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

發大願、立大志

◎證嚴上人

新年時大家都有新的希望與心願,我們也應該好好計畫未來,發連綿不斷的恆長大願。

佛菩薩來到人間皆有其本願,阿彌陀佛發四十八大願,累生累世恆長不變;釋迦牟尼佛發無始大願--倒駕慈航度眾生。身為佛弟子的我們,也要學習佛菩薩的悲懷,立下自己的本願,並且躬身力行。

每年我都發三個願:一、不求身體健康,只求智慧日益明睿。二、不求事事如意,但求信心、毅力和勇氣源源不絕。三、不求減輕負擔,但求力量增加。今年我更抱著無限的希望,另加三願--人心淨化、社會祥和、天下無災難。

投身娑婆,誰無生、老、病、死呢?四苦現象既是人生的正常過程,則不論是誰都難以避免,不過,若擁有健康的心靈,懷著知足感恩心,就能超越老、病、死的煩惱;而人人若能心裡富足,彼此和睦相處,減少紛爭計較,多一些體貼包容,善念匯聚,社會自然祥和,淨土自然現前。

要擁有健康祥和的社會,必須由每一個人的身心健康做起;社會祥和人人有責,人人無爭,社會才能安樂。

在新的一年開始之際,讓我們摯誠祈願--願普天之下人人身心健康、日日輕安;願生活環境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更願國之間能祥和無爭。

希望人人把握時節因緣,發大願、立大志,讓願力並行,建立福德慧業。

▲社論

日日是好日

新春年頭,人們互道恭禧發財、吉祥如意,彼此的祝福及交織成的喜氣,讓現代人的生活壓力暫時鬆弛,疏離的人際關係也藉此上了些潤滑劑。農業社會年節的濃郁人情,在工商業社會得以延續,可見科技再發達,以人為本位的情感修養與維繫,還是極重要的需求。

只是,新年假期一過,當人們恢復平常的生活步調,回到工作崗位後,是以舊時的心情看待人事,不時生出怨惱;抑或以感恩知足的心,更踏實地盡本分,為世間人情的源遠流長,多付出一分力量?

我們希望是後者--「天增歲月人增『智慧』」,過年的意義不應只是休閒與娛樂,而是能除舊佈新,革新壞習性,讓人性良善價值更見發揮。尤其是現代社會問題層出不窮,道德倫理失序,犯罪案件增加;從個人如何安身立命,到如何促進家庭與社會的和諧,均遭受很大的衝擊與挑戰;而除了需要專業知識來解決困難外,尤需有非常的智慧來救治人類心靈,開創精神的新出路。

何謂非常的智慧?即是對人心動盪不安根源的洞澈,對有情眾生的悲憫撫慰,對他人的尊重扶持與祝福,以及將大愛還諸天地,眷顧眾生的胸襟與行動。這些不是深奧的道理,是人人與生俱來的本能良知,經過後天的修為而自然展現。

我們強調這點,是在提醒疲於追逐名利、你爭我奪,精神深感苦悶的現代人,應該反躬自省,努力回歸純樸清淨的本性,同時以服務的熱忱,對人群付出關懷的愛心,帶動一股祥和之氣,在個人與個人間形成、積聚,由點而面擴散,創造社會的福祉。這就是「自度度他」的大乘佛教精神,是千古不易的救世良方。

我們由年節的吉祥和氣聯想到,何以平常日子無法如此?其實,萬法唯心造,日日要像過年一樣的歡喜輕安與人和,並非不可能。社會上許多默默奉獻自我的學佛人,所得到的那一分法喜充滿,歲歲月月地綿延,不因年節而有起落。

平時如過年固屬難得,過年如平時則同樣可愛。新年期間,板橋發生瓦斯氣爆災害,七十餘戶災民轉眼間失去棲身的家園,當地慈濟委員捨棄與家人團聚和年假休息的機會,馳赴現場救援,提供食糧與禦寒衣物,充分發揮「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慈悲襟懷,在年節當頭,仍「愛心無休」,繼續勤耕福田。

