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奠定慈濟志業國際化基石--美國分會緣起與展望

◎美國分會

《美國分會緣起與發展》.之一

「福田一方邀天下善士,心蓮萬蕊造慈濟世界」,
慈濟從一步一腳印,一履一痕跡的穩健步伐中,
逐漸開拓出一條光明菩薩道,不但獲得國內廣大民眾的肯定,
更將慈濟種子帶到海外,予憂勞煩苦的世人,一分希望與溫暖。
「自力更生,就地取材」八個字,
是上人給予海外慈濟人在異鄉推展慈濟志業的指示與勉勵。
慈濟海外最大的分會--美國分會,
多年來,秉持上人的指示與理念,
以拓荒者的精神與毅力,戮力於海外耕耘一方福田,
不僅落實慈善救濟、教育、文化工作,如今更成立義診中心,
展現服務社區與回饋社區的實質意義,
這是慈濟醫療志業國際化的一大起步,
也使得慈濟四大志業「慈悲喜捨」的精神,
在美國發揚光大。

慈濟於海外的推展與力量的凝聚,主要是本著上人所訓示「佛心、師志」和「誠、正、信、實」,發揮「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無私精神,在海外從事各項社會公益活動,先淨化己心,再洗滌社會人心,澄清社會風氣。

〈緣起篇〉

奠定慈濟志業國際化基石

民國六十九年,當時居住於北加州沙加緬度的黃思遠、李靜念夫婦,因受上人「人傷我痛」的慈悲精神號召,發心於北美地區宣介慈濟精神。二、三年後,有感於二人力量有限,經向上人請示,遂決定在美籌設慈濟美國分會,盼運用群體組織力量,達到「廣邀天下善士,共植萬朵心蓮」的真善目標。

於是透過女作家謝冰瑩教授、加拿大馮馮居士,以及美國律師的協助申請下,於民國七十四年年初通過加州州政府核准,正式成立「慈濟美國分會」。以黃思遠夫婦居住地繼續推展慈濟工作,地域漸從舊金山、洛杉磯,遠至休士頓、紐約;會員日益增加,相繼又誕生蔡慈璽、黃思賢、陽靜純、孫慈儀等數位委員。

由於工作遷移,黃思遠夫婦於民國七十八年舉家搬至洛杉磯。而蒸蒸日上的會務,逐使得美國分會家庭式的作業漸感不勝負苛。經眾委員研討,決定以華人密集的洛杉磯為定點,成立正式會所。黃思賢居士於是發心提供位在阿罕布拉市南嘉惠爾大道的一棟建築,做為美國分會辦事、聯絡的正式場所--是年十二月九日,「美國慈濟靜思堂」正式對外啟用,展開「與樂拔苦」的服務工作。

美國分會的成立是推展慈濟會務的新里程,然而逐日遞增的龐大會務,已非公私兩忙的黃思遠伉儷所能負荷,於是改由蔡慈璽委員全力擔任推廣的重責。

時隔年餘,會務愈益蓬勃,會員人數直線上升,有鑑於會務之系統規畫刻不容緩,謙沖的蔡委員認為應推薦更適當的人才領導美國分會,經上人應允,於民國八十年五月,正式聘任黃思賢委員,為美國分會首任執行長。

現任美國萬通銀行董事及 Rio Sportswear Inc 董事長的黃委員,未任執行長前已接觸慈濟二年餘,因體會慈濟精神之影響深遠,故常主動在加州當地號召有志一同的善心大德,共同推動慈濟工作。出任執行長後,更以「三分做事業、七分做志業」的精神,奔走於各州間宣介慈濟,而美國分會亦在其精進的領導下,迅速邁入組織化、制度化的正軌,並朝向多元化國際性慈善志業目標邁進。

為加強推展慈濟精神、服務當地廣大民眾,由發心的會員們先後於加州聖荷西、橙縣、南灣、喜瑞都、東區哈崗、橙縣科斯塔梅沙等地,成立慈濟聯絡處,開展濟貧教富的工作。

而這股慈的芬芳,也從西岸飄揚至南部的德州及東岸的紐約,並在境內衍生出康福、達拉斯、華盛頓、西雅圖、聖地牙哥、堪薩斯、匹茲堡、芝加哥、聖路易等聯絡處,遙應加州熾烈的慈濟情。

慈濟芬芳飄揚至德州、紐約

德州支會負責人黃濟恩、莊慈銘

夫婦,移居德州休士頓創業十餘年,認識慈濟已有廿十多年的慈銘,到了美國依然發心勸募,隨分隨力介紹慈濟。尤其黃濟恩於一偶然機緣認識林濟清、連慈秀伉儷,在聽其道出參與慈濟的心得後法喜充滿,而且當地熱心公益的華僑周政賢、林學仁伉儷等人,每談到慈濟即歡喜不已、欲罷不能,大家見時機成熟,便於民國八十年元月六日正式成立「德州支會」,並暫借濟恩在 DAIRY ASHFORD的辦公室為會所。六月,遷移至 WILCREST,內有一可容二百餘人的講堂,以及其他流通處和會議室等地方,舒適寬敝的空間,更便於會務的推展。

由於濟恩以企業家清晰的頭腦,冷靜而有效率的全心推展會務,加上

慈銘的悲心,使德州支會的會務發展得格外順利,並延伸至康福、達拉斯等地設立聯絡處,甚至奧斯汀、紐奧良、密西西比等地,均有慈濟人的足跡。

至於紐約慈濟的播種,乃由負責人康慈定在民國七十九年六月,無意間接觸友人帶來的慈濟資料,「聽完了上人的錄音帶」慈定回憶著:「我當下就在廚房痛哭起來,心裡湧起一個念頭:『一定要介紹慈濟給朋友知道。』」在大家的認定與鼓勵下,慈定主動將一筆眾人匯集的善款寄至美國分會靜思堂,並陸續收到許多慈濟的資料舉訊息。

