勉眾要發揮無限量的愛心,入慈濟即是行菩薩道,既是大家無悔抉擇的正道,希望大家都能加緊腳步,精進向前。

▲隨師行記

1993.12.05 助人者內心所獲的歡喜踏實,遠比受益者獲益更多

◎善慧書苑

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五日

七時,上人對前來精舍參訪的八百多位南部會員開示:「這個月是慈濟的活動月,『尊重生命,全球齊步走』--不只是在國內進行,國際上數個國家,也都有慈濟人在散播愛的種子,響應國際賑災。」「佛陀之所以讓我們尊敬,稱為『本師』,是因為佛陀的德行及大愛的胸懷令人感動,使人自願追隨其足跡、學習其德行。佛陀的德行即是大慈、大悲、大喜、大捨。」

「佛陀出生在印度的尼泊爾,我們生在台灣,兩處距離遙遠。又不同種族,但是,當我們有事時,仍會很自然的求佛加持、求佛保佑,而佛也絕不因和我們距離遙遠、種族不同,而有分別對待。由此來看,幫助和我們同文同種、血脈相通的大陸同胞,也不過是打開心門,體證佛菩薩同體大悲的心懷而已啊!」

「有形的物質幫助是有限的,無形的愛心影響,卻是無量無數;事實上,在幫助別人的同時,我們內心所得到的歡喜、踏實,遠比受助者獲益更多。」

九時,上人對花蓮地區兒童精進班的老師及回精舍尋根的一百多位同學開示:「人心如果寧靜,家庭自然圓滿,社會就會安和樂利,國家也才會富強康盛,這是一種善的循環。」

▲隨師行記

1993.12.06 捐髓是大愛的發揮以及勇猛毅力的展現

◎善慧書苑

一九九三年十二月六日

晨,上人在志工座談會上談到,昨天桃園地區舉辦的捐髓抽血活動,有一千三百多人響應。上人感於捐出身外財物容易,然而捐出體內的東西,大部分的人都是畏怕的;捐髓若非有勇猛的毅力,實是常人所難為。

自上人開始呼籲捐髓活動短短兩個月來,分別在臺中、臺南、臺北、桃園的四場捐髓活動中,已累積了九

千九百餘位志願捐髓者;經檢驗結果發現,目前已有三位病友在資料庫中找到了初步配對相符的人。「這九千人都同有一心,那就是--愛人。很難具體形容『萬眾一心』,而在慈濟卻可明顯的看出萬眾的心結合在一起,聚集成一股力量。」

為了響應上人呼籲的國際賑災及骨髓捐贈,慈濟人全面動員。「愛心的力量不可思議!慈濟這股愛的熱度、旺氣,自然打通一切阻難。」

今日尚有一批工作人員先行前往大陸,籌備發放事宜。「每回聽到他們克服重重困難的消息,我都很高興很感動,但是賑災的工作尚未完成,大隊人員尚未回來之前,我仍不免擔憂。」上人希望大家用最虔誠的心來祝福日夜趕路運送物資的車隊,能夠平安到達湘西;並以人人這股股愛心的氣流,溫暖彼處,讓發放工作順利進行。上人並期勉慈濟人不管在那裡做事,都要「為愛競爭」!

▲隨師行記

1993.12.07 地千畝,只端碗飯,屋百間,只睡一床

◎善慧書苑

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七日

逢本會每月例行發放日暨藥師法會,每到這一天,猶如菩薩雲來集,來自各方的慈濟人,總會共聚一堂。臺中慈濟列車六百多人,昨晚即抵花蓮,今天一早入精舍聆聽上人開示。

「人人皆愛青春永駐,然歲月無聲流逝,從幼年、少年、青年、壯年進入老年,這樣的過程任憑誰也抵擋不住、拒絕不了。有人一生辛苦賺錢,不顧性命,一旦生病,錢再多也換不回健康。」上人感嘆多數人看不清「地千畝,只端碗飯;屋百間,只睡一床」的道理,總是汲汲爭奪名利,而真正有所得的人並不多,縱使有所得,臨到生命終了時,又能帶走些什麼呢?真的是「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啊!

「道理不是只用說的,還要自己去走,才能看到路上的風光;佛法再妙,不能身體力行,也是無法體會。世界的風光有限,唯有心地的風光無限。」慈濟所做的救世工作,要從救心做起,上人開示:「要轉貪念為布施;化瞋念為慈悲;換癡念為智慧,並將凡夫心轉為慈悲喜捨的聖人心。」上人鼓勵大家好好善用生命,投入人群,建立一個愛的人生。

藥師法會中上人對眾開示:「每一個人都能夠發揮觀世音菩薩的良能--聞聲救苦,慈眼視眾生。不管在什麼地方,只要聽到有人求救、叫苦,我們皆應盡力尋聲追蹤,用慈悲的心眼來關懷人間。」