這是令人讚歎的現代菩薩行,是過年平常心、日日是好日的身體力行;願這項善舉帶給更多人啟示,為世間注入更多的溫情與希望。

▲甘露清涼

佛門六和敬的意義--淨因三要(8)

◎證嚴上人

【淨因三要】

「僧乃六和上士」,佛教依靠僧伽延續其慧命,而僧伽團體中,出家弟子共同生活,不能缺少六種和敬--據《法界次第卷下》之記載,「外同他善,稱為和;內自謙卑,稱為敬;菩薩與物共事,外則同物行善,內則常自謙卑,故稱和敬。」六和敬又作:

戒同和敬--以方便善巧同持戒品,而無有乖諍。

見同和敬--以方便善巧同一切知見,而無有乖諍。

行同和敬--以方便善巧同修諸行,而無有乖諍。

身慈和敬--平等大慈以修其身,常與眾生一切樂事,而無有乖諍。

口慈和敬--平等大慈以修其口,常與眾生說一切法,令其得樂,而無有乖諍。

意慈和敬--平等大慈以修其意,常知眾生諸根性欲,與眾生樂,而無有乖諍。

另據《祖庭事苑卷五》列舉「六和」為:「一、戒和同修;二、見和同解;三、身和同住;四、利和同均;五、口和無諍;六、意和同悅。」

修行的第一步就是持戒

首先說「戒同和敬」--以方便善巧同持戒品而無有乖諍。

「戒」是佛陀為弟子制定的規矩,大眾之間彼此要能夠共同持守,方能成立一個清淨和睦的教團;所以佛陀制戒,用意之一即在和合大眾。在家弟子一定要持守五戒,而出家弟子更要持守戒律--比丘應持二百五十戒,比丘尼則有五百戒;戒律確實繁多,但若用兩個字來概括,就是「勤、息」--「勤」是殷勤,「息」是息滅,亦即「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

人我之間所以爭長論短、斤斤計較、不能和氣相處的原因,在於凡夫貪、瞋、癡三毒熾盛。既然志願修學向道,首要功課就在於息滅貪、瞋、癡這三種造成人我不和睦的毒火,如此才能免去人我是非的爭鬥。

因此,不論在家弟子或出家弟子,若能夠持守戒法,就能通達人事習俗;同時亦能透徹暸解佛陀所說的真理,看開一切,那人我之間還有什麼是非對錯可計較的呢?

曾經有兩位年輕的比丘尼問我在修行期間,是否遇到過任何困難或煩惱阻撓道心?我回答:「我不曾想過自己有什麼煩惱。因為我在出家前已先看清目標,明白自己為什麼要出家;既然認清目標,也了解從凡夫的起點要追求聖人的境界,其間的道路一定非常坎坷,必定要歷經人事的磨鍊;而人事的磨鍊,正是開創

康莊道路的基石。既然遇到困難是理所當然,並可藉逆境以增上緣,那還有什麼煩惱阻撓呢?」

所以,一般人的煩惱皆來自不能「看開」,若能夠明白真理,看開一切,就沒有什麼好計較的。「乖」字是相互違背的意思,大家志同道合追求佛陀教法,既然目標相同,彼此間的意見不相違背紛爭,即能同心、同道、同志,相互勉勵,彼此沒有違背乖離的情形,這就稱做「戒同和敬」--同持戒品無有乖諍。

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

須知眾生與我們平等,不只我們可以修行、可以成就,其實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同能證得菩提,所以,我們應該敬重一切眾生如敬諸佛。這就是「亦知眾生同此戒善,未來必得菩提大果,是以敬之如佛,故稱為同戒和敬」。

《法華經》提到,「常不輕菩薩」每見到人就恭敬禮拜……,有人覺得他非常奇怪,因此輕視他、辱罵他,甚至認為他好欺負,還以腳踢他、用杖打他、拿石頭丟他……。但是他仍然以歡喜心接受,口中常說:「我不敢輕視汝等……,汝等將來皆得作佛……。」即使面對欺負他的眾生,他也恭敬如是。