抱持著精進與提升自我之心,慈定每晚必咀嚼閱讀上人法語,進一步瞭解慈濟精神,接引更多會眾進入善門。同年十二月底,會員已突破一百人大關。民國八十年四月四日,美國分會黃執行長蒞臨紐約時,認為因緣成熟,當場宣布成立「紐約支會」,並於九月份正式啟用承租於法拉盛 MainSt.的會所。

如今紐約支會會員已增至二千五百人;而慈定的同修施濟正,原只抱著從旁協助的態度,因受上人慈悲和智慧所感召,亦投入慈濟委員行列,發揮報社採訪與總編輯的長才,與慈定同心同志在紐約推展慈濟工作。

〈志業推展篇〉

☆慈善

秉承佛陀「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慈濟美國分會以「誠正信實」的原則,開展多項慈善工作。

■定點社區發放與冬令救濟

在分會所在地蒙洛維亞市南面,有許多低收入或無收入的外裔清寒人士,靠當地的 Foothill Unit Center的救濟勉強度日。慈濟會員常常捐獻新舊衣物,由志工整理打包,每月兩至三次送往該救濟站。除此之外,分會還視特別需要,撥款購買奶粉、食物、糖果、玩具等,分發貧苦人士及兒童。到目前為此,該站從慈濟收到價值約三萬美金的救濟品;而每逢聖誕、感恩等節日,分會亦必定採購愛心禮物送至發放站。

每年冬令季節,分會並組織大批志工採辦毛毯、手套、日用品及食物,到洛杉磯市中心 Dolores Mission 、Foothill Unit Center 和南帕莎迪那市的天主教會等地同時進行發放。

與此同時,休士頓、紐約、聖荷西、匹茲堡等地的慈濟人,也展開各種冬令發放活動,受惠者眾,場面溫馨感人。紐約支會則前往法拉盛婦女收容所等地發放;德州支會也在市中心發放並慰問流浪無依人士。

■急難賑災

當美國本土發生重大自然災害時,分會和支會即派出大批志工奔赴現場慰問探訪,並發放慰問金。民國八十年九月廿六日,紐約支會與德州支會成立的「佛州救災小組」,一行九人趕赴佛羅里達州邁阿密,進行兩天安德魯颶風災情勘查並慰問災民,發放十四戶嚴重受災家庭共六千一百美元。

今年七月和九月,慈濟堪薩斯聯絡處和聖路易聯絡處的會員,數度深入中西部密西西比河水災現場,或運送飲水,或發放支票,或實際參與抗洪救災,分會共撥出三萬餘美金急助災民,其中現場發放二萬多美金,一萬元親交「全美華人賑災協會」。而

西雅圖、聖荷西、休士頓的慈濟人,也用義賣和茶會的形式籌募善款,捐助災區。

今年十月廿七日南加州大火發生後,分會立即組成四隊志工急赴災後現場,分別在范杜拉、橙縣、河邊等縣及阿塔迪那等地區,向一百餘戶嚴重的災民發放慰問金,每戶三百元,共約四萬餘美金。

■國際災難募款

針對孟加拉風災、中東戰亂、中國大陸水災及外蒙古處於困境中的民眾,洛杉磯、德州、紐約、聖荷西等地的慈濟會員同步進行街頭勸募;分會還派員前往非洲參與本會對衣索匹亞的醫療救濟工作;近來又配合台灣本會的腳步,開展救助尼泊爾及大陸湖南省水災的勸募工作。

■貧困社區兒童中心發放

今年七月起,分會開始執行援助洛杉磯貧困兒童中心計畫,將陸續向九十一所兒童中心,發放全新的文具、生活和娛樂用品,幫助經費短絀的學校走出美國經濟蕭條的陰影,實行合格的看護及教育計畫。到十月為止,已向廿餘所學校發放包括電腦、睡床、椅子、唱機、錄音機等用具和各類玩具。

■貧病個案關懷救助

慈濟美國分會與各支會、聯絡處,日常進行各類急難個案的救助關懷,其受惠對象涵蓋各族裔。諸凡重病傷殘、車禍意外、災難事故等等,慈濟人一旦聞訊,即趕往現場,及時調查處理。有些重病患者在得到慈濟人長期的關懷照顧後康復,也有受到關懷的絕症病人在亡故後,志工們幫忙照料後事。

去年十一月,分會為白血病患溫文玲小姐尋找合適骨髓,有三百五十七位會員與善心人士志願抽血作測試,奧斯汀及聖荷西慈濟人也積極響應,後來更促成了台灣骨髓庫的建立。

■參與社區公益

此外,各地慈濟志工還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如定期探訪老人院、兒童殘障院、受虐青年保護中心;為社區圖書館整理書籍及義賣,長期到社區醫院從事義務工作等。

☆教育

為讓委會員們能安心參加靜思堂共修,及教育和培養富有「慈悲喜捨」精神的第二代慈濟人,以達到建設「佛化家庭」的目標,慈濟美國分會因此成立慈濟青少年團,此為美國慈濟教育志業的起步,也是慈濟世界一大特色。

