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眼觀心

生死見真章

◎慈玫

慈濟「骨髓捐贈資料中心」成立以來,推動的首宗國內非親屬間骨髓捐贈,移植手術成功了!許多慈濟人聽到這個消息,都欣喜若狂,甚且感動落淚。那傾注多少人力、物力醞釀的因緣終於生成;那千呼萬喚的等待終於有了突破,這是一個美好的開端,我們得到了無限鼓舞和力量。

因為關愛,生命變得莊嚴

在千古宇宙中,一顆生命原如滄海一粟般渺小;但在「人之所以為人」的精神探索中,任何一個生命都變得尊貴偉大。例如,患者魏小弟弟被病痛侵襲兩三年,家人不放棄希望地要治好他;捐髓的這位女學生悲天憫人,無畏施予體內一部分骨髓,將魏小弟從死亡邊緣搶救回來。

捐者的勇者行徑,令人興迴腸盪氣,低迴不已。不止這樣,兩個互不相識的生命在虛空中交會,締造歡喜付出與感恩回報的善緣,我們有幸藉此發現:因為關愛,所以生命變得莊嚴;又因為不計較人我的高低上下,所以生命提得起放得下,生命功能的發揮揮灑自如,展現肉體之外的永恆超越。

伸出扶持的雙手傳遞大愛

生逢亂世,物質貧窮以後是精神的貧窮,不同形式的戰爭在世界各地上演,機械文明發展到了極致,意外傷亡事件日增,人們開始付出代價,生命變得輕賤,許多人學會冷漠,說這個亂糟糟的世界,多一個人少一個人又有什麼關係?

當然有關係!愛的火苗不止息,否則所有的生命將毫無意義。而愛不能有條件,如果對暗角的嗚咽充耳不聞,如果以自己能得到什麼好處為前提,那麼只會造成人與人之間的相互猜忌與疏離,人之於天地間的其他生命如蜉蝣,也沒什麼好自誇的了。

人身難得,所有的生命都應尊重,尊重的意思不是拒絕與恐懼死亡,而是導之於善,讓活著的分分秒秒都浸潤在清淨自在的心性源頭裡,對其他的生命伸出扶持的手。在愛的傳遞中,我們也帶動一個個生命的力量,是如此雄厚、光明,充滿希望。

所以,由於他人的造就,生命才顯得神聖。可惜很多人找錯重點,渾渾噩噩過一生,只求長壽,面對死亡時萬般不甘不捨,卻不回頭想想:是否燃燒過生命的能量,給別人光亮?

活出菩薩生命

看來,生死真是大事,生死並非契闊,有人生不如死,有人雖死猶生;有些慈濟人萬緣放下,灑脫地捨此投彼,進入另一個菩薩生命的循環,此生的肉身雖盡,但慧命不死。

如何生,決定如何死;死亡不足懼,可懼的是生死之間這條路沒好好地走,辜負生命的良善潛能。生生死死大有學問,生死見真章。


▲杏林春暖

情緣

◎黃明月口述.小文撰文

天堂在哪裡?地獄又在何方?
其實,人間就有天堂,人間,就有地獄。

「媽媽!我們來看你了!」志工們「家訪」時,常常去看這位胖媽媽。

她,三十五歲,言語有障礙,低智能且患糖尿病。來住院時,有一位老榮民陪著她,那位老榮民就是她的先生,兩人年齡相差一倍以上,但是,他們恰似一對「神仙眷屬」!

怎麼說呢?每次志工到他們家,氣氛總是非常歡喜、和樂,雖然這個「家」--是一幢用三萬元買來,由「豬舍」改建成的小屋,只要五個人一起進去就擠得滿滿的,但是,他們過得怡然自得、安分自在。

三十六個大餅娶太太

胖媽媽未出嫁時,人家叫她「傻瓜」,為什麼她會嫁給老榮民呢?

「以前我當兵時,軍營門口有一家雜貨店,她祖母就是經營雜貨店的老阿嬤。家裡還有七、八個兄弟姊妹,很窮。每次煮東西吃,其他孩子總是搶先吃光了,她因為智能不足,動作較慢,就只能喝剩湯。我覺得她很可憐,所以退伍後就去提親!」老榮民說。

「那時,老阿嬤說:『你做三十六個大餅來,我就把孫女送給你做某(太太)。』」如今,他們已經結婚十八年了。

結婚之後,「傻瓜」這名字變成「胖胖」。老榮民就像呵護女兒一樣地全心照顧她。曾經,志工們問他:「伯伯,你娶這個太太會不會後悔啊?」他說:「不會啊!很好啊!真的很好啊!」

「怎麼個好法呢?」「以前沒結婚,一出去玩,我就花很多錢,甚至花光光才回家,娶了她以後,就開始

有責任了。每次我想吃一碗陽春麵,也會想到她在家裡等著,所以就趕快回來和她分享。有家的感覺真好!」

他又說:「她不太會說話,也不會跟我吵架,就算給她錢,她也不要,我買什麼吃的,她就吃;偶爾帶她到成衣店,讓她挑自己喜歡的衣服,她就非常高興。真的很好啊!」

雖然有人笑他:「娶了那樣的老婆,比養一頭豬還不如!」但是老榮民始終非常愛護太太,甚至於想到「身後」,太太生活該怎麼辦?於是開始為她存錢。他跟朋友借一塊地種香蕉、養家畜,還有退休俸,省吃儉用,生活還過得去。