雖然已是初 冬 ,溫度逐漸下降,但上人覺得在臺灣,不管氣候如何寒冷,總有一股溫暖的氣流。「因為人人心中有愛,所以人人都能散發一股溫暖。」

下午,臺北委員傅涓涓師姊,陪同朱小姐面見上人。朱小姐紅著眼睛表示,她有一位好友,今年才三十九歲,各方面條件都非常優異,是哈佛大學的法學博士,自己開設律師事務所,正值事業有成、婚姻美滿之際,只因感冒發燒,久而不癒,經驗血結果,得知患了白血症。

朱小姐不忍好友的遭遇,幾度難過流淚。上人示:「生病不可怕,可怕的是意志力不夠堅強。要有信心,還要多發願。」上人祝福這位病友能早日找到配對相符的捐髓者。

▲隨師行記

1993.12.09 「骨髓捐贈」施者成就菩薩願,受者生命獲得重生

◎善慧書苑

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九日

「沒有很大的因緣,是無法配對成功的!」上人歡喜的告訴大家,在已成立的骨髓捐贈資料庫中,有三位初步檢驗相合的捐髓人,「我們一起來祝福施者與被施者能圓滿捐贈行動--他們一位成就了菩薩道的心願,一位得到生命的重生。更希望被施者將來也能做一個付出的人。」

聽完志工的心得分享,上人前往慈院,副總執行長王端正先生提及,最近有多家企業公司,都願將產品銷售的部分額度捐贈給慈濟。上人示:「慈濟是個精神點,企業家肯定慈濟,所以響應慈濟做的事。但慈濟最終的目標不是這些捐款,而是希望企業能關心、回饋社會。企業家既然有這分心意,可以好好帶動。」

十時,太子建設莊南田先生及公司經理等多人面見上人。得知目前慈濟前往湖南賑災的消息,莊先生讚歎:「實在是佛法無邊!」上人表示,這都是來自大家的力量,並感恩莊先生於二年前大陸賑災時,發起臺灣的建築工會響應並支持建設慈濟村。

十一時,臺中羅明憲師兄陪同東龍家電公司陳董事長夫婦面見上人。陳董事長響應國際賑災,捐助尼泊爾二十間建房,而今年家中有十位榮董產生。他請教上人:「我想回來花蓮當志工,並加入慈誠隊,不知可不可以?我現在才開始學呢?」上人答:「現在正是時候,一點也不晚;把事業交給兒子,自己全心投入志業。做自己想做的事,會做的很歡喜。」

▲隨師行記

1993.12.10 心誠意正,就能發揮普遍而廣大愛的功能

◎善慧書苑

一九九三年十二月十日

為了國際賑災和骨髓捐贈,全省慈濟人總動員,上人感激大家這分付出。「平時穿梭於大街小巷,做濟貧教富的工作,還到醫院當志工為病人解心結,現在又跨越海峽從事國際賑災--諸位菩薩的精神,實在令人感動!」

昨晚接到大陸來的傳真,運輸賑災棉衣的大卡車,幾乎全部到達目的地,除了全椒方面官員盡心盡力協助外,湖南的各級幹部也都非常配合。「愛心的種子雖小而不起眼,但只要心正意誠,那麼這顆種子便可發揮普遍而廣大的功能,周遭的人自然會被感動。」上人再次提醒大家,做

任何事情,一定要專心專意,既誠又正。

邱蘭金師姊是位原住民,當志工一一向上人報告心得時,她以甜美的歌聲傳達這幾天在醫院服務的感想。她發願在有生之年,要在原住民的族群中現身說法,希望原住民同胞有更多人加入慈濟愛的行列。上人亦期望她能以愛心,將慈濟精神帶入原住民部落。

八時許,前往英國攻讀博士學位慈院院長張世忠醫師日前返臺,特來拜見上人。張醫師提到,他曾參加一個重要的酒會,會中有數位臺灣的外交官,當他介紹自己服務於慈濟醫院時,他們皆投以欽佩的眼光,一致讚揚慈濟,並希望回到臺灣後,能有機會到慈濟參訪。「我以當慈濟的醫生為榮!與慈濟人接觸後發現,不僅老年人接受慈濟,連年輕人也多認同且投入。出國在外後,更清楚了解慈濟。我要在慈濟世界中,多多發揮功能。」

▲隨師行記

1993.12.11 珠寶業者願為慈濟志業努力「精進」

◎善慧書苑

一九九三年十二月十一日

志工座談時間,上人讚許:「不論在外勘災的先遣工作人員,或在國內積極籌備賑災、捐髓事宜的委會員,面對艱辛與繁重的擔子,未曾有人抱怨喊累。因為慈濟人向來的工作理念即是『甘願做,歡喜受』,再惡劣的環境都能做得自在歡喜。」

南非莊美幸師姊向上人報告南非會務近況,並就當地善心人士的捐資及慈濟濟助準則,恭請上人指示。上人示:慈濟救濟的原則--救急、救貧;至於善款的運用,則應秉持「誠正信實」,一元當做二元用的去「親手遍布施」。

