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

恭賀新禧

◎證嚴上人

各位敬愛的護持大德:舊的一年已經過去,新一年接續開始;在此春回大地,萬象更新的時節,證嚴祝福大家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慈濟「四大志業」--慈善、醫療、教育、文化,在各位善心大德護持下,繼續穩步開展,加上「國際賑災」、成立「台灣骨髓捐贈資料中心」,這一年來,可謂六件大事同步進行;在海外,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慈濟分會、聯絡處相繼正式成立,與美國慈濟分會義診中心的落成啟用,「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佛陀本懷,因之落實得更普遍、更深遠。

救人不別國度,慈悲不分膚色,普天下的眾生,都是我們無始劫來的親友眷屬,只要眼看得到、手伸得到、腳走得到,我們皆應聞聲救苦,伸出愛的雙手,讓他們離苦得樂。

新年伊始,證嚴感恩大家恆長熱心的護持,祈願佛菩薩的慈光,普照寰宇,並祝福各位大德:福慧增上,如意吉祥!

佛教慈濟功德會會長 釋證嚴合十



▲社論

宋老菩薩的心靈世界

提起「樂生療養院」的宋金緣老菩薩,差不多所有的慈濟人都耳熟能詳。凡是見到宋老菩薩的人,也差不多都會生起歡喜之心,從內心流出敬意。

宋老菩薩是位七十多歲的老人,是位麻瘋病患;十七年前,因併發症導致雙目失明;四十多年來她的活動空間,就局限在「樂生療養院」。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像這樣一位際遇堪憐的老人,一定會把她想像成悲觀消極、自怨自艾、怨天尤人的醜陋老者。

事實上,宋老菩薩眼盲心不盲,人老心不老,貌醜心不醜,身病心不病,塵煩心不煩;是位樂天知命,心智圓徹,大慈大悲的長者。

宋老菩薩與慈濟結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每次證嚴上人造訪「樂生療養院」探望宋老菩薩與院友,總會讚歎那是「超越人間天堂的地方」,否則怎麼可能居住了那麼多的菩薩,尤其像宋老菩薩這樣的大菩薩。

宋老菩薩發心喜捨的故事,早在慈濟世界中廣為傳誦,她「賣心蓮」為慈濟醫院募集建院基金的義舉,不知感動多少人的鐵石心腸。「宋老菩薩能,我們為什麼不能?」大家都這樣自問。於是朵朵心蓮就在許多人的心中綻放了。

蓮,大家都知道它出污泥而不染。詩人筆下的蓮是:「本無塵土氣,自在水雲鄉;楚楚淨如拭,亭亭生妙香。」這不正是宋老菩薩脫俗一生的最佳寫照嗎?

宋老菩薩雖然患有令人心畏的麻瘋病;居住在令人膽寒的麻瘋病院,但她那顆清淨無染的心,不著絲毫的塵土之氣;她那分生活的安然與自在,不受世俗滾滾煩惱的影響,這種「自在水雲鄉」的寧靜,又那裡是一般凡夫俗子所能望其項背。

令人感動的是,宋老菩薩除了有那分「出泥而不染」的智慧外,還有那分「出水而香遠」的慈悲。聖潔的智慧、圓明的慈悲,就是宋老菩薩令人心生歡喜的原因吧!

最近,宋老菩薩又從「慈濟世界」廣播節目中,得知證嚴上人正為「骨髓捐贈」與「國際賑災」而奔走呼籲,既然發願要跟緊上人的步伐,宋老菩薩又開始栖栖皇皇,再為心蓮的盛放而致力,這種「利樂有情」的襟懷,若非菩薩示現,何能至此。

「菩薩不捨眾生,若捨眾生,便無大悲;菩薩不離人間,若離人間,不成菩提。」宋老菩薩不捨眾生,故能在菩薩道上昂首闊步;宋老菩薩不離人間,故能在菩提路上出入自在。

禪宗有這樣一則公案:

有僧問趙州:「大地平沈,虛空粉碎,汝向什麼處安身立命?」

趙州回答:「雲消山岳露,日出海天青。」

人生際遇逆難測,順境固然愜意,逆境亦非末日。所以說:「迷,則樂境成苦海;悟,則苦海為樂境。苦樂無二境,迷悟非兩心,只在一轉念間耳!」一念三千,三千一念,可見這一念有多重要啊!「雲消山岳露,日出海天青」,宋老菩薩的心靈世界寬廣無比,她的慈悲與智慧,清澈如海。從她身上散發出來的人格特質,能不讓人深深感動?



