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娑婆法音

望福島嶼--《小琉球個案探訪》.之1

◎張瓊齡

小琉球,是個充分自我祝福的島嶼,
不管住在島上那個角落,不管曾遭遇什麼樣的變故,
當村民述及自己居住的村落名稱時,
免不了把「福」字掛在嘴邊。
這是個渴望被祝福的島嶼……

環繞小琉球一圈,直覺這是個渴望被祝福的島嶼,渴盼心情之殷切,以至於在為每個村子命名的時候,都要安上個「福」字,教外客在提及村名的時候,自然會把祝福掛在口邊。

漁福

由本福村出發,穿過中福村,即是漁福村;在這個村子裡,有三戶人家是我們拜訪的對象。

這戶人家的男女主人離異約有五年。

精神失常的黃先生,人在高雄岡山的四哥家中靜養;十七歲的長女於國二輟學後,即隻身前往台灣謀職,現今下落不明,兩個兒子分別在國中、國小就讀。

師兄姊們與黃先生的嫂嫂們一番談話之後,打算與其四哥聯繫,詢問黃先生的近況,看看是否有進一步治療的可能;至於黃先生的女兒,則希望透過她在高雄林園的表姊代為尋覓;兩個兒子暫無升學就業的問題,依舊有勞其伯母們多費心。

另一位黃先生略有智障,三不五時猶能跟著人家出海,收入並不穩定;其妻智障程度較嚴重,然而,在操持日常家務與照顧孩子方面,並不失其為人妻母之本分。兩個女兒均智障

,在學。

據其鄰近的老婆婆表示,黃先生一直勤奮努力,有機會便出海,由於腦力不如常人,自不能擔任主力工作,收入也較少,但他一直是自食其力,並不閒置。數月前,由於長女「心穿孔」開刀,才頓然陷入困境。

老婆婆告訴我們,小女孩開刀後情況好多了,黃先生出海去,黃太太大概是到學校接孩子吧!這戶人家原非本村人士,自八、九年前移居至此,住的就是老婆婆家的房子,也從來沒跟他們要過房租。

我們讚歎老婆婆一家是好心人,她不以為意,流露出本應如此的坦然,卻倒是奇怪著:你們這些外地人,是怎麼知道找上門來的?

李女士獨自在家,三個孫兒還沒放學,八十五歲的婆婆日前赴蘇澳的兒子家居住。

多年前,媳婦、兒子相繼因病、因海難往生,從那時候起,她那張臉恐怕就沒笑開過吧!要不然,面上的愁雲怎能凝得這樣深?

這小島不比台灣,沒辦法隨處找些外銷手工來做做,她一個近六十歲的婦道人家,又有高血壓,能做些什麼營生呢?

這撫養孫子的擔頭,可比當年撫養子女的負擔沈重得許多。

南福

結束了漁福村的拜訪,越過大福村,一行人在南福村落定。

陳先生夫婦不在家,到市場賣水果去了。數年前,陳先生赴外海捕魚,因故手臂受傷後,雙手一直使不上力,早該動手術醫治的舊傷,也因為生活的擔子太重而延宕至今。聽說,他手臂裡還埋著當年的彈片。

從不能工作,到目前能和妻子去做生意,乍聽之下似乎經濟狀況較有起色了,然而,仔細想想:這個小島能有多大的市場需求呢?至於手臂裡的彈片,要不趁著年輕恢復力強動手術取出,待它再次「引爆」的時候,恐怕……

回程的路上,大夥兒一直記掛著這件事,回頭還得找上陳先生,謀個解決之道才成。

天福

這個住在天福村的陳先生和前面

幾戶人家的不同之處,除了他是住在古厝之外,還有他新近交上的好運道--從數千民眾當中雀屏中選,取得今年碧雲寺的爐主資格。

陳先生喜上眉稍,直說是「阿祖仔」疼他,不嫌棄他,「阿祖仔」真有靈感,知道他的需要。依循往例,在這一年內,將會不斷有信眾前往陳先生家中膜拜,他則可以依靠出售香燭紙錢正當獲利;每份一百五十元的祭品有利潤八十元。

「要是每年的爐主都輪流讓貧民取得,那就好了!」有人說。

遺憾的是,每年只能有一位爐主,然而,待援的人士何其多,他們等不等得及?

杉福

離開天福村,途經上福、杉福村,直驅本福村,時屆正午時分。林武男師兄告訴我們,住在杉福村的林太太午、晚餐時間都在本福村的一家餐飲店幫忙,午後才好拜訪她。

林太太的先生從事泥水工,在五年前的營造工程中意外墜樓身亡。對於先生的故去,她並不怨怪任何人、事或命運,她很清楚,把兩個兒子教養成人、顧好品行,是她目前生命的重心,因此,明明知道「那邊」(指台灣)的工作待遇較好,她也沒有貿然前往,「賺再多錢,如果孩子學壞了,我再怎麼拼命,又有什麼用?」她寧可安住在家鄉,賺一天一、兩百元的工資,隨時照看著孩子。

本福

去見陳女士的時候,林武男師兄要我們兩三人過去就好,怕人多招搖,陳女士不自在。

她還相當年輕,猶未邁入而立之年,然而,先生的因病猝逝,迫使她懷抱著至慟的心境,獨力撫養一雙孩子。

她目前有個固定的工作,經濟尚可,孩子們經外公外婆的悉心看顧,身體狀況巳較幼兒時期健朗些。

只是強作歡顏的她,不由得教人見了心疼--曾幾何時,還是翩翩年少;曾幾何時,猶初作新婦;但,曾幾何時,無常現前,悲慟催人心老。

偏偏人生的路這麼長,還要走好遠好遠……

淑貞師姊每月都要往來於東港、小琉球之間,今後她願意發心多關照本地的個案,莫讓海峽成為情誼的屏障。她把隨身攜來的慈濟月刊贈給陳女士一本,藉由文字的傳述,算是建立日後長情開端吧!

