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珍情畫意,擁抱蒼生

之1‧愛的結晶,善的循環,美的種子

◎證嚴上人

無論是提供義賣或參與義買的人,都是慈濟人所應銘記在心,永誌不忘的。
這一股匯愛心為巨流的強大信心,正是推動慈濟朝向今後既定目標前進的寶貴力量。
也是這同一股力量,曾經幫助慈濟,充實了我們的精神容貌和志業內涵。

藝術襄助宗教,宗教提升藝術。藝術與宗教的回流反哺、相輔相生,曾經造就過一椿椿光照古今、撼天動地的不朽史實和偉蹟。

不忍眾生的「喜捨心」

這次由慈濟榮譽董事聯誼會和慈友會聯合發起的「珍情畫意,擁抱蒼生」義賣活動,又一次的將藝術與宗教密切聯繫在一起。它們都同樣的輝映著人間的虔敬、生命的尊嚴與創造的昇華;然而,這次的活動裡,卻又發散出另一種特殊的芬芳與光澤--這是來自許多不同階層、不同背景和信仰的人,所共同凝結的一分愛的結晶,一脈善的循環,一把美的種子。這裡面有收藏家、有藝術家、有藝術工作者和無數關心宗教、藝術和社會的人,他們有的居住台灣,有的身處海外,可是他們卻有一顆相通的愛心和信心,都是不忍眾生苦而充溢了「喜捨心」,把他們最珍藏熱愛的藝術品,慷慨的捐贈出來、義買回去,以紓解人間的苦厄,以護持慈濟的志業。這是多麼難能而可貴的義舉,證嚴衷心深受感動。

愛心的滋潤,信心的培育

的確,無論是提供義賣或參與義買的人,都是慈濟所應銘記在心,永誌不忘的。這一股匯心為巨流的強大信心,正是推動慈濟朝向今後既定目標前進的寶貴力量。也是這同一股力量,曾經幫助慈濟,充實了我們的精神容貌和志業內涵。想想,從慈濟功德會到慈濟醫院、到慈濟護專、慈濟醫學院……一系列的慈善、醫療、教育、文化工作,乃至籌畫中的醫療網、兒童發展復健中心、骨髓捐贈資料庫等,每一項志業的開展,都需要無數愛心的滋潤和信心的培育,才得以抽芽、成長,並且結出果實來。

證嚴曾經仔細觀賞這些來自十方大德的藝術品,每一件作品的背後,都能讓人深刻感受到創作者的心血

、捐贈者的關愛;感受到藝術的真誠與豐富,以及那分督促慈濟、鼓勵慈濟的飽滿熱力。

人間淨土上的美麗花朵

藝術是文明的花朵。證嚴在欣賞過這些可佩的藝術珍藏之餘,也企盼藉此機會,提醒我們的社會,多來關心藝術、關心我們的文化建設,讓我們預約的人間淨土上,多開出一些美麗溫馨的花朵。

在這次「珍情畫意,擁抱蒼生」的活動裡,我們看到:有那麼多人,不計名利,只為人傷我痛,而難捨能捨,捐出最愛;只因心中充滿大愛,而踴躍義買,付出關懷。這是生命中彌足珍貴的情操,也是人世間燦然清明的希望。捐贈者有情,義購者有愛,愛心、情義,前後輝映,繪成了一幅無比動人的善與美的畫卷。

感謝十方大德和所有藝術家、收藏家、藝術工作者與愛好者的熱心捐獻和義買。名畫珍寶有價可誌,喜捨愛心不能計量。

感謝太古佳士得有限公司的義務鑑定、估價和主持拍賣;感謝所有慈濟人在這項活動中,所做的默默奉獻和積極投入。

更要感謝各地善心人士的全力護持,在愛心的潤澤下、在信心的烘托中、在藝術的氛圍裡,煥發出這麼光潔的人品氣質,成就了如此殊勝的因緣。



▲專題報導--珍情畫意,擁抱蒼生

之2‧藝術之美,人性之善

◎陳淑伶

慈濟是社會大眾的,希望開發人性善的泉源,為苦難眾生拔苦予樂。
因為「不忍」眾生苦,慈濟不斷擔負起濟貧教富的工作;走過二十九年坎坷路,
如今責任沒有減輕,而更形加重。每一分點滴的發心,都是推動慈濟精進的重要力量。
「珍情畫意,擁抱蒼生」--喜捨珠寶書畫贊助慈濟志業基金,透過這項活動,
我們看到各階層人士對慈濟的肯定,在其領域中貢獻所長,願與慈濟在善的路上同行。
這是一場藝術之美的饗宴,也是一次人性之善的展現,
捐贈者捨出珍藏的珠寶與書畫,只為能濟蒼生之苦;
義購者不為尋寶私藏,為的是以愛心成就善緣,促進社會善的循環。
活動落幕了,無數善的種子正在抽芽、愛的種子正在滋長;希望藉由有形物質的捨,
接引眾生捨去我執、捨去貪瞋癡,奉獻出精神、奉獻出力量,同為苦難眾生付出!

人生道路,沒有十全十美的旅程;但在慈濟菩薩道上,卻可以求真、求美。「珍情畫意,擁抱蒼生」--「喜捨書畫、珠寶珍藏,籌募慈濟志業基金」活動,無疑又是一場真善美畫面的呈現。

殊勝的因緣,促使慈濟逐步開展「慈善、醫療、教育、文化」四大志業;二十九年來,四大志業的腳步不曾一日稍歇,慈濟人又肩負起「國際急難救助」和「建立台灣地區骨髓捐贈資料中心」的重責大任。在這每一步腳印裡,都蘊含所有慈濟人愛心的融合。而今年七月即將招生的「慈濟醫學院」,乃至籌畫中的全省醫療網、兒童發展復健中心,每一項工作的開展,在在需要大量資金,需要無數愛心的溢潤和信心的培育。

散布於社會各階層的慈濟人,同心同志於菩薩道上,莫不在其領域中貢獻所長,以最適切的方法來贊助志業。「珍情畫意,擁抱蒼生」活動,就是由「慈友會」和「慈濟榮譽董事聯誼會」共同發起,呼籲企業界、藝術界、收藏界、珠寶界等各方人士,喜捨一己珍愛收藏的珠寶、書畫,為慈濟志業籌募基金;希望藉著這珍寶的流轉,散發出人間溫暖的大愛,擁抱天下蒼生。

【緣起】

這場活動的原始構想起於李佳穎、李佳慧師姊。當初兩人原只是計畫在「慈友會」(國內企業家夫人組成,宗旨為:以慈濟精神會友)舉辦一場跳蚤市場--將會員們的名牌服飾「資源回收」,來一次大義賣。但是,要進入籌備階段時,慮及舊衣物拍賣恐怕所得有限,若只為此而大忙一陣,未免可惜,兩人靈機一動,何不籌辦一場珠寶拍賣?如果能藉此募得一筆相當的善款捐作慈濟基金,相信更有意義。她們的想法在去年十月的慈友會聚會中公佈,獲得企業家夫人們熱烈響應。