■慈濟青少年團

民國八十年三月廿四日,陳燦輝等幾位師兄師姊策畫成立慈濟青少年團。他們看到許多赴美的小朋友面臨一個全新的環境,因語言及背景的差異,往往造成心理上的挫折感,有些青少年為了逃避現實而沈迷於電玩,有的甚至逃課或誤入幫派歧途,在社會上遊逛、吸毒、打群架等。分會將他們組織起來,在慈濟精神的灌溉下,學會關心別人,珍惜自已,使心理和生理兩方面均能健康發展。

同年十二月廿二日和次年四月及六月,德州、聖荷西和紐約亦相繼成立慈濟青少年團。目前,分會慈濟青少年團在莊思菁及其他師兄師姊帶領下,規模日益擴大。

起初,青少年團的活動僅限於聯

誼、座談、球類、趣味競賽、戶外遊玩等,隨著分會慈濟志業的擴大,許多青少年願意學習師伯、師姑的慈悲願行,實際參與慈濟的社會公益活動。他們和長輩一起定期探訪老人院,為老人們表演自排的娛樂節目;到中國城清掃街道,在整潔環境的同時,也清潔自己的心靈;參與社區發放,關懷無家可歸人士;為社區圖書館義賣書籍,從事社會公益工作……等等,使小朋友學習「心存感恩」、「無所求付出」的慈濟志工基本精神。

除此之外,慈濟青少年團還獨立展開了一系列慈善救助活動;舉辦義唱晚會及洗車活動,為外蒙古小朋友募款,所得四萬多美金全數作為賑災基金;到洛杉磯 Mission 為流浪人士服務,包裝和發放救濟物品;到受虐待兒童保護中心表演歌舞,安慰心靈受到創傷的小朋友;舉辦舊物品回收再生活動,從小培養孩子們愛護環境的觀念。

而德州青少年團於民國八十二年二月十五日前往勞諾.麥當勞病童療養中心探訪小朋友,鼓勵他們戰勝疾病早日康復;聖荷西青少年團參與救助中西部災民募款義賣,啟發小朋友的悲憫心和愛心。

為進一步增進孩子們與父母親和諧地相處,青少年團多次舉辦「談心時間」,讓孩子們於大人不在場的情形下,發抒已見,開懷暢談,以達到消除代溝的目的,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去年和今年十一月,美國分會三周年、四周年慶,遠從台灣來的德慈師父、德宣師父、德旻師父,指導帶領青少年開展「慈濟精神一日精進」活動,使小朋友獲得佛法薰陶,藉以啟發良知良能,豐富人格內涵。

■慈濟中文學校

慈濟美國分會還設有中文學校,開設中文班(一、二、三年級)、書法班、美術班(初、中級)、 ESL、PSAT、SAT、籃球、民族舞蹈班及中國結才藝等各類班別,發展他們的華語能力及各項才藝,以加強慈濟人文精神薰陶,豐富孩子們的課餘生活。目前學生總數約兩百人,每週日上課,從上午九點三十分至下午四點三十分;每學期結束前,並有教學成果展,內容包括:中文的書寫、圖畫、毛筆字和中國結藝等等。

德州支會開設的各類教育課程,廣受社區的好評。紐約支會也開設中文基礎班,引起華人家長們和孩子們的興趣。慈濟教育志業已在美國地區日益擴大。

■慈濟獎學金

民國八十一年十月,分會設立「慈濟清寒獎學金」,以獎掖家境清寒的莘莘學子,期望他們學成後秉持同樣的精神回饋社會。獎學金分為「慈清寒獎學金」和「慈濟護理獎學金」兩類。

☆文化

慈濟美國分會的文人志業旨在傳佈慈濟的精神和訊息,使廣大民眾分享證嚴上人和慈濟世界的甘露潤澤,啟迪智慧,提高心靈的品質,以達淨化社會人心的目的。

■月刊出版與電視弘法

民國八十四月《美國慈濟世界》創刊,內容包括台灣及美國各地的慈濟訊息與會眾心得分享,發行遍及全美地區。目前僅加州一地已設二百多個文宣定點,放置此一月刊和其他慈濟文宣品。

《慈濟世界》發行兩年半以來,份數日益增多,由原來創刊時一萬份增

至目前二萬三千五百份,並改為六大開版,其中一版為英文版,成為與當地外裔溝通的橋樑。

今年(八十二年)五月,分會慈濟青少年團自編的《慈濟青少年新聞》,已成為青少年們喜愛的讀物之一。

近兩年來,慈濟文化志業由無聲的文字跨入了有聲的廣播電視領域,由各方善心人士捐款襄助的「證嚴法師靜思語」電視節目,同時在華美、世華、北美三家電視台播放。另外,「慈濟世界」節目,亦在當地美加和華僑華語電台播放,影響深遠。

■茶會聯誼與各類演講

為廣佈慈濟的善種,美國分會頻頻舉辦各聯絡處茶會及大型聯誼會、周年慶祝大會,邀請各方有心人分享慈濟人現身說法。慈濟人種種由迷轉悟的過程,頗能得到社會大眾的共鳴,每次演講都吸引許多人前來聆聽。

去年和今年,證嚴上人兩次分別指派德慈師父、德宣師父和德旻師父來到美國弘揚慈濟精神,全體會員深受其益。除此之外,分會還曾邀請葉曼居士、兒童心理專家林家興、黃淑貞及作家簡宛女士來分會,演講學習佛學及夫妻、子女相處之道,以增進社會和家庭的和諧。各種茶會聯誼及演講均製成錄音帶,廣為流傳。

為讓更多人士與慈濟結緣,在學佛路上互為道侶,精進互勉,分會還成立眾多的社團,展開定期活動。有學佛社、法器班、合唱團、團康隊、健康保建班、素菜班、環保隊等等,為人們提供一個相互感染慈濟溫馨氣氛的精神園地。