渴盼祝福

環繞了小琉球一圈之後,頓然教人發現,這是個充分自我祝福的島嶼,不管是住在島上的哪個角落,不管曾經遭逢什麼樣的變故;當這裡的居民在自述居住的村落時,免不了要把「福」字掛在嘴邊,在這同時,又為自己立足的土地,祝福了一次。



▲娑婆法音

搭起綿密關懷網絡--《小琉球個案探訪》.之2

◎張瓊齡

慈濟自十一年前起,慈善關懷的步伐踏上位於屏東外海的小琉球,
現存最悠久的個案,已持續照顧六年,
此地的個案型態,多是家庭主力人口遭病變或災害,
以致傷殘或身亡,使家庭陷入困境。

回想起五月十四日當天,一行慈濟人複查小琉球個案的點點滴滴,直教人玩味再三。

從屏東東港上船的時候,我們總共是八個人--四位男眾師兄當中,有委員編號六十七的元老級委員,也有編號二千五百六十七號的新進委員;兩位師姊,一位是資深的委員組長,一位則是訪視組副組長;另有花蓮本會社工員及文化志業中心採訪人員各一名隨行。來到小琉球之後,會合了一位當地土生土長的委員師兄,以及一位因生意需要每月必往來於東港、小琉球兩地的委員師姊,此行的訪查人員即告齊全。

這樣的訪視組合,僅僅是現行於慈濟團體裡,諸多訪視行動的隨機抽樣而巳,並非刻意安排,也無從判斷這是不是箇中的典範,或者是不是理想的組合模式;然而,因為這樣的一個範例,讓我們有機會去細細體會,近三十年來慈濟慈善工作不變的精神內涵,和隨時空調整的訪視形態與觀念。

探訪八戶長期照顧戶

由屏東分會(位於長治鄉)前往東港碼頭的車上,訪視組副組長盧麗玉師姊從研讀個案紀錄中,理出幾個重點,在簡要的口頭傳述中,也讓在座的師兄姊(包括不識字的老委員)先對案主概況有些了解。

屏東委員上一回到小琉球複查,是今年二月初冬令發放,因此,部分曾參與其事的師兄姊,對於一些舊個案記憶猶新,並不需要查閱紀錄。而陳榮慶師兄則說他已有六、七年未到小琉球訪個案了,今日還是因為他的夫人臨時抽不開身,他才有機會頂替。這是因為屏東地區的複查工作採取各組畫分責任區域,交由各組專心關懷各自責任區內的個案,平日少有餘力跨區域訪查。

年初,本會在小琉球的長期照顧戶有七戶,依照慣例,為讓案主安度

年關,凡遇歲末,均不停濟個案,待佳節過後方予結案;因而,此行雖是查訪八戶,但事實上,僅有五戶舊案,另三戶巳是過年後的新接個案。此行目標除了將新個案的資料完整建檔,並將進一步瞭解其他社會資源在此地的運作情形。

琉球嶼屬屏東縣琉球鄉,位於高屏溪口南方,是一珊瑚礁島嶼,東西最寬處兩公里,南北長四公里,面積六點八平方公里,有公路貫穿全島。與台灣之間交通往來,雖有不定期飛航之班機,然而平日頻繁使用的交通工具首賴船隻。目前,在屏東東港、高雄林園鄉中芸港、高雄市一號碼頭,均有固定船班航行,船行需時三十至四十五分鐘左右。

全島共有八個村落,落籍居民約一萬兩千人,但實際人口不及萬人;全鄉有四所小學、一所國中,唯一的私人診所位於本福村,由於沒有保險給付,因此並非當地人民負擔得起,長期病患多赴台灣就醫。據當地人士表示,平日交通船僅有五個班次,若遭遇緊急狀況,唯有包船送醫,一趟的行情是台幣一萬兩千元。

致力與個案建立綿密關懷網絡

當天是星期六,甫靠岸,即見租車業者紛紛衝著船上詢問租車的意願。漁業與觀光業是島上明顯的經濟來源,兩者皆有「看天吃飯」的意味,但是,前者從業人員自身所要承擔的身家風險較後者為甚。

一行人自碼頭徒步至林武男師兄居處,只要兩三分鐘的腳程。委員編號一八六的林師兄是道地的琉球人,也是當地唯一一位慈濟委員。基於方便性的考慮,他安排我們兩兩共乘一部機車,由六部車子組成的車隊,便依著順時鐘的方向,環島一一訪視散布在五個村落的八戶個案。

本會自七十二年起承接此地個案,待案主情況改善或往生而予以結案,現存最悠久的長期個案為七十七年所開案,而現有個案中,有四分之三是家庭主力人口遭病變或災害,以致傷殘、身亡,並無孤老無依者。

綜觀而言,這八戶人家均巳接受政府低收入戶的補助,不過,幾乎都不清楚自己隸屬於那一個款項;有部分人家表示,曾經接受台灣某些慈善單位或宗教團體的善款補助,後來,不知何故突然中止援濟,也未被告知原因。八戶人家,每戶均有二或三名未成年人口,然而,均未向家扶中心提出申請補助,甚至完全不知有這類機構存在。

遍訪了本地個案之後,發現所有案例均需代為向家扶中心申請補助,其中有部分個案若經轉介成功,即可與案主溝通,循序進行停濟計畫,並視案家需要,由經濟援助轉為精神心理輔導對象;部分未遇案主僅由旁人轉述之案例,則必須另覓時間請本地委員再訪;有的個案將可能涉及醫療補助。

今日的訪視是由十人組成的工作組合,在面對案家時,部分成員會視狀況自動迴避或在近處等候,隨時調整訪視人數;在與案家交談的過程中,多半是由訪視組盧師姊擔任主要發問者;凡遇需要拍照存檔的案例,均先徵詢案主首肯後再行拍攝。

小琉球與台灣因有一水相隔,在客觀條件下,極容易礙於時空限制而形成脫節現象。長久以來,本會在當地僅有一名正式委員;近來,另有一位任教於琉球國中的許春發老師開始參與慈濟慈善工作,此行所訪視的三件新案,即是由他提報。

為使本地的慈濟工作與本會的腳步更契合,也和照顧戶之間形成較綿密的關懷網絡,屏東委員李淑貞師姊

應訪視組之委託,將乘每月前來小琉球交涉生意之便,複查舊個案。

融合社工專業知識於訪貧工作

自今年度起,本會在委員功能組的職務畫分方面,新增了【個案訪視組】,屏東地區設有組長一人、副組長二人,連同分布在各委員組的訪視組員,共有十八位成員。該組織的成立,除了肩負了傳達、建立社會工作從事者所應具備的專業知能與工作倫理,予所有慈濟志工。

在慈濟近三十年的慈善工作史中,委員志工向來是站在執行訪視工作的第一線;約莫六年前,志業體開始聘用專職社工員加入慈善志業行列,除了因應管理制度化的需要,由非專業走向專業,亦是社會工作的正規途徑。不過,身為一個佛教的慈善團體,並且是發源自台灣本土深具草根性的組織,在與專業相互結合的過程中,勢必難以將源自西方的工作模式與觀念全然套用,況且,現行於西方社會的福利制度所衍生的弊病,我們亦不樂見其於台灣社會重演。訪視組的成立,正是冀望建立一條社工與志工的協調、中介管道。

小琉球個案探訪歸來之後,回想這批在菩薩道上疾行的志工,當年不知是鼓起了多大的勇氣,才克服自己並非學有專才的心結,有些人甚至得先降服自己不識字的自卑,終能放膽投入社會工作的行列。好不容易才從經年累月的探訪經驗中摸索出頭緒,稍稍對自己有些許肯定,緊接著,又是面對新舊訪視觀念的衝擊,以及社會大眾對於慈濟團體「精益求精」的期許,於是,他們得重新面對自己、看清時勢的流向,這對許多人來說,無異是一項脫胎換骨的大工程。

也許,有些人先是有些惶恐、情急、難以適應,甚至有點心結、情緒,但是,只要他們再次找到自己的落足點,就沒有後悔可言。

畢竟,這條生生世世的志工路,當初是自己心甘情願一頭栽入的,不是嗎?