適巧當時「太古佳士得國際拍賣公司」正在孫若男師姊家族經營的新光美術館作一場拍賣會的預展,孫師姊當下邀請眾人前往先做個實地觀摩。當日在館內又遇到太古佳士得公司駐台代表胡瑞小姐,胡小姐在得知這項活動的構想後,當即表示願發心義務協助價格鑑定、作業流程、主持拍賣等工作。

至此,一項正式的珠寶慈善拍賣會在善緣聚合下,已具雛形;爾後徵得上人同意,又增加書畫品的拍賣。

所有的過程,可謂眾善士雲集,水到渠成。

【緣聚】

一個活動的幕後籌備工作,往往是最繁雜且辛勞的。各方所捐贈珠寶的收集工作,委由慈友會成員之一--葉俐君師姊的玉如意翡翠銀樓代收。葉師姊因為工作關係,經常參與國際拍賣會,其間頗能提供許多寶貴的意見。

而書畫部分的募集,則由何國慶師兄、高信疆先生總其成,郭淑靜、郭仙緣、文素珍、翁美英、邱瓊英師姊以及楊亮達、簡乾成師兄……等人,協助事務處理,並以何國慶師兄的辦公室作為收件地點。

喜捨的愛心難量

物品的收件過程中,最令人感動的,不是大企業家捐贈的大手筆收藏,而是那些平日靠著幫人洗衣服、掃公園、做小工維生的市井小民,他們把僅有的金鎖片、金戒指都捐獻出來--有人專程搭火車北上送來、有女士攜子一起送來、有老奶奶的玉手鐲、有罕見的九份金子、還有善士稱已來三次,卻在門外徘徊不敢進入玉如意銀樓,唯恐自己的東西太渺小,難登大雅之堂……。葉俐君師姊每每談到收件過程的溫馨感人小故事,總難忍感動的情緒而熱淚盈眶。

而在書畫的募集過程,更讓高信疆先生再一次感受到慈濟在社會上所具有的公信力。高先生表示,在與畫家聯繫的過程中,只要談到是為慈濟募款,對方幾乎全是毫不猶豫一口答應。

畫家蔣勳表示,每次到慈濟,回來後都會有很多自省,也覺得很多事情都變得簡單了。捐畫只是一件小事,從慈濟中體受到的慈濟精神,對他來講,幫助更大。

而楚戈深受感動的說,中國已經很久沒出聖人了,處此末世,能有像證嚴法師這樣的人,眾生就有希望;慈濟所做的工作,就是聖人的工作,捐畫對他來說是義不容辭的,而且還覺得捐的太少了。畫家席慕蓉女士則藉此機會,希望替遠在蒙古高原上的孤兒,向慈濟說聲「謝謝」;她不覺得自己是在「捐」,反而是在「受」,因為從慈濟裡得到的實在太多了。

種種點點滴滴感人故事,令人溫馨盈懷。

專家義務貢獻所長

過去愛畫如癡的何國慶師兄,此次更率先捐出不少珍貴收藏品,如張大千、郭柏川等這次拍賣預估價最高的幾幅作品。何師兄說:「我所珍愛的畫,不過是由我家牆壁改掛在別人家牆上,一樣是供人欣賞;然而這

過程中產生的善的力量,卻可以發揮救人的功能,是『捨』也是『得』。」

高信疆先生亦提到,有一次搬畫的過程中,遇到一位計程車司機,在聽到慈濟後,馬上不收計程車費,並說:「我沒有錢可以奉獻,但我有技術,今天我就奉獻一天,看你還要去那兒,我載你去。」

凡此種種,無不令人感動。各界回響也十分熱烈,珠寶、書畫共募得千餘件。面對如此感人的愛的成績,太古佳士得公司胡瑞小姐表示:「即使在國外做過的拍賣會,也比不上這次的捐贈物之多。」

珠寶的鑑定工作由太古佳士得公司義務鑑定,書畫則委請太古佳士得中國書畫部門資深董事黃君實、前故宮博物院書畫處處長吳平、台大藝術史研究所所長石守謙先生及多位藝術界人士共同義務鑑定。

企業家歡喜投入

「人說『富貴學道難』,對大部分人來說,捨金錢容易,捐精神心力較難,但慈友會的成員和榮董們都做到了。」憶慧師姊說。

由企業家夫人組成的慈友會,是推動這次活動的幕後大功臣。豪景飯店董事長侯博文便表示,沒想到這群企業家夫人做起事來有板-有眼,展現企業化經營的手法,令他刮目相看,原本在外圍旁觀的他,最後也忍不住全心投入了。

所有正式的拍賣會,都需事先出版目錄以供競標者參考。台灣珠寶界近二十位善心人士在得知活動的意義後,發心助印珠寶目錄,畫冊部分則由榮董聯誼會李宗吉居士等十七位發心助印。

在進入緊鑼密鼓的籌備工作後,所有的珠寶、書畫從二月廿八日至三月五日先行在台北分會舉行預展,三月七日再移置新光美術館舉行正式展覽。所有的工作莫不是眾善雲集--室內設計師杜文正、譚精忠為會場進行設計規畫,永春花苑提供花材、植物,福瑞行免費提供展示用的燈光和櫥櫃,慈誠隊師兄也忙碌地在會場進出……讓活動增添更多愛的色彩。

【緣合】

三月十二日、十三日下午,在新光美術館內眾善雲集,一場「為善競爭」愛拍賣會,將為「捨」與「得」之間產生的「善」的循環與「愛」傳承,烙下歷史的見證。

不為尋寶,是為布施而來

珠寶拍賣會上,由於高信譚先生的妙語如珠及葉樹姍小姐的感性詮釋,帶動整個會場的氣氛,愛心流轉,把每一件拍賣品在「捨」與「得」之間的因緣,詮釋得更為殊勝;而高信譚先生與謝佳勳小姐合作主持的書畫拍賣會,以智慧心語帶動與會者的善心泉湧,讓愛心繞著全場跑。二天下來,二百零二件的珠寶拍賣品及二百一十件書畫拍賣品,皆達百分之百的成交率。

珍寶有價,愛心無限,參與的人士不期望物超所值,也非為尋覓珍寶收藏,只因心中充滿大愛,而踴躍競標,歡喜為眾生付出關懷。許多人是意在布施,不在獲得,誠如高信疆先生所言:「這不是一般拍賣會,大家來這裡,不是為了尋寶,而是為了布施。」