我們應學習常不輕菩薩的精神--常禮敬眾生,則無名利「貪」著心;不輕視一切眾生,尊重人人皆能成佛,則無「瞋」恨心;任人打罵而不計較,則無「癡」迷念。這就是息滅貪瞋癡,亦是修忍辱戒,此是僧團和睦的泉源。

學佛的目標是修得智慧,而想得到與佛同等的智慧,就必須努力下功夫。修行的第一步就是持戒,持戒之道,莫過於息滅貪瞋癡,勤修戒定慧;我們一定要相互鼓勵、彼此尊敬,同持戒品而無有乖諍,才能成就一個聖潔和睦的宗教團體。

見解一致,相互尊重

其次是「見同和敬」--以方便善巧同一切知見,而無有乖諍。

一個聖潔的教團首重和睦與融洽,同修間因為同受教法、同持戒品,所以道理透徹、目標專一,見解也不會分歧;見解一致則能相互尊敬,相互讚歎;彼此寬恕與禮讓,則這分和合的氣氛自然讓人生出恭敬心,能吸引人加入這個團體。

出家眾的責任非常重大,除了自度以外,更要度人;除了教育自己之外,還要能令他人對僧團產生歡喜心,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表現出和睦的氣氛,使身形、動態與聲音皆能度人。

既然要教育他人,就必須「揚善」。人與人之間相處,不可一天到晚言說是非,應該多讚歎、多表揚善事,常常弘揚他人的長處,藉此鼓勵大家多做好事。

只是凡夫皆有「我能勝人,人不能勝我」,「只想贏人,不讓人贏」的心理--他人比我優秀,我便盡量遮掩他的優點,而極盡所能去渲染他的缺點,以表示他不比我好;這就是凡夫。聖人則不然,他能忍一切惡,看淡一切惡,而且能拳拳服膺良善之事,認真推動,此即是聖者之所以為聖者啊!

我們既然是佛的弟子,當然也要學習聖者的行誼,以善巧方便的言談舉止度化眾生;無論是相互對話或彼此相處,總要表現溫柔和善的態度,結好眾生緣,作為佛教教度人向善的橋樑。這就是「同一切知見而無有乖諍」。

同修正道,共行善事

第三是「行同和敬」--以方便善巧同修諸行而無有乖諍。

路是人走出來的,佛是眾生自修而成,要修成佛道,一定要腳踏實地,步步向前精進。

學佛必須從行動中展現修養,因此稱為「修行」--「行」就是不停止、不斷前進地向聖人境界邁進。

出家眾的任務除了自修、自證,親自體會佛的教理之外,還要領導眾生,向佛的目標邁進。所以,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必定要循八正道實行佛法。

「八正道」即「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等八種正確的見解與行為。我們除了自己走正道,也要引導他人行正道;彼此鼓勵共行善事,步伐整齊劃一,就不會相互違背、爭鬥。要勸告思想不端正的改善觀念,要勉勵行為錯誤的人儘快改過,面對有邪知、邪命、邪業……的人,要立即點化對方、喚醒他的良知;而欲點醒他人之前,自己一定要先覺醒,時時自我警惕,這就是「同修諸行」。

善念付諸行動,予眾生樂

接下來是「身慈和敬」--平等大慈以修其身,常與眾生一切樂事,而無有乖諍。

佛陀說法,不離「慈」字,慈就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的廣大心懷;我們的心要寬廣到足以包容普天下的眾生,使普天下眾生皆能得到安樂。

「慈」,不只是心存善念而已,還能付諸行動,實際以身體力行去利益眾生。我常到慈濟醫院病房探慰病患,看到一群群志工好像是對待自己的親人和好友一樣,親切柔和的鼓舞、安慰病患,使病房增添慈愛的氣氛。這種溫暖親近的情感,洋溢在慈濟醫院內,使患者在病苦中減少些許煩惱、沮喪,此即稱為「予樂」--在身體行動中,表現出一種給人快樂、消除他人痛苦的形態。

