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有情

第三面佛

◎林清玄

我想,如果每個人都有朝拜四面佛時那虔誠祈願的心,願意花更多的時間在感情的理解,那情感的難題也可以解決不少吧!

到泰國旅行,朋友帶我去拜泰國人認為最靈聖的四面佛。

通常拜四面佛要從第一面佛順時鐘方向拜過去,第一面是求平安,第二面是求財富,第三面是求情感,第四面是求事業。

住在泰國的朋友說:「依照我的觀察,一般人總是在第三面佛停留的時間最長,祈求得最誠心,可見在人間,感情是最大的難題啊!」

為了求證朋友的說法,我們拜完四面佛,就站在一旁看別人拜,果然,不論男女老少,在祈求情感和婚姻順利的第三面佛前,總是佇立不動很久,表情非常虔誠。

人是因為感情而投胎,感情因此是生命最大的難題。

離開四面佛,我想,如果每個人都有朝拜四面佛時那虔誠祈願的心,願意花更多的時間在感情的理解,那情感的難題也可以解決不少吧!

吉祥鳥

◎林清玄

在中國人眼中是凶鳥的烏鴉,在加拿大人眼中卻是吉祥鳥,可見這個世界上事物的價值是因而人異的,如果改變了我們的偏見,事物的價值就改變了。

到加拿大溫哥華,走出溫哥華機會,看到機場的停車場有許多烏鴉,甚至停車頂上,見到人也不怕生,鴉鴉的叫,繞在人的身邊飛。

來接飛機的朋友看到我露出訝異的神情,笑著說:「加拿大的烏鴉最多了,加拿大人把烏鴉當成吉祥的鳥。」

「為什麼呢?」

「因為烏鴉很聰明、很討人喜歡,聲音也很好聽,又能維持生態的平衡。烏鴉也是極少數會反哺的鳥。」

我看著已經歸化加拿大籍的朋友,真是難以想像,在他們的眼中烏鴉就好像我們眼中的喜鵲一樣。

在中國人眼中是凶鳥的烏鴉,在加拿大人眼中卻是吉祥鳥,可見這個世界事物的價值是因人而異的,如果改變了我們的偏見,事物的價值就改變了。

就像我在加拿大的那些日子,幾

乎天天都看到烏鴉,愈看愈發現烏鴉很好看,聲音也很好聽,飛起來也很優美,一付吉祥的樣子,好像穿黑禮服的紳士。

對呀!那象徵凶事的、不吉祥的是我們的心,與烏鴉有什麼相干呢?

圓通寺與冰淇淋

◎林清玄

佛是到處在的,體貼眾生的需要,正是在拜佛。

到圓通寺的大殿拜佛,在我右邊拜佛的是一位中年的婦人,很虔誠的在那裡頂禮。

我也專心的拜著佛,突然聽到右邊傳來劈啪兩聲兩響,回過神來,發現右邊的婦人正打著小孩的耳光,由於用力過猛,連靜寂的佛殿都回響著嗡嗡之聲,我看著孩子的左右臉頰浮起十個鮮紅的指印。

「你沒有看見媽媽在拜佛嗎?你這個死囝仔哺,要吃冰淇淋不會等一下嗎?不吃會死嗎?氣死我!氣死我!」那媽媽漲紅著臉,幾乎發抖的說。

原來圓通寺外有小販賣冰淇淋,看來只有七、八歲的小孩擋不住誘惑,來向正在拜佛的母親要零用錢。

拜佛的母親的反應大出我的意料之外,但被打的孩子的反應更令我吃驚,他雙手撫臉、咬牙瞪著怨恨的眼睛以忍住淚水,憤憤的說:「你先讓我吃冰淇淋,等一下再拜佛也不會死!」

說完,孩子一轉身衝出大殿,發抖的母親抓狂了,順手抄起放在牆邊的木板,追了出去。

我跟出去,看到一對母子順著石階追逐,竟追了數百公尺,最後消失在山下。

這時,我才聽見石階下賣冰淇淋小販的叭不--喇叭聲。

我已無心拜佛,坐在庭中的大石頭思惟,如果我正在拜佛,我的孩子來向我要冰淇淋,我會有什麼反應?我想我會停止拜佛去買冰淇淋給他吃,再回來拜佛,或者就陪他吃個冰淇淋也未可知,吃了冰淇淋拜佛的心可能會更清涼。

佛是永遠在的,稍停一下並不會怎樣。

佛是到處都在的,體貼眾生的需要,正是在拜佛。

每一個孩子的心都有尊貴的佛性,孩子與佛無二,為什麼母親不能體會呢?

正想著的時候,那氣喘噓噓的母親返來了,我擔心的問:「追到了嗎?」

她說:「無呀!這塊死囝仔,跑比飛卡緊,看在佛祖的面上,饒他一命。我是拿這個板子來還給廟裡的。」

然後我看她把板子放回原處,在大殿前穿鞋子--她剛剛急怒攻心,連鞋子也沒穿就跑了。

我順著圓通寺的石階下山,看著這秋天清明的風景,想到佛是永遠在的,佛是處處在的,在每一片葉、每一朵花、每一株草,甚至在吃冰淇淋清涼的心裡。

但是,拜著佛的人中,幾人能知呢?

▲杏林春暖

救人一線間--治療性心導管術

◎張白衣

夏天清晨四時,當星月才起始西沉,曙光尚未鑽破闃黑的層層夜網,位於東台灣中央山脈下的靜思精舍,就已經在靜寂的天籟中醒來了;一陣匆忙的漱洗之後,早課的梵唄通常伴隨著清晨的第一道曙光在鳥鳴啁啾中響起,在清新無染的晨光下,靜思精舍恆常予人平靜而寧定的力量。

六時許,早課完畢,當精舍人眾前往進餐,或開始忙碌的一天時,大殿相對的冷清下來了。此時,經常會出現一個頎長挺拔的身影,虔誠的禮佛助禱完,就默默地獨自離開了。他不會多走一步,進到精舍裡面,更不會多說一句話,或與上人談什麼,他悄悄地來去,不驚動任何人,單純的到精舍禮佛---只因他是個佛教徒,而證嚴上人是他崇敬的對象。

出了精舍,他默默地開著車,迎著清晨幾乎可以抓得住的空氣與陽光,愉快地回到慈濟醫院,一頭鑽進病房探視他的病人。奇怪的是,一看到病人,他端正而嚴肅的臉龐就神奇地綻放出親切和藹而「美麗」的笑容---雖然他是位男醫師,但許多人都會覺得,在這一所人性化的醫院;出現這麼一位人性化而負責任的醫師;在這樣一個清新亮麗的清晨出現這樣一個充滿希望而令病人放心的笑容,是多麼「美麗而溫馨」的事情!