幾件在預展時便已引起書面熱烈

投標的物件,在拍賣會上亦引發競標。「慈航普渡」壁飾是預展期間才露臉的作品,名珠寶設計師陳婉君師姊以盤長結連結四塊翡翠玉環,象徵慈濟四大志業,作品中呈現整個慈濟精神內涵,因此在拍賣時,引起熱烈競標,最後,由榮董李正富師兄以高價標得。李師兄表示將捐置慈濟紀念堂,以流傳後代慈濟人,彰顯其義。而由何國慶師兄捐贈的張大千遺作「松石圖」,在書畫拍賣會上也成為受矚目的焦點,最後由一位旅居海外的善心人士標得,亦將捐贈慈濟紀念堂。

拍賣品中,不乏傳家珍寶,如陳海長在預展時捐贈的玉雕蓮藕、倪氏家族捐贈的先祖倪蔣懷畫作……

一尊謙讓觀音珊瑚雕是板橋林姓家族為圓滿老太太生前的心願而捐。去年林老太太在得知此活動時,原意為活動捐資,然而卻在冬至時往生,子孫為完成其心願,捐出此深含孝思的珊瑚雕。

現場愛心不斷流轉,陳婉君師姊深受感動,當下決定捐出一頂原為留給女兒結婚時佩戴的「雙鳳朝陽」皇冠;九十三高齡的老畫家陶壽伯在預展時經由旁人的告知,深感活動之真義,捐出其珍藏之作「三色梅」及其它五幅作品以共襄盛舉。

「買到便宜是運氣,買到貴的是福氣,買到高出底價十數倍以上是勇氣,買又捐是正氣。」這是主持人高信譚先生在會場上不斷重複的話,會場上有人一開價即為估價的好幾倍以上,有人出高價直接將目錄上一頁數件的作品買下,有人買後又捐……,種種不斷發心的小故事,讓一捨一得之間流轉無限愛心。

兩天的拍賣會,掀起拍賣高潮的如二十六克拉的藍寶石、珊瑚業界捐贈的西方三聖珊瑚雕、由孫若男師姊捐贈琉璃工坊製作的「阿彌陀佛」水晶玻璃作品、「鯉魚躍龍門」翠玉、郭柏川所繪的「淨土」、席慕蓉女士因感恩慈濟對外蒙的援助而捐的二幅畫作……皆引起會場注目。

除了掀起拍賣高潮外,點綴其中的小插曲,則令在場人士有溫馨盈懷的感動。例如,在編號一0七的K白金鑲鑽別針落槌後,葉樹姍馬上閃著淚光表示,謝謝先生送給她的生日禮物,隨後又馬上捐出拍賣,令與會者頗覺溫馨。而一枚蛋面翠玉鑲鑽戒指,由原捐贈者陳淑美師姊自己標得,旋即又喜捨供他人競標。

二天下來,所募得款項共二億八千五百六十五萬六千元善款,其中珠寶拍賣募得一億八千零四十萬元,書畫所得善款一億零五百二十五萬六千元。

【圓緣】

辛勤的耕耘過後,必有豐碩果實的呈現。四、五個月來的籌辦與策畫,集結無數人的心血結晶與愛心喜捨,「珍情畫意,擁抱蒼生」活動,終於圓滿譜下句點。呈現的果實展現出驚人的愛心力量,彰顯美麗之島--福爾摩沙的愛心魅力,更出人間至美至善樂章。

閃動人性光輝之美

這樣的成績,令拍賣官林華田也發出讚歎之聲:「擔任過國內外各大小拍賣會,從沒見過像慈濟這樣的拍賣會,他們真的是真心奉獻。」二天的成交率達百分之百,也讓他見識到慈善力量的不可限量。「在國外辦一場慈善拍賣會,事先可能要先舉辦十數場以上的慈善社交宴會宣傳,成效也未達到如此;而其中買者又捐出得標物的情形,也是以前未看過的。」「拍賣會上沒有沙場爭奪之氣,而是充滿人情味。」胡瑞小姐也表示。

參與者抱持著「喜捨心」--只因他們體會到愛惜世間物質,而惜福並非將物質據己有,能喜捨布施,造福更多的人,才是真正的惜福、造福!

面對活動落幕的當下,何國慶師兄也深有所感地說:「這是一場揭示『大捨』意義的展示活動,從籌備過程中有那麼多人的支持與鼓勵,不管是捐贈珠寶、書畫的企業家夫人與收藏家、藝術家……人人展現的是一種大喜大捨的行動力。拍賣場上看到的不只是珠寶、書畫之美,而是人性光輝之美;買者高價義購,不在乎東西本身的價值,在乎的是背後涵藏的深意。」

「愛」是最好的傳家寶

全心投入這次活動的高信疆先生也說:「對這次的活動,我可用兩句話來表達:『皆大歡喜,功德圓滿』--不管是捐者、買者或參與者,莫不心生歡喜心;而對世間付出關懷、對生命灌注溫情溫暖、對苦難者有了多一分照護,可說是功德圓滿。」「套句最近一部電影--辛德勒的名單--上的一句台詞:『拯救一條生命,等於拯救一個世界。』我們用這些錢去為社會、為人生付出,將對時代的使命、對社會的責任發揚光大,是我們留給後代子孫最好的遺產。」

提出這項拍賣會活動構想的李佳穎、李憶慧師姊,活動期間不管何時何地看到他們,總是忙碌不堪,佳穎師姊把公司的事全交由先生處理,專心投注在活動籌備,所有的辛勞在看到活動圓滿結束的一刻,只化作一句:「無限歡喜!」而憶慧師姊深覺:「一分力量的付出,可使苦難蒼生感受人間至誠的溫暖。」藉由活動,可以讓更多人瞭解、走入慈濟,活動最大的意義,是在「募心」!

用喜捨落實慈悲

佛於千經萬論之中,所要教育我們的莫不是一個「大捨」,「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中,最重要的就是能「捨」,在整個活動中,可以清楚的感受到因為眾人愛心的捨,而彰顯出的喜與慈--用喜捨落實慈悲。每一個人因為捨去我執、我見,捨去貪瞋癡,臉上流露出的真誠,就是最珍貴美好的人性畫卷。

司法院長林洋港先生在參觀所有捐贈的珠寶與書畫後有感而言:「台灣四十年來,由於人民與政府的共同努力,在經濟、文化各方面都有長足的進步,然而隨著物質生活的提昇,相對地精神層面反而更形低落。若只靠政府,力量有限,最主要的是能從律己做起。」

林院長並指出,「富而驕」是一種罪惡,懂得如何賺錢並不重要,如何有效運用錢財才是最珍貴、最有智慧的。台灣觀光客總給人一種財大氣粗的惡劣印象,有錢卻讓人瞧不起。「今日看到慈濟呈現的畫面,讓人拾回信心,原來社會還是有這多富有愛心的人,共同在為創造一個『富而好禮』的社會而努力,使得我對國家的前途、人心的趨向,又增加一分光明樂觀的信心。」

創造社會善的循環

當珍寶由這個保險箱換到另一個人的保險箱的過程中,造就了愛的循環;當書畫由自己家中牆壁改掛到別人家的牆壁上,發揮了善的功能;當有形的捨--捨出稀世珍貴的珠寶、珍藏的書畫之際,是一種既富且仁的行為;而在捨之際,亦成就擁抱蒼生的慈悲善行!