學佛一定要能學到「慈於內」、「行於外」--要時時將這分慈心銘刻在自己心版上;要時時將快樂的形態,表現在日常的行動上。大家若能同有這分慈心,身體力行去予樂,就叫做「身慈和敬」。

佛教徒必定要好好修持慈念,身體力行;而「予樂」也必須「發乎情、止乎禮」--予人喜樂,千萬要依禮而行,絕對不可非分越禮。有的人個性非常直率,與人交往經常熟不拘禮,稍不留神,言行即容易失去分寸,儘管言者無心,但是聽者有意。為了預防造成對方受到傷害,所以必須時時自我警惕,謹守分寸,言行合禮,才能不失禮越節,彼此和敬相處。

我們要時時刻刻散播快樂種子給眾生,使一切眾生大歡喜,無違佛所說的「身慈和敬」,就能無乖諍。

以「說法」洗鍊眾生心

第五是「口慈和敬」--平等大慈以修其口,常與眾生說一切法,令其得樂,而無有乖諍。

人與人之間,難免有不同的習氣、不同的形態,我們在言語中應該多宣揚好人,時時表揚好事;設若他人有缺點,我們也要善意地不去渲染。我們所說的言語,一定要能利益眾生。

曾有人問我:「師父,什麼樣的人您不能原諒?」我想,做錯事是人所不能避免的,只要知過能改,就值得原諒;但如果一而再、再而三的不誠實,造作「惡口」業,就不可原諒了。所謂惡口,就是妄言、綺語、兩舌。

妄言--就是說謊話。說謊者多數會掩藏自己的錯誤,有很多事情他根本不知不見,卻是非顛倒,強詞奪理。一個人若會說謊話,行為必定會偏差。佛陀也曾表示,凡造大妄語業者,是無可救藥、不可原諒的。

兩舌--就是故意搬弄是非。學佛一定要學「說法口」--就是以言語淨化他人。我們的每一句話都要能夠教育眾生,使人願意向善,使彼此仇恨的人能溝通感情;若能時刻刻宣說佛法,洗鍊眾生的心,就稱為「說法口」。與說法口相反的是「是非口」,就是『非道理』而說成『是道理』。若以一張利口東家長、西家短,使本來感情很好的朋友,彼此之間和睦的感情受到傷害,甚至暗埋仇恨的種子,就是以「兩舌」造作口業!用言語反覆搬弄是非的人實在不可原諒。

綺語--就是口是心非,內外不一,擅於說好聽的話,也就是世俗所謂的甜言蜜語。孔子說:「巧言令色鮮矣仁」,能說不能行,會顛倒是非;花言巧語,會迷亂人心,所以有人說:「口蜜腹劍」--口如甜飴蜜糖,但每一句話都似暗箭傷人。像這種行為也是不可原諒的。

人生對教育的授與受,大都靠聲與色傳達,口是聲的代表,我們學佛要聲色兼俱,若修身而不修口,則修身之行也難成就,所以一定要身口並行;令人起歡喜心,當然要用「說法口」來接引對方。

慈濟志業起源於我當年的一念悲心,然後以「聲」苦口婆心地呼籲眾人,由一而十,由十而百,口口相傳,聲聲連接;從近到遠,由少至多,都是以「聲」呼籲,才有今天的「慈濟」。而省慈濟委員無論走到那一個角落,也都是以慈濟之聲,成就了無數活動,淨化了無數人心。

聲色和、言行合,則事功可成,因此我們定要心和、口和,方能成為一個真正的修行團體。

調和心念,隨順眾生

第六是「意慈和敬」--平等大慈以修其意,常知眾生諸根性欲,與眾生樂,而無有乖諍。

「意」指心念。人的言語、行動,主要是由心起,由意發;心意的產生最快速,所以大家平時修行,一定要從心意修起,要時時刻刻鞭策自己:常常存「慈悲」的心意,對待眾生要抱持平等大慈的心念,不可有人我親疏的分別。

佛陀言:大地眾生,皆是我親,皆是我的眷屬;老者是我的父母長上,中年者是我兄弟姐妹,幼年者是我子女。我們要將小家庭擴大為大家庭,將我們小範圍的愛,擴大成對普天下眾生的平等大愛。