為清潔環境的掃街活動,曾在慈濟美國分會及各支會、聯絡處熱烈展開,每月一次或兩次,持續有一年半以上。志工們在淨化環境中,享受到淨化自己心靈的快樂。美國分會還長期開展「環保一日」活動,志工們每月一次進行垃圾回收和分類。

☆醫療

慈濟在海外第一家醫療服務機構--美國佛教慈濟義診中心,集十方愛心人士的心力和襄助,經過十個月的籌建,於今年十一月一日正式對外開放,為社區貧困病患提供免費門診醫療。

義診中心成立的宗旨是:

.尊重生命。.實踐慈濟四大志業之一的醫療志業。.為貧困病患提供及時、有效、免費的醫療服務。.關懷及服務的對象不分年齡、性別、宗教和種族。

在慈濟義診中心將近十個月的籌建過程中,各方善心人士踴躍捐款支持,一些診所和醫院也熱心捐贈診療床和其他醫療設備及儀器,共同襄助此一社區福祉事業。

德州支會亦在當地擴大慈濟醫療志業,定期舉辦大型義診活動,並且參與社區醫院志工服務等,讓當地民眾受到慈濟的關懷。

佛教慈濟基金會美國分會組織系統及職掌表
┌─行政組
┌──────┐ ├─醫務組
┌─┤慈濟義診中心├──┼─社服組
│ └──────┘ └─志工組


┌─募款委員會 │ ┌───┐ ┌─會計
├─財務預算委員會 ├─┤財務組├──┤
┌─┼─法律事務委員會 │ └───┘ └─出納
│ ├─審核委員會 │
│ └─行政工作管理委員會 │ ┌─接待
│ │ ├─收發
│ │ ┌───┐ ├─採購
│ 各州支會,聯絡處 ├─┤總務組├──┼─文宣品及資材保管、處理、定點管理
│ │ │ └───┘ ├─圖書室及視聽室管理
│ │ │ ├─環境維護 ┌─教學組
┌───────┐ ┌─┴──┐ │ │ └─寮房管理 ┌─青少年團──┴─輔導
│美國分會董事會├─┤美國分會├────────┬──┴──────┤ │
└───────┘ └─┬──┘ │ │ ┌───────┼─合唱團 ┌─學佛班
│ │ │ │ │ ├─法器班
│ ┌─慈濟委員會 │ │ │ └─一般社團──┼─團康班
└─┤ 秘書室 │ ┌─社區服務 │ ├─素菜班
└─慈濟慈誠隊 │ ┌───┐ ├─個案處理 │┌─第一中隊 ├─保健班
├─┤社工組├──┼─急難救助 │├─第二中隊 └─環保隊
│ └───┘ ├─社團───┘├─第三中隊
│ └─志工隊───┼─第四中隊
│ ├─第五中隊
│ ├─第六中隊
│ └─第七中隊