天真可愛「胖媽媽」

我帶著大專志工們到她家,先生不在,看她頭髮油油,衣服也髒髒的,問她:「要不要洗頭、洗澡、剪頭髮?」她一聽很高興地說:「好!」然後就拿了衣服到浴室。可是,偶爾她也會鬧脾氣不洗澡,像小孩子一樣。活潑的大專姑娘們就使出「法寶」,唱「洗澡歌」逗她,她才歡歡喜喜地「洗澎澎」了。

他們的浴室很小,本來家裡也沒有浴室,先生為了她,特別花了五千元買浴缸,可是她太胖了,坐進去剛好滿滿的……志工們除了幫她洗,也教她自己學著洗、學著照顧自己。

在幫她洗澡的過程中,偶爾不小心把志工們的衣服潑濕了,她會很抱歉地比畫著要志工趕快換掉衣服或者到外面曬太陽,心地非常善良。老榮民回來,看到太太被裝扮得這麼整潔,連聲向志工們道謝又說:「嗯!好看!好看!」我逗她說:「老公有沒有親你?」她就比個手勢要拉老公來親她。老伯伯臉都紅了,說:「不行!不行!這麼多人不行!」她就「哼!」手插腰,好像生氣的樣子,大家不禁哄堂大笑。

「媽媽」沒有小孩,但她喜歡抱著布娃娃搖呀搖的,學生志工們叫她「媽媽」,她笑得好開心、好滿足。

雖然他們沒有豐富的物質生活,但是他們亙相扶持陪伴,有如神仙眷侶。

身心俱病的女人

另有一位大約四十五歲的婦女,她和先生感情不睦,四、五年前狠下心丟下孩子,和「乾爹」私奔同居。

這位女士最初住院時,那位老先生--也就是她的「乾爹」,一直在旁邊照顧她。老先生說:「她身體還健康時,我們相處得很好,想不到竟發生不幸的事情--她得了紅斑性狼瘡……」

這是一種很難治的病,病菌侵蝕神經系統,全身蔓延惡化,現在她已經雙目失明,腳也不能走了,而且全身僵硬不能動。

志工們在病房區常常看到「乾爹」打她,打得很兇,還罵她說:「妳就是不配合,我已經照顧妳照顧得很辛苦,妳還不滿意……」但是,打罵儘管打罵,他仍然很細心地照顧她,為她擦澡洗腳--一個腳趾、一個腳趾地洗,非常用心。

病人雖然已全身不能動,但是她的嘴比誰都還「凌利」,常常罵老先生,惹得老先生氣她、打罵她,之後又後悔……除非他暫時離開病房區,否則她總是哭鬧不休,鄰床的病人也被吵得不得安寧。

他們彼此既愛又恨,男的擔心自己年紀老了,錢又被她花光了,該怎麼辦?而且照顧病人不但累,又得聽她的抱怨,於是把不平衡的情緒發洩在她身上;女的心裡是既懺悔棄子離家,又擔心「乾爹」會離她而去,覺得自己的病是報應,不該把好好的一個家弄得支離破碎,現在孩子都不肯原諒她……

趕快為我解符

她常常驚恐地叫喊:「我看到鬼了,還有一些很難看的……一定是被『放符』了,師姊,請你趕快為我『解符』,拜託!拜託;……」「符咒在你的心,你要把心結打開才能解啊!現在唯一能長期照顧你的是你的『乾爹』,你不要再罵他,應以感恩心待他。」我不斷地安慰她,又教她念佛、懺悔,但是,她仍然疑神疑鬼,一下子沒有看到老先生,就心緒不寧地說:「他一定是找女人去了,他不要我了!」

看到這個病例實在讓人感慨萬千,她已經病得眼睛看不見,四肢僵硬變形,奄奄一息,卻仍然開口就罵人,因此惡性循環一再重演--他又狠狠地打她,她又哭鬧不休--他們總是亙相抱怨、折磨,絲毫沒有感恩、善解之心。

住院期間,她的兒子也曾來照顧,沒看到那「乾爹」時,他還能心平氣和地照顧母親,可是,一見到他,他就非常生氣,趁四下無人時,用牙籤戳媽媽已失去知覺的腿,戳得到處都是傷口。護士發現時趕緊制止那位年輕人,但她已傷痕累累。

天堂與地獄

居家關懷時,我們看到她全身青一塊、紫一塊、鼻青眼腫,問她怎麼了?她說是摔倒的,有的是「乾爹」打的。

同樣是生活在人間,然而,老榮民與胖媽媽能夠把尋常生活過成天堂歲月;另一位婦人與她的「乾爹」,卻像是墜在無間地獄一樣,彼此折磨,無時或已……

▲上布施

在萬千愛心祝福中重獲生命--慈濟骨髓捐贈資料庫發揮救命功能

◎周淑美

《國內首宗成功非親屬骨髓移植》.之1

國中二年級,正值挺拔俊逸的青春期,少年沒來由地發起燒來……
檢驗結果顯示:他罹患急性白血病!十五歲的他,突然如此接近死亡。
在二度緩解的半年後,少年的病情迅速惡化,各種併發症狀來勢洶洶,
生命力的逐漸凋萎是那麼明顯可見,死亡的陰影揮之不去。
就在此時,宛如福從天降般地,他們接獲慈濟骨髓捐贈資料庫的通知……