▲甘露清涼

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15)

◎證嚴上人

或隨夫婿,外郡他鄉,
離別爹娘,無心戀慕,
斷絕消息,音信不通。
遂使爹娘,懸腸掛肚,
刻不能安,宛如倒懸。

從這段文中可以深深體會為人父母的心。女兒小時候受到父母萬般呵護,等到長大後不得不出嫁離家。有些人結婚後,專心在夫家孝順公婆,相夫教子,對娘家的父母漸漸疏遠;可是大部分做父母的人,並不會因女兒已經出嫁就淡忘、忽略,反而是牽腸掛肚,擔心她生活是否順遂?父母關愛子女的心就像是長流水一樣,綿綿不絕。

女兒結婚後,夫唱婦隨地跟著丈夫,即使是離鄉背井也得跟隨夫婿同行。人走遠了心也離開了,不但無法常回來看望父母,甚至也沒有一點戀慕之情,連音信都斷絕了。

「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這是孔夫子教導學生身為人子應有的觀念,父母在的時候不到遠方去,如果一定要去,也必須讓父母知道去什麼地方及什麼時候回來,以免父母牽腸掛肚。

做子女的人出門在外,應該要常常和家裏聯絡,尤其現在的電信科技發達,無論在天涯海角,只要一通電話,就可以聽到父母的聲音,做父母的在電話另一邊,也可以知道子女平安,這是舉手之勞的事。所以現在的人如要盡孝,實在是比過去的人容易多了。

隨著女兒的嫁人遠去,甚至音訊全無,讓父母時常為她牽掛,時刻難安,一顆心好比懸掛在半空中一樣,不得自在,苦不堪言。

孝是讓父母安心、歡喜

有位母親,生了七個兒子,每個兒子都想要孝順她,其中小兒子的孝心特別強烈,他和母親同住,六位兄長儘管很想把母親接去奉養,但他卻不願母親離去。他給母親最好的物質享受,華屋美食、僕役如雲,一切需要應有盡有;但做母親的,卻每天愁容滿面,兒子想盡一切方法要讓母親歡喜,但母親仍是心事重重。

經過了好長一段時間,當兄長的非常怨恨弟弟霸佔了母親,當弟弟的卻無法體會慈母的心境。母親年老了,身體愈來愈衰弱,有一天,她流著眼淚問小兒子說:「你是不是都可以滿足我?」他回答:「二十多年來,我只差沒有把心挖出來給妳看,如果妳要,我現在可以把它挖出來。」

母親握著他的手說:「我知道你很有心,也很孝順,但你的孝順讓我有一股好重的壓力,我非常希望七個兒子都能有均等的機會孝順我。但你只想到要孝順

我,卻不知因而造成了對兄長的不友愛,也不知道二十多年來,我的心像關在牢獄中。我時日已經不多了,你如果真的孝順我,就讓我自由地到其他兒子家,讓他們盡盡孝道。」

這個自以為是孝子的兒子,聽了母親的話,終於恍然大悟,趕快帶著母親到大哥家,也邀請其他六位兄長一起相聚,真情地發露懺悔。他用那分懺悔慚愧的心,當著母親的面,向兄長致歉,從此兄弟又恢復了友愛,母親也綻開了歡喜的笑容。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孝順父母,一定要讓父母歡喜、輕安。故事中這個自認為孝子的人,因為忽視了母親的心境,而帶給母親莫大的苦痛。

為人子女者所做所為能讓父母安心、歡喜,才是真正的孝順,如果在外所做的一切都讓父母操心,即使你天天供應山珍海味,讓他們享有豐富的物質,也談不上孝順啊!

每思見面,如渴思漿,
慈念後人,無有休息。

「慈念後人」中所說的「後人」,也就是子女晚輩。做父母的常常思念孩子,很希望能與他們見面,那種迫切,就如一個口乾至極的人,渴望能得到飲水一樣。父母思念子女的那種心情,是永遠也沒有停憩的時候。

敬重父母應如敬佛菩薩

小時候我住在清水,當地的民風非常純樸,做父母的愛子女,不論子女有多大、自己有多老,一旦孩子有了病痛或不舒服,一定會說:「我的心肝寶貝啊!」這種景象正是親情最純樸的表露。

有那個父母不把子女當成心肝寶貝的呢?不只是在小時候,即使孩子長大了、老了,這分愛的心也是一樣啊!做父母的永遠都把子女當成心肝寶貝。

心肝寶貝一旦離鄉背井,做父母的雖仍在故鄉,但一顆心也隨著子女飄泊遊蕩。所以為人子女者出門在外,應盡量寫封信或打個電話,讓父母知道他在那裏、做些什麼事,如此才能讓父母親心安,而不致於讓他們的心隨著子女飄泊在外而無法安定。

父母心是大慈悲心,如果人人都把疼愛子女的心,擴大去疼愛普天之下的人子,相信這個世界人人都是菩薩了。可惜的是,天下的父母大都只是凡夫的父母心,所疼所愛的,也不過是自己那幾個孩子,除了這幾個孩子外,其他的人好像就和他沒什麼關係,這種疼愛的範圍,確實是太狹小了。