│ ┌─活動策劃
│ ┌───┐ ├─視聽、廣播製作
└─┤文宣組├─┼─出版文物、壁報
└───┘ └─媒體公關


*美國分會大事記

⊙74年1月24日

美國分會經加州政府核准正式成立,由旅美委員黃思遠、李靜念伉儷負責。

⊙3月1日

加州聖荷西聯絡處於林王秀琴委員居所成立。

⊙77年10月9日

加州洛杉磯天普市聯絡處於蔡秀雲委員居所成立。

⊙78年10月17日

舊金山大地震災情嚴重,聖荷西林王秀琴委員於災後立即加入紅十字救災中心的義務救災工作。

⊙11月18日

加州洛杉磯蒙特利市台美基金會頒贈上人「社會服務獎」,上人指示,該項獎轉入美國分會做為會務推展基金。

⊙12月9日

黃思賢居士提供位於加州洛城阿罕布拉市一棟建築,作為分會固定會所,定名為「慈濟美國分會靜思堂」。

⊙12月24日

全美慈濟委員開會決議,公推蔡秀雲(慈璽)擔任

美國分會負責人。

⊙79年12月9日

美國分會周年慶,一年來累積善款達七十萬美元。

⊙80年1月6日

美國分會於休士頓台德貿易大樓舉辦「德州支會」成立說明會,由黃濟恩、莊慈銘伉儷任支會負責人。

⊙4月4日

美國分會「紐約支會」正式成立,由施長要、康美珍伉儷負責。

⊙4月5日

德州拉瓦卡港康福聯絡處於王碧蔭委員居所成立。

⊙4月14日

美國分會「慈濟青少年團」於加州喜瑞都的CPEPARK 正式成立,由陳燦輝負責帶領。

⊙4月27日

美國分會靜思堂舉行「慈濟世界電視節目暨美國慈濟世界刊創刊」記者招待會。

⊙5月18日

加州喜瑞都聯絡處成立,由陳燦輝、沈寶釵伉儷負責。

⊙5月19日

美國分會、支會與各聯絡處,發起援助孟加拉災民運動。

⊙5月31日

本會榮譽董事黃思賢,在花蓮靜思精舍應上人正式聘請,擔任美國分會執行

長。

⊙7月15日

針對大陸華東、華中世紀洪澇,美分會來電請示上人是否賑災。上人於台中分會向中部委員、慈誠隊開示時,首度公開呼籲大陸賑災。

⊙7月20日

為響應大陸賑災,美國分會率先動員委員、志工、青少年團展開街頭勸募。

⊙10月27日

靜思堂舉行新廈啟用典禮,原位於阿罕布拉市會所,移做文化中心。

⊙81年1月1日

美國分會自今年度起設立清寒獎學金,嘉惠西南洛杉磯學院護理科黑人學子。

⊙1月11日

加州東區哈崗聯絡處,在靜誼委員居所舉行成立茶會。

⊙3月1日

美國分會志工醫療服務隊,首次在聖蓋博谷區阿罕布拉社區醫院,展開定點、定時服務。

⊙3月28日

美分會首次舉行中國城「環保一日」活動。

⊙4月1日

美分會為洛杉磯蒙洛維亞市救濟站募捐童衣及奶粉。

⊙5月9日

美分首次慰問日本族裔孤老,陪伴他們度過母親

節。

⊙6月14日

加州洛杉磯南灣聯絡處舉行成立茶會,負責人為慈瀅委員。

⊙7月3日

美分會在洛城黑人暴動後,首例救助受難韓僑譚先生。

⊙7月19日

加州橙縣柯斯塔梅沙聯絡處成立,由李長科、簡婉平負責。

⊙8月1日

德州紐奧爾良辦慈濟說明會。

⊙8月13日

美分會訪洛城天主教會附設之慈善機構,協助共同解決拉丁裔社區的困難和社會問題。

⊙8月23日

德州達拉斯達福聯絡處正式成立,由程一蓉、徐佩華負責。

⊙9月12日

美分會、支會、聯絡處,發起賑濟佛州及路州風災活動。

⊙9月26日

堪薩斯州首度慈濟茶會於黃靜秀居所舉行。

⊙10月1日

為挽救罹患白血病的台灣留美學生溫文玲,美分會即日起正式對外發起骨髓捐贈並建立華裔骨髓銀行的呼籲活動。

⊙10月24日

賓州匹茲堡首次慈濟茶會,於黃梅香居所舉行。

⊙11月7日

美分會於靜思堂舉行志工聯誼會,會中依各志工之居地畫分為八小組,以便日後會務聯繫與運作。

⊙82年1月16日

美國分會為籌募援助外蒙基金,舉辦慈濟青少年義演晚會。

⊙3月11日

伊利諾州芝加哥首次慈濟說明會。

⊙5月29日

加州聖地牙哥首次慈濟茶會。

⊙7月1日

密西西比河水災,美國分會、各聯絡處發放救災。

⊙8月1日

美國慈濟世界月刊增設為六版,其中一版為英文版。

⊙9月11日

美國分會志工赴洛城市中心墨西哥裔貧困社區發放日用品。

⊙10月27日

南加州山林大火,美國分會組成四隊志工赴現場發放慰問。

⊙11月1日

美國分會義診中心正式看診。

⊙12月5日

美國分會靜思堂四周年慶暨義診中心正式啟業典禮。

//P34缺圖,美國地區慈濟聯絡處分布圖
//P37缺圖,佛教慈濟基金會美國分會歷年會員人數統計圖
//P38缺圖,佛教慈濟基金會美國分會歷年捐款統計圖


▲專題報導

海外醫療志業的第一步--慈濟義診中心

◎編輯部

《美國分會緣起與發展》.之二

今年二月十六日,「慈濟義診中心」經由洛杉磯阿罕布拉市都市計畫委員會全票通過,核准設立。
經過近十個月的籌備工作,於十一月一日正式對外開放。
這項義診醫療服務旨在凝聚社會善心人士的愛心,將援手伸向社區的暗角,
不分種族、國籍、信仰、身分,讓那些身陷困厄無法就醫者,都能得到適切的醫療照護。

也許有人會發出疑問:在富庶如天堂樂園的美國社會中,社會福利應是做得不錯,何以還需籌建義診中心?

許許多多享著醫療保險的人,難以想像在他們的身邊--那些悲苦陰暗的角落,有無數身患各類疾病的人,因無錢而徘徊於醫院大門外,他們常因未能及早發現及治療普通的疾病,而失去健康的體質,也有人久病成疾,造成許多生命的悲劇。

他們之中,有的是低收入者,有的是長期失業的人,有的是無家可歸的人士,也有的是踏上美國本土的非法移民。當他們生病的時候,雖然無錢,但仍應有權利像有錢的人一樣得到適當的醫療照顧。

誠如加州第五十七區州眾議員蘇麗絲在義診中心揭幕典禮上所言:「慈濟義診中心的成立,不分族裔及宗教,提供貧困人士需要的醫療服務,尤其服務範圍擴及整個聖蓋博谷地區,使其轄區東區哈岡城市的亞裔與西裔同時可以受惠。」而北美事務協調處洛杉磯辦事處處長張慶衍則表示:「美國慈濟義診中心的成立,對慈濟志業而言,是跨出一小步,但對華人而言,卻是跨出國際醫療服務並影響

深遠的一大步。」他並期望透過社區齊心協力,未來能有更多像慈濟義診中心的免費醫療機構,服務低收入家庭。

將援手伸向社區暗角

去年十二月,美國分會黃思賢執行長、林俊龍醫師(現為義診中心醫務主任)及慈濟委員,曾親赴當地幾家義診中心實地考察。根據義診中心籌建組對洛杉磯各義診機構的調查顯示:當地社區有76%的人,因為缺錢而不去診所或醫院診治,以 Venice Family Clinic 義診中心為例,全年診治一萬六千個貧困病人中,89%生活在貧困線之下,85%無任何醫療保險,而這些人中80%為白人以外的族裔,顯見仍有許多人生病時得不到醫護照料。