小琉球長期照顧個案消長表

┌───┬──┐
│年/月 │戶數│
├───┼──┤
│ 82/1 │ 14 │
├───┼──┤
│ 82/7 │ 7 │
├───┼──┤
│ 83/2 │ 7 │
├───┼──┤
│ 83/3 │ 5 │
├───┼──┤
│ 83/5 │ 8 │
└───┴──┘

小琉球長期照顧戶分佈情形(83年5月複查)

┌──┬──┬──┬──┬──┬──┬──┬──┬──┐
│村名│漁福│大福│南福│天福│上福│杉福│本福│中福│
├──┼──┼──┼──┼──┼──┼──┼──┼──┤
│戶數│ 3 │ / │ 1 │ 1 │ / │ 1 │ 2 │ / │
└──┴──┴──┴──┴──┴──┴──┴──┴──┘



▲娑婆法音

「緣」與「無緣」--阿婆與她的「子女」們

◎周淑美

阿婆雙目失明,子亡媳再嫁,養孫已娶妻,但不照顧她的生活,
十三年前慈濟人發現她時,她已十足無依無靠。
估算著該是慈濟人出現的日子,阿婆總會走出小屋,專注以待。
聽見師兄師姊的聲音,她拄著拐杖走在前頭,
歡喜地連連說道:「快進屋裡坐!」
阿婆往生後滿七那一天,師兄師姊聚在一起,話題不離阿婆,
談著說著,沒有生的喟嘆,沒有死的惆悵,有的盡是對阿婆的緬懷和讚歎。
阿婆走了,
但對師兄師姊來說,這分法緣永遠都在。

阿婆走了,時間是八十三年四月二日下午二時。阿婆生於民國前九年,享年九十有二。

遠在十三年前,阿婆就是慈濟的照顧戶了;翻開檔案,裡邊登錄著姓名、出生日、身份證字號、住址、濟助金額等基本資料;我在「調查實況」這一欄看到:

案主雙目失明,子亡媳再嫁,孫巳娶妻,但不照顧她的生活。註:政府月助五百元(70.2.28)

又從「濟助異動情形」欄看到:

案主已於四月二日往生,四月十一日舉行告別式(83.4.15)

有一剎那的失神,我彷彿再次睹見阿婆恬適安然的容顏。

失明無依的阿嬤

慈濟台北訪視組共計三十八組,分別對大台北地區的照顧戶們,做兩年一期、三個月複查一次的探慰。

深坑一帶的照顧戶列屬為第十六組關懷的範圍。去年三月二十五日,個案轉接更替,住在土庫村土庫尖的阿婆,從這天開始,成了第十六組「第一小組」十一位成員的「阿嬤」。

阿婆並非孤老,卻是十足的無依--年過半百時,獨子因故身亡,未留有子嗣,因此阿婆不顧媳婦意願,強行做主抱養一名男嬰。原本指望先生和她,陪著媳婦一起拉拔孫兒長大,沒想到老伴在不久之後也與世長辭;堪不起這接連而來的哀痛,阿婆日

日涕泣,終於哭瞎了雙眼。

更傷感的是,媳婦與婆婆二人,原本在認知和相處之間就存有隔閡,加上孩子又非親生,三兩年後,年輕人的感情有了自己的歸屬,準備再做新婦。

阿婆以為:既然心兒難留,當去則去。只是,她卻提出一項好生尷尬的要求--「收納聘金,才甘願放人」。媳婦訕然。

期間親友勸說:

「做個情嘛!要是拿了錢,以後就看不到人了!」

阿婆堅持:

「錢款在褲袋仔飽飽,較贏坐等人來看(有錢在身,勝過坐等人來照顧)!」

就這麼條件交換的,錢是進了褲袋,但從此婆媳情絕,不相往來。

阿婆其實是另有一位養女的,只是早就遠嫁他方,無暇也無力顧及娘家;於是,這一老一小,居然也就在失明的阿婆的摸索下,挨挨蹭蹭的度過十數寒暑。

小男孩長大了,離家了,入伍了,娶妻了,生子了,雖然,偶爾也回來轉轉,但總像陣風似地,旋即離去,阿婆每每豎起雙耳,等待著那風聲再起……

任它歲月流轉,任它滄海桑田,阿婆兀自在土庫村土庫尖的小屋中摸索、挨蹭,白日無異黯夜,盡是一般漆黑、漫長。

「快進屋裡坐!」

累積二十餘載的志業推展經驗,慈濟慈善志業對貧黎的濟助,漸由物質層面延伸到精神層面,從生理病痛的關懷,進階到心理建設的輔導,舉凡饒益苦厄眾生的行止,慈濟委員無不盡心盡力、卯足勁道地去付出和配合。

第一小組的委員們初初承接阿婆個案時,即發現阿婆雖然年邁眼瞎,身子倒還硬朗,老人家除了日常三餐,花費極微,最欠缺的,該是人情的溫潤和心靈的慰藉。大夥兒一番商討,遂決定將三個月一次的複查,縮短為一個月一次--名為複查,實則是去替阿婆打理內外環境,並陪她談談聊聊。

每到月中,小組長顏月香師姊就開始聯繫、安排前往土庫尖的人員和車輛,其中,包括呂素素、林雪芳、李富資三位駕駛好手,和陳滿、黃秋涼、余鳳蘭、鄭寶桂、鐘英芳、王雪花、李絹子等基本成員。師姊們相互搭配時間,四個人至七個人不等的組合,總會在下旬(25日前後)出現在