他,正是慈濟醫院新近落成啟用的「心導管室」主任---內科王志鴻醫師。

搶救病人第一

某日的午休時刻,證嚴上人經過心導室,看到王志鴻醫師與助理還在忙碌,時間已至中午一時還無法抽空用餐,一問之下,原來是為一位情況危急的心臟病人,做了幾個小時的心導管術,剛剛才結束手術,還在善後中。

王醫師打開電腦讓上人看心導管做出來的結果,他說:「剛剛那位患者,心臟的三條血管阻塞了兩條,清晨六點多被送到醫院,情況很危急,我們馬上為他做心導管術,現在患者的情形非常好。」

王醫師指著影像,解說那位病人心臟血管嚴重阻塞,施以經皮瓣膜氣球擴張術治療之後,血管已然暢通的情形。上人問:「病人會不會不舒服?」他說不會,因為血管內並沒有神經,只有導管在插進時,會有打針一樣的輕微感覺而已。接著,他舉起一條細細的管子說:「這是靠這條管子救人---可別小看它,光一條管子

要三萬多元。」

稍後,王醫師陪上人到加護病房看那位患者,那位患者身體雖虛弱但已能講話,甚至可以吃中飯了。

這一切,看在上人眼裡,感恩有這麼多人護持慈濟---因為有大家的護持,只要能救人或減輕病人痛苦的設備,雖然一部儀器要數千萬元,也可以盡可能地去添購;更感謝王醫師精湛的醫術,及醫療團隊所有工作人員廢寢忘食地搶救病人的仁心仁術,充分發揮詞願救人的功能。而王醫師也將奄奄一息的病患,在三條動脈阻塞兩條危急的情況下,從鬼門關搶救回來的醫術,也因此傳開,令病患及家屬們感念不已。

注重團隊工作

「你問王志鴻醫師啊?提到他,我就必須翹起大拇指……他對病人有極大的愛心與耐心,工作態度認真負責,又能深刻體會上人的苦心孤詣及慈院創建與維持的不易而密切配合,默默耕耘,毫無怨言。來到慈濟,對王醫師而言真可謂是犧牲奉獻!」

無論是慈濟醫院的醫、護、工作人員或病患,甚至證嚴上人,很多提到王志鴻醫師都會誇聲「讚!」而資材組長王錦珠對她的這番評語,更是她親自經歷後的肺腑之言。

慈濟籌設心導管室多年,但礙於空間限制,一直無法進行,待到去(八十一)年底二期醫療大樓竣工,方才展開作業,從病房的闢建、機器的標購、安裝、試車,到正式啟用,全部的過程均需詳盡而縝密的計畫,這項任務,正是由王錦珠配合王醫師統籌處理,王醫師均是親自到現場督導工程。不料,工程進行到一半,王錦珠組長因頸椎受傷住院開刀,無法視事,只好委由王醫師全權負責。「在我生病期間聽到他親自監工,我就安心了,可以完全放心地養病。等我回來時,心導管室已經可以搬家,可以用了!」

事實上,在今年五月新機器啟用之前,他已用放射線診斷科的血管攝影機附加的心導管儀器設備,及廠商提供試用的機器做心導管術,救過許多人寶貴的生命了。

不僅如此,他對很多事情的參與和投入,更讓許多人由衷感激他的幫忙。如採購心導管機器時,資材組只跟他提一聲慈院與某代理商有很好的淵源,他就改變自己的使用習慣,完全配合院方更換機器;機器啟用後,更讓機器的使用率發揮到最高點,甚至協助會計部門記帳,也幫助院方將檢查資料存檔,一步步制度化,使用部作業方便不少。

而為充分掌握病患在第一時間做心導管的時效,只要有醫師開出做心導管的照會單,經他研判有必要做且還能救,他總是不辭辛勞,盡力搶救,而且一定在當天完成手術。因此,除了門診外,他每天待在心導管室的時間經常超過十二個小時,絕不因下班時間或該名病患不是自己的病人而產生分別心或稍有遲疑;從心導管機器五月份安裝到八月份止,他已做了八十幾例心導管手術,也可看出他的工作量及充分發揮救人功能之一斑。

珍惜醫療資源

也因此,跟隨他做心導管的護理人員也是最累的,但他對病患的照顧及對護理人員的教導,也因而有極豐富的層次,加上他的親切周到及尊重,都能得到他們最好的配合與尊崇,醫護人員也樂意跟在他身邊學習與服

務。儘管他親切隨和,看病仔細又有耐心,但他對病人極有原則,不會有求必應,甚至在義診期間有病患拿了勞保單要藥膏,他也會婉言相拒,原因是:「看病又不是上菜市場,買菜還附送蔥跟辣椒。慈濟人要惜福,該省的就要省,不必要的檢查就要避免。社會成本要分配在需要的人身上才合理,患者不一定能了解這一點,但我們工作人員應該堅持;不要讓勞保虧太多,就是替大家惜福。」

來到花蓮,王醫師最大的犧牲,應該是他現任新光醫院藥劑科主任的夫人及兩個分別就讀小學及幼稚園的兒子無法同來。過去,陪兒子玩、送兒子上學,是他家居生活最大的消遣,現在則每兩週才能回家一趟,而且由於他責任心重,一定要等到有人替他值班才放心回台北。身在花蓮的時候,他幾乎廿四小時待命,在休假期間仍是戰戰競競。曾有一次逢著休假日,委員師姊約他同去會員家採橘子,臨上車前,在醫院門口他又要求:「等一下,給我五分鐘!」原來,他不放心他的病人,又跑上樓到ICU看他的病人,確定沒有變化,他才放心地跟著大夥兒去從事到花蓮後難得的消遣。同時,也因為家小沒來,他更在上班時間外,充分利用早晚空閒時巡查病房、慰訪病人。

以愛心耐心尊重生命

雖然每天忙碌不堪,但王志鴻給人的印象總是神采奕奕,箭步如飛,聲音宏亮。原來他從小在鄉下農家長大,早練就一身好筋骨,又是運動健將,高中、大學時代都是足球校隊,而且也當過救國團的假期服務員,因此不只體力好、有活力,對團康活動也很在行。

王志鴻是屏東潮洲人,家中有四兄弟,他排行第三,上有一姊。他的父親經營一片大果園。由於住得偏僻,每天上、下學都需走四、五十分鐘的路,他的父親為使他們有較好的讀書環境,他小學沒畢業就全體送往高雄念書。高中就讀高雄中學,大學聯考考上中國醫藥學院中醫系,除了西醫課程外,還需加修一百多個中醫學分,相當能「刻苦耐勞」。

而他除了是運動健將外,在學生時代也是有名的「野生動物專家」。有一次颱風過後,他在地上揀到一隻的小鳥,就想盡辦法為牠救治,療好傷後才放生。此後他就開始喜歡養小動物,在台中租來的十二坪房子中陸續養了五、六十種動物,天上飛的、地上爬的,應有盡有。