雖然只有一窗之隔,汀州路上的車馬轔轔倒也無擾三軍總醫院三十六病房內正在沉睡的少年;點滴架上抗排斥的藥劑透過靜脈注射,緩緩進入少年的體內。

床邊坐著兩年來對少年無微不至照護的母親,她邊盯著兒子胸腹極其規律的呼吸起伏,邊盤算著出院時該打點的事項,眉宇之間疲累可見卻又難掩欣喜,兩種強烈氣息鮮明交疊,母愛的聖潔光輝磊磊朗現,映照床上好夢正酣的少年,是那般自然地勾織出一幅柔和安定的圖像。

十七歲,突然接近死亡

嬰兒期,少年是個健康寶寶;學齡期,少年長得快又壯;國中二年級,正值挺拔俊逸的青春期,少年性情開朗、個頭高大,對他而言,生命充滿璀璨,生活亮麗有趣,即便是沉重的升學壓力,也不足懸宕他年輕飛揚的心。

這一年暑假,少年沒由來地發起燒來,起初以為只是傷風感冒,也找了住家附近的診所看病、拿藥,沒想到高燒持續不退,症狀非但未改善,並且還併發牙齦出血、四肢瘀血的跡象;同時,原本一百七十五公分高、七十三公斤重的他有著極佳胃口,如今面對美食,竟挑不起絲毫食慾,而疲累倦怠的感覺更是與日俱增。

看著情況有異,少年的父母親聽從診所醫師「到台北大醫院檢查」的建議,帶著少年遠從新竹前往三軍總醫院掛急診,隨即安排住院手續。

詳細檢驗結果出來,醫師的宣布猶如晴天霹靂--少年罹患「急性髓芽球性白血病」,也就是俗稱的「血癌」!更令人驚駭的是,此類病症的預後情形極差,依經驗得知,病患在病發後,只有三個月的存活;若做傳統的化學治療,平均也只能再維持一年半左右的生命……

全家人無休止的奮戰

面對這殘酷無情的事實,少年一家人開始了無休止的奮戰。

第一回合連續三次的化療,讓少年

的病情得到緩解,出院時,他們帶著化學藥物回家,自己學習皮下注射。幾番折騰,少年頭髮掉光了,身子虛弱了,病情依舊不見起色。此時,親友熱切宣介,南台灣有著神秘療效的「祖傳秘方」,只是該藥方絕不外流;為了一線希望,少年和母親不辭勞頓的去到屏東,客居當地旅店,天天服飲一大碗摻羼麻油熬煉,既黑又油的藥湯。

由於旅居異地的生活實在太辛苦了,卻又擔心藥力若未持續會失去療效,於是在轉回新竹之後,再請貨運公司每天從屏東以快遞帶回裝在保溫鍋裡的藥湯……日復一日,少年喝下一碗又一碗的「秘方」,在花上一筆可觀的費用後,他們發現,這一切的時間、心力、金錢的付出,根本徒勞無功。

接著,又有鄰居好意介紹,從花蓮覓得一帖偏方,他們也去找來,在家裡自行燉煮服食……

而在這之間,少年同時也不斷往返台北、新竹,到三軍總醫院做定期檢查。

「媽媽,我不要死!」

緩解後一年,又是暑假期間,有一天,少年因摳鼻孔竟至鼻血不止,趕往三總急診。醫師證實他的血小板直線下降,還發現他的腫瘤細胞擴大不少,雖經緊急住院再度以化療將病情穩住,但是大家心中都明白-事到如今,做「骨髓移植」是少年的唯一生機。

只是,在此之前,家人均已接受HLA(人類白血球抗原因)檢查,怎奈無一人與少年的組織配對吻合,他們也曾向香港骨髓捐贈基金會求援,卻是回音杳渺。

八十二年五月十八日,立法院宣布通過器官移植修正案,廢除骨髓捐贈三親等限制;九月六日,衛生署召開「骨髓捐贈資料庫」草案會議,決議推舉慈濟統籌國內骨髓捐贈資料庫的建立及運作;十月二十日,「慈濟基金會台灣地區骨髓捐贈資料中心」正式成立。截至同年年底,在證嚴上人的極力呼籲下,資料中心已有近萬人次志願捐髓者的HLA資料。

今年一月,少年的主治醫師即已透過資料中心,積極找尋與少年組織抗原配對相符的捐贈者。三月間,少年在二度緩解的半年後,病情迅速惡化,發燒、嘔吐、胃熱、關節酸疼、食慾不振等等併發症狀來勢洶洶,生命力的逐漸凋萎是那麼明顯可見,死亡的陰影揮之不去……