阿婆的小屋前。

阿婆的小屋是許久許久以前由鄉公所撥款建蓋的。我憶起去年十月,曾隨師姊們前往土庫尖,尚未停車,就看到不遠處,阿婆以木枝為杖,且拄且走--阿婆有一小台極老舊的收音機,她從而得知時日的推移,估算著該是慈濟人出現的日子,老人家總會走出小屋,慎重其事地專注以待。甫下車門,阿婆即開口:「我就知是恁來哦!」無限的期盼、惦記、感激、歡喜,盡在其中。阿婆滿佈皺紋的臉龐漾滿笑意,有眼無神,有口無牙,她危顫顫地走在前頭,連連說著:「快進屋裡坐。」

進得屋中,師姊們極有默契地「進入狀況」:有的陪阿婆「開講」,有的俐落的收拾屋子。曾智雄師兄是雪芳師姊的培訓委員,每回來到土庫尖,袖子一挽,不多久的工夫,瓦斯爐、鍋、鏟、水缸、馬桶……全都換了個樣兒了,眼看著一個大男人,無比認真、用心地處理這些細瑣雜事,那近乎虔誠的模樣,直教杵在一旁的我深深感動。

老妹妹與老姊姊

小屋倚著山腰,屋後一片蒼翠,屋側緊挨著一排豬舍,一旁的空地又有人在釀造自用的「米酒頭」,我在屋外轉了轉,鼻中嗅不到綠草的芳香,而是豬食的餿味、豬屎的噁臭,和已經發酵的糯米酸,一時間,心中也五味雜陳--若非阿婆眼盲,若非阿婆無依,那由得這些識與不識的人們為所欲為的將好一處山居糟蹋至此?

踱回小屋中,眾人已陸續完成手邊工作,月香師姊正忙著掛吊洗淨的蚊帳,素素師姊邊整理冰箱邊問:

「阿嬤,冰箱怎麼擺得滿滿?」

「攏嘛是厝邊(都是鄰居)借放的,反正有空位,誰要放就自己去放。」

雪花和絹子師姊清好床舖和衣櫃,她們說:

「阿嬤,櫃子裡有一隻好大的蜈蚣!」

「你煩惱伊!免睬伊(不理牠)就好了!」

陳滿師姊告訴阿婆:

「阿嬤,查甫孫(指曾智雄師兄)把廚房和廁所清理得光閃閃。」

「奈得工夫到按呢(怎需花這工夫)?」

同行還有素素師姊的八十二歲母親,兩位老人家像好姊妹似地,閒閒叨叨地敘說著屬於她們那一個年代共同有過的語彙和生命情態,任誰也看不出那是第一次的照面。聽著聽著,我聽到老妹妹告訴老姊姊,她所知道的其他慈濟照顧戶的狀況,阿婆頻頻點頭輕嘆:「莫聲勢」(極可憐的意思)。

接著,又談了許多彼此的生活體會,然後,她們有了一個共同的結論:「咱們年輕的時代,比現在少年家的時代較好命。」我心中震:眼前正是兩尊菩薩以「富中之富」和「貧中之富的形貌在演練教法--對於過往擁有的,她們是那般的感恩、知足;對於現今存在的,她們是如此的善

解、包容;對於未來將面臨的,她們是一派的恬淡、自在,人生意境的涵養修持,莫此為甚。」

歡歡喜喜度生日

和阿婆共進午餐是個難忘的經驗:有人坐在長條椅上,有人坐在小板凳上,有人坐在門檻上,大家隨意的吃著師姊們細心準備的食物,全是柔軟易化的東西;阿婆吃完糕點,又接過剝了皮的葡萄,囁動著乾癟的嘴,張張合合,我禁不住好奇問:「阿嬤,都沒牙齒了,吃東西有方便嗎?」阿嬤淺笑:「可以可以,都吃了幾十年了。」又有人取了毛巾替阿婆擦拭嘴角……

環視小屋中的景況、人物,當下純淨、溫馨的氣氛,是那麼清清楚楚地教人了然--何謂無緣大慈,何謂同體大悲。

月復一月的,土庫尖的幾戶鄰家都知道,有群穿著藍衫的慈濟人會定期來探望阿婆;其中更有一戶是阿婆的親戚,眼見師兄師姊們真誠、不疲的往返,他們自然而然的也對阿婆起了顧惜之情。

今年二月,師姊們特地準備了壽麵、蛋糕,帶往土庫尖--阿婆對自己的農曆生辰向來守口如瓶,是深怕大家增添開銷,大夥兒遂決定憑據阿婆身份證上的出生日,在當天歡歡樂樂的替老人家賀壽。聽說,在整個慶生過程中,阿婆一直是笑不攏嘴的。

喪禮以佛教儀式進行

三月底,當師姊們再次走向小屋時,阿婆的親戚疾疾出現:「阿婆住進南港忠孝醫院的加護病房,已經一個星期了。」大夥兒都愣住了!雖明知阿婆年事已高,但每月相見,總是那般健朗,疾病和死亡,似乎與阿婆還不相干……

趕抵醫院,剛錯過探望的時刻,倒是在門口見著了阿婆的孫媳,她忙不迭的說:「阿嬤都讓您們照顧,真歹勢(不好意思)!真多謝!」師姊們留下電話,並請她多為阿婆念佛。

沒看到阿婆,大家若有所失,返家的路上,人人心中悵然。

才打算好四月三日去探望阿婆的,未料二日傍晚,月香師姊就接到阿婆已往生的消息……

該是阿婆和慈濟人的緣分深厚,幾通電話之後,十六組的成員到了泰半,分乘四輛車子往土庫尖替阿婆助念;呂芳村、呂茂元、曾智雄三位師兄漏夜佈置靈堂,待一切安頓妥當,

已是凌晨三時。

阿婆的孫子來電話求援:「沒有阿嬤的照片怎麼辦?」師姊們趕緊找出和阿婆拍過的合照,送往相館翻拍、格放。稍晚,阿婆一臉安然的遺相端立在靈桌前,看不出失明的雙眼,定定的望向遠方……

四月十一日,阿婆的告別式上,盡是穿著藍衫的慈濟人,喪家也給予慈濟人最大的尊重--聽從師姊們的建議,鮮花素果、虔心念佛,一切,以佛化禮制進行。

沒有生的喟嘆與死的惆悵

五月十八日,阿婆滿七,和師姊們相約,大夥兒齊聚月香師姊家,話題不離阿婆的情事--

「曾經買了一床新棉被給阿婆,卻總不見她拿出來用,一再追問,阿婆才說自己年紀大了,『那天說走就走,蓋沒幾次的被子到時沒人敢接收,那多可惜?』阿婆是一位知道體貼、知道惜福的人。」

「周遭的長輩大都有著含飴弄孫、安養天年的晚景,阿婆孤單堅強的模樣,讓人既憐且敬,每看到她,就像是看到自己阿嬤一樣。也由此感觸到在世間受苦、在暗角待援的眾生比比皆是,很慶幸自己是慈濟的一分子,能從中體會天下一家親的情義。」