從養小動物中培養了愛心與耐心,又從醫學訓練中體會到生命的珍貴,使他從小嚮往當船員或森林管理員的飄泊浪漫之心,逐漸安定下來。

「學醫就是要救人」他說。由於性格使然,王志鴻喜歡從事直接看得到療效的醫學,因此原來想走外科系,後來發現心臟內科在發揮急救功能時無時間性,卻更有急迫性,性質最像外科且富有挑戰性,頗契合他的價值理念,因此民國七十一年畢業服完兵役,他就到國泰醫院的心臟內科服務了七年,尤其在心導管方面感興趣,花的心血也最多。恰巧,在他擔任住醫師的第二年,他的大哥因風濕性心臟病,開了三次刀,還是過世了,致使他更致力於心臟冠狀動脈血管的檢查、治療。

民國八十年,他因想轉換服務環境,已決定離開國泰醫院與中南部某醫院簽約,但由於該院不準備發展心

導管治療,也沒有心臟外科可以配合,使他猶豫不決。透過老同事的介紹,知道慈濟有意發展心導管治療造福東部病患,於是當年六月份他就到花蓮上任了,成為花東地區的第一位心臟專科醫師。

王志鴻是到任後才開始認識花蓮與慈濟的,除了喜歡花蓮的好山好水外,他深切體會到花東地區社會力低與醫療資源的缺乏,在金錢與地域的雙重隔閡下,有些在診斷上有所偏差、有些無法得到適切的治療;許多病患從輕微的症狀拖到嚴重,從可以治療拖到無法治療。也因為社會經濟能力低、人口老化嚴重,行動不便的患者頗多;花東地區幅員又狹長廣闊,吃藥的持續性也較北、西部差……種種實際體察,使他更肯定證嚴上人不計成本在花蓮設立慈院、發展醫學研究的宗旨。也因此,他一心一意,全力致力於心臟內科的診療及心導管的醫療工作,免開刀就能解決許多心臟血管患者的病痛,提供東部地區心臟病患者最快最好的服務。

免除開刀痛苦的心導管術

今年五月,慈院籌設多時的心導管室成立,總共耗資五千多萬元,購進美國奇異公司最新型的雙血心血管攝影儀及最新型的各種心導管室周邊設備。在王醫師的領導及新穎齊全的心導管室設備,和專業專精的醫護人員搭配下,可進行各種心臟疾病的檢查及施行治療性的心導管術。

王醫師指出,治療性導管術,目前使用最多的是經皮冠狀動脈擴張術、經皮瓣膜擴張術及其他的動脈成形術。主要作用是以心導管的技巧來擴張狹窄的狀動脈,對於多種急慢性缺血性心臟病,有很好的治療效果,能適時挽回垂死的性命。方法是用一支帶有氣球的心導管置入人體的周邊血管,順血液到達病人的心臟冠狀動脈或心瓣膜的狹窄處,再從外面對導管施壓使氣球膨脹打開,利用氣球打開的壓力把狹窄的血管或心瓣膜撐開,達到血液再流通的作用,稱為「氣球擴張術」。

王醫師表示,心臟是一個有力的肌肉器官,負責推動血液循環全身,帶給全身組織所需養分並帶走廢物,因此心臟本身可以說是全身運動量最大的器官,更需要充分的血流供應,尤其是氧氣不可一時或缺。而供應所有心臟肌肉細胞的血液來自三條冠狀動脈--稱為冠狀動脈。這三條冠狀動脈可說是心臟的命脈,一旦它們因某些原因發生阻塞致血流不通時,心肌細胞很可能因缺氧而壞死--心肌梗塞壞死範圍過大時(超過百分之二十五至三十以上),可能就影響心臟功能立即發生生命危險。

此類冠狀動脈心臟病造成的心絞痛俗稱「狹心症」,嚴重的狹心症在急性期若不妥善處理,極易變成心肌梗塞,即俗稱的心臟病發作,發生初期的死亡率極高。狹心症及心肌梗塞等等冠狀動脈疾病在西方均為十大死亡原因的前三名,致病原因主要與飲食習慣有關,近年來因國人飲食習慣逐漸西化,因此發生率也日漸提高。目前的治療方法大致有三種:一為內科吃藥控制,二為動手術,第三種即為冠狀動脈擴張術。需由有此類手術訓練的心臟專科醫師及心臟血管攝影機等特殊器械的配合。

過去東部地區患者多數以藥物控

制或送北部教學醫院手術,近三年來,王志鴻醫師加入慈院陣容後,才結合林申昌醫師等,在堅強的外科醫療團隊為後援下,配合放射診斷科的儀器設備,而成為慈院的常規性醫療方式,兩年多來總共已施行過約四百個案例;新的儀器設備啟用後,心導管手術更是如虎添翼,使東部心臟病患免於開刀的痛苦,即能被有效治療。

王醫師指出,此類病患在早期以內科服藥治療即可,但東部地區的病患延誤求醫,致使心臟功能變壞,非但生活品質不好,嚴重者因心臟衰竭而失去謀生能力,甚至喘得連日常的刷牙穿衣都無法做,致使社會力閒置。而心導管氣球擴張術與傳統的外科手術比較,具有許多優點--開心手術危險性高,胸腔易粘黏、易感染,病人需承受麻醉及開刀的痛苦及後遺症,術後需數星期迄近月才能恢復;而心導管術不但不用剖胸手術就可以達到治療效果,且危險性比開心手術低、不會感染、病人恢復快、生活品質高,且花費也比開刀低約三分之二。因此心導管術實為東部地區病患之福。

他也期待,早日讓慈院成為花東地區的後送醫院及心臟專科的訓練中心;並深信目前慈院的心臟內、外科組合的醫療團隊陣容已相當堅強,一台心導管儀器也可以充分提供花東地區的需要,這些期許應該都是指日可待的。

平平實實,順其自然

身為佛教徒的他,認為生活是很平淡、很實在的東西,「平平實實,不想過去,不看未來,才能活得有活力。時代社會變化太快、太大了,順其自然就好。」是他的生活哲學。

他在大哥心臟病發作開刀到去世的十二天期間,整整瘦了八公斤,有過這段內心煎熬的體會,使他對病患家屬的焦慮、憂急如焚的心境感同身受,自然產生由衷的悲憫而想盡力透過灌輸當地民眾醫療常識,使患者、家屬,更能面對事實地接受治療。「每一個病患及家屬無不希望有什麼神仙妙藥或神效的針,一針見效就可以長命百歲,但那是不可能的。許多病是無法根治的,尤其是老人退化性疾病,只能調理,沒什麼獨門秘方,就像日常使用工具,壞了就找專業而可以信任的人修理是最適切的方式。因此,醫病關係要好,就要將危險性及無法避免的併發症向家屬說清楚,才能讓病人信賴醫師。若無法得到病患的信任,則應指引他去找他信任的人看病。所謂『先生緣,主人福』,切勿迎合病人而做太多不屬於自己專業的事,在單純清楚的醫病關係下,才可以減少醫療糾紛,病人也可以獲得較多的好處。」他說。