佛陀是出世聖人,為了度眾生,入娑婆世界,化為與眾生相同的形態,隨順眾生的生活;菩薩倒駕慈航,救濟苦難眾生,為了度眾生,亦必須顯現多種身相,才能順應眾生諸根性欲,時時調和自我,適應他人,讓眾生快樂。

長養慈悲心念成就諸行

「六和敬」中前五項--同戒、同見、同行、身慈、口慈的總根源,其實是在於意念--「意慈」;修身之要先修心,擴大心胸、縮小自我,長養慈悲的心念,進而身體力行,成就諸道行。

希望大家自我鞭策、相互勉勵,人人都能沐浴在真、善、美的人生中。

▲慈濟訊息

人心慈愛寧靜,世界和平可期

◎證嚴上人/主講.弟子靜淇/整理

【聯誼會講話】

國曆八十四年一月二十二日
農曆八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各位委員、榮董、慈誠隊以及諸位大德:阿彌陀佛!

很高興大家回到慈濟大家庭相聚,今天是宜蘭、花蓮、台東三區以及國外回來的慈濟人授證及聯歡會,大家不辭路遠而來,真是雲來集菩薩聚會一堂。

看到諸位手牽手,隨著音樂旋律舞動,從台上往下看,真是一幅美麗的畫面--慈濟世界的美,就是靠著大家手牽手、心連心,同步走在菩薩道上所造就的。慈濟世界之所以美,也就是美在大家的身心合齊。

視苦為甜,甘願付出

最近有些國外人士非常關心慈濟,也有很多宗教界人士好奇的想來一窺慈濟世界。昨天早上有三位教授遠從美國、墨西哥來訪,其中一位曾去過錫蘭、印度、日本等小乘佛教盛行的國家,研究佛教精神。他們對慈濟精神非常好奇,所以專程到台灣瞭解慈濟世界是如何造就的?前天晚上他們住在精舍,昨天早上和我們做早課,也參加了志工座談會。

他們認為,慈濟走出寺院深入社會,並不像典型的佛教團體。我說:「慈濟是典型的佛教團體,因為慈濟從事的活動,是實踐佛陀慈悲喜捨理念;也就是說,慈濟是以佛教『大慈大悲』的精神,用實際行動為眾生拔苦予樂,這是真正佛教的典範。」

「無所求的付出就是三輪體空,這種付出,讓每個慈濟人得到歡喜。」我也向他們說明慈濟人「甘願做、歡喜受」的精神--常常聽人說歡喜做、甘願受,這和「甘願做、歡喜受」的意思是不一樣的。

「歡喜做、甘願受」是指迷失的眾生,過去隨心所欲造了業、造了罪,後來不管受到什麼樣的折磨苦報,他都必須歡喜的接受,不能有任何抱怨。

而慈濟人是「甘願做、歡喜受」--甘是甜的意思,這是指:明知這件事很困難,但仍能「視苦為甜」,心甘情願去做,並且做了之後,得到無限的歡喜。

只有物質,心理不見得會踏實快樂,慈濟人能用慈濟的精神和愛去啟發富有的人,讓他們找到一個管道得

以「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發揮良能幫助眾生,如此他們在富有物質之外,還富有情、富有愛,會覺得人生很踏實,覺得更快樂,這就是慈濟愛的文化;而這個文化的形成,就是根源於我們的「甘願做、歡喜受」。

以身行闡揚人間大愛

人在世間離不開教育,慈濟教育志業除了目前的慈濟護專、慈濟醫學院外,更重要的教育目標是淨化社會。慈濟是一所綜合各科系的社會大學--最近常常有慈青到慈院當志工,這些孩子在醫院當志工時,面對人間種種苦相,自然而然會啟發良知,大家都有共同的體會和心聲--回家之後一定要抱著爸爸媽媽說:「媽媽,我愛您;爸爸,我感恩您。」他們的收穫往往比在學校所學的更豐盈。