就在此時,宛如福從天降般地,他們接獲慈濟的通知:已經找到和少年HLA配對相符的捐贈者。

懷著對捐贈者的無限感恩,帶著家人給他的無盡關愛和醫護人員的無數鼓勵,四月下旬,少年住入無菌室

,勇敢的接受所謂「致死劑量」的化學治療,殺光所有骨髓細胞,以利接受健康骨髓進駐。每天,他得吞服一百七十多顆藥丸,並在移植手術的前兩天,注射強度的化學藥劑。

由於此時體內免疫功能幾乎完全喪失,少年的體重驟減十公斤,多數黏膜潰破,關節疼痛得無以復加,身體虛弱至極點。好幾次,他流著眼淚,害怕的說:「媽,我好累好苦,可是我不要死!」母親的淚水更多,卻是堅毅的告訴他:「別怕,我們一定會好起來的!」

愛心骨髓,一滴滴注入體內

五月七日,是使少年得到生命延續的關鍵日,當天上午八時,志願捐贈者被送入開刀房,兩個小時後,醫護人員順利完成取髓手術;再經過粗濾、細濾等等過程之後,一袋九百西西的骨髓液被送往無菌室。

似輸血般地,這一袋充滿愛心的健康骨髓,自周邊血管(靜脈)一點一滴地注入少年體內--這一刻,正是台灣本土締造第一宗成功非親屬間骨髓移植的歷史時刻。

三週後,經由檢驗,確定少年的紅血球、白血球與血小板的前期細胞生長活躍,血型也從原來的O型,逐漸轉換成捐贈者的B型,骨髓和染色體都轉換為與捐贈者相同;六月八日,在病患家屬的同意下,三軍總醫院召開記者會,正式宣佈移植成功的訊息。

要感激的人太多了

面對奇蹟般重獲新生的際遇,是振奮、是感激、是慶幸,少年和家人數度哽咽,他們說,要感激的人太多了-是慈濟的推動成立資料中心、是醫護人員的悉心照護、是捐贈者的愛心奉獻……才能讓少年重生,擁有未來的憧憬和希望。

有人問少年:「以後要做什麼?」源於自己備受白血病苦的折磨,他不假思索的回答:「我要以新生命裡的每一天,為勸導骨髓捐贈運動貢獻心力,讓更多等待移植的患者能和我一樣,健康、有活力的活下去。」

基於保護個人隱私權,並維持骨髓資料庫的公正運作,按照規定,捐、受雙方不得相識相見,因此,少年無法向對他有再造之恩的捐贈者當面致謝,他說:「我知道捐髓給我的大姊姊是一位非常優秀的大學生,如今,我身上有著她的『骨髓』,我會盡全力充實自己,相信將來會和大姊姊一樣的優秀。」

記者會結束後,少年的父母與主治醫師,前往慈濟台北分會拜見證嚴上人。眼見數月來戮力推動的骨髓捐贈呼籲已有了開花結果的成效,上人欣慰、眾人雀躍;少年的重獲新生,確切彰顯了成立骨髓資料中心的功能

和意義。

六月二十六日,慈濟全省委員會員聯誼會,少年的父親和主治醫師專程前往花蓮,這位滿懷喜悅和感激的父親,摰誠地對會場三千多位慈濟人致謝:「因為慈濟,讓我能夠失而復得的留住孩子,我無以為報,只能盡力現身說法,希望帶動更多人加入慈濟,參與骨髓捐贈活動。」

以行動「尊重生命」

慈濟基金會總管理中心端正副總執行長曾表示:「『尊重生命』是慈濟的理念,讓貧者獲救而安,富者得福而樂,是本會一貫秉持的宗旨,因不忍見國內每年有近五百名等待骨髓移植的血癌等血液疾病患者掙扎於生死邊緣,而在衛生署與國內各大醫學中心殷重託付下,成立本資料中心,期為血癌患者尋求萬分之一的有緣人;唯捐髓不若捐血便利,有待突破之觀念瓶頸仍多……」

慈濟骨髓捐贈資料中心也表示,從去年八月二十九日台大醫院發起國內第一場大規模捐髓驗血活動開始,到今年六月二十九日止,總共舉辦過十九場大型捐髓抽血檢驗活動,共有三萬九千九百六十人響應,加上二月十八日、三月一日,由中華血液基金會轉來一千二百五十四位同意捐髓者的血液分析資料,目前資料中心總計有四萬一千二百一十四位志願捐髓者的資料。

為讓急於尋找合適骨髓進行移植的血癌病患,能有更高的符合率,骨髓捐贈資料中心的長期目標,是建立十萬人以上的捐髓者資料庫,目前距離這一個目標,還有一段相當大的差距,亟待國發揮愛心,共襄盛舉。

少年已經出院返家,雖然,他目前的免疫力尚低;雖然,他還得服用抗排斥藥物;雖然,他仍需要一段期間的療養和觀察,但是,他已擁有明天,他已走出沒有未來的夢魘。

祈願你我能在汲汲營營的忙碌生活下,暫緩腳步,轉動心念:既然同世為人,何妨讓自己生命中的偶然,成為血癌患者生命中的必然--請加入「救人一命,無損己身」的捐髓行列!