而王醫師又強調,心導管手術再好用,也需在醫師確定為「狹心症」--亦即台語俗稱的「心包油」或「油包心」時才能做,千萬不要貿貿然聽說了就往花蓮跑,造成時間、金錢及精神、體力的浪費,白跑一趟反而延誤病情。

對病患諄諄善誘、耐心說明,對事態度做十分,只講五分,默默耕耘、暗暗付出,王志鴻醫師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琉璃世界

風停雨歇,明淨天宇的一抹彩虹--慈濟脊髓損傷聯誼會美術社

◎謝素美

「盛年折翼」衝擊著他們的心理,帶來強烈的挫折感與失落感,
因此,他們的表達慾望與成就慾望比一般人殷切;
我們希望「慈濟脊髓損傷聯誼會」的會友,
能從藝能團體中找到一個成長目標,滿足「表達」需求與「成就」需求;
並藉著體驗意義與創造意義,抗衡肉體的急凋與時間的流逝,而能活得充實、活得快樂。

此外,殘障往往帶給個人、家庭與社會莫大的負擔,
我們也期待會友能夠從團體中學得一技之長,
將來出售自己的創造品,謀求經濟獨立,活得有保障、有尊嚴。
「美術社」即是基於這樣的構想所成立的社團。

「來!大家注意這邊!畫畫開始這十分鐘講解很重要,你們要專心聽,等一下我會示範給大家看……」十月下旬一個飄著微雨的早晨,花蓮市豐村開漳聖王廟附近一間外觀毫不起眼的石壼工廠中,傳出一陣華麗典雅的巴洛克音樂,和著一個低沈平和的女性聲音。

循著聲音走進去,就會看到一位身量略矮、體態健碩、留著妹妹頭的年輕女老師沈麗玉,正站在八坪大的廠房中間,高舉炭筆、環顧四周,而九部坐著胖瘦年紀各異男子的輪椅,從各個角落緩緩地向她靠攏。

「把我畫好看一點啊!」

這是慈濟脊髓損傷聯誼會美術社一星期一次的美術課開場的一幕。從今年五月十三日社團成立以來,這場星期五聚會已堂堂邁進第六個月,社員也從第一期的四位增加為十位。今天,除了年紀最小--二十三歲的邱

金浩,因褥瘡住院外,其他全都到齊了。沈老師一眼望去,指定留著一臉絡腮鬍的新同學沈約平當模特兒。沈拄著短拐搖搖擺擺地在靠窗的床沿落了座。

「這是軟橡皮,不過,它不是擦子,你們要把它當做白色的筆使用。」在十六隻眼睛灼灼注視下,沈老師邊畫邊講解。短短十分鐘,一個活靈活現的沈約平呈現在大家眼前。

「好!你們開始畫。不一定要很像,但是味道要傳達出來。」老師起身從內圍退到外圍,站在楊金洲的身旁。

楊金洲小時候觸電跌傷,除了下半身癱瘓,雙手從手肘處截肢。老師尊重他口咬鉛筆作畫的習慣,每次都個別指導鉛筆畫的要領。而紮著長辮子的徐新福初次參加,不適合馬上畫人像,這次讓他跟楊金洲一起畫野薑花。

「把我畫好看一點啊!」沈約平僵著脖子,挑著眉毛大聲嚷嚷。他原本是船員,因游泳跳水撞到河床,造成頸椎第六節不完全損傷,四肢輕癱,是十個社員中,唯一能撐拐杖走幾步路的人,由於短枴如劍,人稱「沈大俠」。

「我要把你的鼻子畫得扁扁的。」這是劉添華,也是新同學。濃眉壓眼,看起來有點憂鬱,平常沈默寡言,但是,一出口就是俏皮話。

嘻鬧哄笑過後,場面漸漸沈靜下來,最後只聽到炭筆磨擦紙面的沙沙聲,和沈老師指導楊金洲和徐新福的低語。

窗外雨勢漸強,風搖樹動;屋裏人全神貫注在畫紙與模特兒身上,似乎未覺察屋外風雨交加。而古典樂曲優雅地在空氣中流盪成背景的一部分,彷佛存在,彷佛不存在。

藝能成長團體的構想

望著一張張聚精會神的臉孔,腦海不禁浮現那些剛受傷的SCI(脊髓損傷患者)躺在床上的情景,以及通通訴說著要自殺的電話。

林寬章,27歲,搬運工,車禍四肢癱瘓;賴國民,25歲,鐵皮屋工人,高處墜落四肢癱瘓;魏道均,25歲,音響工人,機械壓傷下肢癱瘓--

這些靠勞力謀生的人,失去了下肢或四肢功能,出院後要靠什麼謀生?這麼年輕,漫長的人生怎麼過?當時筆者懷著沈重的心情「以老病人為師」,從床邊會談中找答案。

楊金洲說他最大的樂趣是畫畫;陳金春受傷以來覺得最高興最有意義的一刻,是從門諾志工潘媽媽那裏學會籐編;邱金浩受傷以後,天主教會的修女教他打毛球,出售織物讓他覺得有尊嚴、有價值……

「小型藝能團體」的構想由此逐漸成形。

為了驗證這個構想的需要性、可行性,也為了瞭解會員的一般狀況,以便給予必要協助,筆者當時服務於慈院社會服務室,於八十一年四月十五日針對聯誼會一百三十九位會員發出一份問卷,瞭解他們的健康狀況、醫療負擔、就業情形,以及參加藝能團體的意願。回收問卷九十三份--就業方面,有三十一位會員就業,六十二位會員無職業(佔三分之二);六十二位無業會員中,半數以上(三十九位)希望有工作。至於藝能團體,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會員勾選一項以上。

接著,社服做了一項就業資訊服務--提供花蓮縣市規定需要定額雇用殘障人士的公私機構名單給會員,促會員自我推薦;另外,推薦學有專長者的資料給縣府社會課,請代尋合適工作。但是,由於環境障礙、法令障礙、就業市場結構障礙,以及專長障礙等因素,只有三位學歷較高,受傷程度較輕,學有專長的會員進入機構任職。其餘三十位「條件」較差--學歷低或殘疾程度重的會員,依然無法在就業市場覓得一席之地。

「藝能團體」看來是值得一試的

,但是,當時聯誼會正處於新舊交接的階段,許多人事有待了解,許多例行的工作需要執行。這個構想遂被這些比較緊急的事務淹沒。

沉重的身軀,年輕的想望

構想重視並落實是一年以後的事情。在這一年中,當時身為社工員的筆者,從與會員正式和非正式接觸中,深深感受到,這一群盛年折翼--他們百分之九十為男性,而年齡百分之九十五分布在二十歲到五十歲之間--在活動力最強的年齡,從社會核心退至邊緣地帶的「社會邊緣人」,確實是會裏最需要關懷的一群。