讓善的行為、愛的芬芳不斷循環下去,同造一個富而好禮的社會,帶動更多的人在善的路上攜手並行!



▲專題報導--珍情畫意,擁抱蒼生

之3‧用喜捨落實慈悲

◎陳淑伶.林秀美

以「愛」傳家

「這塊『鯉魚躍龍門』鑲鑽翠玉,本來是要作傳家寶的,
但是從錄影帶中看到湘西災民悲淒之狀,想到上人為了慈濟四大志業、
六大工作而奔波忙碌……與其把它鎖在保險箱裡,沒有發揮功能,
何不喜捨出來,擁抱蒼生呢!」

在得知慈友會與榮董將聯合舉辦這項拍賣會,身為榮董一分子的台中鄭明華師姊,也慨然喜捨珍藏的傳家寶,希望能收拋磚引玉之效。

原本深怕先生會反對,探詢他的意見,誰知他的回答竟大出意料之外:「看似一塊石頭,捐了也無所謂,更何況還可以利益蒼生!」

「感恩上人救了我們的家庭,如今,我們只是盡本分回饋而已!」原來鄭明華師姊在民國七十三年時,因為與友人投資生意,結果被詐欺二千多萬元,訴訟纏身二年多,耗費時間、金錢,仍無所獲,煩惱不斷。直到遇到上人,上人對其開示:「勿結新冤,當做是前世業。」

「如果追回兩千萬,要捐給慈濟!」

「這麼說來,他是欠我,不是欠你,你何不放下煩惱呢?」

由於上人的智慧法語,洗滌了她的煩惱與無明,決定撤銷告訴,投入工作中。不出幾年,果然東山再起,事業更形蒸蒸日上;因此把握機會,時時作回饋之舉,這次更把家裡最好東西喜捨出來。

明華師姊喜捨家傳翠玉珍藏的消息,被高雄榮董杜俊元師兄得知後,頗受感動,決心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競標義購,成就這分善行,在慈濟菩薩道與師姊結個善緣。

拍賣當天,杜師兄偕其夫人特地從高雄趕抵會場,以六百萬元義購。他說:「有人義賣,有人義買,讓捨與得之間形成一股善的循環,藉物傳情--長情大愛,希望能帶動社會更大的善心與善行。」

「感恩杜師兄成就我的善行!」明華師姊說。

永恆的成長紀念

她,五專剛畢業。從出生、四個月、周歲……到每年生日,
親友贈送的首飾,每一件都曾伴隨著她,走過一段成長歲月。
如今,她全部捐獻出來,「雖是微薄,希望也能盡一點小小心意……」

從慈濟道侶的報導得知,慈濟榮譽董事聯誼會與慈友會,為了要襄贊慈濟志業,發起喜捨珠寶、書畫義賣活動,二十一歲的謝瑞青小姐,在徵得家人的應允後,決定將出生至今,親友贈送的首飾項鍊悉數捐出,來響應這項活動;「雖是微薄,希望也能盡一點小小的心意。」她說。

這些首飾,或多或少都有些紀念

意義,從出生、四個月、周歲……到每年生日……,每一件都曾伴隨著她,走過一段成長歲月。其中一條水晶項鍊,對她而言,更是意義非凡,那是去年二十歲生日時,在日本求學的哥哥,乘著她到日本遊玩時,親自帶去選購的,以祝賀她邁入人生另一個新里程的紀念。其他如父親從大陸、日本帶回的珍珠項鍊、手鍊,或是乾媽送的生日禮物……等,在知曉「珍情畫意,擁抱蒼生」的活動意義後,她慨然捐輸。

這樣捐出來難道不會捨不得?「本來是有一點捨不得,但是轉念一想:反正平常也很少佩戴,與其留在身邊,何不讓它們發揮更大的功能?就讓它們『黃金變磚瓦』吧!」

五專畢業正準備插班考大學的謝瑞青,知道慈濟有大專青年聯誼會的組織,希望日後也能成為慈青的一員,為年輕的生命,注入更多的光與熱!

成就萬蕊心蓮

為了成就「心蓮別針」的誕生,大東山珊瑚寶石有限公司發心捐贈五千五百顆製作
「心蓮」所需的珊瑚;並邀集珊瑚業者,共同出資捐贈一尊「西方三聖」珊瑚雕。

「福田一方邀天下善士,心蓮萬蕊造慈濟世界」--這次活動的紀念珠寶「心蓮別針」,是結合十方大德發心捐獻的各類珠寶,以「珠寶再生」的觀念,將慈濟的精神蘊含其中,慧心巧製,而組成寓意深遠的佛教七寶心蓮。

為了成就「心蓮別針」的誕生,大東山珊瑚寶石有限公司發心捐贈五千五百顆製作「心蓮」所需的珊瑚,並邀集珊瑚業者,共同出資捐贈一尊「西方三聖」珊瑚雕。這是目前台灣珊瑚界相當珍貴的作品。

發起這項活動的是該公司的協理呂華娟師姊。呂師姊是慈濟的會員,雖礙於工作緣故,對慈濟的活動無法經常參與,但是透過慈濟道侶、月刊的報導,對慈濟的訊息皆能知之甚稔。從刊物中得知「珍情畫意,擁抱蒼生」活動,正積極呼籲各界喜捨珍藏,為慈濟籌募志業基金,以利天下蒼生。

呂師姊自覺家族經營的大東山珊瑚寶石有限公司卓然有成,在行有餘力之際,理當回饋社會;因此在瞭解這次活動的意義後,她決定鼓吹大家共同

來參與。

在一次的公司董事會議上,她將此項構想提出,並詳加說明,獲得董事會的通過,會中並決議捐贈製作「心蓮」所需的五千五百顆珊瑚。

珊瑚是海之珍寶,一般人作為幸福與永恆的象徵,在佛典中被列為七寶之一。雖然董事會決定捐贈,但是她深覺如今既然有此殊勝因緣,應該可以廣招更多有緣人共同來參與,因此便極力邀集珊瑚業者共同出資,捐贈一尊由李永輝先生雕刻的「西方三聖」珊瑚雕。

由於這尊「西方三聖」珊瑚雕價值不菲,為了成就這分善緣,呂師姊可是煞費苦心,逢人便介紹,即使有人想請她吃一頓飯,或是喝一杯飲料,她也懇請對方:「把錢省下來,共同來種這方福田!」「沒辦法一次圓滿沒關係,可以分期。」……就這樣廣邀業者分期付款共同來作善事。而在她的力邀下,共有近百位業者響應她的呼籲。

在善的前提下,珊瑚業者共同灌溉出盛放的愛心花朵!