所以,慈濟的教育工作不是只辦護專和醫學院而已,普天之下,只要有慈濟人的地方,愛的教育就不斷地被發揮--所有的慈濟人不斷向前邁進,不斷地學、不斷地做,日日月月無時無刻,以身行闡揚人間大愛。

至於慈濟的組織和功能正是契合佛陀所教育我們的:利己利他,普潤群生。慈濟努力化理論為實踐,實實在在去做、去行。所以我說慈濟是典型的佛教團體--把佛陀的精神明確地表達、力行出來。

菩薩道上自修自得

教授問我:「現在有那麼多人捐錢給慈濟,為什麼你不把這些錢用在照顧僧伽,用在建築寺院呢?」

我回答:「跟隨我出家的弟子必須要堅持二項意志:第一要耐貧,第二要耐勞。一定要有此耐貧耐勞、自力更生的覺悟。」

他們又提到一個問題:「現在法師還健在,所以能凝聚那麼多的力量,萬一有一天你不在時,要如何傳承下去?另外,慈濟的組織那麼大,一定會遇到很多困難,當遇到困難時如何解決?」

我回道:「當我存在時,很多人都說跟著師父的精神走;當我不在時,相信大家也同樣會秉持慈濟精神走下去--依法不依人啊!舉例來說:我從沒離開過台灣,但是分布在各個國家的慈濟人,都把慈濟精神推展得很好,無論是阿根廷、美國、加拿大、日本、南非……地球上只要有慈濟人的地方,慈濟的精神就被發揮得非常好,可見沒有我也可以啊!只要方向正確,專心一志投入,相信大家在菩薩道上,一定可以走得很好。」

慈濟一直是佛教精神的實踐者

至於我是否遇到過困難,我是以何種心態度過困難呢?我向教授們說:「有人說我自處於佛教之外;有人問我為什麼要濟助國外?為什麼要救助大陸水患災胞?……面對一些不瞭解我的聲音,也是我的一大困境。其實,瞭解的人就知道,這一切是依我所發的願--為佛教、為眾生去做的。」

有人認為慈濟吸收佛教的資源、吸收社會的資源,但在我看來,慈濟是在開拓社會資源--三十年前的台灣,佛教尚未積極參與社會工作,社會上縱有許多好人,多是以個人、小眾的力量,零星地在地方上行善,鮮少有匯集一堂的現象;因為有了慈濟志業,使很多原來根本不認識佛法,或是不認同佛教的人,因為肯定慈濟,所以把錢捐給慈濟,先由善門入而開始接近佛法。這就是慈濟拓展社會資源、也是擴大佛教資源。

更進一步說,慈濟一直就是「佛教的慈濟」--不論是國內、國際或大陸賑災,都是抱持佛陀「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宗教情懷,去救助該救助的人!

至於我要如何「突破難關」呢?

我有兩項精神與心態:

第一,不爭辯。不論別人怎麼說,我都不爭辯,只是自我反省,如果有錯就要改過,沒有錯就更認真去做。不爭辯是我一向的態度。

第二,不強求任何人去做事。為什麼慈濟人會那麼高興地付出呢?因為大家都是自己發心「甘願」去做,所以能夠充分發揮良能,達到「一眼觀時千眼觀、一手動時千手動」--心手一致的結果;而這些並非強求可得的。

這就是我突破困難的兩種方法,與人無爭則人安、與事無爭則事安、與世無爭則世安啊!

人心慈愛寧靜,世界和平可期

昨天下午,天主教羅馬教廷艾哲格樞機主教來到精舍。主教是主持推動世界正義和平的委員之一,他常到世界各國推動這項理念。我請問主教:「世界真的很需要和平,請問你們是用什麼方法促進世界和平呢?」