十時,臨上臺北前,常住二眾、工作同仁,聚集中庭恭候送駕。

十一時,上人先行至慈院會晤尼泊爾籍的薛成先生。薛先生前不久曾熱心協助慈濟勘災,積極為尼國災民奔走。今乘來臺之便,特地拜見上人。在此行中,他確認慈濟人無目的、毫無所求的付出,與一般國際間以政治為救濟的訴求截然不同。因此深受感動,謹代表尼國人民表達無盡的謝意和無限的感恩。

四時三十分,方抵達臺北分會,會客室已雲集多人,大家紛紛向上人報告本月份活動的概況,及月底三區園遊會的準備工作進展。

八時,北部珠寶業者拜訪上人,此次有許多商家紛紛響應、熱心參與榮董發起的珠寶名畫義賣。珠寶工會會長林先生表示:「業界稱買得好貨為『精』;迅速賣得好價為『進』。而今與慈濟結緣,願更上層樓:平時賺取的只是世間財,現在要賺取的則是有意義的出世間財--為志業努力再精進。」

九時,中國時報出版社周小姐前來恭請上人為其明年度將全球同步發行的書籍寫序文。此書由聯合國提議發行,是發生在南斯拉夫境內,真人

實事的紀錄,經由小朋友的心思著手描繪、記述,讓人們對戰爭的殘害陰影有著更深一層的省思,各國版本的序文,皆敦請該國知名和平代表人士書寫。

六歲半的蘇育皇,由奶奶陪同前來,專誠恭請上人為之「授證」。蘇小弟弟自己精心設計「委員卡」,儼如正式一般,並且表示:「慈濟很美,希望自己先行加入後,也引領爸爸加入。」小小年紀即有如此宏願,令人驚歎。

▲隨師行記

1993.12.12 世間事多可替代,唯時間找不回、替不了

◎善慧書苑

一九九三年十二月十二日

歷經多時的研發修改,許富雄先生今日專呈送來巨幅織繡的上人首書《無量義經》經文,藍底繡線將金黃色繡線的經文襯托得亮麗、耀眼,氣勢壯麗的作品讓眾人歎為觀止。

上人隨緣述說當年手抄無量義經的由來--初入佛門所接觸的即是法華經藏,而卷首的無量義經,更是引人深究的啟端。

一對憂心焦慮的父母帶著迷失在人生十字路口的孩子前來,請求上人為之解惑。孩子原本乖巧懂事,就讀醫學未滿一年即告休學,且變得桀驁不馴,真是讓父母愁白了頭。上人慈示:「人生雖然世帶業而來,但真正創造命運的還是自己,所以要確知方向,把握時間累積一切,才能使人生無悔。世間許多事物有可能有替代品,唯有時間是找不回、替不了的。」「幼年時期依賴父母愛之養育而成,青少年時期則遵循師長的教導,承接吸收長輩的學識、經驗。因此要珍惜求學的時光,培養自己的資糧,去創造未來的命運。人生不怕跌倒,年輕人更要屢仆屢起。地球是圓的,只要一開跑,隨後就有人跟上相伴。」

十一時,僑居美國拉斯維加斯的王崇信先生拜見上人。他為年中原擬籌辦美國明星義演等事宜,至今仍沒有明確定向一事,特來向上人致歉。上人勉示:「凡事用心,但不可過於在意,重要的是腳踏實地,趕緊做能做的事。不論風雨如何,該注意的是空氣的清新,猶如行事講求的是用心、實在的精神。」

二時三十分,上人至講經堂觀看小朋友精進日的節目活動。上人鼓勵小朋們從小立好志、發好願,及時行善,積極勇敢的付出愛心,做個乖巧聽話的好孩子。

晚七時,上人至五樓為明早出發前往大陸發放的工作團員做行前叮嚀:「此行前去是力行菩薩道的殊勝修行;要持感恩、恭敬、尊重的心付出。」王副總執行長並以「靜、快、準、齊、神」五個字做為團隊中共同的準則。

▲隨師行記

1993.12.13 海外慈濟人無所求的播種,紛紛收成愛的果實

◎善慧書苑

一九九三年十二月十三日

林勝勝師姊帶女兒盈竹,和澳洲委員呂秀英師姊同來見上人。呂師姊呈上澳洲出版之慈濟世界刊物,並向上人報告當地會務。

自加拿大回來的林智慧師姊,凌晨三點才下飛機,馬上來向上人頂禮,並帶加國分會消息:青少年團及拜訪老人院活動,杏林醫聯會大力推動骨髓資料庫,卑斯省總督林思齊博士捐加幣五萬元加入榮董行列……。

海外慈濟美事頻傳,上人欣慰道:「無所求的播種,紛紛收成愛的果實啊!」

湘西賑災發放團今將啟程,前來告假時上人叮嚀:此行是去「修行」,行住坐臥莫忘慈濟精神。

八點,一行人隨師南下臺中。

有一會員小孩夭折,內心痛苦不堪,請上人開示。上人言:「父母子女均是緣,有的緣長,有的緣短;緣滅則散,勿要執著。宜少殺生、多造福、多結善緣。」

一脊椎側彎之女孩捐出金飾,「雖然不是很多,但哪裏最需要,就用到哪裏。」女孩言情真誠感人。

豐原資深委員陳瑞端師兄,自製沉香念珠義賣,言:此可避邪。上人笑道:「心正氣盛則邪不侵。」

碩士畢業,乘寒假回臺的美國匹茲堡會員林建良,帶來當地救助遊民及堪薩斯州災難的照片。他說:紅十字會救助每人十元美金,慈濟則給他們更進一步實質的幫助。

馬來西亞聯絡處黃芝靈等四位工作人員明天將返僑居地,上人叮嚀道:「人和最重要,人和事才能興,慈濟工作貴在實實在在、誠誠懇懇,不是靠宣傳廣告。務必要誠正信實、大公無私。」