佛陀不斷地教導我們要擴大愛心,父母愛子女的心和菩薩愛眾生的心並無不同。佛陀教弟子們孝養父母,他希望所有為人子者,敬重父母如同敬菩薩。

父母恩德,無量無邊,
不孝之愆,卒難陳報。

前面曾說過父母對子女的十種恩德,其實不只這十種,父母對子女的恩德無量無邊,無法用言語形容,既然父母的恩德是如此宏大,我們如果不能知恩報恩,不孝的罪實在是無法用言語來形容,而所受的果報,也是無法比喻的。

世間一切的惡也是源自不孝--父母給他那麼大的恩德,他都不會去敬、孝,又遑論對朋友及其他不認識的人呢?

不孝子的下場

古時候有位母親生了十個兒子,兒子長大後一一成家立業,以當時的社會背景來說,他兒子可說是很有成就的。可憐的是他們的母親竟流落街頭,沒有一個兒子願意奉養她,她只好每天在別人的屋簷下棲身,又餓又病,瘦得像柴枝一樣。每當她到人家家裏乞討時,別人打開門看到是她,都會再把門關上,為什麼呢?因為大家都知道她有十個兒子,不但有錢且又有勢,如今兒子不養她,大家把一切的過錯都歸咎在她教育失當。

有天她的體力已經無法支持了,昏倒在一戶人家的屋簷下,她的兒子正好坐轎經過,隨從一路上喊話要路人迴避讓路,她兒子坐在轎內看到昏倒在地的是自己的母親,竟然把轎簾放下,要抬轎的人走快一些。

當場有一些百姓看到這個情形,大家都覺得很憤慨,因此眾人把轎子圍住,將她兒子拖下轎,甚至也有很多人衝到他家,把家中的東西砸壞。

這個在社會上有錢有勢的兒子,一剎那間被眾人圍毆,另外九個兒子聽到消息都趕來幫他解圍,結果整個村莊的百姓全都圍聚過來,把這十個兒子送到官衙去。

清官開始審判他們的家務事,不過十個兒子每個人都有他們的道理,他們說:「母親又不是只生我一個人,其他的九個也都有責任啊!既然他們不負責任,我為什麼要負起十個兒子所應負的責任呢?」

後來縣官認為這十個人見母親已經奄奄一息仍未有懺悔心,就判決把十個人的財產完全充公……。

不孝之愆,卒難陳報

我看過一則新聞,有位年輕人很喜歡喝酒、賭博、打電動玩具,每次回家就是向父親要錢,如不給,他就揍父親。有天他喝醉酒打電話回家,要他父親準備五千元,由於他父親是個泥水匠,臨時要去那裏籌五千元呢?

父親在電話中罵他幾句,他竟然丟下一句話說:你如果有種,就在家中等我。父親聽了這句話非常生氣,心想這個兒子從小到大沒做過一件好事,現在竟然又罵他,就真的在家中等他。兒子一進門,他就一巴掌打過去,做兒子的遭了這一巴掌,便拿起棍子,把父親打得頭破手斷。

當父子在爭吵時,左鄰右舍的人都只站在外面看,沒有人肯出面協助,做父親的自己去報警,警察只是問問口供,兒子說:「我喝醉了,有沒有打父親已經忘記了。」加上做母親的一再向警察求情,因此警察也只能警告他就草草了事了。

想想看,兒子打父親的時候,鄰居只有袖手旁觀,警察也無可奈何,這種社會型態和過去相比較,實在是差多了。

不孝的人能為社會做多少事?實在是可以想像得出來,「百善孝為先,萬惡也是由不孝起源」,因此佛陀說「不孝之愆,卒難陳報」,不孝的罪實在是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的。

萬善之門由孝始

我們學佛應該要持續善念,回歸本性,千萬不要受社會不良風氣影響,淹沒了一念善心和良知,應該好好保護這顆清淨的本性,預防造業,以免增添父母的擔心、煩惱。

父母恩確實重於泰山,他們對子女的愛是無微不至的,所以經文常說:父母恩德,無量無邊。但是世間上又有幾個人能真正體念父母恩呢?所以佛陀說末法惡世,不孝之人,如大地微塵之多,這即表示天下不孝的人太多了,而孝順的人卻如同指甲中的沙那麼少。而不孝的人,他們的罪過和將來所要受的果報,是無法用口來說的。

一切的惡,皆從不知父母恩和不孝的心態而起。有愛才會有善念,欠缺善念就沒有愛,沒有愛,則是從不孝的心態開始,這是互相循環的,所以說萬善之門由孝開始。

爾時,大眾聞佛所說父母重恩,
舉身投地、搥胸自撲,
身毛孔中,悉皆流血,
悶絕地,良久乃蘇。

佛陀說子女在母親子宮中的第一週,像一粒露珠般開始,直到懷孕三十八週足月生產時,這段過程當母親的是如何的辛苦啊!