有職會員可透過職業,滿足許多社會心理需要、解決許多社會心理問題;老年會員原本就處於退休狀態,肢體功能乍然大失,固然令人傷痛,但是,他們曾經燃燒年輕的生命為家庭、社會發光過,失落感比較容易調適,而實際上的安養照顧多數可由家庭或機構來接手。相較之下,這一群懷著振翅欲飛的年輕想望,卻有著不聽使喚的沈重軀體的青壯年失業族,面對漫漫歲月不知著力何處,特別令人嘆「惜」。

而從多次出入病房的SCI老病號多為無業的年輕會員看來,褥瘡、泌尿道感染(所謂「不動症候群」)、酗酒--這些浮現表面的生理問題,很可能都導源於生活缺乏目標、生活內容空虛--這個生活問題及心理問題。

政府的殘障職訓以及機構定額雇用殘障人士辦法,受惠者多為教育程度高、殘障程度輕的殘障人士,對本會學歷普遍低而殘障等級普遍高的會員,助益有限;而八十一年六月成立的中華民脊髓損傷協會東區服務中心,其主要工作目標在募款籌建位於新竹的SCI庇護中心。兩股資源對此顯要問題均未有正面回應。筆者當時有感於慈院是花東區域醫院,SCI聯誼會是慈院歷史最悠久的病人自助團體,這個問題有賴慈院社服室籌畫對策予以因應。

於是,在慈濟基金會的大力支持下,小型「藝能成長團體」的構想才付諸實行。

構想中「藝能成長團體」人數約在五十至十人之間,依照地緣關係結合社員,這樣一方面可以克服會員交通不便的問題,一方面便利用社區資源。社員所學習的藝能希望能夠和藝術及生活結合,讓作品兼具表達性與市場性,而且,以可以單獨在家中創作為宜,好讓會員在定期聚會學習之後,可以在家中練習。

此外,也需要特別關懷頸髓受傷的會員及原住民會員,因為他們的肢體障礙及文化障礙比一般會員多,個人及家庭承受的衝擊最大,希望有一、兩個社團針對他們的需要而設計。

「美術社」就是全部符合上面這些條件的社團之一,因此,會員有九位原住民,三位頸髓患者……

「慢慢來,我等你」

「老師,我畫好了!」

「我也好了!」

風停雨歇,秋陽再現,學員紛紛交出作品。老師把畫本一一直立排在床上。

「林寬章!慢慢來!我們等你。」沈老師看到作畫中的寬章有點緊張,馬上出言安撫。「其他人先看看自己的畫、別人的畫;想要改的,再拿回去改。」

寬章頸髓受傷,下身癱瘓,上身半癱,手抓握無力,動作比較慢,畫畫途中掉了好幾次筆。聞言後定下心來,正一筆一筆地處理背景。

沈大俠悄悄起身,拄著他的「劍」,一枴一搖地朝廚房走去。他當船員時是船上的主廚,每週五來美術社,都大展工夫將簡單的平常菜色,變成一桌色香味俱全的佳餚,讓同學們大快朵頤。

令人驚喜的畫展

在藝能團體的規畫中,「以志趣及地緣為前導,發展出具有支持功能與切磋功能的小團體,讓團員彼此成為心靈朋友與同學伙伴,在坎坷的人生道上,相互扶持」,也是我們希望社團發揮的功能之一,簡單來講,就是「社會功能」。

另外兩個功能,一個是心理功能,一個是經濟功能。

「盛年折翼」衝擊著會員的心理,帶給他們強烈的挫折感與失落感,因此,他們的表達慾望與成就慾望比一般人更殷切;我們希望會員能從藝能團體中找到一個成長目標,滿足「表達」需求與「成就」需求;藉著體驗意義與創造意義抗衡肉體的急凋與時間的流逝,而能活得充實、活得快樂。

此外,殘障往往帶給個人、家庭與社會莫大的負擔,我們已期待會員能夠從團體中學得一技之長,將來出售自己的創造品,謀求經濟獨立,活得有保障、有尊嚴。

然而,冠冕堂皇的漂亮話出口容易,要真正落實卻必須克服許多困難,並推展出一套持續性的長遠計畫才行。

肢體癱瘓造的交通不便需要克服,脊髓損傷的後遺症--大小便失禁、自律神經失調須加防範應付;最重要的是,要怎麼建立他們和藝能之間的關係?尤其像「畫畫」這種抽象東西,要如何讓他們感受繪畫對他們人生有意義?要如何讓他們相信,以前拿鐵槌敲釘子的雙手,也能持筆表現美?這是美術社成立後,社團老師和社工員時時面臨的挑戰。

社員最初報名八人,留到最後只剩四名。四名中有兩名是中途被老師與社工合力逮回來的「逃兵」--其中之一,就是沈老師目前引以為榮的得意門生林寬章。

所幸,八月底配合會員大會舉行的畫展圓滿成功。參觀人潮的驚喜反應證實,這最後一批離開大自然的大地子民,血脈中奔流著自然天地賦予的美感,他們適合畫畫,也能夠畫畫。畫展結束後,社員由四名暴增為十名,第二期轟轟烈烈地開班。

那次畫展中,林寬章的作品得到很多行家與非行家的讚賞。沈老師對他的畫評是:「他的世界很美,感情自然流露,氣質高貴。」

畫展猶如掛在驉子嘴前的紅蘿蔔,是增強學員動機,鼓勵他們走完第一程的誘餌。而今,學員信心篤定,士氣高昂,是回饋基金會、回饋家庭,朝自給自足的目標邁出第一步的時候了。

挑選優良作品印製賀年卡出售,是他們起步的方式。擅長「十字繡」的彭儀珠會員也提供三幅作品,共襄盛舉。

不留白的心靈世界

「好了。」

老師把林寬章的作品擺在成排作品的最左邊,開始分享與講評。

「你畫的是耶穌,還是保羅?」

林智明開朗地嘻嘻一笑,輪椅中健壯的身軀,隨著笑聲微微抖動。他是個「內外不一」的人,畫展期間一幅如夢似幻的荷池清曉,惹得大家對他「刮目相看」--原來在他如山的外表下,藏著一顆溫柔浪漫的心。沈約平在他筆下變成了聖人。

許健福的畫描繪細膩、調子陰沈,畫面透出一股虛無、頹廢的氣息。

「有點像台北某些文人。」沈老師低聲對筆者說。她沈吟片刻,在畫面上加上幾筆,畫中人物頓時多了一分意志力與理想性。許健福傷齡十年,早年在西餐廳工作,曾是個喜歡穿白色西裝的時髦青年。受傷後,駕著一輛中古三輪車,或賣報紙或當小販。