▲上布施

一項團隊醫療的表現

◎周淑美

《國內首宗成功非親屬骨髓移植》.之二

甫完成國內首件非親屬骨髓移植成功案例的王成俊醫師,
行醫多年,面對在近親間找不到合適骨髓進行移植的血癌患者,
經常是看著他們病情每況愈下而愛莫能助。如今,
國內非親屬骨髓捐贈的法令開放,台灣的骨髓捐贈者資料庫也已建立,
這些難思難量的因緣匯聚,成就他為台灣醫學史上添上新頁。

「根據臨床統計,血癌患者接受傳統化療的預後並不樂觀,骨髓移植是使他們獲得痊癒的最後機會;骨髓捐贈資料中心帶給這類病患無限希望。」

醫者父母心,對甫完成國內首件非親屬骨髓移植成功案例的王成俊醫師而言,行醫多年來,面對在近親間找不到合適骨髓進行移植的血癌患者,經常是眼睜睜地看著他們病情每況愈下而愛莫能助,那分焦灼、不忍,卻又力不從心的感覺,時時壓得他喘不過氣來。如今,國內三親等內才可做骨髓捐贈的法令已然廢除,慈濟負責成立的骨髓資料庫中建檔人次也日漸增多,這些難思難量的因緣匯聚,成就他為台灣醫學史添上新頁,也使他一直痌瘝在抱的心懷,得到真正紓展。

血癌治療燃起生機

民國七十四年自國防醫研所畢業,王成俊即進入三軍總醫院內科服務,去年八月榮升血液科主任;在此之前,他曾參與四十多例骨髓移植手術,也親眼目睹過二十多位血癌患者由於無法在近親中尋得HLA配對相符者,而一個個步向死亡。

因此,兩年前,當這位來自新竹的少年,被診斷出罹患急性髓芽球性白血病時,王成俊慎重告知病家,患者病情的可能發展和做骨髓移植治療的必需性。

果不期然,少年在接受化療得到緩解後的一年,病情再次復發,只是,他的近親中無有一人能與他的HLA配對相符,而遠向香港骨髓捐贈基金會提出尋找配對的申請,也遲無回音。此時,恰逢慈濟骨髓資料庫的成立,王成俊遂積極地透過慈濟,為少年尋找組織抗原相符合的骨髓捐贈者。極其幸運的,今年三月他們接獲令人振奮的通知:已經找到組織抗原相符合的捐贈者,醫病雙方皆欣喜若狂。

捐髓者是一位娟秀、聰慧的大學

生,由兄長和慈濟骨髓資料中心的工作人員陪同,一起出現在王成俊的面前。在安靜聽完醫師解說取髓過程和必要措施,以及保險人員說明辦理醫療壽險事宜,她篤定的說:「既然決定捐髓,這些問題對我而言已不具意義,咱們就依期進行手術吧!」王成俊印象深刻的說:「她真是一位勇敢、善良的女孩,那分大無畏的精神,讓我深深感動和佩服。」

醫療團隊精神的表現

五月七日上午八時,王成俊與捐髓者一同進入開刀房。半小時後,捐髓者在全身麻醉的狀態下,由王成俊親自操作取髓。十時,取髓完成,捐髓者被送入恢復室觀察。不久,她甦醒了,十一時轉送普通病房;王醫師問她的感覺如何?她說:「還好啊!」

這一日,為確認捐髓者的反應狀況,王成俊或到病房探看,或電話查詢,次數高達十次之多。

另一方面,骨髓移植小組將取得的骨髓液放入無菌鋼杯,加注抗凝劑與培養液,再經過粗濾、細濾等手續後,打入血袋,最後送入無菌室,以點滴經由靜脈注射的方式,輸入少年體內。

護理人員從點滴架上取下空癟的血袋,換上靜脈點滴時,已是當日下午四時。

王成俊說:「骨髓移植是一項團隊精神的表現,它包括了血液科、免疫科、傳染病科、外科、麻醉科、放射治療科、血庫、營養室及護理同仁的照護,甚至醫院行政的充分支持等等;通過大家的整體合作,才能得到圓滿的成果。」此外,「骨髓移植手術的醫療重點期長達四十多天,患者在植髓前一週開始接受大量化療,植髓後一個月內,得極度預防患者遭受感染,並仔細觀察骨髓的生長情形,這前後的照護環環相扣,絲毫馬虎不得。」

對社會具鼓舞作用

一個月後,檢查報告顯示:少年的血球生長情況良好,血型、骨髓及染色體的偵測,也都呈逐漸轉換成和捐贈者相同。看到這些檢查報告,王成俊恍若吃下一顆定心丸,他輕吁了一口氣:「本來骨髓移植手術是宜用平常心去看待的,只因它是國內首件非親屬移植的成功案例,對社會大眾具有鼓舞作用,而病患和家屬也亟願藉由他們身受其惠的事實,傳遞、帶動台灣的捐髓觀念和風氣。」因此,六月八日,在三總醫院研究大樓交誼廳,慈濟基金會王端正副總執行長、三軍總醫院沈國樑院長、王成俊醫師、病患和其家屬,聯袂出席由院方召開的記者招待會,正式證實國內第一例非親屬間的骨髓移植,已然成功。

對於能夠順利完成國內首件非親屬骨髓移植成功案例,王成俊除了強調是發揮團隊的整體功能之外,並一再感念為國內骨髓資料庫催生的已故留美學生溫文玲小姐,及台大陳耀昌教授、榮總陳博明主任等多位先進;三總前血液腫瘤科主任黃偉修醫師的指導亦令他銘記在心。而對證嚴上人和慈濟的致力推動捐髓活動,王成俊更是讚譽有加,因為「若沒有捐髓者出現,這項手術根本無法進行。」