他回道:「要讓世界和平實在很困難,但是重要的是在人心,人心如能寧靜,世界才會和平。」接著又說:「如果你不介意的話,我想引用聖經中的一則故事來解釋。」

主教說,有一個很貧窮的人,來到一位富有的人家門口,他並未開口乞討,而那位富有的人在貧者面前來來往往好幾趟,也總拿不出一些些的同情心。後來富人去世以後,墮入地獄。

為什麼富人死後會下地獄呢?因為他沒有憐愍心,即使已經很富有了,還是捨不得布施,想要擁有更多,永遠不滿足;因為貪念太強,所以下地獄。

主教說,這個故事主要的含意,就是強調一念「心」的重要;而世界和平必須從心做起,人心如能寧靜慈愛,世界才可能和平。

我說:「這和佛教精神相同,我們也是強調一切唯心造;慈濟人尤其致力於身體力行,去實踐救人的工作。」

心手相連,發揮良能

今年初,我到全省各地主持慈濟人歲末聯歡祝福會,很多人都問:「師父,今年您有什麼新的願望呢?」我說:「我的三願年年一樣:一,不求身體健康,只求智慧明睿;二,不求事事如意,只求信心、毅力和勇氣;三,不求減輕負擔,只求增加力量。不過,今年我另有三個新的願望--願人心淨化、社會祥和、天下無災無難。」

如果問慈濟今年的計畫是什麼?我要告訴諸位,最重要就是「淨化人心」。慈濟人應該要有這分共識:運用佛陀的教義,大家心手相連、腳步合齊的去服務社會。

我們既然身為佛的弟子,就要擔負起普天之下眾生的重擔,慈濟要淨化人心,慈濟要祥和社會,慈濟要祈求天下無災無難。希望各位能啟發愛心,落實慈濟精神,共同挑起如來家業。天下擔由天下人來擔,慈濟人如果有這分心,就無需擔心將來證嚴不在時怎麼辦!

感恩過去的三十年,慈濟由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少到多,在在都是大家心手相連的結果。感恩你們讓慈濟四大志業年年擴展,年年圓滿,使佛陀的精神能在全球各地傳播,發揮救人的功能。

三十年來,我無法道盡對諸位的感恩,展望未來,希望慈濟「四大志業六大腳印」能在全球發揮更大的良能。

祝福諸位新春快樂、諸事吉祥,阿彌陀佛!

▲慈濟訊息

佛心流泉--一盞小小的油燈

◎靜暘

記得有一則寓言是這樣的:

有一位老伯伯,提了一盞小小的油燈,這盞小油燈對老伯伯說:「阿伯啊!我燈光如此微弱,你提著我有什麼用處?」

老伯伯慈祥地對小油燈說:「沒有關係,沒有關係,雖然僅是微弱的燈光,只要你能盡全力放出光明就行了。」

燈火相傳以啟光明

說完,阿伯仍舊提著這盞小油燈繼續往前走,走到碼頭的一座燈塔下,然後再一階梯一階梯的往上爬。當阿伯爬到燈塔上面時,便利用這盞小油燈放出的微弱燈火,點燃這座燈塔的燈火,瞬間,燈塔大放光明!讓航行在黑暗中的船隻,能依著燈火找到目標,安全地抵達目的地靠岸。

三寶歌言:「人天長夜,宇宙黮闇,誰啟以光明?」苦海茫茫,眾生有如在黑暗長夜中盲目摸索,不知何去何從。

踏入慈濟,皈依上人座下,我才恍然大悟--原來人人本具一分純真潔淨的愛心善念,只因凡夫長久以來受慾念心魔障蔽,心念被污染而愚黯昏昧,迷失自性。

感恩上人在我茫然不知所從時,點燃我的心燈,喚回清淨的本性。

燭燈有形,心燈無形

每年歲末,上人總會為無數的慈濟人點「心燈」。當會場燈光熄滅,呈現在眼前唯一的一盞燈光--是上人手中的燭光;每個人雙手奉著蠟燭,長跪在上人面前,靜待上人點傳象徵光明希望的燭火。

上人開示:「燭燈有形,心燈無形,希望人人點燃心燈後,不僅照亮自己,也能照亮黑暗中苦難的人。」同時,上人更祝福普天下蒼生能離苦得樂。

耳中聽到陣陣「傳心燈」「只牽你的手」的歌聲,此時此刻,分不清是懺悔?還是滿足?只知道自己已淚流滿面,內心吶喊著:「上人!感恩您點燃我的心燈,讓我迷途知返,讓我倦鳥歸巢,讓我心靈有個溫暖的家,有慈母的呵護……」