佛陀的智慧不亞於現代的醫學專家,他逐一仔細解釋,在座聽法的人,都聽得很感動。尤其講述胎兒脫離母體時,母親錐心

之痛,和父親緊張不安,急如熱鍋上的螞蟻,更令人泫然欲泣。等到孩子生下來,從稚年、青少年到學業完成,做父母的接著又要關心他們的事業、婚姻。由此可知,父母對子女的慈愛由始至終是多麼弘深,他們所付出的是何等的無邊無量!

如夜遊人,不知親恩

眾人聽完佛陀描述父母對子女無微不至的愛後,非常感動,不但把身體撲到地上,而且又搥胸頓足自己打自己--這句話是表示他們感動父母恩,進而全身的血液都沸騰起來,因此毛細孔中都充滿了血--這是形容很激動的生理現象。有些人激動到極點竟然「悶絕辟地良久乃蘇」--昏倒在地,等到一段時間後才慢慢甦醒。

高聲唱言:
「苦哉!苦哉!
痛哉!痛哉!
我等今者,深是罪人,
從來未覺,冥若夜游;
今悟知非,心膽俱碎。
惟願世尊哀愍救援,
云何報得父母深恩?」

他們回甦後激動到極點,把內心的苦悶化作聲音表達出來:「佛啊!我的心好苦好痛啊!」有道是「子欲養而親不在」,這是萬般後悔、懊惱的心聲。

學佛最重要的是必須「及時去行」。過去未聞法之前,不知恩不報恩。如今已聽聞佛去,應該要及時知恩報恩,學佛就是要學知過必改,及時行動。

「我等今者,深是罪人,從來未覺,冥若夜游」--當佛陀分析到父母恩深,而子女不孝之愆無量,在場的人都覺得自己罪孽深重,因此有人代表大眾說話:「我們都是不孝的人,造業很深、智識閽鈍、思想麻木、不知不覺的罪人,從來都沒有察覺到父母對我們的愛,生活在人間好像是一個夜遊人一樣。」

「今悟知非,心膽俱碎」--現在聽到佛陀仔細的分析,才知道覺悟,了解過去對待父母的行為是錯誤的,所以讓人心膽俱碎。「心膽俱碎」這句話是表示內心痛苦、懊惱至極。人如果悲哀至極,就會覺得肝腸寸斷,苦痛不堪!

孝是菩薩道的開端

「惟願世尊,哀愍救援,云何報得,父母深恩?」--既然過去的錯誤都已過去了,現在該如何彌補才能報答父母恩呢?

這段經文一方面描述聞法者本身聽佛開示之後,他內心的後悔和痛苦,請佛陀發微妙法音,為當時的人解說如何才能盡孝,這是為當代的人請求教育;另一方面是為了未來的眾生預留法義。未來的眾生到了末法時代,道德淪喪,對倫理報恩的心態將會愈來愈淡薄,所以他請求佛陀講說如何報父母恩的教法,使之能流延到後代,讓未來的眾生能知恩、報恩。

「父母恩重難報經」是對人子一分很深的警愓,也是一種最透徹的教育。百善孝為先,我們一定要提倡孝道,以孝做為入菩薩道的開端。

人在世間,要知道父母生養的恩德深如大海,重如泰山一般,更何況「萬善孝門入」,我們如果知道父母恩,才會報恩;有了報恩心才會盡孝,有孝心自然就會有愛心,有愛心則有善念,心存善念即是善人,善人所做的一切也當然就是好事,好事累積起來,能成就人生的福業。所以,我們如果想要得福,就必須先發揮愛的功能,而要發揮愛的功能,就從知恩、報恩開始。

世間最大的恩德莫過於父母的生養之恩,人生最美的道德型態就是孝道。前面說過佛陀講完父母的偉大和恩德時,弟子們都很感動,也深深後悔未聞佛法之前,不懂得如何孝順父母,等到聽完佛陀的話,才覺得非常後悔。

中國人有句話說「子欲養而親不待」,有很多人父母健在時不懂得孝順,等到知道如何去孝順時,父母已不在世了,所以他的內心非常的痛苦,因此經文說:「苦哉!痛哉!」



▲慈濟訊息

濟貧.教富與「救心」

◎證嚴上人/主講 弟子靜淇/記

【聯誼會講話】

國曆八十二年十一月廿八日
農曆八十二年十月十五日

諸位大德,阿彌陀佛:

很高興看到大家回來參加聯誼會,在我們歡度聯誼會的此時,台北也正在進行一項大型活動--骨髓捐贈抽血檢驗活動。

提到骨髓捐贈,很多人可能都會覺得:骨髓是很寶貴的,捐贈骨髓對身體健康是不是有損害?其實,經由一些實例,我們瞭解到,捐贈骨髓對身體並不會造成損害,而且是一件「救人命」的大功德。

生死皆自然,老病何能免

剛才,我們都誠心地祝福這個月的壽星,意謂著我們對生命的尊重--人從呱呱落地開始,就有了寶貴的生命,每個人都有權利生存下去。但是,佛陀也告訴我們,生老病死是一個自然的過程--人既然有生,縱使活上百年,也終究難免一死,而從生到死的過程中,一定會有老、有病。

有句話說「老即是寶」,人會老是一件很自然、也很值得大家尊重的事,因為老人們對人生有幾十年豐富的經驗,代表著人生的價值。

不過,「病」可就是讓人最煩惱的事了,身體一旦有了疾病,是多麼痛苦啊!有些人平常很汲於名利的追求,看不開、放不下,有朝一日病了,大多會說:「我什麼都不要,只要能早日健康就好。」「如果我的病好了,我要……去付出。」生病人往往都發好大的願,可見病痛真是很難堪忍的一件事。

慈濟四大志業中的醫療,就是為病苦的眾生而設。慈濟醫院的各項醫療設備不亞於台灣西部各大醫院,只要是一所健全醫院該有的重要設備,慈濟醫院會不吝重資購進--因為人命是平等的,需要我們去尊重、愛顧,而我希望藉由充足的醫療設備,來減輕病人的痛苦。

行菩薩道要難捨能捨

儘管現代人的醫療設備多充足、醫術多高明,卻仍難以治癒白血病、惡性貧血等病症;目前唯一能夠帶給此類病人生存希望的,就是有人捐贈健康的骨髓,讓他們做骨髓移植,以恢復自身正常的造血與免疫功能。

當然,骨髓捐贈並不是只靠幾位有愛心的人士願意捐出就可以,這是需要相當殊勝的因緣--人類白血球抗原配對相符的,才有辦法做骨髓移植啊!一般而言,罹患白血病的患者,必須在幾萬人當中才有可能找到相配對的人,這可以說是萬分之一的緣啊!可見得捐贈骨髓,也並非人人都能如願的。慈濟希望能呼籲愛心人士同來響應,成立骨髓捐贈資料庫,以便挽救在生死邊緣掙扎的血液疾病患者。

剛才有兩位工作同仁向大家報告了湖南賑災及尼泊爾勘災的情形,我們要幫助災民重建家園,這是「救災」;而呼籲骨髓捐贈是「救命」,諸位,不管是救災或救命,都需要有心人、需要愛心人。

有些人也許會認為:要我捐錢去救災我很樂意,但要捐骨髓,就必須好好考慮了!沒關係,大家可以慎重考慮。今天早上就在我要離開精舍之前,接到台北的電話,他們說台北正下著毛毛細雨,但響應捐髓活動的人很多,己經有幾千人了。

諸位大德!佛經記載,凡行菩薩道的佛弟子,就必須要有「頭目髓腦悉施人」的大愛,意思也就是說:頭、眼睛、骨髓、腦,都能施捨出去的人,才是真正在行菩薩道。不過,佛在世時,醫學科技不發達,即使人們有心要布施身體上的器官,卻也難以完成心願;而現在的醫療技術和設備,可以成就我們行菩薩道,讓我們很順利地圓滿捐贈器官的行為。

捐骨髓是救人命,說不定某位正需要骨髓移植的人,全世界只有你能救他,你如果能及時捐贈骨髓給他,真是功德無量啊!

讓血液病患多一分生存希望

聽說目前台灣每年約有五百位血液疾病的患者等待骨髓移植,有些甚至只是二、三歲的孩子,那些孩子都長得很可愛,可是我們卻得眼睜睜地看著他們--因找不到適合的骨髓而一日一日等待死亡來臨……

有一位四歲的小女孩,原來在台大醫院等待做骨髓移植,由於她沒有骨髓相合的兄弟姊妹,而且當時國內非親屬的骨髓移植也未開放,所以她只能坐待生命流逝。但她的父母寧願賣掉房、地,也不願放棄救治她的最後一絲希望,因此當時醫師建議把她送到美國,接受最新的專利單株抗體治療試試看。

美國的醫療費用很貴,小女孩在等待骨髓移植的期間,就已花了近七百萬元新台幣。

美國極早呼籲、提倡骨髓捐贈,也有很多華人響應,目前,在他們的資料庫中,約存有五萬個華人血液的資料。假如台灣能夠建立資料庫,就可以和國際連線,如此一來,不只能救治台灣的患者,甚至也可以惠及海外的華人。比如我剛剛說的女孩個案,如果台灣已有國際連線的資料庫,則這個小女孩就毋須千里迢迢到美國就醫,只要透過電腦連線作業,找到捐髓者後,將骨髓經由空運送達台灣,就能在此地進行手術,省下許多時間、心力和金錢的花費。