捨與得,都是愛

「謝謝這位先生的愛心,以四十萬元得標!」在拍賣官落槌之際,
台下響起一片掌聲。師姊捐出心愛的戒指,而得標者,是他的先生……

「編號一四九是一K白金鑽石戒指,起價九萬元--」「十萬……」「十五萬……」

「謝謝這位先生的善心,以四十萬元得標!」在拍賣官落槌之際,台下響起一片掌聲。

這只戒指是李憶慧師姊所捐贈的,而得標者,是她的先生--陳寬博師兄。

李憶慧師姊是這次活動的推動者之一,從活動的雛形、策畫、推動企業家夫人的參與……可謂投注全副的精力,不僅喜捨時間、心力,更喜捨出多件具有紀念意義的珍藏。

其中有一串珍珠項鍊,是過去她為一艘父親委託日本人建造的輪船命名,在下水典禮上,日本人回贈的紀念物;一幅收藏十八年,愛不釋手的梁丹丰畫作;婆婆到蘇俄遊覽帶回來送給她的紀念物;還有三個小孩子的金飾……全都捐出來了。

這只戒指,跟隨她好多年,如今為了這次「珍情畫意,擁抱蒼生」的活動,她把這些有紀念價值的東西,全部喜捨。

先生看她為了活動付出所有精力,同時得知她將心愛之物喜捨出,為了表示支持響應,特地競標這枚戒指,再轉送給憶慧師姊。

「捨」與「得」之間,都是因為愛。

大家都很用心

「證嚴上人是實實在在為社會、為國家在做事,這很不簡單!」

今年八十八歲的林玉山老先生,是台灣重要的前輩畫家,曾任教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所,造就了許多優秀的當代畫家,席慕蓉、蔣勳等人即是其當年的學生。

針對這次活動,林玉山不但捐了一幅自己的水墨畫「虎」,並鼓勵學生們多參與,他說:「大家都相當用心的在畫,然後把好的作品捐出來。今天有如此多人響應,都是受上人的為人及所做的事所感動。」

在冰雪苦寒中綻放清芬

「藝術家在藝術中追求美,除了個人心靈上的一種安靜或美的獲得外,
若能藉著自己的藝術創作和天下眾生結更深的緣,相信是所有書畫家最開心的一件事。」

「藝術品對藝術家而言,創作的過程是他們非常珍惜的,而當作品完成後,其實也就是要讓人間,有更大的愛和美的獲得。」

曾多次義務參與慈濟藝術獎學金評審工作,也曾到花蓮靜思精舍探訪過證嚴上人,對慈濟有相當瞭解的蔣勳說,當年探訪證嚴上人時,上人的一席話讓他記憶猶新--「其實,捐五毛錢的功德,和捐幾百萬、幾千萬的功德,並沒有分別。」因此,他認為,這次所有書畫家捐出他們的作品,其實也和這意義相當,是自己對生命追求的一種圓滿。「事實上,慈濟對我的啟發和幫助很大,捐幾幅畫只是一些小事;而慈濟本身的精神,卻可讓許多藝術家,在他們追尋美的過程中,有更堅定的信念。」

曾訪慈院,對慈院志工的服務精神,他深為感動地說:「慈院的志工們不少是社會上大企業家的妻子、母親或兒女,在這樣一個功利的社會中

,他們願意放下自己舒適、優渥的環境,到醫院看顧病人--這對許多人來說,將是能夠重新調整自己對生命看法的一種啟發吧!」

自古以來,中國畫家畫觀音,都喜歡畫千手千眼的觀世音菩薩,蔣勳表示,過去我們只是把這千手千眼的觀世音菩薩當形象來看,而今天慈濟有這麼多的眼睛看到苦難,也有這麼多雙手伸向苦難,事實上,整個慈濟就是一尊千手千眼的觀世音菩薩。

「我很喜歡畫梅花,因為在中國傳統中,梅花一直是在冰雪苦寒中,努力地把自己的芬芳綻放出來的花朵。我又特別配了一副對聯『山靜雲閒如是機緣如是法,鳥啼花放爾時休息爾時心』,每當自己心不安定時,看看這個句子,就能讓心靈獲得平靜。」他希望藉此所捐的字與畫作品的內涵意義,和許多朋友分享。

「我不是捐,而是受」

「其實,我是有私心的--藉著捐畫,來替在遙遠的蒙古高原的孤兒們,向慈濟說聲『謝謝』。」

前年,慈濟曾至外蒙援助當地的孤兒,為他們送奶粉和衣物,身為蒙古人的席慕蓉感激於心。

「除此之外,也是因為深感於慈濟志工們所做的事情,是我絕對做不到的;他們的付出,對社會所造成的影響,讓我覺得非常敬佩和羡慕,同時也很慚愧。因此,有機會捐畫,我就趕快來捐。」

「華年」和「仰望」二幅作品,是席慕蓉自己相當喜愛的大幅佳作。她說:「如果不夠,我再畫。」

「我比不上任何一位志工為慈濟或為整個台灣所做的事情,我能做的,只是一個小小的我可以做的事。因此,我並不覺得我是在『捐』,反覺自己是在『受』,所以,我要說聲:『謝謝』。」

其實是捐給眾生

「證嚴法師是個非常平凡的『人』,但他所做的事情卻是聖人的工作。在這個時代裡,
能出現這麼一個人,眾生就有福,中國就有希望,人類就有希望。」

研究中國美術史、中國文化以及中國上古原始宗教的畫家楚戈,發自內心的真誠如是說。

從社會黑暗面來看,無論中國、美國等國家都出現許多畸型的現象,當大家對人類漸漸感到失望時,楚戈

表示,人類有「黑暗」和「光明」兩面,因為慈濟的帶動,將人類的愛心發掘了出來,來彌補、醫療這個時代的病,因此,「我對慈濟的所做所為,心中有很大的感動,捐此畫實不容辭,並且覺得捐得太少,若是有人願意買我的畫,我願意將所有的畫都捐出來!其實,這並不是捐給慈濟,而是捐給眾生。」「慈濟的工作是一種聖人的工作。」

楚戈捐出了一幅「觀自在」水墨畫,他說:「這幅畫是用比較新的觀念來畫中國的山水。中國的山水是一種無限的意涵,可將一個人的感情、想像與對自然界無窮的關懷,融入山水中。我覺得這種胸懷,也就是慈濟的胸懷--它不只是台灣,且是國際性、世界性的,是將愛心放在普天下人類上的一種世界觀。我畫中國山水就是受此感動,因此也就自然地把感情都放進去了。」

散發日與月的溫潤光芒

「這幅『日與月』是我最珍愛的作口之一,我覺得與上人的精神很相應。
我相信台灣將因慈濟這股愛的力量而充滿希望。」

「二十年來,在國外教書,我有一種感覺,覺得外國人大部分都很有公德心,也很願意幫助別人;但從來過台灣的外國人口中,卻給予台灣人『沒有公德心、缺乏愛』的評語,使我感到非常難過。」「爾後從朋友處及報章上,得知上人所作所為及他的慈悲心,令人高興不已,我相信台灣還是有很多愛心人士的。」