燃燒自己,照亮別人

靜宥師姊曾經說過,傳心燈過程中給她的感受:「點心燈時,大家為了怕點不亮、或擔心點亮了又熄滅,所以手中的燭在來回幾次捏握之後,都變形了;看到變形的蠟燭,如同看到上人--日日月月燃燒自己,照亮別人。」

上人不輕忽任何一個眾生,不捨棄任何一個眾生,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光芒,也期待他能綻放光明;即使是流轉生死六道輪迴中的眾生,上人也是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期盼他們的心燈能延續不已,遍照寰宇--正如前面小故事中,一盞小油燈只要持續點燃,就能引燃燈塔火花,大放光明,帶給世間無限的希望和祥和。

▲慈濟訊息

如是我聞--蒙塵的心

◎靜淇

前幾天接到台中分會轉來一封聽眾的信,信中說她總是利用每天早上做早餐的時刻,靜聽中廣台灣台播出的「慈濟世界」節目,常常被上人的開示及慈濟人的現身說法,感動得流下眼淚。

追求浮華表相的日子

她是一位家庭主婦,先生體貼,孩子乖巧,家庭生活原本幸福美滿,遺憾的是以前她喜歡玩股票、買珠寶,每次買股票賺了錢後就逛委託行,再時髦的衣服、再貴的珠寶,付起錢來面不改色。一套衣服動輒兩三萬元是稀鬆平常的事,可是買了衣服後還要搭配首飾,天天把自己打扮得像棵聖誕樹;每天總覺得好像少了一件衣服似地,因此天天都在買衣服、首飾。

她的心情,也常隨著股票的漲跌而起伏不定,遇到股票下跌,心情鬱悶時,就拿先生孩子出氣。家庭生活也因此覆蓋上一層陰影。

找回迷失的自我

某天清晨,她心血來潮打開收音機,正好聽到「慈濟世界」廣播節目,從此成了忠實聽眾。慢慢地,她發現自己有了明顯的改變,不再天天想跑號子(證券行),不再熱衷股票,更減少了逛街購物的慾望,當然,家庭也逐漸恢復了往日的生氣和笑聲。

正當她暗自慶幸自己生活得比以前更充實快樂時,竟然發現自己罹患胃癌,這個晴天霹靂的消息,讓她對未來頓失所有的希望。

經過治療之後,情況尚稱穩定。她在信中說:「因為上人的法寶給了我求生的意志和信心,如今已不再覺得恐慌了。」

最後她說,經歷了這次的病苦,才深深體會到從前汲汲追求的金錢和珠寶,到頭來一樣也帶不走;甚至當她把一大盒珠寶金飾拿出來擺在桌上時,一條條的項鍊手鐲,竟然愈看愈像一團毒蛇,以前她就是為了追求這些東西,不但賠上了健康,還差點賠上美滿的婚姻。

毒蛇與黃金之別繫於一心

佛教有個故事:

有天佛陀經過一個地方,指著溝中之物告訴阿難:「阿難,毒蛇!」阿難看了一眼也說:「佛陀,毒蛇!」隨後的一對父子聽說溝中有毒蛇,好奇地上前一看:「哎呀!是黃金白銀耶!怎麼會是毒蛇呢?」他們趕緊把這些金銀帶回家。

沒想到,這些東西竟是贓物,最後被查到移送官府法辦時,父子倆後悔莫及地說:「佛陀講得沒錯,那些果然是毒蛇啊!」

同樣是黃金,凡聖所見不同,佛陀的心眼明淨,能透視萬物實相,而凡夫卻因貪慾,視黃金為寶貝,殊不知因此而造了種種的惡業。

但願大家能從這封信的啟示中,體會上人所說的:「只要心地無雜念,則遍地皆是黃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葉方良 Rex-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