今天我們在台北舉辦抽血活動,接著將繼續在全省各地舉辦。總而言之,骨髓資料庫的成立必須靠大家的響應,才能真正發揮救人的功能,因為人數愈多,找到白血球抗原能配對的有緣人的機會就愈大。假如我們能建立數萬人的資料庫,並且和全球連

線,那麼血液疾病患者,將多一分生存的希望。

慈濟志業回饋美國社會

十二月五日是美國分會四周年慶,也是美國慈濟義診中心啟用典禮的日子,當天將有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慈濟人聚集在美國分會。

美國有不少非法入境或是窮困買不起保險的人,這些沒有投保健康險的人如果生病了,醫療費用實在無法負擔,如今義診中心正式啟用,將為貧困的病人提供完全免費的義診治療。

美國慈濟義診中心的設備周全,而且軟體、硬體設施等一切費用,完全來自海外慈濟人的「就地取糧」--是當地僑胞們同心協力集中力量,匯聚點點滴滴善款而成就出來的一樁具體善行。

我原本以為在美國聘請醫師的費用一定很昂貴,沒想到卻有近九十位的醫師響應當義工,而且據委員們說,他們對患者的照顧,真正把內心最誠摯的愛表露出來,是那麼的自然、貼切。這些志工醫師們的愛心,真令人感動萬分。

記得當初美國分會的執行長向我提出在美國成立義診中心構想的時候,我一口答應,對於經費、人力的來源,我說:「不用擔心,一切就看你用多少心。只要你肯用心就有福,你發最誠懇的願,你就會有力量。」想當初,慈濟成立之初沒錢也沒人,有的只是一念誠懇付出的心,所以我又告訴他:「只要你能有這念心,無私無求地付出,一定會有很多人護持。能有很多人護持,就表示你確實是以誠正的大愛在服務人群。」

他們今天打電話回來告訴我,他們確實是以「誠正信實」的態度在服務人群,所以才會吸引許多人投入,不只有近九十位的醫師,也有四十多位護理人員和近四百位的志工,共同投入義診中心的服務。

發揮「神通」將關懷散播各地

最近,美國南加州大火燒山,當我看到電視報導時,正擔心著想打電話去了解情形,美國分會適時傳真過來,傳真上寫著:「洛杉磯山區發生大火,師父看到消息一定會擔心,所以我們先傳真資料讓師父放心。」我正在擔心這件事,他們就傳真回來報平安,這分善體人意的心念,就是「他心通」。又南加州火燒山,在電視新聞上可以看到現場的情況,這不就是「天眼通」。此外,今天在美國分會的種種活動情形,藉著電話的聯繫,讓我隨時都知道他們在做什麼,就好像我親眼看到一樣,這可謂「天耳通」。再說台北委員在二十四日搭乘下午三點多的飛機前往教富,美國時差慢台灣一天,所以二十四日出門,抵達美國時也是二十四日,這就是運用了「神足通」。

如此,我們也與佛陀同樣具有「神通」啊!所以大家應該好好加以發揮,為眾生付出。

美國洛杉磯的火災尚未撲熄時,我在電話中告訴當地委員:救災如救火,要趕快去慰問受災戶,並發放慰問金。委員們馬上去調查受災戶數及贈送慰問金。

他們把錄影帶寄回來,我看了非常感動。想到小時候常常聽到的一句口號是「美援,美援」,印象中台灣人常排隊在領美國援助的麵粉、奶粉和衣服,現在卻反過來,台灣人在美國為當地受災的人及時做發放工作,對他們而言,這是「台援,台援」。以前是伸手拿別人的,現在換我們去付出這分援助的良能;這些全都是每位慈濟人點點滴滴愛心所成就的。

大愛可泯除人心距離

有關湖南救災方面,這次的救災

範圍和人口比前年還多,前年我們所救的人口數有六萬一千多人,這次單單湖南省的永順和桑植兩縣,就發放了八萬四千多人。

天氣漸漸寒冷了,根據大陸傳真過來的資料,湖南地區氣溫已降到零度以下,又是下雨又是下雪,我們趕著要將衣物棉被送過去,由於時間緊迫,我們直接在安徽全椒和湖南省長沙市訂做棉被、棉衣。