晚上慈青聯誼,上人勉勵:「珍惜時間,與其吃喝玩樂如野花野草,不如做有意義的事,做一朵清淨的蓮花。」

十點多,賑災團抵長沙,來電話告知一切平安,上人方才放下心來。

▲隨師行記

1993.12.14 以柔軟心度化眾生,將人間作菩薩道場

◎善慧書苑

一九九三年十二月十四日

清晨,來自彰化,八十多歲的陳教授跪求皈依,他說:「從事教育四十多年,以前是眾人的老師,今要做佛的弟子;以前教育學生,今請上人教育之。」

上人慈示:「心要靜,性要和,多多念佛。」

為了義賣園遊會,師兄師姊無不卯足全力向前衝刺,上人再三強調:勿太過透支體力和時間,「專心」為第一要務,有心就有力。「人人心中都是道場,佛在靈山莫遠求,要照顧好心地靈山,勿因太忙碌脫『形』而出,讓不好的習氣輕易再現。以慈濟的柔軟文化來度化眾生,慈濟世界即是人間的『兜率天宮』。」

會後,上人再對埔里地區委員開示:「慈濟是修行團體,不只是做社

會福利,也不只是叩頭禮拜而已,而是要將經中之理鋪成道路來走。菩薩道不走則已,要走就要徹底走。」

大甲青年徐先生,原是毒癮極深的浪子,其妹拿洪金蘭師姊的錄音帶給他聽。他想:女流之輩都能痛改前非,為什麼我不能?戒毒過程,每每以聽上人的錄音帶來堅定自己,終於把多年毒癮給戒除了。現在已加入見習慈誠隊,白天工作,晚上還和師兄師姊一齊做環保。大家均戲稱他是被慈濟「資源回收」、「垃圾變黃金」的實例。

▲隨師行記

1993.12.15 寧可無信,不要迷信,進慈濟,首要破除迷信

◎善慧書苑

一九九三年十二月十五日

為了義賣,許多會員紛紛捐出產品,第三組組長江王秀蘭師姊說,有位見習委員捐了三座山的橘子,已採收兩座,賣了約二十萬元。有一次載了兩百包到某地去賣,大家都穿便服,結果一包也沒賣出去。後來說這是義賣給慈濟的,十幾部遊覽車的人紛紛搶購,剎時間全部賣光光。「慈濟牌真好用啊!」師姊歡喜的說。

十點,組長會議,上人開示:組長是慈濟的中堅分子,責任重大,傳達命令,務要正確。「是非止於智者,傳於愚人。若常聽見是非的人,那是因為他愛聽是非;若不愛聽是非,久之則無是非。」

晚餐後,一對夫婦來向上人請求開示,原來太太發願素食,而先生大為反對,造成家庭失和。

上人言:「素食者,美國叫健康食品,日本叫精進食品。細菌病毒常存在於肉類中,能盡量不吃肉為佳。但若堅持吃素引發家庭糾紛,就太執著了,兩人要各退一步方才圓滿。」

先生表示:「若太太走進慈濟,我很贊成。唯太太方向似乎不正確,走的是民間信仰,常去拜呀求呀!求神明保佑家庭平安賺大錢,若我不努力,成功何來?」

上人說:「若拜、求就有,那就不必講因果了,寧可無信,也不要迷信。要進慈濟,先要破除迷信,才能得到正法。」

▲隨師行記

1993.12.17 義賣旨在凝聚力量,自我訓練善解、包容與互助的機會

◎善慧書苑

一九九三年十二月十七日

八時,上人在五樓會議室為一早即來的委會員們隨緣開示:這回義賣的重點不在於計量金額,而在於凝聚慈濟人的力量。不是數目的設定,而是創造大環境,藉此訓練善解、包容人事,彼此學習互助的精神,是修行的好機會。

上人和文化中心編輯人員舉行座談。上人勉:「出版的任務,應是把慈濟的歷史足跡留下,把慈濟的經藏流傳保存下來。大藏經經文中有許多記載,例如法華經上的地湧菩薩,長者尋子等……皆為精神面的譬喻。而今每天發生在我們周遭活生生感人勵志的故事,須大家用心將之編錄宣揚。」