「從來不曾聽過阿婆怨嘆、訴苦,每次踫面,她總一再交代:『來看我就太好了,免拼掃(打掃)啦!太歹勢(不好意思)了!』對於死亡,老人家也早有心理準備,甚至連壽衣都備妥待用,她總是輕鬆自然的說:『我是在等時間,時間一到就走了。』這教導了我,要豁達的看待生死。」

「第一次替阿婆清掃時,小屋裡老鼠、蜘蛛、蟑螂四處爬,很難想像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居然還可以安之若素,想來阿婆因目盲而眼不見為淨,反倒是福氣了。」

「記得初次去阿婆家打掃,取下阿婆用了數十年的蚊帳、被單和草蓆時,全污糊成一團,又看到冰箱也毀朽了,素素和陳滿兩位師姊隨即開車往木柵街上去買。正愁迷路了,一家中古商行赫然出現眼前,而且店舖內還傳出一段熟悉的音樂--慈濟的『佛光無邊』歌曲!竟然就在郊區巧遇慈濟委員,老闆夫婦倆明白了師姊們的目的後,馬上進屋子裡抱出一床蚊帳、一床草蓆,外加一個枕頭,說是家中多買的,正好送給阿婆;而冰箱也在老板的一口承諾下,按時送到阿婆的小屋。這一切,真的像是佛菩薩的安排,教我們畢生難忘。」

師兄師姊們說著談著,沒有生的喟嘆,也沒有死的惆悵,有的盡是對阿婆的緬懷和讚歎。

阿婆走了,但對師兄師姊們來說,顯然的,阿婆永遠都在。

※  ※  ※

合上阿婆的資料紀錄,交還社工歸檔,我收攝思緒,恭謹記下此文,向阿婆道別,更向訪視組的所有師兄師姊致敬。



▲慈濟家庭

多一個慈濟家庭,少一個問題家庭

◎林秀美

「國際家庭年」,目前是一個階段性的宣導活動,
然而,在所有活動落幕之後,更期望它能化作人人終身信守的行動。
慈濟兼具「濟貧」與「教富」意義的四大志業,即是凝聚社會每一位有心人的力量,
致力於長期關懷、照拂社會每一位需要者的「身」與「心」。
每一位慈濟人都必須做到「十戒」--十項自我要求,從改變自我做起,
逐步影響家庭,乃至於親朋……彼此同行在奉獻的路上。
「社會上多一個好,就少一個壞人;多一個慈濟家庭,就少一個問題家庭。」
這股清流,將是創造家庭幸福、社會祥和,乃至於世界和平的善種子……

一九九四年是國際家庭年,五月十五日是國際家庭日。

隨著社會急速都市化、貧富懸殊、高失業率、毒品氾濫及政治不穩定等問題在各國普遍發生,傳統的家庭制度已日益受到考驗。

現今,世界各國的家庭問題多變且複雜,由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發起,於去年九月聯合國通過、宣告的「一九九四國際家庭年」,是本年度全世

界人類共同努力的目標。

聯合國呼籲全球各國,正視社會急速改變而引起的家庭問題,並攜手找尋解決途徑;希望各國政府及非政府組織,藉此「國際家庭年」,提出協助家庭的新法例和計畫,並舉辦研究家庭問題的研討會和講座,探討問題的癥結,以及舉行提倡健康幸福家庭的活動,讓人們重新體會家庭對社會的重要。希望透過這樣一個全球性的社會活動,達到促進人類幸福、世界和平的境界。

社會急速變遷下的「家」

家庭是人類組織中最基本的單位,也是建構社會最重要的核心;對個人而言,家則是一處「愛」與「了解」、「信任」的所在,是每個人生活、心靈的補給站。

雖然在國人傳統觀念中,家一直佔著相當重要的地位,然而,近二十多年來,朝著經濟化發展的結果,整個社會結構起了很大的變化,使得家庭體系不再如以往那般牢固,社會問題層出不窮;而這些社會問題,多半出自問題家庭。

目前台灣的家庭型態日趨多元且複雜--據統計,每十戶中就有一戶「單親家庭」(離婚、喪偶、分居、未婚懷孕及惡意遺棄),在單親家庭中,不但家長需獨自挑下養家重擔,孩子的教育及人格發展亦不夠健全;而佔所有家庭四成以上的「雙薪家庭」(即夫妻二人皆投入工作生涯),父母因工作忙碌,無暇照顧孩子的成長,或是孩子由祖父母照顧,只有養,難有育;另「再婚家庭」中,家庭成員面臨重組的調適問題;此外「分偶家庭」(實質單親狀態)由於父母一方的長期缺席,孩子缺乏認同學習的對象。

傳統家庭的面貌和結構,在社會急速變遷下,已造成如此大幅度的改變;我們的下一代,開始在新親子關係中徘徊迷惘……

重振家庭凝聚力

除了親子情結外,兒童保護、家庭暴力、外遇及老人照顧等問題,亦是現代社會必須面對與改善的。國際家庭年的呼籲,無非就是要我們暫且停下匆忙的腳步,好好地省思我們家庭所面臨的危機與應運對策。

家庭有問題時,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愛找回來」,因為唯有愛,才能彌補家庭的缺陷。然而,「找愛,回家」,並不只是口號,更需化為行動,以挽救可能瀕臨破碎邊緣的家庭。而共同努力一起把家庭的愛找回來,是每一個人的責任。

五月十五日國際家庭日這天,是國際家庭年中一個特別的日子。

國內從政府到民間社團,為配合國際家庭年的推廣,紛紛於當天舉辦各項活動,宣導重新尋回家庭之愛的重要性。

聯合國為「國際家庭年」所設計的標誌,是一個「屋簷下的心」。整

個圖案採象徵溫暖的紅色繪成,含「生活」與「愛」二層意義,千代基金會董事長樊楚才詮釋這個標誌說:圖案中的家,右邊有一個缺口,一方面顯示家在變動的不定性,同時也顯示多元化社會中,家庭型態的開放性;但不論家庭如何變動與開放,企求溫暖、關懷、安全、容忍、接納與同在一起的心願,卻是不曾改變的。

關心家庭問題的專家們提出了與家人「每天約會五分鐘」的呼籲。它不拘任何形式,不限時間、地點,但相聚的家人間必須謹守五個原則--即一分鐘「關懷」:要真心關切和你面對面或談話的家人;一分鐘「坦誠」:把心裡的話告訴對,方讓對方真正了解自己,彼此相互交融、信任;一分鐘「傾訴」:多聽對方心底的聲音,讓家人表達他自己的心聲,才能真誠溝通,相互了解;一分鐘「讚美」:多給予鼓勵,使其從低潮情緒中,轉變為正向、積極的力量;一分鐘「祝福」:誠心誠意希望家人好,把期待的話說出來。如此,家人相聚的時間雖然不多,卻能有相當好的效果。