參與捐髓宣導「義不容辭」

病患眼中的王成俊是一位溫厚謙和的好醫師,有著一副柔軟、負責的好心腸,除了盡心盡力解決患者的生理病痛,他總是儘量利用時間去撫慰患者的驚恐慌亂,甚且在患者出院後,他仍會以電話聯繫追蹤,穩定患者的情緒。也因此,王成俊和患者之間,經常能由醫病關係轉增為友朋關係-今年春節,少年化療告一段落出院,他還特地應少年之請,攜帶妻小前往新竹一遊;而體恤少年的父母長期照顧孩子的沈重負擔,王成俊在移植手術成功之後,主動向院方提出申請並獲准通過:減免患者二十萬元的醫療費用。

身為血液專科醫師,王成俊對於

參與呼籲骨髓捐贈活動自喻是「義不容辭」,不管是慈濟骨髓捐贈的抽血活動現場、說明會,或是到各機關學校去宣介,他都盡其所能地出席,只因「多一位捐髓人,就讓血癌患者多一分解除死亡危機的可能。」所以,他一再對大眾傳遞如下觀念:「骨髓液不是脊髓液(俗稱龍骨水);骨髓細胞有如活水源頭,生生不息,抽取之後,在兩週內即能再生。」他並強調:「捐髓行動必須靠熱心、決心、恆心,三心合一才能完成。一旦決定捐髓的志願者,參與驗血行動之後,切莫在被通知可以捐髓後才又臨陣退縮,因為讓血癌患者在高度期待中被拒絕,遭受二度傷害,對他們來說,實在太殘酷了……」

六月八日,王成俊陪著病患家屬前往慈濟台北分會訪見證嚴上人;六月二十六日,他們又連袂到花蓮參加慈濟全省委員會員聯誼會。以前,他只是從報章新聞中得知上人是一位入世的宗教家,慈濟是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團體,而今有緣接觸,王成俊形容上人是一位「望之儼然,即之也溫」的聖者:「從旁觀看,上人身上流露一股凜然正氣,不怒而威,令人油然生神聖不可侵犯之感;接觸之後,卻又是那麼慈藹可親,令人如沐和風。」而慈濟人的善良熱情,更讓他嘖嘖稱奇:「在慈濟,人人樂善好施,相處和諧,做起事來似有用不完的熱誠和精力,大家絕不喊累。」他從而明白:「難怪慈濟會成為一股安定人心的力量,因為慈濟人的愛心永不打折!」

術德兼備的良醫

醫學的發展日新月異,在更進步的醫療方法出現之前,骨髓移植仍是血癌患者延續生命的希望所在。「呼籲骨髓捐贈有其絕對的價值和意義,而經由慈濟來推動,深信必能嘉惠更多的血癌病患。」王成俊歡喜地如是說。

痌瘝在抱,柔軟心懷,王成俊--一位術德兼備,不折不扣的良醫。

▲上布施

沒有掌聲的舞台--向一位勇敢的捐髓者致敬

◎靜憪

《國內首宗成功非親屬骨髓移植》.之三

我想到天下做母親的,經過漫長的十月懷胎,
在臨盆的那一刻,無論多麼撕心裂肺的痛楚,
她都心甘情願承受,無怨無悔;甚至,
她可以一而再,再而三的忍受臨盆之苦。
無量義經言:「能捨一切諸難捨,頭目髓腦悉施人。」
Y小姐為了讓眾生離苦得樂,心甘情願布施骨髓,
她痛得無怨無悔,這不正是媽媽的心、菩薩的情嗎?

從去年九月,本會開始著手籌設「台灣地區骨髓捐贈資料中心」以來,到目前(六月底)為止,已有四萬多位志願捐髓者;從國內以至海外如香港、韓國、加拿大……等地,向本中心尋求配對的患者,已有一百七十人。很幸運地,第一位經由本中心配對成功的患者,已在五月七日進行骨髓移植手術。

病患的一線生機

患者是位十七歲的壯碩男孩,兩年前病發辦理休學,治療一段時間又再復學,今年病況轉劇再度住院。兩年來,他的家人為了治療他的病已經心力交瘁,好在「慈濟台灣地區骨髓捐贈資料中心」適時成立,給陷入愁雲慘霧的全家帶來一線希望。

至於勇敢捐出骨髓的這位有緣人,是在某大學就讀的女生Y小姐,她那種仁慈堅毅的大無畏精神,至今還鮮明地活躍在我的腦際。

最初的HLA配對,共篩選出T小姐與Y小姐兩位符合條件的捐髓者,原本係先與T小姐聯繫,經T小姐同意,依照商定之時程進行各項捐髓相關事宜,本會並立即為捐髓者洽商投保意外保險事宜。

經醫師再次與捐髓者商議,確認捐髓意願及時程無誤後,於是依時間表,醫師在四月二十九日開始對病患施行治療,增加劑量來破壞白血球細胞,以備五月七日進行骨髓移植手術。

四月三十日到五月二日,事出突然,T小姐因故無法配合捐髓事宜,緊急聯絡上第二位配對符合的Y小姐。當Y小姐明白如果患者不在五月七日當天完成移植手術,一個年輕的生命就要殞落時,平靜的對陪同她來的