下午二時,上人於臺北分會三樓召開慈濟醫學院第二屆第一次董事會

議,為明年度即將招生運作的院務和事前籌備工作,進行密集討論。

六時,管理中心專員徐祥明先生,送來慈濟基金會欲和尼泊爾政府正式擬定有關建房工程的「備忘錄」,以促進建屋時效及確保災民福利和權益,請上人簽署。

傍晚,雅美師姊陪同北區陸軍部隊兩位長官前來拜會上人。對於慈濟目前正熱切骨髓捐贈活動,陳上校極力推崇,今日專程前來敦請慈濟委員擇期前往營區為軍中弟兄宣導,讓大家有此殊勝因緣參與救人的行列。

晚上七時,北區大專青年聯誼。

上人開示:「世事瞬息萬變,年復一年不停更替,唯有把握當下、運用時間,累積學業,增長智慧,成就功德。時代創造英雄乃至聖雄,而慈青的加入,使得慈濟史上增添了色彩。大家都是歷史的主人,希望共同努力,推動慈濟清流淨化人心,早日達成人間淨土的理想境界。」

▲隨師行記

1993.12.20 十七萬件冬衣加暖災胞,黃華德居士湘西歸來

◎善慧書苑

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二十日

原定今天返回花蓮,因湘西賑災團將於明天午夜抵臺,上人因而延緩歸期。

這幾天,上人嚴重感冒,喉嚨發炎,持續高燒,但還是有很多人來拜望。上人儘管不舒服,還是把時間撥給大家。

下午一時三十分,萬通銀行總經理等人來見上人,並呈上一百萬元此乃吳尊賢基金會每年固定捐贈的善款。萬通銀行成立後第一號「客戶」即是慈濟愛心專戶。上人表示感激之餘,並轉請問候吳老先生伉儷。

黃華德居士昨晚自大陸回來,今日特來向上人報告湘西賑災情況。「為趕在嚴冬前發放衣物,全椒縣抱著回饋慈濟的心,與滁州、合肥共七個廠,日夜趕工,十一月三日簽約,從染色、製造、包裝,近十七萬件衣服於十二月五日如期交貨裝車。配合的程度還是我做了二十年生意未曾遇過的,大家都有一個共識:早一天趕出來,就早一天救人。」

南非委員黃丁霖師兄談起:「過去南非對臺灣的印象很壞,如犀牛角事件、遊客被獅子咬死事件,在在都顯示臺灣人沒有道德、不守法。」

慈濟改變了台灣形象。慈濟委員去難民營發放,成為當地電視台的頭條新聞,有的黑人看到慈濟的法船都說:這是『證嚴。』

自從發起建立骨髓資料庫後,已有三位病人在資料庫中,找到初步檢驗白血球抗原相符的有緣人。今晚一對中年夫婦來見上人,原本太太被通知初步檢驗相 符,將請她進一步檢查以捐髓救人。上人說:「恭喜你,如此有緣,可以做一個救人的人。」婦人高興得掉淚說:「比中了愛國獎券還高興。」

▲隨師行記

1993.12.22 湘西賑災團親手遍布施,返回慈濟大家庭說不盡感恩事

◎善慧書苑

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湘西賑災團於凌晨二點返抵,八時,全體團員已聚集講經堂。

「諸位都是現世的菩薩,歡喜遊戲人間,將大愛散播出去。」上人感恩大家的付出。

總團長王端正先生報告說:全團紀律嚴明、工作細膩、慈懷柔腸,把大雪都融化,工作的過程是「智仁勇」,工作的結果是「真善美」。

先遣工作人員許玉摘師姊首先感謝在臺灣辛苦募款的人。談到冰山封路,恐無法及時到達定點發放時的焦灼,師姊聲淚俱下。春治師姊說,物質的給予是有限的,愛心的啟發才是無量的,兩年前賑濟全椒,如今殷副縣長、仇培秘書都捨身相報,尤其殷先生都累出胃穿孔了。

連續參與多次賑災的黃德華師兄體會到:「上人的肩頭好重,賑災人員一出門,上人就要牽掛到大家安全回來為止。人、事、物不能出一點差錯啊!」

談不完感人的事,說不盡感恩的話。

許榮耀師兄播放錄影帶,鏡頭下,慈濟人的笑顏令人感動,災民襤褸的衣衫令人心痛,可喜的是,今後他們有溫暖的新衣服和棉被了。

最後,上人開示:「慈濟之美,美在人人工作得再辛苦、再困難,都不皺一下眉。」

「賑災感人故事永遠都說不完;付出的同時也要感恩。佛陀倒駕慈航來人間就是要轉眾生心輪。人心因六道輪迴不已早被慾塵遮蔽;要將凡心轉向聖人心,最重要是要『慈悲喜捨』。」

▲隨師行記

1993.12.23 無私無求的「愛」,是人與人之間最好的凝聚力

◎善慧書苑

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在精舍二眾弟子及南部志工們的翹企中,上人結束前後十二天的西部之行回到精舍。早上志工座談時間,眾人齊聚中庭,座無虛席,有高雄、臺南各二十五名志工,另外有黃丁霖師帶領的南非慈濟人,及自美國聖荷西返國的陳素貞師姊等。不必出國,在慈濟就可以見到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慈濟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愛心」是最好的凝聚力。