在國外執教鞭長達二十年,甫回國一年的國際知名畫家劉國松,因聽聞慈濟所為種種事蹟,曾帶領兒孫一家人到花蓮靜思精舍。

每位畫家都會將自己每個時期最好的作品保留下來,但當高信疆先生向劉國松提起此捐畫義賣活動時,他便欣然答應捐出自己所收藏非常喜歡的一幅「日與月」水墨畫,他說:「此畫即象徵上人的所做所為,非常地一致。」

受邀參與為此次活動所辦的榮董新春團拜聯誼會,劉國松自東海大學專程趕來,一路上心情十分愉快,在會中聽聞大家以慈濟為題交談的一席話時,曾數度感動地流下眼淚。他衷心表示:相信在上人的領導下,台灣會很有希望,而未來不只是三百萬會員,甚至會有超過三千萬以上的信眾與支持者。

不凋的「三色梅」

九十三歲的書畫家陶壽伯老先生,得知為籌募慈濟志業基金的書畫珠寶義賣會舉行在即,
一口氣捐出六幅畫作,及時參與義賣行列,其中包括了他將作為傳家寶的精心之作--三色梅。

書畫家陶壽伯老先生,今年九十三歲,在其豐富的人生閱歷中,他希望也能藉由「珍情畫意,擁抱蒼生」這項有意義的活動,參與慈濟,共盡一分力量,同耕一方福田。

有心就有福。在一個偶然機會中,陶老先生的一位學生邵先生,在林香蘭師姊的引領中,到台北分會的書畫預展現場觀賞瀏覽時,邵先生心想:老師的畫相當好,為什麼沒有人通知他來捐呢?於是他立即給老師撥了電話。半個鐘頭後,陶老先生已出現在會場,且決定捐出三幅作品,響應這次活動。

當師姊們到他家取畫時,洪素琴師姊詳細地為陶老先生介紹慈濟所做之事,陶老先生深為感動,當下拿出傳家之寶--「三色梅」的個人畫作,將它捐出來。

如此,前後共捐了六件作品,多為松梅之水墨畫及二幅書法。由於拍賣作品之畫冊已經印製出版,而未能來得及將此幅「三色梅」作品編錄進去,陶老先生依然十分高興地表示:「上不上畫冊沒關係,有盡到心就好。」

倪氏家族懷祖德風

六十多年前,倪蔣懷先生獨資設立了台灣最早的美術研究社,盡心盡力培育新秀。
現在,倪氏家族捐出他的傳家遺作,期為慈濟志業盡一分心。

第十八組的委員倪伯毅師兄,在徵得叔伯父們及父母親的同意下,毅然以倪氏家族名義,將傳家之寶--祖父倪蔣懷的遺作「基隆港」水彩畫作品捐出,希望藉著這項義賣活動的參與,盡己棉薄之力,和每一位慈濟人一樣,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共同來分擔上人肩上所扛的重擔,以促使慈濟志業的順利推展。

己故倪蔣懷先生(一八九四--一九四三年)畢業於台北師範學院,擅於繪畫,為台灣早期畫家,同時也是一位優秀的企業家。他利用企業上的成就,撥出一筆鉅款,於一九二七年獨資設立了台灣最早的美術研究社,全心全力培育新秀,對台灣早期美術發展貢獻卓著。

倪老先生師承石川欽一郎,畫風樸素溫厚,別具一格,其作品在社會上已難得一見。

追求「真」與「實」

身罹癌症的徐偉,對生命充滿了信心和希望,他自稱不是「名」畫家,
但是個「明」畫家--希望透過畫筆,寫實出人間的苦難,啟發人們的愛心;
他這次捐出的個人畫作,即描繪湘西、尼泊爾水患災情。

在「珍情畫意,擁抱蒼生」的書畫展覽會場上,琳瑯滿目的作品中有幾幅畫顯得特別熟悉而格外引人注目,這一系列作品共有七幅,除了畫得微妙微肖的上人法相外,還有慈濟湘西賑災及尼泊爾災情的呈現,主題即「『真』與『實』的人生」,作者是專攻人像畫的徐偉先生。

自稱是「明」畫家,而非「名」畫家的徐偉先生表示,他並非所謂的名畫家之流,但自信是個道道地地「明理」的畫家,他說:「成名與否並不重要,真正的意義在於不斷地充實自己,而我的人生觀就是--助人最樂。」

「抓住主題,達到第三度空間的聯想」是此次系列畫作充分表現的精神。畫中婦人那無助和期待的眼神,以及小孩們天真不知所以的表情,栩栩如生,撼人心弦,而從圖中光影的變化,更可見災區落後貧窮的景象;即使是畫一幅光著身子的小孩的作品,都會讓小朋友們看了心生憐憫,而欲加入捐款救助的行列。徐先生表示,他的目的就是要透過這種真實人生的呈現,而達到愛心的啟發。

透過朋友的介紹認識慈濟,並於去年加入慈濟「尊重生命」義賣的行列;義賣前一個月,他與妻子商量後,便放下手邊的工作專心作畫,七幅作品,即是當時的精心之作,他說:「我要表現自己的東西,讓畫的精神來感動人。」

「喜歡繪畫,是我的生活和工作,而我的生命意義所追求的就是自然。」「證嚴上人是『認識我的圖』和『關心我的人』的人。」日前他偕同妻子、幼兒及丈母娘,再度到花蓮靜思精舍拜見上人,上人以「無所求而為之,得自然」及「願所償勿忘行,福自來」勉之,徐先生感同身受且法喜充滿。強調:「此『福』非指個人,而是整個社會,雖無所求,卻要善用它,才是真正的人生。」

身罹癌症的徐先生,十分地樂觀知足,他不但有位賢慧的妻子,還有一個未滿周歲的小孩,對生命,他充滿了信心和希望。

十八、九歲那年,因好友的往生,使他興起畫一張好人像的動機,於是到處拜師學畫;然而,在個人經濟相當匱乏與學費普遍昂貴的情況下,他曾因受人拒絕,拜師不成而傷心落淚。此番沈痛,讓他發願在有生之年,要開畫室來免費培養下一代,於是他排除萬難出國進修二年,然後從戶外畫家做起,經歷十四年的時間,如今終於有了自己的店。徐先生坦承:「我以前教畫時費用收得相當高,因當時實在太需要錢;然而有了自己的店以後(雖然是租來的),學費卻愈收愈低,幾近只收材料成本費而已。」