哥哥說道:「我有什麼理由說『不』?」Y小姐提出的唯一要求,是希望能在週日當天出院,因為那天是母親節,她要回家陪伴媽媽共度佳節。

清澈的長情大愛

事情就這樣決定了。五月三日,Y小姐進行各項檢查確定可捐贈後,在五月六日晚上由同學陪同住進醫院,準備第二天捐髓。忽然,沒來由的,她忍不住害怕而哭泣起來;但很快的,害怕的情緒被救人的心念所替代。那晚,她甜甜的睡了一覺,隔天早上八點,Y小姐準時被送進開刀房。

因為患者的身高有一百七十五公分,體重七十公斤,所以在Y小姐身上總共抽取了一千西西骨髓液;每扎一針只能抽取五西西,交替抽取;總計,在她身上的針孔就有三十五處之多。而且抽取骨髓的針頭比平常的注射針頭都要粗大;麻醉過後的那種痠、痛,是不可言喻的。民國六十七年,我因為左腳足踝兩度開刀,在台北中心診所住了將近兩個月,所以我很能體會加諸在她身上的痛楚。

五月七日晚上,我從北京趕回台灣,立即與主治大夫聯絡,關心捐髓者現況;知道一切無恙,始心安就寢。隔天一大早趕去醫院探望Y小姐,我問她:「痛嗎?」她回答:「說不痛是騙人的,但如果病患能獲救,要我再捐十次,我都願意!」剎那間,我內心受到莫名的震撼;好勇敢的女孩!換成我,也有這般勇氣嗎?

什麼叫做菩薩?應眾生的苦難而現身的就是菩薩。我又想到天下做母親的,經過漫長的十月懷胎,在臨盆的那一刻,無論多麼撕心裂肺的痛楚,她都心甘情願承受,無怨無悔,甚至,她可以一而再,再而三的忍受臨盆之苦。佛在無量義經裡說道:「能捨一切諸難捨,頭目髓腦悉施人。」Y小姐為了讓眾生離苦得樂,心甘情願布施骨髓,她痛得無怨無悔,這不正是媽媽的心、菩薩的情嗎?

在Y小姐身上,我看到了人間清澈的長情至愛,體驗了「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真義--上了寶貴的一課,帶給我無限的省思。

三輪體空菩薩情

接著,我去探望病患。醫師說:「真是神奇!病得奄奄一息的病患,在輸入骨髓當天傍晚,居然就吵著要吃牛肉麵!」患者的父母拉著我的手流著淚一再表示感謝,並陳述自孩子罹病兩年來,過著好似水深火熱的日子;那分憂慮、悲痛,幾度從失望中掉入絕望。尤其是這次若沒有移植骨髓,據醫師判斷:其子只有三個月左右的生命。慈濟成立骨髓捐贈資料中心,讓他們在絕望的深淵中看到光明

的曙光。因此他們熱切希望見到他們兒子的再生父母--當面向這位捐髓者表達感恩之情。他們說:「很不公平啊!她對我們全家恩同再造,我們卻不能走到她的面前,向她說一聲『謝謝!』。」

為了保護捐髓者,至少一年內還不能安排他們雙方見面,因此可以說,Y小姐是在冷清的、寂寞的、沒有大眾掌聲的情況下,完成了菩薩偉大的行儀。

五月十日,病患有點發燒,醫師通知Y小姐再到醫院一趟,這次是要分離白血球給病患,她毫不遲疑的一口答應了。事後,Y小姐告訴我,母親節那天下午她回到家裡,晚上還幫媽媽洗碗,並且又去擔任一堂家教;在媽媽面前好像什麼事都沒有發生一樣。因為媽媽對她說過,就算她自己的親弟弟患病,也捨不得讓她捐出骨髓。瞞著媽媽,Y小姐獻出了她的愛心,同時也盡到孝道。

我問她可有什麼願望和請求?「沒有,完全沒有」,她只覺得生命很奧妙,並對我說出此刻她的想法,她說:「林阿姨!我說出來你可別見笑,我覺得我好像是和一群人一起被推出去競選中國小姐,結果爆出冷門,在還有會意過來的情況下,就被推上后座、戴上后冠,這種結果是我原先沒有料想到的!」榮登寶座,總是值得歡喜和讚歎;差別就在現實的舞台上,下面並沒有爭睹風采的群眾。

現在Y小姐每天提早兩小時入睡,並且努力加餐飯,希望在最短的時間內恢復體力。對於經歷捐髓的苦痛,似乎手畫虛空般的了無掛礙。從她身上,我真正看到一位大無畏菩薩展現出「三輪體空」的境界,這是何等令人欽佩!

用行動對我現身說法

本會自積極推動成立「骨髓捐贈資料中心」至今,我感到自己也是其中獲益者,我看到一位大慈大悲大喜大捨的人間菩薩--Y小姐為一條生命的復生而不惜一痛,她痛得甘願、痛得甜蜜;那種痛是大愛的延長、是慧命的提昇,她用她的行動對我現身說法;她讓我的心靈得到一番洗滌,她引導我找到自我。每想到這裡,我就禁不住合十默禱:感恩上人!感恩一切眾生!