「慈濟實在是很美的團體,我們無所求的奉獻,盡力的溫慰災民,真是『溫柔美麗的外交』,使人發自內心的感動。」上人再度肯定大陸賑災的成果。

結束座談會不久,上人專程前往慈院瞭解近況。從慈濟部的窗口遠眺興建中的醫學院,一樓緊接一樓的「成長」,不禁吸引上人走向工地探看。工地主任彭偉民先生報告目前工程正日夜趕工中,每日分三班進行,已蓋至第四層樓。工地環境整潔,足見監工人員的用心。

隨後,林碧玉副總執行長亦趕至工地,引領上人至工地事務所--此處原為果菜市場留下的二層樓辦公室,結構十分堅固,而且還有地下室,上人一向秉持「成物不毀」的惜福觀,認為可以作為宿舍善加運用。

十一時,順便繞道至慈濟護專,視察第二期的宿舍工程,預計十層樓高的建築,目前已建至地七樓;第一層樓為教職員宿舍,二樓以上為學生宿舍。教育志業的硬體建設如雨後春筍般的林立,上人肩頭的擔子,無形中也愈來愈加沈重了。

▲隨師行記

1993.12.25 天下無難事,難在一個「不」字

◎善慧書苑

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黃丁霖師兄帶領僑居南非的會員一行十七人回花蓮尋根,今日即將告一段落。因遠居海外,無法配合國內授證時間,上人遂於晨間志工座談會後,予以授證。南非今誕生五位新發意菩薩--張敏輝、劉丕英、吳國榮、陳俊淮四位師兄及張逸懿師姊。

他們一一向上人陳述南非現況。由於近兩、三年來,南非黑人經濟日益拮据,生活困窘,以致黑白種族對立愈演愈烈,黑人偷、搶、掠、殺事件層出不窮……。

上人慈示:「我們的愛,是要愛普天下的人。在那邊生活,應該先回饋那邊的社會,多做一些愛的奉獻、愛的教育。愛的結果將回報以幸福。」「能盡心盡力以愛來教育人們尊重生命,實功德無量。雖然是發揮愛心,但是要真正運用智慧,不要太貿然,更要注意保護自身的安全。」

九時,應新聞局之聘,回國為上人寫英文傳記的雲菁女士,為更深入了解上人對人生的種種理念,特來訪問上人。

雲菁女士問:陽光照射雲層,雲變陽光不變;人的愛心、慈悲,是否如陽光一樣,不受外力(政治、或人間事)的影響而改變?

上人答:的確如此,因為如來本性不變才被稱為「真如」。本性就是真如、清淨的,無論如何都不會變。

而雲層就如我們生活環境的人與事……等種種的污染與煩惱。其實,生活中儘管有這些污染與煩惱,可是

背後的真如本性還是存在。能把良知大愛啟發出來,如太陽的光芒,那麼良能就能發揮很大的作用。

所以,我常說愛心有大愛和小愛,小愛是比較自私的愛,這種自私的愛就如同被雲層蒙蔽的陽光,隨著雲的變化而透出亮光,這種光是有限、有陰影的,不能普遍照耀。

大愛是沒有污染的,不受雲層所遮擋;而小愛、自私的愛,會受烏雲的遮擋,無法普照人間。所以,小愛發出的是功能力量而已;功能會造成功利的競爭,良知與良能才是清淨的大愛、光明的愛。

問:人有很多欲望,物質、感情、名利……人如何捨下世俗的慾望?

答:慾望是最困擾人的事情,但是人不能沒有欲望,不過要看是那一方面的欲望。如果是『欲』,那是希望、展望。而『慾』是『欲』壓在心上,心被污染的慾念壓得透不出本來的面目。若每個人都能放下污染慾念,就可以拾回清淨的本性。

例如釋迦牟尼佛,放下富裕的生活、放下國家、地位……,但他也是有所求的欲呀!他所求的是如何解脫,自我解脫後怎麼樣去救人,這也是一種追求。

所以,很多人會接受慈濟的原因就是在這裏。因為人生有生老病死,還有貪的慾念、不滿足的苦。每個人進到慈濟來,會真正的去體會人生,明白之後就會脫離生死的慾念和生死的痛苦,並且很積極地去珍惜生命、發揮良能。

問:上人認為是「知易行難」,或「知難行易」?

答:天下本就沒有難事,難的是--不肯去求知,所以「知難」;不肯去實行,所以「行難」。本來天下無難事,難在一個「不」字。

問:人如何忘掉昨日?

答:時時把握當前這一刻。假如我們每一個心念都放在當前這一刻,就不會有多餘的念頭想昨天的事情。所以說,難就難在能否把握當前這一刻。

最後雲菁女士很誠摯的探詢:作

為一個作家,怎麼樣為慈濟效勞?