目前,他正努力朝向免費教畫的理想目標邁進。做好事、助人的路,是他無怨無悔的選擇,但他表示,個人的能力有限,希望大家一起來造福人類,「人生短暫,當要惜緣」。

「佛心.師志」的實踐典範

「畫這張畫,是以印順導師為主,他老人家德仰高超,慈眉善目,其坐如鐘,
而上人則一襲布衣,侍立其旁,依教奉行,不僅秉承導師為佛教、為眾生的教誨,
更創立慈濟,將佛陀的精神,充分發揚光大。」

十年前,佳穎師姊曾向她提起:「王伯母,請幫證嚴上人畫張像吧!」當時,她只覺得好像還缺少點什麼,一直沒有開始動筆畫。

如今,響應「珍情畫意,擁抱蒼生」捐畫活動,佳穎師姊再次向她提及此事。因著自己的人生歷鍊,以及數年來心中逐漸蘊釀的心境,她覺得:「是該畫的時候了!」

而此時,更因有了印順導師這一脈相承的師徒關係的意念呈現,似乎也就使得這缺少的一點什麼補足了,圓滿了。

在心中為法師畫像

「那年,佳穎師姊帶我回精舍拜見上人,當所有人都俯身向上人頂禮時,只有我一個人雙手合十站在那裡,對此,我一直感到自責。」王壽藧女士說。

而向來對印順導師極為尊敬的她,在好不容易的情況下見到導師,她說:「見到導師那慈祥的面容和清高的風範,真是令我感動得五體投地,於是我便開始在心中為他老人家畫像。」如今因緣成熟,一切也就水到渠成。

對於慈濟這個大團體,王女士關愛至極,她說:「現在社會經濟水漲船高至如此地步,精舍卻仍過著自力更生的生活,每天做豆元粉……,這點堅持是非常不容易的,希望此精神永永遠遠綿延。」

「相信佳穎師姊及所有的慈濟人都很愛師父--證嚴上人,因為她是多少人心目中活靈靈的一位聖人啊!然而,我擔心的是,還有許多社會人士會誤以為這只是所謂的個人崇拜,而持不認同的態度,這對上人將是種傷害;事實上,上人並不要別人的標榜,他只一心一意要讓佛教人間化,將佛教深植於世界各地人的心中,是一位大智者。」

「畫這張畫,是以印順導師為主,他老人家德仰高超,慈眉善目,其坐如鐘;而上人則一襲布衣,侍立其旁,依教奉行,不僅秉承導師『為佛教、為眾生』的教誨,更將佛陀的精神,充分發揚光大。」「而今,上人開創了慈濟這一方福田,讓有緣人共同參與,凡是上人的弟子,也都應效法其尊師的精神,『以佛心為己心,以師志為己志』,跟隨上人的腳步,將佛教精神落實在全世界。」更是王女士寓意於畫的用心。

邊打點滴邊作畫

此幅畫一經完成,眾人立於前,盡皆恭敬且讚歎不已:「師公好慈祥哦!上人的眼神好傳神啊!」然而,鮮少人得知畫作背後「不經一番寒澈骨、怎得梅花撲鼻香」的艱辛過程--歷時三個月,吊了十瓶代用血漿、八瓶高蛋白,七十一歲的王壽藧集中精神,努力作畫。在其畫室「藝風堂」門邊吊著的鈴鐺即是其掛點滴處,三個月來,她就這樣邊打點滴邊作畫,「我用最高的誠意來畫,直到大家覺得還可以時,我才不覺慚愧。」

「畫中人物必須進到我的心裡頭,我才能畫,也才能畫得逼真。」她對畫強調的不是技巧和形象,而是精神內涵:「印順導師眼光內斂,是位長者的風範。而上人目光遠射,眼神十分明澈,是位相當有魄力、有遠見的聖者,於是我將上人的額頭從女性『螓首蛾眉』,轉變成『頭角崢嶸』,以象徵其含意。」

人生隨時都需要一種助力

王壽藧女士,今年七十一歲,因兒子的病,進出醫院長達四十年,在其一生的生命中,除了照顧孩子外,便是不停地、專心地作畫。透過熟練的技巧,她對寫真人像有特殊的心得,更著重在畫本身的氣質及所要傳達的精神,正如她一生為人的原則--捨物質形式而取其精神意義。

身為一名殘障子女的母親,她一個人獨力肩負重任,走過坎坷崎嶇的人生歲月,對殘障家庭生活艱辛的體會,也就來得特別深刻。因此,她希望藉由筆墨的揮灑,以及宗教的洗禮,能更深入殘障者的生命底層,呼籲並期待社會愛心人士的關懷,來解救殘障朋友的心靈,留給他們一片可揮灑自己生命力的廣大空間。

開班教畫是唯一的經濟來源,而曾經開畫展賣畫,則是為了亟需籌措兒子開刀的費用。三年前,慈濟醫院國畫社曾請其至花蓮教畫,為期一年多,所得學費,她悉數捐給慈濟。她說:「來慈濟不都是當義工嗎?」

是什麼力量讓她如此堅定地走過來,而且走得這般屹立不搖?她說:「人生隨時都需要一種助力,那就是--媽媽的愛。」這是一種責任,而「成功的人是找方法,失敗的人則找理由。」「凡事肯定自我,建立自信,提升生命的深度和廣度,不論學什麼,都應確確實實地去完成。」是她教學的理念以及對學生的期許。



▲專題報導--珍情畫意,擁抱蒼生

之4‧志業與事業的交集

◎張瓊齡

慈濟志業的目標是一致的。
慈濟世界涵納了不同層面的成員,當分布在各個層面的慈濟人,
有意貢獻一己心力為志業投入時,通常,他們會從自己較熟悉、較在行的領域入手,

因為,那是他們能力所及的部分,是他們較有把握圓滿的任務;
也通常,在那個領域裏,曾經因為凝聚了他們大量的心血、韶光、財力,
甚至是精神寄託的所在,是自信、歡愉的來源,遂成為他們生命中寶愛的成分,而難捨,難離。
升斗小民的生命中有這些成分,豪富鉅子同樣也有。
目不識丁的殷實人家會有這樣的執愛,碩學能士也不能免。
究竟,在志業與個己專擅的領域之間,能有怎樣的配合、發揮呢?

午後的新光美術館,書畫拍賣品展示區。

一整個下午,在熙來攘往的參觀人群裏,何國慶師兄始終周旋著,時而與人寒暄,時而駐足在陳列畫作的櫥窗前,與同好品評鑑析。

有時,訪客所讚賞的作品正巧是何師兄捐獻的收藏品,他就會情不自禁地走上前來,眼光投射出異采,津津品味著畫作的氣韻所在,彷彿回到當時,初見那幾枝牡丹藉由畫家筆觸在紙上復活,而教他驚豔的那一刻。

昔愛畫成癡,今率先捨愛

曾經是愛畫成癡的何師兄,這次義賣會上,一口氣捐出了八幅珍藏,他說,當初既然會買,就都是至愛,非擁有之而後快;但現在他想,今後,這些愛畫,不過是換個牆壁掛著,本來,人就不可能永遠擁有嘛!