▲上布施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

◎佚名

《國內首宗成功非親屬骨髓移植》.之四

身為國內第一位非親屬間的骨髓捐贈者,
我能體會別人對我的好奇;
然而我覺得自己只是個平凡的人,甚至還有點孩子氣。
促使我作一些決定的理由,其實是……

八十二年八月間,我看到台大醫院要舉辦HLA驗血活動,為病患找尋合適骨髓以供移植的新聞,當時我並不很了解「骨髓捐贈」究竟是怎麼回事,只覺得很新奇,而且好像還滿有意義的,就去台大驗血。

抽完血,看了宣傳小冊上的簡介,才對骨髓捐贈有了些認識。因為知道配對成功的機率很小,過後也沒將此事放在心上。

第一次接到慈濟「骨髓捐贈資料中心」饒小姐的電話,說我的HLA和某位病患相合時,只覺得有些意外--這種比抽獎機率還小的、遙遠而難想像的事,真的發生在我身上!不過饒小姐後來告訴我,又找到另一位適合的捐贈者,於是這件事就暫時沒有下文了。

想起病患焦慮的父母

再次接到通知時,是今年五月二日的事,且情況十分急迫--若我同意,預定手術的時間是五月七日。

當時我嘗試和父母溝通,卻遭到了強烈的反對。我想當時爸媽會反對,不單只是基於對骨髓捐贈的了解不夠,最主要還是因為他們心疼女兒--天下父母心皆是如此吧!然而,從他們對我的保護,我不難想像另一雙父母的焦慮、等待與期盼;換做我自己的子女、兄弟,甚至是自己得病,必然也希望對方同意捐髓……

對於捐贈骨髓,我的態度一直是相當確定的--如果不願意捐髓(除非是健康情形無法配合),當初就不要去驗HLA。一則給病患及其家屬帶來一線希望,卻又讓這希望幻滅,對他們而言,未免太殘酷了;二則檢驗費要數千元,何必浪費醫療資源?

相信自己會很安全

至於危險性的問題,當時我真的沒擔心過。倒不是我太過「熱情」而全不考慮自己的安危;而是在我的認知裡,沒有一種醫療行為,會為救一個病患,犧牲另一人的健康--我相信我會得到最好、最完善的照護。且之前國內親屬間骨髓移植的例子比比皆是,又有什麼可畏懼、疑慮的?

後來的日子似乎過得特別快,體檢、抽血、簽一些文件……隨後在五月六日入院(值得一提的是,手術的家屬同意書是我哥簽的,他可是個關鍵人物呢!只是很少人知道他的「重要性」)。

其實我一點也不勇敢。手術前晚

,我還躲在被子裡偷哭好久呢!現在回想起來,覺得既好笑又丟臉。然而,我想告訴以後的捐贈者:情緒上的起伏總是難免的,找個適當的方式發抒一下,轉移自己的注意力,看書、聊天、聽音樂都好,別悶在心裡獨自難受。

我也想藉此機會,謝謝在捐髓過程中,鼓勵、支持我的Y及J--是你們的陪伴,給了我堅持的力量與勇氣。

沒有影響平常作息

麻醉醒來,只覺得很冷,痛的感覺還不怎麼強烈。當天回病房後的大半時間都在睡,只知道似乎有許多人來看我而已。睡到晚上,精神好了許多,反而覺得無聊,長夜漫漫好難熬;心想那些人如果是晚上來的話,我就不會只有躺在床上發呆的分了!

等了好久,終於……天亮了。感覺卻像幾世紀一樣。

這大概是我最「辛苦」的幾個小時吧!

出院之後,我並沒有改變平常的作息,如常地上學、家教。王醫師給我的止痛藥也沒吃(因為太任性了!);只有起初幾天比較累,晚上會早些睡而已。

有時我還覺得恢復得太快,使人懷疑這件事是否真的發生過?好像一場春夢似的無痕。(好遺憾……)

深刻獨特的人作體驗

說點感想?

後來知道對方健康出院,心裡很替他高興。然而面對別人對我的感謝、稱讚,我常覺得尷尬和不自在。其實,所有的感謝和讚譽,應該歸功於推動骨髓捐贈立法修正、成立骨髓資料中心的人,還有辛勤的醫護人員們;至於我,不過是剛好有著和對方一樣的骨髓細胞而已(而這要歸功於生下我的父母-你說對吧!)其它什麼也沒做。

其實捐髓對身體幾乎沒有傷害,害怕只緣於我們的成見與無知。

記得在三總體檢時,有位陳醫師問我:是不是家裡曾遭遇重大變故、受過人幫助,或曾經有親人生離死別……等,所以才願意捐髓?我說:應該算沒有吧!並反問他為何這樣問?他回答說:「一般人比較不會有動機這麼做。」

我當時想:若我沒去捐髓,以後一定會後悔;但是做了,爸媽遲早會諒解。結果也證明我的選擇是正確的。我很高興、也很幸運的有了一個獨特的經驗(免費招得三天兩夜的「病房假期」!)--當你看到許多人在生死之間掙扎、等待萬分之一活下去的機會時,真的會感到生命是多麼珍貴可喜!自己曾遭遇挫折、困難,簡直微不足道。

事實上,YES與NO不過是一線之隔;而許多事的改變,往往只繫於這一念之間……

最後,想用我非常喜歡的兩句詩作結: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葉方良 Rex-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