上人慈藹回答:「其實,只要心念誠正,把人生的觀念很正確的在筆下流露,讓每一個人能接受正念正思,就等於是幫助慈濟。」

雲菁女士欣喜的說:「我一定盡最大的努力這樣做--以說、以寫、以行動,來表達慈濟精神。」

下午,天下雜誌蕭錦錦女士為了計畫寫一本「山林臺灣」--關懷臺灣的山、水及種種生態的現況和維護,亦前來造訪上人。同時,感恩上人曾經為其解惑,她現在已經走出人生的低潮,再跨步向前行。上人祝福道:「種樹和培育人才都需要耐心,不要太執著,能做的先做。百年計畫在前,但要再回頭來落實的做,耐心--是很平凡的成功。」

▲隨師行記

1993.12.26 尊重生命,全球齊步走

◎善慧書苑

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普天之下,沒有我不愛的人。」慈濟人為籌募國際賑災基金,並宣導骨髓捐贈理念,於昨、今兩日,在全省十三個地點舉行「尊重生命,全球齊步走」義賣園遊會。

今日花蓮地區在花蓮市東洋飯店前廣場,從上午八點三十分開始,展開熱烈的義賣活動。上人輕車簡從,於八點五十分抵達會場,正好傳來兩聲愛心鑼聲,「感謝曾院長(文賓)贊助愛心屋兩間!」麥克風中傳來主持人--魏伊屏師姊的感恩之聲。

此次的義賣也帶動志業體的員工共同參與,有醫院醫護人員組成的攤位,還有護專學生、教職員,以及醫學院等自組的攤位。而花蓮各校,如四維高中、花蓮商農等亦設聯合攤位。

另一處重點區--骨髓捐贈活動區,由慈濟醫院四位專門人員及慈濟

委員負責解說骨髓捐贈的意義及移植的過程,也獲得民眾熱烈填寫捐贈骨髓同意書。

十一點十分,國防部長孫震伉儷來訪,隨行尚有華東大學牟宗燦校長及中央研究院院士李亦園、許士軍、林清江和吳成文等多位先生,一時博士碩士齊聚,上人欣喜道:「常有學者來,花蓮有福了!」提升東部的社會人文,一向是上人的心願。

為了主持明日的慈濟醫學院董事會議,上人再度北上。夜,眾人在臺北分會清點今日義賣所得,忙碌不堪,直到零晨二時許方告完成,其間上人不時下樓為眾打氣。

▲隨師行記

1993.12.27 活動過後,「累」會恢復,「歡喜」則長存於心

◎善慧書苑

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上人於本月二十三日才結束行腳返回花蓮,為了慈濟醫學院的院務推展,昨日又馬不停蹄地出現在臺北分會準備出席會議。

十二月二十五、二十六日這兩天,是慈濟史上盛況空前的日子,由本會管理中心所主辦「尊重生命,全球齊步走」活動,一為宣導骨髓捐贈,二為國際賑災義賣園遊會,全省十三個點同時活動。以北區而言:三個會場即設了逾千位以上的園遊會攤位,不僅動員了北區的委員、慈誠隊員、見習委員及會員,北區榮董代表還搭乘遊覽車三個會場巡迴贊助,敲響愛心鑼,為會場增加不少熱絡氣氛。

在這次活動的背後,光籌備工作就忙了幾個月:從場地的決定到人員分工分組、攤位的設定、義賣品的收集;甚至幾星期前即開始包粽子、餃子冷凍儲存;工廠發心捐贈衣服、百貨,一捐是幾千打、幾萬件。所有慈濟人,甚至從沒參與過慈濟工作的會員大德,從十一月份就開始街頭義賣,多位大公司的少奶奶或董事長的母親,走上街頭擺地攤賣衣服、賣百貨,買者是一分愛心,賣者更是滿懷用心與愛心。更有家中開店的師兄師姊門口掛起「尊重生命,全球齊步走」的布條,店中添張桌子擺上琳瑯滿目的義賣品,即可讓人隨喜種福田,結善緣了。

很多經營企業的榮董、慈誠師兄隨緣在公司介紹,公司同仁不僅響應捐款又參與義賣活動。這兩個月來從北到南全省各公共場合、鄉里小鎮,都可看到慈濟人身著整齊制服,外套慈濟志工背心,手上拿著善心人捐贈的物品,希望接引更多有心人一同來成就功德,這即如上人所說:「希望已成就、當成就、未成就的廣大眾生,一同來成就這分無量功德,結無量歡喜緣。」而師兄師姊們言分出錢出力

捐時間的精神,正是大乘佛教入世修的菩薩行者。

上人看著這群在家二眾弟子忙進忙出,先生太太跟著忙,兒女孫子也跟著忙,工作中還可對下一代進行最真切的愛的教育,深感欣慰,也可見居住在臺灣的人確實有福。反觀湖南湘西幾萬災胞,每天只是一餐、二餐的玉米、紅薯果腹;尼泊爾滿臉皺紋的老婆婆連一張遮風蔽雨的塑膠布都要不到,十多歲的小女孩還光著上身的情況比比皆是,而許多手足骨瘦如柴,卻腹大如鼓的孩子,「吃飽」這兩個字對他們來講,是一分奢侈的夢想。