「家之所以溫暖,並非來自家庭的供給,而在於家人間彼此的感覺關懷。」「那裡有愛,那裡就是家!」樊楚才先生認為,無論是何種型態的家庭,只要把家的功能發揮出來,便可算是一個「成功的」家庭。

慈濟「畫說親情」關懷三代情

慈濟基金會亦於國際家庭日當天,以呼籲社會大眾「重視家庭倫理,認識父母職責,關懷老人、婦女、兒童,提昇家庭生活品質,以建立溫馨幸福家庭」為宗旨,在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花蓮等六個地區,同步進行國際家庭年「畫說親情--三代同堂寫生、造型、趣味競賽」系列活動。

黃大洲市長在蒞臨台北青年公園活動現場時表示,不一定每個家庭都是完整周全的,但宗教的愛及社會的情,可以彌補各式型態家庭的不足。

內政部長吳伯雄亦呼籲,希望藉著這個節日,喚起每個人對家庭的重視,讓天空下的每個家庭都有愛。「如果期待我們的社會是健康的、和諧的,就必須設法創造健康與和諧的家庭,因為有健全的家庭,才有健全的個人,有健全的個人,也才能有穩定

的社會。」

家人同行在「奉獻」的路上

國際家庭日可以是一個活動,更可以是一個行動--

慈濟功德會成立近三十年來,除了具體實踐「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佛教精神外,亦將「佛法生活化」與「菩薩人間化」的理念,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慈善、醫療、教育、文化」--兼具「濟貧」與「教富」意義的四大志業,即是凝聚社會每一位有心人的力量,致力於長期關懷、照拂每一個社會成員的「身」與「心」。

證嚴上人說,佛教的「經」,也就是「路」,是要人們身體力行去實踐的。慈濟委員和會員們,就是在這種履行佛經「菩薩行」的生命態度中,形成一股善的循環;它就像一條用信心搭起的愛的長河,為台灣人民的心靈,創造一片淨土。

上人非常強調力行和以身作則的重要。他說:「委員一旦穿上『柔和忍辱衣』,便要時時警惕自己要柔和、要有忍耐的心念,對家庭中的父母、公婆、子女、親人……必須用一分愛來寬待他們。」

而所有慈濟人必須做到「十戒」--十項自我要求:一、慈悲喜捨不殺生;二、不嚼檳榔戒菸毒;三、誠正信實不偷盜;四、不打電玩不賭博;五、夫妻守分不邪淫;六、聲色柔和講禮節;七、口吐蓮花不妄語;八、騎乘車戴安全帽;九、身輕心安不飲酒;十、孝順父母常感恩。

無論政府官員、企業家、上班族、婦女,乃至市井小民,不分年齡與身分,許多人在參與「慈濟」這個愛的大家庭後,改變了自我的人生觀與價值觀,認識「愛」與「感恩」的生命意義。在慈濟家庭裡,沒有尊卑貴賤、不分男女老少,有的只是相同的一顆赤誠奉獻的「愛心」。

慈濟人抱著歡喜奉獻的心,實踐「誠正信實」的理念,在家庭中相互影響,由個人帶動起整個家庭的和樂幸福。在慈濟大家庭中,即有不少這樣的夫妻檔,他們有著共同的人生目標,相互扶持,用心經營,顉日法喜充滿;更有因孩子加入「慈青」的行列,在訪貧、當志工的深切體驗中,瞭解生命的意義,懂得感恩父母的愛……全家人因而生活和樂融融,更能

以慈濟志業為家庭志業,全心投入,發揮對社會濟貧教富更大的功能。

許多慈濟委員或慈誠隊員,乃至會員們,都期待並努力朝著個理想目標邁進,希望自己的家庭也能成為名副其實的「慈濟家庭」。

由自我改變起,重塑家庭倫理

「踏入慈濟,彷彿走進愛的世界。」幾乎所有慈濟人,都會有這樣的體驗;而慈濟的精神就是一個「愛」字--愛所有的人,愛周遭的一切。它更提供一個很好的成長契機。

「慈濟教師聯誼會」的成員,因受慈濟精神的濡染,受上人教育理念的啟發--「以媽媽的愛心,教育普天下的子女」,正積極將「愛」的教育理念帶進校園中,開啟孩子「知足、善解、感恩、惜福」的良善本性;同時付出更多的愛,讓所謂問題學生有改過的機會,不致因一時的犯錯,而耽誤了孩子的一生……

人稱紀媽咪的靜暘師姊,一改昔日的壞脾氣,盡心侍奉公婆,領悟孝順就是在父母親最需要你的時候,歡喜付出的道理。靜潔委員原本是個養尊處優的企業家太太,鎮日因無所事事而對小姑、婆婆疑心重重;積極投入慈濟工作後,深深體會「歡喜捨,快樂得」的人生觀。而踏入慈濟前,是個村人眼中的「太妹」、先生口中的「潑婦」的洪金蘭師姊,也終於大徹大悟,痛改前非,決心重整幸福美滿的家庭……

由此,我們可以說:「社會上多一個好人,就少一個壞人;多一個慈濟家庭,就少一個問題家庭。」而每一個慈濟人都會再去影響另一個社會人;每一個「慈濟家庭」也會再去影響另一個「問題家庭」。

慈濟亦本著佛陀慈悲心懷進行國際賑濟工作,經由援濟全球各地的苦難人們的因緣,同時也在各國播撒出愛的種子,讓愛的精神發光與發熱。如此隨著慈濟腳步的不斷延伸,並與各界有心人士的攜手結合,為苦難的地方帶來溫馨的關懷,相信世界和平的理想,終能在人間實現。



▲校園清流

永遠的畢業禮物--福德國小張秀芬老師這一班

◎陳淑伶.陳愛雯

「張老師講的慈濟感人故事,不僅引導孩子,
啟發孩子的愛心、善心,進而也間接影響我們家長。
因此,只要是慈濟的活動,不但孩子樂於參與,
我們也會義不容辭。」--這是台北市福德國小
六年四班家長寫給導師張秀芬老師的信。
究竟張師姊是如何在孩子純淨的心地裡,播下了善的種子?