賴清華的畫中人物老實內斂,有點害羞;劉添華的橫眉豎目,宛如江湖人物;林寬章輪廓抓得最準。傷齡二十年的林清祥年紀最大--四十二歲,畫中人物卻年輕瀟灑,亮眼得宛如電影明星。

「沈約平一定覺得林清祥畫得最像他。」沈老師偷偷地跟筆者說。

「吃飯囉!」沈約平彷彿回應沈老師似的,在外頭嚷了起來。

沈老師請大家先就座,她去看楊金洲和徐新福的野薑花。老師讚美楊金洲的畫線條流暢、描繪準確,然後,拿起水彩筆在空白的背景,上了一些水彩。

「覺得怎麼樣?」

「啊!好看多了。」

老師鼓勵他試著使用別種畫具,以拓展作品的表現性。

徐新福畫兩小時下來,只畫了輪廓。「構圖不錯,有潛力。不要怕錯,畫快一點,畫壞了也沒關係呀!」

牆上的時針已指向十二時三十分,原本預定九點半上到十一點半的課,「照例」又拖了一個小時。

我們入座時,正好看到沈大俠斜睨著劉添華,口中嘟噥著:「欠你錢是不是?把我畫得那麼兇,還是林清祥畫得最像。」

※※※

騎車離開這一團歡樂氣氛時,已是下午一點多。耳邊風生,路樹後馳,心中情緒複雜。今天的快樂景象是真實的,但是夠不夠堅韌呢?會不會像十月天的浮雲,風一吹,就散了呢?會員自然散發的喜樂,讓人安慰;但是,六個月的社團畢竟青澀幼嫩,和自給自足的工作團體還有一段距離,也是事實。

路,還很長。

(本文作者為前慈濟醫院社工員,目前是慈濟脊髓損傷聯誼會義工)

▲琉璃世界

法親,大愛

◎游素貞

短短一個月中,讓我體悟到人生最痛苦的生離死別那種椎心徹骨之痛,
卻也讓我感受到人間有情、生命有愛那分溫暖真情。
所有苦難若非深刻去體驗,如何能了解人間疾苦,
又如何能用赤誠真愛去幫助那些苦難眾生?

九月十二日那天晚上,帶慈濟列車從花蓮回到家,已經是夜裡十點多了。早上本想好好補充睡眠,睡飽了再下樓,卻聽到世明在樓下直喊著要我下去用餐,內心著實感到有點不耐(因往常此刻是我在三樓整理佛堂時間,很少與他共進早餐),誰知這一餐卻是我倆天人永隔,最後相聚的時刻。

晴天霹靂

當他出門不到半小時,我就接到一通由工地打來的電話,業主驚惶失措的喊著:「快叫世明來,工地有人摔下去!」當時我和婆婆立刻用行動電話聯絡世明。電話撥通了卻無人接聽,心中正感納悶焦急之際,卻來了一通催命電話鈴聲,業主哭喊著:「陳太太,你快來,,摔下去的不是工人,是世明!我們正請救護車送往彰基急診處,妳快來!」

放下電話,彷如晴天霹靂!瞬間突然有股不祥預兆湧入腦海。

和婆婆匆匆忙忙趕到醫院,當我停妥車子進到急診室,看到婆婆與阿姨幾乎昏厥癱瘓的神情,婆婆喃喃自語:「醫生說不樂觀,恐怕不行了,不行了!……」我焦急地進入診療室裡,映入眼廉的是世明滿頭滿臉血跡,雙耳正湧出鮮血,無助地躺在診療台上,鼻上插著呼吸器,醫師、護士們正忙著用電擊做心臟觸擊。

看到世明臉上那種驚愕、害怕與痛苦的神情,我的心宛如正被利刃支離破碎的切割著,我怎忍心見他再如此受罪呢?我請醫師明確告訴我世明目前的狀況。

醫師撥開世明的眼睛說,他的瞳孔已經放大,頭顱碎裂,所以血才從耳朵流出,呼吸已經停止,心電圖也無心跳顯示……。當醫師敘述完畢,知道已回天乏術,我強忍住悲痛,毅然決然請醫師停止一切急救措施。

一心念佛

強抑內心傷痛,我輕輕為世明戴上上人送給他的佛珠,跪在他身旁,靠在耳際提醒他:「世明!你不用害怕,我會在此陪你,定下心跟我著我唸佛,阿彌陀佛隨時會來接引你!放下所有一切,工地、家人我會妥善照顧,此刻你只要專心唸佛--放下所有一切,跟著我唸佛!」

正準備抬上救護車,突聽到兒子琮閔在外面嚎啕大哭,嘴裏直嚷著:「我怎麼辦?我變成孤兒了,我不甘心!我還要讀大學,爸爸怎麼這麼狠心拋下我們不管呢?」兒子的哭叫聲,聽得我這個做媽的心都快碎了,母子相擁而泣,我一直安慰兒子:「還有奶奶、媽媽、姊姊、姨婆、叔叔、阿姨,那麼多親人會照顧你,爸爸自己也不願意這樣走的,他比你更傷心、難過……。」

當救護車載著世明從醫院回到家時,家中已有好多師兄師姊。邱蘭芳、陳美容、賴完妹及曾詠貴、梁安順居士,已開始準備佛像、鮮花、水果,一會兒功夫已佈置完成莊嚴肅穆的靈堂。

正當全體師兄師姊專心助唸佛號時,女兒雯珊已從學校趕回,她悲傷痛哭得幾乎暈倒。我摟著泣不成聲的女兒告訴他:「雯珊,爸爸現在最需要的是我們全心幫助唸佛,悲傷難過只會牽絆住爸爸。不要哭,去爸爸身邊安慰爸爸,請他放下心,跟著大家唸佛好嗎?」

此刻女兒也深深意識到父親臨終階段的重要性,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停止哭泣,擦乾了眼淚,隨後平靜的走近她父親身邊,跪著對著父親的耳邊輕輕說:「爸爸您安息吧!我會努力讀書,弟弟功課我會用心督導,我們都陪在您身邊,您放下心和師姑、師伯一起唸佛,記住快回來慈濟,我們全家等著您回來當小菩薩哦!」

淨身入殮

從早上十點多開始,師兄、師姊川梭不息輪流助唸,進出數百人次。到晚上九點多,余金山、李朝森、田憲士、林石等師兄及多位慈誠隊員合力為世明淨身,用酒精棉輕柔地為他擦拭已乾涸的血跡,徹底清理乾淨全身。在女兒堅持讓父親穿慈誠隊制服下,師兄們為了讓世明能穿乾乾淨淨衣服面見佛,不厭其煩地穿了再脫,直到第四次才滿意。臨時找不到領夾,田師兄毫無考慮取下身上領夾親自為他別在領帶上。當師兄們合力將世明抬進棺,大家虔誠為他做入殮儀式,正要蓋棺前,忽然接到上人從台北來的電話。