慈濟義診中心所在地的聖蓋博谷區,75%的新移民沒有適當的醫療保險,60%的六十五歲以上老者缺乏醫療保險;此外尚有許多非法移民及無家可歸者,因缺乏交通工具加上語言障礙,使他們的生存和就醫產生重重困難。此地一個私人診所的醫師說,估計這些人中,最多只有5% 的病人會去找當地的私人醫師,而另外的95%則會費力去尋找遠處的免費診所甚或不去就診。誠如一位來自香港,因心臟毛病後來到義診中心來求診的林先生(目前失業中)表示:「去政府醫院,看診一次要四、五十塊錢,我們負擔不起,而且畢竟不是本國人,再怎麼溝通,都會有誤差。病都講不清楚,怎麼下藥,怎麼看得好呢?」

佛教視眾生平等,尊重生命的尊嚴及價值,因此,籌建慈濟義診中心,旨在凝聚社會善心人士的愛心,將援手伸向社區的暗角,讓那些身陷困厄而無法就醫者,可以得到適切的醫療照顧。

今年二月十六日,慈濟義診中心經由洛杉磯阿罕布拉市都市計畫委員會全數通過核准設立,經過近十個月的籌設工作,終於在十一月一日正式對外開放,為貧困者提供醫療服務。

義診中心由原來的慈濟文化中心改建而成,位於華裔集中的阿罕布拉市(南嘉惠爾大道一千號),距離美國分會靜思堂車程約二十分鐘;此地附近有四家醫院,二、三百間診所,雖有「醫療街」之稱,卻沒有任何義診醫療機構,因此對於那些無錢就醫的患者而言,只能眼睜睜讓生命點滴流逝。所以義診中心擇建於此,自有其不凡意義。

凝聚當地愛心嘉惠貧病

過去該址曾為一座收費的私人診所,因此建築內部的房間面積及空間格局均較符合醫療服務;而為了合乎州政府和衛生局的規定及實際需要,並重新做了較大幅度的改建。義診中心設有五個診療室、兩個牙科治療室、候診室、登記接待室、藥品陳列貯藏室、清洗房、消毒室、小型化驗室以及醫護和行政人員辦公室等,並設有一個小型的佛堂,總面積為四千七百多平方呎(約合一百三十二坪)。建築師葉健先生從繪圖設計到施工,即不眠不休一心投入,他覺得最有特色的設計便是顏色:「外牆是白色加深藍的線條,高雅流暢;內部以深藍為主,因為它是慈濟的代表色。」

為了籌措義診中心的建設經費,

美國分會曾舉辦多次募款活動,各地聯絡處亦不遺餘力結合社區力量,共襄盛舉,如南灣、聖荷西、西雅圖等地,均曾透過義賣或茶會方式為義診中心募款。橙縣聯絡處的簡慈恆師姊,她可說是播下慈濟義診中心第一顆種子的人,在義診中心籌建過程中,簡師姊承擔了志工、全職人員的應徵面試、資料的蒐集,甚至還發動志工作「電話募款」工作。來美將近三十年的簡師姊,是一位資深的社會義務工作者;身為慈濟委員,她不但出力還出錢,喜捨四萬元贊助義診中心。

而自從籌建義診中心的消息在社區傳開後,各方善心人士除踴躍捐款護持外,一些診所和醫院也熱心捐贈醫療設備及儀器。

義診中心所扮演的角色完全是在救急救窮救病,凡符合貧戶標準,銀行存款與現金收入在貧戶標準內,均為中心服務的對象。目前義診中心已草擬一份基本審核貧戶的標準(暫定貧困病患就醫標準為:個人銀行存款兩千元以下或年收入在一萬元以下者;夫妻兩人銀行存款三千元以下,年收入不及一萬四千元者),值班志工會根據登門求醫的病患在電話中或所攜帶證件中,進一步審查是否合乎求醫標準。希望透過此項作業管道,讓義診中心真正對需要服務的貧戶發揮最大功效,同時也可以減少醫療資源被濫用的機會。

義診中心所在地的聖蓋博谷區,是華裔移民遷入的第一站,因此目前求醫者以亞裔為多,西裔次之,白裔最少;然而為了達到義診中心回饋社區大眾的目的,明年中程目標會將服務對象拓展到西裔,未來更希望將服務範圍擴大至南加州每一個急需服務者。而對於每一個登門求診者,中心均會提供高品質的專業醫療服務與照護,希望能做到「義診中心是每一個族裔的義診中心;義診中心是每一個需要緊急救助者義診中心」的服務境界。

提供專業基本的醫療服務

由於設備、空間、器材及人力支援的限制,目前義診中心僅設有西醫(一般門診、專科特約門診)、中醫(中藥和針灸門診)、牙醫三大服務科目,同時也開放健康諮詢、預防注射及各科專業醫師醫學講座;每日門診八小時,門診時間為週一至週六,上午九點三十分至下午五點。慈濟義診中心最大的特色為同時有中西醫師診療,視病人與病症需要,可立即在兩種醫療技術中進行替換。

至於醫療服務內容,可就短程、中程和遠程三大方向目標來說。短程方面,提供登門求診者最基本的醫療服務,如在西醫方面:基本專業病情研判、提供部分藥品給患者服用為主;至於需臨時開刀或長期觀察看護、或需住院患者,將列入中遠程服務目標;而牙醫診療則提供洗牙、補牙及拔牙服務。任何求診者,初診均必須先經全科醫師的診斷,瞭解病情後,再做進一步的轉診或預約專科醫師會診。對特殊疑難病症者,將推介或轉診至當地社區醫院、政府公立醫院或學術醫院就診;義診中心未來中遠程目標,將朝向小型醫院的架構而努力。