一件件活生生的事例,更激長慈濟人共同來為「尊重生命,全球齊步走」付出力量。

前幾天上人在臺北時,感人的事蹟,每天都可耳聞,因此今日上午,上人特別召集與此次北區園遊會的工作幹部來到臺北分會五樓。

「此次的園遊會前前後後勞動了多少人的體力、腦力、心力,二、三十年來我們點滴的善款皆落實在需要的地方,每想到你們每一件事都自己動手、自己做,就好安心、好溫馨,這就是天下最純美、最慈愛的型態啊!」

「昨天大家一整天活動下來一定都很累,『累』休息後就能恢復,但是沈澱在每個人心中的歡喜,相信永遠都在。」

「常有人問我如何管理?我只說,我啟發人人『自我管理』。而慈濟更多了一分宗教精神,大家時時報著佛教知足、感恩、善解的精神,這三者具足了,即是自我管理。真正的慈濟人知足、無所求,而且滿懷感恩,因此每個人都是這麼美,這即是一分善的循環。」

下午二點,上人出席慈濟醫學院董事會,為配合明年夏天的招生,教育部高教司代表陳武雄先生一再表示全力支持與配合。對教育當局的這分支持,慈濟醫學院院長李明亮教授一再表示感謝,上人更感謝全體董事的支持與參與。

▲隨師行記

1993.12.29 在海外從事慈善工作要掌握「重點」濟助的原則

◎善慧書苑

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今天是彌陀聖誕,早課時大眾虔誠誦念「阿彌陀經」。

上人感冒未癒,志工座談會上,以沙啞的聲音開示:「阿彌陀佛是無量佛,代表著無量福、無量智慧、無量吉祥、無量自在、無量快樂……。而娑婆是個堪忍的世界,有著『三理四相』的無常現象--物理上的成住壞空、心理上的生住異滅、生理上的生老病死四相。因而使人苦不堪言,難以自在快樂。」

今日有會員搭乘慈濟列車前來參

訪。由於精舍簡小,只得分上、下午二批入精舍,大家擠坐在中庭,上人則分別做了二場開示。

傅偉勳教授應邀至慈院演講,講題為:從臨終精神醫學到現代生死學的探討。傅教授於演講前至精舍拜訪上人,看到上人法體違和,又如此操勞奔波,故請上人多多保重。

林勝勝、呂秀英師姊及其兄嫂從澳洲回來;林幸惠師姊則陪同美國慈濟義診中心牙科醫師張恭逢及其雙親同來見上人。對於海外的慈濟人,上人總不忘提醒他們回饋當地社會:可將濟貧的款項留在當地從事慈善工作;但對個案的選擇,一定要謹慎,並要持「重點性」為原則,即是不做象徵性、廣泛性的救濟。

「眾生共業,善人聚合則該地吉祥。只要多一人認識慈濟,則多一股祥和之氣。」上人強調救人要救心,希望大家守好慈濟誠正的信念,在僑居地推動慈濟精神。

香港黃靄真師姊,有心在當地推動志業,特地放下工作,請假回本會學習慈濟精神。上人言:「要多投入、多接觸,因為精神是抽象的,不能只談理論,要從實際行動中去體會、成長。」

▲隨師行記

1993.12.31 內無所求、歡喜付出的體驗就是「法喜」

◎善慧書苑

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又是一批新的志工報到,七時正,上人準時對眾開示:「今天是八十二年最後一天,回顧這一年來各項志業都非常忙碌,尤其是慈善方面,已跨向國際,深入其他貧窮的國家。這次發起『尊重生命,全球齊步走』的活動,不僅臺灣全省動員,連阿根廷、馬來西亞、香港也在當地配合,證明了慈濟人力量的凝聚。」

回顧所做的一切雖然艱辛,但上人告訴大家此中的意義、價值非凡:「臺灣同胞的愛,點點滴滴都落在最需要幫助的地方,可謂『一點如甘露』。」慈濟的基礎在臺灣,上人比喻樹根穩固,則枝葉得以茂密。「慈濟的濟貧教富工作,能夠普遍落實,這全歸功於臺灣的慈濟人,尤其是委員和慈誠隊,個個都抱著誠正信實的態度,無所求的奉獻。」上人千言萬語,仍是表達對慈濟人的感恩。

七時三十分,花蓮區委員在中庭報告此次義賣活動情形。上人咳嗽甚劇,但仍抱病對眾開示:「『全球齊步走』的活動可說是一次慈濟的總動員,看到大家的投入,實在讓我感動萬分,也加強了我很大的信心,同時更給了我一種無比安定的感覺--慈濟二十八年來的腳步,可以說是步步踏實,不曾虛印。」「佛陀教導我們要『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凡有土地塵沙的地方,心量都能普及。心廣如太虛,普天下的眾生,都能含納在我們的大愛中。我們既然學佛,就要學習佛陀的精神,因此,不單是以口講誦經典,更要身體力行,腳踏實地去做。」「這次義賣,讓大家十分辛苦,但也讓社會大眾看到了慈濟人盡心盡力的奉獻,這分內無所求、歡喜付出就是法喜,也是最美善、最幸福的畫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葉方良 Rex-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