上人如慈母般的溫言慰語,使我感恩的當場跪下,泣不成聲。上人柔聲叮嚀著:「妳要保重身體,不要過分悲傷,要堅強啊!好好將婆婆當親生母親孝順她,孩子需要妳照顧,要

堅強,知道嗎?去世明身邊告訴他,記住他的法號『濟生』,那是生命再重生的意思--要快去快回,再回到慈濟世界。」緊接著上人對心力交瘁的婆婆與孩子開示,要婆婆不要過份傷心,母子緣短,在慈濟大家庭中雖然失去了一個孩子,將擁有更多子女;並要雯珊、琮閔孝順奶奶、媽媽,用功讀書,多幫媽媽分擔家務。

助唸一直持續到凌晨六點半,慈濟師兄、師姊不惜犧牲睡眠,三更半夜從各地趕來為世明助緣祝福,足足助唸長達二十小時。

上人叮嚀

上人農曆初一(九月十六日)抵達台中分會,於會員聯誼會結束後,特至彰化寒舍關懷,這分關愛之情不但令弟子無以回報,更讓社區鄰居感動不已。上人於家中當眾開示:「生命無常,定業雖不能轉,但福緣可造。因為生前與慈濟結下善緣,才能有那麼多師兄、師姊來助緣。目犍連尊者生前神通第一、定業來時,亦不能逃。生命無常,要及時行善造福。」隨後上人更諄諄教誨,要我婆媳能以母女相待,凡事多尊重婆婆,鼓勵小孩並為他們祝福。上人還到九十七歲爺爺的房間安慰他老人家,並親自為他祝福、戴上佛珠。

女兒在上人開示後,隨即呈上一封信給上人,以感恩又感傷的心情唸出此封信,表達全家人對上人及慈濟全體師伯、師姑在這段時間對家人的關懷之情。赤子心聲,一字一淚,在場親朋好友、師兄師姊為之動容而落淚。

法親大愛

在這段治喪期間,感謝中部地區慈濟委員與慈誠隊師兄師姊,在百忙之中幾乎天天來關心與安慰,並幫我處理治喪一切事宜,從助唸到入殮、護棺、火化,師兄師姊們皆以對生命最尊重的方式來幫助世明完成一切儀式。慈濟人全心全力在我生命中最無助時伸出援手來幫助我、愛護我,慈濟世界真、善、美的最高境界,在治喪期間發揮得淋漓盡致。這分赤誠關懷與法親大愛,我實無法用言語表達全家對上人及慈濟大家庭這分感恩與謝意……。

九月二十九日,世明告別式由本覺法師主持公祭,約有三百多人參加,從蓮花讚、心經、往生咒、讚佛偈到回向偈,場面莊嚴隆重。靜淇師姊擔任司儀主持公祭;女兒雯珊淚讀哀章,表達對爸爸的思念與哀悼;梁安順師兄於感傷、追思氣氛中代表慈濟讀完祭文;田憲士師兄代表家屬向來賓致謝詞;告別式就在莊嚴肅穆的佛號聲中完成。

火化當天由慈誠師兄護棺,師姊並排整齊隊伍,在唸佛聲中引路抵達火葬場,在既莊嚴又感人的場面中完成火葬儀式。

生生世世菩薩道

世明的往生,是我人生過程中所面臨的最殘酷的考驗,事發突然得讓

我幾乎措手不及,若非上人與慈濟大家庭這分真情大愛,也許我和家人早已崩潰了。由於慈濟的因緣,讓我從上人身上學到面對困難時,應有的那分堅忍、毅力與耐力。目前我必須以上人傳遞給我的慈濟精神,去承擔眼前面臨的層層生活考驗,繼承師兄生前的事業與孝道,並扶養子女長大成人。

再一次感恩上人及所有慈濟人,願在慈濟道上繼續與師兄師姊結法緣,生生世世跟隨上人行菩薩道。

給爸爸的信

◎陳雯珊

爸爸,我好想您!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如果我早知道會失去您,我一定會很仔細的去聽您的話,用功讀書,謙卑的做人,就像您一樣努力。

以前您總是不厭其煩的要我用功,並時常提起您早年求學過程的艱辛。您說您從小因家貧而必須一邊求學、一邊為家計擔憂。從小就必須撿煤炭、賣便當,小小年紀,就去守工寮、守更;大學時賣泡麵賺取學費。前幾天我聽奶奶談起您在台北補習時,她寄給您一千元的生活費,您卻又寄回五百元時,我不禁羞愧的哭了,我現在才了解您常要我好好讀書的原因,我現在才知道,您是那麼用心的要我向上。

前幾天一到黃昏,弟弟因為想您而哭泣,睡著了在夢裡揮著拳頭,爸爸!我知道那是為什麼--因為每天到黃昏時,就是您回來吃飯的時間,和弟弟打網球、帶他洗澡的時光;卡拉OK仍在,可是爸爸!我卻再也聽不到您開懷的歌聲了。

爸,您知道嗎?我現在去補習回來好孤單,我好想念那種有您陪伴的溫馨和安全感。

爸,我知道您很愛我們,也一定不是故意要讓我們傷心,弟弟氣您丟下我們,可是我們我知道一定不是這樣。爸,我好愛您,好多人都稱讚您的為人--行善、孝順、努力,我想您一定有很重要的原因,所以一定要走,而我們一定會把您的精神好好留住,學您的一切,讓您的影子在我們身上駐留。

爸爸!我們都愛您,再見了,您安心的走吧,我們全家都知道將來慈濟的小菩薩中將有一個是您,因為您會乘願再來跟隨師公的。

▲千江映月

家園劫--湘西水患災情實勘

◎勘災小組

「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兩年前,中國大陸華中、華東地區世紀洪澇的創傷初癒,今年七、八月間,湖南民眾又遭洪水肆虐,全省六千多萬人口,即有68%--四千一百多萬人遭受災害,其中尤以大陸特貧的湘西地區(每人年平均所得為三百人民幣,約合台幣一千元)最為慘重。

本會於今年八月份接獲湖南省紅十字會傳真災區資料後,上人非常關懷災情,特組成勘災小組,秉持慈濟一貫的「國際急難救助」--重點、直接與尊重三大原則,勘察小組擇定湘西特重災區--全縣受災人口達 87%的永順、桑植兩縣,作為勘察重點。曾前後於九月廿日、十月八日派員前往實地勘察。

七、八月間湖南地區的連續暴雨,加速山洪的沖刷,永順、桑植兩縣泥石成流,摧毀房屋、農田、河流,以致百姓財產沖光,賴以為生的農作物沖毀殆盡,目前只能靠救濟度日。

嚴冬將屆,上人悲憫當地災民無衣、無食,難度酷寒嚴冬,故於十月二十五日三度派勘災團:施清秀、鄧春治、許玉摘、孟月秀、李明倫、林櫻琴等人,前往重災區桑植、永順兩縣蒐集許細災情資料。

儘管當地政府提撥款項保障缺衣、缺食、缺住的「三缺戶」不餓死、不凍死、有基本安身之處,然杯水車薪,並非每戶人口均能分配到禦寒的棉衣及棉被,而發給三個月的米糧十月即已用罄,嚴冬酷寒,災民將如何過冬?