義診中心除各有一位全職的醫師和護士外,並招募有義務的醫務人員,計有義務醫師六十二位、護理師四十三位及協助中心內非醫療事務執行

的志工二百八十餘位,以輪班方式,無所求的在崗位上奉獻時間和精力,為低收入的病患服務。

為病患做身與心雙向照護

從十一月一日正式對外服務至十二月五日,雖僅三十餘天,病人病歷已編列到二百多號。病患以老人居多,年齡層在四十至六十歲之間,求診病症以一般科如腸胃、感冒、心臟內科為主;一日最多診斷患者人數四十五至五十人。

義診中心的開放,除了提供給病患醫療上的服務,同時也希望能給予病患精神上的輔導與支持。

籌備開幕前夕,在「佛教慈濟義診中心」的牌子剛掛上不久,就有一位來自香港的女學生登門要求幫忙;原來這名女學生家境甚窘,平常就必須靠半工半讀的方式來賺取學費。她登門求診的目的,是希望義診中心能協助她健檢,以便於能順利在一家幼兒中心擔任看護工作,賺取每小時四.七五元工資來籌集學費。「我原本可以到衛生所去做體檢,可是必須請假才能去,一請假收入就會減少……。我今晚(約下午五點三十分)路過這裡,看到Free Clinic字幕招牌,所以我想請您們幫我……」

女學生害羞地流露一股無可奈何且走投無路的倦態。值班志工在取得醫務主任林俊龍醫師的支持,立即協助這位女學生當場做檢查,成為義診中心服務的第一位病人。分會執行長黃思賢師兄在得知她的困境後,亦掏腰包與其結個善緣,希望藉由義診中心小小的幫忙,能協助她早日完成學業,奉獻所長。

事實上,在義診中心擔任重要服務角色的社工,每天必須應付各種不同狀況的產生,如每一通詢問電話長者三十分鐘,短者五分鐘,志工均須耐心地傾聽義方的述說,除審核是否符合就診標準外,還要有智慧的開導對方;若遇到態度不佳者,更須有雅量予以包容。為此,在義診中心還未開幕之前,志工們曾舉辦多次的研討會,邀請專科醫師講授醫學常識及診療經驗,「嘉惠爾綜合醫院」的社工人員並應邀為志工作具體輔導,教導大家如何成功地與病人接觸,及做為醫師與病人之間的溝通橋樑等技巧。

曾有一位中風的老先生到義診中心,也許是因本身病狀之故,態度非常暴躁,當天值班志工曾先後受到這位老先生私人性的抨擊多次,志工們雖然心裡受到委屈,仍能以智慧善解之;如今偶爾再碰到這位老先生,也不會因為他的態度而委縮不前,反而能適切判斷老先生的需要,給予最適當的服務。

對大部分的志工來說,以往他們從來不曾接受任何醫務訓練,也從來不曾接觸過任何醫院業務,然而,來到義診中心,他們總會在最迫切之際,投身在每個需要他們的地方。其中陽靜純師姊可謂是「全職志工」,每天她都是最早來開門,最晚鎖門回家的人,一早到來後便展開志工的例行工作,一般志工值班四小時,她卻是全天候的,從星期一至星期「七」,無例假日可言。黃執行長曾說:「有陽師姊在,我們就可以放心了。」而上人亦曾讚許道:「妳做事,我放心。」

義診中心從開始籌備,她就全心投入,同仁有任何疑難雜症,只要找她,皆可迎刃而解,難怪有人稱讚她:義診中心任何一根針放在那兒,她都知道;投入的精神,可見一斑。

海外醫療志業的第一步

美國慈濟義診中心籌建的經費,皆由當地人士集資,無非是希望義診中心能真正發揮它的功能;然而卻仍有些人士濫用免費服務作業,或誤解義診中心真正服務的對象層面定義,對於此類情事的產生,志工們也只能向對方耐心地解說中心成立的緣由及經費籌措的過程。

義診中心曾接到一通求援的電話--一位從台灣來美觀光的女士,從電話中研判該女士符合救急救窮的原則,因此便請對方來看病。誰知這位女士到義診中心時,身著名牌高級服飾、攜著名牌皮包,讓值班志工們有所警惕,便耐心而委婉地向其解說義診中心運作情況,希能使其有所省覺,將看診機會轉讓給最需求者,真正將醫療資源運用於刀口上。

慈濟義診中心的成立,無疑是為海外慈濟醫療志業跨出了第一步,然而義診中心正處於起步階段,所提供的服務範圍,雖是非常保守且基本,但抱持穩紮穩打態度,先站穩腳步,做好基層工作,先由點而線,再由線而面;從聖蓋博谷區做起,逐漸拓展到其他地區,將醫療志業推展至海外落實,嘉惠每一族裔需要服務者。

美國佛教慈濟義診中心籌建記

◎釋證嚴

人生之苦,莫若既窮且病,悲潦呻吟,無人聞問;以美國物產之富饒、社會福利之完善,猶不免有暗角之苦難眾生。尤以晚近來自中南美之大量移民暨旅居異邦之新舊華僑,既乏貧老病殘保險之庇護,復有言語習慣之阻隔;求醫無門,潦苦已極;美國分會眾善士本諸不忍人之心,倡議成立「佛教慈濟義診中心」,不分種族、國籍、信仰、身分之殊別,凡無醫療保險之貧者,皆能受其照護得救而安。