自民國七十六年接觸慈濟以來,何師兄感覺到,原來有這樣一個團體,已經默默地做了這麼多事,怎麼不太有人知道呢?於是,他積極地在自己的人脈中引介慈濟,而好友高信疆先生即是藉由他的因緣認識了慈濟。

在往後的幾年裏,高先生一直就自己在藝文方面的專長及交遊,協助慈濟在文化界逐漸打開知名度,並陸續引見海內外知名藝文人士前來參訪。這一次的義賣會,在書畫方面的專業事務,尤其仰賴高先生策畫統籌。

「這類型的活動,對大部分慈濟人來說,是相當陌生的,但是,大家還是願意用心來配合!」何師兄就自己多面向地投入慈濟志業的經驗,提出對本次活動的看法。

藉由辦活動的因緣,在向畫家、收藏家、企業家、藝術工作者、愛好者募集書畫的過程中,或許有些人就此開啟了與慈濟的因緣,在往後的日子裏,或有熱心人士願在專業領域與慈濟志業有所配合,那麼,如何找出彼此的契合點呢?

「慈濟發展至今,在內部已然成一種文化型態,有心人士勢必要切實了解並依循著這樣的『慈濟文化』脈絡,才能夠找到自己與慈濟的契合點

,而合作愉快。」何國慶師兄這麼認為。

藝術與宗教的情操相通

「高老師,您看這幅畫怎樣?」

「高老師,這幅的標價妥不妥當?」

「高老師,麻煩您為這兩位女士解析一下……」

「高老師!」「高老師……」

在義賣品展示區守候了一個多小時,依然無法和高信疆先生搭上話,因為「高老師」是現場唯一的專業人士,只要涉及專業問題,便得仰賴他來解決。而師兄師姊們在會場執勤之餘,更是緊緊抓住高老師,盡情地發問、請教。畢竟,平素實在難得有機會見到近代台灣各個時期名家及新生代藝術作品齊聚一堂展覽的場面,更難得遇上一位鑑賞名家可隨時接受徵詢並解說;盤桓個幾天下來,師兄師姊們無異是流覽了一回台灣近代美術史。

義賣區展示的作品,只要認購者「相」中了,即可成交,鎮日裏,數十幅書畫作品從展示牆上流轉到收藏者手上,來去之間,收藏者以滿意的價格歡喜地攜回書畫,同時,也圓滿了發心捐贈者喜捨的願。

四個月的籌備期間,以早期的募畫及拍賣品畫冊編纂製作兩個階段最為艱辛,然而令高老師感動的是--「在向藝術家本人募畫時,幾乎都是二話不說地響應,我覺得,藝術家與宗教家在情操上是相通的。」

臨近籌備後期,不少發心捐獻的人士方獲知消息及時響應,一時之間增益了大量的書畫作品,「原則上,凡是出自藝術家本人捐贈的作品,皆歸類於拍賣品;然而,有些在畫冊付印之後才捐贈的作品,只好歸在義賣區。很難得的是,藝術家們都能不計較,照樣共襄盛舉。」

無數幕後耕耘者

高老師不想多談自己為這次義賣會投注的心力,只是頻頻地說者:「郭淑靜師姊真的是從頭幫到尾呀!她把先生也找來上上下下地忙,聽說她家裏的老人家這兩天身體不太舒坦,也不知道他是大老闆哪!搬畫、送畫,像個小工兒似的忙著、奔著……」「還有文素珍哪……」

對他來說,這些才是值得提的。

據側面了解,高老師曾經專程為此赴大陸募畫,而他自己原訂在今年創刊的藝術刊物,也因為把人手調撥到義賣會的幕後作業,致使這分刊物得延至下半年才能問世……

「既然答應要做,就當全力以赴,做到最好。」他說。

臨近用餐時分,一位慈誠師兄遞過兩袋熱騰騰的素包子,殷殷地叮嚀著:「要趕緊趁熱吃哦!」

望著師兄的背影,高老師說:「這就是慈濟人教人窩心的地方……」

聽說,高老師第一次參加慈濟人的大型茶會時,座位都滿了,但有人讓位子給他,還送上熱呼呼的包子,而慈濟人並不認識他,只是致上一貫的善意。

先前,在等候的期間,從師兄姊們不經意的對話中,得知高老師從前個晚上一直在義賣會場忙著布置,直到今天凌晨五點多才回去休息。

再一次地證實在慈濟圈裏,進行訪問的這項律則,那就是--從旁人那裏,得知當事人的發心事蹟;從當事人口中,得知他對旁人的感激。

屢試不爽。

既富且仁的「志業家」

◎林秀美

自稱曾是「慈濟邊緣人」的豪景飯店董事長侯博文先生,三年多前,因證嚴上人的鼓勵:「當企業家沒什麼了不起,要好好做一個『志業家』。」如今,他不但用心投入慈濟,且極力呼籲企業界朋友,為慈善工作共襄盛舉,以提高生活品質,促進社會和諧,做一個「富中之富」的人。

此次「珍情畫意,擁抱蒼生」活動,侯博文伉儷二人,發心提供活動期間所有餐點、茶點,並捐出珍藏的畫作及珠寶,熱烈響應。

鎮日忙碌於名利的追求,精神上卻極匱乏,是現代人的普遍現象;人生短短數十年,如何才能做些有意義的事情,讓自己快樂,也讓別人快樂呢?侯博文認為,人在一生中物質生活的享受非常有限,當事業有成時,若能以「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心情來助人,就是最幸運有福的人。「我們都希望國家進步,社會處處充滿溫暖、處處有愛,但這些非憑空得來的,這一切都需要靠每一個人的努力,而證嚴上人就是一盞指引我們的最好明燈。」

「上人以其羸弱身軀,卻將許多重擔一直往自己身上扛,而慈濟的師兄師姊們也都來幫他扛,使我感到很慚愧!」三、四年來,他因深為上人慈悲的胸懷以及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大捨精神所感動,而決定走出來,共同為慈濟盡一分心力。「慈濟有近萬名義工,和五千名委員,大家都竭盡所能地在幫助別人,這麼龐大的力量,應該好好地加以發揮,讓社會真正達到進步和諧的地步。」侯博文表示,這將是他今後努力的目標。

而積極投入參與這次活動,則是受其夫人陳珀玲女士的影響。他說:「自己原本中國傳統大男人主義的觀念,在踏入慈濟後有了明顯的改變,因為眼見委員們凡事都做得很好,實在令人折服,且由衷生恭敬心。」其夫人陳珀玲女士是「慈友會」的一員,參與發動此次活動,令他刮目相看;當這些企業家夫人忙進忙出,做得有聲有色時,這才讓原本袖手旁觀的他驚覺道:「原來這些企業家夫人除了相夫教子外,也很有智慧,儼然就是女企業家嘛!」企畫成型後,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葉方良 Rex-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