證嚴上人極為心焦,乃於十月行腳中,全省奔波呼籲,希望大眾踴躍捐輸,讓災民擁有一佪溫馨和暖的冬天。

目前,本會決定將援助重點放在冬令救濟,發給兩縣八萬三千多位災民棉衣、棉被、衛生衣褲及大米等,並於十二月中旬進行發放工作。

「菩薩所緣,緣苦眾生」,在災民缺衣少食,受寒挨凍的時刻,您一點點的付出,就能使他們免於苦難,希望您發揮大愛的精神,給災民一個溫暖的冬天。

▲淨土人間

東湖地區的環保夥伴們

◎張瓊齡

做資源回收,剛開始,有可能只是一時興起,只關乎個己發心的問題。
然而,真的放手去做,時日漸久,夥伴與夥伴之間,儼然形成了一種心照不宣的約定。
那是一種承擔,一種相互依存、共同成就一事的約定。

每逢農曆初三、十七,住在東湖的德旺師兄就會駕著他的「謀生工具」--一部三噸半的「拖拉苦」(卡車),在清晨六、七點左右,展開當月的「充電」之旅。

前個晚上,他徹夜工作,一宵未眠,今兒個一早,便緊接著展開東湖地區的資源回收收載工作;雖然,明明見他是一付健碩的體格,還是忍不住要問:「堪得住嗎?」

他隨即發出爽朗的笑聲,大手拂去滿頭滿臉的汗水,反問道:「你看呢?」是呀,要是身子堪不住,就沒法子一做兩年多了。

針對住家社區回收

每逢農曆初三、十七,是傳統市場休市的日子,大夥兒選在這一天來收載物件,無非是考慮到作業上的方便,當回收車行經市場附近的回收點,不致受阻於人潮,能夠迅速完成任務,亦無礙於交通。

慈濟人在東湖地區的回收工作,主要是針對住家社區。根據長期收載的經驗顯示,一般住家的回收物以報紙為大宗,其次是紙箱,其他的回收物僅居點綴性質。

全省各地的慈濟人,尤其是中南部地區,在當地推展環保資源回收工作的初期,經常為了促使民眾響應,而代收某些不在回收範圍的廢棄家具、用品,在東湖社區,是否也有這樣的情況呢?

「這倒是沒有。一開始,我們就是針對可回收資源,民眾也都能配合。」何師兄表示,倘若收了不能回收的廢棄物,不僅增加作業上的困難,屆時送往垃圾掩埋場,還得支付每噸一百二十元的處理費。

三十個回收點

既然從事常態性的社區回收,仰賴的就是各家各戶平日隨手累積,每個社區再有一、兩人發心騰出自家附近的空地作為定點以聚集物資,屆時負責收載的何師兄只需前往各個集中點收取即可。而在固定收載日當天,能夠撥出時間參與的師兄、師姊們,

或是在定點等候,或是沿著路線隨站幫忙,一般來說,並不需要動用到大批人力。有時候,碰巧大夥兒都沒空,就何師兄一人,這項例行的收載工作也沒有停過。目前,東湖地區共有二十個定點,分屬二條路線輪流前往。

自民國七十九年底,經由上人正式呼籲響應環保資源回收以來,慈濟人不時可從廣播、刊物中獲知相關的觀念及活動消息;而委員們在前往會員家中收取會費時,也乘機將這分理念傳佈出去。然而,真正要落實到行動上,除了委員本身帶頭做起之外,實際響應的見習委員、慈誠隊員及慈濟會員,更是成事的一股強大力量。以東湖地區來說,幾個經常熱心幫忙的師兄師姊,並不具有委員身分,而長期發心提供車輛負責收載兼搬運的何德旺師兄,便只是會員。

恆心.耐心.超越的勇氣

對於響應這項回收行動的民眾來說,在配合上並不會產生太大困難,只要在家中備妥兩三個紙箱子,平日隨手將不同的紙類分類置放在紙箱中,屆時也不需額外耗費時間整理便可直接處理;回收物置放在家中期間,既不佔據太大空間,也無礙觀瞻。

然而,發心擔任一個回收點的負責人,還真要具備一分恆心、耐心,以及一股自我超越的勇氣才行。

※※※※

黃麗琴師姊膽子小,從前她是不敢騎腳踏車上街的,然而,自從負責起搜羅社區住戶家中的回收物,她勢必需要輔助收載的工具不可,於是,她只有硬著頭皮上路,「我先生打趣地說:『像妳這樣的人,竟然也敢騎車了!』」而黃師姊居家附近,有一小畦菜圃,原是她用來蒔花種菜,在城市裡聊享用田園之樂的寄情之處,如今,她在菜圃區隔出一個範圍,作為回收物的聚放定點;菜圃周圍用來隔出這一整個區域的柵欄,也是她自個兒敲敲打打、釘製成的。

※※※※

王師姊從前也不會開車,倡導資源回收後,她為了方便會員響應,終於去考了駕照。每個月,她乘著收善款的機會,也順道把回收物載回家中倉庫存放。

有位林太太,她住在公寓二樓,既沒有黃師姊的菜圃,也沒有王師姊的倉庫,但是,她有著同樣的一分熱心。隨著師兄師姊們來到了林太太居所的樓下往陽台一望,不禁為眼前看到的景象而動容--一落一落堆疊得方正平整的報紙,猶如一堵寬厚堅實的紙牆,從地面直到天花板,紮紮實實的,就算是來了地震,也未必會傾倒吧!每個月,林太太都要親自砌這麼一道報紙牆,剛剛砌成,便逢收載而化為烏有,如此週而復始,然而,砌牆人並不因此便稍怠輕忽,隨意堆置。

收載日.充電日

「林太太這兒,我們排在最後一站,每次來到這裡,想到她那麼用心,自己彷彿充了電般,精神百倍,不敢有懈怠之想。」何師兄把每月兩次的收載日,視為自己的充電日,事實上,每個參與其事的人,也都是投以具體行動作為無聲的說法,互相激勵,彼此充電。

在非假日從事活動,一般來說,師兄們因有工作在身,較難配合,然而,有時回收物較重,對師姊們實在是一大負擔,於是,有些師兄不定時會向工作單位請假,前來支援。

淨心.淨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葉方良 Rex-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