義診中心傳播大愛精神,乃慈濟醫療志業國際化之一大起步,亦是台灣佛弟子回饋海外首創之醫療福祉。至此,四大志業已俱,「慈悲喜捨」,在美得發揚光大矣。

美國分會靜思堂自民國七十八年十二月於洛城成立迄今,眾善士恆秉素志,夙夜匪懈,奉獻心力。於慈善,則關懷孤老,賙濟貧病,急難救助;於教育,則設置清寒及護理獎學金,組織青少年團,教育下一代;於文化,則出版月刊,力行環保,散播慈濟清流。即以發提慈悲大愛精神為前提,以回饋當地社會為鵠的;四大志業已具其三。

所耿耿懷抱者,厥為醫療尚未落實在美。去歲冬,思賢居士等過訪橙縣SOS 義診中心,其施醫施藥善行頗契慈濟之旨,遂萌今籌建。年初,此議甫出,即獲全體委員會員贊同。籌建過程,歷經挫折困頓,俱不退其心。承南加州至各地慈濟人大心樂施,鼎助護持以成。慈悲濟世宗旨,更獲當地醫師、護理師百二十餘人熱烈響應,發心投入義診服務,並有博士、企業家、留學生、教師、主婦者二百八十餘人爭相登記為志工;愛心紛湧,蔚為一時之盛。

海天雖遙,未阻堅固念;因緣和合,厥能成此盛事,歷時十月辛勞擘畫,今值義診中心啟業吉日,因略述淵源,願護持者恆秉善心,則人間大愛,普照各族裔群眾,娑婆世界即為人間淨土矣。

▲專題報導

將援手伸向暗角--愛心凝聚力量

◎陳美羿

《美國分會緣起與發展》.之三

美國慈濟義診中心成立了,
一群無所求的醫師、護士、志工們,
在這裡付出了他們自己,
這裡有愛,有歡喜,有用心,
他們是醫療志業--軟體中的軟體……

做就對了

◎黃思賢/美國分會執行長

「在美國,我們見不到上人,但我們看得到執行長。」--行政祕書王美曲。

「見到執行長,如見上人;尊敬執行長,如尊敬上人。」--慈心師姊。

「執行長能追隨上人,是富中之富;我們能追隨執行長,是福中之福。」--慈恆師姊。

美國分會的師兄師姊們,視年紀輕輕的執行長黃思賢師兄如兄如父,對他又愛又敬。

在快速而競爭的美國社會,思賢師兄能開創出個人事業的一片天空,足證他在聰明、努力之外,且具有誠正信實及毅力、勇氣、信心,此等與慈濟精神不謀而合的特質。

自從認識上人之後,思賢師兄就「一生一心一意,只做一做事」,那就是--慈濟。

從購置義診中心現址,到改建為義診中心,思賢師兄不但發大喜捨心,其間更以無礙辯才、無量勇猛的心,去克服種種困難,每每在驚險萬狀下,化險為夷,安然過關。他常感恩韋陀菩薩的慈悲護持,殊不知他自己就是最靈感的「韋陀」菩薩啊!

有道心不怕沒道糧--思賢師兄

做了最好的見證。

他能體解慈濟菩薩大道,發無上菩提心。

他能走入人群,遍讀活生生的人生大藏經,因此智慧如海。

他能剛柔並濟,包容善解,統領大眾,以終極的大愛與真愛來處事待人,故有「愛」即一切無「礙」。

「一分做事業,九分做志業」,思賢師兄之所以能無後顧之憂,實應歸功於其夫人若穗師姊,她的體諒和支持,是推動美國分會成長的那一隻手。

「做、就、對、了」是思賢師兄的四字法寶,在美國分會也盛傳他的一句「祕訣」,在此分享給所有的慈濟人:

如來家業不擔則已,要擔就要擔到底。首先要縮小自己,讓人對你佩服不已,一切才會順順利利。

量能不滅

◎林俊龍醫師/義診中心醫務主任、心臟專科醫師

把目前擁有三百餘萬會員的慈濟功德會喻為「天下一大奇蹟」的林醫師,不但是位仁心仁術的良醫,對佛法更有深入的探討,他認為:「信、願」之後一定要加以「力行」,才是圓滿的。

民國七十九年返台探親,經過友人安排到花蓮參觀,林醫師就和慈濟結了不解之緣。今年,他的夫人慈聯師姊正式出任委員,友人讚歎:林醫師伉儷把這一輩子都捐給慈濟了。

去年,林醫師和黃執行長參觀了SOS義診中心後,又拜訪了其他幾家義診中心,發現家家人滿為患,於是興起籌設慈濟義診中心的念頭。而且阿罕布拉、阿凱迪亞、蒙特利公園等區附近尚無義診中心,在此華人聚居之處設立,尤見其迫切需要了。

在籌設的一年當中,林醫師竭盡心力,雖然其間也碰到大的困難和挫折,終能在對「慈濟」的信念下一一克服。他堅信「能量不滅」定律,他說:付出越多,得到也越多。如銀行存款,存得越多,時間越長,得到的利息也越多的道理是一樣的。

林醫師無求無怨無悔的付出,感動了許多人,他的美籍友人瑞醫師,在退休時,把診所裡全部的設備捐給義診中心;被委託做義診中心「手冊」的公司,也將製作費用一千二百美元悉數捐出。

他時常幽默的套用美國超市的廣告詞:

你很快的就會把價格忘掉,但對我們的好品質將永遠記得。

他說:

你很快就會把付出的辛苦忘掉,但愛心將永遠存在。

全力衝刺

◎許明彰醫師/義診中心半日全職醫師

「義診中心開幕了,我的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葉方良 Rex-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