踏進福德國小的校門,遠遠的就聽到一陣陣孩子們的笑聲;循著笑聲找去,很容易地,我們找到了今天的目的地--位在六年三班與六年四班教室的「舊愛新歡--跳蚤市場」義賣現場。

「來啊!快來買呀!跳樓大拍賣,愛心娃娃義賣,一個只要十元就好!」「鉛筆、文具義賣……」

「阿姨,要不要買項鍊,很漂亮呢!」「阿姨,買個娃娃吧!很可愛喲。」稚嫩的叫賣聲此起彼落,小朋友們個個使出渾身解數,努力地促銷眼前的物品,嫺熟的模樣,活脫脫的就像個小推銷員!只是,有別於一般推銷員的--是小朋友那顆「至善的心」。

五月卅一日的「舊愛新歡」跳蚤市場義賣活動,是福德國小六年四班同學與慈幼組的小朋友,期盼許久亦擘畫多時的活動。現場琳琅滿目的義賣品,都是小朋友們喜捨出來的;黑板上的「芳名錄」,記載了小朋友捐出來義賣的物品與數量。

莊凱翔把他集郵二年半的珍藏品,全部搬出來義賣,自己坐鎮在攤位上,只要你喜歡,他都可以割愛。小小年紀,怎捨得把心愛的物品捐出來

呢?「因為有捨才會有得呀!」莊凱翔說。

長得秀氣的林君蓉則靦腆地說:「沒什麼啦,為了這次的義賣,師姑、師伯都捐了好多東西,尤其是我們的自然老師,從林口揹了三大袋的陶磁飾品來讓我們義賣呢!和他們比起來,我做的事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林君蓉給人的印象是極文靜的女孩,但她自己卻說:「以前,我很兇,在三年級時,坐在我隔壁的男生每次都被我打,而且別人對我的忠告,我都聽不進去……」

改變林君蓉的,是「師公」--證嚴上人的甘露法語。

純淨心地播下善種籽

三年前,身為慈濟委員的張秀芬老師,有感於上人開示的法語以及慈濟世界許多簡單平實的道理,相當發人深省,應可融入教學中,以開啟孩子們純潔無染的良知;因此,她一改過往成規的教育方式,跳脫出刻板的「照本宣科」,嚐試著將「靜思語」以及慈濟世界裡愛的小故事,融入教學當中,讓學生們從日常生活中,去體會、落實「慈、悲、喜、捨」的精神。

每天早上,她會在黑板上抄下一句好話,然後利用生活與倫理的時間,以講故事的方式,將慈濟中點滴感人的故事傳遞給同學知道:舉凡四大志業的幻燈片紹、訪貧記事、慈濟道侶、月刊刊載的故事,甚或親身的體驗……點點滴滴浸潤孩子們的心,頗能引起學生們的共鳴,也逐漸在孩子們的心版上烙下善的印痕。一顆顆菩提善苗,便在悉心的灌溉下,逐步吐露芬芳。

「師公」、「慈濟」、「師姑、師伯」……常不經意中從孩子的口中溜了出來,同時也成了他們的口頭禪;孩子們亦以身為「慈濟小菩薩」為榮。留梅芳說:「慈濟,是啟發我、讓我做好事之地;當我聽到老師談起只要七百元,就可以供尼泊爾一戶人家一個月的開支時,我心裡起了懺悔之心,原來只要少買一些文具、零食,我就可以救活一戶人家,那時我才懂得惜福、節儉。」

在老師眼中改變頗大,並全程參與這次跳蚤市場籌備的王貞雯說:「我聽了師公的話以後,覺得自己的品行改變頗大,以前我不知如何去孝順父母,也不知如何去付出,常會堅持己見而不願接納別人的意見,因此人緣不是頂好;但是想到師公說的要『口說好話,身行好事,心想好意』,

要『理直氣柔』,我也逐漸修正自己的行為。」

教育如風,風行草偃,孩子們純淨的心靈,逐漸開出朵朵清新蓮花。

在張老師講解完每日一句好話的涵義後,也會要求同學在家庭聯絡簿上寫下自己的心得,藉此可以瞭解孩子們領受的程度。

升上六年級後,由於張老師本身工作較忙,有時無暇解說好話的涵義,然而從家庭聯絡簿裡卻發現,小朋友們會自動寫下對此句好話的感受,並舉日常生活中所發生的事情來相互佐證,「現在反倒是孩子們在講故事,而我在接受;所以現在我每天最歡喜的事,就是看學生們的聯絡簿。」張老師笑著說。

「有時我會忘記而發起脾氣,學生們還會提醒我:『師公說要理直氣柔,要能吞下這口氣,才是真功夫。』聽到孩子們真摯的聲音,真令人莞爾。」每每談到班上學生的改變,師姊欣慰之情,躍然臉上。

孩子帶領媽媽「做善事」

從家長們的回函中,談到自己孩子的改變,更可窺見靜思語教學的成效--

「雅玲以前非常粗魯、心胸狹小又愛計較,經常苦著一張臉,真令人擔心;但是自從升上五年級讓張老師教後,她好像變了一個人似地,不僅細心、肯付出,也擴大心胸不會計較,同時也會帶領我做善事。」

「凱翔自小就頑皮好動,常會和姊姊吵架甚至打架,但是現在他變得溫和、善良多了。」

「張老師講的慈濟感人故事,不僅引導孩子,啟發了孩子的愛心、善心,進而間接影響我們家長。因此只要是慈濟的活動,不但是孩子樂於參與,我們也會義不容辭。」

「現在的明哲和以前大相逕庭,以前年幼無知的他,居然變成了一位小菩薩,能夠懂得包容、感恩、替別人想,更知道什麼是『捨』。」

「我的孩子相當頑皮,最近我發現他改變很多,以前他從不幫忙做家事,飯吃完,碗筷一丟就走了;近來只見他用過餐後,會自動收拾碗筷,我一問之下,才知老師說要幫忙做家事。」

「原本不善表達、內向害羞的梅芳,受到老師的教導後,心情豁然開朗,不僅懂得關懷社會、關懷生命,且經常利用星期例假日,和同學參加自閉兒童協會關心兒童。女兒人格健全的成長,讓身為家長的我,與有榮

焉。」

……

林林總總描述自己孩子的改變、家長的驚喜,讓人感受到張師姊對培育下一代教學之用心與付出之愛心。

去年,班上一位同學陳姵如,因類風濕性關節炎復發,短短一個月內,便結束正待璀璨的生命。在她發病的那段時日,同學們發揮可圈可點的同窗之愛,組成了小小義工隊,輪流到姵如家幫她複習功課;更有同學發起每人減壽一年,挽救姵如幾將消逝的生命……