講到這樁事真是不可思議,據說原本長沙當地的棉被廠不敢接這筆生意,因為他們目前仍是採用人工織被,全市只有一個織被工廠,工廠內只有六部機器,這六部機器是幾十年的老機器,常常故障,所以他們把六萬多條棉被分配給很多人做,只留一小部分要用機器來試試看。沒想到這六部機器在做慈濟的棉被時,每天二十四小時不停地轉動而沒有故障,確實令所有人覺得驚喜,這真是「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真正無所求的付出大愛,連無情識的機器也能順利配合!原本計畫一個月才能做好的數量,沒幾天就已完成了,現在成品已陸續運到災區等候慈濟人去發放。

談到衣服的事,我更要感恩--二年前因為賑災,慈濟和安徽省全椒縣結下好緣,這次湖南賑災所需的衣被共計二十幾萬套,長沙趕不及做,結果全椒縣的殷副縣長和仇秘書,為了回饋慈濟兩年前幫全椒災民重整家園,而願傾全力幫忙,全椒縣乃全面配合棉衣的製作。

而全椒到長沙的車程要五天五夜,二十多萬套的衣被必須用五十部大卡車裝運。大陸鄉間的交通不方便,即使有錢,但要在當地調度五十部大卡車實非易事,殷副縣長說車輛問題想要動員軍方幫忙,日夜兼程趕路,每部車配置二位司機輪流駕駛。

他們最擔心的問題是--全椒到長沙的路程幾乎都是沿著山區走,深恐五天五夜的時間中遭歹徒劫車,因此特地由公安部派出公安人員隨車保護安全。由此我們就可以知道:這支車隊並不是金錢買得到的,最重要的是我們的這分心、這分情,獲得他們的肯定與認同,使他們發揮了最大的功能。

諸位大德,我常說:什麼是最大的力量呢?有愛心就可以動員無量無數的人。愛如果侷限於小愛,就會造成人群的煩惱;如果擴展為大愛,就可令社會安寧。能啟發人心,促進世界和平,就是無私無我的大愛。

濟貧、教富與救心

這次大陸的救災工作雖然很困難,但因為有二年前散播愛的種子,現在已經發芽、結果,所以對方全力配合這次的行動,讓我們事半功倍完成賑災工作。

海峽兩岸雖分隔四十多年,但能夠經由賑災使兩方合作,為災民拔苦,這是我最大的安慰,也是慈濟最大的目標--慈濟的目標是救世,而要救世必須先救心。

以前我都說慈濟的任務是「濟貧」、「教富」,現在則又多了一樣「救心」。貧困的眾生因我們而得救,富有的人群也被我們的愛感動而付諸行動,心門被開啟,人人也開始發揮大愛互相幫助,這是令我高興和感激的事。

所以,我要請大家時時加緊腳步,不管是中部、南部、北部或是東部的大德,我們都要共同一心;也不論是捐贈骨髓的救命行動或國際賑災,你我一起推動,一個人帶動一個人,就會有很多人共同來響應、參與。

很高興和大家有見面的機會,你們的奉獻、點點滴滴的付出,慈濟絕對不會有絲毫的浪費,每一點一滴都會用在利益人群上。我要感恩諸位,同時也要祝福大家,祝福你們家家吉祥、福慧雙修,功德無量,阿彌陀佛!



▲慈濟訊息

佛心流泉--大悲為力,愛無止息

◎靜暘

上人以大悲心為力,啟發人們的愛心,使人人從善如流,
創造台灣奇蹟,讓台灣以「善」為寶,轉外人眼中的「貪婪之島」成為「愛心之島」。

「證嚴法師所領導的慈濟功德會,是台灣經驗中最寶貴動人的一章。」李總統因而親頒「慈悲濟世」匾額予上人;有東方諾貝爾獎之譽的麥格塞塞獎,以及全國第一屆和風獎,都將榮譽頒給上人;香港中文大學頒授上人社會科學榮譽博士學位……面對著這些肯定和讚譽,上人仍舊抱著「不增不減」的心情,淡然處之。

「金象」獎

由中華民國企劃人協會與聯合報主辦的「台灣四十年企劃典範」,八十二年十二月十日,頒發「金象獎」給台灣四十年來對國家社會貢獻最多、影響最深遠的企劃案,得獎的有聯考制度、九年國教、農地改革、十大建設……等七個企劃案,「慈濟功德會」亦榮獲其中一項。

獲獎的次日,適逢上人北上,在分會六樓,頂禮上人後,我把代領的「金象」呈給上人,眾人歡喜分享這分榮譽,但上人仍以最平常的口吻對弟子開示:「大象生性慈愛溫和,是最合群、最有團隊精神的動物,壽命長又能擔負重任。牠的特質是沈著穩重,如如不動,值得我們學習。」

我端詳這座金象,其身金色,象徵著光輝燦爛,永垂不朽;其志高揚,代表著樂觀進取,永不退縮--這,正是我們慈濟人學習的榜樣。

不止息的愛

上人此次獲獎,選拔總評語是:「激發社會人士的愛心。」

我回想起曾經有一位牧師到精舍請問上人:「法師,慈濟四大志業,每一項都已具規模,接下來的展望又是什麼?」

上人回答:「單單一個『愛』,就能讓我做好幾輩子也做不完。因為世間唯有『愛』是無窮盡,找不到開端,也沒有結束的時候。」

「所說的愛是菩薩的『長情大愛』,就像一股清流般,源遠流長;這個大愛遍滿虛空,沒有一樣東西障礙得了。」

這位牧師聽了後說:「對,愛能涵蓋一切,愛可以啟發人心。」

上人的悲懷如海,在他所開啟創造「愛的世界」裡,就因為沒有開端,也沒有結束,所以任由你、我暢通無阻地奔馳在這條長情大愛的道上。

大悲為力

有人說:「慈濟是台灣愛心的大磁場」,也有人說:「慈濟是台灣無形的良心存底」,上人以大悲心為力,啟發人們的愛心,使人人從善如流,創造台灣奇蹟,讓台灣以「善」為寶,轉外人眼中的「貪婪之島」成為「愛心之島」。

此次,上人榮獲「台灣四十年企劃典範」金象獎,雖然仍舊抱著「不增不減」的心情,但是對台灣三百多萬慈濟人而言,卻有無比的鼓勵作用。四大志業尚待完成,而目前二大使命--國際賑災、骨髓移植,亦正積極的推展中,跨出一步,印烙著六個「愛」的腳印;此時榮獲這座金象,更啟示我們:「任重道遠,堅定信心,沉著穩重,勇敢的擔負起歷史的使命,做個歷史的創造者。」



▲慈濟訊息

如是我聞--兩面鏡子

◎靜淇

不管生前握有多大的權勢,享有多崇高的地位,擁有再多的田產、嬌妻美妾,
等到奄奄一息的時候,卻半點也做不得主啊!
所以,重要的是在自己能說能做能走的時候,所付出的一切,才是分分己得啊!

三嬸婆往生了,享年八十一歲。從三十歲守寡含辛茹苦的獨力扶養兩男一女長大成人,到揮別人世,八十一年的生命,她經歷了日據時代的烽火歲月,嚐盡了台灣光復初期吃野菜的困苦生活,更在子女嗷嗷待哺時,遭受折翼之痛。

這一切在外人的眼中看來,上蒼對她似乎太不公平了,但她卻能咬緊牙根地認命、守節。

然而,人間的苦難在她身上並未結束,正當她把理家的重擔交給兒媳,待享受含飴弄孫之際,媳婦卻不幸死於心臟病,襁褓中的孫女只好由她負起身兼母職的責任。

半點不由人

如果說人生是一部戲,三嬸婆一生所扮演的角色該是悲多於喜吧!我能了解一切都是業因,但令我難過的是,在她一息尚存的時候,兒女們早已把她抬放在大廳的角落,筆直孤零零的躺著,身上連一條被子也無,時值寒冬的子夜,只見她微微的顫抖著,是冷?抑或對平常不甚體己的兒子提出最後的抗議?抑或對悲情的人生做最後的回顧?

外子請求堂哥讓我們幫她唸佛,不料他們卻以平常沒這種習慣和信仰回絕,我傷心的哭了,躺在床上徹夜難眠,面對和我同樣心情的外子,我們有著共同的體會--人是多麼的脆弱孤單,不管生前握有多大的權劫、享有多崇高的地位,擁有再多的田產、嬌妻美妾,等到奄奄一息的時候,卻半點也做不得主啊!重要的是在自己能說能做能走的時候,所付出的一切,才是分分己得啊!

親手遍布施

十幾年前曾聽上人說過一個真實的故事。有位老太太平常樂善好施,雖然年輕守寡,卻把幾個子女教育得非常孝順成器。有天老太太召集子女到面前,問他們如果在她往生後,他們要如何來表達對她的孝心和哀思?結果每位子女都把他們個人要準備舖張的排場說出來,甚至一一的把所要花費的金額列出來。

老太太聽了之後很慈祥的告訴孩子們說:「把你們準備在我死後要花的錢現在全部拿出來,趁我現在還活著、眼睛看得到的時候,煮粥賑濟給窮人,買冬衣送給孤苦的人吧!圓滿了這些功德,我死後只要簡單的火化就行了。」

活出尊嚴與價值

記得當時聽完這個故事,帶給我很大的震撼,親手遍布施的功德法財不但別人拿不走,而且也不用等到死後再任由子孫擺佈,多有智慧的人生啊!

上人曾經說過:「眾生相有如一面鏡子,可以使我們觀照自己」,人命在呼吸間,既然來人間一趟,總該讓生命活得有尊嚴、有價值;這兩個故事,就像兩面鏡子,智慧的我們,該有所體悟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葉方良 Rex-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