雖然那麼多的愛,仍無法留住姵如,而留給同學無限的省思與懷念。那段時間正逢慈濟舉辦「尊重生命」系列活動,全班同學於是認養了廿四個「福滿罐」,希望常存善的心念,藉此延續姵如的慧命(因姵如生前樂於助人)。

「小朋友的智慧都很高,既純真又善良。我倒反過來要向他們學習了。」張老師說。而姵如的媽媽郭秀鑾師姊則表示:「雖然我失去一個女兒,卻得到四十幾個兒女。每次走在路上,這一班的小朋友遠遠地看到我,便會很親切喊我『陳媽媽』,聽了真叫人窩心。」也因此,班上若有任何慈濟的活動,郭師姊都會撥冗參加,就像這次的跳蚤市場義賣會,她也暫時停下手邊的工作,一早便來到會場,守在攤位上,「我是代替姵如來完成她未竟的心願!」郭師姊說。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慈幼組

張老師沒有想到在班上推行靜思語教學,竟可收到如此大的成效,不僅孩子改變大,家長也認同地說:「學校若有更多的慈濟老師,將是學生之福。」而她也深覺這一套靜思語教學,用於自己班上,受益的只是班上的學生;如今班上的學生已進入軌道,便思惟該如何拓展,讓同學年的其他同學也能吸收、體會。

由於學校聯課時間均有分組活動,如合唱組、家事組、美勞組……等,學生可依自己的喜好,選擇適合的組別參加。張老師往常均教家事組,但成效並不顯著,「既然如此,何不另成立一個推展愛的社團--慈幼組?」

張老師在學年會務中提出時,其他老師頗覺疑惑,紛紛探詢--何謂「慈幼組」?

慈幼組意即「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之意;張老師以在班上推行的靜思語教學,運用於慈幼組。每星期一次的聯課時間,就是慈幼組聚會的時刻

,雖然時間較短,也許無法與在班上推行的成效相比,但或多或少,慈幼組的孩子們也有多方面的改變。

組員之一的褚惠姮就說:「初看到『慈幼』二字,就給人一種很溫馨的感覺,所以我直覺就選擇了慈幼組。張老師每一次講的內容,我都好喜歡。以前我會和同學吵架,現在我都不會了,因為當我要發脾氣時,就會想到師公的話,所以就忍下來;而且現在我也會去關愛別人。」

前一陣子,學校因為運動會,聯課活動因此停了好幾次,幾乎有一個月的時間沒上課。慈幼組的同學每次見到張老師,總會迫不及待地問:「張老師,我們什麼時候再上課!」顯見慈幼組之受小朋友歡迎。

誠摯祝福傳遞到海外

純真的孩子,就如同一張白紙,在成長的過程中,這張白紙,是黑、是白,抑或是彩繪如燦?周遭環境的影響,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細數福德國小這一班,年紀雖小,然而為善競爭的心,可一點兒也不輸給大人。

八十一年底,在上人發起的「台灣小朋友援助外蒙受苦難的小朋友」活動中,福德國小六年四班(當時為五年級)的小朋友們,捐出了「愛心箱」撲滿--那是他們原先準備回去花蓮看師公的基金。

原來張老師為了啟發孩子的善念,因此便和小朋友們約定:「只要愛心箱存滿之日,便是回花蓮看師公的一天。」為了期待有成行之日,小朋友們天天熱心、耐心地投注,當時已存了有三分之一滿。可是得知外蒙的苦境後,他們不待存滿,馬上拿出具體行動,捐出愛心箱;更努力打工幫忙做家事,賺取工資,補滿愛心箱,對外蒙小朋友表達一分真情摯愛。同時,小朋友們也製作「慰問」卡,大家在名信片背後,畫上各式圖案、塗上顏色,一張張圖文並茂的賀年卡躍然紙上;讓外蒙的孩童,除了物質的溫飽外,也能感受到心靈的溫暖。

去年在新生公園舉辦的「尊重生命,全球齊步走」義賣園遊會,這一群小朋友們也興沖沖地出現在會場上,手捧義賣品,在會場四處兜售。陽光下,他們就像一群可愛的小天使,為天地散播歡樂散播愛;此後,在慈濟許多的淨山、義賣場上,也都可見到他們活躍的身影。

能「捨」就能「得」歡喜

在慈幼組的小朋友與張老師班上的同學即將畢業之際,各方因緣和合

下,他們在五月卅一日舉辦了這一場「舊愛新歡--跳蚤市場」義賣活動。累積數次義賣的經驗,這一次他們以主辦者的角色,真正體驗義賣活動的真義。從海報的製作、義賣訊息的佈達、義賣品的收集、到義賣現場的佈置,全由小朋友自己動手參與。

今天的義賣會,小朋友們不僅全程策畫、捐出東西來義賣,而購買義賣品的熱烈情況,則從攤位上物品的消失速度可見一斑。義賣會從早上九點開始,至十一點,短短的二個小時中,好個攤位已被一掃而空,人群中,只見每個小朋友幾乎人手一物。

有著很可愛「兔寶寶」牙的王友聖說:「這活動很有意義,我們老師也鼓勵我們參加。」一旁的陳建榮馬上接口說:「反正錢在手上,一下子就花光了,不如義賣東西還比較有意義。」

買舊的東西,也會感到歡喜嗎?林君蓉說:「會啊!我是慈濟小菩薩,要有善的心,買舊的東西沒關係,只要能幫助人,盡自己的心就好。」

而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也讓小朋友體會到「捨」與「付出」的喜悅與意義。

「看到小屋內擺滿了那麼多同學捐的物品,每樣東西都包含了無比愛心,它們跟隨舊主人那麼久,都有濃厚的感情;希望它們的新主人也能愛護它們。點點滴滴的愛心,相信菩薩會保佑所有捐出物品的善心人士。」這是陳慧榕的話。

而林君蓉也表示:「當看到每一位同學買得好高興時,我們所有的辛勞,也都化為烏有了,而且感到很高興,因為多做多得,少做多失呀!」

當天義賣所得竟高達三萬六千五百多元,這其中包含多少愛心啊!不管是捐者或義賣、義買者,都在慈濟這方福田裡,納入他的一分善心與力量。

看著一顆顆的菩提善種,逐步抽芽、生根、茁壯,在驪歌將唱的日子裡,張老師決定送給孩子們一個畢生難忘的畢業禮物--六月十九日,帶福德國小這一班的小朋友們,回花蓮看他們心儀已久的師公上人。

六月十九日,小朋友們在他們心底最重要的一處,記下了這個期待許久的日子;他們也準備了一份貴重的禮物要呈給師公--那是一本小朋友們「要告訴師公的話」,每一篇文章後面,還附有小朋友精心彩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葉方良 Rex-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